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定系数法》教案

《待定系数法》教案
《待定系数法》教案

《待定系数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待定系数法的含义.

(2)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解析式.

(3)让学生利用已知条件设立恰当的函数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数解析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在经历方程与识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难点:不同条件下,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展示

问题:某公司北侧,有一个抛物线的立交桥拱,这个桥拱的最大高度为16m,跨度40m.把它的图形放在坐标系里,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运用所学知识,能否解决现有实际问题?

二、交流展示

1、二次函数解析式有几种形式?

2、怎样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及二次函数?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怎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方程?

老师:什么是待定系数法?

学生:在求一个函数时,如果知道这个函数的一般式,课先把所求函数写成一般形式,其中系数待定,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求出待定系数.这种通过求解待定系数来确定变量之间关系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老师: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的几个步骤?

学生:第一步: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第二步:根基恒等条件,列出含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第三步:解方程或方程组,从而问题得到解决.

老师:利用刚刚的方法解决问题,首先确定方程解析式.

学生:设抛物线方程为12(x x )(x x )y a =--

老师:再根据题设条件列出方程

学生:由题意可知:抛物线交x 轴于点(0,0),(40,0),且经过点(20,16)

16(200)(2040)

125

1(x 40)25

a a y x ∴=?--=-=--则: 例题: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3和5,求二次项系数为2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该二元一次方程为2

20x bx c ++= 该方程的两根为-3和5,

18305050

b c b c -+=?∴?++=? 解得430b c =-?∴?=?

∴所求的一元二次方程为224300x x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3课时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2.了解两个条件确定一个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待定系数法的应用过程,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体验一次函数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情感态度】 能把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相互转化,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已知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写出每条直线的表达式. 【教学说明】从图象知,图1中直线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其解析式为y=kx形式,关键是如何求出k的值;由图可知图象过点(1,2),所以该点坐标必适合解析式,将坐标代入y=kx即可求出k的值. 图2中直线表示的是一次函数,其解析式为y=kx+b形式,代入直线上两点坐标(2,0)与(0,3),通过解方程组即可求出k、b,确定解析式. 学生讨论后,由教师小结. 确定正比例函数解析式需要1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需要2个条件,先设

出相应的解析式,然后将条件代入得到方程或方程组,求解后确定解析式. 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例1 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4,3),求它的解析式. 【分析】求解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我们可以首先设它的解析式为y=kx,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出k的值即可.根据这个正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4,3),意味着当x=-4时,y=3,从而得到k的值. 解:由题意可知3=-4k,k=-3 4 所以,这个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3 4 x. 例2 问点A(-1,3),B(1,-1),C(3,-5)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得 3 1k b k b =-+? ? -=+?解得 2 1 k b =- ? ? = ? , ∴直线AB:y=-2x+1;当x=3时,y=-2×3+1=-5,∴点C(3,-5)在直线AB上,因此,、B、C三点共线. 【教学说明】本题的实质是先求出过其中的两点确定的一条直线,再把第三点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如果该点坐标符合解析式,则表明该点在这条直线上,否则三点就不共线. 例3 一次函数y=kx+4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A,O为坐标原点,且△AOB的面积为4,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由于k的符号不确定,我们无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大致图象,但由于题目的信息非常明确,而且条件也非常简单,由此希望同学们能够练成“纸上无图象,而心中有图象”的境界,我们分别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A、B两的坐标,再把坐标转化为线段OA、OB的长度,根据△AOB的面积进而求出k的值. 解法一:令x=0,y=4,∴B(0,4),OB=4. 令y=0,x=-4 k ,∴A(- 4 k ,0) ∴OA=|4 k |(一定要注意绝对值符号) ∵S△AOB=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OA·OB=4.即|4 k |·4=4,∴k=±2.

二次根式加减法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16.3二次根式加减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和运算。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把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这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及混合运算。本节课在以前及后续学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因为本节既是第五章相关内容的发展,又是后面将学习的解直角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等章节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所带八年级一二班学生基础较差,两极分化较严重有部分学生对第五章平方根、立方根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整式加减运算欠账比较多,因此学习本章时有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法则,会用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入数学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减法运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首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2.难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去括号问题。 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白板。 七、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新课 【活动一】:计算下列各式 教师点评:上面题目的结果,实际上是我们以前所学的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合

并就是字母不变,把系数相加减。 【活动二】: 现有一块长7.5dm 、宽5dm 的木板,能否采用如教科书图16.3-1所示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面积分别是8dm 2和18dm 2的正方形木板? 分析:由于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8和18,显然木板够宽,下面考虑木板是否够长。由于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和为188+,这实际上是求8和18这两个二次根式的和,计算188+之前,我们先来看下面几道题怎么算? 22+32(1)8-38+58(2)2 7+27+397 ?(3)3-23+2(4)3 师生行为:(1)学生分组讨论,探求方案。 (2)教师倾听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探究。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将8和18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能否将分配律运用到计算 中 。 师生行为:分析188+的计算过程 教师讲解点评: 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 生:二次根式加减法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

用待定系数法解二次函数解析式教案

用待定系数法解二次函数 解析式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宝坻区中学课堂教学教案

教学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例题讲解合 作 探 究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 熟悉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 法。 例1、已知一个二次函数 的图象过点三点,求这个 函数的解析式 例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 为,与轴交点为求抛物线 的解析式 例3、已知抛物线与轴交 于并经过点,求抛物线的 解析式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让学 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自学、 讨论。 师板书:根据题意 a-b+c=10 a+b+c=4 4a+2b+c=7 去解这个三元一次方程组 得: a=2,b=-3,c=5; 所求二次函数 5 3- 22+ =x x y 师分析:二次函数y=ax2 +bx+c通过配方可得y =a(x-h)2+k的形式称为 顶点式,(h,k)为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因为这个二 次函数的图象顶点坐标是 -1,-3),因此,可以设 函数关系式为:y= a(x+1)2-3 由于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 (0,-5),代入所设函数 关系式,即可求出a的 值。 师:二次函数y=ax2+bx +c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 所以应设二次函数y=a (x-x1)(x-x2) (a≠0)再把01 M(,) 代入求a的值。 锻炼学生会根据题目中不 同条件设不同的解析式的 能力。 学生动手自主操解出二次函 数解析式 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巩固提升达标检测课堂小结1.已知二次函数当x=-3时, 有最大值-1,且当x=0时,y =-3,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1,-3),与y轴交点为(0,- 5),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函数y=x2+px+q的最小值 是4,且当x=2时,y=5,求 p和q。 3.若抛物线y=-x2+bx+c的 最高点为(-1,-3),求b和 c。 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 c的图象经过A(0,1),B(- 1,0),C(1,0),那么此函数 的关系式是______。如果y随x 的增大而减少,那么自变量x 的变化范围是______。 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 c的图象过A(0,-5),B(5, 0)两点,它的对称轴为直线x= 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小结:让学生讨论、交流、归 纳得到:已知二次函数的最大 值或最小值,就是已知该函数 顶点坐标,应用顶点式求解方 便,用一般式求解计算量较 大。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 并请学生回答:想一想,你的收获是 什么困惑有哪些说出来,与同学们分 享。 1. 让学生体验用不 同的方法解决问 题。 教师适时引导、 点拨,然后由小 组推荐学生板书 问题,其他小组 学生评价。 让学生理清求二 次函数 c bx ax y+ + =2 解析式的研究内 容和方法,让学 生会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 法。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 基础上,尝试解决 问题。 学生梳理本节课学 习内容,方法及获 得结果,感受过程 体验成功。

二次根式加减法教学设计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1、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2、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识别同类二次根式。 3、会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 难点:1、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2、熟练进行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 突破: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的关键在于二次根式化简,在讲解过程中引入几个整式加减法的运算。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为主,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精选二次根式的加减的例题。 学生准备:复习最简二次根式,预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二次根式化简的目的是为了能将一些最终能化为同类二次根式项相合并,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本节课就是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二)、整体感知: 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应分二层含义去理解(1)化简后(2)被开方数还相同.通过正确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来准确地实施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应特别注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时仅将它们的系数相加减,根式一定要保持不变,并可对比整式的加减法则以增加对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理解,增强综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最简二次根式、整式加减法等知识,引入二次根式加减法 1、如何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2可以化简吗? (学生回答)

A、判断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的两条标准: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所有因数或因式的幂的指数都小于2。 B可以化简 3、什么是同类项? (https://www.360docs.net/doc/cb11945759.html,/view/313812.htm) 4、如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https://www.360docs.net/doc/cb11945759.html,/view/b2f6351252d380eb62946d99.html (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计算)(计算17题1、2小题) 5、计算:(1)2x-3x+5x (2) 22 23 a b ba ab +- (教师点评:上面题目的结果,实际上是我们以前所学的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合并就是字母不变,系数相加减.) (教师提出问题)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与整式的加减运算有什么相似之处?这就是今天要探讨的问题——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二、引出同类二次根式并让学生进行判断 1、自学课本第10—11页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A、什么是同类二次根式? B、判断是否同类二次根式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几个二次根式化成_______________后,如果它们的 ________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 判断是否同类二次根式注意问题: (1)被开方数相同。 (2)二次根式不能再化简。 (3)与二次根式的系数无关 (学生练习) 2、试观察下列各组式子,哪些是同类二次根式:https://www.360docs.net/doc/cb11945759.html,/Math/Ques/Detail/5ecac9ed-127c-453b-b76a-a0acb7b 79d5b C、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16.3二次根式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和运算。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把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这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基础较差,两极分化较严重有部分学生对平方根、立方根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对整式加减运算欠账比较多,因此学习本章时有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究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法则,会用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引入数学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加减法运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首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2.难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去括号问题。

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白板。 七、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新课 【活动一】:计算下列各式 教师点评:上面题目的结果,实际上是我们以前所学的同类项合并.同 类项合并就是字母不变,把系数相加减。 【活动二】: 现有一块长7.5dm 、宽5dm 的木板,能否采用如教科书图16.3-1所示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面积分别是8dm 2和18dm 2的正方形木板? 分析:由于大小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8和18,显然木板够宽,下面考虑木板是否够长。由于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和为188+,这实际上是求8和18这两个二次根式的和,计算188+之前,我们先来看下面几道题怎么算? 22+32(1)8-38+58(2)2 7+27+397 ?)3-23+2(4)3 师生行为:(1)学生分组讨论,探求方案。 (2)教师倾听学生的交流,指导学生探究。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将8和18化成最简二次根式;能否将分配律运 用到计算中 。 师生行为:分析188+的计算过程 教师讲解点评:

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教案

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2.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的方法; 3.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选设适当形式的函数解析式并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 教学设计: 一、基础扫描 1.已知一次函数y=kx+3的图像经过两点A(2,-1),则k=__________. 2.已知反比例函数 k y x =的图象经过(1,-2).则k=__.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2,0),B(6,0),C(0,3).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4.抛物线的顶点为(-2,-3),且过点(0,-7),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问题1:结合上述四题,说说何为待定系数法?(板书课题) 问题2:谈谈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二、课内探究 活动一: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确定 1.与直线y=x平行,并且经过点P(1,2)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均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格点上. (1)求线段AB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当02 y ≤≤时,自变量x的 取值范围; (2)将线段A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C,请在图中画出线段 BC.若直线BC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 则y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 活动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1.如图,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2,1),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A. 2 y x =B. 2 y x =-C. 1 2 y x =D. 1 2 y x =-

《计算机网络》 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 授课对象: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课程教学时数:96H 学历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代码: 学制:全日制3年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制订: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熟悉网络的机构、网络协议、常见的网络命令等;掌握常见的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基本的网络知识; 2.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总课时96课时,理论课时40学时,实践课时56学时。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广域网、TCP/IP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Internet等内容。 (2)课程设计思路: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原则进行设计。本课程共设*个专业教学项目,其中必修项目*个,提高项目*个,可根据不同学生在提高项目选取。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项目中,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看到成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提高理论知识、动手技能,拓宽知识面。 二、课程目标 依据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础,在职业技能上达到熟练安装、调试常见网络设备,掌握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同时,将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培养全面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具体目标为: 1.专业能力目标 (1) 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有关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和术语。 (2) 理解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及改善系统性能的主要途径。要求能对简单的故障独立进行排除。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三讲: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二次根式的加减 1、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样的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例1.当a =________时,最简二次根式12-a 与73--a 是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步骤: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例2:计算: (1)483 2315311312--+ (2))5.0420010 1(08.027252+-+ (3)a a a a a a a 1082 363273223-+-

(4) 2 + + - + a b b a b a a b 三、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注:1、在有理数范围内成立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成立; 2、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 例3:计算: (1) 2 2)3 2 2 3( )3 2 2 3(- - + (2) )7 5 3 )( 7 5 3 (- + + -

(3 ) 2 1 2 (π) --++-+ (4) ? ÷ - 4 8 ) 8 3 2 (3 x x x x (5) 101 10010 3 10 3) ( ) (- +.

《二次根式》全章复习与巩固 一、化简 1、无条件的(所有字母取正数) ① 2、有附加条件的 a< ①0)

② 5(03)x x --<< 3、 有隐含条件的(有意义的字母的取值范围) ① 2+ ② - 4、 需要分类讨论的 ① -

二、因式分解(实数范围内) ① 4 a++ ② 2 x x +-- ③ 2 215 x+- 三、解方程(组)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教案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1) 教学内容 二次根式的加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中,渗透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的方法的理解.再总结经验,用它来指导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根式. 2.难点关键:会判定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教法:1、引导发现法: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悟新知,建立分式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类比、参与问题讨论,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对实现教学目标起了重要的作用;2、讲练结合法: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与同类项进行类比,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配以精讲,并进行分层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规范的解题格式。 学法:1、类比的方法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感悟二次根式加减的模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及材料,体验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分组讨论法将自己的意见在小组内交换,达到取长补短,体验学习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4、练习法采用不同的练习法,巩固所学的知识;利用教材进行自检,小组内进行他检,提高学生的素质。 媒体设计:PPT课件,展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计算下列各式. (1)2x+3x;(2)2x2-3x2+5x2;(3)x+2x+3y;(4)3a2-2a2+a3 教师点评:上面题目的结果,实际上是我们以前所学的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合并就是字母不变,系数相加减.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计算下列各式. (1)(2) (3(4) 老师点评: (1当成x,不就转化为上面的问题吗? =(2+3

2.2.3待定系数法教案

2.2.3 待定系数法 【学习要求】 1.了解待定系数法的概念,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掌握待定系数法的特征,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综合问题. 【学法指导】 通过待定系数法的学习,培养由特殊事例发现一般规律的归纳能力;通过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知识,激发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品质.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待定系数法:一般地,在求一个函数时,如果知道这个函数的一般形式,可先把所求函数写为一般形式,其中系数待定 ,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求出这些 待定系数 .这种通过求 待定系数 来确定变量之间关系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2.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kx(k ≠0)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k ≠0)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kx +b(k ≠0)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ax 2 +bx +c(a ≠0) .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问题情境] 对于一次函数y =kx +b(k≠0),如果知道了k 与b 的值,函数关系式就确定了,那么如果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两个已知点,用怎样的方法来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本节就来学习求函数解析式的一种常用方法——待定系数法. 探究点一 待定系数法的概念 问题1 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通过点(-3,4),如何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答:我们可设所求的正比例函数为y =kx ,其中k 待定,根据已知条件,将点(-3,4)代入可得k =-4 3 . 所以所求的正比例函数是y =-4 3 x. 问题2 在问题1中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那么你能给待定系数法下个定义吗? 答:一般地,在求一个函数时,如果知道这个函数的一般形式,可先把所求函数写为一般形式,其中系数待定,然后再根据题设条件求出这些待定系数.这种通过求待定系数来确定变量之间关系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问题3 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各是什么?各有几个需要确定的系数? 答: 解析式分别为y =kx(k≠0),y =kx +b(k≠0),y =ax 2 +bx +c(a≠0),它们的解析式中待定系数各有1个,2个,3个. 问题4 对于两个按降幂顺序排列的一元多项式,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它们才相等? 答: 当且仅当它们对应同类项的系数相等,则这两个多项式相等. 探究点二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 问题1 我们要确定反比例函数或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时,通常需要几个条件? 答: 只需要一个条件. 问题2 我们要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需要几个独立的条件?为什么? 答: 需要2个独立的条件.因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中有2个待定的系数. 例1 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有2f(2)-3f(1)=5,2f(0)-f(-1)=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解: 设所求的一次函数是f(x)=kx +b(k≠0),其中k ,b 待定. 根据已知条件,得方程组? ???? 22k +b -3k +b =5 2b --k +b =1 即??? ? ? k -b =5k +b =1 解此方程组,得k =3,b =-2. 因此所求的函数是y =3x -2. 小结: 在函数关系式中有几个独立的系数,需要有相同个数的独立条件才能求出函数关系式. 跟踪训练1 已知函数f(x)是一次函数,且有f[f(x)]=9x +8,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 设该一次函数是y =ax +b , 由题意得f[f(x)]=a(ax +b)+b =a 2 x +ab +b =9x +8. 因此有? ?? ?? a 2 =9ab +b =8, 解方程组,得? ?? ?? a =3 b =2或? ?? ?? a =-3 b =-4. 所以一次函数为f(x)=3x +2或f(x)=-3x -4. 探究点三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 问题1 二次函数解析式有哪几种表达式? 答: 二次函数解析式有三种形式:一般式:y =ax 2 +bx +c ;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考核 题目: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授课教师: 摘要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开始借助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和任务。但是,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导致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日渐严重,出现了很多恶意攻击的黑客,例如最近发生的“永恒之蓝”勒索病毒,导致文件泄漏等问题产生。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技术进行探析:(1)计算机网络管理;(2)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3)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Abstract The use of computer network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and more and more industries and people are using computer network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and tasks. However,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have also led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 becomes more serious, there are

many malicious hackers attack, such as the recent "eternal blue" blackmail virus, leaked documents, etc.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technolog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2)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curity of computer networks; (3) computer network administr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s; Network manage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目录 引言 (4) 1.网络安全的定义 (4) 1.1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 (5) 1.2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5) 1.3网络安全脆弱的原因 (6) 2.计算机网络管理 (7) 3.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7) 4. 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8) 4.1身份认证技术 (8) 4.2防火墙技术 (8) 4.3数据加密技术 (8)

八年级数学下册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教案

第3课时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1.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重点) 2.从题目中获取待定系数法所需要的两个点的条件.(难点) 一、情境导入 已知弹簧的长度y (厘米)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所挂重物质量x (千克)的一次函数.现已测得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6厘米,挂4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2厘米.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一次函数解析式怎样确定?需要几个条件?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类型一】 已知两点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A (3,5) 和点B (-4,-9). (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C (m ,2)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求C 点坐标. 解析:(1)将点A (3,5)和点B (-4,-9)分别代入一次函数y =kx +b (k ≠0),列出关于k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k 、b 的值;(2)将点C 的坐标代入(1)中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m 的值. 解:(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 b (k 、b 是常数,且k ≠0),则??? ? ?5=3k +b ,-9=-4k +b ,∴? ????k =2, b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1; (2)∵点C (m ,2)在y =2x -1上,∴2= 2m -1,∴m =32,∴点C 的坐标为(3 2 ,2). 方法总结:解答此题时,要注意一次函 数的一次项系数k ≠0这一条件,所以求出结果要注意检验一下. 【类型二】 由函数图象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如果A 点的坐标为(2,0),且OA =OB ,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析:先求出点B 的坐标,再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 解:∵OA =OB ,A 点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0,-2).设直线AB 的解 析式为y =kx +b (k ≠0),则???? ?2k +b =0,b =-2,解得 ? ????k =1, b =-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题关键是利用所给条件得到关键点的坐标,进而求得函数解析式. 【类型三】 由三角形的面积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 如图,点B 的坐标为(-2,0), AB 垂直x 轴于点B ,交直线l 于点A ,如果△ABO 的面积为3,求直线l 的解析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滨江学院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姓名:刘权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指导教师:谈玲 日期: 4月8日

目录前言 一、项目概述 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需求分析 3.1需求概述 3.2网络需求 1.布线结构需求 2.网络设备需求 3.IP地址规划 3.3、系统需求 1.系统要求 2.网络和应用服务 3.4、存储备份系统需求1.总体要求 2.存储备份系统建设目标

3.存储系统需求 4.备份系统需求 3.5、网络安全需求1.网络安全体系要求2.网络安全设计模型 四、网络结构设计 五、系统配置与实施 六、工程预算与进度安排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信息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1.2 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1.3 设计原则 本项目将提供全面完整和可扩展性强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系统实施灵活性和连贯性。项目在设计中充分理解用户对智能化工程建设的要求,对系统现在以及将来的应用及连接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在系统需要扩容和扩展时而进行下一步实施时,可以方便并且平滑的实现。 为了满足需求,本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二次根式的加减练习题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与选择(每小题4分,共40分). 1.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 ,称这几个二次根式为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加减:①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 ____________;②再把 _____________分别合并. 3.下列各式中,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 A .23 B .6 C .8 D .10 4. 已知二次根式42-a 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则的a 值可以是( ). A .8 B .7 C .6 D .5 5.计算8-2的结果是( ). A .6 B .6 C .2 D .2 6.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 B .532=+ C . = D .224=- 7.化简:3+(5-3)=_____________. 8 .计算:计算:_____________ 9.如果两个最简二次根式3213+-a a 与能合并,那么=a ________ 10.如图是由边长为1m 的正方形地砖铺设的地面示意图,小明沿图中所 示的折线从A →B →C 所走的路程为_______m .(结果保留根号) 二、计算与解答(60分). 11.(20分)计算: (1)481227+- (2) ()() 1515-+

(3)225213 32+- (4)22)2332()2332(--+ 12.(8x ,小数部分为y ,求xy 的值. 13. (10分)先化简再求值: 215),6()3)(3(+= --+-a a a a a 其中 14.(提升与拓展)(10分)计算 211++321++431++…+100 991+ 15.(提升与拓展)(12分)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472,472-=+BD ,求菱 形的边长和面积.

第课时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案

第2课时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已知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二次函数的三点式,顶点式,交点式,结合已知的点,灵活地选择恰当的解析式求法. 【情感态度】 经历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发现二次函数三点式、顶点式与交点式之间的区别及各自的优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 选择恰当的解析式求法. 教学目标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我们知道,已知一次函数图象上两个点的坐标,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它的解析式,试问:要求出一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独立的条件呢? 【教学说明】对于问题,教师应与学生一起交流,明确确定一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为什么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的原因,进而获得确定一个二次函数表达式需要三个独立的条件.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在前面的情境导入中,同学们已经知道确立一个二次函数需要三个条件.事实上,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关键是求出待定系数a、b、c的值.由已知条件(如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三个点的坐标)列出关于a、b、c的方程组,并求出a、b、c,就可以写出二次函数表达式. 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已知学过y=ax2,y=ax2+k,y=a(x-h)2,y=a(x-h)2+k等几种形式的二次函数,所以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时,一般也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顶点在原点,可设为y=ax2; (2)对称轴是y轴(或顶点在y轴上),可设为y=ax2+k; (3)顶点在x轴上,可设为y=a(x-h)2; (4)抛物线过原点,可设为y=ax2+bx; (5)已知顶点(h,k)时,可设顶点式为y=a(x-h)2+k; (6)已知抛物线上三点时,可设三点式为y=ax2+bx+c; (7)已知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坐标为(x1,0),(x2,0)时,可设交点式为y=a(x-x1)(x-x2). 【教学说明】教师在教学时,可由浅入深进行讲解.对每一种情形,可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交流想法后,再共同总结出各情况的设法,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与掌握.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点(1,0),(-5,0),顶点的纵坐标为9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10),(1,4),(2,7); (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1,3),且经过点(2,5). 分析: (1)由已知的两点(1,0),(-5,0)的纵坐标知,这两点是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个点,即对称轴为直线x=-2,由此可知顶点坐标为(-2,9/2),可用交点式和顶点式两种方法求解. (2)已知三点坐标,即直接给出了三组对应关系,可通过设三点式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3)由条件初看起来似显不足,因为只给出经过图象上的两点的坐标,但 若注意到顶点坐标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独立等式,即有 2b a - =-1, 2 4 4 ac b a - =3,因此仍 可求出相应二次函数解析式.这时可利用一般式,代入求值得到结果,也可设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h)2+k,其中h,k可直接由顶点坐标得到,即h=-1,k=3,再把(2,5)代入求出a值,可快速获得该二次函数表达式. 解:(1)方法一:设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5),则

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为了普及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与软件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的联系,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满足未来职业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为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网站建设和网站管理的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掌握OSI七层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各层的基本功能及协议; (3)掌握TCP/IP协议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各层的基本功能及协议; (4)了解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与网络模型; (5)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掌握以太网的组网技术以及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及应用; (6)掌握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以及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 (7)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基本概念,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8)掌握Windows 2003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9)了解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0)了解实现广域网的连接方法 (11)了解网路安全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具备网络规划设计基本能力; (2)具备融合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 (3)具备网站建设与管理能力; (4)具备网络产品技术支持服务能力 (5)具备网络产品营销的能力 (6)具有英语读写、会话和阅读英语科技资料的能力; (7)具有自学意识和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劳动组织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 (6)培养学生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每周4学时,授课时间为第四学年第七学期,14个教学周共56学时。

二次根式的加减1教案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概括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及二次根式加减法 法则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会识别同类二次根式,会利用 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及二次根式加减运算法则 难点:探讨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准确进行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 三、教法学法 启发式、探讨式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类比引入,探求新知. 1、化简下列两组二次根式 2、观察上述两组二次根式,他们各有什么特征? 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3. 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4、做一做 如何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801=45()=a 92= a 255354)1(、)(、)(0532≥a a a 2412325 ()=-53541()= +a a 5323

与合并同类项类似,把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减,做为结果的系数,根号及根号内部都不变.

(二)理解应用,体验成功 1、例题讲解 总结: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步骤 (1)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找出其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3)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简称为:一化、二找、三合并 (三)课内练习 1.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2.计算 三.清点收获 由教师开出清单,学生进行清点 1.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 2.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步骤? 3.如何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六)课后作业 P14 1、2 2 4188)2(++7512)1(-()1232=-()94943+=+()2 22234=-) 62()5.024)(5(--+)53()2012)(3(-++) 2798(18)4(--5 2080)2(+-()3 121=+7 672)1(-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教学设计及反思 胡可 一、知识目标 通过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能灵活的根据条件恰当地选择解析式的模式,体会二次函数解析式之间的转化。 三、情感价值观 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函数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习函数知识的兴趣。四、教学重点 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五、教学难点 在实际应用中体会二次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作用,会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们前面几节课学习了二次函数(抛物线)图形及性质,主要有那两种形式:一般式:_______________ (a≠0)顶点式:_______________ (a≠0) 在函数关系式中有几个独立的系数,需要有相同个数的独立条件才能求出函数关系式.例如:我们在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时,通常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在确立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时,也只要一个条件就行了,下面我们来探讨,要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需要几个条件? 2、新知探索 例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10),B(1,4),C(2,7)。 (设为三点式可解)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2,-4),且与y轴交于点(0,3); (设为顶点式可解) 3、练一练 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A(0,-5),B(5,0)两点,它的对称轴为直线x =2;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并且当x=5时有最大值4; (3)已知抛物线顶点(2,8),且抛物线经过点(1,–2) 4、归纳总结 二次函数解析式常用的形式: (1)、一般式:_______________ (a≠0) (2)顶点式:_______________ (a≠0) 2、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解析式形式, (1)当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时,通常设为一般式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