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们在运动和体育领域中的心理过程与表现,包括认知、情绪、动机、自信、焦虑等方面。运动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表现,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增强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应用。

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在这个时期,运

动心理学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运动训练中提高体能。20

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克卢戈曼提出了“运动心理学”的

概念,并开始研究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与表现之间的关系。60

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嗜好性运动的发展使得运动心理学

逐渐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80年代,运动心理学开始研

究情绪、动机、自信和焦虑等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90年代至今,随着运动训练的专业化和科学化,运动心理学

的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涉及到运动员的心理准备、团队合作、教练员的管理和心理辅导等。

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用于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态度和行为。通常,研究者会编制一份问卷,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调查。

2.实验法:实验法是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干预来研究某些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实验通常会建立一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中对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其对运动员的表现有无影响。

3.观察法:观察法是运动心理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者通过观察运动员的行为、言语及非言语表现,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进行信息处理、思考和判断的过程。在运动中,认知对运动员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运动员需要通过认知过程来处理复杂的情境,例如分析比赛的形势、判断对手的策略等。

2.情绪:情绪是指人们对特定对象或事件产生的情绪体验。在运动中,情绪对运动员的表现也具有很大影响。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竞技表现,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运动员的动机和表现。

3.动机:动机是指人们进行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运动中,动机对运动员的表现也具有很大影响。积极的动机可以促使运动员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动力,从而克服困难、达成目标。

4.自信: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信任和有信心的表现。在运动中,自信是运动员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自信心强的运动员可

以更加专注于比赛、更自如地应对压力和困难,从而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5.焦虑:焦虑是指人们面对挑战或压力时的负面情绪状态。在

运动中,焦虑是运动员存在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在比赛前和比赛中。过多的焦虑会干扰运动员的表现和心态。

四、运动心理学的应用

运动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学科,还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运动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通

过训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取得更好的成绩。

2.教育体育:教育体育是另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应用领域。通过

心理健康教育、自我价值培养、态度培养和行为控制等形式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身心健康以及个人成长发展。

3.康复与康复:康复和康复是运动心理学的另一应用领域,适

用于运动损伤、疾病和残疾者。通过心理干预和辅导,可以帮助康复者恢复信心和意志力,更好地适应身体上的挑战及日常生活。

总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方兴未艾,可以对运动员、体育教育、康复和康复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运动心理学

的深入了解,我们能更好地应对不同的竞技环境,提高竞技表现和身心健康。五、运动心理学的挑战和发展

尽管运动心理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和发展问题。

1.缺乏标准化的心理干预方法

尽管已经有一些心理干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竞技运动中,但在运动心理学领域,缺乏一套较为统一和标准化的心理干预方法。这意味着,在实践中,运动心理学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量身定制的心理干预方案。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运动心理学家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心理干预方法。

2.多样性运动的挑战

现代运动领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竞技运动,涵盖了丰富的基础技能和动作技巧。这大大增加了运动心理学家的工作难度。它需要一个广泛而深奥的知识体系,其专业性和科学性也更加重要。运动心理学家需要对各种运动和体育项目有深入了解,并使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

3.心理干预效果难以诊断

对于心理干预的效果,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且其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在实践中,运动心理学家需要寻找量化的心理测量工具和方法来评估干预效果。同时,在评估干预效果时,需要对运动员进行不同阶段的观察和分析,以获

得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4.不断改进和发展

运动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有其独特的贡献。在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更加深入的领域。例如,信念、人际关系、种族和文化因素等。

六、结论

运动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各类竞技运动,还可以应用于广泛的社会领域,如教育体育、康复和康复等。运动心理学为人们了解情绪、动机、自信、焦虑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这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的挑战。尽管运动心理学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发展问题,但它的发展方向十分广阔,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运动员,还能为各类人群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和帮助。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名词解释: 1、运动表象:通常是指在人的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表象, 它反映动作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力量的特征。 2、运动知觉:人脑对外界事物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 人脑对外界事物运动状态的反映叫做客体运动知觉,人脑对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叫做主体运动知觉。 3、心理训练:就是指训练运动员为完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心 理因素得到稳定地加强和提高,并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身体和战术水平得到正常或超常的发挥。 4、模拟训练:就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实 战的反复练习,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 5、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它以记忆、保持、 再认、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 6、战术意识: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 理地运用技术和战术的自觉心理的活动。 7、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 8、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二、简答 1、常用的战术心理手段有哪些? (1)、知己知彼,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2)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发制人、 (3)诱使对方麻痹大意,给对方以心理负担 (4)消耗对方的精力,保持我方稳定的情绪 (5)通过暗示给我方队员以鼓舞和信心 2、为了使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 帮助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教师在讲解、示范动作时应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要突出动作要点进行示范 其二、采用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其三、用言语表示方法巩固示范动作的特点 3反应的心理过程的心理因素: 从心理结构上分为三种因素: 其一、感知条件刺激物(反应的感觉因素) 其二、意识条件刺激物(反应的中枢因素) 其三、完成应答动作(反应的运动因素) 4、如何提高练习的效果 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掌握正确的联系方法;练习要有计划 有步骤的进行;练习时间要分配适当;练习的方式要多样;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运动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针对正常人的心理治动规律的发生发展。 运动心理学: 心理现象(一)心理过程。(二)个性心理。 (一)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二)个性心理: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思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 为什么要学习运动心理学: 1.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为体育个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指导作用。 3.证明了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 4.对竞技体育,学技体育的大众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有助于提高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的质量。 人差方程A-B=1.223 (A和B是两个人名) 说明了不同观测者所得数据之间有明显差别。 人差方程又称个人方程式,是发现人与人反映间差别的公式。 反映时间:指从刺激的出现到第一个反映开始之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又称反映时或反映的潜伏期。 人差方程:称个人方程式,是发现人与人反映时间差别的开端。这与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差别有关。 -------------------------------------------------------------------------------------------------------------------- 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1926年,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撰写了最早的专论《体育的迁移价值》 1979年,中国运动心理学会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成立 1954年,美国运动医学学院(ACSM)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ZSSP) 1967年,北美运动心理学会(NASPSPA) 1977年,加拿大心理运动学习和运动心理学协会[CSPLSP] 1977年,运动心理学研究院(SPA) 影响体育运行心理学研究的因素。 1.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 2.运动小牧的性质(体能和技能两类) 3.进行实验控制的难易什么是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踢馆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嗅觉的适应性:入芝兰之家,久而不闻其香。 ¤¤机体觉:是有机体内部环境变化,作用于内脏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感觉,也叫:内脏感觉。 ¤¤平衡觉:是有机体在指向加减速运动或旋转运动时,能保持身体平衡并知道其方位的一种感觉。 ¤¤运动觉:是反映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也叫:本体感觉,动觉。 什么是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与时机掌握有重要联系 专门化知觉:就是专项运动员在运动时间中通过长期训练,所形成的一种精细的综合性知觉。能对自身运动和环境线索做出敏锐的精准的识别与洞察。 特点:具有综合性:往往依赖于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

运动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概论 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和20世纪50年代后。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社会促进”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9.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10.1965 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 12.1980 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 C 学科。() A. 相同的 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 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A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体育教育教学 B. 竞技运动和比赛 C.体育锻炼 D. 娱乐 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 C 进行研究的科学。() A. 情感和意志 B. 个性和意志 C.心理和行为 D. 认知和个性 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 D 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A. 一种 B. 两种 C.三种 D. 多种 5.学习体育心理学是A的需要。()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 B. 体育实践工作 C.体育科学研究 D. 运动训练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A。() A.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 B. 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 C.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 D. 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 7.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 D 年完成的。() A. 1901 B. 1896 C.1905 D. 1898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们在运动和体育领域中的心理过程与表现,包括认知、情绪、动机、自信、焦虑等方面。运动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表现,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增强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应用。 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在这个时期,运 动心理学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运动训练中提高体能。20 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克卢戈曼提出了“运动心理学”的 概念,并开始研究运动员的心理因素与表现之间的关系。60 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嗜好性运动的发展使得运动心理学 逐渐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80年代,运动心理学开始研 究情绪、动机、自信和焦虑等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90年代至今,随着运动训练的专业化和科学化,运动心理学 的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涉及到运动员的心理准备、团队合作、教练员的管理和心理辅导等。 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用于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态度和行为。通常,研究者会编制一份问卷,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调查。

2.实验法:实验法是运动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干预来研究某些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实验通常会建立一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中对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其对运动员的表现有无影响。 3.观察法:观察法是运动心理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者通过观察运动员的行为、言语及非言语表现,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进行信息处理、思考和判断的过程。在运动中,认知对运动员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运动员需要通过认知过程来处理复杂的情境,例如分析比赛的形势、判断对手的策略等。 2.情绪:情绪是指人们对特定对象或事件产生的情绪体验。在运动中,情绪对运动员的表现也具有很大影响。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竞技表现,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运动员的动机和表现。 3.动机:动机是指人们进行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运动中,动机对运动员的表现也具有很大影响。积极的动机可以促使运动员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动力,从而克服困难、达成目标。 4.自信: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信任和有信心的表现。在运动中,自信是运动员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自信心强的运动员可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运动心理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一、世界运动心理学的发展 1、心理学的发展:早期归属于哲学 2、1879年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成为单独的学科。——德国、冯特——莱比锡大学—— 心理学实验室——心理的各个要素 3、1897年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心理学文献《美国心理学杂志》——观众效应 4、1923年美国格里弗斯伊利诺伊大学成立运动心理学课程 5、1925美国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二、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 1、运动发展心理、运动保健心理、运动竞赛心理等思想散见于古代的著作中。 2、解放后——来源于前苏联1957年随着前苏联的《心理学》被介绍到中国,各体育院 校逐渐开设运动心理学课程。 3、文革——暂停近20年 4、改革开放后——重新开始 三、运动心理学与其他体育学科的关系: 运动心理学 生理学 生物力学 运动医学 第二节运动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一、运动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赛前:消除杂念、保证睡眠 赛中:控制唤醒水平,阻断观众、裁判的影响 赛后:疲劳恢复 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个性的研究——体育运动特有现象的研究 三、研究的运动项目的特征: 1、运动项目的普及度 2、运动项目的性质:体能性、技能性 3、实验控制的难度:动态、静态。小型化、无线化 四、中国运动心理学目前的主要工作领域 (一)、运动员心理特征评定 (二)、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常规性工作)和心理咨询(非常规性工作) 体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心理技能训练 (三)、运动员心理选材 运动员选材的几个方面:形态选材、身体选材、机能选材、技术选材、心理选材。 心理选材的时机和关键:在业余体校中那些刚刚开始从事正规运动训练的儿童。 心理选材的缺失既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个人的损失。 (四)、培训教练员 1、为什么要对教练员进行运动心理学知识的培训 2、对教练员进行运动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过程中要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运动心理学的原理与应用

运动心理学的原理与应用 运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的是运动和体育竞技中的心理变化及其影响。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人的体育运动表现与其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不同人的心理特征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来明确心理对运动和体育竞技表现的影响,进而为提升运动员的表现和成绩提供科学可靠的指导。本文将从运动心理学的原理、运动心理学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运动心理学的原理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三个方面:情绪体验、认知和行为。情绪体验包括自信、焦虑、压力、疲劳、愉悦、兴奋等情绪反应;认知指个体对外界运动环境的认识和评价;行为是指个体在不同运动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包括运动员的意志力、运动员的面对竞争的态度、运动员的训练及自我调节等。 1. 自信的原理 自信是运动员在比赛时表现自己能力和取得胜利的信念。自信心的形成与运动员经历和学习的经验有关,运动员在获得胜利的经历中会产生成功的信念,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同时,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确能够体验到自身的能力增长,这也会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也会对运动员的自信心产生影响。正确的自我评价可以使运动员保持稳定的自信心,从而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2. 焦虑和压力的原理 焦虑是指个体在面对特定情境或事件时所感受到的负面情感,可能会对个体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焦虑的原因包括性格、经验、对事件或竞争的回避、具体情境等。压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面对各种问题、困难、挑战和竞争时应对的情感反应。 运动员在比赛中面对的各种情况如出现失误、观众的压力、技术不够娴熟等可能会导致出现焦虑和压力,影响比赛成绩。调节焦虑和压力的方式包括放松训练、认知重构、心理介入咨询等,能够有力地缓解运动员的焦虑和压力反应。 3. 动机的原理 动机是促使个体参与某些活动的原因,是人类各种行为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个体进行某种元素的基础。运动员在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时,动机是他们进行这种体育活动的原因和推动力。 动机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出于个人兴趣、好奇心、挑战等原因而参加运动活动;而外在动机则由外在因素引发,例如比如奖金、名誉、地位等。此外,动机还分为正向和负向,前者是指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是由个体自身的兴趣、热情和目标驱动;后者则是由压力、惧怕等负面情绪所驱动。 二、运动心理学的应用

运动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 1.、心理内核是人格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真正的自我,而不是自己希望他人认为的自我。 2.、德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了两个最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内外向性和神经质,后来又加入了第三种特质:精神质。 3.、阿尔波特把人类特质归纳为三类:即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 4.、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两大类。 5.、目标定向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一个活动时,不同人格倾向的人会追求不同的目标,一种是成绩目标,另一种是学校目标。 6.、1979年,维纳在二维归因模式的基础上,加入了第三个维度,即可控制性。 7.、注意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8.、运动心理学家奈德弗认为注意包括方向和广度两个维度。 9.、运动心理学家研究选择性注意的主要方法有口语报告法,眼动记录技术,线索掩蔽技术等。 10.、心理唤醒是个体对自己身心激活状态的一种主观体验和认知评价。 11.、Spielberger将焦虑分为状态焦虑和特制焦虑两种。 12.、突变理论认为,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并不一样,虽然躯体焦虑对运动表现的影响仍符合倒U曲线关系,但认知焦虑与运动表现是线性关系。 13.、构成运动技能的两个主要要素是认知要素、运动要素。 14.、一般把反馈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15.、练习的组织化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各阶段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16.、心理技能训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帮助运动员掌握心理调控技能,以发展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教育过程。

17.、心理技能指的是心理调节的能力,主要包括表象技能,目标设置技能、集中注意技能,心理能量控制技能,应激控制技能等。 18.、心理技能训练的基本步骤包括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学习阶段、练习阶段、应用阶段。 19.、自我对话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认知重构、思维阻断以及对立思维。 20.、目标设置是一种通过设立符合一定标准的目标促使个体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训练方法。 21.、目标设置的程序包括:活动分析、测量表现以及设置目标三个步骤。 22.、行为干预技术主要用于改变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的行为方式。 23.、生物反馈技术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学习原理的一种治疗焦虑的流行方法。 24.、锻炼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源于体育科学和心理学,与人们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25.、身体锻炼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包括心理耗竭和锻炼迷瘾两方面。 26.、老年人坚持或退出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可能受三种因素的影响。即锻炼带来的效益、锻炼的乐趣性和自我效能。 27.、身体因素是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28.、运动损伤和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主要与紧张应激有关。 29.、团体的凝聚力可分为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 30.、当团体规模不断扩大,队员的动机逐渐下降,就会产生社会性懈怠,从而降低活动效率。 1.、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人格:人格是个体实际的和潜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3.、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完成一项任务的信念,它影响人对活动的选择,人的努力,人的坚持性和人的成就。 4.、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指注意优先选择需要具体加工的信息,忽略无关信息的过程。

体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发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学习体育心理学的作用:〔一〕体育实践工作者的需要;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二〕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第三章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安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安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运动需要与运动爱好之间的关系 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根底。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仍欲望,且感到它是我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进候,人们才有兴趣参与并学习它。 运动兴趣可以开展为运动爱好。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项体育活动的倾向。当运动兴趣开展成为从事*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效能〕 运动兴趣的分类 ●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初级水平〕、乐趣〔比拟高 级水平〕和志趣〔高级水平〕。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 2. 培养学生装的探险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4、成功体验的获得。 5、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装运动兴趣的方法:1.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2、选择有吸引力的运动内容和工程;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4、注意教法手段多样化; 5、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 6.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第四章运动动机

运动心理学简介

运动心理学简介 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涉及运动、身体活动和心理因素的交叉学科。它探讨了人类在运动、锻炼和竞技比赛中的心理过程、行为和体验。运动心理学不仅关注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心理训练,还研究与运动相关的健康问题,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身体自我概念、心理技能训练、动机、应激管理和心理疲劳。身体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能力和外貌的主观评价和感知。心理技能训练是指通过心理干预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行动的内部或外部力量。应激管理是指个体在应对挑战和压力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心理疲劳是指长期心理负荷导致的心理能量的耗竭。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运动员、体育爱好者、锻炼者和患者。运动员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因为他们在竞技比赛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体育爱好者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对象,因为他们参与运动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应对不同的心理挑战。锻炼者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新兴对象,因为锻炼在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患者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特殊对象,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运动康复提高身体和心理健康。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实验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检验假设。观察法

是通过观察个体在运动场景中的行为和表现来收集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和自我报告来收集数据。案例研究法是通过深入了解个别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来挖掘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总之,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对于提高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竞技水平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于人类在运动中的心理过程的了解将更加深入,从而为提高人类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运动心理学文档

一、名词解释: 1.动机: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和强化作用。 2.驱力:也称内驱力,是驱使有机体进入活动、与身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部激起状态,是从后面对行为的推动。 3.需要:个体因对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 4.任务定向:是强调纵向的自己与自己相比、注重个人努力、掌握技能、完成目标的心理定向。 5.自我定向:是强调横向的自己与他人相比,注重社会参照,以超过他人为目标的心理定向。 6.依从方法:指利用外部奖励和惩罚的作用来激发运动动机的方法。 7.认同方法:指利用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来激发运动动机的方法。 8.内化方法:指通过启发信念和价值观来激发内部动机的方法。 9.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包括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10.应激:也称压力,指有机体遇到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或扰乱自己平衡状态的事件时,表现出的特定的或非特定的反应形态。 11.唤醒:指有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12.焦虑:指由于不能克服障碍或不能达到目标,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13.状态焦虑: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受,也是高度自主的神经系统的活动。 14.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征,即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焦虑反应的情绪倾向和行为倾向。 15.归因: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6. 习得性无助:指由于无法控制某事件的出现或消除而感到无能为力,是后天形成的。 17.自信:指个人相信自己,对自己所知的事情、能做的事情或已做的事情确信不疑。 18.自我效能:它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具备完成一项指定任务、达到一个预设目标或克服一个前方障碍的潜力或能力。 19.特殊能力: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特殊任务所必需的能力。 20.感觉:个体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达到感觉中枢,形成感觉。 21. 知觉:个体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知觉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态度和过去的知识经验,往往是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22.动觉:也称运动觉或本体感觉,它负责将身体运动的信息传入大脑,使个体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有所觉知。 23.视觉:是个体辨别外界物体的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时,通过眼睛、视传入神经和视觉中枢产生的对波长为380-74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辐射产生的感觉。 24.听觉:是个体对声波物理特性的反映,是通过耳朵听传入神经和听觉中枢对频率为20-20000赫兹的声音刺激产生的感觉。 25.触压觉:是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压力梯度)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触觉和压觉两种。 26平衡觉:是人体做加速度或减速度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通过内耳的前庭器官引起的感觉。 27.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与空间定向等。

运动心理学(1)

运动心理学 主讲:温志宏 运动心理学教学目录 1、体育心理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的问题。 2、体育心理学对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兴趣习惯培养的问题。 3、体育心理学研究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教学及教学组织中的心理学问题。 4、心理问题矫正和辅导 运动心理学教学目录 第一章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了解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重点: 了解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难点 1、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2、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第一节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事件 特里普里特于1897年进行的社会促进效应实验研究,既开社会心理学研究之路,也创运动心理学研究之先。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推动了运动心理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特点 一、研究领域: 从研究内容分析,运动心理学有三大研究领域,即竞技运动心理、体育教育心理和大众锻炼心理。 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在竞技运动心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2000年以后,研究领域明显扩大,体育教育心理和大众锻炼心理的研究明显增加。 二、性质与任务 运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应用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影响;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 思考与练习: 何年何人何事件,可被视为运动心理学学科建立的标志。 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于何年,推动了运动心理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从研究内容分析,运动心理学有三大研究领域是什么? 运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运动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研究对象是什么?

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doc 8页)

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doc 8页)

运动心理学 第一章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运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在运动活动(包括运动训练语竞赛)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学科。 运动心理学的四个重要历史: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97年,特里普利特进行克一项以研究社会促进效应问题,观察观众在在场或进行比赛时,自行车运动员的骑行水平与单独骑行时运动技能比较,创运动心理学研究之先。

◎1925年,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格里菲斯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运动心理学学科的建立。 ◎1965年,在罗马召开了第一届运动心理学会议,成立了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此后每4年召开一次。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竞技运动领域、体育教育领域、大众健身领域。 第二章 动机: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的基本含义是: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 动机的作用(基本职能):始发作用、指向或选择作用、强化作用。 动机的种类: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3.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 4.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人通过某种活动获得相应的外部奖励或避免受到惩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性需要。它是汲取外部力量的动机,是

◎趋避式:利弊之争 ◎双重趋避式:围城现象 成就动机:一个人对于自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必定力求去做,并尽力做好的心理倾向。它是参加竞技运动的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的主导动机。 成就动机公式:成就动机(NACH)= 追求成功(MS)—避免失败(MAF) 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满足运动员的各种需要(激发动机的关键):1.满足运动员追求乐趣的需要 2.满足运动员归属集体的需要 3.满足运动员展示自我的需要 ◎合理运用强化手段 1.积极强化:出现特定的行为时就给予奖励,eg: 教练员的微笑、表扬、注意等精神奖励,奖杯、证书等物质奖励。 2.消极强化:通过撤销消极的结果来鼓励特定行为,eg: 教练员撤销负方赛后罚跑,决定免跑 3.惩罚:给予一个消极的后果以减少错误行为反复出现的可能性。 ◎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直接激发动机

第一篇运动心理学的性质及任务

第一篇运动心理学的性质及任务 第一章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至于运动心理学,其诞生时间更晚:192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里菲斯(Coleman Griffith)在伊利诺斯大学体育系创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运动心理学的诞生。 4、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ISSP)在罗马的成立,才标志着运动心理学开始正式走上科 学 的发展道路。 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动机(motive/motivation)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的基本含义是: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动机是个人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二)动机的作用(基本职能) 始发作用:动机可引起和发动个体的活动; 指向作用:动机可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或选择活动的方向; 强化作用:动机是维持、增加或制止、减弱某一活动的力量。 1、动机是需要的动态表现,需要处于静态时则不成为动机。 2、行为并非全部由需要引起,一些并非属于需要的心理因素也有可能成为行为的动因。 三、动机理论的应用 1、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受人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2、什么是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3、目标定向理论 目标定向理论是探讨那些心理和行为因素会影响人的主观能力感,这种主观能力感有如何影响人的后继行为及其效率的理论。 理论要点: 1)任务定向是指完成某项工作时,强调纵向的自己和自己相比较,注重个人努力,以掌握技能、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心理定向。 2)自我定向是指在完成某项工作时,强调横向的自己与他人相比较,注重社会参考,以超过他人为目标的心理定向。 3)在体育运动中,目标定向可能是影响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任务定向可以激发对任务的直接兴趣,而自我定向则会导致内部动机的降低。 第三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 一、情绪的知识点: “没有情绪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情绪对机体都是有害的”。 身体活动具有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负性情绪的作用。 音乐调节:选择较轻快的音乐很重要。 颜色调节:绿、蓝、紫(镇静);红、黄(振作、兴奋) 气味调节:苹果(镇静)、茉莉、柠檬(精神集中) 二、应激 1、定义:指有机体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时,表现出的特定的或非特定的反应过程。 2、应激反应:指有机体对应激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包括生理的、行为的、情绪的以及认知上的改变。 3、赛利(Selye,1983)认为: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物过程,包括应激源对威胁的知觉评价与情绪反应。它经历三个阶段:警觉期、

运动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特质,即在各种情况中产生焦虑反应的情绪倾向和行为倾向 热身损耗: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在间歇后不能立刻回复到原有表现水平,这种特殊的运动成绩下降现象叫热身损耗 操作思维:是反映肌肉动作和操作对象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思维活动 战术意识: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按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理的运用技术和战术的主动、自觉的心理活动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心理训练 广义:心理训练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训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狭义:心理训练师采用特殊手段使受训者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 目标设置训练:是根据有效推动行为的原则设置合理目标的过程 角色定位:是指运动员比赛前和比赛中对自己、队友、对手之间关系的认识倾向,它直接左右着运动员判断自己的比赛表现正常与否,影响着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比赛应变能力 二、简答 1、1. 个性心理分为: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2. 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区别:1)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联系:三门学科研究内容存在相互交叉和重叠现象 1)三门学科都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现象,而体育运动是以 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的 2)不管哪门学科都是主要研究身体练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这也 决定了有些行为的心理学依据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程度和方向上的不同3.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任务:1)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体差异与体育运动关系 2)究体育活动对人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 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 性质: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其规律的学科 4. 倒U 形假说的理论要点倒U 形假说的第一个理论预涉及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的关系,即人处于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较低;处于中等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处于较高唤醒水平时,工作效率下降 倒U 形假说的第二个理论预测涉及工作任务性质对唤醒水平与运动成绩关系的重要作用: 1)高唤醒水平时耐力,力量和速度性运动项目的最佳成绩所必要

体育心理学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异同是什么? 异:(1) 体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不尽相同的。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育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 (2) 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的心理现象。 (3) 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同: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第二,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第三,研究方法相同。 2、何谓体育心理学?基本研究任务是什么?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里和行为的科学体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解释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实践任务是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实验研究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准实验法) 现场研究法 心理测量法 4、体育心理学多维性的含义是什么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问题,应加以应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5、什么是反应时?包括哪两种?反应时是指刺激的出现到第一反应开始时间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 反应时分为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 6、简述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阶段: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体育心理学和20 世纪80 年代 以后的体育心理学 7、中国体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会更加明确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会进一步细化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趋向综合化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会更加广泛 8、试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根据一定程序进行教学,可以随意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提出学习者的思维最终必须用行为来解释,而这种行为是由外界引起并受外界影响和控制的。 认知心理学理论结构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注意建立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重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体育学习,强调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注重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章 1、简述各个专家学者对目标定向的概念界定目标定向是一种有计划地认知过程,它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特征目标定向是个体从事各种成就活动里有和直觉目标定向是个体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并使自己的行为更为有效的内在特质目标定向是关于个体追求成功任务的理由

运动心理学

第一章内容 第一节运动心理学怎么发展起来的 1.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最早出现的运动心理学文献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诺曼.特里普里特于1897年发表在 《美国心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 3.在1913年的洛桑会议上,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明确提出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问题, 推动了心理学与体育运动相互结合的科学历程。 4.1923年,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的格里菲斯在美国伊利若斯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 个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1926年,他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运动心理学教科书《教练心理学》。1928年,又出版了《运动心理学》。1938年,成为体育运动心理咨询专家。 5.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运动心理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其重要的标志有两 个:第一,1965年,由意大利运动医学联盟倡议,在罗马召开了第一届运动心理学会议,成立了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此后,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运动心理学会议。第二,197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刊物《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2003年,改版为《国际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杂志》。 6.苏联在二战后成立了“运动心理委员会”;美国在1967年成立了“运动心理学全国协会”。 目前世界上有4种运动心理学专业学术期刊。 二.中国运动心理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1.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 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2.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心理测量、心里选材和运动心理 训练、心理咨询。 3.运动员心理测量是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的第一步。 广义的体育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之相对的学科是: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身体锻炼心理学。 运动心理学涉及的三大领域:运动心理学包括: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于是广义运动心理学涉及三大领域:竞技运动、大众健身、体育教育。 第二节 一.运动心理学在哪些领域开展研究? 1.竞技运动领域 2.体育教育领域 3.大众健身领域 竞技运动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运动员的心理测量、心理选材、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进行的。 体育教育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增进心理健康进行的。 大众健身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的。 二、运动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1、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2、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 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

体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⒈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⒉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⒊目标定向: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 ⒋目标设置: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⒌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动力。 ⒍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⒎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只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⒏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⒐协变性原则(归功于内,归错于外) :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吗,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⒑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⒒体育活动:指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⒓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⒔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⒕焦虑:是个体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⒖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⒗心理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 ⒘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