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练习(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练习(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练习(含解析)鲁科版选修3

原子结构模型

一、选择题

1.成功解释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

A.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

B.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C.量子力学模型

D.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

解析:玻尔原子结构模型最早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只解释了原子中存在电子的问题(是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原子结构模型为“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来的,解决了原子核的问题(带正电的部分集中在一个核上)。量子力学模型是在量子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个统计的结果。

答案:B

2.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解析:霓虹灯发红光是因为电子吸收能量后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能量较高的轨道上的电子会很快以光的形式辐射能量而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

答案:A

3.对焰色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只是金属单质特有的性质

B.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C.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D.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或离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现象

解析:焰色反应是大多数金属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从基态→激发态要吸收能量,从激发态→基态会辐射能量。

答案:D

4.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的是( )

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②棱镜分光③激光器产生激光④石油蒸馏⑤凸透镜聚光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⑦日光灯通电发光

⑧冷却结晶

A.①③⑥⑦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

解析:霓虹灯、激光器及日光灯等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光,燃放的焰火,都是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后核外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然后电子在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石油蒸馏、冷却结晶的过程都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其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是热能的变化。棱镜分光、凸透镜聚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而不是光的产生。

答案:A

5.下列有关电子层和能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M电子层有s、p共2个能级,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

B.3d能级最多容纳5个电子,3f能级最多容纳7个电子

C.无论哪一电子层的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均为2

D.任一电子层都有s、p能级,但不一定有d能级

解析:A项M电子层有s、p、d共3个能级,最多容纳18个电子。B项3d能级最多容纳10个电子,从N电子层开始有f能级,最多容纳14个电子,不存在3f能级。C项每个电子层都从s能级开始,且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D项K电子层只有s能级,不含有p能级。

答案:C

6.下列元素的原子中,原子轨道能量与能级无关的是( )

A.Na B.C

C.H D.Ne

解析:对于氢原子来说,它只有1个电子,轨道能量只与n有关;而多电子原子,其轨道能量不仅与n有关,还与能级有关。

答案:C

7.当电子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确定后,仍不能确定该原子轨道的( )

A.数目B.空间伸展方向

C.能量高低D.电子数

解析:电子层、能级和原子轨道确定后,原子轨道数目、空间伸展方向、能量高低都能确定,只有轨道上填充的电子数不能确定。

答案:D

8.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

B.能量低的电子只能在s轨道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总是在f轨道上运动

C.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

D.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解析:A项,电子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B项,能量低的电子不一定在s轨道上运动,电子能量的高低是相对而言;C项,电子云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D项,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其电子层、能级、轨道相当,但自旋方向相反,即电子的运动状态不同,正确。

答案: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个电子层中s能级的能量总是大于p能级的能量

B.2s的电子云半径比1s的电子云半径大,说明2s的电子云中的电子比1s的多

C.第2电子层上的电子,不论在哪一个原子轨道上,其能量都相等

D.f能级中最多可容纳14个电子

解析:同一电子层中,s能级的能量小于p能级的能量,A不正确;2s的电子云半径比1s的电子云半径大,说明2s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比1s电子的大,B不正确;当电子在同一电子层的不同能级上时,其能量不相同,因此C不正确;f能级中有7个原子轨道,每个原子轨道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D正确。

答案: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般而言,n越大,电子离核平均距离越远,能量越低

B.一般n越大,电子层中的能级数越多

C.对于确定的n值,其原子轨道数为2n2个

D.自旋状态随原子轨道的具体情况而确定

解析:随n值增大,电子离核越来越远,但电子能量越来越高,A项错误;电子层数越大,其能级数越多,如n=1,K层只有s能级,n=2,L层有s、p能级,n=3,M层有s、p、d三个能级,n越大,电子层中的能级数越多,B项正确;一个电子层上的原子轨道数为n2,电子有两种自旋状态(向上或向下),一个电子层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2n2,C项错误;自旋状态与原子轨道无关,D项错误。

答案:B

11.下列关于电子层与能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B.任一电子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电子层序数

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电子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不相同的

D.能级能量4s>4d

解析:A项,每一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C项,只要是s能级,不论哪一电子层,所容纳的电子数都为2;D项,能级能量4d>4s。

答案:B

12.对于原子核外电子以及电子的运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测定某一时刻电子所处的位置②电子质量很小且带负电荷③高速运动④可以测定电子的运动轨迹

⑤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

1

1 837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解析:不能测定出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及运动轨迹,但能够统计出电子在某一区域出现的概率。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K层有______个能级,用符号分别表示为______,L层有______个能级,用符号分别表示为______,M层有________个能级,用符号分别表示为________。

由此可推知n电子层最多可能有________个能级,能量最低的两个能级其符号分别表示为________,它们的原子轨道电子云形状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对电子层和能级的关系作了总结,有助于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内容:①第n 个电子层有n个能级;②核外电子的能量取决于该电子所处的电子层和能级;③s能级和p能级电子云的形状。

答案:1 1s 2 2s、2p 3 3s、3p、3d n n s、n p 球形哑铃形

14.以下各能级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各包含多少个原子轨道?

(1)2s

(2)2d

(3)3p

(4)5d

解析:由电子层、能级数和原子轨道数之间的关系可知,存在着2s能级,且只有1个原子轨道;不存在2d能级,电子层为2时只有2s、2p两个能级;存在3p能级,且含有3个原子轨道,分别为3p x、3p y、3p z;存在5d能级,其含有5个原子轨道。

答案:(1)2s存在,原子轨道数为1

(2)2d不存在

(3)3p存在,原子轨道数为3

(4)5d存在,原子轨道数为5

15.有A、B、C、D、E五种单核微粒,满足以下条件:①A微粒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②B微粒得到2个电子形成微粒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③C微粒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其核电荷数为11;④D微粒核外有18个电子,当失去1个电子时所得微粒呈电中性;⑤E微粒不带电荷,其质量数为1。试完成下列各题:

(1)依次写出A、B、C、D、E各微粒的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2)B、C、E所属元素两两组合时,可形成哪些化合物,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核外M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的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2,即镁原子,其质量数A=12+14=26,所以A为2612Mg;B得到2个电子后与Ne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由此可知B为O;核电荷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因此C为Na+;由题意知,构成D的原子得1个电子后有18个电子,因此D是Cl-;质量数为1的电中性原子是11H。(2)O、Na、H三种元素两两组合时,O、Na可组成两种化合物Na2O、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H、O可组成两种共价化合物H2O、H2O2;NaH 很容易被忽略。

答案:(1)2612Mg O Na+Cl-11H (2)Na2O、Na2O2、NaH、H2O、H2O2

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模型》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模型》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知道其合理因素和存在的不足。初步认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2)能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3)能用n、ι、m、ms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4)知道n、ι、m、m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 (5)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及形状,能正确书写能级符号及原子轨道符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介绍几种原子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能力。 (2)通过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对化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感受到在学生阶段就要认真作实验、认真记录实验现象。 (3)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通过介绍四个量子数及有关量子限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学习重点】1、基态、激发态及能量量子化的概念。 2、利用跃迁规则,解释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及其他光谱现象。 3、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学习难点】1、n、ι、m、m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 2、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 第1课时 【自主预习提纲】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 1、1803年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建立原子学说的是英国化学家,1903 年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模型已成为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二、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原子核外的电子是________排布的,研究表明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共分为______

原子模型发展史

原子结构理论模型发展史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将古希腊思辨的原子论改造成定量的化学理论,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11]: ①所有物质都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即原子组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主要表现为质量的不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④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 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道尔顿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明确了今后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葡萄干布丁模型 葡萄干布丁模型由汤姆生提出,是第一个存在着亚原子结构的原子模型。 汤姆生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生认为[11]: ①正电荷像流体一样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电子就像葡萄干一样散布在正电荷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②在受到激发时,电子会离开原子,产生阴极射线。 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完成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散射实验),否认了葡萄干布丁模型的正确性。 土星模型 在汤姆生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同年,日本科学家提出了土星模型,认为电子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集中分布在原子核外围的一个固定轨道上[16]。 行星模型 行星模型由卢瑟福在提出,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11]: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 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密度极大的原子核; 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高速的绕核运动。 随着科学的进步,氢原子线状光谱的事实表明行星模型是不正确的。 玻尔的原子模型 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卢瑟福的学生玻尔接受了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子概念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是[12]: 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orbit)上绕原子核运动,不辐射能量 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且能量是量子化的,轨道能量值依n(1,2,3,...)的增大而升高,n称为量子数。而不同的轨道则分别被命名为K(n=1)、L(n=2)、N(n=3)、O(n=4)、P(n=5)。 ③当且仅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玻尔的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但对于更加复杂的光谱现象却无能为力。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薛定谔和海森堡等人,经过13年的艰苦论证,在现代量子力学模型在玻尔原子模型的基础上很好地解释了许多复杂的光谱现象,其核心是波动力学。在玻尔原子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章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班级姓名学号命题:刘刚审题:刘金娥2018.10.8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学会用四个量子数来表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跃迁会吸收或放出 光子,并了解其应用。 3.了解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分析。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了解原 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4.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认识从原子、分子等层次研究物质的意义。讨论模型 方法在探索原子结构中的应用。 5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了解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知识回顾】(必修2) 1.原子序数:含义: (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3)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 原子符号:A z X A z b. 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d.符号表示的意义: 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 2e-微粒8e-微粒 10e-微粒 18e-微粒 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 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

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2)结构: 各周期元素的种数 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第一周期 2 2 第二周期 8 10 第三周期 8 18 第四周期 18 36 第五周期 18 54 第六周期 32 86 不完全周期 第七周期 26 118 ②族 族序数 罗马数字 用表示;主族用 A 表示;副族用 B 表示。 主族 7个 副族 7 个 第VIII 族是第8、9、10纵行 零族是第 18 纵行 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8 罗马数字: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 ②主族序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 (4)元素族的别称:①第ⅠA 族:碱金属 第ⅠIA 族:碱土金属②第ⅦA 族:卤族元素 ③第0族:稀有气体元素 3、 有关概念: (1) 质量数: (2) 质量数( )= ( )+ ( ) (3) 元素:具有相同 的 原子的总称。 (4)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 和一定数目 的 原子。 (5) 同位素: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 原子,互称同位素。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随堂练习.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随堂练习 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内有电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卢瑟福 C.汤姆生 D.波尔 2.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的是( ) 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②棱镜分光③激光器产生激光④石油蒸馏⑤凸透镜聚光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⑦日光灯通电发光⑧冷却结晶 A、①③⑥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 3.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4.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 A.3s B.3p C.3d D.3f 5.下列能级轨道数为3的是:( ) A.s能级B.p能级 C.d 能级 D. f能级 6.同一能层又可划分不同的能级,以s、p、d、f 等表示。各能层中s、p、d、f能级上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为:( ) A.1、3、5、7 B.2、6、10、14 C.1、2、3、4 D.2、4、6、8 7.能够确定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量子数组合为( ) A.n、l B. n、l、m s C.n、l、m D. n、l、m 、m s 8.钠原子的黄色光表现出的双线结构与下列哪个量有关( ) A.主量子数n B.角量子数l C. 磁量子数m D.自旋磁量子数m s 9.磁量子数m决定了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共有多少种( ) A.m种 B.n+ l种 C. 2 n种D.2 l +1种 10.能说明两个电子具有相同的能级的量子数为( ) A.n B.n、 m

原子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

《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设计 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初中宋竺 《原子结构的模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合作学习。案例的动画模型有直观、形象的优点,动画与单纯用语言描述相比,教学效果较好。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的第3节第一课时,本节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对学生学习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完善。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道路去构建原子模型,同时渗透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对有关科学家和其研究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使学生体验、学习科学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总结,帮助学生认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本节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多,如原子结构的概念,这些内容抽象,肉眼不可见,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动画来展示或模拟结构,使之形象化,便于直观认识。 本节还密切联系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实际,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 从知识水平来看,本节内容抽象,肉眼又不可见,远离生活,学生难以理解,但学生在学习了前面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的基础上,继续来学习原子结构的模型,有一定的微观认识基础。 从人的思维发展阶段看,初中的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微观的结构表象和概念,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动画模型,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看,本节的丰富内容,精美的图片,与生活、科技紧密接合的事例,激起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网络教室 学生上课时可以直接查找网络或到自主学习网站学习,方便快捷,课堂容量大。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知识结构梳理: (一)、原子结构的演变: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古代原子学说→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孙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8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汤姆生葡萄干布丁模型: 1904年汤姆生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生认为: ①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②在受到激发时,电子会离开原子,产生阴极射线。 卢瑟福核式模型: 1911年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卢瑟福行星模型主要内容有: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绕核运动。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遇到的问题: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和经典的电磁学观点,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一定会自动且连续地辐射能量,其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而不应是线状光谱。那么,氢原子的光谱为什么是线性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呢?(氢原子从一个电子层跃迁到另一个电子层时,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就会吸收或释放一定波长的光,所以得到线状光谱) 波尔的轨道模型: 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是: 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不辐射能量; 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轨道能量值依n(1,2,3,...)的增大而升高。而不同的轨道则分别被命名为K(n=1)、L(n=2)、M(n=3)、N(n=4)、O(n=5)、P(n=6)。(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③当且仅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2、基态:电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基态。 激发态:电子能量处于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2017-2018学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一化学练习1-原子结构模型

高一化学练习1—原子结构模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道尔顿近代原子论要点的是() A. 同一元素的原子质量相同 B. 原子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D. 化合物中各种原子按照简单整数比结合 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现代化学的开端,道尔顿原子论认为:①原子时不可再分的粒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来看,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3、下列不是Joseph John Thomson 的伟大贡献的是() A. 发现电子 B. 测量出了电子的电荷与质量比 C. 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D. 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 4、汤姆逊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的主要依据是() ①原子的构成中有电子②原子的构成中有质子③原子的构成中有中子④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 B. 原子在任何变化中都保持不变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原子最早是由墨子所提出的 6、科学家从下列哪些发现推测出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①电子的发现②放射性的发现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④空气组成的发现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与现代物质结构学说最接近的原子结构模型是()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 B. 原子在任何变化中都保持不变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原子最早是由墨子所提出的 8、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在宇宙爆炸之初,首先产生了中子,中子分裂产生质子和电子,随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练习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练习 1.玻尔原子结构的基本观点是: 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 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不能任意连续变化而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轨道能量依n值(1,2,3…)的增大而升高,n称为量子数。对氢原子而言,电子处在n=1轨道时能量最低,称为;能量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 ③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成功之处是 。 3.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最大不足之处是。 4.我们引入四个量子数是来描述原子中单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其中: ①用主量子数n来描述,n值表示的电子运动状态称为。 ②角量子数l表示同一电子层中具有不同状态的分层,从能量的角度,也常叫。在一个电子层中,l有多少个取值,就表示该电子层有。若两个电子的n、l值均相同,说明。 ③对每一个确定的l,m值可取,共有个值。一旦确定了n、l、m,就确定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我们通常用表示n、l、m确立的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④一旦确定了n、l、m和m s,就确定了。 5.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可能存在的是() A. 3,2,2,1/2 B. 3,0,-1,1/2 C. 2,2,2,2 D. 1,0,0,0 6. 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n=2,l=1,m=0 (2)n=2,l=2,m=-1 (3)n=3,l=0,m=0 (4)n=4,l=1,m=1 (5)n=2,l=0,m=-1 (6)n=4,l=3,m=4 7. 磁量子数决定了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共有多少种() A. m种 B. n+1种 C. 2n种 D.2l+1种 8. 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是() A. 3、2、+1、+ 2 1 B. 2、1、+1、- 2 1 C. 3、1、0、- 2 1 D. 3、1、-1、- 2 1 9. 主量子数n=3能级层中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几种() A. 4 B. 7 C. 8 D. 9 10. 在下表中填充合理的量子数。 11. 试回答:n=3,l有多少可能值?共有多少个轨道?电子的最大可能状态数为多少? 12. 玻尔理论不能解释() A. H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B. 在一给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的核外电子不发射能量—电磁波 C. H原子的可见光区谱线 D. H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13. 写出具有下列指定量子数的原子轨道符号 (1)n=2,l=1 (2)n=3,l=0 (3)n=5,l=2 (4)n=4,l=3 14. 2p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有() A. 1,2 B. 0,1,2 C. 1,2,3 D. 0,+1,-1 15. (1)当n=4时,l的可能值是多少?(2)当n=4时,轨道的总数时多少?各轨道的量子数取值是什么?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1课时原子结构模型 【学习目标】 1.了解“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知道其合理因素和存在的不足。 2.知道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3.能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4、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意义。 【学习难点】: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原子核外的电子是________排布的,研究表明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共分 为______个电子层,也可称为能层,分别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电子(能)层符号表示、、、、、、…… 能量由低到高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个电子 2.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的电子层,然后由向,依 次排布在能量逐步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电子层上,第一层个电子,第二层个电子,第三层个电子。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 1.1803年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建立原子学说的是英国化学

家,1903年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 的原子结构模型,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模型已成为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二、氢原子光谱 人们常常利用仪器将物质吸收光或以射不的波长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得到所谓的光谱,光谱分为和氢原子光谱为。丹麦科学家玻尔在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的原子结构模型,该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指出了原子光谱源自在不同能量的上的跃迁,而电子所处的的能量是。 三、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基本观点: (1)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________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_______能量。可理解为行星模型,这里的“轨道”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层。(2)定态假设:玻尔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完全相同。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而且能量是_________的,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各电子层能量差具有不连续性,既E3-E2≠E2-E1。 (3)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 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____________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记录下来,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____________光谱的实验事实,但不能解决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问题和多原子复杂的光谱现象。 四、原子轨道、电子层与能级 1、原子轨道是描述,原子轨道的空间分布在 中表示出来,S轨道在三维空间分布图形为,具有对称性,P轨道轴对称。 2、电子层:用量子数n来描述,n的取值为正整数1,2,3,4…,对应符号为,n值越大,电子离核,能量。对于同一电子层,分为若干能级,如n=2时,有和,如n=3时,

第1章原子结构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精品学案8

第1节 原子结构模型 1.了解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及如何用其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点。 2.能应用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进行描述。(重点) 3.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含义。(难点 ) 1.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 2.光谱和氢原子光谱 (1)光谱 ①概念:利用仪器将物质吸收的光或发射的光的波长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的谱线。 ②形成原因:电子在不同轨道间跃迁时,会辐射或吸收能量。 (2)氢原子光谱:属于线状光谱。 氢原子外围只有1 个电子,故氢原子光谱只有一条谱线,对吗? 【提示】 不对。 3.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基本观点

①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实验事实。 ②阐明了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而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1)道尔顿原子学说涉及到原子内部结构。(×) (2)氢原子光谱属于线状光谱。(√) (3)基态氢原子转变成激发态氢原子时释放能量。(×) (4)焰色反应与电子跃迁有关,属于化学变化。(×) [核心·突破] 1.光谱 (1)基态原子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激发态原子。 (2)同一原子不同状态的能量激发态大于基态;不同原子的能量不一定存在激发态大于基态。 (3)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相互转化时吸收或释放能量,形成光谱。 (4)光谱分析: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如焰色反应产生的原因是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不同轨道上跃迁。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基本观点:①电子在确定的轨道上运动 ②轨道能量是量子化的 ③电子跃迁产生能量变化 (2)意义:①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②说明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不足:无法解释复杂光谱问题 [题组·冲关] 1.下列有关化学史知识错误的是( ) A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 B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 .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气体反应体积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师生三代共建原子结构模型

师生三代共建原子结构模型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第二高级中学李勇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X射线、电子、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在物理学领域内爆发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大革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新理论风起云涌,新实验层出不穷,一位科学巨匠应运而生。在这批科学巨人所创建的科学大厦中,汤姆生、卢瑟福、波尔师生三代精心雕塑起来的院子结构模型,至今依然光芒闪耀。 1897年,刚刚40岁的汤姆生证明了电子的存在,轰动了科学界,一举成为国际物理学界的佼佼者。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停步不前,仍一如既往,兢兢业业,继续攀登科学的高峰,1904年,汤姆生提出,原子就好象一个带正电的球,这个球承担了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电子作为点电荷镶嵌在球中间。这种“葡萄干蛋糕”式的无核模型是汤姆生企图解释元素化学性质发生规律性变化而反复思考提出的。 汤姆生既是一位理论物理学界又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在担任英国卡文帝什实验物理学教授及实验室主任的34年间,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在的弟子中,有9位获得过诺贝尔奖,卢瑟福就是其中之一。在1906年,英国人卢瑟福做了一次极为著名的实验,他用α粒子作“炮弹”去轰击金属箔片制得靶子,他发现α粒子穿过箔片后,大多数没有改变方向,如无人之境,畅通无阻,这说明原子内部是很“空”的。同时他也发现竟有少数α粒子在偏离原方向相当大的角度散射出来,有极少数甚至被反弹回来,这是汤姆生原子模型无法解释的,由此卢瑟福证明了正电荷不是分散分布在一个较大的球体内,而是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心上,这个核心被他称做原子核。原子核的发

现使卢瑟福感到惊讶。而科学家的敏感和追根问底的性格使他经过周密的思考后于1911年大胆地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他设想原子可以和一个小行星系统比拟,原子模型的中心是一个带正电的质量很大的核,原子核的半径在10-14~10-15m之间,是整个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带负电的电子散布在核的外面,围绕原子核旋转。这种模型被后人称为行星式原子结构模型。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虽比汤姆生前进了一步,但仍没摆脱宏观物体运动的框架,所以在解释原子内的稳定性和光谱规律上同样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而提出解决这一困难的是丹麦物理学家波尔。于1913年,波尔受卢的影响,提出了“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原子模型学说,使原子结构理论为之一新,在整个物理学界引起了“轰动性效应”波尔原子结构模型仍是当今大学、中学物理、化学教科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卢瑟福和他的另一位学生查威克在原子核里发现了质子,1932年查又在原子核里发现了中子,至此,“原子不可再分”的形而上学的观念彻底瓦解。 汤姆生、卢瑟福、波尔师生三代创建的原子结构模型虽已被后人“科学演变”,但他们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在科学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同步检测】2020-2021学年新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第1章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作业

原子结构模型 1.下列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 A.燃放烟火B.霓虹灯广告 C.蜡烛燃烧D.平面镜成像 D [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燃放焰火、霓虹灯广告、蜡烛燃烧等均与电子的跃迁有关系,平面镜成像是光线反射的结果,与电子的跃迁无关,故选D。] 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 A.s能级B.p能级 C.d能级D.f能级 B [s能级中轨道数为1,p能级中轨道数为3,d能级中轨道数为5,f能级中轨道数为7。]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云通常是用小点的多少来表示电子的多少 B.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B [A项,通常用单位体积内小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的大小;C项,电子离核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D项,电子在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也会产生原子光谱。] 4.对焰色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焰色试验只是金属单质特有的性质 B.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C.焰色试验是金属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D.焰色试验是金属原子或离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现象 D [焰色试验是大多数金属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从基态→激发态要吸收能量,从激发态→基态会辐射能量。] 5.下列各电子层中包含f能级的是( ) A.L B.N

C.M D.K B [L电子层含有2个能级,分别是s、p能级,A项不符合题意;N电子层含有4个能级,分别是s、p、d、f能级,B项符合题意;M电子层含有3个能级,分别是s、p、d能级,C项不符合题意;K电子层只有1个能级,s能级,D项不符合题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第n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B.任一电子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电子层序数 C.不同电子层中s电子的原子轨道半径相同 D.不同电子层中p电子的能量相同 B [原子核外第n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A项错误;任一电子层含有的能级数等于该电子层序数,即第n电子层含有n个能级,每一电子层总是从s能级开始,B项正确;电子层序数越大,该电子层中s电子的能量越高,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C项错误;离原子核越远的电子,其能量越高,所以p电子的能量随电子层序数的增大而增大,D项错误。] 7.电子作为微观粒子,其运动特征与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下列关于电子运动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运动根本就不存在运动轨迹 B.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内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只不过每一个圆周的半径不同而已 C.电子的运动速率特别快,所以其能量特别大 D.电子的运动速率特别快,运动范围特别小,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其位置和速度 D [电子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每一个瞬间肯定都有客观存在的位置,所以肯定存在运动轨迹,只不过这个运动轨迹到底是什么样的,两个相邻的时间间隔内有什么关系就不能确定了;电子的运动速率虽然很快,但是其质量特别小,所以其能量也不会特别大;电子的运动速率特别快,运动范围特别小,故不能准确地测定其位置和速度。] 8.3p x所代表的含义是( ) A.p x轨道上有3个电子 B.第三电子层p x轨道有3个伸展方向 C.p x电子云有3个伸展方向 D.第三电子层沿x轴方向伸展的p轨道 D [“3p x”中,“3”表示第三电子层,“p x”表示沿x轴方向伸展的p轨道。]

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测试题 2019.9 1,写出具有下列电子排布的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符号: 1s22s22p63s23p6 2,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在氪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前,当此元素的原子失去3个电子后,它的角量子数为2的原子轨道内,电子恰好为半充满,则该元素的名称,位于第周期,第族。 3,在某一周期(其稀有气体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4s24p6)中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2,7;A,C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4,D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则:(1)写出A、B、C、D的元素符号:A ,B ,C ,D ,(2)画出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有6个电子处于n=3,l=2的能级上,推测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并根据洪特规则推测在d轨道上未成对的电子数有几个?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B.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

运动 D.同一原子中,1s、2s、3s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越来越多 6,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7,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A.S能级 B.P能级 C.d能级 D.f能级 8,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6s B.2d C.3f D.1p 9,下列哪个能层中包含d能级的是() A.N B.M C.L D.K 10,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 () A.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 B.基态时比较稳定 C.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 D.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测试题答案

2021-2022年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

2021-2022年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学案 鲁科版 三点剖析 重点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 道尔顿原子学说→汤姆逊“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核式模型→玻尔电子分层排布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重点二: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实验事实。玻尔的重大贡献在于指出了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而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谱线的波长或频率与能级间能量差所具有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E 0-hυ=ΔE=E 末 -E 始 。ΔE为两轨道的能量差。 玻尔指出,原子核外电子在具有确定能量的轨道上运动,当原子不受外界影响时,电子既不吸收能量也不放出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具有不同的能量,轨道能量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即量子化的。当电子吸收了能量(如光能、热能等)后,就会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处于能量较高轨道的电子不稳定,会回到能量较低的轨道上,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回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

发射出光子,发出光的波长取决于两个轨道的能量之差。 重点三:原子轨道电子云 量子力学中的轨道的含义已与玻尔原子结构模型中轨道的含义完全不同,它既不是圆形轨道,也不是指固定轨迹。 注意:①电子云的含义、电子云示意图的描述都是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希望大家引起足够重视。②所谓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大小,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多少。 下表总结了量子数的取值范围和符号表示。

鲁科版化学选修3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知道其合理因素和存在的不足。 2.知道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3.能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教学重点】 1.基态、激发态及能量量子化的概念。 2.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3.利用跃迁规则,解释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及其他光谱现象。【教学难点】 1.能量量子化的概念。 2.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 动 时 间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一、联想·质疑2 分 钟 在美丽的城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霓虹灯为什么 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我们马上就 会知道。 【板书】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1课时 量子力学前的原子结构模型 引起学生对本 节课的学习兴 趣。

二、 复习旧课3 分 钟 提问 1.请同学们指 出原子是由什 么构成的? 2.请同学们描 述一下核外 电子运动有 什么特征? 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完善。回答问题为评价各种原 子结构模型提 供知识支持 三、导入新课5 分 钟 1.介绍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内容。 2.让学生评价“道尔顿原子学说” 有那些不足之处,并对学生的评价 加以完善 同组内交 流、讨论, 并对“道 尔顿原子 学说”进 行评价。 学生思考 问题并做 出否定的 回答。 培养学生合作 精神和分析、 评价能力。 1.使学生认识 到原子结构模 型是不断发 展、完善的。 2.使学生认识 到化学实验对 化学理论发展 的重要意义。 四、展开新课1 7 分 钟 1.道尔顿原子 学说 2.卢瑟福原子 结构的核式模 型 3.玻尔原子结 构模型 【板书】 一、道尔顿原子学说 1.介绍卢瑟福原子结构的核式模 型。 2.让学生思考:“卢瑟福原子结构的 核式模型”能解释氢原子的光谱是 线状光谱吗? 【板书】 1.阅读 “玻尔原 子结构模 型”理论 2.交 流·讨论 原子光谱 产生的原 1.使学生认识 到“玻尔原子 结构模型”对 原子结构理论 的发展起着极 其重要的作 用。 2.使学生认识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自我小测鲁科版选修3.doc

第1章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原子结构第1节原 子结构模型第1课时自我小测鲁科版选修3 夯基达标 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的是( ) A.汤姆逊B.卢瑟福 C.道尔顿D.玻尔 2玻尔理论不能解释( ) A.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B.在一给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的核外电子不辐射能量 C.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能量为Ej)时会辐射或吸收能量,且该能量与两个轨道的能量差有关 D.有外加磁场时氢原子光谱增加多条谱线 3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4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B.门捷列夫 C.波尔 D.卢瑟福 5现在,科学家研究发现,质子和中子里面还有更小的微粒夸克,夸克是基本微粒不可分。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为-1/3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6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第一次认识到氢原子光谱是氢原子的电子跃迁产生的。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一个很大的成就是( )

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科版必修2.doc

原子结构模型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1.下列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的是( ) A.燃放烟火B.霓虹灯广告 C.蜡烛燃烧D.平面镜成像 D [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将释放能量,光(辐射)是电子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之一,燃放焰火、霓虹灯广告、蜡烛燃烧等均与电子的跃迁有关系,平面镜成像是光线反射的结果,与电子的跃迁无关,故选D。] 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3的是( ) A.s能级B.p能级 C.d能级D.f能级 B [s能级中轨道数为1,p能级中轨道数为3,d能级中轨道数为5,f能级中轨道数为7。]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云通常是用小点的多少来表示电子的多少 B.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D.电子仅在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B [A项,通常用单位体积内小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的大小;C项,电子离核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D项,电子在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也会产生原子光谱。] 4.对焰色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焰色试验只是金属单质特有的性质 B.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C.焰色试验是金属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D.焰色试验是金属原子或离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将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现象 D [焰色试验是大多数金属元素的性质,是物理变化,从基态→激发态要吸收能量,从激发态→基态会辐射能量。] 5.下列各电子层中包含f能级的是( ) A.L B.N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精)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自学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学会用四个量子数来表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跃迁会吸收或放出光子,并了解其应用。 3.了解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分析。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了解原子核外 电子的排布规律。 4.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认识从原子、分子等层次研究物质的意义。讨论模型 方法在探索原子结构中的应用。 5. 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了解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自学助手】 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1803年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的是英国化学家,1903 年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 型,1913年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 模型已成为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2.光谱分为和,氢原子光谱为。为了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 的实验事实,丹麦科学家波尔在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的原子结 构模型,该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指出了原子光谱源自在不同能量的上的跃 迁,而电子所处的的能量是。 3.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是由四个量子数决定的。其中,主量子数n的取值 为…,对应的符号为…,n越大,表明电子离核的平均距 离、能量,因此将n值所表示的电子运动状态称为。 在多电子原子中,角量子数l与一起决定着原子轨道的能量,若两个电 子所取的n、l值均相同,就表明这两个电子具有。对于确定的n值,l的取 值共个,分别是…,对应的符号为…,在一个电子 层中,l有多少个取值,就表示该电子层有多少个不同的(也称亚层)。 对每一个确定的l,m值可取,…,共个值;处于同一原子轨道 上的电子自旋状态只有种,分别 用来表示。一旦确定了n、l和m,就确定了即原子轨道, 再加上,即可完整描述原子中的电子运动状态。 4. 4p轨道的主量子数为,角量子数为,该亚层的轨道最多可以有 种空间取向,最多可容纳个电子。 【思维点拨】

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模型word学案1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2课时)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2)能用n、l、m、m s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3)知道n、ι、m、m 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 (4)了解原子轨道的形状 (5)能正确书写能级符号及原子轨道符号 (6)知道四个量子数决定的内容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测试目标】 1、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2、n、ι、m、m 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 3、正确书写能级符号及原子轨道符号 【测试重难点】 重点:书写能级符号及原子轨道符号 难点:n、ι、m、m 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 【分层练习】 【基础练习】 1.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电子分层排布模型②“葡萄干布丁”模型③量子力学模型④道尔顿原子学说⑤核式模型 A、①③②⑤④ B、④②③①⑤ C、④②⑤①③ D、④⑤②①③ 2.量子力学理论是为解决玻尔理论的缺陷而提出的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的一套理论,在该理论中,能够确定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量子数的组合为()

A.n B.n、l C.n、l、m D.n、l、m、m s 3.在量子力学理论中,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三个不同的量子数来共同描述,它们各自的含义不同,对电子运动状态的影响也不同,下列关于多电子原子中的主量子数n的以下几种判断中,符合事实的是() A.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 B.主量子数n是决定原子轨道能量的主要因素 C.主量子数n决定角量子数l的取值范围 D.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4.下列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尔理论中的轨道等同 B.只与n有关系 C.只与n、l有关系 D.由n、l、m共同确定 5.下列关于一定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的几种判断正确的是()A.一个原子轨道上只能有一个电子 B.处在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运动状态完全相同 C.处在同一能级中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相同 D.处在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基态)能量一定不同 6.原子轨道是量子力学理论中用于描述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一个术语,关于原子轨道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轨道是用来表示n、l、m、m s四个量子数所确定的运动状态 B.是核外电子运动的轨迹 C.是核外电子运动的确定轨道 D.是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函数 7.n、l、m确定后,仍不能确定该量子数组合所描述的原子轨道的()A.数目B.空间伸展方向C.能量高低D.电子数目 8.量子力学理论是在20世纪初建立起来揭示原子内部结构的科学理论,请判断下列与该理论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取决于主量子数n B.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仅与n有关,还与l有关 C.原子轨道由四个量子数确定 D.自旋磁量子数可以描述电子的有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 9.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黑点密度大的区域电子的数目大 B.黑点密度大的区域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