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复习学案

人教版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复习学案
人教版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复习学案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叫种群。

种群概念中的内涵:

(1)两个要素:“同种”即同一物种的生物。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总和”不等于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同种个体之间相互联系表现出个体不具有的特征。个体只能具有性别、

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时空限制。

(3)两个方面:进化观点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态观点看——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2.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①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变动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凡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方法一:样方法

(1)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比较小的动物

(2)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3)样方大小的选取:草本植物:1m×1m;灌木:5m×5m;乔本:10m×10m。

(4)取样方法:

①点状取样法

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左下图所示,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

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右下图所示,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1 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5)计数原则。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各小组计数都要如实,不能多报或少报。

注意: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6)调查误差分析。对调查对象认识不准,统计偏差;样方的数目、大小不统一;调查地段种群分布不均匀;计数时对各生长期的个体统计不全。

方法二:标志重捕法

(1)使用范围:动物(活动范围比较大的)

(2)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3)计算公式: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4)标志重捕法的适用条件

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分布均匀;

②未标志个体和被标志个体都有同样被捕获的机会; ③调查期中没有迁入和迁出;

④调查期中没有新个体的出生和死亡 (5)操作注意事项:

①标志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伤害; ②标志不能过分明显;

③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6)计算公式

m

n

M N 重捕的标志个体数再次捕获个体数初次捕获标志数个体总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

①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若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若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若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不变 。

因此,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的直接参数。

③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 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占该 种群 个体总数的比率,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的直接参数。 (4)年龄组成

①年龄组成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②分析图中A 、B 、C 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并思考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关系。

A B C

由此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分析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该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是决定种群密度的次级参数。

(5)性别比例:

①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②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奶牛等。象海豹等群体动物。

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蜜蜂、蚂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③性别比例的应用:农业生产上,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

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④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是决定种群密度的次级参数。

3.空间特征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

(2)举例:如农作物的均匀分布、杂草的散乱分布和瓢虫的集群分布。

小结--种群数量特征的相互关系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1.构建种群增长模型

(1)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2)数学模型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3)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建立数模→检验或修正

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②提出合理的假设——→

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4)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①数学方程——精确但不直观

②曲线图——直观但不精确

2.种群增长曲线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①定义:在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

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大致呈“J”型。

N=Nλ,在数学模型中这种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

②数学模型:t

t0

倍。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N 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种群的数量是一年前数量的倍数。

③产生原因/产生条件:

a.理想条件;

b.实验室条件;

c. 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

d.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阶段;

e.无环境阻力状况。

④特点:种群数量指数型增长

“J”型曲线无K值.

种群增长率:不变,是一定值。

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①含义:指在自然资源和空间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呈“S”型。

②产生原因:有限的环境。

③特点:有k值

种群增长率: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种群增长速率:刚开始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1/2K值后下降

④K值:即环境容纳量,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a、K值不是个固定值。

b、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是最多的,而且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

所以是对资源利用的最佳时间。

⑤“S型增长曲线”的K值与K/2在实践中的应用

K/2(达到最大增长率): a.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在杀灭害虫同时应降低有害动物的环境容纳

量如:灭鼠后,防止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这样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

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

b.有利于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被捕种群的数量保持在K/2水

平(既能使人们获得最大生物资源,又能使生物资源保持可持续增长)。如:

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这样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K(环境容纳量):降低K值,改变环境条件,使之不适合有害生物的生存

保护K值,保证有益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还有利于对濒危动物的拯救和恢复。

3.“S”型增长曲线的开始部分是“J”型增长曲线吗?

答案是否定的。(1)“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是随种群密度而下降,而“J”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是始终保持不变的。(2)“J”型增长曲线是一种理想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种群迁入的是一个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理想环境,迁入后种群数量马上就会呈指数形式增长,不存在适应过程;而“S”型增长曲线的前段是种群对新环境的一个适应阶段。

4“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比较

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

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有限

种群增长率不变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刚开始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

1/2K值后下降

K值(环境负荷量)无K值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曲线形成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加

3.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因素

(1)影响因素:

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

(2)研究意义

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物种的拯救和恢复。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

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环境资源和空间有限,酵母菌呈“S”型增长。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该实验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重复实验。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的目的是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稀释菌液。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

2.实验流程

分装:分别将10 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1、 2、3 号试管中。

接种:分别将等量酵母菌接种到3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混合均匀。

培养与取样计数: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 d。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将盖玻片放在计数板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到计数板小方格内,显微观察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菌种数,已知小方格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算出培养液体积,换算出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3.基本技术要求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结果的记录最好用记录表,表格如下:

(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5)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6)计算10 mL菌液的数量。

2.“J”和“S”型曲线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增长速率

(1)种群增长率和种群增长速率都是反映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改变多少的参数,但实质不同。

种群增长速率指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值(即曲线的斜率),即dN/dt,有单位(如个/年等)。种群增长率指在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量占初始数量的比例,是一个百分比,无单位。

例如,某一种群的数量在某一单位时间t(如一年)内,由初数量No(个)增长到末数量Nt(个),则这一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计算分别为: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Nt-No)/No×100%(无单位)

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Nt-No)/t(有单位,如个/年)

第3节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概念的内涵:

①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②由于种间关系而形成了生物群落,所以,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并非简单的机械的组合。

(3)研究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群落物种造成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数量上: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的丰富度。

其规律为:热带→两极:物种多样性减少

海拔高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少

随水深加深:物种多样性减少

②性质上: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不同。森林群落占优势的是乔木;草原群落中则是草本植物,一

般用群落中的优势种为群落命名。

3.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概念: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互利共生: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易错辨析

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

种内斗争是种内关系,发生在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竞争是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例如,在农田中,相邻的作物植株之间会发生对阳光、水分、养料的争夺,这就属于种内斗争而不是竞争。

捕食与竞争的区别

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而发生的斗争现象,而且两种生物生活习性越相似,竞争就越激烈。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强调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特别提醒:①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关系。

②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③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

(2)空间结构

①垂直结构: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a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如森林中的垂直结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b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可以说,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c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有阳光、温度、食物和溶氧量等。原因:阳光的利用、食物、温度等。

意义:一方面避免了相互竞争的概率,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另一方面,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②水平结构:群落在水平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的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

5.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第4节群落的演替

1.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说明:演替过程中的代替是优势种地位的取代。

(2)群落演替的特点

①可预测性:演替是群落组成想着一定的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

②不可逆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过程。

③稳定性:演替的最终结果是稳定状态。因此,演替并非一个无限持久的变化过程。

在此,我们要认识进化演替的方向:物种→多样化;营养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

(3)演替的过程:入侵定居阶段→竞争平衡阶段→相对稳定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稳定阶段获得环境条件是很重要的,例如水是限制灌木→森林阶段的关键因素。而对于进化演替第一阶段——入侵阶段是最长最慢的。

(4)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植物繁殖体的散布即植物不断进行繁殖和迁移。

③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使它们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④人类活动的干扰。

2.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举例:在火山岩、沙丘、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来就有生物群落或曾经被生物占据过的地方发生演替,又称次级演替。

弃耕的农田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林。

举例: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等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活动方式:

不合理的方式:

①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利用。如过度放牧、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对某些野生生物的过度采猎等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和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围湖造田等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都可能导致生物群落衰退,甚至完全荒漠化。

②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工业废渣、废气等,都会导致生物群落衰退。

③外来物种的引入。在适宜条件下,外来物种会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迅速成为优势种,破坏原有群落

的稳定性,使本地物种生存空间变小,甚至影响到本地物种生存,使生物群落退化。

合理方式:

①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

②人类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

(2)影响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为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明确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以提高林草覆盖率。

第四章 代数式复习学案

第四章代数式复习学案 【知识框架】 【知识点】 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 1、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1)代数式:代数式是由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 (3)代数式的分类 2、_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整式。 ①单项式:由或的相乘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 母也是单项式,如,5 a。 ·单项式的系数:单式项中的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对于给出的单项式,要注意分析它的系数是什么,含有哪些字母,各个字母的指数分别是什么。 例: 2 3 2 a b -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_。 ②多项式:几个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的幂: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所以我们就根据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来 命名一个多项式。如: 42 321 n n - +是一个四次三项式。

·对于给出的多项式,要注意分析它是几次几项式,各项是什么,对各项再像分析单项式那样来分析 例:245643a a -++是_______次________项式。 3、同类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同类项. 要会判断给出的项是否同类项,知道同类项可以合并.即x b a bx ax )(+= +,其中的x 可以代表单项式中的字母部分,代表其他式子。 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就要掌握两个条件: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① 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______; ②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③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4、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 (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括号前是____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____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_______. (2)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习题

高一生物第四章练习题 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2.(2015·四川)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3.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右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 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 ) A.1和2可分别表示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B.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2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 D.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4.(2015·广东)图1表示在一个10 ml的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的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菌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 .可用数学模型N t =N 0λt 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 .K 值约为120 000个 5.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B .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C .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D .将M 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 只鹿中有m 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 ×n m 只 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对实验所得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没有振荡试管就吸出试管底部的培养液计数,所得数据会偏大 B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打开电灯,所得数据会偏小 C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草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数据会偏大 D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车前草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所得数据会偏大 7.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复习)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 【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及迁出率 A.①③⑤B.②④ C.②④⑤D.③⑤ 【解析】①中全部“牛”及②中全部“鱼”包含有许多种牛或鱼,超出“同种生物个体总和”的范畴因而不属于一个种群。③为单位空间中的“同种个体总和”,应属一个种群。④中决定种群密度的应为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及迁出率。 【答案】D 2、如图表示某一生物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劳,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话,出生率等于死亡率。K/2时增长率最大,因此在稍大于K/2时开始捕捞可以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答案】C 3、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而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不是同一物种。群落是由一个区域内的全部种群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D 4、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总结资料

精品文档 种群和群落 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如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中的全部蒲公英是一个种群。 2.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的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3.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可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可以用哪些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分别适用对象是什么? (P61、62、68、75)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掌握计算和误差分析)用血球计数板记数法:微生物(如培养液中的酵母菌) 5.样方法中草本植物取样的大小一般是1m×1m。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计算所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取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6.种群数量J型增长的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t No为种群起始数量,Nt为t年后种群数量,Nt=Noλλ为种群数量为前一年的倍数,即 J型 增长的公式:种群增长倍数。λ不是增长率,增长率为(λ-1)。J型增长的条件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无K值。 自然界中存在这种增长方式,通常发生在一个种群新迁入一个适宜的新环境后开始一段时间内。 7.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和J型增长曲线的比较: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 值。 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值就会变小。 8.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9.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 10.生物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群落的特征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即水平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 垂直结构表现为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表现为群落常呈镶嵌分布。 森林群落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植物又可以给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教学教材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 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种群密度(最基本)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2、种群特征增长型 年龄组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b、调查方法: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出生率、死亡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增大。 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衰退型:幼年个体较少,而中老年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减小。 c、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 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3、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J型增长” a、数学模型:(1)(2)曲线(如右图) 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S型增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曲线中注意点: (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 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K/2处增长率最大。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 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 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 重要意义。 二、群落的结构 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比较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 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 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 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 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 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 性变化 地衣;大豆与 根瘤菌 寄生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 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 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 得更好 蛔虫与人;噬 菌体与被侵 染的细菌 时间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导学案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学案 教学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3、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4、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观察动物(猪羊)的心脏结构。 教学重难点:描述心脏的结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途径。 知识梳理: 阅读课本50页至71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在我们身体内,也有着一个繁忙的运输系统(系统),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来自肺部的、迅速运往,同时将细胞产生的及时运走。 2、阅读51页至54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成分: 血浆 血液功能: 3、阅读课本56至59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血流的管道—血管 1)心脏位于,在,大小。2)心脏是一个主要由组成的的器官。 3)心脏分四腔,分别是、、、。左心房与

血管相连,左心室与血管相连;右心房与、血管相连,右心室与血管相连。 4)心脏四腔的关系是:左心房与左心室、右心房与右心室,左右两侧的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它们的作用是。 5)从心脏壁的特点来看:心房的壁比心室的壁,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这些特点与它们输送血液的功能相适应。 6)心脏的每一次心跳经过→→三个过程。62页5、体循环的途径:血液由左心室→→→→ →最后汇集到→。 肺循环的途径:血液由右心室→→→ 流回。 由此可知,体循环是血液从出发回到,肺循环是血液从出发回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6、阅读课本69页至70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ABO血型系统,将人的血液分为型、型、型和型。 2)不同血型的血液相遇,便会发生。 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 1、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下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承上启下之篇。在前面三章学习个体这一层次的生命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转换视角,从宏观、群体水平来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与本质,即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来研究生命,不断丰富对自然界生命系统的多层次性的认识。种群也是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通过本节的学习,对种群的概念﹑特征具有明确的认识,为群落﹑生态系统及人类与环境等生态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还注重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通过亲历实地或模拟实验等活动来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引入思路是:从问题出发,落脚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在呈现种群的特征这一内容时,从“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让学生尝试、模仿的操作。 本节的内容教学是按照教材顺序安排的,采用先授课后进行探究活动的模式。本案例的设计针对课堂授课部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并进而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及保护措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做演示实验让学生探讨如何估测一类事物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种群密度;种群的几个特征以及他们是怎样影响种群密度的;种群的空间特征。 第2课时:探究活动——用样方法调查操场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入】生命科学的研究是多层次的。在分子水平,我们从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中找到了生命现象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在个体水平,研究发现生物能通过自身的各种调节作用来维持稳态,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各项生命活动。从本章开始,我们要在群体水平,也就是要从种群和群落的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 【PPT】蚂蚁一起找食物、狼群捕猎、狮子猎杀小野牛等图片。 【讲述】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一定的群体,相互影响,共同生活。其中我们把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PPT】分析下列说法所描述的是不是一个种群: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某集市上卖的全部的同种白菜。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整理知识分享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5年8考)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年龄组成 ?? ? ?? ?? ? ??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加 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 种群密度 (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3.种群的空间特征 (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 ?? ? ??均匀分布型:如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 随机分布型:如田野中杂草的分布 集群分布型:如瓢虫的空间分布 4.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1)“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2)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的比较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对象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 能力弱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调查 程序 注意 事项 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①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 ②标志物对所调查动物生命活动无影响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统计图 (2)曲线图和柱形图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曲线图 柱形图 (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 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1)针对“样方法”

课题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复习课

课题: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复习课 【课型】复习课【授课人】十三中李国莲【授课时间】2010年10月12日 一、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方面: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阐明群落的演替。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的影响。 能力方面: 1、解决本章相关的图表问题,提升理解分析能力。 二、教学设计 1、知识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结构; () () () () () () () () () ) () ) ) () () ) ) 2、查漏补缺,解决平时存在的问题:(汇总该班学生平时检测中的错误让学生纠错) 题目:写出一个种群的实例: 群落的物种结构 群落的空间结构 演替的类型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演替的影响

答案:①、池塘里的鲤鱼; ②、蜜蜂家族;③、动物园里的所有猴子; 题目: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包括:答案:五点取样法(植物)标记重捕法(动物); 题目:生物的种间关系包括:答案:寄生(石头和苔藓)、寄生(蛔虫)、寄生(细菌或病毒)、竞争(羊和狼)、寄生(根瘤菌和根)竞争(同一片草地上的狗尾草争夺阳光和生存空间); 题目:写出一个群落的例子: 答案:①、池塘里的的所有生物、植物及细菌;②、海洋里的所有生物;③、一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 ④、海洋里的鱼及植物、微生物 ⑤、一个草原上的动物和植物;⑥、海底的所有生物; 题目:种群的特征中:答案:(环境)预测种群密度;(天敌)影响种群密度; 题目:年龄组成包括:答案:幼年型、成年型、老年型。 3、典型例题剖析,归纳总结解题规律与方法: ①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关系: 捕食 互利共生 竞争 竞争 ②、下图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 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________。 (2)种群置于有限制 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4)当我们迁入刚建的新村美居,可恶 的老鼠也一同悄悄“潜来”,它们咬坏衣物、偷吃 粮食、 毁坏家具、传播疾病……对其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中, 请从a 、b 曲线的理论上存在的条件,推测有效灭鼠 的措施___________,降低环境___________量,使鼠 群的___________曲线变化,转变成___________。 4、反馈检测:课本85页自我检测题 5、反思总结:从本章开始,我们是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的变化规律, 不仅获得了种群和群落的基础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种群也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种群 数量 种群数量 种群数量 种群数量

初中物理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二) 中考复习导学案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二) 中考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日期 【学习目标】 1、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能画出光路图;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措施; 4、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 【重点难点】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相关作图;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课前预习】 1、设计三种方案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⑴ ⑵ ⑶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⑴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 ⑵凹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 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⑵从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⑶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4、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 ⑵指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 ⑶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5、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 6、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顶角/底面)偏折。 7 物距u 成像性质像距v 应用 二个点 U=f U=2f 三个范围 U>2f f<U<2f U<f 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时,物距减小,像距,像;物距增大,像距,像。 是物体成缩小像还是放大像的分界点,是物体成倒立实像还是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8、近视眼镜是镜,远视眼镜是镜。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与镜片焦距的大小关系 是。 9、远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眼;近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是眼。 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镜的作用 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10、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镜,其焦距,目镜是镜,其焦距,最后所成 的像是;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是镜,其焦距,目镜是镜,其 焦距,最后所成的像是;显微镜的物镜是镜,其焦距, 目镜是镜,其焦距,物体先经物镜成一个像,这个像再经目镜 成一个像。 【合作探究】 1、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点, 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2)小莉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若要使烛焰 成像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的实像, 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大致在,其目的是。 (2)小周在如图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在凸透镜不 动情况下,在光屏上成一个更小的像,她应当把蜡烛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生物的个体。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的数量特征) 数量特征 年龄结构 2、种群的特征性别比例 空间特征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 标记个体数M×重捕个体数n 种群数量N 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公式: (1)条件: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 ●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 (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 增长曲线” 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足,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

二、群落的结构 1、生物群落的概念:课本P71(注意关键词)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 (2) (3) 3、种间关系:,,, 3、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不同。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4、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三、群落的演替 1、初生演替: (1)定义: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原生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例如在、、上发生的演替。 (2)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 (1)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2)例如在发生的演替。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 。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3、生态系统的结构 (1)成分: 等 :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主要是各种动物 :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

种群和群落(复习课)说课稿

种群和群落(复习课)说课稿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种群和群落(复习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种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一些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这也是我们的教学重点,本身概念不难理解,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课文中介绍了两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主要是用来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在用样方法作调查时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比较强、活动范围比较大的动物。种群的这四个特征也不是没有联系的,其实都是围绕种群数量这个核心来讲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际调查种群密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根据本章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考试要求的具体内容和复习要点,确定以下复习目标:

2、复习目标: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掌握样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3)通过种群密度调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了解种群的概念,使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和变化发展、相互联系、统一整体等观点。通过了解种群特征,对学生进行适应、整体等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并注意联系人类种群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 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学生是教师教学对象的主体,他们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对学习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以下是我对我校学生学情的分析。 三、学情分析 .学生整体定位:我校学生学习状态不理想。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知识基础: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定认识,但掌握不牢固不系统,部分知识点已经遗忘,不能举一反三。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整理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考点一种群的特征(5年8考) 对象 活动范围大、活动 的动物 能力弱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1.种群的概念 调查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程序 2.种群的数量特征 ①随机取样 注意①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②标志物对所调查动活动无影响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加 年龄组成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不变种群密度(2)曲线图和柱形图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3.种群的空间特征 曲线图 (1) 含 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均匀分布型:如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 随机分布型:如田野中杂草的分布 (2)类型 柱形图 集群分布型:如瓢虫的空间分布 4.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1)“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 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2)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的比较

对“样方法”

①须做到“随机”取样。 ②须把握取样方法——长方形地块“等距取样”,方形地块“五点取样”。 增长模型 ③需分别计数并最终求平均值。 ④须把握如下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 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 前提条件 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 生物制约制约 K值有无无K值有K值 种群 增长 (2)针对标志重捕法 ①须牢记估算公式:N 初捕数 ×N 再 捕数 N 总=N 再捕中 标记数 ; 率 变 化 ②善于快速确认估算值与“实际值”间的误差:由于再捕中标志者位于分母上——若初捕放归后某些原因致分母增 种群 大(如标志物影响其活动),则估算值偏小;反之,若某些原因致分母减小(如因初捕受惊吓,不易被再捕,因标志物 增长 致其更易被天敌捕食等),则估算值将偏大。 速率 ③明确标志重捕法的关键点 变化 a.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b.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 c.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 适用范围实验条件下或理想条件下自然种群 的正常生理活动。d.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考点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应用(5年12考)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 联系 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 5.研究方法构建数学模型。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 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调查某地乌鸦连续2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思考: 6.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7.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 (1)前4年种群数量应为增大、减小还是基本不变?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复习

高一生物导学案16————种群和群落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2014-5-6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种群和群落概念的理解(不要死记,要知道判断) 【针对训练】 1、在一棵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 知识点二: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最基本特征)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⑴样方法:适用于调查___________,取样原则__________,计算求平均值 ⑵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_______。计算方法:两个较大数相乘除以较小的数。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3、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4、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应用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使其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属于生物防治) 【针对训练】 2、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3、下面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牛是一个种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及迁出率 A.①③⑤ B.②④C.②④⑤D.③⑤ 知识点三:种群增长的两大曲线:曲线和曲线

2、环境容纳量:在 的情况下,一定 中所能维持的种群 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 。 【针对训练】 4( ) A .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 .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 .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 .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知识点四: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物种组成 (1)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 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一般来说,越靠近__________,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2、种间关系 技巧:顶点在前 或先变化的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针对训练】 5、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 .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 C .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D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 增长 率 时间

必修三第四章复习学案

高一生物复习学案3——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班级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生长素 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光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弯曲部位:__________________ 请画出胚芽鞘有无光照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无光照有光照 2、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由部位产生。 3、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分布在 4、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针对训练 1、对燕麦胚芽鞘做如下图所示处理: 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都用单侧光照射。 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生长弯曲情况:1, 2, 3, 4, 5, 6, 7, 8, (2)如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它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2、对胚芽鞘进行如下图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 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 A.←↑→↑B.←↑↑→ C.→↑→↑D.→↑←↑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机理:促进细胞 2、作用特点:两重性 ①低浓度生长,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 ,幼嫩细胞敏感性衰老细胞。②高浓度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3、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①顶端优势: a.现象:优先生长,受到抑制。 b.原因: ____________。 c.解除措施: _________。 ②除草剂,其中2,4—D就是利用双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而单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高而制成的,故可在单子叶作物中除去双子叶杂草。 针对训练 1、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 的增加A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 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 两重性 2、如下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C的范围内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宜浓度, 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 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的浓度,因 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 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 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知识点三、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激素概念:(来源,作用含 量.) 2、其他植物激素 主要合成部位主要作用 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促进,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和

种群和群落知识点整理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5年8考 )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年龄组成?????????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加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种群密度 (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3.种群的空间特征 (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 ?均匀分布型:如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随机分布型:如田野中杂草的分布集群分布型:如瓢虫的空间分布 4.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1)“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2)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的比较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统计图 (2)曲线图和柱形图 (3)各图示共性及判断技巧 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 (1)针对“样方法”

①须做到“随机”取样。 ②须把握取样方法——长方形地块“等距取样”,方形地块“五点取样”。 ③需分别计数并最终求平均值。 ④须把握如下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 (2)针对标志重捕法 ①须牢记估算公式:N 总=N 初捕数×N 再捕数 N 再捕中标记数 ; ②善于快速确认估算值与“实际值”间的误差:由于再捕中标志者位于分母上——若初捕放归后某些原因致分母增 大(如标志物影响其活动),则估算值偏小;反之,若某些原因致分母减小(如因初捕受惊吓,不易被再捕,因标志物 致其更易被天敌捕食等),则估算值将偏大。 ③明确标志重捕法的关键点 a.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b.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 c.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 的正常生理活动。d.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考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应用(5年12考 ) 1.研究方法 构建数学模型。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3.种群数量增长的“J ”型曲线和“S ”型曲线 调查某地乌鸦连续2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思考: (1)前4年种群数量应为增大、减小还是基本不变? (2)第9年调查乌鸦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何种类型?为什么? (3)图中第4年和第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是否相同?图中显示第8年种群数量最少,对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