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制作注意事项

培养基制作注意事项
培养基制作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基质。其中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无机盐及各种必要的维生素。培养基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能源、组成菌体细胞的原料以及调节代谢活动。由于不同微生物营养类型不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配制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一般培养细菌常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放线菌常用淀粉培养基,培养霉菌常用马铃薯培养基,培养酵母菌常用麦芽汁培养基。

培养基除了要满足微生物生长所要求的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应保证微生物所需要的其他生活条件,如适宜的酸碱度,渗透压等,因此,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要求,应将培养基调节到一定的pH范围,如,细菌培养基中性偏碱、放线菌培养基偏碱、霉菌、酵母菌培养基偏酸。

根据研究的不同,可以将培养基制成固体、半固体和液体三种形式,固体培养基的成分与液体相同,仅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作支持物,通常加入 1.5~2.0%的琼脂,半固体加入0.3~0.5琼脂作支持物,有时也可用明胶或硅胶作为凝固剂。

1.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1)称量:按照培养基的配方,准确称取各成份于烧杯中。

(2)溶化:向上述烧杯中加入所需要的水量,搅动,然后加热使其溶解。用马铃薯、豆芽等配制的培养基,须先将马铃薯或豆芽按其配方的浓度加热煮沸半小时,

并用纱布过滤,然后加入其它成份继续加热使其溶化,补足水量,如果配

方中含有淀粉,则需先将淀粉加热煮融,再加入其它药品,并补足水量。(3)调节pH值:初制备好的培养基往往不能符合所要求的pH值,故需用酸度计,pH试纸或用氢离子浓度比色计来矫正。

(4)过滤:用滤纸或双层纱布(中间夹一层脱脂棉花)趁热过滤。

(5)分装: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将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烧瓶内,管口塞上棉塞,用牛皮纸包扎管口。

固体:分装试管,每管装液量为管高的五分之一,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三角

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一半为宜;倒平板的培养基每管装15~20mL。

(6)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2.培养基制作注意事项

(1)加热溶化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加热过程中所蒸发的水分应补足。

(2)pH值必须按各种不同培养基的要求准确测定。

(3)所用器皿要洁净,勿用铜质和铁质器皿。

(4)分装培养塞时,注意不得使培养基在瓶口或管壁上端粘染,以免引起杂菌污染。(5)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和温度,需按照各种培养基的规定进行,以保证杀菌效果和不损失培养基的必要成份,培养基灭菌后,必须放在37℃温箱培育24小时,无菌生长方可使用。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1.培养基配方的选定 同一种培养基的配方在不同着作中常会有某些差别。因此,除所用的是标准方法,应严格按其规定进行配制外.一般均应尽量收集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再依据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选用,记录其来源。 2 .培养基的制备记录 每次制备培养基均应有记录,包括培养推各称,配方及其来源.和各种成份的牌号。最终pH 值、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制各的日期和制备者等,记录应复制一份,原记录保存备查,复制记录随制好的培养基一同存放、以防发生混乱。 3.培养基成分的称取 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必须精确称取并要注意防止错乱.最好一次完成,不要中断。可将配方置于傍侧,每称完一种成分即在配方上做出记号,并将所需称取的药品一次取齐,置于左侧,每种称取完毕后,即移放于右侧。完全称取完毕后.还应进行一次检查。 4.培养基各成份的混合和溶化 培养基所用化学药品均应是化学纯的。使用的蒸煮锅不得为铜锅或铁锅,以防有微量铜或铁混入培养基中,使细菌不易生长。最好使用不锈钢锅加热溶化.也可放入大烧杯或大烧瓶中置高压蒸汽灭菌器或流动蒸汽消毒器中蒸煮溶化。在锅中溶化时、可先用温水加热并随时扰动,以防焦化、如发现有焦化现象、该培养基即不能使用,应重新制备。 待大部分固体成分溶化后,再用较小火力使所有成分完全溶化.迄至煮沸。如为琼脂培养基,应先用一部分水将琼脂溶化,用另一部分水溶化其它成分,然后将两溶液充分混合。在加热溶化过程中,因蒸发而丢失的水分,最后必须加以补足。 5.培养塞pH 的初步调整 培养基各成分完全溶解后,应进行pH 的初步调正,因培养基在加热消毒过程中、pH 会有所变化,例如,牛肉浸液约可降低.而肠浸液pH 却会有显着的升高。因此,对这个步骤,操作者应随时注意探索经验、以期能掌握培养基的最终pH ,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pH 调正后,还应将培养基煮沸数分钟,以利培养基沉淀物的析出。

鼻饲饮食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鼻饲饮食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饲的目的:对昏迷病人或不能由口进食者,从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 适应症:常用于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的病人;早产婴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拒绝进食的病人。 鼻饲的操作步骤要点 1、插管前物品准备齐全(治疗盘、一次性胃管包、无菌注射器、医用纱布、石蜡 固定胶条、手电筒、无菌棉签) 2、向病人解释,取适当卧位,清洁一侧鼻腔,润滑胃管前端。 3、插管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或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约45-55CM。 4、昏迷病人插管前应将头部梢向后仰,插至会厌部14--16cm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其下 颌靠近胸骨柄、再缓缓插入。 5、插管中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病人出现恶心,嘱 患者深呼吸,可稍停片刻再插入;如病人出现呛咳、紫绀、呼吸困难时,立即将管拔出、休息片刻再重插。 6、固定好胃管后先注入少量(10ml)的温开水,再注入鼻饲液,鼻饲液温度38℃-40℃, 每次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食物注入完后再注人少量(20ml)的温开水,防止食物存积胃管内阻塞管腔。 7、防止鼻饲液存积在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药片应研碎溶解后灌入;灌入 速度不可过快,鼻饲液不可过冷或过热;若灌入新鲜果汁,应与奶液分别灌入,防止凝块产生;鼻饲过程中,避免灌入空气,以防造成腹胀。 8、将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固定于病人枕边。 9、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 10、每次抽鼻饲液时应反折或夹住胃管末端、鼻饲完毕应再注入温开水,并将胃管提起, 使全部流入胃内。 11、拔管:用于病人停止鼻饲或长期鼻饲为减少鼻黏膜刺激,每周或每月需要更换一次 胃管。拔管时胃管开口端用夹子夹紧,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拔管余14cm左右, 嘱病人屏气,快速拔管,以防管内液体滴入气。拔管后帮助病人清洁鼻孔、面部及漱 口。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无菌操作 2.掌握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配制培养及时,为了使用方便和用量准确,通常采用母液法进行配制,即将所选培养基配方中各试剂的用量,扩大若干倍后再准确称量,分别先配制成一系列的母液置于冰箱中保存,使用时按比例吸取母液进行稀释配制即可。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 器材:电子天平、烧杯、容量瓶、细口瓶、药勺、玻璃棒、电炉。药品:NH4NO3、KNO3、CaCl2·2H2O、 MgSO4·7H2O、KH2PO4、KI、H3BO3、MnSO4·4H2O、 ZnSO4·7H2O、Na2MoO4·2H2O、 CuSO4·5H2O、CoCl2·6H2O、FeSO4·7H2O、 Na2-EDTA·2H2O、肌醇、烟酸、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盐酸硫胺素 (维生素B1)、甘氨酸。 四、实验步骤 1、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各成分按照表1培养基浓度含量扩大10倍用天平称取,用蒸馏水分别溶解,按顺序逐步混合。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000ml的容量瓶中,即为10倍的大量元素母液。到入细口瓶,贴好标签保存于冰箱中。配制培养基时,每配1L培养基取此液100ml。 表1 MS培养基大量元素母液制备 注意: (1) 配制大量元素母液时,某些无机成分如Ca2+、SO42-、Mg 2+和H2PO4一等在一起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为避免此现象发生,母液配制时要用纯度高的重蒸馏水溶解,药品采用等级较高的分析纯,各种化学药品必须先以少量重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后才能混合,混合时应注意先后顺序。特别应将Ca2+、SO42一、Mg 2十和H2PO4一等离子错开混合,速度宜慢,边搅拌边混合。

鼻饲的注意事项.

鼻饲的注意事项 鼻饲饮食的注意事项: ①鼻饲饮食的量应遵医嘱,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一般每天1200~1500ml,6~7次/天,每次200ml; ②鼻饲饮食的温度为38℃,温度过高烫伤粘膜,温度过低引起胃部不适; ③鼻饲饮食应现配现用,未用完的冰箱保存,24小时内用完,用时温水浸泡后使用; ④滴注时不能加入粉状物,以防堵管。不能加入酸性较强的食物(如西红柿)或药物(维生素C),以防凝块。 2.鼻饲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①插管时遇到阻塞,应停止插管,检查原因,不能强插,以免组织损伤。 ②注入食物后,不得搬动病人,可稍抬高床头,防止呕吐。 ③每次放入、取出胃管、注食前后都应夹闭胃管末端,防止空气进入。 ④长期鼻饲的病人,每1-2周更换胃管一次(夏天);每3-4周更换胃管一次(冬天)。 (1)根据病人情况和需求制定膳食种类。 (2)家庭自备鼻饲膳食要注意餐具卫生并用清洁纱布过滤。 (3)配制鼻饲液时最好现用现配。

(4)鼻饲液温度控制在38~40℃。可将鼻饲液滴在上肢前臂内侧试温。 (5)灌注药液前先核对药物,确认准确无误再研碎,用温开水融解后灌入胃内。 (6)每次灌入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以免堵塞胃管。 (7)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8)一般胃管每周更换一次,换管时先将管子轻柔、迅速拔出,冲洗后晾干消毒以备以后使用,经济情况允许可更换新的鼻饲管。3.1 防止误吸 鼻饲时要抬高床头,使之成30°~60°的角。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半卧位,头偏向健侧,防止返流误吸。鼻饲后30min 不要翻身和搬动病人。 3.2 避免胃潴留和腹胀 严重脑卒中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影响迷走神经对胃运动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失衡,血管收缩常引发胃黏膜缺血、缺氧,从而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过多的胃内容物刺激十二指肠肠壁上的脂肪和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胃肠反射抑制胃排空。因此,脑卒中的病人要多餐少量,必要时给予胃黏膜保护的药或胃动力药。

各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配方一萨氏(Sabouraud's)培养基 蛋白胨10克琼脂20克麦芽糖40克水1000毫升 先把蛋白胨、琼脂加水后,加热,不断搅拌,待琼脂溶解后,加入40克麦芽糖(或葡萄糖),搅拌,使它溶解,然后分装,灭菌,备用。 1.营养肉汤培养基 牛肉膏 0.3克 蛋白胨 1.0克 NaCl 0.5克 水 100毫升 pH 7.0~7.2 在烧杯中加水,称取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加热溶化后,调节pH值至7.0~7.2。分装,加棉塞,高压蒸汽灭菌即成。常用于培养细菌。 2.营养琼脂培养基 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增加20克琼脂即成。常用于培养细菌。 3.肉汁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牛肉 500克 蛋白胨 10克 NaCl 5克 pH 7.1~7.2 取新鲜牛肉500克,去净脂肪、筋腱后,绞碎或剁碎,加水1000毫升浸泡,15℃下放置12小时或50℃下放置半小时。用纱布将肉汁过滤,补足失水。向肉汁中加入蛋白胨和食盐。将肉汁加热,放入苏打(碳酸钠)至红色,调整pH值。分装,高压蒸汽灭菌。 将上述已灭菌的培养基用棉花滤去凝集的蛋白质,制成液体培养基,如需制成固体培养基,可在每100毫升液体中加入2克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再次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常用于培养细菌。 4.高氏一号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 2克 K2HPO4 0.05克 MgSO4·7H2O 0.05克 KNO3 0.1克 NaCl 0.05克

FeSO4 0.001克 琼脂 2克 水 100毫升 pH 7.2~7.4 在烧杯中加水95毫升,加热至沸腾,取可溶性溶粉2克,用5毫升水调成糊状,倒入沸水中和匀。再称取其它药品,陆续加入烧杯内(待一种药品溶解后,再加入第二种药品)。待全部药品溶解后,停止加热,补足失水,调pH值至7.2~7.4。分装后,高压蒸汽灭菌。本培养基常用于培养放线菌。 5.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马铃薯 200克 蔗糖 10克 琼脂 20克 水 1000毫升 自然pH 称取200克马铃薯片,加水1000毫升,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补足失水。在上述滤汁中加入10克蔗糖、20克琼脂,加热使琼脂熔化。分装后,高压蒸汽灭菌。常用于培养酵母菌。 6.麦芽汁培养基 将从啤酒厂买来加有啤酒花的麦芽汁,装入锥形瓶中,加塞高压蒸汽灭菌。常用于培养酵母菌。 7.察氏培养基 NaNO3 2克 K2HPO4 1克 KCl 0.5克 MgSO4 0.5克 FeSO4 0.01克 蔗糖 30克 琼脂 15~20克 水 1000毫升 自然pH

鼻饲的注意事项

鼻饲 目的 1、通过胃管提供食物及药物 2、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等 3、拒绝进食的患者 4、早产儿及病情危重的患者 操作要点 ⒈首先就是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给膳食,最后再用温开水冲管。 ⒉两次膳食之间可加用果汁、菜汁、温开水等,以增加水分。 ⒊每次注入膳食前应用纱布过滤,以防胃管堵塞。 ⒋膳食与饮料的温度应在摄氏38-40度,流经胃管的速度不宜过快,每次注入量不超过200毫升。 ⒌每次抽吸鼻饲液后应反折胃管末端,避免灌入空气,引起腹胀。 ⒍鼻饲完最后应用温水冲洗胃管,防止鼻饲液寄存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胃管、 7、灌注完毕,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线绳扎紧,纱布包好,整理用物,并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⒈注意预防鼻饲引起的腹泻:①患者对鼻饲要有一段适应过程,开始时膳食宜少量、清淡,逐渐加量,中午食量稍高于早晚,每日5-6次。②灌注的饮料过冷、过热,均可引起腹泻或胃肠反应。因此,灌注前可以手背侧皮肤测试饮料温度,以不感觉烫为宜。③食物、餐具与灌注时应注意卫生,膳食应新鲜配制。④注意膳食的调节,如排便次数多,大便酸臭,可能就是进入过多的糖类所致;大便稀臭,呈碱性反应,可能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⒉胃管保留时间:一般7-10天更换1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在末次灌注后拔出,次晨更换,插入另一侧鼻孔。每日应清洁鼻腔,加强口腔卫生,以预防并发症。 ⒊注意观察:胃管就是否在胃中。在为病人吸痰时可刺激气管造成剧烈咳嗽,或同时出现呕吐反射,使胃内压上升而发生返流现象,有可能使胃管脱出而盘绕在口腔内。 ⒋拔管:动作宜轻柔而迅速,以免引起呕吐或返流液被吸入气管。 5、每次注入量200ML,间隔时间2个小时,注射前后用温开水冲管。

细胞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

细胞培养基及其配制方 法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D M E M(A)细胞培养基(粉末型)成分

DMEM各种成分都有什么作用 一般的基础培养基包括四大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

(1)无机盐:对调节细胞渗透压、某些酶的活性及溶液的酸碱度都是必须的。 (2)氨基酸:缬氨酸、亮、异亮、苏、赖、色、苯丙、蛋、组、酪、精氨酸、胱氨酸(L型)都是细胞用以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不能由其他氨基酸或糖类转化合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谷氨酰胺(glutamine)。谷氨酰胺具有特殊的作用,对细胞的培养特别重要,能促进各种氨基酸进入细胞膜;它所含的氮是核酸中嘌呤和嘧啶的来源,还是合成—磷酸腺苷、二磷酸腺甘和三磷酸腺苷的原料。细胞需要谷氨酰胺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谷氨酰胺缺乏可导致细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在配制各种培养液中都应补加一定量的谷氨酰胺。值得注意的是:谷氨酰胺在溶液中很不稳定,故4℃下放置1周可分解50%,使用中最好单独配制,置-20℃冰箱中保存,用前加入培养液中。 (3)维生素:是维持细胞生长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中大多形成酶的辅基或辅酶,对细胞代谢有重大影响。 (4)碳水化合物:是细胞生命的能量来源,有的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几乎所有培养基或培养液中都以葡萄糖作为必含的能源物质。 (5)葡萄糖和谷胺酰胺:体外培养条件下,葡萄糖主要经糖酵解降解,产生过量的乳酸。减少乳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限制培养基中葡萄糖的含量,但葡萄糖含量过低可造成细胞营养供应不足,细胞生长抑制。在目前常用的培养基中,葡萄糖和谷胺酰胺是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其能量代谢通路与体内完全不同,表现为葡萄糖主要经糖酵解途径为细胞提供能量,谷胺酰胺大部分通过不完全氧化途径,另一小部分通过完全氧化为细胞供能。 ?

护理资格知识禁忌使用鼻饲法的患者解析

1.禁忌使用鼻饲法的患者是(E) A.口腔手术后 B.破伤风患者 C.昏迷患者 D人工冬眠患者 D.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 2.不适合昏迷患者口腔护理的用物是(D) A.石蜡油 B.压舌板 C.弯血管钳 D.吸水管 E.治疗碗 3.溃疡病患者出现下列哪项病情提示有穿孔发生(D) A.饮量突然减少 B.嗳气反酸加重 C.恶心、腹胀明显 D.上腹剧痛、腹肌紧张 E.常发生“午夜痛” 4.王某下楼时不慎致踝关节扭伤,2小时后来医院就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B) A.局部用热水袋 B.局部用冰袋 C.局部按摩

D.冷热敷交替使用 5.下列哪项不是清洁的目的:(C) A.去除潜在病原微生物 B.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 C.保持物品美观 D.预防医院感染 6.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是(C) A.视力减退 B.角膜混浊 C.眼分泌物增多呈脓性 D.眼分泌物结痂 E.睑结膜、穹窿结膜不充血 7.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者其血型为:(C) A.A型 B. B型 C.A型或A B型 D. B型或A B型 8.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法不包括下列哪项(C)

A.心理治疗 B.药物治疗 C.休克疗法 D.激素治疗 E.康复训练 9.麻醉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的主要作用是:(B) A.减少麻醉药的不良反应,消除不利的神经反射B.抑制唾液腺、呼吸道腺体的分泌 C.镇静,缓解焦虑 D.提高痛阈,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10.心力衰竭概念的最重要的内容是(A) A.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B.心排血量相对降低 C.心排血量绝对降低 D.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E.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11.大咯血病人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高浓度氧疗 C.防止大出血休克 D.使用呼吸兴奋剂 12.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是(D)

鼻饲注意事项

1、必须通过三种方法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 2、操作前评估:患者年龄、生命体征、神志、血氧饱和 度(大于74%)、伴随症状(如肺部炎症、慢支、肺气肿等) 3、不可反复试插,必须有间隔。 4、无论患者清醒与否,在胃管插入15cm时须将患者头 部抬起,使下颌贴近胸骨柄,便于胃管置入。 5、听气过水声时听诊器放置位置为剑突下稍篇左侧,并 注意与肠鸣音的区别。 6、胃管插入长度为成人45—55cm,应根据患者的身高等 确定个体化长度。为防止反流、误吸,插管长度可在55cm以 上,若需经胃管注入刺激性药物,可将胃管再向深部插入 10cm.。 7、体位:能配合者取半卧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 卧位,昏迷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8、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避免过冷或过热,新 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凝块,药片应研碎溶解后 注入,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 9、拔管时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嘱患者深呼吸, 在其呼气时拔出,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到咽喉处快速拔出, 避免管内残留液体滴入气管。 10、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 11、每次鼻饲前应证实胃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少量温水 冲管后再进行喂食,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温开水,防止鼻 饲液凝结。 12、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换胃 管。 13、每次抽吸鼻饲液后应反折胃管末端,避免灌入空气, 引起腹胀。 14、鼻饲完毕后应冲净胃管,防止鼻饲液积存于管腔中变 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15、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35°,可避免进食过程中及进食后的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 16、回抽有胃液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胃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ml),此时应停止鼻饲,待症状好转后再行鼻饲。如无异常可缓慢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再灌注鼻饲药物或流食。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1、营养肉汤培养基 胨10g 肉浸液1000ml 氯化钠5g 取胨与氯化钠,加入肉浸液内,微温溶解后,调节pH为弱碱性,煮沸,滤清,调节pH 值使灭菌后为7.2±0.2,分装,115℃灭菌30分钟。 2、营养琼脂培养基 照上述营养肉汤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加入15~20g琼脂,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 7.2±0.2,分装,115℃灭菌30分钟。 3、虎红琼脂培养基 胨5g 虎红(四氯四碘荧光素)0.0133g 葡萄糖10g (或0.133%虎红溶液10ml) 磷酸二氢钾(KH2PO4) 1g 琼脂15~20g 硫酸镁(MgSO4.7H2O) 0.5g 水1000ml 除葡萄糖、虎红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加热溶化后,滤过,加入葡萄糖、虎红,分装,115℃灭菌30分钟。 4 、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PD) 胨10g 琼脂15~20g 酵母浸出粉5g 水1000ml 葡萄糖20g 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加热融化后,滤过,加入葡萄糖,分装,115℃灭菌15分钟。 5 、胆盐乳糖培养基(BL) 胨20g 牛胆盐 1.3g 乳糖5g (或去氧胆酸钠0.25g) 氯化钠5g 水100ml 磷酸氢二钾(K2HPO4) 4.0g 磷酸二氢钾(KH2PO4) 1.3g 除乳糖、牛胆盐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加热使溶解,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4±0.2,煮沸,滤清,加入乳糖、牛胆盐,分装,115℃灭菌30分钟。 6 、曙红美亚甲蓝琼脂培养基(EMB) 营养琼脂培养基100ml 2%曙红溶液2ml 20%乳糖溶液5ml 0.5%亚甲蓝溶液 1.3~1.6ml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配方及制备方法

一、孟加拉红培养基(虎红培养基) 配方: 蛋白胨5g 葡萄糖10g 磷酸二氢钾1g 硫酸镁(MgSO4?7H2O)0.5g 琼脂20g 1/3000孟加拉红溶液100ml 蒸馏水1000ml 氯霉素0.1g 制法: 上述各成分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后,再加孟加拉红溶液。 另用少量乙醇溶解氯霉素,加入培养基中,分装后,121℃灭菌20min。 用途: 分离霉菌及酵母 加入红色素对培养基进行染色的原因主要是便于根据红色的浓度和色调的变化,以观察培养基的理化性质是否有所改变。 二、PDA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 配方: 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琼脂15~20g 自来水1000ml 制法: 马铃薯去皮,切成小块煮沸半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溶化后补足水至1000ml。121℃灭菌30min。 用途: 一种常用的培养基,宜培养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真菌。 1.培养基经灭菌后,必须放在37C温箱培养24h,无菌生长者方可使用。 2.PDA培养基一般不需要调pH。对于要调节pH的培养基,一般用pH试纸测定其pH。如果培养基偏酸 或偏碱时,可用lmol/LNaOH或lmol/LHCL溶液进行调节。调节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l溶液,防止 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成分。 3.培养基在使用时也可以做成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用于菌类的震荡培养。 4.培养基也可以加入氯霉素或土霉素,加入量为0.1g/L培养基,主要是为了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干扰 性 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配方: 牛肉膏3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15~20g 水1000ml pH 7.0~7.2 制法: 121℃灭菌20min。 用途: 培养细菌 牛肉膏中含有肌酸、肌酸酐、多肽类、氨基酸类、核苷酸类、有机酸类、矿物质类及维生素类的水溶性物质。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发酵。

鼻饲的注意事项

鼻饲的注意事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二.鼻饲的注意事项 1.鼻饲饮食的注意事项:①鼻饲饮食的量应遵医嘱,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一般每天1200~1500ml,6~7次/天,每次200ml;②鼻饲饮食的温度为38℃,温度过高烫伤粘膜,温度过低引起胃部不适;③鼻饲饮食应现配现用,未用完的冰箱保存,24小时内用完,用时温水浸泡后使用;④滴注时不能加入粉状物,以防堵管。不能加入酸性较强的食物(如西红柿)或药物(维生素C),以防凝块。 2.鼻饲操作时的注意事项:①插管时遇到阻塞,应停止插管,检查原因,不能强插,以免组织损伤。②注入食物后,不得搬动病人,可稍抬高床头,防止呕吐。③每次放入、取出胃管、注食前后都应夹闭胃管末端,防止空气进入。④长期鼻饲的病人,每1-2周更换胃管一次(夏天);每3-4周更换胃管一次(冬天)。 (1)根据病人情况和需求制定膳食种类。 (2)家庭自备鼻饲膳食要注意餐具卫生并用清洁纱布过滤。 (3)配制鼻饲液时最好现用现配。来源:考试大 (4)鼻饲液温度控制在38~40℃。可将鼻饲液滴在上肢前臂内侧试温。 (5)灌注药液前先核对药物,确认准确无误再研碎,用温开水融解后灌入胃内。 (6)每次灌入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以免堵塞胃管。 (7)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8)一般胃管每周更换一次,换管时先将管子轻柔、迅速拔出,冲洗后晾干消毒以备以后使用,经济情况允许可更换新的鼻饲管。 3.1防止误吸

鼻饲时要抬高床头,使之成30°~60°的角。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半卧位,头偏向健侧,防止返流误吸。鼻饲后30min不要翻身和搬动病人。 3.2避免胃潴留和腹胀 严重脑卒中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影响迷走神经对胃运动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失衡,血管收缩常引发胃黏膜缺血、缺氧,从而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过多的胃内容物刺激十二指肠肠壁上的脂肪和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胃肠反射抑制胃排空。因此,脑卒中的病人要多餐少量,必要时给予胃黏膜保护的药或胃动力药。 3.3预防腹泻 腹泻是鼻饲中常见的并发症,本组24例出现腹泻,原因多为消化不良,其次是灌注器俱被污染引发。所以应注意:①鼻饲前要给试餐液20~30ml,待胃肠功能适应后再给予正常的鼻饲液。②每次的鼻饲量一次不得超过200ml,做到量少多餐。③鼻饲液必须是当日配制,一切容器要进行消毒处理。 3.4防止便秘 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鼻饲液又多为少纤维食物,对胃肠的刺激减弱,致使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份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因此,适时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定时给以缓泻药;适当调整食物纤维含量,防止和减少便秘的发生。3.5杜绝发生高血糖 病人常因应激反应儿茶酚胺增高,代谢加快,使胰血糖素及胰岛素失衡。鼻饲液中的含糖高也是导致高血糖的重要原因。所以,鼻饲期间要密切监测血糖、尿糖,并及时调整鼻饲液的糖量。 五、应用鼻饲管的告知程序

鼻饲病人的饮食护理(范文)精选

鼻饲病人的饮食护理 一、胃管留置时间: 普通胃管每周更换1次,硅胶管每月更换1次,于晚间末次喂食后,将管快速拔除,同时夹紧管口,以免液体流入气管,次日晨换管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二、鼻饲时的体位: 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低下及贲门括约肌处于开放状态胃液易返流而造成误吸,甚至合并肺炎。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40度,可避免进食过程中及进食后的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同时,在脑卒中时由于肢体健侧吞咽功能好于患侧,鼻饲时头偏向健侧,可明显降低胃反流的食物误吸入气管。特别应注意的是鼻饲后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后再恢复平卧位,以免吸气时将食物吸入肺部,造成窒息。 三、温度: 食物要冷却至38-40度,放于前臂内侧而不觉烫,方可注入。鼻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烫伤或冻伤黏膜。 四、常用鼻饲饮食及量 常用鼻饲饮食包括混合奶和匀浆饮食。混合奶的可用食物包括:牛奶、豆浆、熟鸡蛋、浓米汤、肉汤、蔗糖、植物油、食盐等。匀浆饮食的可用食物包括: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鸡蛋、鱼、虾、鸡肉、瘦肉、猪肝、蔬菜、油、盐等。

鼻饲病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而清淡,以后逐渐增多。昏迷或较长时间未进食者,第一、二天以混合奶为主,每次50~100毫升,4小时喂一次,如无特殊不适,从第3天开始,即可进食匀浆膳。长期进食匀浆膳的病人,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400毫升,每日3~4次,加水数次,每日总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 五、鼻饲时需注意事项: 1、灌注饮食前后要注意观察胃管是否在胃中。在病人剧烈咳嗽,或出现呕吐反射时,可使胃内压上升而发生返流现象,有可能使胃管脱出而盘绕在口腔内。 2、每次鼻饲前应先回抽。有胃液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毫升),此时应停止鼻饲,待症状好转后再行鼻饲。如无异常可缓慢注入少量温开水(30毫升),然后再灌注鼻饲药物或流食。药物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灌入。鼻饲速度应缓慢,并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每次抽吸鼻饲时应将胃管返折,返折胃管可避免空气进入胃内造成腹胀。 3、鼻饲后用温水30毫升冲洗胃管,避免食物残留在胃内发酵或变质,引起病人胃肠炎或堵塞管腔。将胃管末端返折并用纱布包好,皮筋系紧,如用三通的应每天冲洗三通。 4、主动与被动活动,如床上肢体运动、坐轮椅在室内、外活动,主要是促进肠蠕动利于消化吸收。 5、注意口腔清洁每日做口腔护理。可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的溃疡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还可以防止口臭、口

鼻饲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

鼻饲操作注意事项 1如病情允许鼻饲时及鼻饲后2h抬高床头30-45度,检查胃管植入长度。 2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抽吸有胃液,或者有负压,确定在胃内注入少量温开水润滑管腔。 3遵医嘱缓慢灌入鼻饲液或药物,一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时间间隔不少于2h,避免灌入空气,避免灌入速度过快、避免鼻饲液过冷过热。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灌入,避免产生凝块。4每次用注射器抽吸鼻饲液时,应反折胃管末端,防止导管内容物反流或空气进入造成腹胀。 5鼻饲毕应再次注入少量温水,冲净胃管,避免食物积存于管腔中干结变质,造成胃肠炎或者堵塞管腔。 6将胃管末端反折并用纱布包好,用别针把胃管固定于大单、枕旁或患者衣领处。防止灌入食物反流,防止胃管脱出。 7洗净注射器,放治疗碗,盖好备用。 8鼻饲后30分钟内禁止翻身、拍背、吸痰等操作。

鼻饲操作观察要点 1、避免管路脱出:采取双固定法妥善固定胃管(鼻翼、脸颊), 对烦躁者应采取约束带适当约束,以免患者拔管,翻身拍 背时尤其不要牵拉胃管。 2、避免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鼻饲时应采取半卧位,温度 38-40度为宜,注入不可过快,鼻饲量不可过多,鼻饲液过 于粘稠应适量稀释及加热。鼻饲液储存时间不宜过长,不 可超过24小时。剩余鼻饲液应放入冰箱内冷藏,保证鼻饲 液的新鲜。保证餐具的清洁,胃管前端用纱布包裹以保持 清洁。 3、避免食物误吸的危险:患者鼻饲时或鼻饲后发生呕吐应立 即头偏向一侧,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使用负压吸引器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 4、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一般为禁食护理,少量出血无呕吐患者 可进食温凉、清淡的流食。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面色 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等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观察 大便的性质颜色。发生出血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注意保暖,保持安静。

鼻饲的注意事项

二.鼻饲的注意事项 1.鼻饲饮食的注意事项:①鼻饲饮食的量应遵医嘱,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一般每天1200~1500ml,6~7次/天,每次200ml;②鼻饲饮食的温度为38℃,温度过高烫伤粘膜,温度过低引起胃部不适;③鼻饲饮食应现配现用,未用完的冰箱保存,24小时内用完,用时温水浸泡后使用;④滴注时不能加入粉状物,以防堵管。不能加入酸性较强的食物(如西红柿)或药物(维生素C),以防凝块。 2.鼻饲操作时的注意事项:①插管时遇到阻塞,应停止插管,检查原因,不能强插,以免组织损伤。②注入食物后,不得搬动病人,可稍抬高床头,防止呕吐。③每次放入、取出胃管、注食前后都应夹闭胃管末端,防止空气进入。④长期鼻饲的病人,每1-2周更换胃管一次(夏天);每3-4周更换胃管一次(冬天)。 (1)根据病人情况和需求制定膳食种类。 (2)家庭自备鼻饲膳食要注意餐具卫生并用清洁纱布过滤。 (3)配制鼻饲液时最好现用现配。来源:考试大 (4)鼻饲液温度控制在38~40℃。可将鼻饲液滴在上肢前臂内侧试温。 (5)灌注药液前先核对药物,确认准确无误再研碎,用温开水融解后灌入胃内。 (6)每次灌入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以免堵塞胃管。 (7)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8)一般胃管每周更换一次,换管时先将管子轻柔、迅速拔出,冲洗后晾干消毒以备以后使用,经济情况允许可更换新的鼻饲管。 3.1 防止误吸 鼻饲时要抬高床头,使之成30°~60°的角。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半卧位,头偏向健侧,防止返流误吸。鼻饲后30min不要翻身和搬动病人。 3.2 避免胃潴留和腹胀 严重脑卒中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影响迷走神经对胃运动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失衡,血管收缩常引发胃黏膜缺血、缺氧,从而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过多的胃内容物刺激十二指肠肠壁上的脂肪和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胃肠反射抑制胃排空。因此,脑卒中的病人要多餐少量,必要时给予胃黏膜保护的药或胃动力药。 3.3 预防腹泻 腹泻是鼻饲中常见的并发症,本组24例出现腹泻,原因多为消化不良,其次是灌注器俱被污染引发。所以应注意:①鼻饲前要给试餐液20~30ml,待胃肠功能适应后再给予正常的鼻饲液。②每次的鼻饲量一次不得超过200ml,做到量少多餐。③鼻饲液必须是当日配制,一切容器要进行消毒处理。 3.4 防止便秘 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鼻饲液又多为少纤维食物,对胃肠的刺激减弱,致使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份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因此,适时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定时给以缓泻药;适当调整食物纤维含量,防止和减少便秘的发生。 3.5 杜绝发生高血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