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几何问题解析:圆与扇形问题

小学奥数几何问题解析:圆与扇形问题
小学奥数几何问题解析:圆与扇形问题

小学奥数几何问题解析:圆与扇形问题

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考点:组合图形的面积.

分析:(1)阴影部分的周长等于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的圆的周长与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的圆周长四分之一的和.

(2)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的圆的面积加上,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的面积.

解答:解:阴影部分的周长:

3.14×4+2×3.14×4÷4,

=12.56+6.28,

=18.84.

阴暗部分的面积:

3.14×(4÷2)2+(4×4-3.14×42÷4),

=3.14×4+(4×4-3.14×16÷4),

=12.56+(16-12.56),

=12.56+3.44,

=16.

答:阴影部分的周长是18.84,周长是16.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 奥数专题- 圆与扇形综合 人教版

专项一圆与扇形综合 课前预习 圆与球:跨时代、跨文化的数学故事 这座完美的古代建筑,最基本的设计元素竟然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圆 伫立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座完美的古代建筑,最基本的设计元素竟然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圆。三层汉白玉圆形台基、三层蓝琉璃圆顶大殿,与附近的圆形皇穹宇和圜丘交相辉映,好一片圆美世界! 圆和球还是最实用的图形。宏大如宇宙天体,微小至原子电子,飞转的车轮,滴嗒的钟表……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圆和球,科技的进步也离不开圆和球。 简单中寓深奥。在圆与球简约的外形下,潜藏着无穷的数学奥秘。 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蕴涵着极限思想。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去逐步逼近圆。刘徽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出发,将边数逐次加倍,并计算逐次得到的正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相应的圆周率近似值)。

古希腊数学家称用多边形逼近曲线图形的方法为“穷竭法”,早在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也是用这种方法去计算圆的周长、面积及圆周率的。不过阿基米德最引以自豪的,是他对球体积的计算。阿基米德考虑一个球和它的外切圆柱,以及一个辅助的圆锥,其基本做法是将这些立体分割成无数的薄片,并用力学平衡的方法比较它们的体积,最后求得球体积的正确公式:(R是球半径)。阿基米德的方法可以看成是积分学的先声。无独有偶,在东方,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祖,也是利用球和它的外切圆柱计算出正确的球体积公式。不过与阿基米德不同,祖氏父子考虑的是同一个球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外切圆柱的公共部分(刘徽最先发现该种立体并命名为“牟合方盖”),并运用欧洲学者迟至17世纪才重新发现的不可分量原理推算出这部分立体与其所含内切球的体积之比。祖氏父子的方法与阿基米德的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至于近代微积分的发明,圆和球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知道,在17世纪上半纪微积分酝酿时期,圆面积与圆周率π的计算,曾是那些寻找打开无穷小算法大门钥匙的数学大师们关注的热点。牛顿之前的先行者、英国数学家沃利斯在其代表作《无穷算术》中,用插值法计算1/4圆的面积,并进而导出了无穷乘积表达式 牛顿推广沃利斯的方法而得到了指数可以是分数和负数的二项定理,二项定理在建立微积分算法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在解析几何的发明人笛卡儿手中,圆是他作图求解方程的基本工具。笛卡儿在《几何学》一书中提出的求曲线切线的方法甚至以“圆法”著称,而牛顿正是从研究、改善笛卡儿“圆法”开始踏上制定微积分的漫漫征途。微积分的另一位发明人莱伯尼茨也计算过圆面积及圆周率,他给出了π的无穷级数表达式 饶有意味的是,与牛顿、莱布尼茨差不多同时代的日本“算圣”关孝和,开创了独具一格的“圆理”。他所谓的“圆理”,即指与圆有关的研究,以无穷级数为基础,计算各种曲线与曲面围成的图形之面积与体积,说明当时东方的数学家们也在竭力用圆这把钥匙叩击着微积分的大门。 古希腊“数学之神”阿基米德把球体积推算视为他一生最得意的成果,曾留下遗嘱把球及其外切圆柱的图形刻在他的墓碑上。阿基米德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被罗马士兵杀害,据传当罗马军士冲到阿基米德身边时,这位正在思考数学问题的老人喊出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动我的圆!” 阿基米德死后,罗马军队的主帅马塞吕斯下令为阿基米德隆重建墓,并遵照阿基米德的遗愿,在他墓前竖了一块石碑,墓碑上刻着的正是那不朽的图形—球及其外切圆柱。记载着阿基米德球体积计算的羊皮书手稿,历经千年尘封后终于重见天日,被誉为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而轰动一时。

六年级奥数圆与扇形完整版

圆与扇形 考点、热点回顾 五年级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由它们形成的组合图形的相关问题,这一讲学习与圆有关的周长、面积等问题。 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c d π=或2c r π= 2s r π= 半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c r d π=+ 212 s r π= 扇形的周长、面积: 2360a c d r π= + 2360 a s r π= 如无特殊说明,圆周率都取π=3.14。 典型例题: 例1、如下图所示,200米赛跑的起点和终点都在直跑道上,中间的弯道是一个半圆。已知 每条跑道宽1.22米,那么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面多少米?(精确到0.01米) 分析与解:半径越大,周长越长,所以外道的弯道比内道的弯道长,要保证内、外道的人跑的距离相等,外道的起点就要向前移,移的距离等于外道弯道与内道弯道的长度差。虽然弯道的各个半径都不知道,然而两条弯道的中心线的半径之差等于一条跑道之宽。

设外弯道中心线的半径为R,内弯道中心线的半径为r,则两个弯道的长度之差为 πR-πr=π(R-r)=3.14×1.22≈3.83(米)。 即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面3.83米。 例2、有七根直径5厘米的塑料管,用一根橡皮筋把它们勒紧成一捆(如左下图),此时橡皮筋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由右上图知,绳长等于6个线段AB与6个BC弧长之和。将图中与BC弧类似的6个弧所对的圆心角平移拼补,得到6个角的和是360°,所以BC弧所对的圆心角是60°,6个BC弧等于直径5厘米的圆的周长。而线段AB等于塑料管的直径,由此知绳长=5×6+5×3.14=45.7(厘米)。 例3 、左下图中四个圆的半径都是5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直接套用公式,正方形中间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不太好计算。容易看出,正方形中的空白部分是4个四分之一圆,利用五年级学过的割补法,可以得到右上图。右上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原图相同,等于一个正方形与4个半圆(即2个圆)的面积之和,为(2r)2+πr2×2=102+3.14×50≈257(厘米2)。 例4 、草场上有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关闭着的羊圈,在羊圈的一角用长30米的绳子拴着一只羊(见左下图)。问:这只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 分析与解:如右上图所示,羊活动的范围可以分为A,B,C三部分,

小学奥数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小学奥数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二年级奥数知识点分类: 一、运算符号类 二、规律填数类 三、规律画图类 四、年龄问题类 五、间隔问题类(含植树问题及智力计数) 六、周期问题类 七、有序思考类 八、时钟问题类 九、推理及思维训练类(包含算式类) 十、和差问题类 十一、和倍问题类 十二、差倍问题类 十三、一笔画类 十四、移动变换类 十五、智力趣味类(包含巧切西瓜) 十六、鸡兔同笼类 十七、盈亏问题类 十八、应用类(含数量关系、重叠问题、) 三年级奥数知识点分类: 一、计算类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本知识,也是学好奥数的基础。能否又快又准的算出答案,是历年数学竞赛考察的一个基本点。三年级的计算包括:速算与巧算、数列规律、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的和等。 二、应用题类 从三年级起,大量的奥数专题知识都是所有年级所有竞赛考试中必考的重点知识。学生们一定要在各个应用题专题学习的初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1)和倍、差倍问题: 用线段标识等方法揭示这两类问题中各种数量关系,和倍问题:小数=和÷(倍数+1)。三、差倍问题: 小数=差÷(倍数-1) (2)年龄问题: 教授解决年龄问题的主要方法:和倍、差倍方法;画图线段标示法。 (3)盈亏问题: 介绍盈亏问题的主要形式 (双盈、双亏、一盈一亏) 分配总人数=盈亏总额÷两次分配数之差。 (4)植树问题: 总长、株距、棵树三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总长=株距×段数,封闭图形:棵数=段数不封闭图形:

两头都栽:棵数=段数+1 两头都不栽:棵数=段数-1 一头栽一头不栽:棵数=段数 (5)鸡兔同笼问题: 介绍鸡兔同笼问题的由来和主要形式,揭示鸡兔同笼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假设法(6)行程问题: 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追及时间=距离÷速度差。 (7)周期问题 (8)还原问题 (9)归一问题 (10)体育比赛中的数学、趣题巧解几何类 三年级学校的学习中就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图形求周长和面积了,那么在奥数中图形问题涉及到的是巧求周长、巧求矩形面积数论类 现在三年级也开始涉及到了数论了,是比较简单的能被2、3、5整除的性质、奇数和偶数、余数与周期问题。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分类: 1.圆周率常取数据 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5×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2.常用特殊数的乘积 125×8=1000 25×4=100 125×3=375 625×16=10000 7×11×13=1001 25×8=200 125×4=500 37×3=111 3.100内质数: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4.单位换算: 1米=3尺=3.2808英尺=1.0926码 1公里=1000米=2里 1码=3英尺=36英寸 1海里=1852米=3.704里=1.15英里 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平方里=0.3861平方英里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讲义圆和扇形(供参考)

4cm 4cm 13、六年级数学复习:阴影部分面积 姓名 例题选讲: 例1、求下列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结果保留2位小数) (1) (2)、求出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3)、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D B 例2、已知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BEFG 的边长分别为2cm 和3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3、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的边长分别为10厘米和12厘米。B、C、E在一直线上,GE 是以C为圆心,CE为半径的一条弧,联结AE、AG,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4、如图,一个半圆与一个圆心角为45度的扇形重叠在一起,扇形的一条半径与半圆O的直径AB重合,另一条半径BC与半圆弧相交于点D。已知AB=4cm,OD和AB垂直,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5、如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分别以四条边为直径画半圆,构成一个四叶图, 求这个四叶图的周长和面积。 例6、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求出这个花瓣形状的阴影部分的面积。

cm BC AC AB CAB 2,,90===∠ 4cm 【即时检测】 1、求出下列图形中空白部分的面积。 2、 求出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 (2) (3) (4)

3、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精确到0.1cm ) 4、求下图阴影部分周长与面积(单位:厘米) 【拓展题】 1、现在有四根半径为5厘米的圆柱形物件,为了方便运输,准备用绳子捆绑在一起,横截面如图所示, 如果要求物品的两端各用一根绳子绕三圈,并留出20厘米长打结,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绳子。 6cm 10cm 6

小升初数学-圆与扇形

与圆和扇形的周长、面积相关的几何问题,将所求的对象进行适当的移动、分割或拼补以简化计算是常用的方法. 1.如图17-1,有8个半径为1厘米的小圆,用它们的圆周的一部分连成一个花瓣图形,图中的黑点是这些圆的圆心.如果圆周率π取3.1416,那么花瓣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如下图,添上部分辅助线,有花瓣的面积为4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面 积加上4个的面积减去4个的面积,即加上 31 441 42 ?-?=个半径为1的圆的面积. 所以花瓣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4×2×2+1×1×1 7π≈16+3.1416=19.1416平方厘米. 2.如图17-2,一套绞盘和一组滑轮形成一个提升机构,其中盘A直径为10厘米,盘B直径为40厘米,盘C直径为20厘米.问:A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周时,重物上升多少厘米?( π取3.14.)

【分析与解】 A 顺时针转一周时,C 顺时针转12周,同轴的B 也顺时针转1 2 周,从而绳索被拉动的距离等于B 的半个圆周长即π×20≈62.8,这时重物应该上升去1 2 ×62.8=31.4. 所以重物上升31.4厘米. 3.图17-3为一卷紧绕成的牛皮纸,纸卷直径为20厘米,中间有一直径为6厘米的卷轴.已知纸的厚度为0.4毫米,问:这卷纸展开后大约有多长? 【分析与解】 将这卷纸展开后,它的侧面可以近似的看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度就等于面积除以宽.这里的宽就是纸的厚度,而面积就是一个圆环的面积. 因此 纸的长度 ()22 3.1410093.1410 3.1437143.50.040.04 ?-?-?≈ ≈==纸卷侧面积纸的厚度(厘米) 所以,这卷纸展开后大约71.4米. 4. 如图 17-4,大小两圆的相交部分(即阴影区域)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4 15 ,是小圆面积的3 5 .如果量得小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大圆半径是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 小圆的面积为2525ππ?=,则大小圆相交部分面积为325155 ππ?=,那么 大圆的面积为422515154ππ÷=,而2251515422 =?,所以大圆半径为7.5厘米. 5.如图17-5,在18×8的方格纸上,画有1,9,9,8四个数字.那么,图中的阴影面积占整 个方格纸面积的几分之几?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11圆与扇形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案—11圆与扇形 本教程共30讲 圆与扇形 五年级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由它们形成的组合图形的相关问题,这一讲学习与圆有关的周长、面积等问题。 圆的面积=πr2, 圆的周长=2πr, 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圆周率都取π=3.14。 例1如下图所示,200米赛跑的起点和终点都在直跑道上,中间的弯道是一个半圆。已知每条跑道宽1.22米,那么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面多少米?(精确到0.01米) 分析与解:半径越大,周长越长,所以外道的弯道比内道的弯道长,要保证内、外道的人跑的距离相等,外道的起点就要向前移,移的距离等于外道弯道与内道弯道的长度差。虽然弯道的各个半径都不知道,然而两条弯道的中心线的半径之差等于一条跑道之宽。 设外弯道中心线的半径为R,内弯道中心线的半径为r,则两个弯道的长度之差为

πR-πr=π(R-r) =3.14×1.22≈3.83(米)。 即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面3.83米。 例2有七根直径5厘米的塑料管,用一根橡皮筋把它们勒紧成一捆(如左下图),此时橡皮筋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由右上图知,绳长等于6个线段AB与6个BC弧长之和。将图中与BC弧类似的6个弧所对的圆心角平移拼补,得到6个角的和是360°,所以BC弧所对的圆心角是60°,6个BC弧等于直径5厘米的圆的周长。而线段AB等于塑料管的直径,由此知绳长=5×6+5×3.14=45.7(厘米)。 例3左下图中四个圆的半径都是5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直接套用公式,正方形中间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不太好计算。容易看出,正方形中的空白部分是4个四分之一圆,利用五年级学过的割补法,可以得到右上图。右上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原图相同,等于一个正方形与4个半圆(即2个圆)的面积之和,为(2r)2+πr2×2=102+3.14×50≈257(厘米2)。 例4 草场上有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关闭着的羊圈,在羊圈的一角用长30米的绳子拴着一只羊(见左下图)。问:这只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

五年级奥数春季班第7讲-圆与扇形进阶

第七讲圆与扇形进阶 模块一、基本图形面积求法: 方中圆:正方形面积:圆面积=4:π;圆中方:圆面积:正方形面积=π:2. 例1.(1)下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①所在是弯角与②所在的弓形的面积分别是、。(π取3.14) ① ② 解:正方形的边长为2,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是4,圆的半径是2,所以四分之一的圆的面积π. 所以圆角①的面积是4?π=0.86;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所以弓形②的面积是π?2=1.14. (2)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为2,则①所在是弯角与②所在的弓形的面积分别是、。(π取3.14) ① ② 解:正方形的面积是2,所以扇形面积是=1.57,所以圆角①的面积是2?1.57=0.43; 2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所以弓形②的面积是1.57?1=0.57. 例2.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结果保留π) 解:正方形的面积是100,正方形内有一个四分之一的圆,圆的半径是10,四分之一圆的面积是25π,所以阴影中的圆角的面积是100?25π, 有外面的大圆的面积是50π,阴影中小弓形的面积是大圆面积减去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所以两个弓形的面积是2× 1 4×(50π?100)=25π?50, 于是阴影部分的面积=100?25π+25π?50=50. 例3.(1)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三角形 ABC 的面积=30,AB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 1 解:(1)阴影部分面积=长方形面积?扇形?圆角, 大长方形面积=4×6=24, 扇形是四分之一个圆,扇形面积= 1 4 ×π×16=4π, 圆角面积=正方形面积?四分之一圆=16?4π,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24?4π?16+4π=8. (2)在一个边长为 6 的正方形内,分别以正方形的三条边为直径向内作三个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为多少平方厘米?(π= 3.14) 解:(2)下面的阴影是半圆,上面的阴影是两个圆角,它的面积等于半个正方形的面积?半个圆的面积,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半个正方形的面积= 1 2 ×62=18. 例 4.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为直径做半圆,这三个半圆交出两个月牙形区域(阴影部分), 则这两个阴影面积之和为 。 B 5 12 A 13 C 解: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等于三角形 ABC 面积+AB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 BC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AC 为直径的半圆面积。 5 25 ? π ? ( )2 = π , 2 2 8 1 1 1 3 169 BC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 ? π ? 62 = 18π ,AC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 ? π ? ( )2 = 2 2 2 8 π , 所以阴影部分面积=30+ 25 169 π + 18π - π =30. 8 8 例 5.已知三角形 ABC 是直角三角形,AC =4cm ,BC =2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 (π 取 3.14) B D B A C A C

小学奥数数论专题知识总结

数论基础知识 小学数论问题,起因于除法算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1.能整除:整除,因数与倍数,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公因数与公倍数,分解质因数等; 2.不能整除:余数,余数的性质与计算(余数),同余问题(除数),物不知数问题(被除数)。 一、因数与倍数 1、因数与倍数 (1)定义: 定义1: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定义2:如果非零自然数a、b、c之间存在a×b=c,或者c÷a=b,那么称a、b是c的因数,c是a、b 的倍数。 注意: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关系,缺一不可。(a、b是因数,c是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①最小的因数是1,第二小的因数一定是质数; ②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第二大的因数是:原数÷第二小的因数 (3)完全平方数的因数特征: ①完全平方数的因数个数是奇数个,有奇数个因数的数是完全平方数。 ②完全平方数的质因数出现次数都是偶数次; ③1000以内的完全平方数的个数是31个,2000以内的完全平方数的个数是44个,3000以内的完 全平方数的个数是54个。(312=961,442=1936,542=2916) 2、数的整除(数的倍数) (1)定义: 定义1:一般地,三个整数a、b、c,且b≠0,如有a÷b=c,则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或a能整除以b。 定义2: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整数b(b≠0),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a≥b) (2)整除的性质: 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c也能被b整除。 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3)一些常见数的整除特征(倍数特征): ①末位判别法 2、5的倍数特征:末位上的数字是2、5的倍数。 4、25的倍数特征:末两位上的数字是4、25的倍数。 8、125的倍数特征:末三位上的数字是8、125的倍数。 ②截断求和法(从右开始截) 9(及其因数3)的倍数特征:一位截断求和 99(及其因数3、9、11、33)的倍数特征:两位截断求和 999(及其因数3、9、27、37、111、333)的倍数特征:三位截断求和 ③截断求差法(从右开始截) 11的倍数特征:一位截断求差 101的倍数特征:两位截断求差 1001(及其因数7、11、13、77、91、143)的倍数特征:三位截断求差

小学奥数教程之圆与扇形计算题.

研究圆、扇形、弓形与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组合而成的不规则图形,通过变动图形的位置或对图形进行分割、旋转、拼补,使它变成可以计算出面积的规则图形来计算它们的面积. 圆的面积2πr =;扇形的面积2π360n r =?; 圆的周长2πr =;扇形的弧长2π360 n r =?. 一、跟曲线有关的图形元素: ①扇形:扇形由顶点在圆心的角的两边和这两边所截一段圆弧围成的图形,扇形是圆的一部分.我们经常说的12圆、14圆、1 6 圆等等其实都是扇形,而这个几分之几表示的其实是这个扇形的圆心角占这个圆周角的几分之几.那么一般的求法是什么呢?关键是360n . 比如:扇形的面积=所在圆的面积360n ?; 扇形中的弧长部分=所在圆的周长360n ? 扇形的周长=所在圆的周长360 n ?+2?半径(易错点是把扇形的周长等同于扇形的弧长) ②弓形:弓形一般不要求周长,主要求面积. 一般来说,弓形面积=扇形面积-三角形面积.(除了半圆) ③”弯角”:如图: 弯角的面积=正方形-扇形 ④”谷子”:如图: “谷子”的面积=弓形面积2? 二、常用的思想方法: ①转化思想(复杂转化为简单,不熟悉的转化为熟悉的) ②等积变形(割补、平移、旋转等) ③借来还去(加减法) ④外围入手(从会求的图形或者能求的图形入手,看与要求的部分之间的”关系”) 板块、曲线型旋转问题 【例 1】 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是6厘米,在一条直线上将它翻滚几次,使A 点再次落在这条直线上,那么A 点在翻滚过程中经过的路线总长度是多少厘米?如果三角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在滚动过程中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结果保留π) A B B C A 【考点】曲线型旋转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例题精讲 圆与扇形

五年级奥数圆与扇形(二)教师版

五年级奥数圆与扇形(二)教师版 圆的面积2πr =;扇形的面积2π360n r =? ; 圆的周长2πr =;扇形的弧长2π360 n r =?. 一、跟曲线有关的图形元素: ①扇形:扇形由顶点在圆心的角的两边和这两边所截一段圆弧围成的图形,扇形是圆的一部 分.我们经常说的12圆、14圆、1 6 圆等等其实都是扇形,而这个几分之几表示的其实是这个 扇形的圆心角占这个圆周角的几分之几.那么一般的求法是什么呢?关键是360 n . 比如:扇形的面积=所在圆的面积360n ?; 扇形中的弧长部分=所在圆的周长360n ? 扇形的周长=所在圆的周长360 n ?+2?半径(易错点是把扇形的周长等同于扇形的弧长) ②弓形:弓形一般不要求周长,主要求面积. 一般来说,弓形面积=扇形面积-三角形面积.(除了半圆) ③”弯角”:如图: 弯角的面积=正方形-扇形 ④”谷子”:如图: “谷子”的面积=弓形面积2? 二、常用的思想方法: ①转化思想(复杂转化为简单,不熟悉的转化为熟悉的) ②等积变形(割补、平移、旋转等) ③借来还去(加减法) ④外围入手(从会求的图形或者能求的图形入手,看与要求的部分之间的”关系”) 板块二 曲线型面积计算 【例 1】 如图,已知扇形BAC 的面积是半圆ADB 面积的 3 4 倍,则角CAB 的度数是________. 例题精讲 圆与扇形

D C B A 【考点】圆与扇形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解析】 设半圆ADB 的半径为1,则半圆面积为21π π122 ?=,扇形BAC 的面积为 π42π233?=.因为扇形BAC 的面积为2π360n r ?,所以,22π π23603n ??= ,得到60n =,即角CAB 的度数是60度. 【答案】60度 【例 2】 如下图,直角三角形ABC 的两条直角边分别长6和7,分别以,B C 为圆心,2为半径 画圆,已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7,那么角A 是多少度(π3=) 6 7 C B 【考点】圆与扇形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解析】 1 67212 ABC S =??=△, 三角形ABC 内两扇形面积和为21174-=, 根据扇形面积公式两扇形面积和为2π24360B C ∠+∠??=° , 所以120B C ∠+∠=°,60A ∠=°. 【答案】60度 【例 3】 如图,大小两圆的相交部分(即阴影区域)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4 15 ,是小圆面积的3 5 .如果量得小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大圆半径是多少厘米? 【考点】圆与扇形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小圆的面积为2π525π?=,则大小圆相交部分面积为3 25π15π5 ?=,那么大圆的面

小学奥数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点

小学奥数知识点汇总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六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8讲 圆与扇形 全国通用(含答案)

第8讲圆与扇形 知识网络 圆是所有几何图形中最完美的。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O在平面上旋转时一周时,它的另一端点所画成的封闭曲线叫圆(也叫圆周),O点称为这个圆的圆心。连接一个圆的圆心和圆周上任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圆的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弦。过圆心的弦叫做圆的直径,圆的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显然d=2r。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与直径的比,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无 限不循环的小数,一般取近似值3.14。圆的周长。利用等分圆周拼成近似长方 形的方法可知圆的面积。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圆周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 做弧。 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它是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如果扇形的半径为r,弧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为n,那么弧的长度。从而扇形的周长,扇形的面积。 重点·难点 本讲的难点在于求圆或扇形与其他平面图形组成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这类组合图形是不规则的,很难直接用公式计算它们的面积。这时候,可以利用分、合、移、补等方法将其转化为若干个基本几何图形的组合,然后再分别计算这若干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分析整体与各部分的和、差关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学法指导 在解圆或扇形的周长与面积等有关问题时,一般要先求出半径r,因为半径r是连接周长与面积的纽带。 经典例题 [例1]一只饥饿的猛虎紧紧地追赶着一只小狗。就在猛虎要抓住小狗的时候,小狗逃到了一个圆形的池塘边。小狗连忙纵身往水里一跳,猛虎抓了个空。猛虎舍不得这顿即将到口的美餐,于是盯住小狗,在池边跟着小狗跑动,打算在小狗爬上岸的时候再抓住它。已知猛虎奔跑的速度是小狗游水速度的2.5倍。请问:小狗如何才能逃出虎口? 思路剖析 如果小狗在圆形池塘中沿着圆周游动,那末无论它游到哪里,都会被猛虎牢牢盯死。而如果小狗跳下池塘后就沿着直径笔直往前游,那么猛虎就要跑半个圆周。由于半圆周长是直

小学奥数知识总结手册

小学(数学)奥数知识总结手册 目录 1、和差倍问题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4、鸡兔同笼问题 5、植树问题 6、盈亏问题 7、牛吃草问题 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9、平均数 9、抽屉原理 10、定义新运算 11、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 12、数列求和 13、二进制及其应用 14、质数与合数 15、约数与倍数 16、余数及其应用 17、余数、同余与周期 18、数的整除 19、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20、分数拆分 21、分数大小的比较 22、完全平方数 23、比和比例 24、综合行程 25、工程问题 26、逻辑推理 27、立体图形 28、几何面积 29、时钟问题—快慢表问题

30、时钟问题—钟面追及 31、浓度与配比 32、经济问题 33、简单方程 34、不定方程 35、循环小数 1、和差倍问题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5、植树问题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六年级奥数-圆与扇形

六年级奥数圆与扇形 知识要点:五年级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由它们形成的组合图形的相关问题,这一讲学习与圆有关的周长、面积等问题。 圆的面积=n r2, 圆的周长=2 n r , 扇形的面积=兀芒%為崩形的弧长= 2H r X^o dbu 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圆周率都取n =3.14。 例1如下图所示,200米赛跑的起点和终点都在直跑道上,中间的弯道是一个半圆。已知每条跑道宽1.22米,那么外道的起点在内道起点前面多少米?(精确到0.01米) 例2有七 根直径5厘米的塑 料管,用一根橡皮 筋把它们勒紧成一捆(如左下图),此时橡皮筋的长度是多少厘米?45.7 例3左下图中四个圆的半径都是5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57

例4早场上有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关闭着的羊圈,在羊圈的一角用长30米的绳子拴着一只羊(见左下图)。问:这只羊能够活动的范围有多大? 2512吊 例5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28厘米2,求扇形的半径。4cm 例6右图中的圆是以0为圆心,半径是10厘米的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ioocm 课堂练习: 1. 直角三角形ABC放在一条直线上,斜边AC长20厘米,直角边BC长10厘米。如下图所示,三角形由位置I绕A点转动,至U达位置U,此时B,C点分别到达B, C点;再绕B点转动,到达位置川,此时A,C点分别到达A,C2 点。求C点经C到C走过的路径的长。68厘米 2. 下左图中每个小圆的半径是1厘米,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62.8厘米 3. 一只狗被拴在一个边长为3米的等边三角形建筑物的墙角上(见右上图),绳长是4米,求狗所能到的地方的总面积。43.96m2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 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 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 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 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 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 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 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 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 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 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完整版)圆和组合图形练习题B(六年级奥数)

六年级奥数:圆和组合图形(2) 一、填空题 1.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2.大圆的半径比小圆的半径长6厘米,且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的面积比小圆的面积大平方厘米. 3.在一个半径是 4.5厘米的圆中挖去两个直径都是2厘米的圆.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π取1平方厘米) 4.右图中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如图所求,圆的周长是1 6.4厘米,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正好 相等.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厘米.) 14 .3 (= π 6.如图,15 1= ∠的圆的周长为62.8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10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7.有八个半径为1厘米的小圆,用它们的圆周的一部分连成一个花瓣图形 (如图).图中黑点是这些圆的圆心.如果圆周率1416 .3 = π,那么花瓣图形 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已知:ABC D是正方形, ED=DA=AF=2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2 1 2 E D C B A G F

9.图中,扇形BAC 的面积是半圆ADB 的面积的3 11倍,那么, CAB ∠是 度. 10.右图中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以圆弧为分界线的甲、乙两部分的面积差(大减小)是 平方厘米.(π取3.14) 二、解答题 11.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四分之一大圆的半径为r . (计算时圆周率取7 22 ) 12.已知右图中大正方形边长是6厘米,中间小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3.有三个面积都是S 的圆放在桌上,桌面被圆覆盖的面积是2S +2, 并且重合的两块是等面积的,直线a 过两个圆心A 、B , 如果直线a . 14.如图所示,一块半径为2厘米的圆板,从平面上1的位置沿线段AB 、BC 、CD 滚到2的位置,如果AB 、BC 、C D 的长都是20厘米,那么圆板的正面滚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小学数学】小学奥数所有知识点大汇总(最全)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一、和差倍问题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方法①:(和-差)÷2= 较小数;和-较小数=较大数 方法②:(和+ 差)÷2=较大数;和- 较大数=较小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是15;差是5;求这两个数。 方法:(15-5)÷2=5 ;(15+5)÷2=10 . (二)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和÷(倍数+1)=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1 倍数(较小数)= 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为50;大数是小数的4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50÷(4+1)=10 10×4=40 (三)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差÷(倍数-1 )=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差为80;大数是小数的5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80÷(5-1)=20 20×5=100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题目一般用“照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 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三、植树问题 (一)不封闭型(直线)植树问题 1、直线两端植树: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 ; 全长=株距×(棵数-1 ); 株距=全长÷(棵数-1 ); 2、直线一端植树:全长=株距×棵数; 棵数=全长÷株距; 株距=全长÷棵数; 3 、直线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 全长÷株距-1 ;

完整word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和扇形》练习

圆和扇形 一、填空。 1.在下图圆中,圆心用字母表示是(); AC是圆的(),用字母表示是(),AC=(); OB是圆的(),用字母表示是(),OB=(); 涂色部分的形状是()。 2.在同一个圆里,有()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 3.圆有()条直径,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 4.圆是()图形,有()条对称轴。 5.扇形是由()围成的,扇形的圆心角的顶点在() 6.圆有()条对称轴,圆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 7.下图中,圆的直径是()厘米,半径是()厘米 8. 下图中,大半圆的半径是()厘米,直径是()厘米,小半圆的半径是()厘米,直径是()厘米, 二、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里。 1.下面图()中的AB是圆的直径。

2.下面图形中,第()个涂色部分是扇形。 3.一个圆有()条对称轴。 ① 1 ② 2 ③ 4 ④无数条 4.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这个圆的直径是() ① 4厘米② 2厘米③ 8厘米④ 12厘米 5.将一个圆形纸片对折3次打开,这个圆被折痕分割成()个大小相等的扇形。 ① 16 ② 8 ③ 6 ④ 4 三、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一个圆的直径是这个圆的一条对称轴。() 2.在同一个圆中,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是这个圆的半径。() 3.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直径最长。() 4.一个圆中两条不同对称轴的交点就是这个圆的圆心。() 5.所有圆的直径都是相等的。() 6.如果几个圆的半径相等,那么这几个圆的大小也都相等。() 7.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8.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9.半圆有无数对称轴。() 10.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四.按要求画图。 1.在下面的圆上画出1条半径,1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测量这个圆的直径是()毫米。 2.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的圆。(2)直径3厘米的圆。 3.先画一个圆,再在圆中画出扇形并涂上色。 4.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两条对称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