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浙大构造地质学

2006浙大构造地质学
2006浙大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2017年地球科学学院推免生名单

浙江大学2017年地球科学学院推免生名单邢书强380地球科学学院070600大气科学 成亚380地球科学学院070704海洋地质 林晓青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刘婷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孔丽姝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02地球化学 孙浩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02地球化学 王安月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02地球化学 刘乐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04构造地质学 李含雪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04构造地质学 王晓薇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4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 王依茹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4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 顾可欣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4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 宁蒙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4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 张佳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4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 施源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5资源勘查与地球物理 江金生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5资源勘查与地球物理 李延龙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6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金璐琦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6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傅颖颖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6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郑涵菲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6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第60页,共65 页 姓名拟录取学院代码拟录取学院拟录取专业代码拟录取专业名称备注 仇一帆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6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罗盖380地球科学学院0709Z6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曹晓裴380地球科学学院085217地质工程 钟翼380地球科学学院085217地质工程 钱伯至380地球科学学院085217地质工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整理材料

理解: 1、双种群的竞争。 2、生态学实验的特点。 1)生态学是一门与空间、时间相关的科学,因此,其实验必然涉及空间位置与时间的测定,与地理学密切相关; 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那么,其实验必然涉及生物学与环境学; 3)生态学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决定了解到其实验必然是多元化的,并与其他学科具有交叉渗透性; 4)生态学的不同尺度,决定了其不同实验方法的巨大差异性,如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微观生态学研究方法。 3、Logistic模型的意义。? 逻辑斯谛模型的两个参数r和K,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K是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密度。但应注意K同其他生态学特征一样,也是随环境(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的。 4、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重要意义。 1)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它也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5、某一具体群落中某一物种的生态位大小的取决因素。 1)物种对环境因子的生理学适应也就物种基础生态位的大小 2)与其它物种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物种间的竞争状况 3)群落中环境因子(梯度)的分布状况 这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通过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分布的吻合程度而得以反映。 6、绝对密度测定与相对密度测定。 (1)绝对密度测定 总数量调查方法:计数某地段中某种生物个体的全部存活者数量/总面积 取样调查法:计数种群的一部分,用以估计种群整体。抽样,取平均,推广。 (2)相对密度测定这类方法是很多的。可分两类,一是直接数量指标,如捕捉法;另一类是间接数量指标,如通过兽类的粪堆计数估计兽类的数量,以鸟类的鸣叫声估计鸟类数量的多少等。还有很多指标可以估计动物的相对数量。 7、生态位的测定类型。 1)未考虑资源利用率的测度 2)考虑资源利用率的测度 3)多维生态位宽度的测定 8、数据转换的目的 一是为了改变数据的结构,使其能更好地反映生态关系,或者更好地适合某些特殊分析方法。比如非线性关系的数据通过平方根转换可以变成线性结构,这样对线性方法比如PCA就更为合适 二是为了缩小属性间的差异性,由于属性的量纲不同,往往不同属性间的数据差异很大,比如不同的环境因子测量值,对数转换可使得数据值趋向一致。 三是从统计学上考虑。如果抽取的样品偏离正态分布太远,可以进行适当转换。 9、种群动态的基本研究方法。 10、种群离散增长模型的4个假定。 Nt+1=λNt或Nt=N0λt 1)环境条件允许种群有一个最大值K 2)种群增长率降低的影响是最简单的,即其影响随着密度上升而逐渐地、按比例地增加。 3) 种群中密度的增加对其增长率的降低作用是立即发生的,无时滞 4)种群无年龄结构及无迁出和迁入现象。

中级计量经济学第四章习题以及解答思路

第4章 习题一 表1给出了1965~1970年美国制造业利润和销售额的季度数据。假定利润不仅与销售额有关,而且和季度因素有关。要求对下列二种情况分别估计利润模型:(1)如果认为季度影响使利润平均值发生变异,应如何引入虚拟变量 (2)如果认为季度影响使利润对销售额的变化率发生变异,如何引入虚拟变量 表1 Quarterly 65-70 Quick- Equation Estimation Y c x @seas(1) @seas(2) @seas(3)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6/14 Time: 18:38 Sample: 1965Q1 1970Q4 Included observations: 24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X @SEAS(1) @SEAS(2) @SEAS(3)

R-squared????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Prob(F-statistic) T和P在5%情况下都不通过,第二季度相对还好一点 假设第二季度显着,结果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Y c x @seas(2) @seas(3) @seas(4)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6/14 Time: 18:47 Sample: 1965Q1 1970Q4 Included observations: 24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X @SEAS(2) @SEAS(3) @SEAS(4) R-squared????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Prob(F-statistic) 第二季度依旧显着影响 四种都试一下(去掉一个季节),选一个最显着的 124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6/14 Time: 18:51 Sample: 1965Q1 1970Q4 Included observations: 24

生态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态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 结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综合,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物环境:A大环境: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a大气候:离地面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B小环境: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领接环境/b小气候:生物所处的局域地区的气候 大环境直接影响小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反作用环境。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CO2 、H2O 、食、天敌……)分类:A性质:1气候因子 2土壤因子 3地形因子 4生物因子 5人为因子B有无生命特征:1生物因子 2非生物因子C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动作用:1密度制约因子(食物,天地) 2非密度制约因子(气候,降水)D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及作用特点:1稳定因子(引力,光强)2变动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四季,潮汐)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阶段性作用 4不可代替性和补偿性作用 5直接或间接作用 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态环境)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地域某种生物余姚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之歌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的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光质的生态作用:尽管生物生活在日光全光谱下,但不同的光质对生物的作用是不同的,生物对光质也产生了选择性适应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 波长的辐能,这个带对应于辐射能流的最大节 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 植物物种间对光照强度表现出的适应性差异,是已进化的两类值物间的差异:1阳地植物 2阴地植物 动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1昼行动物 2夜行动物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常常是由光照强度决定的,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水平时,动物才开始活动,因此不同季节随着日出日落的时间差异,动物活动时间也有变化 生物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1 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2 短日照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3 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才能开花的植物 4 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A繁殖的光周期1 长日照动物 2 短日照动物 B昆虫滞育的光周期现象 C换卖鱼换羽毛的光周期现象 D动物迁徙的光周期现象

地质学类 考研书目总结

地质学类考研书目总结 转载自:https://www.360docs.net/doc/ca9444043.html,/viewthread.php?tid=215933 地质学类考研书目总结 CuiHuan总结 地质学基础 南京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编地质出版社 中山大学 《普通地质学》第2版,夏邦栋编,地质出版社,1995 《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浙江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1-9、14-17章,杨树锋浙江大学出版社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地质出版社 《普通地质学》李叔达等地质出版社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1995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出版社汪新文 兰州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编地质出版社1987 《地球科学概论》,兰玉琦、杨树锋、竺国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等地质出版社1995 《现代地质学讲座》赵懿英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中国海洋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编著,地质出版社,1998 东北大学 《普通地质学》夏邦栋地质出版社1998年 吉林大学 《地质学基础》李亚美、陈国勋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4(第1版),1994(第2版)《普通地质学》夏邦栋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4 《地质学原理》张宝政、陈琦主编. 地质出版社,1983。 矿物学 北京大学 《结晶学导论》罗谷风地质出版社1985年1月 《矿物学导论》陈武地质出版社1985年1月

北京大学教学教材 《晶体学基础》,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矿物学基础》,秦善、王长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北京大学教学参考书 《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罗谷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3 Introduction to Mineral Sciences (22nd版), Andrew Putnis, 2001 Manual of Mineral Science, Cornelis Klein, 2002 南京大学 《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罗谷风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山大学 《结晶矿物学》上下册,潘兆橹编,地质出版社,1995 中南大学 《晶体光学》李德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地质科学院 晶体光学《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内部教材林培英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潘兆橹 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潘兆橹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结晶学与矿物学》地质出版社潘兆橹 相关的:东北大学矿物材料化学 《现代材料化学》刘光华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岩石学 北京大学 《岩石学》乐昌硕地质出版社1984年1月 南京大学 《火成岩石学》孙鼐、彭亚鸣等编地质出版社 《沉积岩石学》冯增昭编石油工业出版社 中山大学 《岩石学简明教程》,翟淳编,地质出版社,1995 中南大学 《岩浆岩石学》邱家骧主编地质出版社 《沉积岩石学》曾永孚主编地质出版社 《变质岩石学》贺同新主编地质出版社 《岩石学简明教程》卫管一等编,地质出版社,2005 中国石油大学 《沉积岩石学》(第三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赵澄林 浙江大学复试 《简明岩石教程》卫管一、张长俊,地质出版社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变质岩石学》王仁民等地质出版社

416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考研重要简答整理)

生态学重要简答整理 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 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范围: 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 法瑞学派: 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 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英美学派: 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苏联学派: 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生态因子:

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 限制因子: 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 A.Leibig最小因子定律: 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 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应作几点补充: 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7.生物内稳态保持机制,有何生态意义? 生物内稳态: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必背整理

0 绪论 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1 生物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幅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密度制约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只有在耐受范围内,生物才能存活。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 狭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基本内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2010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0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浙大2010年硕士研究生(含专业学位)复试分数线的要求 一、基本要求: 学科门类(专业代码前2位)政治外语业务1 业务2 总分哲学[01] 60 50 90 90 320 经济学[02] 60 58 95 95 340 法学[03](不含法律硕士 60 50 80 80 330 [410100,410200]) 教育学[04](不含体育学 60 52 200 0 340 [0403]) 文学[05]、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60 56 90 90 345 [57] (不含艺术学[0504]) 历史学[06] 60 50 130 0 280 理学[07] 60 48 70 70 300 工学[08]、工程硕士[43](不 含工业设计工程[430138]、软 60 50 75 75 315 件工程[430113]) 农学[09]、农业推广硕士 [47]、兽医硕士[48]、风景园 60 45 75 75 290 林硕士[56] 医学[10]、临床医学硕士 60 48 170 0 300 [4502]、口腔医学硕士[5002] 管理学[12](不含公共管理60 55 95 95 360

[1204]、图书馆、情报与档案 管理[1205]) 公共管理[1204]、图书馆、情 60 55 90 90 340 报与档案管理[1205]) 体育学[0403] 60 45 160 0 280 艺术学[0504]、工业设计工程 [430138]、艺术硕士 60 45 90 90 330 [550100]、 法律硕士(非法学)[410100]、 60 50 80 80 310 法律硕士(法学)[410200] 工商管理硕士[460100]、公共 0 55 110 0 185 管理硕士[490100] (生源富余的院系或学科专业可在此基本要求之上,再行划定复试分数线。) 二、统考考生中(不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联考、单独考试)以下情况视同上线: 若单科低1分,总分相应高20分及以上;单科低2分,总分高25分及以上;以此类推,单科每低1分,总分相应再提高5分。但单科不得低于5分(含5分),且仅限1门单科。 三、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考生若为研究生毕业后工作5年以上或本科毕业后工作8年以上,外语成绩不低于50分,综合考试成绩不低于110分,总分不低于180分,可给予复试机会。 四、单独考试考生(含强军计划)外语成绩不低于45分,其它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总分不低于260分可参加复试。 六、列入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考生各门单科成绩不低于35分,总分不低于252分,可参加复试。 七、关于软件工程: 1、第一志愿报考软件工程硕士的考生,外语不低于45分,政治不低于60分,业务课不低于

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料(基础部分)一

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料(基础部分)一 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料(基础部分)一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料(基础部分)一基础部分 一、高等数学 1、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册、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谢树芝编: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陈家鼎、刘婉如、汪仁宦编:概率统计讲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普通物理 1、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三、普通化学 1、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3、刘国璞编:大学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4、余纯海、齐晶瑶编:工程化学。东北林大出版社,1996

四、理论力学 1、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一版),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2、谭广泉、罗龙开、谢广达、范第峰编:理论力学(第二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3、华东水利学院编:理论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五、材料力学 1、孙训方、胡增强编著,金心全修订:材料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六、流体力学 1、西南交通大学水利学教研室:水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郝中堂、周均长主编:应用流体力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七、材料力学 1、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合编:建筑材料(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符芳主编:建筑材料。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八、电工学 1、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罗守信主编:电工学(i、ii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恢复生态学复习重点归纳

《恢复生态学》复习纲要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和内涵 定义: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机理、恢复机制和管理过程的科学。 恢复生态学是一门关于生态恢复的学科。恢复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但它又是环境学、地理学、林学、农学、草地学、湿地学、海洋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2、生态恢复的机理 通过排除干扰、加速生物组分变化和启动演替过程使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到某种理想的状态。 3、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 自然因素:全球气候变化(如暖干化)、自然灾害(火灾、水灾等)、外来种入侵(包括人为引种后泛滥成灾的入侵)。 人为因素: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采挖、长期不合理的灌溉、矿山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污染等。据Daily(1995)对人为因素造成的退化生态系统排序:过度开发占34%,毁林占30%,农业活动占28%,过度收获薪材占7%,生物工业占1%。 人为干扰:过度开发、毁林、农业活动、过度收获薪材、生物工业、化学污染、深林砍伐、露天采矿、旅游、探险等。 自然因素:物理因素,水灾、火灾、冰雹风暴、洪水、地震、泥石流干旱胁迫、海岸和河岸冲击等;生物因素,生物入侵、病虫害侵袭、伤害和放牧。 4、什么是生态因子,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是什么 定义: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特点:综合性、主导性、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阶段性、限制性、间接性和直接性。 5、种群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种群和年龄结构和性比 种群的三个基本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和遗传特征 6、景观生态恢复目标、原则和步骤

《中级计量经济学》非选择题 参考答案.

第3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4.3 简答题、分析与计算题 1.给定二元回归模型:t t t t u x b x b b y +++=22110 (t=1,2,…n) (1) 叙述模型的古典假定;(2)写出总体回归方程、样本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模型;(3)写出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4)写出回归系数及随机误差项方差的最小二乘估计量,并叙述参数估计量的性质;(5)试述总离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之间的关系及其自由度之间的关系。 2.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的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 3.决定系数2 R 与总体线性关系显著性F 检验之间的关系;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F 检验与t 检验有何不同?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二者是否有等价的作用? 4.为什么说对模型施加约束条件后,其回归的残差平方和一定不比未施加约束的残差平方和小?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受约束回归与无约束回归的结果相同? 5.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1) t t t u x b b y ++=310(2) t t t u x b b y ++=log 10(3)t t t u x b b y ++=log log 10 (4) t t t u x b b b y +?+=)(210(5) t t t u x b b y +=)/(10(6) t b t t u x b y +?+=)1(110(7)t t t t u x b x b b y +++=10/22110 6.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有几种情况? 7.指出下列模型中所要求的待估参数的经济意义: (1)食品类需求函数:u P P I Y ++++=231210ln ln ln ln αααα中的321,,ααα(其中Y

南林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

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 第1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景观生态学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才受到 重视。现代景观生态学→1.欧洲景观生态学(偏实践) →2.北美景观生态学 ●19世纪初,现代植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先驱洪堡把景观作为科学的地理术语提出,并 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的景观含义。 ●19世纪中期Haeckel把研究生物和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之为生态学。 ●自20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地理学家特罗尔(1939)提出景观生态一词以来,景观的 概念被引入生态学并形成景观生态学。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理习性和生活习性及其与生存环境所有关系的总和。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E.Haeckel 1866年《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次提出) ●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进化论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和“最适者生存”两项基本原 则上。 景观: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相互那个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1986,Forman & Godron)狭义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而空间单元。 (景观具有异质性尺度性)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动态变化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1)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 斑块:是景观的空间比例尺度上所能见到的最小的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廊道: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连接度,节点及中断等是反映廊道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种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都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不仅是经管结构、功能和动态描述更为具体形象,而且有利于考虑经管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比较他们在时间上的变化。 (区分这三种与观察尺度相联系,往往具有相对性。某一尺度上的斑块可能成为较小尺度的基质,也可能是叫大尺度的廊道的一部分。

中级计量经济学

中级计量经济学 一、课程编码: 课内学时:48学分:3 二、适用专业:应用经济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三、先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 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2.进一步掌握经济计量经济学的中级理论与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和拓展 新发展; 3.能够建立并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4.形成在经济学领域熟练应用高等计量经济学工具进行方法研究、数学建模和科学研 究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高级计量课程打下基础。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材料自学与课堂讨论,穿插案例分析,软件建模学习,撰写计量经济学应用论文。 六、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中级计量经济学概述与经典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回顾4学时 1.1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述 1.2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1.3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骤 1.4经典线性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回顾 2.多元回归模型4学时 2.1多元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预测 2.2多元回归模型的计算过程与案例分析 2.3异方差性专题 2.4自相关性专题 2.5多重共线性专题 2.6非线性回归模型专题 3.EVIEWS软件专题4 学时 3.1计量经济学应用软件概述 3.2EVIEWS操作解析 3.3EVIEWS编程与模型技巧 3.4基于案例的EVIEWS应用概述 4.单方程回归真模型的几个专题3学时 4.1模型中的特殊解释变量概述 4.2随机解释变量 4.3滞后变量

浙大生态学完整整理

生态学 ** 绪论** 1. 为什么学习生态学Why :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主导着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命运,全球温室。。。。 2 .生态学研究的整体性: 系统观(System Approach )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整体观(Integrated Approach ):高级层次的特性不是其低级层次特性的简单叠加; 层次观:Level or scale dependant 每一生命层次都有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特征,避免混淆;进化观: 依据进化的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目前观察到的生态现象; 3.4 .生态学研究方法 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归纳 野外调查 野外定点定位试验(生态学研究网络) 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3S技术 计算机模拟技术(仿真)(Simulation ) 生态模型(数学的方法) Ecological Modelling (SCI)(Elsevier)分子遗传学方法和技术等 复习和作业 1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2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 3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学派;

4现代生态学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 5 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 ** 第二章、生命系统及其环境** 要点: 生态因子 限制因子 生态幅 生态位 生态场 1、生命系统的概念 系统的定义: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系统的三个基本条件:⑴两个以上的组分;⑵相互作用;⑶一定的功能 系统分为三类: ⑴开放系统; ⑵封闭系统; ⑶孤立系统 生命系统 (Life System ):各个层次的生物系统都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中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生态学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生命系统。

浙江大学硕士报考录取人数统计表模板

浙江大学硕士报考录取人数统计表

浙江大学硕士报考录取人数统计表( 按专业代码排序) 下列统计中不含免试、单独考试、强军计划以及少民骨干计划考生; 录取人数中包括了由本校其它相近专业调剂到该专业录取的考生。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会有较大变动, 届时请查询硕士招生目录。 学院代码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040 人文学院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5 2 384 340 362.0 040 人文学院010102 中国哲学22 4 423 393 413.0 040 人文学院010103 外国哲学25 2 412 384 398.0 040 人文学院010104 逻辑学7 2 380 367 373.5 040 人文学院010105 伦理学 6 1 373 373 373.0 230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010106 美学17 5 377 357 368.4 040 人文学院010107 宗教学 1 1 382 382 382.0 040 人文学院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13 4 389 357 378.7 040 人文学院010120 休闲学16 2 380 368 374.0 010 经济学院0 1 政治经济学44 5 411 389 397.2 010 经济学院0 2 经济思想史 4 1 395 395 395.0 010 经济学院0 3 经济史 1 0 010 经济学院0 4 西方经济学39 6 414 382 401.8 010 经济学院0 5 世界经济9 1 399 399 399.0

010 经济学院0 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7 0 010 经济学院020201 国民经济学8 0 010 经济学院020202 区域经济学14 1 383 383 383.0 010 经济学院020203 财政学20 1 377 377 377.0 010 经济学院020204 金融学188 10 424 395 403.6 010 经济学院020205 产业经济学118 6 409 376 392.3 010 经济学院020206 国际贸易学108 6 392 372 383.8 010 经济学院020207 劳动经济学11 1 403 403 403.0 010 经济学院020207 劳动经济学11 5 395 368 381.6 220 公共管理学院020207 劳动经济学11 1 403 403 403.0 220 公共管理学院020207 劳动经济学11 5 395 368 381.6 010 经济学院020208 统计学 6 1 384 384 384.0 010 经济学院020209 数量经济学 5 0 010 经济学院025100 金融硕士127 20 413 367 386.7 010 经济学院025400 国际商务硕士31 16 426 363 396.7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1 法学理论16 3 355 342 350.3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2 法律史 2 1 364 364 364.0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31 3 373 347 360.0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4 刑法学21 1 341 341 341.0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5 民商法学53 3 375 345 356.0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6 诉讼法学15 2 370 346 358.0 020 光华法学院030107 经济法学38 5 395 351 363.6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计一类问题

浙江大学。难度大点。浙大机械是中国最好的几个机械专业之一,而且浙大有个液压研究所,机械专业就有点偏向液压方向,蛮符合你的。英语现在差点没什么,努力下,英语考研还是好过的,主要是词汇量、阅读、写作而已。 就是不知道你要考什么档次的学校了。 建议要求高点,考机械名校。清华、上海交大难度相当大,慎重。我有几个同学就在准备考上海交大,很要用功的。不过人家毕业后500强争着要呢。 华中科大、哈工大性价比很高,而且机械专业很强。 大连理工、北航、东南大学机械都很强的。 其实你大学学什么专业跟考研又没关系。你想考机械研,液压就稍微放掉点,不是很重要。还是要多看看什么机械原理与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控制工程等等。 具体考研专业课科目,你可以去想考的大学网站上查,或者打研招办电话咨询。 在这里,有几点我想跟你说下,你考研时别考虑专业方向,那跟你以后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关。各所著名大学有各自的研究偏向。像清华、上交大、哈工大、大连理工等等就是有点偏向电子、IT了,当然里面也有机器人研究、航空航天、车辆工程等。如果想研究生出来找个好工作,首先考虑学机械制造或机械电子。机械设计是要经验的,越老越吃香。 考研自然要定高点目标,努力吧,清华等着你! 有个同事就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今年刚毕业的,正跟学习电脑制图、加工工艺,而是数控加工专业的,专业不如他,但比他早工作了三年。按理说专业不如他、学历不如他(他本科,技校生),可发现教的很多基本知识他都没听说过,更别说在学校学习了。个人看法:说的两种专业都是机械类,但有所区别,机械设计制造如果学的相当好,毕业后可找设计类工作(但很难找,因为设计类的工作公司很少找刚毕业的学生,机械设计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工作经验,这也是刚毕业的学生缺乏的),还可以找机械加工的工作,这种比较好找。汽车服务工程知道的有汽车的维修、事故勘察、汽车服务、还可以去4s店等,这个专业不太熟悉,也不便多谈。何种专业并不能决定将来工作的性质,个人认为最好找个感兴趣的,这样也有学习的动力。是学数控加工的,照样成了一名机械设计、工艺员。最后提点小建议,如果将来选择前者,一定要好好学电脑自动编程,社会上比较普及的是ug,模具加工就需要电脑编程,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吧。 趁还没开学,做一些调查吧!然后来确定的选择。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愿学业有成! 首先,要弄清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本科的专业称谓,研究生阶段对应的一级学科是机械工程系,一般包括三个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机械电子) 其次,通常考研报名时需要选择填报你的想报考的专业(即三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比如: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 此外,考试科目一般是:英语、政治、数学(一)和专业课(机械设计或机械原理),要强调的是:专业课的考题为你所报学校自己出题,根据所报考的学校不同,相应的要求考的专业课的难度和科目也有所不同,例如:哈工大是按一级学科出题,二级学科录取,专业课考试科目为《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出题较难,考分一般不高,约100分左右。 另外,考研时间每年都有安排,一般大致在过年前1-2月份 答案补充 数学、英语、政治是基础科目,国家统一出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出路 热度 7已有 5599 次阅读2010-2-23 14:57|个人分类:前期|

恢复生态学简答归纳

恢复生态学简答归纳

简答 第一章 1、生态恢复的特点(4) 措施、尺度、管理、考虑当地 2、国际生态学会列出的9个标准 3、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内容(2+) 基础理论、应用技术 详细:sys结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性、生产力、恢复力、可持续性;演替规律;干扰;退化的景观诊断及评价指标体系;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及持续管理; 退化sys的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与体系;sys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调控技术;物种、sys与景观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技术;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环境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及技术;典型退化sys恢复的优化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 第二章 1、土地退化的类型(6) 侵蚀化、沙化、石质化、土壤贫瘠化(肥力)、污染化、工矿采掘 2、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5) 裸地、森林采伐迹地、弃耕地、采矿废弃地、受损水域3、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7) ○1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原有优势种消失,物种结构发生变

化,物种多样性降低 ○2层次结构简单变化: ○3食物网结构变化 ○4能量流动出现障碍:系统总固定量、能量流动过程、能流损失量 ○5物质循环发生不良变化:生物循环减弱、地球化学循环加强、物质循环由闭合向开放转化 ○6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光能利用率、转化率 ○7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衰退: 固定、保护、改良土壤及其养分能力弱化; 调节气候能力减弱;水分维持能力减弱;防风固沙能力减弱;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能力弱化; 美化环境等文化环境价值降低或丧失,导致系统生境的退化 4、生态系统的退化原因:干扰 5、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5) 突变过程、跃变过程、渐变过程、间断不连续过程、复合退化过程 6、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诊断 1)退化程度的表达方式: 根据干扰的强度:轻度、中度、重度、极度; 根据恢复的难以程度:可自然恢复、人工促进恢复、重建恢复

生态学整理解析

绪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所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组织水平划分:有机体(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圈 种群: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群落: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所有种群的集合体。 生态系统:同一地域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集合体。 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 岩石圈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下层 研究方法:1、野外2、实验3、理论 有机体与环境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有机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有机体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存条件:对生物生存不能缺少的环境要素。 生态环境:一定区域所有生态因子的总和。 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的分类 性质:土壤因子:如土壤结构、土壤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等 地形因子:如陆地、海洋、海拔高度、山脉的走向与坡度等 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人为因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 有无生命特征:非生物因子:温度、光照、水分…… 生物因子:同种生物的其他有机体和异种生物的有机体生态因子对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密度制约因子:食物、天敌…… 非密度制约因子:温度、降水…… 密度制约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随生物的密度而变化的因子。 类型有正负两类,在密度增加的状态下,正者作用导致生物的密度进一步增长;负者导致密度的反馈性降低,有调节种群密度的作用。一般生物因子常为密度制约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与生物密度变化无关的因子。 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 稳定因子:地磁、太阳辐射常数…… 变动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一年四季变化和潮汐涨落 非周期性变动因子:如风、降雨、捕食等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综合作用:生态因子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主导因子作用:生态因子非等价 阶段性作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生态因子间不可替代,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因子:直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子 间接因子: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发生影响生态因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形态的适应仙人掌的针状叶 生理的适应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植物常通过以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行为的适应在行为方面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休眠和迁移两个方面,前者有利于增加抗寒能力,后者可躲过低温环境。 协同进化 一个物种在进化上的变化同时改变了与该物种相关的其它物种所承受的选择压力,导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