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目录

前言 (2)

第一部分调研基本数据 (3)

第二部分调研结果分析 (7)

(一)医师执业环境 (7)

(二)医师的工作压力 (10)

(三)医师的工作时间 (13)

(四)医师收入 (24)

(五)多点执业 (32)

(六)医师健康问题 (36)

(七)医疗暴力 (41)

(八)医维基金 (47)

(九)媒体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48)

(十)医疗责任保险 (49)

第三部分结束语 (52)

鸣谢 (54)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于1999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医师队伍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里程碑。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医患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医患互信受到冲击,医患纠纷及伤医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如此随着改革的推进医疗体制固有的问题逐渐显现,人才短缺导致医师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医师自身健康状况恶化;人事制度改革与薪酬制度改革的迟缓,导致医师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中国医师协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成立的学术性行业组织。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医学科学发展、维护广大医师和患者的

合法权益、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为更准确了解当前医师的执业状况,反映广大医务人员心声,探讨改善执业环境,保障医师和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患互信,中国医师协会分别在2002年、2004年、2009年、2011年和2014年进行了五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为了体现时效性,现将2009年2011年2014年三次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出具《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第一部分调研基本数据

2009年、2011年、2014年三次调研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与当面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共在北京、浙江、福建、广西、山西、湖南、吉林、山东、河南、广东、海南、云南、甘肃等地发放《医师执业状况调查问卷》12683份,回收有效问卷9524份,有效回收率为75.10%。其中2009年3182份,2011年3704份,2014年2638份,三次调研问卷回收率符合统计学要求,现将三次的调研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

三次调研中,2009年的调研未对性别进行分类;参与2011年调研的医师共3704人,其中男性为47.73%,女性为52.27%;参与2014年调研的医师共2638人,其中男性为48.98%,女性为46.02%(二者之和不足100%,原因在于有效问卷中有132份问卷未注明性别但其他项目填写符合要求,故未予剔除)。两次调查的性别比均无显著性差异(附图一)。

附图一:性别分布

2009年和2011年调查结果未对年龄进行分组,参与2014年调研的医师,年龄在25-35岁的人数占51.23%,36-45岁人数占32.53%,46-60岁的人数占16.21%(附图二),中青年是2014年调研的积极参与者。

附图二:年龄分布

2009年和2011年调查结果未对学历层次分析,2014年参与调研的医师的学历层次为大专的医师人数占13.34%,学历为本科的医师人数占47.65%,学历为硕士的人数占27.34%,学历为博士的人数占11.66%(附图三),本科医师参与本次调研的较多。

附图三:学历程度

参与调研的医师职称分布为:2011年初级职称人数占31.42%,中级职称人数占35.77%,副高职称人数占21.33%,正高职称人数占11.48%;2014年初级职称人数占38.06%,中级职

称人数占35.89%,副高职称人数占19.03%,正高职称人数占7.02%(附图四);以初级和中级医师参与较多。

附图四:职称分布

参与调研的医师所在医院级别分布为:2011年,三级医院占71.13%,二级医院占23.45%,一级医院占5.42%;2014年三级医院占59.27%,二级医院占31.25%,一级医院占3.75%,其他医院占5.73%(附图五),两次调研均显示三级医院的医师参与调研的较多,2011年三级医院医师参与调研的比2014年的多,但二级医院医师比2014年的少,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附图五:医院级别分布

参与2011年调研的医师就职医院所在地,城市的占84.48%,县城的占11.33%,乡村的占4.1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一级医院及乡村医院医师参与的比例较低。

第二部分调研结果分析

2009年、2011年及2014年三次调研项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009年主要针对《执业医师法》、医疗纠纷、医师维权、执业环境、医学人文等进行;2011年主要围绕执业环境、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医师工作压力、医师收入等进行;2014年则主要围绕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医师健康状况、医师收入、医师工作压力、医患关系、医维基金等进行,三次调研的结果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现将三次调研综合分析形成本报告。

(一)医师执业环境

医师的执业成本高、风险高、工作强度大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医师的执业环境问题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9年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分析表明,在被调查的医师中,认为医师执业环境“良好”和“一般”的分别为7.44%、28.9%,而选择“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则分别达到39.57%和24.04%。

2011年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对执业环境统计结果显示,近一半(48.51%)的医务工作人员对当时的执业环境不满意,而满意的比例仅为19.02%。为了细化统计数据,2011年对调查问卷做了性别、职称、医院级别、所在地区等不同的分类统计。性别上,男性医师(54.13%)明显比女性医师(43.13%)对执业环境不满意。职称上,级别越高对医疗执业环境不满意比例逐级上升,其中正高级别医务人员不满意的比例最高,为55.47%。医院级别上,一级医院满意程度较低,仅11.46%,还不到三级、二级医院平均满意率(19.84%)的三分之二;医院所在地区上,乡村医院工作人员对执业环境的满意度最低,其中不满意的比例高达59.86%,满意的比例仅为5.44%,满意度还不到城市和县城平均满意度(18.04%)的三分之一。上述数据说明一级医院、乡村医院这种级别较低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师个人成就感不尽如人意,若不加大对基层和乡村医疗机构的投入,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的稳定问题会影响医疗服务下沉目标的实现。

美国某报社举办过一次“在这世界上谁最快乐”有奖征文,排名第一的就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医师。但如果中国的医师幸福感比较令其满意的话,愿意再次选择医师为职业和愿意子女选择医师为职业应当是一个指标。因此多次调研我们都把医师是否希望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作为一项指标。在2009年的调研中,医师愿意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占9.90%,而不愿意的则为62.49%,随子女意愿的占28.11%。

在2011年调研中,医师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的医师占6.83%,而不希望的则为78.01%,无所谓的为15.16%。

在2014年的调研中,医师希望和非常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的占15.69%,而不希望和绝不希望的占64.48%,无所谓的占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