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字词整理

张衡传字词整理
张衡传字词整理

张衡传

一、文学常识(参考优化)

二、通假字

员、振、禽、傍

三、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目

名词作状语:时

意动用法:奇

四、古今异义词

不行、特征、方面、下车

五、一词多义

就、征、

六、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七、虚词

于、因、乃

八、其他实词

官职授予、调任:举、辟、召、征、拜、迁、转、出

五经、六艺、雅闻、毁、豪右、阴、乞骸骨

九、抄原句并翻译下列句子。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5、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附:古代官职授予、变动用词集锦

一、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

1.举(举荐)辟(招用)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2.征(征召,特指君招臣)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二、表示任命官职的

1.拜(授予官职)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三、表示提升官职的

1.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

2.陟(提升,提拔)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升(提升)

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四、表示降低、罢免官职的

1.谪(贬官,降职并外放)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2.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3.黜(罢免官职)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

4.夺(削去,罢免)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5.绌(通“黜”,指罢免官职)

屈平既绌。(《司马迁〈屈原列传〉》五、表示官职调动的

1.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2.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3.调(调动,调迁)

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袁盎传〉)4.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

晔《后汉书?张衡传》)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六、表示多次调动的

累迁例如:累迁敦煌太守。(范晔《后汉书?赵咨传》)

七、表示因病辞官的

谢病(例句略)

八、表示主管的

1.知例如:知舒州。(〈宋史?黄庭坚传〉)

2.典(例句略)

3.主(例句略)

九、表示辞去的

乞骸骨、自乞、归故里、退、告退、致仕(致政)、辞等。

十、表示在任

视事例如“视事三年”(范晔《后

汉书?张衡传》)

下车例如:衡下车。(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传文言词语训练

张衡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 .. ..___________,游.______________于三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入京师,观太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遂通五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贯六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才高于世,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骄尚 ..______________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 举孝廉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行,连辟._______________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_______________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________________,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_______________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_______________拜郎中,再迁._______________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_______________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 ..___________,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_______________柱,傍行八道,施._______________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_______________,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_______________。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_______________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_______________寄情志。 永和初,出._______________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___________, 共为不轨。衡下车 .._______________,治._______________威严,整法度,阴._______________ 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________________三年, .._______________。视事 上书乞骸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完整word版)张衡传逐字逐句翻译高中语文必修打印版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衡少(年轻)善(擅长)属(写)文,游于三辅,因(趁机)入京师,观(同“游”)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骄傲自大)之情(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没有骄傲自大。)。常(平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去),连(屡次)辟(召)公府不就(任职)(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过度奢侈)(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衡乃(于是)拟(模仿)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用)以(来)讽谏(讽喻规劝)(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精思傅会(文章的组织结构布局),十年乃成(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奇(以…为奇)其才,累(屡次)召(征召)不应。(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衡善机巧,尤致思(用心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术数方面的),公车特征拜郎中,再(两次)迁为太史令(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遂乃研核(研究考验)阴阳,妙(精妙)尽(指算透)璇玑之正(道理),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妙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不趋附)当世(当时的权贵),所居之官辄(就)积年(多年)不徙(升迁)。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枢纽)发(拨动)机(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接住)之((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缝隙)(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

张衡传--文言知识梳理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 (三)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一词多义 1公 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此指鲁庄公。)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 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张衡传文言知识梳理0001

3?—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 1. 常从容淡静 (古义: 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2.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3.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J 4.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 如大篆、小篆等。) 5.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 6.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 7.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子男)之一。此指鲁庄公。)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3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 ,酒器)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动词,征收,征取。)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4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5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精锐。)三打白骨精(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6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靡计不施,迄无济(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动词,报答。) 7关 施关发机(名词,枢纽,关键。)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 8机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名词,机件。)其牙机巧制(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日理万机(名词,事务。) 9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副词,平素,向来。)察纳雅言(形容词,正确的。)_ 明经义谙雅故(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附庸风雅(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完整word版)《张衡传》教学设计

《张衡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早在1700年前,当西方各国对地震尚处于迷惘无知的时候,张衡已经能准确地测知地震了。张衡开创了世界地震学的先河。历史和人民对张衡作出了多高的评价呢?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请看范晔在《后汉书》中是如何记载张衡事迹的。 二、知识积累 1、知人物:作家及张衡简介 《后汉书》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共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纪、传为南朝宋范晔撰。志为晋司马彪撰,一般称《续汉志》。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曾任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后来因为刘义康谋反案的牵连,被处死。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初中课文《乐羊子妻》便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赋》(《东京赋》、《西京赋》的合称)。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等。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到3.1622之间,比欧洲早了1300多年;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出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张衡在科学文艺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与文艺的双子星。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文体知识 《张衡传》是一篇精彩的人物评传。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的特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的基本特点: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

张衡传文言知识归纳

《张衡传》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 (三)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 2. 倒装句 (1)否定句宾语前置

张衡传 文言知识梳理

《X衡传》文言知识整理一、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二)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4.饰以篆XX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10.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X围的副词(音dōu)。)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三)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四)一词多义1公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此指鲁庄公。)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2辟连辟公府不就(征召)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唇吻翕辟(开,打开)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辟邪说(排除,驳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3征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表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旁征博引(动词,寻求,搜集。)宫XX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动词,征收,征取。)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岁征民间(征收)4制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XX楼,增其旧制(规模)5精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形容词,精心。)以精铜铸成(形容词,精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齐楚之精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精锐。)三打白骨精(名词,精怪。)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6施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动词,设置。)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动词,施行,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动词,施加,强加。)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靡计不施,迄无济(动词,使用。)未报秦施(动词作名词,恩惠。)何施之为(动词,报答。)7关施关发机(名词,枢纽,关键。)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动词,涉及,关系到。)距关,勿内诸侯(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赢乃夷门抱关者(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8机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名词,器件。)衡善机巧(名词,机件。)其牙机巧制(名词,机件。)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名词,关键。)此子机变(形容词,灵活,机灵。)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日理万机(名词,事务。)9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副词,平素,向来。)察纳雅言(形容词,正确的。)明经义谙雅故(形容词,旧时的。)闻弦歌而知雅意(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附庸风雅(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10观观太学(观摩学习)大王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 《张衡传》为传统名篇,选自《后汉书》,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通过课文《张衡传》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不少的语文知识。今天小编还给大家准备了“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方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文言文知识。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 重点词句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连辟公府不就古义:征召。 今义:复辟。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授给官职。 今义:拜见。 其牙机巧制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 今义:牙齿。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 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 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 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 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音dōu)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张衡传重点字词

张衡传重点字词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张衡传重点词句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 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 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5.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8. 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10.连辟公府不就古义:征召。今义:复辟。 11.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授给官职。今义:拜见。 12.其牙机巧制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今义:牙齿。 13.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14.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5.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16.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17.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 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音dōu)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 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词类活用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2.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3.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 5.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一词多义

张衡传重点字词

张衡传重点词句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 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 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 8. 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 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应荐) 。今义:不可以。 10.连辟公府不就古义:征召。今义:复辟。 11.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授给官职。今义:拜见。 12.其牙机巧制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今义:牙齿。 13.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14.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5.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16.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17.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 副词(音dōu)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 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词类活用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2.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3.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 5.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一词多义 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张衡传字词等文言知识整理

《张衡传》字词等文言知识综合整理 一、重点文言实词。 1公 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 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3 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动词,征收,征取。)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4 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5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6、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靡计不施,迄无济(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动词,报答。) 7 关 施关发机(名词,枢纽,关键。)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 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启窗而观(看) 8 机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名词,机件。) 其牙机巧制(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日理万机(名词,事务。) 9 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副词,平素,向来。) 察纳雅言(形容词,正确的。) 明经义谙雅故(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附庸风雅(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二、重点文言虚词。 1.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④毕:群贤毕至。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张衡传文言知识梳理(终审稿)

张衡传文言知识梳理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 (三)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一词多义? 1公? 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2021年张衡传重点字词

张衡传重点词句 欧阳光明(2021.03.07) 古今异义词: 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交接:古:结交今:①连接②移交和接替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古: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今:孝,指孝悌者; 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 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 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4.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 5.寻其方面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 6.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王:古: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 今: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7.衡下车,治威严。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走下来8. 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9.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应荐) 。今义:不可以。 10.连辟公府不就古义:征召。今义:复辟。

11.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授给官职。今义:拜见。 12.其牙机巧制古义:发动机件的枢纽。今义:牙齿。 13.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14.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15.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16.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17.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 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傍行八道:“傍”通“旁” 3.收禽:逮捕。禽,通“擒”,捕捉。 4.形似酒尊:“尊”通“樽”,杯,酒杯。 词类活用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2.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3.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同上。 5.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一词多义 观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词语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重点词语总结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张衡传重点字词

一、重点文言实词。 1公 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 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3 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动词,征收,征取。)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4 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5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6、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动词,施行,实行。)

过秦论 文言知识归纳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孝公既没(没,通“殁”,死) 2.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 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4.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 1.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2.宽厚而爱人 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 3.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 6.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因河为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8.迁徙之徒也 古义:征发;今义:迁移搬家 9.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0.皆明智而忠信 古义:聪明智慧;今义:通达事理 11.秦人开关延敌 古义:打开函谷关;今义:开启和关闭,电子元件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 像口袋那样)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

向东;北,向北) 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 ⑥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 ⑦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2.名词作动词 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 ④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 ⑤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 ⑦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相斗) ②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⑤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⑥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利,有利的形势) ③自以为关中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④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贤才) ⑥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 2.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 ④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四、一词多义 1.制 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