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当前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及开发现状

重庆大足当前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及开发现状
重庆大足当前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及开发现状

大足当前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及开发现状

一、大足石刻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将我国大足石刻中的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的洞窟石刻类遗产在1987年莫高窟之后的第二次入选。(一)宝顶山景区

1、宝顶山石刻

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是一处造像近万尊,造像题材与人物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石刻由南宋高僧赵智凤主持开凿于淳熙至淳祐年间(公元1174—1252),前后历时70余年。大佛湾为一“U”字形山湾,造像崖面长约500米,高约8—25米,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31号,数千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合一:宝顶山摩崖造像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博采兼收,具有极大的社会鉴戒作用,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征。

民俗化:其所雕刻的宗教故事、生活哲理对世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涵盖社会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厌。

建筑文化:宝顶山造像以能慑服人心为其创作原则,并能巧妙融科学原理于艺术造型之中,是石窟艺术造型的集大成之作,在诸多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发展。造像、装饰、布局、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

2、大足石刻博物馆

大足石刻博物馆是目前我国最大、最全面的石窟类专业博物馆。

基本概况:2012年,作为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6月13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大足石刻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该馆占地面积6500平米,建筑面积18000平米,设计理念参照了大足石刻北山唐代建筑造像的风格,体现了唐风宋韵的建筑格调。

业态功能:大足石刻博物馆集展览收藏、环幕影院、学术交流、游客休闲服务于一体,以大足石刻艺术为主题的文物展陈区面积达5000㎡,充分解读了大足石刻的文化艺术价值,将世界石窟艺术和石刻艺术中国化的征程点化为一场宁静而震撼人心的石刻艺术饕餮盛宴。此外,还包括360度环幕影院、学术报告厅、快餐厅、商场等,是一座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性博物馆。

3、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

基本概况: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建成后,宝顶石刻景区的核心景区由230亩扩大至1100亩。于2015年6月13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正式对外开放。景区年接待能力达到约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益的经营收入2.5亿元左右,并将逐年释放接纳能力,最终达到年接待120万人次景区容量,年旅游综合收益的经营收入4亿元左右。

业态功能:形成游客服务、文物展陈、石刻参观、宗教祈福、商业配套等五个功能区,成为集石刻文物、寺院、塔幢、牌坊、博物馆、礼佛大道、游客中心、旅游服务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区。

(二)北山石刻景区

基本概况: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城区北1.5公里,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以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摩崖崖面长约300米,高约7米,从南到北形状若新月,龛窟如蜂房,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俱都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北山石刻特点:在社会主导审美意识的引导下,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已从内在意识的深层次上对佛教造像施加了影响。使这个时期的造像更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要求,凡属“神”的外形,总是力求具有高雅圣洁,淡泊宁静,绝尘超凡,美而不妖的阴柔之美。在造型手法上,更多地发挥了东方造型艺术的特色,线面并重,比之西洋雕塑更重视发挥“线

条”的造型功能,无论人体和器物都经过提炼变形,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使之“似像非像”而耐人寻味,久看不厌。

北山石窟宋代造像有21种题材,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宋代造像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雅,比例匀称,穿戴艳丽,极富装饰之美。

夜游:北山石刻景区夜间开放项目于2015年10月1日对外开放,该项目主要包含北塔、二佛、佛湾、游客中心等亮化工程和步道、景观平台、绿化等土建工程。该项目让游客在夜幕下充分领略绚烂夺目的石窟艺术、感受如梦似幻的佛国景象。

(三)南山石刻

南山,位于大足城区南2公里处的南山。

特点:南山石刻为我国罕见的纯道教造像群,造像内容是中国道教石窟造像数量最多、最集中、反映神系最完整的。反映了南宋时期道教信仰中神系、神阶的发展演变历史。

南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1131-1162年(南宋绍兴年间),明清两代稍有增补,现有造像十五龛。

(四)石门山石刻

基本介绍:石门山位于大足城区东20公里处的石马镇石门村。石门山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1094~1151北宋绍圣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摩崖崖面全长71.8米,崖高3.4~5米,有造像12龛窟,尚存造像记20件,碑碣、题刻8件,培修记8件,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

特点:是大足石刻最早的三教合一造像,也是我国最早的三教合一造像区。《孔子及十哲》造像在各地摩崖造像中仅此一处,极为罕见。

(五)石篆山石刻

石篆山位于大足城区西南25公里处的三驱镇佛惠村。石篆山摩崖造像于公元1082~1096年北宋元丰五年至绍圣三年开凿而成。

特色:摩崖崖面长约130米,造像以老君洞为代表作,为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在石窟中极为罕见。是大足石刻中典型的、最早的佛道聚于一区的造像。反映了10-13世纪东岳世家在道教神系中的突出地位。

二、龙水湖国际旅游度假区

基本概况:龙水湖湖中蓄水量高达12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四个杭州西湖。并且它是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时代)修建的中型水库,集雨面积达16.5平方公里,是濑溪河(沱江支流,长江支流)的发源地之一。景区内由形态各异的108个人工小岛点缀湖中,延绵约10多公里,形成了山、水辉映的独特景观。

又因其坐落在西山脚下,因此被誉为"重庆西湖"、"大足西湖"。龙水湖依托有利的山水资源,水域面积达5300亩,并且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水质清澈,水流平稳。水质已经达到了国家二级饮用水的标准。景区现有各类观光游艇14艘,可同时满足约300名游客游湖观光的需求。

业态功能:集观光、体验、休闲、疗养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度假区现主要分为度假酒店、温泉水世界、游乐及运动等三大板块。规划总面积6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4.8平方公里。并依托大足石刻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内涵,结合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融合文化、旅游、健康、运动产业,打造集养生养老、休闲度假、运动娱乐、文化体验、生态人居等于一体的中国休闲养生福地。

重点项目:龙水湖温泉水世界

基本概况:龙水湖温泉水世界位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龙水湖畔,背靠国家森林公园玉龙山,环境优美,温泉品质上乘,井口水温达62℃,日出水量达6000方,矿物含量丰富,具有独特的养生、保健功能,被专家评为重庆西部地区最理想的温泉。

业态功能:温泉内设温泉天然洗浴、大小泡池,精致包间,豪华影视休闲厅等,设备高档,服务周全,是大足区境内唯一集温泉、餐饮、客房、康乐、旅游为一体的星级湖上休闲场所。

特色主题:水世界以“寻龙”为主题的故事线,有海浪池、大滑板、巨蟒惊魂、山顶滑道、激情水寨、漂流河、飓风眼、大喇叭、极速冲刺等项目,全面超越只单纯具有水上游乐设施的同类竞争项目。

荣誉:龙水湖温泉于2016年10月13日获得国家五星级温泉,重庆市两个国家5星级温泉之一。

三、昌州古城

昌州古城——重庆大足海棠香国历史文化风情城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大足东部新城核心区域,距重庆市主城区仅1小时车程,距离成都

市也仅有一个半小时车程,地处成渝核心经济带。

主题特色:昌州古城以“宋风宋韵”为主题打造的历史文化风情城,古城依河而建,观光业态主要为古城复原府衙、寺庙、茶楼等为载体的文化观光产品。展示了宋朝古昌州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完全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再现。城内还集茶文化、酒文化、旅游文化于一体,从而可以从不同层面,体验宋朝古城厚重历史之美。

布局特色:昌州古城在空间形态延续宋代城市固有的传统特色,整个古街区随地形变化,高低起伏,时宽时窄,错落变幻,极赋层次感。

荣誉:海棠香国景区于2013年11月获得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亚洲人居环境协会、亚洲景观设计学会在日本颁出的“绿色亚洲人文环境典范奖”殊荣。

四、大足石刻文创园

位于三驱镇,是大足区建设以大足石刻为核心的国际文旅城的先导工程。

功能业态:园区一期规划建设面积4平方公里,分为文创旅游区、石雕加工区、石材交易区三大功能区,主要布局艺术家工作室、雕塑艺术品市场、艺术培训基地、石雕文创研发中心、“大足石刻+”电商平台、农耕文化体验园以及石雕加工基地、石材交易市场,配套酒店、民宿、无动力游乐设施等项目。

已引进的20多个项目涉及雕刻、石材、文创、电商等多个行业,其中,四川美术学院已与园区经签订协议合作协议,将在文创园布局雕刻产业研究院等一批项目;全国各地20多位国家级、省级雕刻大师、书画家、音乐家,将入驻园区艺术家工作室;中国大足雕刻艺术文化产业园即将开建雕刻创意工厂、博物馆、雕刻艺术品市场等项目。此外,由福建企业投建的1000亩西部石雕石材产业园项目正全面开建,已有300家相关企业登记入驻,世界各地的精品石雕石材将在园区集中亮相。

开发思路:园区以本土文化为根基,以文创为引领,以加工、交易为支撑,按照“文化+产业+旅游”的模式,努力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中国西部最大石雕产业基地、中国西部文创旅游目的地、成渝区域性专业石材市场,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中国雕刻之乡,形成“北有曲阳、南有惠安、西有大足”的石雕产业格局。

五、荷花山庄

基本概况:荷花山庄建成于1997年,占地1520亩,建有乡村气味浓厚的草亭、情侣岛、赏花钓鱼池、千鲤湖,碧水环绕的断桥湖宾馆、文化休闲长廊及茶园,古香古色四合院

民居风格的乐寿堂、远香堂和咏荷村,以及独具匠心的雕刻中心。

主题、功能业态:以荷花为标志,荷文化为内涵,大型立体观光农业园为中心,具有民俗民风和生态野趣特点的星级农家乐,主要以荷莲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餐饮、水生花卉绿化工程、荷莲食品加工等为主,是聚观光、餐饮、会议、住宿、休闲为一体的的旅游度假胜地。

特色支撑:园内种植有珍贵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526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培植的“西施睡莲”、“香睡莲”尤为珍稀,2005年6月9日荷花山庄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达成协议:借助先进的太空育种技术,分批把300个荷花品种通过宇宙飞船和卫星送入太空,以达到荷花、莲藕改良品种、升级换代的目的。2005年8月至今,山庄已经将常规荷花种子搭乘神舟6号、“实践八号”号育种卫星和第21颗、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遨游太空,进行了4次太空育种试验,实现培植“太空荷花”的梦想。通过航天育种,荷花、莲藕的品种得到极大的改善,并培育出有特色的新品种,极大推动我国莲藕、荷花事业,荷花山庄董事长罗登强也因此成为我国私人出资将物种搭载上太空的第一人。

产业链:2003年荷花山庄投资荷莲产业化深加工项目,与西南大学联手开发了“荷花荷叶茶”、“莲米开心果”、“荷叶面条”、“藕丝面条”等荷莲深加工产品,并正式成为西南农业大学科研示范基地,拟建中国西部水生花卉种质资源圃、世界精品竹园和瓜园。

荣誉:荷花山庄先后被重庆市委、市府、市旅游局评为“星级农家乐”、“旅游定点餐馆”,先后荣获“重庆市双文明先进集体”、“重庆市优秀农家乐”、“重庆市双文明示范户”等10多项称号。2006年10月,被评定“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总经理、党支部书记罗登强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星火科技致富能人”荣誉称号。

六、大足五金博物馆

功能业态:陈列着从新石器晚期五金诞生到当今大足五金发展的各类器物1200余件,图片200余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陈列档次。博物馆通过实物、资料、图文、模型、多媒体等方式,集中展示了人类五金、中国五金和大足五金发展的历史文脉。

展览共分10大主题,即人类的五金起源、中国五金发展历程、大足五金朔源、大足五金对外传播、大足五金当代发展、五金市场与盛会、五金与日常生活、五金与人类文明、五金企业展示、品牌刀具体验中心、日用五金购物商场等。

荣誉:被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科委、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科协等命名为重庆市科普基地,大足区青少年教育基地。

七、乡村旅游景区项目

(一)五彩田园

基本介绍:位于拾万镇,是由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和大足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新建的大型综合性景区。

业态功能:里面包含院士工作站、现代农业双创基地、隆平五彩田园景区三大板块;其中五彩田园景区包含了国家级3D地绘墙绘艺术、亲水码头、科普研学园、生态牧场、景区咖啡屋、普洱主题茶艺馆、主题餐厅音乐餐厅、儿童水上游乐区、热气球营地、篝火晚会区、稻草屋民宿、大型主题酒店。

发展思路:依托袁隆平工作站打造学术权威高地,依托当地挂牌大学和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海内外号召力打造农业双创聚集地,依托隆平五彩田园景观及体验游乐设施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是重庆地区唯一拥有院士工作站、科普研学、生态景观相结合的综合性景区。

(二)棠香人家

地理位置: 棠香人家景区位于大足石刻北山景区山脚下,距大足城区3公里,距重庆100公里。

业态功能:核心景区规划占地3800亩,是一个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养老养心和文化体验为一体最具原乡原景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现主要建有现代农业示范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特色水果采摘体验园、十里海棠观光园、漫步赏林区及养心养老基地。

关联景点:棠香人家景区位于棠香街道和平村、惜字阁村,惜字阁村生态环境优美,村落、农耕等民俗文化保存较好,村内还有惜字阁、红军崖,土匪寨等人文景观。

(三)老家·观音岩简介

发展思路:“老家·观音岩”以原住民为重点,以乡野、乡情、乡思、乡愁为核心理念,着重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四态”建设,结合旅游六大要素,形成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的老家风情,主要景观:千年古驿道、千年写字崖、千年桃李园、千年宝林寺、千年李树林等“五个千年”旅游资源,及果园、菜园、田园和农家院的农耕文化元素,

功能业态:共规划建设接待服务中心、农业观光区、农耕体验区、老家风情区、乡野文

化区等功能板块。打造集观赏、休闲、体验、创新创造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四)四季香海芳香产业

基本介绍:项目于2013年落户大足区高升镇,项目公司于2014年5月在大足区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6亿元。

发展现状:项目在高升镇建有约500亩的芳香植物育苗基地;与此同时,在高升镇旭光村、太和村、红光村、建设村及双牌村等5个村社逐步启动了15个芳香植物适种品种的规模化种植。目前芳香植物种植面积已达4000余亩,已初步形成了芳香植物种植和芳香观光旅游的规模化效应。

发展思路:该项目结合产业特点,打造天然特色芳香产业链集群。在高升、铁山、棠香等镇街,建设集芳香植物育种、种植、研发、加工、销售、旅游等为一体的芳香产业经济区。在以高升镇、铁山镇为核心,建设3—5万亩芳香植物种植基地与观赏景区、200亩芳香产品加工工业园,形成规模化集群示范点;在棠香街道龙棠大道建设美丽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打造芳香产业展示窗口。

七、红色旅游景区项目

(一)饶国梁烈士纪念馆

饶国梁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唯一的重庆籍烈士,也是国共两党共同认定的革命先烈。

基本介绍:饶国梁烈士纪念馆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二层欧式砖木结构建筑。纪念馆通过珍贵的文物、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展示了红岩女主人饶国模的哥哥饶国梁为寻找救国之路,加入同盟会,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的革命人生。纪念馆专门设有两个展厅介绍饶国梁的妹妹饶国模的事迹。

(二)唐赤英烈士故居

唐赤英(1903—1933),石马镇原实干村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红三军参谋长)。1933年初,在湖北省鹤峰县太平乡毛坝被迫害,含冤离开人世,年方30岁。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唐赤英同志为烈土,列入中共中央组织部、军委总政治部编印的《军队烈士英名录》。

开发现状:唐赤英烈士故居为清代民居,占地近200平方米。按“少年救国,足踏革命路”、“受命赴湘鄂,组织反围剿”、“夏曦再‘肃反’,赤英遭迫害”、“后辈承意志,万代仰

赤英”四部分,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唐赤英爱党爱国、救国救民的人生轨迹,制作了《血色伤痕》电视专题片展播。同时陈列了相关的珍贵历史史料,力争将该基地打造成为集党员教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为一体的红色景点。

八、石马真原堂(马跑教堂)

石马真原堂,位于距大足城区15公里的石马镇。教堂建于清光绪30年(1904年),由法籍罗兰神父主持修建,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渝西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

石马天主教堂系法国哥特式教堂建筑,庭院幽静,古树参天,教堂内水池、平房、木楼、地下室、来宾楼、楠木园齐备,是以传统北方四合院为主要建筑格局,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落。

九、玉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基本介绍:玉龙山于2004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除丰富的植物资源外,野生动物资源也较丰富,珍稀物种荟萃,高耸的云台寺,奇特的三清洞,形成了融山、水、石、园、林、洞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重点项目:桫椤园。园内峡谷中生长着与恐龙同时代具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桫椤树群。此处呈原始状态的桫椤,分布面积近1.5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个桫椤植物群落,且层次分布明显,从下至上,由零星散生到聚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大足石刻游记作文500字

大足石刻游记作文500字 导读:【篇一】 今天我要带大家去看看重庆的名胜古迹,那就是大足石刻。大足有石像70多外,造像10多万身躯,是南方少见的一处规模宏大的石刻群,为什么在大足会集中出现这么石时刻呢?据史书记载,当时,全国各地战争不断,许多达官贵人不堪忍受战争之苦,纷纷举家搬到战争较少的四川,在成都。 大足等地定居下来。渐渐地,大足越来越繁华,因为当地的人们信奉神佛会保佑家人平安。于是各家各户都纷纷出钱,请官府出面找工匠雕刻佛像。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著名的千手观音。可怕的六道轮回图和安祥的睡佛。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的千手观音,刻于南宋时期,是大足石刻的一绝。可以说是石雕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主像千手观音高三米,在观音的背后左。右。上三方,呈放射状雕出1007只手臂,每只手心有一只眼睛,每只手中持一种器物,整个画面如孔雀开屏。同样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的六道轮回图刻于南宋时期。佛教认为,一切众生因果轮回之中,做善事者随善业而上升,作恶事者随恶业而下降,如此反复,无有终了。 图中的巨轮,即使在人与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的车轮。宝顶山大佛湾的释迦涅圣迹图(俗称卧佛),刻于(1127)-(1279)时期。这尊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右胁而卧,表情安详,慧眼微闭,怡然自若,显得慈祥宽怀,气度非凡。

释迦涅槃是佛教全部修行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听了我的介绍,你对大足石刻一定有了不少了解了。欢迎你来重庆做客,亲自去游览举世闻名的大足石刻! 【篇二】 我们去了“大足石刻”。 我先考考你们,世界上共有几大著名石窟?中国有几大石窟?我很荣幸去了其中的两大石窟:河南的龙门石窟和重庆的'大佛湾石窟,就是今天要介绍的“大足石刻”。 走过蜿蜒的石道,前面出现了一片栩栩如生的石刻,让我震撼!这些石刻雕刻在大约三四十米高的崖壁上,它与龙门石窟不同的就是颜色艳丽,而且都是佛经里的故事,这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我就说说其中的小故事吧。 其中一个版块分为天堂和地狱。这辈子做好事,死了就会上天堂;这辈子做坏事,死后就下地狱。有一对夫妻,为了挣钱,拿酒劝和尚喝,和尚是不能喝酒的。我们看见和尚的脑袋缺了一部分,只留头顶和下巴,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风化掉了,而是喝酒受的惩罚,而那对夫妻下了地狱,被挖眼、拔舌、截膝。后面还有,人喝酒后的种种丑态,姐不识妹、兄不识弟,老父亲不认自己的儿子,儿子还杀了自己的老父亲,他们统统都下了地狱,这组石雕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喝酒,这就是《戒酒图》。 再走过几个石阶就是天堂了。你升了天堂,最初会变成莲花童子,

大足石刻主要分宝顶山和北山两个石刻

大足石刻主要分宝顶山和北山两个石刻,如果时间有限就去宝顶山的那个,规模比较大一些。大足石刻1999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从重庆市区前往大足石刻景区必须先坐车到大足县,然后再转车由大足县到大足石刻景区。 从重庆菜园坝汽车站坐车到大足县,早上9:10分有一班,两个小时到达大足汽车站,车费是35元/人。到达大足县后,由于在大足有两个汽车站,一个是长途汽车站,即从重庆过来车辆都到达此站,另一个是县内的汽车站,即是前往景区的汽车站,因此到达后,可以搭人力车(2元钱)前往另外的那个县内的汽车站,搭乘由大足前往宝顶的车前往景区(每半小时一趟车),票价是3元人/人,时间为二十分钟。不对号入座。到达景区门口需要先搭景区内的人力三轮车到售票处,费用大概是两元钱一辆车。 回程同样,景区门口有车回大足车站,再回到那个长途汽车站乘车回重庆。 建议从重庆去大足石刻早点出发,由于车辆经常搭乘当地人一站站停靠,因此在路上会用很长时间,去石刻游览不必住在大足,因此为了赶乘最后一班回重庆的车辆把时间应该尽量往前赶一些,如果有时间,就可以再去北山的石刻看看了。 门票:宝顶石刻,50元/人;宝顶圣寿寺,10元/人;北山石刻表40元/人 导游讲解费是80 元,建议还是请个导游为好,但是如果人数少的话,费用就太贵了,可以跟着其他的旅游团听讲解,大足石刻建于公元1179年至1249年之间,其保留完好,色泽自然新鲜,其中的故事和传说建议一定要听听讲解,不然光看,不能更好的理解和了解历史。 大足石刻最佳旅游时间 大足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宜耕。年平均气温17.9℃,年均降雨量997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218.8小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大足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偏少。 大足石刻平均气温(摄氏)一览表 月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温度6.0 8.5 12.5 18.6 23.2 24 28.5 29.0 27.5 23 17 6. 1、早上08:00起专车在市区内将游客接到统一发车点(长滨路),9:00左右出发,经成渝高速抵大足县,沿途可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约两个小时左右(130公里)到大足县,游览双佛寺。 2、午餐后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佛教文化胜地、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宝顶山大佛湾摩崖石窟,它是我国石窟艺术中表现“孝道”的典型作品;参观世界佛教艺术中的一大奇观——卧佛、华严三圣等; 3、下午乘车前往位于大足县城的百斯特刀具店,参观闻名全国的大足龙水刀(40分钟); 4、参观后乘车原路返回主城区(车程2.5小时左右)

重庆市a级景区市场吸引力的社会调查调查报告

重庆市a级景区市场吸引力的社会调查调查报 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重庆师范大学 课程报告 所在院系:地理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 任课教师:胡志毅 作业名称:关于重庆市5A级景区市场吸引力的社会调查 完成人:叶子程凌燕游嘉琪朱珊珊杨佳 学号: 243 241 240 237 233 2013年12月 目录 一、摘要 (3) 二、引言 (4) 三、调查成果 (4)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

1.主管影响因素分析 (4) 2.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8) (二)调查的限制条件 (18) 1.调查时间 (18) 2.调查范围 (18) 3.调查数量 (18) 4.调查方式 (18) 5.被调查信息 (18) (三)结论和建议 (20) 1.调查总结 (20) 2.建议 (21) 附录一:调查问卷 (26) 关于重庆市5A级景区市场吸引力的社会调查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他们更愿意在节假日或者闲暇时间出门旅游。本次调查主要目的是调查重庆市5A景区的市场吸

引力问题,从而了解重庆居民对重庆5A景区的看法态度,以及发现重庆5A景区的不足与优势,进一步更好地发展重庆市5A景区以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 本次调查针对重庆市5A景区的市场吸引力问题,市场吸引力是一个由市场规模、市场成长率、历史毛利率、竞争强度、技术要求、通货膨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调查:被访者的旅游动机、景区的客观因素、被访者针对5A景区的建议与意见以及被访者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收入。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定量研究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法与网上调查法,共发放146份问卷,其中废卷5份,有效问卷141份,有效率为%,包括61份现场调查问卷以及80份网上调查问卷。由于时间地点资金的限制,我们无法到5A景区实地发放问卷,而选择在人流量多的三峡广场发放问卷,发放时间为2013年11月27日下午13点至14点三十分。另外,我们还在问卷星上投放问卷。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景区在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而景区的自然环境,特色项目,基础建设是游客关心的重中之重,景区管理部门应格外重视;另外,合理的门票价格,便捷的旅游交通,个性化的服务也是游客们看重的条件,景区与相关部门如物价部门,交通管理部门,旅行社等都应该致力于为游客提供良好条件方便出行。 引言

大足石刻导游词大全

大足石刻导游词大全 大足石刻摩岩造像达五万多尊。它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大足石刻在重大足县,距重庆市中心130公里。全县有石刻40余处。下面是大足石刻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铭文10万余字。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我得向大家说明一下,其实,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其中,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而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宝顶石刻。 宝顶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年间(1174年-1252年),历时70余年,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由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处造像逾万尊、在石窟中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它把中国密宗史入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宝顶山摩崖造像的表现形式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万余尊造像题材不重复,龛窟间既有教义上的内在联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终之以柳本尊正觉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统完备而有特色。 大足石刻图案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地狱经变相"的"养鸡女"。相信大家在看过前面一系列的地狱石刻之后,对地狱里各种恐怖的人物和残酷的刑罚仍感到心有余悸。然而大家仔细瞧一瞧这个雕刻,会发现什么?养鸡女虽然眼睛瞎了,却坦然自若,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这就奇怪了,地狱里都是阳间犯罪来受罚的,而她为什么还显得十分幸福?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代表,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著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一)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在我身后的这位呢,就是我们本次行程的司机张师傅。我很荣幸能有机会为大家服务,非常欢迎大家来到重庆游览观光,待会儿,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素有“石刻之乡”美称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庆主城约有130公里,行车时间约两个半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况为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重庆大足县境内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的总称,反映了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生活化的进程,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于一体的大型石窟造像群,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650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和莫高窟齐名,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大足石刻群共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石窟最具特色。 关于大足石刻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大足为传统农业区,气候温和,风调雨顺,收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大足大丰之地,故得名。还有就是与佛教传说有关,相传释迦牟尼在涅盘前夕曾到过大足,在其讲佛之地留下了一双大脚,故人们叫当地为大足。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北面约1公里处,共有摩崖造像5000于尊,由唐末刺史韦君靖开凿于唐景福元年,后由地方官吏、乡绅、僧尼等续建,至南宋绍兴年间(892年-1162年)结束,历时250年。以其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尤以观音造像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北山石刻以当时流行的佛教艺术为主,体现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转轮经藏窟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约15千米处,由宋代高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历时70余年,以圣寿寺为中心,包括大佛湾、小佛湾等13处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万余尊,题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为主,整个造像群宛若一处大型的佛教圣地,展现了石刻艺术的精华。宝顶山有千手观音、释迦涅盘像、九龙浴太子等著名景点。

大足石刻(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大足石刻风景调查 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小学李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重点了解石刻的现在情况。 2、学习各类调查方式方法,撰写调查计划,并分工调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信息搜索技术,准确、高效、全面收集相关主题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技能与方法,增强团队意识。设计一份良好的问卷。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分解调查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2、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及灵活运用word软件的嫩里。 3、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他人、分享成果的良好品格。 2、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准确、高效、全面地收集相关主题资料。

【教学难点】:围绕调查目的分解调查内容,并综合运用相关软件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来观看一段录像片(课件:大足风光片) 2、我们重庆有许多这样漂亮的风景区,大足石刻就是其中之一,大足石刻是古代先民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我们如何去了解她,保护她,我们今天将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迹做出总结的贡献,同学们愿意吗? 二、新授: (一)网络调查,收集资料 1、撰写调查计划 师:同学们,你们要了解哪些关于大足石刻的信息,请你利用网络知识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在搜索前请撰写好总结的调查计划。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在小组中学会分工合作,信息共享。 (教学备注:信息搜索以网上搜索引擎的使用为主,对本机、相关联计算机内的资料收集也要重视。) 2、学生进行网络调查。 (教师随机巡视,并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3、汇报成果

大足石刻之——六道轮回图

大足石刻之——六道轮回图 大足石刻之——六道轮回图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佛教用这个观点来诠释世界、社会和人生,便出现了所谓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学说。六道轮回图即是这种学说的形象体现。 轮回之“轮”,是指车的轮盘;“回”指车的转动。“轮回”是譬喻众生的生死流转永无终期,犹如车轮旋转不停一般。 抱轮的蓝面巨人为转轮王,四川人称之为“无常鬼”。“无常”是佛教哲学范畴中的一个名词概念。如果我们把空间、事物缩到极限时就会发现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刹那变化,刹那生灭

的,佛教把这种瞬息万变刹那生灭叫做“无常”。这里把“无常”这个词人格化为“无常鬼”,让它来掌握生死轮回,以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皆不永恒。无常鬼怒目獠齿死咬轮盘,长舒两臂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即:业力所致的报应、遭遇不以众生意志为转移。 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 中心圈(第一圈):中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一切善恶行为都由思想意志所推动,发什么样的心,就导致造什么样的业。由于业力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各不相同,来世就会在不同境界之中轮回。在修行者的座下刻有猪、蛇、鸽子。猪表“贪”,蛇表“嗔”,鸽子表“痴”, 它们象征众生轮回之苦的根源。佛教认为,人生有诸多恶业因,其中尤以“三毒”为最,成为产生诸恶业的根本,故又称为“三不善根”,列为“根本烦恼”之首。 第二圈;形象表示了六道,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上中为天道。日月绕须弥山顶,顶上安宫殿,展示极乐世界;上左为阿修罗道。一三头六臂之神,手擎日月,侧有侍者,下有献供者,表示享天福而怀嗔心;右

旅投资料

旅投资料 “芭拉胡”,土家语,语意“峡谷”。 “芭拉胡”是重庆黔江的形象符号,代表黔江的山水和文化,是一种人文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旅游形象,是将所有的美好、所有的神秘、所有的人文聚集,形成的一个人格化、物格化的聚合体。 黔江区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12个镇、12个乡。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黔江区户籍人口53.6万人(常住人口44.5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3.3%。 重庆市黔江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黔江区国有独资重点企业,于2015年12月注册成立,现有注册资本金人民币2亿元。承担全区旅游产业开发、经营、管理职能。 全国5A级景区212家(2015)。江苏20个,位列第一。 游在黔江 北纬30度,武陵山腹地,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重庆市黔江区。她是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融瑰丽自然景观和绚丽人文风情于一体的新兴旅游目的地,是长江三峡和张家界这个世界级黄金旅游金三角的重要节点。有着“世界巴拉胡、中国峡谷城”和“峡谷峡江之城、清心清凉之都”的美誉。 民族风情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数民族达14个。在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各民族交错杂居,长期的经济交流、文化交往,风俗相染、语言相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创造了这里独特的文明史。 吹莽号 吹莽号:黔江的土家族、苗族,除了喜爱锣鼓、唢呐、咚咚喹等乐器外,还喜欢吹奏莽号。制作莽号的材料,有用金属的,也有用木料的,一般由莽哨和莽身两部分组成。过去土家族跳摆手舞之前,就吹这种高亢激昂的莽号,其他一些喜庆之时也有于唢呐配合吹奏,颇为独特。 打镏子 打镏子:土家族的打击乐,主要是鼓、锣、钹,二这些打击乐中,最使土家人喜闻乐见的是“打镏子”。打镏子是流传在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土家语称“家伙哈”或“五子家伙哈”,汉语叫“打挤钹”。 傩戏 傩戏也叫傩愿戏或傩堂戏。据有关史料记载,“傩戏”很早以前就在土家族地区流传。是在面具、歌、舞、道白等手段,装鬼扮神的戏剧元素基础上,逐步加入世俗的人物、情节和娱人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戏剧。粗狂古朴的仿古动作,狰狞凶恶、咄咄逼人的面具,使人联想到遥远的人类祖先刀耕火种、驱魔猎兽的生活情景。其面具工艺精巧,造型独特,栩栩如生。 毛古斯 毛古斯是土家族的一种原始戏剧活动的名称,原意是毛人的故事,反映了土家先民原始生存状态。毛古斯是土家族在跳摆手舞的间隙进行的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表演,与摆手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摆手舞是纯粹的舞蹈,毛古斯则重戏剧表演,也伴有歌舞,其表演具有具体人物上场,一般都有一个老毛古斯和若干小毛古斯,表演者全身裹着稻草或茅草(所以有的又叫茅古斯)。 土家摆手舞

大足石刻的简介

大足石刻的简介 大足石刻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敦煌、南大足” 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建于南宋,历时70多年,石刻共13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最大。宝顶山的石刻,在风格上和北山很不相同。这里的刻像,大都是用一组一组的雕像来连续表达一个或几个不同内容的佛经故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又有“天府灵山”的著称。北山石刻以佛湾造像最为集中,分南北两区域,南区多为晚唐、五代作品,北区则以两宋作品为主。 卧佛 重庆大足宝顶山的大足卧佛,是半身像。此雕像长31米,后半身隐于山石间,民间有此卧佛“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有“佛大不可度量”的意思大足卧佛群像借山石、山势而凿刻。 千手观音 这是我最喜欢的石雕,它是一个非常壮观的雕像,它的"千手"其实是1007只手,尤如孔雀开屏,分别从上、左、右三个方向伸出,每只手都雕得纤美细柔,手里拿着各种法器,而且每只手掌中还有一只眼睛,因此又名“千手千眼观音”。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传说千手观音原来是印度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庄王有三个公主,大公主叫妙金,二公主叫妙银,三公主叫妙善。妙善自幼出家修行,父王不让她去,她坚决要去。她所在的庙子住了500个大和尚,妙庄王一把火把这庙子烧了,500和尚都被烧死在里面。她父王作了恶业,身上长了500个大脓疮,什么药都用了也无济于事。医生说非要亲骨肉的一只眼一只手作药,才能医好。大公主不愿意,二公主舍不得。只有修行的三公主妙善,听说要亲生骨肉的一只眼和一只手才能治好父王的病,自己就挖了一只眼,砍了一只手给父王作药。父王服药后,全身脓疮消失,身体康复。妙善的大孝行为感动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就召见妙善公主:“你这大孝子,舍了一只眼、一只手,我就还你一千只眼、一千只手。”这样,妙善公主就成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为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所崇敬。宝顶山的千手千眼观音也就成了历代香火鼎盛,与峨眉齐名的佛教胜地。 转轮经藏窟

附重庆、大足石刻及丰都鬼城简介

附:重庆、大足石刻及丰都鬼城简介: 大足石刻、丰都鬼城考察(每位代表可二选一)及重庆夜景观光 280元(费用将一并开入会务及资料费中)。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 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 环山,江水回绕,城市傍水 依山,层叠而上,既以江城 著称。地处长江上游,东西 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 米,总面积8.2万平方千米, 与湖北、湖南、贵州、四川、 陕西等省接壤。 重庆自然景观颇为丰富,是一座大自然的艺术珍藏馆。其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原始景观俊美,山山环绕,美不胜收;境内还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等大江、河流横贯而过,水水相连。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了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立体画廊长江三峡,壮丽非凡,气贯河山。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之后而入长江,便又形成了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的嘉陵江小三峡,雄奇瑰丽,钟灵毓秀。青山秀水之间更是汇聚了众多的奇峰、幽谷、溶洞、泉瀑等旖旎的自然景观,令重庆之美雄奇于外。 重庆是一座举世闻名 的山城,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地 形起伏有致,立体感强,其夜 景蔚为壮观。重庆还是一座现 代化的城市(特别是自辖以后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 游资源堪称得天独厚。从夏禹

王“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涂山旧痕,到国共两党众多名人名事遗址(如著名的红岩村、渣滓洞、白宫馆位居其中);从大宁河千古悬棺真貌,到“上帝折鞭之处”的合川钓鱼城古迹;从驰名古今的长江三峡,丰都鬼城,到誉满天下的大足石刻,组成了具有重庆特色的“重庆风光”。同时,巴渝古朴独特的民风民俗引人入胜,多姿多彩的地方文艺令人倾倒。重庆还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吃”与“游”相得益彰,平添旅游者无限雅兴。 大足石刻是摩崖造像石窟艺术的总称。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丰都鬼城:"鬼城"丰都古为"巴子别都"。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丰都名山系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名山古刹多达27座;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

地府里的

地府里的“法庭”:报冤分平邮和快递包拯曾任“快递公司”CEO 大足石刻的速报司(左一) 1924年6月,顾颉刚到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岳庙做调查,在一一抄写七十六司的匾额时发现,“见报司”(也写作“现报司”)和“速报司”的匾额最多,香火最旺。看守的道士解释,凡有失掉财物的人,或是被冤屈的人,都到见报司烧香,若要报得快一点,就加烧速报司的香。顾颉刚笑道:“烧见报司的香是寄平常信,加烧速报司的香是在平信邮资之外加贴邮票寄快信。只是见报司的司官,他必然因为另有速报司,不肯把他的公事快办了!”将东岳庙最“吸金”的两个职能部门“歪解”为平邮哥、快递哥,由此生发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此乃顾先生那一代知识分子对宗教信仰的理性主义“定见”。顾先生有所不知的是,从北宋开始,平邮哥就跟快递哥“在一起”了。

四川大足石刻的石篆山九号龛,开凿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地藏十殿阎王塑像之旁就立有现报司、速报司二位司官。大足宝顶山第二十号的《地狱十王变相》,左右也塑有文官形象的现报司和速报司。 大足石刻展现的因果报应流程是这样的——亡魂进入地狱,接受十殿阎王的审判,判决书下达之后,就交由二司执行:左转进入现报司提供A餐“现世报”,右转速报司则是B餐“眼前报”。可以想见,有了A餐和B餐之后,购买“来世报”和“免堕六道轮回”套餐的信众自然就少了。北宋初的志怪小说《括异志》就记载了这样的冥府“新动态”:有一个不近人情的杨郎中,特别厌恶患上白化病的邻居儿子,给对方父亲五缗钱,令杀之,结果对方拿了钱之后连夜搬家,第二天杨郎中的独子突发急病而死。刚好同乡有人死而复生,透露“阴府新立速报司”,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杨氏所遭报应,正赶上这个阴府新部门的小试牛刀。 这么好的点子,从存世的文献来看,是由佛教贡献的。不过后来佛教的十王殿并没有普遍配置现报司和速报司,可能是因为二司的现世因果与“六道轮回”的佛教基本教义有着无法圆融之处。道教是偏向现世的宗教,佛教徒虔修功德要到来世才显现,道教徒却争一个此生此世成仙的结果。南宋初年的国民读本、劝善书《太上感应篇》就有一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那么谁来保证报应“如影随形”?当然是主管各种因果轮回的东岳庙。因此虽然《道藏》里面二司记载较佛教晚出,但是到了宋末元初,天下州府的东岳庙从七十二司扩展到七十五司、七十六司,现报司和速报司均是常设

大足石刻观后感

大足石刻观后感 出生农村的我可说从小跟着父母就游览过数不清的菩萨、佛之类的仙人或神庙,看到人们对它们的朝拜,然后愿佛愿观世音菩萨保佑他们升官发财等,又或者常听电视剧中的僧人们常说“佛光高悬,佛在心中,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才不免想到对仙人的信仰是从古人开始的,一直到今天这种传统的习俗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只是现代人对仙人的膜拜却成为了一种思想依赖。中国人有着跟风的习惯,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我的父母亦是如此,我虽不信佛仙之道,却不想打扰父母烧香拜佛的兴致。 长大后工作了,假日里常有同事相邀出门旅游,看着各类广告把大足石刻雕塑文化说得如何值得一去,但最终选择了去其他地方,似乎我与这石刻雕塑逃离不了干系,后来的工作波折居然让我到了大足工作,真是意料不到,而大足最有名的就是石刻文化,我们的公司项目又与这石刻联系紧密,公司还安排大足石刻的浏览学习课,那我一定好好领略它的风光。 6月5日在公司领导的驱车带领下前往北山,到了北山后老天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只见路面布满青苔和被修整过的园林,感觉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面貌,不远处有一两排挨着的卖雕饰品的小铺,周围人群稀少,一路顺着台阶往上,一耸现代人修建类似古庙建筑的龙岗山呈现在我们眼前。 购完票后在一位年龄约38岁左右皮肤白皙的女导游带领下开始了北山石刻的游览。导游开始好生为我们介绍,声间婉转悠扬,感觉自己必须得竖起耳朵听,否则就跟不上节奏,我突起了贪念想把导游讲的内容全程录音,后来被抓了个现行,无奈只有认真听导游慢道:“北山摩崖造像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是唐宋文化极盛时期的产物。大足石刻据说在大足县境内,有70多处,石刻塑像多达五万余尊。最有代表性的两处,一是北山石刻,为唐代建造,主要是形态各异的大小观音菩萨塑像,被誉为“观音佛像陈列馆”。二是宝顶山石刻,这一

大足石刻作文500字4篇_0

大足石刻作文500字4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大足石刻作文500字一:大足石刻(594字)今天我要带大家去看看重庆的名胜古迹,那就是大足石刻。大足有石像70多外,造像10多万身躯,是南方少见的一处规模宏大的石刻群,为什么在大足会集中出现这么石时刻呢?据史书记载,当时,全国各地战争不断,许多达官贵人不堪忍受战争之苦,纷纷举家搬到战争较少的四川,在成都。大足等地定居下来。渐渐地,大足越来越繁华,因为当地的人们信奉神佛会保佑家人平安。于是各家各户都纷纷出钱,请官府出面找工匠雕刻佛像。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著名的千手观音。可怕的六道轮回图和安祥的睡佛。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的千手观音,刻于南宋时期,

是大足石刻的一绝。可以说是石雕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主像千手观音高三米,在观音的背后左。右。上三方,呈放射状雕出1007只手臂,每只手心有一只眼睛,每只手中持一种器物,整个画面如孔雀开屏。同样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的六道轮回图刻于南宋时期。佛教认为,一切众生因果轮回之中,做善事者随善业而上升,作恶事者随恶业而下降,如此反复,无有终了。图中的巨轮,即使在人与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的车轮。宝顶山大佛湾的释迦涅圣迹图(俗称卧佛),刻于(1127)-(1279)时期。这尊释迦涅磐像全长31米,右胁而卧,表情安详,慧眼微闭,怡然自若,显得慈祥宽怀,气度非凡。释迦涅槃是佛教全部修行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听了我的介绍,你对大足石刻一定有了不少了解了。欢迎你来重庆做客,亲自去游览举世闻名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作文500字二:大足石刻(507字)很久以前就听说重庆大足石刻举世闻名,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浅谈大足石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再开发利用

浅谈大足石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再开发利用 [摘要]为传承了千年的宗教摩崖石刻艺术作品群,大足石刻的存在不仅仅彰显着我国古代时期壁画雕刻艺术的巅峰,更忠实地记录了几千年来大足地区文化发展对壁画雕刻艺术的影响,是不可再生的亟待保护的珍稀旅游资源。本文聚焦大足石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和现状,深入分析了大足石刻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大足石刻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再开发利用的合理 化建议。 [关键词]大足石刻;旅游资源;保护与再开发利用 文献综述 大足石刻是具有极高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早在大足石刻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前,国内学者对于大足石刻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例如在1996年,在全国第五届工程地质大会上,包括张赞勋、付林森、江 东云、姚金石等在内的几名学者就以《大足石刻风化物可溶盐形成及破坏作用机理》1为题提出了自己对于大足石刻旅游资源保护现状的研究与担忧,在深入分 析风蚀作用对于大足石刻旅游资源构成的破坏的同时,这几位学者从地质学专业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大足石刻旅游资源的建议。 在相关的研究进入讨论阶段后,随着我国学者李永德和朱明(2001)关于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材料的研究成果的发布2,利用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材料对石刻雕像等艺术作品进行科学复原的可能性大增,而且,在敦煌等地壁画的修复工作在相关材料的支持下,有关利用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材料对大足石刻的艺术品进行修复和保护的研究正式展开。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足石刻旅游资源,我国学者不仅仅研究出了用 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材料对大足石刻的艺术品进行修复和保护的方法,我 1张赞勋.付林森.江东云.姚金石.大足石刻风化物可溶盐形成及破坏作用机理[C].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 集[A].1996. 2李永德.朱明.FRP加固修复混凝土用粘结材料的研究(2)浸渍树脂[J].化学建材.2001(05)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 摩崖造像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之北而得名,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以北山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公里,海拔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公顷。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100号为南段,101~290号为北段)。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着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龛、第51号三世佛龛、第52号阿弥陀佛龛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西方三圣"、"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观"及伎乐天人、楼台亭阁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公元10世纪中叶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造像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幢等新内容。其艺术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如第53号的佛、菩萨像,既有唐代雕刻的丰满古朴,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长身躯。第273号的千手观音及其侍者、第281号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等,薄衣贴体颇具唐风,仪容秀丽又似宋刻。

观大足石刻有感

观大足石刻有感 6月5日公司安排的课程是熟悉大足文化,所以在肖主管的带领下,我们去游览了著名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开凿于唐,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续于明清。主要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分为宝顶石刻和北山石刻。 我们决定先参观北山石刻。从公司到北山时刻只花了几分钟时间,我们就来到了北山石刻了。走到大门口就感觉到了浓厚的古典文化,远处一座古塔顿时就吸引了我的所有注意力。北山的空气真好,犹如世外桃源。经过长长的石梯,我们就来到了北山石刻的入口处,一座古牌坊屹然矗立,它见证了多少的岁月沧桑,门口有大足的手工艺品的小店和很多关于大足石刻的介绍资料供游客购买。买了票,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向北山石刻出发了,又是漫长的石梯,两旁绿树成荫,空气质量绝对很好,经过5分钟的跋涉我们终于看到了一座破旧的建筑,进去就是北山石刻了,看到这么精美的石刻雕塑,却被铁栅栏围起来,心里感觉不是那么舒服。但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不被破坏,景区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北山石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唐代一支延伸到民国,首先我们参观的最早的作品,看到保存最好的是一尊护法神的雕像,面目峥嵘威严。这幅雕像保存完好,轮廓清晰,让我们看到古代的能工巧匠的精湛手艺。继续往左边走,就看到一尊

12只手的千手观音,古人说的千就是多的意思,所以超过6只手的都叫做千手观音。这尊雕像风化严重,手都掉了下来,古人以前修复过但是还是失败了。听导游说这房子是1952年才建的,也就是说1952年以前这些雕像都是风吹雨淋着的。再往前走我们就看到了佛主释迦摩尼的雕像了,修建于公元前565年,导游还给我们介绍了佛主的故事。在佛主的旁边又是一尊观音菩萨的雕像,这幅雕像面容清晰保存完好,体态偏胖,居说唐代都是以胖为美,所以现在减肥的妹妹赶快停止吧!后面还有很多小的雕像,穿过走廊就来到了北宋的雕像作品前了。首先看到的是两片孝经碑和孝心庭。这里也是一些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然后看到的是宋代一个大关赵懿简的书法,字体相当的好,但是被踏片商破坏了。然后又看到了宋代的观音雕像:水月观音,水月观音的姿态比较潇洒,体态窈窕。宋代的观音的面容和唐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也体现出了各代人的不同的审美观。然后看到的是方丈洞,刚好一方丈那么大,然后又看到了6臂观音和净瓶观音,然后看到的是地藏王,再就到了送子观音。然后看到的是号称东方的蒙娜丽莎,就是媚态观音。然后又看到了四大金刚的雕像。然后看到了保存最好的转经轮藏窟雕像,然后印象深的就是孔雀明王了,骑着的孔雀栩栩如生,非常精美。到最后还看到一个明代当官的雕像,他是想万事留名就把千手观音拆了,雕上自己的画像。虽然听上去不是很舒服,但是这雕像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也为我们后人了解当时的文化提供了依据。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 重庆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32111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Beishan cliff statues in Dazu stone carving scenic spot in Chongqing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之北而得名,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以北山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21.8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8.15公顷。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100号为南段,101~290号为北段)。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

大足石刻的评价和鉴赏

大足石刻的评价和鉴赏 艺术对于生活就像是催化剂,总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几分色彩。大自然创造的艺术总是能让人瞠目结舌,但人类的妙思巧手却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和含义。对于大足石刻我有着太多的情愫,爱着它那厚重的文化和那份少有的宁静,让人虔诚使人痴迷。 一、大足石刻的介绍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大足石刻因地处中国内陆山区,过去交通不便,幸免了历史战争的浩劫和人为破坏,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尤其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山摩崖石刻最集中。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神圣殿堂。 大足石刻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是重庆唯一两个五A级景区之一,是一座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金矿。 二、大足石刻的评价 (一)三大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5世纪和7世纪前后,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纪中叶走向衰落。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筑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 大足石刻之崛起,有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巴蜀相对安定,成为经济繁荣的地区,入宋以后更是如此。经济的发展为文化、艺术、宗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大足地处巴蜀地缘文化交汇之处,其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昌盛,9世纪末至公元1250年间,大足无大的战争,“内如世外桃源,外有战乱刺激”,人们有产生造像求神保佑的愿望。晚唐至宋有当地长官韦君靖、任宗易等的提倡、组织以及外地官员冯揖等捐资造像;有僧人赵智凤以一代宗师之坚毅营造宝顶山道场,等等,使大足石刻得以延续建造,渐具规模,走向顶峰。

大足石刻介绍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以佛教题材为主的宗教摩崖石刻,儒、道教造像并陈,是著名的艺术瑰宝、历史宝库和佛教圣地,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 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 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的体现。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是国内唯一真正的千手观音,约1006个,被誉为“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国宝中的国宝”。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龛窟密如蜂房。 宝顶山大佛湾造像长达500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变相与变文并举,图文并茂;布局构图谨严,教义体系完备,是世界上罕见的有总体构思、历经七十余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场。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内容的准确表达。 宝顶山大佛所显示的故事内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对世人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它涵盖社会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厌。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精雕细琢,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释、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大足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被誉为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石窟艺术陈列馆。 大足石刻规模之宏大,艺术之精湛,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好,更是世界罕见。毫无疑问,在渝西走廊这条旅游线路上,大足石刻犹如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杰出的艺术价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都让它熠熠生辉。

大足石刻英语导游词

Hello everybody,may I get your attention please?I’m your local guide from rock carving travel agency. Today I will get you to Dazu rock carving. I’m so glade to do this and I’m always at your service. Ok first let me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dazu rock carving. Dazu County wa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Chongqing municipality. It was found in first year of Qianyuan(建元) in Tang dynasty (758 a.d.),The name of Dazu Cou nty which suggested that of harvest and abundance has a long history of more than 1240 years. The Dazu Rock Carvings started around 650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D 618-907) and continued through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Qing Dynasty (1616-1911). Today, it is enjoys equal popularity with Dunhuang frescos壁画 and forms the trilogy(三部曲) with Yungang and Longmen Grottoes . And in 1999,it was listed as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Go up to mount Omei, and go down to Baoding Shan. The spots of rock carvings at Baoding Shan, Beishan, Nan Shan, Shizhuanshan and Shimenshan have been tourist resorts since ancient times. 14 km away from Dazu County ,stone caring on Mount Baoding were created from 1179 to 1249 in the South Song Dynasty. The person in charge was Zhao Zhifeng,who was born in Xueliang township of Dazu County,several km away from mount Baoding.He became a monk when he was five, and moved to the 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to learn Buddhism when he was 16.Then he returned home and had the Buddhism “Daochang”built under his care. He dedicated his following 70 years to this course until he passed away at eh age of 90,when the forest of statues was completed at a preliminary level.The Buddha Bay we are seeing now is the major part of the stone carvings on mount Baoding. Baoding Shan, Which has come to be known as the Mountain of Efficacy{efikes} under Heaven world, receive tens of thousands of visitors and tourists on the 19th of the second month of each Chinese lunar year, the date said to be the birthday of Thousand-Armed Awalokitesvar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