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基础.doc

抽样调查基础.doc
抽样调查基础.doc

第九章 抽样调查基础

一、本章重点

1.抽样调查也叫做抽样推断或参数估计,必须坚持随机抽样的原则。它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其意义在于对总体的推断上,存在可控制性误差。是一种灵活快捷的调查方式。

2.抽样调查有全及总体与样本总体之区分。样本容量小于30时一般称为小样本。对于抽样调查来讲全及总体的指标叫做母体参数,是唯一确定的未知的量,样本指标是根据样本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性指标,是样本的一个函数,是一个随机变量,抽样调查就是要用样本指标去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样本可能数目与样本容量有关也与抽样的方法有关。抽样方法可以分为考虑顺序的抽样与不考虑顺序的抽样;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3.大数定律、正态分布理论、中心极限定理是抽样调查的数理基础。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有两个重要的参数(σ;x )。它有对称性、非负性等特点。中心极限定理证明了所有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如X x E =)(。推出了样本分布的标准差为:1

--=N n N n x σ

μ。 4.抽样推断在逻辑上使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在方法上使用的

是概率估计的方法、存在着一定误差。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是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抽样调查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抽样误差是一个随机变量,而抽样的平均误差是一个确定的值。抽样误差受总体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容量、抽样方法、抽样组织形式的影响。

在重复抽样下抽样的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成正比,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n x σ

μ=,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仅与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相差一个修正因子即N

n n x -=1σ

μ。在通常情况下总体的方差是未知的,一般要用样本的方差来代替。

把抽样调查中允许的误差范围称作抽样的极限误差x ?或p ?。μt =?,用抽样的平均误差来度量抽样的极限误差。把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称为抽样估计的置信度。抽样的极限误差越大,抽样估计的置信度也越大。抽样估计又可区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按估计的指标不同又可分为总体平均数的估计、总体成数的估计和总体方差的估计。

二、难点释疑

1.要区分样本可能数目与必要抽样数目。样本可能数目是指从总体N 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n 的子样最多有多少种抽法,一般用M

表示。而必要抽样数目则是为了使抽样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至少应抽取多少个单位作样本,是样本容量(n)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大数定律、正态分布理论、中心极限定理都是假定从N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n的子样,把所有的样本都抽到(有M种抽法)之后进行验证的,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办到。只能用样本的相应指标去推测总体的相应指标。这些理论只是为了验证抽样推断的科学性。

3.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以重复抽样的方法确定必要抽样数目,以不重复抽样的方法来抽取调查单位,进行计算估计,而又用重复抽样的误差公式来计算误差,一方面是计算公式简单,另一方面,这样计算的误差比实际存在的误差大,便于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性。

4.在抽样调查中总体的方差是未知的,一般都用样本的方差来代替。对于抽样成数来说,当p=0.5时,抽样成数的方差取极大值0.25。

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抽样调查是建立在()上的一种科学的调查方法。它是从研究对象中()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其达到对()的认识,并可对()进行计算和控制。

2.样本中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称为(),通常记为n,当n

()时称为大样本。

3.在抽样调查中总体指标是(),而样本指标则是随机的。

4.对确定的总体来说,可能的样本数目与()有关,也与()有关。

5.一般地说,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该有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是()、()、()。

6.常用的抽样方法有()抽样和()抽样;()抽样和()抽样。

7.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8.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它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

9.抽样误差是一个(),抽样平均误差是一个()。前者是在不考虑()条件下,抽样估计值与被估计的真实总体参数之差;后者反映抽样平均数(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成数)的()。

10.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抽样方法

和()。

11.对于同一种抽样组织形式来讲,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当()很小时,可以用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公式来近似计算不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

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极限误差增大,则概率度(),可靠程度()。

13.在缺少总体的方差时,可用()代替来计算抽样误差。

14.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抽样极限误差通常以()为标准单位来衡量。

(二)名词解释

1.随机性原则

2.抽样误差

3.样本

4.抽样平均误差

5.抽样极限误差

6.区间估计

7.重复抽样

8.不重复抽样

(三)判断题

1.抽样调查就是凭主观意识,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2.抽样法不仅是对被研究总体有关指标进行科学推算的方法,而且是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

3.抽样调查中的随机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4.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的平均数。()

5.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调整总体的方差的大小来控制抽样误差的大小。()

6.缩小抽样的极限误差便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

7.由于抽样调查中既有登记性误差又有代表性误差,所以只有登记性误差的全面调查准确性高。()

8.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是抽取样本的两种方法,各抽样组织方式都可以使用这两种方法。()

(四)单项选择题

1.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性原则

C、代表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修正普查资料

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3. 抽样调查中()

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D、既没有登记性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

4.要使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抽样单位数必须()。

A、增加2倍

B、增加到2倍

C、增加4倍

D、增加到4倍

5.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范围

6.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样本平均误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可靠程度

D、概率度

7.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合是()

A、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B、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C、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

D、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

8.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 )。

A 、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B 、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 、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

D 、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1/2

9.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

A 、分层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10.在总体内部情况复杂,而且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大,单位数目又多的情况下,宜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11.用考虑顺序的重置抽样方法,从4个单位中抽选2个单位组成一个样本,则样本可能数目为( )。

A 、1642=

B 、10!3!2!5=

C 、12!2!4=

D 、6!

2!2!4= 12.无偏性是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之一,无偏性是指( )。

A 、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B 、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

C、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D、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

13.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断

14.当可靠程度大于0.6828时,抽样极限误差()。

A、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B、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C、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D、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依样本容量而定

1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度将()。

A、保持不变

B、随之扩大

C、随之缩小

D、无法确定

16.如果总体成数方差未知,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可用总体方差的最大值,最大值为()。

A、0.24

B、0.25

C、0.50

D、1

(五)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适用于下列哪些场合()。

A、不宜进行全面调查而又要了解全面情况

B、工业产品质量检查

C、调查项目多、时效性强

D、只需了解一部分单位的情况

E、适用于任何调查

2.下列哪些调查中存在系统误差()。

A、抽查某车间产品质量时将两名徒工的产品排除在外

B、某县用等距抽样调查农户收入时决定:如果中选户户主不在家,则以该户下一户顶替,已知不在家的农户多为外出经商者

C、为了了解学生健康情况而做的普查

D、将学生按来自城乡分组后采取按比例抽样调查学生开支情况

E、简单随机抽样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B、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C、抽样组织方式

D、登记误差大小

E、抽到的样本如何

4.合理的或优良的抽样估计,要求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应该满足如下标准,即()。

A、无偏性

B、代表性

C、一致性

D、时间性

E、有效性

5.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

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B、可以事先计算

C、可通过不同的抽样方式消除

D、误差范围可事先控制

E、只能事后进行计算

6.抽样平均误差是()。

A、所有可能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

B、所有可能样本平均数的平均差

C、抽样推断中作为计算误差范围的衡量尺度

D、反映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平均误差程度

E、是一种系统性误差

7.区间估计的基本要素有()。

A、平均误差

B、概率度

C、修正系数

D、点估计值

E、误差范围

8.抽样调查的数理依据主要有()。

A、回归分析

B、大数定律

C、中心极限定理

D、误差分布理论

E、相关分析

9、与典型调查相比较,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A、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大数法则

B、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

C、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

D、调查单位的选取方法不同

E、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10.抽样估计的特点是()。

A、在逻辑上运用演绎推理

B、在逻辑上运用归纳推理

C、在方法上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法

D、在方法上运用确定的数学分析法

E、结论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

(六)简答题

1.什么是随机性原则?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坚持随机性原则?

2.什么是抽样估计?它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叫点估计?什么叫区间估计?

5.什么是极限误差,它与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有什么关系?

(七)论述题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重复抽样的误差总是小于重复抽样的误差?

(八)计算题

1.某商店有20名职工,现从中抽取5名职工进行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试计算各种抽样方法的样本可能数目。

2.对某产品进行重量测试,被抽中的10袋产品其重量如下(单位:克):48,47,49,50,51,48,46,45,46,49 试计算产品重量的抽样平均误差。

3.某灯泡厂生产一批灯泡共8000只,随机抽选400只进行耐用时间的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5000小时,总体标准差为300小时。求抽样误差。

4.某市在家庭平均人数调查中,采用不重置简单随机抽样得到样本的每户平均人数为3.2人,标准差为1.378人。

①如果总户数为1000户,调查户数为80户,试计算抽样的平均误差;

②在①条件下,如果极限误差为0.2956,试估计户平均人数;

③在①的条件下,如果可靠程度为0.95,试计算户平均人数;

④如果要求可靠程度为95.45%,极限误差为0.35,试计算重置和不重置抽样各需抽取多少户进行调查(总户数仍为1000户)。

5.某机械厂生产一批零件共6000件,随机抽查300件,发现其

中有9件不合格,求合格率的抽样误差。

6.某服装厂对当月生产的20000件衬衫进行质量检查,结果在抽查的200件衬衫中有10件是不合格品,要求:

(1)以95.45%概率推算该产品的合格范围;

(2)该月生产的产品是否超过规定的8%的不合格率(概率不变)。

7.某地农村种植小麦150亩,在麦收前随机不重置抽取了100个平方公尺的小麦样本,测得每平方公尺小麦产量为0.5公斤,标准差为0.05公斤。试计算极限抽样误差,并以95.45%的概率保证,推断该地区小麦平均亩产量和总产量。

8.某茶叶公司销售一批茗茶,规定每包规格重量不低于150克,现抽取1%检验,结果是:

试以99.73%的概率,评估这批茶叶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是否符合规定重量要求。

9.某厂4500名职工中,随机抽取20%调查每月看电影次数,所得资料如下:

试以95.45%的可靠性:(1

)估计平均每月看电影的次数;(2)确定每月看电影在4次以上的比重,其误差不超过3%。

10.年终在某乡镇储蓄所中按定期储蓄存款账号进行抽样调查,得到如下资料:

(1)试估计该储蓄所所有储户平均存款额的区间(概率为95.45%);

(2)估计定期存款额在2000元以上的比重。

11.工商部门对某超市经销的小包装休闲食品进行重量合格抽查,规定每包重量不低于30克,在1000包食品中抽1%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

试以95.45%概率推算:

(1)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若每包食品重量低于30克为不合格,求合格率的范围。

12.对某居委会30户家庭的月收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平均每户每月用于书报费支出为45元,抽样平均误差为2元,试问应以多少概率才能保证每户每月书报费支出在41.08元至48.92元之间。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法的概念和本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①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作用。 ②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①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②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抽样调查步骤及要点简介

抽样调查步骤及要点简介 张祖明(江苏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高级统计师) 王成(江苏调查总队主任科员、高级统计师) 南京市中山北路283号10号楼邮政编码:210003 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据此推断总体的数字特征。抽样调查是社会经济调查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目前研究者对抽样调查方法和原理研究得较多,但对抽样调查的实施过程及其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则很少谈及。本文将侧重具体的操作对抽样调查过程步骤作一简单的介绍。 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抽样调查总是为满足某一个或多个目的而开展的;为达到研究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加以研究。 其次要制定调查计划(方案)。调查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甚至完美的计划也不能确保调查成功,但不周到的计划肯定导致失败。调查计划(方案)包括调查内容的确定,制表的准备,时间安排,总体范围,抽样框的选择,成本估计,样本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试调查,根据试调查的情况对问卷再行修改和完善,调查表、调查指导手册和其他培训资料的印刷,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员和调查对象报酬的安排,培训调查员,调查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等等步骤。各环节的顺序并非必须,如问卷设

计可以在抽样设计前,调查对象的确定也可以和放在抽样设计之后紧接着开展。出于内容上的考虑,每个过程不一定都详加讨论,下文将选择其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加以说明。 一、总体范围的确定和调查设计 ⅰ调查设计要有所取舍。从所接触到的高校科研等一些研究机构设计的调查项目存在的局限性看,调查设计中值得关注的是调查的设计者必须检查或考虑所需要的内容是否可通过调查对象的回答得到正确的答案,不管数据是否需要,如果在可接受的精度内调查对象的回答可能性不大的话,就没有必要选择,要果断地加以删除,如果数据是必须的,最好采取其他的途径来取得。比如离婚情况的调查,出于隐私,面对面访问的效果就很难保证,这时候抽样调查反而不如到民政部门调取数据。 ⅱ选择合适的调查类型。连续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当对一个特殊的问题需要立即调查时,往往采用一次性调查。一次性调查时效快、成本低,但不能提供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同时调查是一次性的,调查人员不能固定,很难有机会发展改进调查技术现场工作,也很难积累经验和吸收新的知识来提高调查效益。 调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查内容在连续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中的组织与分配。要尽早确定哪些主题是要通过连续性调查取得,哪些主题应单独调查。在连续性调查中,最好建立一个连接调查指标,这些调查指标在每一次调查中都得以保留,

法律基础知识总结

民事制裁是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制裁,刑事制裁是最为严厉的一种制裁。 行政拘留是行政违法行为、刑事拘留是犯罪行为。 不良行为没有违法、严重不良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任何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 二、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三、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①一般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较轻,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严重。 ②一般违法行为违反的是行政或民事法律规范,犯罪行为违反的是 刑事法律规范。 ③一般违法行为应受行政或民事制裁,犯罪行为应受刑罚处罚。(2)联系(相同点):①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③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 任。

四、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方法、怎么做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五、如何预防犯罪(怎样加强自我防范)—方法、措施、怎么做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六、七年级法律知识补充 法律的特征: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律的作用: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制裁作用,同时法律更具有保护功能,即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②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③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 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精编版 一、民事权利和义务 (一)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1、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责任包括民事侵权责任和民事违约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跟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2、民法对诉讼时效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损害时起算。 (二)积极维护人身权 1、生命健康权: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应当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补助费、丧葬费等。 2、姓名权: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依法改变自己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3、肖像权:公民享有肖像权,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4、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5、隐私权:公民享有隐私权,侵害隐私权,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三)依法行使财产权 1、所用权: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享有其利益。 ①不动产,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②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③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较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通常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如果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适用条件:第三人不知情;价格合理;不是赃物或遗失物) 2、用益物权: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 3、担保物权: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就是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四)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1、著作权 (1)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分为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表演权、出租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电影权、放映权能等。著作权人对上述权利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许可他人行使著作财产权并获得报酬,还可以将著作财产权转让他人。 (2)著作人身权的发表权只有一次;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属于永久保护。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一般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如果著作权是法人,保护期为作品发表后50年。保护期一旦届满,则该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2、专利权 (1)专利法规定,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其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即使独立作出了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 (2)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 (3)专利规定了专利的保护期:发明专利20年,使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0年,均从申请日开始起算。 3、商标权 (1)申请注册的商标必须具备显著性。国民、国旗、国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产品的通用名称等不能用作商标。 (2)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也不得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完整版)法律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节法理学 一、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1.法的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好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特征 (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4)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法体现的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意志,同时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简单的相加。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补充、废止的。根据《立法法》第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中最高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法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和颁布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法规 自治法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制定的与民族区域自治有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抽样调查(精选试题)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抽样调查 1、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 A.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数据 B.第一手统计数据 C.第二手统计数据 D.非原始的统计数据 2、对()指标的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 A.能源的消耗 B.人口的出生 C.工厂的产品生产 D.生产设备拥有量 3、主要用于收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的统计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4、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是()。

B.普查 C.一般调查 D.报表 5、在各种调查方式中,能从调查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全面调查 D.重点调查 6、为了及时了解全国城市零售物价的变动趋势,就可以对全国的35个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物价的变化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7、抽样方法有:() A.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8、我国的农产量抽样调查常使用的数据搜集方法是()。 A.登记法 B.采访法 C.报告法 D.直接观察法 9、()由于受“有意识的选出若干有代表性单位”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10、我国的人口出生和死亡的统计常使用的数据搜集方法是()。 A.报告法 B.采访法 C.登记法 D.直接观察法

11、从使用者角度看,从()中取得的统计数据是第二手统计数据。 A.经济普查 B.农产量抽样调查 C.《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D.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统计报表 12、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是()。 A.代表性误差 B.登记性误差 C.样本不足造成的误差 D.无法消除的误差 13、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产生的误差属于()。 A.登记性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根源性误差 D.可以消除的误差 14、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自己总结).doc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B民法 C刑法D行政法【A】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法律编纂B法律制定 C法律整理D法律汇编C】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C】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 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政治权利B监督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B】

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C】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 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D】 8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 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调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调整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C】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 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 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A】 10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 A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B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实用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实用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题型(一) (绪论、1-4章) 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因为刑法是法律,所以,法律就是刑法。(X) 2、不同的文明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法律制度。(V) 3、中华法系的母法是以唐、明律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V) 4、法律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X)| 5、在我国,“人民”的概念内涵就是“公民”。(X) 6我国的其它一切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V)厂 7、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是有明显界限的。(X)「 8、学习法律理论的目的就是避免自己不犯罪。(X) 9、法是在私有制出现以后才产生的。(V ) | 10、只要立法完备,就可以规定所有需要法来调整的社会关系。(X ) 11、县级人大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X ) 12、法的实施的最终目标是法的实现。(V ) 13、法的适用只能由司法机关来开展,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具有司法权。 V 14、在强调法治的今天,还须以德治辅助法治、以德治支撑法治。(V ) 15、依法治国是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V 1 16、有法不一定可依,违法不一定必究。(X ) 17、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课程发展观,才可能齐国的法制建设。(V ) 18、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V ) 19、社会主义民主只要有制度作保证就必然可行。(X ) 20、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是平等的。(X ) 21、宪法一词在我国古代先秦时期就已经使用,所以,我国是最早立宪的国家。 (X ) 22、在法治国家,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至高无上的。(V ) 23、在我国,劳动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 V ) 24、我国宪法把休息权赋予了所有公民。(X ) 25、行政法已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X 26、由于社会生活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作为行政关系调节器行政法律规范也具有较强变动性,需要经常废、改、立。(V ) 27、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律体系中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法律地位。(V 28、在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权力义务不对等,行政机关具有更多优越地位。(V 29 ?行政法律关系中一个重要特点是主体之间能约定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能自由选择权利(职权)义务(职责);这与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可以相互约定,共同选择权利?义务完全相同。(X) 30.国家公务员主要特征之一是指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人员。所以,国家公务员不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工勤人员。(V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抽样知识点

1. 抽样调查 广义的抽样调查:是从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 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根据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调查,获得有关总体目标量的了解。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看,抽取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随机抽样(非概率抽样);一类是随机抽样(概率抽样),狭义上的抽样就是随机抽样。 2. 随机抽样(概率抽样) 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并依据样本观察值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取得具有一定可靠性的推断,从而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随机抽样的特点:1.所谓随机原则就是在抽取样本时排除主观上有意识地抽取调查单元,使每个单元都以一个事先已知的非零概率有机会被抽中。2.每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按照给定的入样概率通过一定的随机化程序进行抽样。3.估计量不仅与样本单元的观测值有关,也与其入样概率有关。 随机抽样的主要优点是:随机抽样比非随机抽样更具有客观性,而且随机抽样可以依据调查结果计算抽样误差,从而得到对总体目标量进行推断的可靠程度。 3. 非随机抽样(非概率抽样) 非随机抽样是相对于随机抽样而言的。非随机抽样的共同特点是:抽取样本时,是依据主观判断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或根据方便的原则进行。 ????????? ? ???????? ?? ? ????? ? ? ??????? ??????? ????????????滚雪球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便利抽样)随意调查非随机调查系统抽样不等概率抽样多阶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随机调查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统计调查( 4. 抽样调查的基本程序 一、确定调研问题——二、抽样调查设计(抽样 设计、问卷设计)——三、实施调查过程——四、数据处理分析——五、撰写调查报告——六、总结评估 5. 总体、目标总体与抽样总体、抽样框、样本(包含第十章抽样框误差定义) 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组成这个总体的每个个别对象就称为总体单元或总体单位。总体又有目标总体与抽样总体之分。目标总体就是抽样调查预先确定的所要认识的对象的全体,也就是从样本中得到信息对之进行说明的总体。抽样总体就是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是抽取样本的依据,从样本中得到的结论只适用于抽样总体。抽样总体应该与目标总体完全一致,但实践中两者不一致的情况时常发生。

法律基础知识点(考点)

第一讲 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 法的特征。1、制定或认可2 、以权利义务为内容3 、强制性4 、普遍性5 、程序性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国体: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人的身体不受非法逮捕、拘禁和搜查,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住宅不受非法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社会经济权(财产权利、劳动权利、休息权利,受教

育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与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第二、三讲 民法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和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禁止权力滥用原则),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侵权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第四讲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结婚的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规定。 第五讲 法定继承,是调整财产继承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得境界 1、树立新得学习理念(简答): ①自主学习得理念②全面学习得理念③创新学习得理念④终身学习得理念 2、确立成才目标(简答): ①德就是人才素质得灵魂②智就是人才素质得基本内容 ③体就是人才素质得基础④美就是人才素质得重要体现 3、(选择)知性统一,脚踏实地。知行统一就是与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得。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得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得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灵魂,解决得就是举什么旗得问题,就 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理论基础。 6、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得意义: 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与做人得道理,选择正确得成才之路。 ②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得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打下 知识基础。 ③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得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7、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得方法: ①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②注重学习与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得基本知识; ③注重联系实际; ④注重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得含义与特征(简答、选择):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就是人类社会实践得产物,就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得集中体现。 2、信念得含义(简答): 信念就是情感、认知与意志得有机统一体,就是人们在一定得认识基础上确立得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得心理态度与精神状态。 3、理想信念得作用: ①指引人生得奋斗目标; ②提供人生得前进动力;③提高人生得精神境界; 5、(选择)⑴理想信念就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就是一个实践问题。 ⑵只有实践才就是通往理想彼岸得桥梁 6、有关立志(简答、论述):①立志当高远②立志做大事③立志须躬行 7、如何认清实现理想得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简答、论述): ①理想得实现就是一个过程。 ②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得顺境与逆境。 8、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得关系就是实现理想得思想基础。(选择) ②坚定得信念就是实现理想得重要条件。 ③勇于实践、艰苦奋斗就是实现理想得根本途径。(选择)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收藏)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收藏) 法的概念和本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法与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2)法与政治、政策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

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

(笔记整理)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第七章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培训讲学

第七章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抽样调查的概念 ●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 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如:平均工资、1%人口调查 ●随机原则:在抽取调查单位时,完全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影响,保证每一个调查单位都有相等的中选可能的原则。就概率意 抽样调查的特点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这个原则要求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使样本结构近似于总体结构,具有代表性 ●根据样本的资料推断总体的数值这种推断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但误差范围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有一定可信度 ●费用低 ●时效性强比如:电视节目收视率调查 ●抽样调查有时是唯一的选择如:产品破坏实验、检验一批灯泡的平均寿命、水质调查 二、抽样调查的种类 (一)用主观(非随机)方法从总体中抽选单元进行调查,它是一种快速、简便且省钱的抽选样本的方法。风险大,代表性差 假定总体是同质,总体单元都相似,那么可抽选任何单元入样。例如:街道拦截访问法是最常见的随意抽样,弊端 就是调查员倾向有差别,所遇到的人差别较大 例如:研究非典疫苗,需要人体试验,需要志愿者 专家或者熟悉行业的人事,对抽样对象有所了解,采用判断抽样 例如:按男女比例抽样。 (二) 体的推断更具有代表性概率抽样的两条基本准则:第一,样本单位是随意抽取的;第二,调查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一个非零的入样概率。 总体单位数始终是相同的,每个总体单位有多次 ,每抽一次,总体会相应减少,每个总体单位只能被抽中一次。 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一步抽样法,不分组,随机原则进行抽样 ●机械随机抽样)或(等距随即抽样)等距抽样,按照一定的距离抽取样本 例如:4000户居民中抽40人,平均每100户抽取1户;1-100号中随机抽取1个号码在第一组中抽取了5号,则5、105、205、以+100为单位抽取 ●分层抽样又称(类型随机抽样)或(分类随机抽样)先分组,后抽组内 比如每个组抽5人;某地区三种地形:平原、丘陵、山区的粮食产量,先分地区,然后按每个组内按简单随机抽样抽取调查地块,构成样本 ● 比如:全市居委会为不同群,抽不同的群,整群进行研究;了解某地区职工家庭生活状况,按居民委员会分群,一个居委会为一群,对抽中的居民委员会所辖每户职工家庭一一调查。 ● ● 率要大一些,而规模较小的农场其入样概率要小一些。 第二节抽样推断的几个基本概念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打印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适用我国法律。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 4.法律(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 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

法律基础知识点大全

法律基础知识点大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

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宪法;行政法;民法;婚姻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刑法;诉讼法;军事法。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抽样调查习题

关于标准差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关系: 标准差公式: 1.总体的标准差: 方差δ^2=[(x1-x)^2 +(x2-x)^2 +......(x n-x)^2]/n (用N表示更好) (x为平均数) 标准差 = sqrt([(x1-x)^2 +(x2-x)^2 +......(x n-x)^2]/n) 2.对样本而言:方差s^2=[(x1-x)^2 +(x2-x)^2 +......(x n-x)^2]/(n-1) (x为平均数) 3.样本标准差= sqrt([(x1-x)^2 +(x2-x)^2 +......(x n-x)^2]/(n-1) ) 备注: 如是总体,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 如是样本,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1) 因为我们大量接触的是样本,所以普遍使用根号内除以(n-1) 抽样平均误差(Sampling average error)

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它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差异程度。由于从一个总体可能抽取之个样本,因此抽样指标(如平均数、抽样成数等),就有多个不同的数值,因而对全及指标(如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等)的离差也就有大有小,这就必需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 抽样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抽样成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总数,因而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实际上反映了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差异程度。 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一)样本平均数的平均误差 以μx表示样本平均数的平均误差,表示总体的标准差。根据定义: 1、当抽样方式为重复抽样时,样本标志值是相互独立的,样本变量x与总体变量X同分布。所以得: (1) 它说明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成正比,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例1:有5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单位:件):6,8,10,12,14,用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2个工人的日产量,用以代表这5个工人的总体水平。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可得:(件) 总体标准差(件)

环保法律法规基础知识要点

环保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 1.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3.《水污染防治法》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4.新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环境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保险等经济手段,调整和影响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下环境经济政策包括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财政支持。 二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1.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

求公众意见。 2.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做到科学合理。 3.新建、改建、扩建排放重点大气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前按照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取得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4.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5.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主要是针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6.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 7. 重点排污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责令公开,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公告:(一)不公开或者不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内容公开环境

法律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思想道德素养: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4、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5、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的内涵 2、爱国主义的传统 3、爱国主义的价值 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要求(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5、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促进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确立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人生观及其相互关系(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的内涵(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科学的对待人生环境(1)促进身心的和谐(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3)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的基本知识(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2)道德的历史发展 2、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1)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意义(2)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内容(3)对待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正确态度 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恪守基本公民道德规范(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2)诚信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3)锤炼个人品德 (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公共生活的特点(2)公共生活需要供秩序(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道德和法律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社会公德及其特点(2)社会公德内容(3)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4)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 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1)治安管理处罚法(2)集会游行示威法(3)环境保护法(4)道路交通安全法(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六)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1、职业道德内涵与意义 2、职业生活的基本法律规范(1)劳动法(2)公务员法 3、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1)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创业观(3)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4、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1)爱情的要素(2)婚姻与家庭(3)家庭美德(4)婚姻法的相关知识 二、法律素养 (一)概念层面: 1、根本法与部门法; 2、实体法与程序法 (二)精神、理念层面 1、依法治国的理念; 2、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联系;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自由与平等(2)公平与正义(3)权利与义务 4、增强国家安全意识:(1)新的国家安全观(2)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5、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1)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2)树立和尊重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三)原则层面 1、宪法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