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重要战争(上古-西周)-常识

公务员考试常识

中国古代重要战争(上古-西周)

常识是很多考生的痛处,无论是在平常练习还是考场上基本上凭自己的“常识”去进行选择,往往准确率及其低,有的考生甚至在备考时就选择放弃常识。常识考查的范围极其广,而其中中国古代重要战争的考查频率极其高,并且考查的知识极其细致,对很多考生来说都是难点,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实现公职梦,将陆续为大家分享中国古代战争的相关考点。

公职考试对于中国古代战争主要以时间排序、战争主要人物、相关典故、辨析战争地图以及其历史意义等为考查内容。首先为大家分享的是上古到西周时期我国的主要战争。

涿鹿之战(富有神话色彩)

.时间:上古时期(夏之前的区间

称为上古时期,我们常说的三皇五帝时

期)

战争双方:华夏部落与东夷部落。

(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自称华夏

部落,而此次战争代表华夏部落的是炎

帝和黄帝两只部队。蚩尤代表东夷部

落。)

战争结果:炎黄胜。

战争概述:,蚩尤为了打赢战争,请风伯雨师(风伯雨师中国神话中的风神和雨神。),施法术、兴风雨,黄帝请人驱散风雨,蚩尤之后又做法术形成大雾,黄帝发明指南车驱散雾。

补充:黄帝战胜蚩尤后,黄帝的元妃(嫘祖)开启了找桑养蚕的历史,后人将其称为“先蚕娘娘”。黄帝时期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仓颉(黄帝时期造字史官),仓颉的发明是造字。

相关衔接:黄帝征服中原各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称为阪泉之战,黄帝胜,阪泉之战以后,黄帝、炎帝连同分别从属于他们的一些部落结成联盟,确立黄帝的领导地位。

鸣条之战

.时间:夏末

战争双方:夏桀与商汤

结果:商汤胜

战争概述:夏桀是一个残暴的昏君,宠爱美女妺喜,激起反抗势力商汤。商汤胜利后,夏桀逃跑,最后死亡,天下归商汤建立商朝。

补充:习近平曾经引用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源自伊尹,其为商朝丞相,告诉商汤应该“调和五味治天下”。后来老子在《道德经》中,把“调和五味”表述为“治大国若烹小鲜”。

牧野之战

时间:商末

战争双方:周武王与商纣王

结果:周武王胜

战争概述:纣王有很多军队,但

纣王无道,不得民心,战争双方还没

有交手,纣王的军队掉转过来打纣王

(临阵倒戈成语的典故),可见得民心

者得天下,纣王看到大势已去,在都

城朝歌的鹿台自焚。这个战争是典型

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补充:纣王是著名的暴君,纣王本名叫帝辛,宠幸妲己,为人残暴,挖心比干,造成酒池肉林,但其开创进士科,即科举制,也修建京杭大运河。

武庚之乱

时间:西周

战争双方:周公与武庚

结果:周公胜

战争概述:武庚之乱也叫三监之乱,武王伐纣取得天下,但并没有屠杀商朝全部的残余势力,留了一部分用于收买人心。武庚是纣王的儿子,不仅没有杀武庚,还给一个封地,由于担心造反,派管叔、蔡叔、霍叔监督,武王去世后,成王即位,周公辅佐成王,武庚和三监不服,武庚想恢复商朝天下,三监不服周公,日后一起造反,称为武庚之乱(三监之乱)。后来周公东征,经过几年奋战最终平定武庚之乱。

补充:,周公制礼乐,孔子推崇礼乐,欣赏周公,睡觉时梦到周公,因此后人把睡觉称为见周公,称周公能解梦。周公辅佐的成王和康王都是贤主,这一时期史称成康盛世。

国人暴动

时间:西周

战争双方:周厉王与国人(百姓)

结果:①国人胜,厉王被逐②“共和行政”(周召共和)

战争概述:西周的周厉王让巫师监督老百姓,如果百姓辱骂周厉王就要被斩杀,最终爆发国人暴动,老百姓拿着武器进入皇宫,把厉王赶走。当时有两个贤臣,分别是周公和召公,让他们共和行政,史称周召共和,这是公元前41年,也是我国古代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补充:周厉王在位时有个贤臣叫召公,他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指把河水堵上,一旦河水崩开会有很多危害,把百姓的口堵上,危害更大。

通过以上的介绍,乐恩教育相信广大考生对于以上重要战争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在备考时可加以练习进而巩固相关考点,那么在考场上就可多拿分,小编祝广大考生早日上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