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心得体会

标题 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心得体会
一说到管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去管理别人,但我想要说的,其实最重要的管理恰恰是如何管理好自己。我们只要粗略地回顾一下那些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的深遂思想,无一不体现着对自我管理的深刻认识。你比如,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要自我管理吧。庄子的“乘物以游心”,表明的是自己想要到达的境界,还是说的自我管理吧。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还是说的自我管理吧,只不过过于苛刻罢了。 4月26日,清华大学周教授给我们全区在职大学生村官做了“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远程教育专题讲座。 今天这个时代,到处充满了诱惑,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时候,人之所以苦恼,并不是在于没有选择,而是在于选择太多。我曾收到过这么一个关于选择的短信,这是一个朋友给我出的一个心理测试题,大家也可以跟我一起想一想,你的答案是什么? 说是你要带着五种动物去穿越一个原始森林,这五种动物是 大象、孔雀、猴子、狗、老虎。因为森林里危险重重,你不可能把这五种动物都带着走出森林,现在,你必须依次放弃,请问,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顺序放弃呢? 如果大家对这个题目有兴趣,我请大家把自己的答案记下来。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收到朋友的短信后,我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是,首先选择放弃孔雀,接下来依次是猴子、狗、老虎和大象。不知道大家和我答案一样的有多少。我的朋友收到我的短信回复后,给我回了一段话,这段话说 果不出我所料,你也首先放弃孔雀。知道孔雀代表着什么吗?孔雀代表着你的爱人和伴侣。而猴子代表的是你的孩子,狗代表你的朋友,老虎代表的是你对权力和金钱的渴望,大象代表的是你的父母。这个问题的答案意味着,在困苦的环境中,你会首先选择放弃什么,由此看看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实话,收到朋友的回复,我惊呆了,我怎么会选择最先放弃孔雀呢?因为我觉得孔雀是在困难环境中最不能给予我帮助的动物。后来,我把这个测试题又转发给几个朋友,无一例外的是跟我一样,他们都首先选择放弃孔雀,知道我公布的答案后,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有的甚至很愤恨,觉得出这个题目的人是不是别有用心。直到有一天,我又把这个题目出给一个很资深的朋友,他思考了很久以后给 ……""1541…… 更多相关 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心得体会实施心理疏导 给力幸福人生如何加强村官自我管理的讨论车间安全自我管理亮点事迹材料管理者自我管理讲座心得

体会企业管理者自我管理讲座心得体会职工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关于建立楼院自我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为幸福人生而读书职业经理人的自我管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自我管理中立志修身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 浅谈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谈谈青年干部的自我管理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意思是说,子路愿意将车子、马、衣服和被子与朋友一起共享,即使用坏了,也不会遗憾,没有遗憾自然也不会有抱怨了。“悔”的意思就是后悔,我们经常讲无怨无悔,可见悔与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哀是悲哀,《论语》中谈到的哀多与死亡有关,所以感受也比怨要深刻。戚是哀戚,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说小人心里总是觉得别人欠他似的,心里有点闷,不太高兴。 再说说“耻”。与怨相对,“耻”也可分为强的和弱的两个方向。耻往强的方向发展,就是有耻。有耻会怎么样呢?按孔子的说法,叫“知耻近乎勇”,意思是说知道耻辱的人是勇敢的。耻往弱的方向发展,就是无耻,无耻会怎么样呢?无耻会导致什么都不怕,什么都干得出来。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说,君子要敬畏天命,敬畏地位品行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天命关乎信仰,大人关乎社会规范,圣人之言关乎思想权威。一个人有了这些敬畏,信仰就会有所皈依,行为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在此基础上活着,生活才会觉得有目的,人生才会感到有意义,一切的事业感、成就感,才会油然而生。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些敬畏,这些信仰、规范和中心,那就会恣意妄为,无视社会思想和行为规范,见利忘义,无所不为,无恶不作,因而是非常危险的。大家看到现在社会上为什么会屡屡出现诸如三聚氰氨牛奶、苏丹红咸蛋,出现“范跑跑”、“躲猫猫”等匪夷所思的事件,喊出“我爸是李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等“豪言壮语”,归根到底,我认为,是这些人没有耻辱感,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什么法律啊、制度啊、规定、情理啊,一切都可以搞定,所以什么都无所畏惧。这也是大家经常感叹为什么感叹今不如昔,高唱着要“梦回唐朝”的原因。有很多人讲,中国古代是没有宪法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很同意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的观点,那就是,坚决反对这种说法,中国古代不仅有宪法,而且还执行得非常好,这个宪法,就是孔子的《论语》,而这个宪法的纲,我认为就是“三畏”。 孔子之所以提出“怨”和“耻”,是希望人们做到无怨和有耻。怎样做到无怨呢?孔子的给出的方法很

简单,就是读诗。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当理想追求无法实现时,人人难免会怨天尤人。这时候,多读读诗可能就可以帮助我们提振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冷静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与人相处,可以帮助我们消解怨气,因为在诗中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怀才不遇的人,想想我们的境况还远未到那个程度。以此来求得心理的平衡。当然,这只是孔子自己的想法,现在还有没有效得靠大家自己去体验。 其实,孔子这个人,一生是充满波折的,终其一生,他不如意的时候要比如意的时候多得多。但是,孔子不愧为大思想家,能够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调整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受挫后,心里也是闷闷不乐,后来,听说老子的名声后,专门到洛阳向老子讨教。老子听完孔子的诉苦后,说了这么一段话,说你恍恍惚如丧家之犬,苦苦寻求你所谓的理想十二年都不得,那是当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献的,那么,人们就没有不把它奉献给君王的。停了一会,老子又说,听说富贵的人用钱财送人,有学问的人用言辞送人,我不算有学问的人,孔丘啊,看你大老远的来,我还是送给你几句话吧给你吧,希望你记住 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蘽而行。意思是说,有机会的时候你就快马加鞭,好好干一番事业,没有机会的时候,你就修身养性,归野山林吧。老子说完这些话后,不再言语。孔子怅然若失,思考良久以后说了一句话 “吾今见老子,其犹龙邪!”,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从这里来的。回到曲阜后,孔子一改过去比较失落的心情,乐哈哈地开始广收门徒,著书育人,成为了儒学的开山圣祖。 当然,我们今天讲形势不好的时候,就归野山林。其实,并不是让大家自甘放弃,而是要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这8个字很关键,出自黄石公送给张良的那本《素书》。关于这8个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这里也就不展开讲了。 刚才,我们着重说了一下孔子是怎样认识情绪的,又是怎样排解自己的情绪的。归结起来,就是要做到无怨有耻,而做到无怨有耻的方法,就是读诗。但是我们都知道,孔子的《论语》贯穿始终的,不是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只是告诉你判断对错的标准。你比如,父母在,不远游。你看,他只说父母健在的时候,你要尽孝,所以不要远游。这是告诉你孝的标准,并没有说你远游不对。特殊情况下,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也可以远游啊。但是要做到什么呢?要做到“游必有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告诉父母你在

哪里,免得他们牵挂啊,这也是讲的孝的标准。同样,不同的情绪也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在当今时代,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依据对情绪的处理方式不同,我们可以把人分为三种,他们都有自己对应的标准,大家可以给自己或周围的人评判一下,看自己或者他们属于什么样的一个类型。 第一, 是自控型。说白了,就是我的情绪我作主,可以掌控和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绝不会轻易受外境环境的影响。历史上的一些大家均是如此,你比如,《世说新语·雅量》记载 东晋的名相谢安,在取得事关东晋命运的淝水之战大胜后,他弟弟谢玄从淮上把报捷的文书送到了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报喜,当时,谢安正在下围棋,看到书信后,又继续下棋。这时与他下棋的人坐不住了,焦急地问情况怎样,谢安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小儿辈大破戝”,然后招呼着继续下棋,一副大将风度。 第二, 是漂浮型。就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在情绪中浮浮沉沉。这方面的典型该算是林黛玉了,看到风把花吹落了,也要怜伤半天,感叹“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种人,因为缺乏自控情绪的能力,因此需要很长时间来摆脱情绪影响,以至做事的效率不可能太高。 第三,是无所谓型。这种人知道自己的情绪,但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逆来顺受,选择了承受而不去改变,以至表现出来要么很兴奋,要么很忧郁。大家如果看过《堂·吉诃德》,肯定记得这个骑着马,到处找风车决斗的怪人,虽然屡经别人的嘲笑,屡受挫折,也不为所动。他有一句名言 我知道我是谁。这句话说得很生动,因为知道自己是谁,要么不愿改变,要么我什么也改变不了,所以那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一特定阶段,都会明显地表现出其中的一种情绪特征。但也不是不能改变的,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特别在经历某些意外事件后,人的情绪类型都有可能发生较大改变。我们讲管理情绪,并不是说那种情绪类型好还是不好,而是要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使其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我们时刻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好好享受生命的每一天。那么,我们怎样做到对情绪的有效管理呢?这里向大家推荐六种方法。 一是运动。在运动中,我们需要按照规则来操作,比如,踢足球、打篮球等集体运动都是很好的方式,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可以让自己很容易从不快中解脱出来。当然,单个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等也是很好的方式,但是要给自己设定好目标、调整好呼吸,否则,可能造成动力不足、注意力不够集中从而

难以很快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的问题。 二是听音乐。音乐是无声的语言。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在品味优美旋律的同时,会忘记原有的不愉快,让情绪随着音乐的情境起伏。人是不能活得太现实的。音乐恰好给你们提供了这么一个途径。一些经典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比如《命运交响曲》、《海顿小夜曲》本身就是音乐大师心灵旅程的杰作,聆听这些优美的音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