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化

先秦文化
先秦文化

第一部分:先秦文化

[大纲要求]

了解先秦文化的基本情况,世界文明发展的轴心时期的中国文化-诸子百家。

了解"士"的起源及士文化发展的简况。

了解早期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家思想。

了解"和而不同"的时代精神。

[重要知识点]

一、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说明了什么?(第2页)

龙的形象可以说明我们的文化构成的多元性,那便是作为今天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在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已经出现龙的形象,但不同地区的龙,其形象并不相同,有的似龟,有的如鹿,有的似猪,显然它们都是不同氏族图腾之物。而最初龙的形象的多样化,也昭示着最初氏族文化的各异。

但是,这多元的文化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是向心的,而不是彼此分散的。当初形象各异的龙,最终汇成角似鹿,头似蛇,眼似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完整形象,而且还被神化成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的神龙,赋予其超人的神力。这一形象改造的过程,也就是多元文化趋于融合的过程。虽然年代久远,我们无法很仔细地弄清楚这一融合的具体过程,但上古神话传说却为我们提供了寻找答案的线索。黄帝跟炎帝作战时,率领的熊、罴、狼、豹、虎、雕、鹰等,蚩尤跟黄帝作战时所率的铜头铁额弟兄等,其神话原型,都只不过是先民各部落图腾而已。部落相互融合,形成部落联盟,不同的部落联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形成更大的部落联盟,这既是多元文化得以融汇的原因,也是其动力,彼此互为因果,使文化向心力不断加大,融铸成以华夏为代表的多元向心的文化形态,而龙——这个不同部落图腾的混合物,也就升格为华夏族共同的图腾了。

二、早期的巫史文化(巫史文化)有何特征?(第3页)

首先是学术与政治的密切相联。巫史的任何活动,虽然表形都是学术性的,但其最终目的却是为政治服务。其次,神学与科学的交织。巫史的活动虽然带有科学性,但这一切又都笼罩在神学的阴影之下。最后,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混杂。由于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都

是为了政治和宗教,因此,巫史们从事的活动如星历的测算等,虽然表现出自然科学的形态特征,但终竟是被纳入到人文的范畴之内进行解剖并从人文的角度去寻找合理的答案的。所有这些已经隐然传达出,早期的中华文化已表现出深度的人文关怀的特色。这时的巫史文化还带有很浓的神本色彩,在神鬼震慑下的殷人,宗天、尚鬼、嗜酒,谋求着在某种迷狂状态下的与神共舞。西周时期,这一脆弱的神本文化迅速地转向人本文化的文明之途。

三、西周的宗法制有什么积极性和消极性?(第4页)

跟殷统治者的以天神之子自居不同,周人虽然在最初也曾想跟神结亲,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努力,将人与神划分到不同的血统之中,构成一个以人类、氏族的自然血缘为纽带的宗法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每一个体都被宗族血缘关系串连起来,从积极的方面看,社会分子融入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整体之中,可以帮助个体克服难以克服的困难,承受个体难以承受的压力,容易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消极的方面看,宗族又极大地限制了个体活动的空间,使单个社会分子的个性难以发挥,容易形成求同、保守的心态。

四、春秋战国时代,士的兴起具备了哪些条件?(第6页)

士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当然是经济基础。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大批的士“不耕而食”成为可能。其次,社会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上古原始的宗法制度受到严峻挑战,而摆脱了神力威慑恐怖感的奴隶暴动,又极大地影响士原本平静的生活,使他们失去生活保障的同时,看到了巨大社会变革的原动力,于是他们便凭借心智和口舌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定位。最后,是政治条件。诸侯割据,天下大乱之时,要想稳固统治地位,西周时提出的“德”已经不能适合时代的需要,霸力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就使得那些有宏图大略的国君侯王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招揽人才,给士的崛起开辟了市场。士于是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入了历史舞台。

五、士文化发展的简况?(第7页)

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兴起,从根本主进,正是人本文化发展的结果,同时,士又极大的推动了人本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的时代环境以及士在宗法社会里处于统治阶级底层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群体品格定位既不同于统治者,也不同与被统治者。针对前者,他们表现出博大的胸怀与开放的心态,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淑世情节;针对后者,他们表现出先知者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上的自觉意识。这样,他们摆脱了前者的依赖心理和优越感,又不为后者的愚昧和狭隘所限,因而成为当时整个社会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在严格的律己自省之中,凭借自身的知识和才干,干预社会政治,同时张扬他们的个性。士

的崛起,在大动荡的社会环境里,对旧有的宗法制社会模式形成强烈的冲击波。他们从巫史手中接过了教育的特权,大量兴办私学,传播各自的学说。在教学内容方面,他们纷纷宣扬自己的学说,对学生进行思想修养、政治学说、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等各方面的教育,但剔除了巫史们夹持的原始神秘文化的内容,内容丰富而实用。与巫史宣扬神本不同,各家虽学派各异,意见分歧,但他们总体趋势却是朝着人本、民本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天道远,人道迩”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命题。这些宝贵的热爱人生、以民为本的思想,虽然在后来的封建社会里屡受压制,却构成士大夫特有的文化因子,代代相传。

六、诸子百家中显学具有哪几方面的特征?(第8页)

诸子之中,“显学”主要有儒学和墨学二家,其次就是道家、法家、阴阳家。儒学作为中华文化的支柱,其对后世的影响自不待言,墨家学说虽然后世不显,但在当时,由于他们严明的组织,任侠的作风,解急救难的精神和实证的知识论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成为显学之一。至于法家,虽然在战国时期的声势不如儒墨二家,但在随后的秦朝,却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并以“外儒内法”的形式,成为我国古代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的清静无为对后世的隐逸文化以及道教文化,都有着直接的影响,阴阳家经汉代的改造,跟《易》学中的八卦学说结合,几乎延及我国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可谓深入骨髓。

七、为什么诸子百家会形成“和而不同”的时代精神?(了解早期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家思想)(第12页)

对后世影响甚巨的主要有儒、墨、道、法四家。总体上讲,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礼为行为规范,义为价值标准,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的,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性。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以现实的社会结构为主要关怀对象,在对社会现象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法”、“术”、“势”等一系列规范社会生活及行为准则为观念。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而墨家学派的任侠风气,更为后来侠文化开启先导。与以上三家学派相比,道家显得最为轻灵超逸。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力图逃离现实的混浊,求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道家这种远世葆真的思想,为后来的隐逸文化打下了基础。必须注意的是,学术形态的各异,只不过是学派区别的标准,而“百家争鸣”所形成的特有的“和而不同”的共同的文化特征,才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所在。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

但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概之有三: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六经是诸子之源,诸子是六经之流。在天下大乱之时,诸子从六经的思想库里各取所需,加以发挥,形成满天星斗的灿烂文化。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各家虽歧见百出,但都源出自又统纳于“道”这个终极概念,如百川归海,万变而不离其宗。其三,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诸子百家虽然政见各异,但其目的却都是在论证“治道”,要将社会从混乱无序之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因而表现出极高的政治热情,这跟后来魏晋时期士文化的主体张扬大异其趣。由于渊源相同而目的一致,所以诸子百家能“和而不同”,彼此借鉴,从而形成战国后期各家思想彼此接纳和消化的局面,并为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准备了前提条件。

八、“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有何影响?(第15页)

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它消弥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线,为主体认识客体打开了另外一扇全息式的方便之门。西方哲学严物我之别,穷究物理为我所用,但经过世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作为西方古典哲学终结者的康德却不得不最后承认“物自体”的存在是“不可知”的。也就是说,在物我两离认识背景下,想真正全面了解“物自体”是不可能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则从一开始就放弃了物我之别,而主张物我之间亲密无间,认识自我,也就等于认识“物自体”,我之属性本身就是“物自体”属性的体现。通过这样一种认识方式培养起来的“感悟”式的思维方式,其逻辑性虽有缺陷,但往往能舍弃掉繁琐的表象的认知过程,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且入木三分,对事物的认识,直截根源。这种“天人合一”式的认知方式,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九、体用一源(第17页)

体用一源,从哲学思想上找原因,恐怕跟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道一元论”关系最为密切,若从学术渊源上讲,那么,中国文化过早的人文化倾向和缺乏科学实证精神,可以说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宋代新儒学由于受佛教思维的影响,名实之辨不断向深层次发展,“体”和“用”的区别也渐受重视。特别是在儒学大师朱熹,他虽然也坚持“理”一元论的思想,但其严别体用,形而上下的治学态度,却使他的哲学体系表现出很强的理性思辨色彩。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东渐,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不断朝着深层进发,体用的问题再次提出来了。作为一种文化特色,“体用一源”的中国古代文化特色,还是有其独特魅力的。虽然这种思想从渊源上讲,揭示出中国人“纯”哲学的思辨能力的短处,但是,这种“一源”的思想,在削弱了中国人的理性思辨能力的同时,却又使中国人保持了许多形象思维的东西在古代文化之中,中国

古代文化特具的抽象而不离具象、“言”“意”“象”“数”密不可分的特征,都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特有的人文灵气,而且,它还使古代中国人能轻易地跨越“悟”的界限,立足于现实世界,却能透视到彼岸的美妙。当然,其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这是我们今天回顾审视时必须注意的。

十、道(第19页)

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诸子百家都视道为形而上之。体,用现代语言来说,古人所谓的道,虽然可以简单化为客观规律、真理,但又不完全如此,古代思想家似乎更愿赋予道以终极真理或规律总和的意义。虽然这个道被先秦诸子说得玄而又玄,但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将之归诸客观万物和人类社会之中,认为道就体现于日常事物之中,其学说所重,就是道之所在,因此,诸子百家都有资格将自己的学术追求解释成为对道的理解和追求。而诸子之学的政治热情,也为“道”参入到人伦社会秩序的建设之中成为理所当然相比较而言,儒家学说更重“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特别是通过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儒家一整套的宗法伦理思想都涂上“道”的神圣光环。与之相反,道家对道的理解,更重其“无为”的特性,于是朝着思想自由的方向发展,以其“天道”思想区别于儒家的“人道”思想,认为儒学“有为”的“人道”思想与“无为”的“天道”思想是相违背的,进而主张弃绝人世以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虽然这时儒道二家对道的理解各有侧重,但其分歧并不明显。后来的道教却赋予了道以生成论的色彩,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生”在道家思想中并不具有生化的含义,但道教却将之推衍为宇宙生化的过程,从而真的将“道”理解成天地万物之“母”,这就将形而上的“道”本体,简化成为了形而下的一种器用,体现出中国本土宗教崇实尚有的特色。这不能不说是对“道”的扭曲和简单化理解。

十一、德(第22页)

在中国文化里,道本源于天,其反映于人类社会,是礼,反映于个体,就是德。“德”在殷商卜辞之中从未出现,是周人的独创,“德”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史上具里程碑意义的事,它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建构,文化形象的塑造,都具有奠基和骨架的作用。由于先秦时期,对于人性的认识,有“性善”和“性恶”两种不同的意见,因此,对“德”也有区别:体现天道自然的德,称善德、美德,如尧舜周孔之德;反之,与天道相悖离的德,称凶德、恶德,如桀纣之德。但到宋代时,孟子“内圣”之学性善之说,独重一时,于是对德的界定出现明显的倾向,只能体现天道自然的,才被称为德,德也就成了美德的代称。

十二、“无为”的思想还有意义吗,为什么?(第25页)

老子贵柔的无为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至为深刻。从积极方面讲,对“为”的排斥,避免了人们的纷争之心,使人们脱离了名利的苦海,减低了欲望。过去的中国人,受无为思想的影响,与自然和平相处,也不自伤。汉初实施“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也确实给天下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好处,为战后重建工作得以顺利而迅速地进行,这都是值得肯定的。由此可见,“无为”的思想被统治者运用或者为有相当知识水平的人掌握,一定程度上会对社会起促进作用,对于知识分子而言,能借鉴“无为”的思想,在使自己多一份冲粹之气之外,还会给他们的人生平添几分淡远之趣。这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中都可以体会到。但“无为”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特别统治者,一味“无为”下去,只会使国力萎顿衰弱,终会因为不堪一击而灭亡。而“无为”思想若为一般人所接受,更会兹生出懒惰、散漫的心态。“无为”成了他们拒绝为社会工作的托辞,同时也并没有保什么内在心性之真。这种“无为”,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当巨大的。时至今日,有所谓“守成”的政府官员,还以汉初的曹参为效法的对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尸居其位而无所作为,殊不知,整个社会在飞速发展的时候,这种“无为”实际上就等于是倒退。因为与其他单位、领导作横向对比,他人“有为”前进,也就标志着自己的落伍退步。因此,在今天,我们可以借鉴“无为”思想中平息纷争的内涵,但应该扬弃其所导致的惰性,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如此。

十三、礼(第26页)

在儒家的经典里,礼被解释成为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必然体现。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作为宗教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重建礼教,自孔子始,因此,礼被看成是儒学经典要义之一。作为儒学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礼在封建社会里几乎是无处无时不在的礼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宋儒将传统儒学向“内圣”方面转化,使儒学进一步理性化,系统也更加完备,礼也进一步向人的“心”的深度挺进,原本作为社会行为规范的礼,也从人欲、天理那里找到了依据,礼跟“义”的内含联系更紧,礼的系统也随之空前严密起来,进而成为扼杀人性、个性,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

十四、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礼的两方面影响。(第27页)

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礼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不同。积极的方面,礼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它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得一份生活资料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责任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奠定基础。从消极方面讲,礼又将每个社会成员规定在一个狭小的生存空间里,迫使他们形成固定的责任、义务的思维模式,从而极大地限制、摧残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创新欲望。“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是无权时在礼教的幌子下所能找到的最好的托辞,“越级言事”则是封建统治者打压下级的最好借口。这种以礼为由头的所形成社会成员的惰性,或因小失大,或顾此失彼,或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本位主义、地方主义等等,都是“礼”被异化的表现。同时,礼作为社会化的行为规范,还对个体的创新意识产生压抑作用,人的自由和人格的尊严,都必须在礼的容度范围之内,否则就会被视为犯上作乱,违背礼教。因此,礼教每每在人性张扬的历史时期,都会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口诛笔伐。魏晋时期,明朝后期以及后来的五四时期,封建礼教都被深刻批判,特别是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曾作过极为深刻而全面的揭露,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十五、乐

如何正确评价传统的乐教观?(第28.29页)

乐在文化史上的地位,虽几经变化,但其功用在封建统治时期,却从未被忽视过。“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特征的话,那么,乐则可以说是使这一根本特征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具。这是乐因娱神功能而受到统治者亲睐的第一阶段。乐被用为神人沟通的工具,这一传统被后世统治者继承下来,封建王朝一遇祭天、郊祀等活动,即要大作其乐,而且还有一整套完整的演乐制度,究其文化心态,即本源于此。民因乐而渲泄感情(怨情),统治者借乐改进其统治,“与民同乐”,正是以此为前提的。这是乐变为乐教有利于统治的第二阶段。在得不到现实世界理解的时候,或者在现实世界倍觉愉悦的时候,以乐音表达出来,与天地交通,获得人性张扬的快感,于是,乐的抒情内涵被发掘出来,这是乐变为娱乐工具的第三阶段。步入现代社会,我们对乐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本上以西方的音乐观来代替了古人的乐观,乐的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娱乐功能不断强化,教化功能萎缩不堪,“天人合一”的至乐追求,更是如天方夜谭了。

十六、如何看待“仁”的现代意义?(第31页)

儒家的“仁学”是最切近人伦,最难摆脱的亲情之上,为封建伦理秩序寻到理论依据,因此,他不仅最能为统治者接受,也非常能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同。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封建“仁学”能成为整个封建统治的核心思想,成为构筑中国式的“伦理——社会——政治”学说的奠基石。在今天看来,“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要素,仍有其积极意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友之间,长幼之间,相识的不相识的人之间,彼此尊重,彼此友善,“让世界充满爱”。当然,其封建性的糟粕,比如无原则地拉邦结派,排斥异己等,则是我们应该批判和抛弃的。

十七、义的现代意义何在?(第33页)

传统文化中的“义”虽然是价值标准,但它毕竟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其内涵也相对模糊,不同的个体对它的认识也允许有一定的差别,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义跟法律出现差距的原因,特别是“江湖义气”由于其中融合了较多的侠文化的内涵,因此,往往跟国家法令不能相容,并因而受到封建正统势力的打压。这种义与法的悖离,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如何正确认识“义”的内涵,在与人交往之中多一份真诚、少一份欺诈,把握好“义气”的度,是我们继承这一传统文化的关键。

十八、知(智)作为认知手段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第34.35页)儒学所谓知(智),从开始时就具有相当浓的伦理色彩。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人文色彩,一切都被转化到人本主义的范畴,包括上古神话,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人文化、人性化,蒙上了道德的圣衣,其根本手段,无非就是儒家学说的伦理化的知的认识方式。知除作为伦理认识的手段外,还被释为认识和接受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孔子那里就已得到强调。《大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就是以“格物致知”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只是,理学家的格物,更多地注重从原理上把握,而少有实践精神,这不仅限制了其“格物”范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还影响到认识的科学性、正确度。在明代西学东渐之后,西方实证的认知方式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式有着浓厚人文色彩的知,便相形见绌了。空洞的伦理学说,导致了科学精神的失落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四大发明诚然是我们的骄傲,但建构起现代社会的科技,远不止四大发明就解决了问题。而且,四大发明在出现之后,并没有获得改进,造纸术从中国传出,但中国造纸术直到宋元时期才有大的突破性的进展,火药由中国人发明,但到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作为攻击侵略的手段时,我们还停留在冷武器时代,以弓箭长矛作战。活字印刷也是长时期停留在原始创段,而朝鲜、日本则出现铜活字等较高的印刷科技。发明之后,并无改进,这更说明了伦理化的认识方式对科学精神的扼杀和制约了。

十九、简述“兼爱”作为社会理想与个人行为的差异(第38页)

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兼爱”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有其积极意义,那就是它对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起的作用,是不容怀疑的。我们没有必要否认人的自私之心,但是,如何才能处理好利己与利人之间的关系呢,也就是说,

如何处理好人的社会属性与个体属性之间的矛盾呢?这时候就涉及到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再说,关怀和爱护他人,如果不危及个人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会获得身心愉悦的回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以“兼爱”作为做人的原则之一呢?我们也没有必要像先秦思想家那样彼此抗衡,而且,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重新返过身去观照传统文化时,应该更加理智,更加客观了。因此,也可以更加全面的吸取其有益部分和舍弃其不足和错误。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更有效地继承传统,而且还可以用它作为参照系,去审视观照西方“博爱”的思想,从而使我们的思想境界更上一层楼。二十、谈谈阴阳理论的辨证特色。(第40页)

阴阳作为一对哲学范畴,其中所含的辨证思想,也是极其丰富的。在中国人的阴阳理论中是以阴为本的,阳为阴之动。在阳刚和阴柔之间,古代中国人对阴柔的重视远胜过对于阳刚,因为在他们看来,阴柔有似天道的无为却又包容万有,所以柔能克刚,水滴石穿,强调的都是阴胜于阳的一面。但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建构起来的封建伦理社会里,却又不是女性为主体,而是以男性为主的,这看似矛盾的地方,其实最能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代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从未作静止的审视,而是将所有认识的对象置于运动变化的过程之中的。这种精神在《易》中体现得最充分也最全面。所以,从变的角度看,一切阳都是由阴之动产生的,虽然现实世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但动之极,却又是静,动静之间,以静为本,以动为末,因此,在“有为”的社会里,男子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主体,但一切阳动最终又必然归于阴静,所以在“无为”的世界里,还得以阴为本。这就是阴阳动静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

二十一、八卦(第42页)

八卦指《周易》中以阴阳二爻三用所组成的八种卦形,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以这八种卦象为基础,两两组合,得六十四卦。天地间无穷的奥密,就尽在其中了。

由此不难看出,八卦作为古代蓍法的一种,因其本身具有象征意义并包涵着辨证思维,特别是前面提到的,它的运算最接近自然数,可负载的信息量最大,具有无穷变化的“神妙”之功,因此能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运用。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向乎所有后起的思想,都一无例外地吸取了八卦的“灵感”,而八卦又一无例外地使这些思想得以系统化和完整化。这就说明八卦确实有着极大的信息量,面对任何问题,都能左右逢源,应对无碍。

先秦文化的特点

这个时期的思想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哲学的繁荣。 主要派别先秦诸子哲学的主要派别有①儒家。这是创立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②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年的墨子,他的哲学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后,“墨离为三”。战国后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迷信成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③道家。传统认为老子是其创始人。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通过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稷下道家则提出“精气”说,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战国时期道家的一派还和名家、法家相结合,发展成为黄老之学,为后来的汉初统治者所推崇。④法家。其先驱为管仲、子产,真正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论,他继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学中的合

理因素,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⑤名家。是战国时期专门讨论名实关系和概念同异、离合问题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他们对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问题作了探讨,对古代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⑥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他把阴阳五行说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克的顺序来说明王朝的更替,提出“五德终始”说,为新兴封建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除上述派别外,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还有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学派。 历史地位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哲学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它广泛地探讨了宇宙本原和自然规律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人性善恶问题、认识论和逻辑学问题等,把哲学研究伸展到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已包含着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开始形成,武王伐纣时说“牡鸡无晨,牡鸡之臣,唯家之索。”,伯夷、叔齐事件,都为当时政治文化

先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先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这个词我并不少听到,但如果不是听了一遍古代史,又借着完成考试作业的机会查阅了些资料的话,恐怕我还是会一听到这几个字脑海里就只能毫不犹豫的蹦出四 大发明、节气风俗、民间手工艺这么几个词,而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远远不止这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仁、义、礼、智、琴棋书画、三教九流、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宫廷文化、帝王学等等,是在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种种我们从来都无法忘记的东西。 从公元前2100年,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建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其间1800多年历史,虽被称为是奴隶社会,但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却是熠熠生辉,照耀着我们一直走到今天。这一时期被称作先秦。 不论是夏商时期的甲骨文,还是殷商的青铜器;不论是屈原的《离骚》,还是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都是先秦所留给我们的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但是关于先秦,更值得说的是它的思想,在先秦这个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百家争鸣的时期,诸子百家作为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

家争鸣的局面。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诸子百家中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的成就最为显著。 先秦儒家思想创始人是孔子。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主张“以德为政”,“节用而爱人”,他的思想包括礼乐制度、仁礼思想、孝道、命观等。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提出性恶论。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并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的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的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的发展达到极致,被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封建统治。它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一直被奉为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延续千年,深入人心,直至今日; 发源于山东的“中庸文化”也是孔孟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

浅谈先秦时期的饮食文化

浅谈先秦时期的饮食文化 先秦时期,即秦朝建立以前的历史时期,若往前追朔可到远古时代,但有文明可言的,主要是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这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历史的更迭过程中,中华民族孕育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积淀下了广博厚重的文化,掀开尘封的历史书卷,仿佛看到了大漠孤烟的剑舞黄沙,也似乎听到了书案茶香边的素手抚琴,这边金戈铁马,那里朗月照花,历史的画面有着惊人的对比,却也出奇的瑰丽。当然,正是这丰富多彩的历史元素构成了中华民族壮阔不朽的文化奇观,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中国文化摇篮的先秦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此时期的文化犹如绚烂的花朵一样,每瓣花片都色彩艳丽,赏心悦目,而饮食文化作为其中的一瓣却也清新典雅,意味悠长。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知礼节,重仪式,这已成为千百年来的一种文化符号,并深深的印在炎黄子孙的心中。而最早的礼仪就是从先秦的饮食文化衍化来的,如《礼记·礼运》中所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因为在饮食的过程中,有着一整套系统完备的规范礼仪需要遵守,并在日后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为一种定制。并依此设立了森严的等级,用以区分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人群的差异性,从而达到维护和巩固天子地位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礼仪与饮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提到饮食,顾名思义就是饮水和进食,这是维持机体活动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但就是这么简单的行为,却有着很大的讲究和学问。这些学问就渗透在饮食的具体操作和环节上,那一开始我们就从饮食的器具谈起,先秦的饮食器具一般可分为炊器、饮器、食器等,炊器主要为煮肉或蒸煮谷粱之用,而且根据不同的用途又可分为鼎、鬲、甗等,以鼎为例,其形状多为圆形,三足两耳,底可放薪柴,两耳可执,虽说简单,可在当时确是地位极高的等级器物,如周代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士三”,不可僭越,等级差异非常明显。除此之外,饮器作为盛酒,温酒的器物,在种类上就较多一些,如爵、角、尊、彝、卣、壶、勺等,现单取爵来介绍,爵在形状上是前有长“流”,后有短“尾”,上有两柱,下有三足,此器为当时地位高之人所用,“爵”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转化为贵族地位的名称,如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食器作为进食的器具,主要有豆、簋、俎、盨等,在先秦也是非常重要的食用器具。 其次,先秦的饮食文化还以主食的种类和副食的多寡来区别尊卑之地位,而且各个等级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从而导致所享受的食物也有不同。这一时期人们所食用的主食不外乎黍、稷、稻、麦、粱等,王公贵族可根据适宜的饭菜予以搭配,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其主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而这些食物在古代主要是用来救荒的粗粮。在副食上,王公贵族才可享有肉食,所以就有了“肉食者谋之”的说法,对于普通百姓就有很大差异了,如《礼记》上严格规定:“庶人无故不得食珍”,可见,在先秦时期,从食物的享有程度来说,等级制也非常森严。 “筵席”在现代词汇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名词出现的,而且有着特殊的含义,即宴请宾客饮食的场所,这一词语实际上也是从先秦的饮食文化衍生出来的,先秦时期的人们参加酒宴都是席地而坐,作为铺垫的东西可分为“筵”和“席”,它们是两种不同种类的坐具,一般来说,“筵”是用蒲草或是苇子做成的垫子,比席子小一些。所以,直到现在,仍有将去别人家吃请这一习俗,称为“吃席”或“坐席”。可见,先秦的饮食文化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先秦饮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有着其深厚而丰富的历史积淀,它不仅承载着几千年的沧桑,还构建起了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一脉相承,继往开来,生生不息。

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作业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如:孙武,齐人,后为吴将军;荀子,赵国人,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商鞅,卫人,西入秦,行变法令,相秦十年;李斯,楚人,为秦廷尉,丞相。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才流动() A.导致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B.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 C.促使井田制向小农经济演进 D.推动了新、旧社会的转型 答案 D 解析诸侯为了争霸而延揽人才,推动人才流动,诸侯争霸是人才流动的原因,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且各国任用他国人才做官,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 项正确。 2.(2019·华中师大附中月考)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 B.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 C.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 D.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答案 D 解析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是指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出现于西周而不是孔子所为,故A项错误;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也是指分封制与礼乐制度下等级秩序森严,是孔子从周的表现而不是儒家思想核心,故B 项错误;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故C项错误;孔子儒家思想既关注了人文道德,也关注了血缘亲情,故D项正确。 3.(2019·中原名校联考)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

先秦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是指秦统一中国(BC221)以前的文学。包括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夏商周。 第一章古代神话与远古歌谣 一、古代神话 周代以前的文学主要是神话和诗歌。 神话:在人们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马克思)即:1、神话的内容和现实性——反映了当时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2、艺术性——不是科学的反映是艺术的反映,通过幻想对现实进行了形象化的加工;3、不自觉——不是作家有意识的创作,而是受限于生产力、科学水平vs了解、征服自然力的愿望。(区分后来作家自觉运用神话题材、神化手法所创作的作品)亦称古代神话。 Eg.《山海经》《楚辞》《淮南子》 神话是通过幼稚的幻想故事,把自然力和古代英雄神化,表现远古时代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可贵的探索精神的一种原始时代的文学形式。幻想形式。Eg.女娲、后羿、大禹治水、刑天、夸父、精卫 中国远古神话Cf 外国古代神话—— 1、记载零散,并多有异说。没有专书。掌握文化的史官只重记实,把神话当做史实来曲解怀疑,思想界排斥神话之倾向(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春秋战国动乱,秦焚书; 2.多被历史化,与传说难分。神话和传说容易混淆,但从产生年代~神话较早传说较晚;从所写内容~神话神奇怪异,传说接近现实;塑造形象~神话是神,传说是人。神话VS迷信:神话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力的不屈服,引导人积极向上;迷信表现了对自然力的无能为力,甘做奴隶,听从神的摆布,消极,被统治阶级用来制造宗教迷信。 3、从思想上说,比较突出为公为群的精神。大公精神(西方=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4、赞美勤劳与创造发明 二、远古歌谣 周代以前,亦即《诗经》之前的时代称远古。三皇时代已有诗歌 反映周代以前的诗歌水平的主要体现在《周易》中。群经之首。《周易》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著作,是占筮的参考书。多叙事个别抒情。已有赋比兴衬托等表情达意之手法,生动形象。 从古代神话和远古诗歌,我们认识到—— 1.文学与劳动有密切的关系,文学起源于以劳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文学中形象、抒情、节奏、对称诸因素,主要是在生产实践中被人们意识到的。 2、文学与宗教关系密切。上古时代的文化基本是神权支配下的文化。认识水平和 生产力低下==母体崇拜=图腾=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化统治权文学的产生和成长也在宗教中受启发。 3.《诗经》是远古诗歌发展的结果

先秦文化

先秦文学 概说 主要大略介绍先秦文学的大概情况,以及先秦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和近年来学术界的科研成果,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先秦文学的重视,并正确地学习先秦文学。 简要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习意义、并布置有关参考书目。 重点在于向学生说明先秦文学的概貌、重点及学习的重要意义。难点在于要求和吸引学生去阅读有关参考书籍。 以讲述为主,要求学生抄写有关参考书目。 2课时 概说 先秦文学的概况、特点和地位 一、时间界限 先秦文学指的是秦代以前的人类社会长河,先秦文学指的是秦代建立以前的文学。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发生和初创期,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作品类型 先秦文学的体裁主要包括,远古歌谣、远古神话、《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楚辞等。 三、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诗经》、《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论语》、《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离骚》及其他的楚辞作品等。 四、地位和影响 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开端,在远古神话、诗歌、散文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文学体裁、表现手法、文学理论等方面对后代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远古歌谣和远古神话 主要大略介绍文学的产生及我国远古时代歌谣和神话的大概情况,分析我国远古时代歌谣和神话的特点,选讲一些代表作品,了解远古歌谣和神话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注意介绍近年来学术界的科研成果。 通过具体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特点、学习意义、并布置有关参考书目。 重点在于向学生说明远古歌谣和神话的概貌、现存情况等,注意一些词语的理解。难点在于使能够阅读懂有关作品。 以讲述为主,要求学生抄写有关参考书目。 3课时 第一章远古歌谣和远古神话 一、文学的起源 文学起源于劳动。 二、远古歌谣和神话的概况及保存 远古歌谣现存的情况,远古神话现存的情况,保存远古神话的几部著作。 三、远古歌谣

(完整版)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述 一、先秦文学界定 广义的先秦,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直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从远古传说中的尧、舜、禹的时代)、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时代)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时代。 至于狭义的“先秦”,则主要指秦统一天下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从文学史的角度,应当说先秦文学是指广义的先秦文学,即上古至战国时期的文学。 二、先秦文学概况 1、上古文学:歌谣和神话 2、诗歌:《诗经》、《楚辞》 3、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三、先秦文学的特征 在这个阶段,先秦文学有三大主要特征: 其一,文学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个体的身份也不断变化; 1、群体创作时期,主要在文字产生以前这个时期,即群讴唱和。其主要作品当是劳动乐歌(含农事祭舞)。 2、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背景,巫觋作为个体文学创作者开始出现,出于巫术目的而创制的韵文是当时主要的作品。 3、商周之际到春秋人事受到重视,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或为新兴文化的代表,记人事,观天象,述旧典的史家散文,是当时重要的作品。 4、西周春秋时期学在官府,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是此时期文学的主要创作者,他们所献诗、所采诗是这一时期留存后世最多的作品。 5、春秋战国之际到战国时期,在贵族和庶人之间兴起的“士”阶层,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诸子散文”是这一时期最多最具个性

的文学作品。 其二,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 其三,先秦文学的发展,是与先秦社会文化的发展相表里的。 1、夏商时代文化背景相同,都以巫文化最具代表性,故夏商文学也与原始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突出体现为直接为宗教活动产物的诗歌作品,可考资料较多。 2、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社会制度由血亲面宗法,时代精神由敬畏鬼神到敬礼重德,因而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社会、人生,历史散文借修史来表达对现实的关注。 3、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表现出着眼现实,少及“天命”,自觉创新的共有文化气质,产生了不同于前代又风格各异的散文和诗赋。 上古神话 第一节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一、神话的概念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二、神话产生的原因 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 三、上古神话的记录和保存 我国古代神话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记录和保存。现存先秦及汉代古籍中,除《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墨子》、《庄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书各有少量片断记载以外,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较多,

先秦文化的特点

先秦文化的特点

先秦时期社会的哲学 奴隶社会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哲学。始自商周时期,至秦统一中国之前。 历史背景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中国进入奴隶社会,殷商和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中国奴隶社会保留了公社共同体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土地属奴隶主国家所有,强迫奴隶集体耕作,春秋至战国初,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产生了用个体生产代替集体耕作、用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公有制的经济条件,宗族奴隶制在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中逐渐瓦解。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了反复的斗争和较量,封建制终于战胜了奴隶制,先后建立了魏、赵、韩、齐、楚、燕、秦7个封建国家。秦国实行封建化改革最晚,也最为彻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一跃而为战国后期的强国,奠定了后来统一中国的基础。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先秦哲学随之产生和发展。 发展过程先秦哲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中国哲学的萌芽、诸子前哲学和诸子哲学3个阶段:①萌

这个时期的思想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哲学的繁荣。 主要派别先秦诸子哲学的主要派别有①儒家。这是创立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②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年的墨子,他的哲学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后,“墨离为三”。战国后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迷信成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③道家。传统认为老子是其创始人。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通过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稷下道家则提出“精气”说,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战国时期道家的一派还和名家、法家相结合,发展成为黄老之学,为后来的汉初统治者所推崇。④法家。其先驱为管仲、子产,真正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论,他继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学中的合

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名词解释

1.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时期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以“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中国在远古时代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但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书中记载神话比较集中外,其余则散见于经史子集等各类书中,往往只是片断,有故事情节的不多。 2.《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等方面的资料。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就保存在《山海经》中。 3.神话历史化: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这一文化现象在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史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之所以散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神话历史化的方法主要是删削和改造。在我国,神话的历史化在春秋早期就已出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提出“不语怪力乱神”。 4.《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无论是在形式题材、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5.笙诗:又称“六笙诗”,是《诗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诗的合称。据《仪礼》记载,这六篇诗用笙演奏,

1、中国文学史 先秦和神话

中国文学史 总绪论 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 1、中国文学演进的原因 a)外部因素:()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汉代——汉赋、汉散文 汉末——建安文学 南北朝——南北文风 隋唐——文化繁荣(唐诗) 宋代——理学 元代——士人(元杂剧) 明中叶——商业经济、市民(小说) b)内部因素: i.文学发展不平衡 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 a)()和()是最早形成的两种文体,商代已经有用文字记载的诗文。 b)魏晋南北朝有时初具规模的()。唐代中期有了成熟的()。 c)宋金两代出现了()和(),标志着中国戏曲的形成。 2.朝代不平衡 a)汉代的赋、唐代的()、宋代的()、元代的()、明清两代的 ()。 3.地域的不平衡

a)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不同: b)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文体带有地方体色:()带有明显的楚 地特色;五代词带有鲜明的江南特色,()带有强烈的北方特色,()带有突出的南方特色; ii.相反相成的因素互相作用 ①俗与雅之间的转变 1.《诗经》中的( )本是民歌,经过孔子整理,到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并加以解 释之后,就变雅。“国风” 2.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的市井之间,引起梁陈宫廷文人的兴趣,促成了梁陈 宫体诗的产生。 3.词在唐代本是民间通俗的曲子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雅了起来。 ②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4.诗赋:诗者缘情,赋者体物。魏晋以后赋吸取了诗的特点,抒情小赋兴盛起来, 这是(赋的诗化);而在初唐,诗又反过来吸取赋的特点,出现了(诗的赋化)现象。 5.诗词:苏轼 6.词赋:周邦彦 7.文词:辛弃疾 8.传奇小说与诗词:词话、诗话 ③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 9.初唐:齐梁诗歌——( )复古:推动盛唐诗歌的发展 10.唐中业:六朝骈文——()复古(三代两汉的古文):建立一种与道合一的文 学语言和文体。陈子昂、韩、柳 ④文与道之间的离合 11.文与道合,出现过诸如( )等优秀的作家。

先秦文化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 题库 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研室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 和,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 、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 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 ,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阶段一课时3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作业)

课时3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德州期末)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 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 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解析据材料“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得出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故C项正确。答案 C 2.(2019·山西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解析据题干可知,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士的分化与活跃,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兴起,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改造世界,从而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故选C项。 答案 C 3.(2019·山东烟台模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B.具有相似的政治诉求 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解析诸子百家虽政见各异,但都在论证“治道”,即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明诸

子学派都关心国家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故A项正确。 答案 A 4.(2018·山东潍坊期末)《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反映了先秦儒家() A.主张以人为本 B.强调君民共治 C.强调贤人治国 D.提倡礼法并用 解析A项与材料中“民为贵,君为轻”“君舟民水”不符,故A项错误;君民共治指领导或者皇帝与民众一起治理国家事务,材料中“民惟邦本”“民为贵,君为轻”“君舟民水”都是从君民共治角度治理国家,故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不符,故C项错误;提倡礼法,与材料中“先秦儒家”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6·10月浙江选考,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答案 B 6.(2019·山东滨州期中)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实行仁政 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解析孟子主张“性本善”,与材料中“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二)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含答案

课时检测(二)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石家庄模拟)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当时的自由讲学() A.均主张社会变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 C.否定了传统观念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解析:选D春秋后期诸子百家自由讲学,各派思想论争,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故D 项正确。A、B、C三项说法均太绝对,故排除。 2.(2018·昆明一中检测)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 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 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解析:选C孔子主张“贵贱有序”、“爱有差等”,并没有淡化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故A项错误;“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是为了“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而非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故B项错误;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以血缘亲情为基点,强调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以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使礼制与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相适应,故C项正确;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墨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3.(2018·孝义摸底)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这反映了老子() A.以德治民的思想B.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 C.休养生息的思想D.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 解析:选C以德治民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是老子的治国理念,不是老子的社会理想,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即无为而治,故C项正确;材料“要用慢火适当烹饪”,并不等同于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故D项错误。 4.荀子主张,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相反,上天立下君主是为了人民。这一主张体现了() A.法治思想B.礼治思想 C.仁政思想D.民本思想 解析:选D荀子认为“上天降生百姓不是为了伺候君主的”,“上天立下君主是为

先秦历史文化学习感想

在商代和西周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已经开始形成,武王伐纣时说“牡鸡无晨,牡鸡之臣,唯家之索。” ,伯夷、叔齐事件,都为当时政治文化的体现。然而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尚未成熟,各种思想激烈碰撞。各地部落的普遍现实存在和分封制的施行,加之政治军事兼并的不断发生,各国寻求治国之法,使得在东周时期各地各国学者们持有大相径庭的各种思想。交相辩难,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政治文化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时代。就中国的实际政治文化发展而言,百家之中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道家三派。除了儒、道、法三家以外,先秦还有阴阳家、名家等其学派。如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提出的五德思想,是后世帝王统治国家的重要理由理论根据。每个朝代,都会宣扬五行中的“德”,以五德相克相生之理,确定其统治的合法性。再如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名家研究名辩之学,启迪各派围绕“名”和“实”的问题反复辩难讨论,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源流之一。 应该说,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虽成为后世政治文化发展的基座,但后人并不再像先秦这样竞相创造流派,而是以先秦各流派为基础,杂糅其他外来思想,或者相互融会贯通,进一步发展;或者借先秦流派的名与理论,阐述自己观点。 先秦诸子围绕人与、人与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重大问题,通过激烈的论争,首先提出了人道原则、自然原则、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这些重大价值原则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先秦诸子在价值问题上的论争,对中国文化有奠基之功。 而先秦诸子之所以能率先提出这些重大的价值原则,与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先秦诸子能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展开激烈的论战,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从社会性质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学术上提倡百家争鸣,迎来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其次,这个时期由于铁器的广泛应用,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促使社会分工加剧,出现了一个知识阶层——士阶层。士阶层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学在官府”局面,大兴私人讲学之风,著书立说,创立学派,从而促使学派林立,学说各异。再次,在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已经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积累,从仰韶文化,经过夏、商、周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变时期。最后,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四分五裂,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思想可以自由地进行论争。就像庄子所说:“道术将为天下裂”。原来统一的“道术” 分裂了,于是诸子百家纷纷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并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深深扎根于悠久的长河之中,在社会历史长河之中,有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奠基阶段,这就是先秦时期。先秦诸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来展开论争,并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人道原则和自然原则,在群己关系上提出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从此开启了一扇古代中国价值问题探讨的大门。 先秦诸子在价值问题上的论争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人道原则和自然原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主要通过天人关系来探讨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天既被赋予自然的因素,又被赋予道德因素。儒家倡导“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侧重于天的道德因素,所以,儒家教化人要做“圣人”;而道家更多强调天的自然因素,所以,道家提倡人要做“真人”。 二、个性原则和群体原则。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先秦儒墨重视群体利益倡导人要过社会性的生活。与儒墨相对立的是道家杨朱的“为我”、“贵己”说,道家杨朱把个人的生命与社会的利益对立起来,主张“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这显然是避世之士的主张。 应当承认,先秦诸子各家在这些问题上的探讨,一开始并非十分合理,各派各家各有所偏,儒墨强调人道原则,老庄侧重自然原则。先秦诸子各家在激烈的论战中既相互攻击,构建自己的学术观点,同时又相互融合、吸收其他学派的合理观点,最终形成了比较合理的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

第3讲先秦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如:孙武,齐人,后为吴将军;荀子,赵国人,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商鞅,卫人,西入秦,行变法令,相秦十年;李斯,楚人,为秦廷尉,丞相。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才流动( ) A.导致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B.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 C.促使井田制向小农经济演进 D.推动了新、旧社会的转型 答案 D 解析诸侯为了争霸而延揽人才,推动人才流动,诸侯争霸是人才流动的原因,故A项错误;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且各国任用他国人才做官,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项正确。 2.(2019·华中师大附中月考)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 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 B.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 C.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 D.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答案 D 解析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是指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出现于西周而不是孔子所为,故A项错误;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也是指分封制与礼乐制度下等级秩序森严,是孔子从周的表现而不是儒家思想核心,故B项错误;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故C项错误;孔子儒家思想既关注了人文道德,也关注了血缘亲情,故D项正确。 3.(2019·中原名校联考)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 ) A.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 B.孟子的思想在齐国受排斥 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 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受重视 答案 D 解析材料未反映战国时期齐国政治氛围的宽松,故A项错误;材料“彼此政见不合”是孟子离开齐国的原因,与其思想受排斥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反映出儒家思想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C项错误;由齐宣王“向孟子问政”“重大决策

古代文学史(先秦文学和秦汉文学)

1、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 ?应用性与现实性(诗乐舞结合) ?原创性与经典型 ?地域性(<<庄子>>是南方文化的代表) 2、上古神话的主题:自然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 3、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步是个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园钱6世纪。 ●诗经的采集:采诗说,汉代人认为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 情; ●献诗说,贵族、士大夫,针对朝廷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批评; ●删诗说 4、风: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共160篇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容诗乐舞合一,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5、今文三家诗: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盛行于世,今本《诗经》就死“毛诗”。 6、诗经的思想主题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诗、燕飨诗、征役诗、怀人诗闺怨诗、婚恋诗、弃妇诗、怨刺诗 7、诗经的艺术成就 原创性和经典性 艺术创造有 ?、赋比兴的成功应用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铺陈直叙。赋法可叙事、写景、抒情、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郑风。溱洧》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和拟人。。比喻形式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正喻、反喻、借喻、博喻。如《卫风。硕人》《大雅。常武》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所谓兴,是指借助某种个别的、具体的物象或事项,通过类比联想,以借助起兴或托物起情来阐明特定情感意志的艺术表现手法。 ?、重章叠句 7、兴的三种情况:①、起协韵起头的作用,与下文在内容上无关。如《小雅。鸳鸯》《秦 风。黄鸟》②、起渲染环境、烘托环境的作用《郑风。风雨》③、具有比喻和象征的含义,并与全诗意境融为一体《周南。桃夭》桃花具有原创性;《秦风。蒹葭》以景衬情和叙事言情,凄婉朦脓的意境 8、诗经语言特点 ①、准确生动精炼,丰富多彩,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运用的相当精确 ②、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音乐美 ③、或刻画形态,或模拟声音,或形容色彩,或表示内心活动,都能以少总多,情 貌无疑 9、诗经的艺术贡献 ⒈开创了古代抒情诗的优良传统; ⒉“风雅精神,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意识、道德意识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选择题 1.(2018·福建福州一中模拟)甲骨文的“法”字,由去、水、鹿三部分构成,“法”字最早来源于母鹿产仔季节动物迁徙的启发,由此可以推断“法”字最早的本质内涵是( ) A.参天察地天命所归的正义思想 B.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 C.关注人类生命共同体的生存之道 D.古先民长期野外活动的生命感悟 解析到一定季节母鹿产仔要进行迁徙,这是“法自然”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法”意指标准、规范,人们必须按照“法”来行事,即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办事准则,故B 项正确。 答案 B 2.(2018·吉林省吉林调研三)下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 ) B.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 C.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 D.金文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 解析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不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金文记载的内容,不能体现出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B项错误;金文与甲骨文是商周记载史实的文字,不是史书,故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金文是商朝记载史料的文字,记载了商朝的史实,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9·山西太原模拟)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

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解析据题干可知,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士的分化与活跃,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兴起,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改造世界,从而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故选C项。 答案 C 4.(2018·四川绵阳诊断一)《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 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解析针对春秋战国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为维护等级秩序,孔子作《春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观念,故选A项。孔子作《春秋》体现作史为服务现实,B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现实政治的变化促使孔子作史,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孔子的道德理想和政治诉求,D项错误。答案 A 5.(2018·博雅闻道联测一)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王”即周天子。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 ) A.诸侯国都采用周天子的统一纪年 B.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 C.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 D.分封制度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 解析据题干“王(周天子)正月”可知,孔子依然强调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故选B 项。孔子的《春秋》描写的是鲁国的历史,因而材料仅体现鲁国的纪年,A项错误;孔子时期,此时还不存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C项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度逐渐瓦解,D项错误。 答案 B 6.(2018·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期中)面对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 ) 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实行仁政 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 解析孟子主张“性本善”,与材料中“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相符,故选C项。 答案 C 7.(2018·山东日照校际联测)春秋晚期,孔子(前551~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