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浙教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七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浙教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七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浙教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七篇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浙教

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大气对流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封闭玻璃管内装有水,现将玻璃管的右下角置于冰块上(如图),则( )

A、水会逆时针流动

B、水会顺时针流动

C、水只在右侧竖直管内上下流动

D、水不会流动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大气层能保护地球,避免流星的袭击

B、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神九飞天之前,每天早晚气象台都会升起一个乳白色的气象探测气球,探测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30千米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

A、气温越来越高

B、气温越来越低

C、一直处在对流层

D、可到达对流层和平流层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大气各层及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上下空气流动

②外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

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上下空气难于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有关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有: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对流层占据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空碧蓝碧蓝的,自云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明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是描述当地的气候特征

B、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不舒服,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减小的缘故

C、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平流层

D、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太阳大气层可分为三层,其中间层是______;地球内部也可分为三层,其中间层是______;地球大气层可分为五层,其中臭氧层位于______层中(填名称)。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空气对流的运动规律是: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____,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____.据此,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______(上部或下部).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05成功发射.在“嫦娥一号”穿过大气层时, 它先经过对流层、______和中间层,最后进入飞行轨道.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如图是一根环形管,注满水,内有一只乒乓球。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若在A 处用火加热,则乒乓球会向哪个方向运动?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根据此原理,你能解释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吗?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中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乙图中空气以______(“平流”或“对流”)运动为主,根据其运动原理,判定这种运动主要存在于甲图的______层.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的上部(夹持装置省略),上部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下部水里的鱼却安然无恙。这表明下部水的温度没有明显升高,其主要原因是在上部加热,水的______不能形成。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______;③为______。

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______,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_,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③ ,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

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来说,______地区最厚,______地区最薄,其原因是______。

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填字母)。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填出大气层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

A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是______。

空气对流显著的大气层是______。(填字母)

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______层会被扰乱,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某地区近地面气温32℃,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16.8千米,按一般规律,此时该地对流层顶的气温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100.8℃

B、-68.8℃

C、-132.8℃

D、-42.8℃

图中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______,这是因为______。

【答案】:

【解析】:

浙教版新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 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 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 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 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6、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 7、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8、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 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

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 2 章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二氧化碳:0.03% 3、空气的利用。(1)氮气的用途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用途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2)S + O2 ===SO2 (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1)①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③收集方法(2) 5、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本身质量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1)可燃物燃烧条件(2)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2、质量守恒定律(1)(2)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①原子种类④物质总质量3、化学方程式。(1)(2)(3)(4)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C (2)分解反应:A B+C 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1-3节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模型 (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 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物体的复制品、事物变化的过程、图片、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 (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 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符号 (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 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化学模型的建立 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也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 (2)分子聚集成物质 分子的构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 为例,1个A m B n 分子由 个A 原子和 个B 原子构成。 如1个H 2分子由 构成;1个O 2分子由 构成; 1个H 2O 分子由 和 构成。 物质的构成 ????? ????????????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 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 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由分子构成的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 变成了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 粒子。同种物质的分子, 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 的分子, 性质不同,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 性质。 (2)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 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足球烯 (C 60)是由C 60分子构成的。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1)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 m 数量级。 (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kg 。 (3)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 ,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但原子 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 (4)分子的特性:①分子在不断 ;②分子间有 。如:热胀冷缩、物态变化。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③构成物质的一种离子的粒子②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小粒子①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分子 ?? ???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 物质由什么粒子直接构成,其 性质就由该种粒子保持。 区分不同的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分子时: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 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3、 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聞創 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 气体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 )和毫米汞柱(mmHg ) 1 mmHg = 133 Pa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 帕,即 760毫米汞柱 16、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 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 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 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 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20、气压对液体沸 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 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 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22、压强计算公式: P = S F (F :压力 S :受力面积) (此公式算出的是两个压强差) 四、风和降水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1-3节练习包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1-3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马德堡半球实 验 B. 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 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 奶 D. 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 2.哈勃望远镜的外面“穿”有一件银白色“外衣”,其原因是它所处的高度 ( ) A. 空气密度大,温度高,太阳辐射弱 B. 空气密度大,温度低,太阳辐射强 C. 空气密度小,温度高,太阳辐射强 D. 空气密度小,温度低,太阳辐射强 3.下列关于绍兴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绍兴市四季分明,7、8月份多台风,描述的是天气 B. 今天最高气温:16℃,最低气温:10℃,描述的是气候 C. 夏季高温闷热多雷阵雨,描述的是天气 D. 夏冬两季季风现象明显,描述的是气候 4.民间用一种“拔罐子”的方法治疗腰腿疼痛。拔罐子时,用火将罐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将罐子猛扣在病人的皮肤上,等冷下来之后,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将罐子取掉之后,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了红印。则上述事实( ) A. 只说明了大气有压强 B. 只说明了人体内部有压强 C. 既说明了大气有压强,又说明了人体内部有压强 D. 既无法说明大气有压强,又无法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5.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A. 受水浮力的作用 B. 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C. 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 D. 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6.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 A. 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B. 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 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 D. 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 7.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染成红色的水,如果要使管中的水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加热点放在(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8.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 飞机获得升力起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 热气球升空﹣﹣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C. 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D. 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9.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 1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水,当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则发现的现象有( ) A. 水从S管口流出 B. 管内水随活塞继续上升 C. 管内水面开始下落 D. 水不能从S管口流出,水保持在管口附近不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1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是() A. 玻璃管的粗细,越粗,测得的结果越小 B. 玻璃管的长短,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大 C. 稍倾斜,倾斜时不准确,只有竖直时才准确 D. 在山上和山下做,在山上测得的值小,在山下测得的值大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单元试卷(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不再发生的是( ) A.用天平称物体质量B.水往低处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拍下D.用吸管喝饮料 2.随着台风“山竹”消散,浙西南地区高温再现。9月19日,龙泉最高气温达到36.4 ℃。 “36.4 ℃”一般出现在这一天的( ) A.午后2时 B.午后4时 C.中午12时 D.日出前后 3.下列《科学》课本中的四个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4.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发生时一般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降水 B.降温 C.升温 D.干旱 5.我国的海南岛气温高、长夏无冬,漠河夏季短、冬季寒冷。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 B.纬度位置C.海陆分布 D.地形地貌 6.小科为了探究空气的对流运动,往对流管内加满水并在B处加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空气对流 B.该实验可类比空气的对流 C.管内的水按逆时针流动 D.若改在A处加热,管内的水按顺时针流动

7.小科同学在学校创意实验设计中,展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8.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B.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C.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9.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加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B.降低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C.缩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10.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整理版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目录: 1 大气层 2 天气和气温 3 大气的压强 4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5 风 6 为什么会降水 7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8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9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 1、 2、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 袭;D 3、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 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八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 B、没有声音; C、易受陨石侵袭; 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 可以把大气分为 5 层(从下到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 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问: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例:*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五要素)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 观察。【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C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 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 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1 )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是很大的。2.大气压强的大小: 5 A、标准大气压P= 1.01 X 10帕斯卡(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卷.doc

2019-2020 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综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 1.爬山时你会感觉到 ( ) A. 气温越来越低,空气越来越稀薄 B. 气温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稠密 C.气温越来越低,空气越来越稠密 D. 气温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稀薄 2.如右图,在气温垂直分布图上,表示平流层的是( ) A.A 区 B.B 区 C.C 区 D.D 区 3.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对流层占据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 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4.北方城市的住房中都设计安装了暖气片,暖气片应安装在哪里() A. 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B. 靠近地面的墙上 C.房间的中间 D. 任何地方都可以 5.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下列叙述,描述天气的有() (1)金华昨日狂风暴雨,台风肆虐 (2) 我们金华是“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3)北京春季多风 沙,秋季凉爽 (4)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A.(1)(2) B.(2)(3) C.(3)(4) D.(1)(4) 6.下面现象中,能直接表明大气压的存在的是( ) A. 高压锅煮饭会喷气 B. 真空包装的食品袋紧贴在食品上 C.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打针 D. 开水沸腾前产生大量气泡 7.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 ①平均值要低②平均值要高③数值变化小④数值变化大 A.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8.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低于四周郊区的冷气团 B.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D.全球气温变暖可以使海平面升高,造成陆地面积减少 9.屋顶的面积很大,大气压对屋顶有很大的压力,但并没有把屋顶压塌。这是因为 A. 屋顶有坚固的横梁 B. 屋顶四周有坚固的墙支撑着 ( ) D.屋内空气对屋顶产生同样大的大气压力 10.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风叫()

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改

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 3、 4、 5、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6、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气体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 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 760毫米汞柱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科学八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 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热升冷降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5、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因为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会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暖气片安装在下部。 6.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气温 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的5个基本要素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 3、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覆杯”实验、挂钩吸墙等 解释(答题模式):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大于内部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挂吊瓶时,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标准大气压P=1.01×105帕(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复习资料.doc

第二章复习资料 1. 大气的重要性 a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b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氧气、二氧化碳); c臭氧层防止紫外线的伤害;d水蒸气能成云致雨(固体杂质) 2. 大气的分层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温度在垂百方向上的变化 根据大气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球分成7T.层 层序高度温度分布特点特点 第一层(对流层)0—17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 低 强烈的对流运动,大部分天气现象 第二层(平流层)17-一5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 高 卜?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 高,适合高空飞行 第三层(中间层)50-—8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 低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是气象研究的 上界 第四层(暖 层)80—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 高 乂称电离层,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讯 第五层(外 层)500-1000 千 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 高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过卫星来传送 3. 对流层特点 1)对流层是大气的是层。 2)两极厚度约8千米兰赤道约17—18千米。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儿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5.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而的近气温度、湿度、气天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温、地、风、湿度和降水。 6. 空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表示当地空气温冷热为度。单位:摄氏度(笆) 7. 百叶箱 1)白叶箱朝向哪个方向开着?朝向北方,防止太向光的百接辐射° 2)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白叶箱离地而的高度一?般是多少?为什么?

1.5—2米左右,这个高度空汽稳定,并且人类活动都在这?高度,更具有实用价值 c…天中最高气温:常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常在日出前后 8. 大气压强(大气压):大气会向缶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测量工具:空盒7斥计、水银气斥计 1标准大气压= 760毫米水银柱=鱼厘米水银柱=1.01X105帕= 10. 3米水柱 离地面越高,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越小.液体和气体在流动时,流速较大的位置, 压强较小.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很大。 9.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大气压随高度、区域、时间变化而变化;高压区:气压大的区域。空气从上到下流,天气晴朗、T?燥。低压区:气压低的区域。空气以下到上流,天气阴雨、多云。晴天气压比阴天也,冬天气压比夏天高。 10.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抽水机等等。 11.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是从商气压区流向低气斥区的。 风向和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单位有:米/秒、千米/时。风速常用风级表示。 12. 1)空气中水汽的多少用湿度表示,一般是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2)相对湿度最常用的仪器是干湿球湿度计,它是由一支T?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的.使用时只要读出并计算出两支温度计的温度差再查相对湿度表,即可得出相 对湿度. 3)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4)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5)干湿球湿度计两温度计值相差越大时,湿度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 在相同的干球温度条件下,当干湿球湿度计两温度计值相差(干湿差)越大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就越小.因为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得热量就越多,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就越小,两温度计的差值越大。在相同的干球温度条件下,当干湿球湿度计两温度计值相差(干湿差)越大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就越小. 12. 降水过程:气温下降小水汽凝结一云滴小云滴增.大f降水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 3、 — 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 (2) 气体的对流 …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 10、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1、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 14、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5、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 16、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760毫米汞柱 17、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 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 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 | 19、大气压对人体 的影响:人体对大 气压的变化有一 个逐步适应的过 程,短时间内气压 变化较大,人会由 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 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 20、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 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八年级上 科学(浙教版) 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1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 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 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 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2.2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炎热;35℃寒冷:0℃ 2.3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3节测试卷(答案部分为图片)

2016-2017八年级(上册)科学测试卷(四)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3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低气压地区,一般较多会出现() A.湿热天气B.寒冷天气C.阴雨天气D.晴朗干燥天气 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层,则下列现象中仍有可能发生的是() A.细雨绵绵B.瓦蓝的天空C.喜马拉雅山D.风吹枝摇 3.某地短时间里冷热、干燥、风、气压、阴晴等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的综合状况称为()A.气温B.气象C.天气D.气候 4.在睛朗的下午,百叶箱(如图)内的温度与百叶箱外的温度相比较,则()A.百叶箱外温度高B.百叶箱内温度高 C.一样高D.有时百叶箱内高,有时百叶外高 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的是() A.甲图: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不流出B.乙图:吸盘能吸附在墙上 C.丙图:台风能掀开屋顶的瓦D.丁图:用吸管喝饮料 6.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冷热状况 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D.目前,天气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 7.北方地区冬天很冷,许多城市采用供应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安装了暖气片。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安装在() A.靠近地面的墙上B.任何地方都可以 C.房间的中央D.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8.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A.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B.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9.如图所示,“豪客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 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 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 C.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 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 10.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B.气温与生命活动关系密切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新) 2.1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 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 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2.2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A :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C D :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岀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岀现在:日岀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炎热;35'C寒冷:0C 2.3大气的压强 1. 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 会流岀来;*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 ........ (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 大气压强的大小: A 标准大气压P=1.01 X105帕(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mmHg 1mmHg =133pa B 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C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_________ D 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3. 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 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 (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就会有个向上的升力 4、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1)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