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_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实验3_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实验3_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实验3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实验目的】

1.了解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制流与分压两种电路的联结方法、性能和特点,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3.熟悉电磁学实验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实验仪器】

毫安计,伏特计,万用电表,直流电源,滑线变阻器,电阻箱,开关,导线。 【实验原理】

电路可以千变万化,但一个电路一般可以分为电源、控制和测量三个部分。测量电路是先根据实验要求而确定好的,例如要校准某一电压表,需选一标准的电压表和它并联,这就是测量线路,它可等效于一个负载,这个负载可能是容性的、感性的或简单的电阻,以Z R 表示其负载。根据测量的要求,负载的电流值I 和电压值U 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这就要求有一个合适的电源。控制电路的任务就是控制负载的电流和电压,使其数值和范围达到预定的要求。常用的是制流电路或分压电路。控制元件主要使用滑线变阻器或电阻箱。 1. 制流电路

电路如图3-1所示,图中E 为直流电源;0R 为滑线变阻器;A 为电流表;Z R 为负载;

K 为电源开关。它是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头C 和任一固定端(如A 端)串联在电路中,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移动滑动头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AC 之间的电阻AC R ,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I 。

E K

A

C

B

A

R Z

R

图3-1 制流电路图

(1)调节范围

由:

AC

Z R R E

I +=

(3-1)

当C 滑至A 点0=AC R ,Z

R E

I =

max ,负载处E U =max ; 当C 滑至B 点0R R AC =,0min R R E I Z +=

, Z Z R R R E

U 0

min +=

电压调节范围:

E R R R Z

Z

?+0 →E ;

相应的电流变化为 :Z

R R E +0 →Z R E

(2)制流特性曲线

一股情况下负载Z R 中的电流为

X K K I R R R R R E R R E

I AC Z AC

Z +=+=+=

max 0

00 (3-2) 式中 0

R R K z

=

,0R R X AC =

图3-2表示不同K 值的制流特性曲线,从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到制流电路有以下几个

特点:

① K 越大电流调节范围越小; ② K ≥l 时调节的线性较好:

③ K 较小时(即Z R R ??0),X 接近0时电流变化很大,细调程度较差;

④不论0R 大小如何,负载Z R 上通过的电流都不可

能为零。

(3)细调程度 图3-2 制流电路曲线

制流电路的电流是靠滑线电阻滑动端位置移动来改变的,最少位移是一圈,因此一圈电阻0R ?的大小就决定了电流的最小改变量。 因为 Z

AC R R E

I +=

对AC R 微分 ()

AC AC AC AC R Rz R E

R R I I ??+-=???=

?2

N

R E I R E I I

0202min

?=??=? (3-3) 式中N 为变阻器总圈数。从上式可见,当电路中的E 、Z R 、0R 确定后,I ?与2I 成正比,故电流越大,则细调越困难,假如负载的电流在最大时能满足细调要求,而小电流时也能满足要求,这就要使 max

I

?变小,而0R 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电流的调节范围,

E

K

-

+

A

10

R 20

R Z

R

图3-3 二级制流电路图

所以只能使N 变大,由于N 大而使变阻器体积变得很大,故N 又不能增得太多,因此经常再串一变阻器,采用二级制流,如图3-3所示,其中10R 阻值大,作粗调用,20R 阻值小作细调用,一般20R 取10/10R ,但10R 、20R 的额定电流必须大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m ax I 。

2. 分压电路 (1) 调节范围

分压电路如图3-4所示,滑线变阻器两个固定端A 、B 与电源E 相接,负载Z R

V

Z

R A

C

B

K

E

R

图3-4 分压电路图

接滑动端C 和固定端A (或B )上,当滑动头C 由A 端滑至B 端,负载上电压由0变至E ,调节的范围与变阻器的阻值无关。

(2)分压特性曲线

当滑动头C 在任一位置时,AC 两端的分压值U 为

AC

Z AC Z

BC AC

Z AC

Z BC

AC

Z AC

Z R R R R R E

R R R R R R R R R E U ?++=

+??

++?=

)(1

BC

AC Z AC

Z BC AC BC AC

Z AC Z R R R R R R E R R R R R R ER +???=++=

0)(

X R R E

R K R R R R E R R R BC Z AC BC

AC Z AC Z

+??=

?+??=0

0 (3-4)

式中BC AC R R R +=0 ,0R R K z

=

, 0

R R X AC = 由实验可得不同K 值的分压特性曲线,如图3-5所示

从曲线可以清楚看出分压电路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不论0R 的大小,负载Z R 的电压调节范围均可从0 →E ; ②K 越小电压调节越不均匀;

③K 越大电压调节越均匀,因此要电压U 在0到max U 整个范围内均匀变化,则取

1>K 比较合适,实际2=K 那条线可近似作为直线,故取2

0z

R R ≤即可认为电压调节已达到一般均匀的要求了。

图3-5 分压特性曲线

(3)细调程度

当K<

E R R U BC

Z

=

经微分可得BC Z BC BC Z R E R U R R E R U ??=???=?2

2)(,最小的分压量即滑动头改变一圈位置所

改变的电压量,所以 N

R E R U R E R U U Z Z 0

202min

?

?=???=? (3-5) 式中N 为变阻器总圈数,Z R 越小调节越不均匀。

当1>>K 时(即z R >>0R ),略去式(3-4)中的X R BC ?近似有

E R R U AC

=

对上式微分得AC R R E

U ?=

?0

,细调最小的分压值莫过于一圈对应的分压值,所以

N

E

R R E U =?=

?00min )( (3-6) 从上式可知,当变阻器选定后E 、0R 、N 均为定值,故当1>>K 时min )(U ?为一个常数,它表示在整个调节范围内调节的精细程度处处一样。从调节的均匀度考虑,0R 越小越好,但0R 上的功耗也将变大。因此还要考虑到功耗不能太大,则0R 不宜取得过小。取2

0Z

R R =

即可兼顾两者的要求。与此同时应注意流过变阻器的总电流不能超过它的额定值。若一般分压不能达到细调要求可以如图3-6将两个电阻10R 和20R 串联进行分压,其中大电阻用作粗调,小电阻用于细调。

K

E

Z

R 10

R 20

R

图3-6 二段分压电路图

3.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的差别与选择 (1) 调节范围

分压电路的电压调节范围大,可从0 →E ,而制流电路电压调节范围较小,只能从

E R R R z z

?+0

→E 。

(2) 细调程度

当2

0Z

R R ≤

时,在整个调节范围内调节基本均匀,但制流电路可调范围小;负载上的电压值小,能调得较精细,而电压值大时调节变得很粗。

(3) 功率损耗

使用同一变阻器,分压电路消耗电能比制流电路要大。

基于以上的差别,当负载电阻较大,调节范围较宽时选分压电路;反之,当负载电阻较小,功耗较大,调节范围不太大的情况下则选用制流电路。若一级电路不能达到细调要求,则可采用二级制流(或二段分压)的方法以满足细调要求。

【实验内容】

1、仔细观察电表和万用表的度盘,记录下度盘下侧的符号及数字,说明其意义?说明所用电表的最大引用误差是多少?

2、记下所用电阻箱的级别,如果该电阻箱的示值是400 Ω时,它的最大容许电流是多少?

3、用万用电表测一下所用滑线变阻器的全电阻是多少?检查一下滑动端移动时,

AC R 的变化是否正常?

4.制流电路特性的研究

按图3-1电路进行实验,用电阻箱为负载Z R ,取K (即

R R Z

)为0.1,确定Z R =?根据所用的毫安计的量限和Z R 的最大容许电流,确定实验时的最大电流m ax I 及电源电压E 值、注意,m ax I 值应小于Z R 最大容许电流。

联结电路(注意电源电压及Z R 取值,AC R 取最大值),经指导教师复查电路无误后,方可闭合电源开关K (如发现电流过大要立即切断源),移动C 点观察电流值的变化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移动变阻器滑动头C ,在电流从最小到最大过程中,测量8~10次电流值及相应C 在标尺上的位置l ,并记下变阻器绕线部分的长度0l ,以0l l

(即0

R R BC )为横坐标,电流I 为纵坐标作图。

注意,电流最小时C 的标尺读数为测量l 的零点。

其次,测一下在I 最小和最大时,C 移动一小格时电流值的变化I ?。 取1=K ,重复上述测量并绘图。 5.分压电路特性的研究

按图3-4电路进行实验,用电阻箱当负载Z R ,取2=K 确定Z R 值,参照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和Z R 的容许电流,确定电源电压E 之值。

要注意如图3-7所示,变阻器BC 段的电流是Z I 和CA I 之和,确定E 值时,特别要注意BC 段的电流是否大于额定电流。

移动变阻器滑动头C ,使加到负载Z R 上的电压从最小变到最大,在此过程中,测量8~10次电压值U 及C 点在标尺上的位置Z ,用

l l

为横坐标,U 为纵坐标作图。 Z

R Z

I E

K

V

A

C

CA

I CB

I

图3-7 分压电路图

其次,测一下当电压值最小和最大时,C 移动一小格时电压值的变化U ?。

取1.0=K ,重复上述测量并绘图。 【数据处理】 1.制流电路特性研究

表一 制流电路的测量表格

(1) 当1.0=K 和1=K 时分别以0l l

(即0

R R BC )为横坐标,电流I 为纵坐标作图,对制流电路的特性进行研究。

(2) 测一下在I 最小和最大时,C 移动一小格时电流值的变化I ?。 2.分压电路特性研究

表二 分压电路的测量表格

(1) 当2=K 和1.0=K 时分别以0l l

(即0

R R BC )为横坐标,电流U 为纵坐标作图,对分压电路的特性进行研究。

(2) 测一下在U 最小和最大时,C 移动一小格时电流值的变化U ?。

(3) 试为测量某元件的伏安特性设计控制电路,已知元件的阻值Ω<200R 。要求测量范围为0.01A 到0.1A 。

(4) 为校准伏特表安排控制电路。已知负载电阻(待校表与标准表内阻的关联)R=1500Ω,伏持表量程为15V ,等分100格。

(5) 实验要求在一个电容器上加10V 电压。误差不大于0.1V ,试为它设计控制电路。

(6) 从制流和分压特性曲线求出电流值(或电压值)呈线性变化时。滑线电阻的阻值。

测量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A I 0

l l

测量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V U 0

l l

【思考题】

1、现有一只量程为V 1的1.0级电压表,最小分度为0.01V ,指针指在正中。试问该电表如何读数?其误差又为多少?

2、21ZX 型电阻箱的准确度为0.1级,若示值为9563.5Ω,试计算它的误差。它的额定电流值,若示值改为0.8Ω,试计算它的误差?若改为A 、B 端输出。试计算它的误差?最大额定电流为多少?

3、“制流电路是用来控制电路的电流,分压电路是用来控制电路的电压”这种想法对吗?

4、以下电路正确吗?若有错误说明原因,并改正之。

V

E K

Z

R V

E K

Z

R A

E

K

Z

R E

K Z

R A

制流与分压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目的与任务】 1、学习和掌握万用电表的操作规则及具体使用方法; 2、完成制流与分压电路的联结和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3、总结制流与分压电路各自的特点及其应用。 【仪器与设备】 万用电表(指针式、数字式各一块),低压电源(直流型、交流型各一台),滑线变阻器,电阻箱,导线。 1、万用电表的原理和结构 万用电表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仪表,可用来测量直流电压、电流,交流电压及电流,电阻等,还可用以检查电路和排除电路故障。 万用电表主要由磁电型测量机构(亦称表头)和转换开关控制的测量电路组成。实际上它是根据改装电表的原理,将一个表头分别连接各种 测量电路而改成多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及欧姆表,是既能测量直流又 能测量交流的复合表,如图1所示。它们合用一个表头,表盘上有相应 于测量各种量的几条标度尺。表头用来指示被测量的数值,测量线路的 作用是将各种被测量转换到适合表头测量的直流微小电流,转换开关实 现对不同测量线路的选择,以适应各种测量的要求。电表的表盘上按表 的功能有各种不同的刻度,以指示相应的值,如:电流值,电压值(有 交、直流之分)及电阻值等。对于某一测量的内容一般分成大小不同的 几档,测量电阻时每档标明的是不同的倍率;测量电流、电压时每档标 明的是它相应的量限(即使用该档测量时所允许的最大值),而各种 量、各种不同的量限所对应的测量电路均通过转换开关实现和表头的连 接。

图1 图2 欧姆表测量电阻的简单原理如图2所示。 表头(其内阻R z)、干电池E、可变电阻R0及待测电阻R x串联构成回路,电流I通过表头即可使表头指针偏转,其值为 由上式可知在电池电压一定的条件下,指针偏转和回路的总电阻成反比。当被测电阻R x改变时,电流I就随着变化,表头的指针位置也有相应的变化,可见表头的指针位置与被测电阻的大小是一一对应的,如果表头的标度尺按电阻刻度,这样就可以直接用来测量电阻了。被测电阻R x越大,则回路电流I越小,指针的偏转越小,当R x为无穷大时(即表棒两端开路),则I=0,表头指针为零,因此欧姆表的标尺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的标尺刻度方向相反。由于工作电流I与被测电阻R x不成正比关系,所以电阻的标度尺的分度是不均匀的。 由于电池的电动势会渐渐下降,这将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故该结构形式的欧姆表都设有“零欧姆”调整电路,使用时先将表棒二端短路(即R x=0),调节“零欧姆”旋钮,使指针指向满度,即指针指向0Ω处。每当改变欧姆表的量程后,都必须重新调节“零欧姆”旋钮。 2、万用电表的操作规程 (1) 使用指针式万用电表前必须认清两极和刻度盘,熟悉转换开关的作用和用法,据待测量的种类和大小(交流和直流电压、电流、电阻),将转换开关转到适当位置并接好表笔。 (2) 被测量不能确定其大概值时,应将转换开关旋到最大量程处。 (3) 使用前,若指针不在零位,首先调零;读数时,视线正对着指针。有反射镜的应使指针与像重合。 (4) 测量电流时,将万用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测量电压时,将万用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红表笔代表“+”,黑表笔代表“-”)。 (5) 测试时,不能旋转转换开关。 (6) 测量电流、电压时,先用跃接法试探大小,再用稳接法测量。 (7) 测量电路中电阻时,应将电路中的电源和有关电阻断开,不能带电测电阻。 (8) 每次更换电阻档后,都要调节“零欧姆”旋钮,使指针指向满度,若调不到零点,须更换电池。测试电阻时,不得用双手同时接触两表笔的金属部分。 (9) 测量完毕,务必将转换开关旋至空档或最大交流电压档。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信息科技大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信息与控制系统) /学号:贾鑫玉/2012010541 班级:自控1205班 指导老师:白雪峰 学期: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交流调压感性负载时对移相围要求。 二.实验容 1.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 2.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本实验采用了锯齿波移相触发器。该触发器适用于双向晶闸管或两只反并联晶闸管电路的交流相位控制,具有控制方式简单的优点。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主电路由两只反向晶闸管组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3组件 3.NMEL—03组件 4.NMCL-05(A)组件或NMCL—36组件 5.二踪示波器 6.万用表 五.注意事项 在电阻电感负载时,当α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新)

图3 图 2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在测量待测电阻以及电学实验的创新设计类问题中,常常涉及到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或限流式接法,这类问题常常困绕着老师们的教与学生们的学。笔者在此问题上有一点粗浅的认识,现提出来与同仁、专家们商榷。 一、两种接法 1、限流式 如图1所示的电流中变阻器起限流作用,待测电阻R x 的电压可调范围为εε~R R R x x +(电源内阻不计)。在合上开关前要使变阻器所使用的阻值最大,因此,在闭合开关s 前一定要检查滑动触头p 是否在B 端。 2、分压式 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起分压作用,待测电阻R x 的电压可调范围为0~ε(电源内阻不计),显然比限流时电压调节范围大。在合上开关s 前滑动触头p 应在A 端,此时对R x 的输出电压为0,滑动触头p 向B 滑动过程,使待测电阻R x 的电压、电流从最小开始变化。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总的来说,应从测量的要求和电路的调节两个方面考虑。 二、测量要求 若题目中明确要求电压从0开始测量,电路的连接一定用分压式。 例1:(1999广东卷)用图3中所给的实验器材测量一个“12V ,5W ”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其中电流表有3A 、0.6A 两档,内阻可忽略,电压表有15V 、3V 两档,内阻很大。测量时要求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可连续地从0V 调到12V 。 ⑴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其中部分线路已连好)。 ⑵其次测量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下图(b )所示,其读数为 A 5W ”的小灯泡其额定电流大约是I= 12 5<0.6A ,故安培表的量程分析:对于“12V 、应选0~0.6A 。根据测量要求,电压连续地从0V 调到12V ,应接成分压电路,而不应接限流电路。又因为电流表内阻可忽略,电压表内阻很大,对电路无影响,电流表内接或外接都可以。 4所示 ⑵0.36A (或0.360) 解法指导 实物连接图的画法,要先画出原理图,其中涉及的电学元件按实物图位置排放,便于实物连接。 图4 X R 图1

分压电路和制流电路的特性研究

分压电路和制流电路的特性研究 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许多电路都用变阻器来达到控制(调节)电流或电压的目的,如何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和使用变阻器是一个重要问题,本实验将对变阻器的分压和限流特性作初步分析。 【实验目的】 1.分压电路和制流电路的使用; 2.了解滑线变阻器的两种用途; 3.进一步练习按电路图正确接线。 【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50Ω,420Ω)、电阻箱(10Ω,50Ω)、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 【实验原理】 电磁测量中常常要求在一定范围内选取某一特定的电压或电流,而电源有时却只供给某一确定输出电压。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单办法是给电源加上一个分压电路或制流电路,它们是把输出电压一定的电源扩展成电压或流均可在一定 范围内连续调节的供电电路。 滑线变阻器是一种用金属电阻丝组成的可变电阻器。由于电路的连接不同,可构成分压器(如图1a 示)和制流器(如图1b 示)。 1. 滑线电阻作分压器用时的分压特性研究 (1)分压电路的接法 如图2示,将变阻器R W 的两个固定端A 和B 接到直流电源E 上,而将滑动端C 和任一固定端(A 或B ,图中为B )作为分压的两个输出端接至负载R L 。图中B 端电位紧低,C 端电位较高,CB 间的分压大小U 随滑动端C 的位置改变而改变,U 值可用电压表来测量。变阻器的这种接法通常称为分压器接法。分压器的安全位置一般是将C 滑至B 端,这时分压为零。 (2)分压电路的调节特性 如图2所示,滑动端将滑线变阻器R W 分为R 1和R 2两部分。负载R L 上分得的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全部加在固定端A 、B 上,当滑动 端C 在AB 上滑动时,B 、C 间的电压为V BC ,由于R 1的变化而随之产生连续变化,其大小由以下几式导出: 电路的总电阻为:1 1 2R R R R R R L L ++=, 故总电流为:1 1 2 0R R R R R V R V I L L ++= = V 0是滑动端移至A 端(即R 2=0)时,电压表上读出的最高电压值。它不是电源电动势E 。

制流和分压电路

制流和分压电路 【实验目的】 1. 学习使用变阻器组成制流、分压电路,了解两种电路的特点 2. 测量不同负载电阻对分压电阻分压比的影响,了解如何根据电路调控要求选择变阻器 【实验原理】 1. 制流电路 制流基本电路如图1所示,当AC 间电阻改变时,改变了电路中的总电阻,从而起到限制电流的作用。 AC L E I R R = +(忽略电源内阻的情况下) max L E I R = , 0 mix L E I R R =+ 故:制流电路不可能调节到电流为零,只能使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范围为: L L E E I R R R ?= - + 注:为了保证安全,在接通前,必须将C 滑至B 端。如果R L 为二极管等小功耗用电器,需与此用电器串联一个电阻作为保护电阻。 2. 分压电路 分压基本电路如图2所示。如果负载电阻无穷大,则可以认为负载上没有电流,则负载上的电压可以认为电阻AC R 所分 配到的电压。当C 滑到B ,则负载电阻上的电压为E ,当C 滑到A ,则负载上的电压为零。故起电压调节范围为0~E 定义电阻比:()AC AB R K x R = 。 定义负载电阻与变阻器全电阻之比:0 L R R β= 定义分压电路的分压比:() L U x Y E = 很容易可以推导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1()]L U x K x Y E K x K x β β = =-+ 根据上式可得:不同的β,分压比与电阻比不同,可画出不同β值时的()Y K x -图线(如图3)。由图线可知,β越大,调节越均匀。但此时变阻器上消耗的电能越大,因此在选择分压电路的滑动变阻器时,应权衡考虑。 【实验器材】 直流稳压电源,变阻器2个(全电阻分别为100Ω和1000Ω),电阻箱一个,数字万用表2块,导线,开关,多圈电位器1个(1000Ω,带电阻比显示) 【实验步骤】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正文

1概述 1.1晶闸管交流调功器 交流调功器:是一种以晶闸管为基础,以智能数字控制电路为核心的电源功率控制电器,简称晶闸管调功器,又称可控硅调功器,可控硅调整器,可控硅调压器,晶闸管调整器,晶闸管调压器,电力调整器,电力调压器,功率控制器。具有效率高、无机械噪声和磨损、响应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优点。 1.2 交流调压与调功 交流调功电路的主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控制的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移相控制而采用通断控制方式。交流调压是在交流电源的半个周期内作移相控制,交流调功是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通断,即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接通周波数和断开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如图3-21所示,这种电路常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因为像电炉这样的控制对象,其时间常数往往很大,没有必要对交流电源的各个周期进行频繁的控制。只要大致以周波数为单位控制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故称之为交流调功电路。 1.3 过零触发和移相触发 过零触发是在设定时间间隔内,改变晶闸管导通的周波数来实现电压或功率的控制。过零触发的主要缺点是当通断比太小时会出现低频干扰,当电网容量不够大时会出现照明闪烁、电表指针抖动等现象,通常只适用于热惯性较大的电热负载。 移相触发是早期触发可控硅的触发器。它是通过调速电阻值来改变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再来改变单结晶管的振荡频率,实际改变控制可控硅的触发角。早期可控可是依靠这样改变阻容移相线路来控制。所为移相就是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角大小,也叫改变可控硅的初相角。故称移相触发线路。

2系统总体方案 2.1交流调功电路工作原理 单相交流调功电路方框图如图2.1.1所示。 图2.1.1 交流调功电路的主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控制的方式不同,它不是采用移相控制而采用通断控制方式。交流调压是在交流电源的半个周期内作移相控制,交流调功是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通断,即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波,再断开几个周波,通过改变接通周波数和断开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如图2.1.2所示,这种电路常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因为像电炉这样的控制对象,其时间常数往往很大,没有必要对交流电源的各个周期进行频繁的控制。只要大致以周波数为单位控制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故称之为交流调功电路。 图2.1.2 LO AD BCR TLC336A1 A2 g u 脉宽可调矩形波信号发生器

实验3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实验3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三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2) 加深理解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3) 了解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带不同负载时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交流调压器应采用宽脉冲或双窄脉冲进行触发。实验装置中使用双窄脉冲。实验线路如图3-1所示。

图中晶闸管均在DJK02上,用其正桥,将D42三相可调电阻接成三相负载,其所用的交流表均在DJK01控制屏的面板上。 四、实验内容 (1)三相交流调压器触发电路的调试。 (2)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性负载。 (3)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选做)。 图3-1三相交流调压实验线路图 五、预习要求 (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交流调压的内容,掌握三相交流调压的工作原理。 (2)如何使三相可控整流的触发电路用于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六、实验方法 (1)DJK02和DJK02-1上的“触发电路”调试

①打开DJK01总电源开关,操作“电源控制屏”上的“三相电网电压指示”开关,观察输入的三相电网电压是否平衡。 ②将DJK01“电源控制屏”上“调速电源选择开关”拨至“直流调速”侧。 ③用1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的“三相同步信号输出”端和DJK02-1“三相同步信号输入”端相连,打开DJK02-1电源开关,拨动“触发脉冲指示”钮子开关,使“窄”的发光管亮。 ④观察A、B、C三相的锯齿波,并调节A、B、C三相锯齿波斜率调节电位器(在各观测孔左侧),使三相锯齿波斜率尽可能一致。 ⑤将DJK06上的“给定”输出U g直接与DJK02-1上的移相控制电压U ct 相接,将给定开关S2拨到接地位置(即U ct=0),调节DJK02-1上的偏移电压电位器,用双踪示波器观察A相同步电压信号和“双脉冲观察孔”VT1的输出波形,使α=180°。 ⑥适当增加给定U g的正电压输出,观测DJK02-1上“脉冲观察孔”的波形,此时应观测到单窄脉冲和双窄脉冲。 ⑦将DJK02-1面板上的U 端接地,用20芯的扁平电缆,将DJK02-1的 lf “正桥触发脉冲输出”端和DJK02“正桥触发脉冲输入”端相连,并将DJK02“正桥触发脉冲”的六个开关拨至“通”,观察正桥VT1~VT6晶闸管门极和阴极之间的触发脉冲是否正常。 (2)三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 使用正桥晶闸管VT1~VT6,按图3-21连成三相交流调压主电路,其触发脉冲己通过内部连线接好,只要将正桥脉冲的6个开关拨至“接通”,“U lf”端接地即可。接上三相平衡电阻负载,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α=30°、60°、90°、120°、150°时的输出电压波形,并记录相应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填入下表:

实验报告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开关。它是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头 动滑动头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 ‘ : C 和任一固定端(如 A 端)串联在电路中,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移 AC 之间的电阻 R AC ,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 R Z E R AC (1) 当C 滑至A 点 0,1 max 君,负载处U max E ; 当C 滑至B 点 R AC R 0 , 1 min R Z R o U min E R Z R 0 R Z 电压调节范围: 相应的电流变化为 ■^E R 0 R Z E E R Z R 0 R Z 般情况下负载 R Z 中的电流为 _E _ _ R 0 R z R AC R 0 R 0 R AC R 。. R Z R AC I K I max K X 式中K 电,X R 。 图2表示不同K 值的制流特性曲线, K 越大电流调节范围越小; K 1时调节的线性较好; K 较小时(即 R 0 R Z ),X 接近O 时电流变化很大,细调程度较差; 不论R ° 大小如何,负载上通过的电流都不可能为零。 细调范围的确定:制流电路的电流是靠滑线电阻滑动端位置移动来改变的, 从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到制流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 (2) (3) (4)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 普通物理实验 课实验报告 级物理(1) 班B 2组 实验日期_ 姓名: ___ 学号25号 老师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 ___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实验目的: 1. 了解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制流与分压两种电路的联结方法、性能和特点,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3. 熟悉电磁学实验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实验仪器 毫安表 伏特表 直流电源 滑线变阻器 电阻箱 型号 C19- mA C31- mV DH1718C BX7- 11 ZX21a 规格 1000mA 1000mV 0-30V 5A 10Q 111111Q 实验原理: 1. 制流电路 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E 为直流电源;R o 为滑线变阻箱, A 为电流表;R Z 为负载;K 为电源

7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实验项目: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实验时间: 实验班级: 总份数: 指导教师:朱鹰屏 自动化学院电力电子实验室 二〇〇年月日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 班级:成绩: 姓名:学号:组别:组员: 实验地点:电力电子实验室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七)项目名称: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感性负载对脉冲及移相范围的要求。 (3)了解KC05晶闸管移相触发器的原理和应用。 2.实验原理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本实验采用KCO5晶闸管集成移相触发器。该触发器适用于双向晶闸管或两个反向并联晶闸管电路的交流相位控制,具有锯齿波线性好、移相范围宽、控制方式简单、易于集中控制、有失交保护、输出电流大等优点。 单相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主电路由两个反向并联的晶闸管组成,如图3-15所示。 图中电阻R用D42三相可调电阻,将两个900Ω接成并联接法,晶闸管则利用DJK02上的反桥元件,交流电压、电流表由DJK01控制屏上得到,电抗器L d从DJK02上得到,用700mH。 图 3-15 单相交流调压主电路原理图

3.主要仪器设备 1.电路调试

主电路放大电路: (1)KC05集成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性负载。 (3)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l)KCO5集成晶闸管移相触发电路调试 将DJK01电源控制屏的电源选择开关打到“直流调速”侧使输出线电压为200V,用两根 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的“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电源开关,

实验报告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普通物理实验课实验报告 级物理(1) 班 B 组实验日期 2 姓名:学号 25号老师评定 实验题目: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实验目的: 1.了解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制流与分压两种电路的联结方法、性能和特点,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3.熟悉电磁学实验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1.制流电路

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E 为直流电源;0R 为滑线变阻箱,为电流表;Z R 为负载;K 为电源开关。它是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头C 和任一固定端(如A 端)串联在电路中,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移动滑动头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AC 之间的电阻 AC R ,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I , AC Z R R E I += (1) 当C 滑至A 点Z AC R E I R = =max ,0,负载处E U =max ; 当C 滑至B 点0R R AC =,0min R R E I Z += , Z Z R R R E U 0 min += 电压调节范围: E E R R R Z Z →+0 相应的电流变化为 Z Z R E R R E →+0 一般情况下负载 Z R 中的电流为 X K K I R R R R R E R R E I AC Z AC Z +=+=+= max 0 00, (2) 式中 .,0 0R R X R R K AC Z == 图2表示不同K 值的制流特性曲线,从曲线可以清楚地看到制流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图1 图2

(1) K 越大电流调节范围越小; (2) 1≥K 时调节的线性较好; (3) K 较小时(即 Z R R >>0),X 接近O 时电流变化很大,细调程度较差; (4) 不论0R 大小如何,负载上通过的电流都不可能为零。 细调范围的确定:制流电路的电流是靠滑线电阻滑动端位置移动来改变的,最少位移是一圈,因此一圈电阻的大小就决定了电流的最小改变量。因为Z AC R R E I += ,对 AC R 微分 () AC Z AC AC R R R E R I I ??+-=??= ?2 , N R E I R E I I 0202min ?=??=?, (3) 式中N 为变阻器总圈数。从上式可见,当电路中的 0,,R R E Z 确定后,ΔI 与2I 成正比,故电流越大,则细调越困难,假如负载的电流在最大时能满足细调要求,而小电流时也能满足要求,这就要使 max I ? 变小,而0R 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电流的调节 范围,所以只能使N 变大,由于N 大而使变阻器体积变得很大,故N 又不能增得太多,因此经常再串一变阻器,采用二级制流,如图3所示,其中10R 阻值大,作粗调用,20R 阻值小作细调用,一般20R 取 1010R ,但20,10R R 的额定电流必须大于电路中的 最大电流。 图3 图4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实验报告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题目: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实验目的: 1.了解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制流与分压两种电路的联结方法、性能和特点,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3.熟悉电磁学实验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实验仪器 毫安表 伏特表 直流电源 滑线变阻器 电阻箱 型号 C19-mA C31-mV DH1718C BX7-11 ZX25a 规格 1000mA 1000mV 0-30V 5A 10Ω 111111Ω 实验原理: 1. 制流电路 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E 为直流电源;0R 为滑线变阻箱, 为电流表;Z R 为负 载;K 为电源开关。它是将滑线变阻器的滑动头C 和任一固定端(如A 端)串联在电路中, 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移动滑动头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AC 之间的电阻 AC R ,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I , AC Z R R E I += (1) 当C 滑至A 点Z AC R E I R = =max ,0,负载处E U =max ; 当C 滑至B 点0R R AC =,0min R R E I Z +=, Z Z R R R E U 0 min += 电压调节范围: E E R R R Z Z →+0 相应的电流变化为 Z Z R E R R E →+0 一般情况下负载 Z R 中的电流为 X K K I R R R R R E R R E I AC Z AC Z +=+=+= max 0 00, (2) A 图 图

实验三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学院: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信息与控制系统) 姓名/学号:贾鑫玉/2012010541 班级:自控1205班 指导老师:白雪峰 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交流调压感性负载时对移相范围要求。 二.实验内容 1.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性负载。 2.单相交流调压器带电阻—电感性负载。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本实验采用了锯齿波移相触发器。该触发器适用于双向晶闸管或两只反并联晶闸管电路的交流相位控制,具有控制方式简单的优点。 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的主电路由两只反向晶闸管组成。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3组件 3.NMEL—03组件 4.NMCL-05(A)组件或NMCL—36组件 5.二踪示波器 6.万用表 五.注意事项 在电阻电感负载时,当α

电力电子实验指导书完全版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1) 实验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4)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7) 实验四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9) 实验装置及控制组件介绍 (11)

实验一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负载时的工作做全面分析; 3.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熟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线路图,了解各点波形形状。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端“G”和“K”端接至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即构成如图1-1所示的实验线路。 图1-1 单结晶体管触发的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三、实验内容 1.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各点电压波形的观察; 3.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Ud/U2=f(α)特性的测定; 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带电阻电感性负载时续流二极管作用的观察; 四、实验设备 1.电力电子实验台 2.RTDL09实验箱 3.RTDL08实验箱 4.RTDL11实验箱 5.RTDJ37实验箱 6.示波器; 7.万用表; 五、预习要求 1.了解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熟悉RTDL09实验箱; 2.复习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有关内容,掌握在接纯阻性负载和阻感性负载时,

电路各部分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3.掌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不同负载时Ud、Id的计算方法。 六、思考题 1.单相桥式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阻感性负载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解决? 七、实验方法 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纯阻性负载 调试触发电路正常后,合上电源,用示波器观察负载电压Ud、晶闸管VT两端电压波形U VT,调节电位器RP1,观察α=30o、60o、90o、120o、150o、180o时的Ud、U VT 波形,并测定直流输出电压Ud和电源电压U2,记录于下表1-1中。 表1-1 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调试 RTDL09的电源由电源电压提供(下同),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按图1-1电路图接线,负载为RTDJ37实验箱,选择最大的电阻值,调节移相可变电位器RP1,用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即用于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的触发脉冲)。 4.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电阻电感性负载 将负载改接成阻感性负载(由滑动变阻器Rd与平波电抗器串联而成,RTDL08实验箱提供电感)。不接续流二极管VD,在不同阻抗角(改变Rd的电阻值)情况下,观察并记录α=30o、60o、90 o、120o时的Ud及U VT的波形。 接入续流二极管VD,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续流二极管的作用记录于下表1-2中。 计算公式:Ud=[0.45*U2*(1+cosα)]/2 表1-2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图3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 1. 限流和分压接法的比较 (1)限流电路:如图2所示,实际上滑动变阻器的右边部分并没 有电流流过。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R 用两端的 电压调节范围:U ≥U 用≥UR 用/(R 0+R 用),电流调节范围:U /R 用≥I 用 ≥U /(R 0+R 用 )。即电压和电流不能调至零,因此调节范围较小。要使 限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变大,可适当增大R 0。另外,使用该电 路时,在接通电前,R 0 应调到最大。 (2)分压电路:如图3所示,实质上滑动变阻器的左边部分与R 用并联后再与滑动变阻器的右边串联。注意滑动变阻器的两端都有电流流 过,且不相同。该电路的特点是: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R 用两端 的电压调节范围为U ≥U 用≥0,即电压可调到零,电压调节范围大。电 流调节范围为E /R 用≥I 用≥0。 使用分压电路,在当R 0

分压电路

实验四 分压电路 实验目的 1.了解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分压两种电路的联结方法、性能和特点,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3.熟悉电磁学实验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实验仪器 伏特计,直流电源,滑线变阻器,电阻箱,开关,导线。 实验原理 电路可以千变万化,但一个电路一般可以分为电源、控制和测量三个部分。测量电路是先根据实验要求而确定好的,例如要校准某一电压表,需选一标准的电压表和它并联,这就是测量线路,它可等效于一个负载,这个负载可能是容性的、感性的或简单的电阻,以Z R 表示其负载。根据测量的要求,负载的电流值I 和电压值U 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这就要求有一个合适的电源。控制电路的任务就是控制负载的电流和电压,使其数值和范围达到预定的要求。常用的是制流电路或分压电路。控制元件主要使用滑线变阻器或电阻箱。 1. 分压电路 (1) 调节范围 分压电路如图3-4所示,滑线变阻器两个固定端A 、B 与电源E 相接,负载Z R V Z R A C B K E R 图3-4 分压电路图 接滑动端C 和固定端A (或B )上,当滑动头C 由A 端滑至B 端,负载上电压由0变至E ,调节的范围与变阻器的阻值无关。 (2)分压特性曲线 当滑动头C 在任一位置时,AC 两端的分压值U 为

AC Z AC Z BC AC Z AC Z BC AC Z AC Z R R R R R E R R R R R R R R R E U ?++= +?? ++?= )(1 BC AC Z AC Z BC AC BC AC Z AC Z R R R R R R E R R R R R R ER +???=++= 0)( X R R E R K R R R R E R R R BC Z AC BC AC Z AC Z +??= ?+??=0 0 (3-4) 式中BC AC R R R +=0 ,0R R K z = , 0 R R X AC = 由实验可得不同K 值的分压特性曲线,如图3-5所示 从曲线可以清楚看出分压电路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不论0R 的大小,负载Z R 的电压调节范围均可从0 →E ; ②K 越小电压调节越不均匀; ③K 越大电压调节越均匀,因此要电压U 在0到max U 整个范围内均匀变化,则取 1>K 比较合适,实际2=K 那条线可近似作为直线,故取2 0z R R ≤即可认为电压调节已达到一般均匀的要求了。 图3-5 分压特性曲线 (3)细调程度 当K<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阻负载)

实验一: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阻负载) 一、 实验容 对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原理能够理解,并能够通过MATLAB 仿真得出当α为不同角度时的仿真波形。最后通过分析仿真波形来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电路模型由交流电源、反并联的两个晶闸管、触发模块、电阻负载组成。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阻负载)如图1-1所示。我所要分析的问题是α为不同值时,输出电压及电流的波形变化。 图1-1 二、 实验原理 图1-1为纯电阻负载的单相调压电路。图中晶闸管VT1和VT2反并联连接与负载电阻R 串联接到交流电源U 2上。当电源电压正半周开始时出发VT1,负半周开始时触发VT2,形同一个无触点开关,允许频繁操作,因为无电弧,寿命特长。在交流电源的正半周αω=t 时,触发导通VT1,导通角为1θ= απ-;在负半周αω=t +π时,触发导通VT2,导通角为2θ= απ-。负载端电压U 为下图所示斜线波形。这时负载电压U 为正弦波的一部分,宽度为(απ-),若正负半周以同样的移相角α触发VT1和VT2,则负载电压U 的宽度会发生变化,那么负载电压有效值也将随α角而改变,从而实现交流调压。 三、 实验步骤 在MATLAB 新建一个Model ,命名为zuxingfuzai ,同时模型建立如下图所示

图1-2 电阻负载的电路建模图 四、仿真结果 仿真参数:选择ode23tb算法,将相对误差设置为1e-3,开始仿真时间设置为0,停止仿真时间设置为0.06,其他的选项为默认设置。 模型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为频率(Frequency)为50Hz,电压幅值100V,“measurements”测量选“V oltage” 其他为默认设置,如图所示

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题目: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源设计 专业班级:电气118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刘星平蔡斌军李祥来等审批:谢卫才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年5 月12日 设计完成日期2014年5月23 日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 交流调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1) 1.2 关于单向调压器 (1) 1.3 关于本课题 (2) 第2章设计总体思路 (3) 2.1 系统总体方案确定 (3) 2.2 交流斩波调压的基本原理 (7) 第3章主电路设计与分析 (8) 3.1 主要技术条件及要求 (8) 3.2 开关器件的选择 (8) 3.3 主电路计算及元器件参数选型 (8) 3.4 主电路结构设计及分析 (9) 第4章主控制芯片的详细说明 (10) 4.1 芯片的选择 (10) 4.1 芯片的详细介绍 (10) 4.1芯片的工作原理 (11) 第5章实验调试 (13) 第6章总结与体验 (19) 附录A 参考文件及评分表

第1章概述 1.1交流调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交流调压电路广泛用于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及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也用于异步电动机调速。在电力系统中,这种电路还常用于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此外,在高电压小电流或低电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也常用交流高压电路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因此交流调压电路广泛存在于农村、轻工业、家用电器等小功率传动领域以及电力机车供电系统。 1.2关于单相调压器 对于单相交流电源,调压和稳压是最为普遍的要求。目前能够实现这一要求的调压器有下面三种: 磁饱和式调压器该调压器通过控制主电路中电感的饱和程度,以改变电抗值以及其上的电压,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这种调压器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能,但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小,体积和重量较大。 机械式调压器机械式调压器由电动机带动碳刷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这种调压器输出波形较好,但体积、重量大,动态性能差。 电子式调压器这种调压器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目前有晶闸管调压器和逆变式调压器两种。晶闸管调压器采用的是相控方式,因此其输出波形差;逆变式调压器采用的是斩波控制方式,其输出波形和动态响应较好。 从上面可知,逆变式电子调压器具有最好的性能。逆变式电子调压器的结构不仅具有调压、稳压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实现频率的变换。它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示波器等

可编辑
实验一 制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电路可以千变万化,但一个电路一般可以分为电源、控制和测量三个部分.电路中的负载
可能是容性的、感性的或简单的电阻.根据测量的要求,负载的电流值 I 和电压值U 要在一
定的范围内变化,这就要求有一个合适的电源.测量电路是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好的,如电流表 与负载串联测负载中通过的电流,电压表与负载并联测负载两端的电压.
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是用来控制负载的电流和电压,使其变化范围达到预定的要求,控 制元件主要使用滑线变阻器或电阻箱.为了更好的控制负载的电流和电压,必须了解制流电 路和分压电路的特点.
[实验目的]
1.了解电磁学实验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制流与分压两种电路的连结方法、性能和特点,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一般方法. 3.熟悉电磁学实验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万用电表,滑线变阻器,电阻箱 2 个,开关,导线.
[实验原理]
1.制流电路
制流电路如图 2-1-1 所示,图中 E 为直流电源; R0 为滑
线变阻器; A 为电流表; RZ 为负载; K 为电源开关.它是将滑 线变阻器的滑动头 C 和任一固定端(如 A 端)串联在电路中, 作为一个可变电阻,移动滑动头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 AC 之 间的电阻 RAC ,从而改变整个电路的电流 I .
(1)调节范围 由:
Rz AC B
R0
A
E
图 2-1-1
K
制流电路图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Matlab仿真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M a t l a b 仿真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1)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 2) 在仿真软件Matlab中进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并分析其波形。 二.实验内容 (一)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电路(纯电阻负载) 1电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路结构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电阻性负载)(截图) 工作原理 电阻负载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中,VT1和VT2可以用一个双向晶闸管代替,在交流电源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分别对晶闸管的开通叫进行控制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正负半周触发角时刻起均为过零时刻。在稳态情况下。应使正负半周的触发角相同。可以看出。负载电压波形是电源电压波形的一部分,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的波形相同。 2建模 在MATLAB新建一个Model,同时模型建立如下图所示: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MATLAB仿真模型 模型参数设置 A.Pulse Generator B.Pulse Generator 1 C.示波器参数 第一个波形为晶闸管电流的波形,第二个波形为晶闸管电压的波形,第三个波形为负载电流的波形,第四个波形为负载电压的波形,第五个波形为电源电压的波形,第六个波形为触发脉冲的波形。 3仿真结果与分析 a. 触发角α=0°,MATLAB仿真波形如下: α=0°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仿真结果(截图) b. 触发角α=60°,MATLAB仿真波形如下: α=60°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仿真结果(截图) c. 触发角α=120°,MATLAB仿真波形如下: α=120°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仿真结果(截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