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智慧工地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智慧工地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COnSTRUCTiOn SAFETY2019年第5期信息化建设智慧工地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王昶

(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101119)

【摘要】近年来智慧工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建筑行业开始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变。

文章根据贵州沿印松高速公路八分部项目部智慧工地创建过程进行了经验的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智慧工地大数据监控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志码】B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面对繁冗复杂的施工问题,如何有效地加强监管,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尽量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呢?贵州沿印松八分部项目部为了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痛点、难点,保障工地安全生产,切实防范施工事故的发生,创新发展,积极打造智慧工地。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是依托互联网建立的管理平台,与上级单位的大数据体系融合,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能够实现施工报检、质量管理、劳务管理、安全施工、绿色施工的数据化。系统投入运行以后,成为全天候监控、整治施工现场各类安全隐患的“火眼金睛”,摄像头、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感知、数据采集和高效协同,提高作业现场的管理能力,也标志着项目安全监管工作迈入信息化时代。

1.创新管理模式落实分级管控

项目部基于一张图建立智慧工地安全管理网络,一张图就是“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点分布图,概括了各施工点的风险源分布和危险等级。通过及时辨识、评价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阶段性、苗头性、关键性和倾向性的安全风险,绘制出“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点分布图(图1)。该图以项目整体平面布置图为基础,结合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平面布置图上注解出不同等

5.系统推广应用价值

系统推广应用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集中全院HSE专家资源并实现共享,大幅度提高全院HSE工作效能;

(2)降低HSE检查和项目巡视人员现场安全风险;

(3)节约HSE检查和项目现场巡视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4)打破传统的HSE管理条块模式以及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全过程、全天候的远程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基本规范[S].

[2]国家能源局国能安全(2014)148号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S].

[3]王明贤,汪班桥,刘辉.安全生产信息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宫运华,朱亚威.安全领导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1).

[5]吴超.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构建及其启示L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3).

(本文收稿:2019-01-23)

20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1)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目录 1 概述 (1) 2 系统简介 (1) 2.1总体架构 (1) 2.2部署架构 (2) 2.3配套设施 (3) 3 系统功能 (3) 3.1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 (3) 3.2智慧工地APP (4) 3.3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系统 (5)

1 概述 根据施工现场业务管理需求,搭建项目施工现场物联网的整体应用,实现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等业务系统,并接入一个监控中心——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节省人力投入,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施工管理,有效缓解项目施工现场劳务、设备、材料、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难题。 本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功能全面 多大业务系统涉及劳务人员管理、特种设备监管、进场材料控制、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涵盖项目施工现场的各个管理环节。 技术先进 采用无线传感、模式识别、智能感知、异构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的管理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适用性强 适应工地实际应用环境,针对工地防护要求等级高、网络环境差、布线难度大、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大、作业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在方案中大量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工业级宽温型设备,采用电池或者太阳能供电,保证了在工地作业的条件下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集成度高 各类现场信息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现,实现了施工现场综合信息的集中掌控。 2 系统简介 2.1 总体架构

施工现场物联网应用方案由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和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在施工现场管理各环节的综合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如图 2.1所示。 风速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幅度传感器温度数据倾角传感器扬尘检测仪塔吊监控地面接收机 塔吊黑匣子(驾驶室)手持机 温度传感器数据接收机轴力计位移传感图 2.1 系统总体架构 2.2 部署架构 建筑工地采用了作业区终端+本地管理平台+云端管理平台的三级应用 模式。系统依托于工地有线/无线局域网,无线/有线传感网、数据接收设备以及相关传感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各部门人员通过统一的系统门户登录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部署示意图如下所示:

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石凯

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石凯 发表时间:2019-03-29T11:08:48.2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石凯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智能化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也包括人们日益关注的建筑领域。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智能化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也包括人们日益关注的建筑领域。信息化技术、移动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给智能工地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进行智慧工地建设有助于绿色建筑的实现,对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强度大、复杂性高、周期性长等特点,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忽视了施工环境管理、采用廉价劳动力,施工现场存在较多的危险源,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所以应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总结,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对策,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1概述 在我国建筑施工现场一般都是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一个有效体系。施工方对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施工人员一般都是雇佣的民工,民工有的都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其没有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高处低处交叉作业、人与施工机械频繁接触等特点。这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完善施工现场,这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在我国对建筑行业出台一系列安全的法规,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规章制度的建立,严格检查施工现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建筑行业死亡率。现在建筑施工方逐步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如何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安全生产是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需求。 2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监管不力 虽有国家及地方性安全法律法规,但政府监管不力,导致事故频发我国部分地方的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对国家加强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长期存在贯彻不彻底,监管不力的现象。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进行有效监管,甚至一些地方上出现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互相包庇的现象。执法不力,履职不当,人为监管“盲区”较多。给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生产经营单位企图规避政府监管提供了可乘之机,形成宏观角度上“管理上的缺陷”,导致较多事故隐患未得到查处并解决,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2.2安全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 我国建筑行业比较混乱,尤其最近些年建筑行业效益可观,很多企业都转型到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存在一定转包现象,这都给建筑行业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关于建筑施工的安全法规文件很少,并且安全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这都是阻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因素。需要出台一系列法规文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有明确的标准,注重安全施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为建筑生产起到基本保障作用。 2.3建筑工地安全投入低 我国建筑工地现场的一些必要的安全设备没有到位,施工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设施种类不齐全、数量较少,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很少进行安全事故应对措施的知识培训,这些都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地现场的一些能够解决的如停电、停水等突发状况都可能因为安全设施不到位而造成事故。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大幅度降低在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筑工程的设施成本降低,推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却使得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建筑企业应该意识到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节约安全管理设施上的成本是不值当的,因为一旦由于安全设施的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并带来更严重的财产经济损失。对于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就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带来的重要经济损失,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3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举措 3.1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1施工进度管理 通过BIM技术,可以模拟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将施工现场情况或者施工进度等虚拟化、可视化,在模型上展示出来。在传统的施工管理中,很难发现潜在的施工缺陷和冲突。大部分都是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发现问题,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时有发生。而BIM技术可以利用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制订更加科学的技术方案。这就方便我们在工期开始之前就能够对大致的施工有所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能较好控制施工进度。 3.1.2成本造价管理 当前,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有效共享和积累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数据。这是因为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是共用一个 BIM 模型的,从而使得全部的信息数据都能够在该模型上得以充分的体现,不仅能够保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而且还更加方便积累和存储;二是能够有效实现造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过程。在以往,我们通过采用线条式的构件进行造价信息的管理,而在 BIM 技术下能够实现三维、仿真、实时交互的立体图形来体现,并有机融合了抽象的信息数字与立体图形,继而能够有效反映出建设项目不同空间部位以及施工时间节点所对应的各个造价信息。总之,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中,充分地体现了该种技术的新颖性和有效性,值得在同类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3.2构建企业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 目前,多数大型施工企业已引入自动化办公系统(如OA、新中大、广联达、金蝶等),通过利用计算机和自动化办公系统建立综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将安全管理各要素如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危险源辨识管理、安全检查与整

智慧工地——监控管理系统

监控中心设计 大型施工项目的沟通工作量巨大,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组内部、项目和分包单位、甲方、监理、上级部门以及其他项目关系人有着繁重的沟通需求。沟通的充分程度,直接影响着项目执行的效率和成本。通过电话或者会议的方式进行项目沟通,费时费力。 本产品提供了一个以43寸安卓电视机为展现平台的沟通工具,高效直观地展现项目现场进度及相关细节,现场或非现场项目干系人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工程现场的进度以及相关细节。 系统结构 监控中心拓扑图 监控中心系统部分 01、前端系统

大屏显示系统支持各类型信号的接入,如:模拟标清摄像机,高清数字摄像机,高清模拟摄像机,网络高清标清摄像机等,支持萤石协议的NVR所支持的设备均支持。 02、传输控制系统 前端摄像机信号接入之后通过4G网络等手段实现远距离传输,通过在控制主机上安装拼接控制软件可实现对整个大屏显示系统的控制与操作,可实现上墙显示信号的选择与控制。 03、显示系统 大屏显示系统支持BNC信号,VGA信号,DVI信号,HDMI信号等多种信号的接入显示,通过控制软件对已选择需要上墙显示的信号进行显示,通过视频综合平台可实现信号的全屏显示,任意分割,开窗漫游,图像叠加,任意组合显示,图像拉伸缩放等一系列功能。 系统组成 1、43英寸DS-D5043FC LCD显示屏:1块 工程专用液晶显示单元能够保证设备的亮度、使用寿命、稳定性 2、底座:1个 支撑固定LCD显示单元。 3、传输线缆:1条 将信号源传输到LCD电视墙上面显示。 系统效果图

监控中心效果示意图 系统功能 项目信息展示平台由安卓机顶盒、安卓电视机以及相应的输入操作设备所组成。电视机将作为显示设备,将安卓机顶盒的相应内容展现出来。安卓机顶盒作为核心设备,与智慧工地平台进行连接,从平台处获取到项目信息,输出呈现在电视机屏幕上。 项目信息展示平台拓扑图 由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以该展示平台可以安装在多个场合,比如:领导办公室、工地项目部、工地出入口等地方,适合场合非常广泛。

客户版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平台方案1.0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平台 设 计 方 案 广联达筑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一、项目背景 (3) 二、实施意义 (3) 三、产品达到的效果 (4) 第二章产品介绍 (5) 一、系统概况 (5) 二、塔吊全过程安全监督管理子系统 (6) 2.1系统组成: (6) 2.2 系统功能: (7) 2.3平台功能: (9) 三、塔吊可视化智能引导系统 (9) 3.1系统组成: (9) 3.2 系统功能: (9) 四、施工升降机全过程安全监督子系统 (12) 4.1系统组成: (12) 4.2 系统功能: (13) 4.3平台功能: (13) 第三章合作节拍 (14) 第四章预计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系统概述 一、项目背景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设备已经成为建筑工地必不可少的大型施工机械,但同时塔吊及施工电梯的安全的事故也屡屡发生。由于塔吊、施工升降机事故的不断发生,起重设备的安全越来得到重视,全国各地已相继下发关于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施工现场塔吊和施工电梯的智能化安全管理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和操作控制平台为基础的各种监控系统已成为当今重大生产设备或过程控制设备进行监督管理的必备手段。 二、实施意义 技术创新,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在保证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方面,起重机械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机械能够排除其本身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则安全性能必然会大大改善。现有的起重机械安全装置大多是机械式的,易拆除、易损坏的。通过目前传感器及黑匣子,可使使用单位无论是现场管理人员还是公司管理层,都可实时监控塔吊、施工电梯的运行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加大管理力度、预防事故发生的依据,进而监督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隐患。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及意义有哪些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及意义有哪些? 传统施工现场存在劳务用工管理混乱;大型设备监管困难,安全事故频发;材料控制缺乏有效手段监控;结构安全监测困难,安全事故频发;工地污染严重,监测手段落后等难题。加大智慧工地在施工项目上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施工工地存在的这些难题。通过“一个平台多个业务系统”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的研究,驱动建筑行业信息化规划,在“劳务实名制管理、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大型设备监管、现场安防监控”等领域更深入的应用。 而近年来建筑行业信息化规划,主要是应用在“劳务实名制管理、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大型设备监管、现场安防监控”等领域,因此加大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的研究也是助推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一、智慧工地建设意义 智慧工地是“互联网+”理念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石。它是安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监

控探头和传感器,通过IT线缆将捕捉到的有用信息传输到中心机房的数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上,构建成智能监控防范体系,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员、机械、材料、环境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真正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常态检测,事后规范管理,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精益的工地施工管理。 二、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的研究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是采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由信息采集层、网络接入层、网络传輸层、信息存储与处理层组成,主要包括云管理平台、综合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以及环境管理系统等5大模块。施工管理员可通过PC端、手机APP灵活的方式,实时查看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 对于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建设,绝不应该是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简单堆砌,而是在满足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寻求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与外部其他智能化系统之间的完美结合。系统主要是依托于云管理平台,来实现对众多子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通过云管理平台建设后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一、系统简介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如何提升建筑行业的管理效率,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智慧工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建筑行业开始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变。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是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建立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劳务管理、安全施工、绿色施工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河北科曼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与众多功能系统对接,包括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监测系统、周界防护系统、区域安防监控系统、用电监控系统、噪音扬尘监测系统、污水排放监控系统以及自动计数系统等。 将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引入建筑施工项目之中,能够满足智能化应用的需求。劳务管理方面,工人刷卡进场、就餐、洗浴等,建立工人出勤与工资支付台账,可以有效减少劳资纠纷;安全施工方面,对高支模、塔吊等事故高发区实施监测,减少人力投入,遇到险情可以提前报警,一旦发生事故,还有据可查;对扬尘、噪音等可以实现全天候自动定量监测;棒材管

理方面,钢筋、木方等棒材可以实现拍照自动计数,提高清点效率和准确性。 二、系统构成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依托遍布项目所有岗位的应用端(pc\移动\穿戴\植入等)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云储存,在系统进行数据计算,实现整个施工过程可模拟、施工风险预见、施工过程调整、施工进度控制、施工各方可协同的智慧施工过程。 1、终端层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应用提高现场管控能力,通过RFID、传感器、摄像头、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实时监控、智能感知、数据采集和高效协同,提高作业现场的管理能力。 2、平台层 通过云平台进行高效计算、存储及提供服务,让项目参建各方更便捷的访问数据,协同

智慧工地分析报告

智慧工地分析报告 报告人:王益恩 一、智慧工地概念 智慧工地管理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WCDMA/FDD-LTE移动通信技术,为政府主管部门和建筑公司提供工地现场实时监控、现场监理人员的考勤管理、吊机和桩机工况管理、安全台账管理等手段。 “智慧工地”总体策略是以行业应用推介为基础,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撬动建筑工地从业人员转网,拉动手机用户发展。 二、目标客户市场分析 1.政府各级住建监管部门

主要需求为:(1)建筑质量安全监管;(2)施工现场安全监管;(3)文明环保施工监管。 拓展模式:围绕政府对建筑工地建筑质量、安全施工、文明环保施工等方面需求,分级对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推介“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取得政府支持,为联通发展务工人员市场取得支持。 2.政府各级劳动执法监察部门 主要需求为: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农民工讨薪纠纷。 拓展模式:通过推介农民工维权服务管理系统方案,从源头上有效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问题,进而促使农民工使用联通手机卡,实现考勤管理等功能,以此来发展农民工手机用户。 3.房地产开发商 主要需求为: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房地产差异化竞争价值。 拓展模式:通过推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让购房客户在售楼样板间里和手机APP 上实时看到楼盘施工进展情况来增强其销售卖点,通过与开发商合作帮助我们在其工地上发展农民工手机用户。 4. 建筑施工企业 主要需求为:企业方面实名制管理和人员考勤、 拓展模式:一方面可通过推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考勤管理等方案提升其施工管理水平,一方面可通过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WIFI 和专属务工亲情卡套餐满足农民工通信需求,从而拉动劳动建筑工地农民工的手机用户发展。

智慧工地监控管理系统范文

智慧工地监控管理 系统

监控中心设计 大型施工项目的沟通工作量巨大,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组内部、项目和分包单位、甲方、监理、上级部门以及其它项目关系人有着繁重的沟通需求。沟通的充分程度,直接影响着项目执行的效率和成本。经过电话或者会议的方式进行项目沟通,费时费力。 本产品提供了一个以43寸安卓电视机为展现平台的沟通工具,高效直观地展现项目现场进度及相关细节,现场或非现场项目干系人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工程现场的进度以及相关细节。 系统结构

监控中心拓扑图 监控中心系统部分 01、前端系统 大屏显示系统支持各类型信号的接入,如:模拟标清摄像机,高清数字摄像机,高清模拟摄像机,网络高清标清摄像机等,支持萤石协议的NVR所支持的设备均支持。 02、传输控制系统 前端摄像机信号接入之后经过4G网络等手段实现远距离传输,经过在控制主机上安装拼接控制软件可实现对整个大屏显示系统的控制与操作,可实现上墙显示信号的选择与控制。

03、显示系统 大屏显示系统支持BNC信号,VGA信号,DVI信号,HDMI信号等多种信号的接入显示,经过控制软件对已选择需要上墙显示的信号进行显示,经过视频综合平台可实现信号的全屏显示,任意分割,开窗漫游,图像叠加,任意组合显示,图像拉伸缩放等一系列功能。 系统组成 1、43英寸DS-D5043FC LCD显示屏:1块 工程专用液晶显示单元能够保证设备的亮度、使用寿命、稳定性 2、底座:1个 支撑固定LCD显示单元。 3、传输线缆:1条 将信号源传输到LCD电视墙上面显示。

系统效果图 监控中心效果示意图 系统功能 项目信息展示平台由安卓机顶盒、安卓电视机以及相应的输入操作设备所组成。电视机将作为显示设备,将安卓机顶盒的相应内容展现出来。安卓机顶盒作为核心设备,与智慧工地平台进行连接,从平台处获取到项目信息,输出呈现在电视机屏幕上。 项目信息展示平台拓扑图

智慧工地监控管理系统

在工地分布广泛、现场环境恶劣的建筑行业,确保规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及工地的建筑材料、设备等财产安全是施工单位管理者关心的头等大事。建筑工地属于环境复杂,人员复杂的区域。考虑到工程监督、项目进度、设备及人员的安全,一套有效的智能监控系统对于管理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管理者可以了解到现场的施工以及盾构机进度,可以远程监控现场的生产操作过程,可以远程监控现场材料的安全。 浙江永拓为保障工程监理工作的高效落实,最大程度适应企业发展,提供基于BIM的智能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结合了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进行监管,可以有效解决工程现场监管难的问题。系统支持物联网数据对接,对接现场智能设备和监控设备,可以远程查看现场实施情况和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支持多端协同的接入使用,方便多级用户的协同作用,支持用户权限设置,多用户管理 对于施工现场的监控,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摄像监控设备,特别是重点施工区域的部署,可以远程可视化管理和监控,满足实施现场施工进度的监控把握。增加施工区域高危部位电子围护,实现危险场景的实时报警,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关键设备的温度、湿度、烟感等环境参数的采集和报警值设置,保证设备在安全环境下运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施工操作工作面上的各安全要素如塔吊、施工电梯、中小型施工机械、安全网、外脚手架、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基坑防护、边坡支护,以及施工人员安全帽配戴(识别率达90%以上)等实施有效监控,随时采集将上述各类信息,整理提供给总部及相关单位监督管理,及时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智能工地监控系统的功能:实时了解盾构机掘进状态以及进度,重点监控区域有工地门口的监控、工地周界报警的监控、施工人员的监控、施工过程的监控、设备物料库区的监控、视频状态的监控等。使建筑施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 浙江永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秉承“永续价值创新、远瞻品质开拓”的企业核心理念,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化系统集成和系统开发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拥有一支在数字城市建设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团队。公司着力研发基于BIM+3DGIS+物联网+云平台的城市数字化服务开放平台。通过开放平台可以拓展整合行政管理、公共安全、智能建筑及智能家居等各方面的应用。欢迎数字城市建设相关单位加入平台,共同参与,打造合作共赢模式,建设一个大数据城市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官方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c910049547.html,。

智慧工地:建筑工地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建筑工地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一、产品简介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是基于对建筑施工市场的深入分析,旨在解决建筑工地存在的实质性问题而研发。工程分包是如今建筑施工中的常见模式,但施工单位的规模、资质、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为整个项目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影响。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的核心优势就在于能够将繁杂的事务性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建筑施工企业更快捷、精准、专业的管理劳务人员与掌控工程进度提供了便利。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将工程的管理要求、管理责任与履约保障三者合一,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摊子大、问题多、管理乏力、成本居高不下......肥胖臃肿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体系已经与时代严重脱节,如何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是建筑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下公平公正精神的需要。 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系统瘦身,所要做的就是将管理流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劳

务实名制管理系统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信息采集、数据统计、智能管理、统一操控,收集与劳务人员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使建筑施工总包方能够清晰掌握劳务分包人数、情况明细,做到人员对号、调配有序。 二、功能实现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劳务关系信息化,解决最基本的劳务人员管理问题。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施工企业的劳务人员信息收集、共享和使用,监督过程管理,降低劳务纠纷的风险。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集多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跟踪分析等领域的要求,打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智慧工地。 1、项目基本信息管理 建立系统基本档案资料,系统可以设置各分包单位人员编号规则,自动生成人员编号,也可设置手动录入。 2、劳务人员实名登记管理 对进场务工的劳务人员进行进场登记,包括个人身份证信息、工号、所属分包单位、班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李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 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

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 (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自上而下地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打造统一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体系。 (三)行业主导,企业参与。要以企业需求和监管问题为导向,在便捷性、高效性、适用性上下功夫,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行业监管效能与企业管理水平。要通过市区联动、政企合作,实现全行业共同推进建设工作。 (四)重点突破,示范带动。要以国家级开发新区、优势施工企业和示范工程先行先试为突破口,以提高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率为出发点,逐步拓展,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四、工作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即日起至2017年12月) 1﹒技术标准研究:开展“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为《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智慧工地”大数据挖掘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课题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2﹒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市城乡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工程项目数据库、综合管理子系统、安全监管子系统、危大工程管理子系统、特种设备监控子系统、生态环境监测子系统、

建设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建设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摘要:由于科技的进步,各类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工地施工的危险程度。打造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工地施工效率。本文通过对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设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在工地施工现场,应用信息技术成为发展的必然。建设智慧工地,有利于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保证施工的效率,减少由于安全问题引发的经济损失。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工地中出现的隐患,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1人员管理 智慧工地理念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保证工地建筑的质量。由于工地施工人员的入职门槛较低,缺少正确的操作技能,甚至部分工作人员完全不具备相关工作经验,极大影响了工地的施工安全。为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首先,采用智慧工地管理方法,对施工人员采取实名制施工登记,根据工作人员的性别、年龄、资历、技能等,进行普查,形成施工人员信息库,为工地寻找适宜的工人提供帮助。其次,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减少无关人员随意进出施工现场引发的安全问题,通过人脸识别、

指纹识别、IC卡等方式进行人员出入,坚持严进严出,维护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安全。最后,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服饰进行检查,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正确穿戴防护服,佩戴品质合格的安全帽,通过外在防护,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增强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性。 2操作管理 传统工地施工时,对施工人员的经验并未出现严格的要求,导致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极易造成操作事故。采用智慧工地理念,对工作人员进行云培训,既能对施工人员水平进行测试,又能保证施工人员在进行测试时测验安全,同时能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智慧展厅进行VR操作实验馆,组织施工人员分别进行培训,施工人员通过智慧展厅模拟操作机器技巧,在进行操作时会出现各类突发事件,如,高空坠落、设备倾斜等,使施工人员感受违规操作造成的事故,可以有效增强施工人员应对事故反应能力,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VR操作实验馆还应提供系统化的机器操作方法,保证施工能够系统化的进行学习,增加操作人员的规范性,另外,通过此类方式,有利于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学习,避免实操过程中出现失误,造成安全事故,影响工作人员安全。 3绿色施工 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废水污染、废渣污染等,给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

“智慧工地”系统建设与方案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南部新城智慧工地” 解 决 方 案

南京臻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5月

目录 第一章建设思路 (4) 1、建设背景 (4) 2、建设需求 (4) 2.1现场监测监控管理 (5) 2.2人员定位及考勤管理 (5) 2.3设备管理 (6) 2.4物资管理 (6) 2.5施工现场管理 (6) 3、设计思路 (7) 3.1采用B/S模块化架构设计 (7) 3.2以元数据管理为核心 (7) 3.3支持不同用户类型和不同角色 (7) 3.4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 (8) 第二章总体规划与设计 (9) 1、建设目标 (9) 1.1实现资源整合 (9) 1.2提供应用支撑 (9) 1.3完善管理服务 (9) 1.4辅助领导决策 (10) 2、建设原则 (10) 2.1安全性 (10) 2.2灵活性和扩展性 (10) 2.3可靠性 (10) 2.4开放性 (11) 2.5集成性和实用性 (11) 2.6可维护性和易用性 (11) 3、技术特点 (11) 3.1打造信息服务平台 (11) 3.2统一的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 (12) 3.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传输终端 (12) 3.4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思想 (12) 3.5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 (12) 3.6基于元数据统一管理信息平台 (13) 4、体系结构设计 (13) 5、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14) 第三章建设内容 (15) 1、现场监测监控系统子平台 (15) 1.1概述 (15) 1.2网络架构 (16) 1.3功能结构 (16) 2、工地人员管理系统子平台 (18)

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项目中的优势分析

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项目中的优势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难点,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重点阐述智慧工地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应用情况,因此,我们应立足建筑工程管理实际,认真探讨安全管理的意义以及安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安全管理能够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管理内容,为整个建筑施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分析 引言 建筑工程具有明显的生产规模大宗性与生产场所固定性的特点,且大部分工作都发生在施工现场,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受自然环境、工人素质、社会环境的影响,管理难度大,安全管理更是行业一直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流程纷繁复杂,安全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更是施工企业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智慧工地的出现,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1智慧工地概述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技术,针对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一套使人员、设备、材料等管理工作互联互通、相互协调、智能管控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工程施工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管

理,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充分体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的一种新的建筑理念。目前智慧工地在我国的发展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正在快速发展。智慧工地的应用正逐步渗透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变[1]。 2项目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工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教育效果差 由于行业的特点,建筑施工现场工人的流动性很大,有的企业和项目部大量招收农民工,然而往往农民工对施工安全知识比较缺乏,即使采取了三级安全教育措施,可是教育内容过于陈旧、简单,缺乏针对性,对工人的安全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2.2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问题突出,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对整个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容易出现管理漏洞,使整个安全管理在实效性和针对性方面较为缺乏,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如何解决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对整个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使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在落实当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制度依托,能够在管理针对性和管理有效性方面得以提升,为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做好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对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

智慧工地: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 前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和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在建筑领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二研究所和海康威视联手采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动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在建设工程安全质量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在技术上又称为“传感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就物联网技术而言,其本身是一项信息技术,为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传感装置,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就能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同时,其也将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引入新理念,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传统的施工监测、易受人为影响且效率低下。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进而构建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并最终达到创造智能城市的目标。 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 背景介绍 针对目前安全监管和防范手段相对落后,全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水平仍较低,信息化尚未深度融入安全生产核心业务的现状,利用信息化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进行“智能化”监管。 通过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监管责任,提高企业对工程现场的远程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对工程现场安全隐患处理的速度。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协调各业务管理部门,围绕安全监管制度为核心,以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手段,将科技技术力量与安全监管制度紧密集合,成立综合性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实现体制创新,能够统一处置生产安全领域的各类事件。

浅谈智慧工地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智慧工地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11-11T10:43:07.1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3期作者:宇文迪[导读] 智慧工地就是智慧地球在工程领域的重要展现,是一项最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程理念。宇文迪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上海市 200120) 【摘要】智慧工地就是智慧地球在工程领域的重要展现,是一项最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程理念。智慧工地就是依靠信息化手段支持,经由三维设计平台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确设计以及施工模拟,紧紧围绕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构建科学管理、智能生产以及互联协同的施工项目信息生态圈,在虚拟环境下将这些数据信息与物联网获得的工程信息联系起来展开数据挖掘,得到具有实际价值的专家预案与趋势预测分析,方便对工程施工达成可视化管理的效果,实现工程的生态建造与绿色建造的工程目标。 【关键词】智慧工地监管系统 BIM技术 VR虚拟现实技术 近年来,危害现场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构建安全生产施工现场成了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注点。伴随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镇化的持续深入使得国内各个地方的建筑施工规模持续扩大,各种建筑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问题频繁出现,噪声扰民以及工地扬尘等得到社会普遍关注。怎样强化建筑施工管理,推动施工绿色化、文明化、安全化目标的达成,是各级监管部门亟待处理的难题。 传统施工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难题:1、工地人员流动力大,劳务实名制制度一直难以实施;2、工地人员与环境都相对复杂,表现出施工点分散、管理难度大以及现场信息反馈困难等特征;3、整个施工过程极其复杂,安全隐患较多,项目前期策划难免有考虑不足之处。建筑工程往往存在工作量沉重、工期漫长以及投资规模庞大等特征,施工期间的微小细节都会对项目整体的质量带来重要的影响。 智慧工地就是智慧地球在工程领域的重要展现,是一项最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程理念。智慧工地就是依靠信息化手段支持,经由三维设计平台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确设计以及施工模拟,紧紧围绕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构建科学管理、智能生产以及互联协同的施工项目信息生态圈,在虚拟环境下将这些数据信息与物联网获得的工程信息联系起来展开数据挖掘,得到具有实际价值的专家预案与趋势预测分析,方便对工程施工达成可视化管理的效果,实现工程的生态建造与绿色建造的工程目标。 智慧工地能够将虚拟现实以及传感技术等诸多高新科技投入到人员装备、机械设施以及场地进出等物件内,使其能够达成互联的状态,得到“物联网”,将其与“互联网”实现整合控制的情况下,就能够更好地将现场施工与人员管理联系起来,各项工程管理目标就能够更加顺利地达成。智慧工地的侧重点就是能够依靠智慧方案优化人机的互动联系,获得更好的交互性、响应速度以及工程质量等方面也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智慧的力量会对城市的发展与品质带来重要的影响作用,智慧城市很大程度上对将来城市的发展情况以及地位状态起到决定影响作用。城市化发展的最高级状态就是智慧城市,其凭借自身强大互联互动效果以及物理与网络整合等推动城市创新发展,让城市管理更为精细化,城市环境更为文明化,城市经济迈向发展的新阶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同时也是安全事故频现的高危行业。怎样强化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避免违规、违法现象的出现,获得更好的施工质量是政府以及业界积极关注的内容。值此行业背景的影响下,技术力量的持续发展,让智能管理、信息化手段以及移动技术等更多地运用的建筑行业,智慧工地也得以顺势而起,蓬勃发展。 智慧工地的发展与建设能够推动绿色建造目标的顺利达成,推动信息技术迈向发展的新高度,意义深远。本文针对智慧工地如何解决传统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三个难题做以简要说明。 首先针对工地人员流动力大,劳务实名制制度一直难以实施的问题,智慧工地的劳务管理功能将大数据完美的融合,让工地现场的劳务人员实名制得以实施。再例如,工地现场的安全不可能天天在现场盯着,你一样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的视频监控功能,远程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工程进度,足不出户,一部手机轻松解决。 建筑工地的人员与环境都相对复杂,表现出施工点分散、管理难度大以及现场信息反馈困难等特征。监管部门难以经由单一的人员巡查的方式就全面高效地实现工地管理工作,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管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已成为监管部门的必要选择。 通过智慧工地解决方案,可以加强工地人员管理,把握详细的工人考勤信息、各工人上岗情况、安全监管等效果,对于企业信息化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传统施工期间,当出现事故影响的时候很难明确事故期间的建设情况,也无法顺利地总结经验教训。而经由安全集成方案实现的项目施工管理更具现代化与系统化效果,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事故原因构成,方便企业更好地完成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基于BIM得到的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帮助实现可视化技术的建设工作,为发展信息化打下良好根基,帮助企业落实管理决策高效化以及标准化的发展目标,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期间需要应对的各种安全隐患与风险危机。接下来,针对BIM相关的安全施工情况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 BIM技术能够帮助实现电脑内的仿真模拟,整个分析期间不会对施工资源带来损耗影响,人员能够按照可视化结果更好地明细施工环节与结果情况,减少施工期间需要遇到的安全风险,提升人员对施工安全的过程控制水平,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更有保障。基于BIM的技术在安全生产施工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 作业前,根据方案,先进行详细的施工现场查勘;2、通过BIM的3D模拟平台虚拟工程安全施工;3、对于BIM技术的建模进行全过程的模拟;4、对于BIM技术的建模进行全过程的模拟;5、BIM还可以提供可视化的施工空间。 总之,对于BIM在建筑业安全中的应用趋势,从建筑业的实践中,许多施工单位还未清楚的认识到BIM对于提高建筑安全状况的直接作用,但是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开始渐渐深刻认识到BIM带给建筑安全方面的间接影响,明确BIM技术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把握返工率,施工质量方面更有保障,避免各类事故风险的存在,缩减施工成本投资,实现安全高效的施工目标,并且进一步做到在施工过中通过模型信息管理,将各建设阶段的流程得以控制。同时,经由运用信息模型的方式,构建预防机制,更加清晰明确地分析生产环节内与规章、标准的相符程度,保障人、材、环境都能够处在良性互动的状态,推动企业规范化建设进程。

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建筑技术开发Build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建筑管理 Building Management 第46卷第13期 2019年7月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 宋辉,何晓卫 (江苏大隆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泰兴225400) [摘要]智慧工地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行业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智慧工地的打造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有助于打造出更加智能、高效、绿色和精益的建筑施工环境。从智慧工地的概念出发,介绍几种典型的打造智慧工地的科学技术手段,同时阐述智慧工地在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523X(2019)13-0063-02 Create a Smart Site to Deepen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Song Hui,He Xiao-wei [Abstract]Wisdom site is a new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making full use of infonna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safety manage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The creation of a smart site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which helps to create a smarter,more efficient,green and lean building environment.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smart site,it introduces several typic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to build a smart site,and at the same time expound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smart site in deepening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smart site;construction site;safety management 1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是新型的建筑行业理念,其典型特征是工程全生命周期。智慧工地主要利用物联网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全面釆集和汇总施工现场的实际数据,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呈现给各个建筑部门,方便管理人员对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劳务、环境等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决策,进而确保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化,充分体现出精益建造、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的建筑理念。 智慧工地的整体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层面。 (1)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借助传感器、摄像头和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监控、釆集和协调,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 (2)主要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相应的加工整理并提供必要的服务,其服务对象为项目的各个实施部门,使其更加方便快捷的访问数据,以此优化施工方案,精简施工过程。 (3)其核心内容就是深化项目管理。主要应用技术就是BIM系统、PM系统和DM系统。三者紧密结合,发挥各自的技能优势,以实现施工现场的智慧化管理。 2打造智慧工地的科学手段 2.1无线射频技术 无线射频技术主要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便于分析统计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问题。釆用该技术对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设备等安全问题进行信息化管理,方便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无线射频技术主要是利用手持机、智能芯片和信息管理平台这3种工具。智能芯片主要放在需要重点监控的特定部 收稿日期:2019-04-16 作者简介:宋辉(1973-),男,江苏泰兴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克方向为土木工程.位、设备以及所有的施工人员,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只需要用手持机扫描智能芯片就能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情况,这种方法更加快捷高效。同时,安全管理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査时,如果发现违规行为或者安全隐患,可通过手持机随时随地进行拍照记录,其照片自动存储,这样更便于落实问题责任,相比于以往的调査取证等环节,这种方法更加高效。 另外,该系统有一个强大的内置的危险数据库,只需要扫描设备或者施工人员身上的智能芯片,就能通过其数据库进行分析匹配,作出相应的安全隐患记录并存档,这样一方面解决了现场人员对安全隐患问题模糊不清的问题,另一方面存档记录方便后期安全问题总结,以便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危险数据库也能帮助安全检査人员完善工作内容。该系统汇总了所有建筑施工安全检査标准,而且包含了配套的正确操作图片与讲解,这样即使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技能不足,也能在危险数据库的辅助下进行对比判断。 2.2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以下简称VR技术),主要用于施工安全教育。VR技术是根据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3D模型搭建,并通过渲染等方式模拟出逼真的场景环境。体验人员通过穿戴VR设备在其中体验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例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 在高空坠落体验过程中,逼真的场景和施工现场的声效让体验人员身临其境,即使体验人员非常理智的知道自己其实就在地面上,但也会有身处高空的恐惧感,受到心理上的冲击。 物体打击体验,不明物从高空坠落撞击头部,其逼真的声音模拟配合着VR穿戴设备的震动,让体验者不禁一颤,充分体验到物体打击的危险性。所以,虚拟技术主要是让现场施工人员设身处地的去体验危险因素和危险环境,进而发自内心的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