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聚合反应的特征

配位聚合反应的特征

配位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它是通过配位键的形成和断裂来实现分子间的聚合。这种反应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包括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产物易于纯化等。本文将从这些特征入手,详细介绍配位聚合反应的机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反应机理

配位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配位键的形成和断裂。在第一步中,两个或多个分子通过配位键的形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配位化合物。在第二步中,配位键断裂,产生新的化学键,从而形成聚合产物。

配位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与传统的聚合反应有所不同。传统的聚合反应是通过共价键的形成来实现分子间的聚合,而配位聚合反应则是通过配位键的形成和断裂来实现分子间的聚合。这种反应机理使得配位聚合反应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如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产物易于纯化等。

二、应用

配位聚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分子,如聚合物、配合物、天然产物等。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应用。

1. 合成聚合物

配位聚合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各种聚合物,如聚酰胺、聚酯、聚醚等。这些聚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如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热性等。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材料科学、医学、电子工程等。

2. 合成配合物

配位聚合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各种配合物,如金属配合物、有机配合物等。这些配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催化性、光学性、磁性等。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催化剂、光电材料、磁性材料等。

3. 合成天然产物

配位聚合反应可以用于合成各种天然产物,如生物碱、植物素等。这些天然产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病毒、抗菌等。它们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等领域。

三、发展前景

配位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和广泛的应用。随着有机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配位聚合反应也在不断发展。下面将从两个方面介绍配位聚合反应的发展前景。

1. 反应机理的研究

配位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从而设计出更加高效、选择性更好的反应体系。同时,反应机理的研究也可以为新型反应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2. 新型反应的开发

配位聚合反应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开发新型反应。通过开发新型反应,可以实现更加高效、选择性更好的反应体系,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同时,新型反应的开发也可以为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配位聚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和广泛的应用。随着有机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配位聚合反应也在不断发展。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新型反应的开发,配位聚合反应将会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离子聚合

第六章离子聚合 一、名称解释 1. 阳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的连锁聚合。 2. 活性聚合: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3. 化学计量聚合:阴离子的活性聚合由于其聚合度可由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定量计算确定,因此也称为化学计量聚合。 4. 开环聚合:环状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开环,形成线形聚合物的聚合反应。 5. Ziegler-Natta引发剂:Zigler-Natta引发剂是一大类引发体系的统称,通常有两个组份构成:主 引发剂是Ⅳ~Ⅷ族过渡金属化合物。共引发剂是Ⅰ~Ⅲ族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6. 配位聚合:单体与引发剂经过配位方式进行的聚合反应。具体的说,采用具有配位(或络合)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有时包括引发)都是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络合)并活化,然手插入烷基—金属键中。配位聚合又有络合引发聚合或插入聚合之称。 7. 定向聚合:任何聚合过程(包括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配位聚合)或任何聚合方法(如本体、悬浮、乳液和溶液等),只要它是经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都是定向聚合。定向聚 合等同于立构规整聚合。 二、选择题 1. 下列单体中哪一种最容易进行阳离子聚合反应---------------------------------------------( B ) A.CH2=CH2B.CH2=CHOCH3C.CH2=CHCl D.CH2=CHNO2 2.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阳离子聚合的引发剂------------------------------------------------(B ) A.正碳离子盐B.有机碱金属C.质子酸D.Lewis酸 3. 四氢呋喃可以进行下列哪种聚合---------------------------------------------------------( C ) A.自由基聚合B.阴离子聚合C.阳离子聚合D.配位聚合 4. 在无终止的阴离子聚合中,阴离子无终止的原因是(C ) A 阴离子本身比较稳定 B 阴离子无双基终止而是单基终止 C 从活性链上脱出负氢离子困难 D 活化能低,在低温下聚合 5. 合成聚合物的几种方法中,能获得最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是( A ) A 阴离子聚合 B 阳离子聚合 C 自由基聚合D自由基共聚合 6. 能引发苯乙烯阴离子活性聚合,并且聚合度等于两倍的动力学链长的是(D) A. BuLi B. AIBN C. AlCl3+H2O D. 萘+钠 7. 制备分子量分别较窄的聚苯乙烯,应该选择(B) A阳离子聚合B阴离子聚合反应C配位聚合反应D自由基聚合反应

第六章配位聚合

第六章 配位聚合 6.1引言 乙烯 丙烯和其他a-烯烃为石油裂解懂得主要产物 30年代 仅作为燃料 后 引发剂 高温高压 PE (高压) 1953 Zieglev (德) 70 ~5034常压、AlEt Ti -θ HDPE 1954 Natta (意) Ti 3θ35)(GH Al - PP 接着 Goodrich-Fire 公司 Ti 3524)(H C Al -θ 高顺式1、4-聚异戊二烯(天然橡胶) 同时 Fire-stene 轮胎和橡胶公司 锂或烷基锂 (Z-N 引发剂) 以后 以金属有机化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洛合体系作引发剂单体配位而后聚合,聚合产物呈定向聚合 —洛合聚合,配位聚合,定向聚合 (区别) 常用术语的区别 ① 配位聚合和洛合为同义词 —采用具有配位(或洛合)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有时包括引发)都是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洛合)并活化,然后插入烷基—金属键(R —M )中。 (配位比洛合表达的意义更明确) ② 定向聚合和有规立构聚合是词义词

—按IUPAC 规定,均指以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为主的聚合过程。 ③ Ziegler —Natto 聚合 —指采用Ziegler —Natto 引发剂的任何单体的聚合或共聚合。所得聚合物可以是立构规整的,也可以是无规聚合物。 6.2 结合物的立构规整性 配位聚合,除R P 、n X 外,首先要考虑立构规整性问题。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将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的化合物叫异构体,这种现象称~分两类 ① 结构异构 —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相互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 如:头—尾和头—头或尾—尾相连的聚合物结构异构体 ② 立体异构 —由于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相互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称构型 聚合物中同样存在复杂的立体异构现象? ?????几何异构光学异构 即:聚合物分子组成和结构相同,只是构型不同。 一、 立体异构 ⒈光学异构。 (存在手性中心)? ??*(左)右S R C )( —取代基(原子)在手性中心的排布顺序不而产生的立体异构α—烯烃聚合 NCH 2 =CH-R → —CH 2-CH-CH 2-CH-

第五章配位聚合解析

第五章 配位聚合 习题参考答案 1.举例说明聚合物的异构现象,如何评价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 解答: (1)聚合物的异构现象: ① 结构异构聚合物,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丙烯酸乙酯: CH 3 | -[-CH 2-C-]n - -[-CH 2-CH-]n - | | CO 2CH 3 CO 2C 2H 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丙烯酸乙酯 ② 几何异构聚合物,汉分子链中由于双键或环形结构上取代基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的立体异构称为几何异构,也称顺-反异构。如丁二烯聚合所形成的1,4-聚丁二烯,其结构单元有顺式结构和反式结构两种: ~~~CH 2 CH 2~~~ ~~~CH 2 H C = C C = C H H H CH 2~~~ 顺式结构(顺-1,4聚丁二烯) 反式结构(反-1,4聚丁二烯) ③ 光学异构聚合物,如聚环氧丙烷有一个真正的手性碳原子: H | ~~~O-C *-CH 2~~~ | CH 3 ④ 构象异构聚合物,当大分子链中原子或原子团绕单键自由旋转所占据的特殊空间位置或单键连接的分子链单元的相对位置的改变称构象异构。构象异构可以通过单键的旋转而互相转换。 (2)当大分子链上大部分结构单元(大于75%)是同一种立体构型时,称该大分子为有规立构聚合物,或立构规整聚合物、定向聚合物。反之,称为无规立构聚合物。 2.写出下列单体聚合后可能出现的立构规整聚合物的结构式及名称: (1)CH 2=CH-CH 3 (2)CH 2-CH-CH 3 O (3)CH 2=CH-CH=CH 2 CH 3 | (4)CH 2 =C-CH=CH 2 解答: (1) 聚丙烯 全同聚丙烯(R 为甲基) 间同聚丙烯(R 为甲基)

高分子复习题3

名词解释(20分)(共5题,每题4分) 选择题(10分)(共5题,每题2分) 填空题(30分)(共30格,每格1分) 简答题(20分)(共4题) 计算题(20分)(共2题) 胶束——当乳化剂浓度超过临界浓度(CMC)以后,一部分乳化剂分子聚集在一起,乳化剂的疏水基团伸身胶束回部,亲水基伸向水层的一种状态。 配位聚合——单体与引发剂经过配位方式进行的聚合反应。具体的说,采用具有配位(或络合)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有时包括引发)都是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络合)并活化,然手插入烷基—金属键中。配位聚合又有络合引发聚合或插入聚合之称。 平均官能度——单体混合物中每一个分子平均带有的官能团数。即单体所带有的全部官能团数除以单体总数。 预聚物——体形缩聚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原料单体先部分缩聚成低分子量线形或支链形预聚物,预聚物中含有尚可反应的基团,可溶可熔可塑化。该过程中形成的低分子量的聚合物即是预聚物。 立构规整度——立构规整聚合物的质量占总聚合物质量的分率。 降解——降解是聚合度分子量变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它是高分子链在机械力、热、超声波、光、氧、水、化学药品、微生物等作用下,发生解聚、无规断链及低分子物脱除等反应。前末端效应——前末端是指自由基活性端的倒数第二个结构单元,带有位阻或极性较大的基团的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时,前末端单元对末端自由基将产生一定的作用,这即前末端效应。 Ziegler-Natta引发剂——Zigler-Natta引发剂是一大类引发体系的统称,通常有两个组份构成:主引发剂是Ⅳ~Ⅷ族过渡金属化合物。共引发剂是Ⅰ~Ⅲ族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热固性聚合物——许多线性或支链形大分子由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交联体形聚合物,许多大分子键合在一起,已无单个大分子可言。这类聚合物受热不软化,也不易被溶剂所溶胀。 链转移常数——是链转移速率常数和增长速率常数之比,代表链转移反应与链增长反应的竞争能力。 数均分子量——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数目平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Ni :相应分子所占的数量分数。 笼蔽效应——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本分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Q-e概念——Q-e式将自由基同单体的反应速率常数与共轭效应、极性效应相联系起来,可用于估算竞聚率,其式中,P1、Q2表示从共轭效应来衡量1自由基和2单体的活性,而e1、e2分别有1自由基和2单体极性的度量。 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诱导期:聚合初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为零的时期。 热塑性聚合物(Thermoplastics Polymer)——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以物理力聚而成,加热时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热塑性聚合物受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并且可以如此反复进行。 功能团等活性——缩聚反应在形成大分子的过程中是逐步进行的,若每一步都有不同的速率常数,研究将无法进行。为此,Flory提出了官能团等活性理论,认为不同链长的端基官能团,具有相同的反应能力和参加反应的机会,即官能团的活性与分子的大小无关。

第七章配位聚合

第七章配位聚合 一、名称解释 配位聚合:指单体分子首先在活性种的空位处配位,形成某些形式(σ-π)的配位络合物。随后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Mt)-碳(C)中增长形成大分子的过程,所以也可称作插 入聚合。 络合聚合:与配位聚合的含义相同,可以互用。络合聚合着眼于引发剂有络合配位能力,一般认为配位聚合比络合聚合意义更明确。 定向聚合:也称有规立构聚合,指形成有规立构聚合物的聚合反应,配位络合引发剂是重要的条件。 异构体:分子式相同,但原子相互联结的方式或顺序不同,或原子在空间的排布方式不同的化合物叫做异构体。 构象异构:由单键内旋转造成的立体异构现象。 立体构型异构:原子在大分子中不同空间排列所产生的异构现象。 对映异构:又称手性异构,由手性中心产生的光学异构体R型和S型。 顺反异构:由双键引起的顺式和反式的几何异构,两种构型不能互变。 全同立构:将碳-碳主链拉直成锯齿形,使处在同一平面上,取代基处于平面的同侧,或相邻手性中心的构型相同。 间同立构:若取代基交替地处在平面的两侧,或相邻手性中心的构型相反并交替排列,则称为间同立构聚合物。 全同聚合指数:一致立构规整度的表示方法,指全同立构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分数。 立构规整度:立构规整聚合物占聚合物总量的百分数。 二、选择题 1. 氯化钛是α-烯烃的阴离子配位聚合的主引发剂,其价态将影响其定向能力,试从下列3 种排列选出正确的次序( A ) A TiCl3(α,γ,δ) > α- TiCl3-AlEtCl2>TiCl4 B TiCl2>TiCl4>TiCl3(α,γ,δ) C TiCl4>TiCl3(α,γ,δ) > TiCl2 2. 下列聚合物中哪些属于热塑性弹性体(d和e) (a) ISI (b)BS (c) BSB (d)SBS (e) SIS 3. 下列哪一种引发剂可使乙烯、丙烯、丁二烯聚合成立构规整聚合物? (1)n-C4H9Li/正己烷(2)萘钠/四氢呋喃 (3) TiCl4-Al(C2H5)3(4) α- TiCl3-Al(C2H5) 2Cl (5)π-C3H5NiCl (6) (π-C4H7)2Ni 4. 下列哪一种引发剂可使丙烯聚合成立构规整聚合物?(D)

第二章离子型聚合反应配位聚合反应及开环聚合反应

第二章 离子型聚合反应、配位聚合反应及开环聚合反应 第一节 概述 高聚物的形成反应,按反应机理不同分类 连锁聚合反应−− −−−→−依活性种不同分 y 自由基型聚合反应、离子型聚合反应、 配位聚合反应。 两大类 逐步聚合反应−− −−−−→−依参加反应的单体分 缩聚反应、开环逐步聚合反应、 逐步加聚反应 1.离子型聚合反应 是在阴离子或阳离子引发剂作用下,使单体分子活化为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活性离子,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 根据链增长活性中心所带电荷的不同,离子型聚合可以分为: 阳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 配位离子型聚合. 2.特征: (1)对单体的选择性高。 (2)链引发活化能低,聚合速率快(低温下进行聚合反应)。 (3)离子型聚合反应活性中心是离子(C +、C— ) (4)引发剂为亲核、亲电试剂,且引发剂自始自终对聚合有影响。 (5)不能双基偶合终止,只能通过与杂质或人为加入的终止剂(水、 醇、酸、胺等)链转移进行单基终止反应. 注:(1)配位聚合反应也是离子型聚合反应的一种.所用的引发剂具有特 殊的定位作用,形成的活性中心为配位阴离子,单体采用定向

吸附、定向插入而已。但所得产物具有立构规整性好、物理性能优异的特点。 (2)开环聚合多数属于离子型聚合反应。但究竟是阴离子型还是阳离 子型取决于引发剂的类型。合成具有醚键高聚物的主要是采用开环聚合。 第二节 阳离子聚合反应 阳离子聚合反应:是在阳离子引发剂作用下,使单体分子活化为带正电荷 的活性离子,再与单体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 一、单体与引发剂 1。单体 (1)具有强推电子取代基的烯烃类单体(异丁烯、乙烯基醚) (2)具有共轭效应的单体(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 (3)含氧、氮、硫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甲醛、 四氢呋喃、3,3-双氯甲基丁氧环、环戊二烯、环氧乙烷、环硫乙烷及环酰胺)等. (4)碳阳离子的稳定性与结构有关,稳定顺序为: 叔碳阳离子>仲碳阳离子>伯碳阳离子,相应的烯烃单体活性顺序与之相反. (5)碳阳离子主要化学性质是:溶剂效应、重排、结合 2.引发剂-—“亲电试剂" (1)含氢酸(质子酸) H+ A - + CH 2=C → CH 3-C+A - 如:H 2SO 4、HClO 4 、CCl 3COOH 等 (2)Lewis 酸 CH 3 CH 3 CH 3 CH 3

高分子化学期末常考名词解释

高分子化学期末常考名词解释 动力学链长:一个活性种从引发开始到链终止时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 自动加速现象:随着转化率的提高,体系黏度增大,双基终止受阻,自由基寿命延长,使得聚合速率增加的现象。 竞聚率:均聚和共聚时的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悬浮聚合:单体以小液滴状悬浮在水的聚合方法。体系中的主要组分包括:单体、引发剂、分散剂、水。 平均官能度:单体混合物中,每一分子平均带有的基团数 线形缩聚:以2-2或2-官能度体系单体为原料进行的多次缩合形成缩聚物的聚合反应 平均聚合度: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聚合度。 凝胶点:在体形缩聚反应中,当反应程度达到某一数值时,体系的黏度会突然增加,突然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此时的反应程度称作凝胶点。 笼蔽效应:是影响引发剂效率的主要因数。引发剂一般浓度很低,引发剂分子处在单体或溶剂的“笼子”中。在笼内分解成的初级自由基,寿命只有10~10-必须及时扩散出笼子,才能引发笼外单体聚合。否则,可能在笼内发生副反应,形成稳定分子,无为地消耗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在笼子内可能有下列副反应。 稳态假设:自由基聚合中,自由基的浓度处于动态平衡,浓度的变化率速度为0。 聚合上限温度:△G=0时,△H=T△S,聚合和解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则此时的临界温度称为合上限温度。 平均官能度:单体混合物中,每一分子平均带有的基团数。 配位聚合:单体分子在活性种的空位处配位,形成配位络合物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碳键中增长形成大分子的过程5.接枝:接枝是指大分子链上通过化学键结合产生支链共聚物的反应。 单体的竞聚率:均聚和共聚时的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聚合上限温度:△G=0时,△H=T△S,聚合和解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则此时的临界温度称为 聚合上限温度。数值上等于聚合热比上聚合熵。 遥爪预聚物:阴离子聚合中,采用阴离子引发,活性聚合结束,在此反应体系中加入二氧化碳 环氧乙烷或二异氰酸酯进行反应,则大分子链成为两端都带有羧基、羟基、氨基等活性端基的聚合物称为遥爪聚合物,遥爪聚合物可在后加工过程中进一步反应。 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剂开始形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全同指数:它是指全同立构聚合物占总聚合度的分数。 理想共聚:两单体的竞聚率的乘积为1时进行的共聚为理想共聚 恒比共聚:两单体的竞聚率都等于1时进行的共聚为恒比共聚,恒比共聚时共聚物组成和单体组成。 定向聚合:单体形成立体规整性聚合物的聚合过程。 自动加速效应:随着转化率的提高,体系黏度增大,双基终止受阻,自由基寿命延长,使得聚合 速率增加。 降解:使分子量变小的反应。 解聚:聚合(链增长)的逆反应。 动力学链长:一个活性种从引发开始到链终止时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 竞聚率:均聚和共聚时的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凝胶化: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种程度开始交联,黏度突增,气泡也难以上升,出现了凝胶化现象。临近基团效应:高分子中原有基团或者反应后生成的基团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以及试剂的静电作用都可以影响到临近基团的活性和基团的转化程度。

高分子化学名词解释

1.链终止:链自由基失去活性形成稳定聚合物的反应称为链终止反应。 2.偶合终止:两链自由基的独电子相互结合成共价键的终止反应。 3.歧化终止:某链自由基夺取另一自由基的氢原子或其他原子终止反应。 4.链转移反应:在聚合过程中,链自由基从单体、溶剂、引发剂,甚至从大分子上转移一 个原子,使链自由基本身终止,而转移这个原子的分子成为新的自由基并能继续增长,形成新的活性链,使聚合反应继续进行。 5.诱导期:聚合初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为零的时期。 6.半衰期:某一温度下,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7.度数: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8.引发剂效率f:由引发剂分解产生的初级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的百分率。 9.笼蔽效应:引发剂分子被单体分子、溶剂分子包围,引发剂分解成初级自由基后,必须 从包围的分子中扩散出来才能引发单体聚合,若它在没有扩散出来前,就结合终止,或形成较为稳定的自由基不易引发,也导致引发剂效率降低。 10.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两组分引发剂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 基而引发单体聚合。 11.电荷转移络合物引发:适当的富电子和缺电子分子之间反应,可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 (CTC),CTC可以自发地在光、热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烯类单体聚合。 12.热引发:许多单体在没有加引发剂的情况下会发生自发的聚合反应。 13.光引发:在汞灯的紫外光作用下引起单体聚合的反应。 14.辐射引发:高能射线下引起单体聚合的反应。 15.等离子体:在较低的压力下,物质会成为气体,当给这种气体施加一高压电场,气体中 少量电子将沿电场方向被加速,从而电离,使气体成为含有电子、正电子和中性粒子的混合体。 16.稳态假设:链自由基的浓度不随反应时间变化。 17.等活性理论:链自由基的反应活性与链长短无关。 18.自动加速现象:自由基聚合中聚合速率自动加快的现象。 19.凝胶效应:因体系粘度增加而引起的速率自动加速的现象。 20.沉淀聚合:聚合物不溶于各自的单体,聚合一开始就出现沉淀,整个聚合反应是在异相 体系中进行的。自动加速现象在聚合一开始就出现的反应。 21.阻聚作用(阻聚剂):能与链自由基反应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不能再引发的稳定自由 基,使聚合速率降低到0的物质,该作用称为阻聚作用。 22.缓聚作用(缓聚剂):不出现诱导期,但使聚合速率降低。缓聚剂实质上是一种链转移 剂,转以后新产生的自由基活性比原来的自由及活性小。 23.动力学链长:平均每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到终止所消耗的单体数。 24.本体聚合:不加其他介质,只有单体本身在引发剂、热、光、辐射下进行的聚合。 25.溶液聚合: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 26.悬浮聚合:以水为介质,通过机械搅拌作用,把单体分散成细小的液滴悬浮在空中,后 引发聚合,为了保持液滴的稳定性,防止在聚合过程中并合、结块,通常要加入悬浮稳定剂。 27.乳液聚合:在乳化作用下并借助于机械搅拌,使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状液,由水溶性引 发剂引发而进行的聚合。 28.聚合上限温度:ΔG=0,聚合和解聚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温度即为聚合上限温度,在此温 度以下进行的聚合反应无热力学障碍;超过聚合上限温度聚合就无法进行。

高分子化学知识点

2.名词解释 交替共聚物:两种单体在大分子链上严格交替相间排列。 嵌段聚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分别聚合成链节(或链段)生成嵌段共聚物的一类共聚合反应。 活性聚合:阴离子聚合由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三个基元反应组成,如聚合体系纯净、无质子供体,阴离子聚合可控制其终止反应,这种无终止;无链转移的聚合反应即为活性聚合。特征为(1)无链终止;(2)无链转移;(3)引发反应比增长反应快,反应终了时聚合链仍是活的。 异构化聚合:指在链增长反应过程中常常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排过程的反应。反应程度:高分子缩聚反应中用以表征高分子聚合反应反应深度的量。计算方法为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比例。 转化率:进入共聚物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M的百分比。笼蔽效应: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体分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诱导分解:诱导分解(Induced Decomposition)自由基向引发剂转移的反应为诱导分解。自由基发生诱导分解反应将使引发剂的效率降低,同时也使聚合度降低平均官能度: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混缩聚或共缩聚反应中在达到凝胶点以前的线形缩聚阶段,反应体系中实际能够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与单体总物质的量之比。(每一份子平均带的官能度) 凝胶点:开始出现凝胶瞬间的临界反应程度Pc。高分子: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简单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由于对大多数高分子而言,其均由相同的化学结构重复连接而成,故也成为聚合物或高聚物。计量聚合:指链引发速率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严格控制条件,以得到接近单分散的聚合物为目的的聚合反应。 配位聚合:单体分子首先在活性种的空位处配位,形成某些形式(σ-π)的配位络合物。随后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Mt)-碳(C)链中增长形成大分子的过程。这种聚合本质上是单体对增长链Mt-R键的插入反应,所以又称为插入聚合。(配位聚合具有以下特点:活性中心是阴离子性质的,因此可称为配位阴离子聚合;单体π电子进入嗜电子金属空轨道,配位形成π络合物;π络合物进一步形成四圆环过渡态;单体插入金属-碳键完成链增长;可形成立构规整聚合物。配位聚合引发剂有四种:Z-N催化剂;π烯丙基过渡金属型催化剂;烷基锂引发剂;茂金属引发剂。其中茂金属引发剂为新近的发展,可用于多种烯类单体的聚合,包括氯乙烯。) 线形缩聚:是两种或者以上的双官能团单体聚合最终生成物是长链的线性大分子 理想衡比共聚:不论单体配比和转化率如何,共聚物组成总是与单体组成完全相等,共聚物组成曲线是一条对角线。 动力学链长:是指活性中心(自由基)从产生到消失所消耗的单体数目 立构规整度:是立构规整聚合物占总聚合物的分数,是评价聚合物性能、引发剂定向聚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降解:大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分子。(分子量变小的反应) 老化:聚合物及其制品在加工、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及力学性能逐步变坏,这种现象称老化。PMA聚丙烯酸甲酯PAN 聚丙烯腈PTFE 聚四氟乙烯 SMA 苯乙烯-马来酸酐(顺丁烯二酸酐)AIBN 偶氮二异丁腈ABVN 偶氮二亿庚腈BPO 过氧化二苯甲酰PP 聚丙烯 PS 聚苯乙烯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A 聚乙烯醇PAN 聚丙烯晴PET 聚酯PA66 尼龙66PA6 尼龙6

高分子化学相关名词解释和简答(1)

名词解释 笼蔽效应: 聚合体系中引发剂浓度很低,引发剂分子处于单体或溶剂“笼子包围之中。笼子内的引发剂分解成初级自由基以后,必须扩散出笼子,才能引发单体聚合,如果来不及扩散出来,就可能发生副反应,导致初级自由基再结合终止,使引发降低。过量分率:线形缩聚中某一单体过量的摩尔分率。 溶液缩聚:单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包括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状态下进行的缩聚反应叫溶液缩聚。 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配位聚合:单体与引发剂经过配位方式进行的聚合反应。具体的说,采用具有配位(或络合)能力的引发剂、链增长(有时包括引发)都是单体先在活性种的空位上配位(络合)并活化,然手插入烷基—金属键中。配位聚合又有络合引发聚合或插入聚合之称。 竞聚率:同一种链自由基均聚和共聚增长速率常数之比。r1=k11/k12 引发剂效率:引发剂分解后,将引发聚合部分的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效率,用f表示。 极性效应:极性相反的单体(带负电性与带正电性)之间易进行共聚,并有交替倾向,这个效应称为极性效应。 本体聚合:本体聚合是单体本身、加入少量引发剂(或不加)的聚合。 阻聚剂:能够使每一自由基都终止,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形成活性低、不足以再引发的自由基的试剂,它能使聚合完全停止。按机理可分为加成型阻聚剂(如苯醌等)、链转移型阻聚剂(如DPPH等)和电荷转移型阻聚剂 平均官能度:单体混合物中每一个分子平均带有的官能团数。即单体所带有的全部官能团数除以单体总数。 溶液聚合:指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形成溶液的聚合。 聚合物的老化:聚合物在使用或贮存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影响,性能变坏,强度和弹性降低,颜色变暗、发脆或者发粘等现象叫聚合物的老化。 简答题: 1、在离子聚合反应过程中,活性中心离子和反离子之间的结合有几种形式?其存在形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在离子聚合中,活性中心离子旁存在着反离子,它们之间的可以有共价键化合物、紧密接触离子对、溶剂分隔离子对、自由离子四种结合形式。 其影响因素包括了(1)溶剂极性和溶剂化能力(2)反离子(3)聚合温度的影响。

络合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机理

络合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机理 1 基本知识 络合催化剂,是指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对反应物起络合作用,并且使之在配位空间进行催化的过程。催化剂可以是溶解状态,也可以是固态;可以是普通化合物,也可以是络合物,包括均相络合催化和非均相络合催化。 络合催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中心与反应体系,始终保持着化学结合(配位络合)。能够通过在配位空间内的空间效应和电子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对其过程、速率和产物分布等,起选择性调变作用。故络合催化又称为配位催化。 络合催化已广泛地用于工业生产。有名的实例有: ①Wacker工艺过程: C2H4 + O2 CH3·CHO C2H4 + O2 + CH3·COOH CH3·COO C2H4 + H2O R·CH· (CHO) ·CH3R·CH2·CH2·CHO②OXO工艺过程: R·CH=CH2 + CO/H2 催化剂:HCo(CO)4,150℃,250×105Pa;RhCl(CO)(PPh3)2,100℃,15×105Pa ③Monsanto甲醇羰化工艺过程: CH3OH + CO CH3•COOH 催化剂:RhCl(CO)(PPh3)2/CH3I 从以上的几例可以清楚地看到,络合催化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温度一般在100~200℃左右,反应压力为常压到20×105Pa上下。反应分子体系都涉及一些小分子的活化,如CO、H2、O2、C2H4、C3H6等,便于研究反应机理。主要的缺点是均相催化剂回收不易,因此均相催化剂的固相化,是催化科学领域较重要的课题之一。 2 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学键合 (1)络合催化中重要的过渡金属离子与络合物 过渡金属元素(T.M.)的价电子层有5个(n - 1)d,1个ns和3个np,共有9个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容易组成d、s、p杂化轨道。这些杂化轨道可以与配体以配键的方式结合而形成络合物。凡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孤对电子或π键的分子或离子都可以作配体。过渡金属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能生成多种类型的络合物,其催化活性都与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的化学特性有关,也就是和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的电子结构、成键结构有关。同一类催化剂,有时既可在溶液中起均相催化作用,也可以使之成为固体催化剂在多相催化中起作用。 空的(n - 1)d轨道,可以与配体L(CO、C2H4…等)形成配键(M←:L),可以与H、R-Φ-基形成M-H、M-C型σ键,具有这种键的中间物的生成与分解对络合催化十分重要。由于(n - 1)d轨道或nd外轨道参与成键,故T.M.可以有不同的配位数和价态,且容易改变,这对络合催化的循环十分重要。 大体趋势是:①可溶性的Rh、Ir、Ru、Co的络合物对单烯烃的加氢特别重要;②可溶性的Rh、Co 的络合物对低分子烯烃的羰基合成最重要;③Ni络合物对于共轭烯烃的齐聚较重要;④Ti、V、Cr络合物催化剂适合于α-烯烃的齐聚和聚合;⑤第VIII族T.M.元素的络合催化剂适合于烯烃的齐聚。这些可作为研究开发工作的参考。 (2)配位键合与络合活化 各种不同的配体与T.M.相互作用时,根据各自的电子结构特征形成不同的配位键合,配位体本身得到活化,具有孤对电子的中性分子与金属相互作用时,利用自身的孤对电子与金属形成给予型配位键,记之为L→M,如:NH3、H2就是。给予电子对的L:称为L碱,接受电子对的M称为L酸。M要求具有空的d或p空轨道。H·,R·等自由基配体,与T.M.相互作用,形成电子配对型σ键,记以L-M。金属利用半填充的d、p轨道电

化学反应的配位反应

化学反应的配位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配位反应是指发生在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化学反应。配位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它在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催化 反应以及生物体内的许多重要生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配位反应的基本概念 配位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离子通过配体与其他化合物发生 配位结合而形成配位化合物的过程。配位反应中,金属离子作为受体,与具有孤对电子或能够提供孤对电子的配体发生相互作用,形成配位键。 二、配位反应的分类 根据配位反应的不同特征和机理,可以将其分为配位取代反应、配 位加成反应和配位还原反应。 1. 配位取代反应 配位取代反应是指一个或多个配体离开金属中心,而另一个或多个 新的配体取代其位置的反应。配位取代反应是最常见的配位反应类型 之一,常用于制备新的配位化合物。 2. 配位加成反应 配位加成反应是指一个或多个配体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作用,形成 新的配位化合物。该反应通常发生在多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中,常用于合成多配位阴离子或配位聚合物。

3. 配位还原反应 配位还原反应是指金属离子或配体经过电子转移或质子转移而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这种反应在生物体内的许多重要生命过程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生物铁蛋白的氧合与解氧反应。 三、配位反应的影响因素 配位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常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配体的性质、金属离子的性质、配位反应条件等。 1. 配体的性质 配体的取代度、电子性质以及空间构型等均会影响配位反应的进行。具有较高配体取代度的金属离子更易发生配位反应,而配体的电子性 质和空间构型对配位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也有重要影响。 2. 金属离子的性质 金属离子的电荷、电子结构和尺寸等对配位反应的进行有重要影响。电荷较小的金属离子反应性更强,电子结构复杂的金属离子具有更多 的反应路线,而较大的金属离子会限制配位反应的进行速率。 3. 配位反应条件 配位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常数受到温度、溶剂、催化剂等条件的影响。温度升高通常会加快配位反应的进行速率,而溶剂的选择会影响配位 反应的平衡位置。催化剂能够加速配位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速率。 四、应用领域

配位聚合物的

配位聚合物的 配位聚合物在当今日益普及的各种人工材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广泛的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们以化学方式键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结构,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用于各种应用。 配位聚合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结构基部分和配位部分。结构基部分是指在基础结构中的原子和分子。这些基础分子可能会采用主从式结构,互相结合在一起,也可能会采用桥接式结构,形成更复杂的有机结构。结构基部分主要由碳和氧组成,它们之间形成共价键,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另一方面,配位部分由一组原子或分子,称为配位基,围绕结构基部分而构成。配位基可以是氢原子,离子(如硼酸根、硼酸盐)或其它具有可配位性的原子或分子。如果原子或分子中含有可以水解的键,可以使用水解反应来调节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配位聚合物主要用于合成新的化合物,或用于催化反应,例如用于合成固态配位聚合物可以使催化反应过程更加简单,降低能耗,改善生产效率。此外,配位聚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中也有着重要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配位聚合物可以用作药物的载体,以控制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因此,配位聚合物在当今广泛的科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方面,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可以分为两步,即原子配位和分子配位。在原子配位过程中,金属原子与配位基分子形成单键,从而

形成配位结构。而在分子配位过程中,结构基分子首先构建单键,然后与配位基分子形成共价键,从而形成简单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可以根据其原始组件,如原子、分子、离子和水解反应而发生变化,从而调节其特性和性质。 最后,配位聚合物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它们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正在研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如何在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中调节其特性,以改进其在各种应用领域的应用性能。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配位基分子结构来改变配位聚合物的化学性质,从而使其适合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中使用。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配位聚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它们在各种应用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善了材料的性能和生产效率,而且在未来的研究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离子及配位聚合-试卷1_真题无答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离子及配位聚合)-试卷1 (总分54, 做题时间90分钟) 1. 名词解释题 1. Ziegler-Natta催化剂;

1. ?按哪种机理进行聚合?写出反应式。 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离子聚合与自由基聚合的异同:(1)活性中心;(2)反应温度;(3)反应速率;(4)聚合实施方法;(5)聚合机理;(6)引发剂;(7)溶剂对反 用萘钠引发α一甲基苯乙烯聚合,获得分子量为354000的聚合物1.77kg, 以丁基锂和少量的单体反应得一活性聚合物种子S.,用10 -2 mol/L的S.和2mol/L的新鲜单体混合,50min内单体的一半转化为聚合物,计算聚合反应速 假定在异丁烯的聚合反应中向单体链转移是主要终止方式,聚合末端是不饱和 端基。现有4.0g的聚合物使6.0mL,0.01mol/L的Br 2—CCl 4 溶液正好

6. ? (1)活性种的状态。 (2)聚合物的立体规整性。 (3)阴离子聚合。 (4)用萘钠引发聚合的产物聚合速率。 (5)用n一 C 4 H 9 Li引发聚合的产物单分散性。 用萘钠、THF制备聚α ? 解释下列现象:(1)在配位负离子聚合中氢降低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分子量;(2) 在丙烯的本体气相聚合中,得聚丙烯98g,产物用沸腾正庚烷萃取后得不溶物90g,试求该聚丙烯的全同指数。这种鉴定方法可否用于其他立构规整聚合物的 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在四氢呋喃、苯、硝基苯中以萘钠引发聚合,试问在哪一 某一引发体系引发聚合时有如下特征:(1)加水有阻聚作用;(2)溶剂极性增加,聚合速率加快;(3)分子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4)聚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 下降;(5)引发St(MI)一MMA(M2)共聚时,r 1<1、r 2 >1。判断这一聚合是 ?

高化

高分子化学复习材料 一.名词概念 1.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系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2.高聚物: 由多个单体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化学物,高聚物具有重复性。 9. 根据主链结构,聚合物分类:可分为碳链、杂链、元素有机聚合物。 10. 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 具有可溶可熔性的树脂称为热塑性树脂,而不溶不熔的则称为热固性树脂。 19.笼蔽效应 笼蔽效应是指溶液聚合中,引发剂分子受溶剂分子与单体分子包围,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体分子接触而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转移的现象。 23.自动加速现象 自动加速效应又称凝胶化效应。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由于聚合体系黏度增大而使活性链自由基之间的碰撞机会减少,双基终止难于发生,导致自由基浓度增加,此时单体仍然能够与活性链发生链增长反应,从而使聚合速率自动加快的现象。 24.诱导分解 自由基(含初级自由基和链自由基)向引发剂分子的链转移反应,其结果是消耗一分子引发剂而自由基数目并不增加的现象。 36.配位聚合 配位聚合也称配位离子聚合,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组成的配位催化剂引发的聚合反应。单体首先在过渡金属活性中心的空位上配位,形成σ→п配位化合物,进而这种被活化的的单体插入过渡金属-碳键进行链增长,最后形成大分子的过程。 37.Zieler-Natta催化剂 由Ⅳ-Ⅷ族过渡金属化合物与Ⅰ-Ⅲ主族金属烷基化合物组成的二元体系许多都具有引发a-烯天烃进行配位聚合的活性,这一大类体系叫做Zieler-Natta催化剂(引发剂体系)。 40.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主要类型 ①聚合度不变的反应—如侧基反应等; ②聚合度增加的反应—如接枝、扩链、嵌段和交联等; ③聚合度减小的反应—如降解、解聚、分解和老化等。 二.填空题 3.连锁聚合的分子量随时间变化不变,逐步聚合随时间增大分子量增大,转化率不变。

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 一、高分子聚合的发展与基本概念 1.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 2.高分子聚合的发展概况 (1)几千年前,人类使用物理-机械加工生产棉、毛、麻、丝等天然高分子材料。 (2)到20世纪初期,出现了第一种合成树脂和塑料,酚醛树脂。但此时聚合物多凭经验生产,很少有理论指导。 (3)到1920年,斯托丁杰开始提出大分子概念。随后,卡罗瑟斯等人对缩聚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外,自由基聚合机理也逐步确立,这就为高分子化学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尼龙-66的工业化,正是在线型缩聚理论指导下产生的。 (4)30年代开发的许多加聚物,如聚氯乙烯,在40年代更得到蓬勃发展。20世纪40年代,相继开发了丁基橡胶和丁苯橡胶,同时发展了乳液聚合和共聚合的基本理论。且出现了ABS树脂。 (5)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配位聚合、悬浮聚合、离子聚合理论的发展,为聚烯烃、聚氯乙烯、聚甲醛等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3.引发剂 工业上自由基聚合多采用引发剂来引发。 (1)定义:容易分解成自由基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上具有弱键,在热能或辐射能的作用下,沿弱键均裂成两个自由基。 (2)类型:引发剂主要有偶氮类化合物和过氧化合物两类。 二、聚合反应分类 1.按元素组成和结构变化关系分类 (1)加聚反应: (A)定义:将单体相互之间加成而聚合起来形成高分子的反应称作加聚反应。 (B)特征: (a)加聚反应后的产物(加聚物)。化学组成与原料单体相同,但共价键结

构不同(前者单键,后者双键)。 (b)加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单体质量的整数倍。烯类聚合物或碳链聚合物大多是烯类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 (C)分类: (a)按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及高聚物本身的构型分为: (i)均聚合: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聚合反应,产物为均聚物。 (ii)共聚合(见“三、5”) (iii)定向聚合(配位聚合为主)(见“三、4”) (b)按反应历程可分为: (i)自由基型聚合反应(反应活性中心是自由基) (ii)离子型聚合反应(反应活性中心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2)缩聚反应: (A)定义:将单体相互化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有低分子副产物产生的反应,称作缩聚反应。 (B)特征: (a)缩聚反应的主产物(缩聚物)结构单元要比单体少若干原子 (b)缩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单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已二胺和已二酸反应生成尼龙-66是缩聚反应的典型例子。 (C)分类: (a)按生成聚合物的结构分类: (i)线型缩聚反应:具有两种官能团的同(异)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反应中形成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生成线型结构高聚物的反应。 (ii)体型缩聚反应:参加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有一种含两个以上官能团,反应中形成的大分子向三个方向增长,形成体型结构高聚物的反应。 (b)按参加缩聚反应的单体分类: (i)均缩聚反应:只有一种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ii)混缩聚反应:两种不同单体分子间缩聚反应。 (iii)共缩聚反应:在混缩聚中,再加入其它种类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 附:线型缩聚反应通式:

高分子知识点

连锁聚合:活性中心引发单体,迅速连锁增长的聚合。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大部分属于连锁聚合。连锁聚合需活性中心,根据活性中心的不同可分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 合和阴离子聚合。 逐步聚合:无活性中心,单体中不同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绝大多数缩聚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大多数烯类加聚属于连锁机理。 官能度:一分子聚合反应原料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为官能度。 反应程度: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凝胶点:多官能团体系缩聚至某一反应程度,粘度急增,难以流动,气泡也无法上升,这时的反应程度就定为凝胶点 诱导分解:诱导分解实际上是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其结果使自由基终止,产生新自由基,自由基数目无增减,但消耗一分子引发剂,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笼蔽效应: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体分 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引发剂效率:引发剂分解后,往往只有一部分用来引发单体聚合,这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剂效率。 动力学链长:每个初级自由基自链引发开始到活性中心真正死亡(链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 链转移常数:是链转移速率常数和增长速率常数之比,代表链转移反应与链增长反应的竞争能力。 诱导期:聚合初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为零的时期。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偶合终止:两链自由基的独电子相互结合成共价键的终止反应,偶合终止的结果是大分子的聚合度为链自由基重复单元数的两倍。 歧化终止:某链自由基夺取另一自由基的氢原子或其他原子终止反应。歧化终止的结果是聚合度与链自由基的单元数相同。 悬浮聚合:通过强有力的搅拌并在分散剂的作用下,把单体分散成无数小液珠悬浮于水中,由油溶性引发剂引发而进行的聚合反应。 乳液聚合:通过强有力搅拌并在乳化剂的作用下,把单体分散成乳状液悬浮于水中由水溶性引发剂引发而进行的聚合反应,体系由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 组成。 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在溶液状态下进行的聚合。 (聚合温度低;反应和缓平稳;不需要真高空;可直接用作清漆,胶粘剂,增加 了回收及工序成本) 活性聚合:当单体转化率达到 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阴离子聚合:以阴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阳离子聚合:以阳离子作为活性中心的连锁聚合。 逐步聚合实施方法:主要有熔融聚合,溶液聚合,界面聚合。 阻聚作用与阻聚剂:自由基向某些物质转移后,如形成稳定自由基,就不能再引发单体聚合,最后失活终止,产生诱导期。这一现象称作阻聚作用。具有阻聚作用的 化合物称为阻聚剂。 缓聚剂:能迅速与游离基作用,减慢或抑制不希望有的化学反应物质,用于延长某些单体和树脂的贮存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