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幽默文学的反小说形式解析

黑色幽默文学的反小说形式解析
黑色幽默文学的反小说形式解析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总第12期)

黑色幽默 文学的 反小说 形式解析

李新元 朱瑞青

摘要: 黑色幽默 文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本文探讨了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并以著名作家海勒和冯格纳特等的作品为例,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时空表达、现实与梦境的融合等四个方面分析了 黑色幽默 文学采取的 反小说 形式的主要特点,展示了其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和新颖独特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黑色幽默;反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36(2002)03-0057-04

黑色幽默 文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盛行于美国文坛的一种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产生与美国当时混乱的社会局势和复杂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相继爆发不仅使美国的社会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也使国民意识处于极度混乱之中,于是,以约翰 巴思(John Barth)、约瑟夫 海勒(Joseph Heller)和库尔特 冯格纳特(Kurt Vonnegut)为代表的一批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年轻作家不约而同地开始表现一种新的生存观念和审美意识。他们热衷于采用讽刺、嘲笑、怪诞、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来展示存在的滑稽和世界的荒谬,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反传统艺术倾向,并且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学艺术形式 黑色幽默。幽默而称为 黑色 ,未免有些自相矛盾,因为二者原本属于两个互不相容的对立概念。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评论家认为,这两个词的组合简直天衣无缝,用来描述美国六十年代出现的那些常常令读者感到既好笑、又苦涩,既诙谐、又悲哀的文学作品实在恰如其分。这些 黑色幽默 作家看到了现实社会的荒诞可怕,对其进行了愤怒的揭露和嘲讽;但是他们又看不到人类的前途,所以在笑声中包含着一种浓重的绝望情绪。他们的幽默是一种阴暗的幽默、愤怒的幽默,带有玩世不恭的味道,往往令人啼笑皆非。有的西方学者将这种幽默称为 绞刑架下的幽默 (Gallows Humor),也可译为 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

综观 黑色幽默 文学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黑色幽默 文学的兴起是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继续和延伸,它同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的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 文学作品同样追求表现西方人的异化感、虚无感和病态心理,并刻意塑造滑稽可笑、俗不可耐和无足轻重的 反英雄 人物形象。同早期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一样,它不仅排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而且其结构也常常显得杂乱无章。此外,它也经常采用意识流、蒙太奇、梦境与幻觉以及 开放式 结尾等现代主义技巧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归纳起来,就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而言, 黑色幽默 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则是采用 反小说 的形式。其根本特征是,无论在结构、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都一反传统的清楚明晰、合乎逻辑,而代之以颠倒错乱、稀奇古怪。冯格纳特曾经说过 别人给混乱以秩序,我则给秩序以混乱。 一语中的,概括了 反小说 无逻辑、非理性的基本特点。这种特点在 黑色幽默 文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故事情节片段化、散文化、开放式

故事情节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舞台,是人物性格发展的轨迹。 黑色幽默 作家认为传统作家为了塑造人物而故意虚构故事,精心设计曲折离奇的情节,有计划地安排人物的命运和遭遇,把生活粉饰成连贯集中,惊心动魄的样子,目的是使读者进入 谎言的世界 而脱离实际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紧张离奇、完整统一、清清楚楚、合情合理的事件是根本不存在的。相反,生活本身是分散的、平庸的、琐碎的,到处是含糊不清、前后矛盾、真伪难辨、纠缠混

57

乱,根本不象小说中写的那样波澜起伏、不同凡响。因此, 黑色幽默 文学作品中往往没有什么首尾相接的故事情节,最多只有极其简单平淡的故事梗概,结构非常松散,好象由许多散文随意组合而成。作家谈天说地,挥洒自如,想象任意驰骋,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且给人一种自然亲切之感。同时散中有序,形散而神不散,结构不落俗套,章法复杂错综,艺术上也别具一格。如汤姆斯 品钦的长篇小说 万有引力之虹 就是由许多零乱的片断、插曲和议论组成,涉及高等代数、导弹工程学、物理学、侦探技术、变态性爱等,包罗万象,是集散文、评论、随笔和札记为一身的混合物。小说主要描写了德军用V-2火箭袭击伦敦,火箭落点往往同一个美国情报军官发生过性行为的地方相吻合;后来该军官被派往敌后调查导弹的秘密,发现主持制造导弹的德军军官也是一个性变态者。尽管小说的故事和人物相对简单,但此书内容庞杂,情节古怪,令读者顾此失彼,难以读懂。冯格特纳的小说也近似随笔,他自己曾说: 书中的文章相互之间不需要有什么联系,但作者需要做精心的选择,使它们放在一起读起来能产生一种美丽的、惊人的、深刻的生活形象。小说不需要有开端、中心、结尾、情节、道德、寓言、效果。 海勒的 第二十二军规 更是如此。小说中可有可无的人物众多,故事情节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正如美国作家梅勒所说,即使这本书任意抽掉一百页,对全书效果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例如,作者对荣升为基地指挥官的梅杰少校的父亲所经营的生意做了极为发噱的描述:他每少生产一斗苜蓿,政府就会付给他一笔钱。他生产的苜蓿越少,政府给他的钱就越多,而他却将并非自己挣来的每一分钱都用于购买新的土地,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他不生产苜蓿的数量。梅杰少校的父亲为不生产苜蓿而忙得不可开交。

作者以戏谑的口吻描写了诸多人物可笑的生活经历,其内容千奇百怪,常常令人捧腹。诸如此类的 人物传记 在小说中屡见不鲜,不胜枚举。他们既可以作为某段故事情节的主人公而单独存在,又可以作为插曲从各个侧面反映美国社会荒诞的现实,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滑稽性和讽刺效果,对传达小说的 黑色幽默 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人物形象动画化、木偶化、荒谬可笑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必须塑造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但 黑色幽默 作家摒弃了传统文学作品中司空见惯的宏伟主题和英雄人物。他们认为,过去是个人主义的时代,是英雄造时势的时代,所以文学作品要注重刻画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而现代则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人物已丧失个性,个人的作用也极为渺小,文学作品自然应该抛弃对个别英雄的关注而另觅新路。因此 黑色幽默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不仅动画化、木偶化,而且有意无意地呈现精神分裂的症状:或疯疯傻傻、糊里糊涂,或疑心重重、想入非非。通过他们的胡言乱语,作者旁敲侧击、冷嘲热讽;通过他们上天入地、神游宇宙,来影射现实、讽刺社会;通过他们颠倒的意识屏幕,象哈哈镜似的展示了世界的混乱、人类的疯狂。冯格纳特在 挑绷子游戏 一书中对主人公霍尼卡及其三个孩子的描写充分体现了 黑色幽默 作家独特的创作手法。

在小说所有的人物中,科学家霍尼卡以其怪诞的行为和滑稽可笑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作者笔下,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不是一名品德高尚、形象伟大的科学家,而是一个热衷于所谓 纯科学 研究却不爱生活、不动感情、粗心大意、甚至幼稚可笑的怪人。霍尼卡既不讲科学原则,也不顾职业道德,一味地追求科学的新发明,即便这种发明会使全人类遭到毁灭也无所谓。他像玩 挑绷子游戏 一样玩弄各种科学概念和技术发明,毫不在乎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和社会作用。事实上,霍尼卡与他的同僚不仅是西方现代社会疯狂的机械力量的代表,而且也是荒诞制度的利用工具。霍尼卡对妻子毫无感情,对孩子也漠不关心。令人可笑的是,他有一次竟然将小费留在桌子上以酬劳替他做早餐的妻子,他一生中与幼子牛特仅说过一次话。然而,他对家中养的几只海龟却百般迷恋,为之陶醉,简直到了难以自拔的地步。从某种意义上说,霍尼卡发明的 冰晶9号 不仅代表了一种疯狂的破坏力量,而且也是冷酷无情的象征。显然,霍尼卡的荒诞行为使人感到既迷惑不解,又无比震惊。此外冯格纳特对霍尼卡三个孩子的描绘同样充满了 黑色幽默 。从小失去母亲并从未有过父爱的牛特、安吉拉和弗兰克无疑是这个荒诞世界的产物和受害者。他们时而像 一群患狂犬病的孩子 , 精神失常、行为怪

58

诞;时而又像冰窖中的小冰块一样冷酷无情。不仅如此,他们三人的外表形象也令人忍俊不禁:幼子牛特是一个身高不足四英尺的侏儒,女儿安吉拉却是一位身高六英尺的大个子,而长子弗兰克则是一名 体内装有纸肠子 的精神虚脱的空心人。

挑绷子游戏 用讽刺与嘲讽的笔调描述了六十年代初严重困扰西方人的一系列道德与社会问题,如宗教信仰危机、对创造发明的狂热崇拜与追求、对核破坏的恐惧以及对荒诞现实的无奈等等。在小说中,冯格纳特用 冰晶9号 的发明者霍尼卡同其儿子牛特玩的 挑绷子游戏 来比喻人类将科学研究一再推向极端的愚蠢行为和对新型核武器的狂热追求。作者试图表明,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现代社会中一部分丧失理性的人为所欲为,这无疑会使社会的混乱和非人化倾向不断加剧,还有可能导致人类和地球的最终毁灭。在这部小说中,冯格纳特成功地把现实战争与科幻小说结合起来,鲜明而准确地塑造了人类在战争和现代科技发展中生存的艰难处境:人的存在受到文明社会的威胁,受到人类自己创造的科技的威胁,而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人只能绽出 苦涩的微笑 。

三、时间旅行法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家大都遵循以钟表时间为顺序的创作原则,并且在具体的物质空间内描写故事情节,展示人物形象。无论是作家本人还是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无法摆脱时空的影响。尽管传统文学作品中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但这种人为的时空观念难免会阻碍作家想象力的发挥,成为禁锢其创作观念、约束其艺术发展和限制作品表现力的桎梏。因此,现代主义作家大胆地摆脱了钟表时间和物理空间对文学作品的束缚,并组建了新的时空秩序。 黑色幽默 作家的代表人物冯格纳特更是提出了 时间旅行法 ,不仅使文学作品具有无限的伸缩性和灵活性,而且也使作家真正获得了艺术上的自由和解放。所谓 时间旅行法 ,就是故意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顺序切开、打乱,随意转换,相互穿插,来回跳跃,前后交错,而且没有任何曲折和过渡。有时把三组时间交织在一起,同时向前发展,象电影中同时出现一组画面。用这种办法,一可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的瞬息万变;二可以使场景变换迅速,避免情节进展缓慢;三可以使不同时间的场景构成对比、烘托、暗示和象征;四可以使事件变得离奇荒诞,令人眼花缭乱,引起读者阅读和思考的兴趣。

充分展示现代主义的时空观念,并使其与科学幻想交织一体,是冯格纳特的代表作 五号屠场 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作者既巧妙地展示了时间的倒流与重叠,又成功地表现了空间的错位与分解。小说主人公比利不仅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往返徘徊,而且也在地球与特拉法麦多尔星球之间频繁穿梭。同乔伊斯和福克纳等现代主义作家一样,冯格纳特也经常跨越时空界限,通过前后穿插和多次往返的叙述,将比利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空间内的生活经历不加说明地串为一体。在小说中,作者完全不按时间顺序来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是通过各种事件的更迭和交替,将无数零碎、分散和孤立的回忆、印象、展望和生活片断交织成一幅意味深长的艺术画面。然而,与乔伊斯和福克纳不同的是,冯格纳特巧妙地将现代主义时空观念与科学幻想融为一体,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 五号屠场 中,主人公比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可怕经历和战后的恐惧心理及精神错乱同他在特拉法麦多尔星球上的奇事异闻与超凡生活交错并置,相互映衬,既丰富了作品的层次感和象征意义,又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就此而言, 五号屠场 不是一部普通的战争小说,更不是一部纯粹的科幻小说,而是一部以新的时空观念和艺术形式来揭示荒诞现实的现代主义小说。

四、现实和梦境融合法

黑色幽默 作家认为现代世界的特点是 事实和虚构含混不清 ,因此他们写小说,大都富于梦幻色彩,且有意使现实和梦境相混淆,而不做任何解释,展现出某种含混与朦胧。品钦的作品,就是描写 毁灭的梦 ;冯格纳特的小说,往往由一串串的梦幻和梦魇构成;海勒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 ,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纠缠不清的大梦魇,场景离奇,人物怪癖,事件不可思议,语无伦次,文笔极为夸张而滑稽。例如,美军基地伙食管理员米洛上尉贪得无厌,采用包括援助敌人在内的各种荒诞手法谋取暴利。他甚至

59

同敌人签订合同,用米洛 联合公司 的飞机轰炸美国空军自己的基地,使美军伤亡惨重,损失巨大。而罪魁祸首的他却逃脱了惩罚,继续去做他的生意。又如,当基地飞行员尤索林的军装被同伴斯诺登的鲜血溅污时,他好几天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斯诺登的追悼会上,他一丝不挂地躲在树上,使前来为他受勋的将军狼狈不堪。此外,与内特利相好的妓女毫无根据地将尤索林视为杀人凶手,并毫不留情地对他一路追杀。而基地指挥官们则命令尤索林扮演为掩护上司而负伤的战争英雄,不然就以出卖军事情报罪将他送交军事法庭。类似的荒诞情节充斥了整部作品,可笑之余又发人深省。正如泰普曼牧师所发现的那样, 第二十二条军规 的世界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

几乎不需要玩任何花招就可使罪恶称为美德,诽谤成为真理 残暴成为爱国,或虐待成为正义。任何人都能这么干,不需要动任何脑筋。

在小说中, 第二十二条军规 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不只是军方的一个具体的条令或规定,而是代表了一种可怕的势力、荒谬的原则和破坏性力量,代表了一切摧残生命、蹂躏人性的邪恶势力。正因为如此,1970年出版的 韦伯斯特新世界美国语言词典 (Webster s Ne w World Dictionary o f the American Language)将 第二十二条军规 解释为 在法律、制度或习惯上不分青红皂白使人成为牺牲品的荒谬现象 。这部作品充分表现了现代文明的虚无以及社会文明对人类个性的扭曲,初读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似乎只是做了一场恶梦,但细想之下,在恍如梦境中作者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对于资产阶级来说,战争就是一桩买卖,只要能赚钱,什么怪事干不出来!所以怪中又不怪,似梦又非梦,假中有真,虚中有实,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作者的幽默和讽刺就是通过这种混淆梦境与现实的方法表现出来的。

纵观美国 黑色幽默 文学采用 反小说 形式的发展过程,读者不难发现,这种构思巧妙的文学形式不仅展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而且也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在六十年代的急剧演变和迅速发展。同其他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一样, 黑色幽默 文学作品在艺术上不仅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 黑色幽默 作家大都对现实世界采取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态度,因而有的作品不是注重反映生活的本质,而是一味嘲弄和取笑生活,甚至出现 黑色幽默 庸俗化的现象。然而,作为美国六十年代风靡于世、独步一时的文学形式, 黑色幽默 文学不仅忠实地继承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许多艺术特征,而且还成功地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流派,为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增添了新的活力。不言而喻, 黑色幽默 文学作品新颖独特的创作风格对深入研究与探讨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曾艳兵,1993。 西方现代文学研究 [M]。天津人民出版社,P249。

Joseph Heller.1961.Catch-22.Si mon and Schuster,New York,P85.

Kurt Vonnegut.1975.Ca t s Cra dle.Dell Publishi ng Co.New York,P47.

Ibid.P25.

史志康,1996。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P225。

Joseph Heller.1961.Ca tch-22.Simon and Schuste r,Ne w York,P356.

参考文献

Joseph Helle r.1961.Catch-22.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Kurt Vonnegut.1975.Cat s Cradle.Ne w York,Dell Publishing Co.

Kurt Vonnegut.1994.Slau ghterhouse-Five.N e w York,Delacorte /La wrence.

Ma x F.Schul z.1973.Black Humor Fiction of the Sixties.Ohio University Press,Ohio.

Stand ford Pinske r.1991.Unders tanding Josehp Heller.University o f South Ca rolina Press.

Michael Levenson.2000.Modernis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侯维瑞,1985。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李继屏,1996。 英美意识流小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王长荣,1992。 现代美国小说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袁可嘉,1987。 现代派论 英美诗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袁可嘉,1989。 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曾艳兵,1993。 西方现代文学研究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外语系;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马传禧)

60

低俗小说影评

黑色幽默中的叙事艺术 ——以《低俗小说》为例 1994年,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低俗小说》在戛纳电影节上力压群雄荣获金棕 榈大奖并获得全球影评人一致的赞誉。《低俗小说》最引人称道的莫过于极富后现代气息 的非线性叙事方式以及黑色的幽默,回环往复的叙事结构使影片更具表现张力。黑色幽默 是一种心态,一种心境,含有超脱、看破、玩世不恭、逢场作戏的意味。在电影发展史上,作为表现方式的幽默愈来愈退居次要地位,随着各种范畴的引入,幽默的内涵变得愈来愈 复杂,愈来愈远离喜剧品格,同时幽默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也愈来愈强。这些变化正好 迎合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内涵,而昆廷?塔伦提诺的《低俗小说》中的黑色幽默恰恰应证了这些特征。 一、艺术规则的破坏与颠覆 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性是对元叙事或宏大叙事采取的一种怀疑、不信任及拒绝的态度。后现代电影话语“不相信元叙事”并“向整体开战”,喜欢组合、拼凑、偶然得到的或割 裂的现象,致使碎片或部分代替了整体。所以说,后现代文化“不是一种纯创造文化,而 是一种引用文化,一种‘互文性’文化”,后现代电影“也是一种没有‘潜在’可能性的 影像和表象文化,从其他影像、其他表象以及互文性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诠释的力量。”① 在《低俗小说》中,已经没有了传统叙述的中心,连贯的叙事方式,剩下的只是碎片 和拼接而已。从剧作结构上来看,昆汀摒弃了好莱坞式的传统方式,颠覆了传统电影的线 性时空观念,而以视点间离的手法将全片叙事处理成一种首尾呼应的“圆形结构”,“后 现代作者有意违背线性次序。故事的‘情节顺序颠三倒四,由结尾重又生发成开端,暗示 着某个无穷无尽的循环往复特性’”②。此影片就是如此,开始即结束,结束也是开始。 他将两少年计划抢劫受到杀手朱尔斯的教育拆开来放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不仅如此,他 把其他几个故事也都拆开来讲,以致出现了死人活过来的场面,但是却不做任何交代。因 此对影片的情节的理解需要观众按照自己的理念来进行组合。 同时,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互文性”色彩。黑色电影和硬汉小说中对 待暴力和恶的冷漠态度、强盗片的人物设计和格局、香港电影的激烈动作、魔幻现实主义 的奇迹与现实的混淆,使得《低俗小说》的后现代大拼接达到了狂欢的程度。抢救黑帮老 大的情妇米亚时,在她胸口画点打针的情节来自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奥雷连诺上校 在自杀前,吩咐医生在他胸口找一个让他死得痛快和准确的记号。塔伦蒂诺自己也说:我 每部戏都是东抄西抄,抄来抄去然后把它们混在一起……我就是到处抄袭,伟大的艺术家 总要抄袭。 二、乱序的美感 《低俗小说》中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重构型蒙太奇的运用。导演打乱时间并将其重组,影片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和叙述指向,时序的颠倒,对情节的浓缩与简化,多个故 事的交错呈现,平行的剪辑方式则是实现了时空的同步,重复的频率也加强了影片本身的 戏剧张力。影片所采用的混合叙述时序,将顺序与逆序混合使用,不禁是观众在时间和剧 情上产生疑惑,而且也引发了独立与剧情之外的思考,在观众理清顺序和因果关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导演进行拆分、拼贴模式的后现代气息。 法国新浪潮领军人物戈达尔曾说过:“一部影片可以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但不一定 要按顺序出现。”导演摒弃了传统叙事方式,采用视点间离的非线性叙述方式,把三个故 事的顺序打乱。比如,在第二个故事中,由明星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文森特死于拳击手布奇的枪下,但在下一个故事“邦妮的处境”中,文森特又“死而复生”并出现在影片的

论黑色幽默的特点

论黑色幽默的特点 摘要:黑色幽默文学是世界文学中重要的现代派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盛极一时。黑色幽默诉诸于人类形而上的灾难命运,厚重的悲剧意味与浓烈的喜剧色彩之间分外矛盾,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描绘出了美国历史上的这个荒诞世界。它在文学艺术上表现的特征也值得剖析和探讨。 关键词:黑色幽默;荒诞;喜剧;论文下载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文坛,许多作家的创作风格呈现出相似性:单纬性的人物性格,人物与感情被有意地割裂,滑稽、怪诞,对悲剧材料异乎寻常地处理,散乱、分离的叙述结构;对现实不可靠的清醒认识和超脱的观望;不分善恶,无功无利的模仿、嘲笑等等。他们引起了读者和批评家的注意。1965年,弗里德曼出版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三位作家的作品片段选集,名为《黑色幽默》。这些作家没有集会、结社,也没有共同纲领、宣言,但他们的作品却以相似的面貌出现在当时的美国文坛。由于这种相似性,他们被称为“黑色幽默”派。 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黑色”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现实,“幽默”是有意志的个体对这种现实的嘲讽态度。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绝望的幽默。这派作家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艺术手法,将周围的世界和自我的滑稽、丑恶、畸形、阴暗等放大、扭曲,使其更加荒诞不经。 一、题材 黑色幽默的题材选择涉及到它产生的土壤。美国社会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异质。传统小说江河日下,嬉皮士、战争忧郁症、两性混杂、荒谬的社会现实成了热门题材。这都为黑色幽默的产生提供了基础。黑色幽默选择意义不明,摇摆不定,似梦似醒的场景。这种场景为作家提供了否认旧标准,树立新标准的无穷题材。这些题材大都超越表面,形成对人的精神和社会的关注。以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它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支美国空军中队的经历为题材。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小说,海勒并没有真心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试图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下的军人,刻画人类在敌对环境中的内心体验,揭露社会现实的丑陋。其最终目的是阐述人生哲理,而非历史。 以外,黑色幽默作家还在科技领域里挖掘题材。他们大都是大学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喜欢把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带进文学。如,《五号屠场》里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有超时空的能力,还被飞碟绑架到541号大众星。 二、人物形象

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

作者简介: 李晓莉,在读硕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山东济南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邮政编码: 文章编号: ( ) 浅析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 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家庭对儿童成长的扭曲影响为例 李晓莉 摘要: 世纪年代盛行于美国文坛的黑色幽默文学可谓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到马克吐温时 代在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尖刻辛酸的黑色幽默随处可见其中,马克吐温从家庭与儿 童成长关系的角度入手,揭露社会的丑恶与道德的伪善,刻画出家庭对儿童成长的扭曲影响,堪称黑色幽默 文学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 黑色幽默; 家庭; 哈克; 汤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黑色幽默,又称病态幽默,绝望的喜剧,它不 仅带有家族相似的喜剧性特征,更由于浓重的悲剧性因 素的渗透而表现出某种基因变异的征兆 [] 美国韦氏 大辞典的补编六千词将黑色幽默解释为经常用病 态的讽刺的荒唐而可笑的情节来嘲笑人类的愚蠢法 国的彩色拉鲁斯词典对黑色幽默的定义是用尖刻 的辛酸的有时甚至是绝望的笔调着重刻画人世间的荒 谬黑色幽默一词最早随着法国作家安布莱顿黑 色幽默文选的出版而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布莱顿 将其描述为一种态度一种立场,或者说是一种独立于文 学而又能体现于文学的观点从而使黑色幽默首先 在法国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学批评概念而引起关注 [] 至世纪年代,黑色幽默文学成为风行于美国文坛 的现代主义流派,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相呼应,在文学领 域大放异彩 其实,黑色幽默文学历史悠久在美国小说界,其源 头可以追溯到马克吐温时代,当代黑色幽默作品中的 许多风格题材和写作技巧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根 源本文将以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为例,从家庭对儿童成长的扭曲影响入手,来探源 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风格 一文章简介 黑色幽默繁荣昌盛之时一般是社会动荡不安之 日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正是在这种社会状况

小说文学常识概述

概述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中典型人物的解说 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的描写,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中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时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 来源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干,追求;县令,美好的名声。)“琐屑之言”“浅识小道”,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桓谭在其所著《新论》中,对小说如是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

推荐100本经典网络小说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完结烽火戏诸侯都市生活修真世界连载中方想仙侠 师士传说完结方想机甲科幻卡徒完结方想科幻 天神下凡更新中烽火戏诸侯西方奇幻穿入聊斋连载中南朝陈古典仙侠老子是癞蛤蟆完结烽火戏诸侯都市生活雪中悍刀行更新中烽火戏诸侯玄幻 庆余年完结猫腻东方玄幻间客完结猫腻东方玄幻机甲将夜更新中猫腻东方玄幻剑道真解完结滚开异术超能我的老婆是军阀更新中录事参军清史民国穿越股神来了更新中丰言都市 极品明君更新中晴了历史两宋材料为王更新中急冻人都市重生殖装更新中铅笔刀古武机甲垄断异界更新中大巫师异界穿越绑架全人类更新中小雨清新时空穿梭地球游戏场更新中吉风冰末世科幻地球上最后一个修道者更新中珺子现代修真变异杀机更新中赤虎科幻进化变异召唤万岁更新中霞飞双颊异界召唤宠物盗梦宗师更新中国王陛下奇幻国士无双更新中骁骑校历史穿越长生不死完本观棋奇幻修真美女凶猛完结蓝之颜都市职场舵爷更新中端午正阳都市生活旱魃日记更新中月下美人灵异东方玄幻贩罪更新中三天两觉异术超能天才相师更新中打眼都市生活通天大圣更新中蛇吞鲸奇幻修真独闯天涯完结蝴蝶蓝虚拟网游网游之书生传奇太监期待虚拟网游高手寂寞完结兰帝魅晨虚拟网游读心高手在都市更新中兰帝魅晨异术超能惊仙完结兰帝魅晨异界大陆情与血完结兰帝魅晨都市异能兰帝魅晨系列之饮完结兰帝魅晨游戏生涯重生之官道完结录事参军重生官场奋斗在新明朝更新中随轻风去历史 悟空传第二部更新中长川古典仙侠诛仙二停更萧鼎古典仙侠

莫问天完结蘑菇东方玄幻佛本是道完结梦入神机仙侠 亵渎完结烟雨江南西幻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称职的小说推荐者,本站仅提供小说推荐目录,不提供小说内容的阅读。每天定时为您推荐可读可品的经典好小说。 更多小说推荐请关注https://www.360docs.net/doc/c71497027.html, 2012/8/4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综述 黑色幽默不同于一般幽默的地方在于,它的荒诞不经、冷嘲热讽、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因此,在它的苦涩的笑声中包含着泪水,甚至愤怒。后来,人们通常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黑色幽默”这个词。 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 “黑色幽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它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描写的人物形象 描写一些病态、畸形的人物形象,是“黑色幽默”派文学的又一特征,“黑色幽默”派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大都是病态的,不正常的,库特·冯尼格的《第五号屠场》中的毕利、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都是被迫扮演小丑的角色。这与传统小说中的正面人物,理想人物截然相反,这些卑鄙无耻,神经不正常的人成为作品的主人翁,并在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奇怪。人物形象的创造就是为了作品的主题服务的,只要能够更好地表现主题,尽管是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也无不可。《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人公尤索林是一个卑微猥琐的怕死鬼,为了逃避轰炸任务而装疯卖傻,最后逃跑到了瑞典。这些人物形象是当时社会某一侧面的化身。 故事具有隐寓和象征的艺术特征 “黑色幽默”大都是离奇的寓言故事,具有隐寓和象征的艺术特征。《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五号屠场》都是借第二次世界大战来隐喻现实。“黑色幽默”作家往往渲染一种虚幻的环境、塑造一些畸形的人物形象,而不是追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通过霍尼克博士同他的小侏儒儿子的描写,来隐喻世界上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象哄孩子一样的骗局。而“猫的摇蓝”也就成了谎言和欺骗的象征;而托马斯?品钦在《万有引力之虹》中写到火箭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虹弧般堕落,借此来隐喻人类必然灭绝的命运,而“万有引力之虹”也就成了死亡的象征。所以说,“黑色幽默”小说是一种接近寓言的文体。它一般都带有很深的象征意义。 悲剧性喜剧

必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20本

必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20本 American Literature 1、The Scarlet Letter by Nathaniel Howthorne《红字》霍桑著 小说惯用象征手法,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

动和直觉放在首位。因此,它不仅是美利坚合众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同时也被称作 是美利坚合众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2、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by Mark Twain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简称《赫克》是美国文学中的珍品,也是美国文化中的珍品。十六年前【1984】 ,美国文坛为《赫克》出版一百周年举行了广泛的庆祝活动和学术讨论,也出版了一些研究马克吐温,特别是他的《赫克》的专著。专门为一位大作家的一本名著而举行如此广泛的纪念和专门的研究,这在世界文坛上也是少有的盛事。这是因为《赫克》的意义不一般.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 "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 即马克吐温的《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不曾有

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 3、The Portrait of a Lady by Henry James 《贵妇画像》 亨利.詹姆斯著】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专家学者已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女主人伊莎贝尔·阿切尔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跨文化交际角度,剖析伊莎贝尔在婚姻方面所作的选择。文章指出她是该小说中跨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并对其失败原因作了分析。希望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都能从伊莎贝尔的生活经历中得到某种启发。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知识盘点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知识盘点 《红楼梦》 1.《红楼梦》总体介绍 文体: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古典小说成就最高的长篇小说) 章回:120回(后四十回高鹗续) 作者概况:《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鹗)所作。 ①曹雪芹,清代小说家。自幼在“锦衣玉食”中长大,后因家族经历重大变故,经历了许多挫折,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为其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②高鹗: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 主要内容: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作品简介:《红楼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人物性格: ①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的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古代社会的叛逆者。 ②林黛玉: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才情出类拔萃。 ③薛宝钗:怡情大方,乐观宽厚、才华横溢。 精彩章节: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2.《红楼梦》知识积累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小练笔: 1.“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是《》中的农村妇_____________说 的逗笑他人的话。 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_____________,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_____________,最 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_____________。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 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三国演义》

经典网络小说推荐

高考临近,我的小说生涯也将告一段落。体谅书友们的书荒,在此推荐一些好书,我发誓,本本必读,申精! 鄙人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发贴,真的不希望它沉了。敲了一星期的键盘才打出来,没有半个字是从网上拷贝的,希望大家赏脸! 欢迎资深读者,这里既是推书,也是重温曾经给予我们欢笑和泪水的经典 声明:我并不反对白和虐,下面很多我热爱的神作里都有这两个元素,只要能给我们感动的书,都是好书。 我唯一抵制的是烂尾、太监,我宁可让他请假一年构思,也不想看到一本出色的书却有一个残疾、病态的结局。这种行为是对读者的极不负责,这种作品没资格封神。 这里的每本书,都是真正的大神网文! 玄幻 《佣兵天下》(必读) 玄幻小说的巅峰之作,是鄙人第一本从头读到尾的书。十年了,依旧忘不了艾米的黄金脑和痴情,可以用智慧偏空一国国库,也可以为挚爱孤身一人杀入精灵禁区;也忘不了池傲天的孤傲和果决,率领黑龙骑士血屠花语三千里,令诸神都为之动容;更忘不了那用生命诠释骑士精神的真男人——大青山,为了兄弟,主动承受那亘古以来最可怕的惩罚,被那连龙神都不敢想象的诅咒焚为灰烬;更更更忘不了那个一直玩世不恭、毁人不倦的池寒风,在帝都血夜确能为了忠义挺身而出并且笑对死亡,或许也只有他,才能教出铁血的人龙神组合…… 《亵渎》(必读) 玄幻小说的巅峰之作,要想看明白,至少看两遍。如果读者至今没看懂,我献丑分析一下。主角胖子罗格是在劈木头那夜明白了领域的才是真正的力量,但却长期苦于太过弱小形不成自己的域;在看到人类生长越来越快以及天使不断降临后,明白了神汲取信仰、吞噬位面的意图;经历矿村红衣主教、女精灵、艾米的事情后,懂得了于人于己留得后路的道理,才选择了最后的计划;得到一位看似不起眼的天使的传承后,终于有了足够的力量来破局!这才得以有机会在自己的绝对领域里和风月,幸福又性福地生活下去 《风姿物语》(必读) 玄幻小说的巅峰之作,十分个性的书,我第一次见到一本书配角的光彩,完全遮蔽了主角的光辉;第一次见到头脑简单如日本热血漫画的主人公,居然能在中国网络小说里过得生龙活虎。此书读起来真是特别有味道,而且有特别的味道。快来吧,一起来领略后主李煜的绝世剑法,一起和公瑾、小乔守护埃菲尔铁塔,一起与成吉思汗横扫天下吧! 《神墓》(必读) 玄幻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辰东的巅峰之作,原来吧里曾开玩笑说:东哥的是读这一本也就够了。死去万载的平凡青年一朝觉醒,只为寻找前生挚爱的红颜,却卷入天人之争,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辰南,南,真男,真难,他除雨馨外从来别无所求,但奈何身负完美世界种子,又留着太古神族的血;七君王一战后,修为尽失,身躯老去,曾经天下无敌又有何用,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黑色幽默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黑色幽默余华说过:“作为作家本人,主观上总是想往前走,总是想变化。”的确,余华是一个在创作上不断求新求变的作家。在写作初期,余华的创作风格追求沈从文的古典美。1985年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起点,开始他的先锋文学道路,追求内心的真实,演绎暴力与血腥,叙事手法也变得极其自由。而到了九十年代,余华的创作风格又大变,叙事回归传统和现实,内容也变得温和。(新世纪的《兄弟》和《第七天》也有很大变化,因与本文无关。略去)其中九十年代中期的《许三观卖血记》,在叙事手法上多了一层“黑色幽默”,个人觉得是开创余华小说创作之先河,研究它有一定的意义。所以下面我想从其表现、意义和生成原因三个方面,浅谈个人的粗略看法。 一黑色幽默的表现 读罢《许三观卖血记》(下面简称《许》),让人有种想哭不能哭想笑不能笑得感觉,究其原因便是其中蕴含的黑色幽默。苦难让幽默变成黑色,幽默使苦难多了一层色彩。观其全文,个人把黑色幽默的表现归为两点——“童话式对话”与叙事上的重复。 《许》是一部“对话体”的小说,全本只有简单的描写和人物动作,剩下的全是人物对话。《许》的对话追求简单明了,很多人批评说对话如白开水一样无味,但我读后却发现不然,我更愿意把它归纳成“童话式对话”。(余华也说过《许》是一部寓言)例如文中写道:

“他们说,方铁匠的儿子被丝厂许三观的儿子砸破脑袋了…..那孩子的脑袋就跟没拿住掉到地上的西瓜一样…...那脑浆就像煮熟了的豆腐,还呼呼地往外冒热气……听说钢针用小榔头敲进去的……”此段对话如果跟西方童话中小约翰讲巨人的手臂、脑袋如何一件一件往下掉对比,我们会发现很相似,简单却有童话式的喜剧风格,让人忍俊不禁。《许》中的人物细细想来,就是如童话中人物一样,只有简单的动作,没有心理描写,对话简单而且单纯到天真,所以单个对话看来或许无味,但组合在一起就有一种童话般的幽默。 《许》在叙事上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在喜剧中,重复就是一种常用的手法,重复往往带来诙谐的效果。在大的方面,《许》十一次的卖血就是一种重复,而每一次的买血中许三观都重复着喝几大碗水,重复着膀胱被水撑满,重复着吃猪肝和黄酒,重复着黄酒需要温一温。这种搞笑的如“仪式”般的过程自然就成了一种幽默。在小的方面,许玉兰叫一乐帮忙一乐重复着的相似的推脱,许玉兰三次生孩子都在大骂许三观中生出,还有许玉兰每次都重复着在家门口的哭骂,都让人开怀大笑。可以说,不管是《许》中重复的内容和重复本身都是其幽默的表现之一。 其实文中的重复和“童话式对话”是相辅相成的,重复造成简单机械,也就使对话有了童话风格,而“童话式对话”本身便含有重复的“品质”。综上,所以个人认为《许》中叙事上的重复和“童话式对话”便是其幽默的两大原因。

低俗小说英语影评pulpfiction结构画面内容人物分析法

Appreciation of Pulp Fiction Pulp Fiction was produced in 1994, directed by Quentin Tarantino. A subversiv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the undercurrent of black humor made it undoubtedly to be a fantastic movie. My appreciation of Pulp Fiction will from 3 aspects, structure, character analysis and the strong sense of image. Structure I have to say that Quentin Tarantino is really an amazing director. He used a novel “Circular Narrative” with several flashbacks instead of the usual performance routine, linear narration and common chronological structure of Hollywood action movies. The entire film is consist of totally 5 parts,” Vincent Vega and Marsellus Wallace’s wife”,” the gold watch” and “ the Bonnie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prologue and epilogue. It seems like that they are separate story inside, but all the scope is presenting the ring-type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paragraph meeting the last as well. In Pulp Fiction, it goes full circle that the stories were all used to imply the violence by the director. For example, the affair between Vincent and Mia has also existed in the plot of Gold Watch, but only as a dispensable accessory. Otherwise, the scene of pumpkin and honey bunny’s robbery is also cohering the beginnin g to the end. Furthermore, all parts of the movie ar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In addition to the Circular Narrative structure, characters and dialogue, there’s another hidden figure (Bonnie), the content keywords, such as the Bible, gold watch and so on, to be the narrative clue, which is very suit for the habits of people nowadays searching the keywords online. For example, brought out the “foot massage”, you can instantly recall the two killer’s great dialogue, sexy Mia and that poor guy who has been threw out the balcony. Character Analysis Pulp Fiction a postmodern film, as well 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it. A mafia godfather Marsellus who can manipulate the life and death of others, still can’t escape the fate of being raped in the grocery. A handsome gang bludger Vincent was shoot by his own gun within muddle. Jules recites a paragraph of Bible in every murder. A liberalistic couple robber, a superstitious boxer Butch and a sexy stupid woman Mia, the suspicion of the authority and belief permeates every minute of this film. That’s it! Th e unconventional postmodernism is true sense of madness andmetamorphosis. Let me raise several representative examples. Vincent Vega, a mystifying killer, just like a perfect foil of those positive heroes. So when he went out of the washroom, he was shoot by his own submachine gun, with the black humor as always. No one would feel pity for his dead. Jules, as a cruel killer, always quotes scripture of Bible before killing people. But at the end of the movie, it is obvious that Jules has understood

“黑色幽默”作品的艺术特色

“黑色幽默”作品的艺术特色 中文摘要: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作者借战争去嘲讽那些统治社会的军事官僚体制和控制人的生存权的大人物。以及美国社会的混乱和疯狂。通篇的荒诞与讽刺是该小说的一大亮点。本文从漫画式的夸张、寓言式的象征、深刻的比喻、荒诞的逻辑等修辞手法来探讨小说的语言特色,旨在揭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特定语言技巧以及它对主题的深刻影响。 一引言 当代美国被誉为后现代作家“新一代之父”的著名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就声明:“我的歌中之歌是不确定原则。”这里所说的不确定性包括作品的主题、形象、青节和语言的不确定。其中语言是后现代主义的最重用的因素,甚至上升到主体的位置,即倡导以语言为中心的创作方法,热衷于开发语言的符号和代码功能,并试图通过语言自治的方式使作品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身指涉”和完全自足的语言体系(曾艳兵2002)。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一大流派的“黑色幽默”(Black Hu-mor)作家,用强烈的夸张到荒诞程度的幽默、嘲讽的手法,以非逻辑的语言游戏的形式展现出一幅幅绝望的画面。把自我滑稽、丑恶、畸形、残忍以及一切阴暗东西加

以放大、扭曲、延伸,促使读者产生一种惊恐不安的苦笑,禁不住对本质发生怀疑(赵乐牲1986)。这种打破传统的语言模式,只有语言游戏和语言实验的后现代手法,也恰好揭露了现实世界的破碎,“自我”的虚无与绝望。 二小说主题及简介 这里就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例子,分析其语言艺术是如何揭示其主题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皮亚诺扎岛的一支美国空军飞行大队的活动为题材。海勒借用战争这个宽广而又充满混乱感的舞台,表现他主观感受到的社会的荒谬和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处境与命运(赵乐牲1986)。在这里,各种怪诞的事件不停地发生,各种怪癖的人物不停地蹿动,演出了一幕幕狂想型的人间闹剧。(Magill 1975) 海勒的“反英雄”,即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上尉是一名轰炸手,他置一切权威、信条于不顾,为保存自己的生命而进行着几近疯狂的努力。在这个岛上,发生的一切都那么令人绝望:关于作战飞行次数的规定没有一点严肃性,可以被任意增加;一个大活人被宣布已经死了,而一个明明已死的人在官方的名单上还活着。为了逃离这个荒唐的世界,主人公一次次地装病住进医院。最后,他终于开了小差,逃到了瑞典。 三鲜明的语言艺术

外国小说文学常识表格大全.doc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备考指南 一、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美国大诗人弗罗斯特在海明威用猎枪自杀的次日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值得我们庆幸的是,他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显示了他的伟大。他的风格主宰了我们讲述长长短短的故事的方法。我依然记得我想对碰上的每一个人大声朗诵《杀人者》的那股痴迷劲。他是我将永远怀念的朋友。举国上下沉浸在哀痛之中。” 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墙上的斑点》——意识流短篇小说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为剧本37部,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四大悲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百科全书(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马克思称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4、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 主要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列宁称他“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称《母亲》是部“非常及时的书”。 5、列夫·托尔斯泰 《娜塔莎》——长篇《战争与和平》节选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复活》、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普希金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之父(始祖)”;其作品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主要作品为抒情诗《自由颂》、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屠洛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贵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猎人笔记》描写农奴的悲惨生活,抨击农奴制度,被誉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他是俄罗斯唯一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 果戈里19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钦差大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死魂灵》吝啬鬼形象(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奥斯特洛夫斯基:20 世纪前苏联作家,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泰戈尔——19-20世纪印度伟大诗人《素芭》——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代表作《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和小说《沉船》。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一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浅析《低俗小说》论文

浅析美国电影《低俗小说》的艺术成就 化学化工学院 14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424103150 吴建龙【摘要】 电影《低俗小说》是导演昆汀?塔伦提诺的代表作,它将昆汀自由的艺术创作理念、风格和对暴力美学的追求做出了精彩诠释,它的出彩不仅仅是在叙事模式上而且在时间空间处理、人物塑造、音乐、台词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性,是一部具有一定探索意义的不落俗套的电影。本文就是对昆汀.塔伦提诺的《低俗小说》从艺术特色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重新发掘美国电影《低俗小说》的艺术成就。【绪论】 如果说影片《落水狗》让昆汀在影坛上一炮而红,那么《低俗小说》的出现则标志着昆汀式电影已经走向成熟。《低俗小说》是昆汀.塔伦提诺风格定型的标志性影片,无论是其无懈可击的环形叙事结构,还是在时间与空间处理上,以及音乐、人物塑造台词等方面的风格化。都达到了一个昆汀以后的电影无法超越的高度,同时这也成为以后很多电影借鉴效仿的标志性影片。本文就是对昆汀.塔伦提诺的《低俗小说》从艺术特色方面进行剖析,重新展现美国电影《低俗小说》的艺术成就。 一、《低俗小说》影片介绍 (一)影片 《低俗小说》是由美国著名“鬼才”导演昆汀. 塔伦提诺于1994年拍摄的。故事包括“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金表”、“邦妮的处境”

三个故事以及影片首尾的序幕和尾声五个部分组成。看似独立的小故事里面,却又有着环环相扣的人和事。 盗贼“小南瓜”和“小兔子”在早餐店里打劫,却恰好上了天大的麻烦——黑社会成员朱尔斯(塞缪尔?杰克逊Samuel L. Jackson 饰)和文森特(约翰?特拉沃尔塔John Travolta饰)在店内用餐,可谓天外有天。二人是否会放过两名小盗贼? 而文森特是黑社会大哥马沙?华莱士(文?瑞姆斯Ving Rhames 饰)的手下,马沙下命令让他陪妻子一个晚上,明知如有越雷池必死无疑,但面对马沙妻子美艳诱惑,文森特该怎么办。 文森特的故事还没完,拳击手布奇(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 饰)的出现将令他的人生从此改变。布奇有一块祖传金表,就是因为这块金表,他和马沙分享了一个耻辱的秘密。 故事环状结构,回到开端。朱尔斯在小盗贼面前诵读圣经,表示对杀人的厌倦和感悟。什么事件令他如此转变?好的,“邦妮的处境”中就有答案。 《低俗小说》是世界影坛非线性的叙事电影的代表作, 5个故事都各自讲述了一个不同的事件,但他们却都有着共同的戏剧属性将它们紧密相连。一个拳击手,两个打手,黑帮老大以及鸳鸯大盗这些人物的命运在短短的两天中交集在一起,演绎出了这部黑色幽默的犯罪群戏。结构巧妙而富有深意,精彩的对白。片中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美好的品质,却都无可救药的走向了黑暗与迷茫。各个段落不分首尾,互补结构,开头和结尾相连,暗示现实中类似影片中的情节总在发

推荐-论黑色幽默的特点 精品

摘要:黑色幽默文学是世界文学中重要的现代派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盛极一时。黑色幽默诉诸于人类形而上的灾难命运,厚重的悲剧意味与浓烈的喜剧色彩之间分外矛盾,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描绘出了美国历史上的这个荒诞世界。它在文学艺术上表现的特征也值得剖析和探讨。 关键词:黑色幽默;荒诞;喜剧;下载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文坛,许多作家的创作风格呈现出相似性:单纬性的人物性格,人物与感情被有意地割裂,滑稽、怪诞,对悲剧材料异乎寻常地处理,散乱、分离的叙述结构;对现实不可靠的清醒认识和超脱的观望;不分善恶,无功无利的模仿、嘲笑等等。他们引起了读者和批评家的注意。1965年,弗里德曼出版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三位作家的作品片段选集,名为《黑色幽默》。这些作家没有集会、结社,也没有共同纲领、宣言,但他们的作品却以相似的面貌出现在当时的美国文坛。由于这种相似性,他们被称为“黑色幽默”派。 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黑色”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现实,“幽默”是有意志的个体对这种现实的嘲讽态度。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绝望的幽默。这派作家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艺术手法,将周围的世界和自我的滑稽、丑恶、畸形、阴暗等放大、扭曲,使其更加荒诞不经。 一、题材 黑色幽默的题材选择涉及到它产生的土壤。美国社会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异质。传统小说江河日下,嬉皮士、战争忧郁症、两性混杂、荒谬的社会现实成了热门题材。这都为黑色幽默的产生提供了基础。黑色幽默选择意义不明,摇摆不定,似梦似醒的场景。这种场景为作家提供了否认旧标准,树立新标准的无穷题材。这些题材大都超越表面,形成对人的精神和社会的关注。以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它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支美国空军中队的经历为题材。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 是在劫难逃。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小说,海勒并没有真心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试图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下的军人,刻画人类在敌对环境中的内心体验,揭露社会现实的丑陋。其最终目的是阐述人生哲理,而非历史。 以外,黑色幽默作家还在科技领域里挖掘题材。他们大都是大学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喜欢把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带进文学。如,《五号屠场》里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有超时空的能力,还被飞碟绑架到541号大众星。 二、人物形象 传统小说的主角一般都体现小说主旨,并与历史的主流意识保持一致性,具 有正面性。而这正是黑色幽默所背离的。黑色幽默作品的人物没有严格的正反面定义。一方面,这些人物荒诞懦弱,企图逃避责任,另一方面,他们又走在潮流的反面,揭示人性的荒诞与丑恶,成为一种另类的英雄形象。这些反英雄形象怀疑一切传统价值,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是反体制的斗士,也是懦弱的逃兵。这样的人物形象成了黑色幽默独特的风景,是其艺术表现手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叙事结构

黑色幽默与约瑟夫·海勒

黑色幽默与约瑟夫·海勒(1) 黑色幽默与海勒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兴起的小说流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早在1939年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布勒东就发表了名为《黑色幽默文选》的作品的但在当时这个名称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辑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十二位作家的作品,取名《黑色的幽默》,该派名称由此流传开来。那么,什么是“黑色幽默”呢?美国作家尼克曾举了一个例子,通俗地解释了这种幽默的性质。某个被判绞刑的人,在临上绞架前,指着绞刑架故作轻松地询问刽子手:“你肯定这玩艺结实吗?”于是引起轰笑。因此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也可意译为“大难临头的幽默”。此外,它还被称为“病态幽默”、“黑色喜剧”、“绝望喜剧”等。“黑色”含有绝望、痛苦、恐怖和残酷的意思。“黑色幽默”与传统正常的幽默区别很大:传统幽默的思想基础是乐观主义的,人们相信善最终能战胜恶,引发轻松、欢快、明朗的笑;黑色幽默的思想基础却是悲观主义的,既然面对的是死亡、是荒诞,那只能痛极而笑,化痛为笑,只能不以为然地拿痛苦开玩笑,以喜剧的方式去表现悲剧的内涵,从而酿就了苦涩阴郁的笑。 黑色幽默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它的主要内容在于表现世界的荒谬。所不同的是黑色幽默作家更加消极悲观,他们否定个人选择积极行动的可能性。面对荒诞,唯一可做的事仅仅是玩世不恭地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以便暂时舒缓一下痛苦不堪的心情。正因为他们以幽默的人生态度与惨淡的现实拉开了距离,所以一改以往荒诞文学作家的惊愕、困惑、愤闷的心态,而是把荒诞当做一种合理的存在,然后进行从容地描绘,在绝境中保持心理平衡。 黑色幽默素有“荒诞小说”之称,也是采用荒诞的形式去表现荒诞的内容。作家抛弃了传统小说的叙事原则,打破一般语法规则,采用夸张、悖论、反讽的手法和克制性冷漠的叙述进行创作。场景奇异超常、情节散乱怪诞、人物滑稽可笑、语言睿智尖刻。以喜写悲,成就蜚然。 黑色幽默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出了毛病》(1974)、《像高尔基一样好》(1979),库尔特·冯尼古特的《猫的摇篮》(1963)、《第五号屠场》(1969)、《顶呱呱的早餐》(1973),托马斯·品钦的《V》(1963)、《万有引力之虹》(1973),约翰·巴思的《烟草经纪人》(1960)、《牧羊童贾尔斯》(1966),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1967)、《亡父》(1975)。此外,法国作家博里斯·维昂里也被认为是黑色的幽默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回忆》运用幽默的笔调描写主人公的跳楼自杀。一个弃世轻生的人轻盈得像只鸟儿飞离耸入云端的大厦顶层,“空气在他耳畔欢唱”。作家荒诞地极大延长了他的坠楼时间,插入了意识流式的回忆。此君美哉悠哉,飘飘欲仙,每下降一层就尽情欣赏玻璃窗内或公开、或隐蔽的、妙不可言的情景,他还和一妙龄美女共饮美酒。他回忆完了一生,淡忘了死亡,最后坠落街头,摔成了一个"红色的美杜萨"。作者以调侃的态度人死亡中找到幽默,是以喜写悲的典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