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

奶牛常见病防治规程

奶牛常见病防治规程 一、如何揭发病牛 (一)在挤奶通道外观察回牛舍的奶牛运动状态,如运步缓慢、运步困难、弓腰、运步时出现点头运动、伸低头运动、运步停下,在回牛舍挤奶通道落在最后的牛,这些牛可能是有病的牛。(二)注意观察泌乳牛回牛舍后上颈枷的情况:泌乳牛挤完奶回牛舍后,应立刻上颈枷高高兴兴吃草,不上颈枷或回去后卧地的牛往往是有病的牛,应注意观察这些牛。 (三)牛吃饱后应该在卧床上舒舒服服地反刍,不反刍的牛往往是有病的牛。 (四)观察奶牛的鼻镜,如果鼻镜无汗,干燥,眼无神的,是有病的牛。 (五)凡怀疑有病的牛,都要做以下检查:测体温、听心音、听心侓。测次数,检查胃肠蠕动,看粪便,必要时做直肠检查,观察直肠粪的性状,感觉子宫的大小、有无积液等,以确定奶牛是否发生了疾病。 (六)观察奶牛的腹围大小,有无鼓气、积液、真胃积粪,应进行腹部的触诊,以判定奶牛有无疾病。 (七)观察奶牛阴道有无异常,有无异味,排出的分泌物性状、气味等。 (八)通过上述的检查,对有病的牛,用喷漆在牛体上做好标记,将牛分离到奶牛医院隔离、治疗。 (九)观察圈的各种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反馈给兽医处长。(十)做好每日的巡圈观察记录记录,做好巡栏兽医交之间的接

时交接。 二、疾病诊断与治疗程序 (一)建立病牛病历档案制度:每头病牛都有1个病历,病历填写的容为:一般检查:体温、心跳/分钟、呼吸/分钟,粪的性状、鼻镜、精神状态、病牛的瘤胃蠕动、肠音、真胃触诊状态。 通过信息中心电子档案了解病牛圈舍、胎次、产后天数、病史、产奶量等,并登记在病历上。 (二)病牛临床检查:病牛的现症检查; 在做了体温、心跳、呼吸、粪的性状、鼻镜、精神状态、瘤胃蠕动、肠音等检查的基础上,必要时再做直肠检查,进一步判定粪便有无异常,子宫有无异常、胎儿是否存活、真胃的触诊判定真胃有无积粪等,必要时采样进行实验室检验。 肢蹄病的检查,是通过运动检查和肢蹄的局部检查以确定患肢与患部。 (三)实验室检查:对不能确诊的病牛,根据怀疑的病因,可采集相关的病料,送化验室进行检验。临床常做的检验项目有: 1、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白细胞分类等,这类检查对发热性疾病很有意义。 2、建立血钙、血镁、血钾、血磷含量监测制度:采血,送化验室化验,对指导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及用药很有意义。 血清钙含量:健康牛:9.5mg/100ml以上 围产牛:7.8mg/100ml 初产牛:7.5—7.8mg/100m 血清钙低于上述指标就可能产后发生低血钙。

奶牛繁殖及人工授精操作规范

奶牛繁殖及人工授精操作规范 一、奶牛发情的观察与发情周期的把握 1、奶牛后备牛发育到一定阶段(一般8—12月龄之间)渐趋成熟的卵泡壁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并进入血液使母牛的行为和生理产生变化,称为发情;第一次发情时,是该牛繁殖档案的起始日;14月龄无初情征候,要作检查、判定原因并采取措施 2、每个授精员都应掌握所管牛群的发情周期天数和个体牛的发情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按计划实施牛群的繁殖 3、奶牛发情行为变化: 敏感燥动,寻找其他发情母牛,活动量、步行数大于常牛5倍以上 嗅闻其他母牛外阴,下巴依托它牛臀部并摩擦 压捏腰背部下陷,尾根高抬 有的食欲减退和产奶量下降 爬跨它牛或“静立”接受它牛爬跨,后者是重要的发情鉴定征候 4、奶牛身体变化 外阴潮湿,阴道粘膜红润,阴户肿胀;有时体表潮湿,有蒸腾状性。臀部、尾根有接受爬跨造成的小伤痕或秃毛斑 60%左右的发情母牛可见阴道出血,大约在发情后二天出现。这个征候可帮助确定漏配的发情牛,为跟踪下次发情日期或调整情期提供依据 5、发情观察 大多数的母牛发情持续为10—24小时(18±12小时) 母牛表现发情的时间分布为: 0:00—6;00 43% 6:00—12:00 22% 12;00—18;00 10% 18:00—24:00 25% 裸视发情观察是目前最实用的方法 对异常发情、产后50天未见发情的牛只,应及时检查和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发情 6、适时输精 静立、接受爬跨和阴户流出透明具有强拉丝性粘液(粘丝提拉可达6—8次,二指水平拉丝可成“y”壮),是输精最宜时段 整个发情的征候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发情持续期具有个体差异性 观察到静立、强拉丝粘液征候,既予输精,是最佳的机遇 通常掌握适时一次输精即可。只有当触摸卵泡诊断延迟排卵时,才需第二次输精 很好的掌握同期发情技术,可更有效的实施繁殖计划,缩短发情周期,弥补漏配牛造成的损失;使人工授精集约化成为可能 二、人工输精操作规范 1. 直肠检查子宫和卵巢(泡)态势及把握子宫颈输精是规范的人工输精技术 2. 触摸卵泡成熟状态,在即将排卵或刚刚排卵时输精,会得到高的授精率 3. 输精前及输精中应保持牛阴户周围的清洁及输精器具的干燥与卫生(输

奶牛常见疾病参考处方(6)

奶牛常见疾病参考处方(6)

奶牛常见疾病参考处方(六) 三十六、中暑 中暑是由于夏季射家畜头部或家畜处在炎热、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引起的。以体温升高,心跳、呼吸加快及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为特征。治宜防暑降温,镇静安神,强心利尿,缓解酸中毒。 <处方1> (1)5%碳酸氢钠注射液300~500ml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400ml 10%安钠咖注射液30ml 用法:一次静脉注射,每天2次。 说明:碳酸氢钠注射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必须分开注射。将病牛放在阴凉、通风处,井水浇头,静脉泻血1000~2000ml后静脉注射,必要时4h一次。 (2)2.5%氯丙嗪注射液15ml 用法:一次肌内注射。 说明:当病牛情况好转时可用人工盐300g内服或10%氯化钠 300~500ml静脉注射,促进胃肠机能恢复。也可用25%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注射。 <处方2>清暑香薷汤 香薷30g藿香30g青蒿30g 灸杏仁30g知母30g陈皮25g 滑石60g石膏90g

用法:水煎,候温一次灌服。 三十七、青草搐搦 青草搐搦是反刍动物放牧于幼嫩的青草地或谷苗地后不久,突发的一种高致死性低镁血症。临床上以强直性和阵发性肌肉痉挛、惊厥、呼吸困难和急性死亡为特征。治宜镇静解痉。 <处方1> 10%硫酸镁注射液300ml 25%硼葡萄糖酸钙注射液400ml 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 用法:一次缓慢静脉注射,注射时应检查心跳节律、强度和频率,心跳过快时即停止注射。 <处方2> 氧化镁60g 用法:在发病季节,每日补充在精饲料中。 三十八、奶牛产后血红蛋白尿 奶牛产后血红蛋白尿是由于缺磷等非传生因素导致急性血管内溶血而引起的。临床上以血红蛋白尿、贫血、低磷酸盐血症为特征。治宜补磷。 <处方1> (1)20%磷酸二氢钠溶液400ml 用法:一次静脉注射。 (2)骨粉250g

奶牛繁殖考核制度

奶牛繁殖考核制度 繁殖考核制度 20XX年6月10日 一、月份考核标准: 1. 成母牛: 1) 产后45天以内配种每头牛扣30元; 2) 产后45—12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50元; 3) 产后121—18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20元; 4) 产后181—24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10元; 5) 产后240天以外受孕每头牛奖励30元。 6) 产后240天以上空怀牛每月每头扣40元。 7) 受胎所需平均耗精量支,每节约1支奖励100元,每增加1支扣100元。 2. 青年牛: 1) 月龄以内配种每头牛扣50元。 2) 18月龄以上不受孕每头牛扣30元。 3) 受胎所需平均耗精量支,每节约1支奖励100元,每增加1支扣100元。 3. 统计方法 1) 严重生殖系统疾病牛产后240天以上不考核。先天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青年牛不考核。 2) 妊娠120天以后流产按正产成母牛标准考核。以受配后第二次定胎妊娠结果确认受胎头数。 3) 受配后第二次定胎之前出场牛不计。 4) 批准淘汰但未出场牛不计考核,在场期间公牛配种

受孕牛从下 2 一胎计考核。 5) 消耗精液量 = 月初库存 + 月入库–月末库存 4. 情期受胎率计算公式 情期受胎率 = × 100% 二、年总受胎率考核标准: 1. 年总受胎率计算公式 年总受胎率 = × 100% 2. 考核标准 1) 成母牛 i. 指标≥ 85% ii. 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2) 青年牛 i. 指标≥95% ii. 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3. 统计方法 1) 统计日期上年10月1日到本年9月31日。 2) 年内受胎两次以上的母牛,受胎头数和受配头数应一起统计,即各计为两次以上。 3) 配种后第二次定胎以前出场的母牛不参与统计,第二次定胎后出场的母牛一律参与统计。 4) 以受配后第二次定胎妊娠结果确认受胎头数。 三、年总繁殖率考核标准: 3 1. 年总繁殖率计算公式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产科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普遍存在于牛群中,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产犊及产奶量逐渐减少,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时诊断于综合防治奶牛产科疾病的发生,是提高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有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翻及脱出、乳房炎等。 1 流产是由于异常原因胎儿在母牛体内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或脾肾亏损,冲任不固,气血两虚而导致的妊娠中断。 1.1症状奶牛乳房突然肿大,阴唇肿胀,乳头内可挤出清亮液体,阴门有黏液排出,要及时检查是早产、死胎,干尸等。 1.2治疗西医:皮下注射黄体酮50~100mg,每日一次,连用五天。若胎儿已干尸化或浸容,可注射前列腺素PGF2 4mg,连用3~5天,可以排出死胎。 中医:用补肾气、固冲任、调气血安胎的药剂。如泰山磐石散:党参60g、黄芪30g、白术30g、当归20g、白芍18g、熟地25g、续断30g、桑寄生25g、阿胶30g、杜仲25g、菟丝子30g、补骨脂30g研末,开水冲调、温灌。 1.3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损伤母牛,奶牛疾病严格用药制度,危、禁、疑药坚决不用,严格防疫制度,杜绝自发性传染性等疾病的传播等。 2 难产由于某些原因而使母牛分娩时间明显延长,母牛难于或不能排出胎儿,在产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病因多为母牛骨盆狭窄,母牛早配、胎儿过大或胎位不正,并且平时饲养失调,母牛体弱气衰等造成的。 2.1 症状根据预产期分娩预兆已出现,但长久不能排出胎儿,产程延长;分娩时子宫壁及腹壁的收缩时间长,间隙短,力量强;或宫颈尚未完全张开,胎儿尚未进入产道,胎水已破,或有明显

奶牛繁殖障碍诊断及治疗-精品文档

奶牛繁殖障碍诊断及治疗 近几年来奶牛养殖业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由于营养、疾病、 饲养管理等一些原因造成奶牛繁殖障碍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最为重要的是要对繁殖障碍奶牛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奶牛业的 发展会受到奶牛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严重影响, 而且还会造成奶牛 业在经营中的很大一部分亏损。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问题。 根 据美国的一些数据表明,全球大约有 15%的母牛不能生殖繁衍, 每年奶牛的不孕症会造成大约达 4-5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奶牛繁殖障碍的诊断 1. 检测产后母牛生殖机能状态 为怀孕为止。利用孕酮分泌型式和奶牛发情行为的记录相联系, 然后进行分析。结果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 a. 如果有 30 天以上 正常的表现是发生正常周期性变化的孕酮浓度稳定。 c. 卵巢周期 正常但没有发情表现就是指暗发情。 d. 卵巢活动尚未开始或卵巢 停止活动的一般表现为产后( 50 天以后)的乳汁孕酮度度持续 偏低。 2. 抗透明带免疫性不孕症的诊断 a. 透明带抗体的检测法: 主要由酶联免疫吸附法、 透明带沉 淀 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放射免疫法。 b. 精卵相互作用直接 目前 在母牛产后, 过两周对每一头牛采集两次乳样, 直到确诊 乳汁孕酮浓度连续升高, 那么表明有持久黄体存在。 b. 发情周期

检测法:可以通过进行检测精子F去向透明带仓鼠卵子穿透试 验。 3.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症的多种诊断方法 其中有以下的一些检测方法:精子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 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性标记抗免疫球蛋白或G 蛋白试验、配种后试验、精子F 宫颈粘液穿透或接触试验、混合凝集试验、补体依赖性精子制动式细胞毒试验、免疫株结合试验。 二、治疗原则 应当根据病因对奶牛繁殖障碍病症的治疗方法采取恰当的措施。到现在为止,治疗奶牛繁殖障碍的临床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激素疗法 对于卵泡交替发育、卵巢静止、多卵泡发育可以通过促卵泡素(FSH进行治疗。和促卵泡素相似作用的还有PMSG也能够 用于催情。可以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LH)或孕酮对卵泡囊肿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持久黄体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都有特别效果F2a,而且还能够对治疗子宫内膜炎有很大的作用。对于治疗黄体囊肿以及持久黄体可以用催产素进行治疗。可用孕酮和促黄体素治疗一些排卵延迟的病牛是非常有效果的。关于诱导青年母牛发情的催产素的一些报道早在1959 年的时候Armstrong和Hamse就发现了,后来Cook(1982)发现要 使得外周血浆13, 14双氢-15酮PGF2x浓度和孕酮水平下降

奶牛常见疾病参考处方(1)

奶牛常见疾病参考处方 一、牛病毒性腹泻 本病又称牛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为隐性感染。其特征为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发炎、糜烂或溃疡、坏死和腹泻。预防本病可用弱毒疫苗,免疫期在1年以上。治疗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方法,多采用消化道收敛剂和胃肠外输入电解质溶液的支持方法。 处方1 预防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弱毒疫苗适量 用法:皮下注射,成年牛注射1次,犊牛2月龄适量注射1次,达成年时再注射1次。用量参照说明书。 处方2 碱式碳酸铋片30g 磺胺甲口恶唑片20g 用法:一次内服。磺胺药每天2次,首次量加倍,连用3~5天。 说明:也可用药用炭与其他胃肠道抗菌药内服。 处方3 2%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40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3000ml 用法:一次静脉注射,一天2次,连用2~3天。 说明:重症配合强心、补充糖、电解质及维生素C等。也可应用抗生素注射液。处方4 乌梅20g 柿蒂20g 山植炭30g 诃子肉20g 黄连20g 姜黄15g 茵陈15g 用法:煎汤去渣,分2次灌服。 二、恶性卡他热 本病是由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持续性发热、双侧性角膜浑浊、淋巴结肿大,全身单核细胞浸润及血管炎。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免疫预防措施。病毒可应用抗生素和局部治疗,以防止继发感染。 <处方1>注射用盐酸四环素3~4g 1%地塞米松注射液6ml 25%维生素C注射液40ml 10%安钠咖注射液30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3000~5000ml 2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 用法:一次静脉注射。 说明:四环素、维生素C、地塞米松应分别静脉注射。 <处方2>清瘟败毒饮 石膏150g 生地60g 水牛角90g 川黄连20g 栀子30g 黄芩30g 桔梗20g 知母30g 赤芍30g 玄参30g 连翘30g 甘草15g

奶牛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感冒 一、病因 主要由于天气突然变化,寒冷季节贼风侵袭,早春及秋末受到冷雨浇淋及牛舍原因营养不良而使牛只抵抗率下降而致病。 二、症状 体温升高至40℃食欲减少直至废绝,清神沉郁、呆滞、耳尖发冷也有发热,眼结膜充血、潮红、呼吸心跳频率加快,伴有咳嗽,病情严重时,患体皮温不整、寒颤、反刍停止,常表现前胃弛缓症状,鼻腔内流出清水鼻涕。 三、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即能诊断 四、治疗 解热镇痛预防继发感染为原则 五、处方 1、30%安乃近或复方氨基比林40ml,每日二次。 2、复方氨基比林40ml,青霉素80万×10混合肌肉注射每日二次。 3、5%糖盐水1000~1500 ml,10%安纳加30ml,VC注射液40~50ml,静脉注射。 4、柴胡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普青80万/瓶×8瓶,温合肌肉注射每日二次。 牛常见病的防治2 1.乳房炎 接种乳房炎疫苗:乳房炎疫苗是一种预防乳房炎的特效疫苗,许多奶牛场已计划将其纳入乳房炎控制规程。它能有效预防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生。具体使用方法为:肩部皮下注射3次,每次5毫升。 乳头药浴:停乳后或临产前10天开始,每日1~2次,泌乳牛每天挤乳后进行1次。主要药浴药品为0.4%次氯酸钠、0.3%~0.5%洗必泰、0.2%过氧乙酸等。

服药治疗:在采用传统的抗生素疗法的同时结合中药治疗,效果明显。内服云苔子,一次250~300克,隔日1剂,3剂为一疗程。也可内服几丁聚糖,日喂15克,每日2次,拌入精料中,饲喂6~8天。 2.子宫炎 预防:胎衣不下是牛产后子宫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可每日饲喂精料3~4千克、青贮料15千克,或让其自由采食青干草,以防止母牛过肥;产前2~5天和产后应当立即注射20%葡萄糖酸钙溶液200毫升、2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每天1次,连注2~3天;产后还应肌注催产素100单位,以加快胎衣脱落,预防子宫炎。 治疗:常规方案是用抗菌素进行治疗,现阶段主要用宫康宁混悬剂治疗。使用前剪掉前封口,用输精器具直接输入宫体内给药。治疗产后急性子宫炎和产道感染时,2天注药一次,每次20毫升;治疗慢性子宫炎所致不孕症时,每5~7 天注药一次,每次20毫升。 3.蹄叶炎 预防:定期修剪和清洗牛蹄,用10%硫酸铜溶液倒入带喷嘴的喷雾器内,直接喷入蹄叉内,隔日一次。 奶牛常见病的防治3 1.感冒感冒是由于奶牛受到风寒侵袭而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 的急性、热性、全身性疾病。无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早春、晚秋气候多变季节较为多见。 症状:精神不振,头低耳耷,结膜潮红,怕光流泪,皮温不匀,耳尖、鼻端和四肢末端发凉,鼻塞不通、咳嗽,体温升到40℃以上,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粪便干燥,皮毛竖立,全身颤抖。 诊断:根据病因调查和身颤肢冷,皮温不匀,鼻流清涕等主要症状,即可确诊,但必须与流行性感冒相区别。如体温突然升高达40℃以上,传播迅速,眼结膜和消化道粘膜有卡他性炎症,结膜黄染等症状,则为流行性感冒。 治疗:治疗以解热、镇痛为主。可肌注安基比林或安痛定或安乃近20毫升~40毫升,每天2次。病情较重者,可用磺胺类药物和抗菌素,氨基比林20毫升~40毫升,青霉素100万单位~20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混合肌肉注射,每天2次。 2.瘤胃臌气奶牛采食了大量容易发酵的草子(苕子、紫云英)、露水青草、腐败的饲料、冰冻的萝卜等可使瘤胃臌气。 症状:腹部胀大,腹痛不安,不断弯转头来回顾腹部,摇动尾巴,踢腹,时起时卧,不食草料,反刍停止,呼吸困难,张口伸舌,口流泡沫。病末站立不稳,不断呻吟,最后窒息或心脏麻痹而死。重症牛病情发展快,常于数小时内死亡。

健康奶牛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生殖道需氧及兼性厌氧细菌的研究

健康奶牛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生殖道需氧及兼性厌氧细菌 的研究 李炳志赵献军*马治宇邹克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陵 712100)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奶牛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生殖道微生物菌群的差异。[方法]采用常规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结果]健康奶牛乳酸杆菌、产乳酸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率明显高于患病奶牛的分离率,差异显著(P<0.05);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低于患病奶牛,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乳酸细菌、表皮葡萄球菌是健康奶牛生殖道微生物区系的优势菌群,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由于产乳酸细菌减少导致生殖道的微生物区系紊乱是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的重要诱因。 [关键词]:健康奶牛,子宫内膜炎,生殖道,需氧及兼性厌氧细菌 Microflora in Vagina of Postpartum Heathy Cows and Endometritis Cows LI Bing-zhi ZHAO Xian-jun*MA Zhi-yu ZOU Ke-qing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Shaanxi,China 712100)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vaginal microflora, 40 postpartum cows were choosed and divided into 2 groups. [Method]Take a routine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bacterium.[Result]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frequently isolated bacteria were Lactobacillus Lactococcus S.epidermidis in heathy cows and the ratio of isolation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endometritis cow(P<0.05).But the ratio of isolation of Staphylococcus,Streptococcus,Escherichia.coli were lower than that from endometritis cows(P<0.05).[Conclusion] Lactobacillus and S.epidermidis were the predominants in the vagina of heathy cows,but Staphylococcus,Streptococcus and Escherichia.coli were the predominants in endometritis cows.The decrease of lactic [收稿日期]:2007-11-1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奶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BAD04A11)陕西省农业攻关项目(2007K02-03-01) [作者简介]:李炳志(1982-),男,山东烟台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动物中毒性与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E-mail:bingzhi-521@https://www.360docs.net/doc/ca391010.html, *[通讯作者]:赵献军(1961-),男,陕西蒲城人,教授,主要从事动物中毒性与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E-mail:xjz6104@https://www.360docs.net/doc/ca391010.html,

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的监控

奶牛产后生殖系统的监控 日期:2011-05-13 14:19编辑:admin来源:乳业时报查看:130次 产后生殖系统监控可有效提高繁殖率。 一、观察胎衣排出的时间 1、产后12小时内胎衣没有完全排出就意味着胎衣滞留。引起胎衣滞留的原因主要有:难产,早产,双胎及营养不平衡,包括用药引产,和细菌感染等。 2、胎衣正常排出后子宫可放入宫康栓剂(北京华泰原兽药厂生产)2——3枚可帮助子宫修复和防止细菌感染,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尽量保持无菌操作。 二、胎衣排出不及时或未排出的处理方法 1、给母牛注射50——100个国际单位的催产素有助于胎膜的排出,也可减少子宫炎的发生。 2、注射抗生素以防止感染,给母牛足够的时间让胎盘自行脱落,主意:胎盘不能用人为机械的办法强行剥离,那样有可能对子宫造成损伤并导致永久不育。 3、如果胎盘还不能及时排出,而母牛体温还持续升高,确诊为子宫感染引起那就采用子宫冲洗的办法,可用大量的1%——2%的人工盐溶液或温开水细的胶管来冲洗,冲洗前溶液加热到35℃——40℃。冲洗完后将冲洗液完全排空,子宫内放入抗生素,比如土霉素,金霉素,根据情况用药,直至子宫恢复正常。采用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成本低,疗效快,治愈率高。 三、了解母牛子宫恢复情况 通过观察恶露排尽的时间,知道母牛子宫的恢复情况。 四、产后子宫的检查

如发现排出的恶露有腥味但是不臭那就正常,如果带有臭味就要治疗,用药物排出子宫内积蓄物然后子宫输入抗生素消炎药物,包括子宫恢复及卵巢的情况是否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产后50天后90%分娩后的母牛都应该恢复正常的发情周期,而且应能监测到发情征兆。 五、体温监测及食欲观察 1、母牛在产后一周内,应每天早晚在上槽期间观察采食情况,并监测体温是否正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还应做好记录以助于以后的学习和总结。 2、产后11天左右肌注前列稀醇0.4毫克,有利于子宫恢复,明显减少子宫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产后正常发病率。 六、产后第一次发情的观察记录 做好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的观察记录这样有助于第二次的发情监控: 1、维持妊娠的黄体在分娩前就开始快速地萎缩,健康母牛分娩后12——14天即可有一个新的卵子成熟并排出。通常第一个黄体很小而且维持时间也很短,因此,第一次和第二次排卵间隔可能只有10——17天。一般来讲第三次以后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但分娩困难和发生产后并发症会推迟排卵和发情时间。绝大多数第一次排卵和50%的第二次排卵都应该出现发情征兆。 2、产后牛应单独在一个圈舍饲养,头胎牛一般在21天左右,成母牛在21天左右进行子宫复旧检查,如发现子宫复旧不全或其他异常应该及时处理确保产后第一次配种时没有子宫疾病。这样单独饲养可方便观察产后牛的情况,也利于营养的供给,还可减少别的牛群的子宫的感染。 七、发情鉴定采用的观察法 1、每天观察发情不少于3——4次。 2、现在也有很多牧场应用尾根涂色法,进一步减少漏情。 3、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爬跨频率在白天最低而夜间最高,大约70%的爬跨行为发生在傍晚7时到凌晨7时。所以工作人员要把晚上这两次观察作为重点。

牧场奶牛常见疾病诊疗方案

牧场奶牛常见疾病诊疗方案 胎衣不下 母牛产后12小时胎衣仍未排出,即为胎衣不下,亦称胎衣滞留或胎膜滞留。该病可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增加卵巢囊肿的发病率,增加奶牛配种的次数,增加流产的发生率,增加奶牛胎间距,减少产奶,甚至因不孕造成奶牛过早淘汰。 【临床症状】 初期一般没有全身症状,经1—2天后,停滞的胎衣开始腐败分解,从阴道内排出污红色混有胎衣碎片的恶臭液体,患畜卧下,排出量较多。由于感染及腐败胎衣的刺激,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腐败分解产物若被子宫吸收,可出现败血型子宫炎和毒血症,患牛表现体温稍高、精神沉郁、瘤胃弛缓、食欲减退、泌乳减少等。 【治疗】 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分离,防止胎衣腐败,预防子宫内膜炎。 1.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胎衣排出。首先注入氯前列醇钠0.4-0.8mg、皮下注射催产素10毫升(100国际单位)。 2.增强体质产后灌服远征速补钙每天2瓶、远征齐苷素10克,连用3天。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重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为奶牛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该病造成母牛不能正常受孕繁殖,减少产犊,降低品种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母牛的泌乳性能,增加母牛淘汰。

【临床症状】 急性子宫内膜炎根据临床症状及阴门中排出的分泌物即可作出临床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则可根据临床症状,发情时分泌物的形状,阴道、直肠检查结果可作出初步诊断。 【治疗】 控制并消除感染,防止感染扩散;清除子宫内容物,促进子宫收缩;对症治疗,消除全身症状。 1、远征普佑宁、普得平分别肌肉注射控制全身症状。 2、25%硫酸镁100毫升、远征促孕灌注液1支子宫灌注连用2-3次每周 一次。 3、增强体质灌服远征速补钙每天2瓶、远征齐苷素10克,连用3天 卵巢疾病 卵巢疾病指母牛卵巢机能发生障碍,卵巢的正常周期活动紊乱,临床表现母牛不发情或发情异常,造成不能怀孕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卵巢囊肿、排卵延迟及不排卵等。 卵巢疾病的诊断 (1)卵巢静止。母牛长时间不发情,直肠检查卵巢上摸不到卵泡或黄体;卵巢萎缩时,卵巢往往变硬,体积显著缩小,如豌豆或枣核大。间隔1周左右,经几次检查,卵巢一直没有变化,就可作出诊断。 (2)持久黄体。发情周期停止循环,不发情。直肠检杏,一侧或两侧卵巢增大,卵巢表面上有突出的黄体,黄体体积较大,质地较卵巢实质为硬,有韵呈蘑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与控制策略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与控制策略 王治方,施巧婷,冯亚杰,楚秋霞,陈付英,徐照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02) 摘要: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引起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因素众多,牛场不规范的引种和配种、粗放的饲养管理成为牛场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科学制定和实施免疫保健程序,加强牛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控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长远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控制策略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引发公、母牛繁殖异常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规模化、集约化牛场都不同程度存在或发生过母牛繁殖障碍,有的牛场发病和损失十分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牛业的健康发展。 1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 引发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众多,包括传染性因素和营养、环境、毒素等非传染性因素。传染性繁殖障碍则主要是传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引起,非传染性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生殖器官畸形、机能障碍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所导致。 1.1传染性因素 (1)布鲁氏菌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接触性传染病,牛不分品种、年龄都有易感性。布鲁氏菌感染牛多呈隐性经过,少数出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生殖器官,引起子宫、胎膜、睾丸的炎症,还可引起关节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母牛流产、不孕,公牛睾丸炎等。母牛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第4~12周,病牛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阴道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该病多呈地方性流行。 (2)牛细小病毒病。该病是引起牛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据报道PP

几种常见奶牛疾病的诊治

---------------------------------------------------------------最新资料推荐------------------------------------------------------ 几种常见奶牛疾病的诊治 几种常见奶牛疾病的诊治论文导读: 发病奶牛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头部,特别是眼的周围、颈部等部位,不久就遍及全身。 现代医学认为风湿病是一种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 关键词: 奶牛,疾病,诊治 1 奶牛皮肤真菌病的诊治奶牛皮肤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临床上以被皮呈圆形脱毛、形成痂皮等病变为特征,且该病传染快、蔓延广。 1.1 临床症状发病奶牛的皮肤病多发生在头部,特别是眼的周围、颈部等部位,不久就遍及全身。 病初成片脱毛区域如小硬币大小,有时保留一些残毛,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出现界限明显的秃毛圆斑,一部分皮肤隆起变厚形似灰褐色的石棉状,病初不痒,逐渐开始出现发痒表现。 1.2 实验诊断 1. 2.1 直接镜检: 刮取患部痂皮连同受害部的毛,浸泡于 20%氢氧化钾溶液中,微加热 3~ 5 小钟,然后将所采病料置于载玻片上滴蒸馏水 1 滴,加盖玻片镜检,可看到分隔的菌丝或成串的孢子。 1.2.2 真菌的分离培养: 将采集的被毛、痂皮等病料,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灭菌吸纸吸干后,接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添加 1%酵母浸出 1 / 8

液,同时为了抑制杂菌繁殖干扰,每毫升培养液添加 0.125 毫克的氯霉素),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 10 天,在培养基表面形成棉絮状的白色菌落,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棒状的大分生孢子和分隔的菌丝。 1.3 防治措施 1.3.1 分群隔离: 对所有牛只逐头保定检查,有临床症状的牛只全部转群集中在同一牛舍内,病、健牛只固定人员饲养,不得串舍。 1.3.2 强化消毒: 采取全方位的卫生清理和消毒,牛舍要求每天上、下午两次清扫,两次用消防水龙头冲洗,两次用来苏儿、百毒杀更替消毒,舍外包括人员、用具及场地等每天进行一次清现和消毒。 1.3.3 具体治疗措施: 对于发病牛整个治疗工作分为三个疗程,每个疗程 7天。 ① 用灰黄霉素原粉饮水对症治疗,每头 5 克/次, 2 次/天。 ② 先用温的来苏儿溶液浸泡过的毛巾对患部浸润用牙刷去掉患部痂皮用 5%~ 10%碘酊涂擦患部最后用达克宁外涂。 ③ 对于去掉的痂皮集中清理,洒油烧掉,保定牛只用具、人员和场地消毒处理。 1.3.4 健康牛只的预防措施: ① 对于健康牛只饮用添加灰黄霉素原粉的水,每头 4 克/次, 2 次/天。 ② 对于健康牛只在各自固定的运动场进行日光浴,在天气晴朗

奶牛繁殖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

奶牛繁殖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办法 一、岗位职责 1、负责牧场整个牛群的发情签定以及人工授精、妊娠检查,奶牛产后护理工作。 2、负责牧场牛群的接产以及繁殖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工作。 3、协助牧场有关部门选购遗传价值高、近亲系数≦3.125、活力在0.35以上的优良种公牛精液。 4、定期检查液氮容器中的液氮情况并及时上报,及时补充液氮。如未做到,场内给予惩罚。 5、努力保持最高的发情观察率和受胎率,对屡配不孕、严重繁殖系统疾病牛只及时进行会诊,并做出正确有效的治疗。 6、对人工授精时间满三个情期(60天)未返情的牛只进行直肠孕检。确定怀孕牛只须在3个月后进行第一次复检,干奶前进行第二次复检。如未做到,场内给予惩罚。 7、详细记录牛只的发情、输精、繁殖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整理后输入电脑。如未做到,场内给予惩罚。 8、协助兽医、饲养等部门做好牛群治疗、消毒防疫、牛群异动等工作。 9、物品和器械使用前后彻底消毒,做到无污染操作。如未做到,场内给予惩罚。 10、严格遵守牧场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服从上级工作安排 二、考核方案 月度考核指标:月输精头次,产后平均始配天数,平均配准天数,繁殖疾病控制率,接产事故控制率 非月度考核指标:产犊间隔 绩效工资的组成:基础工资,月情期受胎率,空怀天数,年繁殖率,产后繁殖护理。 1、基础工资 每月输精牛头次>=100:1800元; 每月输精牛头次>=80:1600元; 每月输精牛头次>=60:1400元; 每月输精牛头次>=40:1200元; 每月输精牛头次<40:1000元。

2、月情期受胎率 ①基础指标:成母牛≧50% ;育成牛≧60% ②奖励方式:成母牛每高于基础指标一个百分点,奖励20元;育成牛不在奖励范围。 ③惩罚方式:成母牛每低于基础指标一个百分点,罚款10元;育成牛每低于基础指标一个百分点,罚款10元。 注:①输过精但未妊检母牛由于其他疾病淘汰,配后天数≧45天且未返栏,以配孕计;②配后45天内隐性流产牛以未孕计。 3、空怀天数 ①奖励方式: 产后≦80天受孕:每牛120元; 产后≦100天受孕:每牛100元; 产后≦120天受孕:每牛80元; 产后≦150天受孕:每牛60元. ②惩罚方式: 产后≧180天未孕:每牛30元/月; 产后≧220天未孕:每牛40元/月; 产后≧260天未孕:每牛50元/月; 产后≧300天未孕:每牛60元/月; 注:①对于检出繁殖障碍的牛只,可由该牛负责人提出,作为“不宜输精”牛只申报。由技术主管人员带领其它技术人员对该牛进行会诊,制定处理方案。其他技术人员,可对该牛进行评估,也可对该牛进行治疗、配种。配孕牛只奖励500元/牛。 ②阿菲金牧场管理软件中定义为“不宜输精”牛只不在惩罚范围内。 4、年繁殖率 ①基础指标:≧80% ②奖励方式:每高于基础指标一个百分点,奖励500元; ③惩罚方式:每低于基础指标一个百分点,惩罚300元。 5、产后护理 ①基础要求:按照产后护理程序,严格及时操作;操作后当日必须准确填写产后监控卡。

奶牛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治

奶牛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治 产后奶牛在产后7~10天阶段,每天要认真检查产后奶牛的体温、精神、采食、反刍、肢蹄、恶露颜色、乳房充盈度、瘤胃充盈度、子宫排泄物和粪便形态等情况并做好分析记录。要注意产后奶牛分娩后胎衣脱落排出的时间和子宫排出物的形态、颜色和气味等情况。正常的情况下产后奶牛一般在12~24小时以内就能自行排出胎衣。超过时间就应视为胎衣滞留,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防止产后奶牛胎衣在体内长时间滞留。对于双胎、早产、难产、死胎、瘦弱、庝痛等的产后奶牛及时进行全身检查,及早诊疗,促进康复。体况评分:要求产后奶牛体况分值3.5~3.75范围以内。对于体况偏差的产后奶牛要加强饲养管理,促使体况达到标准要求。 1、每周进行一次产后奶牛酮病检测:对检测结果为3+的产后奶牛,须注射B族类维生素,灌服丙二醇等药物予以早期预防治疗; 2、预防低血钙、产后瘫痪、酮病等产后常见疾病:每1~3天抽血检测一次血钙水平和酮体、BHBA水平。根据实验室检测数据指标,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也可灌服以下配合预防药物:丙酸钙450~500g、氯化钾100g、硫酸镁220g、酵母200~300g、阿斯匹林粉45~50g、25度左右温水30~50L。其中钙制剂可以视情多灌服2~3次; 3、对产道拉伤和庝痛严重的产后奶牛:每2天用消毒液、凡士林、消炎粉等药物处理创面;肌肉注射镇痛消炎药缓解疼痛,消炎消肿;

4、预防产后奶牛胎衣滞留:可注射缩宫素促进胎衣排出。即在奶牛产后1、4、7小时分别注射40IU催产素,第二天如胎衣仍没有排出,可再注射适量前列腺素促进胎衣排出。如果注射药物无效,就需要采用子宫冲洗注药的方法促使胎衣排出。具体方法如下:先用消毒药液将产后奶牛的外阴处清洗干净。用手臂将将已消毒过的透明塑料软管送入阴道,再通过子宫颈到达子宫低垂部后引导出子宫恶露。然后经软管注入5%~10%糖盐水500~1000ml溶液冲洗子宫,导净子宫内的存液后,再注入土霉素5g、利凡诺0.5g、生理盐水 500ml。每隔一天一次,直至滞留胎衣排出; 5、防治子宫炎:对感染子宫炎和子宫内膜炎的产后奶牛及产后30天子宫还没有正常复原的产后奶牛,可采取抗菌素进行子宫冲洗的治疗措施。对于严重感染的牛可以每隔3天再连续冲洗3次子宫的治疗办法。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的药物有抗菌消炎、激素、防腐类等药物。可用40℃左右的0.1%~0.3%高锰酸钾200~300ml冲洗子宫,同时可用手经直肠按摩提压子宫,促使药液能将子宫冲排干净。尔后再取青霉素160万U和链霉素100万U溶于无菌水100ml,注入子宫消炎。或取土霉素粉2~3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后注入子宫消炎。对病情较重、子宫肥厚、不断排出脓性分泌物,已转化成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产后奶牛,可肌注乙烯雌酚20mg或脑垂体后叶素100U促使子宫收缩,进行配合治疗。产后奶牛冲洗子宫一般每2天一次,一个疗程视情冲洗子宫3~5次。当产后奶牛体温≥39.5℃,采食、反刍减

(企业诊断)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

奶牛常见十种病的诊断和防治 1、乳房炎 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病。20%-60%的经产奶牛都发生过乳房炎。乳房发炎后,泌乳减少,乳汁变质。炎症最终可破坏乳腺组织,使其部分或全部乳房丧失泌乳功能。乳房外伤、挤奶方法不当、挤奶不净或挤奶延迟等,加上环境不洁,不注意乳房卫生,给微生物感染提供机会,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80%-90%的病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感染所引起。饲喂高蛋白的牛群易发。随炎症性质可分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和纤维素性炎,乳房红肿热痛,泌乳减少,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延误治疗则转为慢性化脓性炎。多数会造成乳房硬结、萎缩,一区或多区失去泌乳功能,有的可因乳池炎引起乳池狭窄或闭锁,个别还会继发乳房坏疽或患牛死亡。 治疗:⑴初期处在红肿热痛阶段可施行冷敷。后期可施行2-3次热敷。 ⑵乳房内冲洗对各类乳房炎的治疗均可产生良好的效果。冲洗前应先消毒乳头并将乳房内积乳尽量挤干净,每个乳头先用1%-2%小苏打水冲洗后再注入抗菌药。⑶对化脓性乳房炎,脓肿位于皮下浅层的应尽早切开排脓,若在深层则用注射器抽出脓汁,然后注入抗菌药。 预防:保持圈舍及乳房卫生,正确挤乳,加强饲养管理。 2、酮血症 该病又称酮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和β-羟丁酸)蓄积于血液和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多发生于缺乏运动的饲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高产舍饲奶牛。由于糖以及脂肪代谢

障碍,使大量酮体蓄积于体内。同时血糖降低,血脂升高,遂导致一系列病征。多发生在4~9岁间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常于分娩1周后发病。主要症状是食欲减退、体况下降、产奶量减少。神经症状表现为先兴奋后抑制。后期多见营养衰竭、消瘦,四肢瘫痪,卧地不起,有时呈半昏睡状态。病牛呼出的气体及乳、尿中均含有酮类气味(似氯仿的芳香味)。若不及时救治,终因长期卧地不起而淘汰。 治疗:⑴必须尽快增加血糖水平。为达此目的,静注25%-50%葡萄糖500~1000毫升,每日2次,连用2~3天。也可选丙酸钠、丙二醇或甘油口服。⑵静注3%~5%碳酸氢钠注射液300~500毫升或11.2%乳酸钠注射液250~500毫升,以缓解酸中毒。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满足各种生产状态下的能量需要,合理搭配饲料,多喂富含醣类饲料及优质青(干)草和多汁饲料。牛群应有适当运动和日光照射。 3、前胃弛缓 该病是由于前胃收缩力和兴奋性降低,致使前胃内容物排出延迟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突然改变、饲料配合调制不当、饲料品质不良和饮水不洁所引起。病牛食欲、反刍及嗳气减少或停止,产奶量下降、精神沉郁。瘤胃蠕动减弱,嗳气恶臭。直肠检查或触压瘤胃,手感胀满但不坚实。体温、脉搏一般正常。少数急性病例在停食2~4天后可不治自愈,但大多数病例若不及时治疗则会转为慢性,病牛进行性消瘦,泌乳停止,体况恶化、衰竭、卧地不起而死亡。 治疗:⑴禁食1~2天,配合瘤胃按摩,促进瘤胃功能恢复。⑵药物治

奶牛常见疾病

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生产瘫痪:又称产褥热、产后疯,是围产期母牛在产犊后(也有少数病例在产前1―3天内)突然发病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临床上以感觉丧失、四肢瘫痪、消化道麻痹、体温低为特征。 病因:主要是由于体内大量的钙流失所致,分娩后大量产奶,钙从奶力流失,血钙含量急剧下降。血钙测定病牛为每―,正常牛为每―。分娩前腹压增大,乳房肿胀,影响静脉回流;分娩后,腹压急剧下降,致使流入腹腔与乳房的血液增多,头部的血液减少,血压下降,引起中枢神经暂时性贫血,机能障碍,致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影响血钙的调节。同时,血液中磷的含量也减少。 症状:一般分为重型病例和轻型病例。 1.重型病例呈卧状不能站立,四肢屈于躯干下,头向后弯至胸部一侧。用手将头拉直,但一放手后就 又恢复原状。个别母牛四肢伸直抽搐。若常时间卧地,则会出现瘤胃臌气。没有意识和知觉,皮肤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呼吸深慢,脉搏快弱(80―120次/min)。肛门松弛,舌头外露。体温降低至37℃以下。 2.轻型病症除四肢或后肢瘫痪外,头颈呈S状弯曲,精神沉郁,但不昏睡,食欲废绝。反射减弱,但 不完全消失,体温正常或稍低 诊断:发病母牛多为3-6胎,产后不久(多数在3天以内)出现食欲下降、反刍停止、蜷卧瘫痪症状。 实验室检验:血钙含量降至每100mL血正常值8mg以下,多半降至2―5mg。 诊断时必须区别以下病症:神经型酮病除瘫痪外,呼吸有丙酮为;产后败血症和忧郁分娩而恶化的创伤性网胃炎,一般体温升高;妊娠截瘫主要是后肢神经损伤性麻痹,除后肢瘫痪外,其他情况如精神、食欲、体温、各种反射、大小便等都正常 治疗: 1.乳房送风法:乳房送风可使乳房膨满,内压增高,压迫乳房血管,减少乳房的血液, 抑制乳房泌乳,使血钙的含量不致急剧减少。可用乳房送风器,在送风前使牛侧卧,挤出乳汁。先在消毒的乳导管尖端涂以些许消毒的凡士林,在将导管插入乳头内,用送风器 讲空气徐徐送入乳房内,使空气充满乳房,但要防止乳管和腺泡破裂。4个乳区均注入空气,为防止空气逸出,取出乳导管后,可用手轻捻乳头。若乳头括约肌松弛,则应用绷带讲乳头的基部扎住。半个小时后全身状况好转。起立后1小时可去掉绷带。若未见好转,可重复打气,或并用氯化钙、葡萄糖。 2.钙疗法:常用20%―25%硼葡萄糖酸钙溶液或20%葡萄糖酸钙溶液500mL(500kg体重的牛)与10%葡萄糖1000mL,混合后静脉注射。若经12小时为见效时,可重复注射,但最多不超过3次,继续使用会出现中毒甚至死亡的副作用。体重较大者一次用量可增至700―800mL,为减少钙剂的不良刺激,可用等量的等渗糖或10%的葡萄糖做适当的稀释后静脉滴注。乳出现战栗等不良反应,则可降低滴注速度;还可用25%硫酸镁溶液100mL,用等渗糖稀释成1%浓度的镁溶液与钙剂轮换滴注。 3.激素疗法: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肌肉注射10-20mL,每天1次,连用1-2天。 4.调整体液:增加血糖含量,可用25%葡萄糖溶液500mL,复方盐水和生理盐水个1000mL,与钙剂同时静脉滴注。 5.维生素疗法:补充维生素D,开始补钙时,肌肉注射维生素D31000IU/次。 对心脏功能减弱的病牛可肌肉注射10%安钠咖注射液20mL。 预防:1.分娩后不急于挤奶,乳房正常的牛,初次挤奶,一般挤1/2的奶量,以后逐渐增加,到第四天可挤净。2.加强饲养管理,产前少喂高钙饲料;增加阴离子饲料喂量,产前21天,每天可不是50―100g的氯化铵和硫酸铵,产前5-7天每天肌肉注射维生素D32000-3000IU;静脉朱绍25%葡萄糖和20%葡萄糖酸钙个500mL,每天一次,连用2-3次。每日要多运动,多晒太阳。减少精饲料和多汁饲料的喂量。产后要喂给大量的盐水,以促使其迅速恢复正常的血压。 胎衣不下:母牛分娩后一般在12小时内排除胎衣,如果超过上述时间仍不能排出时,就可认为是胎衣不下。 病因:母牛在妊娠后期运动不足,营养失调,缺少矿物质或日粮中钙、磷的比例不当,维生素、微量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