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和室内空气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和苯乙烯的测定。本标准也适用于常温下低湿度废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2方法原理

用活性炭吸附采样管富集空气中苯系物后,加二硫化碳解吸,经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或峰高)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

3.1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烯均为色谱纯试剂。可使用有证商品标准溶液。

3.2二硫化碳(CS2):使用前经色谱检验,如有干扰峰应按(8二硫化碳纯化)方法

3.3载气:氮气,纯度99.999%,用净化管净化。

3.4燃气:氢气,纯度99.99%。

3.5助燃气:空气,,用净化管净化。

4仪器

4.1气相色谱仪,配有FID检测器。

4.2进样器

4.2.110μl微量注射器,100μl微量注射器。

4.2.2毛细柱,填充物:DB-WAX30m×0.32mm×0.25μm

4.2.3磨口具塞试管5ml。

4.2.4微量注射器1-5μl,精度0.1μl。

4.2.5无分度吸管:1ml。

4.3活性炭吸附采样管

采样管内装有两段特制的活性炭,A段100mg,B段50mg,A段为采样段,B 段为指示段。详见图1

(取长10cm,内径6mm玻璃管,洗净烘干,每支内装20-50目粒状活性炭0.5g)活性炭应预先在马福炉内经350℃灼烧3h,放冷后备用),两端用玻璃棉充填。

4.4空气采样器流量0-1.5L/min内精确保持流量。

5样品

5.1样品采集

5.1.1采样前应对采样器进行流量校准,在采样现场将一只采样管和采样装臵相连,调整流量,此采样管只作调节量流量用,不用作采样分析。

5.1.2敲开活性炭采样管两端,与采样器相连(A端为气体入口)检查气密性,以0.2L-0.6L/min的流量采气1-2h(废气采样时间为5-10min)。若大气中含有较多的颗粒物,可在采样管前连接过滤头。同时记录采样器流量、当前温度、气压及采样时间和地点。

5.1.3采样结束,再次记录采气流量,取下采样管,立即用四氟乙烯帽密封。

5.1.4现场空白

在采样现场敲开一只活性炭管两端,立即用四氟乙烯帽密封,和采样管一起带回实验室分析。

吸取1.0ul解吸液注入色谱仪,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高(或峰面积),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同时用同样方法测定空白管。

6计算

按公式(1)计算苯系物成分的浓度:

ρ=(W-W

0)×V/V

nd

式中:

ρ-气体中被测组分浓度(mg/m3);

W-由校准曲线计算的样品解吸液的质量浓度,ug/ml;

W

-由校准曲线计算的空白解吸液的质量浓度,ug/ml;

V-解吸液体积,ml;

V

nd

—标准状态下(101.325kpa,273.15K)的采样体积,L。

6.1结果的表示

当测定结果小于0.1mg/m3时,保留到小数点后四位;大于等于0.1mg/m3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一0128—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 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但是随之而来的 室内空气污染却不容忽视.苯系物苯系物 是室内主要挥发性有机物之一,是密闭环 境中的主要污染物,通常包括苯,甲苯,乙 苯,邻,间,对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八种 化合物.室内装修中苯系物作为溶剂,黏合 剂,添加剂被广泛用于溶剂型涂料及板材 中,并以蒸气状态存在于空气中.一般是通 过呼吸吸人或皮肤吸收而使人中毒,且具 有致癌的危险性.目前,测定室内空气中苯 系物的方法主要为二硫化碳解吸一毛细管 气相色谱法检测苯系物气相色谱法,分析 结果准确可靠.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1)Agilent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化 检测器(FID). (2)试剂①二硫化碳:色谱纯,低苯. ②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均为色谱纯. ③苯系物标准贮备液. 表1 将苯系物标准于20℃的环境温度下平 衡20min,用100L微量注射器分别吸取色 谱纯苯系物标准物,准确称重,以二硫化碳 为溶剂配制成浓度为500mg/L的苯系物混 合标准贮备液.苯系物标准的使用量见表1. ④苯系物混合中间液.将苯系物标准 贮备液于20℃的环境温度下平衡20min,准 确吸取20.Oral于lOOml容量瓶中,用二硫化 碳稀释至刻度摇匀,配制成质量浓度为 100mg/L的苯系物混合中间液. 1.2色谱条件 (1)色谱柱:DB-624毛细管柱(3O.Omx 0.32ramx0,25Hm). (2)载气:氮气,纯度大干99.999%. (3)色谱条件: ①柱温:65℃.②检测器:280℃.③汽化

室:l80”C.④Flow:2.0mL/min.⑤分流进 样,分流比为l0:l.⑥进样量:1.OL. 1.3测定方法 用活性碳采样管采集室内空气l5L,流 量为0.5L/min,将活性碳管中的活性碳移 人10.OraL具塞试管中,准确加入2.0mL二 标准物名称用量 苯 甲苯 乙苯 邻二甲苯 闾二甲苯 对二甲苯 苯乙烯 V=50(mg)/o.878(mg/ltlL)=56.95taL v=sO(mg)/o.~6(mg/L)=57.74L V-50(rag)/0.866(rag/L)=57.7L V=50(mg)/O.878(mg/L)=56.95L V=5o(mg)/O.863(mg/L)=57.94L V=50(mg)/O.86O(mg/I./L)=58.14¨L V=~O(rog)/o.905(mg/L)=55.2.5pL 表2 28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硫化碳,振荡,浸泡半小时一下,取1.0L 进样.以保留时间定性,用外标法定量. 1.4苯系物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苯系物混合中间液配制为浓度为0, 10.0mg/L,20.0mg/L,40.0mg/L,50.0mg/ L,按上述分析条件进行测定.将苯,甲苯, 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 苯,苯乙烯的响应值(峰面积)与质量浓度 (mg/L)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的标准曲线回 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2. 2结果与讨论 2.1标准品和样品的色谱图如图1.2所示 2.2结果分析 根据部分样品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 苯系物污染中,甲苯,苯污染比较严重,但 二甲苯总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的标 准中,对苯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许多材料 厂家会避开苯的使用,同时为了达到产品 的效果,就用采用甲苯,二甲苯等相似的物 质,从而造成了污染的严重.同时,采用溶 剂解析一气相色谱法分析室内空气中的苯

保温材料检测作业指导书

保温材料检测作业 指导书

1.检测目的及适用范围 1.1目的:经过对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密度、压缩强度、导热系数的检验及分级来判定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2范围:适用于泡沫塑料、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压缩强度以及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导热系数、干表观密度、抗压强度进行检验及分级。 2.检测依据标准 《泡沫塑料及橡胶表观密度的测定GB/T6343- 》 《硬质泡沫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GB/T8813- 》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B/T10294-》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1- 》 《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1- 》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 3.检测仪器设备要求及保养维护 3.1 所需仪器设备及其参数: 电子天平:最大称量100g,精度0.001g;

游标卡尺:0~125mm 精度0.02mm; 烘箱:灵敏度±2℃; 天平:精度0.01g; 干燥器:直径大于300mm; 钢板尺:500mm;精度1mm; 组合式无底金属试模:300×300×30mm; 玻璃板:400×400×(3~5)mm; 压缩试验机:最大试验力10kn, 试验力测量误差±1%,位移测量误 差小于±5%,试验力等速率控制精度±0.5% 设定值,恒试验力、恒位移速率控制精度± 1%设定值; 导热系数测定仪:试件规格:(计量)150×150(mm)-(防护) 300×300(mm),试件厚度:~37.5mm,导热 系数测定范围:0.01~1W/(m·k),冷板温 度:-3~90℃,热板温度:≤120℃,测试重 复性:≤1%。 材料切割机:最大经过材料厚度:200mm;最大成型尺寸:(长 ×宽×高)600×600×200(mm) 3.2 仪器设备的计量要求 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检定/校准有效期内计量证书。 3.3仪器维护保养,自检要求 3.3.1电子万能试验机维护保养要求

抽样作业指导书

分发部门及会[ √ ] [ √ ] [ √] [ √ ] [ √ ] [ √] [ √ ]管理 层 财务 科 行政 科 品保 科 生产 科 营销 科 技术 科 文件更改申请通知单(表号:)No: NFA-WI-0060 申请部门品保科更改单编号(更改序列 号) 申请日期2014-03-07修订版版本/次 文件名称抽样方案作业指导书更改 前 C/0 文件编号NFA-WI-0060更改 后 D/0 更改的原因更改前内容更改后内容完善抽样 方案 见原C/0版见D/0版…

签 说明事项: 1. 文件更改(或新增)应由相关文件的编制部门提出申 请幷填写本表交文管部门;由于本更改引起的相关文件更改应在更改原因之栏填写; 2. 文件更改之更换(或换页)应按规定对发放(或回 收)作好相应的记录; 3. 回收的作废文件应进行销毁(或按规定另行处置)幷 作好相应记录,作废的原件应按规定作好标识幷保留。 会签意见: [ ]可 [ ]否 [ ] 再议 批准 管代审 核 申请人 实施日期:2014年03月07 日 更改标记更改单号实施日期版次更改标记更改单号实施日期版次更改标记更改单号实施日期 版次

1 目的 明确产品最终检验时抽样的水准。 明确产品进料与成品检验(出货)时的抽样水准,使各检验过程均有标准可循。 2 范围 2.1本标准适用于连续批产品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抽样方案和判定方法。 2.2该标准适用于我司进料检验(包括出货),抽样方案请参考表一、二、三、四,其AQL值为MA:0.4, MI:0.65。 2.3该标准适用于生产车间汽车线类产品,抽样方案参见表五,其AQL值为:0.4。 2.4本标准规定了连续批的抽样检验方法。 3 定义 3.1 产品:是指所有需最终检验的货品(包括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 3.2 正常检验:是按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标(GB/T2828.1- 2003/ISO 2859-1:)(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进行的检验。 3.3 加严检验:是按加严检验单次抽样计划标(GB/T2828.1-2003/ISO 2859-1:)(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进行的检验。 3.4 放宽检验:是按放宽检验单次抽样计划标(GB/T2828.1-2003/ISO 2859-1:)(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进行的检验。 3.5 免检检验:当零部件进料无法检测(已经超出我司现有检测水准)时,可以转为免检检验项目。 比如色粉、色母、等。 3.6 C=0检验:当客户有要求为零缺陷时,例如whisper产品—客户要求零缺陷,则执行该抽样标准。 3.7 所有抽样方案均在《GB/T2828.1-2003/ISO 2859-1 :1999 标准》(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基础上转化而来,转化方

污水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污水采样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HDJCZ-ZY-02-2016 版本:第一版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实施日期:2017年12月15日 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监测站 2017年12月15日 1 目的 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依据标准: HJ 493-2009、HJ 586-2010、HJ 776-2015、HJ84-2016、HJ 637-2012、HJ 828-2017 、HJ 503-2009、HJ694-2014、HJ 505-2009、HJ484-2009、GB/T 14204-1993) 3 采样设备 4 采样程序 5 采样的安全防护 1·0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2·0 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 技术指导》和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3·0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 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 装。 3·1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 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4·0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4·1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 站长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 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4·2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 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4·3 现场采样的实施 4·3·1样品的采集: 、硫化物、油类、悬浮物、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 5 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4·3·1·1 采样方法: 4·3·1·1·1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 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控制编号:TRIYN-302-2012 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7页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及适用范围 目的 制定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对环境监测的过程质量控制进行规范,为中心站实验室监测工作提供质量保障。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环境监测所有监测项目 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确定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穿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即布点与采样、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环节。表1 描述了各个环节与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关系。 表1各环节对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 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QC)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其目的也是为了出具“五性”的环境监测数据。为了更好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刻不容缓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从而使监测数据具有法律作用。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或/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CNAS-CL01:2006)(等同采用 ISO/IEC 17025:2005)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体系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使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下高效、规范的运作。 2、样品采集 根据监测方案所确定的采样点位、污染物项目、频次、时间和方法进行采样。 必要时制订采样计划,内容包括: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交通工具以及安全保障等。 采样人员应充分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了解监测点位的周边情况,掌握 采样方法、监测项目、采样质量保证措施、样品的保存技术和采样量等,做好采 样前的准备。 采集样品时,应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并对采样准备工作和采样过程实行必要 的质量监督。需要时,可使用定位仪或照相机等辅助设备证实采样点位置。 样品管理 样品运输与交接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样品性质稳定,避免沾污、损 失和丢失。样品接收、核查和发放各环节应受控;样品交接记录、样品标签及其 包装应完整。若发现样品有异常或处于损坏状态,应如实记录,并尽快采取相关 处理措施,必要时重新采样。 样品保存

土壤采样、样品保存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土壤采样、样品保存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1.1 采样点的布设: 收集各级土壤图、常年生产情况、设计并印制调查内容表格等。收集资料,主要用于了解行政区内土壤分布规律、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采样计划,包括采样具体地点、采样线路、采样数量等。在采样前,综合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确定采样点位,形成采样点位图。 为使样品具有代表性,在采样布点前,首先要对监测地点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土壤性状、污染历史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代表一定面积的地区或地块布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 例:受大气点污染源影响的地段,以污染源为中心,根据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方位布点,烟云落地区域应多设采样点; 受污灌影响的区域,应考虑水流途径和距离,同时选择对照地区布置采样点。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对角线法、梅花形法、棋盘式法、蛇形法。其中: 对角线法: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受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梅花形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 棋盘式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面完整、但土壤较不均匀的田块,该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 蛇形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土壤不够均匀、采样点较多的田块。

1.2 采样工具 准备GPS、采样工具、采样袋(布袋、纸袋或塑料网袋)、采样标签等。常用的采样工具包括:土钻、采样筒、小型铁铲等。 1.3 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应是监测目的而定。了解土壤污染情况:采样深度取20 cm耕作层土壤,20~40 cm耕作层以下的土壤;如需了解土壤污染的深度,则应按土壤剖面依层次取样。 1.4 采样量: 可单点取样测定,也可多点取样混合后测定。每个采样点取样1Kg,多点混合样可用四分法缩分,保留1Kg样品。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样品制备:※风干: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及时放在样品盘上,摊成薄薄一层,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严禁暴晒,并注意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风干过程中要经常翻动土样并将大土块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时剔除侵入体。 ※碾碎机械或人工方法把全部样品逐级破碎; ※过筛全部通过2mm筛孔,不可随意丢弃难于破碎的粗粒; ※缩分四分法反复缩分,弃去多余样品; ※制样用玛瑙研钵研细,全部通过0.15mm筛孔,混匀。

JTGE40—2007土工检测作业指导书

土工检测作业指导书目录 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1.2检测项目 1.3技术指标 2.检测仪器及环境要求 2.1检测仪器 2.2环境要求 3.取样方法、取样数量、频率以及注意事项3.1取样方法 3.2取样数量、频率 3.3注意事项 4.土工分项操作步骤 4.1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4.2含水率试验(酒精燃烧法) 4.3密度试验(环刀法) 4.4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 4.5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 4.6液塑限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4.7击实试验 4.8室内承载比(CBR)试验 5原始记录处理方法 6.异常现象及意外情况处理办法 土工检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对工程用土进行检测。 1.2检测项目 含水率 密度 颗粒分析 液限 塑限 击实 承载比(CBR) 1.3技术标准 JTG 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T0103-1993(JTG E40-2007)土工含水率试验(烘干法) T0104-1993(JTG E40-2007)土工含水率试验(酒精燃烧法) T0107-1993(JTG E40-2007)土工密度试验(环刀法) T0115-1993(JTG E40-2007)土工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 T0116-2007(JTG E40-2007)土工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 T0118-2007(JTG E40-2007)土工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法)T0131-2007(JTG E40-2007)土工击实试验 T0134-1993 承载比(CBR)试验 GB/T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2.仪器仪器及环境要求 2.1仪器设备 2.1.1含水率 2.1.1.1电热干燥箱 2.1.1.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2.1.1.3称量盒 2.1.1.4干燥器 2.1.1.5酒精:纯度95%、滴管、火柴、调土刀

大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大气采样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目录 (一)氟化物采集与计算 (二)硫酸盐化速率采集与计算 (三)大气降水采集 (四)二氧化硫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五)氮氧化物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六)灰尘自然沉降量采集与计算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小时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测定。 2、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方法要点 空气中氟化物与浸渍在滤纸上的氢氧化钙反应而被固定,用电极法测定,求得石灰滤纸上氟化物的含量,反映在放置期间空气中氟化物的平均污染水平。 4、器材 4.1石灰滤纸法标准采样装置 4.1.1采样盒:外径13厘米,内径12.6厘米,高2.5厘米(不含盖)的平底 塑料盒,具盖及塑料环状长垫(外径12.5厘米,内径11厘米)。 4.1.2防雨罩:采用盒口直径30厘米、盒高90厘米的搪瓷盒,盒底用铁皮焊 一个直径13厘米、高3厘米的圈,可安装采样盒。 5、操作步骤 5.1取一张石灰滤纸,平铺在平底塑料采样盒底部,用塑料环状长垫压好滤纸 边,再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条沿盒边压紧,将滤纸固定好,盖好盒盖,携至采样点。 5.2采样时将装好石灰滤纸的采样盒的盒盖取下,采样盒装入采样防雨罩的盒 底铁圈内并固定,使石灰滤纸面朝下暴露在空气中。 5.3样品放置时间为七天至一个月。放样品和收样品时应记录核对放样品地 点、采样盒编号及放、收样品时间(月、日、时)。 5.4收样品时,取下采样盒并旋紧盒盖,携回实验室。 6、计算 )/(S3n)3100 氟化物[μgF/(100cm2.d)]=(W-W 式中:W-样品石灰滤纸中氟含量(μg) -空白石灰滤纸中平均氟含量(μg/张) W S-样品滤纸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cm2) n-样品滤纸在空气中放置的天数,准确至0.1 天。

环境空气和废气 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和废气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GB/T5468-1991、GB/T16157-1996) 一、点检烟气分析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道气分析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水收集器及采样探针中是否有冷凝水; 2.5粉尘过滤器是否清洁; 2.6仪器充电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 2.7整个抽气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二、点检烟尘采样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尘采样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皮托管及采样嘴是否完好; 2.5干燥器中硅胶是否失效;

2.6洗气瓶中双氧水是否混浊; 2.7打印机是否正常; 2.8整个采样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三、样品交接(滤筒、样品瓶)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结束后采样人员与实验室内分析人员的样品交接。 2、操作步骤: 2.1 采样人员在现场监测结束回到实验室后应立即与样品分析人员进行样品交接。 2.2 在样品交接后,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应共同、完整、正确地填写样品交接单上各栏内容。 2.3 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必须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 3、注意事项: 样品交接单应随测试报告归档。 四、样品分析(滤筒、重量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前后滤筒的称重。 2、一般事项: 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有关规定。 3、器具与材料: 3.1器具 (1)分析天平精度0.1mg (2)烘箱0-300℃

最新试题-环境空气-苯系物-气相色谱法

试题苯系物环境空气气相色谱法 一、填空题 1、HJ 584 —2010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目标组分为_________ 种? 答案:8 2、HJ 584 —2010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主要干扰来自于 ___________ 中的杂质。答案:CS2 3、HJ 584—2010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当测定结果》O.1mg/L时,保留 _____ 位有效数字。 答案:3 4、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采集样品时,空气湿度应小于」。 答案:90 5、采集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样品时,采样前后的流量相对偏差应在_― 以内。 答案:10 6、采集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样品时,若活性炭采样管B段(后段)收集的组分量应小于A段(前段)的% ,则应重新采样。 答案:25 7、活性炭采样管的吸附效率应在%以上。 答案:80 8、采集的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样品,立即用聚四氟乙烯帽密封,避光保存,室温下_L 内 测定 答案:8 9、HJ 584 —2010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使用_________ 富集苯系物。 答案:活性炭 10、HJ 584 —2010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使用________ 解吸富集的苯系物。 答案:CS2 二、判断题 1、HJ 584 —2010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2010-12-01实施,是对GB/T 14670

—93《空气质量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的修订。() 答案:正确 2、标准方法HJ 584—2010,适用于环境空气和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也适用于常温低湿度废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答案:正确 3、CS2若有干扰峰,应对其进行提纯。() 答案:正确 4、HJ 584 —2010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只能使用填充柱。() 答案:错误 也可使用毛细管柱 5、HJ 584—2010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固定液为PEG-20M的毛细柱,异丙苯在邻-二甲苯后出峰。() 答案:错误 在邻-二甲苯之前出峰 6、HJ 584 —2010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苯系物,固定液为PEG-20M的毛细柱,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重合为一个色谱峰。() 答案:错误 分开为两个峰 7、采样管内活性炭分为A B两段。() 答案:正确 8、采样前应对采样器流量校准。() 答案:正确 9、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每次采集样品,都应至少带一个现场空白样品。() 答案:正确 10、采集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样品时,空气湿度太大以致在活性炭管凝结时,影响活性炭管的穿透体积和采样效率。()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生产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以下所附签名者代表已审阅并确认此份标准作业程序书所明列的细则且了解所有职责归属。

1.目的 1.1.为车间(配料间)空气、人员、器具、纯水、包材消毒提供微生物控制检测依据,最终保 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车间(配料间)空气、人员、器具、纯水、包材消毒的微生物控制和检测。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本标准的制定、修改、解释,对规定内容进行检测。 3.2.生产部:负责车间空气、人员、器具、纯水、包材消毒的微生物控制。 3.3.储运部:负责配料间的微生物控制。 4.作业内容 4.1.车间(配料间)空气菌落总数内控标准 4.1.1.制作间<1200cfu/m3,即<8cfu/平皿。 4.1.2.预处理间、配料间(配料中转间)<1000cfu/m3,即<7cfu/平皿。 4.1.3.半成品中转间、半成品库(含液洗库)、分装走廊、分装间、冷配间、净瓶储存室 <800cfu/m3,即<5cfu/平皿。 4.1.4.抽检频率:制作间、预处理间、半成品中转间、半成品库、分装间走廊、分装间、 冷配间、净瓶储存室、配料间(配料中转间)每周至少抽检一次。 4.1. 5.包装间每周抽检一次,不作为判定依据,只作为空气质量跟踪和检查的参考依据。 4.1.6.取样数量:制作间6个,冷配间3个,包装间5个,预处理间3个,净瓶储存室3个, 膏霜半成品库3个,液洗半成品库3个,半成品中转间2个,分装走廊3个、分装间5个,配

料间4个,配料中转间2个。 4.1.7.取样方式:取样皿按取样区域面积均衡放置(不得放于风口处或进出口处),暴露 时间5分钟,离地面不得低于40cm,不得高于1.5m。 4.1.8.检测方法:按照《车间洁净度检测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测。 4.1.9.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取平均值,如不符合上述标准则判定为不合格。 4.2.车间(配料间)空气霉菌内控标准 4.2.1.分装间、分装走廊、净瓶储存间、冷配间、半成品中转间、半成品库<500 cfu/m3 , 即<3cfu/平皿。 4.2.2.制作间<1000cfu/m3 ,即<7cfu/平皿。 4.2.3.预处理间、配料间(配料中转间)<800cfu/m3,即<5cfu/平皿。 4.2.4.每月至少抽检一次。 4.2. 5.取样数量同4.1.6;取样方式同4.1.7;检测方法:同4.1.8。 4.2.6.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取平均值,如不符合上述标准则判定为不合格。 4.3.纯水菌检内控标准。 4.3.1.纯水每天生产前抽检一次,内控标准<100cfu/ml。 4.3.2.取样:每天生产第一料加水前从出水口取样,分成两份作平行样,取平均值。 4.3.3.检测方法:同4.1.8。 4.3.4.判定: 根据检测结果取平均值,如不符合上述标准则判定为不合格。 4.4.器具菌检内控标准 4.4.1.准灌装机料斗、输料管道、勺子(或铲子)、半成品桶内壁、导流槽等与膏体接触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 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 .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 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 .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 (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 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 接受采样任务单 ● 采样的准备 ●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a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 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 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 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c. 现场采样的实施 d .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 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 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 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 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 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 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环境检测水质采样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二、依据标准 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2.《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 3.《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三、器具 1.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样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他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2.样品容器 四、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准备 ·现场采样实施 ·样品交接 1、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山东嘉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程序文件》JYJC/A-2014(第一版)的规定,中心化验室从营销管理部接受采样任务单同时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项目、频次等内容。

2、采样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中心化验室安排采样人员(须两人以上)准备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携带相应的水质采样原始记录表格,并根据现场情况详细填写表格内容。 3、现场采样的实施 、废水采样方法 3.1.1 测定pH、COD、BOD5、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等见表 1—1。 实际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1M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等于1M时,在水深1/2处采样。 一类污染物(总共、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二类污染物(ph值、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氟化物、磷酸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彩色显影剂、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元素磷、有机磷农药、粪大肠菌群、总余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3.1.2、注意事项 a.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禁止预先用水样冲洗,应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报告 检测项目:空气中苯系物的测定 使用标准:HJ 584-2010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 1 操作 (1)分析条件 色谱柱:RTX,60mx×0.32mm×1μm 柱箱温度:70℃保持5分钟,以5℃/min速率升温到120℃保持2min;柱流量:2 ml/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尾吹气流量:48 ml/min;空气流量:350 ml/min。(2)试剂配制 二硫化碳:分析纯,经色谱鉴定无干扰峰。 标准储备液:苯系物编号为BWT900516-1000-E(浓度定值1000±20μg/ml)的有证标准物质用二硫化碳稀释10倍得到100μg/ml标准储备液。 (3)校准曲线绘制: 分别取适量的标准储备液,稀释到1.00ml的二硫化碳中,配制质量浓度依次为1.0、2.0、3.0、4.0和5.0μg/ml的校准系列。分别取标准系列溶液1.0μl注射到气相色谱仪进样口。根据各目标组分质量和响应值绘制标准曲线。 (4)加标回收 在活性炭采样管中注入一定量标准储备液,放置半小时。然后将活性炭采样管中A段和B段取出,分别放入磨口具塞试管中,每个试管中各加入1.00ml二硫化碳密闭,轻轻振动,在室温下解吸1h后,待测。 2 方法检出限 进一针1.0μg/ml的标准使用液,在目标峰附近选取一段比较平稳的基线,根据公式MDL=3S/N再通过单点校正,得出方法检出限为1.4×10-3mg/m3<1.5×10-3 mg/m3,符合标准要求。 3 七种苯系物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3.1 苯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苯标准曲线表 标准曲线绘制 曲线标号 1 2 3 4 5 浓度(μg/ml) 1.0 2.0 3.0 4.0 5.0 响应值(pA*s) 2.12 4.54 7.15 9.77 12.41 校准方程y=bx+a Y=0.2119+0.3873X 相关系数R20.9997

室内空气检测方案

I n t e l西安办公室装修工程 室内环境检测方案 ISG 2012年9月11日

一、工程简介 我单位对位于西安市的Intel 西安办公室装修工程进行空气质量检测。该项目属Ⅱ类民用建筑,按规范及协议要求,装修检测项目为: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TVOC 六项指标。 二、检测依据及标准 1.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2.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GB/T18204.26-2000; 3.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氨的测定方法》GB/T18204.25-2000 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的规定,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浓度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 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的有关规定,民用建筑工程根据室内环境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两类: I类民用建筑工程: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 II类民用建筑工程: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到民用建筑工程。 该工程为办公楼性质,按上述分类方法属于II类民用建筑工程。 三、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检测前需与委托方签定合同,合同内容要明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日期、地点及特殊要求等。 2、检测前,委托方应提供以下资料及条件: 2.1工程建筑平面图; 2.2检测所需电源、水;

2.3安排人员协助现场采样工作。 3、为防止现场检测过程中停电,检测前检测仪器备用电源应作好充电工作。 4、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天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检测时应在门窗封闭1小时后进行测试。 5、为了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委托方应安排专人配合检测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检测数量 1、根据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中规定,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的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2、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设置 3、根据该项目的设计图纸,结合国家标准,本次检测项目抽检 5 个检测点,检测点的具体分布如附件图纸: 五、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标准 2、基本原理和检测标准 2.1 甲醛: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计UV-2100 GB/T18204.26-2000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 2.2 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计UV-2100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环境监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 准确、快速测定地面水和工业废水中pH、悬浮物、挥发酚、氰化物、COD、油类、氨氮、重金属、六价铬等项目。 1.2 确保环境空气中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的监测质量,防止监测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 1.3 准确测定企业厂界噪声,防止企业噪声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噪声治理和评价提供依据。 1.4 监测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等有害物质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现行排放标准,评价净化装置的性能和使用情况、污染防治措施的效益性,为空气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地面水、工业废水中pH、悬浮物、挥发酚、氰化物、COD、油类、氨氮、重金属、六价铬、环境空气中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的测定、厂界噪声的, 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等有害物质等项目的测定。 3 管理职责 监测人员负责试剂配制、玻璃器皿的清洁卫生及分析废液、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处理,负责监测仪器的调试、保养和日常维护,计算

填报监测原始记录、分析结果,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标准分析监测,监测数据实行三级审核后由站长报出。 4 工作程序 按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对废水、环境空气、噪声、降尘、工业窑炉、烟囱口及排气筒排放的粉(烟)尘进行监测,工业废水监测如有超标情况,则对超标项进行跟踪采样监测,凡是超标数据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作好《信息交流台帐》的记录。 4.1 pH测定 4.1.1试剂 pH标准缓冲溶液(pH 6.865、pH 9.180 25℃),当被测样品pH 过高或过低时,应考虑配制与其pH值相近似的标准溶液校正仪器。 4.1.2仪器 酸度计或离子活度计,玻璃电极与甘汞电极、复合电极。 4.1.3样品保存 最好现场测定。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h之内进行测定。 4.1.4仪器校准 操作程序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水样与标准溶液温度必须是同一温度,记录测定温度,并将仪器温度补偿旋钮调至该温度上。用标准溶液校正仪器,该标准溶液与水样pH值不超过2个pH单位。从标准溶液中取出电极,彻底冲洗并用滤纸吸干,再将电极浸入第二个标准

采样作业指导书模板

篇一: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 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 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 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 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样品的交接 a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c.现场采样的实施 d.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 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 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 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 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 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样。如果小于或等于1m时,可只取1/2深度的废水样即可。 c. 从容器、贮罐、废水池等处取样:对盛有废液的小型 容器,采样前先充分搅匀,然后取样。废液分三层以

03-E采样和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

03-E采样和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

受控状态: 发放号: 成都嘉怡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采样和现场监测作业指导书 JYDJC/WI(E)-2015 版本号:A/0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06月15发布 2015年07月01实施成都嘉怡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修订页

目录 01.水质采样操作规程 (1) 02.水质流速流量的监测 (18) 0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监测操作规程 (20) 0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监测 (24) 0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操作规程 (30) 06.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37)

01.水质采样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使采样员规范正确地进行水质采样,给实验室分析提供代表性样品,特制定本规程。 2内容与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52-1999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494-200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T493-200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于管理技术规定、HJ/T494-2009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 3 职责 采样人员负责依据本规程进行水质样品的采样。 4器具 4.1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4.2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5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①接受采样任务单 ②采样的准备 ③现场采样的实施 ④样品的交接 5.1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本公司《质量手册》的规定,采样人员从业务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