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第一条为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减少径流污染,减轻城市洪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昆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和《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昆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针对因建筑屋顶、路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而采取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入渗、储存、处理、利用等措施。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指雨水的收集设施、入渗设施、储存回用设施、处理设施、调蓄排放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等的总称。

第四条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管理工作。

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日常监管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或者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条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节水设施的重要内容之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水“三同时”的要求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一)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建(构)筑物占地与路面硬化面积之和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

(二)总用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广场、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

(三)城市道路及高架桥等市政工程项目。

有特殊污染源的医院、化工、制药、金属冶炼和加工企业等,在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时,建设单位应当召开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专题论证会。

第七条符合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已建成企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公园、广场、绿地、城市道路、高架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具备建设场地条件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要求逐步补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主城四区政府、各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和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或组织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补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第八条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设计、施工,要结合再生水利用设施的建设,遵循建设工程地面硬化后不增加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量

和外排水总量的原则,严格按照《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和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一)雨水收集设施的设计规模,应当根据昆明市日设计降雨厚度,并结合工程项目内所有汇水面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W=10-3×b×(A1×a1+A2×a2)

式中 W—雨水收集设施设计规模,m3;

b—昆明市日设计降雨厚度,取25.5mm;

A1—项目内硬化屋顶和路面的汇水面积,以项目内建筑物占地面积和路面硬化面积计,m2;

A2—项目内绿地的汇水面积,以绿地面积计,m2。

a1—硬化屋顶和路面的雨量径流系数,取0.8;

a2—绿地的雨量径流系数,取0.15。

(二)设计雨水调蓄排放设施、收集及排放管道(渠)时,雨水设计流量应当根据昆明市城区暴雨强度公式,并结合工程项目内所有汇水面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Q=1.667×10-2×q×(A1×f1+A2×f2)

式中 Q—雨水设计流量,L/s;

q—设计暴雨强度,mm/min;

昆明市城区暴雨强度公式:q=(12.1+14.4×lgP)/(t+14.4)0.80式中 P—设计重现期,a;

t—降雨历时,min;

A1—项目内硬化屋顶和路面的汇水面积,以项目内建筑物占地面积和路面硬化面积计,m2;

A2—项目内绿地的汇水面积,以绿地面积计,m2;

f1—硬化屋顶和路面的流量径流系数,取0.9;

f2—绿地的流量径流系数,取0.25。

第九条雨水收集利用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具体项目实际情况设计,优先考虑储存直接利用、入渗回补地下水或者综合利用:(一)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筑物屋顶,其雨水应当集中引入储水设施处理后利用,或者引入地面透水区域,如绿地、透水路面等进行蓄渗回补;

(二)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庭院、广场、停车场、公园、人行道、步行街等建设工程,应当首先按照建设标准选用透水材料铺装,

或者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入渗回补,或者引入储水设施处理利用;

(三)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城市道路及高架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其路面雨水应当结合沿线的绿化灌溉,设计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第十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在满足收集、处理、贮存回用和入渗的基础上,还应当考虑调蓄排放功能,削减雨水洪峰径流量。

第十一条建设工程的附属设施应当与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相

结合。景观、循环水池可以合并设计建设为雨水储存利用设施;绿地应当设计建设为雨水滞留设施。

用于滞留雨水的绿地应当低于周围路面50~100毫米;设于绿地内的雨水口,其顶面标高应当高于绿地20~50毫米。

第十二条收集处理后的雨水主要用于绿化、道路清洁、冲厕、景观环境用水和回补地下水等。回用的雨水水质应当根据用途确定,除达到《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规定的水质指标外,其余指标应当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第十三条雨水回用管道严禁与自来水、地下水供水管道直接连接,出水口必须标有“非饮用水”字样或其它明显标志。

第十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节约用水措施方案》中,应当包含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内

容。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节水措施方案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规划、建设、房管、园林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划、设计审查、施工、竣工验收备案、证照办理等行政审批环节对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建设进行严格审查和把关。

第十五条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施工前,建设单位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后,应当到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办理建设备案。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竣工后,应当经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第十六条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的建设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市水利局负责管理的贮水湖塘洼地、坝塘、沼泽地等,应作为拦蓄收集雨洪水工程设施利用,建设单位不得填埋。确需填埋的,应当经市水利局依法批准。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2009年9月22日起施行。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篇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 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 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 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 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 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 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 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 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 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 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 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 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 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 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 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 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 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 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浅析雨水的回收利用

浅析雨水的回收利用 水资源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水资源紧缺,全国700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大部分分布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其中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已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总体来说: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是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差异以及水资源污染的日益加重,城市的水资源正在面临着不足和短缺等问题。一方面为了解决浇灌绿化、洗车等用水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暴雨季节雨水泛滥所引起一系列的矛盾,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好可以合理地缓解这两大矛盾,不仅可节约水源,还可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 雨水利用技术分为:收集、净化、储存、供水与利用四个方面。 1.雨水收集 ①平时做好屋顶和房檐雨水槽、雨落管和雨水储存罐等维护工作,以保证收集的雨水有良好的水质,并且应尽量扩大集雨面积。 ②收集经过简单过滤处理并去除水中悬浮颗粒物的雨水。 ③摒弃初期污染雨水(屋顶等集雨面积上堆放物和附着物会污染雨水,尤其在干旱期过后的第一次降雨污染较重。初期降雨的第一毫米雨水含污染物最多,即使作为非饮用水也不能使用,所以初期雨水必须排走不能收集)。 ④雨量大时排放多余雨水避免雨水漫流。

⑤从公路和轻轨路面收集的雨水多含有油类、垃圾、烟灰、金属粉末和其他有害物质,必须过滤处理,并只能限于冲洗厕所。 2.雨水净化 ①雨水水质分析 雨水在降落过程中,空气中的溶解性气体,溶解或悬浮状固体,重金属及细菌等会进入其中。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降雨对地表的冲刷,所以地表沉积物是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地表沉积物的组成决定着地表径流污染的性质。因此,雨水的水质会因地点、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雨水质分析结果看,天然雨水中主要考虑的污染指标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但浓度相对较低。 ②针对用水要求进行处理 通常收集来的雨水作为中水原水进行处理。用途主要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中的城市杂用水类,城市杂用水包括绿化用水、冲厕、街道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等。污水再生利用按用途分类,包括农林牧渔用水、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水源水等。依据不同的用水要求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净化。 ③必须设有消毒设施(如与人体接触的用水) 消毒剂宜采用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或其他消毒剂。当处理站规模较大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时,可采用液氯作为消毒剂,但必须使用加氯机。对采用药剂可能产生的危害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④净化方法 生物法:人工湿地法、氧化塘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水资源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应坚持技术和非技术措施并重,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标本兼治,促进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讲述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该方案由:“海绵雨水”公司,一家从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十多年专业企业。 城区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雨水径流量增大,流出时间缩短。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还对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将雨水有效收集利用? 首选,我们讲下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1、节约城市水资源 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城市道路冲洗,晒水减雾,甚至于城市洗车行业的逐步增多,对于城市自来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多,而供水负担加重,自来水等原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使得回用雨水作为循环用水水源的呼声也日渐增大。 2、改善城市水源环境 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等水体的用水将相对减少,有利于维持河、湖、地下水源等天然水体的正常生态环境用水量,另一方面通过收集雨水的调蓄构筑物的运作,既可以缓解城市的内涝灾害,还可以变废为宝,稀释污水污染物,改善污水的水质。 3、具有经济和生态意义 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既可缓解城市对自来水依赖,又能解决水源污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回用雨水在一定程度还可以做到城市区域自给自足,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尤其是城市不断扩张,而后续配套的管网无法跟上的时候,采用雨水回用,减少城市建设管道的费用,使得城市管网合理优化,而且对于雨水使用,可部分替代自来水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与其它非传统水源利用对比,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系统及处理技术 随着国际雨水集流系统会议的召开和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的成立,国际上掀起了雨水收集利用理论和技术研究的热潮,内容涉及集雨水面处理、集雨系统设计、集雨模型和收集雨水的高效利用等。 雨水收集系统将进一步细分为四种类型: 一、集雨系统 1、屋顶收集系统:在屋顶和庭院安装管道,输水设备和蓄水设备,收集屋顶上的与供家庭

云南省昆明东川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云南省昆明东川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序言 昆明东川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昆明东川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昆明东川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及发展趋势。昆明东川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昆明东川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昆明东川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昆明东川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

目录 第一节昆明东川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 (1) 第二节昆明东川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昆明东川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昆明东川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昆明东川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昆明东川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昆明东川区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昆明东川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昆明东川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昆明东川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昆明东川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昆明东川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摘要:在分析城市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重要性及方法。 关键词:城市雨水;利用现状;技术;前景;建议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地区的局部气候条件,由于这些气候要素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降水条件。例如,在大都市中,几乎所有气候要素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表的改变,使地表上的辐射平衡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空气的运动。工业和民用供热以及机动车辆增加了大气中的热量,而且燃烧吧水汽连同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送入大气层中。建筑物能引起机械湍流,同时城市作为热源可导致热湍流。城市上空的凝结核、热湍流以及机械湍流可以影响当地的云量和降雨量。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工排水系统的完善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滞水迅速排泄,导致局部蒸发量大为减少,市区内的绝对湿度下降。 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流域水循环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植被减少或破坏,城市发展中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了城市雨水大量排放、地下水位降低等问题,进而导致雨水流失量增加和水循环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并引发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我国许多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而大量雨水资源却白白流失,雨水利用率不足10%。针对这样一种现状,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 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屋面雨水收集利用 城市中屋面的面积占去了整个城市硬质表面的30%左右,采用屋面可以吸收汇集部分雨水,增加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减缓雨水排放,

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篇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 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 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 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 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 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 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 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 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 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 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 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 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 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 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 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 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 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 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 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规定 第一条为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减少径流污染,减轻城市洪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昆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和《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昆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雨水收集利用是指针对因建筑屋顶、路面硬化导致区域内径流量增加,而采取的对雨水进行就地收集、入渗、储存、处理、利用等措施。 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指雨水的收集设施、入渗设施、储存回用设施、处理设施、调蓄排放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等的总称。 第四条市城市节约用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管理工作。 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日常监管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或者市城市节约用水行 政主管部门对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六条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是节水设施的重 要内容之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水“三同时” 的要求同期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 (一)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建(构)筑物占地与路面硬化面积之和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 (二)总用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广场、绿地等市政工程项目; (三)城市道路及高架桥等市政工程项目。 有特殊污染源的医院、化工、制药、金属冶炼和加工企业等,在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时,建设单位应当召开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专题论证会。 第七条符合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已建成企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公园、广场、绿地、城市道路、高架桥等市政基础设施,具备建设场地条件的,产权单位、管理单位或者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要求逐步补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主城四区政府、各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和市级相关行政主管部

城市雨水利用措施

城市雨水利用措施 简介:城市雨水利用不仅可以解决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开辟新的水资源渠道,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效途径;另外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雨水、给水管网相结合,可以减小雨水和给水管网的管径、降低管网投资,同时可改善城市微观环境。雨水利用措施和设备经过实践开发已经达到实用化,为今后大规模利用提供了技术和设备方面的保证。 关键字:水资源,城市雨水利用,透水,径流系数 一、水资源及雨水利用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已经是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加强水资源管理,控制水资源污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时空分布又极不均匀的国家。水资源在时间上变化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中;丰水枯水不规则交替出现,造成一些地区干旱灾害出现频繁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水资源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1]。

因而,总体来说:水资源的分布是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差异以及我国水资源污染的日益加重,我国城市的水资源正在面临着不足和短缺等问题。造成城市水资源不足和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总量先天不足,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少。二是水源水质日趋恶化,不能满足水体正常循环使用的功能要求,大大减少了有效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城市中的一部分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破坏了天然水体的良性循环。目前,全国七大水系有一半以上被污染,流经42个大中城市的44条河流中大约有93%被污染。 河北省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03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11m3,是全国平均值的1/7,不及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m3缺水标准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称的中东和北非地区。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北省用水量逐年增长,年用水量已经高达220亿m3,但可利用量仅为170亿m3,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二、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流程 各个国家的雨水利用技术发展的程度因重视程度不同而参差不齐。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对于雨水的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收集、处理和供应。

雨水收集系统方案

XX大学雨水收集方案 (一)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城市雨水作为水资源利用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和德国都很关注雨水的利用,如日本结合已有的中水工程,在城市屋顶修建雨水浇灌的“空中花园”,在楼房中设置雨水搜集装置与中水道工程共同发挥作用;德国在八十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九十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修建大量的雨水收集装置来载流,处理及利用雨水,并且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地貌及人工设施来截流,渗透雨水,消减雨水地面径流,减轻城市洪涝。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时空不均的现象,因此我国为缓解北方严重缺水问题进行南水北调工程,该项目工程量大,工期长,作为缺水地区不能坐等外源调水,应充分开发和回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其中雨水就是长期忽视的一种水资源,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一般采取的都是将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合并,雨水直接当做污水排掉,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在雨季时,往往因为一套管道无法在排污的同时又承担排雨的负荷,造成内涝。目前我国对雨水的利用率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总之,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与利用,补充地下水源,消减用水洪峰流量,有效控制地面水体的污染,对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重要的实施意义。 (二)设计前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雨水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储存并加以利用。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一般是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校园一直以来既是集中用水大户,也是浪费水的大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水资源浪费严重。据调查,北京大学评选出的校园八大浪费现象,其中以浪费水居首。②校园面积广阔,尤其是绿化面积较大,不懂得利用雨水(中水),任其排入市政雨水管网。③校园内用水以学生生活用水、食堂用水、实验室用水、浇洒道路和灌溉绿化为主,其中以学生生活用水为主(主要为冲厕、洗衣等基本生活用水,饮用水占很少部分)。而现今校园管网不分用水情况,统一供水,造成自来水在某些方面的严重浪费。针对校园目前的用水情况,开发第二水源:雨水。雨水是污染很小的水源,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直接利用,但是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降水极不均与且相对较小),如果只建立雨水回收系统而不建立循环系统,则此方案的适用用性和经济性都大大降低。结合我校四方校区的总体规划,提出校园雨水利用措施。(三)设计总原则经济、适用、雨水利用率高。(四)设计方案对于雨水的回收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应。一般模式是将屋顶雨水通过雨漏管收集,通过分散或集中过滤除去径流中颗粒物质,然后将水引入蓄水池贮蓄,再通过水泵输送至用水单元。经净化的雨水一般用于学校的:水建环境,浇灌绿色林地,校园街道洒水,洗衣房用水,冲洗厕所和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等。1、雨水回收技术主要有:( 1 )水径流收集来自屋面等面积的降水径流初期受到轻度污染,水质较差,实测资料表明, COD 为 2000mg/l ,SS为 1 000-3000m g /l,随着降雨时间迅速降低,降雨后期 COD (100mg/l), SS 为 20-50m g/l,色度45度,收集雨水时,一般要经过初期弃流,将水质较差的雨水,经过初弃装置,排至校园雨水管道,初期弃流量为2mm 降雨量计。( 2 )径流传输与贮存由于降雨的随机性,间断性和地理、气候、经济条件等因素,一般就地利用,贮存池不宜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按 1 年的水量存贮设计。(3 )

城市公园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城市公园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摘要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而与水密切相关的园林行业,更应该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如何运用有效的途径与措施,实现城市公园的雨水利用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论文主体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城市公园要素作为切入点,逐个分析实现城市公园雨水利用的途径与措施,并分析了可行的雨水利用设施,为城市公园设计中的雨水利用提出了基本的思路。以期为园林行业从业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城市公园的工程建设、植物养护和后期管理等都是耗水量较大的方面,节水意识淡薄,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够重视,都将导致大量的优质水资源的浪费。首先,很多公园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就没有很好的节水意识,无论是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还是在缺水的城市,设计都一味的强调“大气”,我们可以在很多公园内看到大草坪、大色块、大水景、大广场等耗水严重的景观,如大连市一度风靡的大草坪和模纹绿化就是很好的例证;为了能够保证这些景观的效果,付出的代价除了大量的人工,还有就是大量水资源的消耗。其次,在植物的使用上也存在着严重的误区,重人工、轻自然的现象随处可见,没有考虑到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忽视了植物的地域性特征,过分的注重新奇,导致了很多城市公园出现了既耗水又没有很好景观效果的植物群落,忽视了节水耐旱性植物的作用。另外,公园后期管理上,灌溉设施不合理、设备漏水严重、人工养护缺乏节水意识等问题随处可见。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故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 如今雨水利用的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只需要合理的运用,城市公园内完全可以通过雨水利用来解决公园内部大部分的用水,并实现雨水利用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可以说本文的探究具备较强的实践意义。

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剑麻经济林发展现状与对策

昆明市东川区小江流域剑麻经济林发展现状与对策 导师:张永涛教授 姓名:彭志芳 学号:20137101 专业班级:13级水保2班

E-mail:pzhf520@https://www.360docs.net/doc/ca11320902.html, 1 研究区立地条件 1.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指一个地域经历上千万年的天然非人为因素改造成形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土特产品,自然条件往往不能被人类所征服!但会影响人类的生活状况。人工经济林立足于自然环境,在做人工经济林发展规划是对对 应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 是尤为必要的。 1.1.1地理位置 东川是云南省昆明市所辖区县之一, 拥有人口271917人(2014年),国 土面积1858.79平方千米。东川区东邻 会泽,南接寻甸,西连禄劝,北与四川 省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距离昆明市区 150公里,素有“铁胆石之乡”和“天 南铜都”的美誉。东川隶属云南省昆 明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和昆明市最北 端,距离昆明150公里,地处东经 102°47′—103°18′,北纬25°57′—26°32′, 东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相邻,南与昆 明市寻甸县相接,西与昆明市禄劝县相 靠,北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相连,并 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和会东2县隔金沙江相望。境内最高海拔4344.1米,最低海拔695

米,东川地处云贵高原北部边缘,属川滇经向构造带与华夏东北构造带结合过度部位。南北最大纵距84.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1.2千米。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峻,以小江为界,东侧乌蒙山系,最高峰 海拔4017.3米;西部为拱王山系,最高峰图 1.1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理区域图“雪岭”海拔4344.1米,为“滇中第一峰”。东川境内金沙江与小江的交汇处,海拔仅为695米,是昆明市海拔最低点。由于东川境内为世界深大断裂带,地质侵蚀强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 1.1.2气候条件 东川区的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mm,月最大降雨量208.3mm,日最大降雨量153.3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327.5小时,年蒸发量1856.4mm。最大风速40m/s,多西南风。相对湿度76%。加之境内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其历史天气情况如图1.2所示。 图1.2东川历史天气统计(2011-01-01~2016-03-01) (资料来源:天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ca11320902.html,) 1.1.3水文状况 东川区地处小江流域,小江为金沙江右岸支流,上段称响水河。源出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湖(车湖、清水海)。西湖长约5公里、宽约1公里、水深约20米、最大水深达30米。小江北流至响水入区,至小河口注入金沙江。小江长134公里,流域面积约3120平方公里,天然落差约1510米,多年平均流量约51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25.6万千瓦。流域内植被稀少,有50多条泥石流冲沟,是著名的泥石流频繁暴发

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及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对城市雨水生态利用展开研究,但是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雨水利用研究与规划滞后。近年来,虽然国内一些学者和专家也开始重视对城镇雨水利用和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但总体看,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还显得薄弱,滞后于城镇建设与发展。城镇雨水利用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很大程度上要从基础设施上,确切地说,要从排水设施(污染源头控制、收集、利用和输送等)建设着手,即在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加以妥善解决。 (2)缺乏配套技术与管理。由于人手与研究上的不足,我国目前在城镇雨水的利用及雨水径流污染控制领域还没有成实用的技术体系及相应的设计规范,也缺乏配套的法规、政策和管理体系。 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1、雨水收集 目前城市雨水利用成熟的技术主要有三种:屋顶雨水收集、城市路面雨水利用、城市绿地、花坛和园林雨水集蓄利用。 1.1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利用工程模式 城市道路路面、广场和停车场等都是良好的雨水收集面。雨水自然产生径流,只要修建一些简单的雨水收集和蓄存工程,就可将雨水资源化,用于城市清洁、绿地灌溉、维持城市水景等。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可以采取分路段于绿地下修建蓄水池的工程模式,见图1。 由于人行便道面积小,分散性强,可以采用在人行便道上铺设可渗透路面砖的工程模式,雨水直接渗入地下,回补地下水。可渗透路面砖的强度应大于30MPa,渗水能力保证在1mm/s 的降雨情况下随降随渗。典型地面铺设见图2。

可渗透路面砖是由特殊级配的骨科、胶凝材料、水及增强剂拌制成混合料,经特定工艺制成的混凝土制品,其中含有很大比例的连通孔隙,滤层原料为粗沙,用来过滤下渗的雨水,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区雨洪控制和利用,碎石层可起到短时贮存雨水的作用,主要为防止由于雨水在土壤中下渗不及而产生积水的现象。 1.2屋顶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模式 将屋顶雨水收集并储存于地下或地面的蓄水池,经简单处理后直接用于浇花、冲洗厕所或者洗衣等。该设备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在德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屋顶雨水的收集利用要比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复杂得多,主要包括雨水收集系统、过滤系统、贮存系统、回用系统等等。图3为典型的屋顶雨水利用工程模式。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 (2)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水资源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就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将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应坚持技术与非技术措施并重,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标本兼治,促进城市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讲述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系统及处理技术方案,该方案由:“海绵雨水”公司,一家从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十多年专业企业。 城区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雨水径流量增大,流出时间缩短。这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还对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将雨水有效收集利用? 首选,我们讲下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 1、节约城市水资源 近年来逐渐增多的城市道路冲洗,晒水减雾,甚至于城市洗车行业的逐步增多,对于城市自来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多,而供水负担加重,自来水等原水资源的浪费与过度使用,使得回用雨水作为循环用水水源的呼声也日渐增大。 2、改善城市水源环境 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表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等水体的用水将相对减少,有利于维持河、湖、地下水源等天然水体的正常生态环境用水量,另一方面通过收集雨水的调蓄构筑物的运作,既可以缓解城市的内涝灾害,还可以变废为宝,稀释污水污染物,改善污水的水质。 3、具有经济与生态意义 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既可缓解城市对自来水依赖,又能解决水源污染,最终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另一方面,回用雨水在一定程度还可以做到城市区域自给自足,对于飞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尤其就是城市不断扩张,而后续配套的管网无法跟上的时候,采用雨水回用,减少城市建设管道的费用,使得城市管网合理优化,而且对于雨水使用,可部分替代自来水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与其它非传统水源利用对比,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明显经济优势。 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系统及处理技术 随着国际雨水集流系统会议的召开与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的成立,国际上掀起了雨水收集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的热潮,内容涉及集雨水面处理、集雨系统设计、集雨模型与收集雨水的高效利用等。 雨水收集系统将进一步细分为四种类型: 一、集雨系统 1、屋顶收集系统:在屋顶与庭院安装管道,输水设备与蓄水设备,收集屋顶上的与供家庭饮水、卫生、养畜等使用。

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节能

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发展 近十年来,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对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和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可实现目标有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前应用范围有:分散住宅的雨水集蓄利用中水系统;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集蓄利用中水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等。 对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有利于构筑和完善该技术体系,尽快建立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1 雨水集蓄利用 1.1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利用屋顶做集雨面的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和工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厕、洗衣、冷却循环等中水系统。可产生节约饮用水,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效益。 该系统又可分为单体建筑物分散式系统和建筑群集中式系统。由雨水汇集区、输水管系、截污装置、储存、净化和配水等几部分组成。有时还设渗透设施与贮水池溢流管相连,使超过储存容量的部分溢流雨水渗透。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许多国家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德国已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一些专业公司开发出成套设备和产品。德国Ludwigshafen已经运行十年的公共汽车洗车工程利用1000m2屋面雨水作为主要的冲洗水源;法兰克福Possmann苹果轧汁厂将绿色屋面雨水作为冷却循环水源等,是屋面雨水用于工业项目的成功范例。

1.2 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 屋顶绿化是一种削减径流量、减轻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建筑温度和美化城市环境新的生态技术,也可作为雨水集蓄利用和渗透的预处理措施。即可用于平屋顶,也可用于坡屋顶。 植物和种植土壤的选择是屋顶绿化的技术关键,防渗漏则是安全保障。植物应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筛选本地生的耐旱植物,还应与土壤类型、厚度相适应。上层土壤应选择孔隙率高、密度小、耐冲刷、且适宜植物生长的天然或人工材料。在德国常用的有火山石、沸石、浮石等,选种的植物多为色彩斑斓的各种矮小草本植物,十分宜人。屋顶绿化系统可个提高雨水水质并使屋面径流系数减小到0.3,有效地削减雨水径流量。该技术在德国和欧洲城市已广泛应用。 1.3 园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在新建生活小区、公园或类似的环境条件较好的城市园区,可将区内屋面、绿地和路面的雨水径流收集利用,达到更显著削减城市暴雨径流量和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优化小区水系统、减少水涝和改善环境等效果。因这种系统较大,涉及面更宽,需要处理好初期雨水截污、净化、绿地与道路高程、室内外雨水收集排放系统等环节和各种关系。 2 雨水渗透 采用各种雨水渗透设施,让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是一种间接的雨水利用技术。还有缓解地面沉降、减少水涝和海水的倒灌等多种效益。可分为分散渗透技术和集中回灌技术两大类。 分散式渗透可应用于城区、生活小区、公园、道路和厂区等各种情况下,规模大小因地制宜,设施简单,可减轻对雨水收集、输送系统的压力,补充地下水,还可以充分利用表层植被和土壤的净化功能减少径流带入水体的污染物。但一般渗透速率较慢,而且在地下水位高、土壤渗透能力差或雨水水质污染严重等条件下应用受到限制。 集中式深井回灌容量大,可直接向地下深层回灌雨水,但对地下水位、雨水水质有更高的要求,尤其对用地下水做饮用水源的城市应慎重。

昆明市关于东川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若干意见摘要

昆明市关于东川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若干意见摘要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3日信息来源:点浏览数:144次 一、加东川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东川区历史悠久、开发较早,最近代以前中国最大的铜矿产地,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川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经末,随着铜矿资源逐渐枯竭,东川区经济社会发展遭遇严重困难,地域广阔、区位优势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软弱,影响和制约了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进程。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东川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既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务实之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让东川31万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迫切需要。对促进全昆明市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实现现代新昆明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一)做优做强支柱产业。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东川传统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重要品牌扩大市场份额,鼓励和支持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旅游渡假区及中央和在昆大中型企业投资东川发展产业。大力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有色冶金、磷化工、建材及特色农产品,继续调整工业产品结构,鼓励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对外合作力度,提高资源的保障水平。把东川重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应用

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始终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从传统的简单屋面雨水收集与回用,到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再到城市整体雨水径流消减与洪涝管理,这些都是雨水收集利用的范畴。 三个问题先抛出来: 雨水收集利用产品在哪些场景下发挥作用? 雨水收集技术中又有哪些相对成熟的产品? 建设部海绵城市先进产品目录中关于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技术与产品你真的 看懂了吗?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概念 雨水收集利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雨水收集利用主要指将雨水作为优质的非传统水源,在降雨径流初期雨水未被过多污染时进行收集,此时雨水容易做净化处理,形成回收利用循环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及小区地面雨水收集系统都属于此范畴。 广义的雨水收集利用则将雨水视为区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城市下垫面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强调通过绿色与灰色工程结合手法控制雨水正常的径流、下渗、蓄滞、蒸发过程。广场、道路雨水收集装置及配套雨水花园、景观水体系统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过程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主要完成对雨水的收集、处理、存蓄和利用工作,进而 达到对城市雨水进行有效控制的大目标。 所有基于降雨初期雨水收集利用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都由三个基本组件构成:[收集装置]—[传输装置]—[存蓄装置],在组件基本功能基础之上,这些 装置又会增加雨水初期弃流、渗透、净化、利用等其他复合功能。 如近年流行的雨水渗透排放技术,其主要技术就是在雨水传输装置、存蓄装置中同时增加渗透功能。 【收集装置】

收集装置是雨水从系统外部进入内部的介质。按收集装置安装位置可分为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按管内水流状态可分为重力流和压力流两类。 压力流又可细分为半有压流和虹吸流两类系统。其核心装置是雨水斗。 目前市场较为流行的是虹吸式雨水收集系统,是在设计条件下利用雨水斗至排出管之间的有效位差为动力,使系统内部产生负压的雨水排水系统。 其原理就是依靠特殊的雨水斗的设计,实行汽水分离,从而使雨水立管中为满流状态,当立管中的水达到一定的容量时,虹吸作用就产生了。 在降雨过程中,由于连续不断的虹吸作用,整个系统得以令人惊奇的快速排除屋顶上的雨水。 ▲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形式更加多样,可利用透水铺装,雨水口,线性排水系统等地面设施收集雨水,部分收集装置可以完成初期简单净化。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更多透水铺装介绍请阅读海绵城市网上期内容。 雨水口指的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由进水箅、井身及支管等组成。 线性排水系统属于雨水口一种,具有场地汇水找坡长度小,进水断面大等特点,因而具有更大排水量、不宜堵塞等优点。 【传输装置】 传输装置负责将雨水传送至存蓄装置并连接外部排水系统。 雨水传输过程较长,因此经常在管道等传输装置中增加额外设备,实现雨水净化、渗透等功能。常见的传输附加设备包括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渗透渠管、净化处理设备等。 ▲雨水管截污过滤设施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艺流程标准

雨水一种不可多得的淡水资源,随着生活发展的需要,人类将刚落到地面的雨水采取一定的方法汇集到蓄水池加以利用,这样就能解决生活杂用水的需求,减轻自来水供给的压力,这个行业在我国处于刚发展的阶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硬化地面,屋面越来越多,自然生态的雨水排放系统被破坏,雨水落到地面以后,产生大量的径流,会造成很多城市的水灾。虽然现在城市雨洪排放系统很多城市都有,但一旦遇到大雨暴雨时,怎么样很好的解决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海绵雨水”雨水收集系统设备生产厂家为您介绍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工艺流程标准如下:1、施工前准备 1)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纸放线。 2、基坑开挖 1)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编制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施工方案,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 2)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3)基础表面应平整光滑,高程误差值控制在±20mm。 3、复合土工膜敷设 1)塑料储水模块外侧包裹防渗土工布(两布一膜),布为无纺布(机织塑料编织布),重量不得低于100g/m2;膜为PE膜,其厚度不得小于1mm,重量不得低于400g/m2。 2)防渗土工布施工工艺:铺设、剪裁→对正、搭齐→压布定型→擦拭尘土→焊接试验→焊接→检测→修补→复检验收。

3)防渗土工布搭接宽度应大于500mm,采用双道焊缝接缝方式,以提供多重保护,可以在焊层之间充气测试焊接效果。焊接后,应及时对焊缝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4)铺设土工布时,应从最低部位开始向高位延伸。不要拉得过紧,应留足够余幅(大约1.5%),以备局部下沉拉伸。 4、塑料模块组合水池安装 1)塑料模块单体安装时排列整齐,便于同层和上下层之间固定连接,按施工图纸要求雨水收集池长宽高尺寸安装塑料模块数量。 2)同层储水模块之间用塑料模块横向固定卡连接,每个模块长边一侧使用的固定卡不少于2只,短边一侧使用的固定卡不少于1只。 3)上下层储水模块之间用塑料模块纵向固定杆连接,每座模块单体上下层之间的固定杆不少于2只。 4)储水模块在连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垂直连接,先铺设第一层,然后再逐层往上铺设。 5、包裹焊接防渗土工布 在雨水收集池储水模块全部安装完成后,将事先焊接好的复合土工膜围裹在储水模块骨架周围,并按折痕将其折好。在顶面包裹时两侧搭接宽度大于500mm,焊接按复合土工膜焊接技术要点进行焊接。 1)预制套管与复合土工膜贴合面边长应2倍于管道直径,套管部分直径略大于管径。管道与HPDE套管使用双箍固定。 2)复合土工膜开十字口,管道通过PE法兰连接入模块水池。 3)接管道部分预留出足够余量,土工布开十字口,管道插接入模块内部,单箍扎紧。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论文从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 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