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浅谈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浅谈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浅谈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材都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感知,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从而体验整体阅读中课文所涌现的意蕴、情感,并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培养阅读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从课题入手

教师在理解课文时,就要弄清楚课文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课题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依课题提出设问。一般以人或事命题或有中心题眼的课文,可用这种方法。从设问中可直接感知课文的整体意思。如《晏子使楚》一文,题目是以事命题的,可以这样设问:晏子为什么使楚?使楚后发生了什

么事?结果怎样?学生通过初步阅读,马上可以抓住课文的整体框架,这样就为感悟课文的整体内涵奠定了基础。

2、依题删减设问。这种方法就是扣住题目中不可缺少的词语故意删减进行设问,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文章的主体内容。如《孔子和学生》,可以这样设问:如果我们把“和学生”三个字去掉,以“孔子”为题好吗?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就能意识到题目中“和学生”三个字不能去掉,从而感知了课文的整体:讲的是孔子不以贫富聪愚择生的事,重要还写了孔子与学生子夏的对话,对他的四个学生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

二、研究课文的首尾

我们的教材中,很多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很重要,或开头总起,或结尾点题,或首尾呼应,引导学生研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从而切入全文的阅读,是一种感知课

文整体内容的好办法。

如《桂林山水》一文,开头以“桂林山水甲天下”总起,同时点明了全文的中心,结尾又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总结了游览的感受,与开头相呼应。阅读时就可引导学生读一读开头和结尾,然后谈一谈自己在朗读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在交流中就会感受到课文的主体内容。因此,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研究首尾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不仅能培养敏感的阅读品质,还能提高习作巧妙的构思能力。

三、寻找文章的主线

很多文章在内容上有它的内在主线,教师在解读课文时,就要找到主线,这样就可以面对文字布成的迷宫找到捷径的同时,快速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就可以“顺藤摸瓜”了。

如《凡卡》一文,课文篇幅长,教师在解读课文时就

要清楚文章的两条线:一是外在的顺序主线,围绕“写信―寄信―入梦”来构成一个整体。二是写信的内容,它从“信的内容与美好回忆”“痛苦哀求与欢乐神往”交叉而形成内在主线,在对比中把凡卡的生活、思想、愿望都表达了出来。因此,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外在与内在中寻找主线来设计:文章写凡卡写信,还写了他做什么?从写信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学生不知不觉的把握了文章的整体内容。

四、与实践感知相结合

我们教材中很多课文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在理解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前让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再进行实践:查找资料、访问、观察、实验等,学生在实践感知与阅读课文的结合中就易于感知课文的整体内容。

如《丰碑》一文,讲的是发生在红军东征途经山西

吕梁山脉云中山时的事。背景离学生久远,在预习时,就可让学生查查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及背景,然后再读读课文,学生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就知道故事发生在1936年,当时为解决粮草问题和支援缓远抗战,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红军主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的东征路上发生的事。结合了解背景再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寻找对应的内容,学生自然而然的感知了基本内容,从而也感悟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五、抓住重点词

感悟文章语句的优美,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重点词也是一个重要渠道,抓住课文中牵一而发动全身的关键词进行设问,也是引导学生通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桥梁。这样的感知,应在结合课堂上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熟练程度的环节中进行。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在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程度时,重点就

放在“千钧一发”这个词上。让学生说说从字典查到的词义,再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理解意思,然后设问:为什么那是“千钧一发”的时刻?联系“水流湍急、震耳欲聋”在课文中的场景并阅读课文,想一想,比一比,看谁准确。这样,学生顺词读文,在易于把握文章整体内容的同时,检查生字的教学环节也显得生动、有趣。

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方法还很多,以上几种只是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效果很好。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小珊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语境,理解“纠缠”、“乞求”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和交流,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读悟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和感知小珊迪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品质。 4、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和感知小珊迪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优秀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现在的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可是,大家知道吗?一百多年前的英国,有许多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他们的

童年是在饥饿和寒冷中度过的,咱们今天要学习——《小珊迪》这个故事。(板书:小珊迪) 2、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大屏幕。看到这些情景,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想知道小珊迪的故事吗?那就快读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三、潜心会读,领悟情感 (一)、形象分析,感悟“可怜”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对小珊迪有了初步的了解。作者也用文字向我们描述了小珊迪。他是怎样描述的呢?再读读课文。 1、指名说。 2、相机出示句子: 一个小男孩走过来,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 (1)、点击“薄”字,指导学生读准其读音。 (2)、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这个句子,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些什么?(指名说) (3)、句子比较: 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是指学生通过课文的文字表达,获得关于阅读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的初步印象,是对文章初步的领悟和体会,它是“深入局部”的先决条件,是揣摩语言的基础,是进行其它一切学习的前提。只有具有全方位的整体感知先导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在阅读中注重整体感知,古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初中语文教学也应更加重视“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是指学生通过课文的文字表达,获得关于阅读文本的形式和内容的初步印象,是对文章初步的领悟和体会,它是“深入局部”的先决条件,是揣摩语言的基础,是进行其它一切学习的前提。 1.当前课堂教学中“整体感知”存在的误区 1.1 匆忙研读,浅尝辄止。有的教师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所忽视。才初读一遍课文,教师就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哪一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

么。结果,学生所说的只是些枝节、琐碎的东西,所提的问题比较肤浅,对主要内容的感知也比较片面。 1.2 注重内容,忽视形式。很多教师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往往只注重课文内容,而忽视了言语形式。文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句、段、篇的结构和恰当的表达方法来显露的,所以把握、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布局是必不可少的。 1.3 放任自流,缺乏指导。课堂上,教师往往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来整体感知,由于教师缺乏方法的指导,学习的提示,放任自流,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不得要领。 2.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策略 笔者认为,“整体感知”并不等于学生自己的感知、把握,是需要教师引导的。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实际,创设有效环节,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材料内容和形式),让课文中的“人”有个整体形象,让课文中的“事”有个整体概念,让课文中的“景物”有个整体轮廓,让课文中的“问题”有个整体思考,促进学生深入学习课文。 2.1 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文章的第一步应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在初读

整体感知文章

整体感知文章(文段)的内容 一、整体感知的概念 整体感知,就是要从总体上把握文段的中心和主旨,把握作者的意思和思路。阅读材料时首先要清楚写了什么,然后再分析各个段落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么写等问题。总之,要把一篇文章或一个语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要孤立片面地分析问题,确实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样才能够真确地做好每道题目。 二、考纲知识解读 1、辨明文体,明确不同文体应该整体重点把握的内容:训练中应该与各类文体的阅读训练结合起来。 2、认真领会标题与注释对文章内容的提示或概括作用,达到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目的。 3、通过明确文章议论、说明的话题范围或记叙的中心事件来整体把握阅读材料。 4、抓住主旨句。主旨句往往能直接解释文章的中心或主旨,具有极大的概括力。主旨句有的完整,有的不完全,阅读时要留心区分。主旨句大多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少量的在文章中间。有的文章虽无主旨句,但有对文章内各段段意概括的句子或词语,那么将能概括段意的句子或词语归纳起来也就是主旨。在议论文或说明文中可利用文中提示性的语言标志,如“总之”“一句话”“因此”“实质上“综上所述”等,便能很快找到中心句。记叙文的议论、抒情部分,往往和中心有关,阅读时也要多加注意。 三、整体感知文中信息: 信息世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包括:(1)文中照应题目及画龙点睛的词句;(2)具有特殊含义或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3)文中行文的线索;(4)作者隐含文中的思想感情;(5)作者富有创新意识的观点;(6)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及形象。 四、文中信息的表现特征 要快速、准确地感知、捕捉、归纳文中信息,应注意透露文章信息句子的基本特征。这些语句一般是: (1)标示时空转换、上下句(段)关系(并列、转折、递进、对比、承接)、提示语境特征的提示语。 (2)集中表现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概括语。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各年级框架设想五年级

年级语文课堂搭建五整体感知”教学环节的框架“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教学环节步骤和要点:年级“初读课文▲五抓住课题,开课依始,结合课文的内容及写作特点,步骤一:导入新课。 紧扣中心,直奔主题,导入学习新课。要注意明确学习内容与目标,使学生 有目的地进入一步的学习。步骤二:学习生字词,读通顺课文。以朗读检查 口头汇报等方式巩固字词学习要点。既要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词,规范书写的 能力,也要为细致品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步骤三:以轻声读、默读等形式再次通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再结合课文写作顺序选择不同的方 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课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 9 册第六组课文《精彩极了

和和糟糕透了》。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处理教材的理念与策略五年级学生已经有四年多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 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但在教学中仍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由浅 “精入深的学习进程。在教学本课的“初读感知”的环节中,首先根

据课题《》的叙述特点,先让学生提出疑问,既直奔文章主题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又能引起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而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应帮助学生扫 清字词的障碍,因而围绕题目质疑后,就进入教学字词部分时。此步骤要求 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则主要以检查朗读重点句段的形式,帮助学 生把易错难读或难写的字进行归类熟悉。再通过一两个难写字的练习书写,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不写错别字。生字词过关后,在学生充分读文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词,理清课文顺序,了解文章大意。再指导 结合题目的关键语句,运用简单的语言归纳本课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 能力。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

阅读一篇短文怎样谈感受

阅读一篇短文怎样谈感受? 亲爱的同学们,从与你们的联络中老师得知阅读题是你们作业中的一个难题,老师今天与你们一起探讨这个难题。一般来讲,目前小学阶段的阅读题必考内容包括: 一、字词训练:1、从文中找词语(近义词、反义词、成语、词语搭配、量词等) 2、选择正确读音或生字3、结合短文,解释词语意思4、查字典知识填空 二、句的训练:1、画重点句、中心句2、结合重点句谈感受 3、说句子意思 三、段的训练:分段、分层、归纳段、层含义 当然还有其他题型,不过这些题型中,句和段的训练是难点,老师今天主要与你们探讨“读文后谈感受”的方法。我们〈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小珊迪〉为例讲一讲?“怎样谈感受”。 答题要点:联系原文,对比自己或现实. 具体策略: 抓准文章中心思想,找出中心句或作者抒发感情的句、段。 1、有中心句的文章: 一个人写文章总要有目的,有时他把自己的写作目的写在了文章中,而这样的句子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句,表达的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也有的在文章中起到连接上下文的过度作用,读文时先找出并画出这样的句子。 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结尾一句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你可以结合这句话体会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如果往深层次思考,作者也是在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你的感受就可以从“爱家乡(祖国)、赞家乡(祖国)”的角度去谈,如可以这样谈感受:“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我们的祖国的确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我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国家而骄傲。” 2、没有明显中心句的文章: 〈小珊迪〉是写人的记事文章,刻画了三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当然小珊迪是主角,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呢?是告诫人们应该明白或遵循的某个道理吗?还是要赞美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文中也没有总结或总起句,这时就要思考:人或物有什么特点(优点、美德)?事情发生的时代有没有特点? 作者对人或物是带着什么态度来写?(赞美、同情、批判、讽刺、喜爱、憎恨等)

如何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如何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2011-11-09 12:40:34) 现代阅读的观念着眼于信息的获取与整理,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文的目光,没有立足于整体的思路,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如果掌握了整体各部分之间的规律和联系,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协调,那么这些部分的组合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功能,其功能将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新大纲》也明确指出要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些论述都深刻阐明阅读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即使是理解词(句),也要不离篇(段),争取“牵一词而动全文”,而切莫无视文章整体,劈头就是架空分析,去建造空中楼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呢? 一、辨体 古人云:“体不辨,则入于邪陋。”是说不知辨体就有盲目性,就会走弯路,影响整体阅读效率。鲁迅先生也曾经讲过:“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这就是说,体裁往往界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因此,从辨别文体入手,即根据其特点和规律明确某一体裁的基本结构模式,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弄清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点,强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比如议论文,根据其“三段式”结构,就可以采取相应而有效的方法,即着重从引论部分发现其中心论点,从本论部分找出要点和方法,从结论部分找出全文的精髓和主旨,这样,全文的基本内容也就把握住了。再如散文,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是由景及情。要理解文中的“景”,就必须按照其文体特点依次抓住特征、观察点、角度、顺序。要把握作者的“情”,就要从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两个方面来完成。间接抒情离不开想象联想、渲染衬托,直接抒情则必须抓住文中的议论。由此可见,辨体既能根据不同体裁选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又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二、拟题 标题是文章的“窗口”,打开这扇窗户,就能窥见其中的奥妙;组织学生为课文另拟有一定字数限制的、合适的标题,无疑是一把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概括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既是另拟标题,就不能和文章的原标题相仿,这就必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选取不同于原题的角度,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才能拟定。这样,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实现了对课文的全面理解。 在学习《从三到万》一文时,先让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叫学生将文题中的“三”和“万”换成别的词,结果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既能替代又能概括课文内容的词:“易”和“难”、“浅”和“深”、“简”和“繁”,组成了《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简到繁》的标题。接着又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不用我们找的词来命题呢?学生思考后找到了答案:一是文中有一个关于“三”和“万”的故事,二是这两个数字既简明概括又引人深思,它深刻地说明:学习任何知识都要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积累,不宜要求过急。 三、点睛 就是从教材的文眼入手,引导学生从一点突破,不枝不蔓,持一点而握全局。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居要”的“片言”即“文眼”,是“警策”全文,“揭全文之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制全文的艺术构思的焦点。 抓文眼就是抓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文眼,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安置在“情动而辞发”的“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笔意思索。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平中见奇、朴中

记叙文阅读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文章,就是着眼于全文,通过自己的主观认知,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对文章进行全面而仔细的通读、理解,经过反复研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能够达到对全文有一个整体地了解。整体感知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可以是文章的文化背景、写作意图、题目含义、中心思想,也可以是文章的结构特征、思路线索、感情基调等。 对于文章的感知,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是感性认知,就是粗略地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不必理会没有弄懂的问题,只要对全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即可。可采取以下方法:①了解背景,明确用意;②把握感情基调,体会精神面貌;③理清思路,掌握线索。 后一个阶段为理性认知,这是在感性认知基础上的思维方式的层进,它要求对全文进行更加细致深入地挖掘,它的内容往往要几经反复细加琢磨之后才能确定。可采取以下步骤:①分析题目,揣摩中心;②把握文意,了解意图;③理清结构,归纳中心。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 (1)时间:即记叙内容所发生的具体时间。可以明确说明是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个时刻;也可以大体交代若干年前,或"我小时候""很久以前"之类的表达。时间表达具体到什么程度,这要看记叙内容而定,基本的要求是能让读者准确理解记叙内容,不会引起歧义。 (2)地点:即事情发生的地方。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地点可能会有变化。写记叙文,就要把变化了的地点交代清楚;读记叙文,也要认真分析,把握地点变化的情况及其线索。 要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 (3)人物,即文章记叙的人物对象。写记叙文,必须明确要写的是什么人;读记叙文,也必须清楚作者写的是什么人。 A、如果问写了哪些人物,无论是正面出场,还是侧面表现的主次人物都列出来。 B、如果问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主人公、中心人物),看全文写的事为了表现谁,文章的中心靠谁来表现,议论、抒情围绕谁。 (4)事情,即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是对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的。 A、怎样分析哪些内容是起因,哪是经过,哪是结果呢? 一般起因是交待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矛盾、难题,包括主观的和客观的;经过是写人物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做了什么; 结果是写这难题、矛盾解决了,经过这个事人们怎么样了。 B、对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表述,一般都用“谁怎么样”、“谁干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 这几个方面都交代了,记叙的事情才完整;读记叙文,也要把这些都弄清楚了,才算读懂了文章。 二、记叙的顺序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联系实际谈感悟或看法教案1

联系实际,谈看法或感悟的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 议论文复习专题:联系实际,谈看法或感悟这类题型的答题方法指导 【学情分析】根据摸底测验《论独处》的结果显示:全班40人,第一题答对C的人数是33人,选B的5人,选A和D的各一人,准确率82.5%。第二题选择题选对B的37人,选C 的2人,选D的1人,准确率92.5%。第三题问答题的平均分1.93分。满分4人的6人,3分的5人,2分的15人,1分的5人,0分的9人(空白的2人)。第三题是议论文阅读中的较常见的一种题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悟。 针对该题得分不高的现象,确定了本次教学的教学目标,分析失分的原因,对症下药地针对这种“联系实际,谈感悟”题型提出解题的方法,旨在每生能提高0.5分到1分。【教学目标】 1、分析“联系实际,谈看法或感悟”这类题型失误原因 2、提高解答“联系实际,谈看法或感悟”这类题型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提高解答“联系实际,谈看法或感悟”这类题型的能力 难点: 从命题者的角度,谈谈文本选择的标准和设计题目的初衷 【教学思路】 本课根据学生的摸底测验题《论独处》的答题情况,而重点设计了“联系实际,谈看法或感悟”这类题型的专题复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完成摸底测验卷《论独处》 2、教师:给摸底测验卷《论独处》评分,统计每道题的得分情况,并分析失误的原因。【教学活动】 活动一:MVP颁奖 任务与意图:教师出示《论独处》测验卷的各题的得分情况,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第一、二题的正确答案。了解第三题同学们的答题的情况,鼓励学生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给予学生更多的信心。 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新课 人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孟德斯鸠说过:“喜爱读书,就相当于把孤独无聊的时光变成了巨大享受的时刻”。我也喜欢读书,读睿智的书,感觉就像跟智者谈话,促我思考、让我明理、使我成长。周国平的《论独处》就是这样一篇富有见地的议论文,请你跟着我进入议论文复习专题:联系实际,谈感悟或看法的学习,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 二、表扬本次测验中表现突出的七位MVP最佳学员。 (出示幻灯片) 二、评讲《论独处》测验卷 1、出示《论独处》测验卷第一、二题的得分情况 2、选错答案的同学说说他选该项答案的理由 3、回答正确的同学谈谈他的理由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9.生命生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文章,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 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 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二、整体感悟 1.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思考:a.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b.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 的内容。 c.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 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2.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 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b.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 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 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c.三点思考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三、再读全文,再度体验 1.全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师出示练,学生完成。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整体感知课文

16桥 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学习生字 2、整体感知内容,抓住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体会感动。 教学过程: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5.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6.你觉得这是一名怎么样的老汉? 老汉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换来了一百多号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小学低年级初读课文指导方法例谈-最新文档

小学低年级初读课文指导方法例谈 0073-02 初读课文指导方法这一提法,是建构在“我们一起学”这一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师生在课堂上是共同的学习体,二者既是师生,也是朋友,倡导以开放的教学思想为载体,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下面,以苏教版语文第一册课文《我叫“神舟号”》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我们一起画 教学片段1: 师:让我们一起根据生字表圈画出本课生字、生词,比一比,我们圈画的生字词是否一样。(师生共同圈画,教师稍作停顿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完成了。谁来读一读圈画的生字词。先读生字,再读出由这个字组成的词语,个别生字没有组成词语的,我们可以给它组个词。 生1:飞、飞船;在、在家……(学生组词存在困难时,师引导)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我画的生字词,听一听和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艘、一艘;飞、飞船…… 生2:老师,你有好多词和我们画的不一样,比如“一艘”“以前”。 师:你真是个会听、会思考的孩子。(出示小黑板)是呀,老师画的这些词中的生字都出现在课文后面的绿线框内,这些都是二类字,不要求会写,但一定要会读,你能把它们读准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评析:小学低年级教学要注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渗透。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以同等的身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师生共同圈画、拼读生字词,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提供了方法。 二、我们一起读

教学片段2: 师: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很长,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好。(出示句子: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指名读、正音)师:听到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不过有逗号的地方我和你们读得不一样。(师读,读到逗号时稍作停顿) 师:谁来告诉老师,有逗号的地方应该怎么读? 生:有逗号的地方要停一下。 师:你听得真仔细,你能读一下吗?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那么,如果把这些句子和词语放到课文中你也能读好吗? 师:看到大家那么有信心,老师很开心。但是这篇课文比较长,如果数着句子读就会很浪费时间,今天老师教大家利用分自然段朗读的方法,来读比较长的课文,这样我们以后读课文就可以一段一段地读了。(教学生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师:这篇课文一共是三个自然段,老师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来读这三段,读的时候捧起书、身体直,就像老师这个样子。(示范站立读书的姿式;指名读;师生一起读) 评析:初读课文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低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通过“我们一起读”,师生共同读句子、读课文、划分自然段,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课文读熟,而且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的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我们一起说 教学片段3: 师:读了课文,我相信小朋友都已经明白了“神舟号”飞船飞到了哪里,看到了谁,你们能说一说吗?

语文阅读整体感知的训练方法

语文阅读整体感知的训 练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语文阅读整体感知的训练方法 在语文阅读中,对文章整体感知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文章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强的人,能够迅速地捕捉文章中的信息,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加强对阅读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提高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方法。 一、概述文章内容 阅读完一篇文章以后,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概述文章内容,这是训练整体感知能力的最常见的方法。以记叙文的六要素为要求,去捕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记叙文、小说等。如读完《藏羚羊跪拜》后,可以概述为:一天清晨,藏北高原的一位老猎人枪杀了一只向他下跪的怀孕的母藏羚羊,被母藏羚羊强烈的母爱所感动,从此埋掉了杈子枪,不再杀生,走向善良。《清贫》一文可概括为:一天,方志敏同志在树林中遇到两个敌方士兵,敌方士兵想从方志敏身上发洋财对他搜身,却只搜到一只怀表、一支水笔。 对文章内容的概述,需要善于捕捉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进行筛选,保留最基本的要素。对记叙文中的六要素根据不同的文章可以全选,也可以选择重要的几项。 二、捕捉关键词语 有些文章,在你初读之后,会有一些词语萦绕脑际,使你久久难忘。它们或者是在文中反反复复的出现,或者对理解文章内容或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词语就是文中的关键词。比如读了《石缝间的生命》一文后,会捕捉到这些词语:“石缝”、“生命”、“艰苦的环境”、“树”、“山花”、

如何整体感知课文

如何整体感知课文 【摘要】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文章的语言表述为抓手,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样,才算完成了整体感知课文的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具体有以下四个步骤:①读通课文,知其大体;②在语言环境中领会词句的意义和作用;③理清思路,归纳大意;④复述课文内容。通过以上四步整体感知课文,能从字词积累、课文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整体把握,达到初步理解的目的,为深入探究课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感知课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整体感知课文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何处理这一环节,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一步。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文章的语言表述为抓手,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样,才算完成了整体感知课文的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具体有以下四个步骤: 1.读通课文,知其大体 读通课文,知其大体,是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的要求。如若做不到,“整体感知”便成了空中楼阁。要读通课文,必须通读课文;要通读课文,必须先扫清阅读障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生字、词、典故以及背景材料等,达到知其大体的程度。可以引导学生在默读过程中进行生字、生词、精典语句等勾画,进行初步积累。再者,通读课文的过程,也是语感积淀、发展的过程,在一次次课文的通读之中,逐步形成的语感既得到了巩固,又得到了提升。 2.在语言环境中领会词句的意义和作用 语文教学中,教学生读文章不同于现实生活中那种注重实用型的读文章,它要揣摩文中的语言,积累语感,最终要提高语文能力。因此,少了对语言的理解,少了对语感的积累,不是科学意义上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再说,重视对文中语言表现力的理解,不但是阅读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需要,也是整体感知课文的重要内容。作者披情挂理入文,读者也只有因文而知作者的情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在语言环境中领会词句的意义和作用,是整体感知课文落到实处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诚然,必须指出:应该抓住最有表现力的词句作恰如其分的理解分析,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把有血有肉的文章支解开来分析,也不能不顾语言环境,大挖微言大义。 3.理清思路,归纳大意

散文阅读--拓展发挥型试题考查答题策略【考查与选文相关的知识+谈感受或启示+结合实际阐述对内容的理解】

散文阅读——拓展发挥型试题考查答题策略 【考查与选文相关的知识+谈感受或启示+结合实际生活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或作出评价】 拓展发挥型试题 从文章某一点说起,向外延伸:或联系个人、联系社会,或学科交叉渗透,或想像发挥、补充添加。注意:必须与所读文章存在有机联系,符合题意要求。 一、谈感受或启示。 方法: ①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 ③答题时,语言流畅,不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 【例题】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①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③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屈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④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⑤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寒,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⑥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厚,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旨 (一)张志公先生归纳了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两项内容: 1、“文章主要谈了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 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这是从阅读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已经涉及课文的主旨。解决这类问题有时还需要文体性和背景性的知识为前提。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以及外国文学作品,尤其需要这种前提知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的第一要务是对课文主旨的感知。所谓主旨,是指全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意思。阅读课文应当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把感知的焦点聚集在课文的主旨上。阅读记叙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记叙描写的内容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上;阅读说明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的事理上;阅读议论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作者观点和意图上。新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旨。 二、初步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这个问题和课文的主旨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课文的主旨规定了文章思想感情的基调。课文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渗透着感情因素。初读课文最好能受到一定

的感染,激发一定的情感体验,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为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正常的,也应该允许学生各抒已见。课文的感情有隐有显,有的课文表达的感情很直露,有的课文的情感倾向虽然比较复杂,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感受理解,但课文表达的感情仍然有一个基调,因此,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必然从课文本身出发。有的课文作者表达的感情丰富复杂,或比较朦胧,答案就不必强求一致。 三、粗知作者的思路或文章的脉胳 张中行先生说,思路是“流动于脑子中的意念”。通俗地说,思路是作者在思索和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线索。思路体现在文章之中,就是文章的内在脉络;落在文字上,就是结构框架。只有了解全文的思路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张志公先生谈到了解思路的方法时说,粗读文章要考虑“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前后后的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在整体感知课文思路这个环节里,只要了解了文章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之间粗线条的联系就可以了,至于各部分细微之处及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可以留到深入分析课文时再掌握。有些过分繁难的,不必再多做分析。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大体有以下几种:(一)并列关系:即各层之间是平等的、比并的关系,其结构是横向式的。

初一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

阅读的整体感知训练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理解关键词语、句子的意思 3、能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写作思路 教学难点:能理解关键词语、句子的意思 本章知识网络: 知识点: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导读 1、注意诵读。 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把握朗读技巧与层次,融入阅读体验,培养审美情趣、感悟语感。 2、感受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赏析文章意境,训练阅读感知能力。 3、理清思路。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生动而有层次地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精巧构思的写作方法,领会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征。 4、整体概括。 抓住比较明显的语言标志,在文字浅显的内容中去捕捉信息,感知文章的层次与层意。 5、抓住主干。即文章中起提纲挈领作用的关键句段,迅速感知全文的主要意思。 6、组合关键词。 从句段中找出点示本段主要内容的词,组合起来,感受词语,概括全文内容。 7、提取中心句 寻找关键句,在段首、段中、段尾感受句式,感受文章的构思及美点。 8、揣摩品味。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及词语。 9、感悟理解。 展开联想与想象,重品味语言,“披文以入情”,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0、注重积累。 巧妙迁移,以读促写,“一切景语皆情语”,调动各种感官去感觉,学习化虚为实、动静结合的写法,融入阅读体验,倾听自然天籁,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典型例题讲练】 秋天的风 秋天的风是一个顶惹人厌的顽皮孩子。 他唱着叫人讨厌的曲子;他撒着沙尘;他抛着石子;他敲着你的窗子;当你骂他的时候,他却做着鬼脸对你笑。 秋天的风从墙上爬过来,他走到院子里,看见一个穿红衣服的梧桐姑娘静静地站在那儿。她好像有点忧愁似的。 秋天的风走过去,粗鲁地推了她一下,推得梧桐姑娘前俯后仰地不容易站稳。她气得脸通红地骂着说: “哪儿来的野孩子呀?你打算做什么!” 秋天的风伸着舌头,涎(xián)皮赖脸地说:“你真美呀,来跟我跳个舞吧!” 梧桐姑娘气得浑身发抖。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无赖的孩子!你欺侮一个孤独的女孩子,是多么可耻呀!”她说到这里,就嘤嘤地哭起来了。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7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朗诵课文 1.听录音(注意读音、停顿。) 2.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出下面句子的语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学生跟着老师大声朗读,要读出感情。)(多媒体资料显示) 不以千里称也。(流露无限痛惜的感情。) 安求其能千里也?(流露愤怒谴责的感情。) 其真不知马也。(流露痛切、嘲讽的感情。) (二)疏通课文,探究问题 1.疏通第一段(多媒体资料显示)翻文略(多媒体资料显示)(指名学生点出重点词语的意思,翻译此段文字,然后纠正、肯定。) 伯乐(擅长相马的人,指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指人才)而(表转折,但是)故(因此)虽(即使)祗(通“只”)辱(辱没)于(在)之(助词,的)骈(一同)以(因为)称(著称) 2.探究问题(学生思考,提问回答,给予肯定。)(多媒体资料显示) ①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②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悲惨遭遇)(“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多媒体资料显示)翻文略(多媒体资料显示)(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3.疏通第二段(指名学生点出重点词语的意思,翻译此段文字,然后纠正、肯定。) 之(定语后置、不译)食(顿、餐)或(有时)粟(粮食)食(通“饲”,喂)其(代“千里马)食(通“饲”,喂)是(这样)虽(即使)能(能力、能耐)食(吃)才(才能)美(美好的素质)外(表现在外面)见(“见”通“现”显示)且(犹,尚且)常(普通的)等(等同)安(怎么)能(能够)4.探究问题(学生思考,提问回答,给予肯定。)(多媒体资料显示) ①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直接原因)是什么?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本段从侧面怎样讽刺了喂马者?(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④第二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5.疏通第三段(多媒体资料显示)翻文略(多媒体资料显示)(指名学生点出重点词语的意思,翻译此段文字,然后纠正、肯定。) 策(鞭打)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通“饲”喂)尽(竭尽)其(它的)材(通“才”才能)之(助词,无意义)而(连词,表转折,但是)通(通晓)策(鞭子)而(连词,连接成分)临(面对)其(表反问,难道)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其(表推测,恐怕)知(了解)6.探究问题(学生思考,提问回答,给予肯定。)(多媒体资料显示) ①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从表达方面谈文章的感受

语文课外阅读的最后一道题(4-6分) 问题:从表达方面谈谈读过文章的感受。 答题要点: 1.用序号标明,一定写两处!两处! 2.要结合这篇文章说,不能千篇一律。 3.从老师教的方法中小心分辨,选择最合适,最不容易丢分的写。 4.若要写“描写”“修辞”,必须是大量出现或者存在,不可只有一处就写成了这篇文章的特点。但是,那一处可以批注的时候使用。 5.开门见山这种写法极易错的是“点明中心”,所谓“开门见山”得是开头不拐弯抹角,简洁明了地直接进入文题,干脆利落地交待出文章要写什么人、什么事、什么道理。比如:《天上偷来的火种》里,很久以前,人间没有火,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熬过一个一个夜晚。这就不是开门见山;《商鞅南门立木》“商鞅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到了……主持变法”基本可以算是开门见山;《陆羽》中“中国是茶的故乡……追溯历史,便想起传奇人物陆羽……”这个是开门见山;《编钟》远古时期,我们祖先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钟……编钟可以用于独奏、合奏、也可以伴奏。这就是开门见山。再看俩网上的例子:《我爱故乡的杨梅》“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一句话就接触了正题。《老牛》的开头:“可爱的故乡的许多景物,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特别是我家那头的老牛,更使我不能忘怀。” 1.这篇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揭示了文章的主题,简单直接,吸引读者。 2.这篇文章结尾扣题,点明了……的中心,总结全文,引发思考。 3.这篇文章首尾呼应(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点明了……的主题,中心突出,让文章非常完整,引人思考。 4.这篇文章利用多事例写人,使……得形象突出,完整,让人印象深刻。 5.这篇文章详略得当,……事细致描写,……一笔带过,使重点突出。 6.这篇文章运用大量的……描写,写出了……使文章生动,让人如见其人。 7.这篇文章运用大量的……修辞方法,使文章非常生动,让我们对故事有更加形象的了解。 8. 这篇文章运用倒叙的方法,先交代故事的结果,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9.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用……亲身经历、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内容来叙述,让人身临其境。 10.文章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真实客观地讲述了……的故事,使文章的讲述非常完整、清晰。 11.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先交代……(结果比如“自己因为好奇收到了惩罚”),再交代故事发生的过程,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 1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自读课文勾画生字(6分钟) 1.自读全文,勾出生字。 *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勾出生字;也可以先读课文,再对照生字表勾出生字。 *一边读书,一边勾画,既是阅读的好方法,也是阅读的好习惯。要从小训练学生边读边勾画。 *一册,教师先要教学生怎样勾画生字,然后逐渐教学生学会勾重点词语和句子。 2.借助拼音,自主拼读生字。 *生字勾好后,让学生借助书上的拼音自己多拼读几遍。 (二)学习生字学会识字(17分钟) ★生字的学习一定要记住以下两点: *要求认的生字原则上只掌握字音。 *要求写的生字要做到:音、形、义结合,字、词、句联系。 1.拼读生字,掌握字音。 (1)全部生词写在黑板上,生字注上拼音,要求写的生字用红色。*可以在课前把生词全部写在小黑板上,便于多次运用。 *这里要求写生词(即生字带上文中的熟字组成的词),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字,区别同音字,感知字义。例如:“瓶”单独一个字让学生

拼读,他们完全不知道其意思。如果以生词“瓶子”出示,学生在拼读时,头脑中就会出现“瓶子”的样子,他们自然就知道了“瓶”的字义。*要求写的生字用红色粉笔,一是为了强调重要,二是便于下一步运用。 (2)步骤:拼读生词→检查认读→去掉拼音读→去掉熟字读 *拼读生词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反复拼读(至少3分钟),先让他们自由拼读,可自己拼读,同桌一起拼读,全班一齐拼读。 *字音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点是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的字和方言。 *“拼读生词→检查认读→去掉拼音读→去掉熟字读”这个学习过程,层次分明,由易到难,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此环节不少于6分钟。 2.分析字形,感知字义(仅限要求写的生字)。 (1)分析字形,初步了解汉字构字规律,学习并运用常用识字方法。 *原则上要求写的字个个都要分析字形,要突出重点。 *初布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如:教学“清”时,要引导学生了解左边的“三点水”表示这个字意思和“水”有关;右边是“青”字,说明这个字的读音和它有关。这样的字,就叫“形声字”。我们的汉字,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形声字。 *关于识字方法:一年级侧重教给识字方法,二年级侧重运用方法识字。让学生学会自主识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