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壳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壳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壳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题目壳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及夹具设计

开题报告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选题的背景

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

1.2选题意义

对夹具创新设计的研究,对国内机械制造有着重要意义:

(1)保证加工精度

采用夹具安装,可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与机床、刀具之间的相互位置,工件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其加工精度高而且稳定。

(2)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用夹具装夹工件,无需找正便能使工件迅速地定位和夹紧,显著地减少了辅助工时;用夹具装夹工件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加大切削用量;可以使用多件、多工位夹具装夹工件,并采用高效夹紧机构,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采用夹具后,产品质量稳定,废品率下降,可以安排技术等级较低的工人,明显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3)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使用专用夹具可以改变原机床的用途和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例如,在车床或摇臂钻床上安装镗模夹具后,就可以对箱体孔系进行镗削加工;通过专用夹具还可将车床改为拉床使用,以充分发挥通用机床的作用。

(4)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速,当采用气动、液压等夹紧装置时,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2.设计内容

2.1 主要设计内容

1)完成壳体零件的三维造型

2)完成壳体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工序卡片

3)完成壳体上一副钻夹具的设计任务

4)完成壳体上一副铣夹具的设计任务

5)完成夹具全部零件的三维造型及装配

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对于壳体零件的定位基准不好选择。

定位基准通常应优先考虑产品设计时的设计基准,并且尽可能的选择加

工面做基准,不采用过多的毛坯面定位。

(2)完成零件工艺卡片时,所需采用的机床型号不好选择。

可以查找机械加工手册。

(3)机床夹具设计精度难以把握。

可以用综合分析公式计算出来。

3.设计的方法及措施

3.1 可行性分析

设计专用壳体夹具,可以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减低劳动强度,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力损耗。各种创新夹具的设计,既能节省材料,又能节省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由于铣削加工切削用量及切削力较大,又是多刃断续切削,加工时易产生振动,因此设计铣床夹具时应注意:夹紧力要足够且反行程自锁;夹具的安装要准

确可靠,即安装及加工时要正确使用定向键、对刀装置;夹具体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结构要合理。

对于钻夹具,钻套安装在钻模板或夹具体上,用来确定工件上加工孔的位置,引导刀具进行加工,提高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的刚性并防振。钻模板用于安装钻套,确保钻套在钻模上的正确位置,钻模板多装在夹具体或支架上。

3.2 方法及措施

1)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壳体,所以对密封性要求较高。零件材料是HT200。零件年产量是小批量生产,而且零件的加工尺寸不大,在考虑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后可采用铸造成型。零件形状并不复杂,因此形状毛坯可与零件形状尽量接近。由技术要求可知该零件是铸件,参考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可知,根据铸件制造方法,采用金属型铸造经济精度最好。还可用proe软件画出该零件的三维造型图进行综合分析。

2)壳体加工工序前后一般都穿插有其它普通的加工工序,如衔接的不好就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在熟悉整个加工工艺内容的同时,要清楚壳体加工工序与普通零件加工工序各自的技术要求、加工目的、加工特点,从而保证质量目标及综合以上原则。

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门的铣夹具和钻夹具。设计夹具时,首先要确定工件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的结构;其次要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选择合适的夹紧机构;再者要确定刀具的对刀、导向方式,选择对刀、导向元件。

4.预期设计成果

壳体零件的三维造型,艺及工序过程卡,一副钻夹具装配图,一副铣夹具装配图,全部零件的三维造型图及装配图。

5.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第7学期第7周—第16周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第17周—第20周完成零件三维造型及图纸转化,确定工艺总体方

第8学期第1周—第2周完成工艺规程设计

第3周—第4周完成第一套夹具的设计及该部分设计说明

第5周—第6周完成第二套夹具的设计及该部分设计说明

第7周完成两套夹具的三维造型及装配,完成说明书

第8周审查

第9周准备答辩材料,答辩

数控机床夹具的发展趋势

1.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2 国内机床夹具发展历史

我国国内的夹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建立了面向机械行业的天津组合夹具厂,和面向航空工业的保定向阳机械厂,以后又建立了数个生产组合夹具元件的工厂。在当时曾达到全国年产组合夹具元件800万件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厂又各自独立开发了适合NC机床、加工中心的孔系组合夹具系统,不仅满足了我国国内的需求,还出口到美国等国家。当前我国每年尚需进口不少NC机床、加工中心,而由国外配套孔系夹具,价格非常昂贵,现大都由国内配套,节约了大量外汇。

1.2国外机床夹具发展历史

从国际上看俄国、德国和美国是组合夹具的主要生产国。当前国际上的夹具企业均为中小企业,专用夹具、可调整夹具主要接受本地区和国内订货,而通用性强的组合夹具已逐步成熟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品种。有关夹具和组合夹具的产值和贸易额尚缺乏统计资料,但欧美市场上一套用于加工中心的夹具,通常为机床价格的1110﹩到1115﹩,而组合夹具的大型基础件尤其昂贵。由于我国在组合夹具技术上有历史的积累和性能价格比的优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制造业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其中蕴藏着很大的商机,具有进一步扩大出口良好前景。

1.3 国内外机床夹具发展现状

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

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1)能迅速而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能装夹一组具有相似性特征的工件;

(3)能适用于精密加工的高精度机床夹具;

(4)能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床夹具;

(5)采用以液压站等为动力源的高效夹紧装置,以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6)提高机床夹具的标准化程度。

2.研究方向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标准化、精密化、高效化和柔性化等四个方面。

2.1标准化

机床夹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已有夹具零件及部件的国家标准:GB/T2148~T2259-91以及各类通用夹具、组合夹具标准等。机床夹具的标准化,有利于夹具的商品化生产,有利于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总成本。

2.2精密化

随着机械产品精度的日益提高,势必相应提高了对夹具的精度要求。精密化夹具的结构类型很多,例如用于精密分度的多齿盘,其分度精度可达±0.1";用于精密车削的高精度三爪自定心卡盘,其定心精度为5μm。

2.3高效化

高效化夹具主要用来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3.研究趋势

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部件,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研究。

3.1高精化

高精机床加工精度提高,降低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对夹具制造精度要求更高高精度夹具定位孔距精度高达±5μm,夹具支承面垂直度达到

0.01mm/300mm,平行度高达0.01mm/500mm。德国demmeler(戴美乐)公司制造4m长、2m宽孔系列组合焊接夹具平台,其等高误差为±0.03mm;精密平口钳平行度和垂直度5μm以内;夹具重复安装定位精度高达±5μm;瑞士EROWA柔性夹具重复定位精度高达2~5μm。机床夹具精度已提高到微米级,世界知名夹具制造公司都是精密机械制造企业。诚然,适应不同行业需求和经济性,夹具有不同型号,以及不同档次精度标准供选择。

3.2高效化

提高机床生产效率,双面、四面和多件装夹夹具产品越来越多。减少工件安装时间,各种自动定心夹紧、精密平口钳、杠杆夹紧、凸轮夹紧、气动和液压夹紧等,快速夹紧功能部件不断推陈出新。新型电控永磁夹具,加紧和松开工件只用1~2秒,夹具结构简化,为机床进行多工位、多面和多件加工创造了条件。缩短机床上安装与调整夹具时间,瑞典3R夹具仅用1分钟,即可完成线切割机床夹具安装与校正。采用美国Jergens(杰金斯)公司球锁装夹系统,1分钟内就能将夹具定位和锁紧机床工作台上,球锁装夹系统用于柔性生产线上更换夹具,起到缩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作用。

3.3模块、组合化

夹具元件模块化是实现组合化基础。利用模块化设计系列化、标准化夹具元件,快速组装成各种夹具,已成为夹具技术开发基点。省工、省时,节材、节能,体现各种先进夹具系统创新之中。模块化设计为夹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组装打下基

础,应用CAD技术,可建立元件库、典型夹具库、标准和用户使用档案库,进行夹具优化设计,为用户三维实体组装夹具。模拟仿真刀具切削过程,既能为用户提供正确、合理夹具与元件配套方案,又能积累使用经验,了解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夹具系统。组合夹具分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正着手创建夹具专业技术网站,为夹具行业提供信息交流、夹具产品咨询与开发公共平台,争取实现夹具设计与服务通用化、远程信息化和经营电子商务化。

3.4通用、经济化

夹具通用性直接影响其经济性。采用模块、组合式夹具系统,一次性投资比较大,夹具系统可重组性、可重构性及可扩展性功能强,应用范围广,通用性好,夹具利用率高,收回投资快,才能体现出经济性好。德国demmeler(戴美乐)公司孔系列组合焊接夹具,仅用品种、规格很少配套元件,即能组装成多种多样焊接夹具。元件功能强,使夹具通用性好,元件少而精,配套费用低,经济实用才有推广应用价值。

4.结束语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机械制造工艺是制造机械产品的技巧、方法和程序。机械制造中,需要加工顺序、装配工序及检验工序等,使用大量的夹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工精度,减少废品,可以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改善操作的劳动条件。因此,夹具是机械制造的一项重要工艺设备。

参考文献(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1]孙丽媛.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2]张金生等.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3]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第5版)[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4]薛顺源等.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赵良才等.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张亚明. 机床夹具的分类与构成[J] . 科技资讯. 2008 , (4).

[7]蔡光起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8]卢克超. 周利平. 计算机辅助专用夹具CAD 系统开发和研究[J] .数控机床市

场. 2006 , (7).

[9]朱家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10]王凤鲜. 浅谈组合夹具的重要作用[J]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 (13).

[1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编.中国机械设计大典[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2]孙瑛. 先进的机床夹具[J]. 现代制造, 2005,(08).

[13]刘杰,王成志. 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可行性研究[J]. 重庆工学院学报,

1995,(03).

[14]何七荣. 浅谈数控机床的科学使用与管理[J]. 机械工人(冷加工) , 2006,(11).

[15]董玉明, 杨洪玉. 夹具设计中常见的问题[J]. 机械工人.冷加工, 2005,(01).

[16]王赛唐, 李盛宇. 对《机床夹具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 现代技能开发,

2003,(03).

[17]李若林,孙鸿吉. 点辅助支撑夹具的设计[J]. 汽车工艺与材料, 1995,(09).

[18]王文栋. 国外模具文摘[J]. 模具工业, 1986,(05).

[19]朱大品. 多工序用铣夹具[J]. 机械工人.冷加工, 1993,(04).

[20]闫志中,刘先梅. 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J].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6,(03).

[21]李延平, 张喜群, 王耀武, 梁齐. 新一代夹具的发展与应用[J]. 机械工人(冷加

工) , 2006,(06).

[22]姜希光. 夹具知识讲座第三讲如何正确地设计和使用机床夹具[J]. 机械工人.

冷加工, 1974, (12).

[23]黄融仙. 利用计算机设计机床夹具[J]. 现代制造工程, 1984,(12).

[24]杨毅. 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J]. 机械工程师, 2001,(02).

[25]余用仁. 銑削用的自動夾具[J]. 机械工人.热加工, 1954, (03).

[26]W U Xia; ZHOU Tai-ping.Problems of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 in NC

Machining [J]. Mechanics College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2010, (2).

[27]Z HANG Yu1; ZHANG Xiu-li2; LI Yan-yuan 2 .The Study on Machining Process of

Reducer Box-Body [J].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10,

(03).

[28]S HEN Wei-ping; MAO Xiao-jie; WU Chuan-yu; NI Yong. Study of shoe last

fixture design method [J].Journal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0,

(04).

[29]Z hang Jun-chong.The design for fixture of milling machine[J]. Mechanical

Research & Application,2010, (02).

[30]G UO Yangchun.Precision Shaft Fixture For Plane Grinder [J].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Machine Tool, 2010, (05).

外文翻译

译文题目一种自动化夹具设计方法

原稿题目A Clamping Design Approach for Automated Fixture Design

原稿出处Int J Adv Manuf Technol (2001) 18:784–789

一种自动化夹具设计方法

塞西尔

美国,拉斯克鲁塞斯,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工业工程系,虚拟企业工程实验室(VEEL)在这片论文里,描述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方法。对于一个给定的工件,这种夹具设计方法包含了识别加紧表面和夹紧位置点。通过使用一种定位设计方法去夹紧和支撑工件,并且当机器正在运行的时候,可以根据刀具来正确定位工件。该论文还给出了自动化夹具设计的详细步骤。几何推理技术被用来确定可行的夹紧面和位置。要识别所完成工件和定位点就还需要一些输入量包括CAD模型的技术要求、特征。

关键词:夹紧;夹具设计

1.动机和目标

夹具设计是连接设计与制造间的一项重要任务。自动化夹具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开发(夹具CAD)是下一代制造系统成功实现目标的关键。在这片论文里,讨论了一种夹具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在目前环境下夹具设计的自动化。

夹具设计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多家科研工作的重点。作者:周在[1]中对工件的稳定和总需求约束了双重标准,突出重点的工作。在夹具设计中广泛的运用了人工智能(AI)以及专家系统。部分CAD模型几何信息也被用于夹具设计。Bidanda [4]描述了一个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以确定回转体零件的定位和夹紧。夹紧机制同时用于执行定位和夹紧功能。其他研究者(如DeV or等,[5,6])分析了切削力钻井机械和建筑模型及其他金属切削加工。康有为等在[2]中定义了装配约束建模的模块化与夹具元件之间的空间关系。一些研究人员采用模块化夹具设计原则,用以生成[2,7-11],另一些夹具设计工作者已经报告了[1,3,9,12-23]。可以在[21,24]中找到夹具设计相关的大量的审查工作。

在第二节中,对夹具设计任务中各种步骤进行了概述。在第3节和第四节中描述了工件的加工过程,要夹紧工件表面,否则将面临工件的全面自动测定。第5节讨论了对工件的夹紧点的测定。

2.夹具设计的整体方法

在本节中,描述了整体夹紧的设计方法。通常对较理想的位置的那一部分进行夹紧,并减低切削力的影响。夹紧的位置和夹具设计中定位的位置是高度相关的。通常,夹紧和定位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来完成。但是,不明白这两个是夹具设计中不同的方面,可能导致夹具设计的失败。多数人的在规划过程中首先解决定位问题,这样可以使开发的定位与设计的定位相契合。不过,整体定位及设计方法不在本文讨论范文内。

除了零件的设计(为此夹具设计有待开发),公差规格,过程序列,定位点和设计等因素外,还应投入CAD模型到夹具设计方法中。这样的夹具可以夹紧并支撑定位器。指导使用的主要内容应尽量不抵制切割或加工过程和中所涉及的操作。相反,应定位夹具,使切削力在正确的方向,这将有助于保持在一个特定的部分加工操作安全。通过引导对定位器的切割力量,部分(或工件)被固定,固定定位点,因此不能移动的定位器。

在这里讨论的夹具的设计方法必须在整体夹具设计方法的范围内。在此之前进行定位器/支撑和夹具设计的初步阶段,涉及到的分析和识别的功能、相关的公差和其他规范是必要的。根据初步的评估和测定,定位/支撑设计与夹具设计结果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同时进行。本文对所描述夹具设计的方法讨论基于定位器/支撑设计与先前已经确定的假设(包括适当的定位和支持测定一个工件的定位,以及识别和夹具,如V元素的支持面块,基础板,定位销等)。

(1)夹具设计的输入

输入包括对特定产品的设计翼边模型,公差信息,提取的特征,过程顺序和部分在给定的每一个设计的相关特性的加工方向,面向的位置和定位装置,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序,须出示每个相应的功能。

(2)夹具设计的方法

图一是自动化夹具设计主要步骤总结图。对这些步骤概述如下:

第1步:设置配置清单以及相关的[进程_功能]条目。

第2步:确定方向和夹紧力。输入必要的加工方向向量mdv1,mdv2……mdvn,

面对nvs的支持力,并确定法向量。如果加工方向向下(对应的方向向量[0,0,-1]),和面的支持向量平行于加工方向,那么,夹紧力方向平行向下加工方向[0,0,-1]。如果必需要侧面夹紧并没有可夹紧的地方,那么在其中放置一个夹具夹紧下调,然后边钳方向计算如下。让sv和tv辅助常规的向量代替次要的和三级定位孔。然后,使用夹紧机构夹紧一个方向,例如,av应平行于这两个法向量,即,正常向量应分别与每块表面的sv和tv向量平行。侧面夹紧面应该是一对分别平行于面sv和tv的平面孔。

第三步:从列表中选出最大有效加工力。这样能够有效的平衡各加工力。

第四步:利用计算出的最高有效加工力,才能确定用来支撑工件加工的面积的夹具尺寸(例如,一个带夹子可以作为一个夹紧机构使用)。

第五步:确定给定工件的夹紧面。这一步在第4步中所述过。

第六步:该夹具的夹紧面的实际位置自动在第5节中确定。考虑接下来的步骤并返回第一步。

3.判断夹具尺寸

在这项工作中所用到的夹具都来自一个系列。夹具的原理与图二相同。在这一节里,描述了一个自动化夹具。锁模力所需的有关螺杆的螺纹装置大小或保存到位钳。夹紧力平衡加工工件使工件保持恰当的位置。让锁模力为W和螺杆直径为D。各种螺丝夹紧力大小,可以按以下方式确定:最初,极限拉伸强度(抗拉强度)和该夹具的材料(供应情况而定)可以从数据检索库检索。各种材料有不同的拉伸强度。该夹具

材料的选择,也可直接采用启发式规则进行。例如,如果部分材料是低碳钢,那么钳材料可低碳钢或机器钢。为了确定设计应力,抗拉强度值应除以安全系数(如4或5)。根区的螺丝格A1(如一个螺丝钳)可以被确定:[锁模力/设计应力]。随后,螺栓截面全面积可以计算为等于{格A1 /(65%),}(因为螺丝的地方可能会发生根切面积约为65%螺栓的总面积)。螺钉的直径D可以被确定等同于(D2的3.14 / 4)。另一项涉及可用于方程有关的宽度B,高度H和跨度的钳L的螺丝直径为D(B,H和L 可以为不同的值计算D):d2=4/3 BH2/L.

4.判断夹紧表面

确定夹具经常出现的相关参数包括了产品的CAD模型,提取的特征信息,特征尺寸,定位面和定位器的选择。考虑所有潜在的加紧面,如图3。最关键的是夹紧表面不应重叠或与该面相交,如图4所示。夹紧面积是与工件表面(或PCF)接触的是一个二维轮廓线段组成的(见图6)。利用线段相交测试,可以测定在给定的光子晶体光纤的任何范围内是否可能有接触面夹紧面重叠。

夹紧面的确定可以如下所示:

第1步:鉴别平行于二级和三级定位面(lf1和lf2)是分别到lf1和tcj最远的距离的面。如下所示:(一)鉴别面tci,tcj,使面tci和tcj平行lf1和tcj平行lf2。(二)在TCF中列出面对tci的面。(三)通过检查所有TCF中面对tci的面,确定的面对tci和tcj的面是到lf1和lf2分别最远的面,并舍弃所有其他TCF中的面。

第2步:鉴别平行面的位置,除了不相邻的附加面。最好是选择一个不与其他定位面垂直相邻的面。这一步如下所示:

(a) 考虑TCF列表中的tci面,获得与每个tci面垂直或相邻的面然后,在FCF列表中插入每个fci面。

(b) 检查每个FCI面,并执行以下测试:如果FCI是相邻、垂直于lf1或lf2,然后从列表中舍弃它并插入NTCF列表中。

第3步:确定加紧面都在有效的加紧面上,如下所述夹紧面:

例1:如果没有条目在列表NTCF中,就使用TCF中的面并继续执行步骤4。如果任何面发现,垂直于第二,第三位置的面孔lf1和lf2,这将要面临的是下次选择可行

的夹具。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剩下的选择是重新审视在列表NTCF的面。

例2:如果列表中NTCF条目数为1时,可行夹紧面为FCI。与TCI的法向量垂直相邻的相应轴是夹紧轴。

例3:如果在列表NTCF项数大于1,确定最大的TCI加紧面再进行步骤4。

例4::夹紧力的方向可以是[1,0,0]或[0,1,0],可以夹紧TCI面的中心位置。在其他几何位置可确定使用零件几何形状和拓扑信息,这在下一节中描述。

5.判断夹紧表面上的夹紧点

确定夹紧面后,必须确定实际夹紧位置。输入夹具侧面积,沿着[x,Y,Z]和潜在的夹紧面CF方向。容下使用CF几何获得夹具侧面积:

第一步是确定一个箱体的大小,这是用来测试它是否包含在它里面的任何部分。相交测试也可以在前面介绍的方法使用。如果相交测试返回一个负的结果,那么有部分箱体与夹具相交,如图4所示。如果相交测试返回一个正的结果,可以执行下列步骤:

1.划分成更小的矩形大小条(1 W)夹框轮廓(图5和图6)。

2.执行指定与功能配置文件出现在CF面的零件设计的相交测试。

3.没有功能相交的条形区域,都是可行夹紧区域。如果有一个以上的长方形候选面,矩形配置文件,向中沿轴夹紧CF面点的是夹紧配置文件(夹点)。

如果没有发现配置文件,夹具宽度可减少一半,夹具数可以增加两个。使用这些修改过的夹具尺寸,执行前面描述的特征相交测试。如果此测试也失败了,那么可以用相邻的面作为夹紧面用于执行端夹紧。这面可以重复进行PCF和功能相交测试。

:

5.1试验曲线的交点

输入需要的二维轮廓P1、P2,使用下列方法可以自动确定该配置文件的交集。每一个输入的资料组成一个封闭环。此配置文件测试的步骤如下:

(T1) 考虑P1线段中的L(i,1)和P2线段中的L(2,j)。

(T2) 采用L(i,1)线段和L(2,j)线段的相交段。如果边缘相交测试返回一个正值,那么特征面和潜在面相交。如果它返回一个负值,继续执行步骤3。

(T3)重复与步骤(T1)相同的部分或者缓慢走过其余P1中的(Li,1)段直到P2中的[(L2, j1) till j n–1]段。

(T4) 其余部分边和P1中的L12、L13到L1n段重复(T1)和(T2)步骤。

如果特征面与夹紧面重复,线相交测试将决定该事件。相交的边可以进行自动检测两个面是否相互交叉。输入所需的边L12{连接(x1, y1) 和(x2, y2)}和L34{连接(x3, y3) 和(x4, y4)}。

L12型方程的可表示为:

F(x,y) =0(1)

L34型方程的可表示为:

H(x,y) =0(2)

. 第一步:使用等式(1)计算R3 F(x3, y3),用X和Y取代X3和Y3;计算R4 F(x4, y4),用X和Y取代X4和Y4。

第二步:如果R3和R4都与0不相等,但R3与R4结果相同(R1与R2在相同的一边),则边L12与L34不相交。如果这样不满足条件,那么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使用等式(2)计算R1 H(x1, y1)。接着,计算R2 G(x2, y2)再进行第四步。

第四步:如果R1与R2都不等于0,且R1与R2的结果相同,那么把R1与R2放在相同的一边并输入不相交。如果,这个也不满足条件,那么进行第五步。

第五步:给定相交线段。这样就完成了测试。考虑如图7所示的一部分样品。将要生产一个盲孔。起初,完成定位设计。定位器的(或主要定位器)是一个基盘(放在F4面)和二级和三级定位器面临F6和F5(对应到定位面lf1和lf2在第4节中讨论)。一个辅助定位器也被使用,这是一个V型块(对F3和F5面辅助定位),如图8所示。在前面讨论的夹具设计方法中所述的步骤的基础上,候选面孔(这是平行的,并在从lf1和lf2最遥远的距离)是面对F3和F5面。没有面孔,这是平行到定位面,但他们不相邻。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优先权规则(如步骤3第4步讨论),剩余的候选面面对的是F2面。夹具方向向下的V型块径向定位器和其他与对工件夹紧底面提供所需位置。

冲压模具技术外文翻译(含外文文献)

前言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投入市场的迟早往往是成败的关键。模具是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生产工具,模具开发周期占整个产品开发周期的主要部分。因此客户对模具开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不少客户把模具的交货期放在第一位置,然后才是质量和价格。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加工模具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模具加工工艺是一项先进的制造工艺,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等各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模具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研究和建立模具工艺数据库,为生产企业提供迫切需要的高速切削加工数据,对推广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一个冲压模具工艺过程,将模具制造企业在实际生产中结合刀具、工件、机床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积累得高速切削加工实例、工艺参数和经验等数据有选择地存储到高速切削数据库中,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可以指导高速加工生产实践,达到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刀具费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

(完整版)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陆国豪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题目:曲轴的数控工艺分析与设计 成绩__________ 姓名王磊 班级10261 学号

设计日期:2012年5月 摘要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 车发 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 承受 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 运转 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 的耐 磨性能。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 转化 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abstract

The crankshaft is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car engine, the performance of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automobile engine quality and life. The crankshaft engine for maximum load and all of the power,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powerful changing bending moment and torque, and suffering from long time reciprocating linear motion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into the rotary motion, thus realize engine by chemical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output. 绪论 对轴类零件及夹具结构设前言计,不仅在加深我们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而且在加强对解决加工实际问题能力的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让我们可以够将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两年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也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学习一些新知识。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意义重大的课程,可以培养我们广泛查找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养成严

机器人外文翻译

英文原文出自《Advanced Technology Libraries》2008年第5期 Robot Robot is a type of mechantronics equipment which synthesizes the last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engine and precision engine, 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automation control and drive, sensor and message dispos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o 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he demand for automation control, robot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quickly and all types of the robots products are come into being. The practicality use of robot products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operate for human being, but also advances t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program.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obot involves several kinds of technology and the robot system configuration is so complex that the cost at large is high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limit the robot abroad use. To development economic practica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robot system will be value to robot social applic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with the control economy and expanding of the modern cities, the let of sewage is increasing quick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consciousness about environment reserve, more and more peopl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t of sewage disposal. Active bacteria method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sewage disposal,The lacunaris plastic is an effective basement for active bacteria adhesion for sewage disposal. The abundance requirement for lacunaris plastic makes it is a consequent for the plastic producing with automation and high productivity.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design a manipulator that can automatically fulfill the plastic hold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the plastic holding manipulator and synthesizing the robo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recent years, a economic scheme is conclude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mechanical configuration, transform system, drive device and control system and guided by the idea of the characteristic and complex of mechanical configuration,

外文翻译机械手

Hand Column Type Power Machine Follow with our count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rapidly enhance level of automation, implementation artifacts of handling, steering, transmission or toil for welding gun, spraing gun, spanner and other tools for processing, assembly operations for example automation, should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more and more. Industrial robot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industrial robots. It features can be programmed to perform tasks in a variety of expectations, in both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their own people and machines, in particular, reflects the people's intelligence and adaptability. The accuracy of robot operations and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s the ability to complete the work in the field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re are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there has been CNCmachining center, it is in reducing labor intensity, while greatly improved labor productivity. However, the upper and lower commonin CNCmachining processes material, usually still use manual or traditional relay-controlled semi-automatic device. The former time-consuming and labor intensive, inefficient; the latter due to design complexity, require more relays, wiring complexity, vulnerability to body vibration interference, while the existence of poor reliability, fault more maintenance problems and other issues.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controlled robot control system for materials up and down movement is simple, circuit design is reasonable, with a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ensuring the system's reliability, reduced maintenance rate,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obot technology related to mechanics, mechanics, electrical hydraulic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other fields of science, is a cross-disciplinary integrated technology. Current industrial approaches to robot arm control treat each joint of the robot arm as a simple joint servomechanism. The servomechanism approach models the varying dynamics of a manipulator inadequately because it neglects the mo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whole arm mechanism. These changes in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ed system sometimes are significant enough to render conventional feedback control strategies ineffective. The result is reduced servo response speed and damping, limiting the precision and speed of the end-effecter and making it appropriate only for limited-precision tasks. Manipulators controlled in this manner move at slow speeds with unnecessary vibrations. Any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gain in this and other areas of robot arm control require the consideration of more efficient dynamic models, sophisticated control approaches, and the use of dedicated computer architectures and parallel processing techniques. Manipulator institutional form is simple, strong professionalism, only as a loading device for a machine tools, special-purpose manipulator is attached to this machine.

机械毕业设计英文外文翻译71车床夹具设计分析

附录A Lathe fixture design and analysis Ma Feiyu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fei, Anhui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start the main types of lathe fixture, fixture on the flower disc and angle iron clamp lathe was introduced,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a lathe fixture design points. Keywords: lathe fixture; design; points Lathe for machining parts on the rotating surface, such as the outer cylinder, inner cylinder and so on. Parts in the processing, the fixture can be installed in the lathe with rotary machine with main primary uranium movement. However, in order to expand the use of lathe, the work piece can also be installed in the lathe of the pallet, tool mounted on the spindle. THE MAIN TYPES OF LATHE FIXTURE Installed on the lathe spindle on the lathe fixture

机械设计外文翻译(中英文)

机械设计理论 机械设计是一门通过设计新产品或者改进老产品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应用技术科学。它涉及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主要研究产品的尺寸、形状和详细结构的基本构思,还要研究产品在制造、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进行各种机械设计工作的人员通常被称为设计人员或者机械设计工程师。机械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设计工程师不仅在工作上要有创造性,还必须在机械制图、运动学、工程材料、材料力学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如前所诉,机械设计的目的是生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发明、发现和科技知识本身并不一定能给人类带来好处,只有当它们被应用在产品上才能产生效益。因而,应该认识到在一个特定的产品进行设计之前,必须先确定人们是否需要这种产品。 应当把机械设计看成是机械设计人员运用创造性的才能进行产品设计、系统分析和制定产品的制造工艺学的一个良机。掌握工程基础知识要比熟记一些数据和公式更为重要。仅仅使用数据和公式是不足以在一个好的设计中做出所需的全部决定的。另一方面,应该认真精确的进行所有运算。例如,即使将一个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也会使正确的设计变成错误的。 一个好的设计人员应该勇于提出新的想法,而且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当新的方法不适用时,就使用原来的方法。因此,设计人员必须要有耐心,因为所花费的时间和努力并不能保证带来成功。一个全新的设计,要求屏弃许多陈旧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方法。由于许多人墨守成规,这样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位机械设计师应该不断地探索改进现有的产品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应该认真选择原有的、经过验证的设计原理,将其与未经过验证的新观念结合起来。 新设计本身会有许多缺陷和未能预料的问题发生,只有当这些缺陷和问题被解决之后,才能体现出新产品的优越性。因此,一个性能优越的产品诞生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应该强调的是,如果设计本身不要求采用全新的方法,就没有必要仅仅为了变革的目的而采用新方法。 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应该允许设计人员充分发挥创造性,不受各种约束。即使产生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也会在设计的早期,即绘制图纸之前被改正掉。只有这样,才不致于堵塞创新的思路。通常,要提出几套设计方案,然后加以比较。很有可能在最后选定的方案中,采用了某些未被接受的方案中的一些想法。

曲轴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外文翻译

毕业设计 外文翻译 题目曲轴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院航海学院 专业轮机工程 学生佟宝诚 学号 10960123 指导教师彭中波 重庆交通大学 2014年

Proceedings of IMECE2008 2008 ASME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October 31-November 6, 2008,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IMECE2008-67447 MULTI-OBJECTIVE SYSTEM OPTIMIZATION OF ENGINE CRANKSHAFTS USING AN INTEGRATION APPROACH Albert Albers/IPEK Institute of Product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Karlsruhe Germany Noel Leon/CIDyT Center for Innovation andDesign Monterr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exico Humberto Aguayo/CIDyT Center forInnovation and Design, Monterrey Institute ofTechnology, Mexico Thomas Maier/IPEK Institute of Product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Karlsruhe Germany ABSTRACT The ever increasing computer capabilities allow faster analysis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Engineering (CAD & CAE). CAD and CAE systems are currently used in Parametric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to find optimal topologies and shapes of given part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general strategy to optimize the balance of a crankshaft, using CAD and CAE software integrat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s (GAs) via programming in Jav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groundings of this strategy is made among different tools used for its implementation. The analyzed crankshaft is modeled in commercial parametric 3D CAD software. CAD is used for evaluating the fitness function (the balance) and to make geometric modifications. CAE is used for evaluating dynamic restrictions (the eigenfrequencies). A Java interface is programmed to link the CAD model to the CAE software and to the genetic algorithms. In order to make geometry modifications to

机械类外文翻译

机械类外文翻译 塑料注塑模具浇口优化 摘要:用单注塑模具浇口位置的优化方法,本文论述。该闸门优化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注塑件翘曲变形,翘曲,是因为对大多数注塑成型质量问题的关键,而这是受了很大的部分浇口位置。特征翘曲定义为最大位移的功能表面到表面的特征描述零件翘曲预测长度比。结合的优化与数值模拟技术,以找出最佳浇口位置,其中模拟armealing算法用于搜索最优。最后,通过实例讨论的文件,它可以得出结论,该方法是有效的。 注塑模具、浇口位臵、优化、特征翘曲变形关键词: 简介 塑料注射成型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但非常复杂的生产的塑料产品,尤其是具有高生产的要求,严密性,以及大量的各种复杂形状的有效方法。质量ofinjection 成型零件是塑料材料,零件几何形状,模具结构和工艺条件的函数。注塑模具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以下三个组件集:蛀牙,盖茨和亚军,和冷却系统。拉米夫定、Seow(2000)、金和拉米夫定(2002) 通过改变部分的尼斯达到平衡的腔壁厚度。在平衡型腔充填过程提供了一种均匀分布压力和透射电镜,可以极大地减少高温的翘曲变形的部分~但仅仅是腔平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的一部分。cially Espe,部分有其功能上的要求,其厚度通常不应该变化。 pointview注塑模具设计的重点是一门的大小和位臵,以及流道系统的大小和布局。大门的大小和转轮布局通常被认定为常量。相对而言,浇口位臵与水口大小布局也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零件的质量。 李和吉姆(姚开屏,1996a)称利用优化流道和尺寸来平衡多流道系统为multiple 注射系统。转轮平衡被形容为入口压力的差异为一多型腔模具用相同的蛀牙,也存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长江大学 YANGTZE UEIVERSITY 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专业数控技术 学生姓名严鑫 指导教师管志强(数控指导老师) 院校站点 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十分的广泛。而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掌握先进的数控加工工艺和好的编程技术也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开篇主要介绍了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的趋势,紧接着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做了简要的介绍,使对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接下来主要是对具体零件的加工工艺的分析,然后用西门子840D仿真软件指令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加工,最终根据所编写的程序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对应的产品。 关键词数控铣床数控工艺编程

机械手外文翻译 修改版

密级 分类号 编号 成绩 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翻译 原文标题Simple Manipulator And The Control Of It 译文标题简易机械手及控制 作者所在系别机械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xxxxx 作者所在班级xxxxxxxx 作者姓名xxxx 作者学号xxxxxx 指导教师姓名xxxxxx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2 年02 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译文标题简易机械手及控制 原文标题 Simple Manipulator And The Control Of It 作者机电之家译名JDZJ国籍中国 原文出处机电之家 中文译文: 简易机械手及控制 随着社会生产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生产效率也不断提出新要求。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使机械手技术快速发展,其中气动机械手系统由于其介质来源简便以及不污染环境、组件价格低廉、维修方便和系统安全可靠等特点,已渗透到工业领域的各个部门,在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讲述的气动机械手有气控机械手、XY轴丝杠组、转盘机构、旋转基座等机械部分组成。主要作用是完成机械部件的搬运工作,能放置在各种不同的生产线或物流流水线中,使零件搬运、货物运输更快捷、便利。 一.四轴联动简易机械手的结构及动作过程 机械手结构如下图1所示,有气控机械手(1)、XY轴丝杠组(2)、转盘机构(3)、旋转基座(4)等组成。 图1.机械手结构 其运动控制方式为:(1)由伺服电机驱动可旋转角度为360°的气控机械手(有光电传感器确定起始0点);(2)由步进电机驱动丝杠组件使机械手沿X、Y轴移动(有x、y轴限位开关);(3)可回旋360°的转盘机构能带动机械手及丝杠组自由旋转(其电气拖动部分由直流电动机、光电编码器、接近开关等组成);(4)旋转基座主要支撑以上3部分;(5)气控机械手的张合由气压控制(充气时机械手抓紧,放气时机械手松开)。 其工作过程为:当货物到达时,机械手系统开始动作;步进电机控制开始向下

机械图纸中英文翻译汇总

近几年,我厂和英国、西班牙的几个公司有业务往来,外商传真发来的图纸都是英文标注,平时阅看有一定的困难。下面把我们积累的几点看英文图纸的经验与同行们交流。 1标题栏 英文工程图纸的右下边是标题栏(相当于我们的标题栏和部分技术要求),其中有图纸名称(TILE)、设计者(DRAWN)、审查者(CHECKED)、材料(MATERIAL)、日期(DATE)、比例(SCALE)、热处理(HEAT TREATMENT)和其它一些要求,如: 1)TOLERANCES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AL 未注公差。 2)DIMS IN mm UNLESS STATED 如不做特殊要求以毫米为单位。 3)ANGULAR TOLERANCE±1°角度公差±1°。 4)DIMS TOLERANCE±0.1未注尺寸公差±0.1。 5)SURFACE FINISH 3.2 UNLESS STATED未注粗糙度3.2。 2常见尺寸的标注及要求 2.1孔(HOLE)如: (1)毛坯孔:3"DIAO+1CORE 芯子3"0+1; (2)加工孔:1"DIA1"; (3)锪孔:锪孔(注C'BORE=COUNTER BORE锪底面孔); (4)铰孔:1"/4 DIA REAM铰孔1"/4; (5)螺纹孔的标注一般要表示出螺纹的直径,每英寸牙数(螺矩)、螺纹种类、精度等级、钻深、攻深,方向等。如: 例1.6 HOLES EQUI-SPACED ON 5"DIA (6孔均布在5圆周上(EQUI-SPACED=EQUALLY SPACED均布) DRILL 1"DIATHRO' 钻1"通孔(THRO'=THROUGH通) C/SINK22×6DEEP 沉孔22×6 例2.TAP7"/8-14UNF-3BTHRO' 攻统一标准细牙螺纹,每英寸14牙,精度等级3B级 (注UNF=UNIFIED FINE THREAD美国标准细牙螺纹) 1"DRILL 1"/4-20 UNC-3 THD7"/8 DEEP 4HOLES NOT BREAK THRO钻 1"孔,攻1"/4美国粗牙螺纹,每英寸20牙,攻深7"/8,4孔不准钻通(UNC=UCIFIED COARSE THREAD 美国标准粗牙螺纹)

数控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论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加工工艺 姓名 : 付卫超 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指导教师:张华忠 班级: 11级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二班 2014年05月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屑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屑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工艺分析加工方案进给路线控制尺寸

第1章前言-----------------------------------第2页第2章工艺方案的分析-------------------------第3页 2.1 零件图-------------------------------第3页 2.2 零件图分析---------------------------第3页 2.3 零件技术要求分析---------------------第3页 2.4 确定加工方法-------------------------第3页 2.5 确定加工方案-------------------------第4页第3章工件的装夹-----------------------------第5页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第5页 3.2 定位基准选择的原则-------------------第5页 3.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第5页 3.4 装夹方式的选择-----------------------第5页 3.5 数控车床常用的装夹方式---------------第5页 3.6 确定合理装夹方式---------------------第5页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第6页 4.1 选择数控刀具的原则-------------------第6页 4.2 选择数控车削刀具---------------------第6页 4.3 设置刀点和换刀点---------------------第6页 4.4 确定切削用量-------------------------第7页第5章轴类零件的加工-------------------------第8页 5.1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第8页 5.2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第11页 5.3 加工坐标系设置-----------------------第13页 5.4 保证加工精度方法---------------------第14页 参考文献 ---------------------------------第15页

机械手设计英文参考文献原文翻译

机械手设计英文参考文 献原文翻译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翻译人:王墨墨山东科技大学 文献题目:Automated Calibration of Robot Coordinates for Reconfigurable Assembly Systems 翻译正文如下: 针对可重构装配系统的机器人协调性的自动校准 T.艾利,Y.米达,H.菊地,M.雪松 日本东京大学,机械研究院,精密工程部 摘要 为了实现流水工作线更高的可重构性,以必要设备如机器人的快速插入插出为研究目的。当一种新的设备被装配到流水工作线时,应使其具备校准系统。该研究使用两台电荷耦合摄像机,基于直接线性变换法,致力于研究一种相对位置/相对方位的自动化校准系统。摄像机被随机放置,然后对每一个机械手执行一组动作。通过摄像机检测机械手动作,就能捕捉到两台机器人的相对位置。最佳的结果精度为均方根值毫米。 关键词: 装配,校准,机器人 1 介绍 21世纪新的制造系统需要具备新的生产能力,如可重用性,可拓展性,敏捷性以及可重构性 [1]。系统配置的低成本转变,能够使系统应对可预见的以及不可预见的市场波动。关于组装系统,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分散的方法来实现可重构性[2][3]。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基于主体的系统,主体逐一协同以建立一种新的

配置。然而,协同只是目的的一部分。在现实生产系统中,例如工作空间这类物理问题应当被有效解决。 为了实现更高的可重构性,一些研究人员不顾昂贵的造价,开发出了特殊的均匀单元[4][5][6]。作者为装配单元提出了一种自律分散型机器人系统,包含多样化的传统设备[7][8]。该系统可以从一个系统添加/删除装配设备,亦或是添加/删除装配设备到另一个系统;它通过协同作用,合理地解决了工作空间的冲突问题。我们可以把该功能称为“插入与生产”。 表1:合作所需的调节和量度 在重构过程中,校准的装配机器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需要用它们来测量相关主体的特征,以便在物理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这一调整必须要达到表1中所列到的多种标准要求。受力单元和方向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以便使良好的协同控制得以实现。从几何标准上看,位置校准是最基本的部分。一般来说,校准被理解为“绝对”,即,关于特定的领域框架;或者“相对”,即,关于另一个机器人的基本框架。后者被称为“机器人之间的校准”。 个体机器人的校准已被广泛研究过了。例如,运动参数的识别就非常受欢迎。然而,很少有对机器人之间校准的研究。玉木等人是用一种基于标记的方法,在一个可重构的装配单元内,校准机器人桌子和移动机械手之间的相互位置/方向联系。波尼兹和夏发表了一种校准方法。该方法通过两个机械手的机械接触来实现,实验非常耗时,并要求特别小心地操作。

基于solidworks机床夹具设计外文翻译详解

2604130359 CNC Cutting Technology Review Numerical control high speed cutting technology (High Speed Machining, HSM, or High Speed Cutting, HSC), is one of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e study of relate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China is a big manufactur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of industry transfer to accept the front instead of back-end of the transfer, to master the core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or in a new round of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ur coun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ll further behind. Imminent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1, high-speed CNC machining meaning High speed cutting theory put forward by the German physicist Carl.J.Salomon in the last century and early thirty's. He concluded by a lot of experiments: in the normal range of cutting speed, cutting speed if the increase, will cause the cutting temperature rise, exacerbating the wear of cutting tool; however, when the cutting speed is increased to a certain value, as long as more than the inflection poi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utting speed, cutting temperature can not rise, but will decline, so as long as the cutting speed is high enough, it can be solved very well in high cutting temperature caused by tool wear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utting problem, obtained good processing efficienc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is theory is graduall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nd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ory has gradually formed the field of high-speed cutting technology of NC, relatively early research on NC High-speed Machining Technolog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esearch, basic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t present applications have entered the substantive stage in some areas. The high-speed cutting processing category, generally have the following several kinds of classification methods, one is to see that cutting speed, cutting speed over conventional cutting speed is 5-10 times of high speed cutting. Also has the scholar to spindle speed as the definition of high-speed processing standards, that the spindle spee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8000r\/min for high speed machining. And from the machine tool spindle design point of view, with the product of DN diameter of spindle and spindle speed, if the value of DN to (5~2000) * 105mm.r\/min, is considered to be of high speed machining. In practice,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different materials, high speed cutting spe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turning speed of (700~7000) m\/min, milling speed reaches m\/min (300~6000), that is in the high-speed cutting. In addition, from th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high-speed machining concept not only contains the high speed cutting process,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also contains the process of cutting, is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