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重庆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重庆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答案+我名字

2020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第1次

管理信息系统

题号一二三合计

已做/题量0 / 20 0 / 10 0 / 10 0 / 40 得分/分值0 / 40 0 / 40 0 / 20 0 / 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题、0 / 40 分 )

1、

与信息有关的概念是()。

A、

情报

B、

知识

C、

学问

D、

全部都是

收藏该题

2、

现实管理活动常面临的是()。

A、

结构化决策

B、

非结构化决策

C、

半结构化决策

D、

定量决策

收藏该题

3、

有关信息技术的研究的学科包括()。

A、

科学技术以及

B、

工程

C、

管理

D、

全部都是

收藏该题

4、

无需客户端的企业计算模式是()。

A、

主机/终端模式

B、

工作站/文件服务器模式

C、

客户/服务器模式

D、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收藏该题

5、

适合开发经理信息系统的是()。

A、

生命周期法

B、

原型法

C、

两者均可

D、

难以确定

收藏该题

6、

用以保障代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

A、

顺序码

B、

区间码

C、

助记码

D、

校验码

收藏该题

7、

判断树与判断表中措施的数量对应的是()。

A、

分支的数量

B、

叶的数量

C、

非重复分支的数量

D、

非重复叶的数量

收藏该题

8、

设计模块时应当尽量使其()。

A、

功能独立

B、

数据独立

C、

逻辑独立

D、

物理独立

收藏该题

9、

因特网属于()。

A、

LAN

B、

WAN

C、

宽带网

D、

有线网

收藏该题

10、 ERP项目组织的原则是()。

A、环环相扣

B、层层尽责

C、全心投入

D、以上三项

收藏该题

11、系统运行情况记录指的是()。

A、系统故障及维修记录

B、系统工作数量及信息质量记录

C、系统工作效率记录

D、全部都是

收藏该题

12、

处理流程图的直接设计依据是()。

A、

业务流程图

B、

数据流程图

C、

系统流程图

D、

程序流程图

收藏该题

13、

经理信息系统的决策功能是()。

A、

结构化的

B、

非结构化的

C、

半结构化的

D、

B+C

收藏该题

14、

现阶段ERP系统应用的首要问题是()。

A、

规划

B、

实施

C、

201603考试批次《管理信息系统》(结课作业)-答案

201603考试批次 《管理信息系统》结课作业 学生姓名学习中心 学号考号 专业年级层次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结课作业 注意: 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要求执行: 一、学生必须预约才能在学生平台看见相关课程的“结课作业”按钮; 二、提交路径:个人平台首页--学习中的课程,点击该课程名称--点击“结课作业”--点击“浏览”按钮,选择要上传的文档后点击“提交作业”即可。 三、结课作业提交起止时间:2016年1月25日—3月21日。(届时平台自动关闭,逾期不予接收。) 四、提交的文档格式必须为word文档,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留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 五、严格按照课程名称提交相应课程结课作业,提交错误的结课作业,按0分处理。 一、应用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其中两道题作答,每小题25分,总分50分) 1、某制造企业经济实力较强,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和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已有十余年历史,现有MRPⅡ系统升级发展起来的ERP系统和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系统等,其中ERP系统的客户交易记录较齐全,但客户基本信息不完整。由于数据量大,系统运行性能不如以前。该企业最近面临竞争对手争夺市场的威胁,领导正酝酿如何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增强竞争力。 问题:请你就此背景,提出一个供该企业参考的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答:该企业已有大量完整的历史信息积累,且面临着现有信息系统已难以应付的问题。从技术应用发展角度看,该企业已经到了信息系统升级换代的阶段,其中尤为关键的是数据库系统的升级。建议该企业在近期就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数据挖掘技术和在线分析技术等的应用进行立项研究,这些项目的目标应滨定位于客户关系信息的充分开发与利用,从中提炼出商务知识,以支持企业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研发。由于项目的投入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时间也很紧迫,建议该企业采用委托信息系统专业公司实施项目为主、企业协作参与为辅的方式。 在项目内容上应强调如何利用历史数据及其所提炼知识,集成已有的ERP和CAD等系统,进一步挖掘它们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已有投资的作用 2、某企业购置了一套功能模块较完整的ERP系统商品软件,该软件的处理逻辑是基于先进的管理模式设计的。经过艰难的系统实施,该企业为在业务流程上向ERP靠拢,做了较大的改革,一些重复的单证输入和审核业务被取消,现在客户订单一产生,生产和采购部门就能看到,原来经常遇到的业务数据差错也有了明显的减少。尤其是原材料采购精确地根据客户订单和产品结构等因素计算来安排,既确保满足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按时向客户交货,又不造成原材料的积压。目前该系统运行正常,企业管理人员也能熟练地使用,并开始提出进一步改进系统的意见。 问题:请根据该企业实施和应用ERP系统的情况介绍,就系统的效益和所起的作用做一简要的定性评价。 答:该企业的ERP系统是成功的,对企业的变革起到了应有的推动和促进,而且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系统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和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教学信息化工作当中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为了使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看到更新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为了管理者再也不必为聘用专门的操作人员来给众多教师编辑学生成绩资料而殚精竭虑,在此,设计了学生课程成绩查询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各个使用者在操作上,从此变得那么从容简单,省时又省心。 1.2系统模块的实现 在系统中包括以下功能:系统管理、学籍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 理、成绩信息管理、帮助。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主窗体 1.3登录模块 为了系统的安全,在进入系统之前首先会出现一个登录模块,用户只有在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之后,才能进入系统。

用户登录窗体中放置了两个文本框(Textbox),用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两个按钮(CommandButton)用来确定或者取消登录。 设置一个SSTab控件,供不同用户登录时选择用户权限,超级用户拥有一切权限(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以及对用户的管理),普通用户拥有受限制的权限(查询及修改密码),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1.4系统管理模块 1.4.1添加用户窗体的创建 进入系统后,将会出现一个主窗体,选择系统管理模块下的添加用户,就可以进入添加用户窗体,可以通过该窗体增加新的用户。 在这个窗体中放置了三个文本框,用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添加用户;三个标签用来标示文本框的提示。 1.4.2修改密码窗体的创建 在系统管理模块下,进入修改密码窗体,用户可根据需要修改自己的密码。 在这个窗体中放置了两个文本框,用来输入密码和确认密码;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修改密码;两个标签用来标示文本框的内容。 1.5学籍管理模块 1.5.1添加学籍信息功能 选择主窗体中学籍管理模块下的添加学籍信息,就可进入添加学籍信息的窗体,在该窗体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号等学生的信息进行添加。设计时我尽可能设想各种边界条件,如记录为空,输入为空,输入出错等,当输入的信息满足这些边界条件时,将会弹出一个提示框提醒用户,以便用户能及时地做出修改。添加的信息将全部存储到数据库中。 在窗体上放置多个文本框和下拉式文本框,用来输入学籍信息;两个按钮用来确定是否输入学籍信息;一个按钮用来退出窗体;多个标签用来提示文本框中需要输入的内容。 1.5.2修改学籍信息功能 点击学籍管理模块下的修改学籍信息,就进入修改学籍信息的窗体,在该窗体中我们可以对前面添加的学籍信息进行修改。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同,有的是要对学生的信息做个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第9章 习题参考答案_作业

9-2 已知非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1) 320x x x ++= (2) 0x xx x ++= (3) 0x x x ++= (4) 2(1)0x x x x --+= 试确定系统的奇点及其类型,并概略绘制系统的相轨迹图。 解 (1) 奇点(0, 0)。特征方程为 2320λλ++= 两个特征根为 1,21, 2λ=-- 平衡点(0, 0)为稳定节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2) 奇点(0, 0)。在平衡点(0, 0)的邻域内线性化,得到的线性化模型为 0x x += 其特征方程为 210λ+= 两个特征根为 1,2j λ=±

1 平衡点(0, 0)为中心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3) 奇点(0, 0)。原方程可改写为 00 00 x x x x x x x x ++=≥?? +-=

2 为 0x x x -+= 其特征方程为 210λλ-+= 两个特征根为 1,20.50.866j λ=± 平衡点(0, 0)为不稳定焦点。 在奇点附近的概略相轨迹图: x 9-6 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图如图9-51所示,其中0.2a =,0.2b =,4K =, 1T s =。试分别画出输入信号取下列函数时在e -e 平面上系统的相平面 图(设系统原处于静止状态)。 (1) () 2 1()r t t = (2) () 2 1()0.4r t t t =-+ (3) () 2 1()0.8r t t t =-+ (4) () 2 1() 1.2r t t t =-+ 图9-51 题9-6图 解:由系统结构图可得4c c u +=。由于e r c =-,那么4e e u r r ++=+。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分析方案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 实验题目:航班售票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院系班级: 姓名: 学号: 辅导老师:徐恒 完成日期:2018年5月17日

目录 一、实验题目3 二、实验目的3 三、实验内容3⑴.系统分析:3 <一)必要性分析3 <二)可行性分析3 <三)航班售票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分析3 <四)航班售票管理系统数据流图5 <五)航班售票管理系统数据字典5 ⑵.系统设计:8 <一)功能模块设计8 <二)代码设计9 <三)系统运行环境与数据库设计9 <四)输入输出设计11 四、总结与体会16 参考书目:18

一、实验题目:航班售票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二、实验目的: 1.能够正确运用网络数据库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合本课题,复习巩固提高数据库反感设计,论证和分析方法; 2.熟悉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理论,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建立 科学合理的数据库,正确建立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3. 熟悉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绘制; 4. 熟悉数据存储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环节; 5. 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系统设计,实施思想,培养分析能力和解 决问题能力,提高查询信息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 ⑴.系统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国际民航业的激烈竞争又迫使担负国际航线运输任务的航空公司必须尽快推出自己的因特网售票系统,而这些又必须由一个安全

的网上订票与支付系统作支持。更重要的还要提供票务管理。面对不同种类的信息,需要合理的数据库结构来保存数据信息以及有效的程序结构支持各种数据操作的执行。航空业身处信息时代的电子商务大潮中,加之传统的售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航空业的发展,于是航空售票管理系统就自然而然被应用。 <二)可行性分析 由于本系统管理主要是对机票的管理,且每个数据内容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涉及的计算过程不是很复杂。因此,比较适合于采用数据库管理。且航空公司用于机票管理的微机都是PIII以上的机器,在存储量、速度方面都能满足数据库运行的要求。在技术难度方面,由于有相关参考文献,还有就是网上资料,特别是参考其它程序的功能,因此完全可以实现系统的投资约50万元,待5年后更新,年使用费约10万元,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三)航班售票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航班售票系统主要有以下几项管理功能: <1)订票管理:根据乘客的订票信息查询航班信息,查看是否还有余票未售出,为乘客订票,备份数据。当需要修改订票记录时,查找原订票记录,找到后修改订票记录,备份数据。 <2)退票管理:根据乘客提供的证件号码查找相应乘客信息,若找到,为其退票。 <3)综合查询:根据乘客的要求和提供的信息,检索航班信息数据表,查询航班信息。

有限元程序课程设计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有限元程序设计 学院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工程力学年级2010级 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1.独立完成有限元程序设计。 2.独立选择计算算例,并能通过算例判断程序的正确性。 3.独立完成程序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理论公式、程序框图、程序本 体、计算算例,算例结果分析、结论等。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1.复习掌握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弹性力学平面问题3节点三角形单元或4节点等参单元有限元方法 的计算流程,以及单元刚度矩阵、等效节点载荷、节点应变、节点应力 和高斯积分等的计算公式。 3.用Fortran语言编写弹性力学平面问题3节点三角形单元或4节点等参 单元的有限元程序。 4.在Visual Fortran 程序集成开发环境中完成有限元程序的编辑和调试 工作。 5.利用编写的有限元程序,计算算例,分析计算结果。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目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 1.王勖成,有限单元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O.C. Zienkiewicz, R. L. Taylor, Finite Element Method, 5th Eition, McGraw-Hall Book Company Limited, 2000。 3.张汝清,董明,结构计算程序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 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1.第1周星期一上午:教师讲解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要求和任务安 排。 2.第1周星期一至星期二完成程序框图设计。 3.第1周星期三至第2周星期四完成程序设计。 4.第2周星期五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任务下达日期 2013 年 6 月 6 日完成日期 2013 年 07 月 03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管理信息系统》结课作业

《管理信息系统》结课作业 一、应用题(本大题共5小题,请任选其中两道题作答,每小题25分,总分50分) 1、某制造企业经济实力较强,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与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已有十余年历史,现有MRPⅡ系统升级发展起来的ERP系统与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系统等,其中ERP系统的客户交易记录较齐全,但客户基本信息不完整。由于数据量大,系统运行性能不如以前。该企业最近面临竞争对手争夺市场的威胁,领导正酝酿如何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增强竞争力。问题:请您就此背景,提出一个供该企业参考的下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解:该企业已有大量完整的历史信息积累,且面临着现有信息系统已难以应付的问题。从技术应用发展角度瞧,该企业已经到了信息系统升级换代的阶段,其中尤为关键的就是数据库系统的升级。建议该企业在近期就数据仓库系统的建设、数据挖掘技术与在线分析技术等的应用进行立项研究,这些项目的目标应滨定位于客户关系信息的充分开发与利用,从中提炼出商务知识,以支持企业新产品与新服务的研发。由于项目的投入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时间也很紧迫,建议该企业采用委托信息系统专业公司实施项目为主、企业协作参与为辅的方式。在项目内容上应强调如何利用历史数据及其所提炼知识,集成已有的ERP与CAD等系统,进一步挖掘它们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已有投资的作用、 2、某企业购置了一套功能模块较完整的ERP系统商品软件,该软件的处理逻辑就是基于先进的管理模式设计的。经过艰难的系统实施,该企业为在业务流程上向ERP靠拢,做了较大的改革,一些重复的单证输入与审核业务被取消,现在客户订单一产生,生产与采购部门就能瞧到,原来经常遇到的业务数据差错也有了明显的减少。尤其就是原材料采购精确地根据客户订单与产品结构等因素计算来安排,既确保满足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按时向客户交货,又不造成原材料的积压。目前该系统运行正常,企业管理人员也能熟练地使用,并开始提出进一步改进系统的意见。 问题:请根据该企业实施与应用ERP系统的情况介绍,就系统的效益与所起的作用做一简要的定性评价。 解:该企业的ERP系统就是成功的,对企业的变革起到了应有的推动与促进,而且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系统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与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业务流程的成功改造,使管理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先进管理模式的应用,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业务处理速度提高,部门之间信息流转加快,各项业务的衔接与部门的协作有很大的改善。 客户对订单落实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业务数据的正确性与精确度有明显的提高,减少了返工或因差错造成的损失。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本科试卷A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试卷 2006 ~2007 学年 第 1 学期 开课学院: 自动化学院 考试日期: 2007-01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20%)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的传热过程可用如下的方程组来描述, 12222q q dt dT C m -= 1 111q dt dT C m = 22 2R T T q -= 11 2 1R T T q -= 选定0T 作为,1T 输入作为输出,完成以下要求。 1、 根据所给方程组,画出该过程的动态结构图; 2、 整理出0T 和1T 之间的传递函数。 二、(20%)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图1所示,要求输入r(t)单位阶跃时,超调量%20≤P σ,峰值时间s t P 1=。 图 1 三、(15%)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2 +=s s K s G 1、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的大致图形(需给出相应的计算),并讨论参数K 对系 统稳定性的影响。 式中, 0T :介质温度;1T :热电偶温度;2T :套管温度; 11C m :热电偶热容; 22C m :套管热容; 1R :套管与热电偶间的热阻; 2R :介质与套管间的热阻 1q :套管向热电偶传递的热量;2q :介质向套管传递的热量 1、 试确定K 和Kt 的值。 2、在所确定的K 和Kt 的值下,当输入r(t)单位阶跃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多少?

2、 若增加一个零点1-=z ,此时根轨迹的形状如何?,该零点对系统稳定性有何影响。 3、 上问中,若增加的零点是3-=z ,此时根轨迹的形状又如何?你能作出什 么初步结论? 四、(20%)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04 2 +=s s s H s G 1、 绘制系统的开环幅频渐近特性(需标注各段折线的斜率及转折频率),并 求出系统的相位裕量; 2、 在系统中串联一个比例-微分环节)(1+s ,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幅频渐近特性,并求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和相位裕量; 3、 比较前后的计算结果,说明相对稳定性较好的系统,对数幅频特性在中 频段应具有的形状。 五、(15%)用描述函数法分析图2所示系统的稳定性,判断系统是否自振,若 有自振,求自振频率和振幅。其中: A M A N π4= )( 六、(10%Φ(z)。 (r (r )(t

重庆大学课程设计规范化要求

重庆大学本科课程设计规范化要求 第一条装订 课程设计装订顺序为: (1)封面(学校统一规定) (2)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学校统一封面扉页内的要求没有这项规定,我们不要求) (3)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4)摘要及关键词(仅对论文)(课程设计不要求此项)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一般300字左右。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一般为3~5词,并出现在摘要中。 (5)正文 (6)结论(仅对论文) (7)注解(尾注或夹注)(可选项)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真正阅读过和运用过的,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编号排列。各类文献的标注格式如下: 著作:[序号]著者.译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 著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刊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图纸应与计算书分开装订。 第二条论文(计算书)格式 论文(或计算书)手写、打印均可,需采用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纸张大小A4,上下左右各留20mm页边距。手写时用黑或蓝墨水工整书写;打印:行距均采用固定值,设定值20磅,正文字体使用小四号宋体,小标题使用小四号黑体,大标题使用四号黑体,章节标题使用三号黑体、居中。页眉按“作者姓名:XXXXXX(课程设计题目)”注写,页脚居中,用于标页码。如: 第三条课程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字数要求:一周不少于3000字;二周不少于4000字;三周及以上不少于5000字。

第四条指导教师应根据规范化要求进行课程设计的形式审查工作。凡形式审查不合格者,学生可以限期(一般不超过学生提交课程设计的时间两天)整改,过时若仍不合格则不评定其课程设计成绩。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12004_1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单选部分: 1、系统的最主要特性是( B )。 A、整体性 B、目的性 C、相关性 D、层次性 2、管理信息系统是( D )。 A、ERP B、CIMS C、MRP D、MIS 3、信息系统的核心是( B )。 A、软件 B、管理 C、硬件 D、层次 4、设原始文件的记录关键字为53,30,18,87,12,28,则按冒泡排序过程需要( C )。 A、2趟 B、3趟 C、4趟 D、5趟 5、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技术文档是( C )。 A、系统设计任务书 B、系统说明书 C、系统设计说明书 D、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6、下列哪项属于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B )。 A、变换分析 B、数据存储 C、代码设计 D、数据准备 7、“标识属性”属于面向对象分析的哪个步骤( D )。 A、标识对象 B、标识结构 C、定义主题 D、定义属性 8、MRP是( C )。

A、企业资源计划 B、制造资源计划 C、物料需求计划 D、客户关系计划 9、信息系统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模式就是( B )。 A、C/S模式 B、B/S模式 C、W/S模式 D、B/H模式 10、设原始文件的记录关键字为48,31,20,90,15,30,则按冒泡排序过程需要( B )。 A、5趟 B、4趟 C、3趟 D、2趟 多选部分: 1、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结构形式有( ABC )。 A、概念结构 B、层次结构 C、功能结构 D、软件结构 E、物理结构 2、信息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 ABCD )。 A、行业 B、管理 C、计划 D、决策 E、数据 3、电子商务按照与企业的关系可以分为( AB )。 A、B2C B、B2B C、B2G D、B2E E、B2I 4、信息系统项目团队的成长一般要经历以下哪几个阶段( ABCE )。 A、形成阶段 B、震荡阶段 C、正规阶段 D、成功阶段 E、表现阶段 5、面向对象分析步骤中的定义对象包括( ABCD )。 A、寻找对象 B、服务对象 C、挑剔对象 D、命名对象 E、增加对象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信息系统的建立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1)提高管理效率:有了OA,这样企业的管理效率就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OA系统的应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手机的应用一样,未来一定会在每个企业都普及; (3)规范企业管理。企业管理需要规范,而借助OA这样的系统,就可以规范企业的管理;尽管一些企业在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时候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不断学习,肯定会应用顺利的。 2、常用的信息系统项目组的组织结构模式有哪些? 答:(1)按子课程或子系统划分的模式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编写目的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在仔细考虑讨论之后,我们对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功能的划分、数据结构、软件总体结构的实现有了进一步的想法。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是与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有联系的决策人,开发组成人员,扶助开发者,支持本项目的领导和公司人员,软件验证者。 背景 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人事信息的管理水平,是每一现代公司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重要课题,就必须有一套科学,高效,严密,实用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公司的人事信息管理都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采用现代计算机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提供规范,统一的服务,它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简化,规范各机构的日常操作,而且可以使企业人事信息管理更加方便,简单,快捷,清晰,从而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企业的财政消耗。 定义 SQL Server:所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VS 2010:所用的开发软件 二、程序(一)设计说明 程序描述 主模块 功能 建立与数据库连接 获取系统设置 能够跳转至子模块:登陆、注册等模块。 输入、输出项 用户鼠标点击登陆、注册按钮 跳转至相应模块界面 流程逻辑

选择项 登陆系统注册系统查询系统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功能实现方法 '跳转登陆页面 Protected Sub LinkButton1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Handles If ("UserName") Is Nothing Then ("") Else "", "") End If End Sub '跳转注册页面 Protected Sub lbtnRegister_Click(ByVal sender As Object, ByVal e As EventArgs) Handles ("") End Sub 三、程序(二)设计说明 程序描述

重庆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考研的必备

第一章绪论 重点: 1.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如何抽象实际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 3.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 4.线性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和区别; 5.自动控制理论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重点: 1.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2.拉氏变换; 3.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4.建立环节传递函数的基本方法; 5.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与传递函数; 6.动态结构图的运算规则及其等效变换; 7.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 难点与成因分析: 1.建立物理对象的微分方程 由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学生普遍缺乏对机械、热力、化工、冶金等过程的深入了解,面对这类对象建立微分方程是个难题,讲述时 2.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由于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简化普遍只总结了一般原则,而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步骤,面对变化多端的结构图,初学者难于下手。应引导学生明确等效简化的目的是解除反馈回路的交叉,理清结构图的层次。如图1中右图所示系统存在复杂的交叉回路,若将a点移至b点,同时将c点移至d点,同理,另一条交叉支路也作类似的移动,得到右图的简化结构图。

图1 解除回路的交叉是简化结构图的目的 3. 梅逊公式的理解 梅逊公式中前向通道的增益K P 、系统特征式?及第K 条前向通路的余子式K ?之间的关系仅靠文字讲述,难于理解清楚。需要辅以变化的图形帮助理解。如下图所示。 图中红线表示第一条前向通道,它与所有的回路皆接触,不存在不接触回路,故11=?。 第二条前向通道与一个回路不接触,回路增益44H G L -=,故 4421H G +=?。 第三条前向通道与所有回路皆接触,故13=?。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重点: 1. 一、二阶系统的模型典型化及其阶跃响应的特点; 2. 二阶典型化系统的特征参数、极点位置和动态性能三者间的相互关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范例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报告 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班级:信息1101 :刚 学号:1125486514 成绩:优 评语:该课程设计详述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结构清楚,格式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重点容叙述较好,容较全面;整体设计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但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年月日

一、课程学习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学习容 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和设计主要是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规划 第二阶段:系统分析 第三阶段:系统设计 第四阶段:系统实施 第五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 1、系统规划阶段 该阶段是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须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是面向组织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计划。鉴于在实践中选题“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其系统规划阶段是针对酒店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为提高酒店信息管理水平,制定一个较为科学的信息系统开发规划。 其主要任务是在开发环境的调研基础之上,确定酒店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方向、系统需要达到的目的,制定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政策和策略,做出人力、财力和物资的总体安排,制定来发活动的进度安排,制定MIS系统的总体结构,以确保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下调行,避免开发的孤立性和重复性,同时预测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明确系统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和准则。从战略角度为系统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结课作业(线上)

1.简述用户需求分析工作的主要容。 用户需求分析的主要容包括: (1) 开发公文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公文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后,公文的整个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一体化管理,缩短了办文时间,提高了效率,有效地克服或弥补了手工方式的不足。 (2) 确定公文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即公文的处理功能、服务功能和维护功能。 (3) 公文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的选择。依据所处地区、单位规模、技术水平、财力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公文计算机管理是采用目录存储还是全文存储等因素,确定运行环境是单机管理还是网络化管理。 2. 阐述原型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步骤 原型法的工作步骤:利用原型法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分四步进行:首先快速分析,弄清用户/设计者的基本信息需求;然后构造原型,开发初始原型系统;之后,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使用并评价原型;最后系统开发人员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 阐述原型法的基本思路1、确定基本需求:分析用户的基本需求,建立系统基本结构;2、构造原型:初步建立一个能与用户交流的系统;3、运行评价:用户运行原型系统,对使用方式、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4、设计修改:根据用户要求修改设计原型,然后返回第三步,把修改后的系统再提交用户运行。 二、案例分析(每题60分共1道小题总分值60分) 1. 某制造生产企业的管理业务和管理决策都很繁重,因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管理工作也越 来越复杂,目前仅有的一些简单的信息系统较薄弱,已显得不相适应。为此企业领导决定 投资开发新的信息系统,包括ERP和若干专用DSS。由于资金有限,只能先开发ERP系统, 或者先开发DSS。现有两种意见: (1)先开发DSS,因为管理决策更重要。 (2)先开发ERP系统,因为常规管理业务非常繁重。 (60分) (1) 请你从DSS和ERP系统的数据关系上考察,分析该企业应该先开发 DSS还是ERP系统。 DSS的决策分析建立在信息支持的基础上,需要在广泛和大量的数据的支撑下运行。ERP系统是企业中涉及面最广、数据最多和最集中的信息系统,因此是DSS 的重要数据来源。如果没有类似ERP那样的系统,DSS的依据数据或缺乏或需输人,使系统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该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简单信息系统似乎在电子数据的面和量上也不充分,从DSS和ERP系统的数据关系上考察,应该先将有限的资金用来开发ERP系统。该企业认识到管理决策的重要性,可以先利用好ERP 系统中的数据,为传统方法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积累好信息支持决策的经验,为下一步DSS的开发做好准备。 1. 论述数据挖掘技术并举例说明。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存储,维 护和使用的系统,能够实测企业的各种运作情况,并且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 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 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1)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对组织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加工,查询等操作,以实现向管理人员及时提供所需的可靠,准确信息的功能。 (2)辅助事务处理,辅助组织管理辅助事务处理,包括具有通用性的事务管理和各类特殊事务管理。它的深层次的功能是辅助组织管理,控制组织行为,帮 助组织实现目标。 (3)支持决策实测企业运行情况,预测企业未来行为,辅助企业决策人员进行决策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辅助结构化决策问题。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1)实用性原则 (2)可扩展性原则与可维护性原则 (3)安全可靠性原则 (4)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5)数据库设计原则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软件工程方法,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原型发,面向对象的方法等。 软件工程是指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其核心内容是以工程化的方式组织软件的开发。软件项目的开发应该遵循软件工程标准,这样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减少软件开发与维护中的问题。 ]软件的生命周期包括8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综合测试,维护。 信息管理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库设计分五个步骤: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与加载测试。 下面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该系统的设计 开发平台:JBuilder9.0 数据库工具:Oracle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 一系统的目标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

教师科研管理工作流程是:接收教师交来的科研申报材料,科研秘书根据科研管理条例进行初审,对需要修改的申报材料退回教师修改;对初审合格的材料,再根据科研管理条例和科研档案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将科研成果材料报主管主任审批,审批合格后,由科研秘书将材料存储到科研档案,并报科研处备案。 表格填写不完整通知 顶层数据流图

第1层数据流图 1.当某个学生想注册参加教育委员会举办的课程,他提交包含注册信息和个人信息的申请 表。如果表格填写完整,这些信息被存到注册文件和学生文件中。学生在一个月内付清费用并存入费用文件后,会收到一张学生卡和课程信息材料及发票,职员在收费时检查学生文件以确认该学生的交费情况。在注册结束后,编制班级列表发给教师。编制常规费用报告交送课程主办人。 2.某制造企业的物料出入库管理的工作流程分别叙述如下: a.出库工作流程 (1)领料人提交领料单(每一种物料有一张领料单) (2)仓库保管员根据领料计划单检验该领料单是否有效 (3)若经检验没有相应的领料计划,则通知领料人该领料单无效 (4)若领料单有效,仓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上的物料代码核对是否有足够的库存(5)若没有足够的库存,仓库保管员向领料人发缺货单 (6)若有足够的库存,仓库保管员在领料单上签字,并登记出库单,修改物料主文件中的现有库存数;相应的物料出库,物料清单交领料人 b.入库工作流程 采购员提交入库申请单(每一种物料有一张入库申请单) (1)仓库保管员根据采购计划单验收入库申请单 (2)若验收发现没有相应的采购计划,则仓库保管员向采购员发无效申请单 若验收合格,则仓库保管员向检验员申请物料检验;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填写物料检验单(3)如果物料或供货方不合格,则向采购员发出退货单 (4)如果检验合格,则仓库保管员登记入库单,修改物料主文件中的现有库存数,相应的物料入库 为便于及时了解库存情况,核查出入库情况,该企业决定将上述人工流程由计算机来实现,请根据该库存管理逻辑,画出顶层数据流图,0层数据流图及其它层次的数据流图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1 实验背景 (2) 2 实验介绍 (3) 3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6)

1 实验背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原理是相对于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在自动控制原理【1】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对自动控制的精密性和经济指标,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同时,由于数字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的迅速发展,为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他们的推动下,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如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贝尔曼的动态规划理论。卡尔曼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和最优滤波理论等,这些都标志着控制理论已从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到现代控制理论的阶段。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是采用状态空间法(时域方法),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时变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现在,随着技术革命和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发展,已促使控制理论开始向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发展。 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所述及(如下): 至今自动控制已经经历了五代的发展: 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是150年前基于5-13psi的气动信号标准(气动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简单的就地操作模式,控制理论初步形成,尚未有控制室的概念。 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模拟式或ACS,Analog Control System)是基于0-10mA或4-20mA 的电流模拟信号,这一明显的进步,在整整25年内牢牢地统治了整个自动控制领域。它标志了电气自动控制时代的到来。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控制室的设立,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70年代开始了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人们在测量,模拟和逻辑控制领域率先使用,从而产生了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这个被称为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次革命,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于是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能做好一切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被称为“集中控制”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信号传输系统依然是大部分沿用4-20mA的模拟信号,但是时隔不久人们发现,随着控制的集中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失控的危险也集中了,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系统瘫痪。所以它很快被发展成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的普遍使用,计算机技术可靠性的大幅度增加,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或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它主要特点是整个控制系统不再是仅仅具有一台计算机,而是由几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和智能部件构成一个了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未修改)doc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指导书 课程代码:16020223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 学时学分:2 周,上机不少于40 机时,3学分。 一、课程设计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并进行完专业实习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同时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用信息系统开发工具(例如PowerBuilder 、Delphi 等)开发一个实用的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统。 1、根据课程设计时间选择适当规模大小的设计课题。采用专业实习的调研内容作为课程设计选 题。 2、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按照系统开发的流程及方法,踏实地开展课程设计活动。 3、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选题的具体需求,在开发各环节中撰写相关的技术文档,最后要求提交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 4、开发出可以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上机检查。 三、课程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 四、课程设计的考查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情况(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情况40%、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30%和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30%)综合打分。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者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总人数的20%。 五、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是报告原则上不少于4000 字,需在封面注明设计选题、班级、姓 名、学号及课程设计日期、地点,其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可行性分析 (2)系统分析部分 1)业务流程图 2)数据流程图

重庆大学本科课程设计-S3C44B0X最小系统原理图完整版

12345678 D D C C B B A A JTAG 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20CON601 JTAG VDD3.3 nTRST TDI TMS TCK TDO nRESET R602330 R600470RP600 10K LED&KEY D1204 D1205 D1206D1207VDD3.3 LED1 LED2 LED3 LED4S1201 RESET S1202 RESET S1203 RESET S1204RESET EINT4 EINT5 EINT6 EINT7RP601 4.7K RP602 4.7K POWER CLOCK Y10032,768HZ Y10110MHZ C101700PF C12318P C12418P C12518P C12618P P L L C A P X T A L 1 E X T A L 1 X T A L 0 E X T A L 0 RESET C60610uF R611 10K VDD3.3 nRESET VDD3.3 S605 RESET 12V 14 G 7 U602A 74LV14 34U602B 74LV14 R612150 123 CON600 CON3 C605 104 C602 100uF C604104 C601 100uF VDD3.3 VDD2.5 VDD5 C600100uF C603104S600PWRSW VIN 3 G N D 1 VOUT 2 U601 LM1117 VIN 3 G N D 1 VOUT 2 U600 LT1585 S100 OM0 S101 OM1 OM0OM1 VDD3.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结课作业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 统课程论文 信息系统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班级:源102班 任课教师:贾建军 姓名:李天虎 学号:109104316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信息的影子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本文从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就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字: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一、信息系统的内涵、发展的过程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信息系统的含义以及管理信息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些环境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变化,因而有关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定义的描述也在不断的变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所引起的管理信息系统类型多样化,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omputer aided design systems, CAD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S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omput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等等。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这些发展,很多学者认为管理信息系统难以包容上述内容,纷纷提出一些包容性更强的词汇,其中三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名词,分别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 IM)和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IS)。 而近年来一个比较普遍的趋势是用信息系统一次来代替管理信息系统。实际上,物理意义的信息系统必须要为一定的应用服务,物理意义的信息系统和应用意义的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整体的两个层次,它们互相依赖,缺少哪方面都没有存在的意义。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信息系统就是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而国外的信息系统概念可以在近期的一些管理信息系统的著名教师的著作中查出,比如1996年劳登(Laudon)教授就在其所著《管理信息系统》一书中指出:“信息系统技术上可以定义为支持组织中决策和控制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分配的相互关联部件的一个集合。”从这个定义上很容易的看出,这里所说的信息系统就是管理信息系统。而在国内最近的著作也有这个趋势,比如陈禹教授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姜旭平教授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方法,策略,技术,工具与发展》等,这些书里信息系统基本上是指管理信息系统。 因而我们认为,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人为主导,吸取经验和遵照规律并重,利用适合的信息技术以及相应设备,根据相应的业务模型和数学模型,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为目的,支持组织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二)信息系统的历史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模型:人基信息系统人机信息系统网基信息系统 (1)人基信息系统: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组织利用口头语言和纸介质的文件等工具传递信息,构成早期的信息系统。早期的信息系统有几千年的历史,最经典的早期信息系统是中国的烽火台信息系统,使用时间最长的是皇家驿站信息传递系统,在这些信息系统中,人是主体,工具是烽火台和千里马。因此称这些信息系统是基于人的信息系统,简称人基信息系统。瓦尔特肯尼万的定义:“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