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产业兴旺的实施方案

关于促进产业兴旺的实施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关键。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和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全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省产业兴旺“六大强农行动”和

“五大支撑体系”,着力建设具有X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

形成支柱强劲、特色彰显、融合深透、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X农业产业兴旺新格局。总体目标是: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年均递增3.0%,到X年,主导产业实力明显增强,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农业供给质量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全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地初具雏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注右,农民收

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逐步缩小。

一、主要任务

(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以粮、猪为主的结构,加快建立具有X特色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相互促进的现代产业体系。

1.调优提质两大主导产业。促进粮、猪两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调优调特,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优质稻和杂粮,建立高档优质稻基地50万亩,建立鲜食甜糯玉米、菜用薯、高蛋白大豆、小籽花生、薏米等优

质杂粮基地30万亩。稳定生猪产业,大力发展黑猪生产,打造全国知名的黑猪生产基地,到X年,黑猪出栏达到50万头以上。着力延长粮猪产业链条,年加工高档稻米、高蛋白大豆、猪肉分别达到20万吨、2万吨、5万吨以上。

2.重点培育五大支柱产业。集中力量重点培育柑橘(桔柑橙柚等)、茶叶、蔬菜、油茶、肉牛等五大全市性支柱产业,每个产业链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到X年,优质柑橘类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量15万吨以上;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成品茶产量突破1 万吨;油茶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高品质茶油1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90万亩,总产量达182万吨,总产值突破42亿元;肉牛出栏达到30万头以上,X中黑牛存栏量10万头以上,建立全国最大的黑牛养殖基地和高档牛肉生产基地。

3.突出做大八个特色产业。各县市区在抓好全市性主导、支柱产业培育的同时,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着力培育特色水果、田鱼、家

禽、辣椒、油菜、黄精、竹木、花卉苗木等八大特色产业。重点支持X发展田鱼、黄精产业,X发展蔬菜产业,X发展辣椒、竹木产业,X 区、X 区、X发展特色水果、蔬菜产业。(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农机局、市商务粮食局、市经信委)

(二)着力建设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对接全省“百千万工程”实施,调优调精调特农业产业布局,形成错位发展、优势明显、类型多样、产出高效、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林)产品生产保护

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划定和建设,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要求,培育100个精细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按照省定要求,重点建设以X县、X市、X县等地为主的高档优质稻和特色粮油供应示范基地,以X市、X区、X区等地为主的优质特色蔬菜供应示范基地,以X县为主的辣椒供应示范基地,以X市、X区、X县为主的优质水果供应示范基地,以X县、X市等地为主的有机茶供应示范基地,以X区、X市、X 县、X县等地为主的良种生猪供应示范基地和肉牛供应示范基地,以X 市、X县为主的茶油供应示范基地,以X县、X 县为主的竹木精加工示范基地,以X县、X市为主的林下经济重点基地建设。抓好X县X省首批中药材基地示X的建设。(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市商务粮食局、市经信委)

(三)全力打造高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地。充分发挥X “后花园”区位优势,建设全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地。推进农旅结合,依托农业基地、田园风光、山水资源、乡土文化,以现代农业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石漠化公园、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特色村镇、民宿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开发高端精品休闲旅游项目、线路、区域,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版。重点建设特色核心片区20个,培育10条重点乡村旅游线路,创建100 个特色农旅基地(其中森林旅游基地20个)、30家五星级休闲农庄,50家省级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50家拥有自主品牌的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生产企业,新建1处以上森林康养示范基地、1处国家级森

林公园、争创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好X县国家森林旅游示X。全市

农、林业休闲企业(包括各种园区、休闲农庄)达到1500家,年接

待游客达到12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00亿元。其中森林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收入达到50亿元。(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住建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

二、工作措施

(一)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围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打造,加大农(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到X年,建成100个省市级现代农(林)业特色产业园。建成10个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集聚度较高、品牌影响较大、产出效益较好的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2个以上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和1个以上国家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支持X 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育100家规模以上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省“十大农业企业品牌培育计划”,在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中重点培育10家左右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产值过5亿元的农(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新增1家以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市农

委、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

(三)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全省“千社万户”工程,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对接。积极推进农业经营公司化,大力支持专业合作社兴办公司,支持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推动农产品商品化、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化,到X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的公司新增1000家以上。打造150家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其中30 家省级农机示范社。发展1000家左右产业特色明显、经营管理规范、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家庭示范农(林)场。创建2个以上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县(市、区)。(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林业局、市农机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市供销社)

(四)全力打造农业知名品牌。全力打造具有X特色和优势的农

产品地域名片,将X辣酱、X红茶、X蔬菜、X村黑猪、X中黑牛、X 贡米等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每个县市区

要培育1-2个竞争力强的农(林)业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实施农产品品牌整合计划,每个优势、支柱产业集中打造1-2个主打品牌,每个县市区单独打造或跨县市区联合打造1个以上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和X省名牌产品,培育全省、全国知名的企业产品品牌17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供销社)

(五)下大力气扩大绿色农产品供给。大力支持开展“三品一标” 农产品认证。到X年,绿色食品认证达到100个。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开展绿色生产。推进果菜茶水肥一体化,恢复发展绿肥生产,纵深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全面开展土壤监测和以重金属为主的土壤污

染普查,全面摸清土壤污染情况,大力开展农业污染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土壤食用农作物的种植。支持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利用整县推进,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和体系。支持发展畜禽水产绿色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养殖一沼气一种植”等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到X 年,全市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0% 以上。(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市供销社)

(六)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体系建设,3年内实现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质量可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机制,健全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5项制度,率先在区域公用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开展试点。整合市县两级农业系统内检验检测资源,配备完善检验检测设施,提升农产品综合检测能力。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X。推进市、县、乡三级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监管经费保障力度。(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市财政局)

(七)加快智慧农业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智慧农业、林业、水利

工程,建设智慧农业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 农业,解决农产品销售瓶颈。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工程”建

设,3年内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积极引进全国知名互联网大平台,

支持电商大平台在我市落地直营店、特产馆、扶贫馆、农产品直采基

地、智慧物流网络,打造互联网农产品品牌。按照“县有中心村有站” 的模式,完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电子商务,充分利用各种电商平台,加大线上农产品市场运营力度,推广地方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满足农村的多元化生活消费需求,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粮食局、市农委、市供销社、市林业局、市畜牧水产局)

(八)强力推进科技兴农。以科研院所、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加快建设农业科研、农技推广、新型职业农民“三支队伍”,着力增强农技创新、农技转化、农技应用“三大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成果、技术、管理、资金形式投资入股,推行股权激励。着力突破农业节本增效、农机适用、精深加工、质量安全、防灾减灾、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加强适应丘冈山地的农业机械产品及配套、特色产业种植、畜禽品种改良及养殖生产配套、避灾减灾等技术的研究。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推广农作物轻简栽培技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推动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实施组建一个团队,集成一套技术,建立一片基地,支持一群示范户,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六个一”计划。到X 年,建成30个覆盖全市、专业齐全、功能互补的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加大良种及新技术推广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力争到X年,全市主要动植物良种及配套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3%以上。(责任单位:市农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