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为何南下

游牧民族为何南下
游牧民族为何南下

游牧民族为何南下

是西风模式在背后挥动上帝之鞭吗?

北亚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征服,可说是我国历史形成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因此,关于游牧民族扩张原因的探索从未间断,其中,气候变化说是最为人所知、讨论也最为热烈的解释之一。然而,奇怪的是,此类解释中竟普遍缺乏对气候变化本身的合理求证和全面理解。这可能是气候变化说至今难以进一步推进的原因所在。但随着最近十年间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当我们再度将眼光投向气候变化与民族迁徙问题时,发现两者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同时也更具魅力。游牧民族扩张与气候变化的不解之缘

将历史上的民族迁移归因于气候变化,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1907年《亚洲的脉动》一书中,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首次让气候变化驱动说名闻遐迩,他利用里海水面升降和加利福尼亚树木年轮等气候变化代用指标,发现13世纪的干旱事件,并由此认为干旱是导致13世纪蒙古大规模向外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后,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采纳此观点,并在《历史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了这一假说,从而使之更加广为人知。尽管几十年后,加雷斯·詹金斯(G. Jenkins)和英国著名古气候学者拉姆(H. H. Lamb)提出降温说,但并未动摇早已根深蒂固的干旱说本身,只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更加深入人心的恶劣气候迁徙说而已。

在中国学界,干旱等恶劣气候环境说一直占据着主流位置。只不过,与亨廷顿等西方学者不同的是,判断气候干旱或寒冷的地点,变成了我们熟悉的中国北方。历史学者许倬云先生曾撰写文章探讨过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的气候与民族移动问题。但囿于记载北方游牧民族社会状况的史料有限,其所居之地的气候信息难以

从史书中寻觅。对于史学家而言,要想研究气候与北方民族移动之关系,必预先设置前提。即将散见于东汉到南北朝之间正史五行志等同类记事文献中,记载中国黄河、甚至长江流域寒冷、大雪等气温变冷的史料,作为判断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气候变化的证据。此立论之依据,乃是认为“中国本部气候,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影响至巨,西伯利亚的气温尚不及蒙古地区为冷,则在中国本部趋寒时,其冷气团的来源即北方草原及沙漠自然更为寒冷”。由此,许倬云以寒冷年份每十年为一期,判别出四个寒冷时段,即90-130年、180-200年、270-330年、410-540年。再爬梳各时段中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之史实,以辨析两者之关系。从而得出气候转寒所导致的生计不足乃是北族南徙之动机的结论。

许倬云《观世变》

相较于历史学者在此方面的定性研究,经济学者则采取定量研究方法,将气候变

化与农耕游牧冲突的关系放置在量化检验之下给予验证。白营、龚启圣2011年发表题为“Climate Shocks and Sino-Nomadic Conflict”的文章,其立论前提与许倬云相仿,即用汉人定居区的黄河中下游的降水量代替非汉人的游牧民族活动区的降水状况。依据为上世纪80年代成书,1992年被翻译为英文出版的《中国气候》(Climate of China)一书的观点,即蒙古草原与中国北方均受东北亚季风气候支配,两者的降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最后得出的检验结论认为在旱灾频发的年代,中原汉族王朝会经受来自北方游牧民族更多的进攻,原因为游牧民族在旱灾带来的生存压力之下,为掠夺物资攻打农耕社会。陈强在2014年《气候冲击、王朝周期与游牧民族的征服》一文中,同样以此作为研究的前提,利用的所有气候数据均为中国北方的气候记载。所得结果同样认定气候冲击对于游牧民族征服有显著影响,降雨越稀少,则中原王朝被征服的概率越高。

无论是历史学者的定性研究还是经济学者的定量探索,在面对历史上游牧民族南徙的动因问题上,气候要素均被摆放在论述的重要位置上。而且,恶劣的气候条件,不管是干旱抑或寒冷,均被认为是游牧民族被迫南侵的背景。但当我们抛开学科之别与方法差异,去分析此类研究共同的立论前提时,会发现一个共识性的认识,即中国北方农耕区的气候变化等同于游牧民族所在的草原地区。然而,这种对于不同区域的气候一致性判断是不证自明的真理吗?

西风模式:挥舞上帝之鞭者吗?

如上所述,农耕区与游牧区的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究竟是否一致,是气候变化说解释的关键所在。中国北方农耕区的寒冷、干旱气候,是否可以推导出北亚草原地带的气候变化情况?这是我们无法轻易回避,乃至必须面对的质问。

最近二十年,随着蒙古地区对外国学者进驻研究的许可,越来越多的地理学者进

入蒙古展开研究样本的采集,这使得蒙古历史气候变化不再处于全无数据可依的状态。1995年,由美国和蒙古科学家联合执行的蒙古-美国树轮研究计划(Mongolian-American Tree-Ring Project, MATRIP),旨在研究蒙古及邻近地区的古气候变化。通过利用杭爱山和肯特山上的树轮,分别重建历史时期蒙古高原温度和降水的变化。然而,研究结论却与以往认知截然相反,即在蒙古帝国急剧扩张的13世纪前期,蒙古正处于中世纪温暖期的中后期,雨水充沛,气候呈现温暖-湿润的良好状态。反而是之前的12世纪后期,游牧民族所居之地曾长期受到干旱的困扰。

获取树木年轮样本

由此,有关蒙古扩张的气候影响学说出现了与以往全然迥异的新解释。由美国和蒙古学者尼尔·佩德森、艾米·海斯、纳琴·巴塔比亚等组成的名为“洪水、干旱、能源学与蒙古帝国”的研究项目,给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诠释,即认为在干燥天

气之后,随之而来的良好气候条件,与当时蒙古内部剧烈的政治变革相配合,共同促成了13世纪初期的蒙古扩张。

成吉思汗

无论此种说法的可靠程度如何,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即蒙古地区降水状况与中国北方农耕区相反。这一判断无疑在解释游牧民族扩张原因中具有重大意义。其实,随着近十余年来历史气候重建地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地理学者已经逐渐发现咸海、古里雅冰心、博斯腾湖、苏干湖、巴丹吉林沙漠的古湿度(降水)重建结果同万象洞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季风降水存在大体相反的特征。

陈发虎院士以此现象为依据,提出了重要的“西风模式”说,即受西风环流控制的亚洲中部内陆中东亚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在现代间冰期的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存在不同于季风区的湿度(降水)变化模式。如此,作为受西风环流控制的内陆干旱区的一部分,蒙古地区在湿度(降水)方面与亚洲东、南部季风区存在差异,乃至相反的状态,就更容易被理解。

中纬度亚洲主要大气环流系统和气候研究点位置示意图(引自陈发虎等:《中纬度亚洲现代间冰期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讨论》,《地学前缘》,2009年第6期,第24页)

那么,在西风模式的框架下,依靠中国北方农耕区的降水重建结果,可以推测出在中国历史上其他几次游牧民族扩张的气候背景。研究者们综合利用历史文献、树轮和石笋等代用证据重建出中国北方季风区过去1800年的干湿状况,我们看到汉末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整体偏湿,而在310年、340年和460年分别有三次10年左右的干旱期。按照西风模式中关于降水的反相关系,我们是否可以大胆推

断汉末以降数百年游牧民族扩张的气候条件与12-13世纪一样,是以草原地区长期偏干状态下短暂转湿为背景呢?

中国北方过去1800年干湿变化(L.Tan. Climate patterns in north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last 1800yr and their possible driving force.Climate

past.2011(7):685-692)

无论上述推断是否可靠,西风模式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中国历史上内陆亚洲地区与东部季风区的气候变化彼此独立且存在“错位相”关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与游牧民族扩张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西风模式说对传统的寒冷-干旱恶劣气候说产生了巨大冲击,不仅使游牧民族扩张与气候变化关系问题变得更为复杂,而且使气候变化说变得不再为人们所轻易地接受。

气候变化究竟应置于何处?

西风模式的出现让我们需要再次审视气候变化在北方游牧民族扩张中所扮演的角色。当恶劣气候说受到质疑时,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对游牧民族的影响均被放置在重新思考之列。而这种思考的背后应该是对气候变化与游牧社会、经济结构间作用机制的更多关注。如已有人类学家提出“环境人口容量”概念,来考察气

候变化与游牧民族社会经济间的互动关系,从而给出新的解释。

除此之外,蒙元史已故专家萧启庆先生1972年的旧作至今依然可以给予我们启发。《北亚游牧民族南侵各种原因的探讨》中分析了各种游牧民族南侵的原因,认为游牧民族的掠夺性特征具有超越气候变化的特点。因为无论气候环境良好与否,游牧民族的扩张均可用掠夺性给予解释。即气候恶劣时,因游牧经济的脆弱性,为解决经济困难而发动战争;气候良好时,又为寻求多余畜牧产品的交换和奢侈品,而挑起战争。如此,问题的关键已经摆脱了气候优劣这一因素。所以,更值得我们探究的是,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游牧民族为何会选择采取掠夺而非其他手段达到目的。这可能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萧启庆先生

但西风模式对旧有研究范式的挑战并不意味着气候因素的失效,只是代表过去简单的恶劣或良好气候环境说已不再能够简单的成立。至于不同气候条件如何影响游牧社会的抉择,依然值得也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但囿于北方游牧民族所存史料的稀少,游牧民族扩张原因以及不同气候条件对游

牧社会的具体影响,就像斯芬克斯之谜一般,可能永远无法得到最终的答案。但是,在回顾这一重要问题的学术发展轨迹的过程中,使我们认识到学科交叉在学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历史气候学在最近十余年快速发展,其中西风模式的提出直接颠覆了旧有的恶劣气候导致游牧民族扩张的说法。气候因素走下“神坛”的同时,促使我们去更深层次的思考气候变化与游牧社会间的关系。这样的认识突破,源自历史学之外的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而后又反过来影响到历史学的研究思路。这种学科间的交叉与互补,无疑对旧有认知提出严峻挑战,也激发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影响

我国古代北方“好战之游牧部落,历代以来,屡为 中国之患”:西周和北方戎狄,冲突持达数百年之久;春秋战国时期,戎狄与华夏列国曾多次交锋;秦始皇统一六国,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侵犯;汉高祖平定宇内后,匈奴时叛时服;魏晋南北朝匈奴、羯、氐、羌、鲜卑造成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隋唐突厥屡屡南犯掠夺;宋王朝更是遭到辽、金、西夏的轮番攻击;骁勇善战的蒙古族灭宋建元;明英宗在征讨北虏中不幸被蒙古瓦刺所俘。历史事实说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间战火不断,旷久的游牧农耕大战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原民间武术也就在历史进程的拼搏中得到了发展。1北方游牧民族好战的动因 1.1非自足性的游牧经济是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的源动力 动物是游牧经济的主要来源,但是从动物身上获得的单纯衣皮被裘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生活所需,他们还需求农耕世界的粮食、棉帛等又决定了游牧民族的游牧经济自身所特有的对外部世界的物质需求,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造成大量牲畜死亡,牧民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时,掠夺农耕民族的生活物资就成为游牧经济保持内部正常运转的物质交流的“最捷便的经济补救手段”。 1.2生产工具的弓马使用是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的辅助动力 游牧经济主要的对象是畜牧和狩猎野生动物,而牧民的生产工具主要是弓马,久而久之自然练就了 “引弓射鸟鼠” 的本领。一旦他们不能维持生活所需或者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时,生产工具立即成为了 掠夺战争中的武器装备。 1.3游牧典籍文化的匮乏是游牧民族入侵农耕民族的催化动力 游牧民族过的是一种“行国”生活,民族文化积淀困难,难以形成诸如中原农耕民族那样丰富的文化典籍,使得游牧民族不可能像中原农耕民族受到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的束缚,游牧生活的艰苦磨炼和日常生活的刀箭捕杀和屠宰动物等因素也助长了他们尚武的民族个性。 2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影响 2.1抵御外侵的军事人才需求促进了中原民间武术的发展 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世界入侵不断,他们是“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所以,统治者不得不高度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其中特别是武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成为军事武装的核心,也是战争胜负的主宰。而广阔的民间又是习武人才的源头活水,所以官府必然采取一些鼓励民间习武的措施,像唐朝的武举制就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并且沿袭了一千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止。这种选拔军事武术人才的政策为民间武勇者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也刺激了民间习武群体的兴盛。 2.2追求武勇的忠君效国思想促进了中原民间武术的发展 中原农耕世界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国家,家国一体,臣民以忠君效国为荣,一旦国家受到外来异族入侵时,很容易激起中原广大民众的同仇敌忾之心,驱除外来侵略者。晋朝的祖逖生于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的多事之秋,饱经家国忧患,胸怀壮志宏图,闻鸡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6)05—0018—03【武术文化研究】 第3卷第5期 2006年5月搏击?武术科学 作者简介:1.周文来(1970 ̄),男,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影响 周文来1 刘瑷精2 陈 震3 (1.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225009;2.中山中学,江苏南京210008;3.魏圩中学,江苏泗阳223700)摘要:历史上,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多种原因对中原农耕民族的统治时叛时服,导致游牧农耕间战争不断。作为源于战争的武术在这场旷久的游牧农耕大战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文化内涵丰富。因此,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探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民间武术的发展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期为武术史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民间武术18

游牧民族变迁史

游牧民族 从商周时代开始,匈奴和东胡就存在了,他们的位置大概是这样的: 然后匈奴把东胡干了。 情况是这样的: 东胡好可怜! 由于遭受得意忘形的匈奴的打击,变得分裂,分裂成了两部分,鲜卑和乌桓:

终于,强大的汉王朝来了,揍匈奴这个王八操的! 汉朝时,匈奴分裂成为南匈奴和北匈奴,这就好比南朝鲜和北朝鲜,你把汉朝当美国就行了,南匈奴是汉朝离间来打北匈奴的,俗称匈奴奸:

北匈奴宣传资料: 你每花一文钱买南人的粮食,都会变成敌人射向我们的弓箭!难道你们还想让我们在汉货上花的钱继续制成弓箭射进我们同胞的头颅里面吗?南匈奴那些拿汉人钱的傻逼,你们就是汉朝人养的一条狗!!!! 鲜卑势力变得异常强大,正是在东汉末年分三国时干的,毕竟中原内乱顾及不了他们,匈奴已经被弄得半死了,乌桓被曹操灭了,鲜卑反倒强大起来。从晋朝到后来的五胡乱华时期,鲜卑分成了东、北、西三大部落。

拓跋鲜卑其实就是北鲜卑。 鲜卑贵族慕容氏在西鲜卑和东鲜卑都很有地位,西鲜卑后来在慕容氏的带领下跑到青海东部安营扎寨,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吐谷浑。 鲜卑参与了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 作者:豆子 链接: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a28520.html,/question/34856776/answer/606631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鲜卑参与了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 (此图来自维基百科词条“五胡乱华”)(此图来自维基百科词条“五胡乱华”)在上图中,吐谷浑就是西鲜卑的后裔。 那一坨土鳖黄,其实就是乌桓的残余。 拓跋、慕容、宇文鲜卑在图中也有标志。 鲜卑拓跋部创立了北魏,这就是南北朝中长江以北的王朝,北魏一直跟他们称为杂碎的柔然死磕。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柔然原本隶属于鲜卑拓跋部,是拓跋的奴隶,成天干苦力,后来拓跋南迁,小柔然也就闯荡成了大柔然,并跟原来的主人掐起了架。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提要论述了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 关键词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气候变化南迁 纵观中国历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王朝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而伴随着军事征讨,形成波涛滚滚的历史大潮,越长城,席卷中原,激荡江淮,波及全国,秦汉时代偏居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魏六朝之际开始割占中原,至两宋时代一统黄河流域,蒙元帝国和大清王室先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牧者王朝”。在历史大潮的间歇期,游牧人遁居塞外,黄河—长江流域无风尘之警,天下太平。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原农业王朝国势鼎盛,“偃武修文”,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历代王朝治乱相间、盛衰更迭,周期循环,游牧人步步南迁、冲击华夏神州。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角度,探讨上述问题。 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过程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提供的历代行政区划沿革情况,系统研究了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过程中所建立的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N)变化(表1),游牧民族的南下过程大致可划分4个阶段 表1历代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 (附图) 注:(1)以115°00 E经线上的纬度变化为准;(2)元、清二朝只取中国大陆纬度 1.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偏居塞外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它的南方屹立着封建农业文明大国。北方游牧民族时时侵扰秦汉王朝北疆,秦将蒙恬和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大漠,追歼犯境铁骑。游牧民族和农耕政权两个世界的界线基本上维持在长城一带。 1.2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割占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民族从三国鼎立到司马炎代魏立晋的近百年间,匈奴、鲜卑、羯、氐和羌族纷纷内迁。晋室偏安江南,内迁各族则割占中原,相互混战,黄河流域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前秦疆域南界推进到淮河一线(32°18 N)。到南北朝后期,北齐政权的南界甚至扩展到长江岸边(30°24 N),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南北“画江而治”的政治格局。 1.3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与农业王朝长期分庭抗礼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还只是混乱而短暂地占据黄河流域的话,到宋、辽、金时期,从辽与北宋的对峙(边界在河北省中部的39°N附近的淮河一线)都表明,一个单独的游牧民族政权已经能够稳居黄河流域并敢于同农业王朝分庭抗礼。 1.4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 从蒙元帝国到满清政权(其中明朝为例外)时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农业王朝。公元13世纪,欧亚大陆的游牧人之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半个世纪中,先后灭亡了西夏和金,倾覆了宋室江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牧者王朝”。农耕世界的臣民听命于“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马背君王。在朱明灭元270a之后,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北方游牧民族再次登上金銮宝座,建立了第二个“牧者王朝”。 隋唐时代为北方游牧民族南进的间歇期。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象秦汉时代的匈奴一样,遁居塞外,政治上虽相对独立,但仍藩属中原王朝统治。中原王朝国势鼎盛,政权稳定,呈现相对太平景象。 22000a来的气候变化 将数千年来气候的冷暖波动(图1a)[(2)]、干湿变化(图1b)[(3)]与中国北方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的纬度变化(图1c)三者用一个时间座标绘制在同一图上后发现,无论是王朝的兴衰,还是游牧民族的阶段性南下及其南迁的幅度,都与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及其变化程度存在着大

《世界古代三大游牧民族》第二部古代印欧民族(9)

世界古代三大游牧民族》第二部古代印欧民族(9) 第九章、伊利里亚人伊利里亚人是欧洲古代一个属于 印欧语系的民族,据古希腊的描写伊利里亚人居住在希腊西北部的地方,包括今天的伊庇鲁斯、阿尔巴尼亚、黑山、黑塞哥维纳、达尔马提亚的南部和中部,这些地方被统称为伊利里亚。少数部落也生活在潘诺尼亚和阿尔卑斯山脉东部的地区。伊利里亚人可能主要是从瓮棺文化演化过来的。地中海东部的文化与伊利里亚人的关系还有争议。冰川时期伊利里亚人的经济基础按当地的地理条件不同分别是畜牧业和农业。从前两千年到前一千年的过渡时期还以畜牧业为主,在巴尔干半岛西部的山区里此后也依然以畜牧业为主,在平原地区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基础。冰川时期的伊利里亚人社会主要以部落和家庭组织。由对墓地的发掘可以证明每个部落由一个贵族统治,该贵族家庭比其它居民家庭的社会地位要高得多。1、建立居民点从前6 世纪开始希腊殖民者开始在伊利里亚建立居民点。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不总是很和平的,但是伊利里亚人开始接受希腊文化。希腊奢侈品成为了伊利里亚贵族的象征。在奥赫里德湖畔的豪华的部落墓地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从希腊进口的商品。在将过去加固的高地居民点改造为城市中心的过程中希腊的影响不断加强,这些城市里的经济核算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城市里的手工业和

商业的影响扩大,伊利里亚人也开始在爱琴海畔从事航海 商业和海盗) 。前 5 世纪从一些这些城市里形成了小的国 家,不过这些国家往往都很短命。 2 、其他相关从前 4 世纪 开始越来越多的希腊历史学家开始描写伊利里亚人。当时马 其顿王国经常与伊利里亚人发生战争。 前 359 年马其顿国王 帕迪卡斯三世在与伊利里亚人作战时阵亡。帕迪卡斯的儿子 腓力二世得以战胜伊利里亚人,但是他们没有被亚历山大大 帝并入马其顿王国。前 3 世纪一些伊利里亚国王得以建立地 区性的强国。当时的伊利里亚人也是非常出名的海盗。因此 前 229 年亚琴海岸的希腊殖民地向古罗马申请保护。 次伊利里亚战争 (前 229 年至前 228 年) 马提亚海岸建立一个桥头堡。在第二次伊利里亚战争(约前 218 年至前 201 年)伊利里亚大部分被罗马占领。 前 168 年 最后一位伊利里亚国王被罗马战败、俘虏和带回罗马市。罗 马人将伊利里亚分为附属罗马的小国。恺撒将伊利里亚正式 并入罗马帝国。屋大维以多瑙河为界将伊利里亚分为达尔马 提亚和潘诺尼亚两个省。前 9 年在伊利里亚爆发暴动后罗马 开始强烈地将这个地区罗马化。罗马帝国后来的军队大部分 由这里的罗马化的伊利里亚人组成。多个罗马皇帝是伊利里 亚人,包括克劳狄二世、奥勒利安、普罗布斯、戴克里先和 君士坦丁一世。斯拉夫人入侵后伊利里亚人和色雷斯人在几 介绍伊利里亚人是生活在古代欧洲巴尔干地区的一个印欧 语系民族集团,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但因本身文 字材料阙如,有关伊利里亚人活动的记述,主要获自希腊人 及其后的罗马人。古典作家对伊利里亚人及其各支系作过描 述或记载的,就有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西拉克斯、赫卡泰 奥斯、庞蓬尼?梅拉、阿庇安、斯特拉博、普鲁塔克、波里比 阿、大普林尼等人。一般来说,同其他古老族群相比,人们 对于伊利里亚人的了解相对有限。由于资料的散缺,近现代 欧美学者就伊利里亚人问题作过系统性研究的,也不很多。 些学者往往是在致力于印欧诸语言早期历史及其相互关 系的总体研究过程中,附带地涉及到伊利里亚语言和民族起 源问题的。在西方学术界,最早对古老的印度-欧罗巴语言 给予关注的,是18世纪英国著名东方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在第 中罗马得以在达尔 个世纪里大多数与斯拉夫人融合成了南斯拉夫人。 3、文化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游牧民族的介绍 (2) 二、游牧民族的起源 (2) 三、游牧民族的发展 (3) 四、游牧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 (4) 五、游牧文化对中华影响 (5) 参考文献 (6)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广义上的游牧民族指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 起源 关于游牧民族的起源,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人口压力说、游牧出于游猎说、驯化地理说、游牧与农耕并立说、游牧与农业分离说、气候变迁说等。有关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研究是密切相关的,笔者主张游牧与农业分离说。 游牧经济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非自足性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民族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结合的混合经济是人类赖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经济类型。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是解开游牧起源这一历史悬案的锁钥。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经典论述,学界为此长期争鸣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部落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些部落向农业经济发展,有些部落向游牧经济发展。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后一种情形。直接从攫取经济向农业生产过渡也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形式之一,而且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都是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的。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指出,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起一直以农业为主,没有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也就没有农业和游牧业的社会大分工。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新石器时代末到铜石并用时代,游牧部落的形成标志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也有人基于考古发现指出,我国整个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锄耕农业结合在一起,到了青铜时代,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而适宜放牧的地区在锄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成游牧业,从而实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第47卷 第5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Vol.47 No.5 2007年9月J 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Sep.,2007  □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 略论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杨建华1,曹建恩2 (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2.韩国全南大学人类学科,韩国光州广域市500757) [摘要]游牧经济的研究主要涉及人、畜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北方作为欧亚草原的边缘地 区,既有与欧亚草原的相似性,也有自身特点。与欧亚草原的游牧化过程研究相比,中国北方地区 畜牧向游牧的转化有缺环,需要加强对乳制品开发与羊在畜群中所占比重变化的研究。根据古代文 献与民族志所构建的畜群构成、畜群规模和放牧方式,有助于理解北方各地考古发掘中墓葬的殉牲 所反映的经济类型。 [关键词]中国北方地区;游牧经济;欧亚草原;青铜时代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34(2007)05201402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780004);吉林大学“985工程” 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5-10-31 [修改日期]2007-06-20 [作者简介]杨建华(195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游牧是生产性经济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通过畜养食草类动物来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是一种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游牧的定义包含四个要素:以畜牧经济为主要生业形式;为利用最佳草场采取季节性迁徙;这种迁徙是全年有系统的迁徙;从事这种经济生产的人占大多数。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游牧只是畜牧经济的一种最极端、最发达的类型。对游牧社会的分析涉及到人、牲畜和生态环境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畜群的构成主要受牲畜的特性与环境的关系制约;放牧的游动方式是由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畜群构成决定的;人对畜群的控制能力体现了人们的财富积累。财富积累的差异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水平,而畜群的构成和放牧方式的不同组合则构成了不同的游牧类型。 草原地区在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过渡时进入了游牧经济阶段。整个旧大陆主要的游牧类型有北亚类型、欧亚草原与半沙漠类型、近东类型和中东类型,其中欧亚草原与中国北方地区相邻,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一类型的分布可以进一步分为以蒙古为代表的亚洲腹地、以哈萨克为主的中亚以及东欧草原。这一地带的畜群以绵羊和马为主,只是在特别干旱的戈壁与阿尔泰山或草场不理想的地区以山羊为主。[1] 一、从欧亚草原看中国北方的游牧文化 欧亚草原以乌拉尔山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在它的南边分布着希腊文明、印度河与黄河流

世界三大游牧民族

世界三大游牧民族 蒙古系游牧民族— 起源地: 蒙古高原。 包含民族: 匈奴人、蒙古人、突厥人等等。 建立国家: 匈奴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 目前居住地:东北亚、中亚地区。 二、闪米特游牧民族(闪族,Shemu或Semu,也译为“歇姆”、“塞姆”) 起源地: 阿拉伯沙漠。 包含民族: 阿拉伯人、犹太人、腓尼基人等等。 建立国家: 古巴比伦王国、迦太基帝国、阿拉伯帝国 目前居住地:中东地区。 三、印欧系游牧民族— 起源地: 南俄罗斯大草原 包含民族: 波斯人、希腊人、拉丁人、日耳曼人等等 建立国家: 波斯帝国、古希腊、古罗马帝国。 目前居住地:欧美各国、伊朗、印度。 1、蒙古系民族 中北亚大草原的突厥蒙古游牧民族以及通古斯渔猎民族。 这些人是在欧亚大草原东部的游牧民族,同样的,“马和铁器”给了他们扫荡古老文明的动力,然而他们的命运则与前面两种人完全不同,他们

的对手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古老文明。我们的祖先们面对强悍的游牧野蛮人,演出了一幕幕“黄祸西引”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从匈奴人看起吧! 匈奴人从先秦时代就开始形成,到了秦始皇,有蒙括抗匈和修建万里长城的故事,到了汉武帝有一系列伟大的抗匈故事,卫青、霍去病、李陵等等,到了东汉时期,进入公元89年,世界历史为之改变,有一个在历史上名声很不好的汉朝将军窦宪和他的姐姐窦太后,彻底击灭北匈奴,收服南匈奴,庞大的匈奴帝国在中国边界与中华对抗的历史结束了,部分匈奴人开始他们西迁的历史,到达顿河、第聂伯河流域,从此以后,他们伟大的军事才能彻底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历史,他们使伟大的西罗马拉丁帝国破灭,他们使日耳曼各小王国成为历史的主角,他们使基督教成为唯一继承古代西方文明的火炬,成就了教皇格利高里的伟业,他们在西方世界有一个令人惊心胆战的领袖,他的名字叫“阿提拉”,……有关这个“汉破匈奴,影响世界”的故事十分精彩,有兴趣的可以阅读这个故事。 再来看突厥人,突厥帝国也在中国边境崛起,中华大地当然是他们首选的目标,但他们不凑巧,遇上了中国历史上继武帝之后的又一个伟大人物,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胆略气质让他们丧胆,从公元五百多年到公元一千年这段时候,突厥人又开始改变世界历史,他们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力,“苏丹”的伟名就是送给突厥人的,由于突厥人加人伊斯兰,他们的军事才能非常了得,最终从“仆人”变成“主人”,把“哈里发”们都监禁起来,在突厥好战分子的领导下,伊斯兰帝国的势力西进则扩张到小亚细亚及至整个中东地区,使拜占庭文明摇摇欲坠;“东进”则扩展到广大的印度地区,印度半岛被分裂成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的巴基斯坦。突厥人

第二章中国文化概论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难点: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讲授提纲】 第一节农村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南移(从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 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文化向农耕生产过渡的风貌。 农耕居首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

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秦秋战国时期,列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无不与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 重农固本秦汉以后,“重农固本”成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流域达到较高水平,并使之成为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为农耕的向南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重心南移汉晋以后,北方边患日趋严重,战乱频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中国农耕区的核心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 基本格局: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长期的对垒与融合 耕守牧攻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

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长城心态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心态。 对垒融合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既有对垒的一面,又有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经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中华文明两大源泉:农耕与游牧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它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农耕文明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延续性。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含混不清:多元化经济成分的表现: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第16卷第3期1996年8月 地 理 科 学 SC IEN T I A GEO GRA PH I CA S I N I CA V o l.16N o.3 A ug.,1996 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 王会昌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 武汉430070) 提 要 论述了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温暖时期,中国北 方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气候寒冷时期,游牧民族南迁,中原政权不稳,二者对峙, 甚至建立了“牧者王朝”。 关键词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气候变化 南迁 纵观中国历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王朝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而伴随着军事征讨,形成波涛滚滚的历史大潮,越长城,席卷中原,激荡江淮,波及全国,秦汉时代偏居塞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到汉魏六朝之际开始割占中原,至两宋时代一统黄河流域,蒙元帝国和大清王室先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牧者王朝”。在历史大潮的间歇期,游牧人遁居塞外,黄河-长江流域无风尘之警,天下太平。以汉唐为代表的中原农业王朝国势鼎盛,“偃武修文”,登上了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历代王朝治乱相间、盛衰更迭,周期循环,游牧人步步南迁、冲击华夏神州。本文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角度,探讨上述问题。 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的历史过程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1〕提供的历代行政区划沿革情况,系统研究了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过程中所建立的民族政权Ξ疆域南界的纬度(N)变化(表1),游牧民族的南下过程大致可划分4个阶段 1.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偏居塞外 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处于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它的南方屹立着封建农业文明大国。北方游牧民族时时侵扰秦汉王朝北疆,秦将蒙恬和汉将卫青、霍去病等驰骋大漠,追歼犯境铁骑。游牧民族和农耕政权两个世界的界线基本上维持在长城一带。 1.2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割占黄河流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从三国鼎立到司马炎代魏立晋的近百年间,匈奴、鲜卑、羯、Ξ本文所指“游牧民族政权”含义包括:独立的游牧民族政权;藩属统一的中央农业王朝时期,在王朝内部所建立的具有民族自治性质的地方民族政权;元、清“牧者王朝”时期的中央政权亦暂归此类。

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

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剪伯赞曾这样称誉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不仅现在是内蒙的一个最好的牧场,自古以来就是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他们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繁殖自己的民族,武装自己的军队,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征服内蒙中部和西部的诸部落或更广大的世界,展开他们的历史性活动。”在二三万年前,古人类―扎责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 自公元前200 年左右西汉时期直至清朝,在这2000 多年的时间里,呼伦贝尔草原以其丰饶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中国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被誉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几个游牧部族,或在此厉兵袜马,戴在此转徙、征战、割据,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 公元前209 年,强大起来的匈奴族征服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这时,以狩猎为生的鲜卑族居住在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幽静的后院”的大兴安岭深山密林中。 公元1 世纪,活动在现鄂伦春旗一带的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和呼伦

湖等地安家落户由狩猎业转向游牧业。在100 多年的时间里,新的生产方式使他们壮大了自己的民族,取代了匈奴的统治,建立了强大的鲜卑部落联盟。此后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北魏王朝。在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回纭、突厥、黯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公元8 世纪,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东岸的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韦部迁移至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发源地肯特山区。 12 世纪,当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统一蒙古草原时,又返回呼伦贝尔,在这里进行了几次大的决定性战役,消灭了政敌,打破了长期几个大部落势力均衡的局面,最后统一了蒙古草原。从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蒙古族。蒙古帝国建立后,实行“领户分封制”。1214 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萨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古城便是他的故城),其余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 元朝建立后,创立行省制。1288 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管辖,岭东划入中书省泰宁路和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管辖。元亡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守蒙古草原,先后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是元顺帝的后裔和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萨尔的后裔,直至归附后金。清朝建立后,由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勇猛善

历史地理

一、中国历史地理学概念: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 系的科学。 二、中国历史地理发展时期的著作 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理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 地理志:《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华阳国志》、《水经注》 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胜记》等 边疆地理著述:《大唐西域记》、《蛮书》、《岭表录异》等 地方志:《徐霞客游记》、《五岳游草》、《海国图志》等 三、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文献逻辑推证法。 2、统计计量法。 3、数理模型法。 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意义 (一)在社会发展与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现代历史地貌、水文地理学研究可为现实江河湖泊治理、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地震预测和滑坡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历史时期黄河、长江、湖泊、地震、海岸变迁、沙漠、滑坡提供借鉴。 (二)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历史气候地理和历史生物地理研究为经济建设中气候中长期预报、现代生物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制定、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历史经济区域类型和区域重心演变、交通路线的择定、城市分布的变迁、历史地名研究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借鉴十分具体和直接。 (三)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历史地理学中的文化地理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文化现象在历史上的环境起始因素研究,一个是复原过去的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这对现代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五、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核心是人地互动和尽全时空,这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思维、方法上的两大特点。 六、四个温暖期:1、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2、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3、从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至北宋初期4、从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 七、四个寒冷期:1、从公元前1100年到前850年的西周时期2、从公元初到600年的东汉、三国至六朝时代3、从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4、方志时期:从1400年到1900年 八、方志时期:从1400年到1900年的寒冷时期 1、第一冷期:这次冷期从明成化六年(1470)起,到正德十五年(1520)止,大约持续了50年左右的时间。 2、第二冷期:从明泰昌元年(1620),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止,约100年之久。 3、第三冷期: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十六年(1840——1890)止的50年间,为第三冷期。 九、亚洲象的分布状况: 一)黄河流域的亚洲象。 亚洲象历史时期在中国境内分布十分广泛,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渭水上游、山东南部、河北地区都有亚洲象的分布,秦汉以后黄河流域的亚洲象分布开始大量减少。魏晋以后文献记载缺少关于黄河流域亚洲象的生存状况。 (二)长江流域的亚洲象生存分布远比黄河流域广泛。春秋时期以秦岭黄河为界,秦巴山地、贵州和四川盆地是大象的集中分布区,从秦汉一直到北宋时期,亚洲象分布的范围一直在长江中游流域的南北波动,北界曾到南阳一带。长江的下游从石器时代、汉晋、南北朝时候江浙一带都有大象的足迹。据研究表明到11世纪中叶的时候,长江流域的亚洲象已经绝迹。 (三)岭南地区亚洲象的分布 岭南地区因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适于亚洲象的生存,历史时期从石器时代一直到明代都有亚洲象的踪迹和文献记载。但是到了19世纪30年代变趋于灭绝。 目前云南地区是我国唯一的野生大象残存地区。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蒙古”最早见于唐代,是发祥于古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7世纪向西部草原迁移,并分衍出许多部落。13世纪初,蒙古族部落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号称成吉思汗(成吉思蒙古语强大的意思,汗为君主、皇帝的意思),第一个蒙古罕王在草原诞生。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部西征,先后建立了横跨欧亚的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四大罕国,打通了亚欧陆路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年,统一了中国,确立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蒙古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在历史、文学、医学、天文学、地理等方面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典籍。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酒是草原文化的符号之一。草原少数民族爱酒,擅酿酒。据专家考证,早在春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就发明了酿酒技术,西汉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人、鲜卑人就已经把奶酒作为主要饮品,并承担着祭祀、礼仪用酒的神秘角色。奶酒不仅是不可缺少的饮食,而且酿造精细,品味功效各异,“马逐水草,人仰潼酪”便是当时的文字记载。 蒙古酒,始创宋末明初。此前蒙古民族处于游离部落状态,酿造技术属家庭发酵方式,自成体系。自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和南下的军事侵略后,使中国进入大蒙古帝国阶段。疆土的扩张给蒙古文化与汉族文化同其他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提供了一些便利的机会,蒙古酒也是这场文化的产物。 元帝师——巴思巴,蒙古文化的创造者。集藏、蒙、汉及其他民族酿造之精华,并结合阿拉伯人独有的先进酿造设备——蒸馏设备于一体,创造出汗王御用的“槽坊”酒、“宣徽”酒,堪称酒中珍品。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蒸六酿”酿造工艺,(据《蒙古酒烤》记载:“酒经六蒸六酿工艺流程者为上品”。)由此开创出中国酒文化的新里程,并使用中国酒的蒸馏技术延用至今。 20世纪90年代,蒙古王酒业技术人员在“东泰隆——西烧锅”所采用的元代传统酿造工艺基础之上,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历经5载不断实验,掌握了“槽坊”酒酿造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了元代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酿造工艺的嫁接融合,酿造出了高品质的蒙古王酒,从此蒙古王酒香飘草原,芳溢五洲!

石人子沟遗址与东天山古代游牧文化——笔记

石人子沟遗址与东天山古代游牧文化 东天山指天山山脉东段为中心的区域,包括天山北麓的巴里坤-伊吾草原,也包括天山南麓的山前地带和哈密盆地。 游牧中有定居是游牧民族普遍的生活方式,因为纬度高,冬季寒冷时间长。 居住遗址、岩画、墓葬是古代游牧民族聚落留下来的基本遗存要素。 第一类遗存: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墓葬没有封堆(有石头有土,但没有堆起来);岩画:粗线条式、剪影式;大型聚落里,单间房屋的面积大,冬季的居住遗址往往会有石块垒起的墙体,墓葬也会比较多,也会有大量岩画(规模大,数量多是大型聚落特点)。 第一类遗存分布在天山北麓的遗址较少,但规模较大,多属于中型和大型聚落(岳公台—西黑沟遗址、东黑沟遗址:三座石筑高台,中高台、东高台、西高台,有规律分布的倒品字形,有大量用火的痕迹,可能和祭祀活动有关)。 东黑沟所处的地位、环境、居住地的选择、墓葬中随葬品的组合、人骨的分析(人骨可以分析饮食结构和经济形态),其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游牧经济。游牧文化特征,称其为东天山地区的第一类早期游牧文化遗存。 第二类遗存:东天山北麓山前地带,主要为夏季的大中型聚落遗址。代表有红山口—石人子沟遗址群:1号地点可

能为统治者居住遗址,2号地点可能和祭祀活动有关,3号地点可能为驻军场所。 第一类遗存岩画可能由石头工具刻的,第二类遗存岩画可能是有金属工具刻的,所以已经是以动态的剪影式为主,有了细部的雕刻。 第二类遗存发现了重要的现象,它的封堆下发现了被肢解的人骨,人牲同时埋葬有各种随葬品。复原后发现,人牲的随葬品和墓主的随葬品有明显的区别,墓主的随葬品属于第二类遗存,人牲的随葬品属于第一类遗存。所以墓主属于第二类遗存,人牲属于第一类遗存,这代表着第二类遗存代表的古代人群,征服统治了第一类遗存所代表的人群,时间大概处于公元前2世纪。 总结:的的确确存在古代游牧民族的聚落遗址;冬季聚落和夏季聚落的形式有所不同,有季节性的差别,冬季聚落一般分布在山脉的南麓,有大量的小型聚落和少量的大中型聚落,夏季聚落主要分布在山脉的北麓,主要是大中型聚落,小型聚落很少见;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第一类聚落遗址在东天山的南北两麓,公元前2世纪代替它的第二类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东天山的北麓,而且都是大中型遗址,与蒙古草原考古资料的对比后,确认第二类早期游牧文化遗存为匈奴文化遗存,根据史书记载,应该属于匈奴右部活动区域。在巴里坤发现的以第二类文化遗存为主的红山口

中国古代三大著名建筑

中国古代三大著名建筑 一、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万里长城已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闻名于世界。 长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修筑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当时的秦、赵、魏、齐、燕、楚等诸侯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和自卫,都兴建了长城。秦兼并六国后,为防范北方匈奴的突袭,于公元前213年发起了修筑长城的巨大工程,把秦、燕、赵、魏的原有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整个工程共征用民工30万人,连续花了l0多年方告完成,建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今岷县),沿着黄河到内蒙临河,北达阴山,南到山西雁门关,东抵辽东的长城,全长达3000多公里。由于长城工程极其艰巨,民工境况非常悲惨,故留下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 汉代除重修秦长城外,又修筑了内蒙古河套南的朔方长城,以及凉州西段长城。凉州西段长城北起内蒙古居延海(今额济纳旗境内),沿额济河,经甘肃金塔,西到安西、敦煌、玉门关进入新疆。整座长城“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构成了一个严整的防御体系。 汉以后的北魏、北齐、隋、金等朝代都对长城进行过部分修建,到了明代则进行了全面的重修。明代所修的长城西

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全长约6700公里(一万三干多华里)。整个重修过程前后达100多年,可见工程的浩大和艰巨。其中,山西以东的长城采用内部夯土,外面用砖石砌筑的方式,山西以西的长城全用夯土筑成。整座长城上又建有很多关城,关城都建在地势险峻的要地,著名者有嘉峪关、居庸关、山海关等。其中嘉峪关是现存长城关城中最完整的一处。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气势雄伟,布局周密,结构严谨,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相传,在修建这座雄关时,不但设计和建造技艺高超,而且连用料的计算也非常精确。在关城建成之后,仅剩了一块砖,这块砖被后人放在重关的小楼上,作为纪念。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重修的,以前的长城则只剩下一些遗迹了。 绵延万余里的长城穿越在崇山峻岭、急流、溪谷等险峻的地段之上,工程之艰巨是难以想象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气概和聪明才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测量、规划设计、建筑技术、工程管理以及军事技术的高超水平。 二、故宫 故宫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1087亩,合72万多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和独待风格。 故宫始建于1406年,是明代永乐皇帝由南京迁都北京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小字版)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规律与认识: 1.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族人民密切联系,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史的主要内容。 2.民族战争问题。我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应该肯定的,反之则予以否定。各族人民反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或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都是正义的。 3.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在历史上,各族人民彼此交往,互通有无,平等互利,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 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四种主要形式 民族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战争:历史上中央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如汉朝和匈奴的战争等 2.设置管辖。历史上中央政权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管辖少数民族地区。如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等。 3.册封:历史上中央政权对依附的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4.和亲:指封建王朝与其他民族统治者结亲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汉唐两朝与游牧民族君主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如汉朝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5.会盟:民族政权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结束双方的军事行动,如宋辽澶渊之盟。会盟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 6.通贡互市: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市场所一般设在边境地区。官方的经济贸易形式。少数民族为了获得生活必须品,向中原王朝求贡。 三、历史上各朝代的民族关系 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以前) 约4—5千年黄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战,华夏族形成 齐桓公“尊王攘夷”口号下,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战国秦汉(公元前475——220年) 一.匈奴的兴衰 战国 战国初期,匈奴兴起于蒙古高原,游牧;前3世纪,铁器广泛使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各个领域; 南下掠夺,秦、赵、燕筑长城防御 秦朝: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秦末冒顿单于统一北方,形成强盛奴隶制国家西汉 汉高祖前200年平城白登之围;“和亲”政策;汉武帝大规模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汉元帝呼韩邪单于归汉,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 东汉 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归汉,北匈奴战争;73年窦固、89年窦宪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对比研究 指导教师:杨健 学生姓名:简智 学号:2011113218 专业:地理科学 院(系):管理学院

内容摘要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是古代人类两大主要文化类型。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交往、冲撞的历史,则是上古、中古时期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由中原汉族人民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农耕文明的北方,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同时也存在着与农耕文明相对立的游牧文明。我将会从自然地理角度,对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阐释造成两种文化差异的原因。并从军事及商业两个方面,揭示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农耕文明;游牧文明;自然地理 Abstract Nomadic culture and farming culture are two major ancient human culture types. The history of exchanges and collisions between the nomadic and agricultural national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history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times. China is an ancient agricultural country, farming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which w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Han nationality people. But in the north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there are many ethnic minorities live. At the same time, it still has to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the opposite of the nomadic civilization. I wi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