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陈和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201208)

摘要:介绍了化学破乳法、生物破乳法、物理破乳法以及各种破乳方法的联合使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其中物理破乳法包括离心破乳和重力破乳法、热处理破乳法、冷冻解冻法破乳、过滤破乳法、研磨破乳法、膜破乳法、膜润湿聚结破乳法、超声波破乳法、微波破乳法、电解质破乳法、电破乳法和水击谐波破乳法等,总结了破乳方法的研究热点,并对破乳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开发高效节能环保的破乳剂和破乳方法是未来破乳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乳液 化学破乳法 生物破乳法 物理破乳法 化学驱采出液 稠油

中图分类号:TE423 文献标识码:A

乳液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存在,有时稳定的乳液会对工业生产和资源回收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破乳技术在油田、炼厂、冶金机械以及食品等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出现的乳液类型、形态和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破乳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国内外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致力于破乳剂和破乳技术的研究,希望开发出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破乳剂和破乳方法。前期工作[1]对破乳剂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发现国内外研究的破乳剂主要是以非离子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为主,也有不含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聚合物破乳剂,且为了适应不同乳液的破乳,在传统破乳剂的基础上根据乳液的性质采用“改头、换尾、加骨、扩链、接枝、交联、复配”等方法进行改性,并对非化学破乳方法进行了探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破乳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破乳剂和破乳方法的文献调研来看,涉及到的学科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燃料化工、环境科学与资源以及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等,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破乳剂研制和破乳方法的改进和开发等方面。

1 破乳方法

目前工业生产和实验室所采用的破乳方法有化学破乳法、生物破乳法、物理破乳法以及各种破乳方法的联合使用。

1.1 化学破乳法

化学破乳主要利用化学剂改变油水界面性质或膜强度来实现破乳,该法应用最广。由于破乳剂选择性较强,化学破乳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不同种类和结构的破乳剂以及破乳剂与其他试剂的复配等以适应各种复杂的乳液。但由于原油和污水等乳液等采用化学法破乳后在分离后的水相或油相中引入了新的化学试剂,为后续处理增加了难度,此外,由于破乳剂自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或是破乳剂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入某些有毒有害的溶剂,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采用化学破乳法时,除了考虑破乳剂的效果外,还需考虑破乳剂的生产、使用以及使用后处理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环境友好性等因素。1.2 生物破乳法

该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破乳或者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表面活性破乳。生物破乳剂因破乳高效环保等优点在油水分离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破乳剂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筛选以及影响其破乳能力的因素考察等方面,除寻求具有高效破乳能力的微生物菌种外,还通过微生物与化学破乳剂复配以及不同微生物之间的复配以提高微生物破乳剂的效率及效果。由于对生物破乳剂中有效成分的认识还不够清楚,因此将生物破乳剂用于实际生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徐暘[2]等

收稿日期:2012-02-18;修改稿收到日期:2012-08-20。

作者简介:陈和平(1975-),硕士,工程师。E-mail:chpwah@163.com。

第29卷第5期2012年9月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SPECIALITY PETROCHEMICALS

发现菌体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PEG结构小分子胶团具有破乳活性,认为破乳菌通过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小分子物质胶团和疏水性蛋白的共同作用实现破乳。

1.3 物理破乳法

该法主要是采用物理的方法破坏乳液界面膜破坏而实现破乳。目前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已有破乳方法的改进或将已有的方法进行组合,另一方面是开发新的破乳方法。物理破乳的方法较多,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1)通过对乳状液施加一定的外力实现油水分离,如离心破乳法、过滤破乳法、重力沉降破乳法、振动破乳法、研磨破乳法、膜润湿聚结破乳法、膜破乳法、过滤破乳等。这类方法一般适用于结构和化学组成较简单的乳状液破乳,而且往往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膜破乳法,该方法主要通过过滤作用实现破乳[3],虽然其通用性较强,分离效率较高,但膜容易被污染,废弃膜难降解也难回收,导致成本高,且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2)通过调节温度来改变乳液性状从而实现破乳,如热处理破乳法、冷冻解冻法破乳等,其中冷冻解冻法破乳研究较多。冷冻解冻法对O/W型和W/O型乳状液都具有较好的破乳效果,但对两种体系破乳的机理不同,往往是几种破乳机理同时作用,产生协同破乳作用[4]。冷冻解冻法对高黏度乳状液具有较好的破乳能力,对W/O型Pickering乳液和石化污水处理厂与润滑油精炼厂油泥具有较好的破乳作用[5]。

3)利用波的能量破坏乳业界面实现破乳,如超声波破乳法和微波破乳法等。其中超声波破乳法是利用超声波自身具有的机械振动及热作用进行破乳[6],而微波破乳是利用其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破乳[7]。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破乳条件的探索和优化。虽然两类破乳方法具有破乳率高、加热均匀和环保节能等优点,但其工业应用还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4)利用电学和磁学原理使液滴聚结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常见的有电解质破乳法和电破乳法等。

电解质主要由多价金属盐及酸类构成,利用其破乳因能力有限而应用受限,所以其应用受限,因此一般作为破乳剂的添加剂以改善破乳效果[8]。

常见的电破乳技术有静电破乳、电脉冲破乳和涡旋电场破乳技术等,还有人提出了“脉冲直流电场+电极带绝缘涂层”的技术[9],但未能实现工业化。也有人将交流电场和直流电场的优点相结合,在双极电脱水脱盐器中应用[10],或将电场和重力作用或离心作用联合进行电沉降破乳,如静电聚结器有连续旋转静电聚结器、原油脱水用静电预聚结器(单流道静电预聚结器和多流道静电预聚结器)、非旋转式组合场电破乳器、静电场和离心力场的连续式静电分离器、旋流脉冲高压静电连续破乳器[11]等。

在电破乳法破乳机理研究方面,张建等[12]研究了高压脉冲直流电场影响原油乳状液破乳的机理,认为电场对乳状液的破乳不但要考虑施加电场的电磁行为,乳状液的电磁特性、而且要考虑乳状液的涡流、旋流的流变特性,动力学特性和不同体系乳状液的结构与性质及其界面膜的界面张力、界面电性、吸附等行为与原乳状液性质的关系。王尚文等[13]系统研究了新型电极高压脉冲电场破乳方法,在临界电场强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临界液滴直径”的概念。结合乳状液内相水滴的正态分布情况推导出一个关于外加电场强度的函数,表达了给定电场强度下的破乳率,为高压脉冲电场破乳提供了依据。王健等[14]以白油乳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液相流离心场的流动物理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油水在流场中的运动规律。刘洋等[15]提出采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电破乳的方法,并根据破乳中对脉冲的要求,设计高压脉冲电源主电路和设计脉冲电源控制和保护的方案。魏庆彩等[16]通过模拟液滴在高频脉冲电场的各种行为,发现存在一个临界电场强度,当外加电场强度小于或大于临界电场强度时,破乳效果均不好。

5)利用乳液系统内部能量进行破乳,如水击谐波破乳法。水击谐波破乳是在特定的管段形成水击驻波场,在水击驻波场中利用液滴所受浮升力、拖曳力、重力和驻波强迫振动力以及分散相间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破乳[17]。刘阁等[18]将水击谐波理论的思想应用于乳化油液领域来解决破乳问题,并对油液破乳过程进行分析,获取分散相液滴的运动轨迹,并在水击驻波场下水击参数以及积聚过程参数对连续相中液滴积聚分离的影

7 精 细 石 油 化 工2012年9月

响条件进行研究,从而将破乳条件的多样性问题通过对控制动作全面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得以控制,降低系统的油液乳化度,利用系统控制动作来解决破乳问题。

1.4 联合破乳法

由于乳液破乳难度增加和各种破乳方法自身的局限性,采用单一的破乳方法有时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因此采用多种破乳法联合成为发展趋势。目前研究并应用的联合破乳法有电场与化学破乳法联合[19]、破乳剂和反渗透法联合[20]、破乳剂与磁处理联合、超声波与破乳剂联合[21]、化学絮凝剂与生物破乳法联合、微生物表面活性剂与破乳剂联合、盐-高分子联合、微波辐射和化学破乳联合[22],静态超声联合、沉淀和高压静电相联合等。2 破乳方法的应用

破乳方法在各行各业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石油工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等领域,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和技术人员为乳液破乳的应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2.1 原油破乳

石油的开采、储存、集输和炼制等过程中会遇到乳液破乳脱水、脱盐和脱杂质等问题,目前研究比较集中的是化学驱乳液破乳和稠油及超稠油的破乳。

随着许多油田进入了开发后期,为了提高采油率,人们研究并应用各种化学驱油技术,但采出的原油乳液因含有复杂的化学组分而结构稳定,难以破乳。Zhang等[23]分析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油剂的组成和结构,考虑破乳剂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开发破乳剂DX用于三元复合驱油剂采出的原油乳液,发现破乳效果比普通的破乳剂好,破乳后的水相油含量少,便于后续处理。焦正杰等[24]采用化学破乳、超声波破乳、微波辐照破乳及其联合作用对化学乳液进行破乳,发现联合破乳法对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较好;夏立新等[25]采用微波辐射法与重力沉降、化学和加热等破乳方法相比,能显著加速稠油体系和含天然表面活性物质、无机盐、固体粒子、三元复合驱剂等乳状液的破乳。赵娜娜等[26]研究了采出液中驱油剂含量变化对油水中间过渡层稳定性影响规律,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原油破乳方案提供依据。

稠油和超稠油采出液十分稳定,采用常规的破乳方法很难破乳。Kang等[27]利用分散稳定分析仪研究了重油乳液的油水分离和分散相液滴、絮凝液滴或絮凝液滴大小变化,发现加入化学破乳剂之前,重油乳液三相分离缓慢,乳液中间层最终在水相和油相之间形成,而加入破乳剂之后,两相分离迅速,通过破乳剂加入前后对比,发现液滴聚并是重油乳液破乳的控制因素和关键步骤,Razi等[28]研究发现对重油破乳效果最好的破乳剂是将重油和水之间的界面张力降至最低的破乳剂。张锡娟等[29]研究了声化学破乳脱水技术对稠油破乳脱水效果及机理,发现采用超声波对稠油脱水时,脱水速率快,脱水比高。刘双琪等[30]研究发现超稠油乳状液油层中形成乳化的程度取决于蒸汽推进的速率及凝结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超稠油破乳提供了理论依据。Xu等[31]采用商业化破乳剂P,RN和RB等进行破乳,但破乳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超稠油破乳效果,合成了ZQ系列破乳剂,并采用甲苯双异氰酸盐为扩链剂对ZQ系列破乳剂进行改性,然后添加助剂硫酸铵,发现该系列破乳剂脱水效果很不错。

吕志凤等[32]针对聚合物驱采油污水因含有水解聚丙烯酰胺而导致污水油含量高、悬浮物含量高,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破乳,发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与污水中相对分子量较高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有很强的协同破乳絮凝作用。滕宗理等[33]根据石油化工企业的含油含盐的性质提出了电脱盐脱水判断方法,强化了原油电脱盐污水的破乳方法,增加了适度处理污水的回用量,减少了外排污水,降低了投资和运行费用。周贵忠等[34]通过保护与反保护的方法合成的聚酰胺(PAMAM)树枝形分子进行稠油原油污水破乳时,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联合可取得较好的破乳效果。章德玉等[35]对无机微滤膜真空破乳过程污染机理及强化破乳进行研究,把新型的旋转切向流管式膜结构强化过滤技术应用到膜法破乳技术中,并将真空度作为膜法破乳所需的透过压方式,采用Al2O3陶瓷膜进行破乳,获得了较好的破乳效果。

Azim等[36]研究了石油污泥破乳剂。他们采用聚合度不同的壬基酚醚水溶液、有机酸、异丙基醇或正丁基醇表面活性剂等制备了一系列破乳剂,用于石油污泥破乳,发现聚合度为13的壬基酚醚组成的破乳剂效果最好。

第29卷第5期陈和平,等.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2.2 炼厂污水和污油破乳

随着原油性质逐步恶化和二次加工深度的增加等原因导致炼油装置所排污水中的油含量高,油水乳化程度加剧,破乳难度增加,需要多种破乳剂的协同作用才能破乳[37]。炼油厂回收的污油是由各种油品混合而成,性质复杂,且因所含杂质大多是电解质,容易破坏电场,不能采取电脱盐罐脱水方法,采用化学破乳效果也不佳。张玉梅等[38]采用超声波和化学破乳法相结合处理炼厂污油,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破乳效果,张明等[39]采用热化学破乳对组成复杂和含水量高的焦化污油进行破乳脱水,可将污油含水量降至2%以下。2.3 机械加工行业

机械加工行业在生产过程广泛选用乳化液作为金属切削液,品种繁多,成分复杂。多种废乳化液集中混合后,处理难度加大。机械行业进行金属切削液废液的破乳方法有酸化法、盐析法、凝聚法、混合法(盐析法、酸化法和凝聚法的综合利用)以及微波加热破乳法等[40]。涂湘激等[41]将酸化法和聚沉法结合,再辅之于加热、化学处理、机械装置及生化反应等多种组合工艺进行处理,成功降解了高浓度、超稳定的金属切削液废液。对拉丝废液进行破乳的方法有酸碱破乳法、有机或无机絮凝剂破乳法、无机或有机化学试剂的复配使用破乳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膜分离法、吸附法、浮选法、磁吸附分离法、电解法和电火花法等[42]。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单一的破乳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往往采用几种方法联合破乳。2.4 冶金行业中废水乳液破乳

冶金行业中的钢铁冷轧薄板厂的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其乳化液由于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而非常稳定。常用的方法有化学破乳法[43]和无机膜处理,但前者破乳效果不稳定,出水含油量高,造成二次污染严重,而后者成本高。张明智等[44]将无机陶瓷超滤膜技术应用在冷轧废乳化液的处理中,解决了因化学破乳法困扰的废油泥渣二次污染问题。冶金行业中的冷轧含油乳化液废水化学稳定性好,处理难度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如气浮法,吸附法,生化法,化学法等)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分离出来的油脂往往不能回收,处理成本比较高。针对近几年出现的冷轧新工艺产生的湿平整液废水,国内外已开发出了催化氧化、膜生物反应器等后续处理工艺。孙东军等[45]在处理平整液废水,采用电解质和混凝剂联合破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5 食品加工行业的乳液破乳

在水酶法提取菜籽油、花生油、甜杏仁油和葵花籽油等的过程中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乳化液,导致油的收率下降,因此需要破乳。破乳采用的方法一般有离心破乳、加热破乳、电解质破乳和萃取破乳等,但单独的破乳效果比较差,而不同的方法联合使用,其效果比较好。在利用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后形成了O/W型乳状液,冷玉娴等[46]采用微波、加热、冷冻解冻、静置和超声波等方法对乳液进行破乳,破乳率达到63.16%。李依娜等[47]采用冷冻解冻法对油茶籽油水代法提取工艺中的乳液破乳,乳状液中油回收率达到88%以上,高于单纯的离心破乳和热处理与离心分离联合破乳方法的油回收率。

2.6 其他领域的乳液破乳

人们还对其他领域的乳液破乳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如汽轮机油的破乳[48]、废乳化炸药破乳[49]、机械液压油破乳[50]以及分析技术中的破乳方法[51]。

3 破乳研究的热点

1)破乳对象主要集中在化学驱采出液、稠油及超稠油乳液破乳以及它们破乳后形成各种废水乳液等的破乳。

2)破乳方法主要集中在高压脉冲电场破乳技术及其高频脉冲电场作用下液滴动力学研究、乳状液膜分离技术和微滤膜破乳技术、超声波破乳、微波破乳以及各种破乳方法的联合使用等。

3)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乳液形成的原因和规律,原油乳状液的性质、原油破乳剂性质和外界脱水条件对原油乳状液破乳机理及乳液破乳流体力学规律等,为原油破乳提供了依据。

4 破乳的发展方向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在乳液破乳工作中迫切需要能耗低、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破乳脱水方法。由于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种类繁多,乳液种类和性质也层出不穷,单一的破乳技术已无法解决复杂的乳液破乳问题,亟待开发各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破乳剂和破乳方法。

1)破乳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在研究开发新的破乳方法或优化现有破乳方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注重破乳效果这一个方面,而应从破乳剂或破

7 精 细 石 油 化 工2012年9月

乳所采用的设备的原料来源、原料性质、制备过程、产品使用和产品使用后的处理等全生命周期过程考虑破乳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环境友好性,确保破乳方法安全、无毒无害、高效、节能等。

2)破乳剂的绿色化。对于化学破乳剂和生物破乳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试剂,得到的产品具有容易降解和无环境毒害作用。

3)破乳剂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单一的破乳剂难以进行复杂的乳液破乳,所以对于破乳剂一般采用改性或复配的方法,提高破乳剂的破乳性能,改善破乳效果。

4)破乳方法的联合与改进。在破乳方法方面:一是根据实际需要对现有破乳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二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破乳技术通过优化组合,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破乳方法,或者在同一阶段采用不同的破乳方法;三是根据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开发新的破乳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陈和平,徐家业,张群正.破乳剂发展的新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1,(2):92-95,52.

[2] 徐暘.一株破乳菌破乳有效成分分析及其强化培养条件优化[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3] 孙永,骆广生,蒲煜,等.一种新型膜法破乳技术[J].现代化工,2000,(3):16-18.

[4] 赵丹萍.W/O型Pickering乳液冷冻解冻破乳过程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5] 林畅,贺高红,李祥村,等.冷冻解冻法破除液体石蜡W/O乳状液[J].化工学,2006,(4):824-831.

[6] Khmelev N V,Shalunov V A,Barsukov V R,et al.Stud-ies of ultrasonic dehydration efficiency[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Engineer-ing),2011,(4):247-254.

[7] 孔祥军,马玲,李磊,等.原油微波破乳技术研究进展[J].炼油与化工,2011,(5):6-8,83-84.

[8] 刘宏.电解质破乳特性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27-29.

[9] 丁艺,陈家庆.高压脉冲DC电场破乳技术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0,(2):27-34.

[10] 陈家庆,李汉勇,常俊英,等.原油电脱水(脱盐)的电场设计及关键技术[J].石油机械,2007,35(1):53-58.

[11] 沈江南,黄万抚.乳状液膜旋流静电综合力场连续破乳器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5,31(4):35~37.[12] 张建.高压脉冲直流电场影响原油乳状液破乳的机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1):13-15.

[13] 王尚文.新型电极高压脉冲电场破乳试验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4] 王健.高压脉冲电场与离心场联合作用下乳状液聚结规律实验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9.

[15] 刘洋.基于油水分离的高压脉冲电源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16] 魏庆彩.高频脉冲电场作用下液滴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10.

[17] 刘阁,陈彬,张贤明,等.乳化油液水击谐波破乳技术的机理研究[J].石油化工,2011,(6):618-623.

[18] 陈彬,刘阁,张贤明,等.一种乳化油液的水击谐波破乳测试方法与装置:中国,CN102162794A[P].2011-08-24.[19] Less Simone,Hannisdal Andreas,Bjorklund Erik.Elec-trostatic destabilization of water-in-crude oil emulsions:application to a real case and evaluation of the Aibel VIEC

technology.Fuel,2008,87(12):2572-2581.

[20] Zhang Hongzhong,Fang Shaoming,Ye Changming,et al.Treatment of waste filature oil/water emulsion by com-

bined demulsification and reverse osmosis.Sepe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hechnology,2008,63(2):264-268.

[21] Yang X G,Tan W,Tan X F.Demulsification of crude oilemulsion via ultrasonic chemical method.Petrolum Science

and Terchnology,2009,27(17):2010-2020.

[22] Tan Wei,Yang XiaoGang,Tan XiaoFe.Study on demul-sification of crude oil emulsions by microwave chemical

method.Sepe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42

(6):1367-1377.

[23] Zhang F,Wang F,Ouyang J.Interfacial dilational prop-erties of two different structure demulsifiers at oil-water

interfaces.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32(10):1416-1421.

[24] 焦正杰.北一断东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方法评价研究[D].黑龙江:大庆石油学院,2009.

[25] 夏立新,刘泉,张路,等.俞稼镛微波辐射破乳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05):588-59.

[26] 赵娜娜,李美蓉,李冉冉,等.驱油剂对中间过渡层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及破乳研究[J].油田化学,2011,(2):211-214,218.

[27] Kang Wanli,Guo Liming,Fan Haiming.Flocculation,coalescence and migration of dispersed phase droplets and

oil-water separation in heavy oil emulsion.Journal of

Petrolue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2,81:177-181.[28] Razi Maryam,Rahimpour Mohammad Reza,JahanmiriAbdolhossein.Effect of a different formulation of demulsi-

fiers on the efficiency of chemical demulsification of heavy

crude oil.Journal of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Data,2011,56(6):2936-2945.

[29] 张锡娟.稠油采出液声化学破乳脱水实验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8.

第29卷第5期陈和平,等.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30] 刘双琪,蒋利平,杨胜来,等.

超稠油-水乳状液形成能量原理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6,(6):84-86,109-110.

[31] Xu X R,Yang J Y,Zhang 

B L,et al.Demulsification ofextra heavy crude oil.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gy,2007,25(11-12):1375-

1390.[32] 吕志凤,

王宗贤,何方,等.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中乳化活性物质对污水处理的影响.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25(2):189-

195.[33] 滕宗理.

油电脱盐污水的处置方法.炼油技术与工程,2009,39(11):51-

53.[34] 周贵忠,

谭惠民,罗运军,等.新型稠油原油污水高效破乳剂[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1):49.

[35] 章德玉.

无机微滤膜对W/O型乳状液真空破乳的研究[D].山西:中北大学,2006.

[36] Azim A A A A,Abdul-Raheim ARM,Kamel R K,et 

al.Demulsifier systems applied to breakdown petroleumsludge.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78(2):364-

370.[37] Dimitrov A N,Yordanov D I,Petkov P S.Study 

on theeffect of demulsifiers on crude oil and petroleum produc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2,6(2):435-

442.[38] 张玉梅.

超声处理炼厂污油破乳脱水研究[D].江苏:南京工业大学,2003.

[39] 张明,

刘福洲,张静如.焦化污油破乳脱水及其加工利用.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12(6):45-

48.[40] 刘宇新,

刘宇红.含油乳化废水的破乳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2007,(08):401-

402.[41] 涂湘激,

刘显贵.高浓度超稳定废乳化液破乳工艺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6):263-

264.[42] 赵超.金属拉丝废水的处理研究[

D].山东:山东大学,2008.

[43] Allende David,Cambiella Ang

el,Benito,Jose M.Desta-bilization-enhanced centrifugation of metalworking oil-in-water emulsions:effect of demulsifying agents.ChemicalEngineering 

&Technology,2008,31(7):1007-1014.[44] 张明智.

无机陶瓷超滤膜技术在攀钢冷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冶金动力,2006,(05):64-

66.[45] 孙东军,

邱兆富,侯红娟,等.破乳法预处理平整液废水的试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9,(10):33-

35.[46] 冷玉娴.

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和葵花籽蛋白的回收[D].江苏:江南大学,2007.

[47] 李依娜.

焙烤对普通油茶籽油水代法提取工艺及其品质和香气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48] Lu Ya,Chen Xiaoxu.The effects of a demulsifier on 

theinterface of marine engine oil and water.Lubrication Sci-ence,2011,23(6):293-

298.[49] 王进.

乳胶体系的稳定性及破乳方法研究[D].江苏:南京理工大学,2008.

[50] 谢冰融.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液压油破乳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7.

[51] 王艳洁,

马新东,林忠胜,等.气相色谱实验室常用破乳技术[A].余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北京:2008:9-

10.THE LATEST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ANDAPPLICATION OF THE 

DEMULSIFICATION METHODSChen Heping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SINOPEC,Shanghai 201208,China)Abstract: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hemical demulsification,biological demulsification,phy

sical demulsific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different demulsification methods were reviewed.Thephysical demulsification methods included centrifugation demulsification,gravity demulsification,thermal demulsification,freeze and thaw demulsification,filter demulsification,grinding 

demulsifica-tion,membrane demulsification,membrane wetting coalescence demulsification,ultrasonic demulsifi-cation,microwave demulsification,electrolyte demulsifying 

method,electrical demulsification meth-od,water hammer harmonic demulsification,and so on.The focuses of this study on demulsificationwe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spects of the demulsification study 

were conducted.It’s also indicatedthat developing high efficient,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emulsifiers and demulsification methodswould be the main stream in the future 

work.Key words:emulsion;chemical demulsification;biological demulsification;physical emulsification;chemical agent flooding;heavy 

oil67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2012年9月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第一单元:导论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经验性,实证性。 3?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 1研究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地。 2 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4?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1?人的特殊性。2?研究的干扰性。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5?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 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4?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6?社会研究方法论: 1实证主义方法论(定量研究) 2人文主义方法论(定性研究) 7?社会研究过程的两项任务:资料收集和分析(具有专门性,技术性,操作性) 8?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1)方法论:哲学基础,逻辑,范式,价值,客观性。 2)基本方式: 1调查研究:包括抽样,问卷统计分析,相关关系(统计分析--定量) 2实验研究:包括操纵与控制,实验组,控制组,前侧,后侧,实验刺激,因果关系(统计分析--定量)3实地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研究者的角色,投入理解,扎根理论(定性分析--定性) 4文献研究:包括内容分析,编码与解释,二次分析,现有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定性) 3)具体方法技术:问卷,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是访问,局外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9?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的要求,才具有价值。{孔德,涂尔干}(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定量研究) (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定性研究) 10研究的主要阶段: 1选择问题阶段:主要任务--a ?选取研究主题 b.形成研究主题 2研究设计阶段:为实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就是资料的收集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第三讲 笔记整理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建构 一.社会研究的层次与角度 岩石(片) 社会是一个 网 个人的层次 群体(集体)的层次 社会的层次社会结构的层次 文化的层次 看成 宏观有机整体(历史文化的角度研究社会发展规律)(一)社会研究 微观(微观与宏观矛盾) (二)社会整体与个体 区别/联系 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不能抹杀任意一方 二.社会理论的构建 (一)理论的功能:1.指导研究的方面 2.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状况 3.解释现象之间的关系 4.预测事物的未来以及未来的现象(历史决定你的现在,现在决定你的未来) 理论的特性:1.抽象性 2.必须主题化,论点前后一致 3.与历史统一 4.解释性 解释范围广 好的理论解释精确 结构简单 (二)理论的层次:1.宏观理论(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 2.微观理论三者镶嵌在一起 3.中观理论 三.理论构建的要素 (一)概念:1.实体概念(可直接观察到) 2.非实体性概念(例:智力、情商、文化、尊重) (世界上抽象程度最高的三个概念:物质、精神、上帝)

(二)变量:概念的一种类型 变量之间的关系:a、因果关系(指标、操作化) b、相互关系(正相关、负相关) c、虚无关系 (三)命题与假设(陈述与形式) a、公理(不言自明) 命题的类型b、定理(被经验检验) c、经验概括和假设(为了得到逻辑或经验的结论做实验性的假设) 形式:a、函数式的陈述y=f(x) b、条件式陈述 假设c、差异式的陈述A组/B组 作用:指导研究、逻辑推导、发展理论 四、科学理论的构建过程 第一阶段:归纳法六经注我个别一般 第二阶段; 演绎法我注六经一般个别

第三讲:社会研究设计 一.基本要求:1.目标明确 2.最好的手段、方法 个人与个人 人个人与集体 集体与集体 为什么要研究 如何实现 二.基本目的:1.探索议题 2.描述情况、事件 3.解释 三.社会研究的内容:1.状态(客观指标) 2.意向性(主管意志:态度、观念、个性、偏好、倾向性) 3.态度(行为) 横剖研究:一段时间内对不同变量的研究 宏观研究 纵贯研究:长时间内对同一个主观变量进行研究四.社会研究的方法 微观研究:某一阶段采用的具体方法 定量方法 统计调查 定性方法 实验法 文献法

化探数据处理方法

内蒙古扎赉特旗东芒合矿和哈拉街吐矿 化探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方法 1 化探数据质量评价的数据处理(分矿区) ⑴统计重采样和重分析抽查样所占样品总数的比例 比例 = (重采样和重分析抽查样数/工作样总数)100% ⑵作出SSPS数据文件 将重采样和重分析样分别作成SSPS数据文件。文件中列出项目为: ①重采抽查样重采样号元素含量相应的工作样号元素含量 ②重分析抽查样重分析样号元素含量相应的工作样号元素含量 ⑶计算各元素相对误差 重采样和重分析抽查样相对误差均按RE(%) = |C1-C2|/0.5×(C1+C2)×100%计算。 C1为重采样或重分析抽查样的分析含量 C2为重采样或重分析抽查样的相应的工作样的分析含量 | |为绝对值 RE(%)≤30%为合格,>30为超差(不合格);(Au:RE(%)≤50%为合格,>50为超差) ⑷计算各元素的合格率 η= (抽查样品中合格的样品数/抽查样品的总数)100% 合格率(η)应>80%,即这批样品的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⑸列表表示检查或分析质量结果 表××化探重采样抽查各元素的合格率(%) Cu Pb Zn Cr Ni Co Sn V Ag Ti 2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数据处理(以哈拉街吐为例) ⑴作出SSPS数据文件 作出下列SSPS数据文件: ①文件1:整个矿区数据文件; ②文件2:矿区地层数据文件; ③文件3:矿区岩浆岩数据文件; ④文件4 :下二叠统大石寨组(P1d)数据文件; ⑤文件5 :下白垩统大磨拐河含煤组(K1d)数据文件;

⑥文件6 :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数据文件; ⑦文件7 :燕山期早期侵入岩数据文件; ⑧文件8 :燕山期晚期侵入岩数据文件; ⑨文件9:已知矿附近一定范围数据文件 每一数据文件的内容项目包括: 序号野外号 X坐标 Y坐标各元素的含量 ⑵整个矿区和各地质单元(各地层、各岩浆岩)样品各元素含量特征统计 统计的参数包括: ①元素含量平均值; ②最大值; ③最小值; ④标准离差; ⑤变化系数(标准离差/含量平均值); ⑥浓度克拉克值(元素含量平均值/该元素的克拉克值) 整个矿区和各地质单元统计结果含量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用表表示。 ⑶整个矿区和各地质单元样品各元素的概率分布特征统计 ①标准离差 ②峰度 ③偏度 ④概率分布曲线特征 ⑷矿区各地层样品各元素的局域丰度和蚀变-矿化叠加系数特征统计 根据地球化学过程的基本定律(A.B.Vstelius,1960),一个矿区地层中元素的“丰度”应该是沉积岩沉积成岩时的初始平均含量,而不应包括后期岩浆、蚀变、矿化作用等地质作用造成的元素含量的增赢或亏损。而矿区内局部地区地层中元素的“局域丰度”,至少应排除最后蚀变-成矿作用叠加的那一部分元素的含量。若本区各地层中元素概率分布及其偏度和峰度特征表明元素呈偏对数正态分布。这说明地层中多数元素都受到了后期不同程度的蚀变-成矿作用的叠加。据此,剔除了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超差样品(即含量大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风笑天版

第二讲:选题与文献回顾 ?第一步:选择主题 ?第二步:文献搜索 ?第三步:论证设计 ?第四步:文献研究 ?第五步:文献批评 ?第六步:完成综述 一、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命题自选课题命题+自选 (二)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相对宽泛,也更具一般性。 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的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 (三)问题意识的三个层面 第一,要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研究问题是如何呈现的; 第二,进入研究领域,探寻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体系; 第三,提出解决研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选题的标准 重要性:是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创造性 可行性:是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项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合适性:是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 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指的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已达 到将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的目的。 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 日常生活兴趣向研究问题的转化 四、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也称为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是指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研究问题相 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系统地识别、寻找、考察和总结那些与我们的研究有关的文献的过程。 (一)文献回顾的意义 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为解释研究成果提供背景资料。 (二)文献回顾的步骤 1.查找相关文献 2.对文献进行选择 3.阅读和分析文献 (三)对文献的分析与论证 1.论证要具有层次性 2.围绕中心议题展开

案例研究的性质和应用

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性质和应用摘要: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有共同的理论背景,但仍有研究方法与手段上的差异。现代与后现代的矛盾和困惑,使得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看似简单却不易把握。要把握和运用好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就需要着重分析研究过程中大叙述与小叙述、私密性与公开化、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关系,并探讨中小学教师在参与研究时面临的问题和值得注意的经验。 关键词:叙事研究;案例研究;性质;应用 案例研究与叙事研究近几年来先后兴起,反映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变化对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研究方法自身的研究也从概念介绍向实际应用逐步深入;其中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性质问题,受到研究者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尝试在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两种研究方法的性质和应用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两种研究方法的异同 在大多数研究中,上述二者一般是被分别阐述的,或作为同一概念替换使用,其性质和相互关系不免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多少会影响人们的认识和把握。 (一)方法与手段的差异 作为研究方法,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有共同的方法论和基础理论的背景,这是二者的边界比较模糊的主要原因。其区别主要在于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的差异。 1.叙事是一种表达方式

叙事是对事情的叙述及描写,是人类传达思想的一种基本的语言表述 方式。叙事研究通过对人、事、物的描述,反映研究者的经验和看法。案例研究,往往是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在这种情况下,二者可以被看作是同一概念。但是,案例研究的表述方式并不局限于叙事,它还包括议论和说明等重要的形式。有相当多的案例研究,叙事在其中只占很少的比重,而主要的篇幅在于对所叙之事的讨论和分析。在这时,案例研究是以叙事为基础、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因此从逻辑上说,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又可被看作是交叉概念。 2.案例是一个特定的情境 案例是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里的事件,作为特定情境中 的研究对象,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研究者所关注的事情和问题。如对一堂课、一件事、一次活动及一个人的研究。案例研究的情境性,使研究体现了一定的整体性和典型性,有助于对特定事件的反映和认识。与叙事研究相比,案例研究具有更强的空间感,更注重在特定情境里事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与此相对应,叙事研究更具有事物变化和流动的特点,在故事叙述的过程中,经常表现为时空的变换和多重情境的组合。 因此,简单地说,如果是偏重于探究较长时间段内的事物发展过程的,那么研究将注重叙事方法的应用;如果是偏重分析特定情境中的事物关系的,案例研究的特征将更为明显。总之,叙事重时间因素,案例重空间因素。而事实上,在一项质的研究中,事情的发生情境与发展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研究对象,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叙事研究与案例研究的边界就不那么清晰了。

事件研究法的计算步骤

事件研究法的计算步骤 1. 定义事件期 考察所得税优惠事件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影响的首要工作是确立一个事件期。事件期包括:事前估计期与事后观察期。 事前估计期,又称清洁期,其作用在于估计正常收益率,本文所选用的清洁期为[-5,0],即公告前的前5到前0个交易日,共5个交易日;事后观察期,又称时间窗,用于研究事件发生后股价的异常变化,探讨并购重组绩效的变化,确定事件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并购重组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全部影响.事件窗的长短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定,就短期绩效研究一般为[-10,10]。本文事件研究选择的事件窗是[0,5].即从事件宣布日起的前5后5个交易日,共0个交易日. 2. 计算事件期[-5,0]内的样本公司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沪、深指数)日收益率r m,t 和 r i,t (百分比收益率). r m,t =(P m,t –P m,t-1)/P m,t-1 r i,t =(P i,t –P i,t-1)/P i,t-1 在本文计算中将百分比收益率转换股票连续复利收益率和市场指数连续复 利收益率. R m,t =In(r m,t +1) R i,t =In(r i,t +1) 3. 计算预期正常收益率 建立在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成立的情况下,根据证券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模型来计算正常收益率.选择所得税优惠政策颁布前段期间为事前估计期,以该期数据为样本,以市场指数收益率为解释变量,以个股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 R i,t =αi +βi R m,i +εi,t 其中R i,t R m,i 分别为个股和市场指数的日收益率,且是股票的收益率对市场指数收益率的回归系数,εi,t 代表回归残差.回归后得到的αi ,βi ,如果αi ,βi ,在估计期内保持稳定,则可算出预期正常收益率为: R i,t =αi +βi R m,i 4. 计算每只股票在[-5,5]内每日超常收益率(AR )。股票i 在第t 日的超长收益率为: AR i,t =R i,t –R m,t 5. 计算所有股票在[-5,5]内每日的超常平均收益率(AverageAgnominalReturn).就是计 算所有股票超常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所有股票在第t 日的平均收益率为: 6. 计算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CAR t (CumulativeAverageRetum) 计算所有所观察上市公司股票在[-5,5]内每日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第t 日的CAR 为: 7. 检验假设 为了检验以上结果是否由股价随机波动引起的,对结果要作显着性统计验.即检验CAR 与0是否有显着差异.本文对 , 是否显着区别于0进行统计检验。 检验假设为:H 0:AAR t =0,CAR t =0,检验统计量为:t AAR ,t CAR

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

1999年第1期 矿产与地质第13卷1999年2月M I N ERAL R ESOU RCES AND GEOLO GY总第69期 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 (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林 春) 1998年9月21日至25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了第六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地矿、有色、冶金、黄金、石油、核工业、中科院和院校等系统的代表,共121人。大会收到科技论文110余篇,其中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99篇,能源矿产地球化学勘查14篇,环境与农业地球化学9篇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反映了自五届会议(1993年)以来,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所取得的成果,积累的工作经验,反映了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科学技术水平。 1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成果 国土资源部地调局牟绪赞副总工程师报告了地矿部自“六五”以来,完成区域化探扫面575万km2,发现各类元素异常4.3万处,异常检查发现工业矿床580处。有色物化探管理中心李幸凡教授介绍了有色地质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在30个重点成矿区带上完成1 5万水系地球化学普查65万km2,7千km2土壤加密和5千km2详查地球化学,发现大型、特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21处,小型矿床100余处。武警黄金部队地质处郭瑞栋高级工程师回顾了武警黄金部队地球化学找金工作,1992年以来,重视区域化探和矿区异常评价工作,共完成区带化探20万km2,获得5千个金或金为主的异常,发现30个矿产地,找到大中小型矿床16个。 2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经验 (1)区带普查与重点评价结合,优选异常与地物化、遥感综合查证结合的工作方法。 (2)有色系统以“有色地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技术规定”指导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物探成果,划分不同级次地球化学区,选定找矿靶区进行验证的工作方法。 (3)统计我国63个典型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总结了金矿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成矿成晕规律,建立金矿原生晕理想分带序列,建立金矿成矿成晕的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模式和用于“反分带”的盲矿预测准则的工作经验。 (4)研究地壳物质垂直迁移规律,即地壳内存在纳米级物质的垂向迁移,形成与深部矿化相对应的地气异常,应用于发现和查明深部或隐伏矿化地段、查明隐伏含矿构造等。 3 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施俊法副研究员从区域性矿产勘查、隐伏区的化探新方法、环境地球化学三个方面论述90年代以来国际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 (1)在区域农业规划、地方病防治、区域环境背景评价等应用进行十分缓慢。 (2)取样代表性、重现性、时间序列等问题仍是地球化学填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3)地球化学工程学的环境技术和环境调查:衰变、分解或中和、富集或分散、隔离作用等。 (4)转变以往研究评价单个地化异常特征的方法,应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场来揭示矿床周围的地球化学环境及探矿的地质因素。 (5)研制和开发具有较大深度的地球化学方法,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活动态金属离子法 (I M M)、酶浸析法、地电化学法(CH I M)、地气法、元素分子形式法(M FE)和离子晕法等。 5

三种教学设计方案案例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案 《识字4》 作者: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黄晖 (一)概述 · 课名是《识字4》,是小学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册。 ·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2 课时,80 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 《识字4 》是一首韵文,描写夏天的动物特点。主要学习内容是生字的识记、朗读、扩展阅读以及网上作文。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 通过复习能够准确地再认出课文的20 个生字; · 能够自主地提出课文的疑问或解答同学的问题,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课文的问题; · 能够借助拼音比较准确地朗读6-8 篇拓展阅读材料,并能用自己的话把材料的大意跟小组成员交流或全班汇报; · 小组汇报时能够代表本组的意见,声音响亮,表述清楚; · 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利用网络留言板描写夏天、描写动物或改编儿歌进行创新写作,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 能够说出形声的构字方法,能掌握根据构字方法拓展生字及正确认读拓展出来的生字的方法; ·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说出韵文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有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 学生能够通过文章描写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小动物的喜爱。 (三)学生特征分析 ·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东风东路小学一(5)班的学生。这个班是跨越式试验的实验班,经过半年多的试验教学后,这班学生思维活跃,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用网络留言板进行写作,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 · 学生对小动物的学习非常感兴趣;

· 学生的观察能力欠强,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 的培养; ·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上机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采用抒发感受、编儿歌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设计特色: 教师不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进行大量的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培养 学生在网络上大量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上机自学,小组质疑、协作学习、口语交流、分组汇报,完成课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写作表达,促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飞速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资源和工具 · 本节课是在学生人手一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实施的。 · 小学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册 ·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网络资源课件 · 网络留言板 (六)教学过程环节 第一阶段:复习导入,巩固生字,掌握形声字构字规律并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扩展识字。第二阶段:学习课文,通过范读、引读、自读、赏读,体会韵文的语言美。第三阶段:自主探索学习课文。通过质疑、上机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第四阶段: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学生进入老师提供的资源网站进行扩展阅读的 学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第五阶段:启发学生,再创情境,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鼓励学生利用网络 模仿和创新写作,抒发自己的感受或编成儿歌。

事件研究法的计算步骤

事件研究法的计算步骤 1.定义事件期 考察所得税优惠事件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影响的首要工作是确立一个事件期。事件期包括:事前估计期与事后观察期。 事前估计期,又称清洁期,其作用在于估计正常收益率,本文所选用的清洁期为[-5,0],即公告前的前5到前0个交易日,共5个交易日;事后观察期,又称时间窗,用于研究事件发生后股价的异常变化,探讨并购重组绩效的变化,确定事件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并购重组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全部影响. 事件窗的长短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定,就短期绩效研究一般为[-10, 10]。本文事件研究选择的事件窗是[0,5]. 即从事件宣布日起的前5后5 个交易日,共0个交易日 . 2.计算事件期[-5,0]内的样本公司股票价格和市场指数{沪、深指数)日收益率 r m,t 和r i,t (百分比收益率). r m,t = (P m,t – P m,t-1 )/P m,t-1 r i,t = (P i,t – P i,t-1 )/P i,t-1 在本文计算中将百分比收益率转换股票连续复利收益率和市场指数连续复利收益率. R m,t = In (r m,t +1) R i,t = In (r i,t +1) 3.计算预期正常收益率 建立在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成立的情况下,根据证券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模型来计算正常收益率.选择所得税优惠政策颁布前段期间为事前估计期,以该期数据为样本,以市场指数收益率为解释变量,以个股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 R i,t =α i + β i R m,i + ε i,t 其中R i,t R m,i 分别为个股和市场指数的日收益率,且是股票的收益率对市场指 数收益率的回归系数,ε i,t 代表回归残差.回归后得到的α i, β i ,如果α i, β i ,在估计期内保持稳定,则可算出预期正常收益率为: R i,t =α i + β i R m,i 4.计算每只股票在[-5,5]内每日超常收益率(AR)。股票i在第t日的超长收益 率为:AR i,t = R i,t – R m,t 5.计算所有股票在[-5,5]内每日的超常平均收益率(Average Agnominal Return). 就是计算所有股票超常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所有股票在第t 日的平均收益率为:

社会研究方法总结

社会研究方法总结社会研究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而探索社会现象及其本 质和规律的专门的 1. 科学研究活动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2.经验性,社会的认识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3. 属于类别概念的有:老年人、残疾人4. 5.属于集合概念的有:组织、社区、国家、社会就会发生以偏 6.如果用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目标的总和来代表企业的目标,概全的错误则是指将高层次分析单位中得出的结论简单地推论其中每个成简单还原, 7. 员,例如,用企业经营目标去推论每个员工的目标,现状调查,是指对某类社会现象实际存在的状况及其表现的调查 8.所谓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即对社会研究方 9. 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哲学论证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 区别主要在于研究目标的不同,理论性研究10.关心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应用性研究则要解“如何做”的问题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11. 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12. 究描述性研究回答“是什么”,解释性研究回答“为什么”是解释社会现13. 象的原因和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4.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属于普查15.典型调查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被研究的总体中有目的地16. 选取一些典型的个案来加以调查典型个案是指能够代表总体中某类群体突出特征的个案17.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18. 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19. 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人口普查都是横向研究的例子20.纵向研究指的是在前后不同的时间里分别对某种或某些 社会现象进行调21. 查趋势研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研究2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23. 变化的研究,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24.同组织研究与同期群研究比较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同组研究每次调25. 查所用的都是同一个样本,而同期群研究中的样本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在社会研究的最初阶段中,选题和研究设计是其最主要的工作26. 任何一个社会研究项目都是从选题开始27. 社会研究的题目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28.纯自主选题是指完全由研究者自己选定研究题目,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29. 的影响纯自主选题,一般只用于一些教学性的研究项目和纯粹按照个人学术兴30. 趣出发的项目31.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多研究题目是以上级定是的方式而选定的,目前,在一些研究机构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这种选题方式 理论抽象,是指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在考32. 虑这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他特征理论概括,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归类表33. 述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34. 35.变量,就是指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36. 征及其关系的再现当研究所涉及的变量数较多时,常采用变量结构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重排本)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重排本)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5分) 1.阿道夫·凯特勒 答:阿道夫·凯特勒是统计学发展史上早期开拓者之一,是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也被称为“经验社会学之父”。凯特勒是位法籍比利时学者,他是将概率论思想引入社会研究的第一人。他坚信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一点在他的社会调查实践中得到证实。凯特勒在研究法国不同年龄层次的犯罪现象时系统地运用了数理统计。 在实际研究的基础上,凯特勒提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平均人”概念。他注意到,在人数的统计量足够大的时候,人们各种特性的分布遵从正态分布律。而“平均人”是所有人的特性的平均数,其属性正处于正态分布图形的中央。按凯特勒的理解,“平均人”是一个民族主要生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客观指标,是一个社会的典型,是描绘社会稳定状况的统计指标的中轴。 2.扎根理论 答:由经验资料建立的理论称为扎根理论,它的建构程序是:a.未经研究假设而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b.从观察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c.由经验概括上升到理论。 3.鲍格达斯量表 答:鲍格达斯量表,又称社会距离量表。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鲍格达斯于1925年创用的。这种量表过去一直广泛用于测量人们对种族群体的态度,

现在,它也被用来测量人们对职业、社会阶层、宗教群体等事物的态度。 鲍格达斯量表由一组表示不同社会距离或社会交往程度的陈述组成。按从最近社会距离到最远社会距离排列开来,如可以结亲(1)﹑可以作为朋友(2)﹑可以作为邻居(3)﹑可以在同一行业共事(4)﹑只能作为公民共处(5)﹑只能作为外国移民(6)﹑应被驱逐出境(7)。括号内分值越大表示社会距离越大。在这一组问题中,实际上蕴含着一种超强的逻辑结构。 4.前侧与后侧 答:在实施实验刺激前对实验对象(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的测量称为前测。而在实施实验刺激后对他们的测量称作后测。在对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和后测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一定的问题: ①实验对象可能会对测量问题的形式由不熟悉变得比较熟悉,对研究的目的由不了解变得比较了解,因而可能在后测中有意改变他们的回答,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②两次测量可能会使一部分对象感到厌烦,因而缺乏积极合作的热情; ③两次测量之间其它一些因素(如实验对象个人的生活经历、环境等)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因而导致两次测量的差别不能完全归于实验刺激。 5.社会网络分析 答:社会网络分析是包括测量与调查社会系统中各部分(“点”)的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关系(“连接”),将其用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分析其关系的模式与特征这一全过程的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

油气化探方法与应用简介

油气化探方法与应用简介 油气化探是运用地质地球化学的理论和观点,通过研究油气微运移现象或化探异常,达到找油气的目的,并兼顾地质研究的一种直接找矿方法。由它的名字就可以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化,地球化学方法;探,普查勘探;即使用地球化学方法来对矿产资源进行普查勘探。 油气化探包括四个测量阶段:区域概查阶段,有利地区的普查阶段,构造(圈闭)的详查阶段,井下勘探阶段。 ㈠.区域概查阶段。该阶段以大地构造单元为分区,含油气异常的固定,以1:20万对区域内进行地球化学调查。该阶段确定区域的背景值,以及造成异常的主要因素;航测法在区域勘探中有重要作用。 ㈡.有利区域的普查阶段。该阶段在确定的有利地区进行面积性油气化探勘探工作,比例尺介于1:20万与1:10万,取样密度不应小于10km2 3~5点。其主要任务:①结合物探和地质资料,绘制化探异常图,缩小有利靶区;②结合构造背景,建立异常模式,预测油气藏类型。 ㈢.构造(圈闭)的详查阶段。在普查圈定的综合油气化探范围内,进行1:5万—1:10万比例尺精度的化探测量,采样点密度为10km2 20~40个点,主要任务布置石油钻探孔位提供依据,具体任务:①通过加密采样点,解剖前一阶段的综合异常,进一步缩小靶区,利用异常指标;②主要研究和运用多种直接指标的分布特征,通过各种方法绘制有一定风险的油气勘探部署图,为钻孔布置提供意见;③要有适当的油气化探基准井,排除地面干扰因素,追索化探指标在纵向

上的变化规律以及油气藏特征。 ㈣.井下勘探阶段。在专门的地球化学钻孔和油气钻探中,进行深层化探测量,主要任务:①系统地研究全部沉积剖面上地球异常指标的特征;②研究油气运移迹象、途径和规律;③岩层时代和油气藏关系的研究。 以上体现了油气化探由区域到局部,在背景找异常的研究方法。谈起油气化探的方法分类,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以下分类;按研究目的层分类:空中化探;表层或近地表化探;深层化探。按研究介质的分类:气体地球化学法;水文地球化学法;岩石地球化学法。按指标分类:烃类气体法;水文地球化学法:生物地球化学法;岩石(土壤)地球化学法;沥青地球化学法;汞测量法;△C地球化学法;同位素地球化学;其他。 这里主要简述以下五种油气化探方法: ㈠.水文地球化学法。水文地球化学法简称水化学找油,主要研究油气盆地内地下水中所有元素、离子、分子和气体的均衡状况、有机质、微生物及各种元素的同位素的含量与本身结构;研究各种元素在地质历史时期中迁移富集的规律;研究地下水成分的形成及变化特征,阐明不同类型水的成因;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在石油的生成、运移、富集和破坏的作用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阐明油气藏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通过水化学成分预测有利的含油气地区。 水化学找油的目的,就是揭示含油气盆地内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以及各种化学元素与同位素在一定条件下的分散和集中的基本规律,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整理

社会研究:以一种经验得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得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得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得科学得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方法(以经验性、实证性为特征)就是各门社会科学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就是社会科学区别于哲学等具有思辨色彩得人文科学得重要标志之一。 社会研究得根本目得:形成与产生有关社会世界得系统得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所生存得世界得理解。 社会研究得基本特征:研究主题(研究所涉及得现象领域或范畴)就是社会得,而非自然得;方式就是经验得、非思辨得;研究得问题就是科学得、非判断得。 社会研究得困难:人得特殊性;研究得干扰性;社会现象得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得制约;保持客观性得困难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社会研究过程得逻辑与研究得哲学基础,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得就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得原理、原则与方法得体系; 实证主义方法论:应该对社会世界中得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得探讨。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得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研究过程就是可以重复得。研究方式上,定量研究就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得最典型特征。 人文主义方法论:充分考虑人得特殊性,考虑到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得差别,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得主观性。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就是人文主义方法论得典型特征。 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得具体形式或研究得具体类型。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依赖于对事物得测量与计算,用数字与量度来描述,而不就是语言文字;发展迅速;认识论基于实证主义范式;逻辑过程就是演绎得;“价值无涉”、“价值中立”;常常就是用来进行理论检验得;研究方式上强调研究程序得标准化、系统化与操作化 定性研究:依赖于对事物含义、特征、隐喻、象征得描述与理解,用文字描述现象,而不就是数字与度量;发展遭到阻碍;认识论基于人文主义范式;逻辑过程就是归纳得;事实与价值无法分离;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与研究手段得灵活性、特殊性。 (具体见P13) 通常把社会研究得具体方法划分为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与文献研究。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得元素或特定得语言,构成一项具体得社会研究区别于其她社会研究得明显特征。 调查研究:描述一个大得总体状况,探讨不同变量之间得相关关系 实验研究:探索与证明两个变量之间得因果关系 实地研究:定性研究方式,深入理解特殊得社会现实,以及在提炼与建构理论方面发挥作用 文献研究:探讨那些既不会引起研究对象任何反应,又就是其她方式在时间与空间上无法达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 (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科学与社会研究 1.1 复习笔记 一、科学 1.科学的含义及主要性质 (1)科学的含义 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科学的三个主要任务是描述、解释和预测失误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科学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客观的、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的结合,即科学是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①科学知识所说明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物,而不是某个具体现象或特殊事件。 ②科学研究是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 (2)科学的主要性质 ①系统性。科学理论是一种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体系。 ②因果决定论。科学假定,事物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因果关系,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表现为概率的形式。 ③普遍性。科学的对象与科学结论是普遍的。 ④开放性。任何科学知识都只是相对真理。 ⑤实证性。科学研究要依靠经验观察与验证等实证方法,无法被实践检验的知识称不上

科学。 ⑥客观性。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则尽可能地排除了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使科学发现具有客观性。 ⑦明确性。科学研究都是针对具体事物,并且是以明确的操作化方式进行的。 ⑧社会性。科学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 2.科学的功能 (1)技术功能。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使人类摆脱了对于物质世界的被动地位。 (2)学术功能。科学是一种探索未知、发现真理、积累知识、传播文明、发展人类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3)社会功能。科学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它首先是通过技术革命间接地、不自觉地对社会产生影响,然后是通过思想革命直接地、自觉地促进社会变革。 3.科学的发展 (1)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与分类; 第二阶段是对自然界的运行机制或规律的认识; 第三阶段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的认识。 (2)当代科学在发展问题上面临着三个重大问题: ①科学与文化的分离; ②科学方法的局限; ③社会制度的制约。

化探方法

地球化学找矿应用方法简介 1.偏提取法→深穿透法金→属活动态测量法→水提取法: 1.1.超微细粒金:在勘查地球化学中,通常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只能检测到单体粒径为75μm 粒径(200目)的金。粒径<5μm的超微细粒金又分成微粒金和粒径<1μm的胶体金,胶体金再进一步细分为亚微米金和粒径<0.1μm(100nm)纳米金。当自然金单体粒径<0.000144μm(0.144nm)时则称之为离子金。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岩石、土壤还是水系沉积物中,其<5μm的超微细金约占30%~90%之多。并且,胶体金有很强的活动性,极易与其它物质结合,特别是纳米金已经具有了非同寻常的类气体等性质。这一发现为化探样品采集、分析方法改进以及金由深部向地表迁移机制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粗粒金在化学上的稳定性与粒径<74μm的细粒金特别是超微细粒金在物理和化学上的活动性是导致金的表生存在形式复杂多变的主要原因。 1.2.金的表生存在形式:金在表生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自然金颗粒、水溶形式金、胶体金、不溶有机物结合金、吸附和可交换金、氧化物包裹金、硫化物包裹金、碳酸盐包裹金、石英硅酸盐晶格中的金、水中悬浮物金、气体中或气溶胶体金、微生物中的金以及各种动物、植物中的金。其中,超微细金、水溶性盐类、胶体金、络合物金、不溶有机物结合金或吸附金、铁锰氧化物膜吸附金、黏土矿物表面吸附金或黏土矿物层间可交换金等表生存在形式在土壤中表现了很强的活动性。金的表生存在形式有赖于地球化学景观。王学求等(1996)在川西北若尔盖草原覆盖区的A 层土壤中发现了大部分金以有机质保护的胶体形式存在。在以上诸多存在形式中,除铁锰氧化物膜吸附金、黏土矿物表面吸附或黏土矿物层间可交换金等外,其余形式金均可用水提取方法将金提取出来。 1.3.偏提取法:传统的偏提取技术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其基本原理是用弱的溶剂去提取特定的相态,并通过测定赋存在该相态中呈离子态或化合态的金属元素含量来达到强化异常的目的。近年来,该方法倍受国内外勘查地球化学家的青睐,在测定各种活动态金属方面不断获得改进。随着高灵敏度分析技术的出现,为适应金矿勘查的需要和寻找更深矿体的目的,一系列改进的偏提取方法应运而生。我国学者王学求等提出新的偏提取方法即金属活动态提取法考虑了大量<5μm的超微细金的特殊处理,以防其特载体被破坏后再次被胶体等新的载体吸附而不能转入溶液。 1.4.深穿透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找矿目标的变更,一些能够有效探索数百米之下的化探方法逐渐出现。如瑞典Kristansson等(1982)提出的地气法、美国Clarke等(1990)提出的酶提取法、澳大利亚Mann等(1995)提出的活动金属离子法、前苏联的电地球化学法以及我国学者王学求等(1989)提出的金属活动态法和地球气纳微金属测量法。所谓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正是从着眼于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复习.整理版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1.试述定量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第一讲) 答:定量研究的作用:①揭示事物内在规律;②预测事物发展趋势;③做出决策 定量研究的意义:①已有的量化研究可以让我们估测某一个影响因素的大小;②量化研究使我们在不同的“理论”之间得以检验;③淘劣存优;提出新的关注问题;④“非政治化”2.社会研究以外的知识来源有哪些?(第二讲) 答:权威、传统、常识、媒体神话、个人经验。 3.为什么社会研究总是比其他方法来得高明?(第二讲) 答:因为,比起其他方法,社会研究是个更讲求结构、组织和系统的过程。从其他方法得到的知识经常是对的,但是根据研究而来的知识,更可能是正确的,并且只有比较少的错误。 4.个人经验常犯的四大错误是什么?(第二讲) 答:过度概化:这发生在当你握有某些你相信的证据,然后假设这些证据也适用于其他的状况时; 选择性观察:这是发生在当你特别注意某些人或事,并且根据他(它)们的特性进行概括时;过早妄下判断:发生在当你觉得掌握了全部的答案,因而不再需要倾听、向外寻找信息或是提出质疑之时; 光环效应:光环效应是指我们根据我们所肯定的或崇拜的事物,做出过度概括。(需要记住定义) 5.执行一项研究计划涉及哪些步骤?(第二讲) 答:1、选择主题。2、聚焦问题。3、文献述评。4、研究设计: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什么资料? 5、分析资料:借助什么社会统计模型? 6、解释发现。 7、撰写报告:研究背景、研究方式与过程和研究发现。 6.社会研究当中通常会遇到哪些困难?(第三讲) 答:人的特殊性;研究的干扰性;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保持客观性的困难。 7.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第三讲) 答: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 8.什么是测量?测量的四要素分别是什么?(第四讲) 答:测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 四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 9.有效测量法则的条件是什么?(第四讲) 答: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 10.测量有哪四个层次?四种测量尺度在数学性质上有何不同?(第四讲) 答: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四种测量层次的数学特性总结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笔记(精编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 解释的过程。 北大2001<简>: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1)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2)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它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 四种主要研究法: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分类: <1>根据研究目的: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 <2> <3>根据调查范围: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4>其他分类: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3)具体方法与技术: 包括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 资料分析方法(数据资料:统计方法、数理方法模拟法;文字资料: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 其他技术手段和工具。 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方法论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得具体方法和技术。 统的知识。特征: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与客观的、可实证的知识体系的结合。也就是说,是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4、科学三任务:描述、解释和预测事物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5、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性的方法获取知识。 6、科学的性质: 科学知识的性质:(1)系统性;(2)因果决定论;(3)普遍性;(4)开放性。 科学研究的性质:(5)实证性;(6)客观性;(7)明确性;(8)社会性。 7、科学的功能:技术、学术和社会功能。 8、操作化:对假设中的概念作出具体定义。 9、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 (2)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3)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 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来探索真理的理性认识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