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炎症性贫血疾病概述

慢性炎症性贫血疾病概述
慢性炎症性贫血疾病概述

慢性炎症性贫血疾病概述

*导读:伴发贫血的疾病很多,其中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恶性肿瘤等所发生的贫血,常有典型的铁代谢紊乱和相类似的血象变化,统称为慢性炎症性贫血或慢性疾病贫血。……

本征发生率高,仅次于缺铁性贫血。这类贫血以伴有低铁血症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铁沉着为特点。常见于持续1~2个月以上的感染,如肺结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脓胸、肺脓疡、慢性真菌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骨髓炎;结缔组织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等;尚有各种恶性肿瘤,在未转移至骨髓前所发生贫血。

贫血一般并不严重,血红蛋白很少低于9g/dl,大多为正常细胞、正色素型,但1/4至1/2患者可能为正常细胞、低色素型,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程度与疾病严重度成正比,但贫血的症状多不明显,常为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所掩盖。成熟红细胞有中度大小不一,仅有轻度畸形,未见多染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减少。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铁饱和度均低于正常。骨髓铁粒幼红细胞也较正常为少,但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的含铁血黄素则明显增多。血清铁蛋白也增多。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和锌卟啉都增加。凡此说明铁代谢有紊乱。铁动力学试验提示红细胞生成正常。51铬标记的正常O型红细胞,在病人循环中的寿命缩短。通过交叉输血试验,也发现红细

胞的过度破坏是由于细胞外因素。

发病机理还不很清楚。上述各种疾病很可能非特异性地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加强对红细胞的吞噬破坏作用,导致红细胞寿

命缩短。骨髓细胞成分和红细胞生成虽然都在正常范围,但是当红细胞破坏增速时,骨髓缺乏相应的代偿能力,这是引起慢性炎症性贫血的一个重要环节。骨髓幼红细胞的代偿性增生反应是由红细胞生成素所控制的。通过人类和动物实验证实,炎症性贫血时骨髓造红细胞代偿能力的缺陷不是由于骨髓细胞对红细胞生

成素缺乏反应,而是红细胞生成素不能随贫血的发生而相应增加。此外,癌肿毒素、细菌内毒素及病毒血症时的干扰素,均可抑制骨髓的造红细胞功能。至于低铁血症和高贮藏铁的发生原因,则主要由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贮铁转移障碍所致,幼红细胞无

法利用铁以生成血红蛋白。这对骨髓造红细胞代偿能力的降低也有一定影响。在慢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释放脱铁乳铁蛋白,与血中铁结合后被巨噬细胞转移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低铁血症

对抗感染有效,但不利于骨髓造红细胞功能。

治疗主要针对慢性疾病。如果有效,贫血可自动缓解。现有的抗贫血药物对炎症性贫血都无效。如果血红蛋白迅速降至6~7g/dl,可适当考虑输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和分类

贫血的诊断标准和分类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特点如下描述: 一、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及程度 男性女 性孕妇 贫血Hb<120g/L Hb<110g/L Hb<100g/L 极重度Hb<30g/L 重度 Hb30~59g/L 中度 Hb60~89g/L

轻度 Hb90~120g/L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内源性: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贫血类型 MCV (fl)MCH(pg) 疾 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健康宣教 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类贫血,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及脏器出血以及反复感染发热。发病以青壮年居高,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再障,能查出原因者为继发性再障,继发性再障已知原因有药物、化学、物理、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骨髓抑制。 治疗: (1)支持疗法禁用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一般以输入浓缩红细胞为妥。严重出血者宜输入血小板。反复输血者宜应用去铁胺排铁治疗。 (2)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3)骨髓移植是治疗干细胞缺陷引起再障的最佳方法,且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一旦确诊严重型或极严重型再障,年龄<20岁,有HLA配型相符供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首选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后长期无病存活率可达60%~80%,但移植需尽早进行,因初诊者常输红细胞和血小板,这样易使受者对献血员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致敏,导致移植排斥发生率升高。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 健康教育: (1)预防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更衣、剪指甲。居室定时通风,少出入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注意口腔卫生,餐后睡前漱口。注意肛周清洁,女病人注意会阴清洁。若出现咽痛、咳嗽、流涕、尿痛、牙龈肿痛、红肿等,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便早期处理。 (2)预防出血根据病情适当活动,活动时防止滑倒或外伤,以免伤后出血。禁止用硬毛牙刷刷牙,牙签剔牙,进食宜慢,避免口腔粘膜及牙龈受损。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粘膜,引起出血。注意小便颜色,女病员注意月经量及时间。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3)生活照顾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硬食物。尤其要禁食海鲜品。易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情绪稳定,适当活动,避免劳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辐射及服用对骨髓有影响的药物。贫血、出血较重时,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住院治疗。 (4)用药注意严格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调整或减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什么是慢性病

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高血压病早期可无症状,如不积极治疗可引起脑、心和肾脏等器官的病变以及脂质和糖代谢的异常,产生头痛、头晕、心悸、多尿和浮肿等。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阻止高血压的进展和减少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尿毒症等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病是指体循环血压的持续性升高。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血压水平的定义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IGR(IFG、IGT)血糖诊断标准(三种不同的检测方法的标准值) IGR是糖调节受损(糖尿病),IFG空腹血糖受损,IGT糖耐量受损(也称糖耐量减退或糖耐量减低)

慢性疾病范围: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高血脂症,威尔逊氏,痛风,天疱疮,皮肌炎,泌乳素过高症,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肾上腺病变引发内分泌障碍,脑下垂体病变引发内分泌障碍,性早熟,副甲状腺机能低下症,性腺低能症(hypogonadism),精神疾病,精神病,神经系统疾病,脑瘤并发神经功能障碍,巴金森氏症,肌僵直萎缩症,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变质及遗传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婴儿脑性麻痹及其他麻痹性症候群,癫痫,重症肌无力,多发性周边神经病变,神经丛病变,三叉神经病,偏头痛,脊髓损伤,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栓塞及血栓症,雷诺氏病,川崎病并发心脏血管异常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炎,肺沈着症,外因所致之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肝炎,胃肠机能性障碍,(含慢性胰脏炎、各种胃肠息肉症、急躁大肠症候群、胃肠糜烂性炎症、慢性大肠炎症),慢性胆道炎,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炎,肾脏感染,骨骼肌肉系统及结缔组织之疾病,关节炎,多发性肌炎,骨质疏松症,红斑性狼疮,慢性骨髓炎,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眼及其附属器官之疾病,青光眼,干眼症,视网膜变性,黄斑部变性,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角膜变性,传染病,结核病,甲癣,先天畸形,先天性畸形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干癣,全身性湿疹,乌脚病,白斑,脂漏性皮肤炎,类淀粉沉积症,(限病灶超过体表面积百分之三十以上者),类天疱疮,疱疹性皮肤炎,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表皮分解性水疱症,严重性鱼鳞癣,(含层状鱼鳞癣及鱼鳞癣状红皮症),毛囊角化症,进行性全身硬皮症,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慢性贫血,紫斑症,持续性血液凝固障碍,(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增生症,耳及乳突之疾病,慢性中耳炎,内耳前庭病变,其他,脏器移植后药物追踪治疗,癞病(麻疯),痔疮,摄护腺(前列腺)肥大,子宫内膜异位症,停经症候群,尿失禁,油症(多氯联苯中毒),先天性免疫不全症,慢性摄护腺炎(需经摄护腺按摩取摄护腺分泌液证实者)。 发生规律 黎黍匀等人的临床和调查都证明,消化系统是所有系统中最早发病的。即消化系统是最早发生慢性病的系统。如果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或者发病,首先是肠胃出现亚健康状态或发病,然后逐渐影响到全身。不过,到了第五个系统开始,慢性病的发病可能出现全身性发生。据人体的功能及原理,人体的八大系统发病顺序可以简单列表如下: 折叠第一: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慢性病 消化腺。原因:消化第一大关是胃,接着是肠道,如果胃和肠道受到损伤,就会影响食物营

慢性再障一般能活多久

慢性再障一般能活多久 慢性再障是一种发病缓慢,以贫血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很多慢性再障患者在得知自己病情后都会绝望,焦虑,但紧接着又会最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还会活多久?为了让患者本身安心,让家人放心和知道正确的调理方法,让更多的患者能够高质量的生活,下面为大家科普一下: 慢性再障一般能活多久 慢性再障,起病缓慢,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黏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病程多在4年以上,甚至可长达10年之久。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大多可治愈,但也有病人迁延多年不愈。少数病人可急性发作,病情急转直下,常与感染有关。 大多起病缓,主要的表现常常是倦怠无力、劳累后气促、心悸、头晕、面色苍白。如有出血亦较轻微,内脏出血较少见。感染、发热一般较轻微,出现较晚,治疗后较易控制。肝、脾淋巴结均不肿大,但晚期病例偶有脾脏轻度肿大,病程较长,患者可以生存多年,病情逐渐好转甚至接近痊愈。部分患者转变为急性型。 慢性再障的发病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系统衰竭,原本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逐渐转化为不具备造血功能的黄骨髓,在正常的血细胞死亡后,身体不能及时充分的补充新细胞,于是出现了贫血,白细胞低下等等症状。 通常使用激素刺激尚且具有造血功能的细胞,使他们加速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使人体位置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再障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再障起病急,病程快,有极高的短期死亡率;慢性再障病程进展缓慢,患者可以带病生存10几年,甚至20几年,但是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 通过上述内容了解到,要想缓解慢性再障平时要多加调理,合理搭配饮食。也要加强日常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以助于恢复造血功能。而且还要注意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放松心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战胜病魔。

慢性病政策

贫困人口慢性病管理我知道 一、为什么要开展贫困人口慢性病管理工作? 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已成为危害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有效缓解贫困人口因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治疗而带来的经济负担,开展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管理工作。 二、哪些病种纳入慢性病管理范围? 29种慢性病病种纳入管理范围,分别为高血压II级中危及以上、糖尿病(合并并发症)、各种慢性心功能衰竭、慢性中重度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性结核病、帕金森病、精神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癫痫病、风心病、肺心病、恶性肿瘤放化疗、终末期肾病、器官移植术后、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肢体功能障碍)、心肌梗塞(含冠脉支架术后、冠脉搭桥术后)、脑血管病后遗症(有肢体功能障碍)、重症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病、癫痫性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分裂情感型精神障碍、严重精神发育迟滞)、重症肌无力、苯丙酮尿症、硬皮病、血友病、干燥综合症、小儿脑性瘫痪、布鲁氏菌病(后7种不享受提高待遇政策)。 三、如何办理慢性病证? 符合病种范围的贫困慢病患者需准备诊断证明、住院病历、检查化验单等相关疾病资料以及小一寸免冠照片两张、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张交由本村卫生室村医或乡卫生院,由资料收集人填写《张家口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审批表》,代为办理准入手续,也可自己持相关资料到县二级医院鉴定、到县医保中心办理准入手续。其中,高血压II级中危及以上、糖尿病(合并并发症)、心肌梗塞(含冠脉支架术后、冠脉搭桥术后)、脑血管病后遗症(有肢体功能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肢体功能障碍)5种慢性病可凭乡卫生院住院记录、诊疗及购药记录作为申报材料,其他24种慢性病必须有县二级以上医院的疾病诊断资料。 四、办理慢性病证可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政策规定的22种慢性病享受提高待遇优惠政策,其中18种普通慢性病报销比例增加到75%,封顶线增加到6000元/年;恶性肿瘤放化疗、白血病、终末期肾病和重症精神病4种重大慢性病报销比例增加到90%,封顶线增加到15万元/年。另外,贫困人口只要符合疾病准入条件,有几种慢性病办理几种,不受病种数量的限制。同时,可选择一家乡镇卫生院和一家县级以上医院(包括县级)作为定点医疗机构,带药量可延长至2个月。

典型病例分析:重度失血性贫血

典型病例分析:重度失血性贫血 发表时间:2018-04-25T11:17:56.7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3期作者:张惠明[导读] 失血过后,血未恢复,则留血虚。若由他病所致者,更兼他病之症候,血虚日久势必导致气虚,气血虚亏,脏腑功能失调,终成虚劳。 (重庆市秀山县中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9900)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119-01 失血性贫血:因外伤或某些疾病过程中造成血管破裂或凝血缺陷,使血液迅速流到血管外引起的贫血。严重而急骤的失血,使血容量骤然减少,若积极抢救,将有生命危险;慢性长期的失血,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贫血,影响健康。 1.源流 远在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篇》中载:“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择;脉脱者,其脉空虚,此其候也”,描述了脱血证的症候;《素问.腹中论篇》记有,“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这种血枯病的描述类似于失血后贫血。 2.病因与病机 急剧大量失血,无论来自外伤或其他疾病,会使血容量迅速减少,能引起心血管的充盈不足而发生虚脱、休克甚至死亡。失血不太急剧,则由于机体的应激出现代偿的现象:组织液进入血管内,使血浆容量增加,心跳加速,皮肤、肌肉和脾脏的血管收缩,以保持重要器官组织所需,失血量为总量的20%左右时,约需20~60小时才能恢复血液总量恢复正常。 3.典型病例分析 现将我诊治一位月经过多至重度贫血的病例介绍如下:患者,女,45岁,农民因“畏寒、怕风、四肢乏力1月”于2015-6-25就诊,查体:神志清楚,神萎,面色苍白,眼睑苍白,四肢甲床苍白,虽值盛夏扔穿两件厚衣,仍感全身寒冷、怕风自诉如在冰窖,生命征平稳,皮肤无瘀斑瘀点,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关节无畸形,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查:肝肾功、心电图、胸片正常,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白细胞6.8x109/L,中性粒68%,淋巴20.7%,红细胞2.5x1012/L,血小板172x109/L,红细胞平均压积:65f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0pg,提示重度贫血(小细胞低色素)。 患者于1月前因月经过多曾往湖南省吉首州医院住院治疗,经对症等着治疗患者出血停止出院,出院后患者便自感畏寒、怕风,曾往多家医院就诊病情均无明显好转。 诊断:重度失血性贫血:患者,女,45岁中年,1月前有明确月经过多病史,结合查体:面色眼睑苍白,四肢甲床苍白,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故诊断。 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患者既往无反复上腹痛病史,无反酸嗳气,无呕血、黑便。 (2)肺结核:患者无潮热、盗汗,无咳血、胸痛,胸片正常。 (3)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皮肤无瘀斑瘀点,无发热、四肢关节痛,血常规无三系降低。治疗: 黄芪120g 防风15g 白术15g 生地15g 当归20g 川芎15g 白芍12g 柴胡15g 升麻8g 桂枝10g 甘草10g 服6剂后复诊,患者面色红润,四肢甲床红润,畏寒、怕风症状消失,无全身乏力,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15g/L余正常。 4.讨论 本例患者就诊时有明显的畏寒、怕风、四肢乏力,容易误诊为外感,中医认为由外伤或因其他病出血而耗血过多而至血液虚少,致四肢、筋骨、肌肉、脏腑失养,证呈面色苍白、夭然不择,唇爪苍白,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怔忡心悸,失眠多梦,皮肤干燥,毛发枯槁。失血过后,血未恢复,则留血虚。若由他病所致者,更兼他病之症候,血虚日久势必导致气虚,气血虚亏,脏腑功能失调,终成虚劳。 【参考文献】 [1]李丹, 孙福堂, 王万民. 环状混合痔出血继发重度贫血1例[J]. 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8).

慢性病慢性疾病范围

慢性病慢性疾病范围: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甲状腺机能障碍,糖尿病,高血脂症,威尔逊氏,痛风,天疱疮,皮肌炎,泌乳素过高症,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肾上腺病变引发内分泌障碍,脑下垂体病变引发内分泌障碍,性早熟,副甲状腺机能低下症,性腺低能症(hypogonadism),精神疾病,精神病,神经系统疾病,脑瘤并发神经功能障碍,巴金森氏症,肌僵直萎缩症,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变质及遗传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婴儿脑性麻痹及其他麻痹性症候群,癫痫,重症肌无力,多发性周边神经病变,神经丛病变,三叉神经病,偏头痛,脊髓损伤,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栓塞及血栓症,雷诺氏病,川崎病并发心脏血管异常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炎,肺沈着症,外因所致之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肝炎,胃肠机能性障碍,(含慢性胰脏炎、各种胃肠息肉症、急躁大肠症候群、胃肠糜烂性炎症、慢性大肠炎症),慢性胆道炎,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炎,肾脏感染,骨骼肌肉系统及结缔组织之疾病,关节炎,多发性肌炎,骨质疏松症,红斑性狼疮,慢性骨髓炎,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眼及其附属器官之疾病,青光眼,干眼症,视网膜变性,黄斑部变性,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角膜变性,传染病,结核病,甲癣,先天畸形,先天性畸形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干癣,全身性湿疹,乌脚病,白斑,脂漏性皮肤炎,类淀粉沉积症,(限病灶超过体表面积百分之三十以上者),类天疱疮,疱疹性皮肤炎,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表皮分解性水疱症,严重性鱼鳞癣,(含层状鱼鳞癣及鱼鳞癣状红皮症),毛囊角化症,进行性全身硬皮症,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慢性贫血,紫斑症,持续性血液凝固障碍,(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增生症,耳及乳突之疾病,慢性中耳炎,内耳前庭病变,其它,脏器移植后药物追踪治疗,癞病(麻疯),痔疮,摄护腺(前列腺)肥大,子宫内膜异位症,停经症候群,尿失禁,油症(多氯联苯中毒),先天性免疫不全症,慢性摄护腺炎(需经摄护腺按摩取摄护腺分泌液证实者)。 1重大疾病保险的范围 2恶性肿瘤 3急性心肌梗塞 4脑中风后遗症 5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6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7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8多个肢体缺失 9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10良性脑肿瘤 11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12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 13深度昏迷 14双耳失聪 15双目失明 16瘫痪 17心脏瓣膜手术 18严重阿尔茨海默病 19严重脑损伤 20严重帕金森病

首次病程记录(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2/5/31 17:57:17 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老年男女性。病前6个月有无病毒感染、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工作环境接触史。 2、隐匿急性发病。贫血、发热、出血为病史特征。 3、体征:贫血貌,皮下出血点,淋巴不及,肝脾未扪及。 4、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Lymph Gran% Lymph% Rbc HGB HCT MCV MCHC PLT 初步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再障) 诊断依据: 1、可疑病史: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应用骨髓毒性药物、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或过量暴露于射线是再障的高危因素。 2、(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血象满足至少下列2项:a:血红蛋白<100g/l b:血小板<50×10^9/L c:中性粒细胞<×10^9/L。(2)一般无肝脾肿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的50%)或重度减低(<正常的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骨髓活检示造血组织减少。(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它疾病,如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范科尼贫血、PNH、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纤维化、毛细胞白血病、低增生性白血病、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等。 鉴别诊断: 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尤其是血红蛋白尿不发作者极易误诊为再障。本病出血和感染较少见,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幼红细胞增生,尿中含铁血黄素、糖水试验及Ham试验呈阳性反应,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低于正常,均有助于鉴别。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 *导读:贫血诊断标准?众所周知,贫血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但是有些家长往往没有在意,当贫血加重时再来医院检查,化验血常规,已是中重度贫血,此时才会引起家长重视。…… 贫血诊断标准及分类?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 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类特点如下描述: 一、诊断标准 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②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

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合成缺陷(海洋性贫血)。 ③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内源性: 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②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 3.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贫血看哪个指标

贫血看哪个指标 贫血看哪个指标: 为进一步明确贫血的原因, 有时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以协助诊断, 如血红蛋白电泳、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造血细胞免疫功能检查, 染色体检查, 某些血液病相关基因检查, 各种红细胞酶的测定以及骨髓扫描γ照相等对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贫血时间长短分类病程少于半年为急性贫血,病程在半年以上者为慢性贫血。之前介绍过关于贫血的症状,今天我们主要看看,贫血看哪个指标,对于一个患者是否贫血, 医生可以根据检验科的血常规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的形态观察以及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可做出初步诊断。但要确定为哪一类或那一种贫血则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性质及病因。根据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患者体内铁元素的摄入量无法满足其机体对该元素的需求量,或其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出现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患者体内缺乏叶酸或(和)维生素B12,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是有效方法,BNSWHO作为精准营养集成粉剂,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的同时补充体内所需要的其他21种精纯营养,促进血细胞生成,提高红细胞数量同时加强造血功能循环。因此,对贫血患者患病的类型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为临床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贫血看哪个指标主要是临床上对贫血患者常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进行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对其贫血的类

型进行诊断。 血常规检测: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饮食作息的不规律,患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的人数在逐年上升,由于该症状的具有一定的隐匿特点,所以大多数患者不以为然,常常忽略了该症状的存在。缺铁性贫血症状常伴随着厌食、头晕、精神不济、心悸烦躁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故及早的确诊和治疗十分的有必要。本研究结果表明,缺铁性贫血组中MCV 减低,RDW 明显增高,血常规健康组的WBC、PLT 等血液指标均无明显的变化差异,两组的检查结果差异明显,此研究结果与高丽娟学者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一文中结合临床检验工作,收集大量血涂片资料,分析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不足,阐述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血细胞分析病例 1 378 例,血涂片镜检228 例,其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症2 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 例、巨幼细胞性贫血8 例、缺铁性贫血10 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3 例、急性白血病 4 例,其余198 份血涂片镜检结果与血细胞分析仪相符,与该文的的研究结果基本,进一步佐证了本文的观点。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常规的血常检查对诊断缺铁性贫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贫血看哪个指标: 为进一步明确贫血的原因, 有时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检查以协助诊断, 如血红蛋白电泳、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造血细胞免疫功

2019年再生障碍性贫血考试试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10小题.每题1.0分,共10.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再生瘴碍性贫血骨髓组织中绝对增多的细胞是( ) A 脂肪细胞 B 组织嗜碱细胞 C 网状细胞 D 浆细胞 E 淋巴细胞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 A 血管内溶血 B 骨髓内溶血 C 出血失血 D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E 缺乏造血原料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无( ) A 肝脾肿大 B 中性粒细胞减少

C 血小板减少 D 网织红细胞减少 E 红细胞减少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增生低下,符合( )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 急性白血病 E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A 造血原料缺乏 B 造血干细胞减少或缺乏 C 血管内溶血过多 D 免疫机制异常 E 造血微环境缺陷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 A 畸形红细胞性贫血

B 大细胞性贫血 C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 小细胞低色索性贫血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7题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药物是( ) A 输血 B 雄激素 C 切脾 D 糖皮质激素 E 一叶蔌碱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8题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应首选( ) A 雄激素 B 胎肝输注 C 骨髓移植 D 脾切除术 E 中医中药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9题 有助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白血病鉴别的是( )

贫血知识点归纳

贫血知识点归纳 一、概论 (一)诊断标准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 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 疾病均可引起贫血。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及血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1)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2)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 3)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1)内源性: 遗传性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获得性血细胞膜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2)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表9-10)。 3.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1)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2)增生减低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氧,因此贫血可出现因组织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缺氧所致的代偿表现。贫血的表现与贫血的严重程度、发生速率、主要脏器的原有功能状况及机体的代偿能力有密切关系。除有引起贫血的原发病的表现外,贫血的临床表现如下: 1.一般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是最多见的症状,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的主要体征。 2.心血管系统表现活动后心悸、气短最为常见部分严重者可以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查体可以有心脏扩大,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3.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头晕、耳鸣、易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维生素B12缺乏时可有麻木、感觉障碍及行走不稳等症状。 4.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恶心较常见舌炎、舌乳头萎缩见于营养性贫血,黄疸及脾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患者。 3泌尿生殖系统表现肾脏浓缩功能减退,表现为多尿、尿比重降低。部分患者可有蛋白尿、月经失调和性功能减退。 (四)诊断步骤 可分以下三步: 1.确立贫血的诊断。 2.明确贫血的类型包括细胞形态学分类、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性贫血或增生减低性贫血)分类以及病

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急性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 导语:可能大家都很少听过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它是由于多种病因,通常是药物影响而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它的发病高峰期是在青年人群以及 可能大家都很少听过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疾病,它是由于多种病因,通常是药物影响而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它的发病高峰期是在青年人群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及病状,我们可以把它分成急性和慢性。现在就让小编告诉大家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区别有什么。 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急性型再障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病初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发展,呈进行性进展。几乎均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有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广泛而严重,且不易控制。病程中几乎均有发热,系感染所致,常在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从而导致败血症。肺炎也很常见。感染和出血互为因果,使病情日益恶化,如仅采用一般性治疗多数在一年内死亡。 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慢性型再障起病缓慢,以出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粘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主要是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症状,出血多限于外部皮肤,尚不严重,但不及时止血有可能并发感染。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但也有部分病人迁延多年不愈,甚至病程长达数十年,少数到后期出现急性再障的临床表现,称为慢性再障急变型。 相信大家看了上文后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急性和慢性的区别都有所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慢性病贫血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慢性病贫血 作者:李蓉生, LI Rong-sheng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中国医学科学院,100730 刊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年,卷(期):2011,34(2)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21条) 1.Schilling RF 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 misnomer 1991 2.Chapt GT Hypochromic anaemias and iron overload 2006 3.Ganz T Hepcidin:a regulator of intestinal iron absorption and iron recycling by macrophages 2005 4.Nemeth E;Ganz T Hepcidin and iron-loading anemias 2006 5.Andrews NC Anemia of inflammation:the cytokine-hepcidin link 2004 6.Nemeth F;Rivera S;Gabayan V IL-6 mediates hypoferremia of inflammation by inducing the synthesis of the iron regulatory hormone hepcidin 2004 7.Domachowske JB The role of nitric oxide in the regulation of cellular iron metabolism 1997 8.Yamaji S;Sharp P;Ramesh B;Srai SK Inhibition of iron transport across 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by hepcidin.[外文期刊] 2004(7) 9.Vokurka M;Krijt J;Sulc K;Necas E Hepcidin mRNA levels in mouse liver respond to inhibition of erythropoiesis[外文期刊] 2006(6) 10.Means RT Jr Hepcidin and anaemia.[外文期刊] 2004(4) 11.Kaltwasser JP;Arndt U ACD in inflammatory rheumatic disease 2005 12.Cindy N Roy Anemia of inflammation 2010 13.Lux SE Chapter.Hypochromic Anemia and Disorders of Iron Metabolism 2003 14.Weiss G;Goodnough LT 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 2005 15.李蓉生慢性病贫血 1998 16.Keel SB;Abkowitz JL The microcytic red cell and the anemia of inflammation 2009 17.Beguin Y 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 for the evaluation of erythropoiesis and iron status 2003 18.Das Gupta A;Abbi A High 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 level in 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 indicate coexistent iron deficiency 2003 19.Goodnough LT;Monk TG;Andriole GL Erythropoietin therapy 1997 20.Schreiber S;Howaldt S;Schnoor M Recombinant erythropoietin for the treatment of anemia in inflammatory bowel sisease 1996 21.Pvlov AD The use of RHU-EPO in anemic infants with infections 2003(Suppl 2)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高举慢性病贫血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会议论文]-2007 2.周建中慢性病贫血的血常规改变[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3) 3.陈波斌.林果为.倪赞明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和血清铁蛋白在鉴别慢性病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价值的评价[期刊论文]-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 (1)

贫血诊治指南

贫血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对因治疗。 发病原因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如: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常从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的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的异常影响红细胞生成,可形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损害有关。部分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B细胞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进而破坏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有关。 (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pure red cell anemia,PRCA):PRCA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贫血。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PRCA即 Diamond-Blackfan综合征,系遗传所致;后天性PRCA 包括原发、继发两类。有学者发现部分原发性PRCA患者血清中有自身EPO或幼红细胞抗体。继发性PRCA主要有药物相关型、感染相关型(细菌和病毒,如微小病毒B19、肝炎病毒等)、自身免疫病相关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型(如胸腺瘤、淋巴瘤、浆细胞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以及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等。 (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CDA):CDA是一类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根据遗传方式,该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陛遗传型和显性遗传型。

人参对失血性贫血小鼠补血作用的研究

人参对失血性贫血小鼠补血作用的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研究人参水煎液对失血性贫血小鼠的补 血作用。方法用小鼠眼眶静脉取血法造成失血性贫血小鼠模型,观察人参水煎液对小鼠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 果造模可使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人参水煎液后,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均有 不同程度升高,中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人参具有一定的补血作用。【关键词】人参小鼠贫血补血作用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Ginseng water decoction on hemorrhagic anemia mice. MethodsThe model of hemorrhagic anemia was established by collecting blood from the mice eye socket vein in mice, erythrocyte,leucocyt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hemoglobin were determined. ResultsThe number of erythrocyte、leucocyt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haemoglobin were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Ginseng water decoction coul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the erythrocyte,the number of the

慢性病的分类

慢性病的分类 慢性病主要有:高血压(2--3期)、冠心病、心肌梗塞、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以上)、慢阻肺、肺结核、精神病、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最常见的10种慢性病。 1.肝硬化:肝硬化(liver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 2.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3.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索等方面有关系 4.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5.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尿毒症。 6.贫血: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7.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因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过重,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不能维持心排血量。分为左侧、右侧心力衰竭和全心衰竭。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肺原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等。任何年龄可发生,一般可控制症状,常有反复发作,有部分病人可获痊愈。 8.消化性溃疡:一般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有时简称为溃疡。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