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艺的礼仪规范

关于茶艺的礼仪规范
关于茶艺的礼仪规范

关于茶艺的礼仪规范

茶艺礼仪规范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在开始学习茶艺的阶段,我们所需要准备的基本器具有:煮水壶(随手泡)一只、茶道组合一组、茶海(茶船)一个、无色透明玻璃杯若干、四~六人量紫砂壶一把、公道杯一只、小品闻香饮杯若干套(包括品杯和闻杯)、大盖碗若干(陶瓷紫砂随意)、新茶巾(小毛巾)一条、还有就是对茶艺的好奇心一颗了。

茶道组合分别是什么?

形状如夹子的称呼茶夹或者茶镊;形状如勺子的称呼为茶勺或者茶则;形状是一个环形的斗称呼为茶斗或茶漏;形状为一根细头针形状的称呼为茶针或茶茶通;形象为一扁平弯

头木棍称呼为茶刮;形状为花瓶造型的称呼为茶瓶。水壶和这些用具的功能分别都是什么呢

煮水壶是为了方便我们在泡茶时容易掌握水温而泡出可口的茶;茶道六件的作用:

茶夹是为了在洗涤、回收茶杯时候方便夹取,同时也可以夹取一些大块的茶(如普洱等);茶勺是为了在将茶叶放置入茶杯(茶壶)时候能方便、卫生;茶斗(茶漏)是为了在茶壶口较小的情况下扩大茶壶的壶口使得茶叶能干净的、容易的进入;茶针的作用是在壶嘴被堵时能疏通壶嘴;茶刮的作用是帮助清理出壶内的茶渣;茶瓶(茶筒)则是用来收纳上述五件用具的。

茶艺师礼仪规范

一、仪容仪态

1、得体的着装服饰合体便于泡茶,款式可选择富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泡茶时一般不佩戴饰物,少数民族可佩戴民族饰品以不影响泡茶为准。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与环境、茶具相匹配,言谈得体,彬彬有礼,体现出内在文化素养。

2、整齐的发型清洁整齐,色泽自然。女性长发盘发,短发梳于脑后不得散发。少数民族尊重其习惯。

3、优美的手型作为茶艺师,要有一双纤细、柔嫩的手,平时注意适时的保养,随时保持清洁、干净。泡茶前清水净

手,不涂有香气、油性大的护手霜。指甲修剪整齐,不留长指甲,不涂有色的指甲油。

4、娇好的面部化淡妆切忌浓妆艳抹。化妆品应选用无香的,以免影响茶香,破坏了品茶时的感觉。

5、优雅的举止一个人的个性很容易从泡茶的过程中表露出来。可以借着姿态动作的修正,潜移默化一个人的心情。泡茶时要注意两件事:一是将各项动作组合的韵律感表现出来;二是将泡茶的动作融进与客人的交流中。

二、服务姿态

1、茶艺师的走姿女性,行走时脚步尽量成一条直线,上身不可摇摆扭动,以保持平衡。同时,双肩放松、下颌微收,两眼平视。行走时双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当来到客人面前时应稍倾身,面对客人。离开客人时应先退后两步,再转身离开。

2、茶艺师的站姿站立时需做到双腿并拢,身体挺直,双肩放松,两眼平视。女性应将双手虎口交叉,右手贴在左手上,并置于身前。上述动作应随和自然,避免生硬呆滞。

3、茶艺师的坐姿全身放松,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保持平稳。同时,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切忌两腿分开,或一腿搁在另一腿上,不断抖动。女性,可将双手手掌上下相搭,平放于两腿之间。

三、言谈得体

1、表情语称为面语,目光要大胆地投向客人,用眼神和客人建立友善关系。

2、微笑语是用微笑把友善的情感带给客人,达到心灵的沟通。

总之,在茶艺过程中,冲泡者须做到语言简练,语意正确,语调亲切,使饮者真正感受到饮茶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四茶人的礼仪

1、鞠躬礼:以站姿为准备,头、背与腿呈近30°的弓形,略作停顿。

2、伸掌礼:两人相对时,伸右手掌表示;两人侧对时,左侧方伸左掌。

3、寓意礼:①凤凰三点头,向客人表示欢迎。②壶嘴不能正对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③回转斟水、斟茶、烫壶等动作。右手必须逆时针,左手则以顺时针方。

五、服务用语

1、迎宾语:您好,请进!请问您几位?做大堂还是雅间。

2、请看茶单,请问您喝什么茶?

3、现在可以泡茶了吗?

4、请问各位喜欢喝口味浓点的,还是一般的?

5、请慢品,如果有事,请按呼叫器。

6、送客语:您慢走,欢迎再次光临

茶艺实训课程标准

《茶艺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茶艺》是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技术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是连接学生和就业之间的重要课程。让学生学习识茶、泡茶、品茶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掌握泡茶技艺的同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关系。 二、课程目标 (一)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自然、得体、高雅的外形形象 2.培养学生拥有平和、谦恭的处事心态 3.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茶艺礼仪 (二)能力目标 1. 能鉴别六大类茶叶及再加工茶 2. 能对不同配置茶叶进行审评 3. 能根据各类茶叶选配品茗茶具 4.会演示多种茶品的冲泡、调制 5. 会进行简单的茶艺表演 6. 能懂得各类茶的品尝技艺 (三)知识目标 1. 了解中国茶文化发展演变及其精神的内涵 2. 了解茶叶基础知识 3. 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不同的茶俗 4.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茶诗词的鉴赏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美学意境

5. 了解各类茶的冲泡技巧 6. 了解茶具知识 7. 了解品茶的知识

四、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讲课,图文并茂,课堂提问、展开课堂讨论,还采用视频、网络技术、多媒体影音资料加以辅助教学。 (2)实训教学: ①示范教学法:边讲解边操作示范 ②现场教学法:预先设定情景 ③任务驱动法:定出具体任务,设计方案 ④项目导向法:编排茶艺项目,设计、策划活动方案。 2.教学条件与环境 酒水实训室,主要茶叶品种,各种茶具。 3.参考教材与文献 教材: 《茶文化概论与茶艺实训》贾红文,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考核评价 本课程在考核评价方面,摒弃传统的一考定型的方式,积极探索了“全程化、开放式”的考核体系。考核形式多样,既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 (一)本课程实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和“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 (二)技能测试占40%,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40%。 本课程共1学分,28课时,课程总评成绩的评分标准为:平时成绩占20%;实训考核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40%。 (1)平时成绩(20%)的评分标准: 考勤10%:要求不迟到早退,不随意请假,不无故旷课。每 作业10%:要求按质按量完成布置的作业。 (2)实训考核成绩(40%)的评分标准: 技能操作20%:按照中级茶艺师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规范进行测试。 角色规范20%:按照茶艺师主要岗位设计服务与表演情节,进行角色规范扮演。 (3)期末考核成绩(40%)的评分标准: 测试学生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水平的程度及茶艺表演的技能。 六、其他说明 1.建议本课程标准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建议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创建茶艺服务的仿真环境,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茶事服务的技能技巧。 3.学生学业评价建议采取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自评、他评和师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要充分考虑个人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 4.本课程标准所列学时是参考学时,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茶艺人员礼仪有哪些要求

茶艺人员礼仪有哪些要求 (一)装扮要求 1、化妆清新淡雅——茶艺人员宜着淡妆,忌浓妆艳抹,不要佩戴夸张首饰,不可涂抹香水、香粉、指甲油等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妆品,影响茶的本味。头发应盘起,用发胶或固定,以免散落的头发掉到脸上影响操作。 2、着装得体大方——茶艺人员着装以整洁大方、自然为好。(二)动作要求 茶艺人员泡茶动作要从容优雅、井井有条。放取物件手要轻,动作要连贯。在进行注水、斟茶、温杯、烫杯等动作时单手回旋,右手必须按逆时针方向,左手按顺时针方向,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反之则变暗示赶客人走的意思。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俗话说“茶满欺客”,斟茶时只七分满,暗喻“七分茶三分情”之意。 (三)姿态要求 在茶艺活动中,要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走相 如是女性,行走时脚步须成一直线,上身不可摇摆扭动,以保持平衡。同时,双肩放松、下颌微收,两眼平视。并将双手虎口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胸前,以免行走时摆幅过大。若是男士,双臂可随两腿的移动,作小幅自由摆动。当来到客人面前时应稍倾身,面对客人,然后上前完成各种冲泡动作。结束后,面对客人,后退两步倾身转弯离去,以表示对客人的恭敬。

2、站相 站立时需做到双腿并拢,身体挺直,双肩放松,两眼平视。女性应将双手虎口交叉,右手贴在左手上,并置于胸前;男士同样应将双手虎口交叉,但要将左手贴在右手上,置于胸前,而双脚可呈外八字稍作分开。上述动作应随和自然,避免生硬呆滞。 3、坐相 冲泡者坐在椅子上,要全身放松,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保持平稳。同时,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切忌两腿分开,或一腿搁在另一腿上,不断抖动。另外,应头部上顶,下颌微作收敛,鼻尖对向腹部。如果是女性,可将双手手掌上下相搭,平放于两腿之间;而男士则可将双手手心平放于左右两边大腿的前方。 (四)语言要求 在茶艺过程中,茶艺人员须做到语言简练,语意正确,语调亲切,使饮者真正感受到饮茶也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茶道基本礼仪

茶道基本礼仪 在喝茶的时候茶道礼仪至关重要,是一个人的素养的表现,但是茶道礼仪有哪些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道礼仪的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道礼仪规矩 1、茶具要清洁 家里宾客来访,先让坐,后备茶。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最好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是礼诚待客最基本的礼仪规矩。 2、茶水浓度要恰当 泡茶,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问问宾客的饮茶习惯,再根据客人的口味浓淡习惯冲泡。 3、茶满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茶满欺客。倒茶给宾客,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以倒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礼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只要两手健全,都必须用双手给客人端茶。此外,双手端茶也要有讲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5、添茶要及时 要时刻关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时,要义不容辞及时去添茶。添茶时,必须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礼仪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分别为煎茶、斗茶和工夫茶。 1、煎茶

煎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中国茶道礼仪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就是唐代的煎茶。 2、斗茶 斗茶又称茗战,起源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中国古代茶道礼仪的最高表现形式。最终目的在于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能获得斗茶的最后胜利。 3、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中国茶道礼仪的表现形式。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盛行于安徽、祁门等地区。工夫茶讲究品饮的工夫,饮工夫茶,分为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更为讲究待客。 中国茶道礼仪法则 中国茶道礼仪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古人茶道礼仪讲究六境,分别为:择茶、选水、侯火、配具、环境和品饮者的修养,其一招一式都有极严格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 2、宋代茶道礼仪的法则,叫三点,一点是新茶、甘泉、洁器;二点为天气景色宜人;三点为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 茶艺礼仪之茶人的礼仪 1、鞠躬礼 鞠躬礼通常用在茶艺人员迎宾、茶艺表演及送客的时候,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行礼的时候,站式双手要自然下垂,微弯,坐式和跪式需将双手放在双膝前面。 2、伸手礼 伸手礼是茶事活动中常见的礼节,主要用于介绍茶具、茶叶、赏茶和请客人传递茶杯等。行伸手礼的时候,手指要织染并拢,大拇指往内靠,右手由胸前自然向右前伸,手心向上,同时讲:请、请观赏、谢谢等。 3、寓意礼

茶艺服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雷云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四川省新津县职业高级中学雷云 一、课程基本信息 本课程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定位 二、课程定位 1、课程面向岗位是高档、大型茶艺馆以及星级酒店茶室、茶叶生产企业所需的人才。初级岗位:茶事服务人员;中期岗位:主管或店长;后期岗位:经理 2、中高职课程能力目标衔接方面的定位是:中职阶段是具有茶事接待的工作能力,立足基础岗位。高职阶段的工作能力是中职技能的升华,是具有茶艺馆的工作管理能力,面向中期岗位。 三、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茶艺服务》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属于选修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旨在通过茶艺相关的设施设备对客服务过程的学习与实训,使学生了解茶艺服务的内容、茶艺服务的程序,掌握茶艺基本服务技巧,学会与客人沟通与交流,为从事茶艺服务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知识和服务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胜任茶艺服务员的基本工作。 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茶艺服务实训》课程中所设计的项目和任务,学生能运用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茶事服务的标准,能进行对客茶艺接待服务,能向顾客传播茶文化。能独立完成一次完整的对客服务接待,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规范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个性化服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茶叶知识、茶艺礼仪、茶具、茶俗茶事以及茶文化知识等。 素质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热爱茶事服务这项工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具备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并且成为茶文化的传播者。 四、 课程内容设计 五、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序号 模块(或子模块名称) 学时分配 1 服务前准备 4 2 迎接客人 2 3 点单服务 6 4 冲泡服务 12 5 结账、送客服务 2 6 服务过程测试 2 7 制定创业计划书 4 8 茶艺表演指导与展示 4 合计 36 编号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 子项目编号、名称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 标准 1 服务前准备 1-1仪容 具有接待前的准备能力 茶艺师化妆技巧、着装要求、茶艺服务用语 茶艺表演展示引起学生兴趣 茶艺师职业化妆、仪态展示 验收标准:操 作技能评分表 1-2仪态 1-3语言 2 接待服务工作 2-1迎客 具 有独立完成迎接客人的 能茶艺师的仪态 茶艺师仪态美展示 分小组编排与服务礼仪有关的礼仪操

茶艺师礼仪规范

茶艺师礼仪规范 作为茶艺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行为举止,熟悉和掌握茶文化知识以及泡茶技能,做到以神、情、技动人。也就是说,无论在外形、举止乃至气质上,都有更高的要求。 一、仪容仪态 1、得体的着装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泡茶师的着装以整洁大方为好,不宜太鲜艳,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总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与环境、茶具相匹配,言谈得体,彬彬有礼,体现出内在文化素养来。 2、整齐的发型 要求发型原则上要根据自己的脸型,适合自己的气质,给人一种很舒适、整洁、大方的感觉,不认长短,都要按泡茶时的要求进行梳理。 3、优美的手型 作为茶艺人员,首先要有一双纤细、柔嫩的手,平时注意适时的保养,随时保持清洁、干净。 4、娇好的面部 茶艺表演是淡雅的事物,脸部的化妆不要太浓,也不要喷味道强烈的香水,否则茶香易被破坏,破坏了品茶时的感觉。 5、优雅的举止 一个人的个性很容易从泡茶的过程中表露出来。可以借着姿态动作的修正,潜移默化一个人的心情。做茶艺时要注意两件事:一是将各项动作组合的韵律感表现出来;二是将泡茶的动作融进与客人的交流中。 二、服务姿态 在茶艺活动中,要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茶艺人员的走姿 如是女性,行走时脚步须成一直线,上身不可摇摆扭动,以保持平衡。同时,双肩放松、下颌微收,两眼平视。并将双手虎口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身前,以免行走时摆幅过大。若是男士,双臂可随两腿的移动,作小幅自由摆动。当来到客人面前时应稍倾身,面对客人,然后上前完成各种冲泡动作。结束后,面对客人,后退两步倾身转弯离去,以表示对客人的恭敬。 2、茶艺人员的站姿 在泡茶过程中,有时因茶桌较高坐着冲泡不甚方便,也可以站着泡茶。即使是坐着冲泡,从行走到下坐之间,也需要有一个站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是冲泡者给客人的“第一印象”,显得格外重要。站立时需做到双腿并拢,身体挺直,双肩放松,两眼平视。女性应将双手虎口交叉,右手贴在左手上,并置于身前;男士同样应将双手虎口交叉,但要将左手贴在右手上,置于身前,而双脚可呈外八字稍作分开。上述动作应随和自然,避免生硬呆滞,而给人以机器人感觉。 3、茶艺人员的坐姿 冲泡者坐在椅子上,要全身放松,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保持平稳。同时,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切忌两腿分开,或一腿搁在另一腿上,不断抖动。另外,应头部上顶,下颌微作收敛,鼻尖对向腹部。如果是女性,可将双手手掌上下相搭,平放于两腿之间;而男士则可将双手手心平放于左右两边大腿的前方。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规定cha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66007) 2014年,我院增设了都市园艺专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社会需求的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将高职教育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思考。《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便是探索的结果之一。《茶艺与茶文化》是适应当前茶艺行业发展及生态观光旅游需求的。课程紧密结合现代茶艺职业需求情况,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和适应现代生态观光旅游发展需求。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背景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人们对茶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饮茶上,而逐渐上升为对茶文化的品味上,是高雅的休闲娱乐、以茶悟道的精神需求。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茶艺展示在茶叶营销、旅游餐饮、休闲酬宾等领域广泛应用。开设《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旨在通过茶艺展示弘扬传承中华茶文化,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和作用

课程性质:《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是都市园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课程作用:本课程通过介绍茶叶、茶文化、茶艺展示,使学生具有茶艺、茶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同时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综合人文素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2、课程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茶艺与茶文化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理解茶叶相关知识与发展,掌握茶艺发展、茶艺场景布置要求及茶艺表演等知识。并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发展、创作高水平茶艺表演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在茶艺与茶文化岗位顶岗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茶艺师,最终实现在茶艺行业的零距离就业。 三、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3个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要求。在这三个模块中,采用了递进式关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项目。第一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是打好文化基础知识。第二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是掌握不同茶叶性质及冲泡技术。第三个模块是技能训练茶艺馆的管理。 前置课程:《植物及植物生理》、《花卉生产与销售》等。 后续课程:《插花与茶艺设计》、《盆景制作与养护技术》、《毕业实习》等。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介绍

??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茶艺师。 1.2职业定义:在茶艺馆里、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较敏锐的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40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各等级的培训教师应具备茶艺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学经验。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茶艺师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实际操作的品茗室。教学培训场地应分别具有讲台、品茗台及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品茗设备;有实际操作训练所需的茶叶、茶具、装饰物,采光及通风条件良好。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中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顶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证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茶艺中的礼仪

茶艺中的礼仪 站姿的基本要求是:站立时直立站好,从正面看,两脚脚跟相靠,两脚尖呈45~60。身体重心线应在两脚中间向上穿过脊柱及头部,,双腿并拢直立、挺胸、收腹、梗颈。双肩平正,自然放松,双手自然交叉于腹前,双目平视前方,嘴微闭,面带笑容。 站姿是茶馆茶艺服务人员的基本功。站立时,身体要端正,收腹、挺胸、提臀,眼前平视,下巴微收,嘴巴微闭,面带微笑,平和自然,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丹田处交叉,右手放在左手上,主要是为了尽快转向下一个动作。因为右手为阳、左手为阴,在茶道、茶艺表演中要舞台剧右手放上面。一个亭亭玉立的站姿,不管在品茗服务区或是在表演台上,都能体现茶艺服务人员的整体美感,都能给茶客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站姿要领站立时精神饱满、心情放松、脖颈挺直、头顶上悬、气往下压、自然伸展,身体有向上之感,表情要温文尔雅。腹肌、臀大肌微收缩并向上提,臀、腹部前后相夹,骶部两侧略向中间用力。 (2)茶艺服务人员的站姿女茶艺服务人员站立时,双脚呈“V”字形,两脚尖开席为50%左右,膝和脚后跟要靠紧;如果双脚叉开,就很不雅观。男茶艺服务人员双脚叉开的宽度窄于双肩,双手可交叉放在背后。 1.身体不要东倒西歪、耸肩歪脑。双手不要叉腰,不要抱在胸前,不要插入衣袋,不要放 在身后。身体重心主要支撑于脚掌、脚弓上。站累了双脚可斩作“稍息”状,但上体仍须保持正直。其要求是身体重心偏移到左脚或右脚上,另一条腿微向前屈,使脚部肌肉放松。 2.站立时就留意周围或同事的招呼。站立时间过长,在不影响“阵容”的情况下要“寻找 事做”。另外,站立时要观察茶客的动态,注意茶客的需求,但不可“眼睁睁”地直盯着茶客,应灵活应变。 (3)茶艺表演的站姿当腿和手的动作略有变化时,站姿也随之变化,可以站成“丁”字步,双手在体前交叉。在茶艺表演中助泡往往采用此种站姿,或者双手端着托盘也站成“丁”字步,这是女茶艺服务人员优美典雅的站姿。挺拔的站姿给人以优美高雅、庄重大方、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和积极向上的印象。 (2)坐姿 由于茶艺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要为客人沏泡各种茶,有时需要坐着进行,因此工作人员良好的坐姿也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的坐姿是:泡茶时,挺胸、收腹、头正肩平,肩部不能因为操作动作的改变而左右倾斜。双腿并拢。双手不操作时,平放在操作台上,面部表情轻松愉悦,自始至终面带微笑。 为茶客沏茶或表演茶艺是茶艺服务人员主要工作,不论是在茶客的桌上冲泡或在台上表演,坐姿是一种静态造型,坐姿不正确会显得懒散无礼,有失高雅。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人以文雅、稳重、大方、自然、亲切的美感。 (1)正式坐姿茶艺服务人员入坐时,略轻而缓,但不失朝气,走到坐位前面转身,右脚后退半步,左脚跟上,然后轻稳地坐下。最好坐椅子的一半或2|3处,穿长裙子的要用手把裙子向前拢一下。坐下后上身正直,头正目平,嘴巴微闭,脸带微笑,小腿与地面基本垂直,两脚自然平落地面,两膝间的距离,男茶艺服务人员以松开一春为宜,女茶艺服务人员双脚并拢,与身体垂直放置,或者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交叉成直线。注意两手、两腿、两脚的正确摆法。 (2)侧点坐姿侧点坐姿分左侧点式和右侧点式,采取这种坐姿,也是很好的动作造型。根据茶椅、茶桌的造型不同,坐姿也发生变化,比如茶桌的立面有面板或茶桌有悬挂的装饰物障碍,无法采取正式坐姿,可选用左侧点式或右侧点式坐姿。左侧点式坐姿要双膝并拢,两小腿向左斜伸出,左脚跟靠于右脚内侧中间部位,左脚脚掌内侧着地,右脚跟提起,脚掌

茶艺礼仪

茶艺礼仪 篇一:茶艺礼仪 中国民族文化------茶艺 摘要:说到中国民族文化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我们中国的茶道。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茶道”已经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也正因为这些,茶艺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茶艺民族文化茶道礼仪中国日本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事实上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的。 说道茶,就要说到茶的礼仪,即使是刚刚接触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认为茶道的做法简易,也有的认为茶道的礼仪做法十分困难。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有一些错误的,学习茶道礼仪作法时,应该要自己用心去学习细部的动作,以获得充分的理解,之后开始累积经验,最后正确的礼仪作法就如你身体的一部份一样,永生都不会忘记。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

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在茶道的礼仪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时,应当要将茶筅清洗干净,而在客人面前,将茶筅洗净,然后轻敲三下举起两下后,便完成了清洗的动作,而在结束的时候,则是先用热水将茶碗中的余茶洗净,然后在用热水洗净茶筅,最后轻敲两下后举起,如此便完成了结束时的清洗动作。即使同样是茶筅,但是开始和结束时的意义却有不同,这是大家最容易混淆的。 除此之外,在品尝茶的时候,在手中茶碗要往哪个方向转动呢?这也是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在喝茶的时候转动茶碗,是为了要避免从正面饮用的意思,将茶碗转动一圈半,并离开茶碗的正面后,便可以开始饮用,而饮用完后再加以清洁嘴角所碰触之处,然而将茶碗转回正面,如此重复。 茶泡好了,你就准备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丽的颜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围环境。在你自己创造的轻盈和秀丽中呼吸。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当你使周围的世界平安美丽时,你的心和头脑就有了相同的心境。这儿正是中国的茶道重精神而轻形式的原因所在。 然而,诸如此类的茶道礼仪作法,事实上是有相当的意义的。 日本人将茶道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一是作为礼仪教育,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茶道是日本中小学生课余学习的重要科目,就像我国许多家庭将自己的小孩课余送去学习钢琴或其他乐器一样,起到了修身养性的作用。此外姑娘出嫁前,还要经过特别的茶道程序训练,以作为主妇有条不紊地操持家务的基本训练之一。二是作为心理辅导

《茶艺》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茶艺》学时:40(一)课程定位《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40学时。通过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观看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茶技茶艺、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序号前续课程名称为本课程提供的主要能力1菜点酒水对茶有初步了解(四)课程的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级的茶艺技能;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和欣赏水平。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 1.能进行我国主要茶类的冲泡1.具有应变能力1.具有规则意识和品饮2.具有终身学习能力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气质 2.能向客人介绍茶的起源、发展 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相关故事传说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 3.能够分辨六大茶类素质 4.能够根据不同的茶叶选择相应的冲泡和品饮茶具5、能够进行席间茶水茶点服务五)、教学建议与进度要求学时分配建议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单元理

实训总计论(验)掌握茶文化起源和发展的1.1轨迹1.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茶叶分类1.2掌握与茶有关的生活常识2.茶叶的制作与分类16与识别和相关故事。3.名茶的欣赏和相关故事传说我国六大茶类代表名茶的赏鉴 4.掌握不同茶类的制作和加1.3与品饮工技术,熟悉不同加工步骤的作 用。掌握近年来市场出现的新1.4茶的相关知识。1.5能够讲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安溪铁观音、大红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七子饼茶的相关故事 1.6绿茶、白茶的品鉴红茶的品鉴1.7.黄茶、乌龙茶的品鉴1.8.1.9黑茶的品鉴掌握常见的饮茶用具的名称及1茶具分类功用,能进行不同品茗环境下的常见茶具的名称和功能介绍1.4与组茶具组合合1能正确选择品茗的用水.1.茶叶冲泡对水的要求品茗用水2与茶保健2.茶的相关保健知识2能向顾客介绍茶保健知识1、绿茶的冲泡及品饮掌握玻璃杯具绿茶冲泡法 1.——2、乌龙茶的冲泡及品饮常见茶类4142掌握台式小壶——乌龙点茶法冲泡技艺3、普洱茶的冲泡42614合计课时0(六)教材选择1.教材选取原则 1.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课程设计思想。2.教材内容应以茶室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酒茶室经营管理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内容。3.教材实训项目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2.推荐教材:(1).版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主编:何国松(3).书号:97875639286373.参

初级茶艺师培训教材

第一章礼仪与接待 第一节礼仪 礼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和长期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它指导和协调个人或团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采取有利于处理相互关系的言行举止。 一、仪表 仪表指的是人的外表,它包括容貌、服饰、姿态等各个方 面。端庄、美好、整洁的仪表在接待过程中能够使客人产 生好感,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从泡茶上升到茶艺, 泡茶的人与泡茶的过程、所冲泡的茶叶已融为一体,这时 泡茶者的服装、仪容、心态,应与环境相配合。 1、得体的着装 服装,大而言之是一种文化,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进展的程度;小而言之,服 装又是一种“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文化 修养、审美意识,也能表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 至于对生活的态度。着装的原则是得体和谐。 在泡茶过程中,假如服装颜色、样式与茶具环境不协调, “品茗环境”就可不能是优雅。茶艺师在泡茶时服装不

宜太鲜艳,要与环境、茶具相匹配。品茶需要要一个安 静的环境,平和的心态。假如泡茶者服装颜色太鲜艳, 就会破坏和谐优雅的气氛,使人有躁动不安的感受。另 外,服装样式以中式为宜,袖口不宜过宽,否则会沾到 茶具或茶水,给人一种不卫生的感受。服装要经常清洗,保持整洁。 2、整齐的发型 作为茶艺师,发型的要求与其他岗位有一些区不。假如 你主持茶艺操作,头发应梳洗洁净整齐,应幸免头部向 前倾时头发散落到前面来,否则会挡住视线阻碍操作。 同时还要幸免头发掉落到茶具或操作台上,否则客人会 感受专门不卫生。 发型原则上要适合自己的脸型和气质,要按泡茶时的要 求进行梳理。如是短发,要求在低头时,头发不要落下 挡住视线;假如是长发,泡茶时应将头发束起,否则将 会阻碍操作。 3、优美的手型 作为茶艺师,假如是女士,首先要有一双纤细、柔嫩的 手,平常注意适时的保养,随时保持清洁;假如是男士,

茶艺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茶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茶艺》学时:40 (一)课程定位 《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40学时。通过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观看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茶技茶艺、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

1.教材选取原则 1.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内容应以茶室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酒茶室经营管理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内容。 3.教材实训项目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推荐教材:(1).版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主编:何国松 (3).书号: 3.参考资料:杨学富《茶艺与茶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七)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 在实施《茶艺》课程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按照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引导学生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实例引证、实景训教等;有效地使用网络信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茶艺师。 1.2职业定义:在茶艺馆里、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较敏锐的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8鉴定要求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顶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证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3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内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品茗室进行。品茗室设备及用具应包括:①品茗台;②泡茶、饮茶主要用具;③辅助用品;④备水器;⑤备茶器;⑥盛运器;⑦泡茶室;⑧茶室用品;⑨泡茶用水;⑩冲泡用茶及相关用品:⑾茶艺师用品。鉴定场所设备可根据不同等级的考核需要增减。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1)热爱专业,忠于职守; (2)遵纪守法,文明经营; (3)礼貌待客,热情服务; (4)真诚守信,一丝不苟; (5)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2.2基础知识 (1)中国用茶的源流 (2)饮茶方法的演变 (3)茶文化的精神 (4)中外饮茶风俗 (1)茶树基本知识 (2)茶叶种类 (3)名茶及其产地 (4)茶叶品质鉴别知识

茶艺实训室可行性报告分析

《茶与茶文化》项目课程标准开发报告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等学院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任务是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为基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造就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开发《茶与茶文化》项目课程标准的研究背景 (一)行业发展需求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学院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访谈,详细了解了酒店行业对一线服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通过对我校本专业已在酒店实习或正式工作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在实际工作的应用情况,可以知道,茶艺知识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能提高学生的服务素质,增加个人的知识需求。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已普遍被世人接受,甚至被广泛传播,酒店如有高素质的茶艺师为顾客提供五星级的服务更能体现酒店的星级标准。因此,应该开发茶与茶文化项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就业选择更广泛。 (二)学生学习需求 对于在校学生,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式、工作式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根据调查所得,对于本课程,许多学生选修的目的是因为本课程以实操学习为主,与以往学习知识的方式不同,可以在课堂上放松;教师的讲授总是先讲理论然后才进行实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一般,只能掌握茶艺表演的程序,而不能真正掌握茶文化的精髓,对茶叶、茶具的推销意识薄弱,不能自行设计茶艺表演程序等等。根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探究茶

茶艺师服务礼仪

茶艺师服务礼仪 本文是关于茶艺师服务礼仪,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茶艺师服务礼仪 一、仪容仪态 1、得体的着装 服饰合体便于泡茶,款式可选择富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泡茶时一般不佩戴饰物,少数民族可佩戴民族饰品?以不影响泡茶为准。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与环境、茶具相匹配,言谈得体,彬彬有礼,体现出内在文化素养。 2、整齐的发型 清洁整齐,色泽自然。女性长发盘发,短发梳于脑后不得散发。少数民族尊重其习惯。 3、优美的手型 作为茶艺师,要有一双纤细、柔嫩的手,平时注意适时的保养,随时保持清洁、干净。泡茶前清水净手,不涂有香气、油性大的护手霜。指甲修剪整齐,不留长指甲,不涂有色的指甲油。 4、娇好的面部 化淡妆切忌浓妆艳抹。化妆品应选用无香的,以免影响茶香,破坏了品茶时的感觉。 5、优雅的举止 一个人的个性很容易从泡茶的过程中表露出来。可以借着姿态动作的修正,潜移默化一个人的心情。泡茶时要注意两件事:一是将各项动作组合的韵律感表现出来;二是将泡茶的动作融进与客人的交流中。 二、服务姿态 1、茶艺师的走姿 女性,行走时脚步尽量成一条直线,上身不可摇摆扭动,以保持平衡。同时,双肩放松、下颌微收,两眼平视。行走时双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当来到客人面前时应稍倾身,面对客人。离开客人时应先退后两步,再转身离开。

2、茶艺师的站姿 站立时需做到双腿并拢,身体挺直,双肩放松,两眼平视。女性应将双手虎口交叉,右手贴在左手上,并置于身前。上述动作应随和自然,避免生硬呆滞。 3、茶艺师的坐姿 全身放松,端坐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保持平稳。同时,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切忌两腿分开,或一腿搁在另一腿上,不断抖动。女性,可将双手手掌上下相搭,平放于两腿之间。 三、言谈得体 1、表情语称为面语,目光要大胆地投向客人,用眼神和客人建立友善关系。 2、微笑语是用微笑把友善的情感带给客人,达到心灵的沟通。 四?茶人的礼仪 1、鞠躬礼:以站姿为准备,头、背与腿呈近30°的弓形,略作停顿。 2、伸掌礼:两人相对时,伸右手掌表示;两人侧对时,左侧方伸左掌。 3、寓意礼:①凤凰三点头,向客人表示欢迎。 ②壶嘴不能正对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 ③回转斟水、斟茶、烫壶等动作 泡茶礼仪也很讲究。其中,要求茶艺师“走路轻、说话轻、动作轻”,茶具不能碰撞;茶具摆放要整齐、不能杂乱,横看、竖看、斜看,杯、碗、壶都要成一条直线;冲水时水线不能断、也不能过粗;绿茶冲泡一般采用“凤凰三点头”式,放茶时还分上、中、下三种投茶法。 茶艺师还应熟练掌握茶叶的冲泡技艺,杯、碗、壶等各种茶具的泡茶方法以及茶艺表演艺术。此外,服务礼仪还包括微笑、点头示意、行鞠躬礼。 在外树形象的同时,茶艺师还需要内强素质。按照国家茶艺师资格证的标准,学习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名茶故事传说、历史上的著名茶人、茶诗、茶歌,以及古代、近代和现代茶馆发展渊源;需要学习从茶叶种植、管理到采摘、加工、分类、鉴别、储存、饮茶健康的茶叶基础知识,以及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及有关法规。

中国茶道的精神基本礼仪

中国茶道的精神基本礼仪 第一、茶具一定要洁净,包括茶杯、茶壶、托盘及装茶叶的罐、盒。 第二、取茶叶要用专用的器皿----竹制或木制的茶勺,也可用不锈钢或陶制的勺代替,不要用手抓 第三、要用双手敬茶,杯把在客人的右边。敬茶时要用茶托盘,如果没有,也要用小茶碟,一手托着小茶碟底部,一手扶着茶杯, 双手捧上。手指不能触及杯沿。 第四、第一杯差要敬给来宾中的年长者,如果是同辈人,应当先请女士用茶。 第五、浅茶满酒。说的是给客人斟酒要倒满,敬茶只需七八分满。 在茶道的礼仪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时,应当要将茶筅清洗干净,而在客人面前,将茶筅洗净,然后轻敲三下 举起两下后,便完成了清洗的动作,而在结束的时候,则是先用热 水将茶碗中的余茶洗净,然后在用热水洗净茶筅,最后轻敲两下后 举起,如此便完成了结束时的清洗动作。即使同样是茶筅,但是开 始和结束时的意义却有不同,请不要加以混淆。 除此之外,在品尝茶的时候,在手中茶碗要往哪个方向转动呢? 这也是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在喝茶的时候转动茶碗,是为了要避 免从正面饮用的意思,将茶碗转动一圈半,并离开茶碗的正面后, 便可以开始饮用,而饮用完后再加以清洁嘴角所碰触之处,然而将 茶碗转回正面,如此重复。 茶泡好了,你就准备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丽的颜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围环境。在你自己创造的轻盈和秀丽中呼吸。其 中蕴含的道理是:当你使周围的世界平安美丽时,你的心和头脑就 有了相同的心境。

然而,诸如此类的茶道礼仪作法,事实上是有相当的意义的。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 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完整版茶艺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40 学时:课程名称:《茶艺》 (一)课程定位学时。通过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观看《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40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茶技茶艺、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 (二)课程设计思路 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级的茶艺技能;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和欣赏水平。

五)、教学建议与进度要求

(六)教材选择 1.教材选取原则 1.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内容应以茶室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酒茶室经营管理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内容。 3.教材实训项目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推荐教材:(1).版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主编:何国松 (3).书号: 3.参考资料:杨学富《茶艺与茶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七)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 在实施《茶艺》课程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按照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