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西方哲学史历年考试习题汇总

复旦大学西方哲学史历年考试习题汇总
复旦大学西方哲学史历年考试习题汇总

西方哲学史习题汇总

1.逻各斯

(1)逻各斯即理性。赫拉克里特的火本原说认为,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它决定着世界运动的方向,控制着运动的节奏,支配着火与万物之间循环往复的转化。内在的本原即逻各斯。

(2)逻各斯是永恒存在的,即使人们对它毫无所知,它仍然存在着;逻各斯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逻各斯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万物都遵循逻各斯;逻各斯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支配着人的主观世界;逻各斯是可以认识的,但只有少数人才能认识它,因为逻各斯不能光凭感觉而要通过理性才能认识。

种子说

(1)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种子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非常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种子没有使自身结合和分离的力量,产生万物的能动力量在元素之外,叫做“心灵”。他第一个把“心灵”理解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力量。

(2)与恩培多克勒不同的是,他提出“异类相知”的认识理论。异类相知指认识是由事物的相反性质所造成的相反活动。可感性质包含着性质对立的不同种类的种子,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那一类种子决定了这一可感性质,但可感事物中还包含着少量由其他类种子构成的感觉不到的性质,正是这些感觉不到的性质使得那个可感事物的性质被感觉。

四根说

(1)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万物的生成和消灭是无休止的循环运动,四根在运动中不生不灭。“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分别代表着可感事物的生成和朽灭。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而是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2)在四根说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同类相知”的认识理论。同类相知指由于人和外部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根和构成事物的同类的根相接触时(叫“流射”),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思想则是“流射”顺利的、全面的、清晰的感觉。

奴斯

(1)阿那克萨格拉的哲学概念。构成万物的种子自身并无运动的力量,于是,阿那克萨格拉设定了能动性的本原,这就是奴斯。奴斯具有外在独立性和无形的精神特征,它是弥漫于世界之中、甚至超越世界之外的精神。

(2)与灵魂概念相比,努斯更纯粹,有更高的思辨性,而无人格的秉性。它是无形的、纯粹的精神实体,推动万物而不被任何事物推动,弥漫于世界而能保持自身的统一。

影像说

(1)德谟克里特的哲学概念。他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像论,影像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轮廓,感觉是可感对象中的影像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的印象。他用影像和感官的物理性质解释感觉的成因。这就是影像说。

(2)影像说是一种素朴的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它容易导致约定论,从而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

2.柏拉图的“理念论”有哪些特点?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被称为“理念论”。)

所谓理念,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独立存在于事物与人心之外的一般概念,它是事物的原型,事物不过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理念。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个别事物是变化无常的,相对的,不真实的。理念构成理念世界,只能为思维所认识。个别事物构成感官世界,对它的认识只能形成“意见”,意见是可真可伪的。理念世界是按照等级原则组织起来的。最高的理念是“善”的理念,世界就是“造物主”或“巨匠”按照“善”的理念创造出来的。对理念的认识是真正的认识,只有借助于“回忆”才能获得。

首先,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

“理念论”把精神的实体“理念”看作万物的本原,理念独立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人心之外,理念世界是原型,是第一性的,是起决定作用的,而物质世界或具体事物世界则是第二性的,是由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这就完全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它和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相互对立,是地地道道的客观唯心主义。

其次,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理性主义的特点。

根据“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个别具体的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构成了可感的事物世界,而不同事物各自的理念则构成了可知的理念世界。事物世界是不完善的、有缺陷的,而理念世界则是完善、永恒无限的。我们把握真理的道路是从个别的事物抽象到它们的类概念,从这些类概念抽象的更高更抽象的种概念,从这些种概念再抽象到属概念……最后抽象到最普遍最抽象的存在。于是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就走上了这样一条理性认识的道路,它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现象与本质划分的来源。

再次,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先验论的特点。

柏拉图的理念论将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彻底对立了起来,否认了通过感觉经验可以认识理念世界,为了解决通过何种方式认识把握理念的问题,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这是西方哲学史上以粗鄙的形式第一次提出了先验论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灵魂在未跌落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关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灵魂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过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按照这样的分析,原初的知识是灵魂对理念的自我观照,学习的知识则是对原初知识的摹本,灵魂的摹仿就是回忆。由此,柏拉图回答了生活在可感世界的人何以能够认识理念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对苏格拉底方法提供了理念论的论证。)

最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

由于“理念论”中,理念世界与事物世界相脱离,柏拉图所认为的普遍抽象的一般和宗教的“神”有着共同的本质。他所谓的最高的“善”的理念实质上正是“神”的别名,以善的理念为首的理念世界所构成的目的论体系与宗教神学正是一脉相通的。所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后来的一些唯心主义者以及宗教神学有着共同的认识根源。

柏拉图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的划分

(1)柏拉图把世界分为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可见世界,理念世界是可知世界;对可见世界的认识不是知识而是意见,对可知世界的认识才叫知识,而认识的任务就是认识可知的理念世界。

(2)柏拉图用四线段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认识、两个领域的区分。可见领域是理智领域、知识领域;其对象是是者的理念世界;其认识主体是自由人;其比喻为太阳、洞外的东西等;其知识形式表现为数学知识和理性知识,即哲学。可感领域是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其对象是可感事物,既不是是者又不是非是者;其认识主体是囚徒;其比喻为影像、雕像等;其知识形式表现为幻想和信念。

3.知识即德性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之一。他认为,自然万物中都蕴含着内在目的,即“善”。具体到人身上,“善”就表现为德性。也就是说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德性是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但人并非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德性”。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善避恶的,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一个

人之所以做坏事,只是因为他没有这件事好坏的知识。因而人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自知自己无知

苏格拉度的哲学思想之一。他借用一个神话故事来阐述这一学说:苏格拉底的一个朋友有一天到德尔菲神庙求问神谕,询问苏格拉底是不是希腊最聪明的人,神说是。苏格拉底听后很诧异,他最初追随自然哲学家学习哲学,但是发现由此不可能获得知识,正在困惑苦恼中,自认为自己是无知的。于是他四处寻找有知识的人谈话,想看看他们的知识在哪里,以求证神说错了。然而那些自认为自己有知识的人,实际上都经不起追问。这样一来,苏格拉底终于觉悟到神之所以说他是最聪明的人,不是因为他有知识,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所以才会追求和探索知识。于是,苏格拉底便以与人对话为职业,目的在于揭露人们的无知,促使他们走上求知的道路。“自知自己无知”也就成了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

苏格拉底把知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是撇开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他认为,知识与工匠的技艺不同,人们一般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们都是变化的,没有永恒价值的;但他们还自以为有知识,而苏格拉底则意识到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绝对的、永恒的、真正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

4. 飞矢不动。

(1)飞矢在一定的时间内必存在于与它自身相等同的空间里,因此,如果把飞矢在空中运动的过程分为无数个点,则它在每一个点上都存在于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里。可见,在每一个时刻,飞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所以是静止不动的。

(2)芝诺的错误在于他没有看到运动是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他形而上学地割裂两者,只承认间断性而不承认连续性。从认识论上看,他的错误在于他把思维对运动所作的反映的一个方面加以片面夸大,绝对化。

5. 泰利斯

泰利斯(约前624—前547),又译泰勒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出身于米利都的名门望族。据说他最早研究天文学,曾预言过公元前585年5月25日的一次日食。据说在政治上由于主张和波斯联盟而使伊奥尼亚免除灭顶之灾。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把埃及的丈量土地的方法引入希腊的人,奠定了希腊几何学基础。博学多艺,被称为希腊七贤之一。在哲学上,他首先摆脱用神创说去解释万物的产生,提出并探讨了水是万物的本原,其思想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开端。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泰利斯所以把水当作万物的本原,也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生命所需的许多因素都含有水分;热本身是从湿气中产生,并且靠湿气来保持的;万物的种子就其本性来说是潮湿的。也许因为古希腊神话中把海神当作创造万物的祖先,而泰利斯将神话改造成哲学。他从具体事物中寻找自然万物的统一性,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但又认为万物都有灵魂,具有物活论思想。

6. 四因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术语。他认为事物的形成变化有 4种原因:①质料因,即构成事物的材料、元素或基质,例如砖瓦就是房子的质料因;②形式因,即决定事物“是什么”的本质属性,或者说决定一物“是如此”的样式,例如建筑师心中的房子式样,就是房子的形式因;③动力因,即运动变化的动力,例如,建筑师就是建成房子的动力因;④目的因,即事物所追求的目的,例如“为了安置人和财产”就是房子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凡感性实体,包括自然物和人造物,都具备这 4种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从以前哲学家的学说中概括出来的。他认为过去的哲学家各执一端。米利都学派只讲质料因,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等只讲形式因,恩培多克勒讲的“爱”和“恨”是动力因,苏格拉底讲的“善”是目的因。他区别这 4种不同的原因、本原,将它们调和起来。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因就是动

力因,同时也就是目的因,这样,四因也就只有质料和形式两种,任何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组合而成的。“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重要理论。

7. 试说明苏格拉底对西方哲学的贡献有哪些。

贡献1:承“智者运动”之风,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罗马]西塞罗语),将关注重心从自然转向一些有伦理性质的问题,这是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智者们将哲学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人和社会,他们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在社会政治领域发挥了启蒙的作用。苏格拉底亦是没有像自然哲学家们那样向自然追问知识,而是转向了人自身内部,把知识的对象确定为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对他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行”。这个观念不仅将哲学的研究范围从自然哲学领域令人无所适从的宇宙生成论转向了社会和人生的伦理性质的问题,同时也摒弃了智者的诡辩论和怀疑主义,恢复了哲学爱智慧求知识的初衷。

贡献2:“自知其无知”的认识态度,将“智慧”与一般“知识”区分开来。

“自知无知”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之一。他认为,知识与工匠的技艺是不同的,人们一般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们都是变化的,没有永恒价值的。但他们还自以为有知识,而苏格拉底则意识到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绝对的、永恒的、真正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以与人谈话为职业,目的在于揭露人们的无知,促使他们走上求知的道路。“自知其无知”也就成了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

贡献3:与贡献2密切相关,以“助产妇”的姿态通过“对话法”(elenchos,后译“辩证法”)探究“普遍定义”,促发了后来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曾言,苏格拉底最大的两个贡献就是“对话法”和“普遍定义”

苏格拉底在人如何认识自己的德行的问题上主张实施“助产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所以他不“生产”知识,而是帮助别人“生产”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采用问答的方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这个过程里,对话双方也就从感觉经验中归纳抽象出普遍概念来。

精神助产术

(1)苏格拉底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等问题时,惯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诘难,使对方先于矛盾,承认其无知,从而逐渐修正意见,最后使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苏格拉底把这种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2)这种方法是一种归纳法,也就是通过归纳寻求概念的定义。另外,这种方法还说明了希腊人真理观的一个特点。这就是真理蕴含在人的灵魂中,反诘的作用在于清除蒙蔽,但不制造真理。

8. 自然状态(霍布斯)

霍布斯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之前,生活在自然状态,完全按照自然律行事。他认为两条自然律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一是利用一切手段保存自己,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权利。在霍布斯的眼里,人们为了维护各自的生命权,一开始便处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野蛮状态,但是战争状态威胁到人的生命,违反了最大的利益,因此人们必然要求和平。为了摆脱自然状态,人们与一个最强大的主权者订立契约,根据第二条规律,每个人都同意放弃和别人一样多的权利并因此享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利益,这样,人们就放弃了他们想要的不管什么样的自然权利,以换取和平和保护。

霍布斯如何论述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契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出发点是“自然人”观念。自然人是一种自然物体,他完全服从自然律。自然律即关于趋利避害的人的自然本能的规律。霍布斯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生活在自然种状态,完全按自然律行事。自然律有两条:一是利用一切手段保护自己;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权利。

(2)必要性。根据第一条规律,人们为了维护各自的生命权,一开始处于“人对人是狼”的战争状态。但是,战争状态威胁到人的生活,违反了最大的利益,因此人们必然要求和平。

(3)可能性。根据第二条规律,和平协议是这样一个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放弃和别人一样多的权利,并因此而享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利益。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权力转让给一个人或一群人,由他或他们代理行使权利,以保全契约者的生命。因此,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契约是可能的。

9. 自然状态(卢梭)

(1)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没有人际交往、语言、家庭、住所、技能的人类最初状态。自然状态的人的全部欲望是肉体需要,没有理性和观念,具有自我保存和怜悯情感等善良的本能,以及区别于其他生物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

(2)卢梭认为,自然状态的人享有天赋的自然权利,这就是自由和平等。认为人对自然有服从或反对的自由,并意识到这种自由。自然状态既赋予人以自由,也包含着丧失自由的原因。

10. 理想国

(1)理想国是柏拉图的政治理想,理性在这个国家里应占据统治地位。他依据每个人的德性和神创造每个人时的材料,把社会分为三个阶层,即统治阶级、武士阶级和劳动者阶级,他们分别以智慧、勇敢和节制为美德。

(2)在理想国中,公道是立国的原则,公道就是正义,即每个人只做适合他的本性的事情。三个等级的人应各守本位、各尽其职,在各自的等级范围内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一致,才能实现正义。

(3)为了实现公道,统治者和武士必须接受严格的教育和训练。最高统治者为哲学王。

11. 四假象(培根)

(1)培根形象地把科学发展的障碍比喻为“假相”,他把这样的假相归结为四个。四假相说深入地分析了传统科学观赖以生存的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

(2)四假相如下。第一,种族假相,大致相当于希腊人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现代人所说的“人类中心”论。第二,洞穴假相,这是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因个人立场、观察角度、思维方式、成见等不同造成的主观性、偏隘性,就是这样的洞穴,即坐井观天。第三,市场假相,这是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大致相当于现代分析哲学所要消除的“语义的混淆”。第四,剧场假相,这是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他把历史上的哲学思想比作舞台上演出的一出出戏剧。他把历史上的理论体系归结为三类:诡辩派、经验派、经院派。

12. 第二性质(洛克)

(1)洛克认为外界可被感知的物体具有两类性质: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二性质是指,当物体的“细微部分”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颜色、声音、滋味等方面的观念时,物体所具有的各种有关“能力”。

(2)洛克认为第二性质只不过是“能力”,颜色、声音、滋味等并不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人们之所以说某物具有某种颜色或某种声音,那不过是因为该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能使我们产生某种颜色或某种声音的观念。第二性质依存于第一性质。物体有的仅仅是第一性质,第二性质的观念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客观对象。

复杂观念

(1)按自身构造,观念可以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两种。简单观念是构成知识的直接对象、材料和要素。复杂观念由简单观念组合而成。

(2)组合方式有三种。一是相加,即把多合为一,得到复合观念,其中重要的是上帝、物质和精神三个实体观念。二是并列,加以比较,得到关系观念,其中重要的是因果观念。三是相减,得到抽象观念或一般观念,即共相。

13. 始基

古希腊用语。原义为开始、出发点、起源。从泰勒斯开始指万物的根源或基础。“始基”既是根源又是基础。万物生灭变化,它从那里来毁灭后再回到那里去,是永恒不变的。在希腊人看来,真正原始古老的开端就是万物的主宰,这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本原

本原是自然哲学家关注的焦点,它的本义是“原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着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理由。本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构成事物的基质,一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则。

14. 智者派

(1)希腊人把智慧视作逻各斯,逻各斯兼有言语和理性之意,在这个意义上,智慧就是用优雅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艺术,智者就是传授这门艺术的教师。

(2)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他们的教学活动有着鲜明的功利性,这就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胜的人才。

(3)社会政治需要决定了智者的职业特点,智者职业带有商业特点。他们传授的智慧主要是修辞学和论辩学,他们着重培养学生演说和论辩的技艺,而不是传授知识学理。教学的目标是在政治和诉讼中获胜,而不是寻求真理,更不是满足个人好奇心。智慧只是他们用来达到实用目的之手段,柏拉图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人”。

15. 犬儒派

古希腊小苏格拉底学派之一。得名来由有两说:(1)因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在雅典城外“快犬运动场”讲学而得名;(2)因主要代表西诺帕的第欧根尼自称“犬”,所以把不同程度追随安提西尼,特别是西诺帕的第欧根尼的人称为犬儒学派。该名称象征一种道德上的警觉性,像猎犬似地吠叫提醒人们节制情欲,同时也表明该学派成员宣扬和践行一种像狗一样最简单粗鄙的生活方式。他们提倡“回到自然”,主张哲学家对诸如名利苦乐,科学,婚姻,家庭等社会生活,乃至宗教文化生活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出对当时希腊“文明”生活的厌倦。但是,他们的思想是十分消极的,只要求回到“自然”状态去,回到原始生活中去,缺乏积极的进取性,而且带有极端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怀疑主义的倾向。

皮罗主义

(1)目的是要通过否认知识的可能性来达到“不动心”、不受干扰的理想生活。我们只能认识事物表现出来的现象而不能知道它的本质、真相。因此,我们对事物应该完全存疑,不做任何肯定的判断。

(2)从这种怀疑主义出发,皮罗主义主张,对一切事物都采取淡漠无情、无动于衷、莫之是、莫之非的态度。由于对一切事物都无所取舍,放弃任何判断,因此就可以避免引起无谓的烦恼,就不至于卷入是非场所中去,就可以与世无争而达到不动心的宁静境界。

16. 奥古斯丁

古罗马基督教神学家,早期基督教哲学体系的完成者。他主要运用新柏拉图主义哲学阐述和论证基督教教

义。提出哲学只能同真正的宗教即基督教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哲学,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基督教哲学建立在对上帝和自我的认识上,人只能通过思辨去直观和认识上帝,也只能通过思辨证实自我存在。而思辨的确切性最终有赖于上帝给人的灵魂直接照明,从而主张“光照论”,断言信仰在先,理解在后,“理解为了信仰,信仰为了理解”。深信上帝即善,上帝创造的一切皆善,恶本身并不存在,是“善的匮乏”或“实体的匮乏”。根据善与恶相对立,又提出“上帝之城”与“人间之城”相对立的两个概念。

教父哲学

(1)教父哲学产生于罗马帝国奴隶社会末期。当时,基督教开始向国教演变,宗教神职人员为了更好地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就进一步把基督教的信条理论化,形成了一整套基督教教义,从而出现了所谓基督教哲学。它是经院哲学的前身。在历史上,这些制定教义的人被称为教父,其学说被称为教父哲学。

(2)教父哲学的基本教条有:创世说、三位一体说、原罪说、救赎说、天国报应说、天启说。教父哲学对待哲学有两种态度。一是信仰主义的态度,将信仰与哲学对立,以德尔图良为代表。二是理性辩护主义的态度,认为信仰与哲学可以统一,以奥古斯丁为代表。

上帝的本体论证明(安瑟伦)

(1)本体论证明的意义是指仅仅依赖于概念的分析而不依赖于经验事实的证明。与从经验事实出发来证明上帝存在的后天证明相比,本体论证明是典型的先天证明。

(2)证明如下。每个人心中先天地有一个上帝的观念,即“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的观念。既然人心已经确认没有一个东西比上帝更伟大、更完善,那么,它就不仅仅存在于人心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否则,人心就能够设想在人心之外还存在着比上帝更伟大、更完善的东西,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上帝存在于现实中。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理念论。

奥卡姆剃刀

奥康的知识观不仅预示了重视经验证据的新科学观,而且对他自身的理论有直接的意义。它的一个重要推论通常被称作经济思维原则。既然只有自明知识或证据知识才能算作知识,那么,一切既无逻辑自明性又缺乏经验论据的命题和概念都必须从知识中剔出去,可用经验证据直接说明的东西不需用非经验的原因解释,可用自明的命题证明的东西不需用意义不明的论辩,用他的话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即“如无必要,无增实质”,这就是奥卡姆剃刀。奥卡姆的剃刀所向,直指实在论所设立的普遍实质,在他看来,无论出自逻辑理由,还是出自经验理由,都没有必要在个别事物之外设立普遍的实体或实质。

17. 纯粹理性

德国康德用语。纯粹指在经验之前的、独立于经验的。纯粹理性即独立于经验的理性。广义包括纯粹理论理性和纯粹实践理性。狭义指纯粹理论理性。《纯粹理性批判》即专指纯粹理论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即专指纯粹实践理性批判。康德认为纯粹理性即感性的形式时间与空间,知性的12范畴,这两者独立于经验材料,把它们加在经验材料上便形成知识。《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部分“理性”中指出,心灵的知性范畴不满足于有条件的有限的现象知识,人的理性要求达到在经验范围内永远不能发现的无条件的无限的本体,即灵魂、宇宙、上帝,因而陷于谬误与二律背反,这是纯粹理性的误用。

18.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

(1)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的研究主要对象是“是者”,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可以在很多意义上说一件东西是,但一切是者都与一个中心点有关系,这个中心点是确定的东西,它毫无歧义地被说成为实体。”因此“实体”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十范畴中最基本的一个范畴,相当于我们说的“本质”。这个“实体”既不“实”也没有“体”,而是使事物成为这个事物的本质规定。他认为,实体在最真实、最原初和最确切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表述,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也就是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不依赖其他东西而存在的。

或者说实体就是自己存在,自己说明自己。他因此把不是实体的存在叫做“属性”。属性就是依附于实体的存在。他认为实体比属性“在定义上、认识顺序上、时间上都在先”。他还列出了九个属于实体的属性的范畴:数量、性质、关系、位置、时间、状态、活动、受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含义的确认就是对世界本原的存在的确认。

(2)对于什么是“实体”,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发生过变化。

在《范畴篇》中他认为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但经过《物理学》对于形式和质料的探讨,使他意识到,个别的具体事物不是第一实体,它们还可以被分析为形式和质料。而质料是处在生灭变化中的,因而是不可定义的,不仅如此,质料也不具有独立性和个体性,所以,只剩下形式,它即是第一实体。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区别了三种实体,即可朽的运动实体、永恒的运动实体、永恒不动的实体。前两种是自然实体,即有生灭的具体事物和天体,它们是运动的,属于自然哲学即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第三种永恒不动的实体才是第一哲学研究的对象,而这个最高的实体便是“神”。神有三层意思,不动的推动者或第一推动者,纯形式或纯活动,纯思想或思想的思想。

第一实体

实体是一切东西的主体或基质、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但有时也认为本质或形式也是第一实体。这说明他把个别事物看作是最具实在性的,承认个别事物的存在,认为种和属寓于个别事物之中。但这也表现了他的思想的矛盾和混乱。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关系实际上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9. 简述“存在就是被感知”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贝克莱的重要观点,贝克莱同意洛克的观点,认为人类知识的对象是观念。而这些观念当且仅当它们被知觉时才存在。贝克莱又认为事物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因而,事物不可能独立于我们的心灵,它们就是对我们呈现的那样。贝克莱的主要论证如下:(1)每一物质对象都是可感性质的集合或联结;(2)每一可感性质都与感觉者相关,因而都是一个观念;(3)一个观念不可能没有我们的心灵或感觉而存在;(4)因此,每一物理对象都是各种观念的联结,它不能自身存在。

经验论者的一个共识就是知识或感觉的对象是观念,不是事物。贝克莱进一步推论说,“除了我们用感官所感知到的事物之外,还有什么可感的对象呢?”因此,他说每一物质对象都是可感性质的集合或联结。这样他就否认了基础实体和表面性质的传统区分。贝克莱又否认了洛克关于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区分。贝克莱认为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一样不反映事物的性质,而仅仅存在于心灵之中,这样他就否定了洛克的物体是物体的观念的原因的观点,进而得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结论。

20. 简述巴门尼德的“思维与存在同一”

“思维与存在同一”是巴门尼德的重要论题。他认为我们的认识面对着两条道路,一条是“真理之路”,一条是“意见之路”。“真理之路”以“存在”为对象,“意见之路”则以“非存在”为对象。“非存在”不是不存在,而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自然事物。古希腊文中的“是”除了用作系动词起表述作用外,又可以单独使用,指示事物的“存在”。巴门尼德认为,这个“是”者才是真正不变的东西,正是这个“是”使是什么的东西成为了什么,正是这个“存在”使存在着的东西存在出来了。所以在巴门尼德看来,只有“存在”是可以思想和述说的,“非存在”既不能被思想也不能被述说。

21. 统觉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和康德的哲学中关于认识论同一的重要概念。

莱布尼茨的统觉是指人对其自身及其心灵状态的认识。

康德不同意莱布尼茨对统觉概念的理解。康德把“统觉”理解为一种纯粹理智的认识形式,认为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的统一功能,由它建立起“对象”的客观性。

总的说来统觉就是: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

程。

22. 三段论

传统逻辑中的一类主要推理。也称直言三段论。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关于三段论的系统理论。

三段论的形式三段论是这样一类推理:它由三个直言命题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并由三个不同的词项作这些命题的主谓项,而每个词项在两个命题中各出现一次。习惯上以S代表结论的主项(小项),P代表结论的谓项(大项),M代表在两前提中出现的词项(中项);包含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

一个三段论是有效的当且仅当符合以下5条规则:①M至少周延一次;②S、P在结论中周延仅当它在前提中周延;③两前提并非都是否定的;④如有一否定的前提则结论也是否定的;⑤如结论是否定的则有一前提也是否定的。除⑤外,这些规则并不都彼此独立。

23.休谟的因果理论

休谟的经验主义和不可知论在他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上得到最全面的体现,对因果关系的重视,与他认为“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的认识有关。

(1)休谟认为因果观念是这样建立的:我们知觉两个观念在空间相继出现,如果这两个观念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会把先发生的观念称为原因,把后出现的称为结果。

(2)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这样形成的:因果观念久而久之会使我们形成这样的习惯:每当看到一个观念时便联想到另一个。这种在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联想而形成的恒常的联贯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因果关系。

(3)休谟认为因果关系的基础无论是在证明知识的范围内,还是在经验知识的范围内,都不能得到充分的解释,即是不可知的。

(4)休谟把因果关系的基础最后归结为人的自然本性,把“最大的确定性和最严格的必然性”当作基于人性的心理构造,这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解释。经过怀疑论的深入探究之后,它的解释没有任何进步,又回到了考察的起点。休谟的解释索然是一以贯之,符合经验论的原则,但却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他最后诉诸的是常识而非哲学。把经验论置于常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对常识做哲学解释,这是思想的退化。

24.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主要分歧。

(1)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争论。

(2)争论的焦点。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3)问题的由来。问题来源于3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波菲利提出的认为是最高级的问题的三个问题:第一,共相是否独立存在,或者仅仅存在于理智之中?第二,如果它们是独立存在,它们究竟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第三,如果它们是无形的,它们究竟与感性事物相分离,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并与之一致?6世纪的哲学家波埃修把问题引进,并强调其研究价值。12世纪时问题成为神学家关注的焦点。

(4)唯名论的观点:第一,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第二,不过有极端的唯名论和温和的唯名论的区分。极端的唯名论(罗瑟琳)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温和的唯名论(阿伯拉尔)认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灵对个别事物的个别性质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到的,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

(5)实在论的观点:第一,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第二,实在论也有极端派和温和派的区分。极端的实在论(安瑟尔谟和威廉)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温和派(阿奎那)认为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质。

(6)争论的哲学意义。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着重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因此,争论就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哲学活动,是哲学基本派别斗争的特殊形式。列宁说:“当然,中

世纪唯名论者同实在论者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7)争论的社会意义。争论绝不是一场纯思辨的争论,是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反映。

中世纪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的实质。

(1)两者之争的哲学实质是一般与个别关系的争论。但这绝不仅仅是纯思辨的争论,它的社会实质是当时社会政治斗争在理论上的反映,是以教权和王权之争为其哲学背景的。

(2)第一,唯名论认为,一般只是声音、符号或者概念,只有个别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否定渗透于各个国家的罗马教会具有无上的权威,并表现出拥护各国君主的意思。第二,唯名论的观点意味着被教会认作是有普遍性的教条或教义也是不真实的。第三,唯名论的观点意味着个人的信仰可能比教会的信条更可靠,人的救赎不一定要通过教会,因而就具有夺去教会拥有的通向天堂的钥匙的可能性。第四,既然个别事物才是真实的,那么,人们的眼光应从虚幻的彼岸世界转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重视个人对现世幸福的追求,这就同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发生了矛盾。因此,唯名论往往成为反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异端运动的理论武器。

(3)实在论的观点同基督教的一些基本教义是密切相关的,特别适合于为罗马教会的绝对权威作辩护。既然一般比个别更实在,一般高于个别,那么,越是普遍的东西就越高、越实在。第一,上帝的观念是最普遍的,所以上帝是最高的实在。第二,罗马教会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遍及世界各国。因此,它比各个王国更有实在性。第三,教权与王权正如一般与个别,所以,教权高于王权,国王要服从教皇。

25. 试论述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主要分歧

由于主体自身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构成了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和冲突。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主要分歧在于:

第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所争论的“知识来源”问题主要是有无“天赋观念”的问题。一般地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

经验论者认为,一切观念都是思维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归纳、概括、抽象出来的;全部观念都可以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凡在理性中的东西,都存在于感官经验的感性内容中;凡是在感性内容中找不动的东西,或者是错误的,或者是超出人理性之外的;思维的理解作用,只能是基于感觉观念去表现对象。

与经验论者相反,唯理主义者则以不同的形式肯定天赋观念。笛卡尔提出,观念的来源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天赋的”数学、逻辑、宗教、伦理中的一般的抽象的观念和原则,其二是从“外面”得来的,如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其三是“臆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观念,如飞马,美人鱼之类。笛卡尔认为只有从我们自己的本性得来的一般观念才具有真理性,也就是那种“天赋的观念”。莱布尼茨进一步提出,感觉经验只能感知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不能揭示真理的“普遍必然性”。他还尖刻地把经验论者说成是像牲畜一样纯粹凭经验,只是靠例子来指导自己,因而,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存在。在唯理主义者看来,思维本身具有超越感官经验的先天认识原则,对象只有在先天的认识原则的把握下才能被人所认识;认识不能还原为感觉和感觉的不同结合形式,它有多于这种内容的作为认识原则的天赋观念;思维的理解作用是以它自己固有的天赋原则去理解对象。

第二,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

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理解,就是在个别与一般问题上的对立:普遍必然性的认识能否从个别的感性经验中形成?

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弗兰西斯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这就是培根的“新工具”。培根从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的演绎逻辑,而形成他的“新工具”的归纳逻辑。在培根看来,三段论并不能用于科学的第一原理,因为它比不上自然的微妙,它只能强人同意命题,而不能把握事物。只有归纳的方法,才能使认识从经验事实开始上升为一般原理。

培根的归纳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感性经验材料;将感性经验材料整理和归类,区分为正面的例证、反面的例证和在不同条件下其性质有变化的例证,并对这三类例证进行比较研究;排

斥掉非本质的东西,舍弃无用的材料,留下有用的材料;对留下的材料进行归纳,得到一般原理。培根认为,这种归纳法能够使人们循序渐进地揭露出不同等级的自然规律,防止人们超越经验作无谓的猜想。

与经验论相反,近代唯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尔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尔的新的演绎逻辑。这种新的演绎逻辑或演绎方法的基本原则是:①绝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做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②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③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即便是那些彼此并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我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④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第三,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的问题。

经验论者认为,感官并不主动,它只是接受影像,错误或虚假不是在感官里,而是在判断里,或是在心灵里。判断和心灵没有给予应有的周密细致的对待。这就把错误或虚假会就为“判断”或“心灵”,也就是归咎为人的“理智”。

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是骗人的。笛卡尔说,“因为我曾经多次观察到:塔远看像是圆的,近看却是方的,竖在这些塔顶上的巨像在底下看却像是些小雕像;像这样,在无数其他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斯宾诺莎继承笛卡尔的认识论思想,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感性经验知识,包括传闻的知识和泛泛的经验;第二类是推理知识;第三类是理性的直观。他认为只有第一类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类和第三类知识是必然真实的。可见斯宾诺莎也排斥感性经验,只信赖理想知识的可靠性。

26. 试述莱布尼茨单子论的内容和意义

(1)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在对以往的实体论的批判的基础上建立的。对原子论的批判。对笛卡儿的心灵实体论的批判。对斯宾诺莎的实体论的批判。莱布尼茨认为他提出的作为实体的“单子”是“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它没有部分。单子的特征是:第一,单子是“没有部分”的,是“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第二,单子没有广延,不是物质实体。第三,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只能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地产生或消灭。第四,单子不受外部影响,每个单子“没有可供外物出入的窗口”。单子之间的关系是由上帝安排的,这叫“前定的和谐”。第五,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

(2)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固有的特质是它的活动,因此单子是能动的,是无形的精神实体。他还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表象活动。莱布尼茨认为,由于表象的清晰程度有差别,因此单子的质的程度产生了差别。差别分为四个等级:一是最低级的单子,只有细微的知觉。二是较高级的单子,具有动物灵魂。三是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它只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四是最高级的单子,即上帝,具有洞察一切的能力。

(3)莱布尼茨认为有知觉能力的单子是决定万物的实体,他把世界看作一个生生不息、常变常新的有机体。虽然单子存在因表象的清晰程度而产生的差异性,但是,由于每一个单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象整个世界,所以单子的各个等级、各个程度之间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连续的,同一物种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也是连续的。单子的连续性表现为运动的连续性,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单子的连续性还解决了困扰二元论的身心关系问题,在此可以看到,心灵与身体是以特别密切的方式相互依存的。

(4)第一,单子论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古代的生机论思想,用以反对当时流行的机械论的世界观。第二,单子论以曲折隐晦的方式,反映和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状况和思想要求,即要求开明专制。第三,单子论具有一定的宗教神学色彩,有助于调和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同为封建统治势力服务的宗教哲学的矛盾。这表现在他对单子生灭问题和对单子之间关系的论述上。第四,单子论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当时流行的机械唯物主义存在的局限性。一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看成是本身没有能动性的、僵死的存在物。二是物质的原子是自相矛盾的概念。三是它只把广延看作物质的唯一特性,也就是说,只从量上看问题,这样无法说明事物质的差异性和多样

性。而单子论可以对这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说明。

比较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实体的异同

(1)笛卡尔的实体论。他认为,实体是不依赖其他任何东西而自身存在的东西。经过一番彻底怀疑后,他确立了上帝、心灵和物质三种实体。心灵和物质分属两种实体,彼此互不相关。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广延,心灵的根本属性是思维。广延性的东西不可能思维,能思维的东西必无广延性。思维不以物质为转移,物质也绝无产生思维的能力。心灵和物质谁也不决定谁,谁也不依赖谁,二者泾渭分明。这就是笛卡尔的二元论的实体论。

(2)斯宾诺莎的实体论。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第一,实体是自因,它的本质包含着它的存在。第二,实体是无限的,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第三,实体在数量上只有一个。第四,实体是永恒的。第五,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莱布尼茨认为,实体是组成世界的最小单元,它们的数目无限多,每一实体都是单子。单子是一种没有部分、因而不占有空间的东西,它不是物质性的实体,而是一种精神性的实体。第一,单子没有广延,因此,单子不是物质实体。第二,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因此,单子是上帝从无到有创造的,并最后归之于无。第三,单子不受外部影响,因此,单子之间和谐的关系不是由于单子的内在本性产生的,而是由于上帝的安排。这就是“预定和谐说”。第四,每一个单子具有固定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差别。单子的无形的特质是它的活动性,是能动的。第五,他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表象活动。单子的质的程度的差别也就是表象清晰程度的差别。单子按照表象清晰程度的不同,分成三个等级。

(4)斯宾诺莎用一元论代替了笛卡尔的二元论。在他看来,广延和思想不是分别属于两个实体的两种属性,而是属于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两者各有自己的样式:有形事物是广延属性的样式,观念是思想属性的样式。他的一元论的实体论不仅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也包含一定的辩证法因素。它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自因说进一步显示了斯宾诺莎哲学的无神论倾向,增强了这一哲学打击宗教创世说的力量。莱布尼茨的实体论既不是笛卡尔那样的二元论,也不是斯宾诺莎那样的一元论,而是多元论。单子之间的连续性解决了困扰二元论的身心关系问题。

27.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体系的第一原理。笛卡尔认为我可以怀疑一切事情,包括我是否有一个身体。但是只要我在思维的过程中,我就存在。即是我怀疑我的存在,也必定有一个能怀疑的“我”存在着。否认正在思想的东西的存在是一个矛盾。这里的“我思”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或是情感的。笛卡尔认为思想的活动必须要有一个主体,因此,这个命题是确实的,不容置疑的。它是对不可知论的怀疑的第一个限制,是严格知识的起点,它是一个人关于存在所能肯定的第一件事。这个命题可以构成一个三段论,它预先假定了一个大前提:每一个思想的东西都存在。但笛卡尔强调,我的存在的确实性不是一个逻辑判断,毋宁说是单一而直接的思维活动。

笛卡尔在确定的知识的论证中,“上帝必然存在的作用”

(1)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原因的现实性不可能小于结果的无限性,“无限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必定有一个无限完满的上帝存在,他把关于自身的观念赋予人类,产生出关于“上帝”的天赋观念。

(2)从“我思故我在”到“上帝存在”完成了两个不同性质对象的系列之间的“跳跃”。“我思”是单纯的思想原则,“上帝”是实在的终极原因。从思想的第一原则到论证上帝存在的过程建立了从主观到客观的过渡。从上帝这个客观世界的终极原因出发,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确定性也就有了保证。

28. 三表法(培根)

培根在论述归纳方法如何从经验材料上升到一般结论的时候,把材料的分门别类称为“三表法”,即所有正面的例证构成具有表,所有反面的例证构成缺乏表,不同程度的例证构成程度表。培根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建立起这一表或那一表之后,需要再用排斥法排除掉表上罗列的实例中的不相干因素,使得剩下的唯一的因素能被断定为是被研究性质的形式即原因。

科学归纳方法(培根)。

(1)培根把制定科学的认识方法,为理智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当作自己哲学的中心任务。这个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具,就是他在经验论基础上创立的科学归纳方法。

(2)归纳法不是单向的推理过程,而是时上时下、循序渐进的过程。步骤如下:第一,广泛收集自然史和科学实验的材料;第二,整理材料,为归纳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三表法”:具有表,缺乏表,程度表;第三,进行归纳最主要的是用排斥和否定的方法,把那些非本质的、无关紧要的东西抛弃掉,只留下那些本质的肯定的东西。

29. 简述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1)尽管亚里士多德认为以前的哲学没有达到第一哲学的高度,但是我们看到他仍然与以前的哲学家有着同样的追求,一样想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质问题,不同的只是结果而已,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的原因。

(2)亚里士多德的批判理念论的目的是否定柏拉图用理念来作为事物的本原、原因,同时也表达了他关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的思想。

(3)批判的理由主要有三条。第一,亚里士多德认为理念是无用的设定。在他看来,柏拉图的理念论没有达到解释个别事物具有共同本质或普遍性质的原因的目的,而且也不符合第一哲学宁简勿繁的原则主张。此外,柏拉图的理念是与个别事物分离开的,在许多问题上对个别事物不能予以满意的说明:理念自身不变不动,何以解释个别事物的运动变化;理念与可感事物相分离,何以能够解释可感的性质;理念是与个体不同的存在,何以解释个体对它们的依存。第二,认为设立分离的理念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他证明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没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第三,在他看来,设定两种认识对象相分离,还会造成“第三者”的逻辑悖谬,无止境地设定“第三者”在逻辑上是不能的。

30. 绝对理念

(1)绝对理念即绝对精神,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

(2)绝对精神有如下特点。第一,绝对精神是客观独立存在的某种宇宙精神,是一种逻辑思维的精神,一切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现象都是绝对精神的外部表现。第二,绝对精神是积极能动的,一种活生生的创造力,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这是因为它本身包含着矛盾,它自身的矛盾推动着它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第三,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有其固有的形式和途径,它以概念的形式表现出它自身的运动,这就是正、反、合的三段式。具体概念都是对立统一,这必须经过否定之否定的矛盾运动过程。合不是正和反的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辩证统一。第四,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人的认识过程实现的。它的表现形式是纯粹概念。

(3)总之,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既是实体又是主体。一方面,它是唯一客观独立存在的实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它构成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和灵魂。另一方面,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作为主体辩证发展着的,宇宙万物,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人类思维的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实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辩证发展过程的外部表现,都是“绝对精神”自己产生和创造的。

简述黑格尔的真理观

(1)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真理应当是“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或“客观性跟概念的符合”。这虽然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但是由于他是从辩证法来解释这种“符合”的,所以在这里包含了他关于逻辑学、认识论、辩证法三者一致的“合理内核”。

(2)他对真理的规定,包含着真理是全面的思想。第一,由于真理是全面的,因而它就是具体的,是“对立面的具体的同一”。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因此,真理本身就包含矛盾,真理即绝对理念本身就是辩证法。第二,由于真理是具体的,本身是矛盾的,因此真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矛盾发展过程。就是说,真理是思维永远产生自身同存在的矛盾,永远克服这种矛盾,并且在矛盾中达到使存在和它自身相一致的过程。第三,由于真理是全面的、具体的,是一个过程,黑格尔认为“真理本质上又在认识中”,因此,认识也就是一个由无知到知,由简单到复杂,由贫乏到丰富,由片面到全面的辩证发展过程。第四,绝对理念即真理自己实现自己、自己认识自己,因此,真理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也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第五,真理是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的统一。

简述黑格尔的异化学说

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黑格尔把自然界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异化”,它包含的含义是:第一,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第二,自然界为隐藏于其中的绝对精神所主宰。第三,但是,自然界又是绝对精神的异己的存在,是与绝对精神对立的异己力量。第四,自然界又是绝对精神必然要经历的发展领域,是精神发展的必然过程。

31.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是其批判哲学的三大批判的第二批判理论,提出实践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律、目的王国等学说。认为道德由自由意志决定。

人类理性有两种功能,一是认识功能,一是意志功能,康德称前者为理论理性,后者为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即离开自然界的必然性而指导人的道德行为的主观思维能力。康德认为实践理性支配人的道德行为,它以先天的道德律令、命令的形式和决定性的意志(善良意志),达到区别善恶,走向至善。

人是一理性的存在者,意志乃有理性者的自身活动,不需别的原因加之于它,因而是自由的。道德律令是自由意志的本质规定,且与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相关,而与行为效果无涉。行为从道德律令出发,不受其他外力影响,是自律而不是他律。自律的理性存在者所规定的道德律令带有绝对命令的性质。人类社会中的德行与幸福会有矛盾,这是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实践理性的最后目标是德行与幸福的统一体,即至善。但该目标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达到,因为要设定灵魂不死和上帝存在,以保障有德者不断走向完善的境地,在彼岸世界终享幸福。

一切理性者都依据于普遍的道德律令行事,他们虽然有个别的差异和私自的目的,但都可以在共同的道德基础上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王国。

道德律令

(1)善良意志的自律被康德称为道德律令,即绝对命令。道德律令以直言句式表达,它是无条件的,以自身为目的之合理要求。道德律令完全符合理性的普遍要求,具有合理性;因此,道德律令也具有普遍性;道德律令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制约,具有自足性。因此,道德律令是理性的自律。

(2)道德律令规定了一切道德规则所必需的普遍形式:“总是按照那些同时可以成为普遍规律的规则行事”,它是区分道德与不道德的标准。从道德律令的一般形式,康德又引申出道德律令的一般内容。一是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能把人当作工具。二是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

32.评析康德的绝对命令概念。

(1)根据善良意志的自由本性,康德分别从形式和内容方面论述了道德规律。他认为绝对命令是善良意志的自律。绝对命令是“应该如此如此做”或“不应该如此如此做”这样的直言句式,它是无条件的,以自身为目的之合理要求。

(2)绝对命令的普遍形式是:总是按照那些同时可以成为普遍规律的规则行事。它是一切道德规则所必

需的普遍形式,是区分道德与不道德的标准。与它类似的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的“你要别人怎样对你,你也要这样对人”。

(3)康德从绝对命令推出了两条道德规律。第一,始终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把人当作工具。第二,每一个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

(4)康德明显受到了卢梭的民主思想的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绝对命令的一般内容把启蒙时代提倡的人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要求提高到道德形而上学的高度,是人道主义的时代精神的高度哲学概括。

33. 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康德为什么要提出先天综合判断?

(1)先天综合判断是指那些在内容上是先天的、性质上是必然真理的、采取了综合命题的逻辑形式的判断。

(2)这个概念来自于休谟关于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的区分。从逻辑形式上看,分析命题的谓词包含在主词之中,综合命题的谓词不包含在主词之中。分析命题的主词和谓词之间有逻辑上的蕴涵关系,综合命题的主词和谓词之间没有蕴含关系。分析命题是必然命题,它之为真与经验无关,综合命题是偶然命题,它的真假取决于经验事实。因此,分析命题又被称为先天命题,先天的意思是先于经验,独立于经验。综合命题又被称为后天命题。休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传统形而上学从人类知识领域中排除出去。

(3)康德提出先天综合判断与他对知识的看法和判断的划分的思想有关。他认为任何知识都要通过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只有那种既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又能增加新的内容的判断才是真正的知识。

(4)他的目的是建立新的形而上学,与传统形而上学一样,它的命题是必然的、先天的,同时又是对经验世界作出的判断。为了使这种命题也能够成为人类知识,他在休谟的两类命题之外,又增加了一类更重要的命题,这就是先天综合判断。首先他同意休谟对判断作综合判断和分析判断的区分,并且同意休谟认为分析判断是先天判断和必然判断的分析(休谟那里用命题表示判断)。但是他不同意休谟认为综合判断仅仅是后天判断和偶然判断的看法,认为休谟这样对判断的区分只是在逻辑形式上的区分,没有涉及判断的内容和性质。他认为如果把判断的内容和性质的因素考虑进来,还有第三种判断即先天综合判断。

人为自然立法

(1)知性只能及于经验即“现象世界”。知性被运用于直观材料时,铸造了现象或经验内在的联系、规律性和同一性,从而既产生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知识,同时也产生了作为科学认识的对象。因此,纯自然科学是可能的。

(2)康德的先验知性论一方面肯定了理性认识的能动作用,但另一方面,等于说随着认识的深入,“物自体”世界距离我们愈来愈远。

康德“批判哲学”的中心问题及解题思路

(1)康德“批判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康德认为任何知识都要通过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根据判断的逻辑形式来看,判断可划分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在分析判断中,谓词没有给主词增加什么新内容,在综合判断中,谓词不能从对主词的分析而推导出来。根据认识与经验的关系来看,判断也可以划分为先天和后天判断。先天判断独立于经验,因而是普遍的、必然的,并不会为经验所否决,后天判断则要求经验的证实。在休谟看来分析判断就是先天判断、必然真理,综合判断就是后天判断、偶然真理。康德认为在先天分析判断和后天综合判断之外,还有一种判断,它同时既是综合的又是先天的。这样的判断不能单独从句子中的词的意义而推断它们的真,但又表达了某种不能由经验所否定的东西。它们是由理性所普遍同意和必然地确定的。因此“先天综合判断”是指那些在内容和性质上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具有必然真理的综合判断。

(2)康德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问题的论证思路如下:首先康德将这个问题分成两个问题:一是哪些命题是先天综合判断?二是这些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关于第一个问题,康德认为经验知识中一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判断,因为他认为“先天”首先是一个逻辑概念,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因此先天命题就不一定是在时间上先于经验而获得的东西,而是指那些为经验提供必要的前提的知识要素,即“普遍必然性”的要素。康德指出了数学命题、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都是先天综合判断。对于形而上学命题,康德认为理想的形而上学命题应该是先天综合判断,虽然实际中的形而上学命题还不是。关于第二个问题,康德又将其分为三个问题即①纯粹数学何以可能?②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③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康德认为他对“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问题的解决可以为人类认识找出坚实的基础。

(3)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分别在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和先验理性论中讨论了这三个问题。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认为时空是感性直观的纯形式,空间的纯直观的性质使几何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时间的纯直观的性质使代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在先验知性论中,康德认为范畴是知性的纯形式,康德根据形式逻辑的判断形式得出十二个范畴。康德说:“范畴是这样的概念,它们先天地把法则加诸现象和作为现象全体的自然界之上。”这样就使得自然科学的先天综合判断成为可能。在先验理性论中,康德认为理性在指导人们对知识进行综合统摄上是有用的,但理性不能被超验的使用,但对于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这一问题,他未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34. 论述康德在哲学史上实现的“哥白尼革命”的内涵及其影响。

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康德说明了他解决哲学问题的根本原则,即他的“哥白尼革命”。

18世纪时,在人们的观念中,绝对真理,亦即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是存在的,然而经验论与唯理论都无法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最终在休谟的怀疑论中陷入困境。按照形而上学关于知识的传统观念——也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的基本观念,亦即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才能成为真实可靠的知识,我们永远不可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因为我们既无法说明外部事物及其属性如何能够挪到意识之中来,更不能证明必须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如何具有普遍必然性。然而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认为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即是“先天经验对象”。而我们如何能够“先天地经验对象”呢?康德认为,既然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这条路走不通,不如换一个角度,让对象符合知识,亦即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这正类似于哥白尼当年一反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日心说”。所以康德的哲学被人们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的核心思想是对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的“颠倒”,强调不是主体围绕客体转,而是客体围绕主体转。在康德看来,认识论的困境便得到了完满的解决: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则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就得到了证明。

然而,问题到此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如果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主体的认识形式,那就意味着事物对我们来说被划分成了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主体的认识形式所认识的事物,即“表现”;另一方面是未经认识形式限制因而在认识之外的“物自体”或“自在之物”。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虽然构成了知识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但是亦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而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从这个角度看,“哥白尼式的革命”归根结底是对理性认识能力的限制,完全是消极的。然而在康德看来,这个消极的限制完全可以转化为某种积极的成果。

虽然认识形式的限制体现了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表明在我们的认识领域之外还有一个不受认识形式限制因而可能是无限自由的领域。于是,对理性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就为理性的另一种能力,亦即实践能力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因为实践理性或者说道德意志乃是以自由为其根据的。如果说事物对我们来说不是表现为两个方面,我们可以认识事物自身从而形成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那就意味着一切都在认识形式的限制之下因而不可能有自由的存在。但是如果事物对我们来说划分为两个方面,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事物划分为“表现”和“事物自身”两个方面,人亦如是。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服从于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在这个领域他是没有自由的;而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因而亦具有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一面。换句话说,人具有两重性,他是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假如我们无限地扩张理性的认识能力,其结果势必把一切都变成了必然的东西而使人失去了自由。而当我们限制了理性的认识能力的时候,这就会为自由保留了一片天地。

由此可见,康德的哲学革命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它通过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来确立科学知识的普

遍必然性;二,通过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而这一方面真正体现了康德哲学的根本精神。

哥白尼的理论是一种革命,康德把主体适合客体的说法推翻了,而代之以主体向自然界提问,使客体适合主体,这也是哲学上的一大革命。它的意义在于克服了像休谟那样的怀疑主义,从而重新肯定了因果性与一切科学原则的普遍性与必然性,使自然科学的知识才成为可能。

35. 试论黑格尔对康德二律背反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黑格尔考察了康德二律背反的理论,既肯定了康德这个学说中的辩证法因素及其历史功绩,同时又指出了它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发了他的矛盾学说。

黑格尔对康德二律背反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继承康德理性矛盾必然性的观点,提出了矛盾普遍性的思想。

在对康德关于理性矛盾必然性的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作了重要发挥,他认为,矛盾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普遍的。黑格尔把康德的那个存在于头脑中的二律背反提升为宇宙的根本原则,认为一切都是二律背反,一切事物都包含矛盾。黑格尔明确指出;“就辩证法法的固有特质而言,矛盾进展乃所以构成知性所规定的一切事物为真实木质,为支配一切事物和整个有限世界的法则”。

例如,关于机械运动的矛盾,黑格尔正是这样描述的:“外在的感性运动本身是矛盾的直接实有。某物之所以运动,不仅因为它在这个‘此刻,在这里,在那个‘此刻,在那里,而且因为它在同一个‘此刻,在这里又不在这里,因为它在同一个‘这里’同时又有又非有。我们必须承认古代辩证论者所指出的运动中的矛盾,但不应由此得出结论说因此没有运动,而倒不如说运动就是实有的矛盾”。在这里,黑格尔提出了一个辩证法的命题:“运动就是实有的矛盾”,从理论上驳斥了古希腊芝诺的诡辩。此外,黑格尔还指出:“在天体的运动里,一个星球现刻在此处,但它潜在地又在另一处。由于它自身的运动,使得它又存在于另一处。

黑格尔还驳斥了把生与死绝对对立的知性观点,认为生命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过程,“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同样,物理的元素也是矛盾进展的,同样气象变化的过程也可说是它的内在矛盾的表现。”

可以看出,黑格尔突破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把矛盾看作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想,是对康德二律背反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然而,黑格尔虽然突破了康德的四种二律背反的限制,阐发了矛盾普遍性的思想,但他的这个思想并没有贯彻到底。在黑格尔看来,一切有限事物都是变化着、消逝着的。任何一个有限事物都依赖另一个有限事物,包含着另一个有限事物,因而具有矛盾。“有限事物,本来以它物为其自身,‘由于内在的矛盾而被迫超出当下的存在,因而转化到它的反面”。可是,作为发展过程终结的那个绝对理念则是无限的、绝对的。它以本身为对象,自己决定自己,因而不包含矛盾。它的“原则的内在性就是一切矛盾的调和和解决”。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唯物辩证法,才彻底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

其二、批判康德的主观主义,提出了矛盾客观性的思想。黑格尔指出,尽管康德揭露了理性矛盾的必然性,但他仍和旧形而上学一样地认为矛盾是完全主观的东西,矛盾只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而不存在现实之中。这是康德二律背反学说的一个重大缺陷。康德认为矛盾并不是对象自己本身所固有,而仅是属于认识这主观范围内的东西。但是黑格尔则主张,矛盾不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而且存在于对象本身之内,构成对象的本质。因此“认识矛盾并且认识对象的这种矛盾特性就是哲学思考的本质。”这样,黑格尔比康德又前进了一步。但是黑格尔所说的对象,只是他的那个绝对理念的派生物,他所说的对象自身的矛盾,也只是绝对理念自身的矛盾。所以黑格尔关于矛盾的客观性的思想,仍然限制在唯心主义的体系中。

其三、纠正康德对待矛盾的消极态度,提出了矛盾是事物运动源泉的思想。康德发现了理性矛盾,但对理性矛盾却采取了消极的态度,认为理性中发生矛盾是理性的缺陷,表明理性缺乏把握真理的能力。黑格尔在揭露和批评事德对理性矛盾的消极态度时,阐发了理性矛盾的积极意义。黑格尔认为,普通逻辑认同一较之矛盾为更本质的东西,这仍是一个“成见”。其实,矛盾和同一相比,矛盾乃是更本质的东西,并且是一切事物自己运动的泉源。因为同一和矛盾相比,不过是单纯直接物,僵死之有的规定,而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活力和活动。由于肯定的东西中包含着否定的东西,所以肯定的东西可以转化为否定的东西,而否定的东西同样也包含着自己的否定的方面,所以它才能进一步否定

自己、超出自己。可以说,关于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源泉的思想,是黑格尔对康德二律背反学说的最重大发展。正是由于黑格尔明确提出内在矛盾是运动源泉的思想,才使黑格尔的辩证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超出了康德的辩证法,而且超出了已往任何的辩证法。

其四,就四个二律背反本身来说,黑格尔都给予了辩证法的解决。康德提出了四个二律背反,这是值得称赞的,可是他并没有给予辩证的回答。黑格尔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解决四个二律背反的问题。在黑格尔看来,有限和无限、可分和不可分、自由和必然以及偶然和必然,既不能各自独立自存,也不是绝对对立,而是对立的统一。关于有限和无限,黑格尔指出:“有限物只是对自身的超越,所以有限性也包含无限性,包含自身的他物。同样,无限性也只是对有限性的超越;所以它本质上也包含它的他物。”黑格尔还指出:“并没有一个无限物,原先是无限尔后又必须变成有限,超越到有限性,它乃是本身既有限,又无限。”黑格尔这种关于有限和无限统一的思想是深刻的,它在唯心主义观点下反映了客观世界中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关于自由和必然的二律背反,康德是这样回答的:现象界一切是必然的;自由归于自在之物,是一个人们永远追求但又永远不能实现的“理念”。和康德不同,黑格尔认为:“这种不包含必然性的自由,或者一种没有自由的单纯必然性,只是一些抽象而不真实的观点。自由本质上是具体的,它永远自己决定自己,因此同时又是必然的。”黑格尔还说:“无疑地,必然作为必然还不是自由;但是自由以必然为前提,包含必然性在自身内”。在黑格尔看来,不应当把自由看作是摆脱必然性制约的主观任性,真正的自由乃在于对必然性的认识。

黑洛尔就是这样旭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逐个地加以“纠正”、“扩大”和“加深”,发展成为一整套矛盾统一的辩证理论。

康德的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指一些正反相对的命题,其中每个命题都似乎为形式可靠的证明所支持,但它们却互相不一致。康德使用这种形式,以表明当理性超出了经验的界限去希望寻求解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时,它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二律背反。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辨证论”中提出了四组二律背反。他主张,传统形而上学的理性宇宙学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些二律背反。它们是相应于四组范畴的关于世界本性的四组辩证推理。(1)量的二律背反。正题: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时有限的;反题: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2)质的二律背反。正题:一切事物是由单纯的成分所构成;反题:没有单纯的成分,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由复合的东西所构成。(3)关系的二律背反。正题:一切事物都有其原因,没有自由;反题:并非一切事物都有原因,存在着自由。(4)样式的二律背反。正题:世界的因果系列以一个必然存在者为第一原因;反题:没有绝对的必然存在者,世界的最初原因是偶然的。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实践的二律背反,其命题为:正题,追求幸福的欲望必定是德性准则的动机;反题,德性准则必定是获取幸福的有效原因。

《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的二律背反为:正题,鉴赏判断不是以概念为基础;反题,鉴赏判断是以概念为基础。

康德的所有这些二律背反都不是他自己构造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哲学史上的对立立场。按康德的观点,一旦我们表明这些二律背反是如何由于理性的功能失误而产生的,它们就被表明为虚幻的和可以防止的东西。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史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中世纪哲学;(3)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约四百年,称为近代哲学;(4)19世纪 中叶以来,称为现当代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下和科学同时诞生的,具有素朴辩证法的性质。古希腊哲学虽 然从主要方面说摆脱了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但也有渗透着宗教神话的方面:如"物活论"思想,毕泰戈 拉学派之相信灵魂轮回,苏格拉底也曾明白宣称自己为神所引导;柏拉图分裂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把神看作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斯多葛学派把德行生活看成是灵魂与上帝的关系;到了古代哲 学的后期,他们的哲学后来被基督教所利用。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中世纪哲学几乎完全受基督教教会的支配,哲学则是与宗教神学合为一体。中世 纪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演绎、推论出事实,也在一定限度内起了维护理性、思维的作用。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哲学遂逐渐从宗教神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学科。近现代哲学的特征之一是哲学与宗教、思维与信仰基本上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近代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法兰西斯·培根明确主张哲学应当与神学分离,近代哲学大体上是哲学占主导地位,它们所讲的宗教和神大多理性化了或人 本化了:笛卡尔抛开一切外在权威,他所讲的神是建立在思维、推理的基础之上的;洛克等人的自然神论 是理性的宗教,康德所主张的神不过是理性的理想,是实践理性的公设;他所讲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的、 道德的基础之上的;黑格尔企图调和宗教和哲学,但他主张哲学高于宗教;费尔巴哈把批判宗教作为自己 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和现当代哲学与科学之间又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17-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对自然界进行 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解剖的阶段,17-18世纪的哲学便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康德的星云假说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的第一个缺口,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中的新发现和新成就都 表明自然界的现象是辩证地发生的,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以不同方式表现了 哲学与现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深刻联系。科学主义各流派主要以研究科学方法论、认识论和科学规 律性为己任;人文主义各流派一般反映了现当代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关于人本身的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要求。这是承认和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 物论观点。“实事求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 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符合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其他如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 的观点,对事物作辩证分析的辩证思维也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统一于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派生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根据 这个观点,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即从“实事”中“求是”,反对否认客观事物存在、一切从先验论出发的唯心主义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有生命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永葆青春,就是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是,创新和发展,决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超越客观的历史规律,决不能违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的时代特征以及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得到了继承,又得到了发展,先后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两种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没有倒

课程的历史沿革-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的历史沿革 (1961-2003) 历史沿革表明,本课程历史悠久,梯队、年龄结构合理,代代相传,环环相扣。 1961年初,全增嘏先生以“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批判”的名义率先在国内独立开设“现代西方哲学”课程。1961年下半年—1965年,刘放桐接替全增嘏先生承担整个课程的教学,并编写出了较为系统的教学大纲和相当一部分流派的讲义。1966年—1977年由于十年动乱教研工作停顿。1977年起,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得到恢复。全增嘏在尹大贻、陈京璇、黄颂杰等辅助下酝酿主编《西方哲学史》(含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重新着手编写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1979年,为了加强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刘放桐、黄颂杰、张庆熊等从西方哲学史教研室分离出来成立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吸收了原在马哲的陈学明参加(他于2002年才重返马哲教研室)。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此得以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1980受教育部委托分别开设了“全国现代西方哲学教师进修班”(义务性),为一些兄弟院校培养本课程第一批师资。1986年再次开办。 198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刘放桐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现代西方哲学》教材。它最早为我国本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份虽并不完善、但较完整的教学框架和较系统的材料,它在80年代一直是国内本学科使用最广的教材。同年全增嘏获准设立国内第一批西方哲学史博士点。1983和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由全增嘏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大部分统稿工作由黄颂杰担任),其中下册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属“现代西方哲学”。 1985年起,文革后研究生毕业留校的俞吾金、张汝伦、王新生、汪堂家、莫伟民、佘碧平等继刘放桐和黄颂杰、张庆熊、陈学明等人之后先后开始参与现代西方哲学课程的教学(由辅导到主讲)。他们逐渐成了本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主力,使本学科始终能生气勃勃。

西方哲学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第二章思考题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第三章思考题 1、说明经验论与唯理论在知识的来源、过程和真理性等问题上的根本差异。 2、简述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理论。 3、培根创建的科学归纳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试比较霍布斯与洛克在社会契约论方面的差异性与连续性。 5、洛克是如何批判“天赋观念说”的?他所提出的“白板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试分析洛克的实体学说与经验论原则之间的深刻矛盾? 7、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8、试说明贝克莱从“存在就是被感知”走向“自然实在论”的思想过程,并分析贝克莱哲学的内在矛盾。

西方哲学史精选

西方哲学史2006年 一概念解析 逻格斯、爱丽亚学派、柏拉图的回忆说、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教父哲学、唯名论、流射说、二重真理、实体、黑格尔的绝对理念 二。洛克怎样批判天赋观念? 莱布尼茨单子论中的辩证法思想? 休谟的不可知论的主要表现有那些??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二元论? 下面是西方哲学试题的分类整理 一名词解析 99年 卢克莱修的“始基说“、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休谟的“因果关系是习惯联系”、库恩的“常规科学”、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莫里斯的语用学 00年 柏拉图的理念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根本分歧、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真理论、语言分析哲学 02年 米利都学派、柏拉图“回忆说“、伊壁鸠鲁”快了主义“、经院哲学、”四假相“说、《利维坦》、我思故我在、洛克”两种性质?学说、实用主义 03年 泰利斯的“水…、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接生术“ 、柏拉图”回忆说“、伊壁鸠鲁”快乐观”、教父哲学、奥卡姆的“剃刀?、我思故我在、拉美特利”人是机器“、康德的?自在之物”、詹姆士的“有用即真理…、 04年 米利都学派、赫拉克利特的“火“、毕达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德?存在?、“流射说“、“影像说”、伊壁鸠鲁”快了主义、奥古斯丁及教父哲学、奥卡姆的“剃刀?、佛兰西斯培根德?二重真理?、《利维坦》维也纳学派 二论述题 评述经院哲学德基本特征 评述洛克德经验论 评述康德德伦理学 评述杜威德工具主义 什么是人权?简述人权德绝对性和相对性 00年 简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德无神论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评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德唯物主义及其局限性。 简评罗尔斯正义论的原则 简述科学哲学中实证主义(归纳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困难。 02年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试论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 谈谈莱布尼茨单子论中的辩证思想 费尔巴哈为什么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人本学…

2015——2016学年上期西方哲学史试卷B卷

郑州师范学院 2015——2016学年上期期末试卷 西方哲学史(1510107B)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年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13 年级共 2 班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答案, 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1.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A.爱非斯学派 B.爱利亚学派 C.米利都学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2.第一次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的古希腊哲学家是()。【】A.巴门尼德 B.克塞诺芬尼 C.赫拉克利特 D.阿那克西曼德 3.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是一个()。【】A.唯物主义者 B.二元论者 C.主观唯心主义者 D.客观唯心主义者 4.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家是()。【】A.泰勒斯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巴门尼德 5.被称为“精细博士”的是()。【】A.罗吉尔·培根 B.安瑟尔谟 C.威廉·奥卡姆 D.邓斯·司各脱 6.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中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是哪个因?()。【】A.质料因 B.形式因 C.动力因 D.目的因 7.提出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是()。【】A.安瑟尔谟 B.托马斯·阿奎那

C.阿贝拉尔 D.邓斯·司各脱 8.《利维坦》一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A.罗吉尔·培根 B.弗兰西斯·培根 C.霍布斯 D.洛克 9.下列命题中,哪一个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A.知识就是力量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我思故我在 D.存在就是被感知 10.智者学派观点的积极方面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强调知识的作用 B.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C.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 D.创立了逻辑学 11.文艺复兴的性质是()。【】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宗教神学的发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人文精神的张扬 12.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的哲学命题()。【】A.知识就是力量 B.“最好世界”理论 C.我思故我在 D.存在就是被感知 13.马克思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4.德国古典哲学中唯物主义哲学家是()。【】A.康德 B.费希特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15.以下属于唯理论的哲学家是()。【】A.弗兰西斯·培根 B.斯宾诺莎 C.洛克 D.休谟 16.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A、都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B、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C、都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利属于人民 D、都赞同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 17.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是因为:()。【】 ①提出了理性批判哲学②创立了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 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④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 2019-01-01 读完《西方哲学史》后,你有什么感触和反思呢, 。unjs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读梯利版《西方哲学史》,这是我继斯通普夫版《西方哲学史》和罗素版《西方哲学史》后读过的第三部西方哲学史著作。与那两部相比,我更喜欢梯利版,原因有二:其一,虽然梯利也不免有西方学者所普遍拥有的“自我中心优越感”(他们总是认为西方思想史的发展是最完善、最系统的,进而很少认真理解世界其他地方思想发展史的情况,因此,作为熟悉中国思想发展史的我来说,从他们的语言表述中,总有观井底蛙语之感、之憾),但从该书整体编写来看,是我读过的线索最为清晰,表述最为客观的哲学史书;其二,哲学本身是一门需要争论的学问,作者作为一名现代的哲学学者,却能够尽可能地不站在自己的立场进行评论,而是使用历史上不同哲学家的观点,以历史客观背景为基础,进行哲学家之间的对话,这样的风格,颇具“信史”之功,读来也让我收获颇丰。 闲言少叙,直接说说我的读后感吧: 1.从作者的哲学史脉络中,能够真切地看到思想的发展不是断裂的,是一脉相承和不断融合、折中、反动的结果,有理、有据、有节,让我一下子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梳理个透彻明白。梳理清楚后才真正发现,思想的发展原来才是世界发展的真正推动力呀! 2.把握住西方哲学史发展脉络后,才真正理解了哲学所关注的三个问题及关注这三个问题的原因: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哲学关注三个问题及原因是: 一、“根源”问题:宇宙、世界、人、“一切的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形而上学、宇宙论问题)只有理解了这个问题,才有机会和信心理解其他问题。 二、获得“根源”答案的方法:人如何才能知道“根源”问题的答案 呢?(知识论、逻辑学问题)只有运用所谓合理、所谓理性的方法,才有机会和信心理解“根源”,进而理解其他问题。 三、人的问题:“人”作为我们自认为的万物之首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过?(生理学、心理学:“从个体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过?”伦理学、政治学:“从群体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过?”)(人生论问题)人的问题才是哲学中最难、最核心的问题!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整理打印版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琳 绪论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一节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梗概 一、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二、希腊哲学发展的梗概 第二节早期希腊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 1.泰勒斯 2.阿那克西曼德 3.阿那克西美尼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赫拉克利特 四、爱利亚学派 1.克塞诺芬尼 2.巴门尼德 3.芝诺 4.麦里梭 第三节鼎盛时期的希腊哲学 一、智者派 1.普罗泰戈拉 2.高尔吉亚 二、原子论者及其先驱 1.恩培多克勒 2.阿那克萨戈拉 3.留基波 4.德谟克利特 三、苏格拉底与柏拉图 1.苏格拉底 2.小苏格拉底学派 3.柏拉图 四、亚里士多德 第四节希腊哲学的衰颓 一、伊壁鸠鲁学派 二、斯多葛学派 1.早期斯多葛学派 2.晚期斯多葛学派 三、怀疑主义 1.早期怀疑主义 2.晚期怀疑主义 四、新柏拉图主义 1.斐洛 2.普罗提诺 3.波菲利 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教父哲学 一、教父哲学对待理性与信仰的基本态度1.“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 2.超理性的信仰 3.基督教基本教义的确立 二、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经院哲学一、实在论与唯名论 1.“共相”问题的由来 2.安瑟尔谟 3,最初的唯名论者 4.阿伯拉尔 二、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思想 三、反托马斯主义的方济各修会经院哲学家 1.罗吉尔·培根 2.约翰·邓斯·司各脱 3.威廉·奥卡姆 第三章16-18世纪西欧哲学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二、宗教改革 第三节早期经验论哲学 一、弗兰西斯·培根 二、霍布斯 三、洛克 四、英国自然神论 第四节唯理论哲学 一、笛卡尔 二、伽桑狄与马勒伯朗士 1.伽桑狄 2.马勒伯朗士 三、斯宾诺莎 四、莱布尼茨 第五节晚期经验论哲学 一、贝克莱 二、休谟 第四章18世纪法国哲学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法国自然神论者 一、伏尔泰 二、孟德斯鸠 三、卢梭 第三节法国唯物主义者 一、狄德罗 二、拉美特利 三、爱尔维修 四、霍尔巴赫 第五章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康德 一、“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及批判哲学的 形成 1.“前批判时期”的自然观 2.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 二、批判哲学的认识论:《纯粹理性批判》 1.感性 2.知性 3.理性 4.未来形而上学的方法 三、批判哲学的道德哲学:《实践理性批判》 1.道德问题的提出 2.道德律 3.自由 4.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和道德宗教 四、批判哲学的美学和目的论:《判断力批 判》 1.康德两大批判的对立及调和的努力 2.审美判断力批判 3.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第三节费希特和谢林 一、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行动哲学 1.对康德哲学的批判 2.知识学的基本原理 3.理论知识的基础 4.实践知识的基础 二、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同一哲学 1.对费希特的批判和“绝对同一性”的提 出 2.自然哲学 3.先验哲学 4.艺术哲学 第四节黑格尔 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总结和开拓 二、逻辑学 1.存在论 2.本质论 3.概念论 三、应用逻辑学 1.自然哲学 2.精神哲学 第六章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 渡 第一节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的直观唯 物主义哲学 一、“实体”和“主体”之争 二、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学和直观的唯物主 义 第二节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 一、马克思的感性学 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的辩证法 第三节非理性主义的兴起 一、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 二、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 三、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哲学 第四节实证主义哲学的滥觞 一、孔德的社会学的实证主义 二、穆勒的归纳逻辑及其运用 三、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后记

各所重点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 问答(五选三) 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 3、慧能“本性是佛”说 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 5、严复的认识论 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 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 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 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 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 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 1、巴门尼德的存在 2、原子和虚空 3、四因说 4、流溢说 5、唯实论 6、我思故我在 7、物是观念的集合 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分析题4选3 15分 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 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 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 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 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 1、《礼记》 2、谶纬 3、崇本举末 4、习与性成 5、体用一 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 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以心原物 3、圣人体无 4、一故神两故化 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 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 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与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 (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比较朱熹与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 名词解释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 与韩非道论异同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7年北京大学 中国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三表四端虚一静因内籀外籀人副天数神灭论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5篇(优秀版)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属于现代的、英国传统的、哲学家的哲学史。之前对它有些偏见,正因偏爱看德国传统的有较强思辨色彩的东西,此次阅读,纠正了我的一些偏见。大体有以下一些印象比较突出。 一是,思想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关联 罗素有如下表述: 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如果幸运的话)也可能是塑造之后时代的政治制度信仰的原因。 到底思想与行动对世界的影响哪个大,罗素的看法是,思想! 现实中那些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往往没有怎样体现出他们的力量啊?罗素认为,观念决定行动,行动者的行动来自其内在思想,而他的思想来源于更早的思想家。也就是说,思想家的影响力往往会滞后一些。但它的影响还是决定性的。 二是,回答了思想史上存在诸多各种个性思想流派的原因 罗素的看法是: 知识优异的人们与他们当时的社会的关联,在不一样的时代里是十分之不一样的。 当政权转到马其顿人手里的时候,希腊的哲学家们就自然而然地脱离了政治,而更加专心致意于个人德行的问题或者解脱问题了。他们不再问:人怎样才能够创造一个好国家?而是问:在一个罪恶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有德;或者,在一个受苦受难的世界里,人怎样才能够幸福? 哲学家们通常都是具有必须的心灵广度的人,他们大都能够把自己私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置之度外;但即使是他们,也不能超出于他们自己时代更大的善与恶的范围之外。在坏的时代里,他们就创造出来种种安慰;在好的时代里,他们的兴趣就更加纯粹是理智方面的。

希腊与罗马的传统宗教只适合于那些对现世感到兴趣并且对地上的幸福怀抱着期望的人们。亚洲则有着更悠久的苦痛失望的经验,于是就泡制出来了更为成功的、采取寄期望于来世的形式的各种解救剂;其中以基督教给人的慰藉最为有效。 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思想史上会出现那么多的派别的原因。思想是对现实的思考,现实如何,会相当程度地影响思想家的思想特点。后人因时过境迁,可能会感到有些想法实在个性,但是,如果设身处地,或者用孟子的话说是知人论世,你也就明白他们了。 因此,思想史上的流派到底哪个正确,究竟谁对呢?这个问题是不明白思想史,也是强迫思想家为你自己的时代思考。思想是对应时代的,思想是思想家的思想,思想主要是解决时代问题和思想家自身问题的。因而,环境不一样,会有多种思想。 罗素的例子也很好,能够说明这个问题。而且就我阅读所及,感觉到他能诚恳地承认基督教来自东方,主要是东方的思想范式,这个态度对于西方人来说,真不容易。 三是,现代社会中,哲学资料和重要性不一样。 罗素明确指出了哲学资料本身的变化。他有如下看法: 理论科学是企图了解世界的科学。实用科学是企图变革世界的科学,最后几乎把理论科学从一般人的心念里驱逐了出去。 文艺复兴时代人的好奇心就从向来文学性的渐渐转成科学性的。好一股新事实的洪流排山倒海而来,人们起初只能让这洪流挟持着往前涌进。从事新发现其乐无穷,而体系乃是从事新发现的死敌。一向到十七世纪,人们构造思想体系的潜质才赶上关于各种事实的新知识。 从洛克时代以来到现代,在欧洲一向有两大类哲学,一类的学说与方法都是从洛克得来的,另一类先来自笛卡尔,之后自康德。继承洛克衣钵的,首先是贝克莱和休谟;其次是法国的哲学中不属于卢梭派的那些人,第三是边沁和哲学上的急进主义者;第四是马克思及其门徒,他们又取大陆哲学成分,作了一些重要的添补。 原来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是相对混沌或者说是整体性的,之后由于知识资料的增加,思想家开始逐步分工了,产生了不一样的知识。哲学本身也开始有了较明显的分工,分到之后,自然科学知识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开始与传统哲学彻底地分道扬镳了。 即使是哲学,其中也因态度的差异而分出若干派别来了。但这种差异,主要的还是时代和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哲学反映人的生活,也介入人的思想,它也就有些差异。 罗素强调的是,自然科学(以归纳和实验为基础的哲学)最终成为塑造时代的主要知识范型。(这一点对于文科的学者和学生不免有些不甘心,但事实如此)罗素自己理科成绩很好,曾和怀特海合著有《数学原理》一书,因此也敢于大胆地批评黑格尔的数学和在数学知识基础上的哲学建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数学大约不比黑格尔高明,在此方面就无从下手)。当然,读书至此,我也只能叹气,我的数学基本上是四则运算水平的,又何从决定罗素的对

西方哲学史期末复习材料

1、“逻各斯”(Logos):最早由赫拉克利特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客观上指世界的本原,可理解为原则和规律;主观上指人所认识的道理,可理解为理性和理由,是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 2、奴斯:是阿那克萨格拉提出的,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种子构成的﹐种子本身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可变的,其本身不能运动﹐这就需要一种推动运动的力。但是因为这力必须认为是现存的,因此,他将此力赋予一种特别的、单一的物质,即基本实体,即奴斯,奴斯是一种物质元素:均匀、不生不灭,奴斯以最细微的状态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物质之中。 3、原子(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因而是不可分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不能为感官所知觉,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 4、理念:客观存在的、借思维把握的一类事物的共性。它是一类事物的原本、范畴,而个别事物则是理念的阴影和摹本。它的特点有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完善性。单一性和多数性,有序性。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联系。 5、实体(亚里士多德):通常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源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第一,不表述主体;第二,独立自在性;第三,实体的属性是可变的,本身是不变的。他还区分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指个别事物,第二实体指事物的属和种。四因说和潜能现实说也是对实体论的延续。 6、经验论:主张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感觉经验,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都是对感觉经验归纳的结果,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经验论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性,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以F.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为代表。 7、唯理论:主张理性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的、个别的、偶然的,因而是不可靠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不可能建立此基础上,而只能是从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中推演而来,这样才能说明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唯理论是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以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 8、哥白尼革命:康德对其哲学认识论改革的自喻。康德受到哥白尼将地球太阳关系颠倒而得出日心说的启发,认为在认识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思考上也可以换个角度,即让对象符合认识,符合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这样,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主体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证明。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核心就是认识主客体关系的颠倒。 9、道德律令:由康德提出,指先天存在于人内心深处的普遍的道德法则,而与后天的经验无关。康德认为,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在于服从和执行心中固有的道德律令,因此道德必须超越经验。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条,普遍的立法形式。即这种行为能成为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而共同遵守;第二条,人是目的。行为本身尊崇人是目的,而不是当作工具;第三条,意志自律。道德主体不受外界因素制约,为自己规定法则。 10、形而上学:由亚里士多德提出,被他称为第一哲学。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不属于存在的范围,其他科学只是研究存在的某个部分或性质,只有第一哲学才研究存在自身及其本质属性。13至19世纪,形而上学主要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黑格尔哲学则开始把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抽象、孤立、固定的思维方式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看不到事物内在本质的变化。

【题】西方哲学史经典试题

2012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10) 1.爱利亚派 2.精神助产术 3.托马斯阿奎那 4.洞穴假相 5.实体(笛卡尔) 6.爱尔维修 7.复杂观念 8.公意(卢梭) 9.自我非我 10.《精神现象学》 二、论述(25分*4) 1.柏拉图“灵魂回忆说”的理论基础 2.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 3.休谟怀疑论的理论基础 4.康德的绝对命令 2012年北京大学861西方哲学史二试题简答题 1.泰利斯 2.火

3.形式因 4.奥康剃刀 5.太一 6.广延(笛卡尔) 7.必然知识(休谟) 8.启蒙运动 9.绝对同一 10.哥白尼革命 论述题 1.柏拉图洞喻的哲学意旨 2.斯宾诺莎的观念次序与事物次序 3.洛克批判天赋观念论 4.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2011年北京大学624西方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分*5) 1.智者 2.我思故我在 3.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4.不能控制情感就是不自由(斯宾诺莎) 二、简答(5*5) 1.罗吉尔·培根认为掌握真理的四个障碍是什么?

2.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级统治的国家最好? 3.爱尔维修认为什么是国家不幸的原因? 4.托马斯·阿奎那把哲学分为哪几门学问? 5.卢梭认为,人间的不平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三、论述题(25*4) 1.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在他的心目中哲学地位如何? 2.为什么康德认为要把人当做目的看待,绝不是把人仅仅当做手段使用? 3.为什么黑格尔认为精神的本质是自由? 4.在贝尔看来,莱布尼茨的预定谐和论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2011年北京大学628外国哲学试题 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生命科学(柏格森) 2.《作为一直和表象的世界》 3.存在主义 4.逻辑专名 5.以言行事 二、论述 1.试述尼采关于主奴道德的思想

最新复旦大学哲学试题

复旦大学哲学试题

复旦大学西方哲学试题 复旦大学199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 1.概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sustance)理论,并简要评述。 2.概述斯多亚派(亦译斯多葛派)的伦理学。 3.简述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4.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的基本观点述评。 5.你认为笛卡尔对后世哲学影响最大的观点是什么? 6.评休谟的因果观。 7.从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的统一谈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特征。 8.概述康德的批判哲学中关于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基本观点。 9.简述萨特的自在自为理论和自由观。 10.胡塞尔从事哲学追求的根本目的或基本纲领是什么?他创立什么方法和理论来实现其目的? 11.维也纳学派为何要拒斥形而上学?如何拒斥形而上学? 复旦大学1998年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 1芝诺关于运动的难题。 2.简述苏格拉底的“美德就是知识”

3.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 4.培根的归纳法。 5.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6.洛克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学说。 7.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说。 8.康德说休谟把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是何意,你如何理解? 9简述斯宾诺莎的实体观。 10以某一实用主义哲学家为例说明实用主义真理观。 11新康德主义复活和发挥了康德哲学中哪些因素? 02年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缺) 考试科目:哲学知识综合 一,名词解释(15分*5个) 兼爱大乘三位一体此在人类历史的史前时期 二,论述(25分*3个) 1,试评述孔子关于仁与礼关系的思想。 2,简单介绍康德范畴的先验演绎,并评述在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3,简单评述《费尔巴哈提纲》中“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新版精选西方哲学史考研完整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 ⑴彻底经验主义像休谟及其后继者的经验主义一样,把哲学、科学以及人的全部认识局限于经验和现象范围。⑵彻底经验主义克服了休谟、穆勒等人的经验主义及以黑格尔主义为代表的理性派唯心主义的片面性,特别是克服了心物对立等二元论的局限性。⑶他的彻底经验主义与他的意识流学说密切相关。彻底经验主义的出发点是所谓纯粹经验或者说直接经验,而这正是意识流、思想流的别称。 2.柏格森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 柏格森哲学与传统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要以时间取代空间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他认为,在哲学史上,各种哲学都把时间和空间置于同一层次,用研究空间的方法来研究时间。形而上学模仿科学,用空间的语言来谈论时间,而这种语言又为常识的习惯所支配。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由于采用和科学一样的理智的方法,导致在时间、运动和变化以外,因而也在我们的感觉和意识以外去寻求事物的实在性。结果,它只是或多或少人为地安排概念,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假设的构造。柏格森认为,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综合,它决不能像实证科学那样把心灵生活和内在生命与空间中的物质对象等同对待。它应当有一个与实证科学不同的对象,这个对象即是时间——真正的绵延。 3.新实在主义作为一个反对唯心主义的派别,其不同于唯物主义之处有哪些? ⑴他们主张认识的对象是独立的实在,但他们并没有把认识对象的本性看做是物质的。他们既反对一元论,又反对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它们都是某种更根本的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中性物”以不同的关系所构成的。⑵肯定本质或共相的独立存在,从而表现出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4.美国新实在主义者是怎样看待认识论问题的? 新实在主义者强调要把认识论问题孤立起来,只须研究认识主体和被认识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不必去管主体和客体的本性问题。他们要把认识论问题与存在论问题割裂开来,把后者从认识论中排除出去。他们强调只须研究认识主体和被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不必去管主体与客体的本性问题,这正表明他们是要回避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这个传统的根本问题。 5.评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皮尔士:从主要倾向来说,他作为一个严肃的自然科学家经常企图对真理问题作出比较客观的回答。他强调真理与实在一致,不以个别人或某些人的判断、思想为转移。他的确定信念的方法也正是确定真理的方法;而他只主张以实在为依据的科学方法。当他像其他实

西方哲学史全脉络

西方哲学史全脉络 以上,古希腊罗马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哲学三个阶段,为西方哲学的理性思辨和形而上学打下了传统根基。 它提出了逻辑、存在、实体等成为西方哲学的经典命题,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共相性质的争论开启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关于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以上,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基督教成为西欧不可侵犯的绝对意识形态,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被基督教信仰的浓重阴影所笼罩。从教父哲学(柏拉图-奥古斯丁体系)到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阿奎那体系)的过渡反应了希腊罗马理性精神的复苏,而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对立为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以上,近代早期西欧哲学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开始,演化出欧陆唯理论同不列颠经验论的对立,其核心是理性反思和对经验(外在或内在)的重视。唯理论演变成莱布尼茨

-沃尔夫体系中的独断论,而经验论则在休谟那里成为彻底的怀疑主义,这为法兰西启蒙思想和德意志古典哲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以上,18世纪法国哲学包括法国自然神论和唯物主义两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上则表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法国自然神论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的基础,而激进的卢梭则引导了后世批判哲学(马克思和尼采)的出现。法国唯物主义者否定自由意志,但推崇人的理性,使理性主义成为法国哲学鲜明的特点。

以上,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意志古典哲学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传统西方哲学的最高成就。它将考察重点转向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现了西方哲学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之后的第二次飞跃。康德通过对自在之物和现象的严格区分,发展出认识论的先验自我意识统摄机能和道德实践领域的纯粹理性,以及沟通两者的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通过辩证法三段论将整个世界容纳在绝对精神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最终达成绝对理性自我意识的宏大历史过程。因此,黑格尔成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大体系,并引发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其的反思。 以下,19世纪中后期,形而上学和理性主义的传统西方哲学走向终结,导致了向现代西哲的过渡时期。马克思把哲学从天上拽回了人间,对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确认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形而上学的终结者(海德格尔语);以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则着重于人生命意志的实现。 两者的思想都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但对后世的现代西哲,现象学运动、结构主义、西马、精神分析学乃至后现代哲学,产生不可替代的巨大启发。

读西方哲学史心得

读西方哲学史心得 ——从泰勒斯到德里达 近段时间来,一直在读西方哲学史和设计史方面的书,主要是北大版《西方哲学史原著选读》(从泰勒斯到费尔巴哈)和《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从叔本华到德里达)还有《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哲学》等,此外还粗略的读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的个别著作。本来想打算读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后再整理心得,但最近感到不吐不快。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出来后,再和其他人的论述相对照,这样也许更有利于研究西方哲学。 一、苏格拉底前的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前的哲学家人数不少,光《西方哲学史原著选读》上提到的就有14位,其中许多人在哲学史上都非常有名,前苏格拉底西方哲学可谓绚烂多彩、哲人辈出。这一时期是哲学的萌芽期,也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萌芽期,哲学家探究的主题大都是世界的起源(本原),运动、相对等问题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出现。 由于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萌芽期,人类单独面对世界时充满了困惑,许多呈现出来的现实景象是那么的神秘,特别是人对自身是如何的存在还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哲人从泰勒斯开始,不断地寻求了解、认识这个世界和人本身。在缺乏现代工具和祖先成熟经验的前提下,泰勒斯等人只能从经验中的世界及其呈现出来的现象本身开始,他们的最好方法就是观察,通过观察,哲学家们得出世界起源于水、火、气、原子、一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科学成分不多,但在当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是自然哲学(物理学)的开始。 我觉得,看待这一时期的西方哲学,不能用科学、今天的眼光,而要返回到历史中,返回到前辈哲人面对的处境和困惑中,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理解这些哲学上开拓者研究的意义。他们开创了一个西方认识论的传统,这个传统和中国认识问题的传统不一样,他们面对困惑和不解的世界时,采取了一种穷根究底的认识方式,一代又一代的哲人都在寻求最终认识世界,即得到智慧,按今天的说法,他们是不可能彻底弄清世界是什么,不可能得到最终的智慧,哲学家能做的就是热爱智慧,追求智慧,以有涯的生命寻求无涯的知识。中国人在面对世界时,虽然孔子提出要格物,但格物不是教人了解、求索世界的本原,老子、庄子更主张面对神秘世界时要大智若愚,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智慧,中国人的这种智慧可能更适合与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生命,更适合于慰籍面对神秘世界和死亡时心灵不安的人类。 二、苏格拉底徒孙三人的哲学 苏格拉底徒孙三人是西方哲学史上师徒传承的典范,熟读哲学史的人都知道,自此以后,许多西方哲学界的大哲学家都有一个同样是大哲学家的老师或师公,如胡塞尔、海德格尔、马尔克塞徒孙三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起转折作用的人物,他之前的哲学家大都在探讨世界的本原而忽视人类世界的美德、正义等问题,苏格拉底第一次把哲学家的关注重点从自然转到了人类世界本身的问题。苏格拉底的死亡震撼了柏拉图,我相信也震撼了很多后来热爱哲学、自由、民主的人,记得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写过一篇文章,主要观点是苏格拉底是雅典的一只牛虻,他的存在让雅典充满活力,当雅典人杀死他后也预示了雅典日后的衰落。今天再读苏格拉底,发现他身上有一切哲学家的特点:思维活跃、爱把自己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