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客流特征分析

北京地铁客流特征分析
北京地铁客流特征分析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4, 3, 51-56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9597553.html,/journal/mse

https://www.360docs.net/doc/c9597553.html,/10.12677/mse.2014.31B009

Analysis of Beijing Subway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Kai W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Email: 12125247@ https://www.360docs.net/doc/c9597553.html,

Received December 2013

Abstract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of China is developing rapidly, but there is no standard for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We need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 data of Beijing which constructs early domestic rail line. The passenger information helps u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law of rail transit in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laws of passenger flow in the early and late pe-riods. It also helps us to better grasp the growth pattern of passenger flow of rail transit which i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Keywords

Beijing Subway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北京地铁客流特征分析

王凯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Email: 12125247@ https://www.360docs.net/doc/c9597553.html,

收稿日期:2013年12月

摘要

我国轨道建设处于急速发展期,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客流预测的标准或规范,这就需要分析国内轨道建设较早的北京市轨道线路的运营资料,这些客运资料有助于我们在客流预测中把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成长的规律,尤其是初期、远期的客流发展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适合我国国情的轨道交通客流成长规律。

关键词

北京地铁客流;特征;分析

1. 北京地铁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北京地铁已开通运营的线路达到了8条,包括1号线,2号线,5号线,8号线(奥运支线),10号线,13号线,机场快轨,八通线。运营线路总里程200多公里,共有123座运营车站,日客运量400万人次左右。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汇总和统计,课题组对北京地铁网络各条线路客流量、时空分布特征、乘客出行特征等客流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北京地铁客流规律和变化趋势。

从第一条地铁建成后的30多年里,北京运营的地铁线路只有2条。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近十年来,北京地铁客运量迅速增长,北京地铁从2000年至2009年日客运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从119万发展至390万。这个客流成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为:

2000年~2004年,八通线开通前,日均客流量在130万/日以内;2005年~2007年,五号线开通前,日均客流量在200万/日以内;2007年~至今,五号线、十号线投入运营,日均客流量约400万人次[1]。

2. 北京客流特征分析

2.1. 客流时间分布特征

2.1.1. 时间分布曲线

轨道交通客流的时间分布,是和城市居民出行时间的规律性分不开的。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变化,轨道交通小时客流量在一天内呈驼峰形分布,有两个高峰期,上午上班上学形成早高峰,下午下班放学形成晚高峰,其他时间段则是客流平峰期。轨道交通分时断面客流量的一系列数据,就反映了小时客流量在一天内的分布变化规律[2]。

图1中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平日早、晚高峰明显,其中早高峰出现在7:30~8:30,晚高峰出现在17:30~18:30。全网早高峰小时系数13.6%。早晚高峰时段占全日客流量比高达54%;周末乘客进站分布较为均衡,曲线走势平缓,没有明显的早高峰,晚高峰出现在17:00~18:00。但较平日来说则缓和了很多。

从图2可以看出,平日各线早、晚高峰出现时间略有不同。八通线、1号线、5号线早高峰出现的时间较2号线和13号线早,晚高峰13号线和八通线出现的时间较其他三条线较晚,这主要由于线路在线网中的位置而决定的,离中心城区越远,与中心城联系越紧密,早高峰出现的就越早,反之则越晚,晚

whole network

图1. 北京地铁全网乘客进站时间分布曲

高峰亦然,13号线早高峰出现的较晚可能是由于13号线本线进出站量较多(主要是由于西段就业量较大)、虽然线路总长较长,但作为出行特征较为明显的分为东西两段,每段则较短、站数较少等原因造成的。

2.1.2. 早、晚高峰小时系数

从表1可以看出,北京地铁早高峰小时系数普遍较高,各线都在12.8%以上,全网为13.61%,说明北京地铁主要服务对象还是通勤出行,通过各线早高峰小时系数比较,可以看出13号线最高,达到16.07%,其郊区线特征明显,2号线最低,符合中心区环线地铁的特征;晚高峰相对早高峰要平和一些,全网晚高峰小时系数平日为12.18%,周末仅为8.76%,各线之间差别较小,其中地铁八通线晚高峰小时系数最小。

2.2. 客流空间特征分析

2.2.1. 早高峰乘将量

1) 地铁1号线

由图3可以看出,地铁1号线早高峰小时乘降量较大的主要是起点站和换乘车站,乘降量最大的为复兴门站,为2.98万人次/小时,其中以下车为主,下车量为1.83万人次/小时,苹果园、复兴门、东单、建国门、国贸、大望路、四惠、四惠东等8个车站,车站数量占1号线车站数的35%,而其乘降量占到

Figure 2. Curve: Beijing metro line passenger station time distribution (weekdays)

图2. 北京地铁各线乘客进站时间分布曲线(平日)

Table 1. Beijing Metro Line ferial early, late peak coefficient table

表1. 北京地铁各线平日早、晚高峰系数表

早高峰(7:30~8:30) 晚高峰(17:30~18:30)

早高峰进站客流量全日进站客流量早高峰系数晚高峰进站客流量全日进站客流量晚高峰系数1号线128657 1002144 12.84% 117654 1002144 11.74% 2号线119849 933709 12.84% 112086 933709 12.00% 5号线68255 479415 14.24% 59123 479415 12.33% 13号线64963 404206 16.07% 56831 404206 14.06% 八通线27346 185177 14.77% 20162 185177 10.89%

全网409070 3004651 13.61% 365856 3004651 12.18%

了全线的64.2%,乘降量最小的车站为天安门西站,仅为817人次/小时。

2) 地铁2号线

由图4可以看出,地铁2号线早高峰小时乘降量较大的主要是换乘车站,乘降量最大的为西直门站,为3.23万人次/小时,其中上、下车量基本相等,西直门、复兴门、崇文门、建国门、东直门、雍和宫等6个换乘车站,占2号线车站数33%,而其乘降量占到了全线的63.1%,乘降量最小的车站为和平门站,仅为0.42万人次/小时,较地铁1号线均匀。

3) 地铁13号线

地铁13号线早高峰乘降量较大的主要是换乘车站以及与回龙观地区周边车站,乘降量最大的为西直门站,为2.86万人次/小时,其中以下车量为主,为1.66万人次/小时,立水桥、东直门、霍营、回龙观、龙泽、西直门等6个车站,占13号线车站数的38%,而其乘降量占到了全线的60.5%,乘降量最小的车站为芍药居站,仅为0.13万人次/小时。

4) 全网车站分类统计

Figure 3. Curve: Beijing Metro Line 1 morning peak (7:30-8:30) of each station by drop volume

survey

图3. 北京地铁1号线早高峰(7:30~8:30)各站乘降量调查

Figure 4. Curve: Beijing Metro Line 2 morning peak (7:30-8:30) of each station by drop weight

distribution investigation

图4. 北京地铁2号线早高峰(7:30~8:30)各站乘降量分布调查

从全网来看,早高峰小时不同乘降量分段统计车站个数比例分布,小时乘降量以5000~10000人次/小时的车站居多,有33个,占到全部车站数量的35.48%,其次为2000~5000人次/小时的车站,有27个,占29.03,2万人次/小时以上的有8个车站,占8.6%,且全部为换乘车站,其中3万人次/小时以上的仅有西直门一个,占1.08%,见图5。

2.2.2. 断面调查

从周一到周五来说,各线各日早高峰出现的位置和呈现的特征基本一致,而各线之间断面分布特征对比有所不同,下面以各线出现最高值的断面流量为对象分析各线的早高峰断面特征。

1) 地铁1号线

地铁1号线最大断面出现在西向东方向军事博物馆与木樨地站之间,西向东方向在复兴门至公主坟之间形成高断面区间,小时流量都在3.6万人次左右,而且在复兴门站以西各站,方向不均衡性明显,而在复兴门以东地区,由于是北京城区的中心,双向较为均衡,都在2.5万人次左右。

2) 地铁2号线

地铁2号线最大断面出现在外环和平门和宣武门之间,约为3.3万人次/小时,由于地铁2号线是位于市区中心的环线,其方向不均衡性不明显,而且各段断面差别不大[3]。

3) 地铁13号线

地铁13号线是回龙观、天通苑两大居住区与市区联系的主要交通走廊之一,从地铁13号线线位上看,明显以回龙观和霍营为界分成东西两段,两段分别呈现出明显的郊区线特征,但西段明显较东段断面大,最大断面出现在东直门到西直门方向的上地至五道口之间,达到了约2.7万人次/小时。

3. 北京地铁客流特点

1) 规模:客流总量较大。北京地铁全网日均客流总量约为400万人次/日,全网平均日客流强度为

2.18万人次/公里。就各线客流强度来说,最大的为2号线,高达到4.06万人次/公里。

2) 构成特点:换乘比例较高(全网换乘比例43%),刷卡进站比例高。从地铁5号线开通、单一票制票价等政策的实施以来,北京地铁网络初具规模,网络效应初步显现,乘客换乘系数普遍较高,全网乘客平均换乘系数达到了1.74次,全网换乘比例达到了43%。

3) 时间分布特征:高峰小时系数较高,通勤出行为主(早高峰全网13.61%)。北京地铁早高峰小时系数普遍较高,各线都在12.8%以上,全网为13.61%,说明北京地铁主要服务对象还是通勤出行。各线比较,13号线最高,达到16.07%,其郊区线特征明显,2号线最低,符合中心区环线地铁的特征[4]。晚高峰相对早高峰要平和一些,全网晚高峰小时系数平日为12.18%。周末没有明显的早高峰出现。

Figure 5. Morning peak hours of different bus subsection

Statistics Station number scale map

图5. 早高峰小时不同乘降量分段统计车站个数比例图

4) 空间分布特征:高峰小时各站乘降量差别较大,断面流量较高,方向不均衡明显,高峰供需矛盾明显。北京地铁各线早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地铁1号线达到了3.6万人次/小时。北京地铁高峰小时最大满载率都超过了100%,各条线路在高峰小时最大断面都是超载运行,北京地铁需要在高峰时段提高运力、协调公交和地铁的关系等方面多管齐下,以保证乘客安全的情况下提高地铁服务水平。

5) 乘客出行特征:平均乘距、换乘次数较大。地铁作为一种高成本、高效率的快速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各方式间,应该是起到骨干作用,以吸引长距离出行乘客为主,通过调查,北京地铁乘客在地铁网络中乘距平均约为12公里,说明乘客选择地铁出行以明显的长距离为特点,地铁在交通网络中的骨干作用初步显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郭学琴(2008)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3, 73-79.

[2]刘剑锋, 罗铭(2012) 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分析与启示. 都市快轨交通, 3, 1-5.

[3]段卫静, 陈艳艳等(203) 北京地铁4号线客流特征分析. 都市快轨交通, 1, 37-40.

[4]张成等(2006)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4, 20-25.

地铁客流规律的分析

摘要 轨道交通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缓解交通压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近些年,地铁的建设发展迅速。在地铁运营网络中,换乘站的作用不可忽略,然而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安全问题是地铁运营应考虑的首要问题。地铁大客流安全疏运涉及运营组织和行人动力学等诸多因素。论文以大连地铁西安路换乘站为研究对象,在对换乘站的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该换乘站客流的组成规律及时间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客流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找出了影响客流的关键因素。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探讨在大客流环境下的客流组织方案及其在突发环境下的应急管理对策。最后本文提出,地铁单位应在客流高峰期间增加列车、缩短发车时间,防止候车站台出现大客流情况,并加强对突发大客流信息的收集,及时做好运营调整,组织工作人员疏散客流。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可为国内外地铁换乘站的客运组织及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换乘站客流组成客流密度应急管理

ABSTRACT Rail transit has played a huge role in urba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rail transit has effectively ease traffic pressure.In recent years,metro'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very rapid.In the metro operations network,the role of the transfer station can not be ignored.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in traffic,safe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o be considered subway operation. Safe transportation of large passenger flow in metro system involves a number of factors including 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pedestrian dynamics, etc. This paper is study by Dalian Xi'an Road subway interchange s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ansfer station's actual investigation,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transfer station's composition rule and time pattern of passenger. The paper finds out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o the passenger and find out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of passenger. Traffic organization schemes in large passenger environment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measures in emergency environment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results of the survey.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 that metro train units should increase train during the peak passenger flow and shorten the time of departure,prevent waiting platform passenger big traffic. Strengthening the collection of sudden large passenger information,in a timely manner to operational changes can evacuate passengers.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conclusion in the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domestic and foreign passenger subway transfer station'spassenger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Transfer station Traffic composition Traffic dens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地铁中的客流分析

地铁中的客流分析 发表时间:2016-11-08T11:57:48.95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作者:栗文泓 [导读] 轨道交通一日内小时客流通常是双峰型,这种规律在国内外轨道交通线路上几乎都是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深圳市地铁集团运营总部客运三分公司深圳地铁 518000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分析的方法: 1 客流分析 1.1 客流的时间分布特性分析 1..一日内小时客流分布特性 轨道交通一日内小时客流随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出行特点而变化,通常是早晨渐增,上班和上学时达到高峰,午间稍减,傍晚因下班和放学又是高峰,此后逐渐减少,午夜最少。因此,轨道交通一日内小时客流通常是双峰型,这种规律在国内外轨道交通线路上几乎都是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反映轨道交通线路分时客流不均衡程度的系数由公式(1-1)计算: 分时客流不均衡系数大于1,趋向于1表明分时客流分布比较均衡,越大表明分时客流越不均衡。当时,表明分时客流的不均衡程度比较大。位于市区范围内的地铁、轻轨线路的值通常为2左右;而通往远郊区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值通常大于3。 2.一日内全日客流分布特征 由于人们的工作与休息是以周为循环周期进行的,这种活动规律性必然要反映到一周内全日客流的变化上来。与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出现时间比较,双休日的早高峰小时出现时间往往推迟,而晚高峰出现时间有往往提前。另外,星期一与节假日后的早高峰小时客流和星期五与节假日前的晚高峰小时客流,都会比其它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小时客流要大。 根据全日客流在一周内分布的不均衡和有规律的变化,轨道交通常在一周内实行不同的全日行车计划和列车运行图,以适应不同的客运需求和提高运营经济性。 3.季节性或短期性客流变化 在一年内,客流还存在季节性的变化,如由于梅雨季节和学生复习迎考等原因,6月份的客流通常是全年的低谷。另外,在旅游旺季,流动人口的增加也会使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增加。短期性的客流激增通常发生在举办重大活动或遇到天气骤然变化的时候。对季节性的客流变化可采用实行分号列车运行图的措施;来缓和运输能力紧张状况。 4.车站高峰小时客流分布特征 车站高峰小时客流是确定车站设备容量或能力的基本依据。车站高峰小时客流分析,首先应确定进、出站高峰小时出现的时间,其次才是分析客流量的大小。此外,还应分析客流的发展趋势,随着轨道交通新线投入运营、既有轨道交通线路延伸,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会发生较大变化。而车站吸引区内在住宅、商业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发展也会是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发生较大的变化。 5.车站超高峰期客流分布特征 为了避免因超高峰期内特别集中的客流而影响乘客不能顺畅地进出车站,甚至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秩序。在确定车站设备容量或能力是有必要适当考虑车站客流在高峰小时内分布的不均衡。车站超高峰期的客流强度可用超高峰系数来反映,它是单位时间内的超高峰期平均客流量与高峰小时平均客流量的比值。超高峰系数一般可取为1.1~1.4。对终点站、换乘站和客流较大的中间站通常取最高限值,而其余车站则可取最低限值。 1.2 客流的空间分布特性分析 1.各条线路客流分布特征 各条线路客流不均衡的决定因素是沿线土地利用状况的不同,而轨道交通线网与接运交通的现状也是各条线路客流不均衡的影响因素。各条线路客流的不均衡包括现状客流分布的不均衡和客流增长的不均衡两个方面,它们构成了整个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分布的不均衡。 2.上下行方向客流分布特征 由于客流的流向原因,轨道交通线路上下行方向的最大断面客流通常是不均衡的。在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路上,早、晚高峰小时上下行方向的最大断面客流不均衡尤为明显。 3.线路断面客流分布特性 在轨道交通线路上,由于各个车站乘降人数的不同,线路上各区间的断面客流通常各不相同,甚至相差悬殊。断面客流分布通常是阶梯型与凸字型两种情形,前者是指线路上各区间的断面客流为一头大,一头小;后者是指线路上个区间的断面客流为中间大、两头小。反映轨道交通线路单向各个断面客流不均衡程度的系数可由公式(1-2)计算: 断面不均衡系数值大于1。趋向于1表明断面客流比较均衡,越大表示断面客流越不均衡。当时,表明断面客流的不均衡程度比较大。位于市区范围内地铁、轻轨线路的值通常小于1.5;而通往远郊区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值可能大于3。 在断面客流不均衡程度较大的情况下,为了运营的经济性,可采用特殊交路列车开行方案。断面客流分布为阶梯型时,可采用大客流

地铁客流与列车发车间隔的优化分析

地铁客流与列车发车间隔的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2T11:04:22.2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顾佳节[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稳定,安全,时间准确的特点,在当今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对缓解交通压力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铁的轨道单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同时间段,不同日期的客流量都有很大差异。为了满足人民日常出行的需要,调度中心要根据客流与载客的实际情况对列车的发车间隔时间进行优化与分析,以提高列车的运 行效率。本文通过对客流量的分析,对地铁发车间隔的优化措施做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地铁客流;轨道交通;行车调整;发车间隔;优化分析;地铁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迅速,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乘客出行的首选,在这样的前提下,地铁的客流量逐年递增,地铁客流量受早晚上班高峰,节假日,天气的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客流量的增多与流量变化的不确定性,时刻影响着地铁的服务质量,给人们的乘车出行带来了不便。本文针对地铁行车间隔的优化与调整做重点的分析与介绍。 一、客流问题对乘坐地铁出行的影响 地铁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轨道交通运输工具,而近年来随着选择地铁乘客的增多,以及早晚高峰与节假日客流的影响,地铁也会经常出现乘车难的问题。图(1)是某市18年3月至7月地铁客流量增长曲线图,可以看出3月到7月客流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年九月二十二日,当日由七条地铁线路,其日流量已经创纪录的达到了六百五十万次,二十二日是中秋小长假的第一天,加上近日台风的影响,大部分市民选择地铁出行。客流量的突然增多,增加了地铁运营的负担,为了缓解运行压力,当天由该市地铁调度指挥中心进行协调与安排,额外增加了双向共五组列车,最终才缓解了当日的交通压力。客流量问题导致了乘客出行的不便,为保证市民的安全,并减少客流带来的影响,必须通过调整地铁发车间隔与发车数量,来解决客流量问题给乘车出行带来的影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乘车需求。 图(1)18年3月至7月某市地铁客流量增长曲线 二、地铁运输过程中的客流量分析 地铁运输过程中客流量主要受时间环境的影响,下面分别对地铁日流量,周六周日流量,节假日流量进行分析:(一)日客流量分析如图(2)某地铁1号线周一客流量图,从全天的流量图可以看出,在清晨7点到9点以及傍晚17点到19点两个时间段是乘客流量最大的时间段,这两个时间段正是早晨上班与晚上下班的时间,其余时间段内客流量平稳,起伏不大,根据该地铁1号线每日的乘客流量分析图,绘制出每月以及全年的地铁客流量分析图,从而掌握该线路全年的日流量。地铁调度中心再根据全年的日流量制定发车间隔计划,提高对乘客的服务质量[1]。

地铁站客流分析

上海地铁锦绣路站客流集散设施研究 摘要以上海地铁锦绣路站站厅层客流集散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客流集散设施的设计规范、车站周边环境的情况及客流的组成与分布,论述了站厅层客流集散设施布局的优缺点,针对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不完善之处,分析了站厅层具体的设施布局图,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实用、经济、可行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改善后的站厅层设施布局图能使客流更为有效的疏散,使车站在现状管理和未来设计上有效改善了客流在集散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锦绣路站;客流组成与分布;客流集散设施;布局图 Studies on Shanghai metro Jinxiu road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Abstract Based on the Shanghai metro JinXiu road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arried hall lay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ses the design flow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raffic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low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layout layer, according to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ocess is not perfect, analyzed the station hall layer of specific facilities layout,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to the optimized,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l and economical and feasible schem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standing room facilities layout diagram can make layer passenger evacuation, make more effective i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management of the design ha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passenger in the process of distributed in question. Key words Jinxiu road station;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assenger flow;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facilities;The layout

北京地铁客流特征分析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4, 3, 51-56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c9597553.html,/journal/mse https://www.360docs.net/doc/c9597553.html,/10.12677/mse.2014.31B009 Analysis of Beijing Subway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Kai W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Email: 12125247@ https://www.360docs.net/doc/c9597553.html, Received December 2013 Abstract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of China is developing rapidly, but there is no standard for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We need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 data of Beijing which constructs early domestic rail line. The passenger information helps u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law of rail transit in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laws of passenger flow in the early and late pe-riods. It also helps us to better grasp the growth pattern of passenger flow of rail transit which i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Keywords Beijing Subway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北京地铁客流特征分析 王凯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Email: 12125247@ https://www.360docs.net/doc/c9597553.html, 收稿日期:2013年12月 摘要 我国轨道建设处于急速发展期,但目前还没有针对客流预测的标准或规范,这就需要分析国内轨道建设较早的北京市轨道线路的运营资料,这些客运资料有助于我们在客流预测中把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成长的规律,尤其是初期、远期的客流发展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适合我国国情的轨道交通客流成长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