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留置针的固定

小儿留置针的固定

1 头部静脉留置针的固定

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穿刺成功后选择6 cm x2 cm布胶布固定针栓,再取8 cm ×2 cm胶布错过穿刺部位圆形固定延长管,同时留置针螺旋帽底部垫一无菌棉棒大小的棉球,避免长时间压迫,引起局部淤血,最后留置针针眼处选用3M 无菌透明敷贴绷紧固定,反复按压周边,避免因汗液造成不沾。此法固定是由于患儿活动度大,易哭闹,汗腺分泌旺盛,创可贴具有消炎、止血、吸收性强的作用,且透气良好,能吸收汗液,减轻汗液对针眼创口的不良刺激,充分散发皮肤的热量,同时加强留置针的稳定性。头部静脉固定,还可给患儿带一棉线有弹性的头网加强固定,避免患儿将套管拔出。

2 手背静脉留置针的固定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成功后根据患儿手的大小选择一半或一个3M无菌透明敷贴先从一侧粘贴皮肤,再拉紧至对侧皮肤,再选用与留置针针栓相同宽窄的胶布,按患儿手的大小选择长度,绕手一周粘贴,延长管及螺旋帽固定静脉。此法固定是由于无菌有贴膜粘贴性强、固定牢固透明,易观察穿刺点的反应,又可防水,同时胶布缠绕一周加强留置针的稳固性。手背静脉固定还可给患儿套一平板手模型。将带有穿刺针的手套入模板加强固定,避免活动使穿刺处软导管打折。

3 足背静脉留置针的固定

前两步固定根据患儿足的大小方法同手背静脉固定方法一样,最后一步在螺旋接管下方垫一小棉球固定延长管于患儿腿部,同时尽量为患儿穿一只宽松棉袜。此法固定是由于患儿双足活动较手部活动频繁,且夜间不易看护,穿好棉袜后不易将胶布卷起,加强留置针的稳固性。肥胖患儿延长管固定胶布缠绕时应螺旋上缠

避免直线缠绕引发固定部位水肿。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探讨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5-07-31T17:24:48.503Z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6月第6期供稿作者:王万林温琼[导读] 同时也为患儿提供了舒适人性化的护理。但临床上脱管或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导致提前拔管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王万林温琼 湖北省十堰市中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静脉留置针有效的固定方法,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方法运用6cm 弹力网状绷带固定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自制、可反复使用的夹板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结果对小儿留置针的固定和正确的维护确保了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同时也为患儿提供了舒适的人性化的护理。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弹力网状绷带自制夹板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浅静脉留置针是目前患儿接受药物治疗的一种常用途径,不仅有效解决了小儿浅表静脉细,分布少及患儿好动而造成输液失败的难题,又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而且能保持静脉的输液通畅,便于抢救。我科通过近一年多的临床实践,对患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采用了相应的固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儿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以及分析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采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针(24G ),延长管总长9cm ,使用病例共计360。保留时间96h[1]。新生儿35例,婴幼儿228例,儿童97例,留置部位头皮静脉103例,四肢静脉257例,其中保留时间72h35例,保留时间48-60h53例,其余均在规定留置时间拔针。静脉留置针封管液为生理盐水或稀释肝素液。 2 方法 2.1 用物准备除常规静脉留置针用物外,备不同规格小三角夹板,厚0.3cm、宽3cm,4cm 两种,6cm、8cm、10 cm、12cm ,截取后四周毛边用布橡皮膏包裹(防止患儿用力摩擦时损伤皮肤);另备弹力网状绷带,宽4cm ,6cm 。 2.2 固定 2.2.1 敷贴固定步骤熟练掌握浅静脉穿刺技术穿刺成功后,待消毒液完全自然干燥后[2],患儿哭吵剧烈出汗多时要擦干汗水,头部注意头发不能粘在贴膜中,穿刺点在贴膜中央部位,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透明敷贴,从框架结构预切口处开始揭除边框,边揭边轻压贴膜,使之更妥善地固定留置针[2],Y型处用无菌干棉球垫以防压疮,用输液贴蝶型交叉于留置针尾部,将延长管反折固定高于穿刺点,防止静脉压高回血返流至延长管,然后注明穿刺日期、时间、选择合适的夹板进行固定。 2.2.2 各个穿刺部位不同的固定方法 2.2.2.1 头部新生儿、婴幼儿皮肤薄嫩,哭吵后易出汗难固定,在3M贴膜上用纸胶带头围固定2圈,(注意暴露穿刺点上方利于观察),剪取长度适宜的6cm弹力网状绷带套于患儿头部,避免或减少枕头、盖被、穿脱衣服、患儿手拉等各种外力对留置针的摩擦,防止机械性静脉炎,防止脱管或部分脱管。 2.2.2.2 上肢根据患儿手掌的大小、手臂的粗细长短选择合适的夹板。手背选择下端长于手腕1cm的夹板,学龄期患儿能配合的可不用夹板;手腕和前臂下1/3两端长于穿刺点3-6cm的夹板;前臂中1/3可不用夹板;肘关节两端长于穿刺点3-6cm的夹板,用3M胶带分上中下三条(可根据患儿情况自行调整)固定好夹板。对留置针恐惧或好奇有可能拔除的患儿可剪取长度适宜的6cm或4cm的弹力网状绷带套在头上,防止意外。 2.2.2.3 下肢用夹板固定患儿脚掌,注意脚跟紧贴夹板,空隙处可用于干棉球垫塞,置患儿的足部功能位,避免了直形板强行固定给患儿带来的不适和关节酸痛,然后用4-6根胶带固定,确保患儿下肢的功能位置。 3 护理 3.1 患儿指导对于学龄期或年幼儿固定时要适时地表扬患儿勇敢、乖巧,选择患儿喜爱的各种颜色的造型粘纸,如五角星、笑脸等,奖励性粘在胶带、额头上,鼓励、激发患儿保护好留置针的信心,减少患儿对打针的恐惧和对留置针的不适感,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告诉患儿不拔针,不玩外露的接头,如果痛、痒告诉护士阿姨或者爸爸妈妈。 3.2 常规护理用10u/ml 肝素封管[3],每日接补液时观察留置针处皮肤有无红肿、条索状;通管不畅时,观察有无小血栓阻塞,或有无脱管、折叠;观察固定的胶带、3M贴膜有无伏起、卷边、松脱,夹板四周皮肤有无破损或压疮,如有异常及时处置;视透明敷贴的污染情况(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空气等情况)随时更换[4]。 3.3 日常维护用药结束后可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轻搓手背、足背,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婴幼儿可用干净小毛巾或宽松棉布袜子包套在留置针外,减轻家长担心患儿睡觉时翻身留置针有摩擦出的心理负担,冬天又起到保暖作用;留置针在头部时,哺乳、睡觉避免朝针侧;留置针在下肢时,抱孩子时一手穿过双垮把脚分开,睡时双腿间置小衣服,小软垫分开两脚,避免踢到留置针;告知年长儿留置针留置肢体避免过度活动,诱导婴幼儿留置针留置肢体减少拍打,避免过久站立或爬行;穿脱衣裤时先穿留置针侧肢体,先脱无留置针侧肢体; 留置针留置肢体不下水。 4 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 传统的固定方法一般是就地取材,用废弃的空纸盒折叠,或者厚小夹板(0.5-0.8cm),材质太薄或太硬,透气性差,头部单纯用头围法固定,容易拉脱,固定时一般不考虑患儿的功能位置。我们经临床不断改进,自制了多种规格的夹板,透气舒适,易于消毒(紫外线照射,含消毒液擦拭),可反复使用,采用以上方法和护理后,无一例因固定不妥引发皮损压疮,患儿自己拔管2例,胶带过敏3例,3M贴膜过敏1例,经及时处置后痊愈,因此患者认为对小儿留置针良好的固定和正确的维护确保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同时也为患儿提供了舒适人性化的护理。但临床上脱管或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导致提前拔管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 治疗小儿疾病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静脉给药,传统的头皮钢针输液法通过静脉给药,因此要每天的对静脉进行穿刺,由于大多数小朋友害怕输液,在输液时不合作,使得穿刺次数增加,这样不仅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而且也增加了小朋友的痛苦,加大了护士们的工作量。然而,套管针,也称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减少患病儿童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标签:静脉留置针;儿科;临床应用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pediatric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pediatrics YAN li (People’s hospital of AnFv county,Ji’ an city,Jiangxi province,Ji ‘an Jiangxi 343200,China) 小儿静脉输液是在临床给药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式,静脉输液也是抢救重病儿童的最重要的手段,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是最主要的项目。我们科室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进行给药,作用十分明显,效果十分不错,现在将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总结如下。 1 穿刺方法 对血管的选择应该针对患病儿童的年纪,选择粗且直并且有弹性的血管,这样的血管血流丰富,同时应该将关节处避开,这样对血管的固定更加容易,比如头部耳后静脉,额头正中的静脉等比较粗和直的血管进行穿刺工作。 (1)工具准备,将2.5%浓度的碘酒溶液,75%的酒精溶液,消毒用的棉签,留置针套3个5号的注射器,生理盐水1瓶,止血带1条,无菌绷带一卷,放入注射盘内。 (2)操作方法:按照常规做好工作准备,将情绪保持稳定,调整好心态,选择合适的血管来注射,一般来所,在注射前应该剪去毛发,并消毒注射部位周围5~10 cm的范围。护士应该于注射侧或头侧,左手固定住准备注射的血管,右手进针,针头相对皮肤应呈15~30度角,进行穿刺后,见到回血以后将针芯往出拉零点二厘米,避免血管被刺破。 (3)固定:使贴膜自然下垂,将固定贴以穿刺点为中心放在穿刺部位皮肤上,从四周轻轻按压,并由固定贴切口处出去边框,边揭除边按压,使固定贴更好的将留置针固定住。 2 封管技术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与护理要点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与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护理措施。方法分析90例患儿在使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结果90例患儿中2例发生留置针脱管事件,1例发生穿刺点周围小面积皮肤感染,2例出现医用透明敷料覆盖处皮肤过敏现象,1例存在外导管压伤局部皮肤,静脉炎以及全身感染为0例。留置时间1~7d,平均3~5d。结论护士应规范化实施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及留置针护理。 标签: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使用;护理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90例患儿均为我院儿科2014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患儿,男48例,女42例;年龄为出生后31d~3岁。生后31d~3个月患儿20例,留置时间最短2d,最长6d,其中出现医用透明敷料覆盖处皮肤过敏现象1例,外导管压伤局部皮肤1例;3个月~1岁患儿23例,留置时间1~6d,其中发生留置针脱管事件1例,医用透明敷料覆盖处皮肤过敏现象1例;1岁以上~3岁患儿47例,其中发生留置针脱管事件1例,穿刺点周围小面积皮肤感染1例,留置时间1~5d,平均4d。 1.2留置针材料静脉留置针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G,敷贴使用3M公司生产的1624W型医用透明敷料,规格为:6cm×7cm。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减少了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与恐惧,保护了患儿血管,减轻了患儿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心理,且便于危重患儿的抢救与用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儿科护士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所以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术及留置针护理已成为儿科护理的重要操作技术,但如果临床操作技术不恰当及留置后护理不规范,都会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现特将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2 留置针的选择 根据患儿自身血管情况尽量选择小型号的留置针,留置针的直径与血管的直径的比例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有关,所以在不影响抢救和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小型号的留置针,以减少留置针对血管壁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3 穿刺靜脉的选择 根据患儿病情及自身血管的情况选择穿刺静脉,尽量选择弹性好、走向直、

动静脉留置针的_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 一、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 其优点有: 1)减轻痛苦; 2)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3)保证合理用药时间,有利于抢救患者;4)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二、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 1、穿刺前的准备: ①清洗双手。 ②备齐用物: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透明敷贴、棉签、2%碘酊、75%酒精、胶布。 (注意: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③备好输液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 ④选择准备穿刺的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 (注意: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⑤安抚患者工作: 2、静脉留置针穿刺步骤 1)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应>8cm,并反复2次消毒。嘱患者握拳

松动针芯. 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 (1)软管是经过微波处理后导管壁变薄,呈圆锥形. (2)导管的材质不变, 在穿刺皮肤与组织时更为容易、顺利,不易劈叉,减少耗损,减少痛苦。 (3)处理后, 软管与针芯紧密粘合. 因此穿刺前一定要转动针芯,以便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 选择粗、直,避开关节及静脉瓣,血流丰富的血管。 2)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15°~30°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15°继续进针1~2mm,松开止血带,退针芯1~2mm至外套管内,固定针芯慢慢将套管送入静脉内,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伤血管,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拔出针芯, 3、妥善固定方法 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于穿刺部位,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2cm处,从左向右将贴膜与皮肤拉紧,使皮肤显现轻度皱纹为宜,将贴膜另一端紧帖在皮肤上。拉紧进针部位松弛的皮肤,使静脉留置针固定更加牢固,为了便于每日换输液器,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 4、正确封管 1)常用封管液 肝素盐水: 10~100单位/毫升保留时间持续12小时用量 5ml 生理盐水:保留时间持续8小时用量 5~10ml 2)封管的技术 A、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维护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维护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静脉留置针的维护 一准确穿刺: 1 选择合适的部位及型号合适的留置针,同一部位避免反复穿刺。 2 消毒面积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8cm,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3穿刺前检查留置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左右松动留置针便于送管。 4 粘贴敷贴时应无张力垂放单手放置,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贴膜区域无菌干燥 5固定时露出穿刺点周围的皮肤,便于观察。胶布不可缠绕过多,关节部位可用手板合理固定。胶布固定时松紧度适宜。 二正确接针: 1 严格消毒,至少两根安尔碘棉签,用力摩擦肝素帽上端,时间不少于15s,消毒液待干,不能带入留置针内。 2 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液体。常规消毒肝素帽,用NS10ml 冲管(先抽回血),当遇阻力时,应给予拔管,不能强行冲击,避免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发生堵塞。冲管通畅后,将连接输液装置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即可。

3 观察滴速,发现穿刺针眼处有渗血渗液时,应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并注明穿刺时间和责任人。 4 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儿有无不适。若有不适应立即给以拔除,重新穿刺。 5妥善固定导管,避免过度活动,加强巡视 三合理冲封管 1 用稀释肝素钠溶液2-3ml进行冲封管,封管液配置(生理盐水100ml加肝素钠),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封管,6-8h/次。 2 先用注射器平推1ml冲管,感受有无阻力,再用1-2ml冲封管。正压封管:针尖留在肝素帽内少许,脉冲式推注封管液剩~1ml时,一边推注,一边拔针头,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 3 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4、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 四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肢体下垂,防血液回流阻塞。

静脉留置针健康宣传册

静脉留置针健康宣传册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静脉留置针健康宣教册 1、您了解留置针吗?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它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肝素帽 持针柄 延长管 2、用留置针对您有什么好处 ①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保证输液时的安全。 ②避免每天穿刺血管,减轻痛苦,保护血管。 ③使您在输液时感觉舒适,可以适当的活动或者翻身。 ④老年人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3、为什么输液结束后延长管里有时会有血液? 输液结束后,护士会用生理盐水或肝素封管液将延长管里残留药物打进静脉里,确保延长管里没有血液,俗称“封管”。但由于正常渗透压的作用,可能会有一些血液回流到延长管中;放置留置针的肢体用力过度,也会有血液回流到延长管。这对您的血管及输液没有影响。 4、留置针使用期间日常注意事项

①留置期间穿刺侧手臂可适当活动,避免激烈运动、用力过度。 ②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 ③穿脱衣时,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先穿穿刺手臂,后脱穿刺手臂。如留置针脱出,请压迫穿刺点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前来处理。 ④洗澡时,注意防水(方法:用小毛巾覆盖在留置针上方,再用胶薄膜包裹),万一穿刺剖位有水渗入,请告知护士。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肛肠科 2016-8-1修订 请不要反折、扭曲、用力牵拉 输液时请不要夹延长关,没输液时请不要打开夹子 请不要玩耍盖子,以 免脱落

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法效果比较

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法效果比较 目的讨论更有效的小儿留置针固定法。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输液贴固定留置针针柄,再加敷料贴膜固定,然后用弹力绷带固定;对照组用输液贴固定留置针针柄,再加敷料贴膜固定,然后用小手板和弹力绷带固定。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保留平均时间(4.3 d)和家长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留置针保留的平均时间(2.3 d)和家长满意度(74%)。结论小儿留置针以输液贴固定留置针针柄,再加辅料贴膜固定,然后用弹力绷带固定方法保留时间长,家长的满意度高,患儿较舒适、配合较好,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效果 静脉留置针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1岁左右患儿生性好动,留置针的保留使小儿产生烦躁、哭闹。如何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同时使留置针保留时间更长,相应的减少护士工作量,增加家长满意度,是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1]。我科经过1年的临床实践,采用两种不同留置针固定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9月本科住院婴幼儿200例,年龄6~24个月,按留置针固定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48例,女52例,平均(14.1±1.7)个月,体重5 ~14.0 kg,平均(8.5±1.5)kg。对照组:男51例,女49例,平均(14.1±1.7)个月,体重5~14.0 kg,平均(8.5±1.5)kg,体重、年龄、输注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材料:选择上海锦铎24号套管针,7 cm×6 cm美后敷料,一次性输液贴,自粘性弹力绷带(美的邦),小手板。 1.2.2固定方法。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先用输液贴固定好,方法大致同固定钢针。为避免皮肤压出破损,在留置针针柄下方多加一个带棉垫的输液贴,再覆以带棉垫的敷料贴贴膜,再用弹力绷带固定。弹力绷带的宽度用原宽度的2/3~3/4,露出手指为准,多出的部分折叠即可,这样也增加了它的厚度。长度以固定1周后再多出5 cm左右为宜[2]。如遇包裹到拇指时,剪一圆形小洞露出拇指[3],再用多出的5 cm左右的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的延长管。对照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先用输液贴固定好,之后再选用大小适宜的小手板放于手下,再用弹力绷带固定方法如同观察组。不同之处在于不直接用弹力绷带固定,而多加了小手板。

留置常见管道护理健康宣教12培训资料

留置常见管道护理健 康宣教12

留置尿管护理健康宣教 一、目的: (1)采集患者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2)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 (3)尿道损伤早期或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尿道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治疗。 (4)用于术前膀胱减压以及下腹部、盆腔器官手术中持续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5)患者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尿液的刺激。(6)抢救休克或危重患者,准确记录尿量、比重,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 (7)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向膀胱注入造影剂或气体以协助诊断。 二、可能出现的问题 1)尿管脱出。 2)尿管堵塞引起急性尿潴留。 3)发热(尿路感染)。 三、特殊指导: (1)切勿牵拉过紧,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管脱出、扭曲、受压,以利于尿液引流。(2)集尿袋及引流管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 (3)如尿管脱出,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4)多饮水,学会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5)保持会阴部清洁。 (6)学会监测自己的体温等。

体表静脉留置针的健康教育 一、目的 1.避免多次穿刺,减轻患者痛若,保护血管。 2.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3.保护静脉通路的通畅,便于抢救。 4.快速补充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可能出现的问题 1.静脉炎。 2.输液反应。 3.意外拔管引起出血过多。 4. 静脉留置针阻塞。 三、特殊指导(病人配合事项) 1.采取舒适的体位和肢体功能位置。 2.告知家属注意看护小儿避免自己拔出,假如留置针脱出时立即用手压着针眼的上方并告知护 士。 3.勿自行调节滴速。 4.局部皮肤保持清洁。 5.注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 血堵塞导管。 6.有注射局部皮肤或全身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7.避免纱布潮湿,如有潮湿及时告知护士

静脉留置针健康宣教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静脉留置针健康宣教 1、您了解留置针吗?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能在血管中留置3天左右(根据不同血管条件、药物性质及病人病情等因素而有差异)。它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2、用留置针对您有什么好处? 1)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壁而引起外渗。使您在输液时感觉舒适,可适当活动或翻身。 2)静脉留置针对血管刺伤小,有效地保护血管,拔管后经短暂修复即可重复使用,减少对血管的破坏。 3)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患者血管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 4)套管针在血管内保留时间较长,对于手术、危重、抢救等病人可随时做到静脉输液,保证治疗。 3、为什么输液结束后延长管里有时会有血液? 输液结束后,护士会用生理盐水或肝素封管液将延长管里残留药物打进静脉里,确保延长管里没有血液,俗称“封管”。但由于正常渗透压的作用,可能会有一些血液回流到延长管中;放置留置针的肢体用力过度,也会有血液回流到延长管。这对您的血管及输液没有影响。

4、留置针使用期间日常注意事项 1)留置期间穿刺侧手臂可适当活动,避免激烈运动、用力过度、肢体下垂或提重物。 2)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的血管。 3)穿脱衣时,不要将导管勾出,先穿穿刺手臂,后脱穿刺手臂。有留置针脱出,请压迫穿刺点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前来处理。 4)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如贴膜不牢固,请告知护士为您处理。 创作编号: 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 发表时间:2013-01-24T09:14:52.3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张蓝月 [导读] 首先护士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饱满的热情,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以及精湛的技术。 张蓝月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宝山医院儿科 024076) 【摘要】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以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宜穿破血管等特点。能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也能减轻患儿家长因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和心理压力,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还能有效地保证输液及抢救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而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的使用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291-01 1.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患儿一般选用型号较小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敷贴大小适中等。 2.血管的选择 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及静脉窦的血管。如额静脉、颞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等。 3.操作前准备 护理人员在操作之前,带口罩,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同时应注意在操作两个病人之间也应严格进行手的清洁。 4.穿刺方法 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用部位。操作者右手拇指与中指握住套管回血腔两侧,食指轻按在外套管上面,无名指、小指与患儿头皮接触固定,以15°~30°角缓慢进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入1~2mm。拇指、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直至全部置入血管内。右手将长约4cm的3M透明胶带,以穿刺点为中心平整粘贴,透明胶带上缘在外管针翼一半处,右手拇指与食指持肝素帽,左手食指、中指按外套管尖端处,即食指紧贴透明胶带下缘按压,以阻断回流血为宜。右手无名指与小指夹针芯退出,拇指、食指迅速将肝素帽对口旋上外套管,双手拧紧肝素帽,再次固定。小儿血管细,压力低,小儿头皮套管针细小、柔软,穿刺后不易回血或不回血,使穿刺判断失误。如果使用负压穿刺,既用10ml注射器的生理盐水,针头与套管针连接,施以负压使针头进入血管后尽快见到回血,避免盲目进针穿破血管。 5.留置时间 一般静脉留置针可以保留3~5 d,最好不要超过7天。此期间若发现留置部位红肿、硬结及被污染时,应立即拔掉静脉留置针。 6.封管 封管时先取下头皮针,消毒留置针肝素帽,将抽取5-10ml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使用边推注边退针的正压封管方法。对于血管较细的新生儿,推注要均匀、缓慢,封管液3ml 。 7.护理措施 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尤其是头皮留置针更应严格消毒,做到三足够:即足够的消毒时间、消毒剂和消毒范围。留置针固定要牢固。②交代家长看护好孩子,避免因患儿触抓或肢体过度活动使导管脱落。上你定时更换透明敷贴和穿刺部位,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④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如发现局部有红肿或硬结,应停止输液,立即拔掉套管针,用50%硫酸镁湿敷炎症局部。静脉推注药液时避免正压封管,以确保用力过猛,以免液体外渗。⑤输液完毕,及时、正确再次使用。 8.护理体会 2.1 首先护士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饱满的热情,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以及精湛的技术。 2.2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做好健康宣教,置管前护士应讲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防止污染等。 参考文献 [1] 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6(1):42 [2] 卢素宏,卢林正.小儿头皮套管针负压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37.

两种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在儿科四肢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两种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在儿科四肢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更安全有效的小儿留置针固定法。方法将120例纳入观察的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敷贴+布胶布+夹板常规固定留置针,观察組则采用3M透明贴膜+3M纸胶带+弹力绷带8字型缠绕固定留置针,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穿刺部位的反应、导管脱出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和护士操作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后局部出现红肿和液体渗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导管脱管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护士操作时间相差无几。结论穿刺成功后用3M纸胶带+3M透明贴膜+弹力绷带8字型缠绕固定留置针明显降低了患儿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了留置针留置时间,且并未增加护士工作量,深受护士和患儿家属的喜爱。 标签:静脉留置针;小儿;固定方法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常用的有创伤护理操作技术,留置针的应用使得患儿避免了每日穿刺,但小儿好动不易配合,加上血管细短,使得在临床中容易出现留置针脱出或药液外渗现象[1]。如何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同时使留置针保留时间更长,是临床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2014年以来,我科采用3M透明贴膜+3M纸胶带+弹力绷带8字型缠绕法固定小儿四肢静脉留置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6月我院儿科需要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120例,所有患儿均因非外伤性疾病需要进行输液,且排除输液部位有皮肤病或皮肤破损的患儿。输液部位均选取四肢静脉,如手背静脉、足背静脉、内踝大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选择相对比较粗直,有弹性,无静脉瓣且避开分叉处的血管,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为正压封管固定法。根据患儿纳入观察先后排序,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男34例,女26例;年龄2~10岁,平均(5.5± 2.8)岁;对照组患儿男32例,女28例;年龄2~10岁,平均(5.8±2.7)岁。经统计,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由技术熟练的高年资护士进行穿刺,保证穿刺成功率达到100%。穿刺成功后,观察组采用3M透明贴膜+3M纸胶带+弹力绷带8字型缠绕固定留置针,而对照组则采用普通敷贴+布胶布+夹板常规固定留置针。 1.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穿刺部位的反应、护士操作时间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及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常规操作及护理。方法对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穿刺、封管等方法及穿刺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危重患儿急救、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操作;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睐。静脉留置针因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并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从而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可保护患者的静脉,同时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现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1]。现将小儿静脉留置针操作及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 对操作者的要求 1.1 静脉穿刺技术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之一,操作者应认真学习外周静脉解剖部位、走向、穿刺首选静脉的结构特点,并通过看、摸、具体感觉血管的弹性、硬度、脆性及血管固定与滑动的区别等,提高感性认识[2]。从理论到实践,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平时善于总结穿刺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使静脉穿刺水平进一步提高。 1.2 心理素质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患儿的恐惧、哭闹、躁动,家长唠叨、对操作者缺乏信任等可影响穿刺成功。因此,要求操作者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并在操作时保持情绪稳定,充满信心,集中注意力,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2 操作注意事项 2.1 充分做好穿刺前准备 做好个人准备、备齐用物。根据患儿血管粗细选择型号相符的静脉留置针。仔细检查针尖是否带钩、弯曲堵塞。转动针芯,检查是否易于退出,检查针栓及软管部分是否漏液、漏气,避免穿刺成功后影响使用。要让患儿体位舒适,便于操作固定,操作者要选择适当的位置姿势。重心稳定便于穿刺成功。 2.2 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的血管进行穿刺。1岁以内小儿头皮静脉丰富,可选用颞浅、额、耳后静脉,表浅易见、不易滑动,不影响患儿活动,易于固定。较大患儿可选用大隐静脉、手背及肘正中静脉,选择明显且直行的静脉易于穿刺及保留。急救危重患儿、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留置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最新版本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 操作方法 1.1 血管及留置针的选择 1.1.1 血管的选择: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宜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患儿可选择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紧急心脏起搏、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抢救、中心静脉压的测定、胃肠外营养等治疗,宜选用股静脉或颈外静脉;长期卧床的患者,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因久病卧床的患者易形成血栓。发生在静脉的血栓比动脉多4倍,发生在下肢的血栓又比上肢多3倍[1];烧伤患者可供使用的血管较少,更应注意血管部位的选择,由于上肢静脉干线短,下肢静脉干线长,选位顺序应先上肢后下肢;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可应用腹壁静脉穿刺放置静脉留置针。 1.1.2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留置针的大小依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血管情况分别选用18G~24G等型号。有主张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用细、短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可相对延长留置时间。 1.2 穿刺方法:四肢浅静脉穿刺法:选择粗直、弹性好且活动方便的血管,距穿刺点10~15cm 扎止血带,使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达最佳状态是穿刺成功的关键[2]。消毒穿刺部位后,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继续沿血管进针1~2mm,使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开止血带固定。等通过3种静脉留置针送管方法的研究发现,送外套管时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穿刺成功率高。 头皮静脉穿刺法: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用部位。操作者右手拇指与中指握住套管回血腔两侧,食指轻按在外套管上面,无名指、小指与患儿头皮接触固定,以15°~30°角缓慢进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入1~2mm。拇指、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直至全部置入血管内。右手将长约4cm的3M透明胶带,以穿刺点为中心平整粘贴,透明胶带上缘在外管针翼一半处,右手拇指与食指持肝素帽,左手食指、中指按外套管尖端处,即食指紧贴透明胶带下缘按压,以阻断回流血为宜。右手无名指与小指夹针芯退出,拇指、食指迅速将肝素帽对口旋上外套管,双手拧紧肝素帽,再次固定。小儿血管细,压力低,小儿头皮套管针细小、柔软,穿刺后不易回血或不回血,使穿刺判断失误。如果使用负压穿刺,既用10ml注射器的生理盐水,针头与套管针连接,施以负压使针头进入血管后尽快见到回血,避免盲目进针穿破血管。 1.3 固定方法:通常用3L系列透明胶纸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既固定针体又保护针眼,此方法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关节部位的固定。对加长静脉留置针首先按以上方法固定,输液完毕封管后,将留置针的延长部分紧贴留置针外侧根部向穿刺端反折,然后将反折部分用胶布牢固地固定于针翼上,固定后无血液进入到留置针的反折部分,大大延长导管使用时间[3]。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和技巧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 摘要:探索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减轻家长因担心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提高治疗和抢救的效率,提升家长对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临床治疗、抢救最常用的技术操作[1]。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加之其家长对操作要求高,操作过程中患儿不合作,易出现穿刺失败,很容易引起家长的不满,既影响护士情绪,也影响医院声誉[2]。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得到了患儿家属和护理工作者的青眯。但因小儿好动,不配合,血管细,弯曲等多方面原因,其成功率较成人低[3]。自2007年以来,我院总结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得到了家长的好评,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住我院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共48例,年龄3个月~4岁。 1.2材料选用江西洪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4G静脉留置针,3M透明敷贴,一次性注射器,可来福接头等。

1.3方法 1.3.1准备工作备齐用物后输液管头皮针直接穿刺于留置针“Y”型管一端的肝素冒上,排出留置针导管内空气,拧紧另一端肝素帽,以防松动脱落。 1.3.2选择血管选择较粗、直、清晰且富有弹性,易于固定的头皮或手、足静脉,可选择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上肢前臂桡静脉、前臂尺静脉,下肢内踝静脉、足背静脉等,避开静脉瓣及关节,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如果四肢末梢凉,循环差,看不清也摸不到血管可采用保暖或热敷的方法使血管充盈、扩张,然后再穿刺,这样穿刺成功率较大。 1.3.3穿刺方法及技巧护士热情接待患儿,哄逗,抚摸,关爱患儿,向家长讲解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消除患儿的恐惧及陌生感,使患儿尽量配合操作。选择头皮静脉:剃净毛发,使用碘酒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要大于穿刺点5cm,由内向外擦拭。为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助手护士固定患儿体位,教会家长协助方法。穿刺前再次排气,轻轻转动针芯转柄部,使针芯针尖部斜面向上,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紧蝶翼,沿血管走向缓缓刺入,见回血后,再平行进针2~3cm,助手一手固定患儿头部,一手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操作者右手向后退针芯,同时左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这样一退一进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 摘要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危急重症患儿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的特点特点在儿科中的应用尤为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对我院儿科357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护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探索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证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安全有效的使用。 关键词儿科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 Abstract:The venous transfusion is one of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clinical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treatment, specially hold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critical critically ill baby's rescue course of treatment. Along with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wift development. The vein detained needle because of its simplicity of operator, the drive pipe is soft, the drive pipe in the vein the leaving alone time is long, and is not easy to wear out blood vessel's characteristic characteristic especially to demonstrate its superiority 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s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leaves alone needle's baby to 357 example use vein to carry on clinical observation nursing, discovered that the existence the question, an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explores the effective counter measures. Thus guarantee vein detained needle i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afe effective use. Key phrase: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vein detained needle, venipuncture。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27T08:08:11.2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惠亚莉马培芳[导读]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应用及护理。 惠亚莉马培芳(新疆阜康市人民医院新疆阜康 8315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8-0067-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通过对本院2010年1月到12月537例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采血进行分析。结果有效地保护了患儿的血管,减少了反复穿刺造成的污染机会,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不满,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改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技术,现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它取代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减轻了患者传统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易于家长接受,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本文通过对我院儿科采用留置针输液的537例患儿进行分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2010年1月-12月共收治患儿1124人,其中治疗中使用留置针的537例,0-1岁193例,占35.94%,1-2岁181例,占33.71%,2-3岁127例,占23.65%,3-5岁36例,占6.7%。静脉留置时间最长9天,最短2天,平均5.5天,家长未看护好患儿自行拔管者5例,液体外渗2例,留置成功率达98.70%。 2 操作方法 2.1血管及留置针型号的选择留置针型号有18G、20G、22G、24G,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型号、合适的血管。尽量避开关节,选择富有弹性、粗直、暴露清晰、无静脉瓣、易于固定的血管。小儿常选用的头皮静脉有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额角分支小静脉,也可选用足部的静脉。因额正中静脉输液易发生液体外渗,留置时间短,故不宜选用。 2.2穿刺方法操作前仔细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效日期,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等。做好穿刺前的用物准备工作,调整心态,保持镇静,选好血管后,常规用络合碘消毒皮肤,范围8cm左右为宜,剃除穿刺部位周围的毛发约10cm,以便充分暴露血管,便于穿刺。操作者站在患儿头侧,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血管,右手持针进行穿刺,针头与皮肤呈15-30度角,缓慢进针,进针速度要适中,避免刺破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沿血管再进入1-2mm,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留置针外套管,右手将针芯退出,用长4cm的3M透明胶贴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留置针。选择手、足部的静脉留置时,要注意固定好患儿的肢体,防止意外拉出。操作结束后,在留置针处贴一胶布注明留置日期和时间。 2.3封管方法输液是否通畅,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常用的封管液有:肝素钠盐水、生理盐水,不同年龄选择封管液的浓度不同,新生儿0.5U/ml、1个月-7岁 1-5U/ml、8-12岁5-12.5U/ml,取1.5-3ml肝素钠盐水封管。凝血机制差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封管。 2.4留置时间留置过程无静脉炎时,常规留置3-5天,一般不应超过7天,以免药液长期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观察留置针固定是否牢固,患儿输液结束后,可戴头网保护留置针,避免小儿抓挠留置针,污染针头,预防感染。 3 常见并发症 静脉炎、液体外渗、套管堵塞、脱管。 4 护理措施 4.1在对患儿实施置管操作前,应向患儿家长说明置管的目的,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长合作,在留置过程中,小儿玩耍、活动时,家长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污染、液体外渗等。 4.2置管技术要熟练,操作前仔细检查留置针,正确选择血管及留置针型号,严格无菌操作,输液结束后及时封管,并关好调节夹,以防引起空气栓塞,肝素帽用无菌纱布包裹,胶布固定好,封管液当日配置使用,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管,防止交叉感染。 4.3凡住院期间使用留置针的患儿,应进行床头交接班,勤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观察患儿体温有无变化,穿刺点有无红肿、疼痛、青紫等现象,勤询问患儿家长,患儿有无不适,如有异常立即拔管,拔管后干棉签按压针眼处5-10分钟,观察无出血、无不适方可离去。 4.4留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7天,以防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静脉炎。如穿刺部位出血红肿、疼痛则表示有静脉炎发生,应拔出留置针,处理并发症。 4.5正确掌握封管技术,是保证留置成功的关键。封管时封管液要充满整个管腔,再次输液时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即可。封管后,观察管腔内有无回血,若回血量多时,可先注入生理盐水10ml,再用肝素钠盐水封管,以免管腔堵塞。 5 体会 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性高,方便快捷,便于患儿活动和搬动,易于固定。避免了反复穿刺,有效保护了患儿血管,减少了患儿痛苦,减少了家长的怨气和不满,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参考文献 [1]缪晓梅.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2). [2]姚艳,槐宇,薛菲.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5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