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新诗形式探索的回顾与反思

百年新诗形式探索的回顾与反思
百年新诗形式探索的回顾与反思

百年新诗形式探索的回顾与反思

曾方荣

【期刊名称】《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新诗诗体重建已成为当下诗学研究界的一个前沿而重要的话题.其实,在近百年的新诗发展历程中,新诗的文体探索从未停止过.本文分为五个时期,概述和回顾了新诗文体建设中一些重要而有影响的诗人、诗歌研究者对新诗文体建设的主要理论成果,并从新诗发展历史和现状对这些新诗文体建设理论进行了评述与反思,以期进一步明确了新诗文体建设的方向.

【总页数】3页(156-158)

【关键词】百年新诗;文体建设;自由诗;格律体诗

【作者】曾方荣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从"别立新宗"到"百年和解"——新诗百年反思兼谈汉语诗歌之"大传统"与"小传统" [J], 沈奇

2.新诗百年:回顾与反思 [J], 张曙光

3.百年回顾与反思:21世纪以来中国新诗通选本研究 [J], 郭勇

4.析分与整合:百年新诗形式探索的非线性梳理 [J], 张桃洲

5.百年新诗艺术技巧的梳理与总结——评陈仲义《百年新诗百种解读》[J], 殷

3 20年代的白话新诗

20年代的诗歌 第一节.初期白话新诗 (一)胡适的历史功绩 新诗实践和理论建构:《希望》 1.胡适《谈新诗》 “以文入诗”,“作诗如作文” 《一颗星儿》 2、胡适的新诗实践 ?《尝试集》 ?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集 ?1920年3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蝴蝶》 3、体裁特点 (1)以白话入诗。 (2)句式不限长短。 (3)声调不拘平仄。 (4)用韵自由。 4、《尝》中诗歌的内容 (1)反封建——《礼》、《威权》 (2)反军阀——《你莫忘记》 (3)倡自由——《鸽子》、《老鸦》 (4)尚进取——《上山》 (5)人道精神——《人力车夫》 《鸽子》、《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 5、《尝》的文学史意义 (1)展示了白话新诗从传统中蜕变和新生的艰难历程。 (2)既提供了白话新诗的最初形态,也表达了相应的诗歌观念。 多是即事感兴、即景生情之作,说理性强,缺乏诗情和想象力,诗味不足。 (二)早期新诗运动 1、刘半农,江苏江阴人。 ?《相隔一层纸》 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现象 ?《学徒苦》 反映学徒难言的辛酸 《教我如何不想他》 2、刘大白(1880---1932) 浙江绍兴人,前清举人。诗集《旧梦》最好的诗作是歌谣体的白话诗《卖布谣》:歌谣形式,浅显通俗。《是谁把?》 3、俞平伯(1900—1990) ?《冬夜》 ?杂糅着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的哲理,旧诗词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最能反映早期新诗的“过渡”性 4、康白情(1896——1958) ?新潮社成员,四川安岳人。

?自由吐出心里的东西,我不是诗人。 ——康白情 ?《草儿》集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新诗集,在大自然中发现了新诗的材料。 ?1921年1月,中国新诗社创办《诗》月刊,为我国第一个新诗刊物。 (三)早期新诗的特点 1、以白话作诗,将诗歌从文言中解放出来,重实感,少想象,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白描,来表现社会人生。 2、大多不用韵,表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 3、大多未脱尽旧诗词的痕迹,是“女人放大的小脚”。 第二节、小诗创作与“湖畔诗人” (一)小诗创作 小诗的特点 1、作家们广泛地思索着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个性等时代性的命题,引发了诸种“零碎的思想”。 2、外来诗歌的影响 小诗的代表诗人和诗作 1.冰心的《繁星》与《春水》 ?侧重于歌吟童心、母爱、自然,借对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歌吟表现作者爱和美的 哲学。 ?纯静、细腻、柔和、含蓄。 2、宗白华 《流云》收诗40余首 擅长表现诗人的心灵与自然宇宙以及社会人生的律动之间的契合 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诗本身的诗 (二)湖畔诗群 “湖畔诗人” ?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 ?情诗,构成创作的主线索。 ?湖畔派情诗充满生气,清纯天真 ?拓宽了现代新诗的题材范围 ?以对爱情的大胆咏唱和展示爱情的非理性力量体现了较明显的现代性。 ?汪静之诗集《蕙的风》 第三节、冯至的诗(1905——1993)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处处表现出艺术的节制。 2、着意追求诗情的哲理化,具有“沉思”的调子。 3、诗形朴素 4、个性鲜明 (1)诗的意象——全都抹着凄清、孤苦的色彩。 (2)诗的情调——充满感伤与苦闷。 (3)诗的节奏——舒缓、幽婉、柔美。 第四节、李金发与象征派诗 波特莱尔(1821—1867),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先驱,现代主义创始人之一 主张把社会和人性之恶作为艺术美的对象来表现。诗集取名《恶之花》,正说明诗人可

新诗流变

新诗的流变与传承 ------------------大致勾勒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间的传承关系 信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姓名:王小彪 学号:201118041057 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然而,文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又存在着紧密的传承关系,所谓古典与现代,新与旧,难于做一切的划分。事实上,文学革命的爆发却有其历史背景,并在相当程度上利用了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与思想资源。早在19世纪末,在维新运动的直接促助下,就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虽然由于历史条件尚未成熟,这由社会变革的热情扇起的文学革新的尝试,只开出过眩目的花,未结出实在的果,然而其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和关注社会变革的使命感,其向传统文学观念与手法挑战的激进的精神,都为后起的文学革命所直接传承。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这正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的战略

选择。 梁启超在设想“诗界革命”时,提出:要有“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但在实际操作中,他却把“诗界革命”的目标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却拒绝引入“新语句”,对传统格律与语法进行任何变革。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正是选择了梁启超后退之处,作为理论出发点与进攻方向。胡适在纲领性的《谈新诗》里明确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概括为“作诗如作文”,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胡适们“作诗如作文”的主张背后,蕴含着时代所要求的诗歌观念的深刻变化。他们在提倡“诗体的解放”的同时,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核心就是他所说的“言之有物”,也即“有我”与“有人”。 在发展初期,新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新潮》、《觉悟》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上;第一批白话诗人如胡适,刘半农,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连李大钊,陈独秀,鲁迅也都写过新诗,这都说明了新诗与“五四”思想革命的密切联系。 在集体的努力中,早期白话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实际也是中国现代新诗的最初形态。胡适说过“诗必须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说法”是这一时期诗人在艺术上的共同追求。所谓“具体的做法”,一是“白描”,二是“比喻”、“象征”。这样,早期白话诗九自然分为两类。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实摹写具体生活场景或自然场景,显示出客观写实的倾向。另一类则是通过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与思索,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并不多见的。 在新诗的形式上,早期白话诗主要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而另一些早期是人则热衷于向民间歌谣传统的吸收与借鉴。这对传统诗歌的人文化、贵族化倾向的反驳,与“五四”文化的“平民化”的思潮是相一致的:这样的努力也是开拓了新诗的一个方面的传统。

20首绝美诗词 道尽人生百年事

20首绝美诗词,道尽人生百年事 人活一世,长则百年,短则几十年。一路走来,既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也有热血激昂的青春;从奔波忙碌的中年,到闲适清静的暮年。 不论是经历了大起大落,还是平淡温馨,最终都化为古诗词里的云淡风轻。 - 01 - 童年,最是天真浪漫 人总是在长大后,才会异常留恋童年时光,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散学后,放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花丛里,抓蝴蝶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馋嘴时,偷莲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唐·白居易《池上》 那时我们有无数的奇思妙想,把擀杖插在土里,希望长出红花;把石子丢在水里,希望长出尾巴;把纸压在枕下,希望梦印成图画。 童年,是一生中最美丽的回忆。

- 02 - 少年,枕着书香入睡 十年寒窗,只为一朝上榜,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父母的期许,良师的鞭策,梦想的鼓舞,促使我们在书海中奋力一搏。 寒窗苦读时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王贞白《白鹿洞诗》 金榜题名日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高明《琵琶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少年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少年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 - 03 - 青年,开始崭新一页 青春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的慷慨激荡,却又弥足珍贵。 在这段时光,我们会遇到那个厮守终生的伴侣,相恋于青年,相知于中年,相守于暮年。

20世纪中国诗歌的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国诗歌的三个发展阶 段 王光明 一 20世纪中国诗歌是一个重新创造它的作者与读者的历史过程、一 串迂回探寻的脚印、一个在实践中寻求认同和修改的梦想。 寻找现代诗歌之梦的第一个阶段,是起自晚清的“诗界革命”, 至“五四”前后的“新诗”运动,可以称之为古典诗歌体制的破坏阶 段,或者说是诗歌语言与体式的解放阶段。它最大的特点是把诗歌纳 入了世界现代化的视野,把诗歌变革当做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有机组 成部分。先是经由黄遵宪、梁启超等先行者把诗引入“人境”,呈现 了“新意境”、“新词语”与古典诗歌符号、形式的矛盾紧张关系, 后是胡适在与朋友的讨论和美国的意象派宣言中得到了启示,找到了 从语言形式下手的革新方案。从“白话诗”到“新诗”的运动彻底动 摇了古典诗歌赖以延续的两个根基,改变了中国诗歌近千年在封闭的 语言形式里自我循环的格局,使长期淡忘的口语资源和陌生的西方语 言形式资源融入诗歌写作。但第一,“白话”作为一种现代的语言体 系还不成熟,它本身如何发展和如何用它去写诗是一个需要漫长的实 践才能明了的问题。第二,胡适的革新方案是一个直取要塞的破坏方 案,但破坏者往往很难同时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建设者,他那种深受 宋诗影响的“作诗如作文”的方案,虽然推进了白话文运动,但由于 混淆了诗歌与散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文类界限,绝对谈不上是一个完善 的诗歌建设方案。第三,“时代精神”的强力牵引,急切的“求解放” 和社会现代转型的要求,不仅让许多人忽略了中国诗歌传统中诸多可 以转化与再生的资源,普遍把目光投向了西方,而且对西方文化精神、 形式的理解也非常情绪化和简单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它们浪漫化 了,其中“自我表现”的精神和“自由诗”的形式,在不断把“五四”

闻一多先生新诗创作

闻一多先生新诗创作 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使得他的诗歌大多富有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诗集《死水》中《发现》、《一句话》、 《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激愤、或悲痛、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死水》是闻一多先生的杰作。诗人把黑暗腐败的旧中国现实,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表达了对丑恶势力的憎恨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诗的最后一节,表明他一方面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产生不了美;另一方面并非心如死灰,“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愤激之言,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序》说:“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在绝望中饱含着希望,在冷峻里灌注着一腔爱国主义的热情之火,是这首诗的思想特色。 《死水》也是闻一多先生自认“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实验”,是先生实验他的“三美”新格律体的典型。全诗共五节,每节四行,每行九个字,分别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组成2232或2322或3222音尺,最后以双音节收尾,虽然音尺的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但是其总数却完全一致,在变化中保持整齐,参差错落兼以抑扬顿挫,每节换韵(首、尾节押宽韵),各节大体均押abcb型的二四脚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具有音乐般的美感。诗人犹如“带着镣铐跳舞”,但跳得如此轻松自如,节奏和谐,令人击节赞叹! 另外,该诗歌借鉴了西方现代诗的反讽技法和“以丑为美”的艺术原则。诗的中间三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极力把死水内在的丑恶东西,充分地涂饰以美丽的外形(“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以鲜明的色彩和响亮的声音,反讽死水的肮脏、霉烂、黯淡、沉寂。美与丑的交织反差,造成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20年代新诗

第四章新诗(一)(8学时) 教学要点: 1、“五四”新诗运动 2、前期新月派 3、早期象征派诗歌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早期白话诗(2学时)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梁启超设计了“诗界革命”。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所谓“新语句”,即是不仅要吸收新名词,而且要引入新句式,在语法结构以至内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根本的变革,还要打破传统诗词格律,这些与保留古风格的要求显然是背离的。而在梁启超看来,打破传统的诗的格律与文言语法结构,就不存在“诗人之诗”,后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诗界革命”始终限制在传统诗歌的范围内。 2、黄遵宪提出了“我手写我口”,包含有一种个性主义主张。诗应是写我想写的,我想说的,我内心的感受。他就做过转向古风、乐府,“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等多种实验,而向“散文化”方向的努力,则又显示了背离占主流地位的“唐诗”传统,向“宋诗”靠拢的倾向。这也构成了“诗界革命”的一个极限:晚清诗界最终止步于宋诗派的模仿风气中。 3、胡适提出了“做诗如作文”。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胡适在提倡“诗体的解放”的同时,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核心就是他所说的“言之有物”,也即“有我”与“有人”,“有我就是要表现著作人的性情见解,有人就是要与一般的人发生交涉”。(胡适:《五十年之中国文学》)前者突出了写作者(知识分子)主体的性情与见解,后者强调了与“一般的人”即平民百姓的沟通与交流,这正是“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这种诗歌观重视的是“精神、观念”的表达,所谓“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要求,诗的口语化、明白易懂的要求,自是“题”

新诗的基本格式

新诗的基本格式:一、白话新诗(白话新律诗、自由诗、押韵的半自由诗); 二、拟古新诗(拟古新律诗、拟词新诗、拟曲新诗、拟古杂言新诗、拟古散文新诗、民歌体新诗、新自度词、曲)。 (一)白话新律诗(一般白话律:以句子长短划分3种、以分节状况划分2种、以有无标点划分3种、以规模划分4种,以排列状况划分2种;白话排律:二排律、四排律、多排律;白话单元律:一般单元律、特殊排列单元律、回荡式单元律;商籁即十四行诗。) 1、白话新律诗:指用现代通行的白话写成的新律诗。新律诗的“律”经过百年探索沉淀有三点共识:顿数的要求;押韵的要求;排列、组合的要求。 “顿”是指依照现代白话的自然习惯由若干字组成的语辞单位,是白话新诗最基本最小的节奏单位。通常体现为朗读的停逗,一般由二至四字组成,个别也有一个字或五个字以上的。即闻一多、徐志摩、胡适、卞之琳等人称的音尺。对于单元律对顿的要求是每单元、每个组合细部顿数大体一致。《venus》郭沫若 押韵的要求:1、可只押脚韵、押现代的韵,可以不论平仄,也就是可以根据现代普通话来押韵。2、要求双句尾字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死水》3、可以一首诗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可以四句换韵,也可以六句、八句或一节一换韵,一章一换韵。 排列、组合的要求:1、每一行大致一样长,每一节行数大致一样多。2、每一节的排列组合大致一样。《季候》邵洵美 2、排律:用排比对仗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白话新律诗,主要有两方面要求:1、遵循一般律的要求,即每行(句)顿数大致一样多,每节行(句)顿数大致一样多,双句尾字押韵,每节排列组合大致一样;2、主体采用排比、对仗句。 二排律:是指两个两个排比句组成的排律。严阵《双堆集颂》 四排律:是指四个四个排比句组成的排律,严阵《英雄碑颂》 多排律:是指由四个以上排比句组成的白话新诗律。闻捷《思念北京》 单元律:是指由一个个经过特殊组合处理的小单元同格反复而组合的白话新诗律。朱湘《梦》,余光中《乡愁》,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单元律的基本要求:1、由几个句子组成一个和谐的小单元,进行同格反复。即以同一种单元格式重复两次以上。2、每单元顿数、字数大致一样,单元内每个细部的句式组合大致一样。3、在单元内的节奏韵律点押韵,这个节奏韵律点可以是单元尾字,也可以是单元律制造停逗、韵律美的关键部位。 (二)自由诗(以句子长短划分:短句、中句、长句、长短句错落;以排列状况划分:常规排列、特殊排列;以分节状况划分:不分节、分节、标号分节;以句子停断划分:句跨行、句中停、行中起;以有无标点划分:有标点、无标点、有无相间;以规模划分:小诗、短诗、中长诗、长诗;以语言方式划分:一般诗文语、散文语、口语。) 1、自由诗:就是用白话,不押韵,可任意确定句式及长短、停断、章节及排列组合,可以相对自由地写作的诗。是与纯白话律诗相对而言。 以句子长短来分: a短句自由诗:即由短句子组成的自由诗。每行三顿七字以下的自由诗称为短自由诗。管管《古刹》 b中句自由诗:是指由中等长度的句子组成的自由诗。将三至五顿七字至十二字的自由诗称为中句自由诗。郑愁予《错误》,唐湜《遗忘》 c长句自由诗:是指由较长的句子组成的自由诗。将五顿十二字以上的自由诗称为长句自由诗。商禽《长颈鹿》,阿垅《营》

诗歌形式的分类

诗歌形式的分类 王明政 中国诗歌从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新体诗。这种诗不受句式、句数、格律的限制,形式非常自由,所以又称自由诗。它又分为用韵诗和无韵诗两种,即使用韵,也没有旧体诗那样严格的要求。此外,现代歌词和戏曲唱词也属于新诗的范筹。 与新体诗相对的是旧体诗。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而来的,至今,仍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形式,它的分类有相当的复杂性,本节重点谈旧体诗分类。旧体诗歌可粗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词、曲四类,兹分述于后:一、古体诗,主要指格律问世前产生的诗歌,同时指格律问世后,仍 不受其限制而沿用旧法所作的诗歌。 1、二言诗(每句是两个字的诗,以下类推),如上古歌谣中的《弹歌》。 2、三言诗,乐府中《平陵东》、《天马徕》等篇有三言诗句,文人三言诗始于晋散骑常侍夏侯湛。 3、四言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其《风》、《雅》、《颂》三大部分均以四言为主。后世文人四言诗始于汉代韦孟,三国曹操的作 品中也有不少纯四言诗。 4、五言诗,乐府即以五言为主,文人五言诗相传始于苏武、李陵,有资料可考的则见于班固的作品。

5、六言诗,始于汉大司农谷永,另乐府《孤儿行》中的“乱”为纯六言诗,后世少有六言诗创作。 6、七言诗,相传起于汉武帝柏梁台联句,见诸可信文字的是他的《秋风辞》,以及汉代民歌《灵宝谣》等。从张衡的《四愁诗》起,有了纯七言的诗歌。 7、八言诗,汉刘细君作《悲愁歌》,始有通篇八言的篇章。 8、九言诗,魏高贵乡公曹髦始作九言。后杜甫诗中有九言如“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 9、十言诗,李白有十言诗句“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 10、十一言诗,苏轼有十一言诗句“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11、古风,又称古诗,系因《国风》之“风”而得名,魏晋以后多有创作。五言古风简称五古,七言古风简称七古。 12、骚体诗,最初为战国时代楚地民歌,用楚方言“兮”作衬字是其明显特征。后经屈原整理加工成《楚辞》,后世多有仿“楚辞章句”的作品,统称为骚体诗。 13、乐府诗,源于汉代以后入乐的民歌。按配乐有很复杂的分类,按句式分,主要是五言,间有三言、七言。乐府有时还以杂言形式出现,在同一首作品中同时存在几种句式。 14、乐府古题,是后世借用汉乐府题目而写的古体诗。不一定入乐,句式、篇幅也不拘于原题样式。 15、拟乐府,后世模仿汉乐府配乐形式谱写的乐府体新诗歌。

百年校庆诗歌

百年校庆诗歌 以下是关于百年校庆诗歌,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百年校庆诗歌(一) 当岁月悄然转动不息的年轮 当太阳热情点燃生命的火焰 我们学校悄然走进了一百年 一百年多么悠久的年轮 一百年多么伟大的业绩 穿过百年的时光隧道 所有的历史都成了永恒的记忆 所有的历史记忆却又那么清晰 百年间你将生命的崇高凝成不朽 播种文明与梦想 风雨曾经坎坷几何 您的历史曾是群星璀璨 风雨兼程开拓进取 您的未来也会桃李芬芳 百年校庆诗歌(二) 春华秋实五十年, ·

辛勤耕耘,细心浇灌, 播种一畦又一畦绿色的希望。 春华秋实五十年, 桃李满枝,硕果飘香, 收获一个又一个人生的璀璨。 五十年, 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 都镌刻着美丽温馨的力量。 五十年, 一年一层喜人的发展, 都酝酿成如诗如画的辉煌。 五十年, 在漫漫的历史长卷, 时间,只能算是不经意的短暂。 五十年, 在秀丽的浦江大地, 母校,是横扫愚昧和落后阴影的阳光。五十年, 风风雨雨, 薪火传承, 奏响艰难创业中激昂的乐章。 ·

五十年, 日日夜夜, 继往开来, 谱写锐意改革里骄人的辉煌。 啊,上海电大, 今天,是您五十周年的华诞, 今天,湛蓝的天空写满了温馨的阳光,今天,靓丽的校园流溢着喜悦的馨香。今天,四方学子欢聚一堂, 今天,各地来宾送来吉祥。 让我们一起呈上我们的祝愿。 祝您雄姿英发,日日荣昌。 祝您康健如愿,年年辉煌。 百年校庆诗歌(三) 一百年,那是奋斗书写的一百年 一百年,那是风雨兼程的一百年 一百年,那是光辉历史的一百年 一百年,那是翻天覆地的一百年 一百年,多么悠久的历史 一百年,多么伟大的业绩 走过百年,辛勤耕耘,开启蒙昧心灵 ·

“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 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 19 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 20 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百年校庆诗歌_诗歌

百年校庆诗歌_诗歌 百年校庆诗歌(一) 当岁月悄然转动不息的年轮 当太阳热情点燃生命的火焰 我们学校悄然走进了一百年 一百年多么悠久的年轮 一百年多么伟大的业绩 穿过百年的时光隧道 所有的历史都成了永恒的记忆 所有的历史记忆却又那么清晰 百年间你将生命的崇高凝成不朽 播种文明与梦想 风雨曾经坎坷几何 您的历史曾是群星璀璨 风雨兼程开拓进取 您的未来也会桃李芬芳 百年校庆诗歌(二) 春华秋实五十年, 辛勤耕耘,细心浇灌, 播种一畦又一畦绿色的希望。 春华秋实五十年, 桃李满枝,硕果飘香, 收获一个又一个人生的璀璨。 五十年, 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 都镌刻着美丽温馨的力量。 五十年, 一年一层喜人的发展, 都酝酿成如诗如画的辉煌。 五十年, 在漫漫的历史长卷, 时间,只能算是不经意的短暂。 五十年, 在秀丽的浦江大地, 母校,是横扫愚昧和落后阴影的阳光。 五十年, 风风雨雨, 薪火传承, 奏响艰难创业中激昂的乐章。 五十年, 日日夜夜, 继往开来,

谱写锐意改革里骄人的辉煌。 啊,上海电大, 今天,是您五十周年的华诞, 今天,湛蓝的天空写满了温馨的阳光,今天,靓丽的校园流溢着喜悦的馨香。今天,四方学子欢聚一堂, 今天,各地来宾送来吉祥。 让我们一起呈上我们的祝愿。 祝您雄姿英发,日日荣昌。 祝您康健如愿,年年辉煌。 百年校庆诗歌(三) 一百年,那是奋斗书写的一百年 一百年,那是风雨兼程的一百年 一百年,那是光辉历史的一百年 一百年,那是翻天覆地的一百年 一百年,多么悠久的历史 一百年,()多么伟大的业绩 走过百年,辛勤耕耘,开启蒙昧心灵走过百年,桃李芬芳,绽放生命辉煌走过百年,胜名远扬,播种绿色希望走过百年,开拓创新,拨亮智慧之光贵大,在您百年华诞之际 请让我道一声,生日快乐! 百年校庆诗歌(四) 虽然我不知道你原来的模样 可我却知道你现在的模样 你越来越美丽漂亮 晨曦中你容颜旖旎 月光下你思绪绮丽 酷暑里你吟唱历程 凛冽中你放声高歌 虽然我不知道 前辈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学习, 但我知道我们现在学习的环境值得骄傲母校啊, 在你百年华诞时, 我们用同一颗心创造同一个梦想 采一片涟漪, 去荡涤每一次尘埃与辛酸 借成长的笔 去绘制贵大的一片彩色 燕子的民歌时时在唱, 彩蝶的轻舞连连断 一切都在赞美您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20年代新诗

20年代新诗 一、新诗的出现: 新诗的初期:是指1917年文学革命之后到郭沫若诗歌出现之前三四年间的诗歌创作。 (一)原因或背景: 1、近代诗界革命的影响及问题: 影响:1899年梁启超在他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诗界革命”口号,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发出质疑与改造的声音,吸引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注意; 局限:“诗界革命”的主体梁启超等人士大夫的局限决定了“诗界革命”的局限,即不可能触动古典诗歌载道的根本要求,同时更无法超越格律形式的限制,他提出的“以新意境入旧风格”是他这一代人局限性的重要表现,也为五四新诗的变革留下了突破口。 2、胡适的开创性贡献: 胡适在留美期间开始讨论文学变革问题,从“形式”入手是一大突破,新诗的变革由此展开。同时,胡适最先进行新诗创作实践,他开始新诗实践的时候是大学教授,并且是《新青年》的编委,这样的身份对推进新诗的发展具有极大意义,《新青年》与《新潮》的呼应当与此有关。1918年《新青年》4卷1号发表第一批新诗。 3、同人响应:《新青年》社中的沈尹默,新潮社中的俞平伯、康白情、傅斯年等积极呼应。(二)主要作品: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朱自清、康白情等人都有新诗作品。特别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具有历史性影响。 (三)评价: ①初期新诗的象征意义大于自身的审美价值,它昭示中国诗歌新的时代即将到来;②由于新诗作者深受传统影响,他们的创作在形式、内容存在的局限也就成为必然;③重要的是新诗作者们面对历史与传统时突破与超越的勇气与精神。 二、新诗的发展: 新诗在1919郭沫若的诗歌出现之后,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 ①新诗出现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讨论,由此,关于新诗的理论不断丰富,对新诗创作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②郭沫若的重要贡献:郭沫若《女神》从内容到形式,为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对初期新诗的巨大突破,是一个质的变化,为新诗注入了全新的情感、内容、思想、想象,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质的变化,新诗才开始被人们认同和接受;③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冰心的小诗、冯至等人的抒情诗,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新诗表现的形式、情感、想象。 三、新诗的自觉规范: 1、新诗规范化出现的原因: 新诗发展受五四精神影响,追求自由。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散文化倾向,模糊了诗与散文的界限,诗歌创作也就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于是出现了对新诗创作过度自由化倾向规范化的要求,这就是新月派诗人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提出的诗歌主张,出现了“新格律诗”。 2、闻一多与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创作: 闻一多:留美期间创作《红烛》(1923年),回国后创作的《死水》(1928年) 徐志摩:《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1932)。3、闻一多的理论贡献: 三美诗歌主张: 音乐美:指音节与韵脚的和谐;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用语要美,富有色彩,讲求视觉形象与直观性;建筑美:指诗歌整体上,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给人整齐感。 四、象征派诗歌: 1926年前后,受法国等象征派诗歌影响,穆木天提出“纯诗”创作主张,强调诗歌创作的暗示、朦胧、象征、晦涩。 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食客与凶年》、《微雨》、《为幸福而歌》等。 五、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蒋光慈:《新梦》、《哀中国》等。

中国新诗100年

118 中国新诗100年 冉 庄 (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 渝中区 400000) 摘 要:中国新诗100年,指五四以来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期发表白话诗开始到现在,将近百年。中国新诗发展100年,出现了多元的格局。中国诗歌创新的选择:必须是中国的;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必须是时代的;必须是真诗而不是非诗。 关键词:中国新诗;多元格局;诗歌创新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Vol.7 No.2 Jun. 20102010年06月第7卷 第2期 文章编号:206(2010)02-0118-03 ?文学与新闻研究? 作者简介:冉庄(1938-),重庆人,研究员,一级作家,重庆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巴渝文化研究院院长。 中国诗歌从诗经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从诗经到乐府,到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再到元、明、清。都是在古典诗、词、曲中演绎,形成了厚重的中国古典诗词风格。中国气派的古典诗词到了民国,特别是五四以来,大量西方新诗传入中国。我们知道,任何文化与物质,都是在相融相排斥中相互渗透交融,从而形成新的文化与物质。同样,中国文化也有相融性和排它性。 1918年元月,改版后的《新青年》第4卷第1期,即全部采用白话文,显示了文学革命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新一期刊登了9首白话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发表的白话诗,宣告了中国新诗的诞生。(九首诗包括胡适的《鸽子》《一念》《景不徒》《人力车夫》,沈尹默的《鸽子》《月夜》《人力车夫》,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题女儿周岁日造像》)9首诗鲜明的社会功能和新人对现实主义的追求,其中两首《人力车夫》都表现了对下层苦力劳动者的同情。不过沈尹默的那首要深切一些:“人力车上,个个穿棉衣,个个袖手坐,不觉风吹来,身上冷不过。/车夫单衣已破,他却汗珠儿颗颗往下堕。”不平之音,扬出诗外。《月夜》则表现了一种追求个性解放的独立不倚的性格,面对霜风,不倚不靠,与高树并排立着,这也是时代精神的某种折射。特别是《相隔一层纸》,反映贫富悬殊,茅盾尖锐、对比鲜明,富者在火炉前嫌太热,要开窗买水果;穷叫花却冷得要死,“可怜窗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纸!”这是对剥削者的血泪控诉,对穷苦人的同情及吸血者的谴责。这是新诗创作中典型的“平民文学”,为穷苦 人民说话,并颇具民歌风格。这些新诗,诗体都是解放了的白话自由诗,或含蓄、或明露、或写景、或抒情,都给人以审美感受,显示了中国新诗创作的最初成绩。 中国新诗100年,指五四以来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1期发表白话诗开始到现在,将近百年。百年来有影响的诗人是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鲁迅、陈独秀、郭沫若、李大钊、康白情、刘大白、宗白华、徐志摩、李金发、朱自清、朱湘、冯雪峯、汪静之等等。 中国新诗美学的拓展,经越了: 一、新月派。徐志摩、闻一多、陈梦家等倡导新诗新格律的审美走向,主张“乐意戴起脚镣跳舞”。提倡写新体格律诗。 二、象征派。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梁宗岱等倡导新诗象征主义,取向用象征派手法写诗,逐渐形成一个流派。主张反对直白而注重象征,多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意,重视情与智的融合,官能变感的巧妙运用,自然律动与心灵律动的契合。 三、现代诗派。戴望舒、施蛰存、朱湘、何其芳、郭沫若、艾青、臧克家等等,现代诗派是新月、象征两流派的发展。《现代》诗派的诗借鉴了西方象征派和意象派的一些表现手法,但并非模仿或全盘移植。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其精神和特长,而不是生吞活剥,如用繁复的意象描写情绪,用奇特想象运载诗情,其间又多用象征、暗示,潜意识来表现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等等。他们在借用外国诗的基础上更偏重于“比”、“兴”、“隐”,即切合味口的含蓄蕴藉的唐宋诗词风韵。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似的清婉柔弱,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似的朦胧隐藏。大概在处境上有某些相同,情感或心境上有某些类似,同时也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积淀的深沉,影

20年代新诗赏析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人力车夫 胡适 “车子!车子!”/车来如飞。/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客问车夫:“你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坐你车。我坐你车,心中惨凄。”/车夫告客:“我半天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客人点头上车, 说:“拉到内务西部! 相隔一层纸 刘半农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他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 十分鲜丽!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朗朗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我们 宗白华 我们并立天河下。 人间已落沉睡里。 天上的双星 映在我们的两心里。 我们握着手,看着天,不语。 一个神秘的微颤。 经过我们两心深处。

新诗

第一个十年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诗界革命”的演变 梁启超从“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构想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让步; 黄遵宪局限在传统诗歌范围内,其调整与改良止步于对宋诗派的摹仿。 2、胡适对新诗的理论倡导针对梁启超的后退之处。 ○1“作诗如作文” 受黄遵宪的启发,比宋诗对唐诗的变革更进一步。 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散文化”:打破诗的格律,以白话写诗。对传统有组织的反叛。 ○2“诗的经验主义” “有我”与“有人”的“言之有物”。 强调主体的性情与见解,与平民的沟通交流。“平民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 3、“《学衡》派”:反对诗体的解放 “新材料与旧格律”结合的理想。对“诗界革命”的呼应。于早期象征派获得某种回应。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新诗阵营的发展 ①阵地:《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学灯》《觉悟》 ②作者: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 ③刊物:《诗》月刊第一个新诗刊物,1922“中国新诗社”,叶绍钧、刘延陵、朱。 2、胡适《尝试集》 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摸索、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一颗星儿》《“威权”》《一颗遭劫的星》具备现汉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 3、早期白话诗特征 ○1作品 沈尹默《三弦》《月夜》 俞平伯《冬夜》旧文学的意象和新思潮的哲理,旧格律的影响与欧化的文法。 周作人《小河》打破旧镣铐的“欧化”诗风。 朱自清《毁灭》追求“平常”的倾向。 ○2特征 白描手法和托物寄兴。客观写实和主观意志。散文化和平实风格。 歌谣化努力。1920 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创造社诗人的理论和创作 ○1成仿吾《诗的防御战》抨击早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强调诗的抒情本质。 ○2郭沫若《论诗三札》诗的本质专在抒情,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3《女神》对新诗发展的贡献“诗体解放”的极致,“五四”精神的充分体现; 诗的抒情本质和个性化的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重视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2 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汪静之《伊底眼》 3、小诗体 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流云小诗》徐玉诺、何植三即兴式短诗。日本短歌和俳句、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表现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内心微妙感受的努力。 4、冯至《昨日之歌》 ○1艺术的节制 明净的形象。激情外化为客观物象或蕴涵于简单叙述。 《蛇》《雨夜》半格律体。整饬、有节度的美 ○2哲理化诗情沉思的调子,幽婉的风格。 ○3叙事诗《帏幔》《蚕马》《吹箫人的故事》 四、新诗的“规范化”——前期新月派 1 1 “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 把创作的重心从“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使新诗成为诗”。 ○2“理智节制情感”

第六章 新诗(一)

第六章新诗(一)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五四”文学革命在创作实践上是以新诗的创作为突破口,而新诗运动则从诗形式上的解放入手。——这正是总结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诗界革命的历史经验,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1.晚清诗界的努力 A.黄遵宪使诗向“散文化”发展,向“宋诗”靠拢 B.梁启超当年设计“诗界革命”时,开始设想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和“古风格”,后因其局限性,将目标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2.胡适提出“作诗如作文” 3.学衡派的反对,理论的立足点是强调“诗之有格律,实诗之本能”,他们所理想的诗是“新材料与旧格律”的结合,实际上是在“五四”时期对晚清“诗界革命”做出呼应 新诗站稳脚跟,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标志着“新诗的讨论时期,渐渐的过去了。” 中国最早的新诗——胡适的《蝴蝶》和俞平伯的《冬夜》,而周作人的《小河》被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胡适:第一“白话诗人”,《尝试集》充满矛盾,真正走出“以传统反传统”的怪圈,是受到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启发,

要将“诗的散文化”和“诗的白话化”结合,才能跳出旧诗词的范围,实现“诗体的大解放” ①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开始具备现代汉语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是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②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有“胡适之体”之说,“说话要明白清楚”,“用材料有剪裁”,“意境要平实”,与以“晦涩难懂”为特征的一路,形成对立又互补的关系 2.其它白话诗人及其作品——“词化了的新诗” A.新青年社沈尹默《三弦》、《月夜》 B.新潮社俞平伯《冬夜》集 俞平伯的诗里杂糅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的哲理,旧诗词格律的影响和欧化的文法,最能反映早期白话诗的“过渡性”C.康白情《草儿》集 D.鲁迅和周作人兄弟 真正打破旧诗词的镣铐,代表了早期白话诗中“欧化”的一路,形式上彻底抛弃旧诗词旧格律体,追求自然的节奏E.朱自清抒情长诗《毁灭》 追求诗的内容形式、诗风及诗中人格的“平常” ☆初期新诗与传统诗歌的区别 ①虚化意象和寓言意象大量出现,表现了强烈的主观意志 ②无论是白描,还是比喻和象征,都明白而平凡 ③诗的形式上,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不用韵,不顾平仄,

百年校庆诗歌

美丽的城市客厅, 神奇的珍珠项链, 在城市客厅与珍珠项链之间,坐落着我们王小美丽的校园。 在这百年校庆之时, 老师, 我想对你说: “老师,有了你们的辛勤浇灌,我们孜孜攻读永不倦, 桃李叶茂花又繁, 祖国富强是我们的理想, 中华振兴是你我共同的心愿。”

曾经沧桑忆童年 更敬先贤办国学 历届校长担重任 王小人杰得地灵 学子四海集母校 迎接白发名师坐 十里百乡德泽润 百年校庆在文化一百年,一路风雨兼程的跋涉

一百年,一首催人奋进的诗篇 一百年,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 一百年,一段继往开来的历史 一百年算不上沧桑,却也是砥砺漫漫风雨一百年后的今天 王小 你的笑容,比烟花和繁星还要璀璨 光阴流逝,没有蚀去你尊贵的容颜 今天 请允许我诗意地翻开一百年的画卷 请允许我虔诚地聆听一百年的倾诉

回溯您流光溢彩的漫漫征程 重温您一路走来的铿锵歌唱 赤日如焰风雨如磐 坎坎坷坷是你的历程 风风雨雨是你的乐章 面对沧桑楸树,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数十载 你栉风沐雨 日升月落,年岁轮回 你披肝沥胆

如同征途中不朽的丰碑——坚定执着 如同沙漠中不屈的旅人——顽强坚韧 如同平原上巍峨的高山——豪情万丈 百年韶华 王小人 披波斩浪勇往直前攀枝折桂于各路赛场励精图志慨当以慷捷报频传在众多学科王小领导,薪火传承 王小学子,英才辈出 一百年的奋斗打造成教育品牌 一百年的奉献铸就出桃李芬芳

亲爱的王小 您的历史是一帘群星璀璨的夜幕您的未来是一片云蒸霞蔚的蓝天我们,作为王小学子 当接过王小百年不灭的火炬 不懈奋斗,锐意进取 用辛勤的汗水 续写永恒的传奇 百年王小 我们为您祝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