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文献综述

化工文献综述
化工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甲基环戊烯直接氧化法制备甲基环戊二醇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文献综述

一.甲基环戊二烯的开发和利用

甲基环戊二烯(MCPD)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自八十年代以来,甲基环戊二烯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在许多应用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可用来制备环氧树脂固化剂如MNA[1]等,也可用于合成甲基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锰(MMT)汽油抗爆剂[2].此外还用于合成有机金属化合物衍生物如CP2TiCl2[3]等.但由于在乙烯裂解产生的C5-C6组分中甲基环戊二烯含量稀少,而且国内尚未工业化,因此开展甲基环戊二烯(MCPD)的合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

甲基环戊二烯金属络合物的合成近年来发展较快,已制得数十种之多,但在实际应用方面报导的还不多;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甲基环戊二烯的三羰基锰络合物,用作改善汽油辛烷值的添加剂以代替剧毒的四乙基铅。例如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络合物用作内燃机燃料的抗震剂[4-12],其在汽油中添加量每加仑≤1克时可提高10%的功率并节约汽油5一13%[13]。与四乙基铅混合作添加剂来改进汽油的辛烷值[14]。作为喷气发动机燃料(柴油)的添加剂以提高功率[15]。与聚醋混合作为燃料的抗震剂[16]。作为抗震剂与四乙基铅的比较和作用机理的研究[17]。

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络合物用在甲基丙烯酸醋的聚合反应中[18]。

,M)n其中R为甲基甲基环戊二烯羰基锰的衍生物具有结构为RMn(CO)n(R

3

环戊二烯基,R‘为其他烃基,M为P,As,或Sb,可作为除草剂[19]。

甲基环戊二烯镍络合物在乙炔聚合中的催化作用[20]。甲基环戊二烯钛的衍生物可作为聚乙烯的催化剂[21,22]。

二.本课题开展的意义和内容

甲基环戊二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汽油抗震剂、医药、农药等精细化工产品。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 近二十年来,甲基环戊二烯衍生物的开发利用引起了国内外化学工作者的充分重视。采用适当原料制备甲基环戊二烯的合成研究工作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甲基环戊二烯尚未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由于时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本课题采用甲基环戊烯、甲酸、过氧化氢为初始原料,化学合成有甲基环戊烯合成甲基环戊二烯的中间产物——甲基环戊二醇。

由甲基环戊烯化学合成甲基环戊二醇是一条值得研究和开发的新工艺路线。关于合成甲基环戊二醇问题,目前仅处于实验室研究和讨论阶段。国内研究极少,且国内外均无见有工业化生产方面的报道。因而研究该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化合物甲基环戊二醇的合成方法,对推动甲基环戊二烯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在能找到的文献资料中均查不到甲基环戊二醇的合成方法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借鉴环己烯合成环己二醇和环戊烯合成环戊二醇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探索实验。

三.合成方法

迄今为止,国内及国外还未见有甲基环戊二醇工业化生产的报道。只有少数有关甲基环戊醇的销售情况,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都被“安全信息”所代替,国内还未见有关其工业化生产的相关报道。通过借鉴由环己烯制备1,2-环己二醇的合成方法[23] 。目前,在实验室合成甲基环戊二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本实验所用试剂乙酸、乙酸酐、双氧水皆为市售, 化学纯; 甲基环戊烯平顶山神马集团尼龙66 盐厂生产。

烯烃经氧化反应制备二羟基的反应机理,烯烃经氧化反应制备二醇首先被氧化成中间产物环氧化物,再由环氧化物经水解生成二醇。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环氧化剂, 它与烯烃作用时得到环氧化物, 但双键上取代基性质不同时, 使用的介质不同。对于低浓度双氧水的环氧化反应, 化学家们将焦点集中在对催化剂或催化体系的发现、发展及选取上. 所报道催化体系有无机型的、有机型的; 有碱性的、酸性的, 也有中性的; 有均相的、非均相的; 有金属催化的、也有非金属催化的;等等[24]。无机过酸也是重要的烯烃环氧化剂, 但由于它们的强酸性而使其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为介质的强酸性能够促使环氧化物开环而分解, 同时过酸的酸性愈强, 产物分解的倾向愈大。

由环戊烯制备环戊二醇,要生成中间产物环氧基环戊烷,环氧基环戊烷进一步水解就生成环戊二醇,其中环戊烯的环氧化反应是关键。

烯烃用有机过酸氧化时, 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 既可生成环氧乙烷衍生物, 亦可进一步转变1, 2 二醇[25] , 为了防止环氧化物的继续开环, 必须仔细控制反应温度、时间以及避免强酸盐水的存在[26]。常用的过酸有: 过苯甲酸, 过邻苯二

甲酸、间氯过苯甲酸, 过甲酸及过乙酸等。过酸氧化烯的反应是过酸对烯的亲电进攻过程。显然, 烯分子中有给电子取代基者, 均能增加反应速度。

当烯烃或生成的环氧化物对酸敏感时, 则反应体系中, 常常加入固体Na2CO3、NaHCO3, 或Na2HPO4, 以中和生成的酸[27]。

通常将烯类环氧化后产物以酸水解即得二醇类:

实验室合成甲基环戊二醇的方法较多,但究竞选择怎样的合成路径更适宜于实现甲基环戊二醇的工业化生产,还需要从原料、工艺条件、收率以及能耗等各方面综合分析。

3.1 高锰酸钾氧化法

高锰酸钾氧化法[28]是一种应用较广的烯烃发生顺式多羟基化的方法,这种氧化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的介质等条件密切相关。其中烯烃被高锰酸钾氧化为邻二醇的反应, 又称为烯烃的高锰酸钾经基化作用或水合氧化加成反应。由于这种产物——邻二醇(或更一般的说是邻二羟基化合物) 对氧化剂也很敏感, 如果反应条

件控制不当, 极易被进一步氧化为各种深度氧化产物。如羟酮(或醇酮、酮醇)、二酮或二醛、羧酸等[29]。因此使用该法需要严格控制以防止深度氧化。在碱性溶液中使用水或者亲水的有机溶剂(丙酮、乙醇或叔丁醇)时效果较好。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底物是不溶于含水的氧化介质,所以所得二羟基产物的产率很低。若在相转移催化剂如重铵盐或冠醚存在下,进行氧化反应时,产率能大大提高,但副产大量二氧化锰。同时存在产物的分离等诸多难题。

3.2 乙酸亚铊法

乙酸亚铊(剧毒)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环己烯在乙酸亚铊的存在下,与碘首先生成碘代乙酸酯,碘代乙酸酯在无水乙酸中生成反式二乙酸酯,但在水存在下,它被水合生成顺-2-乙酰氧基环己醇旺[30]。

3.3 甲基环戊烯间接氧化法[31,32]

氧化剂为过氧化异丙苯,催化剂为萘二甲酸钼(五价)或MoCl5(易得),

反应进行1小时,过氧化物转化率为95%,选择性几乎等于理论量。甲基环戊烯氧化物用水煮沸,水解,然后脱水得甲基环戊二醇(呈白色晶体,再用乙酸乙酯重结晶以获得精品。该方法虽然简单,但MoCl5价格昂贵成本较高。

3.4过氧化氢氧化法[33,34]

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将甲基环戊烯直接氧化成目的产物甲基环戊二醇,同时副产环氧化物。

3.4.1 用H202作为氧化剂,以硅铝硫酸盐.37型分子筛(SAP0—37)为催化剂,

甲醇与水作为溶剂进行甲基环戊烯的氧化反应,最终甲基环戊烯转化率达98.8%,并得到甲基环氧环戊烷和甲基环戊二醇。

3.4.2 以H202作为氧化剂,Y.SiWlo(Fe(OH)2)0386.为催化剂,以丙酮为溶剂,305K(32℃)条件下反应,可使H202转化率达到很高,得到甲基环戊二醇,甲基环氧环戊烷产率为9%,其它氧化产物31%。

3.4.3 在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以10%的液体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杂过氧化钨酸盐为催化剂对甲基环戊烯氧化。反应时用Na2W04、H3P04或NaHP04、l0%的过氧化氢按1:4:8的比例加入,可使甲基环戊二醇得到可观的转化率,环氧化物占17%。

3.4.4 在40℃~70℃条件下,以初始浓度小于或等于3.5mol? l-1的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初始浓度0.011mol?1-1),在磷酸钨存在条件下(初始浓度0.014 mol?l-1)进行环己烯的氧化反应,保持有机相:水相=2:1。最大选择性可达80%~90%。

3.5无机氧化剂进行的氧化反应

烯烃在催化剂存在下, 通过空气或氧气做氧化剂是一种经济且无污染的环氧化

法。环氧乙烷是一种用途极广的中间体, 它是乙烯在负载于A-Al

2O

3

或碳化硅上

银为催化剂, 钙盐为助催化剂, 用空气或氧气作氧化剂得到的[33-35]。

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环氧化剂, 它与烯烃作用时得到环氧化物, 但双键上取代基性质不同时, 使用的介质不同。A, B—不饱和醛酮, 则宜用碱性过氧化氢[36]。

然后经水解可得到二羟基化合物。

3.6 环氧化反应法

3.6.1 Griegee和Stanger在1936年曾提出了反式l,2一环己二醇可以通过水解1.2一环氧环己烷得到[37],之后又讨论了乙酸在三氧化物存在时,氧化环己烯制得环氧环己烷。近些年来,科技工作者对环己烯的氧化反应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利用氧化剂可以直接或间接氧化而成,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过氧酸、过氧化氢或过氧化异丙苯。印度化工学院的Kulkarhi[38]曾在“Indian J Chem.SEC.A,October,1996”发表文章,认为环己烯和过氧化氢的反应可以在SAPO-37型分子筛、晶型不定形矾硅铝磷酸盐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该反应得到的产品有环己烯酮、环己醇、环己酮、环氧环己烷以及l,2-环己二醇。在70年代,原苏联化学工作者H.U.n n a Y山Ku H等人提出用环己烯为原料制备邻苯二酚的方法,其制法是将环己烯被有机过氧化物氧化为氧化物,再水解而得l,2-环己二醇,脱氢后得到邻苯二酚,环己烯用过氧化异丙苯氧化,催化剂用V205、(H.C4H90)。Ti、萘酸铬、萘酸钼、MoCl5等。

3.6.2 日本专利3-227946讨论了邻苯二酚的制备方法,提到了环己烯氧化生成环氧环己烷,环氧环己烷再水解生成1,2-环己二醇。水解反应在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的存在下进行[39]。还有文献报道[40],采用1.0%硫酸水溶液作催化剂在苯中于130℃~150℃和小于0.5MPa条件下进行水解,环氧环己烷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2-环己二醇,收率可达99%;另外,采用Nation.H磺化树脂(或HZSM.5沸石)为催化剂在四氢呋喃中与水在常温下反应2h,也可得到1,2-环己二醇。这些制备方法均需要得到纯度较高的环氧环己烷,之后再进行水解反应。若以环己烯为原料则必须经氧化反应,得到选择性较高的环氧环己烷,经分离提纯后,在酸性介质中水解得到1,2-环己二醇。由此,在甲基环戊烯合成甲基环戊二醇的实验过程及方法上可以借鉴以上环己烯制备环己二醇的合成方法。

3.6.3 以离子液体作为反应的介质, 是实现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近年来, 诸多文献报道了在离子液体中进行的反应, 但对在离子液体中进行的环氧化反应、特别是以双氧水作为氧源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 2003 年,Chan 等[40]报道了离子液体中MnSO4催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结果发现, 必须以碳酸氢四甲基铵代替碳酸氢钠,才有满意的反应效果. 这是因为碳酸氢钠在所用的离子液体[bmim][BF4]中不溶, 而后者不仅在其中易溶, 可能还起到了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

离子液体[bmim][PF6]即[六氟磷酸(1-丁基-3-甲基-咪唑) 鎓盐] 与水不溶, 当

它与水溶性的离子液体[bmim][BF4]即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鎓盐联用时, 不仅可以发生环氧化反应, 而且反应后的产物也更容易被萃取分离. Bortolini 等[42]在上述两种离子液体中,在有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催化下, 30%双氧水可在室温下将缺电子的烯酮类底物环氧化. 并且发现, 环氧化速度比在水中进行的类似反应要快, 也无环氧物的水解现象发生. 对于有较多取代基团的α,β-不饱和环状酮, 要用过量的氧化剂, 以及需要延长反应时间[43]。

3.7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氧化反应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有机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同时也是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Eckert 等[44]详细地研究了双氧水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对环己烯和3-环己烯-1-羧酸钠的环氧化反应. 在这个环氧化体系中, 二氧化碳既是反应介质又是反应物, 它能与双氧水作用生成过氧碳酸中间体.研究发现碳酸氢盐的加入是必不可少的, 它能影响二氧化碳与双氧水的反应平衡并有效提高过氧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从而提高环氧化物的产率(Scheme 10)。

Beckman 等[45]也对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环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Scheme 10). 发现加入适当浓度的氢氧化钠比加入碳酸氢钠的效果更好。加入表面活性剂或者相转移催化剂都能提高环氧化物的产率。然后将得到的环氧化物水解即可得到二醇。

3.8 综上所述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用甲基环戊烯作为原料合成甲基环戊二醇的研究方法很多,但其所用氧化剂主要有: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所用催化剂大体为无机酸、有机酸以及有机虢类,譬如:硝酸、硫酸、盐酸、甲酸、乙酸、酸性离子交换树脂、萘酸铝等。氧化产物主要是环氧环己烷,环氧环己烷再在酸性介质下水解。

其反应过程为:

由于氧化反应条件苛刻,氧化副产物多,欲提高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必须筛选出选择性强的催化剂,一是保证不开环,二是要保证不要过度氧化生成酮类。因而尽管研究颇多,但存在问题也颇多,故文献大多报道的是实验室结果,欲想实现由环己烯为原料合成l,2一环己二醇的工业化,还需要进~步深入研究。

绿色化学的兴起使得以双氧水为氧源的环氧化反应引人注目, 从而成为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双氧水作为环氧化试剂的突出好处是, 价廉易得, 活性氧含量高, 反应后的副产物仅仅是水, 环保性好。不足的是, 高浓度的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及潜在的爆炸隐患; 低浓度的双氧水虽然安全, 操作简单, 但活性太低, 需要催化剂使其活化, 才能达到较好的反应效果.

3.9 化学合成路径的选择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实验室合成甲基环戊二醇的方法较多,但究竞选择怎样的合成路径更适宜于实现甲基环戊二醇的工业化生产,还需要从原料、工艺条件、收率以及能耗等各方面综合分析。

由高锰酸钾氧化环己烯的方法制备甲基环戊二醇,反应收率低,而且副反应、副产物较多,为最后的分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金属催化氧化法等虽然理论上能够得到较高的收率,但催化剂一般都是稀有金属,价格昂贵不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环氧化反应法与甲基环戊烯间接氧化法基本相同,必须有甲基环氧环戊烷的存在,才能进一步合成甲基环戊二醇。与甲基环戊烯直接氧化法相比,催化剂回收困难,费用高。

由于乙酸亚铊具有剧毒,且价格较贵。价格3000元/公斤,含量99.9%,包装5公斤[46]。因此本文也不采用这种方法。

综合分析表明,甲基环戊烯直接氧化法是实现甲基环戊二醇工业化生产的首选方法。主要原因如下:

1.甲基环戊烯直接氧化法,用甲酸作为载氧剂文献中已经有关于环己烯制备环己二醇的相关报道,虽属于实验室范围,但仍为进一步研究甲基环戊烯制备甲基环戊二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该方法各步的反应条件要求不苛刻,其单元操作比较简单,操作方便,操作费用不高。

3.以甲基环戊烯、甲酸、过氧化氢为主要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生产成本较低。

4.载氧剂有机酸易于回收,无环境污染。

甲基环戊烯直接氧化法虽然具有以上优点,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如:易于过度氧化,副反应多,分离、提纯较困难,最佳氧化条件不易确定等,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根据甲基环戊烯分子结构特点及有关单元反应的基础理论借鉴环己烯合成环己二醇的相关文献, 提出了在甲酸或乙酸和乙酸酐作为载氧剂的条件下, 由双氧水氧化甲基环戊烯制备甲基环戊二醇的工艺路线. 用正交试验法和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实验室内采用回流反应装置、简单蒸馏装置、及减压蒸馏装置, 并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方法来探索甲基环戊烯合成甲基环戊二醇的实验[47]。

四.合成工艺路线的确定 [48]

在分析有关技术资料和探索性实验的基础上, 我们确定采用下述工艺路线:

反应在500ml 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进料滴瓶的三口烧瓶中进行. 将一定比例的双氧水和甲酸加入到三口烧瓶中, 开动搅拌并加热至指定温度, 反应一段

时间后, 滴加一定配比的甲基环戊烯, 进行氧化反应. 反应结束后, 减压精馏除去催化剂和溶剂, 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加入碱进行水解反应到终点. 在一定温度下, 用一定量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减压蒸馏, 过滤, 得到甲基环戊二醇的粗品. 重结晶后得到甲基环戊二醇目的产品.

五.小结

针对如何选择确定一种易于实验室合成甲基环戊二醇的试验方法和途径,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通过对有关环己烯合成环己二醇和环戊烯合成环戊二醇文献的综合分析和对各种实验室合成方法的分析比较,综合考虑原料来源、价格、合成方法及分离产物的难易程度、实验过程中对实验人员有无伤害、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初步确定采用甲基环戊烯直接氧化法合成甲基环戊二醇的工艺路线。作为探索性试验考虑到缺少甲基环戊烯、甲基环戊二醇的相关数据的文献,实验难度相当大。目前为止,相关实验研究还处于理论探讨、数据积累、模型建立的阶段,因此对本课题的探索研究很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上海树脂厂.环氧树脂生产与应用[M].北京:燃料化学出版社, 1984.

〔2〕RagerV. Application ofMethylcyclopentadienylManganese Tricarbonyl[J].Oiland gas. J. 1991, 89(10): 86.

〔3〕赵建社,张荣兰,顾爱萍,等.甲基环戊二烯基水杨酸钛(IV)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应用化学, 2002, 19(7): 668-671.

〔4〕RiggsR.J.011GasJ.56(19)107(1958)

〔5〕RiggsR.J二Petrol.Refiner37(7)131(1958)

〔6〕BrownJ.E.,Ind.Eng.Chem.50.1547(1958)

〔7〕GibsonH.J.Petrol.Refiner38(6)194(1959)

〔8〕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73215.html,2910492(1959)

〔9〕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73215.html,3127351(1964)

〔10〕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73215.html,3030195(1962)

〔11〕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73215.html,2922935(1960)

〔12〕DownsD.J.Inst.Petrol.49.8(1963)

〔13〕FrederiekP.G.Soe.AutomotiveEngrs、.Prints56.12(1958)

〔14〕Anon011GasJ.57(寸2)95(1959)

〔15〕HesselbergH.E.Ger.Offen.1145434(1963)

〔16〕HubertT.H.Belg.612084(1962)

〔17〕GirelliA.Riv。Combut16(9)371(1962)

〔18〕BamfordC.H.J.PolymerSei1964(4)1571

〔19〕GeneE: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73215.html,142555(1964)

〔20〕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73215.html,3256260(1966)

〔21〕MatsuuraKazuoJapanKokai76138786(1976)

〔22〕https://www.360docs.net/doc/c91173215.html,3161629(1964)

〔23〕周彩荣.由环己烯制备1,2-环己二醇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4.

〔24〕欧阳小月.《以双氧水为氧源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有机化学.第 3 期, 358~367.(2007)

〔25〕D. Swern. , Or g. Reactions, 1953, 7: 120.

〔26〕Sta rcher P. S. , et al, J. Amer . Chem. Soc. , 1959, 81: 680. 〔27〕 Gaoni Y. , J. Chem. Soc. , 1968, (C) : 2925.

〔28〕道克尔爱克德那克查看详情1969(01)

〔29〕董建武.曲靖师专学报.烯烃的高锰酸钾羟基化的条件.(1989).

〔30〕孙志强邻苯二酚的生产方法 1996

〔31〕霍宁波.南京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有机合成1981

〔32〕Legemaat G.Drenth W.Schmidt M.Prescher G Goor G Epoxidation of alkenes by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sed by oxo(5,10,15,20-tetraphenylporphyrinato)

-molybdenum(Ⅴ) complexes 1990(02)

〔33〕Hogstedt. C. , J. Am. Med. Assoc. , 1979, 241: 1132.

〔34〕US 2960511, 1960.

〔35〕Hogstedt. C. , J. Am. Med. Assoc. , 1979, 241: 1132.

〔36〕US 2960511, 1960.

〔37〕CA. 55. 9427.

〔38〕Wasson R. L. , House H. O. , Or g. syn. , 1957, 37: 58.

〔39〕Lee D G Oxidation in Organic Chem 1982

〔40〕Organic Syntheses 1979

〔41〕查看详情1936

〔42〕Kulkarini KVVSBSR Murthy.R Ramachandra Rao.M Subrahmanyam.A V Rama Rao 查看详情1996.。

〔43〕Tong, K. H.; Wong, K. Y.; Chan, T. H. Org. Lett. 2003, 5,3423.

〔44〕Bortolini, O.; Conte, V.; Chiappe, C.; Fantin, G.; Fogagnolo,M.; Maietti, S. Green Chem. 2002, 4, 94.

〔45〕欧阳小月.以双氧水为氧源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有机化学.第3期, 358~367. 〔46〕Nolen, S. A.; Lu, J.; Brown, J. S.; Pollet, P.; Eason, B. C.;Griffith, K. N.; Glaser, R.; Bush, D.; Lamb, D. R.; Liotta, C.L.; Eckert, C. A. Ind. Eng. Chem. Res. 2002, 41, 316.

〔47〕Hancu, D.; Green, J.; Beckman, E. J. Ind. Eng. Chem. Res.2002, 41, 4466. 〔48〕环球经贸网。

〔49〕周彩荣, 王斐, 高斌, 蒋登高, 孙利民.反式- 1, 2- 环己二醇合成新工艺的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第24 卷,第1期.2003.

〔50〕王斐, 高斌, 蒋登高, 孙利民.反式- 1, 2- 环己二醇合成新工艺的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第24 卷。

文献综述(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

文献综述写作 从以下提供的75种物质中选择(或自己另找)一种作为研究对象,写一篇字数3000字以上的有关无机纳米材料的性能、制备与应用等方面的文献综述: Sb2O4; SnO2; MnO2; Cu2O; CuO; TiO2; SiO2; MoO3; WO3; Co3O4; Fe3O4; Nb2O5; Al2O3; CeO2; 氟化石墨; 石墨烯; 功能化石墨烯; 碳纳米管(CNT); 碳纤维; 钛酸钾晶须(potassium titanate whiskers); Fe; Co; Ni; Cu; Se; Bi; WS2; TaS2; MoS2; CuS; MnS; PbS; Bi2S3;

MoSe2; CdSe; TaSe2; NbSe2; GaSe; Bi2Te3; Si3N4; WC; BaCO3; ZnWO4; LiFePO4; Diamond; Si; Ge; Sn; SiC; BN; BP; BAs; AlN; AlP; GaN; GaAs; GaSb; InN; InP; InAs; InSb; MgO; MgS; MbSe; MgTe; ZnO; ZnS; ZnSe;

CdS; CdTe; HgS; HgSe; HgTe 要求: ●资料收集,能够根据课题任务,拟定检索标识、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运用检索方法收集相关信息; ●研究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方法得当,结论科学; ●论文整体质量,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理通顺、总体结构完整; ●论文书写规范,格式正确、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3. 综述内容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具体格式要求附后。 4. 使用word文档制作,提交电子版和打印稿,如果出现雷同作业均按零分计。 附: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使用word文档制作,内容包括由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使用A4纸打印,页边距使用word默认值(上、下:2.54cm;左、右:3.17cm),行间距固定1.25倍行距,汉字使用中文宋体字,其它字符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具体要求如下: 1. 论文题目:三号、加粗、居中 2. 作者、专业年级:五号、居中 3. 摘要、关键词:五号;这两个词本身左顶格、加粗,内容不加粗,其中关键词的个数不超过6个;不翻译成英文 4. 正文、参考文献:五号,“参考文献”词本身加粗、左顶格;所有内容均不加粗 (1)正文的内容与基本格式: 正文内容主要从性能特点、制备方法、应用情况、(制备、应用)前景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 标题的层次:一级标题用“1. 2.……”来标识、二级标题用“1.1 2.1……”,三级标题用“1.1.1 2.1.1……”来标识,依次类推。 插图和表格:插图的图续、图题应放在插图的下方,居中排印。图用图1×××,图2×××表示;表格的表头、表题应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排印;表格用表1×××,表2×××表示公式:公式应单占一行并居中排印,末了不必加标点符号;一行如有两个以上式子的,可用标点符号隔开,解释公式中的变量应以“式中:”作为标识,左顶格排印。其基本格式为: X+Y=C

高校奖学金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综 合 一、高校奖学金的定义 学界对于奖学金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奖学金和助学金是不同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奖学金属于助学金的一种。张丽芳和肖国超在《高校奖学金的合理评定发放研究》中指出,所谓的高校学生奖学金是高校自身、政府、团体或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的奖学金。奖学金不同于助学金、贷学金。奖学金的侧重点在于奖优,而助学金、贷学金的侧重点在于助贫;伍力、黄权标在《中美高校奖学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及启示》中认为,奖学金也指助学金,设立的目的是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经济上的资助。这两种观点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 二、高校奖学金的分类 高校奖学金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吴春娥、王林清在《关于高校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的研究》中,把高校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综合奖学金、企业设立的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以及单向奖学金;纪佳妮在《论高校奖学金的奖与罚》中指出,高校奖学金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国家奖学金、各高校设立的奖学金和社会各界设立的奖学金。各高校自己设立的奖学金大致又分为校级奖学金、院级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特长奖学金。对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奖学金进行分类,笔者赞同上述第二种分类方法。 三、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含义 陈婉琳在《对高校奖学金制度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奖学金制度包含奖学金设立、评定、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欧阳曦、李宇红和欧阳球林在《高校奖学金制度合理性的浅见与探讨》中指出,奖学金制度作为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对学生进行奖励、激励的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校奖学金制度的概念,笔者认为可以把学者们的观点综合起来,把高校奖学金制度定义为高校普遍实行的一种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和激励的制度,它主要包括奖学金设立、评定、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在各类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应有作用,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制度。 四、高校奖学金作用的研究 对于我国现行高校奖学金的作用,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从诸多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奖学金作用的观点还是比较统一,笔者也很赞同他们对于奖学金具有激励、导向和资助三大功能的观点。 五、高校奖学金制度的研究现状 1.对于奖学金制度的现状的研究 (1)高校奖学金设置的研究。杨晓雷在《高校奖学金工作“项目化”的设想》一文中认为,美国的奖学金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对优秀清贫者的奖学金、对学业优良者奖学金和“限制性”奖学金(它要求接受奖学金的学生所学习的领域与提供奖学金的组织有特殊关系)。潘俊宇在《中外高校奖学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及启示》中指出,我国的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还有专门针对研究生的研究生奖学金等。学界对于奖学金设置的观点非常多,而且观点各异,笔者通过阅读各类文献资料,结合学者们的不同观点,认为奖学金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国家设立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二是各高等院校自己设置的奖学金,包括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其中综合奖学金又分为校系两级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得出的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包括文艺特长奖学金等某一方面的奖学金。三是社会奖学金,包括企业、组织或个人在高校中设立的奖学金。 (2)高校奖学金评定方式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冯变英、李霞在《奖学金计算方法的改进》一文,指出了奖学金评定中学习成绩的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将学习成绩的标准化处理以确定奖学金的归属。徐永生在《对我院学生奖学金评定方法的改革研究》一文,提出正态分布理论,采用标准总分方法,对该院奖学金的评定方法进行改进,使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更趋于科学化、定量化。以上种种研究表明,奖学金评定方法和评价体系趋势朝着自动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注意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高校奖学金发放的研究。陈瑶在《完善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一文中提出,奖学金的发放制度是奖学金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将发放工作与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陈婉琳在《对高校奖学金制度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奖学金的发放是奖学金发挥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把奖学金发放工作的宣传制度化。从以上文献资料中可以得知学者们都认为高校对于讲学金发放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奖学金发放环节的重要性。所以笔者认为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完善不仅要解决奖学金的设置、评定等普遍关注的问题,还应把奖学金的发放正式纳入奖学金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奖学金制度。 2.对于奖学金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 (1)对于奖学金奖项设置存在问题的研究。陈瑶在《完善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一文中认为,奖学金的 高校奖学金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邓亮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187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刑法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一、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仲裁法中的“其它财产权益纠纷”的规定应当更加明确化。谭兵在《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书中认为:调整中国现行仲裁范围的主要思路是明确、统一、扩大和规范。对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应有更加明确的解释。其认为“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解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首先,“财产权益争议”一词,是指交付仲裁的事项应是与财产有关的事项,与财产无关的争议则不可以仲裁。其次,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中的“财产权益”的范围,存在着界定不清的情况。为有利于仲裁实践,建议在修改仲裁法前,司法机关及时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作出统一的司法解释。 二、现行的仲裁实践中所通用的有关“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仲裁制度本身的发展。许多的学者建议将更多的民事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 乔欣、李莉在《争议可仲裁性研究》一文中提到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具有可仲裁性。认为争议的可仲裁性不因破产而改变,仲裁协议仍可执行,裁决所确定的权益可作为破产财产或破产债权向法院申报。同时还认为应将因侵权行为产生的争

议纳入到仲裁。其认为:民事权利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侵权行为也是一个开放型的概念。由侵权行为而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争议不涉及财产权益,但涉及的权利内容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或可以和解的,这样的争议应具有可仲裁性。 同时,很多学者建议将知识产权中的更多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郑书前、宋新宇在《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之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只规定了“著作权合同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但对于其他的知识产权纠纷如专利权、商标权有关的纠纷并未规定其可以提请仲裁。仲裁方式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和其他方式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如果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会造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增加、资源浪费。其认为:长远的考虑是在对《仲裁法》进行修改时扩充仲裁的受案范围,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一部分事项可以仲裁;鉴于《仲裁法》的修改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及立法者对修改时机会合理把握,目前可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任命法院在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时,不得将裁决事项时知识产权纠纷作为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情形而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仲裁裁决,应当执行该裁决结果,这是可采取的权宜之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家对于民商事案件可仲裁性的态度将变的更为开放,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被仲裁机制所扩充容纳,承认其具有可仲裁性将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明虎在《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承认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符合世界仲裁立法的发展趋势。其认为:按照我

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

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本文阐述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教育的涵义,当前中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化学与人文两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情感、利用学科交叉影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指导使化学与人文自然渗透四方面讲述化学与人文的渗透。 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但现如今化学教育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比如,知识信息量增长,知识技术的更新加快,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等。而我国化学教育现状却有些不尽人意:教育质量不如意、效益不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差;学生学习负担重、教师教学压力大……对于这些难题,我国有很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他们发表了很多关余化学教育有关的论文、期刊、专著等,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这些教育专家们是如何看待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这个问题的。 许多专家学者们的著作都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和看法。 像《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学说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所以,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一项基本理念[5]。该文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四点是必须要做到的: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材和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要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三要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四要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项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

文献综述成绩评阅表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暂行规定 为了使本科生能更好地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获取知识、进行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根据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特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至少一篇专业文献综述(论文)。现对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作如下暂行规定。 一、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文献综述为必修,记1学分,每篇文献综述要求3000字以上,参考文献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篇(民语言学生不作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英文,其他专业学生可用中文完成。 二、文献检索 科技文献种类繁多,有著作、学术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和科技会议文献等原始文献,也有在此基础上经整理、加工、压缩、提炼后编制成的各种检索工具,如书目、题录、索引、文摘、百科、手册、年鉴和名录等。本科生在撰写专业文献综述之前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技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要求是: 1、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检索法和间接检索法; 2、了解常用文献检索工具的类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索引、文摘、书目、年鉴等; 3、了解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各种科技文献的名称、种类和级别

等。 4、检索后要列出检索结果,并作为指导教师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三、专业文献综述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应论述某一主题提出的原因及主要历史背景、当前进展情况、各种观点及评述、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要求文献综述必须要有论点,要有有见地的分析对比,不能是简单的文献堆砌。 (二)步骤 1、选择题目:题目一般应是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相近或相关的内容。 2、搜集资料和阅读文献:根据选定的主题,利用各种检索工具,采用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做好记录(卡片、笔记等)。 3、分析归纳和草拟提纲:对于查找和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要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取舍,然后按照专业文献综述对内容的要求草拟提纲,对文献综述的全文进行整体构思和结构设计。 4、撰写综述(论文):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进行综合论述,并撰写成文。 (三)格式及打印 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应参照本专业刊物登载的常规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应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等部分。专业文献综述应由学生自己用计算机排版打印

撰写综述性论文提纲

怎样撰写综述性论文提纲(09.7.1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陶建生本科毕业专题要求撰写论文,这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1.综述性论文的含义与特点 综述性论文是作者针对某一方面的专题,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一般综述性论文可以是述而不评,即只对文献的观点、数据、事实等作客观的分析和介绍,在文章中不加作者本人的见解和评论,作者的倾向性只能潜在地反映在对他人的观点、材料的取舍和引用上。 2. 综述性论文的作用 2.1综述性论文可为科研人员研究课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2.2综述性论文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 2.3 综述性论文后所附的参考书目可为读者提供已确定课题的参考文献线索 2.4撰写综述性论文能培养收集材料、综合分析的能力。 3.综述性论文的类型 根据写作的目的,通常可分以下4种: ①简介式综述:按内容特点分别综合介绍原文献所论述的事实、数据、论点等,一般不加评述。 ②动态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发展动态,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由远及近地介绍其主要进展。 ③成就性综述:就是将有关文献汇集分类,把某一方面或某一项目有关的

各种内容从原始文献中摘出,不管时序先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叙述。 ④争鸣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学术观点上存在的分歧,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按不同见解分别叙述。 根据写作的形式,通常可分以下3种: ①专题性综述这类综述的目的是对一定时期内围绕某一专题的论文加以汇集和解释。 ②回顾性综述主要是分析某一课题的发展概况,可按年代顺序进行组织。 ③现状综述这是较常见的科技综述类型,其主要目的是对某一发展领域的新知识、新情况迅速进行收集、整理而写成的综述。 4.综述性论文的结构 综述性论文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 4.1 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4.2 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4.3 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4.4 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 5.综述性论文的写作步骤 5.1 选题这是文献综述的关键,选题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选题都是近年进展较大而切合实际将要的课题。文献以近3—5年学术性期刊的论文为主。 5.2收集和阅读文献主题确定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广泛收集文献资料,

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化学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论文题目5-氯水杨醛缩-2-氨甲基苯并咪唑希夫碱与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与 DNA和BSA作用 1. 引言 癌症成为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死因,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8年的癌症死亡人数达760万(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预计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将超过1310万。迄今为止,治疗癌症的药物已达几十种,但是由于癌症发病机理复杂,能治愈癌症的药物还很罕见。因此,继续研究抗癌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1]。自1965年,美国化学家Bosenberg[2]等首次发现顺铂trans-[Pt(NH3)2Cl2]具有强抗肿瘤活性后,无机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引起化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Bensichem和Farrel[2]发现用芳香氮杂环碱取代简单的氨(NH3)后,所得配合物trans-[Pt(py)2Cl2]的抗癌活性与顺铂相比进一步增强,含氮杂环的金属配合物更加受到化学家的青睐。虽然目前此类抗癌药物为数众多,但真正应用于临床而且效果很好的广谱抗癌药物十分有限,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遗传物质,许多预防和治疗癌症的药物都是以核酸中的DNA为靶分子而设计的。其基本原理就是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与DNA螯合,或配体嵌入DNA碱基对,引起癌细胞DNA损伤,复制和转录受到障碍,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并导致其死亡。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能与人体中许多内源性、外源性化合物结合而起到贮备和运输作用,药物药效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强弱。因此,从分子水平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设计、合成新型的抗菌抗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文献综述3000字的范文

大学生文献综述3000字的范文 第一部分中阐述了集中注意力的定义,第二部分阐明了其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学习注意力分散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指出了高中生如何集中注意力。 在小结中,我写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我根据此次文献综述而得出的培养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此次在做文献综述过程的收获、此次作业中留下的遗憾。 引言:我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注意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浪费了不少有用的时间。 所以此次文献综述作业,我选择了关于高中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研究的题目,并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希望对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集中注意力培养正文:一、良好注意力的定义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 判断注意力优劣主要看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 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

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 注意总是伴随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一旦注意中止,心理过程将偏离目标,甚至终止。 外界的一切信息,只有在注意的监控下才能进人人的大脑,离开了注意,就不能正确、清晰、全面的感知事物、记忆事物,就不能深刻、全面的思考事物。 因而注意是学生认识事物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条件,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二、良好注意力的作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智力因素对于他们正常地发展、稳步地进入史高一级学校去受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牡意”的问题。 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1、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关键因素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综述类论文格式要求

综述类论文格式要求 一、基本内容组成及排版要求 综述性小论文写作锻炼要求字数一般在1000-1500字,文章内容应层次分明,文字简练,推理严谨。主要由以下5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 题目; 2.作者; 3.摘要; 4.正文; 5. 参考文献; 综述一律用A4标准纸打印输出,题目用宋体小三,其他内容用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以力求整洁、清晰、美观。 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文后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在写资料的出处时,一定要亲自每篇核实,不要出现任何的差错。指导者与评阅者理应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其真实、可靠。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刊物,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出,列在正文之后。本着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撰写论文、凡学位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单位等。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严禁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在正文中,应用文献资料论述某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用方括弧进行角注,并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资料的出处。正文中每应用一次文献资料,角注时应用1,2,3……阿拉伯数字按先后次序分别排序。如:××××××[1];××××××[2];……。如应用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资料论述同一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方括弧中用以下方法注明,如:××××××[4,5];×××××[6-8]。 正文中进行角注的数字序号应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所列出的文献资料序号相对应。 如: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 [1] 郭宏, 王熊, 刘宗林. 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 [C].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会议论文集.北京: 高教出版社,

化学实验文献综述

化学实验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将通过实验改进及实验的再探究,来弥补初高中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以此来深化化学的学习及提高实验的创造设计能力。关键字:实验探究、实验改进 正文: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化学现象、化学概念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本文将选取化学教学2011年第11期,第12期来进行汇总。一、化学实验改进与探究的必要性 (1)初高中化学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实验比较复杂,影响教学效果 ②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产生的有毒有害废物由于实验设计的不严谨对实验者尤其是化学教师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如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产生有毒气体)。不利于保护环境和对绿色化学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的宣传。 ③有些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安全性以及实验效果都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 ④对于化学药品的具体用量没有很明确地说明或表述模糊,浪费了很多药品

(2)化学实验改进的方向 ①实验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靠,明确药品用量。 ②尽可能的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能有效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③不产生科学性的错误。 ④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方案的改进,利用有限的资源人人动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3)化学实验改进的基本方法 ①通过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的具体实践,总结实验的成败经验,查找资料,改进实验方案。 ②将学生分成几个创新实验小组,每个组分别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探究,提出方案、实践、改进、总结、评价。 ③教师选择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做改进,提出方案并实践总结。 二、化学实验改进与探究的具体实例 郭超,支维洲,杨嵘,赵越在“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再改进中,针对教材中的不足之处,介绍了五则该实验的改进方案,改进的共同特点是,巧妙利用空气,实现白磷在密闭装置内燃烧,取得良好的环保效果。蔡惠君老师在“原电池教学中疑难问题探讨”中,结合原电池教学中的实践和感悟,对原电池电极的极化、去极化和双液原电池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等疑难问题谈几点认识,供参考与交流。沈明祥老师在“乙烯实验室制法的改进”中,通

大学文献综述格式

附件一 某某大学 某某学院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0 年月日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制

专业文献综述题目(3号黑体) 作者及指导教师(小四宋体) 摘要:××××××××××××××××××(200—300字,小四宋体)×××××××××××××××××……… 关键词:×××;××××;×××××;×××(3-5个,小四宋体) Title(3号Times New Romar) Name(小四Times New Romar) Abstract:××××××(小四Times New Romar,200—300个实词)×××××××××××××……… Key words:×××;××××;×××××;×××(3-5个,小四Times New Romar) 前言(引言):×××××(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 正文:×××××(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它文字用小四宋体)××××××××××××××××××××××……… 结论:××××××(小四宋体)××××××××××××××××××××××××××××××××××××……… 参考文献: [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期数):起止页码 [2] 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1):7-14 [3] 作者姓名.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五号宋体,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篇,五号Times New Romar)××××××××××……… (说明:以上所有红色、蓝色文字仅供参考,学生在写作论文时请保留字体、字号,改写或删除掉文字,黑色文字请保留。每一页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页眉和页脚为0。论文题目使用黑体三号字,小标题使用黑体小四号字,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段后为0.5行,字符间距为标准。

综述性论文模板

综述类论文模板 文题 作者姓名 (单位科室,省市邮编) 摘要:即文中的内容提要,指用最扼要的文字概括说明研究概况、 200-300 字以内。 目的及意义。字数一般在关键词:一篇文章一般选3-8 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隔开,最后一个词末不加标点。 英文文题/作者名(例如:JIANG1 Hong ,WANG Xiaohai 2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0,10(1):5. Abstract:.... Author ’ s address: 除了介词和连词之外,每个字母的首字母均大写,按照“科室,单位名 称,地区名及邮编,中国( China)”的顺序翻译。 Key words: 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前言:阐明综述该选题的目的、意义,包括有关概念的界定、目前存在的问题或对主要问题争论 的焦点、本文综述的范围、必要性等。字数一般限制在 200-300 字左右。 1中心部分:中心部分是综述论文的主体,无固定的写作格式,一般按照提纲分成不同层 次的小标题进行讨论。以每个小标题为主线,将相关文献的结果和观点归纳和综合在一起。 然后分别以文献为基础,围绕每个标题进行论述。书写时应注意:( 1)层次清晰(2)论述有理有据( 3)对文献进行归纳( 4)文献引用准确、客观。在针对现状的基础上可提出作者 个人的见解、建议。 2小结:是对综述的中心内容进行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述评价,提出自 己的缺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小结时用词应恰如其 分、留有余地,避免偏激。 参考文献:。 ①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综述以文献为基础,因此,参考文献应力求新、全面、有权威性文献引用准确,尽量避免间接引用,以3-5 年以内的为主。 ②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内部刊物、内部资料和网上的文章一般不列入参考文献。 ③正确标引参考文献,多次引用统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只需编 1 个首次引用时的序号,若每次引文的页码不相同时,将页码置于“[] ”外(当“ [] ”在行文中时,则页码置于“[] ”的上角标处),但在最后“参考文献”中不用再标注页码范围。 示例:孙玉文等[4]15-17 ......孙玉文等[4]55认为 ......根据文献[4]101-105 ...... [1]孙玉文 .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④按规范格式著录。 ( Ⅰ ) 专著。 [ 序号 ]作者名(3位以上的作者,只写 3 个人的名字,后加“,等”).文章题目[ 文献类型 ]. 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 (Ⅱ)专著析出文献。[ 标引顺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篇)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其他责任者// 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页码. 示例: [1]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 [M] // 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46-163. ( Ⅲ ) 书籍。 [ 序号 ]主编姓名(3位以上的作者,只写 3 个人的名字,后加“,等”). 书名[M].版次(第 1 版可省略) . 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码。 (Ⅳ)报纸。 [ 序号 ]作者名.题名[文献类型].连续出版物的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 引用日期 ]. 获取和访问路径.

国内外化工行业催化剂制备与应用-文献综述

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催化剂的应用研究 文献综述 一催化剂研究发展概况 1从国内外该技术目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该类催化剂的开发向着选择性低、工艺简单、易再生、廉价高效的方向发展。 2 均相催化剂混溶于废水中, 易流失, 且难以回收再生利用; 3非均相催化剂成为该类催化剂研究的重点。国内外以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镍、氧化锰、氧化钒等为催化剂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氧化处理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存在金属氧化物难以回收、流失量大等问题; 4负载型或共混催化剂则克服了上述问题。负载型催化剂使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高度分散, 强化了传质过程; 同时载体对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附和催化作用, 载体与催化剂良好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催化氧化的效果。作为催化剂载 体使用的主要有活性炭、γ- Al 2O 3 、粘土、树脂等。活性炭特殊的石墨型层状微 晶结构, 赋予其丰富的孔结构、比表面积以及结晶缺陷, 其表面大量含氧基团的存在, 尤其是羟基、酚羟基等的大量存在使活性炭不仅具有吸附能力, 而且具有一定的催化氧化和还原作用, 从而使其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被广泛用于石 油化工、印染、医药化工等工业废水处理中。而γ- Al 2O 3 具有较强的抗热冲击 和抗机械冲击能力, 同活性组分 Cu、Fe 等的协同催化作用佳,作为该方面载体应用的报道也较多。此外, 以粘土、粉煤灰等为载体的该类催化剂也有少量报道。而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出于对催化剂成本的考虑, 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廉价的过渡金属如 Cu、Fe、Mn、Ni 等; 而对于活性较高的贵金属组分如 Pt、Rh 等, 由于成本较高而相对研究较少。 二针对各种污染废水,国内外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进展如下: 1 催化O 3 氧化 ①纺织印染废水 采用以γ-Al 2O 3 为载体,由含稀土元素为主的过渡金属和多种组分混合型 金属元素制备的催化剂,通过催化氧化试验装置,对纺织印染废水的二级处理出水进行中试深度处理研究,反应温度 60~80 ℃;常压处理,废水处理后,COD 和色度去除率可达 80% 张仲燕等以超细γ-Al 2O 3 为载体,在 Cu(NO 3 ) 2 溶液中,采用浸渍法制备超细 γ-Al2O3/CuO 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处理含氮染料废水, 发现此催化剂活性高,COD 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 77%和 99%。 以沸石作为载体制得的 MnO 2、Fe 2 O 3 、ZnO 、CuO 负载型催化剂, 对臭氧氧 化反应均有催化作用, 其催化效果依次为 M n O 2/ 沸石> Fe 2 O 3 / 沸石> ZnO/ 沸 石> CuO/ 沸石。同时, MnO 2 / 沸石的重复使用率高。 ②苯酚废水 用自制的催化剂--活性炭负载金属氧化物(Fe/AC, Cu/AC, Mn/AC)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比较,并对影响催化氧化效果的几个因素:不同的活性组成分、初始 COD、反应时间、pH 值进行了分析。 ③硝基苯等难降解有机物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指导教师尹力 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072班 学生姓名徐元媛学号074050428 开题日期2010年12月10日要求: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可另附纸。 文献综述正文: 见附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附页: 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论文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 法学072班 074050428 徐元媛 作为国际私法经典学说之一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而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它们或以学术专著为载体,或以学术论文的面目示人,主要围绕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 萨维尼从根本上颠覆了冲突法主题的关注方式,而被公认为是冲突法世界的“哥白尼”。在实体法与超越实体法之间,萨维尼的独特身份、优雅节制的精神操守、先人的历史储备以及法律关系的格致工夫,这一切的风云际合为萨维尼奠定了重估一切价值所必不可少的历史机缘。因了这份缘分,冲突法革命在萨维尼的身上灿烂生发。①萨维尼对法律冲突问题进行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因而最终产生了“法律关系本座说”这一据说是他“其他著作都比不上的最高影响”的理论成果。②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现有文献主要是从社会背景和哲学渊源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背景 在18世纪末期,德意志仍然处于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非常微弱和缓慢。整个德意志处于封建农奴制和封建分裂割据局面。在德意志各邦国中,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是普鲁士王国,也就是萨维尼的祖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市民阶级在普鲁士的力量非常微弱。因此,从王权集中这个意义上讲,普鲁士君主专制要比西欧强得多。这里始终也没有出现像“三级议会”、“国会”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联盟的机构。因此,普鲁士资本主义因素相当薄弱。在政治上,普鲁士王国是几次反法联盟的中坚力量。由此,招致拿破仑沉重的军事打击和异族的政治统治。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德意志民族觉醒的警钟,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民族团结的范例,宣告了各民族的自由、平等,拿破仑在德意志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同时又充当了贪得无厌的掠夺者。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启动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运动。从1800年起,德意志掀起了猛烈的民族运动。尽管这个时期民族主义是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结合,但目标是一致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恢复德意志的独立性。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法学宗师萨维尼,也产生了这位法学家伟大的法学思想。③(二)哲学渊源 ①张春良:《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萨维尼冲突法革命发生学之究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6期。 ②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综述与研究性论文差别

作业第一题:各种论文在形式上的区别 电子工程系鄢傲 2012210764 看完附件的几篇论文,有如下认识。 首先是期刊和快报的区别:相对于快报而言,期刊是比较完整的论文形式,快报一般是需要快速发表的,可以是初步的研究结果(preliminary result),强调的是工作的新颖性和重要性,它主要的目的是说服审稿人你的工作值得快速发表,就是论文的Introduction了,直接强调与众不同的新颖性,要写得吸引眼球;期刊则完全不同,它有较为完整和规范的写作形式,摘要、正文、结论等缺一不可,并且正文部分需要有自己的完整的有逻辑的成果,在内容上比较注重严谨性和创新性,在形式上则注重条理性和生动性。 下面说说会议论文,会议论文一般是投寄给某某会议的,会议的级别不一样,这就会导致会议论文的质量参差不齐。就我的理解,会议和期刊从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它们只是投寄的方式不太一样而已,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期刊的质量优于会议。 最后我们来分析研究论文与期刊形式的区别。研究论文首先必须有自己的明确的研究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算法、理论等,最终获得比较优良的实验结果,在形式上更加注重公式算法以及数据结果;而综述性论文则不然。综述强调的是对同一类工作进行的归纳研究,概括出该学科或专题的研究现状、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势,它在形式上侧重于文字分析,没有较多的数据和算法。

作业第二题: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 电子工程系鄢傲 2012210764 我的研究方向是智能传感器网络,目前做的是电源管理。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专著,现在开始在google 学术里面找论文看了,下面仅举一例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分析。 Improving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ifetime through Power Aware Organization MIHAELA CARDE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Boca Raton, FL 33431, USA DING-ZHU DU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olis, MN 55455, USA 首先是摘要部分,这个部分很关键,作者通过智能传感网存在的生命周期短的问题直接提出解决办法,并且从理论上验证算法的可行性。 正文部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写作: 1.Introduction 2.Disjoint set covers (DSC) problem 3.An heuristic to compute maximum disjoint set cover 4.Performance evaluation 这四个部分其实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部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简要了概述,指出了网络存在的生存周期短的电源管理的问题;第二部分从理论上提出不相交的集覆盖问题(DSC),该算法与本课题如何契合,即该算法如何解决本课题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第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推导;第四部分对问题进行了归总,对第三部分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用实际数据表现算法的优越性。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研究性论文尤其注重指标,因此,论文的最后总会进行关键指标的仿真对比。算法前后的指标优化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说明了论文的优越性。 最后的一个部分是Conclusion,在这里作者结合应用前景及实际问题对算法进行了大概的叙述,语言精练,对于理论成分的叙述简洁明了,让人感觉真实可信。

文献综述(江西财经大学)

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论文(设计)题目浅析会计人员的诚信品质 学院会计学院 学生姓名杜丰林学号 0060828 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届别 2010届 指导教师张伟峰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二○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文献综述 前言 本毕业论文题目是《浅析会计人员的诚信品质》,在21世纪初,会计诚信成为了流行词,但却是同会计诚信缺失联系在一起。会计诚信缺失是会计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原因在于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生存之本,会计行业缺失了诚信,也就失去最基本的发展条件。近年来会计面临“诚信危机”,表现为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盛行,非诚信行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暴露出会计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社会公众深感会计“信用危机”。诚信缺失,严重影响了经济主体和社会各界的声誉,增加了交易成本,加大了企业生存的隐形危机,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影响社会正常的秩序,显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诚信问题已经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既是严格的法制经济,又是严格的信用经济,它的确立和发展内在地需要讲究诚信的道德力量。作为经济主体,在市场中能体会到自律的必要性、重要性而产生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的要求,自觉按照市场经济道德规范,这是整个市场经济规范的基础和灵魂。我国在各种各样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的情况下,会计领域各种丑恶现象却与日俱增,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从业人员存在严重的不守诚信的道德问题。当前正值全球性金融危机,面对“经济寒流”的严峻态势,重塑会计诚信,已经成为会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会计人员诚信品质为对象,以探求解决上述问题的部分对策。正文 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我国的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是第一阶段的起步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的发展时期;2l世纪初期开始进入了第三阶段的完善时期。因此我国的会计诚信研究处于完善阶段,在一些具体的策略和制度制定研究上经验不足,还不能够制定出一整套真正有效的诚信体系。我国会计造假事件屡禁不止,相继出现银广夏、麦科特、中航油等造假事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人员的诚信品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开始审视作为会计信息制造者的会计人员是否具有优秀的诚信品质,以及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