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视栏目包装的理解与认识

对电视栏目包装的理解与认识
对电视栏目包装的理解与认识

对电视栏目包装的理解与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的网络发展迅猛,人们对信息了解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电视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影响非常大。而人们对于电视节目千篇一律的形式也感到了厌倦,这时电视栏目包装就尤为重要。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栏目包装就成了各大电视台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同时通过在尚层的学习,对于电视栏目包装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一.电视栏目包装的简介

1.电视栏目包装的概念:

是指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

2.电视栏目包装的作用:

突出自己节目、栏目、频道个性特征和特点;确立并增强观众对自己节目、栏目、频道的识别能力;确立自己节目、栏目、频道的品牌地位;使包装的形式和节目、栏目、频道融为有机的组成部分;好的节目、栏目、频道的包装能赏心悦目,本身就是精美的艺术品。

3.电视栏目包装的必要性:

包装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如今电视观众每天要面对的是几十个电视台和电视频道,是几十种类型的节目和栏目。各台、各频道、各栏目之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竞争。观众既有主动的选择权,又有非常大的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包装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重视商品的包装和广告推介是商家们的必要策略,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包装应该和商品的发展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作为同时播出的几十个频道来说,电视观众选择了你,是你的成功;而没

有选择你,你的一切辛苦和投入就等于零。要观众选择你的重要条件是了解你,包装则是了解你的最直接的手段。

二.电视栏目包装的分类及内容

1.电视栏目包装分类:

⑴采访类。如凤凰早班车

⑵综艺类。如鲁豫有约

2.电视栏目内容:

形象宣传片、片头(总片头,子片头)、循环点(编导,主持人,下期预告)、间隔片花、片尾、角标等诸多方面。

⑴栏目形象宣传片。一般时长为25—45秒,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新栏目的推广和宣传,栏目形象宣传片能够让观众迅速对一个新栏目有所认知,树立栏目的知名度和识别力。

栏目形象宣传片作用:①宣传,②品牌打造,③提高收视率,④销售广告时段。

⑵栏目片头。相对于栏目形象宣传片,栏目片头的“宣传”功能被弱化,“提示”功能被加强。在频道编排中,栏目片头总是插播在节目即将开始前,其重要功能在于提示观众即将或正在收看的是什么栏目。

片头通常为10-15秒左右,甚至更长,这主要取决于频道的编排风格和不同栏目的宣传手段的差异性。如果一个新栏目拥有栏目形象宣传片,那么其片头需要承载的信息相对较少,片头长度也可较短;一个在电视市场已然成熟的栏目,栏目形象宣传片可弱化或去除,宣传重点是针对具体某一期节目内容的栏目收视预告片和片头,此时片头长度相对可增加,以求多传递一些关于栏目的品牌信息。上述手法并非绝对公式化,视具体情况而定。

⑶栏目间隔片花。栏目间隔片花多以三维或二维动画呈现,时长多为3-5秒,常常是栏目片头的套剪版。片花的作用是突出“栏目名称和栏目标识”等信息。片花的设计上要符合片头的感觉。

栏目间隔片花的设计与应用之目的,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

①间隔片花是控制节目内容播放段落和节奏的重要手段。

常见栏目每期节目时长10-30分钟不等,很多栏目,特别是新闻综合播报、人物访谈、故事纪录类栏目,每期节目常常根据主题线索的变化,可分为许多段落和小主题。如新闻类栏目,可分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时政新闻、体育新闻等等;人物访谈栏目,节目编导可能根据被访者的成长经历、命运变幻来分出各个小主题段落等。因此,为了观众在收看时,能够条理清晰、逻辑准确,间隔片花的隔断和提示作用被充分运用。显然,间隔片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电视包装手段。

②间隔片花是控制频道编排结构和商业广告播出的重要方法。

⑷栏目片尾。电视栏目作为一个电视文化产品,拥有自己的版权和其他合法利益。特别在电视媒界制播分离的潮流下,许多频道都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购买播出优秀节目以提高频道收视率。在此情形下,栏目的制作人员、出品单位等信息有着传递和表达的必要和需求,这正是栏目片尾产生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栏目片尾不仅仅宣告了版权归属,而且它被频道运营者开发利用为广告资源,贩卖给广告商,为频道带来了不小的利益回报。例如,栏目的片尾经常会出现广告赞助商的企业或产品标识名称。

目前,中国电视媒体的运营和赢利,主要依赖于广告商的赞助。许多收视率较高且稳定的栏目,都被电视频道运营者通过各种方式买给广告商,成为广告商品的宣传平台。时常,正在播放的节目内容会被广告中断,而且广告一般时长30至60秒,甚至更长(湖南台首当其冲),广告播完后如果立刻接入节目内容,效果将十分生硬。常见的手法是广告播完后紧跟着插入栏目间隔片花,再接入节目。如此,既照顾了观众的收视习惯,又保证了广告赞助商的利益,还有利于频道编排节奏的顺畅。虽然是治标不治本,但是还是能减少一点观众的抵触心理

三.电视栏目包装要素

1.形象标志。无论节目、栏目、频道都有一个CI形象设计,也就是最基本的形象标志,这是构成包装的要素。在不同的情况下,形象标志有各种变化,但“包装”构成的要素一般是比较稳定的。频道的形象标志,一般展现在角标和节目结尾落幅上。如中央电视台

最早的形象标志是电子图形的变动轨迹。好的形象标志的设计,能使人过目不忘,深入人心,能使观众快速判断出自己看的是什么节目、什么频道、什么台,便于观众一下子就捕捉到想要看的节目,所以形象标志设计对于电视包装是非常重要的。形象标志最多的使用是放在电视屏幕左上角,也可使用在频道的包装宣传片中,在频道中滚动使用。由于任何一个台的形象标志播出的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最具冲击力、影响力,能起到推广和强化频道的作用,所以它一方面能增强节目或栏目的段落感和节奏感,同时也能使不相关的节目或栏目融在统一的标识下贯通一起,增强频道的整体性。在电视包装中,应该把形象标志的设计和制作作为重点。它的基本要求是醒目、简洁、特点突出、有时代感,地方台或专业频道如果能体现一些地方特色或专业特色就更好了。

2.颜色。根据频道、栏目、节目的定位,确定包装的主色调。主色调可能是单色,也可能是复合色。如中央台一套是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所以其主色调以蓝色为主,凸显一种冷静、客观的形象;CNN基本也是蓝色基调;文艺性的频道和栏目在一般情况下是暖色调,色彩相对艳丽一些;凤凰台是以艳丽黄为自己的主色调;北京有线台最近推出的生活频道,是以淡蓝、淡黄为主的基调,推崇纯静、时尚,立足于城市观众和青年观众。所以,颜色设计是电视包装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基本要求应该是颜色协调、鲜明、抢眼,但不刺眼,能与整个节目、栏目或频道的基调相吻合,能保持和节目、栏目、频道的风格相一致或给予有效的补充。

3.声音。声音包括语言、音乐、音响、音效等诸元素。声音在电视包装中起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在好的电视包装中,音乐应和形象设计、色彩搭配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无需看到画面,观众就能判断出是什么频道和什么栏目。一听就让你有亲切感,让观众感到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在呼唤自己。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在设计时要符合频道或栏目定位,力求达到高质量;二是要保持相对的长久和稳定,因为时间能培养观众,能最终塑造声音的形象品牌。

好的电视栏目、频道的音乐形象,还应注意突出地域、民族、人文

特色,注意汲取多年流传的音乐精华,尤其要注意使声音的节奏与自己的节目、频道风格和节奏的统一。旋律尽可能的简洁,力争过耳不忘,常听常新。

电视栏目包装迅速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一些民族的平常的一些习惯和禁忌。比如说在各种动物标志的运用上应该注意是不是与该民族的禁忌相抵触了甚至违背了他们的信仰。

四.电视栏目包装现状与发展趋势

1.发展现状

随着字幕机的普及,电脑操作技术也趋向由繁到简,熟练掌握运用的学习过程逐渐缩短,使大多数专业制作人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并能够根据电脑所提供的最大表现空间来编辑变化多样,视觉丰富,形式美观的栏目片头,无论在艺术美感、观众认同度,还是信息承载量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字幕机设备更新换代较快,技术难度系数不大,掌握运用不难,同一栏目片头更新很快,往往播出不久就被更换,使片头存在的生命周期缩短,适应观众口味的能力明显增强。观众凭借设计有致的大量字幕内容,表现细腻的艺术品味以及丰富多样的视听效果感受到栏目的特征,类型和制作人的良苦用心,并对其萌生认同,与观众交流沟通的途径也逐渐增多起来。主导思路不变,画面效果多变的模式持续了近四年的时间。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一时期的片头制作时发现,新电脑技术的运用,虽然给栏目片头带来了里程碑性的巨大变革,但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依从技术条件的保障,致使制作人主观的艺术个性受到抑制,也就是说,在有限的电脑技术控制领域,制作人因为忙于形式花样的追逐变换,而忽略了人机合一的艺术追求,单一栏目的丰富多彩,毕竟掩盖不了整体模式的同一,常常是一种新的手法在出现之初能够统治几乎所有栏目的表现形式,所不同的只是或先或后的时间差异而已。

2.发展趋势

⑴人文化包装,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同商业品牌一样,电视品牌也必须以人为本,电视的人文化包装,是连结受众与媒体的桥梁和中介。

新传播时代,栏目的窄播化,频道的专业化、对象化越来越强化,分众传播成了电视发展的趋势,作为电视包装它必须顺应分众传播的心理。

⑵个性化和单纯化。在电视包装的创意中,人们已经开始注意突出个性化的风格。个性化风格应体现在地域文化和节目的总体风格两个方面。不同的地域孕育了不同的特色文化。电视文化在具有其现代化传媒属性的同时,还应关照到总体节目的品位和格调。人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生活,他的气质会迥然不同。而南北电视文化的差异,也会表现出这种差别来。

⑶主题系列的推出和公益广告的有机运用。主题系列的形象片包装近年来已逐渐为各家电视台推崇,它的长处是内在识别系统的强化。主题系列的形象片在媒体多频率地播出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认可。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整体意识过乱带来的内部不和谐。

⑷重视追踪服务的持续性和频道形象的稳定性。从视觉范围来看,电视包装越来越流行于一种追踪服务系统的趋势。现在电视台一般多与包装公司合作做媒体包装,这种合作有一个鉴别、磨合的过程。电视台选择包装公司,首先要对其进行考察,看它是否有实力,推进你的整体经营,看他的包装思想是否符合你的思路,尤其是地域文化的差异,对本土文化特质的理解是否到位。

电视栏目包装需要转换思维,改变观念,立足新意,更新机制,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电视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增强电视的竞争力。电视栏目的包装应该集思想性、艺术性与一体,融欣赏性、文学性与一身。

对电视选秀节目的评价与思考

对电视选秀节目的评价与思考 对电视选秀节目的评价与思考 2010-11-26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经济的高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大众传媒的迅速膨胀,使得原本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被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所取代,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性在社会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凸现。电视的娱乐功能被人们不断的放大,人们期望在电视中寻找到快乐和满足,而电视选秀节目也随着电视娱乐功能的放大而诞生。 近年来的选秀节目的情况,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一方面,电视选秀节目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品牌效应。电视选秀节目作为一种娱乐节目类型,很好地带动了信息业、传播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电视选秀节目可以最大限度地联合网络、报刊、电信、短信平台等现代媒介与观众进行互动,通过这些方式与观众互动,不仅可以拓展节目宣传渠道,而且可以产生更多、更新的利润增长方式,实现合作双方的互利共赢。同时,报刊、网络等媒介也会对娱乐选秀活动进行跟踪报道,从而使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介在对同一事件的关注中取得一种整合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此外,相当多的电视选秀节目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给广大观众带来了欢笑。另一方面,许多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匆匆上马、盲目跟风,一些节目形式雷同、粗制滥造、格调低下、庸俗不堪,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过多过滥的选秀节目,不但大量占据了上星频道黄金时段,而且助长了社会的浮躁心理,甚至扭曲了大众正确的审美观念,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许多人更是抱着"一夜成名"的想法。这样的选秀节目只会令人越来越反感甚至产生厌恶心理。

一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和分类 选秀节目作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一种类型,早已成为电视荧屏上及其普遍的节目形态。自2002年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推出的平民选秀节目《美国偶像》红遍全美,创下美国同类节目收视第一后,中国电视制作者逐渐引发了学习兴趣,于是,2004年诞生了当时中国最火热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为湖南卫视创造了一个新高的收视记录。继2005年《超级女声》的红火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之后,中国的选秀节目一时间风起云涌。各个电视台纷纷跟风,推出了类似的平民造星真人秀节目,譬如中央电视台《梦想中国》,东方卫视《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绝对唱响》,包括湖南卫视2007年的《快乐男生》浙江卫视《越跳越美丽》等等,掀起了全国各地男女老少观众的收视狂潮。电视选秀节目发展至今,可以说是经历了从2004年的兴起,到2005年的火爆,再到2006年的风波不断的一个历程。 真人秀节目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大致可分为9种类型,生存挑战型,情景体验型,表演选秀型,技能应试型,身份置换型,益智闯关型,游戏比赛型,异性约会型,生活技艺型。例如像《超女》一系列的电视选秀都是属于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这种类型的节目主要是让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参与者,按照预先设置的竞赛规则进行才艺表演,而专家和观众则对这些参与者进行淘汰和选拔,最后的优胜者将获得成为"明星"的机会。选秀节目又可以分成:唱,如《超女》、《梦想中国》、《我型我秀》等;念,如《挑战主持人》、《闪亮新主播》《我是新主播》等;做,如《魔法天裁》、《绝对挑战》《开心50万》等;打,如《武林风》、《功夫之星》等;舞,如《舞林大会》、《舞动奇迹》《武林门》等;演,如《寻找紫菱》、《红楼梦中人》等;色,如《加油!好男儿》、《模特电视大赛》等等。 二电视选秀节目的利与弊

浅谈电视节目的娱乐化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电视娱乐化的兴起和现状 (2) 二、造成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原因 (2) 三、电视节目娱乐化要有“度” (3) 四、如何应对我国电视媒体泛娱乐化倾向 (4) 主要参考文献 (5)

毕业论文 浅谈电视节目的娱乐化 08-A-影视班:赵晓鹏 摘要:电视出现以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近年来各种娱乐节目铺天盖地的充斥整个电视荧屏,使人们的使电视文化的娱乐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娱乐元素在电视节目中广泛渗透,电视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无限扩大。 本论文将从电视节目娱乐化与现状、造成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娱乐化、及其电视节目娱乐化所应注意的问题、到如何应对电视媒体泛娱乐化的倾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得出了最后的观点即我们要正确看待这种趋势,提升大众娱乐品位,在构建人们一种新的和谐生活方式的同时,产生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避免节目本身的低俗化和庸俗化。 关键词:电视节目、娱乐化、泛娱乐化、兴起、现状、收视率、低俗化、媒体、舆论 一、电视娱乐化的兴起于现状 近年来,电视娱乐化现象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热点话题,娱乐化本来是一个中性词,然而,随着真人秀节目的恶俗化,娱乐性节目的粗俗化,电视剧节目的戏说风,明星类节目的窥视话俨然成为电视频道高收视率的“必备菜肴”,逐渐的,电视娱乐化便和电视节目低俗化之间有了说不清楚的暧昧关系。 我们应当看到,电视娱乐化浪潮的兴起,具有愉悦身心,舒缓心情的正效应,但同时也有麻醉精神、降低审美鉴赏力和文化水平的负效应。最早开播的《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曾一度让人兴奋不已;湖南卫视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创办的大众性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集游戏、表演、竞技和搞笑于一体,令无数青年男女为之疯狂;随后中央电视台推出娱乐益智节目《开心辞典》、《幸运52》,吸引众多眼球;之后真人秀节目日益风行,以《超级女声》为代表,掀起了电视节目娱乐化的狂潮,中央电视台推出《非常6+1》、《梦想中国》、上海东方卫视和新娱乐推出的《创智赢家》、《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到这两年出现的《我爱记歌词》和闹得沸沸扬扬的江苏卫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及湖南卫视的《我爱记歌词》等一系列娱乐栏目,可不仅仅只是这样,现在许多电视栏目都已经走上了娱乐化道路,例如在我们心目中一直是严肃类型的电视新闻栏目,科教类型栏目,谈话类型栏目等等都已经打上了娱乐的标记。一方面电视娱乐节目带来了新的理念,丰富了节目样式,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又因其内容雷同、创意的缺乏以及品位的低俗而逐渐消弱电视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功能。 二、造成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原因 当代人工作压力大,可以说是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重大原因之一。紧张工作之余,大家都喜欢看一些搞笑、整蛊的节目来调节生活,放松自己。于是,一些媒体就抓住了观众的这一心理,对电视节目大搞娱乐化,以此来提高收视率。所以最终的电视收视率直接决定了节目的命运,因此,作为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来说,不得不考虑受众市场的需求,没有受众或者受众群小的节目迟早要被淘汰,所以,娱乐化便成为了目前电视节目争夺观众、增强收视率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同时也会给电视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栏目包装 教学大纲 修改

《栏目包装》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四年制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影视动漫设计方向) 学分:5 总学时:80 理论学时:48 实验/实践学时:32/0 必修 一、课程作用与目的 栏目包装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设计课程。本阶段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目的是让学生从前期创意、艺术表现、色彩构图、运动匹配、音乐节奏、调色、特效制作等方面学习如何运用动画技术与后期合成技术表现不同类型的电视包装创意,并结合实例分析国内外的成功电视包装案例,最终掌握整个栏目包装的制作流程,达到独立设计完成整套电视栏目包装的能力。 课程前期从栏目包装的设计基础——包括平面元素的设计技巧、画面的构图研究、色彩的合理搭配和使用入手,将栏目包装中设计包装项目的基本要素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介绍电视包装的概念、频道理念的阐述、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的意义等电视包装理念。 课程后期要求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有关三维动画,后期合成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电视包装案例。引导学生完成电视栏目的整体包装创意、动画制作和后期合成工作。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栏目包装理念,对栏目包装的概念、意义——包括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的总体设计、包装项目的执行制作流程有全面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电视台整套包装的设计、提案和制作。课程后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对整套栏目包装设计具备一定的把握能力。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电视频道品牌包装艺术,郭蔓蔓世纪工厂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After Effects影视特效与电视栏目包装实例精粹,应杰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栏目片头包装,杨春蓉朱富宾著,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3] 3ds max7/After Effects三维影视片头制作技法实例详解,艾莉莉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 新火星人–Maya & Max片头动画风暴,房海山著,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3 [5] 3ds Max/After Effects影视包装与片头制作完美风暴,郭发明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6] 电视台栏目设置与栏目经营运作实用艺术手册,王东著,安徽,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7] 影视节目片头设计与制作入行实战,王志新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8] 典藏3dsMax8影视片头与包装制作完美风暴,毛国民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四、课程内容 第一章电视频道的品牌战略 主要内容:介绍品牌的概念以及电视频道品牌的重要意义,对电视频道品牌的特征、电视频道品牌战略的具体方面进行阐述。 重点:电视频道品牌的概念和重要意义。

栏目包装具体包括哪些

栏目包装是频道整体包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假设一个频道是一列火车,那么栏目就是一节节车厢,两者关系密切。栏目包装内容包括: 形象宣传片、片头、演播室(主持人背景)、间隔片花、片尾、角标等诸多方面。栏目包装的设计,要与频道的整体包装风格相协调,服从频道共性,又有栏目个性。一个频道如若没有几个品牌栏目,就不可能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视频道。今天哈尔滨完美动力要和大家分享的栏目包装具体包括哪些? 1、栏目形象宣传片 一般时长为25—45秒,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新栏目的推广和宣传,栏目形象宣传片能够让观众迅速对一个新栏目有所认知,树立栏目的知名度和识别力。 栏目形象宣传片作用: 1、宣传, 2、品牌打造, 3、提高收视率, 4、销售广告时段。 2、栏目片头 相对于栏目形象宣传片,栏目片头的“宣传”功能被弱化,“提示”功能被加强。在频道编排中,栏目片头总是插播在节目即将开始前,其重要功能在于提示观众即将或正在收看的是什么栏目。 片头通常为10-15秒左右,甚至更长,这主要取决于频道的编排风格和不同栏目的宣传手段的差异性。如果一个新栏目拥有栏目形象宣传片,那么其片头需要承载的信息相对较少,片头长度也可较短;一个在电视市场已然成熟的栏目,栏目形象宣传片可弱化或去除,宣传重点是针对具体某一期节目内容的栏目收视预告片和片头,此时片头长度相对可增加,以求多传递一些关于栏目的品牌信息。上述手法并非绝对公式化,视具体情况而定。

栏目片头的创作手法和表现风格是多样的,全三维、二维、实拍与CG技术结合等较为常见,取舍的原则是: 片头要与栏目内容风格相吻合妥帖、与频道整体包装风格相统一。在栏目片头的创作过程中,如何将栏目包装的个性与频道整体包装风格相统一,是一个常见难题。 3、栏目间隔片花 栏目间隔片花多以三维或二维动画呈现,时长多为3-5秒,常常是栏目片头的套剪版。 片花的作用是突出“栏目名称和栏目标识”等信息。片花的设计上要符合片头的感觉。 栏目间隔片花的设计与应用之目的,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间隔片花是控制节目内容播放段落和节奏的重要手段。 常见栏目每期节目时长10-30分钟不等,很多栏目,特别是新闻综合播报、人物访谈、故事纪录类栏目,每期节目常常根据主题线索的变化,可分为许多段落和小主题。如新闻类栏目,可分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时政新闻、体育新闻等等;人物访谈栏目,节目编导可能根据被访者的成长经历、命运变幻来分出各个小主题段落等。因此,为了观众在收看时,能够条理清晰、逻辑准确,间隔片花的隔断和提示作用被充分运用。显然,间隔片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电视包装手段。 另一方面,间隔片花是控制频道编排结构和商业广告播出的重要方法。 4、栏目片尾 电视栏目作为一个电视文化产品,拥有自己的版权和其他合法利益。特别在电视媒界制播分离的潮流下,许多频道都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购买播出优秀节目以提高频道收视率。 在此情形下,栏目的制作人员、出品单位等信息有着传递和表达的必要和需求,这正是栏目片尾产生的主要原因。

谈谈对电视节目的看法

对电视台节目的看法我个人认为湖南卫视的眼光很独特,并且贯穿始终,能做到这几点的说明可湖南的当家人有着非凡洞察时局的能力和敢于搏斗的勇气。 先说下快乐大兵营。 作为当时国内少有的娱乐节目之一,有湖南电视台的3大主持人,何,李,维。 这几个人虽然当时不是很出名,但他们在台上的表现能力和活跃气氛的能力是可以肯定的,到后来的“黑脸”的娜。 当家人能把他们选出来,发现他们的才能无不说明了他具有非凡的洞察里。 再加上应邀而来的明星,可以说当时的快乐大本营走出来的全是明星。 节目内容丰富加上超多的明星,超高的人气为现在的大本营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超级女生、快乐男生在湖南的热播,他作为湖南的主要节目当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捧”。 让超女快男再次把大营推上高端,让他们的明星效应当做大本营的收视率。 现在的大本营有个规律,每个上台小明星一上大本营就成了大明星,而且耀眼十分!这又是当家人的策略。 对于湖南卫视全新推出一档拦目《智勇大冲关》此节目是奥运向前冲演变过来的,我对这款娱乐节目的评价基本上是好也有坏。 首先来认识智勇大冲关,《智勇大冲关》区别于常规的竞技节目,首先体现在“智”的运用: 一、该项目本身就包括智力关卡,如“急智算术”;

二、部分项目涉及考察躲闪、判断的能力,如“疯狂螺旋桨”; 三、在冲关的过程中,有些项目的过关方法也存在多样化,如“双桥决断”到底选粗木还是细木,选手对过关方法的选择、判断也同时体现着“智”;此外,在决赛阶段,选手对整个冲关时间的掌控和分配,也离不开“智”。 而“勇”,不言而喻整个项目贯穿始终的就是“勇敢”、“勇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选手能否超越自我、能否契而不舍到达最终目标、成为真正的“勇士”,无处不体现着“勇”。 “智勇”大冲关将把参与者隐藏在身体里的潜能无限发掘出来,使参与者超越自己、发现自己,并成就自己的梦想。 这款娱乐的收视率那么高,其一: 它选择的开播时间很好。 其二: 它抓住了广大观众的心。 记得我们有句口号“人人参与奥运建设”。 试想下作为老百姓能参与奥运的机会是微之剩少的,但它的出现弥补了我们老百姓的心里。 其三: 人人都能做到。 这款节目最能激发人本身的斗志,比如人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做错事情自己的能力又不能得到他人肯定,导师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了信息。 但是他(她)来到了这个节目就会产生一种斗志(我能)。 以上三点是我归纳此娱乐节目的好处。

浅谈儿童电视节目

浅谈儿童电视节目 我国将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小孩划分为儿童阶段,儿童所看的电视节目即为“儿童电视节目”。在维基百科中,儿童电视节目是指面向儿童专门设计的电视节目,通常在早上或者下午播放,主要是在上学前后。电视节目的效果主要是娱乐,并教育年轻观众有关基本生活技能或理想的东西。就目前我国的儿童电视节目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大风车》、《智慧树》和《芝麻开门》等,下面就中国的儿童节目发展与现状作一个简要分析。 中国儿童电视节目发展历程 1958年5月29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国内第一个少儿节目——《两个笨狗熊》;1958年9月,北京电视台成立《少年儿童节目》专栏,包括《小小俱乐部》和《少年队号角》两个栏目;1981年春,中央电视台专为3—6岁儿童设立了《春芽》栏目;1985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又推出鞠萍姐姐主持的《七巧板》;1995年六一儿童节,央视推出新的儿童栏目《大风车》。除了上面提到的央视推出的一系列知名儿童节目,20世纪90年代,我国地方台的儿童也蓬勃发展,如上海台的《开心娃娃》,北京台的《七色光》等,这些都是享誉全国的儿童节目。直到2002年,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它是我国第一家以青少年和儿童为主要收视群体的专业频道,这预示着我国的儿童电视节目开始步入另一个新纪元。 儿童节目和纸质媒介 相对于小人书和儿童报刊杂志而言,儿童电视节目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生动形象。传统小人书是文字和图片的配合来表达发生发展情节,通过儿童对这些文字的创造性联想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儿童电视节目有具体的形象和逼真的声音,通过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结合更加完整丰富表达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儿童电视节目的内容一般较为简单通俗,对观看者的文化程度没有很高的要求,不识字的可以通过听来获取信息;再者,儿童电视节目迎合了小孩对于声音和绚丽画面的偏好,能给儿童传达更为精彩的内容。 儿童节目的特点 首先,儿童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是儿童,所以相关内容应该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心理状态,切身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迎合儿童的兴趣所在,不要过分“成人化”或者“幼稚化”。其次,在表现形式上,语言与画面都要结合儿

电视频道包装创意形式论文

电视频道包装的创意形式探析 摘要:一套创意新颖的栏目包装对电视频道及其节目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给人以音画结合的视听感受,同时能让受众群体更深刻的认识到电视频道的定位及栏目的性质。本文将通过对彰显本土文化的创意形式和以流行元素作为画面主要构成的 创意形式进行分析,论述创意形式在频道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abstract: it plays a vital role for program packaging with innovative ideas in tv channels and its programs image, and it not only gives people the audio-visual experience with combination of music and picture, also makes the audience understand positioning of tv channels and the properties of program profoundl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emonstrating creative form of local culture an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creen based on popular element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creative form in the channel packaging design was discussed. 关键词:电视栏目包装;本土文化;流行元素;创意形式 key words: tv program packing;local culture;popular elements;creative form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282-03

电视节目分析

电视节目分析 电视节目分析是艺术高考应试编导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其考察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以笔试写作的形式出现,即当场观看一段或一期时间为15到30分钟的电视节目,如《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一段电视散文、纪录片等,然后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评论文章,或者直接回答试卷上已经根据此节目的内容或形式提出的问题。第二种是以面试综合考察的形式出现同样是观看一段或一期电视节目,然后现场回答考官问题。 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各个频道为了使观众收视方便,把节目按照内容分成版块,并且每个版块都有一个名字,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播出的形式。 电视节目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性。电视节目是电视编排、播出的一种方式,将反映同一内容或统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档,使其具有固定的节目名称、片头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在固定的时段内播放。电视节目化是电视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是电视成熟的标志。 电视节目特征: 1、固定化 固定化是电视节目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直观的特征。它要求有固定的节目名称、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片头、固定的节目长度、固定或相对固定的节目主持人等,便于观众定期、定时收看。 2、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节目的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上。 3、观众高度参与 与其他电视节目形态相比,专栏节目最具观众色彩,因为它是一种极为开放的节目形态,许多节目是在观众的直接参与之下完成的。 电视节目分析的内容: 1、内容 主要分析节目的内容定位是否贴近节目的受众,是否具有自身的特点,例如《东方时空》的节目定位是鲜明的,各小节目风格各异,各有侧重,构成一个立体的较全面的“时空报道”。节目的内容定位表现为节目的主旨、性质、内容、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民族和地方特色等。分析时可就其中一个侧面着重分析。 2、结构 主要分析节目怎么开始、怎样发展、怎样结束的逻辑过程、节目的起承转合是否严密,线索是否清晰等。 3、主持人 主持人是构成节目的重要因素,它跟节目的定位相得益彰,某些电视节目以一名支持人为标志而设定节目,根据主持人的学识、风格选题或设计节目,甚至以主持人的名字来给节目命名。这就可以分析主持人是如何体现节目定位,主持人特色等。 4、制作 主要看节目制作是否大气、精致。具体而言可分析下列几个方面的制作艺术。 (1)摄像分析摄像师是否善于利用摄像头取景,并掌握镜头的运动规律,是否取得合乎要求的节目素材; (2)照明分析照明师是否掌握电视与舞台上不同的照明要求,并按照导演的意图不光,是否能够使摄像机准确拍摄到更多情调场景;

电视频道包装浅析(一)

电视频道包装浅析(一) 摘要本文概述了电视频道包装的概念、包装的原因、频道包装与CIS系统、包装的原则以及频道包装的评价 关键词频道包装CIS一、电视频道包装的概念 电视频道包装是指“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 频道包装是指节目主管部门适应电视媒体发展规律和观众收视需求,根据节目具体内容和频道特点,采用鲜明的节目形式,对频道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并对节目内容进行精心编排和美化。频道包装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频道标识、频道形象片、频道宣传片、频道广告语以及频道个性化的音乐、片花、字幕、色彩和衬底等识别元素。 电视频道包装就是电视频道的品牌标志,而这种标志就像企业识别系统CIS一样,是经过设计制作而建立的一种完善的频道形象,是对包括理念、行为、视觉等频道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是频道为提高社会声誉、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受众所采取的一种整体渲染手段。 二、电视频道包装的原因 1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我国仅上星的卫视频道就有45个。各种电视频道累计已逾3000个之多。被公认为电视业最发达的美国,其频道拥有量也只有2000多个。在这种媒介过剩、电视频道数量激增、节目不断扩充、受众市场容量饱合、供求失衡的背景下,各电视频道间的品牌竞争也日趋激烈。 2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业余生活方式的选择呈多样性趋势。在收视分流的情况下。如何将观众留在电视机前,锁住频道,已成为越来越艰难的一件事情。除了整体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外,形式鲜明、节目看点突出的频道包装和宣传已成为亲近观众、占领市场的必要手段。 3随着电视媒体产业化进程的深入,致使国内传媒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我国电视媒体开始脱离粗放经营模式,走上提升品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道路。 (四)在上述情况下,包装的作用日益凸现。大部分电视台都意识到要想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仅仅依靠节目内容层面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如何通过整体包装实施品牌营销,吸引观众注意力,成了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三、频道包装与CIS系统 现阶段,电视机构的经营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节目内容、节目资源的竞争,而更注重电视机构形象和品牌的竞争,起源于国外的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商业理念为电视媒体塑造良好品牌形象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动作模式。电视频道包装正是导人CIS之后建立起的一套完整的频道宣传体系。 1CIS概念的起源 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通常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或“企业形象识别设计”,它是cI策划的发展和完善。20世纪50年代,cI策划产生于美国,最先由IBM公司运用实施,主要是对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标准化、视觉化设计,属于“VI”(visualidentity)型的视觉策划。中国企业80年代开始引进CIS战略,吸取了日本、美国的优势,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实施的是更注重于创造企业优势的中国型CIS战略。 2CIS的构成要素 (1)理念识别系统的导人 理念识别系统MI:通过对企业理念的定位来传达企业的宗旨、精神和目标。理念识别系统是企业独特形象的基础和原动力。有时这种理念被浓缩在一句广告语里,如CCTV的“传承文明,开拓创新”、CCTV-3的“感悟艺术、愉悦心灵”、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等。凤凰卫视以

浅谈电视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科技信息SCIENCEINFORMATION2007年第3期 科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和谐主旋律的奏响,现代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高高在上、严肃教化的单一呆板的传播模式,对电视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视制作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加电视节目的人文关怀元素,成为摆在电视制作人面前的一道课题。 围绕这一课题,电视传媒正在不断探索,进行轰轰烈烈的产业化改革。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电视节目的改进来赢得受众,从 而最终赢得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于是,现代电视制作人开始自觉地对电视这种现代传播艺术进行更多的人本思考,发掘深藏在新闻背后的人文精神,与受众建立一种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与沟通,更注重对受众进行“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成了贴近观众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综艺类、谈话类节目表现的更为直接和明显。然而,在实践的探索中虽有成功的例子,同时也不乏单纯追求收视率而忽视人文关怀的极端做法以及伪人文关怀的做秀行为。因此,有必要对人文关怀在现代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内涵予以阐释。 一、电视节目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 发展,体现了对生命的怜悯与尊重。 它不是一种明文规定的法则,而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情怀。有学者以为,它是“人文精神倾注于现 代新闻观的,是人的关怀、人的同情、人的情愫、人的力量”。 可见,人文关怀的内核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与尊重。这就要求新闻人从人的意识领域和情感世界去寻找、认识和衡量新闻价值。比 如中央电视台一套每周日播出的《本周》 栏目,以百姓的视角、亲切的语气向受众报道了一个个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该栏目去掉了大话、官话与空话,多了一些亲切与笑容,突显了节目的个性与亲切感,增加了受众对新闻的认同感,情感上也容易产生互动与共鸣,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对信息的分配和享受,因为每个人生活经验、社会角色的不同,他们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意识、心理和价值及对信息的理解也不同。这就要求记者考虑和照顾到受众的差异性所可能带来的感受区别,用一种和谐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畅通传达。某电视台的一档法制类节目,在节目播出当中,把受害者遇害时的照片未作任何加工便“如实” 地呈现在了受众面前,而且主持人的讲解颇为投入,用“眉飞色舞” 来形容并不为过。这种将血腥与残酷场面完全再现的做法,是否考虑到了遇害者家属看了之后的情感感受呢?类似寻找初恋情人这样的栏目又可曾考虑到了其给现实婚姻可能带来的隐患?有人情味,是对栏目体现人文关怀的最通俗的理解和要求。 人文关怀与电视传播的新闻价值要素不但是并行不悖的,而且,有效的传播应该是将二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因为人文精神的注入要求以一种平民化、人性化的视角来展现真实,弥补新闻传播中经常性的情感因素缺失而使新闻与受众更加接近。它对那种一味迎合部分受众趣味性的追求而忽略新闻的其他要素的猎奇、极端做法的否定,正是新闻价值规律的体现。 二、电视节目中人文关怀的体现 由于电视节目内容的差异,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几乎无一例外的是通过主持人这样一个特殊角色,或是单独完成信息的传达,或是通过主持人掌控的谈话方式与特定嘉宾进行交流以达到一种宣传或娱乐目的。 从百姓感到的实际变化,来报道新闻发生的背景和意义,由此来透视中国当代社会的变化,可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的。所谓宏观层面就是反映时代主题和当前时政和新闻和新闻专题类的节目,如央视《新闻联播》、《国际时讯》等栏目;而微观的层面则与谈话节目相关,如《面对面》、《实话实说》 等栏目。就目前现状而言,普通受众比较倾向于后者的情理性和世俗化,就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民意、 民生和当代人生活情趣、以及伦理道德观念本身,更能涉及百姓生活原生态的话题,而前者在这一点上则相对比较欠缺。 人文关怀不是简单的对受众的迎合,道德情操的要求是指节目进行中的话题质量,节目在播出进行时态的效果,以及在日后的后续影响力,这些都与主持人的道德素质有一定的关联。所以电视节目的人文关怀体现与主持人的素质密切相关。尤其对主持人的道德要求设置一道门槛,那就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各自的个性风格的不同和个性风格的差异,以及个人性情的东西,同样是不能游离于对主持人的人文情结和道德素质要求之外。 第一、节目生动性背后世俗化的人文精神体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在说明现在的媒体,应该如何把握每天的社会形象和主持人的道德素质要求一致,而不是一个悖论问题。既然说到主持人的素质,那么就是有针对性提出这一要求。因为现在单位的思想教育,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用开会学习的形式来强化,主持人的道德素质多半靠个人的自我约束来完成。一段时间以来,主持人队伍素质来看,以往过分强调了业务水准和能力,而对思想道德品质分要求就相对弱化了。而且主持人作为一个社会年轻一代的偶像或是崇拜的对象,主持人的人文情结的浓淡多寡或是对时事人文的关注情结有多少,都是节目能否走进受众内心的关键。 运用情感因素的力量,就是通过所报道的人和事,以及从中所引发的议论,来感动、触动、感染受众的情感--就是以此激发受众所产生认同与共鸣。在说服和引导中融入自己的真情,而不是机械和职业方式的传达。同样传播者的真情,不但可以使传播富有感染力,而且可以消除受众与传播者的隔阂,达到心灵的交流。 第二、用道德感来强化主持人的素质把一个行业的业务素质要求,用道德的观念来进行约束,并最终决定取舍。对于媒体来说,的确是和以往的那种“政审” 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于这些公众人物来说,显然不是说一定要设立这样的一道坎,而是说现在主持人中的一些个别人的道德行为或是某些行为的不检点,给主持人的形象抹上了不小的黑,现在已经到了必须用规矩进行管理的地步。一些生活道德观念极差,或是工作纪律职业道德并不高的主持人。在自己成为公众人物之后,他的形象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所以,对其在公众中的形象,有一定的要求是必须的。 第三、主持人人文精神的到位和大众诉求的限度如今传媒已经商业化,至少特殊商业化的倾向已经日益明显,那么传媒就应该接近百姓,了解和反映百姓的诉求。在对主持人的道德素质提出具体要求之后,同样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妥善处理好主持人人文情结的健康,以及如何恰当表达这种关怀,作用于大众诉求度的把握上,因为主持人的精神品格到位和大众诉求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也是相互影响的。 对于主持人来说,如何把握社会万象中的各种问题,如何解释和勾通百姓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在有些时候就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和难以回答的尴尬,尤其是对那些时政性较强的话题来说,适当掌握大众诉求的反映尺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就要求主持人以传播先进的文化为出发点,以传播健康的人文理精神为节目制作的基本思想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既符合当下传媒的特质和“活化” 生动有趣的人文内容,并使之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影响更多的听众,并达到教化的作用。 新闻媒体一直被推崇为社会的良心,新闻工作者被誉为灵魂工程师。人文关怀是新闻人心中的一杆秤,将这一意识和理念贯穿在工作当中,以贴近受众、赢得受众,更好地实现现代传媒的社会作用和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在入世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浅谈电视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刘岩 (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摘要:现代电视制作人开始自觉地对电视这种现代传播艺术进行更多的人本思考,发掘深藏在新闻背后的人文精神,与受众建立一种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与沟通,更注重对受众进行“人文关怀”。“人文关怀” 成了贴近观众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综艺类、谈话类节目表现的更为直接和明显。然而,在实践的探索中虽有成功的例子,同时也不乏单纯追求收视率而忽视人文关怀的极端做法以及伪人文关怀的做秀行为。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人文关怀在现代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视节目;人文关怀○高校讲台○150

电视栏目包装与影视广告必学课程和材质作品赏析

1、电视包装基础知识 通过案例演示了解电视频道、电视栏目的电视包装主流种类;了解电视包装的意义及主流风格;掌握电视频道、电视栏目的包装项目制作流程。了解频道logo设计;频道宣传片;频道id;日常导视部分包括节目预告、接下来播出、正在播出、主持人字幕条、广告开关版等等。了解栏目片头、栏目宣传片、栏目片花、栏目导视系统、栏目主持人宣传片等。 2、视觉包装创意理念 了解创意策划对于项目的重要性。学习色彩知识,平面设计知识及符合电视包装创作的设计理念并进行系统的专业化训练,从而对娱乐、新闻、体育、科教等不同内容的项目练习独特的创意点,并制作符合工作要求的创意分镜稿。 3、AE基础复习I 通过简单案例,掌握让制作程序简单化的技巧。学习简单元素的制作、固态层的应用。复习AE快捷键及常用命令,通过《CCTV榜上有名》广告实例,学习利用后期软件制作模拟动态光线效果。 4、AE基础复习II 复习AE蒙版应用,通过《CCTV五月改版》宣传片项目实例学习AE的操作技巧。学习制作动画合成景深效果,学习二维片头制作。 5、Maya基础复习 通过《CCTV五月改版》宣传片项目实例、《NEWS5_LOGO》片头项目实例和《国际双行线》片头实例来学习AI与maya模型的简单结合应用,掌握简单金属材质制作和分层渲染;掌握物体之间遮挡关系及路径动画和生长动画的制作。通过所学制作《sen》片头。

6、玻璃质感及光线材质的调节 学习玻璃质感及光线材质的调节。 7、粒子系统的应用 学习粒子系统在栏包中的应用。 8、surface(nurbs)应用技巧及变形器应用 通过《discovery》片头项目实例难点解析掌握surface(nurbs)应用技巧和变形器的应用。 9、《喜来坞》项目实例讲解 通过完美动力承接项目《喜来坞》实例来学习氛围渲染和合成技巧。 10、《中国绘画艺术》项目讲解 通过本节项目实例让学员了解制作《中国绘画艺术》片子的技巧,学习巧妙运用水墨素材来制作浓郁水墨效果;详细讲解虾米的水墨材质调节及骨骼的绑定。熟练的运用后期合成轨道蒙版来制作遮挡层,调色等。 11、《流行趋势》项目讲解 通过本节项目实例来学习叶径生长动画、花开动画、摄影机动画、线条材质及蒙版的应用。 12、世博会中国馆影片片头《历程》项目讲解 通过本节项目实例学习了解世博项目的创作过程,掌握MAYA粒子系统的应用及后期合成,综合练习同类型片头的制作。

浅谈电视节目

作者:王俊岭于丽梅于丽君 摘要:电视节目的整体宣传包装正在引起电视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以栏目为产品,以电视频道为品牌的包装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大家所倡导的整体包 装理念? 关键词:电视节目;包装 1 电视节目与频道包装的重要意义 电视节目的包装是的根据节目内容和特点,采用新颖和鲜明的形式,对电视 节目进行整体介绍和宣传,建立和维护整体形像,树立品牌? (1)电视节目包装是提升电视节目品牌化形象体系的有效途径? 电视节目是文化领域的一种特殊产品,而树立品牌化形象就是要通过包装的形式把节目?频道向受众推广出去?栏目的个性化?节目的精品化为电视节目的总体包装提供了前提,电视节目包装反过来形成了促进电视频道品牌化体系发展的 重要手段? (2)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使电视节目包装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电视事业不断进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电视节目的整体包装对于电视品牌宣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节目包装从以往少量的?局部的需求,发展到大量的?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整体的需求;包装也从单纯制作行为,发展为具有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等多环节的复合创作行为;从有感而发的个体的创作和制作,发展到精心组织策划和实施的集体生产形式? 2 电视节目包装存在的几个误区 包装一经电视媒体重视,随之而来的是一场频道包装上的火爆,同样也在操作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 误区之一:盲目追求视觉表象冲击,风格仿效趋同,从而忽略了媒介的独立特征?很多电视台的形象宣传片,追求视觉表象上的华丽,盲目的仿效,通常用一些无地域特征的镜头组合来构成,如:“日出”?“山河”?“大海”?“立交桥”等先进的工业流程?四季风光的变化等,最终造成了视听混淆,媒介风格的迷失和观 众的无法识别? 误区之二:包装的基本元素不够协调?现有包装系统中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和谐,音乐?造型?字幕等几个元素同时运用,不分主次,让人感到无主信息渠道,西洋乐和民乐共存,不注重音乐节奏,不注重色调,制作上往往流于粗糙?

电视节目栏目包装介绍

栏目包装 面对传媒竞争,频道求存求发展需要品牌 ——要赢得市场,就要建立品牌形象 频道品牌形象体系 有利于竞争发展的诸多元素总和 媒体呼号、台标造型和色彩、媒体形象宣传片、节目整体形式、编排风格…… 频道整体宣传包装的目的 在众多频道充斥荧屏的情况下将频道的识别元素和品牌形象系统明确表达出来有效地显示本频道与其他频道的区别 使观众对整个频道产生品牌认知 栏目是频道品牌经营最有效的竞争武器 通过对栏目标识、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室装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字型等等 进行一系列的规定和定位 使之与栏目内容相融合 以致更加凸现品牌栏目的个性特色 栏目整体宣传包装的目的 品牌栏目的成功标志着一个频道的成功 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为电视媒体带来知名度、美誉度和经济效益 四、电视频道的栏目包装 栏目形象是频道形象的延续,栏目包装是频道整体包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一个频道是一列火车,那么栏目就是一节节车厢,两者关系密切。电视栏目作为频道的组成部分,通过具体的内容、风格来实践频道的利益承诺、塑造频道的整体品格。 栏目包装涵盖栏目形象宣传片、片头、间隔片花、片尾、角标等诸多方面。栏目包装应服从频道的整体包装风格,既有频道共性,又有栏目个性。 栏目形象宣传片 支撑频道品牌的关键是栏目,一个频道如若没有几个品牌栏目,就不可能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视频道。要打造品牌栏目,有效的宣传十分必要。

相对于宣传具体节目内容的栏目收视预告片,栏目形象宣传片更注重栏目的形象塑造和品牌打造。栏目形象宣传片不对具体某一期节目内容进行宣传,只对栏目做总体推介。栏目形象宣传片着力于推介栏目的定位和风格特性,例如:栏目专注于哪方面的内容?目标观众是谁?栏目风格怎样?针对观众的收视利益点有哪些? 栏目形象宣传片一般时长为25—45秒,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新栏目的推广和宣传,栏目形象宣传片能够让观众迅速对一个新栏目有所认知,树立栏目的知名度和识别力。 当一个栏目播出一段时间,并且拥有了一定知名度和稳定的观众群之后,栏目形象宣传片的播出频次应该有所减少,这时的宣传着力点可转移至栏目收视预告片的制作播出上。因为(略) (图B:01-06) 栏目片头 栏目片头是栏目形象包装推广的延续,是栏目形象宣传片的浓缩精华版、是栏目内容、品格特性的直接反映。 相对于栏目形象宣传片,栏目片头的“宣传”功能被弱化,“提示”功能被加强。在频道编排中,栏目片头总是插播在节目即将开始前,其重要功能在于提示观众即将或正在收看的是什么栏目。 片头通常为10-15秒左右,甚至更长,这主要取决于频道的编排风格和不同栏目的宣传手段的差异性。如果一个新栏目拥有栏目形象宣传片,那么其片头需要承载的信息相对较少,片头长度也可较短;一个在电视市场已然成熟的栏目,栏目形象宣传片可弱化或去除,宣传重点是针对具体某一期节目内容的栏目收视预告片和片头,此时片头长度相对可增加,以求多传递一些关于栏目的品牌信息。上述手法并非绝对公式化,视具体情况而定。 栏目片头的创作手法和表现风格是多样的,全三维、二维、实拍与CG技术结合等较为常见,取舍的原则是:片头要与栏目内容风格相吻合妥帖、与频道整体包装风格相统一。 案例1:Discovery 健康频道,一档关注幼童成长的栏目取名《BABY TALK》,其栏目片头采用实景影像为主要画面元素,通过众多幼童的可爱造型和动作,准确传递出栏目的节目内容和目标观众等信息,塑造出栏目轻松、健康、自然的品格。(图C:01-06)

19关于电视节目、栏目、频道包装的知识

关于电视节目、栏目、频道包装的知识 一、电视节目、栏目、频道包装的概念 电视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各电视节目公司、广告公司最常用的概念之一。说到包装,似乎都知道它的意思,但对电视包装的定义、对它的内涵和外延、对它的作用却很少有人作过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实,包装是借用的词,一般意义的包装是指对产品进行包装而言的。之所以把包装拿过来用到电视上,是因为产品的包装和电视的包装有共同之处。它的定义是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这些外在的形式要素包括声音(语言、音响、音乐、音效等)、图像(固定画面、活动画面、动画)、颜色等诸要素。 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包装,可以起到如下的作用:突出自己节目、栏目、频道个性特征和特点;确立并增强观众对自己节目、栏目、频道的识别能力;确立自己节目、栏目、频道的品牌地位;使包装的形式和节目、栏目、频道融为有机的组成部分;好的节目、栏目、频道的包装能赏心悦目,本身就是精美的艺术品。 包装是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电视节目、栏目、频道成熟稳定的一个标志。如今电视观众每天要面对的是几十个电视台和电视频道,是几十种类型的节目和栏目。各台、各频道、各栏目之间存在着非常激烈的竞争。观众既有主动的选择权,又有非常大的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包装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重视商品的包装和广告推介是商家们的必要策略,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的包装应该和商品的发展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作为同时播出的几十个频道来说,电视观众选择了你,是你的成功;而没有选择你,你的一切辛苦和投入就等于零。要观众选择你的重要条件是了解你,包装则是了解你的最直接的手段。 二、电视包装要素 1、形象标志 无论节目、栏目、频道都有一个CI形象设计,也就是最基本的形象标志,这是构成包装的要素。在不同的情况下,形象标志有各种变化,但“包装”构成的要素一般是比较稳定的。频道的形象标志,一般展现在角标和节目结尾落幅上。

浅谈纪实性电视节目

浅谈纪实性电视节目 汉语1001 06 袁满 近几年来,继中央电视台播出反映百姓自然生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等题材的电视节目之后,地方台纷纷效仿,各类纪实性电视节目充斥荧屏。不可否认,各电视台在大胆实践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部分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社会反响强烈的纪实性电视作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种纪实性电视作品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专题来说,仍有着明显的局限性。第一,电视纪实并不等同于完全的现实真实。在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中,所突出强调的重点是“纪实性”,即对现实真实的客观反映。而值得重视的是,由于电视编导主观选择的作用,电视纪实形象与受众所感知的形象往往有所差异甚至大相径庭,通过纪实性电视节目来展现的现实真实,具有极大的表演性和不合理性。这种方式完成的专题性节目事实上不过是纪实电视剧的一种变异,相对于新闻事实来说,这种电视纪实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真实。第二.诸多不确定因素对纪实性电视专题的影响。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流程往往要经过获得新闻线索、搜集新闻素材、形成专题文本、实地拍摄以及后期编辑制作等几个步骤。电视编导可以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把握,形成一个完整的编辑思想和创作意图,然后紧紧围绕着制作主题的需要对新闻素材进行取舍。 在电视节目娱乐化和同质化非常严重的大环境下,纪实性节目因其真实性和高端性,成为市场新热点。央视纪录片频道的诞生,更是将纪实性节目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纪实性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多元化语境、质疑的集体意识是纪实性节目兴起的催化剂。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高等教育的普及,以上种种都是构成多元化语境的因素。 多元化的思想和表达方式,对节目的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节目创作者开始寻求适合多元化语境的节目类型,纪实性节目以呈现事实为主要方式,它不同于新闻节目的是主观性小、评论少。可以说,这种节目类型更加适合当下思维方式多元化的中国民众:少评论,只将事实提供给观众,让他们自己感受,这才是他们乐于接受的节目形式。 同时,当下中国社会,质疑成为我国民众的集体意识:对有些政府官员的质疑、对媒体报道的质疑、对相关部门发布信息的质疑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时期各级政府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导致人们对很多现象或报道持质疑态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面对政府、媒体发布的信息,人们的第一反应变为“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