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的建立教案

人民军队的建立教案

【课标要求】

掌握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史实,并通过对这些史实的学习,理解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南昌起义和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知道八七会议的内容,讲述朱德、毛泽和井冈山会师的故事,理解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南昌起义背景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前后事件联系的方式分析历史世间的能力;通过对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的讨论组织课堂辩论,培养学生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面对困难所保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如何面对挫折心理的教育;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险、前仆后继、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和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传统教育。

【重点难点】

一、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

立。

二、难点:毛泽东率军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收集图片.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挂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李大钊和向警予是在何时被杀害的?被哪些人杀害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后, 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和血腥屠杀 . 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 他们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一个新的革命时期开始了。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人民军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首先让我们走入南昌起义.

一、南昌起义

1 、南昌起义的背景

同学们请在地图上找到南昌,并作好标志.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南昌发动起义? 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面对反革命的暴力,必须以革命的暴力加以反对才能挽救中国革命,因此发动南昌起义有其必要性.而从南昌当时敌我力量对比来看,中共明显占了很大的优势,这也为在南昌发动起义提供了可能,机不可失。为了挽救革命, 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

这次起义是经过充分准备的,请同学们自己看南昌起义的准备过程?

2、南昌起义的组织准备

在南昌起义前成立了领导机构---前敌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书记,起义军总指挥是贺龙,另外还有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也进行了积极的准备. .

经过周密的部署后,起义选择在哪一天呢?

3、南昌起义的时间:1927年8月1日

4、南昌起义的经过及结果

1927 年 8 月 1 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 2 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起义军经过 5 个多小时激战,歼灭敌军,占领了南昌城。起义的第一步成功了!下一步怎么办?起义胜利后,革命军按原计划南下广东,准备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当革命军到达广东东部地区时,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受到严重

挫折,损失很大。革命军的一部分队伍撤到海陆丰地区坚持斗争;另一部分队伍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请同学们结合历史背景想一想,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呢?

5、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由此而来。

南昌起义拿起了枪杆子,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在全党全中国人民树立了一面武装起义的旗帜,此后中共在各地纷纷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军队,并实现了朱毛的井冈山会师。

二、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

南昌起义的枪声刚打响不久,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挽救危急中的革命,中共中央在1927 年 8 月 7 日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称为”八七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八七会议有着重大意义,那就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紧急关头,及时地总结了大

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制定了党的正确的方针,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兴起。

毛泽东出席了八七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主张武装起义。会后, 他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2、秋收起义

同学们,为什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主张由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攻?毛泽东在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放弃攻取大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攻。这样既可保存革命力量,又可蓄积发展革命力量,以便形成用农村包围城市,达到最后夺取城市的目的。这是将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结合起来的正确道路。

那毛泽东最终选择了敌人力量薄弱的哪里?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经过三湾改编后的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毛泽东为什么把部队带上井冈山呢?请同学们看课本回答第一,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第二,附近农产品丰富;第三,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第四,群众基础好。上山后,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土地革命,建立地方武装和党的组织,成立工农政权。经过半年艰苦奋斗,1928年上半年, 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

据地,这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在中华大地就如星星之火,当然最终势必形成燎原之势。到1930年,全国已建立革命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请同学们自学本课自学内容”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发展”,了解燎原之势形成的情况。

正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时,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农民武装,也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队伍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

4、井冈山会师

时间:1982年4月

地点:砻市

会师队伍: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农民武装。

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全军约 1 万余人,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当然这支坚强的部队也成了反革命的眼中钉,为拔掉这根刺,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困死在井冈山上,为保存革命的火种,红军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同学们在老一辈革命家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以身作则,艰苦奋斗,与士兵同甘共苦,在困难面

前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课堂小结: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和血腥屠杀 ,共产党领导人民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扰的与敌人斗争,从而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也为以后的革命斗争积蓄了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