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随访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电话随访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电话随访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和其他治疗所达不到的。

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80.4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手法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起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同时减少了非类固醇性抗炎类药物(NSAID)和非麻醉性止痛剂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TCD检查可以为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Headache Classific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Headache Society.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and edifion[J].Cephalalgia,2004,24(Suppl1):9-160.[2]Thome R,Grimby G,Wright BD,et al.Rasch analysis ofVisual Analog Scal emeasurem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 rome in women[J].ScandJ Rehabl Med,1995,27:145-151.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407.

[4]焦明德.实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72.

[5]匡培根1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70.

[6]赵海宁,李军,朱艳,等.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联合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2):69-70.

(收稿日期:2012-02-15)

电话随访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谢淑萍,项冬仙,杨方英,江子芳(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杭州310022)

摘要:目的:了解电话随访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急性期和远期并发症、病情及健康教育需要制定随访表,由高年资护士承担随访工作,电话随访2010年4月1日起完成放射治疗的住院鼻咽癌患者,随访时间为出院后1月、3月、6月、12月,并记录结果。结果:至2011年4月30日,共登记在册的随访对象为95人,2位患者于放疗后6月随访时已死亡,其余均在随访中,随访率达97.9%。已完成3次及以上随访的患者为60人,坚持颈部活动锻炼、张口锻炼、洗鼻分别达100%、96.7%、100%;且达到了功能锻炼的目的,颈部活动自如者59例(98.3%),门齿间距≥3横指者55例(91.7%)。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电话随访;鼻咽癌;放疗;功能锻炼;依从性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739.63 文章编号:1005-5916(2012)07-0761-02

鼻咽癌是以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损伤周围正常组织;且由于鼻咽癌病灶附近是垂体、脑干、颅神经、眼、耳、口及唾液腺等重要组织和器官,病灶本身可对其产生破坏,加上放射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从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樊晋川等分析发现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引起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活动受限和张口困难的相关副反应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问题[1]。对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晚期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除了从放疗技术本身入手外,放疗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医学护理以及功能锻炼,可减轻和减少部分放射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为了解患者在出院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院内健康教育的效果,我科自2010年4月起,对鼻咽癌放疗后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现就其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随访情况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1 随访对象

从2010年4月1日起,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在我院住院完成放射治疗并同意接受随访的患者;排除门诊放疗患者。

2 随访方法

随访工作主要由科内高年资护士承担,对每位鼻咽癌放疗后出院患者随访4次,分别在病人出院后1月、3月、6月、12月进行,随访内容预先根据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期和远期并发症、病情及健康教育需要而制定;其中涉及功能锻炼主要为颈部活动操和有无受限;张口锻炼和门齿间距;洗鼻和鼻塞情况。在住院期间对每一位鼻咽癌治疗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重要性;在患者出院时评估功能锻炼情况,向患者解释、说明在今后的康复过程中我们随访工作的开展,取得患者的配合,并做好患者信息登记;根据患者出院时间确定随访对象和随访人数,每周安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年7月第32卷第7期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09-19T11:39:02.2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王敏[导读] 在护理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过程中,应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实施的护理到位,可极大地减少放射治疗的并发症 王敏 (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贵州兴义 5 6 2 4 0 0 )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7-0278-01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78.08%,占上呼吸道癌肿的92.99%。鼻咽癌原发于鼻咽粘膜上皮,具有原发部位隐蔽,不易被早期发现,病理分化差,恶性程度高,易呈浸润性生长及早期转移的特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本病的治疗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目前,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因为鼻咽癌多为低分化鳞癌,对射线敏感,而放疗后5 年生存率较高,因此放射治疗为首选)。但由于放射治疗在有效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出现很多并发症。因此,在放射治疗的同时要注重不良反应的治疗及护理,才能使放疗期顺利完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0 例(2009 年1 月-2011 年12 月收治),其中男性35 例,女性15 例,年龄20-73 岁。症状:鼻塞45 例,头痛41 例,鼻衄29 例,淋巴结肿大40 例。癌症分型:I-II 期10 例,III-IV 期40 例。 1.2 治疗方法 50 例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其中首次放疗48 例,复发2 例。均分段放疗,第一阶段25 次(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次,周末休息),第二阶段10 次,总量6000-7000cGy。 2 护理 2.1 放疗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肿瘤患者大多思想压力重,鼻咽癌系头颈部肿瘤,在放疗过程中面部常会出现色素沉着,皮肤破溃,患者易悲观绝望,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关心和体贴患者,认真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鼓励患者树立生存的信念,在取得患者配合的同时,向其介绍放疗的方法、过程及放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紧张和恐惧感。 2.1.2 口腔护理在放疗前仔细检查口腔牙齿,龋齿在放疗前修补,不能修补的牙齿和残根予放疗前10-14 天内拔除,并于晨起和餐前、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用软毛牙刷刷牙。 2.1.3 饮食护理肿瘤为消耗性疾病,患者全身营养较差,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指导其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盐、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且少量多餐,禁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2 放疗期间护理 2.2.1 基础护理重视晨晚间护理的落实,协助家属做好生活护理,保持病室环境整洁、舒适、安静、地面干燥。 2.2.2 保持鼻腔清洁,减轻鼻咽粘膜反应放疗前30 分钟用生理盐水进行两侧鼻孔轮换清洗,以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 2.2.3 皮肤护理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忌用肥皂、碘酒、酒精、热水及粗毛巾擦洗,禁用手剥去干燥脱落的皮屑,忌在放疗区皮肤上涂含金属额药膏,禁贴含氧化锌的胶布,穿宽松棉质内衣,防止皮肤受摩擦刺激而破溃感染。放疗区皮肤如有痒感,不能搔抓,可用VB12液(生理盐水100m l,地塞米松10m g,庆大霉素8 万u,V B125m g)涂擦,有保湿、止痒、修复受损表皮的作用。 2.2.4 眼部护理指导患者注意眼部卫生,不用手揉搓,如出现痒、痛,可用氯霉素类眼药水或红霉素眼膏点眼,一日多次。 2.2.5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在放疗期间做张口运动,可防止咀嚼肌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导致张口受限。 2.2.6 预防不良反应放疗前后禁食1h,放疗后静卧30 分钟-60分钟,每日饮水3000-4000m l,促进毒素排泄。密切观察血象变化,定期查血常规,当体温> 38℃或WB C ≤ 3.0×109/ L 时暂停放疗,给予升白细胞药物,并限制探视和陪护;当WBC ≤ 1.0×109/L 时,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病室用O3 消毒2 次/ 日,1h/ 次。 2.2.7 咽部疼痛的护理疼痛或口腔黏膜反应(放射性口腔炎)重,影响进食,用V B12 液(生理盐水500m l,地塞米松10-20m g,庆大霉素16-24 万u,VB125-10mg,利多卡因100-200mg,根据疼痛及口腔黏膜溃疡情况调整药量)漱口,有止痛、消炎、修复口腔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2.3 放疗后的护理 放疗后1 年内继续坚持张口锻炼,进行上下排牙齿的相互咬合撞击,锻炼咀嚼肌及颞颌关节,能有效地防治张口困难。放疗后3 年内不能拔牙,以防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发生。防止感冒,避免因感冒诱发头颈部急性蜂窝组织炎。间断鼻腔冲洗,防止鼻腔粘连的发生。嘱患者出院后定期来院复诊。 3 小结 在护理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过程中,应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实施的护理到位,可极大地减少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对于放疗后的并发症,护理人员通过对疾病的认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根据患者的情况实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采取多种方式分阶段性实行个性化护理,可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还能活多久

我国是鼻咽癌的高发国家,其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鼻咽癌的发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特别是经过放疗之后出现复发更是对生命健康产生重大影响,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还能活多久呢?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还能活多久?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由于特殊的位置,对放疗比较敏感,放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大部分患者在放疗之后肿瘤缩小,病情得到控制,但是放疗并不能彻底根治,术后复发的几率比较高,一旦出现复发很多患者对于生存期比较关心,其实鼻咽癌复发能活多久这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的体质,病情,心态,选择的治疗方法等有关,建议患者不要被能活多久多影响,应该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癌细胞继续扩散和转移,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复发的鼻咽癌一般癌细胞已经扩散和转移,体质较差,且鼻咽癌位置比较特殊,手术治疗的风险较高,无法切除干净,一般不会采取手术治疗。而在临床上,鼻咽癌出现复发一般患者已经经过了放化疗治疗,虽然也可以再次进行放化疗,但是往往治疗效果不如第一次,且长时间使用会产生耐药性,带来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会再次复发,对于复发的患者来说并不合适。 鼻咽癌复发中医药也比较常见,中医辅助放化疗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单独作用于患者也能起到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复发转移,年龄大,体质差的患者更适合采用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从整体出发,治疗“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疗效持久稳定。对于复发的鼻咽癌患者而言,中医药更合适。 在众多的中医疗法中,中医三联平衡疗法以安全,无毒副作用,费用低,无痛苦,疗效显著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鼻咽癌复发能活多久与患者的体质也有很多关系,对于复发的鼻咽癌应该在饮食上注重营养搭配,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奶类、豆类、蛋类、瘦肉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增强抵抗肿瘤的能力,有利于病人后续的治疗。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8-06-01T15:00:32.4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5期作者:曾静刘增香 [导读]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头颈肿瘤放疗科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系统性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洼田饮水试验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吞咽困难;系统性康复干预 【中图分类号】R73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116-01 鼻咽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呈地区聚集性特点。经研究表明,鼻咽癌发病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现阶段,在鼻咽癌治疗中,放疗应用非常普遍。在放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为此,在鼻咽癌放疗中,一定要加强系统性康复干预的实施,以此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现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予以探究,分析系统性康复干预的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试验组,各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30例、12例,年龄26~69(45.2±3.3)岁。试验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32例、10例,年龄28~68(45.0±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即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实施系统性康复干预,即(1)康复锻炼:由康复师、护理人员共同指导患者展开锻炼,如颈部按摩、呼吸功能训练、张口练习等。(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早期食用流质食物,禁烟禁酒。(3)口腔护理:叮嘱患者进食前后及睡前及时清洁口腔。(4)心理疏导:对患者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调节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以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3 观察指标 (1)根据吞咽X线造影录像(VFSS)诊断与评估患者吞咽障碍,显效:患者口咽通过时间正常,无误吸,无钡剂残余在梨状隐窝;有效:患者口咽通过时间缩短>50%,无误吸,无钡剂残余在梨状隐窝;无效:患者口咽通过时间缩短<50%,伴有误吸,钡剂残余在梨状隐窝或者会厌谷,甚至无法吞咽。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1]。(2)洼田饮水试验:让患者喝30mL温开水,观察是否呛咳、所需时间等,Ⅰ级:5s内一次性喝完,未呛咳;Ⅱ级:5s内一次性喝完,存在呛咳现象,或者5s以上2次喝完,未呛咳;Ⅲ级:5s以上一次性喝完,存在呛咳现象;Ⅳ级:5s以上2次喝完,存在呛咳现象;Ⅴ级:10s内吞咽困难,频繁呛咳[2]。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对患者观察数据进行处理,用百分率形式表达数据,并予以卡方检验,若数据对比结果P<0.05,表示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 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1个月洼田饮水试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法为放疗,且治疗后易出现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为此,在治疗中,一定要加强康复干预的实施,以此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报道,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系统性康复干预的实施效果更加确切,与相关文献报道[3]基本相符。通过系统性康复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增强患者舌头控制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8个注意事项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8个“小动作” 1.漱口:每次进食后用温盐水(35~4O℃)漱口,注意要充分含漱(1~3分钟),鼓腮、吸吮结合。 2.叩齿:上下齿轻轻叩击(或咬牙),每日2到3组,每组100次左右,最后用舌舔牙周3~5圈,以坚固牙齿,锻炼咬肌。 3.咽津:经常做吞咽运动,使津液下咽,以减轻口干舌燥,运动舌头、牙齿腮部的肌肉,防止口腔功能退化发生吞咽困难。 4.鼓腮:闭住口唇向外吹气,使腮部鼓起,每日2到3次,每次不少于20下,同时用手指腹轻轻按摩腮部和颞颌关节,预防颞颌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组织的纤维化。 5.弹舌:微微张开口,让舌头在口腔里弹动,发出“嗒嗒”的响声,能使舌头在口腔里运动,防止舌头、口腔黏膜、咬肌发生退化现象,每日2次,每次不少于20下。 6.张口:大幅度张口锻炼即口腔迅速张开,然后闭合,幅度以可以忍受为限,每日3次或4次,每次2~3分钟。 7.颈部旋转运动:每日进行颈部旋转运动3次,每次5~10分钟;自行鼓膜按摩:即病人以自己的食指扪住外耳道,作压、松运动,以改善听力,防止鼓室粘连。 8.鼻咽冲洗:抬高下颌,用冲洗器冲洗鼻咽部,最好让冲洗液从口腔流出,以达到冲洗鼻咽的目的,每天2到3次。

群子:8哥,我姐夫这两天,舌头突然不受控制,接着讲话就含糊不清,这是不是舌头出院后锻炼太少的原因呀 【信念】武汉J-代号00 2015/2/13 10:33:07 是的,要你姐夫加强锻炼,群里面有很多病友都有过这样的现象,经常锻炼就会减轻、减少这种现象,尤其是出院后前三年的锻炼非常重要。 群子:我姐夫有一只耳朵听力下降的很厉害 【信念】武汉J-代号00 2015/2/13 10:35:55 耳朵需要去检查,一般是放疗炎症影响到中耳了,如查是积水了,置管能很大程度的改善听力问题

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残留或复发的CT和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2000年以来经病理证实后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16例,放疗期间及放射治疗后均行CT检查,部分行MRI检查,我们对这些患者的CT 和MRI表现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16例患者中,均行CT检查,53例行MRI 检查,经MRI增强扫描表现及临床特点诊断复发37例,侵及颅底15例,结合影像及临床表现考虑局部残留28例。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及复发患者在放疗后病例中占有一定比例,因此早期诊断是否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十分重要,影像学检查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结合CT及MRI表现,笔者认为MRI增强扫描是诊断肿瘤复发的最佳方法和可靠依据。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肿瘤残留;复发;计算机体层摄影术;MRI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anoma,NPC)是发生于鼻咽部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头颈部肿瘤首位。近年来,发病更趋于年轻化,由于鼻咽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加之大部分鼻咽癌为鳞状细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性很强,因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尽管临床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鼻咽癌的治疗疗效,如使用直线加速器、活血化瘀中药、增加局部放射剂量等措施,放射治疗结束时仍有10%~18%的患者有局部病灶残留,20%~30%的患者有复发,因此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及复发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116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CT、MRI影像资料,其中男82例,女34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7岁,116例中低分化鳞癌90例,1例为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5例,未分化癌18例,泡状核细胞癌2例。 1.2 CT与MRI扫描方法 1.2.1 CT扫描使用GE lightspeed16和GE lightspeed64 VCT两种机型,前者做普通平扫,后者做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颅底至上颈部,层厚5 mm,层距5 mm,扫描条件120KV,自动毫安。增强扫描以高压注射器由肘前静脉注入Ultravist80—90 ml,注射速率3.2 ml/s,延迟25 s。 1.2.2 MRI扫描使用西门子Espree 1.5T扫描仪增强扫描,层厚3 mm,间距0.9 mm,扫描序列:T1轴位、冠位及矢状位抑脂序列,使用造影剂钆喷酸葡胺15 ml,静脉注射。 2 结果 116例均行CT扫描,53例另加扫MRI,对高度怀疑有残留或复发的患者行MRI增强扫描,其中37例根据MRI影像特点及临床表现确诊为肿瘤复发,28例考虑为局部肿瘤残留,建议密切随访观察。15例侵及颅底骨质,94例伴副鼻窦炎症,以上颌窦炎症明显。 3 讨论 3.1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或残留的概念鼻咽癌经过治疗达到痊愈后,症状重新出现,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发现鼻咽癌肿块增大或侵犯临近结构时为复发;经过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显示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一直未出现临床痊愈者,称鼻咽癌残留。 尽管临床通过各种途径以期提高鼻咽癌的治疗疗效,如使用直线加速器、中药、增加局部放射剂量等综合治疗措施,往往有些病例治疗效果不甚满意。局部

张口功能锻炼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

张口功能锻炼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 发表时间:2012-07-13T11:15:45.8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赵春樱1 彭守华2 张翠萍2(通讯作者)[导读]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鼻咽癌的局控率和加强了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但是放射性损伤仍不能避免。 赵春樱1 彭守华2 张翠萍2(通讯作者)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中图分类号】R7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103-01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张口功能锻炼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张口困难的效果。方法对102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全过程实施系统的张口功能锻炼,配合度达75%以上者做为实验组,其余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中张口困难发生32例,Ⅰ级16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1例,发生率53.33%;对照组中张口困难发生37例,Ⅰ级10例,Ⅱ级8例,Ⅲ级11例,Ⅳ级8例,发生率88.09%,实验组与对照组张口困难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进行有效地张口功能锻炼有助于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的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并减轻其程度,有助于防治放射性张口困难,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放疗张口困难张口功能锻炼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效果良好,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张口困难等放疗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和治疗依从性。放疗后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防治放射性张口困难[2]。 为探索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作者对102例行调强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给予早期张口功能锻炼,分析其对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入选标准(1)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2)鼻咽肿瘤未侵及颞下窝和颞颌关节区;(3)颌面部无手术外伤史,无颞颌关节病史;(4)放疗前无张口困难;(5)门齿尚存,能够准确测量门齿距。 1.2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共收治鼻咽癌患者102例,男84例,女18例,年龄29-77岁,中位年龄54岁。所有病例均由CT或MRI提供影像学资料为依据,并经模拟机定位。放疗采用American Valian 23EX 医用直线加速器X线照射,面颈联合野、耳前野及耳后野多野照射,照射总量为50-70GY,平均治疗42-56d。所有患者完成全程放疗。 1.3方法病人入院至放疗前即开始向患者介绍张口功能锻炼对预防张口困难的重要意义,并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张口功能锻炼的示范,包括做最大幅度的张口、上下牙齿互相咬合及撞击、鼓腮、舌前伸、后缩、卷动、颈部肌肉运动及颞颌关节按摩等,并嘱咐患者放疗结束出院后继续坚持康复训练。 在放疗期间进行口腔功能锻炼5~10min/次,4~5次/d,睡前和晨起后须坚持张口锻炼10min。在放疗初期,可用25cm~49cm微湿的毛巾横折双次,再卷成直径为6cm的毛巾卷,放入嘴中咬住,3-4次/d,20-30min/次,帮助患者维持张口状态。微湿的毛巾既可以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也可以吸收因长时间张口而引起的分泌较多的唾液。随着放疗的继续,可根据开口情况选择不同大小圆柱形或方形软木塞,如暖瓶木塞(直径3.5~4.5cm),置于上、下门齿之间支撑锻炼,20~25min/次,4~5次/d,张口强度以能忍受为度。 1.4观察指标能坚持75%的时间完成训练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其余的纳入对照组。放疗结束后测量所有患者的门齿距,观察张口变化情况。根据LENT SOMA分级标准进行评定:Ⅰ级,张口受限,门齿距 2.0- 3.0cm;Ⅱ级,进干食困难,门齿距1.1-2.0cm;Ⅲ级,进软食困难,门齿距0.5-1.0cm;Ⅳ级,门齿距<0.5cm,需鼻饲。 2 结果 实验组放疗结束后张口困难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放疗后张口困难发生率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ⅠⅡⅢⅣ总发生率(%) 实验组 60 16 10 5 1 53.33 对照组 42 10 8 11 8 88.09 3 讨论 张口困难是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的晚期严重放射反应之一。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鼻咽癌的局控率和加强了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但是放射性损伤仍不能避免。本研究中实验组配合健康指导按规定认真完成张口锻炼,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的患者由于不够重视,未能坚持训练,效果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指导,争取更多的患者按计划完成锻炼。 此研究说明张口锻炼可以减少张口困难的发生和程度,坚持张口锻炼有助于维持门齿距和防止咀嚼吞咽肌群萎缩,减轻张口困难的发生特别是严重张口困难(Ⅳ级)的发生,有效维持患者正常进食功能。 放疗所致的张口困难一旦发生难以逆转,因此,要加强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锻炼达到降低放射性张口困难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要求护理人员开展深入、个体化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对放射治疗后遗症的危害性有充分的认识,通过有效的培训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张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时,嘱咐患者出院后仍应继续坚持张口功能锻炼至放疗后1-2年,更有效地预防放射性张口困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唐劲天,蔡伟明,曾地闻.肿瘤质子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57-271. [2]陈明,曾祥发,赵充,等.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其影响因素[J].癌症,2001,20(6):651-653.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不适体验的护理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不适体验的护理 王在霞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不适体验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25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不适体验及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1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减轻放疗反应,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关键词鼻咽癌;不适体验;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2.028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放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放疗过程中出现的放射性损伤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需要终止放疗。我科2010年1月 2012年1月收治鼻咽癌患者125例,针对放疗期间的不适体验及不同阶段的需求,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鼻咽癌患者125例,男88例,女37例。年龄18 78岁,中位年龄53岁。临床表现:涕中带血85例,听力减退33例,颈部淋巴转移52例,头痛及外展麻痹5例。病理类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86例,低分化癌31例,低分化腺癌3例,淋巴瘤5例。所有病例均经鼻咽部CT或MRI、电子鼻咽镜检查提示:鼻咽部占位病变。 1.2治疗方法采用美国瓦里安21EX高频双光子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采用常规放疗81例,采用三锥适形调强放疗计划系统44例。放疗总剂量66 74Gy,中位剂量70Gy,分30 35次完成,每周5次。76例患者接受化疗,在放疗前进行,其中56例放疗后又进行辅助化疗。采用方案:DDP(顺作者单位:351100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王在霞:女,大专,护师,护士长铂、5-氟尿嘧啶)71例,CHOP(表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的松)5例。 1.3放疗过程出现的反应所有患者均出现皮肤、黏膜的急性放射性损伤和不同程度的口干,但耐受较好,主要为Ⅰ Ⅱ度。口腔溃疡、吞咽困难38例,颈部溃疡15例,张口困难12例,听力减退12例,白细胞减少48例。经针对性的护理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 2护理体会 2.1放疗前的护理 2.1.1心理护理肿瘤患者焦虑发生率高达28.93% 70%[2,3]。焦虑作为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负性情绪之一,高度的焦虑在增加心理负担的同时也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4]。所以,护士应充分了解放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在治疗前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问题,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详细向患者讲解鼻咽癌发生的有关因素、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特别强调鼻咽癌治疗的良好效果,改变患者视癌症为不治之症的错误认识,发放宣教手册,使患者充分调整好心态,积极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以乐观的心理状态迎接放化疗,增强战胜癌症的 痔疮在所有肛肠疾病中的比例为63.5%。但若采用药物治疗重度痔疮,则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只有施行手术治疗,方能达到治愈的目的。而常规的外剥内扎术又常常因手术创面大、出血明显、影响手术操作等原因,限制了其在基层医院,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推广。然而,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具有手术野更加清晰、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并且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手术风险亦随之大大降低[6]。 应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治疗混合痔疮病人,术前全面评估并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与医师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主要环节,护士作为高频电刀的直接使用和指导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电刀的操作方式,还要根据具体手术的不同熟练设置相应的输出功率,以确保医师及病人的安全[7]。 参考文献 [1]刘丰.高频电刀联合PPH治疗重度混合痔[J].中国医药导 报,2010,7(32):31-32. [2]杨向东,龚文敬.PPH手术并发症的回顾性调查[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1):58-61. [3]卢荫竹,欧惠群.手术室高频电刀安全使用的护理配合[J].蛇志,2010,22(4):412-413. [4]刘桂平.电刀在局麻手术中应用引起病人应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19):869- 870. [5]于海泉,康合堂,康彦旭.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报道[J].中国现代医师,2009,47(2):116,132. [6]吴美然,李洪波.环状混合痔电刀切除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8,29(24):2328. [7]李志刚,邢帅.医用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安全[J].哈尔滨医药,2010,30(4):59. (收稿日期:2012-06-04) (本文编辑肖向莉) · 94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22期(下半月版)

如何减轻鼻咽癌放疗后遗症

如何减轻鼻咽癌放疗后遗症 鼻咽癌的治疗目前以放射治疗为首选,早期鼻咽癌常规放疗的5年生存率已达80%~96%,鼻咽癌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区均需要达到一定的照射剂量,肿瘤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或临床治愈。在照射区内的正常组织和器官不可避免会受到照射,因此在放射治疗中、治疗后会产生不同的放射反应和损伤,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后的长期存活者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有放疗后遗症,常见的有口干、张口受限、听力下降、味觉变异、龋齿、颈部皮肤纤维化硬变、神经系统的放射损伤等。 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作为辅助手段,常与放射治疗联合使用于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对于晚期发生远处广泛转移的患者,化疗可获得较好的姑息治疗效果。 建议在放疗前、中、后适当采取一些措施,使放疗后遗症发生少一些,轻一些: 1.放疗前必要的口腔处理,拔除患牙,治疗头颈部感染,治疗内科合并症; 2.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尽量少照射脑、垂体、脊髓和大血管,控制总剂量,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量; 3.联合化疗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时机,严谨的综合治疗计划可减少放化疗的重叠毒性; 4.放疗中、后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日用含氟牙膏刷牙,经常含漱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避免进食含糖食物或饮料,减少龋齿的发生;鼻咽冲洗洁净;避免风吹雨淋受风寒,以免诱发头面部蜂窝组织炎导致日后严重张口困难和诱发放射性脊髓炎; 5.放疗中、后服用适量维生素、血管舒张剂、活血化淤类药物,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以改善神经营养,血流畅通及提高机体免疫力。 6.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加强功能锻炼,如张口练习等。

人参皂苷Rh2治疗鼻咽癌 目前,由于环境与生活方式多方面因素,癌症发病率迅速攀升。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的第二位。这其中鼻咽癌已跃居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其发病还具有地区聚集性和家族高发倾向性的特点。而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正是全球鼻咽癌三大高发地区之一,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鼻咽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的相关因素有:EB病毒感染、环境化学致癌因素、遗传因素等。鼻咽癌一般表现为涕中带血,耳鸣或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有的病人还有渗出性中耳炎,张口困难,进食发呛等症状,很容易进一步浸润扩展,可直接破坏颅底骨质,累及颅神经。 鼻咽癌的恶性化程度很高,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在积极寻求有效药物过程中,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细致研究并颇有成效。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h2抗肿瘤机制非常广泛,主要通过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人参皂苷Rh2能够抑制鼻咽癌细胞生长,使癌肿组织体积缩小或肿块消失。人参皂苷Rh2将肿瘤细胞诱导分化成正常细胞有利于控制肿瘤发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使细胞解体后形成凋亡小体,不引起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也解决了鼻咽癌患者最大的肿痛问题。 同时人参皂苷Rh2经肠道细菌代谢的人参萜二醇(20-O-β-D-Glucopyrano-sy-20(s)-人参萜二醇)可通过诱导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阻断肿瘤细胞向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转移。鼻咽癌远处转移率高,配合人参皂苷Rh2的治疗,可加强局部控制、减少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延长生存期,进而对鼻咽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张口功能锻炼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

张口功能锻炼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张口功能锻炼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张口困难的效果。方法对102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全过程实施系统的张口功能锻炼,配合度达75%以上者做为实验组,其余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中张口困难发生32例,Ⅰ级16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1例,发生率53.33%;对照组中张口困难发生37例,Ⅰ级10例,Ⅱ级8例,Ⅲ级11例,Ⅳ级8例,发生率88.09%,实验组与对照组张口困难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进行有效地张口功能锻炼有助于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的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并减轻其程度,有助于防治放射性张口困难,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放疗张口困难张口功能锻炼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效果良好,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张口困难等放疗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和治疗依从性。放疗后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防治放射性张口困难[2]。 为探索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作者对102例行调强放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给予早期张口功能锻炼,分析其对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入选标准(1)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2)鼻咽肿瘤未侵及颞下窝和颞颌关节区;(3)颌面部无手术外伤史,无颞颌关节病史;(4)放疗前无张口困难;(5)门齿尚存,能够准确测量门齿距。 1.2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共收治鼻咽癌患者102例,男84例,女18例,年龄29-77岁,中位年龄54岁。所有病例均由CT或MRI 提供影像学资料为依据,并经模拟机定位。放疗采用American Valian 23EX 医用直线加速器X线照射,面颈联合野、耳前野及耳后野多野照射,照射总量为50-70GY,平均治疗42-56d。所有患者完成全程放疗。 1.3方法病人入院至放疗前即开始向患者介绍张口功能锻炼对预防张口困难的重要意义,并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张口功能锻炼的示范,包括做最大幅度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复发再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3例

鼻咽癌常规放疗后复发再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3例 张光斌孙荣刚任润川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放疗一科,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远期(6年)局部区域复发情况以及复发患者再程治疗的预后。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接受首程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844例中6年后复发33例,其中鼻咽复发20例,颈部复发10例,鼻咽加颈部复发3例。33例中18例接受再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其中1例颈部淋巴结复发,再程常规放疗3年后再次复发,接受第3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13例未接受再程放疗;其中2例颈部淋巴结复发行外科颈部切除术。余因各种原因未接受再次治疗或仅行对症处理。结果复发后无再放疗者中位生存期15个月,6年后复发接受再放疗者生存48个月(95%),6年生存率达52%。结论鼻咽癌行常规放疗后复发再行三维适形放疗预后较好。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肿瘤复发;局部区域;再程治疗;预后 鼻咽癌放疗后的局部区域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复发时间多在治疗后3 4年。目前疗效和临床以6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为终点指标。随着近年来鼻咽癌放疗技术的改进和治疗策略的进步,鼻咽癌疗后生存期有较大改观,对长期生存的状况继续观察追踪具有临床意义。笔者对2002年至2010年接受三椎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鼻咽癌者进行随访,重点研究放疗后6年以上生存者局部区域复发与再程治疗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接受首程常规放疗后且资料完整的鼻咽癌患者共844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按1992年福州标准分期,Ⅰ期12例,Ⅱ期182例,Ⅲ期299,Ⅳ期351例。随访形式为门诊复查、电话随访或邮寄信访,建立数据库。复发患者均经医院检查诊断。 1.2首程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6MVX线或60COY线根治性放疗,面部联合野DT36 40Gy后避开脊髓,耳前野为主照射鼻咽,前后颈切线野为主照射颈部,部分颈部淋巴结9 12MEV电子线推量。鼻咽肿瘤DT66 80Gy(中位值70%),颈部预防照射DT 50Gy。各期患者放疗同时加全身化疗PF方案(顺铂80mg/m2,氟尿嘧啶600mg/m2,第2 4天,静脉滴注)。放疗同期化疗2个周期,间隔4周。放疗后辅助化疗。 1.3再程治疗方法:6年后鼻咽复发者行6EX3DCRT 6MVX线体外不规则野。共面与非共面照射常规分割剂量DT180 200Gy/次避开脊髓,避开脊髓,总量DT 60 70Gy,颈淋巴结行混合射线电子线补量,以切线野为主照射。常规分割剂量DT180 200Gy/次,DT 36 40Gy,总量DT60 70Gy。根治性放疗期患者放疗同步放化疗PC方案,TAX135mg/m2第1天,3周静脉滴注1次,DDP70mg/m2,30mg第2 4天静脉滴注,间隔3周1次。 1.4操作及处方剂量:根据MRI、CT扫描的肿瘤部位GTV、CTV多数为肿瘤上下各外放0.2 0.3cm,区域内淋巴结GTV外放0.3 0.5cm为CTV。PTV为CTV均外放0.3cm,分4 6个野。3DCRT实施,所有患者均用热塑体膜面罩头颈肩固定,仰卧位,CT模拟定位扫描,层厚为3 5mm,鼻咽腔全颈部,传输到三维计划系统,由主管医师逐层勾画GTV、CTV、PTV及重要危及器官限量要求。物理师完成计划后,经确认计划并在CT模拟机校位,加速器对每个照射野拍验后实施治疗计划。 1.5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软件计算生存率。 2结果 鼻咽放疗后6年复发的33例(包括鼻咽和颈部复发1例)中T1、T2、T3、T4期分别为5、11、12、5例;颈部复发的16例(也包括鼻咽和颈部复发2例)中N0、N1、N2、N3期分别为2、4、8、2例;鼻咽肿瘤DT68% 80%(中位值70%),颈部淋巴结DT66% 74%(中位值70%),3例N0期患者颈部预防照50%,7例患者联合化疗。 3讨论 肿瘤患者接受放疗病灶消失若干年后又出现肿瘤,首先应鉴别是原来肿瘤复发还是新生肿瘤,本研究33例放疗后6年后复发患者经认真复习首程放疗时病历和影像学资料,除2例N0期患者颈部复发外,余复发病灶都发生在鼻咽原发肿瘤部位或颈部肿大淋巴结部位,主要是病理组织学类型与原来相符,因此应该属于肿瘤复发。1例原N0期的颈部复发患者首程放疗时颈部接受了50%的预防照射,复发淋巴结均发生在预防照射过的淋巴结区,因20世纪90年代初颈部淋巴结分期多依靠临床体检,临床医技发展、颈部 · 98 · 临床医学2012年8月第32卷第8期Clinical Medicine,Aug.2012,Vol.32,No.8

鼻咽癌放疗期间的饮食

饮食注意 鼻咽癌放疗期间的饮食习惯: 1、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应多饮水,喝淡饮料、果汁、牛奶等。主食应以半流食或软烂食物为好,副食方面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要多吃胡萝卜、荸荠、白萝卜、蕃茄、莲藕和白梨、柑桔、柠檬、山楂等果品。饮食口味要清淡甘润,又不宜过饮生冷,以免生寒伤胃,口含话梅、罗汉果、橄榄、青果等,可刺激唾液分泌,减轻干燥症状。 2、鼻咽癌放疗期间饮食应配餐辅食应少用生湿化痰、粘腻重浊、肥甘醇酿,可选用有化痰散结功效的食品,如海带、紫菜、龙须菜、海蛰等。出现头晕目眩,耳聋口苦、急躁易怒等肝火上炎症状时,宜选清肝泻热、滋阴潜阳之品以减轻症状,如菊花代茶,炒决明子代咖啡,食用苦丁茶、黄花菜、苦瓜、枸杞苗、李子、鲍鱼、芥菜等。 3、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多属气血不足,毒火上炎,食欲极差,所以鼻咽癌放疗期间饮食应刺激食欲,增加摄入是保证治疗的根本措施。故宜选易消化、营养充足,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如粥、羹、汤、汁等。调配饮食又应以滋润适口、芳香化浊为好,如冰糖苡米粥、香菜清炖大鲤鱼、鲜石榴、鲜乌梅、广柑、香橼、菠萝、青梅、菱角、荸荠、白梨等。平时口含藏青果和鲜山植,有消炎杀菌、清咽生津的作用。 4、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应忌食辛、热之品,如不食辣椒、胡椒、茴香、韭菜、榨菜、羊肉、狗脊、鹿肉、雀肉、虾蟹等性温热之物,慎用芥末,少用热性补药,烟酒亦当戒之,以免生热助火。 5、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最好是配合中药的治疗,中药是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提高食欲,辅助治疗防止复发和转移。 在植物蛋白中最好的是大豆蛋白,大豆中含35%的蛋白质,而且非常容易被肠胃吸收。如黄豆、绿豆、扁豆等豆制品可降低胆固醇,还可抗癌,大豆蛋白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异黄酮是一种类似荷尔蒙的化合物,可抑制因荷尔蒙失调所引发的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出现咯痰咯血时千万不要食燥热性食物,如韭菜、葱蒜、桂皮及油煎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放疗后要定期复查,如有不适要随时到医院耳鼻喉科专科就诊。 生活调养 1、鼻咽癌患者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用疾病的信心,同时,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 2、患者放疗后应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应随时就诊,一般要求3~6个月复查一次,并要求患者坚持服益气补虚,扶正抗癌的中药,这样有利疗效的巩固,减少复发。 中医药膳 (一)药膳原则 以通窍解毒,除痰散结。出血时可加用止血食品等。 (二)常用药物和食物 茅根汁、芦根、甜杏仁、大生地、黄精、石斛、红枣、生板栗、鲜蜗牛肉、绿豆水、荸荠、白萝卜、白梨、柑桔、山楂、鲤鱼等。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研究进展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4-10T15:49:29.8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3期作者:刘英 [导读] 本研究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苦难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进行了综述,为护理提供参考。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鼻咽癌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放疗对患者生活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表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对于放疗后存在吞咽苦难的患者,可给予心理护理、营养干预和生活质量评估等护理,按照患者的个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苦难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进行了综述,为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鼻咽癌;吞咽困难;生活质量;护理 鼻咽癌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华南地区发病率较高,而临床治疗的根治性的手段为放射治疗。吞咽困难为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常见的不良并发症,约占患者的75%。如果存在吞咽困难,则患者饮食咳呛、拒绝饮食,导致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同时,也可能由于食物误吸入气管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根据相关研究,QOL可综合评价个体与群体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状态,对于选择护理措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就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对病人QOL影响及护理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1 放疗后吞咽困难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前,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过去,在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上,以生存率、生存时间、缓解期、肿瘤缩小程度等进行定量评价,但这些指标均比较主观,而生活质量(QOL)可评价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三个维度。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对患者生理的影响,易发生误吸甚至误吸性肺炎。放疗后,患者咳嗽反射可能消失,导致发现不了吞咽困难。因此,及时发现吞咽困难是关键,也需要加强营养管理 二是对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发生吞咽困难后,由于无法正常进食,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恐惧、抑郁及长时间鼻饲会加重其不良心理,形成恶性循环。根据相关指标,抑郁与患者吞咽功能显著相关,针对抑郁高危人群,需及时检测和今早发现,然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三是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在发生吞咽困难以后,由于患者饮食改变,社交活动也因此减少,这种情况下患者自尊会受到影响,易诱发抑郁。因此,吞咽功能也会对患者社会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需要主照顾者针对患者心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2 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吞咽困难的临床护理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较高,其评估、预防、护理很重要。 2.1 患者QOL评估目前,评估QOL量表有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与吞咽困难测量工具(SWAL-QOL)。其中,前一个量表有总体、情感、功能与身体状况4个维度,20个条目,可从不同角度阐述吞咽困难对患者的影响,了解患者的心理,用时只需5min。后一个量表有44个条目,有进食食欲、精神状况、进食时间等10个方面。此量表在香港汉化后,信效度已显著提高。潘三江等用该量表进行了喉切除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了不同手术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证实了该量表的可信度。 2.2 吞咽困难的预防措施在过去,头颈肿瘤吞咽困难的解决方法为手术,但手术创伤性较大,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而且手术治疗的效果不理想。避免吞咽困难的关键在于预防,有锻炼和改进治疗方式两种。相关研究认为,吞咽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功能训练包括面部、喉部、张口受限等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营养干预根据相关报道,在头颈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较为常见,并且提质量会明显下降。目前,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方案不多,经口进食,无法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现多已肠内喂养、经内镜胃造瘘、经鼻胃管等,但何种方式更为有效则为定论。早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很重要,筛选高危人群,并合理选择给予营养途径,对患者开展营养咨询。 2.4 心理护理当前对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较多,由于放疗后患者抑郁程度会明显增加,证实与相关生理症状明显相关。在治疗中,患者的焦虑程度最高,而随着治疗的进展、患者适应性增加,则患者焦虑水平也会下降。根据相关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一般,而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从相关文献上可知,对放化疗头颈肿瘤患者行抑郁焦虑危险因素筛选、预测和不同时间病人的心理变化,对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照顾者的研究也是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家庭与社会支持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推动因素。家属的理解、支持,可直接影响患者心理与疾病转归,可影响社会支持力度。家属作为病人的主要照顾者,其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和患者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在疾病监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截至目前,我国对鼻咽癌吞咽困难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文献相对比较少,不过已经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和研究。按照我国鼻咽癌吞咽功能患者的情况,特异性头颈肿瘤吞咽功能量表、训练对于改善吞咽功能的作用、最佳时间及效果等,均属于研究范围。本研究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丽娟,邹敏,曾长娟等.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28(18):93-94. [2]刘一民,蔡望青,刘益民等.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的系统康复治疗与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2(14):832-834. [3]Tong MC,Lee K Y.Yuen M T,et al.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post-irradiation swallowing difficulties in nasopharyngeal cancer surviors[J].Eur J Cancer Care,2014,20(12):170-178. [4]潘三江,欧冬玲,黄菊华等.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63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20):28-29. [5]肖健香,李娟,谭玲梅等.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行食管颈部造瘘的护理效果[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0(06):84-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