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四 认识基本逻辑关系并测试逻辑门

任务四 认识基本逻辑关系并测试逻辑门
任务四 认识基本逻辑关系并测试逻辑门

数电实验__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 2、学习数字电路实验的一般程序及方法。 3、熟悉数字电路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数字万用表 2、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2片 4LS20 四输入端二“与非”门1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 三、预习要求 1、复习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应的逻辑表达式。 2、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脚位置及各引脚用途(功能)。 四、实验内容 实验前先检查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然后选择实验用的集成电路,按设计的实验原理图(逻辑图)接好连线,特别注意V CC及地线(GND)不能接错。线接好后经检查无误方可通电实验。实验中改动接线须断开电源,改接好线后再通电实验。 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 ⑴、选用四输入端二“与非”门芯片74LS20一片,按图1.1接线。输入端接四只电平开关(电平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接任意一个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⑵、将电平开关按表1.1置位,分别测输出电压及逻辑状态。 2、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 ⑴、选二输入端四“异或”门芯片74LS86一片,按图1.2接线。输入端A、B、C、D接四只电平开关,E点、F点和输出端Y分别接三只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⑵、将电平开关按表1.2置位,将结果填入表中。

4、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门电路并测试验证⑴、组成“或非”门。用一片二输入端四“与非”门芯组成一个“或非”门:Y=A+B,画出逻辑电路图,测试并填表1.5。 ⑵、组成“异或”门。 A、将“异或”门表达式转化为“与非”门表达式。 B、画出逻辑电路图。 C、测试并填表1.6。

思考题: (1)、怎样判断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是否正常? 答:门电路功能正常与否的判断:(1)按照门电路功能,根据输入和输出,列出真值表。(2)按真值表输入电平,查看它的输出是否符合真值表。(3)所有真值表输入状态时,它的输出都是符合真值表,则门电路功能正常;否则门电路功能不正常。 (2)、“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端接连续脉冲,其余端什么状态时允许脉冲通过?什么状态时禁止脉冲通过? 答:与非门接髙电平则其他信号可以通过,接低电平则输出恒为0,与非门的真值表是“有0出1,全1出0”。所以一个输入接时钟,就是用时钟控制与非门,当时钟脉冲为高电平时,允许信号通过,为低电平时关闭与非门。 (3)、“异或”门又称可控反相门,为什么? 答:“异或”函数当有奇数个输入变量为真时,输出为真! 当输入X=0,Y=0 时输出S=0 当输入X=0,Y=1 时输出S=1 0代表假1代表真 异或门主要用在数字电路的控制中! 实验小结 由于是第一次数字电路动手试验,操作不是很熟悉,搞得有些手忙脚乱,加之仪器有一点陈旧,电路板上有些地方被烧过,实验中稍不留神接到了烧过的电路板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果。 本次试验加深了我对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掌握,对数字电路实验的一般程序及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电路设备的使用方法也有了初步掌握。 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会好好预习,认真思考,实验的时候小心仔细,对实验结果认真推敲,勤于思考勤于动手,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测试技术基础答案 第三章 常用传感器

第三章 常用传感器 一、知识要点及要求 (1)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分类方法; (2)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变换原理; (3)了解常用传感器的主要特点及应用。 二、重点内容及难点 (一)传感器的定义、作用与分类 1、定义:工程上通常把直接作用于被测量,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同种或别种量值输出的器件,称为传感器。 2、作用:传感器的作用就是将被测量转换为与之相对应的、容易检测、传输或处理的信号。 3、分类: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被测量分类,可分为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2)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机械式、电气式、光学式、流体式等; (3)按信号变换特征分类,可概括分为物性型和结构型; (4)根据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之间的能量关系,可分为能量转换型与能量控制型; (5)按输出信号分类,可分为模拟型和数字型。 (二)电阻式传感器 1、分类:变阻式传感器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式与半导体应变片两类。 2、金属电阻应变片式的工作原理:基于应变片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金属电阻应变片式的的灵敏度v S g 21+=。 3、半导体电阻应变片式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的变化引起的电阻的变化。半导体电阻应变片式的的灵敏度E S g λ=。 (三)电感式传感器 1、分类:按照变换原理的不同电感式传感器可分为自感型与互感型。其中自感型主要包括可变磁阻式和涡电流式。 2、涡电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体在交变磁场中的涡电流效应。 (四)电容式传感器 1、分类:电容式传感器根据电容器变化的参数,可分为极距变化型、面积变化型、介质变化型三类。 2、极距变化型:灵敏度为201δ εεδA d dC S -==,可以看出,灵敏度S 与极距平方成反比,极距越小灵敏度越高。显然,由于灵敏度随极距而变化,这将引起非线性误差。 3、面积变化型:灵敏度为常数,其输出与输入成线性关系。但与极距变化型相比,灵敏度较低,适用于较大直线位移及角速度的测量。 4、介质变化型:可用来测量电介质的液位或某些材料的厚度、湿度和温度等;也可用于测量空气的湿度。 (五)压电式传感器 1、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压电效应。

测试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江征风

测试技术基础部分题目答案 第二章 2-21.求正弦信号)2sin( )(t T A t x π =的单边、 双边频谱、实频图、虚频图,如该信号延时4/T 后,其各频谱如何变化? 解: (1)由于22()sin()cos()2 x t A t A t T T πππ==-,符合三角函数展开形式,则 在 2T π 处:1n A =,所以,单边频谱图为图1的(a )。 对)2sin()(t T A t x π =进行复指数展开:由于222()sin( )()2 j t j t T T jA x t A t e e T ππ π-==- 所以,在2T π -处:2n jA C =,0nR C =,2nI A C =,||2n A C =,2n πθ= 在2T π处:2n jA C =-,0nR C =,2nI A C =-,||2n A C =,2 n πθ=- 所以,实频图、虚频图、双边幅频图、双边相频图分别如图1的(b)、(c)、(d)、(e)。 T T - (a)单边幅频图 (b) 实频图 (c) 虚频图 (d) )双边幅频图 (e) 双边相频图 图1 正弦信号x (t)的频谱 (2)当延迟4/T 后,()x t 变为2()sin ()4T x t A t T π ??=-? ???,由于 222()sin ()cos ()cos 442T T x t A t A t A t T T T πππππ?????? =-=--=- ??????????? ,符合三角函数 展开形式,则 在 2T π 处:1n A =,所以,单边频谱图为图2的(a )。 对222()sin ()sin()cos()42T T x t A t A t A t T T T π ππ??=-=-=-? ???进行复指数展开, 由于222()cos()()2 j t j t T T A x t A t e e T ππ π--=-=+ 所以,在2T π -处:2n A C =-,2nR A C =-,0nI C =,||2n A C =,n θπ=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2-1 进行某动态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90.9nC/MPa ,将它与增益为0.005V/nC 的电荷放大器相连,而电荷放大器的输出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上,记录仪的灵敏度为20mm/V 。试计算这个测量系统的总灵敏度。当压力变化为3.5MPa 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 解:若不考虑负载效应,则各装置串联后总的灵敏度等于各装置灵敏度相乘,即 S =90.9(nC/MPa)?0.005(V/nC)?20(mm/V)=9.09mm/MPa 。 偏移量:y =S ?3.5=9.09?3.5=31.815mm 。 2-2 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35s 的一阶装置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 、2s 和5s 的正弦信号,问稳态响应幅值误差将是多少? 解:设一阶系统1()1H s s τ= +,1 ()1H j ωτω =+ 2 2 11 ()()21()1() A H T ωωπττω== = ++,T 是输入的正弦信号的周期 稳态响应相对幅值误差()1100%A δω=-?,将已知周期代入得 58.6%1s 32.7%2s 8.5%5s T T T δ=?? ≈=??=? 2-3 求周期信号x (t )=0.5cos10t +0.2cos(100t ?45?)通过传递函数为H (s )=1/(0.005s +1)的装置后得到的稳态响应。 解:1()10.005H j ωω= +,21 ()1(0.005) A ωω=+,()arctan(0.005)?ωω=- 该装置是一线性定常系统,设稳态响应为y (t ),根据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保持性、比 例性和叠加性得到 y (t )=y 01cos(10t +?1)+y 02cos(100t ?45?+?2) 其 中 01 01 2 1( 1 0) 01(0 . y A x == ?≈ + ?,1(10)arctan(0.00510) 2.86??==-?≈-? 02022 1(100)0.20.179 1(0.005100) y A x == ?≈+?, 2(100)arctan(0.005100)26.57??==-?≈-? 所以稳态响应为()0.499cos(10 2.86)0.179cos(10071.57)y t t t =-?+-?

实验1门电路的功能测试

实验一门电路的功能测试 1.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装置,能正确使用装置上的资源设计实验方案; (2)熟悉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及使用方法; (3)熟悉并验证典型集成门电路逻辑功能。 2.实验仪器与材料 (1)数字电路实验装置1台; (2)万用表1块 (3)双列直插集成电路芯片74LS00、74LS86、74LS125各1片,导线若干。 3.知识要点 (1)数字电路实验装置的正确使用 TPE-D6A电子技术学习机是一种数字电路实验装置,利用装置上提供的电路连线、输入激励、输出显示等资源,我们可以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通过连接电路、输入激励信号、测试输出状态等一系列实验环节,对所设计的逻辑电路进行结果测试。该实验装置功能模块组成如图1.1所示。 图中①为集成电路芯片区,有15个IC插座及相应的管脚连接端子,其中A13是8管脚插座,A11、A12是14管脚插座,A1、A2、A3、A7、A8是16管脚插座,A4、A5是18管脚插座,A9、A14、A16、A7、A8是20管脚插座,A10、A15是24管脚插座。根据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的管脚数可以选择相同管脚数的IC插座,并将集成电路芯片插入IC插座(凹口侧相对应),可以通过导线将管脚引出的接线端相连,实现电路的连接。 图中②为元件区,内有多个不同参数值的电阻、电容以及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蜂鸣器等元件可供连接电路时选择。 图中③为电位器区,内有1k、10k、22k、100k、220k阻值的电位器等元件可供连接电路时选择。 图中④为直流稳压电源区,是装置内部的直流稳压电源提供的+5V、-5V、+15V、-15V 电源输出引脚,可以为有源集成芯片提供工作电源电压。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1、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 答:⑴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μ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的量值的操作过程,即L/μ=q,或L=μq。 ⑵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2、量块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上有何特点 答:⑴量块的作用:a、用于计量器具的校准和鉴定;b、用于精密设备的调整、精密划线和精密工件的测量;c、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实物基准等。 ⑵非测量面;测量面的表面非常光滑平整,具有研合性,两个测量面间具有精确的尺寸。量块上标的尺寸称为量块的标称长度ln。当ln<6mm的量块可在上测量面上作长度标记,ln>6mm的量块,有数字的平面的右侧面为上测量面。3、量块分等、分级的依据各是什么在实际测量中,按级和按等使用量块有何区别 答:⑴量块分等的依据是量块测量的不确定度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来划分的。量块分级主要是根据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和量块长度变支量的最大允许值来划分的。 ⑵区别是: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制造误差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去,但固不需要加修正值,故使用较方便。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栏定书列出的实例中心长度作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只包含栏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4、说明分度间距与分度值;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误差与修正值有何区别答:其区别如下: ⑴分度间距(刻度间距)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或度盘上两面三刀相邻刻线中心之间的距离,般为;而分度值(刻度值)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⑵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而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⑶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上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代数差;而修正值是指

实验一TTL各种门电路功能测试

实验序号实验题目 TTL各种门电路功能测试 实验时间实验室 1.实验元件(元件型号;引脚结构;逻辑功能;引脚名称) 1.SAC-DS4数字逻辑实验箱1个 2.数字万用表1块 3.74LS20双四输入与非门1片 4.74LS02四二输入或非门1片 5.74LS51双2-3输入与或非门1片 6.74LS86 四二输入异或门1片 7.74LS00四二输入与非门2片 (1)74LS20引脚结构及逻辑功能(2)74LS02引脚结构及逻辑功能 (3)74LS51引脚结构及逻辑功能(4)74LS86引脚结构及逻辑功能 (5)74LS00引脚结构及逻辑功能

2.实验目的 (1)熟悉TTL各种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2)熟悉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3.实验电路原理图及接线方法描述: (1)74LS00实现与电路电路图 (2)74LS00实现或电路电路图

(3)74LS00实现或非电路电路图 (4)74LS00实现异或电路

4.实验中各种信号的选取及控制(电源为哪些电路供电;输入信号的分布位置;输出信号的指示类型;总结完成实验条件) 5.逻辑验证与真值表填写 (1)74LS00实现与电路电路图逻辑分析 逻辑运算过程分析: 1 21 Y=AB Y=Y=AB=AB 真值表: (2)74LS00实现或电路电路图 逻辑运算过程分析: 1 2 312 Y=AA=A Y=BB=B Y=Y Y=AB=A+B=A+B 真值表: 输入输出 A B 2 Y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输入输出 A B 3 Y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教程》习题解答

第一章软件测试理论 一、选择题 1.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C 。 A.表明软件的正确性B.评价软件质量 C.尽可能发现软件中的错误D.判定软件是否合格 2. 下面关于软件测试的说法, A 是错误的。 A.软件测试是程序测试 B.软件测试贯穿于软件定义和开发的整个期间 C.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都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D.程序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3. 某软件公司在招聘软件评测师时,应聘者甲向公司做如下保证: ①经过自己测试的软件今后不会再出现问题; ②在工作中对所有程序员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在某个程序员编写的程序中发现的问题多,就重点审查该程序,以免不利于团结; ③承诺不需要其他人员,自己就可以独立进行测试工作; ④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不把所有问题都找出来,决不罢休; 你认为应聘者甲的保证 B 。 A.①、④是正确的B.②是正确的 C.都是正确的D.都不正确 4. 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 B 。 A.目标程序和相关文档B.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C.目标程序、操作系统和平台软件D.源程序和目标程序 5. 导致软件缺陷的原因有很多,①-④是可能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 D 。 ①软件需求说明书编写的不全面,不完整,不准确,而且经常更改②软件设计说明书③软件操作人员的水平④开发人员不能很好的理解需求说明书和沟通不足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④ 二、简答题 1.简述软件测试发展的历史及软件测试的现状。 参考答案: 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软件行业发展初期,没有系统意义上的软件测试,更多的是一种类似调试的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和选取也都是根据测试人员的经验随机进行的,大多数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产业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软件企业成立了QA 或者SQA部门。后来QA的职能转变为流程监控(包括监控测试流程),而测试(Testing)则从QA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组织职能。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开始形成,软件测试作为软件质量保证(SQA)的主要职能,包含软件质量评价的内容。软件测试已有了行业标准(IEEE/ANSI )。 在我国,软件测试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在国内,现在在软件测试行业中各种软件测试的方法、技术和标准都还在探索阶段。

实验一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

实验一基本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测试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与异或门的逻辑功能。 2、了解测试的方法与测试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实验中用到的基本门电路的符号为: 在要测试芯片的输入端用逻辑电平输出单元输入高低电平,然后使用逻辑电平显示单元显示其逻辑功能。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数字逻辑电路用PROTEUS 2、显示可用发光二极管。 3、相应74LS系列、CC4000系列或74HC系列芯片若干。 四、实验内容 1.测试TTL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a)测试74LS08的逻辑功能。(与门)000 010 100 111 b)测试74LS32的逻辑功能。(或门)000 011 101 111 c)测试74LS04的逻辑功能。(非门)01 10 d)测试74LS00的逻辑功能。(两个都弄得时候不亮,其他都亮)(与非门)(如果只接一个的话,就是非门)001 011 101 110 e)测试74LS02(或非门)的逻辑功能。(两个都不弄得时候亮,其他不亮)001 010 100 110 f)测试74LS86(异或门)的逻辑功能。 2.测试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在CMOS 4000分类中查询 a)测试CC4081(74HC08)的逻辑功能。(与门) b)测试CC4071(74HC32)的逻辑功能。(或门) c)测试CC4069(74HC04)的逻辑功能。(非门) d)测试CC4011(74HC00)的逻辑功能。(与非门)(如果只接一个的话,就是非门)

e)测试CC4001(74HC02)(或非门)的逻辑功能。 f) 测试CC4030(74HC86)(异或门)的逻辑功能。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好各门电路的真值表表格,将实验结果填写到表中。 2.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各逻辑门的逻辑表达式,并分析如何判断逻辑门的好坏。 3.比较一下两类门电路输入端接入电阻或空置时的情况。 4.查询各种集成门的管脚分配,并注明各个管脚的作用与功能。 例:74LS00 与门 Y=AB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熊诗波 绪论 0-1 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解答:教材P4~5,二、法定计量单位。 0-2 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解答:(参考教材P4~6,二、法定计量单位~五、量值的传递和计量器具检定) 1、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的定义; 2、有保存、复现和传递单位的一整套制度和设备; 3、必须保存有基准计量器具,包括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等。 3、必须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级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算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0-3 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 解答:(教材P8~10,八、测量误差) 0-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的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 ①1.0182544V±7.8μV ②(25.04894±0.00003)g ③(5.482±0.026)g/cm2 解答: ① ② ③ 0-5 何谓测量不确定度?国际计量局于1980年提出的建议《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INC-1(1980)》的要点是什么? 解答: (1)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值的真值在所处量值范围的一个估计,亦即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2)要点:见教材P11。 0-6为什么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为什么是用电表时应尽可能地在电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用量程为150V的0.5级电压表和量程为30V的1.5级电压表分别测量25V电压,请问哪一个测量准确度高? 解答: (1)因为多数的电工仪表、热工仪表和部分无线电测量仪器是按引用误差分级的(例如,精度等级为0.2级的电表,其引用误差为0.2%),而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引用值 其中的引用值一般是仪表的满度值(或量程),所以用电表测量的结果的绝对误差大小与量程有关。量程越大,引起的绝对误差越大,所以在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熊诗波-黄长艺-课后答案.doc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熊诗波-黄长艺-课后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1.1求周期方波(图1-4)的傅立叶级数(复指数函数形式)。画出频谱图|C n |—ω ;φn —ω 图并与表1-1对比。 解:傅立叶级数的复指数形式表达式: ? ??±±±== ∑+∞ -∞=,3,2,1,0;)(0n e C t x n t jn n ω 式中: 所以: [] ()????????±±±=???±±±=-=--=+?+-=??????-+??????--=? ??+???-== ---------??? ,6,4,2; 0,5,3,1;2cos 12111)(1)(12 000 2 00 2002 022 00000 0000 00n n n A j n n A j e e n jA n jA e jn A T e jn A T dt Ae dt e A T dt e t x T C jn jn T t jn T t jn T t jn T t jn T T t jn n πππ ππωωππωωωωω???±±±±=??? ? ? -= ∑+∞ -∞=,7,5,3,1;2)(0n e n A j t x t jn n ωπ

1.4求符号函数(题图1-1a )和单位阶跃函数(题图1-1b )的频谱. 解:1) 符号函数的频谱: 令: 2)单位阶跃函数的频谱: f j dt e e dt e e dt e t x f X t x e t x ft j t ft j t ft j t ππαπααπαα1)1(lim )()(; )(lim )(022002110 1=?? ? ??+-===???∞+---∞--→--→dt e e dt e t x f X t x e t x ft j t ft j t παπαα1lim )()(; ) (lim )(22220 2=?? ?===∞+----→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实验报告记录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数字电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报告人:许泽鑫学号:201 班级:2班同组人: 指导教师:张志朋老师 实验时间:2016-9-27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6-10-11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并掌握常用的逻辑电路功能测试方法。 (2)熟悉RXS-1B数字电路实验箱。 二、方法、步骤 1.实验仪器及材料 1)RXS-1B数字电路实验箱 2)万用表 3)器件 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1片 74LS86四2输入异或门1片 2.预习要求 1)阅读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南,懂得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要求和实验方 法。 2)复习门电路工作原理及相应逻辑表达式。 3)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外引线排列图,了解各引出脚的功能。 4)学习RXB-1B数字电路实验箱使用方法。 3.说明 用以实现基本逻辑关系的电子电路通称为门电路。常用的门电路在逻辑功能上有非门、与门、或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异或门等几种。 非逻辑关系:Y=A 与逻辑关系:Y=A B + 或逻辑关系:Y=A B 与非逻辑关系:Y=A B + 或非逻辑关系:Y=A B + 与或非逻辑关系:Y=A B C D ⊕ 异或逻辑关系:Y=A B

三、实验过程及内容 任务一: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 集成电路74LS86是一片四2输入异或门电路,逻辑关系式为1Y=1A ⊕1B ,2Y=2A ⊕2B , 3Y=3A ⊕3B ,4Y=4A ⊕4B ,其外引线排列图如图1.3.1所示。它的1、2、4、5、9、10、12、13号引脚为输入端1A 、1B 、2A 、2B 、3A 、3B 、4A 、4B ,3、6、8、11号引脚为输出端1Y 、2Y 、3Y 、4Y ,7号引脚为地,14号引脚为电源+5V 。 (1)将一片四2输入异或门芯片74LS86插入RXB-1B 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任意14引脚的IC 空插座中。 (2)按图1.3.2接线测试其逻辑功能。芯片74LS86的输入端1、2、4、5号引脚分别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任意4个电平开关的插孔,输出端3、6、8分别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电平显示器的任意3个发光二极管的插孔。14号引脚+5V 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5V 电源的“+5V ”插孔,7号引脚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5V 电源的“⊥”插孔。 (3)将电平开关按表1.3.1设置,观察输出端A 、B 、Y 所连接的电平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测量输出端Y 的电压值。发光二极管亮表示输出为高电平(H ),发光二极管不亮表示输出为低电平(L )。把实验结果填入表1.3.1中。 图1.3.1 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外引线排列图 1A 1B 1Y 2A 2B 74LS86 V CC 4B 4A 4Y 3B 4A 3Y 1 2 3 4 5 14 13 12 11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完成版)

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计算机一班组员:2014217009赵仁杰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门电路的逻辑功能、逻辑表达式、逻辑符号、等效逻辑图。 2. 掌握数字电路实验箱及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检测基本门电路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仪器设备: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数字电路实验箱 2. 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2片 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1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

三、预习要求 1. 预习门电路相应的逻辑表达式。 2. 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及用途。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按数字电路实验箱使用说明书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然后选择实验用的集成块芯片插入实验箱中对应的IC座,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接线图接好连线。注意集成块芯片不能插反。实验中改动接线须先断开电源,接好线后再通电实验。每个芯片的电源和GND引脚,分别和实验台的+5V 和“地(GND)”连接。芯片不给它供电,芯片是不工作的。用实验台的逻辑开关作为被测器件的输入。拨动开关,则改变器件的输入电平。开关向上,输入为1,开关向下,输入为0。 将被测器件的输出引脚与实验台上的电平指示灯连接。指示灯亮表示输出电平为1,指示灯灭表示输出电平为0。 1.与非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1)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一片,插入数字电路实验箱中对应的IC座,按图1.1接线、输入端1、2、4、5、分别接到K1~K4的逻辑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D1~D4中任意一个。注意:芯片74LS20的14号引脚要接试验箱下方的+5V电源,7号引脚要接试验箱下方的地(GND)。用万用表测电压时,万用表要调到直流20V档位,因为芯片接的电源是直流+5V。 表1.1

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1.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27.0015+φ,轴径为016 .0034.01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15.027 D min =φ15 轴: d max =φ14.984 d min =φ14.966 (2)极限偏差:孔:ES=+0.027 EI=0 轴:es= -0.016 ei= -0.034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0.027)-0|=0.027 轴:T d = |es-ei|=|(-0.016)-(-0.034)|=0.018 (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27)-(-0.034)=+0.061 X min = EI -es=0-(-0.016)=+0.016 平均间隙 ()0385.021min max +=+=X X X av (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27+0.018=0.045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 2.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05.0034.045+-φ,轴径为0025.04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 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并说明其配合类别。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45.005 D min =φ44.966 轴: d max =φ45 d min =φ44.975 (2)极限偏差:孔:ES=+0.005 EI=-0.034 轴:es= 0 ei= -0.025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0.005)-(-0.034)|=0.039 轴:T d = |es-ei|=|0-(-0.025)|=0.025 (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05)-(-0.025)=+0.030 Y min = EI -es=-0.034-0=-0.034 (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39+0.025=0.064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它们属于过度配合如图所示。 3.若已知某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φ30mm ,最大间隙X max =+23μm ,最大过盈Y max =-10μm ,孔的尺寸公差T D =20μm ,轴的上偏差es=0,试画出其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已知Y max =EI-es=-10μm

测试技术基础(江征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j 第二章部分题目答案 2-21.求正弦信号)2sin()(t T A t x π =的单边、双边频谱、实频图、虚频图,如该信号延时4 /T 后,其各频谱如何变化? 解: (1)由于22()sin()cos()2 x t A t A t T T πππ==-,符合三角函数展开形式,则 在 2T π 处:1n A =,所以,单边频谱图为图1的(a )。 对)2sin()(t T A t x π =进行复指数展开:由于222()sin( )()2j t j t T T jA x t A t e e T ππ π-==- 所以,在2T π-处:2n jA C =,0nR C =,2nI A C =,||2n A C =,2n π θ= 在2T π处:2n jA C =-,0nR C =,2nI A C =-,||2n A C =,2 n πθ=- 所以,实频图、虚频图、双边幅频图、双边相频图分别如图1的(b)、(c)、(d)、(e)。 T T - (a)单边幅频图 (b) 实频图 (c) 虚频图 (d) )双边幅频图 (e) 双边相频图 图1 正弦信号x (t)的频谱 (2)当延迟4/T 后,()x t 变为2()sin ()4T x t A t T π ??=-? ???,由于 222()sin ()cos ()cos 442T T x t A t A t A t T T T πππππ?????? =-=--=- ??????????? ,符合三角函数 展开形式,则 在 2T π 处:1n A =,所以,单边频谱图为图2的(a )。 对222()sin ()sin()cos()42T T x t A t A t A t T T T π ππ??=-=-=-????进行复指数展开, 由于222()cos()()2 j t j t T T A x t A t e e T π π π--=-=+ 所以,在2T π-处:2n A C =-,2nR A C =-,0nI C =,||2n A C =,n θπ=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章习题 及答案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电涡流传感器是利用 材料的电涡流效应工作的。 A.金属导电 B.半导体 C .非金属 D .PVF2 2.为消除压电传感器电缆分布电容变化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可采用 。 A.电压放大器 B.电荷放大器 C .前置放大器 3.调频式电涡流传感器的解调电路是 。 A.整流电路 B.相敏检波电路 C.鉴频器 4.下列传感器中 是基于压阻效应的。 A..金属应变片 B.半导体应变片 C.压敏电阻 5.石英晶体沿机械轴受到正应力时,则会在垂直于——的表面上产生电荷量。 A.机械轴 B.电轴 C.光轴 6.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 来决定的。 A.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 B.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 C.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 7.电容式传感器中,灵敏度最高的是 。 A.面积变化型 B .介质变化型 C .极距变化型 8.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适宜于测量微小位移量是因为 。 A.电容量微小影响灵敏度 B.灵敏度与极距的平方成反比,间距变化大则产生非线性误差 C.非接触测量 9.高频反射式涡流传感器是基于 效应来实现信号的感受和变换的。 A.涡电流 B.纵向 C.横同 10.压电材料按一定方向放置在交变电场中,其几何尺寸将随之发生变化,这称为 效应。 A.压电 B.压阻 C.压磁 D.逆压电 二、填空题 1.可用于实现非接触式测量的传感器有 和 等。 2.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表达式为E l dl R dR S λγ++==21//,对于金属应变片来说:S = , 而对于半导体应变片来说S = 。 3.具有 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常用的压电材料有 和 。 4.光电元件中常用的有 、 和 。 5.压电传感器在使用 放大器时,其输出电压几乎不受电缆长度变化的影响。 6.电阻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率是与 成正比的。 7.压电传感器在使用电压前置放大器时,连接电缆长度的改变,测量系统的 也 将发生变化。 8.电容式传感器有 型 型和 型3种类型,其中 型的灵敏度最高。 9. 霍尔元件是利用半导体元件的 特性工作的。 10. 按光纤的作用不同,光纤传感器可分为 和 两种类型。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复习题答案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信息与信号之间的关系是 ( D )。 A .信息与信号并列 B .信息与信号无关 C .信息包含信号 D .信息在信号之中 2.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B )。 A .相关函数 B .傅氏级数 C . 傅氏变换 D .拉氏变换 3. 傅氏级数中的各项系数是表示各谐波分量的( C )。 A .相位 B .周期 C .振幅 D .频率 4.关于信息和信号,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信息包含信号 B .信息与信号无关 C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 D .信息描述了事物某物理量的变化过程 5.多种信号之和的频谱是( C )。 A . 离散的 B .连续的 C .随机性的 D .周期性的 6.下列信号中,( C )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A .12()sin()sin(3)x t A t B t ω?ω?=+++ B . ()5sin 303sin x t t =+ C .0()sin at x t e t ω-=? 7.不能用确定函数关系描述的信号是( C )。 A .复杂的周期信号 B .瞬变信号 C .随机信号 8.复杂的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A )。 A .离散的 B .连续的 C .δ函数 D .sinc 函数 9.数字信号的特性是( B )。 A .时间上离散、幅值上连续 B .时间、幅值上均离散 C .时间、幅值上都连续 D .时间上连续、幅值上量化 10.下列函数表达式中,( B )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x t ππ ≥?= ? ≤?当t 0当t 0 B .()5sin 2010cos10)x t t t t ππ=+ (-∞<<+∞ C .()20cos20()at x t e t t π-= -∞<<+∞ D .()1t x t e τ-=- 11.下列信号属周期信号的有( A )。 A .y 1=Sinω0t+ Sinω1t B .y 2=Con 2t+Sin 23t C .y 1=Sin 3t+Sin2t 12.描述非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C )。 A .三角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 .傅氏级数 13.下列传感器中( B )是基于压阻效应的。

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实验1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逻辑变换

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逻辑变换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 2、熟悉门电路的逻辑变换方法。 3、熟悉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数字电路实验箱1台 3、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2片 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1片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 74LS04 六反相器1片 三、实验原理 集成逻辑门是最基本的集成数字部件,任何复杂的逻辑电路都可以用多个逻辑门通过适当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目前,虽然中、大规模数字集成器件的应用已很普遍,在设计数字电路时,不必从单个逻辑门出发去组合,但为了满足所有数字电路的需要,各种逻辑门电路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基本逻辑门有与门、或门和非门。除基本门以外,常用的门电路还有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其中与非门有较强的通用性,其通用性在于任何复杂的逻辑电路都可以用多个与非门组合而成,而且用与非门可以组合成其它各种逻辑门。下面以异或逻辑为例,介绍用与非门组成其它逻辑门的方法和步骤。 (1)利用逻辑代数将异或逻辑表达式变换成与非逻辑表达式。变换过程如下:Y+ = A B B A A A+ = B + + ( ) B ) (B A A+ = AB B AB A =(1-14-1) AB B AB (2)按与非逻辑表达式画出与非门组成的逻辑图。图1-14-1为用与非门实现异或逻辑的逻辑图。

图1-14-1 用与非门实现异或逻辑的逻辑图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 (1)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一只, 按图1-14-2接线,输入端接逻辑电平开关, 输出端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2)将逻辑电平开关按表1-14-1置位, 分别测输出电压及逻辑状态。 图1-14-2 表1-14-1

实验一 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测试

实验一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了解TTL系列、CMOS系列外形及逻辑功能。 2.熟悉各种门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 3. 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排列,如何在实验箱上接线,接线时应注意什么。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a)TDS-4数电实验箱、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 b)1)CMOS器件: CC4011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1 片 CC4071 二输入端四或门 1片2)TTL器件: 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 片 74LS02 二输入端四或非门 1 片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1片 74ls125 三态门 1片 74ls04 反向器材 1片 三.预习要求和思考题: 1.预习要求: 1)复习门电路工作原理及相应逻辑表达式。 2)常用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的功能、特点。 3)三态门的功能特点。 4)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线位置及各引线用途。 5)用multisim软件对实验进行仿真并分析实验是否成功。 2.思考题 1)TTL门电路和CMOS门电路有什么区别? 2)用与非门实现其他逻辑功能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四.实验原理 1.本实验所用到的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图见附录。 2.门电路是最基本的逻辑元件,它能实现最基本的逻辑功能,即其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TTL集成门电路的工作电压为“5V±10%”。本实验中使用的TTL集成门电路是双列直插型的集成电路,其管脚识别方法:将TTL集成门电路正面(印有集成门电路型号标记)正对自己,有缺口或有圆点的一端置向左方,左下方第一管脚即为管脚“1”,按逆时针方向数,依次为1、2、3、4············。如图1—1所示。具体的各个管脚的功能可通过查找相关手册得知,本书实验所使用的器件均已提供其功能。 图1—1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熊诗波课后习题答案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 -第三版- 熊诗波等 著 绪 论 0-1 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得基本内容。 解答:教材P4~5,二、法定计量单位。 0-2 如何保证量值得准确与一致? 解答:(参考教材P4~6,二、法定计量单位~五、量值得传递与计量器具检定) 1、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得定义; 2、有保存、复现与传递单位得一整套制度与设备; 3、必须保存有基准计量器具,包括国家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等。 3、必须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将国家级准所复现得计量单位量值经过各级计算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0-3 何谓测量误差?通常测量误差就是如何分类表示得? 解答:(教材P8~10,八、测量误差) 0-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得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 ①1、0182544V±7、8μV ②(25、04894±0、00003)g ③(5、482±0、026)g/cm 2 解答: ①-6 6 7.810/1.01825447.6601682/10±?≈± ②6 0.00003/25.04894 1.197655/10±≈± ③0.026/5.482 4.743±≈‰ 0-5 何谓测量不确定度?国际计量局于1980年提出得建议《实验不确定度得规定建议书INC-1(1980)》得要点就是什么? 解答: (1)测量不确定度就是表征被测量值得真值在所处量值范围得一个估计,亦即由于测量误差得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得程度。 (2)要点:见教材P11。 0-6为什么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得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得量程?为什么就是用电表时应尽可能地在电表量程上限得三分之二以上使用?用量程为150V 得0、5级电压表与量程为30V 得1、5级电压表分别测量25V 电压,请问哪一个测量准确度高? 解答: (1)因为多数得电工仪表、热工仪表与部分无线电测量仪器就是按引用误差分级得(例如,精度等级为0、2级得电表,其引用误差为0、2%),而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引用值 其中得引用值一般就是仪表得满度值(或量程),所以用电表测量得结果得绝对误差大小与量程有关。量程越大,引起得绝对误差越大,所以在选用电表时,不但要考虑它得准确度,而且要考虑它得量程。 (2)从(1)中可知,电表测量所带来得绝对误差=精度等级×量程/100,即电表所带来得绝对误差就是一定得,这样,当被测量值越大,测量结果得相对误差就越小,测量准确度就越高,所以用电表时应尽可能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