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2009—2014年)

4.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2009—2014年)
4.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2009—2014年)

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

(2009—2014年)

中国气象局

二〇一〇年三月

目 录

一、引言 (1)

二、总体目标 (2)

三、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 (2)

领域1:地面气象观测仪器设备 (3)

优先主题1:高精度地面气象要素观测传感器与智能气象观测系统 (3)

优先主题2: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 (3)

优先主题3:大气成分观测仪器设备 (3)

优先主题4:专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 (4)

领域2:高空大气探测仪器设备 (4)

优先主题5:高精度探空传感器 (4)

优先主题6:高空臭氧探空仪 (4)

领域3:地基遥感探测设备与技术 (4)

优先主题7:天气雷达升级主要技术 (4)

优先主题8:新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 (5)

优先主题9:雷电监测设备 (5)

优先主题10:雷达遥感探测能力分析及应用 (5)

领域4:卫星遥感探测基础性与前沿性技术 (5)

优先主题11:卫星遥感探测新技术与新方法 (5)

优先主题12:遥感卫星辐射校正与产品真实性检验仪器设备与技术 (6)

优先主题13:卫星及空间天气数据处理和产品系统 (6)

领域5:气象观测方法 (6)

优先主题14:气象要素观测方法 (6)

优先主题15:导航卫星水汽电离层综合探测及反演方法 (7)

优先主题16:微机电传感器测量方法 (7)

优先主题17:移动平台载荷气象探测方法 (7)

领域6:气象观测产品 (7)

优先主题18: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及产品 (7)

优先主题19: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和产品 (8)

领域7:气象观测数据信息标准及传输共享技术 (8)

优先主题20:观测数据信息标准化 (8)

优先主题21:观测数据信息传输与共享技术 (8)

领域8:气象观测保障 (9)

优先主题22:综合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及保障技术 (9)

优先主题23:气象计量技术与仪器标定 (9)

领域9: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布局及外场观测试验 (9)

优先主题24:综合气象观测网业务布局 (10)

优先主题25: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观测试验 (10)

优先主题26:综合气象观测外场试验 (10)

一、引言

综合气象观测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综合气象观测研究是现代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升现代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根本保障,是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需求的变化以及现代气象业务的发展,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也逐步显现出如下突出问题:

1. 综合气象业务观测质量与气象预报预测需求的差距明显。

2.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和稳定可靠性有待提高。观测新技术新方法欠缺,关键器件和设备依赖进口,软硬件发展不平衡。

3.站网布局的科学性有待增强,尤其是西部地区站网密度不够。站网布局研究和顶层设计不够,缺乏面向气象预报服务需求的针对性。

4.对探测资料的需求分析不足,资料处理和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综合应用水平不高。

5.外场观测试验条件、气象装备保障技术落后,与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本计划以业务需求为牵引,以业务应用为核心,以业务急需为优先,以稳定运行为重点,旨在确保现有业务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促进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对气象预报预测及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研制和生产具有先进水平的气象探测装备。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综合观测系统稳定发展的智力支持水平。

二、总体目标

实现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实现主要气象要素传感器国产化,使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精度达到WMO规定要求。发展遥感技术,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指导形成稳定的观测设备研发、生产及改进机制。开展观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逐步提升观测能力和水平。加强新上自动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的误差分析,保证观测技术的连续性和数据的一致性。研究气候观测网、天气观测网和专业气象观测网等业务布局技术,提出布局的关键技术指标,加强科学发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方法研究,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开展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研究,建立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和观测产品生成系统,逐步形成融合多种观测资料的能力,提高对预报服务的支撑能力。开展设备自动监控、装备保障技术研发,提升观测系统的技术保障水平和能力,提高观测设备及资料的可用性。开展基准气候系统观测试验和外场对比观测试验,提升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

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总体框架图

三、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

本计划设立9个重点领域,26项优先主题,100项任务。

领域1:地面气象观测仪器设备

预期目标:针对我国地面观测设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制出高精度常规气象要素传感器,推动新型传感器技术发展,为实现地面观测全面自动化提供装备,逐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气象传感器和观测设备发展缓慢、技术落后的局面,满足气象预报服务的需要。

关键科技问题:地面气象要素观测传感器的精度、稳定性、智能化,数据采集器微型化、通用化;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结冰、积雪、冻土、地面状况、干土层、气溶胶和干湿沉降的自动化观测;专业气象的自动化观测。

优先主题1:高精度地面气象要素观测传感器与智能气象观测系统

高精度湿度传感器产品样机;高精度气压传感器产品样机;固态降水传感器产品样机;高精度总辐射表、直接辐射表、长波辐射表、紫外辐射表、光合有效辐射表产品样机;微型、低功耗、模块化、网络化的通用数据采集器产品样机;具有参数检测、运行监控、数据质量控制、非线性检定参数的智能气象观测系统。

优先主题2:云、能见度、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

云自动化观测产品样机;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技术;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及标校技术;结冰、积雪、冻土、地面状况及干土层自动化观测技术;云光学厚度的多波长辐射仪器研制和反演方法。

优先主题3:大气成分观测仪器设备

基于光腔衰荡光谱观测技术的大气气溶胶吸收系数样机;干湿沉降自动化采样器产品样机;高精度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和非球形粒子散射的偏振技术。

优先主题4:专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

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路面积冰传感器产品系统。

领域2:高空大气探测仪器设备

预期目标:针对我国高空气象观测设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制出高精度气象探空传感器和高空臭氧探空仪,满足高空天气气候观测需要。

关键科技问题:高空气象探测温压湿传感器的观测精度;高空臭氧探测仪。

优先主题5:高精度探空传感器

高精度湿度传感器;高空硅电桥气压传感器产品样机;北斗卫星导航在气象探空中的应用技术。

优先主题6:高空臭氧探空仪

高精度电化学反应臭氧探空仪样机。

领域3:地基遥感探测设备与技术

预期目标:针对我国天气雷达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制新一代天气雷达升级关键技术,提高雷达关键部件及整机可靠性;对激光、毫米波和双偏振雷达遥感探测设备在降水、气溶胶、风和云方面的探测能力进行评估;解决微波辐射计制作工艺、产品及反演算法问题。

关键科技问题: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信号处理,探测模式,速调管性能;微波辐射计的制作工艺和产品算法;高精度雷电定位算法及产品应用;激光、毫米波、双偏振及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能力及应用。

优先主题7:天气雷达升级主要技术

标准化CINRAD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天气雷达弱信号处理和消除雷达干扰回波的技术;提高发射机速调管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固态发射技术及双线偏振技术的应用。

优先主题8:新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

新型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生产工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产品应用;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反演算法。

优先主题9:雷电监测设备

高精度云间闪探测系统产品样机;云地闪探测仪技术改进和高精度雷电定位算法及产品应用。

优先主题10:雷达遥感探测能力分析及应用

激光雷达探测能力评估;双偏振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和相态识别能力评估;毫米波云雷达探测能力评估;相控阵雷达在天气监测中的应用。

领域4:卫星遥感探测基础性与前沿性技术

预期目标:研究卫星遥感探测基础性与前沿技术。研制与集成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技术装备,改进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技术,开发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业务化观测与处理系统,提高遥感卫星辐射定标精度和遥感产品定量化应用水平。改进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处理和应用技术,提升卫星遥感资料在气象业务中应用水平,增强空间天气天基观测数据处理能力。

关键科技问题:气象卫星基础性与前沿探测技术,天基遥感数据的处理和产品应用,遥感卫星辐射校正与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

优先主题11:卫星遥感探测新技术与新方法

气象卫星遥感探测前沿技术原型(星载降水测量雷达数据处

理与应用技术;多谱段多模态高光谱大气成分反演方法;自旋稳定气象卫星区域观测技术);星载亚毫米波大气探测关键技术;气象卫星星上辐射定标装置。

优先主题12:遥感卫星辐射校正与产品真实性检验仪器设备与技术

辐射校正场与真实性检验外场仪器设备与技术;辐射校正场野外移动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实验平台系统;气象卫星辐射校正与真实性检验业务化观测与处理系统;遥感卫星实验室光谱与辐射定标技术。

优先主题13:卫星及空间天气数据处理和产品系统

卫星与地基多源观测数据及产品融合技术;遥感卫星与地基同步监测、相互验证灰霾气溶胶技术及其示范系统;利用风云卫星资料反演云、气溶胶和温湿廓线的关键技术;太阳活动对空间天气影响的监测与预报技术。

领域5:气象观测方法

研究目标:挖掘现有设备的观测能力,开展蒸发观测技术、温度测量技术、降水测量、冰雪观测技术方法研究,提高观测精度;研究导航卫星水汽层析、掩星探测技术和微机电云水测量技术;开展移动气象探测方法研究,提高气象观测和资料应用水平。

关键科技问题:固态降水测量方法及自然下垫面真实蒸发量(或蒸散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导航卫星大气水汽电离层三维探测技术研究,低轨掩星、山基掩星获取温、压、湿等大气参数廓线的方法;微机电云水测量精度和观测方法;机载和球载遥感遥测方法及自动探空技术。

优先主题14:气象要素观测方法

冗余和通风防辐射测温观测方法;红外地表温度测量技术;

称重式降水观测方法;自然下垫面真实蒸发量(或蒸散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高空探测方法和探空标准化软件;冰雪自动观测关键技术。

优先主题15:导航卫星水汽电离层综合探测及反演方法

导航卫星大气水汽电离层三维探测技术;低轨卫星和山基大气掩星观测技术;掩星(COSMIC)资料质量控制和同化。

优先主题16:微机电传感器测量方法

云水含量传感器芯片产品样机;微机电地面和高空传感器测量方法。

优先主题17:移动平台载荷气象探测方法

基于机载和球载的云和降水观测试验方法;移动平台的自动探空系统;移动平台的遥感探测技术。

领域6:气象观测产品

预期目标:研究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开发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天气雷达、空基观测资料处理产品,建立产品标准算法库,建立供二次开发使用的公用开发平台,提高我国气象观测产品的开发水平。

关键科技问题: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天气雷达、大气成分、空基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天气雷达、大气成分和空基气象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产品算法。

优先主题18: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及产品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高空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大气成分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新型观测资料综合数据处理技术。

优先主题19: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和产品

天气雷达定标方法和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全国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水拼图系统;多波段天气雷达资料应用技术;天气雷达观测产品的标准算法库;风廓线雷达数据处理算法和产品;风廓线雷达定标及定量提取强度信息技术。

领域7:气象观测数据信息标准及传输共享技术

预期目标:研究观测数据信息标准及管理技术,建立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天气雷达、空基观测资料等数据信息标准,研究西部地区、高山、海岛等无人站通信传输技术,以及应急机动观测资料通信传输技术,研制规范化的观测数据收集、分发软件,建立标准规范的数据存储共享平台,提高数据传输共享的时效性和数据的应用能力。

关键科技问题:气象观测数据格式标准,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共享、存储与归档标准;探测站到省的规范化收集、分发软件;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实时质量控制技术;西部地区、高山、海岛等无人站通信传输技术;应急机动观测资料通信传输技术;数据存储共享平台标准规范。

优先主题20:观测数据信息标准化

新增气象观测数据格式标准;气象观测资料的数据传输标准; 气象观测资料数据共享与服务标准; 气象观测资料数据库与存储标准;气象观测资料归档标准。

优先主题21:观测数据信息传输与共享技术

探测站到省的规范化收集、分发系统;国外气象观测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气象观测数据传输实时质量控制技术;气象观测数据传输监视与统计分析技术;气象观测数据网格技术应用;西部地区、高山、海岛等无人站通信传输技术;应急机动观测资料

通信传输;数据存储共享平台标准规范研究及系统。

领域8:气象观测保障

预期目标:在设备可靠性、运行保障业务体系、气象计量技术、气象物资装备信息化管理、测试维修技术、自动化实时监控及综合评估、定标处理、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保障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关键科技问题:观测网自动化实时监控和综合评估方法;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检测技术;自动观测设备计量检定测试技术;气象物资装备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方法。

优先主题22:综合气象观测网运行监控及保障技术

综合气象观测网自动化实时监控与评估技术;气象物资装备全寿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与评估系统;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与故障检测技术;现场移动式检定装置。

优先主题23:气象计量技术与仪器标定

新型湿度传感器和超声风测试技术;自动气象站自动化检测技术;大气成分监测设备的检定校准系统。

领域9: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布局及外场观测试验

预期目标:研究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专业气象观测网在优化和调整中面临的主要科学和工程技术问题,形成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布局优化技术。开展气候系统观测试验及气象观测仪器外场对比试验研究,逐步建立气候观测的技术方法,形成对比试验技术规范,为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业务化提供支撑。

关键科技问题: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专业气象观测网的优化设计;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城市和城

市群观测网布局方法;基准气候系统观测技术和方法;气象观测仪器外场试验方法。

优先主题24:综合气象观测网业务布局

国家气候监测网业务布局和CCOS观测网络布局;国家天气观测网布局;风廓线雷达组网布局;专业气象观测网业务布局;城市和城市群观测网布局。

优先主题25: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观测试验

青藏高原动力、热力作用的观测要素、方法、技术和站网布局;青藏高原及东侧观测布局关键技术。

优先主题26:综合气象观测外场试验

气候系统敏感区和关键区的基本气候变量观测试验;基准气候系统观测试验;建立气象观测仪器对比试验平台及外场对比观测试验。

气象观测站

自动气象站 自动气象站是由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气象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气象站,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有线遥测自动气象站:仪器的感应部分与接收处理部分相隔几十米到几公里,其间用有线通信电路传输。由气象传感器,接口电路、微机系统、通讯接口等组成。传感器将气象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由接口电路输出。微机系统是它的心脏,负责处理接口电路及观测员通过键盘输入的信号,并将处理结果输出显示、打印、存盘,也可通过接口送到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这种自动站早期用于实时查询气象资料,现在逐渐取代气象站日常主要观测工作。 (2)无线遥测气象站:又称无人气象站。它包括测量系统、程序控制和编码发射系统、电源三部分组成。气象要素转换成电信号的方式常见有机械编码式和低频调制式两种,前者多使用机械位移的感应元件,使指针在码盘上位移而发出不同的电码;后者多使用电参量输出感应元件,使它产生一个低频变化的信号,然后将此信号载于射频上发射。无人气象站通常能连续工作一年左右,每天定时观测4─24次。可在1000公里之外的控制中心指令或接收它拍发的电报,也可利用卫星收集和转发它拍发的资料。该站通常安置在沙漠、高山、海洋(漂浮式或固定式)等人烟稀少的地区,用于填补地面气象观测网的空白处。 高空气象观测 测量近地面到30公里甚至更高的自由大气的物理、化学特性的方法和技术。测量项目主要有气温、气压、湿度、风向和风速,还有特殊项目如大气成份、臭氧、辐射、大气电等。测量方法以气球携带探空仪升空探测为主。观测时间主要在北京时7时和19时两次,少数测站还在北京时1时和13时增加观测,有的测站只测高空风。此外其他不定时探测内容有2公里以下范围的大气状况的边界层探测、测量特殊项目的气象飞机探测和气象火箭探测等。 气象气球 用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球皮,充以氢气、氮气等比空气轻的气体,能携带仪器升空进行高空气象观测的观测平台。气球的大小和制作材料由它们的用途来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要求规范(试行)

附件3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 (试行)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

2015年9月

前言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规范》主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需求书》、《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修订稿)、《自动气象站保障暂行规定》等文件,以基层业务人员实际维护经验为基础,吸收了区域气象站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编写完成。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区域自动站的系统结构、主要性能、完好标准、设备维护时间、内容、流程、注意事项、维护记录表等。 本规范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制定发布,并归口。本规范由陕西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负责起草。本规范编写组成员为:周林、白水成、王国君、徐青强、张世昌、张向荣、张晓妮、于进江、毛峰、李晓冬、张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是对区域自动气象站设备设施进行维护的指导性文件。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遇有问题,及时向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反馈,并望提出改进意见。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目录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规范引用文件 (1) 1.3 设备结构 (1) 1.4 主要设备技术性能 (2) 2 完好标准 (3) 2.1 系统结构 (3) 2.2 技术性能 (3) 2.3 技术资料 (3) 2.4 运行环境 (3) 3 设备维护 (4) 3.1 维护时间 (4) 3.2 维护内容 (4) 3.3 系统测试 (8) 4 维护记录 (8) 5 注意事项 (8) 附录A: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记录表 (9)

附录B:维护工具 (11)

综合气象观测与技术保障试卷

湘潭市气象系统2015年综合业务竞赛 综合气象观测与技术保障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40空,计20分) 1. 本站投入业务应用的自动站有( )和( )型号。 2. 全国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自( )起转入正式运行。全国所有( )站和()站资料纳入资料一体化业务管理。 3. 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台站工作任务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2)();(3)();(4)()。 4.台站对疑误信息的反馈包括( )反馈、( )反馈和( )反馈。 5. 新型自动气象站基于()技术和()技术构建,采用了国际标准并遵循标准、开放的技术路线进行设计。 6.新型自动气象站按照“()+外部总线+()+()+外围设备”的结构设计。 7.前向散射能见度仪通过测量( ),可以得出散射系数,从而估算出气象光学视程。 8.EL15-2C型风向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为( )信号。

9.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供电电源为( )V蓄电池。 10.守班期间,因硬件故障导致整套自动站无法正常工作,经排查在( )小时内无法恢复时,及时启用备份自动站或便携式自动站。 11.新型自动站硬件包括()、()、()、()四部分。 12.《中国气象局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意见》指出:发展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就是要实现县级气象机构()、()、()和()等各项业务综合化、集约化。 13.为便于疑误数据处理,将疑误数据分为显性错误数据、()和缺测数据3类。 14.《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规定》中取消13种天气现象观测,出现雪暴、霰、米雪、冰粒时,记为(),这4种天气现象与雨同时出现时,记为()。 15.已实现自动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压、地温、草温记录异常时,正点时次的记录按照()、()、()、内插记录(瞬时风向、瞬时风速缺测处理,风向、风速不做内插)的顺序代替。 16.因设备故障、雨量空翻等造成降水类和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自动观测记录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时,仅对()时次记录进行处理。 17.自动站中的雨量传感器通过计数翻斗所带的磁铁扫()来测量雨量,计数翻斗每翻转一次,发出一个计数(),表示下了()毫米的雨。 18.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元件和()元件组成。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计30分) 1.当用万用表测量雨量传感器上干簧管是否故障,应该使用万用表的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版) 一.观测业务要求 1.1观测时次 1、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项目每天24次定时观测。(摘自气发〔2008〕475号) 2、基准站、基本站人工定时观测次数为每日5次(08、11、14、17、20时),一般站人工定时观测次数为每日3次(08、14、20时)。(摘自气测函〔2013〕321号) 1.2观测项目 1、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日照、地温(含草温)、雪深。 2、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云、浅层与深层地温、蒸发、冻土、电线积冰、辐射、地面状态。 3、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雪压、根据服务需要增加的观测项目。(1-3条摘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测函〔2013〕321号) 4、有两套自动站(包括便携式自动站)的观测站,撤除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风向、蒸发专用雨量筒、地温等人工观测设备;仅有一套自动站的观测站,仍保留现有人工观测设备。(摘自气测函〔2013〕321号) 5、云高、能见度、雪深、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降水类天气现象等自动观测设备已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的观测站,取消相应的人工观

测。 6、为了保持观测方法与观测手段的延续性,张北、长春、寿县、电白、贵阳、格尔木、银川与阿勒泰8个长期保留人工观测任务的基准站,保留08、14、20时人工观测任务(含自记仪器记录整理)。(摘自气测函〔2012〕36号、气测函〔2013〕321号) 定时人工观测项目表 1.3观测任务与流程 1、每日观测任务 (1)每日日出后与日落前巡视观测场与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良好、采集器与计算机运行正常、网络传输畅通。具体时间各站自定,站内统一。 (2)每日定时观测后,登录MDOS、ASOM平台查瞧本站数据完整性,根据系统提示疑误信息,及时处理与反馈疑误数据;按要求填报元数据信息、维护信息、系统日志等。

区域气象观测站运行保障经费测算办法(征求意见稿)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运行保障 经费测算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区域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区域站”)科学规范管理,科学合理编制区域站运行保障经费预算,给推进区域站社会化保障工作提供经费测算依据,根据区域站运行保障工作实际,特制定区域气象观测站运行保障经费测算办法(以下简称“测算办法”)。 第二条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是指为获取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数据的需要,各省(区、市)气象局根据中国气象局中小尺度站网统一规划和当地气象服务需求而建设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区域站按其观测要素不同,分为单雨站、单能见度站、二要素站、四要素站、五要素站、六要素站以及其它区域站等。 第三条本测算办法适用于气象系统区域站日常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测算的编制和核定,不包含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新建站点及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修复、抢险、重建费用,不适用本测算办法。 第四条充足稳定的运行保障费用投入是保证区域站发挥作用的基础。经费测算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根据不同类型观测站点的运行维护要求,实事求是地确定费用的支出内容和相关系数,做到测算结果客观实际。

(2)科学性原则。区域站运行保障经费测算工作的规范、标准、程序、方法要科学、合理。根据具体的测算对象,选择适当的测算标准,使测算工作及其结果合理准确。 (3)全面性原则。对区域站运行保障经费的测算,必须涵盖运行保障的各个方面,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第五条运行保障经费测算项目包括区域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运行消耗费用、维护巡检费用、维修保障费用、运行监控费用和计量检定费用。 第六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理和自然条件、不同设备使用年限,各地在具体测算过程中可按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及消费水平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海岛、浮标等特殊站点可独立核算。 第二章运行消耗 第七条运行消耗费包括设备损耗折旧费、观测场地租赁费、观测场地看护费等。 第八条设备损耗折旧费是指区域站的采集器、传感器、通信、电源等硬件构成系统及其相应附属设施因野外自然环境的侵蚀而产生的损耗或折旧费用。 海岛站、浮标站等特殊站点的设备折旧费另行计算。 第九条场地租赁费是指租赁区域站安装场地所需的费用。自有场地,此费用不计。 第十条场地看护费是指为了区域站的安全,雇人看护产生的费用。根据实际情况,没有可以不计。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区域气象观测站是根据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大中城市、特殊地区和专属经济区的气象和环境预报服务需要,在国家级观测站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的观测站,是国家观测站的重要补充。主要承担地面时空加密观测和实时要素监测业务,提供区域性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局部环境和区域气候等观测数据。区域气象观测站在原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基础上组建,以自动观测为主要探测手段。 为规范区域气象观测站站网规划、站点选址、设备性能、基础设施、组网传输、质量控制、运行保障等系统工程建设,确保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可同化性和长期、稳定运行,根据《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三站四网”实施方案》(气测函[2005]247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分方案》(气发[2006]45号)、《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多轨道业务和功能体系任务分解和进度表》(气发[2007]17号文附件2)等文件,对区域气象观测站的要求,并参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对自动气象站的有关规定,对全国区域气象观测站的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分析 1、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的国家级气象站网是为获取天气尺度系统信息而设计的,气象台站的全国平均站间距为60多公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现有站网在空间密度和观测频次上,远不能适应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预警的需求。为了满足各级气象服务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需要,近年来,各省(区、市)气象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投资建设了一定数量的以加密自动气象站(包括单雨量自动站)为主的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网。高时空密度的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特别是决策气象服务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密自动气象站的建设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认同。 2、存在问题 受经济条件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和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与气象服务关系认识的不一致,各省(区、市)的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极不平衡,西部天气气候资料空白及敏感区内站点稀疏。已经建设的站点存在着自动观测站网的布局和密度很不均匀、观测要素的配置不尽合理、实时数据组网传输效率不高、资料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运行保障体系没有健全等等问题,影响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

综合气象观测与技术保障考试卷

市气象系统2015年综合业务竞赛 综合气象观测与技术保障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40空,计20分) 1. 本站投入业务应用的自动站有( )和( )型号。 2. 全国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自( )起转入正式运行。全国所有( )站和()站资料纳入资料一体化业务管理。 3. 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台站工作任务有以下4个方面的容: (1)();(2)();(3)();(4)()。 4.台站对疑误信息的反馈包括( )反馈、( )反馈和( )反馈。 5. 新型自动气象站基于()技术和()技术构建,

采用了国际标准并遵循标准、开放的技术路线进行设计。 6.新型自动气象站按照“()+外部总线+()+()+外围设备”的结构设计。 7.前向散射能见度仪通过测量( ),可以得出散射系数,从而估算出气象光学视程。 8.EL15-2C型风向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为( )信号。 9.新型自动气象站的供电电源为( )V蓄电池。 10.守班期间,因硬件故障导致整套自动站无常工作,经排查在( )小时无法恢复时,及时启用备份自动站或便携式自动站。 11.新型自动站硬件包括()、()、()、()四部分。 12.《中国气象局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改革发展意见》指出:发展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就是要实现县级气象机构()、()、()和()等各项业务综合化、集约化。 13.为便于疑误数据处理,将疑误数据分为显性错误数据、()和缺测数据3类。 14.《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技术规定》中取消13种天气现象观测,出现雪暴、霰、米雪、冰粒时,记为(),这4种天气现象与雨同时出现时,记为()。 15.已实现自动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压、地温、草温记录异常时,正点时次的记录按照()、()、()、插记录(瞬时风向、瞬时风速缺测处理,风向、风速不做插)的顺序代替。

气象监测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气象监测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目录 1.项目背景 (1) 1.1前言 (1) 1.2需求与必要性分析 (1) 1.3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 (3) 1.4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4) 1.5本项目与其它相关部分之间的关系 (4) 2.指导思想 (8) 3.项目概况 (9) 3.1总体建设目标 (9) 3.2分系统建设目标 (10) 3.2.1地面气象观测分系统建设目标 (10) 3.2.2高空气象探测分系统建设目标 (10) 3.2.3大气成分观测分系统建设目标 (10) 3.2.4生态气候观测分系统建设目标 (11) 3.2.5海洋气象观测分系统建设目标 (11) 3.2.6通信网络分系统建设目标 (12) 3.2.7技术保障分系统建设目标 (12)

3.3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2) 3.3.1概述 (12) 3.3.2地面气象观测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2) 3.3.3高空气象探测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3) 3.3.4大气成分观测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4) 3.3.5生态气候观测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5) 3.3.6海洋气象观测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6) 3.3.7通信网络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6) 3.3.8技术保障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规模 (16) 4.系统功能 (16) 4.1总体功能 (16) 4.2分系统功能 (17) 4.2.1地面气象观测分系统功能 (17) 4.2.2高空气象探测分系统功能 (19) 4.2.3大气成分观测分系统功能 (21) 4.2.4生态气候观测分系统功能 (24) 4.2.5海洋气象观测分系统功能 (26) 4.2.6通信网络分系统功能 (28) 4.2.7技术保障分系统功能 (30) 5.系统结构 (31) 5.1总体结构 (31) 5.2分系统结构 (32)

气象观测站仪器简介新

气象观测站仪器简介 2012.03

1.气压计 气压计是自动、连续记录气压变化的仪器。它由感应部分(金属弹性膜盒组)、传递放大部分(两组杠杆)和自记部分(自记钟、笔、纸)组成(见图7-3)。由于准确度所限,其记录必须与水银气压表测得的本站气压值比较,进行差值订正,方可使用。 A. 安装 气压计应稳固地安放在水银气压表附近的台架上,仪器底座要求水平,距地高度以便于观测为宜。 B. 观测和记录 02、08、14、20时四次(一般站0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时,在水银气压表观测完后,便读气压计,将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中,并作时间记号。 2.百叶箱 百叶箱是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它的内外部分应为白色。百叶箱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A.结构 百叶箱通常由木质和玻璃钢两种材料制成,箱壁两排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5o,呈“人”字形,箱底为中间一块稍高的三块平板,箱顶为两层平板,上层稍向后倾斜。 木制百叶箱分为大小两种:小百叶箱内部高537mm、宽460mm、深290mm,用于安装干球和湿球、最高、最低温度表、毛发湿度表;大百叶箱内部高612mm、宽460mm、深460mm。用于安装温度计、湿度计或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和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玻璃钢百叶箱内部高615mm、宽470mm、深465mm。用于安装各种温、湿度测量仪器。 3.干湿球温度表

干湿球温度表是用于测定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仪器。它由两支型号完全一样的温度表组成,气温由干球温度表测定,湿度是根据热力学原理由干球温度表与湿球温度表的温度差值计算得出。 温度表(见图8-1)是根据水银(酒精)热胀冷缩的特性制成的,分感应球部、毛细管、刻度磁板、外套管四个部分。 A.安装 在小百叶箱的底板中心,安装一个温度表支架,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球部向下,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中心距地面1.5m高。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杯口距湿球球部约3cm,杯中盛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 湿球包扎纱布时,要把湿球温度表从百叶箱内拿出,先把手洗干净,再用清洁的水将温度表的感应部分洗净,然后将长约10cm的新纱布在蒸馏水中浸湿,使上端服贴无绉折地包卷在感应部分上(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 1/4);包好后,用纱线把高出感应部分上面的纱布扎紧,再把感应部分下面的纱布紧靠着球部扎好,但不要扎得过紧,并剪掉多余的纱线(见图8-3)。 B.观测和记录 ⑴ 定时观测程序 干球、湿球温度表,最低温度表酒精柱,毛发湿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游标,调整最高、最低温度表,温度计和湿度计读数并作时间记号。 ⑵ 正常观测 各种温度表读数要准确到0.1℃。温度在0℃以下时,应加负号(“-”)。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内,并按所附检定证进行器差订正。如示度超过检定证范围,则以该检定证所列的最高(或最低)温度值的订正值进行订正。 温度表读数时应注意: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

2012年11月 目录 ........................................................................................................................................... 1一、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1.3适用范围....................................................................................................... 2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规划 1.4....................................................................................................... 2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 1.5....................................................................................................... 2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运行1.6合作模式................................................................................................................................ 21.6.1. 运维机制................................................................................................................................ 31.6.2. 信息交互共享........................................................................................................................ 3. 1.6.3............................................................................................................................ 3二、观测项目设置.................................................................................................................................. 4.能见度观测 2.1....................................................................................................................... 4路面气象条件观测2.2路温........................................................................................................................................ 4. 2.2.1路面状况................................................................................................................................ 5. 2.2.2冰点温度................................................................................................................................ 5 2.2.3.融雪剂浓度. (5) 2.2.4............................................................................................................................... 5 .2.3气象环境观测气温........................................................................................................................................ 5 2. 3.1.相对湿度................................................................................................................................ 6 2.3.2.风速风向................................................................................................................................ 6.2.3.3 降水........................................................................................................................................ 62.3.4. 天气现象................................................................................................................................ 72.3.5. .............................................................................................................................. 7.视频实景观测 2.4............................................................................................................... 8传感器选型及技术要求 2.5........................................................................................................................ 9三、观测站技术要求.................................................................................................................................. 9观测站结构 3.1 结构组成................................................................................................................................ 9 3.1.1.结构设计要求. (10) 3.1.2................................................................................................................................. 10.观测站功能3.2 ......................................................................................................................... 11数据采集与处理 3.3.................................................................................................................................... 12通信方式3.4 .................................................................................................................................... 13供电方式3.5 供电方式选择..................................................................................................................... 13 3.5.1 .蓄电池及充放电控制装置................................................................................................. 143.5.2 . ......................................................................................................................... 14电气安全性要求3.6绝缘电阻.............................................................................................................................. 14.3.6.1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及建设 近年来,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快速发展,全国地面气象观测站已全部完成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作为综合观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量大面广特点,并且由省级保障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市、县两级保障。随着对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根据新一代气象观测网络建设的规划,已建成1657个新型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全省乡镇全覆盖和618 个山洪地质灾害点气象监测,加上土壤水分观测自动气象站、交通气象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共同为气象预报预测、决策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系统是针对区域范围内,可能会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气象要素,进行长时间区域范围内不间断的准确监测而设计开发的一款标准区域气象监测站。主要应用于城市降水网络、山洪预警、森林生态、核电厂环境监测等应用。主要监测要素是雨量、风向、风速、太阳辐射、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 一、系统内容 该区域气象监测系统是方大天云设计的支持站点参数、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加密间隔、运行状态等信息的远程维护,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和日常维护工作。此外自动站可实现自动电源管理,数据自动

采集、存储、通讯、分析等功能,能够满足灾害性天气监测、降水过程加密观测及多种形式气象保障和气象服务的需求。 二、系统指标 风速 0~60m/s;精度:3%(0-35m/s);5%(>35m/s) 风向 0~359.9°;精度:±3° 降水强度 0~200mm/h;精度:5% 降水类型雨/雪 大气压力 300~1200 hPa;精度:±1.5hPa 空气温度 -50~60°C;精度:±0.2°C(-20~+50°C)‘±0.5°C(>-30°C 空气湿度 0~100%RH;精度:±2%RH 通讯接口 RS232/RS485,板载GPRS 供电方式交流220V/太阳能+蓄电池 工作环境温度 -50~+50℃ 工作相对湿度 0~100%RH 防护等级 IP65 可靠性免维护,防盐雾,防尘 功耗 3-30W 三、功能特点 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区域范围气象监测设备

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应用

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应用 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因此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还以来气象环境,仍然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而农业作为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做好气象环境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气象的监测也变得多样化,自动气象观测站也开始走进更多农业工作者的生活,更好的服务于农业气象监测工作。 自动气象观测站是指能按设定的要求,对多种气象要素自动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地面气象观测设备,可以减少观测人员的地面观测工作量,提高观测时效和质量。自动气象观测站一般可以监测多项农业气象参数,主要有温度、湿度、雨量、风向风速、地温、气压、辐射、有效光合作用、日照、土壤水分等。自动气象站的建设和应用,对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和服务水平,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各项感应器,各种电缆设于观测场的室内外,观测场的环境变化会自接影响仪器的灵敏性,所以要注意维护自动观测站场地的环境。外设仪器如风杯、风向杆设于室外高处,容易受飞鸟雕琢损毁,或飞鸟粪便污损,从面导致风传感器的数据不准确,必须及时检查外设设备是否有损毁:观测场草坪草高对不同深度低温的感应有影响,必须及时修整草坪;地温场周围泥土的板结情况、底下电缆容易受鼠蚁咬损等情况也要及时发现及时排除。 随着自动气象观测站应用范围的扩大,这些积累下来的监测数据

让可以捉摸的时间跨度和区域跨度变得越来越大,极大的提高了农业领域防灾减灾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因此在科技日益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排斥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些新型的科学仪器,而是应该利用好这些仪器来为我们服务,改变过去农业靠天吃饭为顺天吃饭或倚天吃饭的传统面貌。

各类气象站气象观测场围栏与周围障碍物

附表5 各类气象站气象观测场围栏与周围障碍物 边缘和各种影响源体边缘之间距离的保护标准 “障碍物”是指建筑、作物、树木等影响观测场气流通畅或探测资料代表性、准确性的物体。 “孤立”障碍物是指在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向障碍物方向看去,与邻近物体的横向距离≥30米的单个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遮挡角度≤22.5度的障碍物。 “成排”障碍物是指在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向障碍物方向看去,单个物体或两个单个物体的横向距离≤30米的集合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最大遮挡角度>22.5度的障碍物。 “障碍物高度的倍数”是指观测场围栏距障碍物最近点的距离与障碍物最高点超出观测场地面的高度的比值。 “大型水体距离”是指水库、湖泊、河海等水体的历史最高水位距观测场围栏的水平距离。

附表6:大气本底台站保护区划分和保护标准 注:保护区范围半径的确定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评价后划定。其原则是,在主导和次主导风向上,保护半径取较大值,在非主导风向上保护半径取较小值。本标准参照世界气象组织(WMO)的相关标准制定。 南汇气象局与工地距离500米左右

事实:建房超高破坏气象探测环境 2002年6月,贺礼华与蒋受述等人,在衡南县三塘镇政府购买位于322国道旁衡南县气象局西侧的一块土地建私房。2003年11月建至五层封顶,楼高为19.8米。 而国家颁布的《各类气象站气象观测场围栏与周围障碍物边缘和各种影响源体边缘之间距离的保护标准》明确:国家一般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与成排障碍物距离,应大于或等于障碍物高度的8倍或障碍物遮挡仰角小于或等于7.13度。贺礼华等人建房与县气象局观测场的最近距离为29.4米,那么楼高应小于或等于3.67米,另加观测场土体高度2.83米,则楼高依法不得超过6.5米。显然,19.8米的楼高超高13.3米。房屋竣工后,每天16时至傍晚,观测场两个测温仪测出的温度不一致。也就是说,西侧房屋超高致使该气象局1年多时间向国家和亚洲气象中心、世界气象组织提供的气象数据严重失真,气象探测环境已遭破坏。 衡南县气象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因地面气象探测获取的大气近地面层温度、气压、湿度、风、日照等气象要素资料,是气象部门研究气候变化规律、做好防灾减灾,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进行国际气象情报交换的基本依据。因此气象探测环境受《气象法》保护,周边建筑物必须按规定高度建设,并经省市气象机构批准。2002年11月,衡南县气象局向建设方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告知书》,责令其报批施工图。2003年8月,该建筑物建至第四层时,县气象局再次向建设方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告知书》,并于同年9月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限建设方10日内拆除房屋超高部分或采取补救措施 如加高观测场土体高度 ,处罚款5000元。但建设方还是将房子建好了五层。县气象局只好申请衡南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衡南县法院经实地调查,于2004年3月26日和同年4月23日,分别作出行政裁定,准予依法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对建设方的门面进行查封。 建设方:请求法院撤销《行政裁定》 2004年9月5日,建设方提出:一是他们持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二是土地是从三塘镇政府购买的,建筑物的规模及层高都白纸黑字写在上述“两证”上。三塘镇政府事先并没有告知他们不能建设五层以上楼房,如果告知了,他们不会在此处买地建房。遂请求衡南县人民法院撤销《行政裁定》。 衡南县气象局的代理律师邓寒鸣、赵盛丽认为,建设方对县气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异议,依法应当自觉履行。建设方目前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事后补办的“两证”与违反《气象法》没有因果关系,况且违法的不是三塘镇政府,三塘镇政府因而与本案无关。 目前,此事已引起衡南县委、县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衡南县人民法院于12月5日对是否撤销《行政裁定》举行听证。

气象观测站的优化

气象观测站的优化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并求解了关于气象观察站的优化的问题,用SPSS软件 对12个样本用—方法进行聚类得到整体聚类树图。然后通过逐步计算R方统计量来确定在不影响信息量的情况下最理想的分类数,为8,具体聚类表格如下: 然后计算各样本的期望和均方值来考虑要去掉的气象点。结果为:4,7,10,12; 关键词:气象观测站年均降雨量均方值聚类统计量距离矩阵 一问题重述 某地区有12个气象观察站,10年来各站测得的年降水量已知,由于经费问题, 有关单位拟减少气象站数目以节约开支, 但又希望还能够尽量多地获取该地区的降水量信息.我们从分析观测站数据入手, 从中找出去掉某个或某几个气象站的方案. 下表给出了各观察站10年的降水量(mm)。

二模型假设 1 . 一般来说, 单个气象站测得的降水量数据具有随机性, 但是各个气象站测出的降水量的分布应该符合一定的规律. 2 . 最初所有气象站所测得信息量可以整体反映该地区的降水量;

3 . 该地区所提供的12 个气象站10 年来的降水量数据是比较精确的. 4:每个气象站的费用基本相同; 三:符号说明 四:问题分析 此题求解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 用哪种方法聚类最为合适? (2)可聚类的最大数目? (3)在尽量减少信息量损失情况下,要去掉那些观测站?对一个气象站而言,,统计十年降水量的均值和方差。均值表示降水量的大小,方差表示降水量的变化,如果方差很小,就考虑可用以往的测量值来代替,这些气象站就可以考虑去掉。 五:模型建立 模型一: 先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然后用最远距离法进行聚类,最后根据方差由小到大计算看在不影响降雨量信息损失的情况下去掉那几个观测站较合适。 模型二: 1:可去掉气象点的最大数目 去掉m 个气象点前的均降水量g=∑=12 112/1i Xi ,g ’= ∑-Xi m )12/(1 判断|g-g ’/g|<0.05,只要有一个组组合满足条件,则可以去掉m 个点,

气象与文化论文

大气科学学院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 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课程论文 题目气象与文化论文 学生姓名黄守友 学号20131301095 专业大气科学专业 指导教师李蓓蓓 二O一四年四月十二日

摘要: 纵观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影响不难发现, 气候的变化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是不可忽视的。文章探讨了中国特定的气候对节气文化、气象谚语、诗歌创作、建筑文化、军事文化、服饰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节气文化、气象谚语、诗歌创作、建筑文化、军事文化、服饰文化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类,离不开大气,地球大气有张多变的脸谱,时而气压骤降,热浪滔滔;时而气压猛增,寒流滚滚。大气的无常运行,时序上的寒来暑往,形成了气象万千的自然现象。现代气象学认为,气温、湿度、气压、风、降水和日照是反映自然气候的六个最基本的气象要素。这些要素的变化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纵观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影响不难发现,气候的变化与气象的发展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放眼世界古代文明,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巨大进步,是四大文明古国最先以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并创造出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人类历史长河走来的文明古国——中国,也留下了许多许多曲折的脚印,但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古代文化却从未中断,成为世界独有的、显著地历史特点。传统上一般将文化或文明的发展与衰落、社会崩溃的原因归结于社会本身,如战争、人口压力、森林毁灭、资源枯竭。但人们发现,一些文化的转折往往与一些气候、气象事件在发生时间上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 总之,气象文化对民间而言有着深远的影响。可概括为民间气象。民间气象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对天气、气候现象的观测,逐步形成的感性认识,并以二十四节气、气象谚语等形式来反映民众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