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类高考满分范文

时评类高考满分范文

写时评,主要是评事,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的看法,或褒或贬,或弹或赞,实话实说。小编整理了时评类高考满分范文,欢迎阅读。

时评类高考满分范文1

法国是各种思潮和流派的发源地

我们不能说哪个国家的文学比最优越,但法国文学无疑是是第一流的,这是它从17世纪以来就保持的优势。法国面积不大,不如中国和俄罗斯,历史也没有我们这么悠久,但是它的文学为什么这么出名?这跟世界的近代历史有关。

我们中国有过辉煌的盛唐时期,法国是在唐朝末年才建立的,但是从近代来说,东方落后了,那时还没有美国,只有欧洲最为发达,而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法国,文化最灿烂的也是法国。法国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化,在欧洲统治了两个世纪,在其他国家的上流社会里都以会讲法语为荣。

直到19世纪,雨果的浪漫主义,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左拉的自然主义,都对整个世界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拉虽然过早去世,但是他提倡的自然主义文学一直传播到拉美、日本和中国。象征主义等诗歌流派也是如此。

法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都出现了许多世界性的大作家。在

20世纪上半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就有罗曼·罗兰、法朗士、纪德和莫里亚克等,他们都是现实主义作家,影响很大。20世纪下半叶获奖的都是现代主义作家,例如1957年获奖的加缪,1964年获奖的萨特,1969年获奖的贝克特,1985年获奖的新小说派作家西蒙等。

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数来看,法国是最多的,说明法国文学在20世纪仍然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总起来看,法国往往是新的思潮和流派的发源地。法国人喜欢新奇和时髦,但是一种新的思潮产生以后,也许没有多久就被更新的思潮取代了,但是法国产生的思潮和流派却会在其他国家里存在下去。比如左拉倡导的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在法国没有几年就解散了,后来在其他国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巴黎是时髦之都,是其他城市仿效的榜样。新小说派的领袖罗伯·格里耶长了一脸大胡子,人家都认识他,但基本上都没有看过他的书。中国翻译了他的书,但是除了翻译者和研究者之外,老百姓一般是不会阅读的。罗伯·格里耶自己也明白,他在中国比在法国还有名,是因为中国人把他当成了法国的葡萄酒和香水,当成了一种潮流的品牌。法国就是产生这类潮流的地方。

从法国本身来说,50年代流行的新小说派和荒诞派戏剧达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后来的法国文学就好像进入了低潮,进入了一个没有中心和旗帜、没有流派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后现代时期吧。从杜拉斯1984年的《情人》开始,法国文学、特别是法国小

说进入了一个通俗化的时期,每年都有畅销的通俗小说书出版,现在旧的潮流过去了,新的思潮和流派尚未形成。老一辈的大作家先后去世了,新的大作家还有待产生,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时评类高考满分范文2

法国人需要得奖增加自信

法国人很高傲,虽然得了很多奖也不一定满意。他们总是觉得法国文学最优越,隔几年就应该得奖。1964年萨特获奖,一直等了20你没有获奖,法国人就很着急了,觉得人家对法国文化不够重视。不过话说回来,法国文学现在即使不再是唯一的中心,但相比之下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中心。

以前法国绝对是欧洲的中心,它的文化是毫无疑问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是后来美国强大了,英美文化开始侵入法国。在欧美文学传入拉丁美洲之后,拉丁美洲又产生了本土的魔幻现实主义。日本文学各种流派混杂,也有一定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老庄学说和《易经》在国外影响很大,但是当代的作家作品影响并不大,主要是中国与世隔绝了很多年,中国的作品不能够及时和完善地翻译出去,因此人家都不了解。

高行健得奖的原因之一,就因为他是瑞典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委员马悦然是朋友。他写《灵山》的时候,一边写,马悦然就把它译成瑞典文,所以评委都看到了。评委都不懂中文,看不懂中国其他的小说,也许就以为这是中国最好的小说了。

时评类高考满分范文3

法国作家得诺贝尔奖最多

普吕多姆1901年得到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诗歌领域中的自然主义作家,在自然主义流行的时代获奖并不奇怪。1904年获奖的是法国诗人米斯特拉尔,他是用法国方言写作的著名诗人。诺贝尔奖刚开始颁发的时候,评委们对全世界的文学不是很了解,或者抱有一些偏见,因此偏重于法国等西欧国家,像俄国的托尔斯泰等大作家都未能获奖。

1915年罗曼·罗兰获奖,当然是由于他的《约翰·克利斯多夫》的巨大影响,但与他的反战立场也是分不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很多国家都卷入了战争之中去,包括社会党都是支持战争的。罗曼·罗兰挺身而出,号召各国青年团结起来反对战争。他不顾法国民众对他的误解,在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盛行的时代里孤军奋战,正因为如此才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921年法朗士获奖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1920年12月,法国社会党分裂,法朗士加入了刚刚成立的法国共产党。他为法共捐款,法共认为这是他入党的具体行动,而他也并未否认。当然获奖的主要原因是他继承了拉伯雷和伏尔泰的传统,用幽默动人的文笔写出了许多动人的小说,就年龄和成就而言已经成为法国文坛的泰斗。1927年哲学家柏格森的获奖,主要是他的文笔非常优美,再说他的关于生命冲动论的哲学在当时有着极大的影响。

1937年获奖的马丁·杜加尔,是因为他从1920年开始,用20年的时间完成了反战巨著《蒂博一家》。这部小说的艺术性不是很

强,但是通过两个两个资产阶级家庭的没落过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讴歌了青年一代的反抗精神,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具有特别重要的反战意义。

纪德是著名的同性恋作家,以惊世骇俗的作品著称于世。苏联在1936年邀请他去访问,他回来又反对苏联。他在《伪币犯》中采用了小说套小说的笔法,实际上为在文学上现代主义小说开辟了道路,总之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非常出名。1947年,本应获奖的瓦莱里去世了,当时纪德年纪也很大,评委们鉴于前车之鉴,就把奖颁给了纪德。莫里亚克是1952年获奖的,他的作品主要反映资产阶级家庭,他早在20年代就出名了。

1957年,在瑞典国王的弟弟古斯塔夫亲王的推荐下,年仅44岁的加缪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在1951年发表了抨击苏联的《反抗者》,与以萨特为代表的左翼集团进行了一场大论战,所以他获奖之后非常孤立,就到乡村去隐居,后来死于车祸。萨特和加缪一样是当时法国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从50年代末以后已很少写作,但是在1964年发表了一个回忆自己童年的《词语》,由于文笔优美而得到一致好评,当年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谢绝了。

新小说派的领袖是罗伯·格里耶,他在新小说派衰落之后就不写小说,去拍摄影片了,《去年在马里安温泉》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奖项。据说本来应该是他获奖的,结果他到瑞典去,有关方面结果为了表示欢迎而举办了关于他的电影回顾展,他的影片里有很多色

情镜头,引起了瑞典人的反感,结果诺贝尔奖就颁给另一位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西蒙了。

就法国的华裔作家来说,高行健获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据我所知,在法国影响较大的是程抱一。他用结构主义和符号分析学的理论,向法国人介绍了中国的诗词和绘画,很受法国人的欢迎,有力地促进了中法文化的交流,因此才当选为法兰西文学学院的院士,也是法兰西学士院从1635年成立以来第一位华裔院士。

诺贝尔文学奖每年只有一个,因此必然有许多大作家未能获奖。其中最令人惋惜的应该是传奇般的作家马尔罗了。他往往是在刚要获奖是就错过了。例如1947年,为了照顾年老的纪德,就让他等一等。到了1958年,他当了戴高乐政府里的文化部长,而评委会又因为曾颁奖给丘吉尔而引起不满,所以决定不再给官员颁奖,于是马尔罗再次错过了机会。后来也许是为了弥补吧,他的遗骸被安放在先贤祠里,是20世纪唯一享此殊荣的作家。

从一个世纪以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来看,大致能反映一百年来法国文学思潮的变迁,至少能从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出这一变化的轨迹。20世纪上半叶最重大的事件是两次世界大战,因此最重要的作品当然是反映世界大战的现实主义作品。到了20世纪下半叶,现代主义文学占了优势,得奖的就是加缪、萨特等。后来有移民作家获奖,勒克莱齐奥是法国人,但他也认为自己有异族的血统,说明法国文学中外来文学的比重越来越大了。

[时评类高考满分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