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Fruit翻译讲解学习

Golden-Fruit翻译讲解学习
Golden-Fruit翻译讲解学习

Golden Fruit (A. A. Milne )Of the fruits of the year I give my vote to the orange. In the first place it is a perennial--if not in actual fact, at least in the greengrocer's shop. On the days when dessert is a name given to a handful of chocolates and a little preserved ginger, when macédoine de fruits is the title bestowed on two prunes and a piece of rhubarb, then the orange, however sour, comes nobly to the rescue; and on those other days of plenty when cherries and strawberries and raspberries and gooseberries riot together upon the table, the orange, sweeter than ever, is still there to hold its own. Bread and butter, beef and mutton, eggs and bacon, are not more necessary to an ordered existence than the orange.

It is well that the commonest fruit should be also the best. Of the virtues of the orange I have not room fully to speak. It has properties of health-giving, as that it cures influenza and establishes the complexion. It is clean, for whoever handles it on its way to your table but handles its outer covering, its top coat, which is left in the hall. It is round, and forms an excellent substitute with the young for a cricket ball. The pips can be flicked at your enemies, and quite a small piece of peel makes a slide for an old gentleman.

But all this would count nothing had not the orange such delightful qualities of taste. I dare not let myself go upon this subject. I am a slave to its sweetness. I grudge every marriage in that it means a fresh supply

of orange blossom, the promise of so much golden fruit cut short. However, the world must go on.

Next to the orange I place the cherry. The cherry is a companionable fruit. You can eat it while you are reading or talking, and you can go on and on, absent-mindedly as it were, though you must mind not to swallow the stone. The trouble of disengaging this from the fruit is just sufficient to make the fruit taste sweeter for the labour. The stalk keeps you from soiling your fingers; it enables you also to play bob cherry. Lastly, it is by means of cherries that one penetrates the great mysteries of life--when and whom you will marry, and whether she really loves you or is taking you for your worldly prospects. (I may add here that I know a girl who can tie a knot in the stalk of a cherry with her tongue. It is a tricky business, and I am doubtful whether to add it to the virtues of the cherry or not.)

There are only two ways of eating strawberries. One is neat in the strawberry bed, and the other is mashed on the plate. The first method generally requires us to take up a bent position under a net--in a hot sun very uncomfortable, and at any time fatal to the hair. The second method takes us into the privacy of the home, for it demands a dressing-gown and no spectators. For these reasons I think the strawberry an overrated fruit.

Yet I must say that I like to see one floating in cider cup. It gives a note

of richness to the affair, and excuses any shortcomings in the lunch itself.

Raspberries are a good fruit gone wrong. A raspberry by itself might indeed be the best fruit of all; but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find it alone. I do not refer to its attachment to the red currant; rather to the attachment to it of so many of our dumb little friends. The instinct of the lower creatures for the best is well shown in the case of the raspberry. If it is to be eaten it must be picked by the hand, well shaken, and then taken.

When you engage a gardener the first thing to do is to come to a clear understanding with him about the peaches. The best way of settling the matter is to give him the carrots and the black currants and the rhubarb

for himself, to allow him a free hand 放手处理with the groundsel (千里光)and the walnut trees核桃树, and to insist in return for this that you should pick the peaches when and how you like. If he is a gentleman he will consent. Supposing that some satisfactory arrangement were come to, and supposing also that you had a silver-bladed pocket-knife with which you could peel them in the open air, then peaches would come very high in the list of fruits. But the conditions are difficult.

Gooseberries burst at the wrong end and smother you; melons--as the nigger boy discovered--make your ears sticky; currants, when you have

removed the skin and extracted the seeds, are unsatisfying; blackberries have the faults of raspberries without their virtues; plums are never ripe. Yet all these fruits are excellent in their season. Their faults are faults which we can forgive during a slight acquaintance, which indeed seem but pleasant little idiosyncrasies in the stranger. But we could not live with them.

Yet with the orange we do live year in and year out. That speaks well for the orange. The fact is that there is an honesty about the orange which appeals to all of us. If it is going to be bad-- for even the best of us are bad sometimes --it begins to be bad from the outside, not from the inside. How many a pear which presents a blooming face to the world is rotten at the core. How many an innocent-looking apple is harbouring a worm in the bud. But the orange has no secret faults. Its outside is a mirror of its inside, and if you are quick you can tell the shopman so before he slips it

into the bag.

黄金水果

一年四季的水果中,我最爱橘子。首先,它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寻的到,虽然现实并不是这样,但至少在果蔬店可以。有时候,点心只有一些巧克力和一点腌制姜片,水果什锦也只有两片干梅和一片大黄,这时,再酸的橘子都可以挽救整个情况;也有些时候,饭桌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樱桃、草莓、山莓以及醋栗,而这时候也更甜

的橘子,依然可以在桌子上占有一席之地。橘子甚至比黄油面包、牛羊肉以及鸡蛋咸肉更必不可少。

妙的是,这种最普通的水果正好也是最好的。橘子的好处,数不甚数。它有益健康,不但可以治愈感冒,还可以美容养颜。此外,它非常干净,不管是谁把他端到桌子上,都只能碰到他的表皮,也就是它的外衣,吃完以后,橘子皮留在了餐厅。橘子很圆,给那些喜欢板球的孩子们当板球玩正好。它的籽儿还可以攻击敌人,很小的一小块橘子皮也可以使一位老人滑倒。

但是,若不是橘子的味道甜美可口,上述的一切都无足重要。我不敢谈及它的美味,因为我已在它甜美的味道中彻底沦陷。我讨厌所有的婚礼,因为婚礼需要大量的鲜橙花,也就意味着未来又少了一大批黄金水果。然而,生命还得继续啊。

除了橘子,我最喜欢的要算樱桃。而且它最适合做朋友了。在读书或者说话的时候可以吃它,就这样边读书或者边说话边吃它,完全不用留神它,但是,你还是得小心别吞下了樱桃胡。而我们也正是把樱桃胡和樱桃肉分开的过程中,觉得樱桃更加甘甜。樱桃梗可以避免弄脏手,也可以用来玩耍。最后,透过樱桃人们可以洞察生活的秘密,比如你将会和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以及她是真的爱你,异或只是为了你的财产。(在这儿,我补充一下,我认识一个女孩,她可以用

舌头把樱桃梗打个结。这并不容易,这算不算也是樱桃的好处之一呢。)

吃草莓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吃草莓田里完整的草莓,另一种则是吃盘子里捣碎的草莓。第一种吃法,我们必须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弯着腰,非常的不舒服,并且阳光对头发的伤害也非常大;而第二种吃法,我们则在隐秘的家里,没有他人,穿着晨衣好好的享受。由于这些原因,我认为人们对草莓的评价过高了。但是我依然喜欢一杯苹果汁中能漂着一颗草莓来增添色彩,并使我们忘却午餐本身的不快。

山莓是一种良好的水果。山莓本身可能是所有水果中最好的水果,但是要找到单个山莓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并不是指它总是依附于红醋栗,而是指寄生于它身上如此多无声的小朋友们。最好的低等生物的本能在山莓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想要吃山莓,必须亲手采摘,仔细清洗,然后才能吃。

雇佣一个园丁时,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借助桃子来了解他。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些胡萝卜、黑醋栗以及大黄,并且让他放手修剪千里光和核桃树,然后坚持作为回报,你可以在喜欢的时候摘桃子吃。如果他是绅士,他一定会同意。假象一些即将发生的完美的安排,比如你正好有一把银色的袖珍刀,那么你在户外就可以削桃皮了,这时桃子在水果中的地位将会提高。但事实是,这种情况很少见。

醋栗若在对着你的那头崩裂了,将会使你窒息;瓜类-正如黑人男孩儿发现的-会使你的耳朵非常粘;当你刨开红醋栗的皮,挖出籽后,你又会十分失望;黑莓涵盖山莓的所有缺点,却没有它的一点优点;李子就没有熟的;但是所有这些水果在它们各自适合的季节仍然是不错的。如果不太熟悉的话,这些缺点是可以接受的,似乎也令人愉快。但是它们却不能长期陪伴我们。

橘子可以一年到头陪伴着我们。这证明橘子真的很好。事实上,是橘子诚实的品质吸引着我们。如果它快坏了——我们中最优秀的人有时也会犯错——它一定是先从外边,而不是从里面开始坏的。有多少外表光鲜的梨,果肉早已腐烂;又有多少外表健康的苹果,果肉里却藏匿着蛀虫。但是橘子却坦诚相待。它的外表就是它果肉的一面镜子,如果你反应够快,那么你就可以在水果店老板把坏橘子扔进袋子之前阻止他了。

解释学翻译观的利与弊

解释学翻译观的利与弊 张 健 (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摘 要:伽达默尔从解释学视域下探讨翻译活动,其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根基,伽氏的翻译 理论一经问世就备受译界关注。对于解释学而言,高奏赞歌者颇众,骨头里挑刺者却寥寥无几。本文旨在辩证地探讨解释学翻译观于翻译研究的利与弊,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关键词:伽达默尔;解释学;利与弊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12)01-0089-07 收稿日期:2011-11-27 作者简介:张健(1972-),男,安徽合肥人。巢湖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外语言对比及翻译学。 1导言翻译与哲学息息相关。“哲学研究、特别是语言哲学中涉及到大量的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也包含哲学思辨和哲学方法论的运用。”(刘军平, 2010:64)而“解释”可谓是哲学的“品牌词”,但凡 涉及哲学的概念,往往会打上“解释”的标签。从“解释学”(hermeneutics )词源来看,“解释”和“翻译”被相提并论早有历史了。在西方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Hermers )是奥林匹亚山中诸多神灵的信使,负责将神的旨意传递到人间,可是神有神语,不同于人类的语言,只有将神语译成人语,人间方能领会神旨,所以翻译必不可少。同时,毕竟是神旨,少不了晦暗不明之处,所以翻译时也就少不了解释,也就是对其中微言大义进行阐发,于是乎翻译、解释与传递同步进行。后来不少学者对翻译中的解释十分重视,并将哲学解释学引入翻译研究当中,以求理论支持。自从19世纪以来,解释学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焦点。当然这其中功不可没者大有人在,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 )开启了哲学解释学之门,但施氏 的解释学翻译思想尚处萌芽状态,不足之处可见一斑。狄尔泰(Dilthey )又将此扩大至整个精神科学范围,使解释学“从专门的技术性学科转变为人文科学家的一般方法论学科”。(郭安,1999:22) 此后,海德格尔(Heidegger )将原有的解释学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升至本体论,加大对世界本源的哲学研究,而海氏的弟子伽达默尔(Gadamer )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解释学发展为一门显学,可以说,伽氏才是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当然,仅从哲学原创性来看,伽达默尔不算抢眼,但就翻译哲学而言,伽氏绝对算得了开天辟地的人物。 在伽氏眼中,翻译完全是意义的理解,译者和读者的身份时有重合。译者在译前首先是作为原文读者的身份出现,而后在其理解、阐释之下,才有译本的诞生。难怪后来乔治· 斯坦纳(George Steiner )在其大作《巴别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 -tion )中专门从解释学(即斯坦纳所称的“诠释 学”)视阈深入探讨了翻译的解释性。可以说,解 2012年第14卷第1期 巢湖学院学报 No.1.,Vol.14.2012总第112期 Journal of Chaohu College General Serial No.112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 96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096-03 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曹 芳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4) 摘 要:王佐良先生是我国外语界的老前辈,对外国文学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建树颇多。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文章认为,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同样体现了生态翻译学思想: 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以及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 关键词:王佐良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五方面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我国著名的外国文学评论家,同时还是翻译家、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以及作家与诗人,是一位“文艺复兴式的 人”[1] ,译著有《苏格兰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Thunderstorm(曹禺《雷雨》英译),《培根散文先译》,弥尔顿的《失乐园》,蒲柏的《道理》,雪莱的《奥西曼提斯》、《哀歌》,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鲁迅的《论语一年》等。王先生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不仅在实践方面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而且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翻译见解。他的这些翻译主张不仅指导着他自己的翻译实践,对我们现在翻译学习者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理论来诠释王佐良的翻译思想。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教授于2008 年在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本质进一步挖掘与升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关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互动的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它是以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类似性和同构性为基础,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以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和翻译生态体系等做出了新的描述和解释。翻译界普遍认为,生态翻译学为翻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将有助于译界重新审视和解读各种翻译现象 和翻译思想。[3]除此之外,译界学者认为,翻译适 应选择论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研究期望有助于审视生态翻译学解释翻译现象的适用性;更重要的是,或将有助于对王佐良翻译思想和学术价值做出更进一步的探寻和挖掘。[4] 一、王佐良翻译思想的生态“和谐统一”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整合一体的、和谐统一的系统。或者可以说由于翻译生态系统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这个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也应当是和谐统一的。[5]纵观王佐良的一生,无论是他在英国的进修时兢兢业业的学习态度和新中国成立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报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他在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翻译思想都能体现出这种“生态‘和谐统一’”理念。 王佐良既是翻译理论家又是翻译实践家,在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他的翻译论著《翻译:思考与试笔》(1989)的内容体系也充分反映了他的理论与实践统一观。他在《词义、文体、翻译》一文中明确地指出了两者的统一关系:“近年来有两个方面的发展, 值得引起翻译界的注意。一是翻译的规模越来越大, 质量也显著提高, 而且这是中外皆然, 已经成了一种世界性的现象。二是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见解, 可能会对讨论翻译问题有点帮助。”[6]文中王先 收稿日期:2012-12-17 作者简介:曹芳(1989—),女,湖南郴州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 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生态翻译学理论纵横

生态翻译学理论纵横 【摘要】基于伟大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论和适者生存论,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生态翻译学主要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翻译。把翻译活动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去。生态翻译学有其自身的理论背景,哲学基础以及原则方法和内容。它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译者的中心作用。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关键词】生态环境;理论背景;翻译过程 1、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首次提出,且自2001年以来他连续多次发表了数篇关于生态翻译学的文章。2004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翻译适应选择论》。“该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适应与选择’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极富解释力的翻译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综观翻译活动的宏观理论视角”。 [3]2005年7月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关于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研讨会上,作为大会主席的胡庚生将翻译的生态环境研究作为本次大会重要的议题,号召全体参会者学习研究翻译的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正在引领许多学者了解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领略生态视角翻译研究的强大解释力’”。[4]“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5] 2、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 以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即适者生存理论为基础,胡庚生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适应与选择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将所有与翻译的生态环境相关的因素考虑在内进行适应和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最基本的法则是适者生存”。[6]一方面生物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如果我们将自然选择基本法则应用到翻译研究中,不难发现译者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译作也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两者也都必须接受来自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限制。 综上所述,翻译的过程应该作如下理解:翻译的选择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译者的自然选择和对译本的自然选择。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翻译的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6]从自然选择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译者的作用和所处的位子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需要在发生变法。在第一阶段的生态环境中没有译者,而译者是要被生态环境选中。在第二阶段译者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译者而是已经适应了翻译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被翻译的生态环境所接受的译者。因此这时译者代表翻译的生态环境实施对译文的选择。“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

生态翻译学理论探析 文章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阐释了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容: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翻译,把翻译活动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去;它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译者的中心作用;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 标签:生态环境;理论背景;翻译过程 一、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背景 生态翻译学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生教授首次提出,且自2001年以来他连续多次发表了数篇关于生态翻译学的文章。2004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翻译适应选择论》。“该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适应与选择’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极富解释力的翻译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综观翻译活动的宏观理论视角”。 [1]2005年7月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的关于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研讨会上,作为大会主席的胡庚生将翻译的生态环境研究作为本次大会重要的议题,号召全体参会者学习研究翻译的生态环境。“生态翻译学‘正在引领许多学者了解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理论,领略生态视角翻译研究的强大解释力’”。[2]“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導、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3] 二、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 以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即适者生存理论为基础,胡庚生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是适应与选择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倡导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将所有与翻译的生态环境相关的因素考虑在内进行适应和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最基本的法则是适者生存”。[4]一方面生物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如果我们将自然选择基本法则应用到翻译研究中,不难发现译者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译作也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两者也都必须接受来自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限制。 综上所述,翻译的过程应该作如下理解:翻译的选择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译者的自然选择和对译本的自然选择。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翻译的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5]从自然选择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译者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翻译过程的发展需要而发生变化。在第一阶段的生态环境中没有译者,而译者是要被生态环境选中。在第二阶段译者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译者而是已经适应了翻译的生态环境并且已经被翻译的生态环境所接受的译者。因此这时译者代表翻译的生态环境实施对译文的选择。“这里的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6]“译者必须兼顾两头,

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_胡庚申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17日/第005版 前沿 生态翻译学研究悄然而兴 胡庚申澳门理工学院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外文系 翻译学以语言信息转换为“己任”,以促进人类跨文化交流为“天职”,总体上属于人文科学;生态学是以人类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整体、平衡、动态、和谐的环境为宗旨,总体上属于自然科学。基于此,生态翻译学则可谓两者联姻的产物。 由于生态翻译学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系统的研究内容,有配套的术语体系,又有生态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论等,因此,将其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然而,就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的一些概念来源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解和类比,同时又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翻译学可以说是翻译研究的“关系学”,因为它关注翻译过程中各种元素关联的重要性、各种知识交集的多样性,以及多元思维的整体性。生态翻译学将其研究对象确定为“三者关系”——探讨“翻译群落”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考察翻译生态环境与翻译文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翻译文本与“翻译群落”之间的关系,即三者互动关系问题。生态翻译学依据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谐的生态学原理和机制,用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谐的眼光看待翻译行为,探讨“三者关系”,从生态学的视角描述和解释翻译中的“人、事”关系与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活动、翻译文本、翻译现象的影响和制约。 生态翻译学贯通了“译学”、“译论”、“译本”三个研究层次,初步形成了宏观译学架构、中观译论体系、微观译本操作的“三层次”研究的发展格局。在宏观的译学架构研究中,生态翻译学侧重在整体生态理性、翻译生态体系、“科际”整合研究。在中观译论体系研究中,生态翻译学致力于认识翻译本质、描述翻译过程、厘定翻译标准、回归“译有所为”。在微观的译本操作研究中,生态翻译学则着重于从不同的生态翻译学视角对生成文本的解读,主要是从宏观生态理念视角、整体生态体系视角、系统翻译理论视角、人际“翻译群落”视角以及整合适应/选择视角等探讨各种因素对翻译文本的影响。该三层次研究关联互动,实现了“三位一体化”,担纲着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研究的主体。 作为一种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理论形态,生态翻译学既是一种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又是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延伸与转型,反映了翻译学由传统单一学科视阈转向当代跨学科整合一体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在当代“生态科学”是一门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学科,也是一门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终极意义的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翻译学研究有着扎实的哲学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1页共1页

最新 论“翻译即解释”在普遍诠释学时期的含义-精品

解释即翻译”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努力消除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因时间距离和语言差异所造成的误解,浅论“翻译即解释”在普遍诠释学时期的含义是? 一、“翻译即解释”的由来 诠释学,英文为Hermeneutics,德语为Hermeneutik,希腊文为Hermeneutike。对Hermeneutics的译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界将其译成诠释学、解释学、释义学等,界多是将其称为阐释学。 最早出现的诠释学是神学诠释学和诠释学,经历德国的宗教改革后,诠释学研究的范围开始面向一般的世俗文本,语文学诠释学由此开始,诠释学作为一种理解与解释的技艺为人们熟知。19世纪,经过施莱尔马赫的改造,诠释学以理论的形式确立下来,成为理解与解释文本的方法论。后又经过狄尔泰、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的不断努力,诠释学上升到了实践哲学的层面,从方法论上升到了本体论。 无论哪一种诠释学,都是一种意义指向的理论。同样,翻译也是对意义的追寻,对文本信息的获取。16世纪牛津大学神学教授L.汉弗雷(L.Humphery),在其著作《诠释方法》一书中,把希腊文Hermeneutik解释为“翻译”,这是“翻译即解释”这一命题的首次提出。17世纪,法国学者休特(P.D.Huet)《论解释卷二》中,进一步论述了“翻译即解释”这一命题,他不仅肯定了汉弗雷的观点,而且将翻译与诠释、译者与解释者并列起来进行讨论。休特认为:“翻译者(解释者)在进行翻译——诠释时,既不能对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所减损,也不可增补,应该完全忠实地描绘出作者的性 格。”[1](P43) 美国学者帕尔默也认为翻译是诠释学的应有之义:“翻译是‘产生理解’的基本诠释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们将异质的、陌生的或难以理解的东西携入自己语言的媒介中……翻译行为并非一种寻找同义词的单纯机械性收集整理的事情。”[2](P43) 二、“翻译即解释”在施莱尔马赫诠释学中的表现 施莱尔马赫认为,正确的理解不是直接的,而是必须通过解释,理解与解释是同一的,解释是理解的表现形式,理解与解释的目的是重构作者的意图。在特殊诠释学时期,学者们认为,直接理解是正常情况,误解是偶尔的异常情况,所以解释相对于理解是辅助性。施莱尔马赫则为,诠释学的出发点是误解,而这种误解是普遍的,不是个别的,解释是为了避免那种由于无视规则的理解尝试而产生的误解,所以解释是理解的必要手段。 施莱尔马赫在长期注释《圣经》的实践中,发现了教义的解释与语义的解释之间的矛盾:《圣经》在不同时代由不同作者写成,如果仅从语义出发,这些不同时代的语言所撰写成的文本之间就会有很多语义上的矛盾之处,从而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观念,现有的基督教共同信仰就会被破坏;如果仅从教义出

阐释学方法论关照下的翻译学

162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O文章编号:1673–2804(2011)01-0162-03 阐释学方法论关照下的翻译学 张 睿,韩 虔 (大连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4)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主体;翻译客体;权力话语;翻译标准 摘 要:回顾了阐释学发展的历史,解释了现代阐释学中“前理解”、“视域融合”、“偏见”等基本原理的内 涵,最后从翻译的主体研究、客体研究、权力话语、翻译标准等四个方面的讨论了现代阐释学对翻译学的深 刻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 20世纪的西方哲学从认识论的科学主义转向了语言论的阐释哲学(Hermeneutics),对人文科学的影响巨大,不仅仅使人们开始对语言给予普遍性的关注和重新审视,而且人们认知范式的变化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翻译理论研究。对强调“忠实性”的翻译标准、作者的主体性、文本的绝对权威等等方面,阐释学开启了崭新的视角,对研究语际间语言转换的翻译学理论来说,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 一 现代阐释学的内涵 阐释学是目前人文社会科学中比较流行的方法论,“它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不过是用来指传达神喻、解释经典的学问”[1]。阐释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阐释学、传统阐释学和现代阐释学三个阶段。古典阐释学局限在宗教层面,解读经典、注释经书,满足于获得经典文本的原初意义。传统阐释学由施莱伊马赫的浪漫主义理论、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和赫斯的意图说文本理论三大体系构成。传统阐释学承认理解的历史性,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理解和认识这样的意识活动,都必然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传统阐释学力求使阐释者摆脱一切历史影响,超越历史环境,达到对文本完全不带主观色彩的、透明的、无蔽的理解”[2]。他们把阐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的东西看成是理解的障碍,看成是产生误解和偏见的根源。所以传统阐释学认为阐释的核心是避免误解,阐释者的任务应该是客观地还原作者及文本的原初意义。 现代阐释学沿袭了传统阐释学的阐释具有历史性的观点,但是却接受了阐释者对文本的误读。两大领军人物是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迦达默尔。 海德格尔对阐释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前理解”的概念。前理解包括了“先有”、“先见”、“先知”三个层面的意思。这三个层面涵盖了历史、文化、语言、意识、心理等人类一切从逝去到当下的精神物化物。他认为,任何一个阐释主体在进行文本的阐释前,就已经处于这种前理解状态中,受到既定的文化,历史、语言、意识、心理的侵占,不可能无蔽地、透明地对文本原初意义进行阐释。因此,“阐释主体从前理解起步达向文本,势必带着历史‘偏见’去理解文本的意义”[3]。可以说,就是历史导致了“此在”的阐释主体对“彼在”的文本意义获得中的偏见。 迦达默尔从海德格尔那里承接了“前理解”及其三个层面的含义,统统把他们纳入到他自己创建的术语“视域”中,即他认为在文本理解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视域:一个是阐释主体的视域,一个是文本(作者)的视域。“阐释主体的视域指浸淫阐释主体的历史语境的彼端(逝去)与此端(当下)之间”,亦即“从逝去的历史延伸而来的阐释主体存在着的当下视域”[3:44],被称为第一视域,是历史强加给主体展开理解的起点;文本作者创建文本所存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为第二视域,它影响了作者的理解即文本意义的生成。阐释者无法摆脱由自身历史存在而来的“先见”,但同时却又不可能以自己的“先见”去任意曲解阐释对象,“先见”只接纳它所能接受的理解。因此,对任何文本的理解,都会卷入这样两个不同历史背景,即阐释者的“先见”和被解释者的内容,只有二者融合在一起,产生意义,才会出现真正的理解,迦达默尔称这个过程为“视域融合”。所以阐释者因为受到自己“视域”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地会走向理解的偏失,这个偏失就是理解在走向视域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见”。迦达默尔不强调无蔽地、透明地获得文本的原初意义,而是充分肯定了阐释者或读者在阐释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并且承认个人的历史存在对个 第11卷 第1期河 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V ol.11No.1 2011年1月Journal of Hebei Poli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0-03-11

哲学阐释学三原则和翻译研究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9期) Total No .279 收稿日期:2011—10—11 作者简介:李晓玲(1983—),女,河南濮阳人。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和外语教学。 哲学阐释学三原则和翻译研究 李晓玲 (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现代西方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提出的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一本多译等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哲学阐释学;翻译;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45—0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许多新的译学 研究的视角。人们从更多的方面和角度来研究翻译。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西方现代阐释学,颠覆了许多传统的理论和观念,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方式。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所提到的 三大哲学阐释学原则 “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一本多译等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 研究视角。 一、理解的历史性在理解的模式上,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前结构理论:每一种解释都建立在一种前有的基础上,为了理解某个事物,我们总得先要具有这个事物。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建立在我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对每一种事物或现象的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受“前见”的影响,这种“前见”就是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译者只有把自身置身于历史性的视域中,才能真正理解原作的意义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历史的,理解的历史性又构成了理解的偏见,进而决定了理解的创造性和生成 性”。[1]我们是历史性地存在的。无论是认识的主体或客体,都内嵌于历史性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文本的理解无疑也是历史性的。理解的历史性导致了历史的偏见,包括误读现象。伽达默尔认为这 种偏见是“合法的” 。他认为正是这种“合法的偏见”构成了理解的历史性因素。伽达默尔声称“偏 见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和错误的,实际上,我的存在的 历史性产生着偏见,偏见实实在在地构成了我的全部体验能力的最初直接性。偏见即我们对世界敞开 的倾向性”。[2]伽达默尔对偏见的积极性的一面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了误读的意义。庞德唐诗英译中 的错误在美国引起的新诗运动,寒山诗于20世纪50和6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引起的激潮,都说明误读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理解主体不同的历史背景使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生成了不同的偏见,进而在翻译中做出不同的选择,书写出不同的译本。 二、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第二大原则。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伽达默尔认为,作为理解者或解释者的译者,其视域并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开放动态的。因此,作为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译者,其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并与其他视域交融,达到一种历时性、共时性的 “视域融合”。理解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无论是理解的 主体———理解者,还是理解的客体———文本,都是历史地存在的。两者都各有自己的视域。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是由其带来的各种成见所规定的,它们构成了译者现在的视域。而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作的视域。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带着当时的时代氛围形成的视域和文本的历史视域相遇和融合。但这种理解 5 41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翻译研究新方向—胡庚申著《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评介 摘要:在继翻译的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生态学—构建与诠释》的问世,为学界提供了研究翻译的新方法,引导着翻译发展的新方向—生态转向。该书总结了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的初始发展,以及生态翻译的“三层次”:译学、译论、译本,并对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层次”;生态转向 一、引言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Eco-Translatology-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以下简称为《构与释》)是由胡庚申教授所著,并且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于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胡庚申教授曾作《涉外语言策略技巧》、《跨文化/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等十余部专著,是国内外享负盛名的学者,为中国的外语研究、教学以及翻译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构与释》作为胡教授另一本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续,由方梦之与许钧两位教授为其立序。“本书主要对生态翻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做了全景式的描述与诠释,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范畴的建构,拓展了方法论,开启了生态范式的翻译研究。”中国生态翻译学研究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方兴未艾已经走过十年时间,方梦之言说《构与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生态翻译学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又可视为一部生态翻译研究范式的宣言书。”(胡庚申,2013: vii)。作为中国学者“从无到有地构建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胡庚申教授能做到这一点,表明了他具有一种‘开发本土学术资源’的定力和拓荒创新的功力。”(胡庚申,2013:xiii)。而《构与释》无疑是生态翻译学领域和我国译学理论研究中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内容简介 《构与释》主要由八章构成,全景式地讲述了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发展、核心精髓。对生态翻译学走过的十年之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绪论探讨“生态翻译学的名与实”,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综观性的描述。翻译学既是一门探讨翻译理论的科学,又是研究翻译艺术的学问。胡庚申指出,作

浅谈解释学与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a4936113.html, 浅谈解释学与翻译 作者:王文霞杨洪娟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6期 【摘要】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理解也正是解释学的核心。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译即是理解”。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翻译与解释学之间的关系才源远流长。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正是这其中的大家。 【关键词】解释学翻译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引言 解释学(Hermenutics)一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信使赫耳墨斯(Hermes)。这位来往与人 间和神界的信使,把众神的旨意传达给人间。在这个过程中,神界与人间的语言是不相同的,需要赫尔墨斯在理解神的语言的基础上,把这种对人类来讲,完全陌生的、无法理解的语言进行解释,然后把它的意思重新用人类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翻译为人类的语言。对解释学的这一最初喻意,表达的意思便是翻译即是解释。 基本的解释学翻译观认为,翻译的前提是理解。理解便是翻译,翻译便是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进行翻译。要做翻译,就一定要先理解完全原文本中的这种陌生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在充分的理解后,翻译就是一种转换——把完全陌生的语言转换成熟悉的语言,将无法理解的话语转换成可以理解的话语。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总是有译者的思想的存在。所以翻译也是一种自由。它体现在对文本的理解自由和转换自由。本文就解释学与翻译的三位大师的理论进行简单阐释。 一、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理论与翻译 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1768~1834)是德国哲学家、解释学家和古典语言学家。他对德国宗教、生活和文化影响重大,被公认为“现代神学之父”、现代基督教新教神学的缔造者。他是第一个将解释学从特殊解释学带到普遍解释学,并进行了系统的反思。 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的出发点是“误解”。文本是作者的思想和意向的反应,翻译解释重新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意向。但由于原作者与译者毕竟不是同一个人,他们自身所处的时间、历史、生活环境、社会政治、语言文化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误解。施莱尔马赫对此提出了两种应对策略:主观重构或心理重构和客观重构或语言重构。这都是强调对文本的创造性重构。 心理重构是把语言当做作者的表达个性的工具,用心理置换的方法,让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还原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和精神。具体包括理解的普遍性法则和理解的个体创造性。普遍是说人们内在心灵的互通。尽管不是同一个人,但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情

从阐释学视角看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2019年精选文档

从阐释学视角看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作为一名颇有影响力的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他的论文《论翻译的方法》被誉为西方翻译史上最重要的一篇论文之一,对德国翻译理论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理论 施莱尔马赫是一位以哲学方法来思考语言问题的学者。在当代哲学中,他被誉为现代解释学之父,他的阐释学理论深刻影响了其翻译理论,为其翻译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施氏提出阐释学是一门理解文本意义的艺术,也是一门避免误解的艺术。他认为误解是阐释学的出发点,而且,这种误解是普遍存在的,误解的普遍性决定了阐释学的普遍性。误解使阐释学成为了必要,而阐释学就是要消除在理解过程中产生的误解。 那么要如何消除这种误解呢?施氏认为误解最深层的原因就是“语言”和“思维”的差别。,要想避免误解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文本,即客观的重构(语言层面的重构)和主观的重构(作者精神状态的重构),并且认为主观的重构更为重要,解释者只有重建作者的精神世界和历史情境,才能更为准确地阐释文本。 与之相对应地,施氏提出了语法解释和心理解释。早期的阐

释学侧重于语法解释,及对文本进行语义学的分析。这一部分是客观的,不以作者和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由于语言是在不断发展的,每个人的历史经验也千差万别,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仅从语义层面来诠释文本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施莱尔马赫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解释这一概念。心理解释是一种主观的方法,旨在揭示文本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精神状态。施莱尔马赫提出,要想把握作者的精神状态,必须通过“心理移情”的方法,在心理上进入作者创作文本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重建文本与该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联系。 二、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 1813年,施莱尔马赫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的方法》的论文,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翻译的原则和方法问题。施莱尔马赫认为翻译不仅存在于不同语言之间,同种语言也需要翻译,比如说方言,抑或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或方言,都需要翻译。 施莱尔马赫是西方第一个将笔译和口译明确区分并加以阐 述的人。他认为,口译主要是指商业方面的翻译,而笔译主要是指从事科学艺术领域方面的翻译。(谭载喜,2006:106-107)。 此外,施莱尔马赫还对翻译进行了分类,认为翻译分为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真正的翻译是指文学作品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翻译,这类翻译相对较复杂,要求译者有较高的理解和阐释能力。笔头翻译属于真正翻译的范畴。机械的翻译,是指实用性的

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_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

2000年第3期No.3,Ma y2000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总第127期 General Serial No.127 文章编号:1004_5139(2000)03_0053_08中图分类号:I046文献标识码:A 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 )))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 谢天振 (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上海200083) 摘要:翻译,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翻译的这种性质决定了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的极其密切的关系。而现代解释学理论家围绕作者/本意0的争论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传统翻译观念的崭新/视域0。本文拟从该理论关于作者/本意0、文本的确定性和可复制性等问题的论述,探讨其对当代翻译研究、尤其是有关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等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作者本意;本文本意;解释学;翻译研究 Author's Meanin g and the Meanin g of Text )))Hermeneutics and T ranslatio n Studies X IE T ian_z hen (The Academy of Soci al Sciences,Shangh 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200083,Chi n a) Abstract:Any kind of translat ion,literary or unlit erary,is bound up w it h the understanding and explica-t ion of source text.T his nature of translation determines its close relation w ith hermeneutics)t heor y of understandin g and ex p lanat ion in a certain de g ree.T he debatin g of t he modern Western hermeneutics t heorists p rovides us a com p let el y new Horizont to examine translat ion.Based on their t wo diametricall y opposed view points on author's meaning,the present paper tries t o discuss such problems as t ranslatabilit y and untranslat ability in new perspectives. Key words:aut hor's meaning;meaning of text;herm eneutics;t 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如果说,理解是对原文的接受,那么,解释就是对原文的一种阐发。在这个意义上,译者既是原文的接受者即读者,又是原文的阐释者即再创作者。 传统的解释学(H ermeneutics),从古希腊的解释学,中世纪的/释义学0和/文献学0,直至近代德国的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和狄尔泰(Dilthey)的哲学解释学,都贯穿着一个明显的客观主义精神,从而强调接受者应该努力把握/文本0的原意,把握创作该文本的作者的/本意0,这一精神与传统的翻译要领也是一致的。 进入20世纪以后,以海德格尔(Heidegg er)、伽达默尔(Gadam er)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解释学一反传统解释学的理论,宣称作者的/本意0是不存在的,因此对作者/本意0的寻求也是徒劳的。他们认为,当作者创造出了一件作品(文本)以后,这件作品(文本)就是一个脱离了作者

2019年阐释学派翻译理论word版本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篇一:当代西方主要翻译流派及其理论家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主要翻译流派及学者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Roman Jakobson 罗曼·雅科布逊 原籍俄罗斯,后移居捷克,最后加入美国国籍 Bertrand Russell 柏特兰·罗素 Peter Newmark 彼得·纽马克 J. C. Catford 约翰·卡特福特,英国 Eugene Nida尤金·奈达,美国 Basil Hatim巴兹尔·哈蒂姆 Mary Snell-Hornby玛丽·斯奈尔—霍恩比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George Steiner乔治·斯坦纳,英国 Antoine Berman安托瓦纳·贝尔曼,法国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Katharina Reiss 凯瑟琳娜·莱斯,德国 Hans Vermeer 汉斯·弗米尔,德国 Christiane Nord 克里斯汀娜·诺德,德国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James Holmes 詹姆斯·霍尔姆斯 Itamar Even-Zohar伊塔玛·埃文—佐哈,以色列 Gideon Toury 吉迪恩·图里 André Lefevere安德烈·勒菲弗尔 Susan Bassnett苏珊·巴斯奈特,英国 Theo Hermans西奥·赫曼斯,荷兰 解构学派翻译理论 Walter Benjamin瓦尔特·本雅明,德国 J. Jacques Derrida 雅克·德里达,法国 Paul de Man保罗·德曼,美国 Lawrence Venuti劳伦斯·韦努蒂,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Sherry Simon雪莉·西蒙,加拿大 Lori Chamberlain劳丽·钱伯伦 Barbara Godard 巴巴拉·格达德,加拿大 Luise von Flotow 路易斯·冯·弗罗托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Douglas Robinson 道格拉斯·罗宾逊,美国 Tejaswini Niranjana 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印度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盖亚特里·斯皮瓦克,印度裔美学 Else Ribeiro Pires Vieira埃尔斯·丽贝罗·皮尔斯·维埃拉,巴西 苏东学派翻译理论 安德烈·费道罗夫

从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看杨宪益译《桃花源记》

阐释学论文翻译四步骤论文:从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看杨宪 益译《桃花源记》 内容摘要:本文以乔治·斯坦纳在哲学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桃花源记》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将阐释学“翻译即理解”的基本观点分解渗入到斯坦纳的“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具体的翻译步骤中,在这一文本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杨宪益的主体性在“吸收”到“补偿”四个步骤中得到了体现。 关键词:阐释学斯坦纳理解翻译四步骤 1.阐释学与翻译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哲学理论。阐释学是当代最具生命力的哲学思潮之一,阐释学与翻译研究又有着天然联系。译本是对原文的一种解释,一种阐述或阐发,一种注解诠释,而这些又都可以归结为“释义”——对原作品意义的解释。阐释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明显地体现了阐释学派的一个基本理念:真正的理解是对语篇作出“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和以译本读者为中心的两种翻译途径,乔治·斯坦纳继承并发扬了施莱尔马赫的观点,他明确指出“翻译即理解”,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际上乃是翻译过程。 2.阐释学关照下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成为后世向往中的理想圣地。该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在其思想深度和文学意境的塑造方面均体现了作者非比寻常的文学造诣,堪称文质兼美,情境俱佳的典范之作。时至今日,《桃花源记》被多次翻译,林语堂、herberta·giles、杨宪益、黄俊雄、毛荣贵、罗经国等人都曾翻译过该文,其中属杨宪益先生的翻译最为使人印象深刻,下面用阐释学派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对杨的译文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2.1信任 首先,译者进入的是“信任”的层面,“一项信念的投入”,读者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言之有物,有翻译的价值。杨宪益先生一生致力于把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他毕生的愿望,就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全世界。因此,杨先生及其夫人一起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离骚》、《屈原》等。 《桃花源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自然也被列入其中。杨宪益先生将翻译《桃花源记》作为向西方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窗口,认为该文是能够被翻译且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就完成了翻译的第一步骤——信任,一切翻译活动都从信赖开始。

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评介

大 众 文 艺 69 外语语言研究摘要: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历来备受译界关注,他的巨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研究语言和翻译的本质,以及翻译的任务和目标等重要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翻译的四个步骤的阐释学阐述。本文介绍了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内涵,翻译的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等等。同其他理论一样,阐释翻译理论有其价值,特别是对翻译实践具有实用价值,但是他也有其必然的局限性。 关键词:阐释学;信赖;侵入;吸收;补偿 1. 引言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在西方翻译理论界产生过重大影响。1975年,他凭借一部独特的翻译著作扬名西方翻译理论界--《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这部有关语言和翻译理论的著作被成称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2. 阐释学的基本定义 一般地说,阐释学的基本定义是进行解释的科学或理论,是一种关于理解和理解文本意义的理论和哲学。阐释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从词源学上讲,hermeneutics 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hermes赫尔墨斯,古希腊神话中传达信息的信使之神。西方阐释学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神学阐释学。第二阶段是方法论阐释学。 斯坦纳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解释的过程。斯坦纳认同阐释学的普遍性,这点可以从他对翻译的定义看出来:1.我们之所以能够保持我们的文明,就因为我们学会了翻译过去的东西。2 .翻译实际上就是理解和表达。3.任何一种方式的交流都是一种翻译,都是历时或共时性的意思的转化。4.研究翻译即研究语言。这也即是斯坦纳的翻译理论被归入阐释翻译学的原因之一。 3. 翻译过程的四个步骤 斯坦纳认为翻译的阐释学即“对翻译文本的理解”。他阐述了以阐释学为基础的翻译活动的四个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mport)和补偿(compensation)。 信赖是对以往认知行为的肯定和体现。但是,从心理上看是极度危险的。译者可能要面对“对他十分不利甚至充满敌意的文本。”也就是说译者相信文本中一定有内容,但内容转化过来却可能是空洞的,毫无意义的。正是由于这种来自原文的敌意和强烈抵抗,才催生出了翻译的阐释活动第二步aggression,即侵入。 有些理解并不是十分理智的,每个理解行为的目的都是要兼 并另一个实体,理解行为不仅指的是理解而且还指消化。消化在语际翻译中就意味着侵入和损失。译者入侵的同时也会获得。有些原文本经翻译后内容扭曲,或译文比原文更受欢迎。 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吸收不会造成一个真空状态,它一定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在不断地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变化,文本也会受到作者认知补充的影响。吸收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消化,一种是感染。斯坦纳认为我们要辩证地看这一问题,翻译行为丰富了我们的方法,但是“也可能会出现译入语文化被操纵,甚至被致残的现象”(斯坦纳,1998:315)。 成功的翻译必须寻求原文与译文的意义对等,词语对等只能满足一时的需要。如果无法达到对等,补偿就是必需的。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即译者拿走太多或是太少,或把一些不合适的地方删去。而斯坦纳眼中的阐释翻译是要“恢复平衡即为译者的道德。”是要力求恢复平衡。在翻译行为中,为了恢复原有的平衡,补偿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4. 总结 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是对翻译理论的一个贡献,特别是对汉、英互译来说,它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但它也有其局限性。阐释翻译理论从哲学入手,拒绝自然科学方法的引入,反对将翻译概念化,最终陷入哲学循环阐释的死胡同。但斯坦纳对翻译理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独特的角度,惊人的洞察力给予人们无限的启发,也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思路。参考文献 [1] 符白羽. 阐释学在翻译领域中的运用.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2] 金敬红,李思国. 斯坦纳和勒代雷的阐释翻译理论评介.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3] 乔治.斯坦纳(庄绎传编译). 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4] 吴志萌. 现代阐释学语境下斯坦纳的翻译观.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 [5] 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2001. 作者简介 梁文静(1984—)女,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级研究生。 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评介 梁文静 (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610054) 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加上敢想敢为、敢担当,不敷衍、不推卸责任。第四,严格自律、遵纪守法、定期归纳总结,日三,省乎己,不断取得进步,如此,家庭才能和睦、企业才能创造效益、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五、“非异人任”,其中的“任”既有责任的存在,责任履行不好是必就会出现错误的。也就是过错的存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事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中运动、存在和发展的。因此,对于不能好好履行责任的行为和行为主体,对一切主观故意和客观过失,我们都要从外在渠道加以约束,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要形成规范化、制度化。西方的三权分立是一种模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一种模式,它在社会体制上进行常规监督,另外,政府内部的有关机关还应进行切实有效的行政监督,同时要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力量,对领导干部要实行问责 制,对社会上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提醒、处分,对违法犯罪行为要进行从严处罚,加大检举、检察力度,从重、从快、从严,从源头上杜绝异人任、余之过的事情发生。 总之,责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在现代社会它的内涵、外延更加复杂,探讨“非异人任”,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古往今来,人类繁衍生息如一场接力赛,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责任。前辈的力量已承接在我们下一辈的肩上,科技兴国的责任也已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作为肩负21世纪振兴中华重任的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