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村庄规划范本

2021年村庄规划范本
2021年村庄规划范本

目录

欧阳光明(2021.03.07)第一章总则- 2 -

一、规划背景-2-

二、规划依据-3-

三、规划原则-3-

四、规划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4-

五、规划期限-5-

第二章基本情况- 5 -

一、地理位置-5-

二、自然条件-5-

三、交通条件-6-

四、社会经济条件-6-

五、存在的问题-7-

第三章村域总体规划- 7 -

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7-

二、村域空间管制区划-9-

三、村域基础设施规划-10-

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10 -

一、村庄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10-

二、规划目标和指导思想-11-

三、村庄性质与规模-11-

四、村庄规划布局-12-

五、市政设施规划-14-

六、专项规划-16-

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 17 -

一、规划原则-17-

二、近期建设任务-17-

第六章规划实施对策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二、技术经济一览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三、近期建设整治行动计划表- 20 -

附表四、村庄绿地规划一览表- 20 -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作为第一要素,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以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将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上新的高度。

搞好幸福乡村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

系着广大农民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部署,围绕建设幸福乡村的目标,以“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为主旨,加快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按照“山、水、林、田、村”综合整治的要求,以加强“房、水、路、电、讯(邮)”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文、教、医、保、服”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依据《城乡规划法》、《河北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0年)和相关法规,编制《xxxxxx村幸福村庄规划(2012—2020年)》。

二、规划依据

1、法规、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设部[2000]36号;

(3)《河北省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冀建村[2010]130号;

(4)《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冀建村[2006]425号;

(5)《河北省农村民居设计导则》(试行)冀建村[2008]544号;

(6)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09年3月17日);

(7)《河北省幸福乡村规划设计导则》(2011年)。

2、资料

(1)《xxx县志》;

(2)《xxx县xxx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

(3)《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年);

(4)xxx村建设基础资料。

三、规划原则

1、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幸福乡村建设,应以人为本,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做到经济、适用、美观。

2、节约、集约用地、整治空心村

通过清理村庄内部废弃闲置的民宅、房屋与闲置的土地,整合土地资源,集中建设幸福乡村民居小区。

3、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体现乡村特色。

4、统筹安排、循序渐进

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相适应,统筹安排,在提高幸福乡村民居质量的同时,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提高环境质量。

5、依据规划、合理设计

村庄规划应布局灵活,形成有特色的村庄形态。

6、保障安全、结构合理

充分考虑建筑环境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抗震、防火、防洪等设计规范。

7、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农村民居建设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推广沼气综合利用及秸秆气化技术,采用节能门窗、外墙保温、非粘土砌块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四、规划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1、总体目标

幸福乡村规划的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尊重民意,在县委、镇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省纪委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紧紧依靠全体党员、村民,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村庄建设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

(1)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剩余劳动力,做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

(2)农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4)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

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家园、和谐家园。

2、基本任务

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自然地貌和区位特点,充分体现现代化农村发展目标和特色。

(1)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一是村庄发展治“散”,二是农民建房治“大”,三是基础设施治“缺”,四是村容环境治“脏”,五是村庄内建设治“空”;

(2)合理安排各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

(3)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四议两公开”:即所有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由村党支部在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提议,再由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决议,决议和实施结果都要向全体村民公开。

五、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2~2020年。

使规划期便于更好的实施,将其划分为近期和远期,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第二章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xxx村位于xxx县东北部,xxx镇西北部,距xxx县城5公里,北接xxx县绿岭薄皮核桃产业基地,南连xxx县省级经济开发区;与周围村庄位置关系:北邻西赵村、东赵村、南竹果村,东临岗上村、中羊泉西村,南与北孟村接壤,西与后留村、上庄头村相接。

二、自然条件

1、气候

xxx村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1月份平均气温-3.1℃,7月份平均气温26.8℃,历年无霜期221天。全年风力多集中在春、冬两季,夏季多南风、东南风,

冬季多北风、西北风。雨季多集中在7——8月份。

2、地形、地貌

xxx村属华北平原区,黄土地质结构,土地较一般。

三、交通条件

xxx村南距东楼线3公里,东距107国道4公里、京珠高速5公里,石武高速铁路自村西穿境而过。村级道路分别与周围相邻村庄连接,道路畅通。

四、社会经济条件

xxx村截止到2011年底全村有215户,总人口766人。全村建设用地面积21.6323

公顷,人均282.41平方米;村庄现有耕地2732.4亩,人均耕地面积3.57亩。

xxx村农业种植结构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并辅以林果业和养殖业。

村庄实装电话约120门,移动电话约400部。供水方法为自供地下水,全村有供水井1眼,但水质混浊。另外输水管道已使用20余年,严重老化,遇有高压,时常破裂无法输送到新建楼房。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是深坑填埋。居民生活燃料主要是煤、液化气、沼气。目前村内无排水设施,污水、雨水自然排放。全村现有3横2纵5条村内街道,全长约1900米,但还有1横1纵约500米的主要道路、其他小街巷和村周边道路尚未硬化。

村庄现状公共设施建设布局比较散乱,无配套其他公共设施,没有特定的服务中心。

村内公共设施主要有:村委会办公室、两家个体诊所。

五、存在的问题

xxx村存在的问题:

①村庄建设缺乏完善的规划指导,种植用地、生产用地等与居住用地布局混乱,对村庄的居住环境影响较大,且选址随意;

②绿化覆盖率低,村庄内严重缺乏公共绿地;

③村域内基础设施缺乏,道路系统不完善;

④现状村庄内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健全,无小超市、小浴池、小饭店等。

第三章村域总体规划

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村域经济现状

村域经济分农业、养殖业两大部分,近年来各行各业都有较大发展。

经济特点是经济总量不足,无优势产品。生态效益较差,应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重点挖取潜力。今后3-5年村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农业、养殖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为重点。

农业以农作物种植为主,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花生,养殖主要是猪、鸭。

2、经济发展战略

随着县城、镇政府驻地的发展,xxx镇对xxx村的辐射影响不断增强,xxx村人民致富愿望的不断增强,整合产业结构,限制用地规模,主动接受县城和镇政府驻地的辐射,增加农民收益。

根据对xxx村的现状、发展环境、经济资源等情况的分析,确定xxx村2012~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是:一是积极引导农民由传统农业种植向特色农业转变,每年增加种植薄皮核桃100亩(亩产增收5000元),每年保持种植1000亩以上优质花生(亩产增收2000元)。通过优化种植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大力扶持农民发展特色养殖业:(1)发展肉鸭养殖,重点扶持现有大棚养鸭户扩大生产规模,争取年内养鸭达12万只,确保每只纯收入2元以上。(2)

扶持养猪户提高生产能力,确保现有40头母猪不减少,力争每头每年纯收入达5000元。三是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民经营技术服务、商店、饭店、浴池等服务业。

3、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及途径如下: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全程监控,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调整产业结构,改良品种,发挥特色优势,打造产业品牌。

●强化服务,立足耕地资源,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选择适时的经济型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现代化的“三高”产业,即:高素质的劳动力、高新的科学技术、高效的农业经济,使农业实现产业化、现代化。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针对农业,积极引进科学技术及相关人才,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

4、2020年经济发展目标

以《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本依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坚持制度创新、农科创新、体制创新和环境创新的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经过努力,逐步向“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快捷方便的公共服务、富裕舒适的田园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推进。具体标准应达到:

——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二次调整基本完成,由主导产业支撑的农民稳定增收机制基本形成,农民人均纯收入成倍增长;

——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人均达到

45平方米;水、电、路、电视、电话、宽带实现六通;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文化、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村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社会保障救助体系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乡村风气健康向上。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效果显著。村民乐观向上、诚信友爱、崇尚科学、懂法守法。农村社会稳定,形成了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有现代乡村的精神风貌;

——村容村貌整洁优美。村庄完全按规划进行建设,街道整齐,净化亮化农村;通往各方向的公路绿化率达到100%;村庄内主要街道、次要街道路面硬化率达到100%;村街绿化面积达到40%以上;——社会管理民主公开。村级组化、领导有力、勤政廉洁、作风民主、致富有策;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民主管理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村务公开满意率达到95%。

二、空间管制区划

依据《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冀建村[2007]425号,在村域范围内界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1)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除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外)、铁路防护区域作为禁止建设区,严格保护,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厂或擅自挖土、填土、堆放固体废弃物。同时要加强农田生态系的建设,控制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的污染。

(2)水源保护地

村庄饮用水源保护地也是禁止建设区,该区域内应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执行。

适宜建设区

规划村域内的村庄建设用地为适宜建设区。在该区域中进行的各类建设活动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执行。

限制建设区

上述两种区域以外的地区,主要包括村域内的林地、果园、草地以及其它农业生产设施占地。在限制建设区域内,应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和本地条件,区分建设项目,在满足环境承载力的要求下有条件的进行建设。

三、村域基础设施规划

1、道路规划

现状村域内主要交通通道为村庄南部的东楼线,东部的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和“村村通”公路。

“村村通”公路宽度为6米,道路红线宽度不低于10米。加强村级路的硬化和两侧的绿化带建设,加强本村同周边各村的联系,将村庄道路建设同村域道路建设相结合,实现道路交通现代化。

村级路及机耕路的建设要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规划村级路按三级路建设,为主路、支路和宅前路,路面宽度控制为3—14米。机耕路路面宽度控制为4—5米。

2、村域给水规划

规划给水来自村北的供水站,实行集中供水,给水管网形式为环状和树枝状相结合,主管管径为75~100毫米,支管为30~50毫米。

3、村域排水规划

排水体制规划为雨污分流制,污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规划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雨水沿街道由北向南、自东向西汇聚于农田中。

4、村域电力规划

供电电源从xxx变电所15KV线路引出,由村配电室供给,供电线路均采用地埋方式。

5、村域电信规划

村庄通信线路从xxx镇网通引入。到规划期末,全村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80%,移动电话实现信号全覆盖,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普及率达到100%,同时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50%。

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一、村庄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

1、现状分析

xxx村位于村域中部,现状村庄布局较为闲散;村庄多为老旧住宅,建筑质量较差,布局混乱,村内公共设施主要有村委会办公室、

卫生所。

2、存在问题

①村庄建设缺乏完善的规划指导,种植用地、生产用地等与居住用地布局混乱,对村庄的居住环境影响较大,且选址随意;

②绿化覆盖率低,村庄内严重缺乏公共绿地;

③村域内基础设施缺乏,道路系统不完善;

④现状村庄内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健全,无小超市、小浴池、小饭店等。

二、规划目标和指导思想

1、规划目标

根据《xxx县镇村体系规划》和《xxx县xxx镇总体规划》,结合xxx村委会及村民意见,在xxx村现状建设用地中部新建幸福村庄一处,幸福村庄规划是村民的意愿,规划后村庄将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齐全,生活方便的居住小区。xxx村现状村庄建设用地21.6323公顷,规划建设用地为7.2836公顷,节约土地14.3487公顷。

2、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xxx村庄的土地流转,按照城市居住小区标准进行幸福村庄规划。

三、村庄性质与规模

1、性质

xxx村是村域内主要的生活、生产服务基地,以农作物及林果种植业与养殖业并重发展的中心村。

2、村庄规模

(1)人口规模

xxx村现有常住总人口766人。依xxx村近10年人口增长情况调查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3‰。所以本次规划确定人口增长率平均为3‰。

到2015年,村庄人口预计达到:766×(1+3‰)3=773人,按770人控制;

到2020年,村庄人口预计达到:766×(1+3‰)8=785人,按790人控制。

(2)用地选择

幸福村庄选址于xxx村旧村址内,为现状村庄建设用地。

(3)用地规模

(2)用地规模

现状村庄建设用地21.6323公顷,人均建设用地282.41平方米。规划村庄建设用地2020年达到7.2836公顷,人均用地92.20平方米。为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保护农田的号召,新建住宅要合理控制宅间路宽度,同时利用不利于建设的地段穿插公共绿地,为居民提供休憩游乐的场所。规划xxx村建设成现代化小区,小区建设用地面积为7.2836公顷。

四、村庄规划布局

1、发展方向

考虑到xxx村现状建设条件,本次规划在xxx村庄中部建设居住小区一处。对其进行合理布局,改善居住环境,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绿地率。

2、规划布局

规划居住小区由“一心、两区、一纵、一横、一外环”组成。

“一心”:指小区南部以村委会、幼儿园、卫生所、文体设施、绿地、广场、商业等公共设施形成的村民中心。

“两区”:指北部居住片区和南部一个公共服务活动区以及预留用地。

“一纵、一横、一外环”:指新村建设时因地理位置原因形成的位于新村中部的南北道路和东西道路两条建设轴线以及村庄四周建设的一条村庄外环路,共同构成了xxx新村的道路骨架。

3、主要用地布局规划

(1)新农村规划

①规划布局

规划小区以新建多层为主,新建住宅多为住宅楼,采用新户型,合理规划楼间路间距,搞好楼间绿化,增加绿地覆盖率,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②住宅设计

新建住宅楼应适合当地风俗人情和文化传统要求,结构新颖,建筑成本低,冬天保温效果好,内在质量和外观效果合理,适合不同收入村民需要。初步确定设计方案特点如下:

a.户型应照顾一代居、两代居、三代居的住户要求,实行多居室设计。并保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

b.住宅室内设计体现超前性,设有客厅、起居室、书房等,同时在厨房、卫生间的设计上,充分体现现代化,以配合集中给排水等市政设施建设。

c.住宅建筑立面新颖、造型别致美观。住宅楼屋顶按照坡屋顶设计,采用传统的红瓦,配以白墙、绿树,力求清新、亮丽;利用阳台及平台的凹凸变,丰富建筑的光影变化,突出立体感。

(2)公共建筑用地

①布置原则

公共设施主要在居住区交通方便处布置,既形成小区的公共服务活动中心,又与内外联系方便。

②规划

公共设施主要布置有在小区中部东西向主道路上的商业带,在小区内交通方便的道路节点上布置幼儿园、文体设施、卫生所和村委会,其中小型卫生设施建在文体设施内。

(3)道路规划

①进行合理的道路布局实现小区内部道路与对外交通道路的有机结合,规划新村中部东西路,南北两条主干道,规划新村东部的乡道为三级公路,在小区内部形成干支分明、交通流畅的道路系统,小区外围以环路相连。同时避免小区道路和过境交通交叉口过多,影响过境交通和村民人身安全。

②规划小区内主干路红线控制宽度为10-20米,次干路红线控制宽度为8米,宅前路红线控制宽度为4米。

(4)绿化

规划小区绿化系统由街头绿地、街道绿化以及楼间绿化三部分组成。为创造良好的生态居住环境,调节村庄小气候,规划积极贯彻“点、线、面”结合的原则,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充分绿化。

①街头绿地

规划在小区内根据服务半径以及现有闲散用地设置街头绿地和广场满足整个小区的游憩、绿化需求。绿地强调突出不同特色,考虑坐、步行、娱乐均可的丰富空间环境,设置坐凳、小品等。绿地

采用草、树、土丘等富有变化的手法,体现高低错落、营造环境气氛。建造小溪、叠泉等小景,是村民主要的观赏和休憩空间。

②街道绿化

街道绿化主要指主路两侧绿化,以行道树为主。其功能以提供充足的遮荫、减小污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为主。规划要求合理选用行道树树种,增强其观赏性。

③楼间绿化

楼间绿化主要指利用楼间空闲用地,见缝插针的穿插绿地,这样不但能提高村庄建设绿地率以及绿地覆盖率,而且更能深入的与村民日常生活相结合。

(注:各种用地规划见P18,《技术经济指标表》)

五、市政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

规划居民生活用水使用自来水,水源为位于小区北部的供水站。实行集中供水,给水管网形式为环状和树枝状相结合,最大管径为DN150的PVC管,最小管径为DN50,埋地敷设于道路西侧和北侧。

⑴用水量标准

居民生活用水标准:近期采用120升/人·日,远期采用100升/人·日。

公共建筑绿化用水标准:取居民生活用水的30%,则近期为36升/人·日,远期为30升/人·日。

消防用水,按同着火次数,15L/S消防流量,2H消防延时计。

管网漏失量及未预见水量按居民生活用量的15%计算。

⑵用水量预测

近期规划人口为770人,远期规划人口790人,供水普及率100%。

则近期村庄全天用水量为134.0立方米,远期村庄全天用水量为

2、排水规划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在村庄南部规划一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放至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里,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算。则到规划期末村庄生活污水排放量为91.7吨。污水管布置于道路东侧、南侧,支管接至每幢建筑物,管材用钢筋混凝土圆管。

雨水沿街道由北向南、自东向西汇聚于农田中。雨水流量计算采用xxx市暴雨强度公式,各参数的选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i=7.802+7.5001gTE/(t+7.767)0.602 (mm/min)

式中:t=t1+2t2

t ——设计降雨雨时(分钟)

t1 ——地面集水时间(分钟)

t2 ——管区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

t ——设计降雨历时,t=t1+mt2(min)

i——设计重现年。

不同功能区采用不同重现期。

3、供电工程规划

(1)电源

供电电源从xxx变电所引入。

(2)用电量

预测规划期末,居民生活用电量达到中等水平,人均生活用电量标准采用600KWh/人·年。其他如公建、副业、农业用电量按生活用电量的50%计,则总用电量为71.1万KWh/年。

(3)路灯

在主路、支路上设置路灯,灯具高度6米左右,安装间距30-40米,路灯线路与电力电路同管敷设。

4、电信工程规划

(1)发展目标

规划确定到规划期末小区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30部,根据规划人口规模远期人口790人,则装电话:

790×0.30=237门

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0%。有线电视有线广播户普及率达到100%。

(2)线路布置

依据xxx镇总体规划,xxx村电信线路有镇政府驻地电信支局引入,可满足规划要求,规划主要是加强线路改造及设备升级保证通

信质量。

5、新能源规划

规划高度重视对小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要以石油液化气建设作为能源建设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太阳能,使太阳灶、太阳能淋浴和卫生厕所进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规划在规划期内,在小区内普及石油液化气以及太阳能,使清洁能源比重达90%以上,实现农村用能格局的重大的转变。

6、管线综合

管线综合包括: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等。管线沿道路铺设,采用地下隧道式集中铺设线路。

工程管线水平布置,由路北至路南或由路西至路东依次为电信线、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线。它们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需满足规范要求。

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一般按下列规定处理:压力管线让重力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六、专项规划

1、环卫设施规划

现状村庄内垃圾在空地上定点定时处理,但是也存在垃圾乱倒现象。

规划依照有关规定及建设需要,做以下规定:

(1)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为100%,无害化处理100%,粪便处理率达100%;在小区内设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后,统一运往县城垃圾处理厂。

(2)沿主要街道设置果皮箱,主路每隔50~80米设一处,一般道路每隔80~100米设一处。

2、消防规划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各项规定,应考虑以下方面:

(1)结合居委会设立消防指挥中心,成立消防小组,准备足够的消防工具;

(2)合理安排可靠的防火水源,且供水量有保证。

(3)合理布置消防栓密度,服务半径为120—150米。

(4)各类建筑群体必须留有不小于3.5米的消防通道。

3、抗震减灾规划

xxx村内缺少避震疏散地,尤其是居住区,建筑密集道路狭窄不利于疏散减灾。

规划抗震设防标准为七度,主要设施如:电力、通讯、交通、医院等提高一级设防,结合建设规划中道路、广场、绿化建立疏散场地和通道,尤其绿化用地,建设过程中严禁侵占。

4、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空间结构,利用中心公建,从体量、高度、造型等几个方面形成空间的中心和制高点,在以多层为主的空间基调上,产生跳跃。

(2)建筑单体设计注重造型变化的同时,注意色彩的搭配,墙体以白色和浅黄为主,屋顶配以红瓦,形成绿树掩映下粉墙、红瓦映蓝天的画面。

(3)主干道两侧,是村庄形象创造的重点,公建要注重造型;小区入口设置村庄标志,以树立村庄对外形象。

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

一、规划原则

1、近期整治项目选择遵照“公益性、急需性、可承受性”原则进行,充分利用现有空地进行周转用地进行建设。

2、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明确村民的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地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避免政府包办代替,“大包大揽”。

3、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实行村民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巩固保持村庄整治成果。

4、注重对村庄传统文化、乡土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保护。

二、近期建设任务

依据现有村庄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能力,近期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对位于规划建设用地东北部的居住片区以及基础设施、公共设施、

配套设施等的建设。近期建设的主要任务有:

1、住宅建设近期主要是部分住宅楼的建设,在规划建设用地的东北部。

2、公共建筑近期重点抓村委会、幼儿园、文体中心、卫生所等公共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居住建筑由设计单位设计以保证设计质量,以要求风格统一。

3、基础设施近期重点是一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在规划建设用地的南部。

4、近期小区道路主要以建设小区内部主要道路、修建小区内部宅前路为主。同时控制好其它道路用地,逐步改进路面质量。修建道路时应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铺设地下管道,后修建路面。另外可组织居民采取自筹方式建太阳能灶,改善环境。

5、建设村庄街头绿地,控制绿化面积,先种树后建游园,形成村庄周围防护林带改善周围环境与村庄气候。

第六章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为xxx村实施幸福村庄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一经政府批准,就应严格执行,必须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各项建设活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河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河北省农村民居设计导则》、《河北省幸福乡村规划设计导则》、《xxx市编制新农村新民居村庄规划导则》,对村庄规划建设进行管理。

3、村委会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规划法》和《导则》为依据,制定出适合当地情况的规划实施细则。

4、村庄规划经批准后,村委会应当公布并做好宣传工作,使规划深入人心。

5、必须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将规划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统一管理,不得随意改变村庄用地性质,尤其是对其基本结构及总体布局要进行严格控制,任何个人无权更改。

6、规划实施中,在不影响总体布局及规划结构的情况下,如个别用地确需调整,也必将在征得规划管理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再做变更。

7、应贯彻执行“人民村庄人民建”的方针,组织社会各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村庄建设,使村庄面貌在近期内得到较大改观。

附表一

村庄建设用地统计表

注:村庄人口规模现状766人,规划790人。

附表二

附表三

近期建设整治行动计划表

村庄规划设计说明案例

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 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 规划设计说明........................................- 3 - 一、项目背景及村庄概况......................................................... - 3 - (一)项目背景....................................................................- 3 - (二)村情简介................................................................................- 3 - (三)新建区选址............................................................- 3 - 二、规划设计依据..................................................................................... - 3 - 三、村庄区位与现状分析................................................................... - 4 - (一)区位分析.......................................................................- 4 - (二)现状分析.........................................................................- 4 - 四、村庄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 - 5 - 五、村庄特色分析.............................................................................. - 6 - (一)区位特色......................................................................- 6 - (二)人文特色.................................................................- 6 - (三)建筑特色..............................................................................- 6 - (四)产业特色...........................................................- 6 - 六、村庄建设目标及定位......................................... - 6 -

村庄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一、规划背景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寨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根据中共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乡村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总体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步伐”的和谐秀美乡村。为响应省政府号召,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适应鄱阳县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新一轮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根据鄱阳县人民政府关于秀美乡村建设规划的要求,按照《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田畈街镇人民政府特委托我院承担以下村庄环境整治编制工作。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 划法》 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 理条例》 3.《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 4.《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 法》建村【2013】188号 5.《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 行)建设部〔2000〕36号 7.《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技 术导则》 8.《江西省村镇建房规划审 批办法》 9.《田畈街镇总体规划》 10.江西省有关村庄规划建设 法律、法规、政策、规范 与标准等 11.田畈街镇、松林村历年经 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及 与规划相关的其它数据三、规划原则 1、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及设施,坚持以现有设施的整治、改造、维护为主,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 2、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确定整治项目和时序,分步实施的原则; 3、涉及生命财产安全与生产、生活最急需的整治项目优先开展的原则; 4、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 5、严格保护村庄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具体整治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与经济条件,由村民自主选择确定的原则。 四、规划期限 村庄整治规划期限为—2030年。 五、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田畈街镇松林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目次 1总则 2用地分类 2.1一般规定 2.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 附录A村庄规划用地统计表统一格式 1总则 1.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加强村庄建设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村庄的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1.0.3编制村庄规划,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用地分类 2.1一般规定 2.1.1用地分类应考虑村庄土地实际使用情况,按土地使用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2.1.2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3级分类体系。大类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2.1.3使用本分类时,一般采用中类,也可根据各地区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 2.2.1村庄规划用地共分为3大类、10中类、15小类。

2.2.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表2.2.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

附录A村庄规划用地统计表统一格式 A.0.1村庄规划用地应按表A.0.1进行汇总。 表A.0.1村庄规划用地汇总表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条文说明 编写说明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已有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根据编制需要展开实地调研,征求了专家和相关部门对于用地分类的意见,并与相关国家标准相衔接。 为便于广大规划编制、管理、科研、教学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指南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指南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供使用者参考。 目次 1总则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

村庄规划设计说明书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姓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号: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完成学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前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逐步开展,村庄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已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点之一。李家大湾是冯桥村中心村,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选取此村庄进行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 在规划中要求: 以村庄现状为基础,对村庄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整治,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村庄整体风貌,加速城郊型新农村社区的建设。 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使村庄面貌有一个质的改变。 此规划为土地整理规划课程设计一部分。

2.项目信息 2.1地理信息 李家大湾属王河镇冯桥村,地处规划区西北角,西接滠水河,东隔河港与孙家湾相望。 村庄为村湾型村组,北为李家大湾,南为胡家墩,西面为主要耕地。 2.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冯家大湾地形属低岗丘陵地貌,村庄四周为堰塘所 围,东北东南地势较中部略高,总体用地呈海豚形。 2)气候条件:冯家大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雨量充沛,年无霜期长。 2.3历史与现状分析 1)对外交通条件:有水泥公路直达村庄,西有水泥路到滠水河。 2)用地情况:村庄规划范围内主要为居民点,住宅主要朝南,住

宅建设占地大,北部有一片荒草地,四周为堰塘所围,建设用地紧张。 3)公共服务设施情况:村委会和卫生室位于村庄南端,属低层砖 木建筑,建筑质量一般。 4)村庄绿地景观现状:以村旁林地为主,生态资源丰富。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 一、区域位置 1 二、现状概况 1 三、发展条件分析 1 四、相关规划 3 第二章规划思路 3 一、指导思想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依据 4 四、规划期限 5 五、民居规划建设目标 5 六、规划对策 5 第三章村域规划 6 一、产业发展规划 6 二、社会发展规划 7 三、文物保护规划 7

四、空间管制 7 五、村庄性质 7 六、人口规模 8 七、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8 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8 一、规划用地 8 二、用地布局 9 三、公共设施规划 11 四、市政设施 11 五、防灾工程规划 15 六、农宅 15 七、节能减排规划 16 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规划 17 一、原则 17 二、规划期限、范围与人口 17 三、近期建设主要任务 17 第六章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18

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19 附表二:近期建设项目计划表 19 附表三:公共设施一览表 20 附表四:新农村居住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0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区域位置 北官厅村隶属 **,位于乡域南部。距 **约6公里,北临旺庄伙村,东挨西蒿坡村,村庄西侧、南侧接**。村庄南部有县域纬四路向东连接廊沧高速,村庄北部有公路通向乡驻地。 二、现状概况 1、气候 北官厅村地处中纬地带,属暖温带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12.1℃,全年日照2769.8小时。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6℃,冻土深为45厘米左右。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3℃。气温季节变化的特点是:降雨年季变化大,降雨强度大,四季分配不均,亦有春旱、夏涝的特点。 2、社区概况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样本

村庄规划设计说明书 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姓名: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号: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完成学期: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教师: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1.前言 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的逐步开展, 村庄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已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重点之一。李家大湾是冯桥村中心村, 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选取此村庄进行居民点整治规划设计。 在规划中要求: 以村庄现状为基础, 对村庄发展进行合理预测, 因地制宜, 进行规划设计。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为指导,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整治, 优化人居环境, 改进村庄整体风貌, 加速城郊型新农村社区的建设。 以村庄规划为龙头, 从治理”脏、乱、差、散”入手, 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 使村庄面貌有一个质的改变。 此规划为土地整理规划课程设计一部分。

2.项目信息 2.1地理信息 李家大湾属王河镇冯桥村, 地处规划区西北角, 西接滠水河, 东隔河港与孙家湾相望。 村庄为村湾型村组, 北为李家大湾, 南为胡家墩, 西面为主要耕地。 2.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冯家大湾地形属低岗丘陵地貌, 村庄四周为堰塘所围, 东北 东南地势较中部略高, 总体用地呈海豚形。 2)气候条件: 冯家大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日照充分, 雨量充 沛, 年无霜期长。 2.3历史与现状分析 1)对外交通条件: 有水泥公路直达村庄, 西有水泥路到滠水河。 2)用地情况: 村庄规划范围内主要为居民点, 住宅主要朝南, 住宅建设占 地大, 北部有一片荒草地, 四周为堰塘所围, 建设用地紧张。 3)公共服务设施情况: 村委会和卫生室位于村庄南端, 属低层砖木建筑, 建筑质量一般。

村庄规划说明书

村庄规划说明书

大理市下关镇刘官厂村委会 凤阳邑(1-4组)自然村村庄规划( -2030)

目录 1、规划编制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技术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 国家规范及条例错误! 未定义书签。 3.2 ................................................................................................. 相关规划错误! 未定义书签。 3.3 ................................................................................................. 地方文件错误! 未定义书签。 3.4 ................................................................................................. 规划期限错误! 未定义书签。 4、凤阳邑现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 人口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 ......................................................................................... 公共服务设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 4.3 ................................................................................................. 基础设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 5、凤阳邑用地增长边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 凤阳邑用地增长制约因素错误! 未定义书签。 5.2 ......................................................................................... 规划用地规模错误! 未定义书签。 6、凤阳邑空心村整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凤阳邑用地布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凤阳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凤阳邑基础设施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 给水设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 9.2 ..................................................................................... 垃圾收集与处理错误! 未定义书签。 9.3 ................................................................................................. 粪便处理错误! 未定义书签。 9.4 ................................................................................................. 排水设施错误! 未定义书签。 9.5 ......................................................................................... 道路系统规划错误! 未定义书签。 9.6 .............................................................................. 环境与卫生保护规划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凤阳邑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村庄规划说明示范

村庄总体规划的说明书(示范) 前言 一、规划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规划水平,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村庄,XX市委、市政府确定XX县下东乡的XX村为村庄整治示范村,成立了以XXX为联点领导的帮扶工作组。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XX市规划局于2006年3月委托XX市规划设计院编制该村的村庄整建规划。 XX市规划设计院立即成立了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小组,落实责任人。先后数次与基层党建帮扶工作组、乡、村主要领导和广大农民进行了交流和走访,对现场进行查勘,并与当地规划、国土、水利、电力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获得了较为详实的基础资料。 二、规划依据 1、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2、《XX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整建规划工作导则(试行)》》; 3、《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工作导则(试行);》 4、《XX县县城总体规划》; 5、XX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XX省建设厅、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小康示范村村庄规 划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现状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 1、地理区位条件 XX村位于XX县城西南郊,距县城中心城区1公里。320省道和106国道分别从村西侧和北侧通过,规划中的衡炎高速公路南北向贯穿村域,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2、自然及资源条件 XX村地形地貌主要以丘陵为主,现状用地除部分山丘、水域和农居用地外,大部分为耕地(1502亩)和林地(1485亩)。南部山丘中有小型山塘水库4座。 3、行政区划 XX村辖16个村民小组,598户,总面积7444亩,其中耕地面积1502亩,约占土地总面积 的20%。2005年末总人口2225人。 4、社会经济状况 XX村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82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0万元,农业总产值为810万元,人均纯收入2503元。近年来培植发展了粮食、牲猪、菜牛、草莓等支柱产业。涌现了全国

村庄规划说明书

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分类编制简明易懂、节约实际、便于实施的自然村村庄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的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全过程群众主动参与、自提意见、自主规划,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得到群众普遍认同和赞誉。 统筹谋划抓好制度设计 抓好制度设计。出台《云浮市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工作指引》,明确“三原则、四分类、五步骤、六要求”的总体思路。 “三原则”:即遵循实用、节约、群众参与的原则; “四分类”:即把自然村分四种类型开展村庄规划编制; “五步骤”:即村“两委”牵头形成草图,将草图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专业人士与群众研究形成征求意见图,征求意见后形成规划成果,报批入库; “六要求”:即由镇(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审批(第四类报县级政府审批),鼓励自然村自主编制,由“地理信息平台”提供底图,自然村规划成果由村委会和县级规划室签署,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因地制宜确定编制范围。出台《云浮市行政村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指引》,统筹推进行政村村庄规划。 抓好业务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分片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培训。先后2次举办全市性的村庄规划专题培训班,多次举办县(市、区)、镇分片培训班,解读《云浮市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工作指引》,对各县(市、区)委主要领导,各镇(街)党委书记、分管乡村振兴和规划工作的同志进行培训,统一思想认识,掌握工作指引和操作步骤,开展规划编制。 抓好试点带动。在新兴县东成镇开展试点工作,论证规划实施路径,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动村庄规划编制。 立足实际抓好分类编制

行政村在完成自然村分类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的村庄规划,主要包括“3图1表1说明”。 “3图”: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图、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图、村庄空间规划图;“1表”:村庄规划建设项目表;“1说明”:规划说明书。 第一类自然村:地处偏远、常住人口100人以下的村庄。除有保护价值的特色村庄以外,主要是制定“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纳入村规民约。 第二类自然村:具有一定基础和基本条件的村庄。主要是编制“2图1表1公约”(“2图”:村庄用地规划图、村庄整治项目布局规划图;“1表”:村庄整治项目表;“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明确村庄建设边界以及垃圾治理、卫生厕所、污水治理、公共设施、村道建设等整治项目并注明时序。 第三类自然村:有基础、有条件和有需求的村庄。主要编制“3图1表1公约”(“3图”:村庄用地规划图、村庄整治项目布局规划图、村庄建设项目布局规划图;“1表”:村庄规划建设项目表;“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制定厕所粪污治理项目、农房建设和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和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等相关措施。 第四类自然村:市区、县城和中心镇附近的城郊融合类村庄,以及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具备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特色保护类自然村。主要编制“4图2书2表1公约”(“4图”:村庄用地现状图、村庄用地规划图、村庄建设项目布局规划图、农房建设总平面图;“2书”:规划说明书、公众参与报告书;“2表”:村庄建设需求台账、村庄规划建设项目库;“1公约”: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公约),在第三类村庄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管控要求和特色风貌保护要求。 目前已有3013条自然村完成分类规划编制工作,占比41.28%。

新农村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前言 1.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 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可以概括为“六通、五改、两建设、一提高”。“六通”即通路、通水、通气(燃料)、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厨、改圈舍、改校舍、改卫生所;“两建”即建公共活动场所、建集中垃圾处理站;“一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新农村建设必须优先解决包括道路、饮水安全、沼气(燃料)、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同时改造中小学校舍、改造卫生所,并帮助农民改厕所、改厨房、改圈舍;另外在农村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必须的垃圾处理场所。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福利所能带来的好处,做到幼有所托、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靠、闲有所乐。因此,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贫困救助、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主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培育新的支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人民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06]1号),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和村庄治理;登封市唐庄乡积极相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为此委托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展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本次规划内容为登封市唐庄乡雪沟村的村庄建设规划。

XX村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

XX村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前言 (3) 第二章现状概述 (3) 第一节自然条件 (3) 第二节社会经济 (3) 第三节村庄建设情况 (3) 第四节主要存在的问题 (4) 第三章规划总则 (4) 第一节规划依据 (4) 第二节规划范围 (5) 第三节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 第四节规划目标 (5) 第五节规划重点 (5) 第四章村域发展规划 (6) 第一节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6) 第二节村域居民点布局规划 (6) 第三节村域公共设施规划 (7) 第四节村域道路交通规划 (7) 第五章中心村详细规划 (8) 第一节村庄建设环境与场地分析 (8) 第二节规划构思与布局结构 (8) 第三节规划用地布局 (9) 第四节道路交通规划 (9) 第五节绿地景观规划 (10) 第六节建筑设计 (10) 第七节技术指标和投资估算 (11) 第八节近期建设规划 (11) 第六章整治规划 (12) 第一节整治期限和整治范围 (12) 第二节整治目标 (12) 第三节整治思路 (12) 第七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3)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3)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3)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14)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14) 第五节环卫设施规划 (14) 第六节综合防灾规划 (14) 第八章规划措施与建议 (15) 目录

第一章前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镇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在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湖州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目标,逐步完善“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实施“1383”行动的计划工程,在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新型农民培育、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特别是实现了“输血”向“造血”的思路切换,挖掘村庄个性、打造特色品牌,不仅使村名从中得到了实惠,而且为长效开展村庄建设整治注入了持久活力。 2008年,吴兴区将出台一系列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新政策,加大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 为了推进环渚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受湖州市吴兴区城交局的委托,本单位于2008年4月接受XX村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委托,经过现场调研、分析、论证等多方面工作,初步形成了阶段性成果,以供初步审查使用。 第二章现状概述 第一节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XX村位于环渚乡的东北角,东邻双丰村,南与中东村,西连荣丰,北与太湖接壤,紧靠高速连接线,交通条件较为便利。二、气候特征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垂直气候差异明显,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在224-246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1850㎜。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风和东南风,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易受夏季台风暴雨、冬春低温寒潮、盛夏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三、地形地貌 本村属于低平原水乡型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村域东、西、北三面环山,XX港南北向从中穿越,另有大面积的养殖水体。村域内植物资源丰富,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第二节社会经济 XX村现有10个自然村,共766户,总人口2620人,劳动力448人。村域总面积约为37.5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599亩,园地面积约503亩,内塘面积36亩。 XX村目前经济比较薄弱,以二产为主,2007年全村生产总值为7731万元,其中一、二、三产的产值分别为2023.9万元、4751.6万元、955.5万元。一产产业主要有水稻、桑树、大棚蔬菜等作物种植,养殖湖蟹、特种水产等经济效益明显,其中2007年河蟹产值约80万元,黑鱼产值约112万元。村级个体企业12家,发展形势较好,为全村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为服装加工,化纤织物等产业类型,目前全村约有 130人村民在企业中就业。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060元,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837元,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为8898元。 第三节村庄建设情况 XX村地势相对平坦,山林少平地多,现状村庄分布较散,主要沿路、沿河分布。XX自然村规模最大,集中分布在村域中部;薛家港集中在村域中部偏南,其余几个自然村规模较小,且交通不方便,分布十分分散。现状各自然村人均建设用地普遍较大,详见下表。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建议格式) 第一章概述 一、地理位置与区位评价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遗存 三、自然资源与保护利用 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五、村庄建设现状与人居环境 第二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与作用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三、规划指导思想 四、规划基本原则 五、规划发展目标 (一)农村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四)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要求[耕地、林地、河湖、环境……] (五)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目标[人居环境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含四化四改)、乡村特色的营造、农村居住建筑水平……] (六)村庄人口预测与建设用地控制 六、村庄规划的期限 七、村庄规划的约束行为 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农村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第二节农村社会发展规划 一、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社会事业发展与设施布局

第三节村域总体布局规划 一、居民点布局规划[含农村所属各个自然村的分布与搬迁情况] 二、各类用地布局[含空间组织结构、各类用地总布局、耕地林地保护] 三、各项用地指标规划[含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等村域各类用地汇总表(标准格式)] 第四节村庄空间管制规划 [村域各类空间管制划分与管制措施等] 第四章村庄建设布局规划 第一节村庄建设现状 一、现状建设特征 二、现状建设问题分析 第二节总体布局规划[远期规划] 一、总体布局结构[功能组织] 二、建设用地指标规划[指村庄内的各项建设用地分类与标准确定,用地结构调整,用地平衡表] 三、公共设施规划[含各类公共建筑、村庄公共中心、公共活动广场、公共设施项目与规模规划] 四、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片区划分、居住片区内设施配置、居住人口分布、宅基地布局、住宅建筑规划] 五、园林绿地规划 六、工业仓储设施规划 七、道路设施规划 八、其它用地规划 第三节住宅建设 一、住宅建设现状 二、住宅建设标准与要求 三、住宅建筑设计与造型[附住宅建筑选型与说明]。 四、旧住宅改造第四节乡村特色保护与建设[选择性内容] 第五章村庄基础设施规划[远期规划] 第一节道路与竖向规划[道路系统、停车场地、街区场地竖向规划] 第二节给水排水规划[供水管网、排水沟渠等设施系统] 第三节电力电信规划[电力、电信、广播、电视] 第四节沼气能源设施规划[沼气池、储气柜、输配管理]

某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完整

A县B镇B村村委会C村村庄建设规划 说明书 2013年3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3) (一)规划背景 (3) (二)规划依据 (3) 二、现状概述 (3) (一)现状区位 (3) (二)现状村庄概况 (3) (三)规划区概况 (4) 三、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4) (一)规划目标 (4) (二)规划原则 (5) 四、人口与用地规模 (5) 五、规划定位 (5) (一)规划关注的重点 (5) (二)规划定位 (5) 六、功能结构 (6) 七、道路与交通规划 (6) 八、景观环境规划 (6) 九、公共设施规划 (6) 十、竖向工程规划 (7) (一)现状分析 (7) (二)参照规范 (7) (三)道路规划采用的技术标准 (7) (四)规划原则及规划思路 (7) (五)本次道路规划成果的主要技术指标 (7) 十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7) (一)给水工程规划 (7) (二)排水工程规划 (8) (三)供电工程规划 (9) (四)弱电系统工程规划 (9) 十二、建筑风貌引导 (9) (一)建筑户型 (9) (二)建筑风貌引导 (10) (三)户型分布 (10) 十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

一、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一)规划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机制体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5句话20个字的要求,不仅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建设的日益重视,以及村内生产建设的推进,C村越来越满足不了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所以急需推进村庄的建设规划步伐。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发[1991]14号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发[1995]333号4)《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5)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二、现状概述 (一)现状区位 B镇B村委会C村位于抚仙湖东岸,距县城16公里。位于澄江县东南部,距县城23千米,东邻宜良县,南接华宁县,西濒抚仙湖,北接右所、九村镇,拥有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C小组位于B镇北边,距离B镇 1.5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面. (二)现状村庄概况 1、村庄概况 全村有农户131户,共434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425人,劳动力292人。全村经济总收入228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3元,农民收入以烤烟、蔬菜、养殖为主。 2、现状设施概况 该村目前已实现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电视。拥有有线电视126户,拥有电视机用户12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1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已硬化的水泥路面。全村共有22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2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户,小水窖31口。

新农村规划格式

村庄建设规划说明书 (建议格式) 第一章概述 一、地理位置与区位评价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遗存 三、自然资源与保护利用 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五、村庄建设现状与人居环境 第二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与作用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三、规划指导思想 四、规划基本原则 五、规划发展目标 (一)农村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目标 (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四)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要求[耕地、林地、河湖、环境……]

(五)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目标[人居环境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含四 化四改)、乡村特色的营造、农村居住建筑水平……] (六)村庄人口预测与建设用地控制 六、村庄规划的期限 七、村庄规划的约束行为 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农村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第二节农村社会发展规划 一、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二、社会事业发展与设施布局 第三节村域总体布局规划 一、居民点布局规划[含农村所属各个自然村的分布与搬迁情况] 二、各类用地布局[含空间组织结构、各类用地总布局、耕地林地保护] 三、各项用地指标规划[含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等村域各类用地汇总表(标准格式)] 第四节村庄空间管制规划 [村域各类空间管制划分与管制措施等]

第四章村庄建设布局规划 第一节村庄建设现状 一、现状建设特征 二、现状建设问题分析 第二节总体布局规划[远期规划] 一、总体布局结构[功能组织] 二、建设用地指标规划[指村庄内的各项建设用地分类与标准确定,用地结构调整,用地平衡表] 三、公共设施规划[含各类公共建筑、村庄公共中心、公共活动广场、公共设施项目与规模规划] 四、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片区划分、居住片区内设施配置、居住人口分布、宅基地布局、住宅建筑规划] 五、园林绿地规划 六、工业仓储设施规划 七、道路设施规划 八、其它用地规划 第三节住宅建设 一、住宅建设现状 二、住宅建设标准与要求

村庄整治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一节编制背景 (2) 第二节村庄整治技术路线 (2) 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分析 (3) 第一节现状概况 (3) 第二节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 第三节现状分析 (4) 第三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 (5) 第一节规划依据 (5) 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 (5) 第三节规划整治原则 (5) 第四章村庄建设整治思路与目标 (6) 第一节总体思路 (6) 第二节规划基本目标 (7) 第五章村庄功能定位 (7) 第六章村庄建设规划 (8) 第一节建设范围 (8) 第二节村庄用地规划与布局结构 (8) 第三节道路景观设计 (8) 第四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8) 第五节景观小品设计 (9) 第七章建筑整治设计 (9) 第一节建筑整治模式 (9) 第二节建筑要素设计 (9) 第三节建筑色调控制 (9) 第四节建筑高度控制 (9) 第五节建筑形态控制 (9) 第八章基础设施规划 (9)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0)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0)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10)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10) 第五节环卫设施规划 (10) 第六节消防工程规划 (10) 第七节防洪工程规划 (11) 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11) 第一节建设步骤与实施方法 (11) 第二节政策措施 (11)

第一章前沿 第一节编制背景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5句话20个字的要求,不仅包含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包含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综合概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它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关系到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 2、安徽省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 省政府2011年7月下发《关于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统筹开展村庄整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意见指出,要按照”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尊重民意,量力而行;分类指导,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和农村清洁工程,稳步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十二五”期间,以“最困难群众、最危险房屋”的农房改造为重点,完成全省5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示范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0%;加快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在全省1000个乡镇建立以“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为主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逐步实现全省乡镇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在农村危房改造集中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村、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点、皖北采煤塌陷区、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点、重点景区、历史文化名村、产业特色村及其他具备条件的中心村,依据规划,组织实施农房整修、道路硬化、改水改厕、环境卫生、植树绿化等工作,促进全省万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治理。农村人居环境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所好转,但是农民庭院建设参差不齐,排水排污设施不畅,人畜居住混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齐备等仍然是目前农民急需改善的主要方面。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检验标准,就是有规划和有政策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即要努力促使农村从根本上克服脏乱差状况,使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形成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的新面貌。 第二节 村庄整治技术路线

村庄规划说明

峰源乡小上村下山脱贫新村 规划说明 一、规划背景 近年来,我省各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城市化建设进度,提升工业化,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25设,城乡面貌相比,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省委省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高山远山地区、重点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在浙江省政府出台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村搬迁、灵活安置”的原则,制定欠发达乡镇下山脱贫和整村搬迁规划的意见,以帮助农民增加在二三产业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投入的效益。 近年来,莲都区从实际出发,把下山脱贫工程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科学规划,构建了下山脱贫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的新格局。小上村由于所处地势高,交通极为不便,又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限制了本村发展。为了能让村民改善居住条件,全面建设小康型新农村,急需确定新的村庄建设发展用地,并通过规划力争把小上下山脱贫新村建设成为反映新时代、新风貌的高标准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村镇规划标准》BG50188-93; (三)、《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材[2000]36号; (四)、《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五)、《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7年11月18日);(六)、浙江省实施《村镇规划标准》的有关技术规定; (七)、《丽水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八)、《丽水市莲都区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九)《莲都区峰源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十)、《莲都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十一)、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三、现状概况 小上村位于丽水市区中心城区西南部、峰源乡政府南面,距丽水市区58公里,距峰源乡政府2公里。村庄东面为峰源林场、南邻夏庄村、西靠水牛坪林场、北连新村行政村。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夏陆台闽浙地质组成部分,即华南褶皱带。地貌上属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区,区域高差约26m(最高点标高为635.39m,最低点标高为597.33m)。村内道路狭窄,卵石路面,弯延曲折,靠一条1米多宽小路和山下的公路连接。2004年底小上村农业总人口为230人。 规划新村选址于小上村山脚下,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可利用建设用地2.56公顷,可容纳居住人口320人,按照峰源乡政府规划意见将该新村建设成为峰源乡地质灾害移民和下山脱贫移民安置新村。 四、规划期限及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