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第19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修改版)

金天:第19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修改版)
金天:第19课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修改版)

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上海市第二中学金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和战史实:契丹的建立、澶渊之盟、西夏的建立、金的建立、靖康之变、北宋的建立、大蒙古国的建立、蒙古西征、元朝建立、南宋灭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以上史实,理解战争与和平是民族交融的两种方式,学会正确分析、评价该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和影响。理解民族融合对统一的促进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少数民族与汉族和战不是种族战争,而是民族融合过程中的插曲,是推动融合的催化剂;汉族在抵御少数民族中斗争中的英雄的赤胆忠心值得大家赞扬。【教学重点难点】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民族关系表现形式,以及对民族关系影响

【教学设计】

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掌控也力不从心,晚唐的衰败不可避免。唐灭亡以后,中原地区先后有五代,南方地区加北汉先后有十国,称为五代十国时期。不过在各政权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统一的趋势也逐渐明显。赵匡胤代后周而自立宋朝后,为了避免重蹈唐朝覆辙,吸取教训,推行了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这使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经济文化额繁荣。不过我们看地图,北宋的版图没有完全继承唐,而只是统一了五代十国的大致区域。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趁势得到了很快发展,他们的实力已经足够和中原王朝相抗衡。又加上宋朝不同于唐朝的外重内轻政策,它的注意力放在了防止内部的颠覆上,所以是内重外轻。所以宋朝确实没有唐那样的实力可以实现大一统,中国在这段时期的历史就呈现出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特点。

一、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在北宋时期,主要是和北方的辽与西北地区的西夏长期对峙。我们首先看辽。

(1)辽的建立:首先我们看契丹人,契丹国比北宋早,它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已经独立建国。916年的时候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后来把国号改成了辽。关于契丹这个民族的起源,在中国史书中有记载,讲的是一个神话故事。中国古代史书往往都有这类写法,把一个民族或者领袖给神化,以昭示它后来能大有作为。再看图,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样貌上,看出他们是一个游牧民族,比较善战。这样的民族在扩张过程中通过武力往往能快速占领农耕民族。我们看地图也确实能感觉到辽确实很“辽”,版图是极其辽阔的。

辽能在它占据的北方汉人地区扎稳脚跟还跟它比较特殊的政治制度有关。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辽在其管辖范围内,“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比如南北面官制。

提问:从这材料中,我们能看出契丹族的什么优点?

它聪明的吸取了中原汉文化的政治制度,以强化它所缺乏的对于农业社会的管理能力,使得它处理好了国内的民族矛盾,可以继续把武力专心对外。所以它时时南下骚扰北宋。

当时,辽占有着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这个地区本来是五代里的后唐的领土,当时后唐的石敬瑭为了自己称帝,讨好北方,认辽的首领耶律德光为父皇,借了契丹并立消灭后唐,自己成立了后晋。所以这个地方就当做赠礼送给了辽。这个地区对于军事来说意义是很重大的。我们看知识链接,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它一是一个产量要地,二是燕山山脉是北方和中原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里若被北方政权掌握,则北方南下侵入南方是很方便的。

(2)北宋与辽:北宋在赵匡胤建国之后,通过迅速的征战,平定了南方和中原,巩固了统治。对于北方,宋也多次和辽交手,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在这段时期也诞生了著名的抗辽英雄故事——杨家将三代人都以生命为国效忠,震慑了契丹。这个故事大家可以自己课后查阅。总而言之,在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之后,宋转为了守势。辽凭借强大军事力量不断南下打击北宋。1004年辽的萧太后和辽圣宗率大军南下,与北宋在澶州大战。辽打着打着感觉胜算不定,可能腹背受敌,于是又加上宋真宗历来主和,双方最终在1005年议和,订下澶渊之盟。我们看看这个盟约内容:(PPT)

提问:你怎么评价这个盟约内容?(结合宋在澶州胜利的背景)

双方都有所获利。虽然宋损失了经济利益,但是得到了和平;辽虽然降为弟,却得到了实际的好处,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了贸易,促进经济交流。

这个盟约的订立,为北宋和辽双方了一百多年的和好关系。因为是兄弟之国,而且名义上北宋还是辽的大哥。每年给辽许多好处,双方霎时间友好了起来。经常互相通使,而且辽有时候遇到饥荒北宋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驾崩的消息传到辽,辽圣宗也吊唁。

(3)西夏:另外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位于西北,是党项族的首领元昊在1038年建立起来的。历史上称之为西夏。这个国家文明程度比较低,经济也相对凋敝,所以它没有像辽一样很强的侵略性。它和北宋还有辽也有战争,不过不多。在相互的战争中,谁也灭不了谁,最终都签订了和议。西夏和北宋的和议对它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帮助。名义上做了北宋的臣子,但是得到的经济援助确是实实在在的。

在三个政权都两两签订和议之后,形成了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二、金与南宋

(1)介绍女真兴起:9世纪的女真人还是狩猎采集地生活。10世纪初期,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灭掉了当时的渤海国,女真各部归顺辽。11世纪初,女真的完颜部逐步统一女真。不过女真还在辽的控制之下。12世纪初,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开始率军起兵,反抗辽的统治,并且不断取得军事胜利。在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为金,他也是金的太祖。

(2)金灭辽:辽朝到了后期,国力不振,政治腐败。皇帝不关心朝政,贪官污吏问题严重,民众对辽的抗争接连不断,更加削弱了辽。1125年,辽朝的皇帝被金军俘虏,辽灭亡。

(3)金灭北宋:在和北宋一起攻打辽的时候,金有了意外的发现。那就是北宋十分虚弱。于是就在灭辽的冬天(1125年)挥师南下大举进攻北宋。当时北宋防备空虚,1126年初金兵就不费吹灰之力渡过了黄河,逼到了北宋都城东京城下。金兵在1127年最终攻陷了东京。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并把他们的后妃、宗室、大臣将近3000人一起抓回北方。北宋就此灭亡。那么这一变故成为“靖康之变”。

(4)南宋建立: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时任北宋河北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河南商丘被拥立为皇帝,成为了宋高宗。后来定都到了临安,把宋朝的政权延续了下来。

(5)宋金对峙: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追击南宋统治者。在1130年南宋军民就利用大风大雨的有利时机阻击了金军,抗金将领韩世忠率8000人把金军逼到了建康的东北,阻截长达48天之久。抗金名将岳飞趁势收复了金军占领的建康。1140年金军又一次大举进攻南宋,南宋派兵分路抵抗。岳飞带领的中路军在郾城大败金军的精锐骑兵,追杀金军几十里。就在抗金斗争顺利发展的时候,南宋内的主和派声音开始占据上风。宋高宗自己也是一个主和派。他的他的权臣秦桧害怕抗金主战派的力量壮大会危及自己的利益,便打算向金求和。(为什么宋高宗不想收复山河呢?——若迎回了徽钦二宗,自己的合法地位不保)宋高宗连下诏令要岳飞班师回朝。1141年,宋高宗解除岳飞韩世忠兵权,和金签订《绍兴和议》。岳飞最后被谋反的罪名处死。他精忠报国的心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右边是一首岳飞著名的词,满江红。我们从中看出他的心愿是什么?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光复失去的国土。

(6)绍兴和议的内容:我们看PPT。

提问:我们比较之前的澶渊之盟,有什么变化?如何看待。

1,宋对金称臣、受其册封。2.岁币改为岁贡,数额大幅度增加。虽然有所屈辱,造成财政巨大压力。但是为南宋争取了时间发展。

在后来,南宋又两次北伐失败之后,又签订了两个和议。基本大的战事就没有了,双方维持着南北对峙的局面。

(7)榷场:

在宋金议和之后,双方的紧张关系得到了很大的缓和。这一时期,有一种和平的交流方式取代了武力战争。就是我们之前在说宋辽关系时提到的榷场贸易。这种形式的贸易是在宋辽西夏金并立时期一直都存在的。那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榷场的基本信息。(请同学看书回答其性质,特点,交换内容)。再从地图上:我们看到榷场基本是建在国境线边上的,而且双方在自己的一侧有对应对方一侧的榷场。这个是和它的交易方式有关,我们看小字部分的介绍。……在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文化不发达,生产水平落后,它们比较需要物资,中原汉族也对北方产出的东西感兴趣,这就形成了相互的需求。这种货物的贸易在缓和国家之间关系上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说它的意义是:促进边境地区商品交流,成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三、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

跟女真的兴起一样的,蒙古在南宋和金对峙的时候悄悄在大漠南北迅速崛起。这支民族的实力更强悍,它们的崛起即将改写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有一个人大家都知道,就是“天之骄子”成吉思汗。他就是统一蒙古部落的人,本命叫铁木真。在1206年的时候被蒙古其他的贵族推举为全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是尊号。这个时候,蒙古才从部落联盟走转身一变成了大蒙古国。骁勇善战的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带领下,兵分多路进行扩张,向西发动了三次西征,一直打到了欧洲的多瑙河。向南也依次灭掉了西夏和金和南宋。把领土覆盖了大半个欧亚大陆。是当时面积最大的国度,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面积仅次于后来的日不落大英帝国。我们来看看13世纪蒙古征服的地图(PPT)。

蒙古大帝国后来由成吉思汗的子孙继承,把国家成为了五大部分,就是元朝和四大汗国。1271年的时候,蒙古本土加中国部分由勃尔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南宋在1276年被元朝占领首都临安,一路南逃。三年后在崖山战役中被消灭。

这样,中国在隋唐之后又一次实现了大一统,也是第一次由少数民族建立大一统政权。

【巩固复习】:

1.完成这张表格:填写这些并立政权的创建者名字和民族。

2.给出的四张地图,按时间顺序排序。(请学生讲明理由)

3.练习与测评2。结合上面第2题,思考两宋三百多年多民族并立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究竟有哪些?给出史实。

小结:两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先后在中国境内崛起,并建立了辽、西夏、金、蒙古等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对峙。在战争冲突与和平交往的沧桑变迁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逐渐融合。

【板书设计】

一、辽西夏北宋的和战

1.辽的建立:916

2.辽宋关系:澶州之战——澶渊之盟1005

3.西夏的建立:1038

4.宋辽与夏关系:战—和—三国鼎立

二、金与南宋对峙

1.金的建立1115

(1)金灭辽1125

(2)金灭北宋:1127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4.南宋建立1127

5.南宋与金的关系:郾城大捷——绍兴和议1141

6.榷场贸易:时间、特点、内容、意义

三、蒙古的崛起

1.大蒙古国建立1206

2.蒙古西征

3.忽必烈建立大元1271

4.元灭南宋1279,完成统一

【教学反思】

课后,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和认识了几处备课的不足

1.在提问方面,处理得还是略微粗糙。有的问题问法也不够巧妙。例如对于南北面官制,原先设计的提问是“这种制度好不好”,这样的绝对性倾向要避免,问题要有给学生多面思考的余地,所以不如文“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它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样反而和民族融合的这个重点挂起钩来。还有问题需要有递进性,给学生一点铺垫,往往能起到好的效果,可以由表及里地深化,把思考推向深入。

2.在材料运用上,要学会筛选。不是越多的材料就越好,一定要为中心服务。而且如果是针对材料提问,那么材料就必须要慎重选择。文字材料要简短不宜过长。图片材料不能乱用,比如宋高宗赵构的图片,不要用人物画像,因为这些都不是史料,多是不准确的。史实留给学生思考而不要老师太多介绍,让学生自己眼睛脑子过一遍,从而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

3.板书设计要注意不要错别字,不要漏项。尤其是作为本课B级考点的榷场,在板书中没有出现,所以导致在小结提问民族关系表现方式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能回答出和与战,但是在和的内容中仅仅能根据黑板回答出政治层面上的盟约,而往往就漏了经济上的商品交流。而且板书要有体系,小标题和大标题对应要准确。

4.语言语调还有待加强,声音的洪亮程度不够,在最后一排听起来可能略模糊。吐字咬字要清楚,在讲到重点的地方,语速放慢,起伏要明显,保证学生注意到上面。开场白要大气,虽然用了五代十国的图片,但是语言搭配不够好。在讲述南宋抗金时忘记了韩世忠的姓名,结果造成了尴尬,说明在备课时没有把这个点看熟,所以要加强应变能力,不要冷场。

5.多关注学科前沿,了解动态,可以辅助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我们谈绍兴和议的屈辱问题上,以往的观念可能是屈辱的,但是有些学生已经发现其实南宋的这种办法不失为一种办法。金钱买和平或许可以是一种好办法,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打了胜仗还要给岁币,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都会促使学生思辨地思考问题。而不是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

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解析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北方资产阶级依靠人民的力量,摧毁了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经济,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美国南北战争在美国领土上建立了统一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以民主的方式解决了西部土地问题。 列宁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指出,美国南北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2)林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2.难点:美国南北战争前存在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愈演愈烈。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北方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南方奴隶主却将几百万黑人奴隶禁锢在种植园内;北方需要大量的棉花等工业原料,南方奴隶主却将多数产品输往欧洲国家;北方需要南方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南方却从欧洲进口廉价商品;北方资产阶级需要提高关税以保护自己的工业,南方奴隶主却极力降低关税,以购买廉价的外国商品。

马克思说:“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陆上一起和平共处。”马克思的评论表明,北方的资本主义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这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尖锐矛盾,是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三、学法指导 (1)角色扮演法 学生扮演林肯进行演讲:“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从而引出以下问题:林肯为何能当选为总统?为什么林肯当选总统是内战的导火线? (2)辩论会 围绕奴隶制存废问题展开辩论:一组代表北方资产阶级,一组代表南方奴隶主,争辩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学生分为两组,选出四名同学作为代表,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得出结论: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在原料、市场、关税和劳动力问题上矛盾尖锐,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南北双方各有各的理,已经不能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武力来解决。 (3)战地记者采访 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报道美国南北战争初期北方失利的战况,通过采访北方高级将领分析报道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指出在这种形势下,为扭转战局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从而引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等相关问题。 (4)歌谣记忆法 学习完本课后,可以通过以下歌谣来小结记忆本课内容: 奴隶制度存与废,不可调和起冲突。 一八六一至六五,内战结果北胜出。 资本主义速发展,又一障碍被清除。 四、中考命题分析 综观近几年各地区的中考题,美国南北战争是历年各地中考命题的重点,日常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要注意与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这些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进行比较学习。中考命题涉及各种题型,包括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及过程、《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林肯的主要功绩。

2017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24课知识点总结

2017年春北师版七年级下册历史19课-24课知识点总结第19课明清经济繁荣与清前期盛世辉煌 一.科技进步与制度变革 1.科技进步:明末《农政全书》和《齐民要术》两部科技著作中涉及约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经济发展 (1)清前期在江南一带大面积推广双季稻 (2)明代引进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种植。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制度变革 (1)明清两代对服役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二.新生产关系的萌发 1.原因 (1)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2)明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白银广泛使用,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 (3)明中后期以来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显露出新旧冲突的征兆。 2.表现 (1)民营手工工场扩大了分工协作规模,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乾隆,嘉庆年间,个别行业甚至出现带有股份制特征的经营方式。 3.特征:显露出新旧冲突,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的取向。 三.康乾盛世 1.出现

(1)15世纪—18世纪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从康熙到乾隆年间的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2.表现 (1)农业:粮食高产,农产品丰富 (2)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粮食加工,纺织,制瓷,采矿,冶铁,造船等行业都超过前代。纺织品,瓷器和茶叶等物质大量出口。 (3)安徽,山西等地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 (4)市镇行省:19世纪初,全世界有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6个。 第20课晚明科技成就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作者: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 2.内容:《本草纲目》全书共收集1892种药物,1.1万多则药房,1160幅插图。 3.地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二.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1.作者:明末,徐光启 2.农业巨著《农政全书》 3.地位:引进西学第一人,被后世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三.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作者: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 2.内容:《天工开物》包含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 3.地位: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四.明清科技特点 1.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2.总体来看,和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

(英音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9课:Tired and thirsty

(英音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19课:Tired and thirsty Lesson 19:Tired and thirsty 又累又渴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answer this question. Why do the children thank their mother? 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为什么孩子们向母亲致谢? MOTHER: What's the matter, children? GIRL:We're tired … BOY:… and thirsty, Mum. MOTHER: Sit down here. MOTHER: Are you all right now? BOY: No, we aren't. MOTHER: Look! There's an ice cream man. MOTHER: Two ice cream please. MOTHER: Here you are, children. CHILDREN: Thanks, Mum. GIRL: These ice creams are nice. MOTHER: Are you all right now? CHILDREN: Yes, we are, thank you! New Word and expressions 生词和短语

matter n. 事情 children n. 孩子们(child的复数)tired adj. 累,疲乏 boy n. 男孩 thirsty adj. 渴 Mum n. 妈妈(儿语) sit down 坐下 right adj. 好,能够 ice cream 冰淇淋 参考译文 母亲:怎么啦,孩子们?女孩:我们累了……

《汉语教程》第一册下教案

结合实物、图片、语境、对比等方式进行生词教学,方法得当且有 层次性。对课文和语法点的教学设计也比较合理。练习的设计内容适当 而且形式灵活。总体感觉框架完整、灵活生动。 教学重点的安排还有欠缺,如语法点“太……”,第二课时有关“太……”两种意思对比的练习可以适当增加分量。本课两个课时有些 紧。其他修改意见请见文中批注。 成绩:92分 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课题:《可以试试吗》 课时:2学时(80分钟)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出现的17个生词。 2.让学生了解汉语钱币的说法,掌握“太+adj.+了”的用法,并重点掌握本课三个语法的用法。 3.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流利的复述课文内容。 4.本课的场景是买衣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国买衣服的基本流程,并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教学内容及重点: 教学内容: 1.生词17个; 2.语法:(1)动词重叠;(2)又···又···;(3)一点儿、有(一)点儿;(4)太+adj.+了

3.课文(一)、(二)。 教学重点:以下内容有无难点? 1.下列生词的例解和扩展:深、浅、合适、种、打折; 2. “太+adj.+了”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动词重叠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又……又……”的用法,“一点儿”和“有(一)点儿”各自的用法和区别; 3.根据课文内容,练习买东西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设定一定的场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语法规则。 2.运用直观的手段: (1)实物:苹果、橘子等几种不同的水果,解释“种”的含义,并以苹果为例解释“又···又···”的用法。 (2)图片:羽绒服、长、短、深、浅、肥、胖、瘦、打折,并用图片对比展示“合适”。 3.以旧带新:好看(漂亮)可以(行好)便宜(贵) 4.交际活动训练:练习怎么买衣服。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2.检查出勤情况。

【精品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精品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过程与 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代纺织图》 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 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 度 与价值 观 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 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晋商,通常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山西商人作为地方性集团组织虽然出现在明代,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则在清代。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有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 晋商的发展折射出了清朝经济的繁荣景象,那么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 提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清朝开荒执照 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和影响。 提示:(1)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2)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图片展示 清代纺织图 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提示: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3.图片展示 《盛世滋生图》局部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 美国南北战争鲁教版习题精选第二篇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鲁教版习题精选第二篇 第1题【单选题】 有人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分别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其中“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指的是( ) A、英国殖民统治和农奴制度 B、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 C、英国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D、封建专制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775-1783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861-1865年,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这两次战争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是由林肯领导 B、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 A、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农奴制改革—实现了该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C、明治维新—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 D、新经济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由此可见林肯“斗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民族独立 B、国家统一 C、解放黑奴 D、发展经济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仔细观察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862年秋冬,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黑人奴隶们私下里飞快地传递着一个让人惊喜万分的消息:林肯总统宣布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也可以参加军队了!他们获得自由了!这个让黑人奴隶们惊喜万分的消息是因为林肯总统宣布了( ) A、《独立宣言》 B、《美国联邦宪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宅地法》 【答案】: 【解析】:

对外汉语《汉语教程》第一册上L1-L18试卷

2014学年第一学期荣怀学校韩国部期末考试卷 初级班《汉语教程》第一册上(L1—18)班级:姓名:成绩: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0分) wǒ men mā ma bái mǎnǐ hǎo bàn gōng ( ) ( ) ( ) ( ) ( ) dà mén jiào sh?u t?ng wūzhào piàn zài jiàn ( ) ( ) ( ) ( ) ( ) guì xìng zhí yuán Hán wén fā yīn yán sè ( ) ( ) ( ) ( ) ( ) jī dàn Shǒu jīpí jiǔdàn shìpéng you ( ) ( ) ( ) ( ) ( ) 二、看汉字写拼音标声调(15分) ()()()()()客气觉得房间律师欢迎()()()()()介绍秘书大夫欧元食堂()()()()()那儿最近北京杂志小姐三、选词填空(10分) (一)总有时候常还是或者顺便查收发 1、星期天我不______去邮局。 2、我喝咖啡______喝茶。 3、今天晚上你复习课文______预习生词? 4、周末,我______去公园玩儿,______去超市买东西。 5、我常上网跟朋友聊天,______伊妹儿。 6、我______在宿舍做练习。 7、你去超市,______帮我买个本子,好吗? 8、我要上网______资料。 (二)瓶把碗辆本条件位张支个 一衣服一雨伞一笔一自行车

一光盘一香水一书一老师一裤子一米饭一杯子 四、用“都”改写句子(5分) 1、他学习汉语,我也学习汉语。 → 2、你是老师,他也是老师。 → 3、麦克不买杂志,玛丽也不买杂志。 → 4、我住学校,我弟弟也住学校。 → 5、这是苹果,这是橘子,这是香蕉。 → 五、按照例句改写句子(5分) 例:这是我的箱子。→这个箱子是我的。 1、这是一件红毛衣。→ 3、这是一辆新车。→ 4、这是今天的作业。→ 5、这是我朋友的词典。→ 六、把下列词语组成完整的句子(5分) 1、是我不日本人 2、你有没中国有地图 3、我生词晚上预习课文复习 4、常常我老师问题的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阅读林老师和我们听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对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提问(5分)

《汉语教程》第一册第16-20课语法总结

第十六课你常去图书馆吗? 1. S1+跟+S2+一起+V+O: 我跟朋友一起去图书馆。 2. S+总是/常常/不常/很少/有时候+V+O 总是:星期一早上我总是去食堂吃饭。 常常/常/不常:晚上我常复习课文,预习生词。 很少:我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 有时候:我有时候上网查资料,有时候上网跟朋友聊天儿。 3. A或者B。 晚上我有时候复习生词或者做练习。 4. A还是B? 晚上你复习生词还是做练习? 5.借:我去图书馆借书。 6. S1给+S2+发邮件/写信/打电话/发微信。 我常常给朋友写信。 我有时候给老师发邮件。

7.聊天儿:我跟朋友聊天儿。 第十七课他在做什么呢? 1.S+在/正/正在+V+O+呢 1)你在做什么?我在听音乐。 你在做什么呢?我在听音乐呢。 他正做什么呢?他正听音乐呢。 他正在做什么呢?他正在听音乐呢。 2)你在听音乐吗?=你是不是在听音乐? 我没有在听音乐。我正听课文录音呢。 2.怎么+V:你怎么来学校?我骑自行车来学校,坐车太挤了。 3.……怎么样?:骑车去学校怎么样? 4.V+的时候:我出来的时候,他正在听音乐呢。 5.要+V:我要买书。我不要买杂志。 6.要+N:我要一本《汉英词典》。我不要《汉英词典》。 7.想+V:我想买书。我不想买词典。 8.想+N:我很想家。 9.想:我先想一下。

10. S1+教+S2+O:林老师教我们听说课和综合课。 S1+问+ S2+O:我常问老师很多问题。 S1+回答+ S2+O:老师常常回答我很多问题。 S1+借+ S2+O:我借图书馆一本杂志。 第十八课我去超市买东西。 1.S+V1+O1,顺便+V2+O2: 我来上海学习汉语,顺便旅行。 我去北京工作,顺便看朋友。 2. S1+替+S2+V+O: 张老师病了,李老师替他上课。 我不想做作业,你替我做作业吧。 S1+帮+S2+V+O (S1V,S2也V)今天的作业很难,你可以帮我做作业吗?(S1V,S2不V)你去食堂?可以帮我买一杯咖啡吗? S1+给+S2+V+O: 你可以给我买一杯咖啡吗? 3. S1+V1+O1,顺便+替+S2+V2+O2: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教案北师大版

复备栏目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看图指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各组成国的地理位 置,提高识图能力。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提高文字 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简述德奥同盟条约、法俄军事协定的内容,了解欧洲列强结盟的 目的,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图指出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了解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 后果,提高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采用活动法了解两大军事 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合相关条约内容,采用分析的方法理解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 的目的。 用讨论法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结果。 通过地图直观形象地认识巴尔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结合其历史 背景说一说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根据 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由于列强的激烈争夺,使巴 尔干成为了欧洲的“火药桶”。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 局势日益紧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进一步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增 强维护和平、热爱人类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难点认识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 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 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 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 1、出示自学目标,布置自学任务: 1)首先结盟的是哪两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1.下列属于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的是() A.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B.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量增加 C.江南地区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 D.商帮活动日益频繁 2.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乾隆末年全国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大约增加了( ) A.1亿亩 B.2亿亩 C.3亿亩 D.4亿亩 3.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反映了“四民”的社会地位。到了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崛起,雍正皇帝发现,山西人中最聪明能干的都去做商人,稍次一点的才去官府里当差。商人地位的提高反映出当时( ) A.商业的发展 B.社会的倒退 C.人们观念的陈旧 D.具有反抗精神 4.乾隆时期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著名城市是( ) A.北京 B.扬州 C.杭州 D.苏州 5.乾隆末年中国人口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八分之一 6.《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着明清时期苏州机工的状况:“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B.机户和机工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 C.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D.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7.据统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和“陡绝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铁制农具的发展 B.水利灌溉的进步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

缔约结盟的狂潮 〖课程标准〗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等重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看图指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各组成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提高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简述德奥同盟条约、法俄军事协定的内容,了解欧洲列强结盟的目的,培养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图指出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了解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提高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采用活动法了解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合相关条约内容,采用分析的方法理解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用讨论法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结果。 通过地图直观形象地认识巴尔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结合其历史背景说一说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由于列强的激烈争夺,使巴尔干成为了欧洲的“火药桶”。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进一步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增强维护和平、热爱人类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难点认识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召开教学小助手会议,听取建议,确定、布置活动任务。参考学生意见拟定学习、活动草案,编制教学方案。 2.指导各小组进行课前准备。 3.协助学生准备活动材料,制作本课知识结构投影片。 学生准备 1.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案,记录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 2.根据小组活动要求查找资料,编写发言材料。 3.小组内部进行分工,确定小组中心发言人。 4.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两名同学准备角色扮演活动,分别扮演德、奥、意、英、法、俄六个国家的代表,根据教材内容和搜集的资料六人集体编写台词,提前演练。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重点知识点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一、美国南北战争 1.时间:1861年4月——1865年 2.根本原因: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矛盾解决方式:以内战解决(武力) 4.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5.任务: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 6.战争经过: (1)战争开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2)初期:南方胜利,北方大败; (3)战争转折: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作用: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局,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 (4)战争结束:1865年,北方胜利(北方军队攻占里士满,南方军队投降) (5)结果: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黑人种植园奴隶制。1865,林肯被刺杀身亡 7.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这里的障碍是指“黑人奴隶制”) 9.启示: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前提。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0.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①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②他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 ③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解放了黑人奴隶,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⑤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11.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①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 ②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解放了黑人奴隶,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④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1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要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13. 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的异同点: (一)相同点:都是美国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不同点: ①原因不同:独立战争起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战争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革命任务不同:独立战争推翻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美国内战废除的是黑人奴隶制度。 ○4方式不同:独立战争采取民族解放战争的方式;南北战争是以内战的方式进行。 (1)“裂开的房子”指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美国面临分裂。 (2)“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分别指南北方哪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 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制度;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3)林肯的主张:维护美国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希望和平解决。 最终解决方式:武力 ★★战争初期南方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南方对战争已准备很久; ②南方有强大的后盾——英国支持; ③南方将领有较强的军事指挥能力,有作战经验;军队在装备上和组织上都比较好。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能够最终获胜的原因 ①北方实力雄厚,在经济、军队人数、军事力量、交通运输方面占优势; ②美国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带答案)(最新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带答案)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2.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3.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4.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5.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6.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著名的有晋商和徽商。 7.清朝前期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8.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 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1.简要说明陈亮的观点。陈亮的观点说明了农工商业之间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将它们割裂开来,这也是两宋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情况。材料二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2.清雍正帝在农工商的关系上持何观点?他持此观点的根据是什么? 重本抑末(重农抑商)。他认为,农业为国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材料三明末清初思想实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笔记-第19课

新概念英语笔记第一册 Lesson 19 Tired and thirty [词汇](9) matter n. 事情 children n. 孩子们(child 的复数) tired adj. 累,疲乏 boy n. 男孩 thirsty adj. 渴 Mum n. 妈妈 sit down 坐下 right adj. 好,可以 ice cream 冰淇淋(有时可数,有时不可数) ★matter n. 事情 ①n. 事情,事件 It’s a private matter. He’s not very interested in financial matters. ②n. 麻烦事,困难 What's the matter? =Tell me what’s wrong? =What’s wrong? What’s the matter with+sb.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children? It doesn't matter. 没关系 It matters. 有关系 Does it matter? 有关系吗?可以吗? ★thirsty adj. 渴 ①adj. 渴的,口干的 ②adj. (工地等)干旱的 a dry and thirsty land 干旱的土地 ③adj. 渴望的,渴求的(for / after) The students there are thirsty for knowledge. 那里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 [语法] There be 句型 there be 句型:表示某处有某物 there is + 可数名词的单数/不可数名词 There is a pen, two books and a knife on the desk.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文本素材 川教版 精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战争的结果,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对欧美的革命特别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南北战争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从战争的起因不难得出。由于前面有了独立战争为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那么南北战争即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战争作用可通过分析战争的因果关系得出,即战争的起因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战争的结局是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黑人种植园奴隶制,这就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独立后美国南北方经济发展情况 独立以后,美国通过战争、武装颠覆或低价赎买等手段,使领土迅速扩张。例如,180 3年,美国以区区1 500万美元的价格从法国拿破仑政府手里购买了法国在北美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这一地区包括现在的阿肯色、衣阿华、密苏里、内布拉斯加和路易斯安那等12个州。1810年和1818年,美国又两次入侵西班牙的殖民地佛罗里达,逐渐夺取了西佛罗里达和东佛罗里达。接着,美国开始对墨西哥进行巧取豪夺,先是策划墨西哥得克萨斯的美国移民暴动,成立国家,然后并入美国;它还直接对墨西哥发动战争,夺取了加利福尼亚一带的大片墨西哥土地,包括现在的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内华达、新墨西哥四州以及科罗拉多和怀俄明的部分地区。美国则付给墨西哥一笔很少的钱,以表示不是强夺,而是购买。在此期间,墨西哥丧失了近一半的土地。在北方,1846年,美国以战争相威胁,迫使英国放弃了北纬49度以南的俄勒冈地区。后来,在1867年,美国又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沙俄手里购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总之,到19世纪中叶,美国的领土已经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内战爆发前,美国的领土已经达到777万平方千米,而1783年美国独立时领土只有205万平方千米。18世纪末,美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已经是仅次于英国、法国和德意志,名列世界上第四。美国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于北部和西北部。当时,全国工厂总数的85%在北方,工业投资、工资劳动者人数以及工业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9 可以试试吗

第十九课可以试试吗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动词重叠 又……又…… “一点儿”和“有点儿”的用法 3.注释人民币的单位 太……了 二、教具 各种币值的人民币 图片: 买衣服 三、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要他们进一步会用汉语购物,学会挑剔(这件有点儿长)和选择(有短一点儿的没有),学会讨价还价(二百怎么样?/给你三百行不行?/便宜点儿吧。)等。 四、教学提示 1.汉语的动词很多都能重叠使用,中国人用来得心应手,习焉不察, 但动词重叠的用法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个相当难的语法点。原因不在结构,动词重叠的结构和语义通过老师讲解或课文后边的注释,学生基本能够明白, 关键是使用。学生往往懂了也不会用, 主要原因是动词重叠表达的是一种舒缓语势的语气,表达说话人的轻松的心情。它表示动作时间短,兼有尝试的意思。动词重叠一般出现在口语中,又很常用,所以,学会动词重叠的用法对学生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课课文设置的情景是玛丽去商店买衣服。所以,除了动词重叠以外,还安排了表示“挑剔,抱怨”功能的句式: “这件有一点儿长,有短一点儿的吗?”汉语“有一点儿+形容词”表示这个形容词表达的情状是说话人不满意的、不喜欢的或对说话人来说不合适的形容词+一点儿”则表达“与……比较怎么样”的情况,因为我们还没有学到比较句。所以课后没有做解释, 但是在课文设计的情景中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是能懂“有短一点的吗?”的意思。 2.汉语“太……了”这个句式表达的功能跟所用的形容词有关。表达赞叹时, 只有很

少的几个形容词可用, 例如, 常用的有“好、美、漂亮”等少数几个积极意义的形容词。而用来表达客观上“程度过分”和说话人主观上“不满意”的情况比较多。即使是“便宜”这个词, 用在这个结构里, 在一定的语境中也不一定表达好的意思。例如,朋友过生日,我要送给他一件礼物。当我征求别人的意见: “送给他这支笔怎么样?”朋友觉得礼物不理想时也会说: “这样的礼物太便宜了。”也是表达不满意。这一点一定让学生清楚。 3.本课有几个购物时很有用的句型, 要让学生练会, 而且要适当进行替换练习。 ①这种羽绒服一件多少钱? ②我试试可以吗? ③这件有一点儿长, 有短一点儿的吗? ④给你三百元,行不行? 上课时, 首先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市,从认读人民币入手, 进入购物、问价、挑剔、抱怨、讲价、还价等。不妨拿学生的一件大衣或衣服做道具, 把教室当服装店, 进行模仿真实环境的购物练习。 先进行演练。 老师扮演售货员的角色, 让学生扮演玛丽。 老师:您买什么? 玛丽: 我看看羽绒服。 老师:你看看这件怎么样?又好又便宜。 玛丽:这件有一点儿长,有短一点儿的吗? 老师: 你要深颜色的还是要浅的? 玛丽:浅的。我可以试试吗? 玛丽:这件肥了,有没有瘦一点儿的? …… 玛丽: 这种羽绒服怎么卖? 老师: 一件四百块。 玛丽:太贵了。便宜点儿吧,一百怎么样? 老师和一个学生进行演示以后, 要通过提间其他学生检査学生对操文内容是否理解了。如果理解了,就要领说课文,要反复几遍直到大家都差不多会说后再打开书领读课文。再领读

【推荐】2020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精品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过程与方法 1.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2.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3.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

第l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

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三维历史同步训练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陆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中没有() A、德国 B、法国 C、俄国 D、意大利 2.资本主义国家的后起之秀德国在大陆的主要竞争对手是() A、英、法 B、俄、法 C、英、意 D、俄、意 3.1879年,德国和签定了主要是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 A、法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英国 4.三国同盟指的是哪三个国家组成的同盟集团?() A、英、法、俄 B、德、意、奥 C、英、意、奥 D、英、俄、奥 5.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的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德国和俄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俄国5.不屑于与其他国家结盟,并声称要实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的国家是()A、英国B、德国C、法国D、俄国 6.促使英国加入三国协约的原因中没有() A、拥有盟友可以在战争中起到极大的作用 B、美国和德国实力不断增强让英国感到不安 C、此时世界和欧洲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D、英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7.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缔结“同盟条约”主要是针对() A、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B、防止法国的东山再起 C、共同对抗来自俄国的威胁 D、抗衡英国的均势政策 8.英国和俄国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但在1907年两国签定了军事协定,成为盟友,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两国都受到德国的威胁 B、英国对俄国作出让步 C、英国在推行“光荣孤立”外交政策 D、英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动摇 维度B 能力提高 二.想一想: 9.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摘自德国外长1899年12月的一次会议演说)请回答: 材料中的“任何人”“他人”所指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10.上面这段材料反映了德国将推行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教案5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美国北部工业经济和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状况;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南北经济发展的矛盾;美国内战的基本经过和结果;林肯。 2.能力要求:从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结果分析,理解“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这两个文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培养目标:美国领土扩张的历史,认识它不仅是一部领土扩张史,也是一部渗透了印第安人、黑人血泪的历史。从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结果分析,认识内战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从美国内战的影响,认识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的贡献,他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美国独立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民族独立的战争,同时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因此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的提高,美国国内南北两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矛盾又突出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在美国独立后的80多年后,即1861年~1865年又发生了一场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 一、战争的爆发 独立前,美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即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独立战争中,他们结成了同盟,实现了美国的独立。尽管他们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矛盾。19世纪上半期,随着南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北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双方的矛盾在劳动力、原料、市场三方面日益尖锐,北方工商业资本家要求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扩大工业品出口,同时提高关税,限制工业品进口。希望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南方种植园主为了谋取高额利润,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销往英国,并从英国输入大量工业品,因而他们力主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充奴隶数量,在西部扩展奴隶制。而且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参议院是由每州派两名代表组成,而西部新建立的州是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直接关系到南北两方谁能控制参议院进而控制国家政权。所以,奴隶制的存废成为双方斗争的焦点。可见,奴隶制的存在,经济上已阻碍美国经济发展,政治上成为导致美国国家分裂的潜在因素。 经过:(1861年~1865年) ①导火线: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②爆发:1861年南方11个州建立“南部联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③形势: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战备松懈,节节失利。 ④转折:1862年《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后,北方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⑤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为什么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内战导火线?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这就意味着美国在政策的制定上,林肯必将行使总统的权力,反对奴隶制的扩张,南方奴隶主把奴隶制扩展到西部的希望化为泡影。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发动叛乱,脱离联邦。因此,1860年代表北方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