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最新资料推荐------------------------------------------------------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许锡良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怀持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这位英国剑桥、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曾经作为罗素的老师、同事与朋友合著过《数学原理》一书,在学术思想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大思想家。

他的《教育目的》虽然只是他的一些关于教育的讲座、报告与论文组成,但是,自成体系,逻辑严密,读了令人受益匪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就是这一句了: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这个对教育目的的论断与杜威所说的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其实是基于同样的逻辑与价值判断,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要真正理解这句话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人类的教育目的,经历了无数的探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至今仍然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教育的国家主义目的论与教育的个人成长论。

我这里之所以不把通常所说的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引入,是因为,按照杜威的说法,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不矛盾,个人也是社会的人,社会则是由人组成的社会。

1 / 8

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的时候,其实也在指他在发挥自己的天赋与才能,在为社会作贡献,当我们说,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指教育促进了个人的身心健康,用身心健康的人及他们的个性才华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其实是指一个事件,只是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对立与矛盾的东西。

只有国家本位或者政府本位才是与个人本位相矛盾的。

因为,中国常常把社会与政府及国家混为一谈。

才有这样的错误论述。

怀特海无疑是个人本位论者。

当他把教育的对象定位为有血有肉的人,教育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的时候,怀特海的目光完全聚焦在活生生的个人定位上。

任何教育,如果没有落实到血肉丰满的个人层面,都是无效的教育。

理解了这个逻辑起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了。

人,如果离开了文化,就有如鱼离开了水。

个人的知识与社会发生关联,在于通过文化环境起作用的。

因此,怀特海开篇即这样说:

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对人类情感的感受。

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

---------------------------------------------------------------最新资料推荐------------------------------------------------------ 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

然而,这句话正好击中了中国传统国学的要害。

中国的《论语》正是零零碎碎的信息,这些信息甚至称不上是知识,而是由圣人即兴发出来的一些感想。

一个民族数千年来就靠这些东西作为思想活动的材料,也难怪,这些零碎的信息并没有给中国的读书人带来什么思维的乐趣。

这也是中国读书人,自古就强调苦读的重要原因。

因为,这些既无用,又无趣的东西,只有靠了外在的诱惑,才能够不断维持下去。

中国读书人并不追求真理,之所以还读书,是因为他们一直出于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自信与痴迷。

在这里,怀特海所说的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无疑是要落空的。

事实上,中国的科举制度就是让读书人被那些呆滞的思想完全束缚的,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甚至连灌输知识都谈不上,中国的读书人只会背诵一些格言警句与圣人道德章句,用呆滞的思想教条来蒙蔽人们的眼睛,背上沉重的教条包袱,这是难免的。

因此,减负在怀特海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提出教育给学生的东西,第一是要精要,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第二,教给学生的东西一定要透彻。

3 / 8

宁愿学得少一些,也要学得精一些。

少而透彻的东西容易化为学生的思想与能力,真正吃透的东西,可以发生迁移,学生利用这些少而精透的东西去感受世界的奇妙,体验发现世界的喜悦。

这个时候,他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他理解在他的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当人们理解了一切的时候,就等于是在宽恕一切。

人的宽恕与理解是密切相联的,人们消除恐怖感,也常常源于理解。

作为逻辑学家的怀特海,每每谈及知识,就要提到逻辑。

这是中国人最致命的弱点。

知识,一定要有确定的概念。

而概念的清晰,一定是一个证明的过程。

我们学习一个概念首要途径就是去证明它。

证明,在中国的教育中始终是空缺的。

圣人的独断语,常常让孩子背得死去活来,而且告诉孩子们,这就是知识,这就是真理。

事实上,真正能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的知识,一定是通过质疑与反思及证明的知识。

还因为,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教育是有用的,有用性即体现在能够对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有帮助,对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帮助,对社会生产能力提高有帮助。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对学生当下的生存即有帮助。

能够被证明的东西,才可被利用,而被利用的东西,常常也是可以证明的。

知识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现在无用,将来总有一天会有用处的状况。

真正属于你的知识,是现在就可以用上。

如果现在没有触及你的大脑,将来也不会产生什么触动。

知识有如人吃下去的食品,如果现在不能够立即消化,就会在人的肠胃里发生阻滞作用,产生消化不良的后果。

那些活的知识,就是能够被学生当下理解,并且产生情感与智力上的积极反应的东西。

因此,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没有比轻视现在对年轻人的危害更大的了。

现在包涵了一切。

(第4页。

)怀特海这样警告:

理论知识必须在学生的课程里具有可应用性,这不容易付诸实践,但是,这确实是一切教育问题的要害:

不能够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

用怀特海的观点来看中国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应

5 / 8

试教育与从前的科举考试制度,都是摧毁人的智慧乐趣的过程。

因为,这个过程就是让知识僵化、教条的过程,更何况,那些考试的内容连僵化的知识都算不上。

学校之外的考试机构,对教育的伤害也是厉害的。

因为,最理想的教育取决于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待、学校外部(邻近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

而专门的校外考试,抹杀了文化的精髓。

让知识的体系分割在不相关的零碎知识中。

我们教育学生,一切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念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

然而,我们经常强调良好的课堂纪律,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对知识的意义的深入探究。

比如,让学生学会解二次方程,这对学生有什么意义呢?缺乏对知识的意义上的了解,把知识的学习仅仅当成磨砺大脑这个工具,这是错误的。

对知识缺乏意义上的理解,是学生厌恶学习知识的根源。

人的大脑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它是永恒活动着的,能够对外部的刺激作出最精密的反应。

什么叫高效课堂?什么叫有效教学?就是当你的教育引起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兴趣并且与学生的生命发生关联的时候。

---------------------------------------------------------------最新资料推荐------------------------------------------------------ 因此,怀特海说,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很难去遵循的一条规律。

(第10页)教育的成效就在于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

学科之间的分离,对孩子的学习是不利的,必须让孩子的学习把所有学过的东西联系起来,形成森林效应。

因为知识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我们不能够让学生陷入孤立的知识分支中。

怀特海说:

教育所要传达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妙和思想的逻辑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习得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

(17页)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对思想、对逻辑有很强的欣赏能力,这是一种专门学习之后获得的能力。

知识的真正获得常常是与学习者的生命经验密切相联的。

那些仅存留在口头上、书面上的知识,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的生命与生活状态。

学校作为一个学习机构,必须是独立的单位,必须有学校根据自己学生情况与教师情况批准的课程,这样的知识才可能变成活知识。

7 / 8

一切活知识都是用来满足现在的个体需要的知识。

脱离了这种需要的知识,就变成了死知识。

如果一个学校把太多的古板教条,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东西硬塞给学生,那么,这就必然要造成学生的厌恶心理。

学生厌学,其实就是这样来的。

怀特海最后警告说:

凡是不注重智力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

你们的英雄气概,你们的社交魅力,你们的智慧,你们在陆地上或海洋中取得的胜利,都不能够挽回这一命运。

通过教育,给人一种宗教般的情怀是很有意义的,这种宗教般的情怀就是责任感和敬畏感,责任的基础在掌控能力,敬畏的基础在于这样的感觉:

在人类的生命中,在宇宙的奥秘中,存在一种过去、现在与将来,一切未来,直到永远,直到永恒的力量,对这种力量必须学会敬畏。

(完整版)读《教育的目的》有感1000字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1000字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1000字 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袁鑫 《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怀特海的教育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在教育哲理上的系列思考。他在书中以其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哲学剖析了关涉教育目的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主要观点来自于实践经验、教育反思和理论批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生气勃勃的学生自我发展。 书中有几个说法或观点让我很有感触:一是”惰性思维”,二是”教育的实用性”. ”惰性思维”:只是通过大脑去接收某些观点,而不去应用、验证或与其他新事物有机地融合起来。为了使其通俗易懂,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那些聪慧的妇女虽未受过什么教育,但阅历丰富、涵养深厚,步入中年以后成为社会中最有

文化修养的群体——原因在于她们摆脱了惰性思维的枷锁。我想,这里的惰性思维不单单指向学生,可以说指向任何一个有思想意识的人。 我想避免让自己陷入”惰性思维”的最好方法,也是最为简单的方法便是”反思”,如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课,在班级管理上反思自己的每一次决定和措施,在待人接物上,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等,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同时让自己的长处更加突出,在反思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而在这一过程中,必定要克服”惰性思维”的阻碍。 而对于学生,我想他们中的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这种思维,有的学生上课不声不响,也在认真听讲,作业也是认真完成,但就是考试不出成绩,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孩子懒惰,不勤奋,因为他向我们展示的现象,给我们的感觉是认真踏实的,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往往认为他们是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

法。我想,找到正确的也就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是一件易事,前提一是对自己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如了解自己的学习行为习惯,自己的性格特点等,二是,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信息接收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对信息要进行吸收和消化,将课堂上课下所听到看到的信息、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只是简单盲目的接收信息,却不动脑经加以思考,就像机器人听从指令完成任务一样简单机械,但学习本身并不是完成一项项具体的任务。这样的学生或许是被”惰性思维”控制着,行动上不懒惰,但思想上却并不勤快,学生自己也并未意识到,所以学习效率不高不出成绩。若不及时改变思维,久而久之,他们或许会一次次被这样看上去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结果打击,进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以至变成头脑简单,做事鲁莽之人。所以,我在课上和课下,经常告诉学生学习要动脑筋,多思考。不仅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教学内容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知识教育?这是我们一直探讨的教育问题,怀特海在其《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对此做出精彩的回答。这次,我有幸读了《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感触颇多。作者怀特海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祖父曾经是一位校长,父亲也先后从事过教育和宗教工作。受家庭的影响,他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1929年出版的《教育的目的》是他的代表作。而书中这句话——“读了之后,感到它简直就是专门为当前的中国人写的。我们不能不佩服,怀特海在英国这块土地上思考的结果,还能适用于千万公里之外的中国。”鼓舞了人心。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教育的目的”是他主要的教育思想。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所以怀特海大声提出“两条教育的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二,“所教科目务虚透彻”。这一重要思想至今被人们广泛关注而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知识概念,认为一切教育的中心应该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说得何等好啊! 我们在谈论教育的目的时,很多是指向着未来结果的。然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结果和教育的目的绝对是两回事。这点我们通过阅读怀特海地《教育的目的》即可获知。怀特海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应该改掉那些束缚人的心灵而无活力的教育制度为目的。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2010-2020)》,期中所表露的许多思路皆旨在对教育制度除旧布新,这才是教育改革方向所在。 怀特海还告诉我们: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智慧,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也很容易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智慧高于知识。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教育是教人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所以说,单纯传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目标。知识本身也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而获取知识的方法才是。通过知识培养智慧的渠道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明显地感受到知识的作用,就不仅能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智慧就在运用知识中不断得以发展形成。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摘录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摘录 一、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两条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次,所教的科目务须透彻。 在众多的科目中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教授,其结果是学生被动地接收不连贯的思想概念,没有任何的生命火花闪烁。 我们应该记住,不加利用的概念同样是十分有害的。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 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学生通过树木看到森林。 如果你教的学生要参加某种统一的普通考试,那么任何实施完美的教学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在教育中是要你排斥专门化,你就是在破坏教育。 我认为,以考核单个学生为目的的校外考试制度不会有任何结果,只会造成教育方面的浪费。 宗教性的教育是这样的一种教育:它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 二、教育的节奏

不管你向学生灌输的是什么细节,他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这种细节的机会是很小的;如果他确实遇到这种细节,那时他也许已忘记了你曾教他的有关此事的情况。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成人将会忘记你教他们的那些特殊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任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直到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而熟背的细节,这时,你想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知识将会像明亮的日月一样长久保留在你记忆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种参考书中查到。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 智力习惯成了大脑对适当刺激的反应方式,刺激表现为具体的情况和事实。没有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他掌握的知识会清晰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智力培养不过是人在谢东时大脑以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运转。学习常常被说成这样一种事情:就好像我们在注意看着我们读过的所有书籍的翻开的书页,然后,当机会出现时,我们选取正确的那一页,大声地向世人朗读。 三、自由与纪律的节奏 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理教育的失败。 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上帝创造了这样一个世界,其中众多的知识主题决非一个人所能够掌握。罗列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各种科目,用这种方法来对待这个问题是毫无希望的。

《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宏大而又难解的问题。身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读完怀特海的作品后,不禁被深深地触动了。之前并没有深思过的这个问题,也时常在脑海中盘旋。所以,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被推行开来的今天,我们更要去考虑教育的目的。 韩愈的《师说》一文将教师的功能定位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几乎成为了我国关于教师的传统认识。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圣人的学说,解答疑难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学者,教书往往是无组织的行为,他们对世界对知识的认识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在传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带着个性的烙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由为少数人服务的、高水准的职业演变成了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因材施教也因为条件的原因几乎得不到实现。 教育的目的是否就因此发生改变呢?怀特海认为教育不仅仅是 来促进发育,他更赞扬理智的卓越。把教育看做生长,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地发展,而不是把知识等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就提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并用瞎子作比来嘲笑当时宣称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进去的所谓智者们。这就是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去衡量教育。然而,人们总是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例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出人头地等等,压着孩子朝这类目的努力,否则仿佛生长、教育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这位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

教育家,在看待教育上的两条戒律(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二,“所教科目务须透彻”)时,是抱有置疑的态度的。他认为在众多的 科目中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教授,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不连贯的思想概念,会没有任何生命的火花闪烁。由此可见,教育的功利性是应该被淡化的,应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的发展,从人本化角度来考虑,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反对让“校外考试”扼杀了文化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 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由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教育的目的到底为何,需要我们在每次的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激活学生对一切的感悟和创造,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这样,教学才不会陷入程序化、机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终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灵源教育办陈金辉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是英国19至20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数学家和哲学家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收录了其在日常工作讲演中的六篇稿件及80岁时在哈佛大学写下的一篇自述生平。怀特海老师一生始终浸润于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环境中,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独到见解,他那深刻而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在欧美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中仍具现实意义的一些教育思想深深地引起了我的认真思考。 “教育是一种掌握种种细节的需要耐心的过程,一分钟,一小时,日复一日的循环。企图通过一种虚幻的方法做出高明的概括,学习上绝无此种捷径。我们知道有一句谚语“见树不见林”,这正是我要强调的一点。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在“教育的目的”一章中,怀特海老师提到了这段话,从我个人自己的理解,我想可以概括两点,一是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二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通过树木见到森林。 首先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我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慢的艺术,更是一种运用精雕细刻、行中有为、潜移静化的慢工活。李希贵校长曾在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指出:切不可把远期目标当作近期目标,把美好蓝图当成指日可待的现实。教育需要时间,教育改革需要耐心。面对教育理想与宏伟蓝图,我们要学会“慢”下来。这里所说的“慢”,并非不进取、不作为,而是指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办

教育。所以我们要明白教育是服务人的一生的,功利的教学都是短视的,是不关注长远的,不关注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别是我们在做教学研究时,也要把研究当成是一种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用心做好教育。 其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通过树木见到森林。书中怀特海老师所说的“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那时他还没有决定如何将它们合为一体”(P10),为主讲述了孩子学习课程之间的融合问题,他认为应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及课程中产生的系列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融会贯通,就能够“通过树木见到森林”。这与我国经常阐述的一句名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含义是相似的。毛泽东主席曾把这句话从哲学上的理解认为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即用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而词解为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确实,远大的眼光和渊博的学识(森林)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学习一个个具体问题(树木)的过程中升华出来的。只有当孩子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合为一体,教育才会达成同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还有,使学生接受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特别提倡,教育家们特别关注的问题。而通过对此书的阅读学习,让我了解到在八十几年前,怀特海在他教育的讲演中就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如:他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提倡引导他们自我发展。曾提到“令人悲哀的是,儿童时代的金色年华却常常笼罩在为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填鸭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许锡良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怀持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这位英国剑桥、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曾经作为罗素的老师、同事与朋友合著过《数学原理》一书,在学术思想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大思想家。他的《教育目的》虽然只是他的一些关于教育的讲座、报告与论文组成,但是,自成体系,逻辑严密,读了令人受益匪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就是这一句了: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个对教育目的的论断与杜威所说的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生长,其实是基于同样的逻辑与价值判断,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要真正理解这句话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人类的教育目的,经历了无数的探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至今仍然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教育的国家主义目的论与教育的个人成长论。我这里之所以不把通常所说的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引入,是因为,

按照杜威的说法,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并不矛盾,个人也是社会的人,社会则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的时候,其实也在指他在发挥自己的天赋与才能,在为社会作贡献,当我们说,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指教育促进了个人的身心健康,用身心健康的人及他们的个性才华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其实是指一个事件,只是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对立与矛盾的东西。只有国家本位或者政府本位才是与个人本位相矛盾的。因为,中国常常把社会与政府及国家混为一谈。才有这样的错误论述。 怀特海无疑是个人本位论者。当他把教育的对象定位为有血有肉的人,教育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的时候,怀特海的目光完全聚焦在活生生的个人定位上。任何教育,如果没有落实到血肉丰满的个人层面,都是无效的教育。理解了这个逻辑起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怀特海的教育目的论了。 人,如果离开了文化,就有如鱼离开了水。个人的知识与社会发生关联,在于通过文化环境起作用的。因此,怀特海开篇即这样说:“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对人类情感的感受。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然而,这句话正好击中了中国传统国学的要害。中国的《论语》正是零零碎碎的信息,这些信息甚至称不上是知识,而是由圣人即兴发出来的一些感想。一个民族数千年来就靠这些东西作为思想活动的材料,也难怪,这些零碎的信息并没有给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他早年就读并留校于英国剑桥大学,中年任教职于英国伦敦大学,晚年受聘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的目的》(1929)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影响深远,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他主张教育充满生机,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全面成长。 1. 对学生来说,专业学习通常是一种具有特殊兴趣的学习。学生之所以学习某种专门知识,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想了解这种知识。普通文化旨在培养大脑的智力活动,而专业课程则是利用这种活动。但不应过分强调两者之间这种简单的对立。在普通的文化课程中,学生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 2.人的大脑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处于一种永恒的活动中,精细而敏锐,接受外界的刺激,对刺激作出反应。你不能延迟大脑的生命,像工具一样先把它磨好然后再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起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必须即刻就进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一条很难遵守的规律。 3.教育是一种掌握种种细节的需要耐心的过程,一分钟,一小时,日复一日的循环。 4. 我们是在与人的大脑而不是与僵死的物质打交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作出展望——所有这些能力不是靠一条体现在各科目考试中的固定规则所能传授的。如果一个班级的课题纪律良好,那么就有可能向学生们灌输一定量的死板的知识。 5.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自我发展才是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而这种发展往往发生在16岁到30岁之间。 6.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的阶段时采用。 7.在大学里,理论兴趣和实际功用相一致。不管你向学生灌输的是什么细节,他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这种细节的机会是很小的;如果他确实遇到这种细节,那时他也许已忘记了你曾教他的有关此事的情况。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成人将会忘记你教他们的那些特殊的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直到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而背熟的细节,这时,你学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知识将会像明亮的日月一样长久保留在你的记忆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种参考书中查到。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是尊重,也是成全_心得体会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是尊重,也是成全 是尊重,也是成全 有幸拜读怀特海先生的《教育的目的》,我的心却不能随书页的合拢而平静,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仿佛作者在平静的心湖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 记得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在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在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不但传授知识给受教育者,也是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标榜者。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 那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指明灯,教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艺术般的作用呢?从本书中,我得到了大量的启示。正如本书中所体现的思想核心:教育要根据学生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设计不同的课程。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大脑是一个活跃的组织,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一种想法并不适合儿童,所以教育者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各种不同想法和意见。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本来就具有生活意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应该是教育的本质。所以,书中提出:理解抽象的思维,分析具体的事例。就是说用具体的生活例子来理解抽象的思维,又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具体的事例。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充满活力;才能培养学生思维,思考并对知识加以利用。 同时,怀特海先生还反对教学中指向不明的大量考试:“每一所

学校,要是训练男孩子们准备小小的一套考试,一定要受到毁灭的痛苦。”他尤其反对脱离学校具体需要的校外统一考试:“一个以考察学生个人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试制度,除了造成教育上的浪费以外,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只能是“扼杀文化的精华”。那些沉迷于考试和分数排队(学生排队、教师排队、学校排队),反复组织统考、不断印制试题的人们,是否求实地细想一下,这种工作的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呢? 是的,也许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被推行开来的今天,我们更要去考虑教育的目的。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办法从思维上更新观念,不能从根本上革新教育,那会如怀特海所说“从一种形式主义陷入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团陈腐呆滞的思想陷入另一团同样没有生命的思想中。”新课改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是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判断学生的需要,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推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教育的目的也许无法简单地明示,但作为教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对于生活的灵感、感悟和创造,“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 原来,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正是好的教育成全了好的人生。学会过美好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这就是完美教育的鹄的。好教育引导人们向善求真,引导人生向自由与光明的境界缓缓飞升。课业负担过重而令人疲惫、令人压抑的教育不是好教育,眼中只有“考生”而没有“学生”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充斥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_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五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_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五篇 目的是人类对活动结果的一种指向和规定。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是一个国家人才利益 的意志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规范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的规 律性和社会的需要性。因而,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下面是 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 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把思考和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还指出在生活和劳动中,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而教育的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同 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反思我们现在,由于教育的目的和课堂的模式决定了中国的学生会出现大量的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差生”和“坏生”。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完全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各种各样的知识挤压教给他们。北大教授郑也夫把中国12年中等教 育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他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 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而分数变成为了划分“优秀学生”同“差学生”之间的唯一衡量尺。更重要的是我们 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传授其思想。只 是单纯得为了解题而解题,为了考试而考试。郑也夫教授精辟的论述,已经把我们在教育 中存在的问题全部揭露出来。我们认真去想想,这些用于考试的内容真能让学生们去解决 生活中遇到的多少问题吗? 在美国,小学教育便设置了这样一类课程,例如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解决压力,还有 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学会制定计划并行动、学会享受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断、 如何将想法明确地告诉对方等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开设关于品格教育的课程。如同理心、尊重、勇气、幽默、责任感、毅力、忠诚、诚实、合作、宽容、公民意识和原谅等等,以上这些课程在我们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甚至连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还需修炼。在生活中,种种行为规范其实就是从很小就开始潜移默化了,并不是像我们只是喊 喊口号,或者只是关注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多用的“琴棋书画”。事实上,中国家长很多年 前已经意识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怎么样才算不输在起跑线上,只有培养孩子好的 习惯、自信和健康的体魄,以及兴趣、独立思维和健全的人格,才算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当今中国却是歪曲其本意,拔苗助长。做了很多完全是违背孩子兴趣与意愿的东西,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 本学期,学校给我们发了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这本书。作者怀特海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祖父曾经是一位校长,父亲也先后从事过教育和宗教工作。受家庭的影响,他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1929年出版的《教育的目的》是他的代表作。 这本书一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教育的目的”是他主要的教育思想。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从科学和逻辑方面考察教育时,他说:”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有害的。”所谓知识的利用,是指把它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这实际上是说,理论知识必须在学生的课程里具有可应用性。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

动活泼起来。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还值得关注的是怀特海对教育节奏的论述。他说:”生命中存在着很微妙的涉及智力发展的周期,他们循环往复的出现,每一个循环期都各不相同,且每次循环期中又再生出附属的阶段。”缺乏对智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的认识是我们的教育呆板无效的主要原因。 智力发展的过程分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三个阶段。教育是这个循环周期过程的持续不断地重复。怀特海提醒说:”我们应该坚决摈弃这样的观念:在教育中设定不切实际的遥远的目标。”孩子在青春期的浪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决定了他将来的生活如何被理想和想象所塑造和丰富。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成功在于,它承认了浪漫在孩子的智力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智力发展的过程显示出一种节奏性,这种节奏包含着一种互相交织的循环,而整个过程作为发展的小漩涡,又被一个具有相同特点的更重要的循环周期所控制。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自始至终地存在,但是交替地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交替形成了不同的循环周期。 怀特海说:”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自由和训练是教育的两个要素,在儿童身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作为1名1线教学工作者,教学内容基础,教学工作具体,有时候在繁琐的工作当中,很容易忘了属于这1份职业的星斗与大海,更多是沉醉在平常的单1重复当中。但是,越是基础的工作,越需要有1个远大的高屋建瓴的向导,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前行。这本书的主题虽然有些宏大乃至沉重,但全篇读完,能让读者对教育工作者的真正任务产生进1步的思考。特别是第1章到第3章,令我非常有收获。这本书当中,怀特海针对当时英国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此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但对今天的中国教育现状,依然具有1定的参考价值。 怀特海认为,教育是为了生活和生命而存在的,并围绕生活而展开运行。凝炼成为1句话就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也就是说他主张将教育与生活联系在1起,并把学生视为有血有肉的个体,而不再是工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鲜活的生活当中,再通过生活实践来验证知识的科学性,而不是当1个知识的搬运工,机械地将知识填装到学生的大脑中。毕竟教师就是教育目的最直接的实行者之1,也就是说1名教师在立足于教育现实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有1份坚定的教育信心和寻求。 书中提到:“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对这1点,我也感触颇深。单纯的概念必须要结合生活当中能接触的实际事物来举例,学生们才会又快又好地掌握。在解答1些具体问题时,带入到生活场景,学生们也会更印象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这个做法也值得我继续发扬光大,在备课时斟酌如何结合当下学生们爱好的话题上多花心思。 关于教育的节奏,怀特海结合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分为

3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及综合应用阶段。在他看来,教育的节奏,是指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学习方式应当在学生的智力发育到达适当阶段时采取。不同的情况下,这3个阶段开始的时间和延续的时长都不尽相同,而我们的教育应当是这样1种不断重复的周期。所谓教育有周期,其实就是教与学都有周期,从“教”的方面讲,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从“学”的方面讲,有1个接受进程乃至是反复练习的进程都是常见的现象。这就要请教师要有计划性的同时更要有充足的耐心。 在教育的节奏这1章里,怀特海还特别提到:“如果教师在满足学生有节奏的渴望方面恰到好处地起鼓励作用,学生1定会不断地为某种成绩而欣喜,不断地重新开始。”这1句话我是10分赞同的,在教学进程中,学生们非常需要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很多时候,1句简单的赞美,就可以够激起学生们更加积极的学习热忱。希望自己能时时牢记这1点,努力给予我的学生们更多的正面反馈,帮助他们投入到学习的乐趣当中。 这本书在让我透过平常教学工作之外,能更多地去思考关于教育的本质,对我而言大有裨益。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 副本

用心体悟教育的真谛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最近阅读了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几乎每个段落都有精辟、深刻的论述,初读时,就被怀特海的一些观点深深地震撼了。再次阅读时,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这本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和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思考中,我不断地追问着教育的真谛。 怀特海先生是英国数学家、教育家。他提出“两条教育的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二,“所教科目务虚透彻”。这一重要思想至今被人们广泛关注而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知识概念,认为一切教育的中心应该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这些论述,仍是今天的学校实践中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怀特海先生反对灌输式教学,他呼吁教师不要认为“只要学生纪律好,总能把一定分量的无活力的知识灌进他们的脑子里去”。他举例说,教儿童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掌握,但目的何在呢?传统回答是:锻炼心智。他指出:“这个回答虽有部分真理,但有一个根本的错误,就是很可能窒息现代世界的才华。”把儿童的心智比做死的工具,不管其创始人的权威和影响有多大,怀特海谴责这是“教育理论中的最致命、最错误、最危险的概念之一”,并且极富意义地指出:“心智决不是被动的;它是一种永不休止的活动,灵敏、富于接受性、对刺激反应快。”这或许是后现代课程家们最感兴趣的思想之一。只有把

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才能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浪费和厌倦现象。 怀特海先生除了广泛接触和评析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外,还深刻揭示了儿童成长的阶段和学习道路。他提出“教育韵律”——渲染、精确和概括化,认为这三者不断统合而非序列地排列。他提倡在小学和初中以观点的渲染和游戏为主,精确和掌握的发展始于高中,而抽象和概括则为大学时期的焦点,学校若脱离这一大致的计划,将违背学习的自然韵律。它有益于教师认识不同时期的学生学习特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值得我们深深体悟。 通过阅读我收获了太多太多。我想,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确实应该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追问,多一些展望。在思考中,在追问中,在展望中,我们定能看到属于我们的教育的春天!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大师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把思考和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还指出在生活和劳动中,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而教育的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同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反思我们现在,由于教育的目的和课堂的模式决定了中国的学生会出现大量的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差生和坏生。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完全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各种各样的知识挤压教给他们。北大教授郑也夫把中国12年中等教育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他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而分数变成为了划分优秀学生同差学生之间的唯一衡量尺。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传授其思想。只是单纯得为了解题而解题,为了考试而考试。郑也夫教授精辟的论述,已经把我们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全部揭露出来。我们认真去想想,这些用于考试的内容真能让学生们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多少问题吗? 在美国,小学教育便设置了这样一类课程,例如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解决压力,还有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学会制定计划并行动、学会享受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断、如何将想法明确地告诉对方等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开设关于品格教育的课程。如同理心、尊重、勇气、幽默、责任感、毅力、忠诚、诚实、合作、宽容、公民意识和原谅等等,以上这些课程在我们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甚至连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还需修炼。在生活中,种种行为规范其实就是从很小就开始潜移默化了,并不是像我们只是喊喊口号,或者只是关注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多用的琴棋书画。事实上,中国家长很多年前已经意识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怎么样才算不输在起跑线上,只有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自信和健康的体

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精心整理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1861—1947年)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和罗素合着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久性的伟大学术着作之一;他创立了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教育的目的》则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全书一共六个章节,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自由与纪律的节奏》、《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大学及其作用》,涵盖了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引导他们自我 一起,并把这种理想融入自己的人格、信念、操守以及职业规范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大潮下,这种信念与理想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教育这一“象牙之塔”面临着新的分化、蜕变,有的开始裂变甚至开始沉沦:那种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荣的道德操守日渐泛商业化,工作以能否为自己带来经济收益作为是否成功的标志。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大脑当作无生命的工具,当作一种僵死的物质,一种感受器,一种储存器,学生只是消极地接收知识,被动地接收知识,于是,任何知识、任何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成为呆滞的、凝固的、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一种储存。学生也就没有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活生生的生命思维。 怀特海指出:“在普通的文化课程中,学生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当下的教育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受那种急功近利、简单化的

谈谈我对《教育的目的》的理解

谈谈我对《教育的目的》的理解 《教育的目的》一书是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先生的教育代表作,其深刻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影响深远,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这本书是对英美教育的观察与总结、指导与推动,英美甚至整个西方国家之所以如此发达,与这本书有很大关系。可以说,这是影响欧美命运的一本书!这本书写于1929年,虽然迄今近百年,可是这本书中那些智慧的光芒依然璀璨闪耀——毫不过时,时至今日,更显生命力! 读完了全书,再回头来思考什么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受教育者,我们也都是教人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等,可以说,教育——它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可是——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怀特海先生提出的教育的目的: 在前言里,本书作者怀特海先生明确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也是始终贯穿本书所有章节的一个主题。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台湾地区教育的目的: 台湾地区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之目的以培养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人文涵养、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并促进其对基本人权之尊重、生态环境之保护及对不同国家、族群、性别、宗教、文化之了解与关怀,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化国民。” 如果说,怀特海先生的教育的目的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的,那么我国和台湾现有的教育目的就更像是从国家角度去制定的,它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国家的利益而非个体的发展,这样的目标是否有点离我们太遥远有点让人难以去实施?在第二章中,作者再次强调我们应该坚决摈弃这样的观念:在教育中设定不切实际的遥远的目标。我认为当前我国的教育目标和台湾地区的目标对我们来说就属

读教育的目的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最近读了怀特海教授的《教育的目的》,收获颇多。 教育有什么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正确地理解生活,过去的知识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的头脑聪慧,使我们能够自信地面对现在。所以,教育培养的人必须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人们奠定生存的基础,而文化为人们指引生活的方向,把人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这番话让我这个长期生活在应试教育泥淖中的老师真有醍醐灌顶之感。 过去,我们绞尽脑汁给学生传授知识,目的好像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即使搞一些实践,谈一些思想,做一些拓展,也是因为考试中有这样的题,我们在这些活动中关注的不是学生到底有什么真实的思想,他的实践能力是否有利于他当下生活的改变,而是他是否经过活动得到了考试中能得分的思想和能力,虽然有时候这也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因为考试要有的思想和能力我们老师都没有真正弄懂。教育沦为人生存的工具。文化?根本不在我们的考虑之列,或许我们自身就是一个没有方向的人,因为我们当初受的教育和我们给予学生的教育是一样的。经常遇到学生问我学习有什么用或学习某个具体的知识有什么用,而我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学习是为了考上更好的高中,更好的大学,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有人直言就是为了当官发财找美女。教育目的的庸俗使我们无论怎样折腾,教与学的过程都必然是索然无味的,教与学的方式都必然是枯燥无趣的,教与学的结果都必然是可笑无聊的。 因而,搞清教育的目的至关重要,它是根,决定着一切。真正弄清教育的目的,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老师自己就是一个过滤器,自然会想到首先要评价知识,即对学生理解当下的生活是否有用?怎样讲述或学习才能对当下的生活有用?然后我们就会对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的评估进行改造,教育才能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发展。我们就会在每一次学习教程中重视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表达,去与他自己的感觉、情感、希望和思维相联系,从而感到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老师就不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相剥离,学生也不会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相区别,它们本身就是一体化的,是有机融合的,生活就是教育的全部源泉和内容,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在生活中学会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的。 随之而来的第二点也非常之重要。我们明了了教育的目的,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急功近利,总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怀特海教授紧接着就谈到了教育的节奏和自由与纪律的节奏。就像庄稼要成熟,必须经过四季的洗礼一样。一个人的成长,也要经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在学生的智力发育达到适当的阶段时采用”。目的正确,而方法操之过急,结果适得其反的事情我们做得还少吗?我们可能受到一些不加分析的励志故事的影响,比如巴金十岁就能背《古文观止》,冰心十多岁就能通读《红楼梦》,所以认为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这样,于是,孩子小小年纪就背这学那,使有些孩子苦不堪言;或者看到某些人大器晚成,就认为孩子小时候不用管,长大了自然就明白的认识,所以小时候孩子变成“任我行”,可劲玩耍。这两种想法和做法应该说都是盲目的。首先,没有注意到智力发展是有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有要做的事情,错过了就永不再来。婴儿学习语言的时期错过了,就永不能学会语言,“狼孩”就是例子,所以,提前做和拖后做都是不对的,正确的是按照智力发展的节奏,按照个体自身的特点,在正确的时间干正确的事情。 “浪漫——精确——综合”是智力发展三个阶段,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精确阶段是对知识系统精确阐述的阶段,代表知识的增加和补充,学生在这个阶段需要接受一种特定的分析事实的方法。而综合阶段就是知识已经成为背景,人们在做事情时,不会再去想程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 盼望已久的假期终于到了,这个假期不仅仅是调养休息的时间,也是自我提高,充电学习的好机会,利用假期时间,我阅读了一些教育名着,有所感悟,现将一些心得记录如下。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这位英国剑桥、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曾经作为罗素的老师、同事与朋友合着过《数学原理》一书,在学术思想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大思想家。他的《教育目的》虽然只是他的一些关于教育的讲座、报告与论文组成,但是,自成体系,逻辑严密,读了令人受益匪浅。 英国人怀特海写了这本书,讨论教育的目的,虽然谈及的教育体系来自于英国,读了之后,感到它简直就是专门为当前中国人写的。书中讨论的问题对中国非常有针对性。 我国的教育法解释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遍的问题是把人当成工具来培养,要把人塑造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人是为建设服务的,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怀特海则在书中写道“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

较之教育法的解释要明确而富有内涵,特别是它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虽然我们有时也这样说,但我们做到了吗回到家里,还在上小学的妹妹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为了考得高分,不得不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普遍的功力化,教育似乎全为了考试。 我们要培养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是基础,文化则引领他们进入更高远的境界。但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缺乏足够的重视。这导致我们的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他们失去了对美的感受,他们变得冷漠、自私、缺乏责任感......这一切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慢慢渗透美育和道德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成为既有文化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 怀特海提出教育体制中要特别注意的“两条戒律”:其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的科目”,其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这一重要思想至今被人们广泛关注而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知识概念,认为一切教育的中心应该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说得何等好啊!这些20世纪前期的论述,仍是今天的学校实践中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大量复现式的枯燥教学,知识同实际脱节,是今天的学校教育最突出而严重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减负总是减不下来的一个根本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