三年级科学复习卷

三年级科学复习卷
三年级科学复习卷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第一单元(1—5课)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凤仙花是用繁(fang)殖(zhi)的。

2、凤仙花耐旱不耐,喜欢且的环境。

3、凤仙花不断地生长,它的茎和叶不断发生。

4、凤仙花的一生经历、、、、、六个阶段。

5、用花盆种养凤仙花,先要往花盆里装的土。

6、用花盆播种凤仙花,可按照、、,然后放在的地方。

7、植物的叶是由和构成,其中叶片上有。

8、凤仙花播种后,每隔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后每隔天左右浇一次水。

9、凤仙花的果实如形,果实内部有,种子的颜色是色的。

10、生物从到都要经过几个不同的时期,所经历的几个时期叫。

二、判断题

1、凤仙花是用根繁殖的。()

2、凤仙花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指甲花。()

3、种养凤仙花的花盆底应该留一个小洞便于流出多余的水。()

4、凤仙花在生长期间应该天天施肥。()

5、凤仙花播种后每隔8天左右浇一次水。()

6、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用手捏会自动炸开。()

7、凤仙花的发芽时间和播种深度有关系,播种越深,发芽越迟。()

8、植物的胚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9、凤仙花的种子是活血化瘀,利尿解毒的良药。()

10、凤仙花是直立茎。()

三、连线题:

1、按照植物的生长方式和茎的

2、将下列果实的用途连线。

分枝将下面几种植物的茎连线。小麦油

牵牛花直立茎胡椒饮料

黄瓜缠绕茎杏仁粮食

草莓攀缘茎咖啡药

小麦匍匐茎花生调味品

四、问答题:

1、凤仙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

答:凤仙花的种子。

2、凤仙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答:凤仙花的叶子是。

3、凤仙花的花长在什么地方?

答:凤仙花的花长在。

4、凤仙花的花有什么特点?

答:凤仙花的花的颜色:,气味:,大小:,形状:。

5、凤仙花的身体可分成哪几部分?

答:凤仙花的身体可分成。

五、实践技能题

1、采集凤仙花、油菜、蚕豆、花生、黄豆、绿豆等作物的种子,仔细观察比较凤仙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与其他的种子有什么不一样?

答:。

2、将凤仙花种子播在什么位置更恰当?答:将凤仙花种子播在位置更恰当

3、观测几种植物的叶子,说一说凤仙花的叶子与其他植物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答:凤仙花的叶子是,而其它植物的叶子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等等。

4、你解剖过凤仙花吗?说一说凤仙花的花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答:凤仙花的花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5、怎样处理采集到的成熟的凤仙花种子?

答: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6—9课)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是养蚕的季节。

2、蚕是由孵化出来的,蚕卵是由产出来的。

3、蚕卵孵化时间约为天,前天采用自然光线,打开门窗换气,最后天要把蚕卵用干净的黑布包上,进行黑暗保护,直至蚁蚕孵化出来

4、蚕宝宝出生后就要了

5、蚕宝宝的胸部有对足,腹部一共有个环节。

6、蚕宝宝长到后就不再吃食物了,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了。

7、蚕蛹是形,灰褐色。

8、蚕茧中钻出来的小虫子叫,它是由变成的

9、蚕卵孵化需要的条件是、、、、。

10、蚕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形态变化,人们常把它称为。

11、蚕一生要蜕皮次,一般每隔天蜕一次皮,每蜕皮一次就长大一些。

二、判断题

1、浅灰色的蚕卵说明蚕即将出生,白色的蚕卵说明蚕已经跑出来了。()

2、对没有孵化出来的卵应继续进行黑暗保护。()

3、一个蚕茧里面只有一个蛹。()

4、蚕蛾全身披着白色的鳞片。()

5、蚕在孵化后两周内,长得很快,颜色越来越白。()

6、蚕只吃桑叶。()

7、可以用羽毛或毛笔轻轻的把蚁蚕送到新“家”。()

8、蚕可以食用,它的营养价值很高。()

9、蚕的蚕丝可以做成衣服和被子。()

10、我们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连线题

蚕卵→蚕宝宝4—6天

蚕宝宝→蚕蛹10天左右

蚕蛹→蚕蛾20天左右

蚕蛾→产卵后死亡10—18天左右

四、问答题

1、蚕卵是什么样子的?

答:蚕卵是色,形,长约毫米左右。

2、我们一般将蚁蚕的家安在什么地方?

答:我们一般将蚁蚕的家安在。

3、怎样照顾小蚕?

答:。

4、蚕宝宝的嘴巴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吃东西的?

答:蚕宝宝的嘴巴。

5、蚕一般在什么地方结茧?

答:蚕一般在结茧。

6、仔细观察,蚕蛾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答:蚕蛾分三个部分,头上有,胸部长有。

五、实践技能题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蚕蜕皮的过程和蜕皮后的变化。

答:蚕蜕皮时,蚕爬出,缩去;蜕皮之后,蚕,。

2、观察交流蚕吐丝前的特点

答:蚕吐丝前、、、。

3、交流蚕蛾出茧后三天内的活动情况

答:蚕蛾出茧后,他的活动有、、。

4、请你说一说蚕是怎样吐丝做茧的?

答:。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10—14课)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冬天,我们一般穿质地较、颜色较的衣服,夏天则穿质地较、颜色较的衣服。

2、鉴别布料的方法有、、。

3、婴儿用的“尿不湿”的用一种高吸水的材料做成的,它可以吸收相当于自重倍的水分

4、雨伞是用的材料做成的

5、蒸发一般发生在,且在都可以发生

6、在不同表面的容器里装上水,表面积越大的容器蒸发的速度就。

7、在常温下为了保持食物的新鲜,人们常用包装食物。

8、做运动服应该选择、等特点的布料。

9、用温度计测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应,既不,也不。

二、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穿棉质的面料是较好的。()

2、胶鞋是用吸水性较好的材料做成的。()

3、夏天穿浅色的衣服比穿深色的衣服好。()

4、婴儿一般穿质地较软的面料做的衣服。()

5、雨伞布是完全不吸水的材料。()

6、衣料吸水性大小与衣料的材质有关。()

7、水只在高温下才会蒸发,在低温下不会蒸发。()

8、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棉衣能够产生热量。()

9、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棉衣能够隔热保温。()

10、温度越高,水蒸发的是速度就越快。()

三、选择题:

1、缎子衣服的面料是()

A、亚麻

B、丝绸

C、毛皮

D、化纤

2、较重的衣料是()

A、亚麻

B、丝绸

C、毛皮

D、化纤3、下列衣料中吸水性最大的是()

A、亚麻

B、丝绸

C、棉布

D、化纤

4、下列衣料中吸水性最小的是()

A、亚麻

B、丝绸

C、棉布

D、化纤

5、为了让冰棍化得慢一些,采取的办法是()

A、用玻璃瓶装冰棍

B、用塑料袋包住冰棍

C、用木制的容器装冰棍

D、冰棍盒外穿上“棉衣”

6、蒸发的速度与()因素有关。

A、风的大小

B、温度的高低

C、蒸发面积的大小

D、水量的多少

7、下列方法能减少水分蒸发的是()。

A、晒盐

B、保湿霜抹脸

C、保鲜袋保鲜水果

D、酒瓶用瓶盖塞紧

四、问答题

1、冬天我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面料做成的?

答:冬天穿的衣服一般是用、、等质地较厚的面料做成的。

2、衣料的吸水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衣料的吸水性与衣料的、、等有关。

3、晾在外面的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答:晾在外面的衣服上的水去了。

4、水的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水的蒸发快慢与、、有关。

5、为什么穿上毛衣、棉衣感到暖和?

答:因为。

6、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保温或隔热?

答:生产生活中,等地方利用了保温或隔热7、为了让衣服干得更快,应该将衣服晾在什么地方?

答:为了让衣服干得更快,应该将衣服的地方。

8、用什么样的茶杯最保温?能保温的原因是什么?

答:用最保温,因为它既能,又能。

五、实验技能题

1、认真做课本P35下的实验,讨论衣料的吸水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2、做好课本P37下的实验,水跑到哪里去了?

答:。

3、做一做课本P39下的实验,几天后,容器中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几天后容器中的水会,其中容器表面的,水减少的。

.4、做课本P42上的实验后讨论,棉、毛衣料在实验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棉、毛衣料在实验中起了的作用。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15—17课)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人们叫它们。

2、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人们叫它们。

3、盐酸具有,使用时要当心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对住房都进行了。

5、装修材料美化了我们的房屋,但使用不当,会。

6、我们可以采用、、等方法认识装修材料的特点。

7、根据岩石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岩石按、、

进行分类。

8、要知道装修材料的硬度可用的方法,要知道装修材料的气味可用

的方法,要知道装修材料的脆性可用的方法。

二、判断题

1、我们应提倡用废旧材料做建筑材料。()

2、建筑房屋只用天然材料不用人造材料。()

3、室内装修最好用不含甲醛的环保油漆。()

4、石灰石既可以烧石灰又可以用来造房屋的地基材料。()

5、用木料做门窗比什么材料都好。()

6、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瓦代替粘土烧的瓦。()

7、岩石是建造房屋的常用材料。()

8、岩石的硬度都是一样的。()

9、房子装修时应尽量选择天然材料以及不含或少含有害物质的材料。()

10、装修完房子后,不要立即住进去,要在保持通风的情况下,让房子空闲半年,让装修材料中的有害成分尽量挥发掉。()

11、向岩石滴几滴盐酸都会冒泡。()

12、地底下挖出来的宝藏是天然的。()

三、技能题:

1、联系课文P50,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岩石?想一想,他们各利用了岩石的说明特点?

答:①人们利用做;

②人们利用做;

③人们利用做。

2、联系实际说一说,为了避免或减少装修材料对人的伤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①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18—23课)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形成了电流的,人们称这种电流通路为

2、一个简单的电路由、、、四个部分组成。

3、人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如、等等;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如、等等。

4、电磁铁由和两部分组成。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和有关,和

没有关系。

6、或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力。

7、通电后磁性,断电后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8、电灯通电后将电能转化成了和。

9、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能可以转化成

能,能可以转化成能。

10、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这种热叫。

二、判断题:1、只要有电,电灯就能亮起来。()

2、我们做实验要用电池做电源,千万不能用插座上的电。( )

3、小电珠不亮一定是小电珠的钨丝烧断了。()

4、不要在电线下钓鱼,但可以在电线下放风筝。()

5、用湿手可以按开关或摸带电物体。()

6、电热切割器,可以切割任何物体。()

7、电热毯通电后可以产生热。()

8、电线是导体,但电线外的塑料皮没有起什么作用。()

9、电具有的能量,我们把它叫电能。()

10、可以用一根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起来。()

三、连线题:将下列电器与电能转化的能量用线连起来

洗衣机洗衣机

日光灯热能(热)收音机

开水器动能(动力)电钻

复读机声能(声)电视机

电烙铁光能(光)电动车

电灯电吹风

四、选择题:

1、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

A、人体

B、塑料

C、干木头

D、陶瓷

2、下列物体是绝缘体的是()

A、水

B、铁丝

C、空气

D、湿木头

3、下面的三种电磁铁接通同一电源后,吸起的大头针多的是()

A、线圈为15圈

B、线圈为20圈

C、线圈为25圈

D、线圈为30圈

4、下面的同一电磁铁接通三种不同的电源后,吸起的大头针多的是()

A、一节电池

B、两节电池串起来

C、三节电池串起来

D、四节电池串起来

5、下列电器中没有电磁铁的是()。

A、电铃

B、录音机

C、电灯

D、电视机

6、查找电路故障的方法有()。

A、观察法

B、替换法

C、排除法

D、敲打法

五、实践技能题

1、将右图中的开关、小电珠、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使小电珠亮起来。

2、说一说,在简单电路中,小电珠没有亮起来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小电珠没有亮起来的原因有:

①、②、③、④等等。

3、你自己是怎样制作电磁铁的,把制作步骤写下来,并在方框里画出来。

答:制作步骤是:

①、

②、

③。

4、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注意安全用电,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答:①、

②、

③、

④等等。

第一單元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种子

2 寒、阳光充足、通风

3 新的变化4、种子、发芽、长出茎叶、长出花蕾、开花、结果 5 松软肥沃 6 播下种子、掩上土、浇适量的水、有阳光7 叶柄、叶片、叶脉8 5、8 9 纺锤形、种子、黑色10、出生、自然死亡、生命周期。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三、(略)

四、问答题。

1、答:小颗粒,黑色,比油菜籽稍大。

2、答:凤仙花的叶子是披针形。

3、答:长在叶柄与茎相连的地方。

4、答:粉红、淡淡的香、大、似蝴蝶。

5、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五、实践题。

1、小颗粒,黑色,比油菜籽稍大。

2、1厘米深。

3、披针形、

4、花瓣、萼片、雄蕊、雌蕊

5、可以制作成标本,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

第二單元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春天

2、蚕卵、蚕蛾

3、10、8、2

4、吃东西

5、3、10

6、一定的时候、吐丝结茧

7、纺锤形

8、蚕蛾、蚕蛹

9、纸盒要干净、适宜的温度、阳光充足、有一定的湿度、空气清新10、蚕卵、蚕宝宝、蚕蛹、蚕蛾11、4、7.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三、连线题(略)

四、问答题。

1、黑色、椭圆形、1

2、安在干燥、平坦、有一定光线的纸盒子或平坦的簸箕内

3、蚕叶要新鲜,并且保持干燥,还要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

4、蚕宝宝的嘴最显著的特点是最中长有两个嗷,象两把钳子,还有上下两片颚片,象两片刀片;蚕吃桑野叶时头部上下移动,用嗷和颚片切断和切碎桑叶。

5、蚕一般在麦草、稻草或其他草小树枝搭起的架子上结茧

6、蚕蛾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六条腿

五、实践技能题

1、从头胸部、旧皮向后、吃的很多、长得很快

2、雄蛾拍翅、雌雄交配、雌蛾产卵

3、浑身发亮、不吃东西、头部不停地摇晃、排出大量绿色的粪便

4、蚕吐丝前找好角落,吐丝时蚕昂起头来开始不停地摇头晃尾,并从嘴里吐出丝来,蚕不停换方向,并不断的吐丝,最后蚕丝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第三單元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厚、深3、1000 4、吸水性较小5、液体的表面、任何温度下6、越快7、保鲜膜8、吸潮、透气9、浸泡在水中、碰容器底、碰容器壁。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选择题。

1、B

2、C

3、C

4、D

5、D

6、A、B、C

7、B、C、D

四、问答题。

1、棉布、毛皮、亚麻。

2、与衣料的质地、厚薄、纹路的大小有关。

3、衣服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4、与温度、通风、衣料的吸水性、展开的面积大小有关。

5、因为毛衣、棉衣等衣料能够隔热保温。

6、冬天的送暖管道、电冰箱的隔热层、热水瓶的瓶胆等。

7、应该将衣服晾在通风、太阳晒的到的地方。

8、双层真空、阻止里面的热散发出去、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五、实验题。

1、与衣料的质地、厚薄、纹路的大小有关。

2、衣服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3、几天后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其中容器表面越大的,水减少的越多。

4、棉、毛衣料在实验中起了隔热、保温的作用。

第四單元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天然材料

2、人造材料

3、腐蚀性

4、内部装修

5、危害我们的健康

6、折、划、闻8、划、闻、折。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

三、技能题。

2、房子装修时应尽量选择天然材料以及不含或少含有害物质的材料;装修完房子后,不要立即住进去,要在保持通风的情况下,让房子空闲半年,让装修材料中的有害成分尽量挥发掉。

第五單元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通路、电路

2、开关、导线、电池、小灯泡

3、导体、人体、大地、绝缘体、塑料、陶瓷

4、线圈、铁钉

5、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多少、电池的正负极

6、增大电流、增加线圈

7、有、无

8、光能、热能

9、相互转化、电、其他形式、其他形式、电10、发热、电热。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连线题(可重复连)

四、选择题。

1、A

2、C

3、D

4、D

5、C

6、A、B、C

五、实践技能题。

1、电路图不能上传。

2、①小灯泡的钨丝断了、②电池没有电、③电线断了、④接线处接触不良等等。

3、①找一口长铁钉、一段较长的细导线、一节电池、数个大头针②把细导线按一定的顺序绕在长铁钉上③把导线的两个接头接在电池上,电磁铁制成了,现在可以用铁钉去吸引大头针。

4、①不要在电线下钓鱼、②不要在电线下放风筝③不要用湿手可以按开关或摸带电物体

④不要在电线上凉晒衣服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集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三年级科学期末总结

三年级科学期末总结 三年级科学期末总结 伴随新年的脚步,我人生第一个学期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在这近5个月的日日夜夜里,我从学校走进学校,耳边虽然依旧是朗朗书声,但角色已悄然改变。从对家庭的依赖到自己独立生活,从对教学的懵懂到不断摸索尝试,从老师眼里的学生到学生眼里的老师,今日回首,已经走出好远。我深深知道,这每一点一滴的前进,都凝聚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更体现出各级领导、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之处。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遵守各项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 其次在教学工作上,本学期我负责三个年级的科学课,刚开始确实是没有找到很好的教学策略,但学校给我创造了观摩和学习的机会。我校组织集体观看优秀教学视频,并组织大家对观摩进行讨论和交流;此外师徒结对活动对我帮助

很大,我通过听师傅的课以及师傅恳切的教学指导,使本人教学上有了很大进步。 对于平时的教学我从不马虎,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阅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此外,课堂上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作为沟通的桥梁。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记录,找出不足。同时,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一是实践活动,在校园里寻访了生物;也观看了地球变化为我们带来的奇特物种矿石;在湿地公园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丽。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科学课教学也从课内走向了课外,走进了生活中去。二是科幻画活动,三年级的孩子刚学习科学,通过这个活动让他们提前感受科学的魅力,对今后的科学学习产 生兴趣。三是科技展示活动,这次的科技展示共开设了三个展区,每个展区都设置了丰富的内容,让学生从眼、耳、

三年级科学上册完整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3、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4、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5、观察是有顺序的,可以从(整体)到(局部)的层次观察,或者是由(远)及(近)的观察。常用的记录方法有(画图)、(文字)、(数据)、(照片)、(标本)等。 6、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7、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8、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9、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桃树)草本植物有:(狗尾草、向日葵、玉米、小麦)。 10、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1、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2、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狗尾草、玉米)等。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荷花)。 13、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4、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完成了一生。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15、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16、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可以观察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 17、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8、植物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有(水分)、(阳光)、(空气)、(营养)和(空间)。 19、植物的一生有是(生命周期),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20、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有(物质构成)、(新陈代谢)、(适应和影响环境)、(生长发育)、(繁殖)。 23、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三年级科学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月日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家长签字: 10分) 1、磁铁都有2个磁极,同极磁极互相,异极磁极互相。 2、人体骨骼可以分为:三部分。 3、人的肌肉能够和。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时,能牵动所连着的骨做运动,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能牵动所连着的骨做运动。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最短的时候是,最长的时候是和。 5、人体的肌肉有。 6、天平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它是称量物品质量的仪器,在称量物品时,左盘放,右盘放。 7、骨骼具有、、的作用。8.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的力,这就是弹力。 9、太阳的表面经常会出现、和。 二、我会选:(6分) 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湿布擦亮着的电灯 B、带电修电器 C、在高压电附近放风筝 D、抢救触电人时首先断电 2、磁铁磁力最强的部分是() A、南极 B、北极 C、中心部分 D、两端部分 3.我们玩弹弓、圆珠笔能自动伸缩主要利用了。 ( ) A、弓架的弹力 B、皮筋的弹力 C、子弹的弹力 D、手指的弹力 4.用同样大的力推小车,在下面的哪种地面上,小车会跑的最远? ( ) A、水泥地面 B、泥土地面 C、大理石地面 D、草地 5.现在有两个小灯泡和两节电池,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并且是最亮 的连接方法是()

A、串联 B、并联 6、把两块小磁铁放在一起,()现象不会出现。 A、相互吸引在一起 B、相互排斥开来 C、自动一会吸引一会排斥 三、我会分一分:(6分) ①蜻蜓②猫③蝴蝶④蜜蜂⑤蜘蛛⑥鲸⑦老虎⑧蝙蝠⑨蛇⑩壁虎昆虫的家: 哺乳动物的家: 爬行动物的家: 四、明辨是非(5分) 1、人在冰上走,没有摩擦力。() 2、鸭嘴兽也是哺乳动物。() 3、磁铁中间磁性最强。() 4、干衣服可以晾在电线上。() 5、杂技演员表演走钢丝时,手持一个长杆,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6、指南针靠近磁铁时就不能准确指示方向了。() 7、有了骨骼的支撑人体才能站立起来,才能直立行走。() 8、我们平常所见的虫子都是昆虫。() 9、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10、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起来没关系。() 五、简答:10分 1.什么是弹力?举5个例子说明。 2、肌肉有什么作用? 3.举出生活中用到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例子?(各举3个) 4、鳄鱼是爬行动物吗?为什么? 5、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 3、1960年,三位登山运动员从珠穆郎玛峰带回的灰白色石块,竟是 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接原因。一是巨大的宇宙力量(1、2、3、4、),二是地球自身原因(1、2、3、),科学家们靠恐龙化石研究恐龙,第一块化石是1822年发现的。

11、纸杯可以烧水,只要先装满水再烧。 12、为什么要用外焰进行加热? 答:火焰燃烧需要氧气,外焰与氧气的接触最充分,所以燃烧最充分,因而温度最高,所以,在实验中加热应使用外焰。 第二单元 如偏北风。 吸管风力计等设备。 上最早的风力等级标准了。

9、风可以为我们做很多好事,如:放风筝、风使帆船远航、风力发电、传播花粉和种子、夏天让人们感觉凉爽、扬场净化粮食、使衣服干得更快……做的坏事:吹倒庄稼、吹倒房屋、掀起大浪打翻船只、扬起沙尘…… 第三单元 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 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字母“N”来表示 铁不能吸引金属铜、铝。

9、有一块不知道磁极的磁铁,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辨认出它的磁极? 答:A.用一块已知磁极的磁铁的S极去靠近它的一端,如果这一端和它相吸,这一端则是N极,另一端则是S极;如果这一端和它相斥,说明这一端是S极,另一端则是N极。 B.用一根线系在这个磁铁的中间,让这根磁铁保持水平,轻轻转动磁铁,当它静止后,指北的一端是N极,指南的一端是S极。 10、阿房宫的“安全门”是用磁石造的,可以吸铁制的兵器。 第四单元 力叫浮力,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就会浮起来。

12、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 )保鲜膜装水果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1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至少写出3点)。 1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至少写出3点) 第五单元 绝对的。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5题;共5分) 1.请在图中标出叶子各个部分的名称。 2.木条、铁片和塑料条比较,一般情况下韧性最好的是________。 3.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________、________和营养。 4.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________的物体。 5.水是一种液体,请你再写出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10题;共10分) 6.下列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塑料 B. 木头 C. 金属 7.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可以比较叶片的()。 A. 大小 B. 软硬 C. 颜色 8.液体体积单位常用()来表示。 A. 厘米 B. 克 C. 升或毫升 9.物品可以循环利用的标志是()。 A. B. C. 10.蜗牛有()触角。 A. 1对 B. 2对 C. 3对 11.秋天,狗尾草的叶片()。 A. 变绿了 B. 变黄了 C. 没有变化 12.下列流得最快的是()。 A. 食用油 B. 洗洁精 C. 水 13.下列材料,吸水性最差的是()。 A. 木条 B. 塑料条 C. 纸片 14.观察完蚂蚁后,我们要把蚂蚁()。 A. 丢进垃圾箱 B. 弄死 C. 送回它的家 15.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两种常见的()。 A. 草本植物 B. 水生植物 C. 陆生植物 三、判断题(共9题;共9分) 16.蜗牛行动缓慢。 17.我们观察大树时,可以随意摘下树叶。

18.铁钉的硬度比塑料尺的大。 19.我们的衣服都是用棉布做成的。 20.水和空气都可以占据空间。 21.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只用观察,不用做记录。 22.陶器和瓷器是用特殊的黏土烧制而成的。 23.白糖可以作为引诱蚂蚁的食物。 24.我们不能用菜叶给蜗牛喂食 四、科学认识(共3题;共3分) 25.在什么地方最容易找到下面几种小动物?请用线连接起来。 26.把下列树的图片按生长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在图中标出蚯蚓身体各个部分的名称。 五、实验探究(共1题;共2分) 28. (1)实验一 如图1所示:用滴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悄悄地伸入水中,在金鱼 的嘴前面挤出红水,我们看到红水从金鱼的________进入,从金鱼的________ 流出。这个现象说明:金鱼用________在水中进行呼吸。 (2)实验二 如图2所示:把食用油和水混合后放入同一个杯子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我们看到________ 在上面,________在下面。 实验说明:水比食用油________。(选填“轻”或“重”) 六、简答题(共3题;共3分) 29.将一把木勺和一把金属勺同时放入烫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手摸木勺和金属勺,哪种勺更热一些?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30.植物的叶一般由哪两部分组成? 31.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空气,你知道空气是什么样的吗?(至少写出3点)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

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成绩 一、我会填空。 1. 我们可以用眼睛 ,耳朵听、手摸、鼻子 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 2. 我知道 是水生植物, 是陆生植物。 3. 要唤醒休眠的蜗牛,可以把它 。 4. 蚂蚁用 交流信息,它的 部长着 对足。 5. 我们对陶片和瓷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吸水性比较好的是 。 6. 把一滴水滴入一杯油中,过一会儿,这滴水会 。 7. 是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的工具, 它的单位是 。 8. 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 ,例如 的的硬度很大。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9. 树皮的表面都是光滑的。------------------------------------- ( ) 10. 在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带去的食物给小动物们吃。-----( ) 11. 植物的叶在生长过程中,它的颜色是不改变的,而且总是绿色的。 ( ) 12. 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 ) 13. 塑料在生活中使用很广泛,所以它是最好的材料。 -----------( ) 14. 蜗牛的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短的那对触角上。------------( ) 15. 有几瓶不知名的液体,我们可以用尝的方法来判断。---------------( ) 16. 蚂蚁和苍蝇的身体虽然相差很大,但是它们也有相同点。-----------( ) 17. 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是:纸、木头、金属。------------------------ ( ) 18. 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9. 下列植物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 A.菊花 B.柳树 C.青菜 20. 下面哪一项不是木头的特性(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考号) 答题请不要超过此密封线

苏教版三年级上科学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 7、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8、纸鹦鹉这所以能站在手指上是因为(保持平衡)的原因。 第二单元: 1、校园里(花草)、(树木)、(小鸟)、(蝴蝶)、(蚂蚁)、(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等。 3、(生物)一般可分为(植物)和(动物),动物中又包括我们(人类)。 4、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随时记录)、(注意安全)、(不惊动或伤害小生物)、(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5、树叶的生长形式有(对生)、(互生)、(轮生)。 6、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7、蜗牛的身体分为(壳)、(头)、(腹足)、(尾),头上有(两对触角),(腹足)可以运动。 8、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9、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对刺激有反应)等。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完美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1《运动和位置》 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复习知识点(精编)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三年级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蚂蚁)、(屎壳郎)、(青蛙)、(蟋蟀)、(蜈蚣)、(蜘蛛)等。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手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3、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5、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燃烧后的土壤颜色会变白,质地会变硬,黏性消失,板结成块,不易碎,不透水,(陶器)、(砖)都是(土壤)烧制出来的。 6、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7、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黏土)、(壤土)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 8、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1)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黏土颜色深;(2)用手捻一捻:沙土颗粒硬,黏土细腻;(3)和点水握一握:黏土能握成团,沙土握不成团。

9、(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大多数植物都适宜生长在(壤土)里。(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 10、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11、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长出的植物(茁壮、呈绿色),贫瘠土壤里长出的植物(细弱、柔软、枯黄)。 12、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还可以通过增加(腐殖质)(施肥)加以改良。常用的方法有:(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13、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14、做肥料袋的方法:(1)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等,也可放几条蚯蚓。(2)洒水、轻轻扎上袋口。(3)塑料袋放黑暗处。 15、科学家从土壤中已发现(1000多种)不同的土壤动物。土壤动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它们默默无闻地分解着(生物

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一

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一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一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一、题:15% 1、蚕蛾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部分,从蚕的形态变成蚕蛾的形态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是______________,我们常用 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 3、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4、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____________互相排斥,____________互相吸引。 5、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利用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制成的。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____________,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就是____________现象变干的。 二、:24% 1、风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相同的。----------------------( ) 2、8摄氏度可以写成8℃-------------------------------------------( ) 3、磁铁能隔着其它物体吸铁----------------------------------------( ) 4、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5、一块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仍有两个磁极--------------------------( ) 6、被磁化了的小铁钉不能做成指南针--------------------------------( ) 7、只有加热的方法才能加快水的蒸发--------------------------------( )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5、凤仙花的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6、播种方法: 1. 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 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 2~ 3 个小坑,深度约 1 厘米,每个小坑里放 1 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 4. 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 的地方。 7、把种子放入透明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8、不同方向放置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相同。 9、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经常观察和记录。 10、凤仙花是草本植物,播种时间最适宜为每年的 4 月,花期 3 个多月,每颗果实数量一般 20 粒左右。 11、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1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1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生长速度较快。 1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5、做“研究根的作用”实验时,在试管水面上滴些植物油可以防止水的 蒸发。 16、凤仙花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1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18、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阳光、空气、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21、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氧气 +养料。 22、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23、植物光合作用作用所需的水是由植物的根吸收的。 24、刚出土的凤仙花幼苗的茎上长着一对“叶子”。 2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片里进行的。 26、 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能更新空气。 27、植物制造养料的“车间”是叶。 28、植物茎在不同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2020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智慧填充(每空 2分,共40分) 1.物体的 程度叫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 来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 ;(增加 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 。(增加 减少)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 、气态三种形态。 4.磁铁能吸引 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 5.磁铁有 、 两个磁极,用“N”表示 极。 6.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 的仪器。(方向 时间) 7.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是从一粒 (果实 种子)成长为一株植物的。植物 的 总是向下生长,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 。(阳光 雨露) 8.绿色植物中的 (子叶 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 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 来。(氧气 二氧化碳) 9.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 (成虫 幼虫)。 (蚕蛹 蚕蛾)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 (蚕蛹 蚕蛾)的作用。 10.人和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 、繁殖和死亡四个阶段。 二、明智选择(选填番号,每小题2分,共20分) 1.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 )。 A .回形针 B .纸片 C .小木棍 2.气态的水蒸气遇冷会( )成液态的水。 A .凝固 B. 凝结 C .蒸发 3.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 )。

A.接近的两极是S极B.接近的两极是N极C.接近的两极是同极 4.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柱上升,说明水的温度()。 A.在上升B.没变化C.在下降 5.()时的冰能融化成水。 A.当环境温度高于0 ℃B.当环境温度低于0 ℃C.当环境温度保持在0 ℃6.把加了少量水的钢勺放在蜡烛上加热,水一会儿就没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渗到钢勺里了B.从钢勺边流出去了 C.水变成水蒸气从勺子里跑出去了 7.果实是由()的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A.花B.茎C.叶 8.我们给凤仙花浇水,大部分都浇到了()上。 A.叶B.土壤C.茎 9()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 A.蚕蛾B.蚕蛹C.蚕卵 10.下列动物,与蚕一样要变态的是() A.青蛙B.山羊C.金鱼 三、公正审判(在正确说法后的括号里打“∨”,错误说法后的括号里打“×每小 题2分,共20分)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2.植物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 3.小鸡是由母鸡生下来的。() 4.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5.水在自然界不断地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 6.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7.测量水温时,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再读数。() 8.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9.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磁针没有南北极。() 10.辨认铁制物体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更可靠些。() 五、科学探究(共20分) 1.下图所示的是一块条形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情况,请你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4分)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15% 1、蚕蛾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部分,从蚕的形态变成 蚕蛾的形态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是______________,我们常用 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 3、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4、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____________互相排斥,____________互相吸引。 5、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利用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制成的。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___________,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就是________现象变干的。 二、判断题:24% 1、风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相同的。----------------------( ) 2、8摄氏度可以写成8℃-------------------------------------------( ) 3、磁铁能隔着其它物体吸铁----------------------------------------( ) 4、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5、一块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仍有两个磁极--------------------------( ) 6、被磁化了的小铁钉不能做成指南针--------------------------------( ) 7、只有加热的方法才能加快水的蒸发--------------------------------( ) 8、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9、在使用温度计测水温时,手应该拿住温度计的上端------------------( ) 10、蚕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 11、植物种子萌发时,它的根和茎是同时长出来的---------------------( ) 12、茎具有运输作用,主要是因为茎内有许多小管子-------------------( ) 三、选择题:24% 1、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在观测时要( )。 A、平视 B、俯视 C、仰视 2、使用指南针观测方向时,应该( )放置指南针。 A、垂直 B、倾斜 C、水平 3、下列不能使水蒸发速度加快的是( )。 A、用风吹 B、使空气湿润 C、给水加热 4、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一元硬币 B、铁钉 C、五角硬币 5、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 ) A、减弱 B、增强 C、不变 6、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 A、水分温度空气 B、阳光土壤 C、肥料温度 7、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是( ) A、自己制造的 B、从土壤中吸收的 C、从空气中吸收的 8、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 A、蚁蚕 B、蚕蛾 C、卵 9、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 ) A、金鱼 B、猫 C、蚊子

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科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填空: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种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到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5、种凤仙花的方法:①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④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照片等方式记观察日记。 7、种子萌发先生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8、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0、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11、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的。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2.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子叶呈卵圆状、淡黄色、没有明显的叶脉;后面长出的叶子叫真叶,呈扁长状、深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13、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凤仙花果实是由雌蕊发育面来的 15、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