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政治与经济

现代中国政治与经济
现代中国政治与经济

现代中国政治与经济

中国的政治与最近20多年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什么关系,中国为什么能在20多年间保持了稳定而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的政治体制与高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什么联系?中国的社会稳定与权威政治是什么关系?中国的权威政治体制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在国内一直没有较深入而透彻的研究。最近上海《社会科学报》[2002年7月25日]刊登了一篇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萧功秦先生的文章,从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方面论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这是中国学界可喜的现象。欣喜之余又感觉萧文对这问题论述得还很不够,因此,禁不住再做些进一步的探讨。

中国权威政治体制的特点

首先要在文章的开头要确定一下“权威政治”这一概念。在西方国家的政治学术语中,一般把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模式描述为“极权政治”和“威权政治”[见图表]。我们没有必要步西方学者其后尘,在本文中我倾向于用“权威政治”来描述我国近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性质。政治的主要内容是命令与服务,统治者之所以能发号施令,就在于他掌握号令国家机器的权力,并且有着个人的威望。服从是建立在对权力和权威认可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任何一个掌握或拥有权力的人,必须拥有使人服从的威信和威望。在古代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权力和权威是通过打天下夺取政权取得的,其后继者的权力和权威是靠血缘继承获得的,下级官僚的权力和权威的获得除了有血缘因素,更多的是靠科举考试和上级长官提拔委任获得。在现代民主

社会,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权力和权威主要通过民主选举获得。权力和威信结合起来,成为政治领袖的行政基础。在这种意义上说,不管是东方古代的封建社会还是西方现代的民主社会,其政治形式都是权威政治。其区别在于权力和权威的获得是靠什么方式。如果是以军功为基础建立的权威政权,那么这种政治便可以称做“军功权威政治”,如果是以民众选举为基础来执掌政权,那么这种政治便是民主权威政治。

图表:政府的权力谱系

民主政府——→非民主政府

摘自《政治科学》第67页,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政体往往与获得政权的方式方法有极大的关系,凡是用武力形式获得权力的政治,由于这种方式取得政治权力十分艰难,所以在执政后其政体往往都是军功权威政治,权利的更替与延续方式是世袭制和委任制。凡是通过民主竞选获得权力的政治,其政体特点一般都是民主制和选举制,因为这种政治体制在执政权力更替上比较容易。权利更替的难易,通过武力夺取权力还是通过选举获得权力,这是传统政治与现代政治的根本区别,也是两大政治体系的根本分野。其核心区别一个是人治,一个是法治,一个是人主,一个是民主。

现在让我们简要描述一下中国权威社会和权威政治的特征和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建国之后,其政治权威的建立基本上沿袭了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实施的“军功制”。这种军功制的核心是按功劳排序的等级制,按参加革命的时间长短和贡献大小论资历和级别。凡是参加革命者都成了新政权建立的有功之臣,一批政府官员靠革命战争年代南征北战的丰功伟绩建立了个人在社会中较高的政治权威。对革命贡献最大的领袖人物具有最高的政治权威。具有政治权威的人在社会上也拥有较高的社会待遇。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工人阶级这样的社会阶层也拥有了较高的社会权威和经济待遇。总起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权威政治基本上是革命期间军功制的延续。

在传统的政治文化影响下,即使建国初期按西方现代民主政治模式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保留了各个民主党派,设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但由于共产党和其革命领袖的个人权威处于大大超出的地位,所以,中国政治基本上实行的是以党代政的军功权威政治而非民主权威政治,在人事制度上实行的是首长委任制,在社会待遇上实行的是等级制。这种政治的实质是由在革命战争年代建立卓著功勋的领袖实行集权领导,然后从上到下,根据资格和资历层层排序。特别是在建国后前30年,不仅政治上实行军功权威政治,就连经济上也实行了权威经济,其表现形式就是计划经济和首长经济。

军功权威政治的核心是在军功制的基础上论资排辈,在首长制的管理下实行官员任命。这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政治制度和政权更替形式。封建时代的权威政治一般都是与世袭制度相联系的,而共产党建立的政权并没有明确地沿袭这一制度,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世袭制的影响。军功权威政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实践。这种基础和实践就是自隋朝以来发展起来的科举制。科举制的诞生打破了以家族血缘为纽带的世袭等级政治体制,创立了唯才是举的官员录取制度。军功制、世袭制加科举制和委任制使中国古代政治具备了明显的权威政治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主要承袭了我国传统的军功政治,但由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共产党人基本上放弃了世袭制和科举制,即使是军功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被一度打破,在选拔干部和官员时不讲究资历和学历,有些人平步青云,王洪文当上了国家副主席,陈

永贵当上国务院副总理。由于这些制度的放弃,导致建国后一段时期干部队伍的素质受到很大影响。

权威的建立与丧失

应当说自建国以后,我们党的干部选拔和提拔制度就失去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科举制”,基础知识的考试被取消,军功制更多地代替了科举制,加上对知识分子的偏见,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威政治主要建立在“军功制”和“世袭制”而非“科举制”上。在“科举制”被彻底取消后,又未能较好的实行民主制,即公众选举制,这样就使我国的政治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工农出身的大老粗干部过多,影响到政府官员的行政能力。任人唯亲现象比较严重,也影响到一些干部的群众威信。有些官员的权威不是靠工作政绩获得,而是靠与领导的亲密关系。譬如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出现了“秘书”接班现象。这就使这些“秘书”首长的政治权威大打折扣。近20年来,中国党政两部门的干部基本来自三种人,一是干部子弟,二是秘书人员,三是共青团干部。干部的选拔方式既非军功制也非科举制,更多具有的是世袭制的意味。

当科举制和选举制都消失之后,军功制的权威政治便随之瓦解,政治权威便随之下降。所以,中国权威政治的基础自文革以后已经受到较大削弱,一些官员的政治权威已经不复存在。时至今日,中国的权威政治已经处在强弩之末,或者说已处于权威正在丧失的阶段。所以,如果今天我们仍然用权威政治来描述中国政治,显然已经名不副实。中国政治已经处在一种既非军功制也非民主制、既非人治也非法

治的状态。虽然自改革开放之后,人事组织部门曾在干部提拔的标准方面注重了学历和文化程度,近几年又加强了对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某些部门采取了竞争上岗等措施,但这种仅仅对于低层官员采取的“科举制”不足以弥补高层政府的政治权威。如果仅有权力而无威信和威望,那么这种政治也难以称其为权威政治,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权力的软性化。

中国权威政治的解构更表现在经济领域,权威制度首先遇到的挑战是在微观经济方面。30年的实践结果证明,计划经济效果不佳,权威政治首先在经济方面受到了挑战。于是,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出改革和调整,将计划经济这种权威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于“军功制”和“权威经济”在微观经济领域的消失,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增长和发展。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通过20年来的市场发育,第一批从市场中诞生的经济权威已经出现,例如联想集团的柳传志、青岛海尔的张瑞敏,这样一些企业家已经通过市场的检验获得了社会公认的领导权威。这批市场经济中诞生的经济权威已经与计划经济下的首长权威泾渭分明。一句话,中国经济领域中的权威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

现在该轮到政治领域中的新权威了。在这期间,中国的权威政治虽然在政治领域里也在不断被解构,部分官员已经不具备权威的基础,但中国的社会秩序依然得以维持和稳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和当政者承袭了第一代建国者的政治余威,军功制一代的政治权威仍对社会发挥着作用。在最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权

威政治最大的优点是通过战争年代建立的权威去取代在和平时期竞选的代价。这就是使中国社会既节省了政治选举所消耗的经费又有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总之,权威经济----计划经济的放弃以及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就构成了中国20多年来经济稳步发展的宏观背景。

意识形态的变化与经济发展

我认为中国20年来之所以出现经济高增长,除了仰仗于权威政治体制对社会秩序低成本地维护,更与传统意识形态的弱化有密切的关系。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变,减轻了冷战的对抗,直接导致了军费开支的大幅减少。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国国防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次年增至43%,其后大幅下降,1973年降为18%以下。即使这样,我国军费开支与GDP的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超过10%,改革开放之后,这一比例降到1-2%之间,这等于中国经济每年多增长出8到9个百分点。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变,导致我国宝贵的经济资源进入了与人民群众消费相关的生产领域。仅这一因素,就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

军费的减少还仅仅是一方面,中国政治成本减少的另一方面是弱化政治投入,放弃政治运动,将人民大量的精力转向经济建设。萧功秦先生这样分析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其政治社会结构进入‘后全能型的技术专家治国的权威政治模式’,这是发展政治学的概念。这种发展模式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执政层主要是以技术型官员为主体,这一执政层一般具有超越意识形态思维的工具理性与务实的决策风格。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之所以能从左右两极意识形态与政

治势力的拉锯冲突中摆脱出来,激进自由派与原教旨意识形态保守派不断边缘化,此种技术型官员执政模式无疑发挥了作用。第二,这种后发展国家的权威政治,具有低政治参与与高经济投入的特点。可以认为,权威政治下的低度政治参与与高度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我们要对中国技术官僚倾向于淡化政治的特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采取了不争论的实用主义政治?在邓小平时期,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避免为政治争论而消耗国家财力。在邓小平之后,则是为了创造政绩,建立技术官僚的新权威。这里面仍然有“军功制”的影子。在和平时期不能在军事上建功立业,但可以在经济建设中取得成就。所以,近20年里,经济战线的“军功制”表现得十分突出。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快,哪个地方的官员成绩就大,提拔得就快。这是一种新形式的军功制。技术官员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创造经济政绩,主要是为了弥补他们的权威缺陷,因为这一批干部的权威既不是来自军功也不是来自选举,他们有必要在从政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新权威。这种唯经济至上的新权威运动,大大地减少了中国人花在政治运动上的资源消耗,中国从突出政治转向突出经济,结果使大量的资源向经济建设方面配置,相比起文革期间,中国的经济怎能不大幅度增长!

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研究技术型官员执政的特点。所谓技术型官员,他们与军功制时期的政治型官员有着很大不同,政治型官员的专长是政治与军事,注重政治理念和思想文化。因此,建国后30年

间,中国大搞政治运动,整个社会的精力和财力物力都消耗在政治运动上,大量的经济资源被用于生产政治产品中。而政治运动只能产生政治产品,而非经济产品,政治运动消耗的经济资源越多,经济产品的产出量就越小。这就是前30年为什么中国政治产品发达,经济产品短缺的根本原因。

自80年代之后,中国的干部队伍逐渐知识化,技术化,政治型官员数量逐渐减少,技术型官员逐渐成为主导地位,最明显的例子是清华大学帮主宰中国政坛。在这种情况下,政治产品逐渐被抛弃,社会更多的精力转向经济产品的生产。这是技术型官员的特长,也是他们借此建立新权威的好机会。因此,20年间中国的经济获得了大发展,这正是政治路线转换和干部成分转换的结果。技术型官员成为主流,引导中国政治发生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那就是在官员选拔方面“科举制”正在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科举制是技术型官僚的明显偏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官员的文化水平,有利于经济建设和行政科学化。

低参与并不意味着低成本

但是,伴随技术型官僚政治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政治上的低参与。技术型官僚一改文革时期政治高参与的大民主局面,实施了较为刚硬的集权专制领导。这与政治型官僚时期的大鸣大放政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低参与的政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说或在某一历史时期是一种高效而低成本的政治管理模式。这里有个政治成本问题。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如果不是集权专制式的政治模式,可能产生较大的政

治成本。如果引进西方国家的高参与政治模式,我国每年光花在政治竞选上的资金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因此,为什么能人政治、人治、权威政治能在中国这么牢固的延续,与这一国家的历史和国情密切相关。东方低民众意志参与的权威政治与西方高民众意愿参与的民主政治各有利弊。低参与的好处就是低管理成本。

但低参与必须与真正的权威政治相联系。当一种政治已经不具备权威的时候,低参与就不一定是低成本了。我在上一节中已经分析过,中国的权威政治已经遭到了较大的瓦解,随着军功制一代人的退出,新一代人是在既非“科举制”也非“选举制”下登台的,因此,干部的素质和权威大打折扣,其权威性已经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低参与就不一定意味着低成本。这是因为:只要存在低参与低监督的局面,就会造成低效率与高腐败的结果。看看当今我们各级政府机构的庞大臃肿和腐败就可以知道,维持这么一个大政府的代价会有多大。因此,低参与与低成本已经很难联系起来。

但有人会问:既然政治成本并不低,为什么中国经济近20多年间仍然发生了高速增长?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政治稳定,社会没有紊乱和动荡,技术官僚的专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意识形态左右两方面的争执。回顾历史可以看出,对一个国家消耗最大的就是内战、分裂和政治动荡。只要没有这种形式的内耗,任何国家都可以取得稳步的经济发展。中国的这一特点已经被海外学界广为认识。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所长青木昌彦曾撰文指出:中国经济转轨的独特特征首先是政治上统一。没有这一保障,很难获得经济发展。经合组织的中国研究

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在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国有成分和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取得的。由此可见,政治的统一和稳定是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基本保障。

那么,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是否与“低参与”有关呢?如果把结论交给低参与那就大错特错了。低参与恰恰是造成政治动荡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寻找原因时一定不要错误地把低参与当做20年间中国政治稳定的一个因素。中国建国后保持了50多年的政权稳定和政治稳定主要靠第一代政权建立者的刚性权威,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和政府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地拥护,这是中国政治稳定的最根本因素。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都是在承袭了第一代建国者的权威之余威以及采取了符合人心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路线之后,才获得相对平稳的政治统治。正是由于中国第一代建国者有着极高的政治权威,所以才使低参与成为中国政治一种普遍的现实。

但是,第一代建国者的权威辐射毕竟是有限的。继党的“十六大”之后,传统的以军功制和世袭制为主的权威政治恐怕要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毫无疑问,今后新权威的产生只能来自“高参与”的政治模式,具体来讲就是两个内容,一是继续发扬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二是学习西方国家的民主选举制。只有将这两制结合,才能在中国建立牢固的政治权威。我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政治权威是相当重要的,仅有西方的民主制还不足以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建立权威,中国还必须从自己的历史传统中吸取营养,给现代民主政治的权

威加上“军功制”和“科举制”的双翼。这将极大地有利于中国社会的政治稳定。

我国权威政治的现状、弊端及消极影响

萧文在论述中国当代政治的第三个特点时指出:“与拉美和东亚的权威政治相比,中国的权威体制具有‘后全能主义’体制的特点。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有限的多元化,原先完全受党政控制的板块型的“单位”社会内部,分化出自主性的经济社会组织。另一方面,现行的政治体制仍然继承了全能体制下的组织资源,如执政党的一党领导,党组织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参与与组织渗透,国家政权对传播媒体、国家机器、社团组织和大型国有企业的有效控制等。这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威政治,保留并继承了全能主义体制的大部分政治资源,并运用这些政治资源作为工具来完成中国向市场经济秩序的平衡过渡。因此,中国的权威政治模式是一种具有刚性调控能力的‘低参与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它能运用强大的国家机器与政治资源动员能力,以刚性方式来排除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政治动荡与危机。这种权威政治模式有助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后发展国家应对各种复杂矛盾,有助于在秩序稳定状态下完成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发展。”

一般说来,极权政治制度和集权政府不仅有较为刚性的秩序控制力,也往往具有极大的资源动员的能力。它既可以在军事上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进行战争,也可以在经济上极大限度地调动经济资源,从事经济建设。一旦这类政府将行政目标对准经济建设,它的政治制度便可以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近20年里,中国政府在一定程度

上成了效率的代表。看一下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目标便可以明白,官员们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抓经济。当经济目标即GDP目标成为官员升迁的主要标准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便充满了巨大的动力。这是近20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高速发展的最基本原因。我们永远都不能无视计划经济和集权政治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尽管这种政治和经济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但它确实可以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巨大作用。

“低参与”一词是现代温和政治的词汇,用传统政治术语来描述这种低参与现象便是非民主,或集权专制。这种不民主的政治模式产生于封建社会,是封建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遗产。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这一政治模式还要发挥一段时间的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今天还要感谢我们的先人。中国人历来强调传承历史,政治模式在一定时间的传承也利莫大焉!但此一时彼一时也,前20年的改革发展我们可以在这种低参与的政治模式下进行,后20年的改革与发展恐怕就要另辟蹊径了。

萧教授最有价值的分析在于对中国权威体制缺陷的研究。他认为权威体制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中国权威政治的“后全能”性质,由于受到全能体制“路径依赖”的制约,在回应自下而上的民主诉求的挑战方面和在适应新的变化方面,存在着价值观念上的障碍。首先,低政治参与与结构性腐败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从发展社会学角度而言,政治低参与具有两面刃的特点,以低参与为特征的权威政治难以避免权力层与管理层的腐败。有效监督的缺乏,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官员接

触经济事务的机会急剧增多,寻租现象的普遍存在,势必增加腐败发生的概率。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当严重的腐败发生后,引起社会公众日益强烈不满时,某些当政者与部分地方当权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非法利益,他们会以“政治稳定”为理由,进一步抑制与排斥自下而上的对政府官员的批评,其结果就会形成“低参与—高腐败发生率—强权威控制—低政治参与—高腐败发生率”之间的恶性循环。

“其次,权威体制难以避免‘低参与’与‘高两极分化’之间的恶性循环。从发展社会学角度而言,在低政治参与的约束条件下,高水平投资[特别是外国投资]往往会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急剧扩大。在权威政治下,掌握不同稀缺资源[如权力、财富、地位、与名望等等] 的人群之间,也即经济精英与权力精英阶层之间,彼此很容易形成‘反法制的互利性’,即他们各自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稀缺资源进行利益交换,从而通过这种非法的互利行为使彼此均可获得更多的稀缺资源。这样,拥有资源的人群与没有资源的人群之间的差距将会在‘低参与政治环境’中进一步扩大,两极化的程度也会更高。正因为如此,权威体制下的低度参与将会进一步加剧这种贫富之间的两极分化趋势。低政治参与与高两极分化之间的恶性循环,一方面会使下层民众产生日益强烈的相对挫折感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甚至进而会在部分失利阶层和绝望阶层中形成再次激进化的政治倾向,另一方面使富有的既得利益群体为保持自己的权益而保守化。社会由此会形成阶层之间的严重对立。拉美国家在这方面是有严重教训的。”

我在这里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权威政治加市场经济其后果就是权

力商品化。权力商品化是中国历史的一大特点,也是政治肌体中最大的恶瘤。凡是研究过中国政治史的人都对此深有体会。当权力和资本在社会上都发挥效用的时候,两者便必然互相渗透,权与钱的交易便开始了。一个政治肌体一旦患上这一恶瘤,社会便会加速腐败和崩溃。特别是在监督机制缺乏的条件下,权钱交易会大量发生。看看当前社会的买官鬻爵现象和利用权力寻租现象,便可以理解和预测权威政治与市场经济的结果。可以说权钱交易今天在中国已经渗透在社会肌体各个部位。腐败已经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政治领域甚至学术领域广为蔓延。因此,在不实行民主政治的情况下,加速市场经济的进程,便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威胁。这便是我一再指出市场经济具有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在缺乏政治制度改革保障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单兵突进必将给中国社会带来种种问题。在政治领域是贪污腐败,在经济领域便是不公平的权贵私有化。

政治腐败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政治的廉洁程度是比较高的。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程度。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的一块最大的资源是廉洁的共产党干部队伍。在一段时间内,政府官员带领群众抓经济,自己保持清贫,无私奉献,基本上维持共同富裕的社会秩序。但是,自90年代之后,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官员发生了大面积的腐败,中国改革赖以依靠的改革动力已经逐渐丧失。有人在肯定改革开放前30年的功绩时认为,正是前30年间的历次政治运动,为我党造就了一支相

对清廉的干部队伍,支撑了改革开放的顺利实施。但90年代之后,干部与群众挣抢财富,社会公平感日益减弱。干部队伍的腐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继续深入,特别是影响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政府一旦成为效率的代表,社会分化便会大大加速。但腐败与贫富两极分化达到一定程度,又将迟滞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自90年代末之后进入低增长状态,一个最大的原因是资本积压,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货币流动性差,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一部分人消费不足,而高收入者又不能放手消费,使大量的富裕资金和腐败资本在社会上难以发挥作用,甚至出逃国外。当前的中国至少有三四万亿的金融资产闲置。一方面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一方面大量资本闲置。因此,没有高参与保障的经济发展,行进到一定时候必然放慢速度。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靠发行国债拉动的艰难时期。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全能政治已经走到尽头,经济手段已经用尽,不诉诸于新政治难以解决问题。不研究公平的经济发展,不讲究社会主义,早晚要堕入“效率”的陷阱,最后的结果便是经济危机。之所以中国会可能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中国今天已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当年发展的那种自由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按自己的国情选择自己的道路。

在遏制资本的聚集和高度集中方面,权威政治可能难有作为,也就是说政府只能起一部分作用。一个社会财富的均衡主要靠各个社会集团的相互制约。譬如,对富人骄奢淫逸的制约,最有效的办法不是

靠政府管理,而是民众自发的抵制和反抗,靠社会舆论的钳制和批评。只有在这股力量的威慑之下,富人才能收敛自己的行为,并减少偷税漏税的行为,自觉地为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做贡献,社会财富才能得到较好地均衡,中国人民才能实现均衡发展。

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高参与不仅不能引起政治动荡,反而可以减少社会动乱,促进经济发展。但现在出现的遗憾局面是:有人把高参与当成不稳定的因素,把民主化视为畏途。显然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认识。这也是我国政治科学不发达的表现。要走出恶性循环和怪圈,就要进行政治民主化,舍此没有别的道路。任何绕着走避着走的表现都是维护既得利益的表现,谨小慎微无所作为的表现。

并且,可以肯定地说,低参与的政治局面在中国已经不能长久。这首先因为“军功制”时代的政治权威已经完全消失,世袭制在今天的历史环境中已经不被社会所认可,政治权威已经出现空白,必须依靠新的方法产生政治权威,而低参与是不可能产生新权威的,第二,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分化,各群体间已经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导致各个社会群体越来越难以继续拒绝参与。因此,中国的政治模式必须适应时代出现的政治成分多元化新情况。权威政治只有在一阶级社会里可以顺利进行,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只要社会出现贫富分化和大量的政治腐败,就必然诞生民主政治,就必然要求有新权威出现来平衡人际间的关系和遏制腐败。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有人认为,中国政治民主化未来演变的方向可能寄托在不断扩大

的中产阶级群体上。这一判断也可以说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广为流行的认识误区。在低参与的全能权威政治模式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一般趋向于保守和分享特权,这一阶级很难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主力。特别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在人口比例中数量甚小。中国社会决难出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两头尖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因此,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看,中国政治更多地取决于社会金字塔结构的中下部分。也就是说,民主政治更多地是与下层人民相连,而不是低参与全能政治下的既得利益者。民主的要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某些遭受不平等待遇的阶层,二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果,由科学理性导致的民主诉求。中产阶级对民主的贡献只能源于后者。

未来中国的变化

中国会不会发生政治动荡?这一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的话题。从中国历史上看,政治动荡发生的原因多半是因为穷人活不下去揭竿而起导致的。也有因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方面分歧而导致的政治动乱。中国未来能否发生政治动荡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判断,首先看20多年的改革是否制造了一批社会不稳定因素,即贫困人口。就目前形势看,这一群体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今年上半年,仅1-6月,我国的国企下岗职工的数目就达到了470万人,实现再就业的只有46万,不足下岗总数的10%。大批城镇职工下岗失业已经成了中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我居住的这个宿舍周围,到处是在大热天里光着膀子无事可做的失业工人。每月的生活费只有

三四百元。尽管这些年里,中国政府压抑着左右两派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表面上实现了政治的平静,但在向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却制造了不稳定的因素----贫困人口和两极分化。对于这些事实,院校学者可能知之不多。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萧教授认为中国不可能发生重大政治动荡。他的理由是:“与八十年代相比,社会成员的心态基本上已经逐渐温和化,第二,中国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已经进入一个‘脱两极化’的时代,激进自由派与原教旨保守派这两种以左右意识形态为依托的政治势力,在九十年代中期后已经进入边缘化。[共产主义的] 意识形态信仰受到了中国现代化引发的世俗化过程的瓦解,各个阶层和各个地区出现的问题将是分散的多元的,不会因意识形态动员而连成一片。第三,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是获利阶层,现今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在态度上脱离激进化,由于知识分子已经温和化与非意识形态化,运用意识形态动员民众,以知识分子为核心与民众结合成反体制的政治力量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第四,中国的后全能型权威主义是一种强势的权威主义,这种权威体制具有对国家机器的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它对于危机局势具有相当强的刚性的承受力和处理能力。正是基于这一分析,可以认为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国可以维持政治上的基本稳定。”

这些判断有的地方还需要推敲,其根本原因是学者们忽视了下层社会的要求。更主要的是,萧先生仅描述了表面现象而并没有看到权威的丧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后果这一明显的事实。特别他的第四项分析

对后全能型权威主义给予了过高的自信,这对国家和社会很有麻痹性。中国必须居安思危,这是因为自70年代以来全球发生的第三波民主政治已经在许多国家有所表现,从亚洲的菲律宾到东欧,到印度尼西亚,每个国家都在变革。所以,变化是肯定的,不变是不可能的。但重要的是如何迎接变化,如何以最小的社会破坏代价取得积极的社会变革,这应是我们中国未雨绸缪研究的重点。

萧先生还指出了低政治参与条件下导致的两种恶性循环:“如果没有制度上的突破性的新发展,这些现代化过程中的消极症候只能越演越烈,而不会自然中止。因此,从长远来看,社会矛盾将会不断地持续积累,中国可能陷入一种不死不活的‘软性危机’状态,即软政权化,分利集团化,这是一种非动员型的结构退化型危机,它不同于显形的、充满频繁政治冲突与街头政治的动员型的硬性危机,一旦出现这样一种退化性的结构陷阱,即使再从事民主制度建设,也会面对更大的困难。”

应当说这一判断还是比较准确和有远见的。要注意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性格在高压之下的变形和扭曲。若不未雨绸缪,看不到这种封建的低参与权威政治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未来的中国可能就是今天的印度,也可能成为下一个阿根廷和乌拉圭。这将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可以肯定地说,这一发展结局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矛盾的,更与在中国有着肥沃土壤的马克思主义相冲突,也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相忤逆。因此,这恐怕并非中国未来的现实。因为在这种悲观的判断中,看不到中国人民的脊骨和要求。其原因可能是当前的某些

国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国的政治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国经济在近20年间获 得了高速增长?中国的权威政治有什么优点和问题?为了迎接党的“十 六大”的召开,仲大军特撰文一篇。此文的主要观点是:中国经济之所以在近20年间取得了较大发展,主要取决于政治方面的两个因素,一是意识形态的转变,二是权威体制的存在。但改革进行到今天,中国政治已经处在一种意识形态模糊和既非军功制也非民主制的状态,其问题的积累已对未来的经济持续发展形成制约 民主政府——→非民主政府 类型绝对民主 主义[权 力掌握在 人民手 中]民主制 [美、英、 法等国] 有限民主 制[墨西 哥、埃及、 南斯拉 夫] 权威主义 [叙利亚、 伊拉克、 缅甸] 极权主义 [法西斯 意大利、 纳粹德 国] 绝对极权 主义[政 府拥有所 有权] 特点无政党, 个人完全 参与政 府,几乎 不受限制 的个人自 由,社会 和经济的 绝对平 等,自由 进入行政 部门,绝 对新闻自 由,两党或多 多党普 选,切实 保护个人 自由,朝 向社会和 经济平等 的垂直流 动,宪法 对政府有 具体限 制,新闻 出版自 由,公职 敞开招 聘,对结 社不加限 制, 一党独 大,限制 侯选人的 普选,有 限的个人 自由,近 乎新闻自 由,部分 社会和经 济平等, 宪法对政 府有限的 制约,部 分开放公 职,允许 某些政治 团体存 在, 一党或无 党,个人 决定或政 党决定的 领导权, 等额选 举,对个 人自由不 稳定的宽 容,宪法 对政府很 少或没有 限制,间 歇性戒严 令,军队 直接影响 政府,政 府决定经 济体制和 经济结 构,政府 控制新 闻, 一党制, 个人决定 或政党决 定的领导 权,选举 权有变化 的余地, 但仅限于 赞成政党 侯选人, 缺乏宪 政,机器 有限的政 治自由, 国家决定 社会结 构,政府 对经济的 牢固控 制,政府 控制大众 传媒, 一党制, 没有选举 权,没有 个人自 由,政府 控制新 闻,强制 的经济和 社会分 层,政府 完全控制 经济,思 想控制和 个人良知 的泯灭, 中

深度雄文!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深度雄文!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在作者看来,未来十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图景,将会切换到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而设计和开发这个全新操作系统所用的语言,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万物互联,一个是文化。 未来已来,预见方能遇见,如何拥抱? 中国未来十年的外部环境 所谓的世界大事,其实古往今来的几千年,国与国之间只有三件事:战争,和平与发展。战争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失衡又会带来新的战争。 战争发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再平衡,以使国与国之间的形成新的力量均衡。新的均衡完成之后,就会产生和平。一个和平的国际秩序,进而带来经济发展。有的国家发展的好些,有的国家发展的差一些,新崛起的国家,就要向旧的霸权发起挑战,来重新划分世界利益格局。将亚欧非三个大陆整合起来的一路一带战略规划图 地缘政治,和狮王争霸,本质都是一样的。把世界文明史上的帝国兴衰,替换成新老狮王之间的争雄角逐,会发现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们都遵循一个古老而恒常的法则:丛林法则。毕竟人类也是动物,脱离不了动物界的那套普世法则。

直到核威慑这个恐怖平衡的新法则,取代了一贯的丛林法则。人类的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核大国之间,再难以像往常那样,搁个几十年上百年,就要来一套狮王争霸。因为核威慑的恐怖平衡法则是,没人会赢,也没人会输,只会两个一起死。 所以,作为再平衡手段的战争,对于核大国之间而言,没有输赢,费那么大代价除了同归于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作为手段的战争失去了意义。军事只是手段,利益才是目的,自古以为都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核大国。核大国之间,在恐怖平衡新法则下,轻易不会发生战争。而非核国家,想要以武力挑战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以卵击石。所以,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俄美之间也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中俄之间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如果世界上前三名的军事大国,相互之间都不会发起全面战争,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本就打不起来。 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到来,但是不意味着一切都风平浪静。在全面战争不可行的情况下,敌对国之间,技术性祸害就是新的遏制与再平衡常规手段。 比如代理人战争,比如输出恐怖主义,比如各种互相恶心。祸害与反祸害,遏制与反遏制,依然是世界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中的长期主题。这就是未来10年里,中国将面临的外 部环境。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历史性。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一个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历史范畴。政治制度就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国家的消亡而自行消亡。第二,阶级性。政治制度作为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反映了特定社会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三,权威性。政治制度通常是统治阶级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国家的名义正式颁布和强制执行的,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第四,层次性。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第五,稳定性。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它要发挥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不是墨守成规、僵化不变,相反,它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形势分析 摘要: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突变,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自然灾害频仍,在国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的局势下,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出现,但全年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增长水平。同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适时做出调整才能够适应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复杂局面。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形势;国内政治形势; 国内经济分析 (一)当前国内经济形势 总的来看,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在高位回调后逐步趋于平稳,宏观经济保持了回稳向好的基本态势,经济运行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1)经济增长持续回调,内在增长逐步趋于平稳,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从2008 年下半年开始受到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明显下滑。 (2)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在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以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为重点的50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正抓紧进行,一大批重大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成功,科技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3)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农村居民人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时有所增长。三是世博会召开将刺激消费增长。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使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4)工业生产继续快速回升 企业利润大幅增加。推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基数因素抬高工业增速。二是库存回补将拉动工业增长。三是先行指数走高显示工业处于景气上升期。四是出口形势好转将有利于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加。我国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随着外贸出口的恢复由负转正,并且不断增加。外需增长将促使工业出口交货值提高,推动工业生产稳步上升。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1)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目前中国通过政府投资并没有形成带动民间投资的结果,地方投资膨胀,信贷膨胀,而且因为生产资料投资过快,物价可能上涨。因为多年来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经济增长速度慢下来引起地方失业率上升,地方失业率上升又使得中央放松经济增长控制,中央放松经济增长控制使得地方经济增长,地方经济增长了,那么物价又上涨,中央又进行调控,使得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多年来经济发展形成这样一个怪圈。当前我们应该警觉国内通货膨胀,对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的预警不能放松,而且,中国的危险还不在通货膨胀,而是滞涨。中国的经济如果保持

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3-12-11 15:46 作者:刘俊祥字号:大中小点击:195次(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简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此,国人有不同的界定。 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要求来讲,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所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应该是政治现代化+中国特色,即是说,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 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在中国的持续过程,因此,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 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因此,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对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顶层政治设计文件,是中国试图从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转型的承诺书,是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纲领。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果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简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那么,何谓国家治理现代化呢?对此,国人有不同的观点,诸如: (1)从广泛的意义上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道路、理论、制度、政策、方法的综合,它的含义很广阔,包括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民间治理等不同层次,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环境治理等不同领域的治理关系。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志是“民主”、“法治”、“科学”、“创新”、“和谐”,社会资源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社会更加公平合理。 (2)从概念变化角度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从国家统治向国家管理再向国家治理的发展过程。 (3)从目标途径角度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目标,但更多地可以理解是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2014年07月21日07:04 来源:文汇报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60 □钟祥财 若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探索成果 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十月革命以后,前苏联决策者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逐步确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体制设计和理论依据方面基本参照了前苏联的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暴露出一些问题,引起我党领导集体和经济学者的注意和思考,并产生了若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探索成果。 如,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是否完全排斥商品生产?1956年,刘少奇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个观点恐怕值得研究。”他次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是有计划,但计划只能计划那么几类,社会经济生活是几千种,几万种,几十万种,如果只强调计划性,就会把灵活多样挤掉,搞得简单、呆板。他说,“我们一定要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多样性、灵活性超过资本主义,使我们人民的经济生活丰富多彩,更方便,更灵活”,为此“一定要有下面那样多的小计划,和中央的计划互相调整。但只是计划调整还不行,还要利用价值规律。” 1958年,毛泽东指出:“进入共产主义要有步骤。我们向两方面扩大:一方面发展自给性的生产,一方面发展商品生产。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他强调,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要看它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1962年“七千人会议”期间,毛泽东在修改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工作报告时,增加了这样一段话:“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这样两个原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决不能不严格遵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 再如,怎样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毛泽东等人提出过适当放权的主张。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就企业管理而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看待它的独立地位,“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应当保证企业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在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干部管理、职工调配、福利设施等方面,有适当的自治权利”。 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讨方面,孙冶方在1956年提出:“通过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的认识和计算来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的这个重大作用——在我们社会主义经济中非但不应该受到排斥,而且应该受到更大重视。”1957年,顾准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由价值规律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经济计划应“减少它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规定”,“使价格成为调节生产的主要工具”。沈志远在1962年著文强调,必须肯定按劳分配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但是,由于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即使有人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客观规律有所认识,这些规律在实际工作也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丁科 现代科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方位的进步所必需具有的。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保证,文化现代化是标志,国民现代化是核心。中国的科技的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即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过近150年的努力,中国现代化还没能完全实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和科学革命及对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技术和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科学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同时从主体意识、人权范围、人权实现和人权观四个方面科学技术对人权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科学技术因素的生产力对人权的产生、发展所产生的根本性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产生的根源,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观念是平等观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上的一种客观要求,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发展所制约,归根到底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无庸置疑,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运动都会带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要忘记,人类现代化的源头是欧洲。工业化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可以不带有西方的人文特色,但政治民主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不可能不包含西方人文精神。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人权观念、法治理念,特别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先进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运用程度。”现代民主制度是古希腊各城邦共和国(特别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迄今为止,除古希腊各城邦外,我们还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古代实行过民主;除欧洲以外,我们也没有发现其他地区的城市在中世纪推行过民主制。就中国而言,虽然“民主”一词在西周时期就使用过,但它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风马牛不相及。民本政治的核心是如何“治民”——管理老百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治”,即人民管理国家。在民主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都可以参与国是的决策。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在家的基础上组成族,再按同样的模式,从家族扩大、演变成国家。小家(家庭)与大家(国家)结构的相似性及其互相之间割扯不断的特殊联系,使中国的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家庭伦理文化。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得自由、自主、平等、权利等现代意识在国民思想中难以生根。要实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从民本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而要实现这一转换,又必须给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与西方现代民主文化一段相当长久的磨合时期。只有走过了这一艰难的磨合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题点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B.社会保障 C.人权D.君主立宪 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和自由 题点2新中国三大新型民主制度 3.至2012年底,西藏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610亿元,年增长率达12.6%。(《2012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从政策层面看,西藏地区自1965年成立自治区以来稳定发展最基本的经验应是() A.实施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 C.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藏地区人民世代辛勤劳动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确立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执政党地位 B.属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C.类似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度 D.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形式

6.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的不同点有() ①经济基础不同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③活动原则不同④分别属于行政机构 和立法机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7.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新中国通过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两部宪法都涉及地方管理方式。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管理地方的方式,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②都保证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④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符合国家宪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题点3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8.一本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史少方(人名)根红苗正,又是高干子弟(公安局长的儿子),在学校又是班长,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学校最大红卫兵组织的头头,在破四旧立四新上,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上,他冲锋在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这段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 B.改革开放实行的初期 C.“文化大革命”的初期 D.1957年整风运动当中 9.十年动乱时期,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现代化建设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D.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0.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以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1、政治:(1)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2)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3)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4)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1)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3)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1)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2)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3)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1、政治:(1)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3)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经济上:(1)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2)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2)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3)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1、政治:(1)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西晋的短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2)政权更替频繁;(3)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4)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2、经济:(1)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2)江南经济开发,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3)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思想文化:(1)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发展;(3)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四)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 1、政治:(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3)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繁荣;(2)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3)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2)教育

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中国经济,每一年都在被一些人看衰,而且被口头看衰了很多年,不仅没有崩溃,还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在笔者看来,未来十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图景,将会切换到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而设计和开发这个全新操作系统所用的语言,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万物互联,一个是文化。 未来已来,预见方能遇见,如何拥抱? 1、中国未来十年的外部环境 所谓的世界大事,其实古往今来的几千年,国与国之间只有三件事:战争,和平与发展。战争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失衡又会 带来新的战争。 战争发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再平衡,以使国与国之间的形成新的力量均衡。新的均衡完成之后,就会产生和平。一个和平的国际秩序,进而带来经济发展。有的国家发展的好些,有的国家 发展的差一些,新崛起的国家,就要向旧的霸权发起挑战,来重新划分世界 利益格局。 地缘政治,和狮王争霸,本质都是一样的。把世界文明史上的帝国兴衰,替 换成新老狮王之间的争雄角逐,会发现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们都遵循一 个古老而恒常的法则:丛林法则。毕竟人类也是动物,脱离不了动物界的那 套普世法则。 直到核威慑这个恐怖平衡的新法则,取代了一贯的丛林法则。人类的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核大国之间,再难以像往常那样,搁个几十年上百年,就要来一套狮王争霸。因为核威慑的恐怖平衡法则是,没人会赢,也没人会输,只会两个一起死。

所以,作为再平衡手段的战争,对于核大国之间而言,没有输赢,费那么大代价除了同归于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作为手段的战争失去了意义。军事只是手段,利益才是目的,自古以为都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核大国。核大国之间,在恐怖平衡新法则下,轻易不会发生战争。而非核国家,想要以武力挑战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以卵击石。所以,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俄美之间也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中俄之间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如果世界上前三名的军事大国,相互之间都不会发起全面战争,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本就打不起来。 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到来,但是不意味着一切都风平浪静。在全面战争不可行的情况下,敌对国之间,技术性祸害就是新的遏制与再平衡常规手段。 比如代理人战争,比如输出恐怖主义,比如各种互相恶心。祸害与反祸害,遏制与反遏制,依然是世界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中的长期主题。这就是未来10年里,中国将面临的外部环境。 至于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东海问题,本质上,都是中美关系的延伸。 2、海权的没落与陆权的崛起 在美洲大陆上,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两边都是大洋,纵使有强敌,也很难进犯到美国本土。而美国却可以通过超级海军,控制两个大洋,一手北约,一手亚太,来控制全世界。过去的几十年,也就是所谓的二战秩序,便是以美国所主导的海权时代。 海权的象征,便是航空母舰战斗群。航母的作战范围可以达到方圆1000海里,像一个移动的黑洞一样巡弋在大洋上,常规的武器,很难靠近它,更不要说攻击并摧毁它了。航母真正的天敌只有两个,一个是用航母打航母,另一个是陆地。因为航空母舰无法在陆地上航行,舰载机对敌对大国的岸基空军作战,也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所以,美国的地缘优势,也是它的地缘劣势。一个整合连接起来的欧亚非大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方位的进步所必需具有的。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保证,文化现代化是标志,国民现代化是核心。中国的科技的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即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过近150年的努力,中国现代化还没能完全实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和科学革命及对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技术和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科学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同时从主体意识、人权范围、人权实现和人权观四个方面科学技术对人权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科学技术因素的生产力对人权的产生、发展所产生的根本性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产生的根源,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观念是平等观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上的一种客观要求,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发展所制约,归根到底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无庸置疑,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运动都会带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要忘记,人类现代化的源头是欧洲。工业化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可以不带有西方的人文特色,但政治民主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不可能不包含西方人文精神。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人权观念、法治理念,特别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先进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运用程度。”现代民主制度是古希腊各城邦共和国(特别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迄今为止,除古希腊各城邦外,我们还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古代实行过民主;除欧洲以外,我们也没有发现其他地区的城市在中世纪推行过民主制。就中国而言,虽然“民主”一词在西周时期就使用过,但它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风马牛不相及。民本政治的核心是如何“治民”——管理老百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治”,即人民管理国家。在民主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都可以参与国是的决策。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在家的基础上组成族,再按同样的模式,从家族扩大、演变成国家。小家(家庭)与大家(国家)结构的相似性及其互相之间割扯不断的特殊联系,使中国的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家庭伦理文化。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得自由、自主、平等、权利等现代意识在国民思想中难以生根。要实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从民本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而要实现这一转换,又必须给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与西方现代民主文化一段相当长久的磨合时期。只有走过了这一艰难的磨合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证明了中国政治上的成功

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证明了中国政治上的成功 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证明了中国政治上的成功 作者:文平 来源日期:2010-11-25 阅读量:4822次胡锦涛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后回答提问时指出:“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凡是对中国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在全面改革的进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存在什么“滞后”的问题。相关链接:蔡霞:不应否认政治发展的“时滞差”;人民论坛:中国的政治优势究竟在哪里(全文)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

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得出的 不可动摇的结论。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随着经济社会改革发展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是要不要改、有没有改的问题,而是朝着什么方向改、采取什么方式改的问题。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政治原则。 一、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我国的改革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的全面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后回答提问时也指出:“事实是,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凡是对中国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

你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2010-2011年第2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你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政治格局在向国际力量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经济格局从被西方国家垄断开始朝着向发展中国家参与的方向发展;安全格局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政治方面 当今的国际政治,已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大国政治,但大国任然是决定国际政治走势的主要因素。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权力与实力的过程。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在当今社会,国家间对权力与实力的追求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战时期国与国的军备竞争转变为综合实力的竞争,但其竞争本质是不变的。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瞬息万变,但也并没有改变求和平谋发展的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愈演愈烈,科技革命加速前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全球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和平方向发展,但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局部战争依然存在。总的而言,当前的国际政治正逐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应该说当前的国际政治是进步了的。 在这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中国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里我们主要从各国与我国的关系方面来谈我国面临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中美关系基本上是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20世纪末中国与美国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表达了中美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的良好愿望。特别是面对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立场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中美之间经济交往和相互依赖不断加深。虽然两国由于国家性质、战略利益追求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还存在一些现实的矛盾和潜在对抗,但从总体上看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是比较健康的。中国与俄罗斯总体上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不仅确立了良好的国家关系,而且两国之间先后签订了多项协定和联合声明,建立起了较友好稳定的国家关系。使中俄之间在战略层面上构成了合作的框架,对我国打破西方世界坚持奉行的高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武器的限制出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与日本基本保持平稳发展的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关系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尽管日本在侵华历史、钓鱼岛、军备扩展等问题上,时有干扰两

专题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专题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 下面是l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新中国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A.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 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2.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依法治国方略 3.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 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4. 1953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同票不同权”,即:城市选民每10万人可选1名全国人大代表,而农村选民则每80万人才可以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规定反映了() A.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B. 农村地区无足轻重 C. 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D. 三大改造即将开始 5. 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A. 人民民主原则 B. 国民平等原则 C. 依法治国原则 D. 社会主义原则 6.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 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7. 1972年4月,北京市新华书店开始发行《红楼梦》《三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在《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上,世界银行副行长孔杰忠表示:世界的相互依存性,要实现全球的和谐,只有我们来处理有关的不平衡的现象。《珠海宣言》的第一条就是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认为,《珠海宣言》的精神是符合这一趋势的。世界银行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我们能帮助分配资源、教育,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这些在未来的发展当中都扮演了一种中心的作用。 孔杰忠表示:中国是亚洲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能够保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有关的一些因素,第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革。中国正在从金融危机当中慢慢复苏,同时有一些国有企业非常的虚弱,应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第二,要对付腐败及其他的丑恶现象,这些在影响本地区和其他的地区,对投资战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腐败对穷苦人来说打击最大。现在有一些系统性的腐败现象,使得投资者不敢来发展中国家。 第三,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现在有很大的基础设施的需求。特别是对贫穷国家来说,他们应该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来对付城市化的进程,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公有和私营企业合作的机会,来进一步地提高我们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第四,在贸易改革方面,我们要进行更大的调整。坎昆会议的失败是一个很大的挫折,必须进一步地向前走,必须推进多哈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推进这样的进程。在20 15年使一亿多人摆脱贫困,就像霍克先生刚才提出来的一样,必须推进多哈的进程。我在这里想进一步提出几点:我们达成的进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稳定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应该进一步继续这种进程。我刚才提到几个进程的继续,我刚才也提到了贫富之间的差距。贫困国家应该采取自己的措施来改善他们的境遇。同时,发达国家应该进一步开放他们的市场,同时我们应该保证发展的元素以及有关的基金,能够在发展中国家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在这方面很多国家都可以学习中国在这方面成功的经验,这些资金用于消除贫困,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因此,我们必须有更大的公开性,提高我们的能力建设,寻求更多的援助,这都有助于我们实施千年发展的目标。 坎昆会议的失败,以及在其他领域进展的缓慢都带来了一个挑战。他们没有足够的水、食物、住房等基本的条件。这个星期我们的行长在联合国大会上说,我们必须促使来蒙特雷制定的计划能够成功,以及使发达国家的机构能够团结一致,而且还要听取世界上没有参加珠海会议的人的声音——他们每天的收入不到一个美元。同时,我们有责任来倾听他们的声音,改善他们的生活。我们在过去几年中看到,有很多群众组织,他们帮助我们进一步传递信息。听取他们的呼声,不管他们在村子里面或者在全球范围里面,都应该听取他们的声音,保证稳定发展、平等。我们在每一个重大的论坛上力争要听到这样的声音。中国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使我们贫苦人民的声音得到反映。最后我说一下,《珠海宣言》里面的内容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指导的方针,世界银行将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摘要: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加强防控风险的准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冲击,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安全问题、经济增长。 一、周边国家“合纵连横”,利用上安全议题制衡中国。 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中国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周边国家“合纵连横”,试图共同制衡中国。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扩大长期军事存在,矛头也直指中国。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未来,南海争端将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地区军备竞赛加剧。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整体上都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目前,美国是全球绝对的军事霸主,带给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俄罗斯正在不断建设和巩固军事强国地位;印度推动全方位进攻性军事战略,成为中国周边的“上升性威胁”因素;东南亚各国纷纷加强军备建设,尤其是海军军备。 美国是亚太地区绝对的军事霸权国家,对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加速东移,未来一段时间,东亚是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首要地区,中国是其防范的重点。 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中国“军事威胁论”随着中国军力的增长而被放大。虽然美国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但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更强,这主要表现为:澳大利亚认为中国将成为亚洲的主要的军事力量;东南亚国家加快军备建设,加强与美国军事合作关系,尤其是菲律宾和越南;日本将中国列为主要防卫对象。更为重要的是,周边国家正加强军事合作,联合制衡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含解析答案)

单元检测(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 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解析:选A 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对本辖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确保政策的统一性、执法的统一性,这样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B.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D.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 解析:选D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任务是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些法律的颁布有利于党在过渡时期基本任务的完成,故D项正确。 3.(2019·榆林一模)下表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其反映出( ) A. B.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民法典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D.单行法的颁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C 材料体现了民法典发展历程,尤其是担保法和合同法的颁行,反映出民法典的完善过程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故C项正确。 4.1984年,邓小平对港澳观礼团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这一精神的贯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