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化学成分】蓖麻油/ 氢化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类型】非离子

【技术指标】

规格

外观

(25℃)

皂化值

mgKOH/g

浊点

(1%水溶液)

水份

(%)

pH值

(1%水溶液)

HLB值

EL-10 淡黄色透明油状物110~130 —≤1.0 5.0~7.0 6~7 EL-12 淡黄色透明油状物110~120 —≤1.0 5.0~7.0 6.5~7.5 EL-20 淡黄色透明油状物90~100 ≤30 ≤1.0 5.0~7.0 9~10 HEL-20 淡黄色透明油状物90~100 —≤1.0 5.0~7.0 9~10 EL-30 淡黄色油状至膏状物70~80 ≥45 ≤1.0 5.0~7.0 11.5~12.5 EL-40 淡黄色油状至膏状物57~67 70~84 ≤1.0 5.0~7.0 13~14 HEL-40 淡黄色油状至膏状物57~67 —≤1.0 5.0~7.0 13~14 EL-60 淡黄膏状物或固体—85~90 ≤1.0 5.0~7.0 14~15.5 EL-80 淡黄至微黄固体—≥91 ≤1.0 5.0~7.0 15.5~16.5 EL-90 淡黄色固状物30~40 —≤1.0 5.0~7.0 ~17 (注:HEL为氢化蓖麻油的牌号)

【性能与应用】

规格性能与应用

EL-10 EL12 EL-20 HEL-20

1、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水中呈分散状,具有优良的乳化、扩散性能。

2、纺织业中,用作涤沦、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等合成纤维纺丝油剂主要成份,具有乳化和抗静电作用,可使浆纱柔软、平滑,减少断头;在化纤浆料中可作为柔软平滑剂,且可消除合成浆料液中的泡沫;HEL-20还具有高温下结焦低的特点。

3、制药业中,用作乳化剂,用于制造搽剂、乳膏剂、乳剂等。

4、可作农药乳化剂,乳液聚合乳化剂,用于配制水溶性金属切削液及家用洗涤用品。

EL-30 EL-40 HEL-40

1、易溶于水,脂肪酸或其它有机溶剂中,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

2、油墨及制药工业作乳化剂。

3、可用作有机磷农药的乳化剂。

4、作o/w型乳化剂,用于各种植、动、矿物油的乳化。

5、EL-40在纺织工业中用作羊毛和毛油及化纤油剂的组分,既有乳化作用又有抗静电效果,与其他抗静电剂拼混使用效果更佳,亦可用于配制浆料,以消除合成浆料中的泡沫。EL-40具有优良的扩散及保护胶体作用,在毛纺工业中作为和毛油单体,极易洗去,且耐硬水性良好。

6、用作油田原油脱水剂。

7、在金属加工业中用于配制水溶性金属切削液。

8、HEL-40可作为医药级增溶剂。

EL-60 1、本品为o/w乳化剂。

2、可作化纤油剂和毛油组份。

3、农药乳化剂。

4、原油脱水破乳剂。

5、油墨、印花浆乳化剂。

6、各种植、动、矿物油乳化剂。

7、在化妆品和制药工业中用作乳化剂、富脂剂、润肤剂。

8、用于制造洗发香波泡沫浴液、护肤品、医药品等。

9、在金属加工工业中用于配制金属切削液。

EL-80

1、易溶于水,溶于脂肪酸及其它有机溶剂,具有独特的乳化性能。

2、纺织工业中作腈纶、维纶、丙纶等化纤油剂组分之一,具有抗静电性和乳化作用,既增加纤维的平滑柔软性能,又可消除静电影响,有利于经纱分绞,开口清晰,便于织造。

3、作有机磷农药乳化剂。

4、作原油脱水的破乳剂。

5、油墨、印花浆乳化剂。

6、作o/w型乳化剂,用于各种植、动、矿物油的乳化。

7、羊毛和毛油。

EL-90

1、易溶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具有优良的乳化、匀染、扩散、增溶、润滑性能。

2、印染工业中,作匀染剂和扩散剂;本品对矿物油具有独特的乳化能力,毛纺工业中,作乳化剂,制成的羊毛和毛油,可防酸败现象;亦可作原油脱水破乳剂,降低污水含油,还可配制水溶性金属切削液。

【包装与贮运】

200kg铁桶、50kg塑料桶包装。

本系列产品无毒,不易燃,按一般化学品贮存和运输。贮存于干燥通风处。

保质期二年。

(整理)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

乳化剂类型分类介绍 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衡量乳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是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HLB值低表示乳化剂的亲油性强,易形成油包水(W/O)型体系;HLB值高则表示亲水性强,易形成水包油(O/W)型体系。因此HLB值有一定的加和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出不同HLB值系列的乳液。 乳化剂类型 乳化剂分子中有亲水和亲油两个部分。根据它们的亲水部分的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负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负离子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如羧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这类乳化剂最常用,产量最大,常见的商品有:肥皂(C15~17H31~35CO2Na)、硬脂酸钠盐(C17H35CO2Na)、十二烷基硫酸钠盐(C12H25OSO3N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结构式如)等。负离子型乳化剂要求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不能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在使用多种乳化剂配制乳液时,负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互相混合使用,也可与非离子型乳化剂混配使用。负离子型和正离子型乳化剂不能同时使用在一个乳状液中,如果混合使用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 正离子型乳化剂为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正离子亲水基团。这类乳化剂的品种较少,都是胺的衍生物,例如 N-十二烷

基二甲胺,可用于聚合反应。 非离子型乳化剂为一类新型的乳化剂,其特点是在水中不电离。它的亲水部分是各种极性基团,常见的有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它的亲油部分(烷基或芳基)直接与氧乙烯醚键结合。典型的产品有对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结构式如)。非离子型乳化剂的聚醚链上的氧原子可以与水产生氢键缔合,因而可以溶解在水中。它既可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也可在碱性条件下使用,而且乳化效果很好,广泛用于化工、纺织、农药、石油和乳胶等的生产。 乳化剂的种类 第一大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醚类非离子助剂 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 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系列、农乳100号 110 120 130 140 壬基酚/环氧乙烷质量比 1:1 1:2 1:3 1:4 EO平均摩尔数 4-5 9-10 14-15 19-20 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OP系列、磷辛10号(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3)双、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 (C4H9)- -O(EO)nH 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乳化剂11号(旅顺化工厂) 5)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2号(旅顺化工厂) 2、苄基酚聚氧乙烯醚 1)二、三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P、梧乳BP,浊点65-70℃

药用辅料中英文对照

药用辅料中英文对照 1 阿拉伯胶(Acacia) 2 乙酰舒泛钾(Acesulfame Potassium) 3 冰醋酸(Acetic Acid,Glacial) 4 乙酰枸橼酸三丁酯(AcetyltributylCitrate) 5 乙酰枸橼酸三乙酯(AcetyltriethylCitrate) 6 人血白蛋白(Albumin) 7 乙醇(Alcohol) 8 海藻酸(Alginic Acid) 9 脂肪族聚酯(Aliphatic Polyesters) 10 阿力糖(Alitame) 11 杏仁油(Almond Oil) 12 维生素E(Alpha Tocopherol) 13 氨溶液(Ammonia Solution) 14 维生素C(Ascorbic Acid) 15 棕榈酸维生素C酯(Ascorbyl Palmitate) 16 阿司帕坦(Aspartame) 17 绿坡缕石(Attapulgite) 18 皂土(Bentonite) 19 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 20 苄索氯铵(Benzethonium Chloride) 21 苯甲酸(Benzoic Acid) 22 苯甲醇(Benzyl Alcohol) 23 苯甲酸苄酯(Benzyl Benzoate) 24 溴硝丙二醇(Bronopol) 25 丁羟茴醚(Butylated Hydroxyanisole) 26 丁羟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27 羟苯丁酯(Butylparaben) 28 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 29 无水磷酸氢钙(Calcium Phosphate,Dibasic Anhydrous) 30 磷酸氢钙二水合物(Calcium Phosphate,Dibasic Dihydrate) 31 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Tribasic) 32 硬脂酸钙(Calcium Stearate) 33 硫酸钙(Calcium Sulfate) 34 低芥酸菜籽油(Canola Oil) 35 卡波姆(Carbomer) 36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37 羧甲纤维素钙(Carboxymethylcellulose Calcium) 38 羧甲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 39 角叉菜胶(Carrageenan) 40 蓖麻油(Castor Oil) 41 氢化蓖麻油(Castor Oil,Hydro-genated) 42 微晶纤维素(Cellulose,Microcr ystalline) 43 粉状纤维素(Cellulose,Powdered)

2020版中国药典—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国家药用辅料标准

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 Polyoxyl(40)Hydrogenated Castor Oil 本品为聚氧乙烯甘油三羟基硬脂酸酯,其中还含有少量聚乙二醇三羟基硬脂酸、游离 的聚乙二醇。本品为1mol 甘油三羟基硬脂酸与40~45mol 环氧乙烷反应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膏状半固体;有轻微气味。 本品在热水中溶解,易溶于乙醇、丙酮,不溶于石油醚。 酸值取本品适量,依法操作(通则0713),本品酸值应不大于2.0。 羟值取本品适量,依法操作(通则0713),本品羟值应为60~80。 碘值取本品适量,依法操作(通则0713),本品碘值应不大于5.0。 皂化值取本品适量,依法操作(通则0713),本品皂化值应为45~69。 凝点取本品,照凝点测定法(通则0613)测定,本品的凝点为16~26℃。 【鉴别】(1)取本品0.1g,溶于0.5mol/L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煮沸3 分钟,蒸干。 向残渣加水5ml,溶解得澄清溶液。滴加冰醋酸数滴,应产生白色沉淀。 (2)取本品0.1g,溶于1ml 水中,加入5%氯化钠溶液9ml,水浴加热,溶液在70~85℃时浑浊。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 5.0g,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水50ml 溶解后,依 法检査(通则0901 与通则0902),与3 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比较,不得更深;与橙 黄色1 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 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碱度取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项下配制的溶液2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0.5ml,溶 液不得显蓝色。 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取本品4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取1,3-丁二醇适量,用无水乙醇稀释成每1ml中约含4mg的溶液)1.0ml,加无水乙醇稀释 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乙二醇、二甘醇和三甘醇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稀释配制成每1ml含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各4mg的溶液,再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置100ml 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 色谱法(通则0521)试验。以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30m×0.53mm ,1μm),起始温度6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110℃,维持5分钟,再以每分钟15℃ 的速率升温至170℃,维持5分钟,再以每分钟35℃的速率升温至280℃,维持40分钟(根据 分离情况调整时间)。进样口温度为27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90℃。量取供试品 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乙二醇、二甘醇 和三甘醇均不得过0.1%。 环氧乙烷和二氧六环取本品1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入N,N-二甲基乙 酰胺1.0ml 和水0.2ml,密封,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环氧乙烷水溶液对照品适量,用水稀释制成每1ml 中约含0.01mg 的溶液,作为环氧乙烷对照品溶液。另取二氧六环 1

PEG-40氢化蓖麻油 美国药典标准

NF 30 Official Monographs / Polyoxyl 1917 C: To a solution (1 in 20) add bromine TS, dropwise: the Congealing temperature ?651?: between 37° and 47°.bromine is decolorized. Acid value ?401?: not more than 2. Specific gravity ?841?: between 1.05 and 1.06. Hydroxyl value ?401?: between 25 and 40. Viscosity ?911?: between 600 and 850 centipoises at 25°, a Saponification value ?401?: between 25 and 35.capillary viscometer being used. Water, Method I ?921?: not more than 3.0%.Acid value ?401?: not more than 2.0. Heavy metals, Method II ?231?: 0.001%. Hydroxyl value ?401?: between 65 and 80.Free polyethylene glycols—Transfer about 6g, accurately Iodine value ?401?: between 25 and 35. weighed, to a 500-mL separator containing 50 mL of ethyl ace-Saponification value ?401?: between 60 and 75.tate. Dissolve completely, then add 50 mL of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29 in 100), shake vigorously for 2 minutes, and allow Water, Method I ?921?: not more than 3.0%. to separate for 15 minutes. If separation is incomplete, carefully Residue on ignition ?281?: not more than 0.3%.insert the separator into the well of a steam bath for short time Heavy metals, Method II ?231?: 0.001%. intervals. Repeat this technique as many times a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complete separation of the two phases. Cool, and drain the lower, aqueous, phase into a second 500-mL separator, and extract the upper layer with a second 50-mL portion of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29 in 100). Repeat the Polyoxyl 40 Hydrogenated Castor Oil separation as before, including the steam bath technique to en-hance complete separation. To the combined aqueous layers ? Polyoxyl 40 Hydrogenated Castor Oil contains add 50 mL of ethyl acetate, shake vigorously for 2 minutes, and mainly the tri-hydroxystearate ester of ethoxy-allow to separate as before. Drain the lower, aqueous phase into a third 500-mL separator, and extract it with two 50-mL lated glycerol, with smaller amounts of polyethyl-portions of chloroform, by shaking for 2 minutes each time.ene glycol tri-hydroxystearate and of the corre-Repeat the steam bath technique to ensure complete separa-sponding free glycols. It results from the reaction tion. Evaporate the combined chloroform extracts in a 150-mL of glycerol tri-hydroxystearate with about 40 to beaker on a steam bath, with the aid of a stream of nitrogen,to apparent dryness. Redissolve in about 15 mL of chloroform,45 moles of ethylene oxide. and transfer to a filter, collecting the filtrate in a 150-mL Packaging and storage—Preserve in tight containers.beaker. Rinse the funnel with several small portions of chloro-form, and evaporate the combined filtrate and rinsings, as de-Identification— scribed above, until no odor of chloroform or ethyl acetate is A: Dissolve about 0.1 g in 1 mL of water, add 9 mL of perceptible. Dry in vacuum at 60° for 1 hour. Cool in a desicca-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1 in 20), and heat in a water bath:tor, and weigh: not less than 17% and not more than 27% of the solution becomes turbid at a temperature between 70° and free polyethylene glycols is found. 85°. B: Dissolve about 0.1 g in 10 mL of alcoholic potassium hydroxide TS, boil for about 3 minutes, and evaporate to dry-ness. Mix the residue with 5 mL of water: it dissolves, yielding a clear solution. Add a few drops of glacial acetic acid: a white Polyoxyl Lauryl Ether precipitate is formed. Congealing temperature ?651?: between 16° and 26°.CH 3(CH 2)11(OCH 2CH 2)n OH, n = 3–23 Acid value ?401?: not more than 2.0. Polyethylene glycol monolauryl ether [9002-92-0]. Hydroxyl value ?401?: between 60 and 80.DEFINITION Iodine value ?401?: not more than 2.0. Polyoxyl Lauryl Ether is a mixture of the monolauryl ethers of Saponification value ?401?: between 45 and 69.mixed polyethylene glycols, the average polymer length be-Water, Method I ?921?: not more than 3.0%. ing equivalent to NLT 3 and NMT 23 oxyethylene units (nominal value). It contains various amounts of free lauryl al-Residue on ignition ?281?: not more than 0.3%.cohol, and it may contain some free polyethylene glycols.Heavy metals, Method II ?231?: 0.001%. IDENTIFICATION ?A . I NFRARED A BSORPTION ?197F ? Sample: Use a thin film of melted Polyoxyl Lauryl Ether if the material is a solid. Polyoxyl 40 Stearate Acceptance criteria: Meets the requirements Poly(oxy-1,2-ethanediyl), α-hydro-ω-hydroxy-, octade-?B . P ROCEDURE canoate. Sample: 0.1 g Polyethylene glycol monostearate [9004-99-3]. Analysis: Dissolve or disperse the Sample in 5 mL of alcohol,and add 10 mL of diluted hydrochloric acid, 5 mL of barium ? Polyoxyl 40 Stearate is a mixture of the mono-chloride TS, and 10 mL of phosphomolybdic acid solution (1esters and di-esters of Stearic Acid or Purified Ste-in 10). Acceptance criteria: A precipitate is formed. aric Acid with mixed polyoxyethylene diols, the ?C .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st for Fats and Fixed average polymer length being equivalent to Oil, Hydroxyl Values ?401?.about 40 oxyethylene units. IMPURITIES Packaging and storage—Preserve in tight https://www.360docs.net/doc/c75871513.html,anic Impurities ?P ROCEDURE : L IMIT OF F REE E THYLENE O XIDE AND D IOXANE USP Reference standards ?11?—Analysis: Proceed as directed in Ethylene Oxide and Diox-USP Polyoxyl 40 Stearate RS ane, Method I ?228?. Identification, Infrared Absorption ?197M ?, on undried specimen. Official from May 1, 2012 Copyright (c) 2011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Accessed from 128.83.63.20 by nEwp0rt1 on Tue Nov 29 23:32:55 EST 2011

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

常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商品渗透剂JFC 渗透剂SFC 净洗剂Ju 净洗剂6501 净洗剂105 和毛油L 匀染剂O 毛用匀染剂NFS 匀染剂OP 匀染剂TX-10 柔软剂SR 柔软剂SG 柔软剂VS BY-103 xxA- 20、O、O- 20、 OS- 15、SA-20 xxC-125

乳化剂OP Span-20 Span-40 Span-60 Span-80 Span-85 Tween-20 Tween-40 Tween-60 Tween-80 Tween-65 Tween-85 乳化剂SE-10 乳化剂SE 原油破乳剂SP-169 原油破乳剂SPX-9011C7~C9混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椰子油烷基乙二酰胺 匀染剂 102、净洗剂6501和TX-10的混

烷基聚氧乙烯衍生物 脂肪醇环氧乙烷和加成物 聚氧乙烯脂肪胺 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xx酚聚氧乙烯醚-10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 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聚硅氧烷 脂肪酸环氧乙烷缩合物 十八烷基乙烯脲 聚氧乙烯蓖麻油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聚氧乙烯蓖麻油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失水xx单月桂酸酯 失水xx单棕榈酸酯 失水xx单硬脂酸酯 失水xx单油酸酯 失水xx三油酸酯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聚氧乙烯 (20)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非离子

(20)失水山梨醇单棕榈胺酯非离子聚氧乙烯 (2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非离子聚氧乙烯 (2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聚氧乙烯 (20)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 脂肪酸聚氧乙烯 (10)酯 蔗糖脂肪酸酯 十八烷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聚醚磷酸酯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非离子

氢化蓖麻油MSDS化学物质技术说明书

Safety data sheet Page: 1/10 BASF Safety data sheet according to Regulation (EC) No. 1907/2006 Date / Revised: 07.08.2012 Version: 2.0 Product: Eumulgin? CO 40 (ID no. 30570063/SDS_COS_EU/EN) Date of print 17.09.2015 1.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mixture and of the company/undertaking Product identifier Eumulgin? CO 40 Chemical name: Castor oil, hydrogenated, ethoxylated CAS Number: 61788-85-0 Relevant identified uses of the substance or mixture and uses advised against Relevant identified uses: Polymer, cosmetic ingredient Details of the supplier of the safety data sheet Company: BASF SE 67056 Ludwigshafen GERMANY Operating Division Care Chemicals Telephone: +49 211 7940-2222 E-mail address: emc-ehs-masterdata@https://www.360docs.net/doc/c75871513.html, Emergency telephone number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number: Telephone: +49 180 2273-112 2. Hazards Identification Label elements The product does not require a hazard warning label in accordance with GHS criteria.

第10章 表面活性剂

第十章表面活性剂 第一节概述 一、表面活性剂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任何纯液体都具有表面张力,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mN·m-1。当溶剂中溶入溶质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因溶质的加入而发生变化,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大小因溶质不同而改变,如一些无机盐可以使水的表面张力略有增加,一些低级醇则使水的表面张力略有下降,而肥皂和洗衣粉可使水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使液体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即为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是指那些具有很强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此外,作为表面活性剂还应具有增溶、乳化、润湿、去污、杀菌、消泡和起泡等应用性质,这是与一般表面活性物质的重要区别。 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 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由非极性烃链和一个以上的极性基团组成,烃链长度一般在8个碳原子以上,极性基团可以是解离的离子,也可以是不解离的亲水基团。极性基团可以是羧酸及其盐、磺酸及其盐、硫酸酯及其可溶性盐﹑磷酸酯基﹑氨基或胺基及它们的盐,也可以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羧酸酯基等。如肥皂是脂肪酸类(R-COO-)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中的脂肪酸碳链(R-)为亲油基团,解离的脂肪酸根(COO-)为亲水基团。 三、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 1.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的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溶解时,当水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很低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空气界面产生定向排列,亲水基团朝向水而亲油基团朝向空气。当溶液较稀时,表面活性剂几乎完全集中在表面形成单分子层,溶液表面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大大高于溶液中的浓度,并将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纯水表面张力以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聚集的现象称为正吸附。正吸附改变了溶液表面的性质,最外层呈现出碳氢链性质,从而表现出较低的表面张力,随之产生较好的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如果表面活性剂浓度越低,而降低表面张力越显著,则表面活性越强,越容易形成正吸附。因此,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大小,对于其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2.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表面活性剂溶液与固体接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可能在固体表面发生吸附,使固体表面性质发生改变。极性固体物质对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在低浓度下其吸附曲线为S形,形成单分子层,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链伸向空气。在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达临界胶束浓度时,吸附达到饱和,此时的吸附为双层吸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层相反,亲水基团指向空气。提高溶液温度,吸附量将随之减少。对于非极性固体,一般只发生单分子层吸附,疏水基吸附在固体表面而亲水基指向空气,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时,吸附量并不随之增加甚至有减少的趋势。 固体表面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与前相似,但其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可以从单分子层吸附向多分子层吸附转变。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根据分子组成特点和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将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一些表现出较强的表面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起泡、乳化、增溶等应用性能的水溶性高分子,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维酮等,但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相比,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较小,增溶力、渗透力弱,乳化力较强,常用做保护胶体。 一、离子表面活性剂

蓖麻油说明书

sip32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蓖麻油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蓖麻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castor oil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蓖麻油 有害物成分 cas no.8001-79-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osha表z—1空气污染物:以植物油雾计 健康危害(蓝色):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 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该物质,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20min。 吸入: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 给予吸氧。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强氧化剂、强酸接触发生反应。 易燃性(红色):1 反应活性(黄色):0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 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使用干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眼。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 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 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 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 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 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 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erg指南:128 erg指南分类:易燃液体(非极性的/与水不混溶的)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表面活性剂分类

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醚类非离子助剂 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 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乳化剂OP系列、磷辛10号(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3)双、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C4H9)-O-(EO)nH 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乳化剂11号(旅顺化工厂) 5)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乳化剂12号(旅顺化工厂) 2、苄基酚聚氧乙烯醚 1)二、三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P、梧乳BP, 浊点65-70℃ 2)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农乳300号 3)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400号 4)二苄基异丙苯基酚(又称二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乳化剂BC 浊点69-71℃ 5)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宁乳31号浊点76-84℃ 3、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农乳600号与500号复配环氧乙烷数20-27 浊点83-92 对有机磷乳化性最好,有两种类型: a、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常用有三种规格 、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2)苯乙基异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600-2号

二苯乙基复酚聚氧乙烯醚 乳化剂BS,与500号复配对有机磷农药乳化性很好 4)二苯乙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 5)苯乙基萘酚聚氧乙烯醚 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 1)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目前以椰子油醇(主要成分为C12醇)为主要原料生产,渗透剂JFC浊点40-50℃渗透剂EA 2)异辛基聚氧乙烯醚IgepalCA 3)十八烷醇基聚氧乙烯醚平平加系列农乳200号 4)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赫斯特GenapolX系列日本触媒化学Softanol系列 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 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EPE型农乳1601 宁乳33号用于复配1656L/1656H,PEP型农乳1602 宁乳34号用于复配宁乳0211/0212 2)苯乙基苯丙基酚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Ⅱ浊点79-80℃、1602-Ⅱ浊点℃ 3)苯乙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6、脂肪胺聚氧乙烯醚 1)脂肪胺(又称烷基胺)聚氧乙烯醚

氢化蓖麻油(CO-40、PEG-40)

一、化学名称 中文名称:氢化蓖麻油 英文名称:Castor Oil Hydrogenated 二、质量指标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的粉末、块状物或片状物; 碱值:不大于4.0; 熔点:85-88℃; 羟值:150-165; 碘值:不大于5.0; 皂化值:应为176-182 三、产品特性 氢化蓖麻油CO-40增溶剂为粘稠状液体或膏状物;是一种优良的非离子型增溶剂及乳化剂;具有较宽的PH值稳定性,低泡沫,在高温下可与脂肪酸及脂肪醇形成澄清的混合物。 氢化蓖麻油CO-40可用于水或醇溶液中来增溶精油及合成香料,在使用时可将本产品与需增溶物质按1:1-3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直至透明 四、用途: A、用作缓控释材料 1、甲氧萘丙酸控释片 速释颗粒配方:甲氧萘丙酸300mg,乳糖880mg,PVP18mg,淀粉30mg,羧甲基淀粉钠18mg,硬脂酸镁1.2mg;

控释颗粒配方:甲氧萘丙酸450mg,氢化蓖麻油171mg,乙基纤维素54mg; 将以上两种颗粒混匀,压片制得。 2、长效氯化钾片 取处方量氯化钾结晶悬浮于熔融的鲸蜡醇、氢化蓖麻油和硬脂酸中,搅拌至将近凝固时通过20目筛制成颗粒,颗粒再与明胶液拌后通过10目筛,制粒。室温干燥后加润滑剂压成片芯,最后包糖衣即得。3、N一(a羟乙基)烟碱酰硝酸酯骨架片 取氢化蓖麻油90g,用微粉磨分散成直径1.5µm的微粒,即刻与羟丙基纤维素8g混合,混合物用10%羟丙基纤维素20g与水43g 混合制粒,50℃干燥制得颗粒A;取上述混合物A2.5g,加入主药7.5g,制成颗粒B;取乳糖5.9g,微晶纤维素3g,硬脂酸镁0.1g和主药1g混合制成颗粒C;将颗粒A、B、C混合压片即得。 4、缓释包衣层材料 特定药品需要通过包衣层来达到缓释效果,氢化蓖麻油是常用的缓释材料之一,一般用量为衣层总重量的5.0%-20.0%。 B、用作润滑剂 氢化蓖麻油可用作片剂的润滑剂,其润滑作用虽然不及硬脂酸镁,但对少数在压片过程中产生粘冲的片剂,氢化蓖麻油是最好的选择,比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就需要采用氢化蓖麻油作为润滑剂。 实际大多数极性较强药物(亲水性较强药物)、以及压片过程中容易造成花斑的药物,都可选用氢化蓖麻油作为润滑剂,既可起到润滑作

利用蓖麻油发展精细化学品解读

利用蓖麻油发展精细化学品 朱红精细 1522 1501220229 摘要:本文综述了蓖麻油深加工的各种途径 , 介绍了以蓖麻油为原料加工的多 种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关键词 :蓖麻油 ; 精细化学品 ; 蓖麻油酸 ; 表面活性剂 我国是世界蓖麻子富产国 , 年产量在 20万 t 左右 , 仅次于印度和巴西。但我国的蓖麻油榨油及深加工工业与蓖麻子的产量还不相匹配 , 有待于进一步改造、更新和开发。蓖麻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 含有双键、羟基和酯基三种功能基团 , 因而可以发生多种反应 , 如皂化 (水解、磺化、酯化、酰胺化、卤化、氢化、硫酸化、环氧化、乙氧基化、裂化、脱水、碱解和酯交换等 , 故可进行广泛的化学深加工。下面简介 40余种蓖麻油精细化学品 , 以利开发 1. 合成表面活性剂 硫酸化蓖麻油 :别名太古油 , 土耳其红油 , 磺化蓖麻油 , 是蓖麻油与硫酸作用而得 , 也是最早使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用作纤维加工油剂 , 染色助剂 , 润滑剂 , 化妆品、肥皂、香波、餐洗剂等稳泡剂 , 农药用乳化剂等。硫酸化蓖麻油酸丁酯 :蓖麻油与丁醇经酯交换 , 分去甘油后与硫酸作用 , 再以碱中和制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是耐硬水、耐酸性强的表面活性剂。用作羊毛 , 丝织品 , 棉麻制品及其混纺制 品的染色 , 漂白 , 润湿和柔软剂等。结论自 20世纪 60年代国外开发有机膦水处理剂 HEDP 以来 , 有机膦酸盐水处理剂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发展。第一代有机膦酸 盐水处理剂 HEDP 和 A TMPA ,作为阻垢缓蚀剂在磷系配方中统治了近 20年 , 直到20世纪 70年代后期 , 为了适应高浓缩倍数的需要 , 出现了 PB TCA。随之 ,20世 纪 80年代中期 ,HPA 的问世 , 组成了人们所期望的 , 可能与金属离子配方相抗衡的全有机水处理剂。进入 20世纪 90年代 , 有机膦酸盐水处理剂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 产品以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 (PAPEMP及 POCA 为代表 , 其主要特点是分子增大 , 出现了大分子有机膦酸盐水处理剂。有机磷酸盐自 20世纪 90年代初以来 , 需求量持续增长 , 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维持现状。许多水处理公司正在研制开发 新型的有机膦酸盐品种 , 如在有机磷酸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 , 为有机磷酸盐展示了

35种常用表面活性剂

61 35 种常用表面活性剂 1,低泡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 XP\XL 系列 一、产品组成:异构十碳醇的聚氧乙烯醚 结构为:RO(CH2CH2O)xH R = C10H21 x = 3, 5, 7, 8, 9, 10, 14 二、用途 该系列产品为低泡洗涤剂产品用单体,泡沫低、具有良好的洗净性能。用户可根据产品浊点不同来选择,满足配制需要。洗涤性好;浊点低,消泡、抑泡性好。 三、 包装及储运 铁桶包装,每桶净重200kg 。运输时注意轻装、轻卸、防淋,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期1年,一年后复检合格仍可使用。 供应商:巴斯夫化学 2,13碳异构醇醚TO 系列 一、TO 类型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饱和的十三碳异构醇加工而成。 用于清洗、去污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用于相关的化学及工业领域,对环境无毒害。 结构式: RO(CH 2 CH 2 O)x H R = iso-C 13 H 27 x = 3, 5, 6, 6.5, 7, 8, 10, 12, 15 或20 数字代号指示乙氧化程度。 二、Lutensol TO 类型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主要应用于清洁,清洗行业,也适用于其它相关的化学及工业领域,具有优秀的表面活性。在清洁、净洗领域的应用涉及家庭、工业及公共设施。由于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Lutensol TO 类型产品能够和其它非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活性剂及助剂复配使用,并与烷基磺酸盐等产品有良好的兼容性。 三、包装及储运 镀锌铁桶或塑料桶包装,每桶净重200kg 。运输时注意轻装、轻卸,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期1年。一年后,复检合格仍可使用。 供应商:巴斯夫、陶氏化学、沙索表面活性剂 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 一、 产品组份 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缩和物。 二、结构式:RO —(CH2CH2O )m —OH ,R=蓖麻油 三、质量指标 项 目 EL-10 EL-20 EL-30 EL-40 外 观 淡黄色液体 淡黄色液体 淡黄色粘稠液体 淡黄色液体至膏状物 羟值(mgKOH/g ) 55—60 90—100 70—80 58—68 酸值(mgKOH/g) ≤2 ≤2 ≤1.0 ≤1.0

各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指标

第六章 各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指标 低泡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XP\XL系列 一、产品组成:异构十碳醇的聚氧乙烯醚 结构为:RO(CH2CH2O)xH R = C10H21 x = 3, 5, 7, 8, 9, 10, 14 二、用途该系列产品为低泡洗涤剂产品用单体,泡沫低、具有良好的洗净性能。用户可根据产品浊点不同来选择,满足配制需要。洗涤性好;浊点低,消泡、抑泡性好。 三、包装及储运铁桶包装,每桶净重200kg。运输时注意轻装、轻卸、防淋,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期1年,一年后复检合格仍可使用。 供应商:巴斯夫化学 13碳异构醇醚TO系列 一、TO 类型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饱和的十三碳异构醇加工而成。 用于清洗、去污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用于相关的化学及工业领域,对环境无毒害。 结构式: RO(CH 2 CH 2 O)x H R = iso-C 13 H 27 x = 3, 5, 6, 6.5, 7, 8, 10, 12, 15 或20 数字代号指示乙氧化程度。 二、Lutensol TO类型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应用于清洁,清洗行业,也适用于其它相关的化学及工业领域,具有优秀的表面活性。在清洁、净洗领域的应用涉及家庭、工业及公共设施。由于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Lutensol TO 类型产品能够和其它非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活性剂及助剂复配使用,并与烷基磺酸盐等产品有良好的兼容性。 三、包装及储运镀锌铁桶或塑料桶包装,每桶净重200kg。运输时注意轻装、轻卸,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储存期1年。一年后,复检合格仍可使用。 供应商:巴斯夫、陶氏化学、沙索表面活性剂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系列 一、产品组份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缩和物。 二、结构式:RO—(CH2CH2O)m—OH ,R=蓖麻油 三、质量指标 项目EL-10 EL-20 EL-30 EL-40 外观淡黄色液体淡黄色液体淡黄色粘稠液体淡黄色液体至膏状物羟值(mgKOH/g)55—60 90—100 70—80 58—68 酸值(mgKOH/g) ≤2 ≤2 ≤1.0 ≤1.0 浊点(1%水溶液) -- -- -- ≥85 PH(1%水溶液) 5—7 5—7 5—7 5—7 水份(%)≤0.5 ≤0.5 ≤0.5 ≤0.5

蓖麻油及其衍生物在涂料中的应用汇总

蓖麻油及其衍生物在涂料中的应用 0 引言 20 世纪 70 年代 , 由于石油资源短缺 , 可再生资源曾一度受到很大的重视[1] 。 80 年代后期由于环保问题以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等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聚合物重新获得了关注 [2] 。植物油来源广泛且可再生 , 以植物油为原料制备的涂料成本低且有利于保护环境。蓖麻油就是其中的 , 它是惟一以含羟基酸为主的商业油脂 [3] 。与其他植物油相比 , 其特点在于它的高羟值和高酰值 , 另外它几乎不溶于石油类溶剂 , 但是可以溶于乙醇。蓖麻油的主要产地在印度、巴西、中国以及前苏联 , 我国的年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 产于全国各地 , 其中以吉林省为最多。我国生长的蓖麻属于温带一年生大粒蓖麻 , 籽中含油量高达 50 % 以上 , 比印度和巴西的热带蓖麻籽含油量要高出 5% ~ 10 % 。故现今世界上不少蓖麻油开发利用比较先进的国家 ( 如日本等 ), 多从我国进口蓖麻籽进行深加工及应用 [4] 。 1 蓖麻油的组成与性质 蓖麻油属于不干性油 , 它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酸酯。其皂化值在180 mg KOH/ g 以上 , 碘价为 82 ~ 90 mg I 2 /g, 羟值为 155 mg KOH/ g 以上。表 1 列出了蓖麻油脂肪酸的主要成分 , 其中蓖麻油酸 ( 化学名为 12 - 羟基 -9- 十八烯酸 ) 在天然植物油中羟值最高。 蓖麻油酸的成分为甘油三酸酯 , 其分子并不排列在同一平面上 , 所以其双键聚合之后 , 会形成立体网状结构 [6] 。如图 1 所示 , 蓖麻油酸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 , 易形成氢键而产生缔合 , 造成其黏度比一般植物油大 8 ~ 10 倍[7] , 另外它的相对密度与极性均较其他植物油大。同时其支链上还含有羟基和不饱和双键 , 因此可以发生水解、酯化、加成、氧化、裂化、环氧化、酰胺化、脱水等反应。在些反应中 , 酯化反应以及脱水反应在涂料工业上得到了很大的应用 [8] 。这一方面决定了蓖麻油开发利用的多种途径 , 另一方面对蓖麻油的精炼工艺也提出了高的要求 [9] 。 表1 蓖麻油中脂肪酸的含量( 质量分数)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