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doc

6. 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何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

相同;

3、能灵活运用P=ni/V及其两个变形式。

【学习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

【学习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摄氏度水的密度最大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

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

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二、课堂导学

复习提问

已知铁的密度为7.8X10,千克/米\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11.3X103千克/米\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正确回答出后总结:

密度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

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木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密度与温度一

演示课木实验6. 4-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

原因是:.

1、风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

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定时,升高时,体积,

密度; 降低时,体积,密度 o

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

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1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

的密度,杏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

4、水的反常膨胀:

温度低于4"C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

温度高于4P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3

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水的反常膨胀知道水的密度在笆时是最大的。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lX103kg/k,

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

6、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A. 20cm

B.

16cm

C. 15

cm

D.

24cm

【课堂练习】

1、一圆柱形容器,当装质量为lkg的酒精时,酒精的深度为20cm,若用此容器装1kg的水,则水的深度为(P酒精=0. 8g/cm3)()

5

(

?一甲

二乙

:二俺积

V7cm3 2、鸡尾酒是由儿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

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A. 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

3、图5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

是() 2。三

三田

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若V甲=V乙则m甲乙。

D.若m甲=川乙,则V甲〉V乙。o 。

1U

4、“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12所示.她听说宜阕茶

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

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

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5. 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打

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图象中,沾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及;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可进…步得出的推论是:水在4 °C W

(3)在寒冷的北方冬天,湖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鱼却能在湖底自由的生活°

请你估计一下湖底的水温为°C。

V7mL

6. 小华很想鉴别妈妈去云南旅游时带回来的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

的,于是,他向老师借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用天平测出一手饰的质量为90 g,用量筒测

出其体积为10 mL(p 恨=10. 5 g/cm*l cm3=l mL)

贝贝(1)通过计算说明该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

(2)若是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需要多少克纯银?

7. 下血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

图I?

4921—1~1_1_1~11_1_ 0 1 2 3 4 5 6 7

8Z/°C

确的是() A.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8.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

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 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新材料

新材料包括超导材料、纳米材料、激光材料、生物材料、绿色材料、智能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等。他们是时代的宠儿,是人类值得自豪的发现和发明。

1.超导材料——低温下的奇迹

超导材料在某温度下可以做到零电阻,传输电力不需要损耗,不发热,这就可以解决很大的电力。而旦超导还有抗磁性,只需消耗很少的电能就可以产生较大的稳态强磁场,而用常规导体,则要消耗很多的电能及大量的冷却水。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制成交流超导发电机、磁流体发电机和超导输电新线路等。

2.纳米材料——微观领域的新宠

纳米材料不同于晶体和非晶体,是物质的第三态固体材料。它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的,具有奇特的性能和广泛前景。纳米材料具有四大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纳米技术在信息技术、医学、环境、自动化技术和能源科学方面将会取得成就。

3.激光——神奇之光

激光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齐名,并称20世纪四大发明。发展始于上世纪60 年代,50多年来,激光的研究和应用在工农、军事、能源、信息技术、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的影响着我们,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激光的定向发光可实现对月球的精确测距。大功率的激光器输出的激光亮度要比太阳高上上百亿倍到千亿倍!闪光时间很短,可借助于它了解很快的变化。脉冲激光现在可以达到6飞秒(1飞秒=10-15秒)。颜色纯正单一,激光时钟的计时准确度可认到1 000 万年才差一秒!

4.形状记忆合金——有记忆力的金属

研究发现,这种合金的晶体结构可以进行斜方结构和立方结构的转换,从而在不同温度下实现宏观形态的自行转换。

从美国海军军械实验室冶金师布勒在1936年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这一特性,到最近30几年发展起来的特殊功能材料,己经取得很多不凡的成果。在太空天线研究方面,1970年美国首先将NiTi形状记忆合金做成天线,在较高温度下将合金做成天线,然后在低温的时候做成致密的块状,发射到太空后,由于阳光照射,合金升温到变形的温度,自己变成天线的形状。这种新天线比以前的大大减小了运载空间,也不易损坏。此举说明,这种合金大有用武之地!工业生产中,通过各种“形状记忆”无件的配合,可实现工序间或者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几种传统材料

传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

1.金属为我们所熟知,是重要的工程材料。金属键决定了固态金属的特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塑性形变能力。有纯铁、碳钢、铸铁,近年来出现低合金超高强度钢,超低温奥氏体钢,塑料模具钢。还有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 镁,钛及钛合金。

其中,铝及铝合金,由于自身的优点,在电气工程、航空工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还有许多有意思的金属,钥既加强了钢的硬度,又提高了韧性,使其刚柔并济。在钢中掺入 1.5%?2%的钥元素之称的坦克钢板,只要30亳米厚,普通炮弹就奈何不了它。

2.陶器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有先民们用粘土烧制而成,后来乂加入了石英长石等原料,提高工艺,乂制成了瓷器。

陶瓷有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普通陶瓷用于日用、卫生、电器绝缘、化工等。特种陶瓷有生物陶瓷、导电陶瓷、纳米陶瓷、智能陶瓷、透光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等。

智能陶瓷对人类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它是指在某种环境中,对气体温度和湿度能敏感的作出反应的陶瓷,如气敏陶瓷、湿敏陶瓷。有-?项基于此的技术可以使汽车节约20%以上的汽油消耗。高温结构陶瓷己在能源、军事、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方面起到了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

3.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黏膜、纤维、胶合剂和涂料等。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他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必需

品。近年来有许多新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有高分子磁性材料、高分子分离膜、医用高分

子材料、光功能高分子材料超级塑料等。它发展迅猛,前景广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 等时性原理。 2、预习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后反思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序号:02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②使用时注意? ?? (4)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练习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图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 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5、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都可能 6、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nm B 、2mm C 、2cm D 、2dm 7、一位同学想要测物理书一面纸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骤: A 、量出100页的厚度L B 、选用三角板,检查零刻度线是否完整 C 、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 D 、取物理书读出100页压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复习导学案(已审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12章 复习导学案 目录如下: 第七章复习导学案 第八章复习导学案 第九章复习导学案 第十章复习导学案 第十一章复习导学案 第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力》复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讨论形成知识框架; 2、看书讨论基本概念及规律; 3、会探究实验或作图; 4、会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1:请同学们看书讨论形成力相关基本概念知识框架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________有力,相互有力的作用的物体间并不一定________。 2.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二是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就是力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将_______。 5.力的示意图:是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的一条带_______的线段。 6. ________仪器叫做测力计。常用的是测力计是_____________。它的原理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测量前要了解其________和的大小,使用时,并较正_________。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________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线________。 7.物体发生________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有关,形变越________,弹力越大。 8.由于______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总是__ ___;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大小为G=_______,其中g=________N/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 ___。 9、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它的成正比。 展示评价1:学生回答,集体矫正。 学习活动2:请同学们看书复习整理力、弹力和重力概念相关内容,根据解题引导课堂讲练互动,讨论总结本章基本概念、规律 1、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体积的改变;(2)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通过活动探究,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并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解释有关现象 【问题讨论】跳板跳水运动员跳水前为什么总是站在跳板的最前端蹬跳板? 3、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1)判断物体是否发生了力的作用,如本题中墙壁对球是否有支持力,只要假设把墙壁移开,看球是否会移动,怎样移动.由图可知,球会向左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墙壁对球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导学案

目录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1)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序号:02 (3) 课题:运动的描述序号:03 (5) 课题:运动的快慢序号:04 (7)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序号:05 (9)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06 (12) 课题:声音的特性序号:07 (14) 课题:声的利用序号:08 (16) 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序号09 (18) 课题:温度计(一) 序号:11 (20) 课题:温度计(二)序号:12 (21) 课题:熔化和凝固(一)序号:13 (23) 课题:熔化和凝固(二)序号:14 (25) 课题:汽化和液化(一)序号:15 (27) 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序号:16 (29) 课题:升华和凝华序号:17 (31) 课题:光的传播序号:18 (33) 课题:光的反射(一)序号:19 (35) 课题:光的反射(二)序号:20 (37) 课题:平面镜成像(一) 序号:21 (39) 课题:平面镜成像(二) 序号:22 (41)

课题:光的折射序号:23 (43) 课题:光的色散序号:24 (45) 课题:看不见的光序号:25 (47) 课题:透镜序号:26 (49) 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序号:27 (52)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序号:28 (54) 课题:眼睛和眼镜序号:29 (56)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序号:30 (58)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序号:31 (60)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二)序号:32 (62) 课题:质量(一) 序号:33 (64) 课题:质量(二) 序号:34 (66) 课题密度序号:35 (68)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6 (70) 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序号:37 (7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 导学案稿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 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 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 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 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 2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导学案全册合集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三环:自学展示反馈 本章是初中物理学的开始,介绍了自然界最普遍、最 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 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本章共有4节: 1.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述了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 在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 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 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 2.第2节“运动的描述”,介绍了机械运动、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第3节“运动的快慢”,介绍了运动快慢的比较, 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 平均速度的意义.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通过 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 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4.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 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 走向社会”的理念.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接着介绍 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 律.初中物理中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 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 算,学生要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 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 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 别.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 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运动是宇宙的 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认识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 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 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长度、时 间、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 的理解和测量. 【课时建议】 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 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 第3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 1.图象法:本章中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和路程—时 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清楚地反映物体运动的 变化情况,从而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2.比较法:本章中在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时,利 用比较法更容易记忆二者的不同. 3.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运用了这种方 法,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路程或在运动路程相同 时比较运动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导学案全册

导学案设计 学科 物理 题目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设计者 赵立辉 时间 年级 七 教学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祖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祖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4领会物理的学习法。 教学重点 长度的单位;误差 教学难点 长度的测量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方法 探究、合作、交流、练习 一、预习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 ②使用时注意? ?? (4)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4、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都可能 5、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 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课前预习】 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 学生回答:吹、搧、罩 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 (三)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 5.得出结论6.交流合作7.提出新猜想 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 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 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当堂反馈〗P3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②P3第2题(2)。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4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___ 量筒怎样正确使用?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能”或“不能”);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或“间接”) 测量物理量的方法二、课堂导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学生看课本图6.2—1和6.3—2)(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1、课堂上练习用量筒分别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一、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干燥量筒m1;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加砝码至天平重新平衡后,读出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体积。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思考讨论:实验时可先称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再把液体倒掉后直接测出量筒的质量m1,在两者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吗?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例1.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_______ .A.组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全册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苏科版) 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课前预习】 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 学生回答:吹、搧、罩 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 (三)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 3.设计实验 4.实验验证 5.得出结论 6.交流合作 7.提出新猜想 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

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 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当堂反馈〗P 3 问题 【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②P3第2题(2)。 二、体验科学探究 【课前预习】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_______(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一、提问上节课布置完成的实验 1.检查学生做惯性实验的结果。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 篇一:八年级物理全册 6.1 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6.1力 【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建立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会解释一些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能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 二、新知学习 (一)力是什么 阅读课本101—10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观察课本101页图6-1中的力现象,找出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力的产生至少需要几个物体? 2、试举出生产和生活中有力存在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出力的概念并认识力的符号。 4、在上面的事例中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思考与辩析: 1、一个物体是否能产生力的作用? 2、物体不接触能否产生力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点拔: 产生力的条件:一是要有两个物体;二是两个物体之间一定要产生相互作用,如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这种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力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用左手击打右手,你有什么感觉? 2、用手挤压或拉伸弹簧,你有什么感觉? 3、用两手拉伸橡皮筋,你有什么感觉? 4、把条形磁铁的两端相互靠近,你发现了什么? 5、把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一起,相互挂弹簧测力计,你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 在有力产生的情况下,施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____,受力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____。举例关于力的作是相互的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1 篇二: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苏科版) 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课前预习】 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 学生回答:吹、搧、罩 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 (三)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 3.设计实验 4.实验验证 5.得出结论 6.交流合作 7.提出新猜想 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 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 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当堂反馈〗P 3 【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②P3第2题(2)。 二、体验科学探究 【课前预习】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_______(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一、提问上节课布置完成的实验 1.检查学生做惯性实验的结果。 2.蜡烛在水与油的混合液中,会处于什么状况?葡萄呢? 二、教学内容 1.学生阅读P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3-5 ①发现的现象②实验过程③实验研究④实验结果

八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沪科版(全套)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动力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是否合理,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 【学习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 1.该实验结论无法直接证明,只能通过推理得出。 2.要让小车从斜面静止滑下,注意放手时不能施加一个推力,否则无法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初速度相同。 知识链接: 本次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自主阅读教材P125~12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实验: (1)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将毛巾依次换成棉布和光滑的木板,重做上述实验,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讨论本实验的下列问题: ①几次实验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什么? 答: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初速度相同。 实验记录表: ②棉布比毛巾__光滑__(选填“光滑”或“粗糙”),小车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比在毛巾上__小__,小车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__远__。木板比棉布__光滑__(选填“光滑”或“粗糙”),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比在棉布上__小__,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__远__。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会怎样? 答: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序号:01 课题:科学之旅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 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

序号:02 课题: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②使用时注意? ?? (4)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练习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图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 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6、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都可能 7、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nm B 、2mm C 、2cm D 、2dm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科学之旅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 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 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后反思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下列单位换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3.75m=3.75m ×100=375cm B 3.75m=3.75m ×100cm=375cm C 3.75m=3.75×100 1cm=0.375cm D 3.75m=3.75×100cm=375cm 2.单位换算:4×105μm=_______m 7.84×106m=______km 25nm=________m 15km=__________cm 3.6m=__________nm 3×105km=______mm 二、课堂导学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 ①使用前观察? ?? ②使用时注意??? (4)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秋季学期八年级物理学案 第五章电流与电路 《5.1电荷》导学案 一、信息与评价 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二、学习目标: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说出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说出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说出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所用推理方法通过做静电实验,培养探究兴趣 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难点:为什么只存在两种电荷及摩擦起电原因。 三、自主学习:预习导学: 如何才能带电? 自然界中分为_____和_____电荷 电荷之间有什么相互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正电,________组成,________和________原子由

________带负电。 ________叫元电荷,用符号________表示。一个元电荷所带的电量是________________ 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________。 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___。 手拿一根金属棒,用毛皮或丝绸摩擦,金属棒一定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四、合作探究:活动与实践:请同学们准备一些碎纸屑,然后用塑料尺摩擦自己的头发后去靠近碎纸屑,看能发现什么? 什么是摩擦起电? 如何定义正电荷和负电荷? _________叫做电荷量,简称_________,单位_________,符号_________ 摩擦起电的实质: 思考: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 问题探究: 电荷间相互规律

(共26套)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全集汇总

(共26套)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 导学案全集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知道测量有误差, 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 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 符号:、、、、、、 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μm 1μm= nm 1m= nm 1cm= m 1nm= m 560mm= m 165cm= m 1250km= m 3、长度的测量 A、使用前, ; B、读数时视线; 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 D、对刻度尺的使用, 测量值需 .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 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 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准确值是 , 估计值是 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 (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 3、图中, 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 物体的长度为cm. 4、测一测

A. 物理课本的长 、宽 、厚度 ; B. 手指甲的宽约 cm 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 D.你的课桌高 、长 、宽 二、集思广益 ○ 1、使用刻度尺时, 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 ○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 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 尺量呢? ○ 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 ○ 4 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等. 方法:一看, 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 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 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二放, 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 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 三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四记, 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三、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 2001年第47届世乒赛, 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 性, 将乒乓球改为“大球”.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cm B .2mm C .2μm D .2dm 2、 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 成败. 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 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 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 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 .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 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 .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3、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g B 、某中学生1000米长跑成绩为1 min C 、物理课本长约为26 cm D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应不高于220V 4、图2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 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 . 1 cm 、5.50 cm B . 1 cm 、8.30 cm C . 1 mm 、8.30 cm D . 1 mm 、2.80 cm 5、下列记录结果中, 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