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二课

三年级科学第二课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课题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科学概念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过程与方法 1、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2、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2、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3、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重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难点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化批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卵 (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 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

是紫黑色的。) 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 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具体来说要准备一个盒子作为蚕的“房子”.还要在盒盖上扎些小孔.“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 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 (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要求学生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活动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 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 教师小结: 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板书 设计

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q 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备课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本着“天天有自信.日日在提高”的理念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高效课堂模式)

教材分析

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教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白杨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动物 第1课《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 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课件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想不想得到它?不过,得到它的人就是最有智慧得人,猜猜它是谁? 1.教师口述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它,捕虫最是能手。 2.谁能说说七星瓢虫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 二、交流猜测,提出问题 1.七星瓢虫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你们能不能将现在寻访到的小动朋友物图片展示给大家看,谁来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小动物? 2.猜猜老师在校园中的那棵大树附近,找到了哪些小动物?(学生猜测,并请猜到的同学将相应的卡片,挂在树的相应位置上)。 3.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你曾经在校园里见过的小动物?想一想,我们校园内还有哪些可以栖息和生活着小动物的地方? 4.选择其中的一个地点,估计一下:你大概能观察到几种小动物?如何才能很快观察到更多的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哪?引出分组活动。 三、合作探究,准备寻访 1.分组,明确分工。 分别选出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汇报员一名、寻访员若干。 2.制作调查记录表。 讨论:调查记录表内应该设计什么内容呢?(课件出示样表)3.观察、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师引导总结方法) (1)一些很难靠近的动物用先去看一看、再接近一点的分步观察法。 (2)细小的动物观察时可用放大镜。 (3)不知道名称的动物可以画草图。 (4)看不到的动物可以观察标本。 4.寻访活动中注意事项。 想一想,观察、记录中可能还会碰到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再出示课件,再总结出注意事项) 四、开展活动,寻访交流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1 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课堂评价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 四、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并想一想是怎样分类的。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 3.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 【教学准备】 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能动的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 2.学生汇报:“见过秋千、汽车、鸟、电梯……” 3.你们还知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秋千、摆钟、汽车雨刮、跷跷板等常见物体运动视频。 (2)教师出示指尖陀螺等教学器材,仿照课本P5在物体上贴上圆点,再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 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课堂上做的物体运动实验有旋转运动、摇摆运动、直线运动三种。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学生思考:如果换个位 置贴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 2.学生自主实验:将悠悠球上的圆点从外侧移至旋转中心,那么圆点的运动轨迹有变化吗?悠悠球的运动形式变化了吗? 3.汇报硏讨:圆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悠悠球的运动形式为直线运动。 4.说一说你知道的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中常 见物体的运动导入新课,较好地抓着了学生的兴趣点:同时准备了一些小道具,并仿照课本中贴圆点的方式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关注点,学生更多地关注了课件的玩具与实验小道具,而疏于观察实验现象与总结实验结论,导致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存在一定困难。对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意对学生的兴趣的把控,有效地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对知识的学习中。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原稿提供:海阳市行村镇第一小学吕先明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2、知道猜想或推测与经科学探究证实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3、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的工具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证据,并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解释。 4、意识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5、能够利用“解暗箱信的方法探究问题。 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等,并加以描述。 2、能根据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3、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温度及液体体积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量筒测量物体的温度和液体的体积。 4、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想知道,爱提问,敢于大胆想象。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内容及课时安排: 怎样认识物体 1课时 给文具分类 1课时 哪杯水更热 2课时 水温的变化 1课时 哪杯水多 1课时 有趣的不倒翁 1课时 知识结构:

怎样认识利用眼、耳、鼻、舌等器官辨认物体 物体利用感官辨认物体的相同与不同 调查、交流分类现象 给文具分类给身边的文具分类 了解生活中分类现象及意义 借助感官判断水的冷热 我们怎么哪杯水热认识温度计及使用方法 知道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猜测水温的变化规律 水温的变化 实验测量、绘制统计图 借助感官判断水的多少 哪杯水多认识量筒及使用方法 估测并测量液体的体积 玩不倒翁 有趣的不倒翁猜想不倒翁的秘密 拆解不倒翁,揭示秘密 生活中不倒翁不倒原理的应用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篇) 【导语】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 神奇的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2、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4、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5、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6、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7、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9、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10、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1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2、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谢后结果,果实是花由发育来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3、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 14、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15、凤仙花的叶子部杲展的「讯4芷株I交.义心卡是为了吸收巫多的丁光。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2.3鸟教案

第三课鸟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体表长有羽毛,头部长有喙。 2.科学探究 继续发展观察比较找相同的能力和从相同之中确定鸟类独有特征的能力。逐步形成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面对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设计研究鸟类共同特征的方案。能在研究、寻找证据的基础上,接纳更有说服力的观点。形成对鸟类的研究兴趣。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保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鸟类的共同特征,尤其是体表长有羽毛,头部长有喙。 难点:继续发展观察比较找相同的能力和从相同之中确定鸟类独有特征的能力。逐步形成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鸟类卡片或标本(鸵鸟、鸡、蝙蝠、蜻蜓、鸽子、麻雀等),鸽子的羽毛、滴瓶、滴管、剪刀、放大镜,PPT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展示教材P16动物图。 (2)思考并讨论:图中哪些才是鸟呢?鸟类有什么共同特征?我们该怎样研究? (二)新课学习 1.观察比较鸟的身体 (1)展示鸽子和麻雀的图片(或标本)。 (2)观察:鸽子和麻雀的身体有什么相同?

(3)讨论并汇报:说一说,它们的身体分几部分?各部分长有什么? (4)标示:将讨论的鸟的身体部分在活动手册上标示出来。 (5)思考:在相同之处中,哪些是它们独有,而其他类动物(如昆虫、鱼类等)没有的? 2.寻找鸟类的特别之处 (1)课件展示教材P17三幅翅膀图。 (2)小组讨论:许多动物都有“翅膀”,鸟的“翅膀”有什么特别之处?比较鸽子、蜻蜓、蝙蝠“翅膀”的特点。 (3)记录:将讨论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课件展示教材P17三幅羽毛图。 (5)思考并实验:羽毛有什么特点?羽根是空的吗? (6)小结:羽毛的秘密——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略有弹性和防水性,有护体、保温、辅助飞翔等功能。羽毛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状羽三种。 (7)课件展示教材P18图片。 (8)讨论:鸟类的“嘴”有什么特点?和其他动物的嘴一样吗? (9)小结:鸟的“嘴”,称作喙。 (10)思考:鸽子和麻雀,身体表面长有羽毛,头上长有喙。其他常见的鸟,也是这样的吗? (11)总结:像鸽子、麻雀这样,身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前肢分化为翼,后肢粗壮)和尾五部分,几乎全身有羽毛,头部长有喙的动物叫作鸟。 (12)练习:活动手册P5判断它们是不是鸟。 (13)拓展:鸟的种类繁多,遍布全球,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世界屋脊,从波涛汹涌的海洋,到茂密的丛林,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人烟稠密的城市,几乎都有鸟类的踪迹。 至2018年,全世界已知的鸟类有10000余种,我国现有1445种。 (三)整理,下课。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动物 第一课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过程与方法 会议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 【教学准备】 1、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2、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 一、理解小动物 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4、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

【知识点】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第一单元复习 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 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 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 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 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 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6.以斜面装置拉动滑车至高处的施力,比直接吊起滑车至高处的施力要小,也就是说,斜面可以用较小的力将物体抬至高处。斜面愈长或斜面高愈低即斜角愈小,则愈省力。 17.斜面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如楼梯、蜿蜒而上的山路等,可以让人们省力。(2)若将两个斜面结合在一起,则形成一种称为楔(或称为劈) 的简易工具。楔在切割或分裂东西时非常有用。刀、斧及人类门牙均为楔的例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习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植物的身体由六大器官组成,其中与植物体的营养有关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与生殖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的根能将植物体__________在土壤中,并从泥土中吸收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叶的功能包括散失_________和制造_____________。植物体的各器官都靠茎连接,茎有支持作用和输送__________的作用,将根吸收的____________和叶制造的__________输送到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 3、做根吸水实验时往水中滴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叫根系,其中树木、棉花的根系是___________,小麦、大葱的根系是_____________。 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植物的根向___________生长,根的生长速度_____________。 5.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就是从一粒_____________成长为一株植物的。6.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_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利用泥土中的____________ 和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制成的。 7.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位于__________中,受到__________的保护,________ 的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是相适应的。 8.将新鲜的小树的一段嫩枝条,插在红色墨水瓶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其横切面,会看到一圈红色的___________;观察其纵切面,会看到一条条红色的________;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的茎有____________作用。 9.“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茂密的树叶通过__________,降低了大树周围空气的______________。 10.“北大荒”国有农场种植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可以为我们提供__________;大兴安岭成片的森林可以为我们提供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植物的根需要不断地消耗体内的“食物”,由此可知植物的茎输送叶制造的“食物”的方向是( )。 A.从下向上 B.从上向下 C.从外向内 D.从内向外.2.大豆的豆荚(果实)成熟干燥后,豆荚裂开,里面的种子会( )。 A.弹射出去 B.慢慢垂直落在地上C.贴在豆荚里面 D.种皮也随之裂开3.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实验.可知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包括( )。 A.阳光、肥料 B.阳光、水分、空气 C.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肥料、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4.植物的花和果实中的养料的来源( ): A.根吸收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B.叶制造的“食物”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等级 得分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 生活中,液体类的物质有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气体有 等。 2. 水有质疑,石子有质量,空气 __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质量。 3. 当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 ___________ ,像皮球、 __________ 、_ 等都是运用了空气能被压缩的原理制成的。 5. 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 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卷人 得分 (每空2分,共20分) ∏∣r> 4.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 ___________ 等现象看到风。 阅卷人 得分 (每空1分,共10分) 1. 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能用看、 听、摸、闻.尝的方法。( ) 2. 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 ) 3. 有时空气不占据空间。( ) 4. 空气会流动,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 ) 5. 空气有质疑是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的。( ) 6. 水中也有空气,鱼可以在水中呼吸。( ) 7. 如果把空杯子倒过来,这时杯子里仍有空气。 ( ) 8. 10亳升的空气比10亳升的水蒸气重。( ) 9. 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 ) 10. 空气有一能的质量和形状。( ) 一?填空二.判断题。 阅卷人

1. 下列工具中,最适合用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是( )0 A. 杆秤 B.弹簧秤 C.细木棒制成的小天平 2. 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推活塞,观察到活塞( )。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3.空气是一种( )O A.单一的气体 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C.由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4.下列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 5. 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0 6. 用打气筒 往一个充有空气的气球里再充入一些空气,气球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o A. 质量不变,体积增加 B.质量和体积都增加 C.质:?增加,体积 不变 7. 空调一般都装在上部,主要是因为( )。 A. 热的空气会往上升,冷的空气会下降 B. 装在上而比较好看 C. 装在上部,可以节省空间 8. 篮球漏气了就弹不高了,打足了气才能弹起来,这是因为( )。 A. 空气比较轻 B.橡皮牢固 C.空气能被压缩 9. 把纸揉皱后塞人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 空气没有一左的形状 B. 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 C. 空气能被压缩 10. 潜水员背着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 A.下沉 B.上浮 C.呼吸 11. 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纸团不湿 B.奔跑时感觉凉快 C.转动的风车 A.空气看不见 B.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C.空气会流动

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太平镇育红小学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胡顺芳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备课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本着“天天有自信,日日在提高”的理念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空气 知识要点复习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科学知识要点复习 一、填空题 1.我们可以借助(简易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2.风是由(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3.旗帜招展、柳枝摆动,我们就知道了(风)的存在。 4.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短),当压力消失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长)。 5.(皮球)、(水枪)、(轮胎)等都是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6.空气虽然很轻,但是有一定的(质量)。 7.如图是小明自制的天平,此时天平左右两端 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一些豆子,处于 平衡状态。当往皮球中继续打入10筒空气, 天平会(向皮球这边倾斜)。如果将皮球 里的空气全部放掉,这时,天平又将(向豆子这边倾斜)。 1.8.拿一个塑料袋,抓住袋口,在空中挥动几次,然后抓紧袋口,可以发现塑料袋变得(鼓鼓的),这时,,塑料袋内装满了(空气)。 9.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0.将一个空瓶瓶口稍微向上倾斜放置水中,发现瓶口有气泡冒出,冒出的气泡是(空气)。 1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 12.水和空气的共同点的是(会流动)。 13.一般情况下,空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14.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的(无固定形状)特征? 15.杯子应该(竖直倒扣)放入水中,纸团才不会湿。 16.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 17.能弹得很高的篮球里的气体是(压缩的空气)。 18.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活塞会(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19.做“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如果将活塞往下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活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练习题

第二单元动物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蜗牛的身体分(头部、腹部、尾部)三部分。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巴)。蜗牛有两对(触角),前面一对比较(短),后面一对较(长),长的触角顶端有(眼睛)。 3.蜗牛靠(腹足)爬行。蜗牛腹足中的粘液可以保护腹足(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5.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 6.蜗牛用(肛门排泄废物),用(气孔)进行呼吸。 7.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8.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9.我们用手等碰触蚯蚓时,蚯蚓身体会(收缩)。 10.蚯蚓不适应(水中的环境),不能把蚯蚓长时间放在水里。 11.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12.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3.蚂蚁喜欢吃(白糖、面包屑)等甜食。 14.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5.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爬。16.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17.金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金鱼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18.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9.金鱼的进食方式是(吞食)。喂金鱼时一次喂得太多,会把金鱼胀死的。 20.金鱼呼吸时,水流过金鱼的(鳃部),鱼鳃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21.金鱼不断地喝水,(不会)胀破肚子,因为金鱼将水吸入(口中),又通过(鳃部)排出。 22.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23.世界上大约有一百五十多万种动物。 24.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2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练习一 一、填空 1.看小洞里是否有小动物,( )用手指进去摸。 2.观察完小动物后,我们可把它( )。 3.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 )、( )、( )、( )、( )、排泄、繁殖等。 4.蜗牛爬行过的地方( )。 5.蜗牛的背上有一个( ),身体软软的,头上有( )对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1.绝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的生命的。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径、叶繁殖后代。 3.植物的叶分为完全叶和不完全叶。 4.种子是由胚、种皮、胚乳、三部分构成。 5.种子最先长出来的是根、在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生长的速度快。 6.凤仙花最先长出来的是茎。 7.植物的叶是由叶柄、叶片构成。 8.不同植物的种子,他们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个不相同。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及运输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10.植物的根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11.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2.植物的叶具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释放氧气。 13.种子萌发生长的外界条件有温度、水分、氧气。 1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15.植物的茎和叶向光生长的特性,叫做向光性。 16.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鄂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 17.四部分都具备的叫做完全花,这些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都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18.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组成,其中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 19.根据形态结构果实可分为三大类,即单果、聚合果和复果。 第二单元 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2.小蚕的主要食物是桑叶。 3.蚕卵的颜色是黑灰色的,形状是小颗粒状椭圆形的。 4.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脱皮。 5.蚕由头部、胸部、足组成。 6.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7.蚕属于昆虫类。 8.蚕的一生分为蚕卵、蚕、蛹、蚕蛾四种形态。 9.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是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因素。 10.蚕的生命大约为 56 天. 11.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12.有些昆虫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如:青蛙) 13.各种动物都要经历自己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 14.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15.像昆虫类、鸡、鸭等由卵孵化出来的叫作卵生。 16.像人、猪、牛、羊、马等直接由母亲生下来的叫作胎生。 17.人有两副牙齿,分别是乳牙和恒牙。 18.人在婴儿期和青春期生长的最快。 19.大脑在第一生长发育周期生长发育最快。 第三单元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它用℃来表示。 2.15摄氏度可写成 15℃, -5℃读作零下5摄氏度。 3.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